看华寿的学术思想

看华寿的学术思想

一、滑寿学术思想管窥(论文文献综述)

于佳敏[1](2021)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书目对前代书目体例既有传承,又有超越,推动了目录学的发展进程,不仅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文献学价值,更建构了丰富且完善的目录学理论构架模式与实践体式,多有开创之功,极大程度上丰富了目录学功用,为后世书目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范式,有嘉惠后学之功;宋代医学发展繁荣,主要体现为医官制度与医学教育高度发达、涉医群体丰富、医籍得到了大量刊刻与整理、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本文择以医类子目为研究对象对宋代目录学思想与价值进行探析,不仅能以微观见宏观,更加深入地对宋代目录学学术价值进行探析。同时,通过书目医籍着录这一史学门径来透视宋代医学文化现象,为医学研究提供有效史料。本文主要从两个层面与维度切入研究:一方面,通过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体例、内容与范围等特点及较为成熟的解题内容来探究宋人的目录学思想、方法以及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体现的版本学、辨伪学、辑佚学等文献学价值。通过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对《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与医书专门书目《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历代史志书目着录医籍汇考》《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等前、后代主要书目医籍着录体例与内容的承继与影响,评介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成就与不足。利用文献实证法,对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辨正,以期提高人们对宋代目录学编撰特点与不足的科学认知以及对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与利用的准确性与便利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所反映的史料信息与文化渊源,追溯探究宋人大力进行医籍整理、着述与刊刻所形成的历史背景、社会机制以及宋人重医的时代风貌等。兹将各章主要内容简介如下:第一章,宋代书目文献述略。本章从宏观视角切入,首先,对先宋时期书目体例及医籍着录与分类特点等进行考梳。先宋时期书目医籍着录存在类名有失稳定、医籍文本基本信息着录较为粗糙、重类序而轻解题、分类层级模糊等问题。厘清先宋目录学及其医籍体例特点及其发展过程,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宋代目录学及其医籍着录体例的沿革与发展。其次,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版本流传、分类编排、成就与不足等进行宏观概述。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作为宋代书目整体研究的一部分,两者具有共性特征,也各自具有其特殊性。故不能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将后者相关研究成果全部打包套用于前者研究,前者研究是后者研究的一个子集,亦不能完全反映宋代书目的整体特点,但不可割裂两者关系进行单独研究。故对宋代书目整体研究所具有的普遍性基本适用于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同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也可反映宋代书目着录的大体面貌。第二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本章从宋代诸家书目着录医籍文本内容切入,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内容与方法、类例特点、解题方法与模式等进行全面且细致地考述,探析其目录学成就与不足。第三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版本学价值、辨伪学价值、辑佚学价值进行探析。宋代书目着录医籍皆为宋及先宋珍贵史料,且着录体例完善,为后世书目着录、考订古籍提供了有效资料和良好范式。叙录体书目更能保障书籍着者及内容相关问题得到全面揭示。整体来看,宋代书目文献学价值丰赡,影响深远。第四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本章以宋代叙录体书目着录面貌为主,兼采其他书目着录面貌,结合相关史书记载,对宋代书目着录所反映的宋代医学文化现象进行探析。宋代医学机构的相对完善、宋代官方高度重视医籍的整理与刊刻、宋代涉医群体丰富、宋代医学专科发展精细化、宋代医籍版本形式多样化等宋代医学丰富的文化现象在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中皆有反映。第五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本章主要对宋代书目着录体例、解题内容对后世书目的影响进行探析。宋代书目医籍着录数量宏富、体例多样、类例明晰、解题信实,具有丰厚的学术价值与目录学价值。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主要体现在书目着录体制及学术内容的传承与发展两方面。第六章,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本章对宋代书目着录异同进行比勘与考辨,对其不足与讹误进行指摘。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体式完善,体现在着录项丰富、着录模式相对规范,分类层次更加细致,解题内容详实等诸多方面。宋代书目所开创的书目着录体式、解题模式与内容、类例模式多为后世书目所参鉴。然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形式与内容的不足与问题亦不可忽略。笔者对其讹误进行辨正,并对《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问题进行专门考述,为“衢本说”提供依据,以期宋代诸家书目医籍着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史学门径之功用,得到研究者更有效地利用。

相光鑫[2](2021)在《宋金元脉学典籍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以宋金元时期现存的脉学着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作者生平、主要内容、学术价值、书目着录、版本流传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总结该时期脉学着作的特点与成就。可以补齐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研究之阙,有利于廓清中医脉学着作之全貌,为宋金元时期脉学研究提供文本支持。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古代书目中记载的诊法类着作进行摘录,建立数据库;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属于该时期的脉学着作;确定现存宋金元时期的脉学着作数量与名称,并查考各书版本情况。结果:共搜集了114种古代史志书目书目以及5种中医专业书目,它们均记载有脉学着作,这些书目中共记载51种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确定了现存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17种。结论:在《左传·僖公十五》中有着关于“脉”的最早记载,古人对于“脉”的理解就是最根本的含义,即:血管。至于发现诊脉能查疾病者,目前尚无定论,有主张黄帝者,也有主张神农氏者。至马王堆与张家山汉墓之时,已有了丰富的“相脉之道”。《内经》汇而总之,厘为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独取寸口诊法等。自汉代起,诊脉逐渐成为中医学重要的诊察疾病之法,淳于意大部分医案中记载有脉案,《难经》用二十二篇着重强调脉的含义以及脉诊的重要性,而华佗的《中藏经》则是最早形成了以脉证为中心的脏腑辨证学说。魏晋时期,各家脉学盛行于世,王叔和究天人之际,完成了“独取寸口”脉法,明确了寸口三关的划分及其分主脏腑,同时规范了24种脉象名称并将之与病症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后隋唐均尊其为经典,毋敢更改。宋金元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脉学着作在该时期也突破了隋唐独尊《脉经》的局限,出现了大量脉学着作,脉学理论也得到了创新。由于刊刻方便,便于诵读的原因,《脉诀》在此时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成为脉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刘元宾、戴启宗、张元素等对《脉诀》进行了注释、刊误、集解等工作,从而出现了大量《脉诀》衍生类着作,这个现象称之为“《脉诀》传”。相对于《脉诀》,由于《脉经》中不仅保留了《伤寒论》的条文,也有大量魏晋之前的脉学内容,这些内容即难以理解,也不方便背诵,最终因体量太大而得不到翻刻,从而导致了历史中对其研究者寥寥无几,因此称这个现象为“《脉经》隐”。“《脉经》隐而《脉诀》传”的现象出现于宋代之初,一直延续800余年直至民国,期间关注者较少,研究者尚无。宋代是一个艺术素养极高的朝代,皇帝对于艺术的追求达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医学图像在此时也见诸于部分医书之中,绘图之精美冠绝于世。脉图首见于《脉经》之中,现存最早的脉图应是宋代的《脉法微旨》,经统计,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中的脉图数量占古代脉图总数的37.6%,这些脉图可以分为脉法图、脉位图、脉象图、脉法-脉位图四种。脉图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得“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尴尬境地得到改善,也使得脉学知识得到了较好地传播,在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性的脉图着作,如《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图注王叔和脉诀》。宋代皇帝多信奉道教,而道教、道士在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的传承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太素脉法与道教关系密切,其起源与传承说法不一,太素脉法有着与传统诊脉方法一样的医学基础,在唐代之时逐步发展为以诊脉断人之寿夭祸福的方法,宋代以前大多在道教中口耳相传,随着宋朝皇室对于道教的重视,以及占卜之风的盛行,太素脉法在此时实现了文本化,成为中医脉诊中的特殊存在。另一方面,西原脉学学派的传承人之中大部分为道士身份,以崔嘉彦为创始人,以刘开、严用和、朱宗阳、张道中、闵一无为传承人的西原脉学流派,其主要思想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以诊虚实寒热,用四脉统领24脉,以察万病,西原脉学流派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古代脉学流派中的遗珠。在脉学理论中,宋金元时期也有着创新之处。此时诊脉时间不再拘于平旦,只要扶持端坐,平心定气,勿动勿言即可。诊脉指法中则出现了“三指逐一诊脉法”与“举、按、寻”诊脉之法。另外,对于男女常脉的差异宋代以后逐渐被重视起来,虽然其中掺杂了较多术数的理论,但也关注到了性别差异性的问题。四季脉发展到该时期,已经在《内经》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理解,并对该理论进行了多种的解释,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最后,此时期对于脉象中的“怪脉”描述逐渐增多,并且出现了带有浓厚道教色彩的“祟脉”。此时,医学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国家医学教育机构中专门开设脉学课程并考察“脉义”,从而使脉学的地位逐渐提高。道教对于脉学的传承以及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兼修医术的儒医成为撰写脉学着作的主力,这些脉学着作得以刊刻得益于印刷技术的成熟,而技术的成熟也为脉图的再现创造了条件。

