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内源性扫视程序中的作用

注意内源性扫视程序中的作用

一、注意在内源性眼跳计划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方娴[1](2019)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视觉空间注意缺陷是发展性阅读障碍的非语言层面的解释理论之一,为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包括三项实验,均为眼动实验,使用Tobii x120眼动仪,记录两组被试(发展性阅读障组碍儿童和生理年龄匹配组儿童)实验过程中的眼动情况。实验材料均使用图形刺激,设置5°、10°和15°三种偏心距水平(左右视野均有三个位置水平)。实验1采用预测性眼跳实验,实验2采用反向眼跳实验,实验3采用视觉导向眼跳实验。结果显示:(1)在预测性眼跳实验中,与生理年龄控制组儿童相比,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的预测性眼跳率较低,规则性眼跳率和错误延迟眼跳率较高,整体眼跳潜伏期较长。而且,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预测性眼跳维持能力较差。(2)在反向眼跳实验中,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的反向眼跳正确率显着低于生理年龄控制组,而修正反向眼跳率显着高于生理年龄控制组,且修正反向眼跳潜伏期较长。基于视野主效应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在左侧视野下的反向眼跳正确率高于在右侧视野下,而生理年龄控制组儿童正好相反,生理年龄控制组儿童在左侧视野下的反向眼跳正确率低于早右侧视野下;但两组儿童的修正反向眼跳率的左右侧视野主效应不显着。(3)在视觉导向眼跳实验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正常发展儿童的视觉导向眼跳整体潜伏期差异不显着,但两组儿童在偏心距类型上的眼跳潜伏期差异显着,都表现出随着目标刺激的偏心距越大,视觉导向眼跳潜伏期越长的趋势。然而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组儿童未表现出显着的外侧视野优势。本研究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支持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视觉空间注意缺陷的理论。(2)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预测性学习和视觉动作适应能力较差。(3)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眼跳抑制能力较差。正常发展儿童容易产生正确的右侧反向眼跳,可能受阅读习惯的影响;而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更容易产生正确的左侧反向眼跳,可能是由于“左视野忽略”现象,或存在右视野注意抑制缺陷(right attention inhibitory mechanism deficit,RAI)。(4)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对中央视野的视觉加工不敏感,而外侧视野加工的优势微弱的几乎不存在,这可能是影响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阅读的原因之一。

徐梦怡[2](2016)在《80-8神经类型与视觉搜索能力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80-8神经类型量表法是由张卿华与王文英两位教授,创造出的一种神经系统类型的测试方法。该量表以“视—动”条件反射为基础,三个测验均为对符号的一种搜索与查找。那么该量表与视觉搜索能力究竟是何关系?真的是以符号搜索为表现形式反应神经系统在进行不同的任务时的各种特性吗?还是仅仅测试了个体的视觉搜索的能力。本研究从810名进行过80-8神经类型测试的在校大学生中选取了100名被试,依次进行平行搜索、系列搜索、联合搜索和任务转换条件下的视觉搜索四种不同的搜索任务,将搜索速率与80-8神经类型量表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平行搜索能力、系列搜索能力、联合搜索能力以及任务转换情况下的视觉搜索能力均与80-8神经类型成显着正相关。80-8量表得分越高的个体各类视觉搜索能力均越好。(2)视觉搜索任务的难度增加,搜索速率与80-8量表得分的相关程度不一定随之升高。(3)认知加工过程越复杂,搜索速率对于80-8神经类型量表测验得分的贡献程度越高。