孙云霄[3](2020)在《明代凡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代中叶以后,商业出版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书籍的数量和种类激增,凡例也随之迅速增多,广泛分布于各类书籍中。与宋元相比,明代凡例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功能。在明人看来,凡例不只是用于说明的文字工具,还是表达自我思想和展现文学素养的平台。目前,学界在明代方志、家谱、诗词、文集、小说和戏曲等书籍的凡例研究上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多数只是挖掘凡例具体的文献资料价值,尚未对其本身的特性和发展面貌展开深入研究。本文由七个部分构成,首次对明代凡例本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与研究,揭示了其特点与功能。绪论部分,首先明确研究对象的范围,其次阐述研究价值,再次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正文第一部分,考察了凡例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回顾了宋元凡例的发展概况:早在汉代,书序中就已有零散的有关编例的文字;至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序例;到了唐代,终于产生成熟的凡例,但数量很少;宋元时,随着雕版印刷的兴起,凡例才逐渐增多。第二部分,描述了明代凡例的增长趋势与分布状况:明代早期,凡例发展缓慢;正德以后,凡例的数量和撰有凡例的书籍种类增速加快;至于万历,则迎来爆发式增长。并分析了晚明发达的商业出版对凡例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归纳了明代凡例的特点:形式上,出现了对凡例进行署名、钤印和批点等现象;许多凡例写刻精工,不同于正文的匠体字。内容上,不止有对图书内容和编纂体例的说明,还包括书名含义、创作主旨、成书经过、版权声明、学术问题的考证、标点符号的释义、实践书本内容的注意事项、阅读和保管书籍的方法,以及广告、致谢、谦辞等。此外,明代凡例的语言风格多样,文学性强,注意对仗押韵,铺陈词藻典故,逐渐成为文学鉴赏的对象。第四部分,总结了明代凡例的功能:除了基本的说明功能外,还具有记叙、广告、应酬、表达自我以及与读者沟通等功能。第五部分,阐明了凡例鉴定的重要性,揭示了明代凡例中出现的套用、移植和作伪等现象。读者应结合正文、序跋以及相关书目、版本等资料,考辨凡例的年代和作者,验证其内容的真实性。结语部分,展望了凡例的研究前景。另外,文末附有宋、元、明凡例统计表,按四部分类法对凡例进行了分类统计。

张婷婷[4](2020)在《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文献,以“病-症-证-治法-方药”为主线,挖掘秦汉至明清对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辨治要点以及方药运用规律,以期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提供文献参考资料。方法:将文献研究的方法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相结合,主要分为五步。第一步,获取数据。首先以“妊”、“娠”、“孕”、“胎”为关键词检索《中华医典》中妊娠病的全部内容,再通过人工阅读纳入论及妊娠腹痛的书目。然后,通过阅读“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医女科十大名着”的电子版书籍,筛选出《中华医典》未收录的论有妊娠腹痛的书籍。通过以上两步确定书目后,利用现有电子文档,摘录古籍中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内容。最后,将所有妊娠腹痛的文献数据以书为单元命名,建立“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第二步,语义类型的确定和数据预处理。阅读并分析古籍文献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待标注的语义类型。同时将古代文献划分为数据单元,以避免因计算机排版错乱而导致上下文不完整和不衔接。第三步,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将预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标注系统,标注者对50%的数据进行实体和事件的标注,给实体和事件赋予语义类型的标签,构建用于机器学习的数据集,然后基于该数据集训练和测试条件随机场模型,让计算机完成剩余50%文献数据的标注,最后通过人工校对定稿,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第四步,数据标准化处理。“中药”数据量最大,由机器学习模型辅助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采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剩余的部分实体和事件由人工完成标准化处理。第五步,数据分析和挖掘。根据成书年代将研究内容划分为四个时期:秦汉时期、魏晋至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清时期,以这四个时期为背景,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利用Python软件绘制实体和事件的年代分布散点图,对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病名、症状、证素、治法、方药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和挖掘。结果:本研究在1200余本中医古籍中筛选出179本与妊娠腹痛相关的古籍,涉及156位着家,共计124900文字,由人工拆分为1330条数据单元。本研究共完成19个语义类型的标注,分别是“病名”、“症状”、“病因病机”、“病位证素”、“病性证素”、“治则”、“治法”、“方剂”、“中药”、“中药炮制”、“煎药溶媒”、“服药辅剂”、“药物剂量”、“服药剂量”、“妊娠时月”、“中医文献”、“医学人物”、“慎治或禁忌”、“脉象”,并对其中7个语义类型的标注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分别为“症状”、“病性证素”、“病位证素”、“治法”、“方剂”、“中药”、“妊娠时月”。结果显示,机器标注的准确率均值为87%,“中药”的机器标准化的准确率为33.6%,提示用条件随机场的机器学习模型抽取中医古籍的实体或事件效果良好,相比之下,利用全连接前馈神经网络训练音形码模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对“中药”进行标准化处理的结果欠佳,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构建出妊娠腹痛古籍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基于此进行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果如下。1.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文献分析(1)病名: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文献中共有47种与妊娠腹痛相关的病名,最常用的有“胎动不安”、“胎动”、“胎痛”、“妊娠腹痛”等,此外还包括“妊娠腹痛”的变写以及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胞阻”在古籍中的含义包括妊娠腹痛、妊娠下血、妊娠腹痛并下血三种,其中“胞阻”意指妊娠腹痛是清代部分医家的观点。(2)症状:腹痛主症描述涉及912条数据,经过标准化处理后,共包含16种疼痛性质,37种疼痛部位,3类疼痛频率,2类疼痛程度,以及2种痛势。其中疼痛性质以“胀痛”、“冷痛”最多见;疼痛的部位除了见于小腹、脐腹或少腹,还波及到整个躯干部的腹侧面和腰部,包括胁、胸、腰、心、胯、脘、腰等位置;疼痛的频率“不时作痛”、“时时作痛”、“痛不止”三种;疼痛的程度主要分为轻重两类;痛势主要涉及缓急两类。掌握疼痛症状五个方面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治和判断疾病走势。(3)证素:妊娠腹痛的病性证素有22种,共2437频次,包括“虚”、“风”、“寒”、“毒”、“瘀”、“气”、“火”、“湿”八个方面;病位证素有20种,共504频次,涉及到脏腑、经络、水血分、胞胎四类,其中脏腑以肝、脾、肾三脏与妊娠腹痛关系最密切,经络则以冲任、胞络、肝经、肾经在妊娠腹痛的文献中出现最多,胞胎是妊娠病特有的病位,水分和血分的病位概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治法:古籍中妊娠腹痛的治法共14种。秦汉时期以温补冲任、调和肝脾为主;魏晋至隋唐时期以补血清热为主,初现补肾之法;宋朝重视理气养血的治法,金元时期主从肝脾肾论治,重视健脾除湿、养血清热的安胎之法;明清时期百家争鸣,善用活血法,重视补肾以安胎。概言之,历代医家对妊娠腹痛的治疗尤重扶补正气,以补益阴血和调补后天脾胃为主,其次是理气、温里、清热等治法。不同治法相配可以适应妊娠腹痛的各种病机。(5)方药:治疗妊娠腹痛的方剂共1095频次,其中有方名的有857频次,包含方剂名共293种;中药共有7258频次,包含217种药物,其中现代临床常用中药有165种。古代医家治疗妊娠腹痛以补虚和理气的方药为主,补虚主以补气、补血、补阳。妊娠腹痛用药的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辛、甘、苦味最多,归经以脾、肝、肾、胃经为主。妊娠禁忌药被用于下胎和去病安胎,使用时应权衡力度,注重配伍,有故无殒。2.妊娠腹痛的方药与证素、治法的关联分析(1)方药与15种病性证素和7种病位证素产生了关联,其中当归、人参、白术、甘草与多个病性证素有较强关联,可见补益气血是治疗妊娠腹痛的重要思路;白术、人参、当归、甘草和病位证素“肝脾”、“脾”和“肝”都有较强关联,可见肝脾同病或单脏主病均重视补益脾胃;若病位在肾,以补肾阳最常见;若病位在胞宫或胞胎则应以扶补正气为主。(2)方药与8种治法产生了关联,其中,补益法主以补气和补血,兼以理气行血;理气法以行气血与补气血并用;活血法主以理气活血,常用当归、川芎;和解之法以当归芍药散的组方为核心;解表法以扶正与解表药共用;祛痰法以健脾燥湿化痰为治,与四君子汤和二陈汤的主药关联度较高。结论1.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进行疾病的源流和关联分析高效可行。本研究采用“人工+机器”的半自动化方法构建本体化的结构化知识库并进行部分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减少了人力的投入,提高了知识库构建的效率。基于此知识库进行疾病的理法方药的源流和关联分析是可行的、便捷的。2.古籍中妊娠腹痛的辨治内容丰富,对现代中医的理论和临证有参考意义。妊娠腹痛历经秦汉的理论起源、魏晋至隋唐的经验积累、宋金元的总结发展、明清的百家争鸣四个时期。研究发现,妊娠腹痛由症状逐渐发展为独立病名;古籍中妊娠腹痛的症状描述以疼痛症状为主,掌握疼痛的性质、部位、频率、程度和痛势的临证意义有助于辨证论治和判断疾病走势;辨证着眼于气血是否充盛而调畅、脾胃是否健运、肝脾是否调达、肾阴阳是否充足而和调;治疗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主,攻补兼施,理气与补益相配,使不耗伤气血,补而不滞,所用方药多平和、少峻猛,特殊情况下可去病安胎,有故无殒,甚至下胎益母。概言之,中医古籍中有丰富的关于妊娠腹痛的理论认识和诊疗知识,对现代中医临床辨治妊娠腹痛及相关疾病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乙小[5](2020)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以下简称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的疑似腧穴点进行系统的考证研究,通过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等的比较研究,明确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名称、位置以及归经,分析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分布特点,管窥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演变。方法1.在获取漆人图像资料、收集古代医籍及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绘制漆人足三阳脉经脉、疑似腧穴点标注图,建立“足三阳脉腧穴文献资料表”。2.将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历代医籍、明堂图、出土医学文物与文献以及针灸铜人进行比对,考证其对应腧穴的名称、位置及归经。结果1.漆人足三阳脉上共有疑似腧穴点51个。其中,足太阳脉疑似腧穴点31个,足少阳脉疑似腧穴点10个,足阳明脉疑似腧穴点10个。2.通过比对发现,老官山漆人足太阳脉31个疑似腧穴点中有29个疑似腧穴点与传世文献中记载的腧穴位置相当或相近,尚有2个疑似腧穴点未找到对应腧穴;足少阳脉10个疑似腧穴点和足阳明脉10个疑似腧穴点均可在传世文献中找到相当或相近的腧穴。3.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中,足太阳脉腧穴主要分布在背部和下肢部,足少阳脉、足阳明脉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尤其是关节部位。4.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均少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相应经脉的腧穴,其腧穴定位有重合,也有差别。结论1.漆人足三阳脉腧穴主要位于下肢和背部,具有大致对称性分布、循经脉分布的特点;腧穴类别多为后世的特定穴。2.古代腧穴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数量由少至多、分布由常用部位到遍及全身、类别从常用的特定穴扩展到非特定穴、腧穴归经不断明确的演变过程。