吴晓莉[3](2015)在《复杂信息任务界面的出错—认知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战机、船舶驾驶操控、核电厂控制、战场指挥等复杂信息系统(Complex Information System)的人机交互界面已经从传统的模式控制发展到数字化控制的视觉信息界面。数字化呈现的监控任务由于信息量大,信息关系复杂,使操作者进入复杂性认知,可能会由于操作失误、误读误判、反馈不及时等认知困难导致任务失败,严重时会产生系统故障,甚至重大事故。因此,如何系统地进行复杂系统中人机交互信息界面设计是当前学术界和工程设计界研究的关键问题,亦是设计领域与工程领域交叉研究的空白点。特别是从导致任务失败的源头——出错因子角度,研究“出错与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还鲜有人深入,亟待加强。基于该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研究匮乏的考虑,本论文以出错因子(Error factors)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由出错-认知(Error-cognition)导入的复杂信息界面设计新思路,重点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提出了由出错因子导入界面设计的新方式。界定了复杂信息任务界面的出错因子,从分析复杂监控任务与操作员视觉行为,提取所有可能发生的出错因子;根据Rasmussen、Norman、Reason等的出错类型及HERA和CREAM的失误辨识模型,按照信息搜索、信息认读、信息辨识、信息判断选择以及信息决策过程对出错因子分类与认知表征,获得了复杂信息界面全面的出错-认知模式。为后期的界面设计提供了任务失败的源头。(2)构建了复杂信息任务界面的出错-认知分层模型。按照出错因子分类与认知表征,建立了对应的出错-认知集;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相关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范式,从每一种出错类型寻找对应的认知加工理论,逐步拓展出错-认知关联的知识脉络。解析出错因子的视觉认知机理,从而建立错误感知(MP)、注意失效(AF)、知觉混淆(PC)、记忆失误(ML)以及疏忽(AI)的认知分层模型。(3)建立了基于视觉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出错因子实验分析方法。按照视觉认知实验的相关技术与分析方法,根据Wickens视觉搜索模型,展开了反应时和眼动跟踪的嵌套认知实验,从监控任务界面的视觉搜索实验到视觉局限、视觉干扰和注意转移分散的出错因子实验,行为数据和眼动跟踪生理数据结果均表明了出错-认知集合与界面信息的相关性,在视觉搜索过程中产生的出错因子和任务-界面布局、信息间距-位置、信息特征-容量等因素有直接联系。(4)提出了由出错-认知机理到设计信息的映射方法。根据出错-认知与界面信息的反应链,采用矩阵描述的映射方法,分别对出错-认知集合、设计信息集进行关联属性分析;根据出错-认知域与设计信息域存在的映射关系,展开出错-认知与设计信息间的互相关关系分析,得到设计信息间相关性的出错-认知与设计信息间重要度的关系矩阵;并考虑到各种不同的约束条件,通过界面布局的目标约束使其映射关系更具合理性。(5)基于本论文所提出的由出错-认知到信息特征映射的复杂信息界面设计方法,以典型航战显示系统任务界面为例,按照设计优化方法提取遗漏、误读/误判、忽略等出错因子,根据出错因子-信息特征反应链,确定了信息特征方位、可视范围、间距、符号的视觉注意强弱等设计信息特征,并通过出错-认知到信息特征的映射进行求解,按照求解结果提出了监控任务界面的优化设计方案。

陈莲俊[4](2012)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知觉通道,也是传递与接收信息最微妙的途径之一。对眼睛注视线索的信息加工能力在个体的社会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临床研究表明,缺乏对注视的关注、无法跟随他人的眼睛活动来调整注视方向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从婴幼年期起就表现出的主要障碍之一。近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线索一目标实验范式以及眼动技术在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以往的临床观察结论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国外近10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理论焦点问题及实证研究证据的系统梳理,发现核心的争论主要围绕,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是否能注意到他人的眼睛注视线索以及他们对线索信息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否与正常发展个体存在差异。然而目前国内外这类实验研究刚刚起步,且结果也不尽相同,由此引发的不同意见及理论论争正推动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向前探索。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尝试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采用仪器研究与生态研究互补的方式,结合我国近年来对自闭症谱系障碍研究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研究设计、调整研究对象及更换实验材料,对我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加工方式与注意加工能力展开系列研究,以期深入地探讨这类儿童的认知特点,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及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46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实验组儿童,以及43名智力障碍儿童和44名正常发展儿童,共设计了2个递进性的实验系列。第一系列包括5项分实验,第二系列包括3项分实验和1项评价调查。逐步探讨了单一内源性视觉注意线索、共同呈现的两种内源性视觉注意线索、以及生态化情景观察中,三类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加工水平和视觉注意特征。综合研究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能够注意到他人的眼睛区域及眼睛注视线索,且对于正面注视刺激线索的反应异常迅速;2、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单一呈现的内源性视觉注意线索的反应速度慢于正常发展儿童及智力障碍儿童,但三者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线索类型表现出敏感性;3、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并没有表现出对卡通眼睛注视线索的加工优势,有趣的是他们对真人眼睛注视线索的加工速度更快,并且受其线索有效性影响更大;4、在共同呈现线索刺激条件下,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注意反应时与对照组儿童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但从信息加工的方式来看,他们多沿用单一线索加工的方式来处理同时呈现的复杂信息;5、与箭头及手指线索相比,在人脸朝向共同呈现中,眼睛注视线索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影响作用较大;6、离散的视觉注意加工模式影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线索信息的充分理解和利用。综上所述,尽管与国外大多数以高功能自闭症个体为对象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但依旧能够发现本研究中的中低功能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及运用能力比我们早前预想的要好,对于眼睛注视线索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具备与正常儿童相似的注意追随能力。因而有理由怀疑,以往的有些研究可能过于低估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初始性视觉加工能力,过度夸大了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障碍。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通过不同年龄、不同障碍水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行为、心理及神经生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更深入地探讨此类儿童的对眼睛注视线索的视觉注意特点,为挖掘他们的原有潜力,探究和开发更适合此类儿童的有效干预途径提供重要的依据。