王瑞[6](2020)在《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主要代表医家(吴正伦、吴崑、吴楚)以及与其相关医家(李士材、薛立斋、赵献可、程原仲、李东垣、朱丹溪等)的着作,以及相关的经典着作,详细而深入地分析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的传承脉络,乃至于其对后世医学的影响;同时探寻吴楚与家传医学思想、私淑医家以及同时代或同地域医家医学思想的比较和联系,从而挖掘吴楚学术与临证中的特色内容,希望能对新安医学的文献研究以及当代中医临床有所帮助。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等。1.文献检索:详细阅读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及其相关医家着作,翻阅吴楚着作古籍藏本,前往澄塘村及馆藏吴氏医家着作的图书馆,试图寻找未刊本《虚车录》、《活人心法》以及《医验录二集》中的卷三卷四;2.追根探源:探寻三位医家的学术思想源流,比较其与涉及前贤医家的异同,从而得出其对于前贤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明晰其传承脉络;3.纵横联系对比及分类整理:将吴楚学术思想与家传、私淑医家学术思想进行对比,并探寻其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学术思想的异同,包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知,对于诊断、本草、具体疾病和治法的认识等,与学术源流医家作纵向比较,与同时代、同地域医家的学术思想作横向比较,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深入挖掘其有别于他医的学术特色和临床价值;4.综合汇总所有研究结果,提炼吴楚学术特色。结果1.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他师承于浙东医家陆声野,以朱丹溪为首的丹溪学派一脉学术为宗,兼采刘完素、张元素、张子和、李东垣等其他金元医家及陶华、吴球等众医家之长,尤以浙江籍医家为主。其学传于次子吴行简,吴行简传于其孙吴冲孺、吴任弘,吴冲孺传于其子吴志持,并对侄子吴楚有所教诲。吴崑受业于歙县医家余午亭,故而受其以东垣、丹溪为宗的学术思想影响较深,此外精研《内经》,对《内经》学术思想亦有深入研究和继承,在针灸方面,主要受窦汉卿学术思想影响。此外,由于其拜师甚众,在方药、针灸和脉学研究上,均有博采众长的学术源流特色。吴崑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在方剂、脉学以及内经研究方面,均对后世如吴谦、汪昂、张景岳等医家学术思想乃至于对日本汉医学的发展均有一定影响。新安澄塘吴氏医家第五代传人吴楚,完成了对吴正伦和吴崑两位家族医家学术思想的融汇过程。吴楚年轻时受过伯父吴冲孺教诲,但起初专心举业,直到祖母重病经吴楚治愈后,始发愤习医,在融汇家传医学思想的基础上,又以李中梓医学思想为宗,并汲取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陶节庵、程原仲及喻嘉言学术思想精华,从而融会贯通,在临证上屡起沉疴,其学传于次子吴贯宗,吴贯宗又传于吴日蒸、吴日熙二子。至此,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共历7世,10人。2.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吴楚早年习儒用心科考,中年始兼理医业,故而在学术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儒医特色,他在探讨医理时对于儒医和儒家学者医论有着不少的引用,在业医早年论病时也时常借用科举作文的某些特点进行比喻,强调医生的个人学识积累和道德修养。在学术理论上,他重点私淑李士材学术思想,对其重阳思想、脾肾兼顾思想等均有深入的研究、继承和发挥;此外,在伤寒学术思想方面,则尤重陶节庵,广用其说其方,并兼采喻嘉言伤寒“三纲鼎立”学说。吴楚非常重视脉诊,每能以脉断病,但他并不偏执一端,而是详细体察舌诊,耐心问诊,注重四诊合参,务必明确疾病来龙去脉,不使诊断疏漏,以免导致误诊误治。在治法上,吴楚对于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法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运用;他广用温法,注重与其他治法的联用,根据统计温法医案(包括温散、温补、温清、温下、温通等联用法)占全部医案的72.7%,此外,吴楚亦注重饮食和情志因素,善用多种治法治疗饮食和情志致病。在用药方面,吴楚喜用参芪等甘温之品,善于根据临证情况,将甘温药与其他功用如温阳、凉血、填精等药物配伍,治疗多种疾病;他用药灵活,善用反佐,强调随症加减,反对不学无术、时套用药及滥用药力平淡轻浮的药物;创制温肺汤,对于气虚肺寒喘嗽疗效颇佳;由于当时风气畏惧参芪、桂附等药物,吴楚为治愈病人,经常采用方中不写此药或分量少写、而给药时暗投或多加的方式,可谓用心良苦。结论1.新安澄塘吴氏医家始于吴正伦,以吴正伦、吴崑、吴楚三人为主要代表,共历7世,传承10人。2.吴正伦师承浙江医家陆声野,以丹溪学派学术思想为宗,兼采金元四家及陶华、吴球等医家思想;吴崑师承歙县医家余午亭,博采众长,在针灸学术方面主要继承并发扬窦汉卿学术思想;吴楚承袭家学,另以李士材学术思想为宗,旁采李东垣、张景岳、陶节庵等医家学术思想,传学于次子吴贯宗。3.吴楚在学术上具有强烈的儒医风格,他重视四诊合参,尤重舌、脉二诊;在治法上广用温法,擅长将其与他法联用,并重视饮食、情志因素;其用药灵活多变,擅长反佐,不教条刻板,善用甘温之品,反对时套方、平淡药。

刘兰花[7](2019)在《明代官员习医探研》文中提出自古皆有士大夫从医的现象,但由于医人、医术一直备受贬低,医疗知识传播范围狭窄等原因,从医人数十分有限。自宋代,政府大力支持医疗事业,及此时出现的印刷术和“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思想观念,使得医疗卫生书籍得以大规模的刊印出版,从而扩大知识的传播,再加上人们认识到医术治人之功效,与儒家济世惠民的原则十分契合,士人阶层便依据自身需要主动投入岐黄之书的研究之中。金元两代士人对习医风尚传承延续,特别是元代曾出现过废除科举的情况,虽又恢复,但废止期间读书士子进阶无门,而元代设立地方医学,士人便凭医入仕。至明代,在思想观念上,习医不再是纠结之选,此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市面上医疗书颇为丰富,而现实中医疗卫生条件不能满足当时所需,且疫病繁多,官员们依据自身善于学习以及同医生交往的条件,使得研习医术成为可行之举。出于不同的习医动机,官员们根据不同需求研究卢扁之术。有人出于对医学学术的探索,旨在促进医学理论优化升级。有人是出于对养生的追求,以求将身体状态达到最佳,不至罹患恶疾,从而延年益寿。还有人出于孝道,为免除父母亲友疾病之苦,进而习医。由于良医难寻,除为亲属疗疾进而通医之外,为治愈自身疾病亦是官员们涉猎医术的动力之一。古语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亦有官员涉猎歧黄之术只为济世惠民,为官期间凭借医术,行利民之事。但官员们在出任职官与具备医术、施医救人这两种状态并非平行,分为先医后官、先官后医、医官兼并三种状态。有人任官之前就研习医术,用以救治,之后入仕为官;有人不再担任职官之后开始精研岐黄,用以着述、行医等;还有则是在任官期间开始研习医术,或任期利用自身医术治疗民疾。而官员得以研习医学的途径则以家学、师学、自学及复合形式为主。在对各类习医官员进行统计对比后发现,官员基本为儒士出身或者拥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其中亦有武官身影,但人数有限。官员通过科举得以入仕,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兼具医术只是其中一项技能,还有多项才能。从官员医学着作可知,着重于对医疗理论的探究,既有综合性医学研究,亦有不同医学分科理论。但须指出的是,官员喜学医术,愿同医人交往,乐善好施,却不愿被定义为医生。

姜可塑[8](2019)在《《明史》医者传记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史》中的医者是清代撰史者心中医者的典型,本文将通过研究《明史》医者传记的样貌、来源与特点,对医者入史的标准与影响进行考察。《明史》医者传记随着不同版的《明史》而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传主人数有删有增、传记篇幅不断精简,内容从每一篇独立到几篇传记详略结合。这是医者传记在不同本《明史》中为我们呈现的直观变化。入史医者集中在元明之际,且地域上集中在江浙一带。他们或与同期文人所有交往从而留下现世材料,或直接进入帝国宫廷任职。总之,一定存在某种途径使他们的故事或事迹得以为后世撰史者所知。尽管入史医者的身份呈现出较为丰富的样貌,但仍然显现出清代撰史者择取人物入史的偏好,他们偏向于能够着书立或是在宫廷医者中有所建树的医者进行择录。如果医者与同期的士大夫有所交往,则显现出更加优先入史的可能。文人们为医者所做的传记或墓志铭,也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成为撰史的史源。入史行为使得医者名留青史,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后世的材料会被“入史”本身所影响,使得人物形象向着医者文化典型而不断变化。

衣兰杰,王旭东[9](2017)在《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研究述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江苏历代医人志》《中医人物词典》《中医人名辞典》《中国医学人名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针灸荟萃·现存针灸医籍》等为依据,对宋金元时期的江苏针灸作一全面梳理,考证出见于着录的针灸医籍5部,涉及医家4人。通过对医家医籍的整理研究,概括总结当时江苏针灸发展的特点,以期为进一步探讨江苏针灸医学的发展历史,提高针灸文献研究水平提供文献基础。

徐荣鹏[10](2017)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一、研究目的此文研究目的有四:1病机十九条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视为经典,针对病机十九条的题名进行释义,探析其内涵。2由于岁月久远,其间,病机十九条字义变迁,或简脱文断,对后世研究、理解经文的含义造成了重重困难;其经旨深奥,后世医家注解经文时观点难以达成一致,致使议论纷争,莫衷一是;临床医家用其指导临床实践,多囿于经文言辞,以偏概全,未能本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的精神搜求病证所有,导致辨证不全,影响疗效;古今医家注解条文时大多注重文字校勘、医理阐述、理论探讨,结合临床列出治法方药者不多,导致临床应用时无现成方药可供参考借鉴。所以,针对病机十九条每条条文:(1)弄懂字意;(2)通达文意;(3)搜求病证,有者求之,无者求之;(4)着眼应用,详列治法,附以方药,就显得尤为必要。3学以致用,理论须与实践相结合,搜求古代医家应用病机十九条的病例,解析古代医家在临床上应用病机十九条的路径。4讨论病机十九条在方法学上的指导意义。最终通过上述研究,达到清楚阐述“病机十九条”的理论内涵、并用其指导临床应用的目的。二、研究方法1文献搜集方法1.1本研究以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第六版之升级版所收录的医案类书为基础数据源。以“病机十九条”及每条条文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中搜寻相关资料,纸质出版物进行校对。1.2利用《中国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查找历代医家研究“病机十九条”的书目,再查找书籍中的具体内容。1.3以“病机十九条”及每条条文为关键词,在万方、知网、维普等网络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获取资料及相关线索。1.4以条文中涉及的病名为关键词,在《中华医典》、万方、知网、维普等网络数据库中查找相关病证、方药及医案。2字词查找方法对“病机十九条”中每条有疑义的字或词组,可用中华医典先从《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篇》中搜寻其重复的段句,查询、验证字或词组在本篇中重复出现时的含义;如果本篇中没有出现重复的,搜寻范围再扩大至整本《黄帝内经》。如果有的字词没有重复出现于《黄帝内经》中,则要尽量旁及其它文献,在时代上向上、向下延伸,考之前时代文献以探究其渊源,证之以后代文献以明其继承关系,最终弄懂字或词组的含义。此阶段的研究可使用大型电子图书《四库全书》进行检索。三、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分别阐释了“病机”、“十九条”的含义,探讨了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特点,并阐述了如何理解“诸”、“皆”、“属”的含义。第二部分:对病机十九条的字义、文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对属于病机的病证进行“有者求之”,对不属于病机的病证“无者求之”,再针对每条病证补充治法,详列方药。1考镜源流,辨明字义第一,广泛收集古今医家注解,综合分析、比较各位医家的看法,认识一致者则从之,观点有异者进一步探讨之。第二,对于观点有异者,首先求证字义在本篇中重复出现时的含义,然后考证在本书中重复出现时的含义,最后可扩大至同时代前后出现的书籍中的含义以进行旁证,尽可能的还原字义在经文中的本意。2广收博采,通达文意历代医家研究病机十九条者很多,然观点有异,认识有别。本着集思广益的精神,广泛收集古今医家的注解,分析比较,参以己见,在字义研究的基础上,文理结合医理,最大程度的洞晓“病机十九条”的条文之意。3搜求病证,求之有无病机十九条的研究鲜有涉及具体证型的,对于每条条文的病机,应推求出具体证型,以“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为例,“属于心”的病证,有者求之,有热毒蕴结证、湿热侵袭证、风热外郁证等,“不属于心”的病证,无者求之,有气郁证、湿郁证等。如果不加分辨,则会降低疗效,甚至贻误病情。所以全面搜求古今医家书中所记载的病证,加以区分,并对每条病机包含的病证“有者求之”,对每条病机未包含的病证“无者求之”。4补充治法,详列方药分析每条病证,确立对应的治疗法则,然后因证处方,化裁用药,使理、法、方、药一以贯之。第三部分:以每条条文为关键词,搜索古代医家应用病机十九条的病案,并对病案加以分析。第四部分:从方法学的角度论述了病机十九条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四、研究结果与结论首先,针对病机十九条题名进行释义,大体上领略出其内涵。其次,通过对病机十九条中52个字和词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基本通晓了条文中字和词组的含义;在明确了条文中字和词组的含义的基础上,针对“病机十九条”的每条条文,对文意进行了梳理,对内涵进行了阐释;再结合临床实践,查找出相应病证类型280个,并列出相应治法方药。其中,通过“有者求之”,查找出符合条文病证类型的有170个,通过“无者求之”,查找出不符合条文病证类型的有110个,大致涵盖了条文所属的病证,补充了不属于条文的病证。这表明病机十九条对于指导临床具有极大的概括性,同时也反映了病机十九条的局限性。然后,搜集古代医家临证应用病机十九条的经验,并加按语,在一定程度上领略了古代医家在临床上应用病机十九条的路径。最后,指出了病机十九条在方法学上的具体指导意义。

二、滑寿学术思想管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滑寿学术思想管窥(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回顾与展望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展望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创获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创获
第一章 宋代书目文献述略
    第一节 先宋书目医籍着录体例
        一、医籍着录概况
        二、医籍体例详析
        三、房中、神仙类文献着录比例逐减
    第二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走向发展高潮
        一、官修书目发凡起例——《崇文总目》
        二、私家书目蔚然林立——《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
    第三节 宋代其他类型书目多有新创
        一、通史艺文志的草创——《通志·艺文略》
        二、版本目录的先锋——《遂初堂书目》
        三、辑录体书目的确立——《文献通考·经籍考》
        四、当代史艺文志的出现——《宋史·艺文志》
第二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体例探析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特点
        一、着录内容丰赡
        二、着录形式多样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解题特点
        一、详实精审的叙录体
        二、圆融整饬的辑录体
        三、重类例轻解题的其他书目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类例特点
        一、分类体系成熟
        二、类目详晰
        三、重视类名
        四、分类形式多样
    第四节 宋代叙录体书目医籍着录比较研究
        一、医籍着录面貌比较
        二、医籍解题内容比较
第三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文献学价值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版本学价值
        一、版本着录背景
        二、版本着录实践
        三、结语
    第二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辨伪学价值
        一、辨伪背景
        二、辨伪实践
        三、结语
    第三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辑佚学价值
        一、辑佚实践
        二、辑佚价值
        三、结语
第四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宋代医学机构日益完善的体现
        一、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二、太医局的发展
    第二节 宋代官修医籍大量整理的反映
        一、对方书的编着
        二、对本草的撰修
        三、对经典的校补
    第三节 宋代特殊群体涉医风尚的揭示
        一、皇帝涉医
        二、文士涉医
        三、僧人涉医
    第四节 宋代医学发展成就斐然的彰显
        一、保存前代医学经典
        二、对医学经典的传扬
        三、医学各科成果丰富
        四、医籍版本形式多样
    结论
第五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的后世影响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对叙录体的承扬
        一、着录模式
        二、解题形式
        三、解题内容
        四、类目体系
    第二节 医书专门书目对辑录体的吸收
        一、辑录事项
        二、辑录解题
        三、类例模式
    第三节 《通志·艺文略》类例模式的传承
        一、《国史经籍志》的参鉴
        二、《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的发扬
第六章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考辨
    第一节 宋代书目医籍着录异误考辨
        一、医籍着录不足举隅
        二、医籍着录异同考校
    第二节 《经籍考》引据《郡斋读书志》版本考辨
        一、诸说献疑
        二、版本校考
        三、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研究专着
    三、期刊论文
    四、学位论文
附录
    附录一: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存一览表
    附录二:宋代书目着录医籍今佚一览表
    附录三:宋代书目着录医籍存佚待考一览表
    附录四:《经籍考》着录医籍与辑录源条目异同对照表
    附录五:《宋史艺文志考证·误例》医书类考证一览表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后记

(2)宋金元脉学典籍考(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概况
    一、研究缘起及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1.古代脉学着作的现代研究概况
        2.中医典籍脉学研究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及概念的界定
第二部分 书目着录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概况
    一、书目概况
    二、着录概况
第三部分 现存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研究
    一、现存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情况
    二、现存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内容述要
        (一)《脉粹》一卷 (宋)萧世基撰
        (二)《(新刊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三卷 题王叔和撰 (宋)刘元宾注《(新刊补注通真子)脉要秘括》二卷 (宋)刘元宾撰
        (三)《脉法微旨》一卷 (宋)许叔微撰
        (四)《紫虚崔真人脉诀秘旨》一卷 (宋)崔嘉彦撰
        (五)《洁古注王叔和脉诀》十卷 (金)张元素注,(元)张璧撰《云岐子七表八里九道脉诀论并治法》不分卷 (元)张璧撰
        (六)《脉诀理玄秘要》一卷 (宋)刘开撰
        (七)《察病指南》三卷 (宋)施发撰
        (八)《玉函经》(《广成先生玉函经》)不分卷 (唐)杜光庭撰;(宋)黎民寿注
        (九)《决脉精要》一卷 (宋)黎民寿撰
        (十)《医脉真经》一卷 (宋)杨士瀛撰
        (十一)《严三点脉法》一卷 (宋)严用和
        (十二)《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崔真人脉诀》) (元)张道中撰
        (十三)《玄白子相类脉诀》不分卷 (元)张道中撰
        (十四)《玄白子诊脉八段锦》不分卷 (元)张道中撰
        (十五)《脉诀刊误集解》二卷 (元)戴起宗撰,(明)汪机订正
        (十六)《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 李杲撰
        (十七)《诊家枢要》一卷 (元)滑寿撰
第四部分 宋金元时期脉学着作的特点
    一、《脉经》隐而《脉诀》传
        (一)《脉经》与《脉诀》
        (二)现象的书写
        (三)产生的原因
        1.《脉经》繁杂
        2.《脉诀》简洁
        (四)《脉诀》的评价
        1.医家之入门
        2.正道翳于辞
        (五)《脉诀》的影响
    二、脉图的再现
        (一)脉图的起源与发展
        (二)脉图的内容
        (三)脉图的价值
    三、太素脉法的文本化
        (一)太素脉的特征
        (二)太素脉的起源与传承
        (三)太素脉的评价
        (四)宋代太素脉文本化的原因
    四、西原脉学的传承
        (一)起源与传承体系
        (二)基本内容
        (三)后世影响
第五部分 宋金元时期脉学的成就与影响因素
    一、宋金元时期的脉学成就
        (一)脉学着作研究之肇始
        (二)脉学学术流派之代表
        (三)脉学传播方式之易简
        (四)脉学知识体系之创新
    二、宋代脉学着作的影响因素
        (一)“脉义”成为国家考试科目
        (二)道教传承脉学理论体系
        (三)儒医撰写大量脉学着作
        (四)蒙学兴盛带来《脉诀》的传播
        (五)印刷技术的成熟再现脉图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明代凡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研究对象
    2、研究价值
    3、研究综述
        (1) 研究现状
        (2) 存在的不足
    4、研究方法
一、明代以前凡例发展概况
    1、凡例的起源与形成
    2、凡例在宋元的兴起
二、明代凡例概况
    1、明代凡例的增长趋势
    2、明代凡例的分布状况
    3、发达的商业出版推动明代凡例发展
三、明代凡例的特点
    1、形式多样
        (1) 署名和钤印
        (2) 字体写刻
        (3) 圈点和批语
    2、内容丰富
        (1) 说明对象扩大
        (2) 记叙成书经过
        (3) 发表学术见解
        (4) 与书籍相关的其他内容
    3、语言风格多样,文学性强
四、明代凡例的功能
    1、说明功能
    2、记叙功能
    3、应酬功能
    4、广告功能
    5、与读者沟通的桥梁
        (1) 指导阅读
        (2) 寻求善本
        (3) 征集稿件
        (4) 期望续补或重刻
    6、作者自我表现的平台
五、凡例的鉴定
    1、凡例作者的考订
    2、凡例的套用、移植与作伪
六、结语
附录
    1、宋代凡例表
    2、元代凡例表
    3、明代凡例表
参考文献
    1、古籍文献
    2、今人专着
    3、期刊论文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文献研究
    1 研究背景
        1.1 中医古籍数据量浩大,是中医宝贵的知识库
        1.2 传统中医古籍数据挖掘的方法和局限
        1.3 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技术是未来中医古籍研究的重要工具
        1.4 基于本体构建数据集是智能化古籍数据挖掘的必要途径
        1.4.1 本体的概念
        1.4.2 基于中医领域本体构建结构化知识库的重要作用
        1.5 对妊娠腹痛的古籍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的意义
        1.5.1 临床实际意义
        1.5.2 文献研究意义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确定书目
        2.2 研究内容筛选标准
        2.3 构建妊娠腹痛古籍文献数据库
        2.4 数据预处理
        2.5 语义类型的确定及定义
        2.6 标注流程
        2.6.1 选择标注系统
        2.6.2 数据导入
        2.6.3 标注方法
        2.6.4 机器标注结果评价参数及计算方法
        2.6.5 质量控制
        2.7 数据处理和标准化
        2.7.1 计算机去重
        2.7.2 人工标准化
        2.7.3 机器标准化
        2.7.4 人工校正核对定稿
        2.8 技术路线
    3 机器标注及标准化结果与分析
        3.1 评价机器标注结果的参数值
        3.2 原始数据及标准化数据计量结果
        3.3 评价机器标准化处理结果的参数
    4 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
        4.1 妊娠腹痛病名的沿革
        4.1.1 妊娠腹痛病名的朝代分布
        4.1.2 妊娠腹痛病名的演变
        4.1.2.1 妊娠腹痛的定义
        4.1.2.2 妊娠腹痛的病名源流
        4.1.2.3 “妊娠腹痛”的变写
        4.1.2.4 与妊娠腹痛关系密切的其他病名
        4.1.2.5 妊娠腹痛病名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4.1.3 “胞阻”的源流
        4.2 妊娠腹痛的主症分析
        4.2.1 疼痛的性质
        4.2.2 疼痛的部位
        4.2.3 疼痛的频率
        4.2.4 疼痛的程度
        4.2.5 痛势
        4.3 证素分析
        4.3.1 证素选择依据
        4.3.2 病性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 病位证素的历史演化
        4.3.3.1 脾胃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2 肝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3 肾与妊娠腹痛的相关性探讨
        4.3.3.4 经脉病机以奇经最关键
        4.3.3.5 水血分病位之说有待后世进一步研究
        4.3.3.6 病在胞胎是妊娠病的特有病机
        4.4 治法分析
        4.5 方药分析
        4.5.1 妊娠腹痛代表方剂的考证和源流分析
        4.5.1.1 附子汤
        4.5.1.2 当归芍药散
        4.5.1.3 胶艾汤
        4.5.2 妊娠腹痛方药历史演化分析
        4.5.2.1 先秦两汉时期
        4.5.2.2 魏晋至隋唐时期
        4.5.2.3 宋金元时期
        4.5.2.4 明清时期
        4.5.3 妊娠腹痛用药历史演化分析
        4.5.3.1 妊娠腹痛用药概况
        4.5.3.2 药物之性
        4.5.3.3 药物的五味
        4.5.3.4 药物的归经
        4.5.3.5 药物的功效分类
        4.5.3.6 妊娠禁忌药
        4.6 方药与证素、治法的相关性分析
        4.6.1 关联规则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4.6.2 方药与病性证素的关联结果
        4.6.3 方药与病位证素的关联结果
        4.6.4 方药与治法的关联规则
讨论
    1 中医对妊娠生理的认识
        1.1 妊娠的生理基础
        1.2 妊娠生理性失衡
    2 中医对妊娠病的认识
    3 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认识
    4 对妊娠腹痛的弦脉的探讨
    5 妊娠腹痛的安胎法则
        5.1 预防以安胎的思想
        5.2 祛邪和扶正的安胎原则
        5.3 重视养胎调护
    6 对“抑阳助阴”安胎思想的探讨
        6.1 “抑阳助阴”的含义
        6.2 “抑阳助阴”的方剂配伍思路
        6.3 古代医家对理气安胎的认识和用药特点
    7 对“白术黄芩是安胎之圣药”的探讨
        7.1 源于仲景方,始由丹溪提出
        7.2 白术黄芩的安胎机理和临证配伍特点
        7.3 “白术黄芩乃安胎圣药”之说不可拘泥
    8 对治妊娠腹痛方中用酒的探讨
        8.1 行药势,助药力
        8.2 畅通血脉
        8.3 减少寒凉或滋腻药物的不良反应
    9 古代和现代中医治疗妊娠腹痛的异同
        9.1 现代中医对妊娠腹痛的诊疗概况
        9.2 古代与现代中医辨治妊娠腹痛的异同
    10 妊娠腹痛与内科腹痛的诊疗差异
    11 本研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12 将本体的方法用于古籍数据挖掘的机遇和挑战
        12.1 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运用是中医古籍知识发现的机遇
        12.2 中医古籍本体语言的完善和标准化是古籍知识发现的挑战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中医古籍的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资料的收集整理
        1.1.1 漆人资料的收集
        1.1.2 足三阳脉腧穴相关古代文献资料的收集
        1.1.3 文献资料表的构建
    1.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1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绘图标注
        1.2.2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定位
        1.2.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位置描述
    1.3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与传世古医籍相关记载比对
    1.4 漆人足三阳脉疑似腧穴点的命名
2. 研究结果
    2.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
        2.1.1 漆人足太阳脉腧穴考证
        2.1.2 传世古医籍中足太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2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
        2.2.1 漆人足少阳脉腧穴考证
        2.2.2 传世古医籍中足少阳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2.3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
        2.3.1 漆人足阳明脉腧穴考证
        2.3.2 传世古医籍中足阳明脉腧穴相关记载的比较
讨论
    1. 老官山漆人经脉腧穴研究概况
        1.1 老官山漆人“白线”研究概况
        1.2 老官山漆人“红线”研究概况
        1.3 老官山漆人腧穴研究概况
    2.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数量
        2.1 足太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2 足少阳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2.3 足阳明脉腧穴数量的演变
    3.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分布特点研究
        3.1 足三阳脉腧穴沿经脉分布为主的特点
        3.2 足三阳脉腧穴不同部位的分布特点
        3.2.1 胸部无腧穴分布
        3.2.2 下肢部腧穴分布较多,尤以小腿部为多
        3.2.3 背部以足太阳脉腧穴分布为主
        3.3 足三阳脉腧穴的左右对称分布特点
    4. 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的类别分析
        4.1 与五输穴的关系
        4.2 与原穴的关系
        4.3 与背俞穴的关系
    5. 从老官山漆人足三阳脉腧穴管窥古代腧穴学说的发展演变
        5.1 腧穴数量由少至多的不断增加
        5.2 腧穴的分布由常用部位到全身的逐步扩展
        5.3 腧穴类别从常用特定穴到非特定穴的日趋完善
        5.4 腧穴的归经不断明确
    6.老官山漆人在腧穴理论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价值
        6.1 老官山漆人是现存最早的腧穴人体模型
        6.2 对探寻巴蜀地区针灸学术流派的特点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文献综述 腧穴的早期文物文献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件二: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件三: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 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谱系研究
        小结
    2 吴正伦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2.1 吴正伦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2 吴正伦对刘完素学术思想的理解与发挥
        2.3 吴正伦对张从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4 吴正伦对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4.1 吴正伦对张元素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明
        2.4.2 吴正伦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认识与发挥
        2.5 吴正伦对浙江中医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1 吴正伦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2 吴正伦对陶华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5.3 吴正伦对吴球学术思想的认识与运用
        2.6 小结
    3 吴崑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3.1 吴崑对余午亭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3.1.1 对脉诊的重视
        3.1.2 博采诸家,兼容并包
        3.2 吴崑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阐发与实践
        3.2.1 对《内经》的研究和条文注释
        3.2.2 对《素问》条文的更改及学术思想的发挥
        3.2.3 以《内经》思想阐释疾病、解读方剂
        3.3 吴崑对针灸医家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3.3.1 对窦汉卿针法的继承与发挥
        3.3.2 对徐凤针法的理解与扬弃
        3.4 吴崑对后世学术的影响
        3.4.1 对《内经》研究的影响
        3.4.2 对方剂研究的影响
        3.4.3 对脉学研究的影响
        3.5 小结
    4 吴楚学术思想源流研究
        4.1 吴楚对家传医学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1.1 对《黄帝内经》的重视
        4.1.2 对脉诊的重视与发挥
        4.2 吴楚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3 对丹溪学派学术思想的吸收与扬弃
        4.4 吴楚对李东垣及其私淑者(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继承与发挥
        4.4.1 对李东垣学术思想的继承与阐发
        4.4.2 对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学术思想的吸收与理解
        4.5 吴楚对李士材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1 《宝命真诠》对李士材着作与学术观点的收集与再整理
        4.5.2 对李士材“先后天根本论”思想的继承
        4.5.3 对“四大家论”的认识
        4.5.4 对李士材重阳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5.5 对李士材脉学思想的认识与扬弃
        4.6 吴楚对陶节庵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4.7 吴楚对喻嘉言学术思想认识与发挥
        4.7.1 对喻氏伤寒的认同
        4.7.2 对《寓意草》记述医案方式的学习与应用
        4.8 吴楚对程原仲学术思想的认识
        4.9 吴楚对后世的影响
        4.10 小结
    5 总结
第二部分 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1 学术风格与理论特色
        1.1 由儒入医,儒医风范
        1.1.1 承袭儒医学术思想,引用儒家学者医论
        1.1.2 论病时以儒家科举作文作比
        1.1.3 恪守儒家道德,彰显儒医风范
        1.2 服膺士材,重视阳气,兼顾脾肾
        1.2.1 重视阳气,纠正时弊
        1.2.2 脾肾并重,善用五行辨证
        1.3 尊奉陶氏伤寒,兼采喻氏学说
        1.3.1 认可“三纲鼎立”学说,善用陶氏诸方
        1.3.2 重视三阴中寒,善别阴证
        1.3.3 与相近时期医家比较
        1.4 小结
    2 诊断特色
        2.1 注重脉诊,善辨寒热真假
        2.1.1 编撰脉诀,授人规矩技巧
        2.1.2 承袭人迎气口脉法,辨别外感内伤
        2.1.3 临证善脉,辨明疾病本质
        2.2 详察舌诊,发明“寒潭积雪”
        2.2.1 灯下看舌,黄苔作白
        2.2.2 详辨阴阳,提出“寒潭积雪”舌象
        2.2.3 虚劳内伤,舌诊亦参
        2.3 细究问诊,详寻疾病来龙去脉
        2.4 小结
    3 治法特色
        3.1 对补中益气法的运用与发挥
        3.2 广用温法,联用他法
        3.2.1 温阳散寒,以疗阴证
        3.2.2 善用温补,运用广泛
        3.2.3 温下寒积,不喜巴豆
        3.2.4 温阳通络,痹痛可痊
        3.2.5 温清同用,交通心肾
        3.2.6 发明“寒入血室”,温舒共举
        3.3 注重饮食因素,善治食积所致诸疾
        3.3.1 形似中风,实为食厥,消导可愈
        3.3.2 发热不独外感,食积亦可致病
        3.3.3 食积误治,消补兼施
        3.3.4 脉诊无据,问诊须重
        3.4 注重情志因素,善疗神藏之伤
        3.5 小结
    4 用药特色
        4.1 喜用善用参芪甘温益气之品
        4.1.1 与温阳、化痰药相伍,治疗气虚类中
        4.1.2 与养血填精药相伍,以治虚劳
        4.1.3 与凉血药相伍,以治急性吐血
        4.1.4 与温阳、收敛药相伍,以救亡阳
        4.2 灵活变通,善用反佐
        4.3 强调随症用药,反对时套平淡
        4.4 创制温肺汤,以疗喘嗽
        4.5 良药暗投,用心良苦
        4.6 小结
    5 总结
结论
    1 主要结论
        1.1 关于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研究
        1.2 关于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
    2 创新点及意义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新安医家吴楚学术思想相关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7)明代官员习医探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一)学术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有关古代儒医的研究
        (二)有关明代官员习医的研究
        (三)有关明代医疗社会的研究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代官员习医的社会背景
    (一)认同医学
    (二)医籍勃兴
    (三)医资匮乏
    (四)疫病繁多
    (五)官医交游
第二章 明代官员习医的理念
    (一)钻研医学
    (二)养生需要
    (三)治愈亲属
    (四)自疗疾病
    (五)惠世济民
第三章 明代官员习医的状态和路径
    (一)先医后官
    (二)先官后医
    (三)官医兼并
    (四)习医途径
    (五)研究内容
第四章 明代习医官员的身份特点
    (一)以儒通医
    (二)兼有武官
    (三)多才多能
    (四)不甘于医
结语
附录:明代会医官员(不含上述人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8)《明史》医者传记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回顾
        (一) 传记方面的研究
        (二) 医者形象建构的研究
        (三) 港澳台及国外相关成果
    三、研究方案
        (一) 研究的内容
        (二) 研究的方法
        (三) 研究的重难点
        (四) 研究的创新点
    四、材料说明
一、《明史》医者传记的形成与概况
    (一) 各版明史中的医者传记
    (二) 殿本《明史》医者传记概况
        1. 传主的年代分布
        2. 传主的地域分布
        3. 传主的身份
        4. 传记中的医案
二、传记的史源
    (一) 元明之际医者的传记史源
    (二) 明中后期入史医者的传记史源
    (三) 殿本删增医者传记史源
三、医者择取与传记书写
    (一) 入史医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元明之际为例
    (二) 地方材料与王朝正史之差异——以李时珍为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研究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概况
    1.1 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明堂经》
    1.2 葛应雷《经络十二论》
    1.3 葛乾孙《十二经络》
    1.4 滑寿《十四经发挥》
2 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特点
    2.1 医着量微, 影响深远
    2.2 重心南迁, 地区集中
    2.3 由儒而医, 极具特色
3 结语

(10)《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病机十九条题名释义
    一、“病机”释义
        1 病机的内涵
        2 病机的重要性
    二、“十九条”释义
    三、条文探析
        1 病机十九条的内容特点
        2 如何理解“诸”、“皆”、“属”的含义
第二部分 病机十九条条文研究
    一、五脏病机条文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二、上下病机条文
        (一)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二)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三、六淫病机条文
        (一)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二)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三)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四)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五)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六)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七)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九)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十)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十一)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十二)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第三部分 古代医家临床应用病机十九条的经验研究
    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 眩晕案
        2 眩晕案
        3 头眩案
        4 头晕案
        5 头痛案
        6 中风案
        7 中风案
    二、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 鼻塞案
        2 哮喘案
        3 哮喘案
        4 梅核膈案
        5 咳嗽案
    三、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 肿胀案
        2 水肿案
        3 脾泄案
        4 泄泻案
    四、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 发背案
        2 舌肿案
        3 腋痈案
    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1 泄泻案
    六、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1 风温挟湿案
    七、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 身体战栗案
    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1 头痛案
        2 哮喘案
        3 吐血案
    九、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1 烦躁案
    十、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1 腹胀案
        2 肿胀案
    十一、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 腹中有声如击鼓案
        2 皮底混混如波浪声案
    十二、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1 淋浊案
    十三、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1 呕吐酸水案
        2 痢疾案
        3 暑风案
        4 肠胃积热案
    十四、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1 暑风刚痉案
第四部分 病机十九条在方法学上的指导意义
    一、辨析病机的途径
        1 百病皆有病机可寻
        2 病机是辨证的关键
        3 辨病机在于抓主症
        4 谨守病机不拘证候
    二、辨析病机的方法
        1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2 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3 盛者责之,虚者责之
        4 必先五胜,明辨传变
        5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
        6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
    三、病机十九条开启类证研究先河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致谢

四、滑寿学术思想管窥(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书目医籍着录研究[D]. 于佳敏. 吉林大学, 2021
  • [2]宋金元脉学典籍考[D]. 相光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3]明代凡例研究[D]. 孙云霄. 山东大学, 2020(09)
  • [4]基于本体数据挖掘方法的妊娠腹痛“病-症-证-治法-方药”的源流及关联研究[D]. 张婷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成都老官山汉墓经穴髹漆人像足三阳脉腧穴考证研究[D]. 张乙小.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新安澄塘吴氏医家传承及吴楚学术与临证特色研究[D]. 王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7]明代官员习医探研[D]. 刘兰花. 河南大学, 2019(01)
  • [8]《明史》医者传记文本研究[D]. 姜可塑.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宋金元时期江苏针灸医家医籍研究述略[J]. 衣兰杰,王旭东.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 [10]《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理论与应用研究[D]. 徐荣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看华寿的学术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