王一楠,宋耀武[5](2011)在《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研究述评》文中认为视觉选择过程中既存在外显的眼跳行为,也包含内隐的注意转移,两者对于视觉目标的加工都有促进作用。近二十年来出现大量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多数研究者发现眼跳和注意转移存在密切联系。内源性眼跳是个体根据目标或意愿主动发起的眼跳,对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系统回顾了视觉加工领域中对于内源性眼跳与空间注意转移关系问题的探讨及其研究成果,分别从行为研究和神经心理学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作出简要评价及展望。

高尚秀[6](2011)在《视觉运动知觉影响眼跳的认知神经机制》文中指出视觉运动知觉是大脑对环境中动态刺激进行信息整合后获得的感知状态。眼跳是眼睛由于外界视觉刺激干扰而进行的行为反应,目的是将中央窝对准关注的对象。目前,视觉运动知觉和眼跳已形成许多成熟的实验范式和理论模型,发展成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认知领域。在以往的文献中,很少有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若将视觉运动知觉作为一种知觉启动,会对眼跳产生怎样的影响?该过程涉及怎样的认知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眼动与脑电技术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视觉运动知觉影响眼跳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实验一,似动错觉对自主性眼跳与反射性眼跳的影响,通过眼动指标初步考察了运动知觉影响眼跳的行为及眼动模式。结果表明:(1)自主性眼跳与中枢认知控制联系更紧密,受到似动运动知觉的影响更大。(2)自主性眼跳任务难度大于反射性眼跳主要体现在,自主性眼跳任务的眼跳方向错误率高于反射性眼跳,眼跳潜伏期较长。(3)外源性方向运动信号会影响眼跳行为,反射性眼跳的发动对外源性运动信号更敏感。(4)右方刺激信号对眼跳影响大于左方,向左方向的眼跳难度更大。实验二,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收集运动知觉信息整合阶段及眼跳阶段的脑电数据。结果发现,(1)视觉运动知觉ERP集中在刺激出现后400ms。主要成分为P1、N2、P2、LPC。(2)运动知觉影响眼跳计划的制定过程。其发生机制是,当出现眼跳信号后,视觉系统从工作记忆中提取运动启动方向知觉信息,对眼跳信号选择性注意,对双方信息整合后,做出眼跳决策。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运动知觉作为知觉启动会影响眼跳行为,当外围视野出现运动信号会延迟眼跳的发动,即眼跳潜伏期的延长。运动信号强度较弱时,这种延迟效应更明显。(2)运动知觉影响自主性眼跳发动前,眼跳计划制定过程。该阶段认知加工是中枢机制进行信息整合,抑制反射性眼跳的过程。

王一楠[7](2011)在《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文中研究说明视觉选择过程包含两种途径:外显的眼跳行为和内隐的注意转移。两者对于目标物的加工都有促进作用。基于这种共同作用,眼跳和注意转移的关系越来越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根据发生起因不同,眼跳可以分为内源性眼跳和外源性眼跳两种。随着眼跳研究焦点由外源性眼跳转向具有更大主动性的内源性眼跳,视觉选择领域已出现大量研究致力于发现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间的关系。其中多数研究通过不同范式发现两者具有密切关联。有些研究发现在内源性眼跳前(准备阶段)就已存在注意转移,但是研究者对于该阶段上注意转移的时间变化趋势却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实验仪器主要使用Eyelink II眼动仪,以高校在校生为被试(男女各半,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在用双任务范式证实内源性眼跳前存在注意转移的前提下,探讨了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趋势以及眼跳目标位置对注意转移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包含两个研究,都以目标辨别成绩为测量注意转移程度的客观指标。第一个研究对比了内源性眼跳条件和注视条件下对目标刺激的注意转移程度,并试图初步探索内源性眼跳条件下注意转移随时间变化概况,第二个研究划分了更细致的时间维度以更进一步了解内源性眼跳条件下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并探究了眼跳目标位置对注意转移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内源性眼跳前已经发生朝向眼跳目标方向的注意转移。眼跳条件下被试对目标的平均辨别正确率要显着高于注视发生时。2.内源性眼跳前眼跳准备期内,注意转移从准备期最初就存在,一旦在眼跳指令得到加工后,注意转移迅速开始,并且在开始的50ms至100ms左右增速最快,而后90ms至100ms左右时增速开始显着减缓,但是仍呈增长趋势,往后逐渐趋于平稳态势。从整个过程来看,注意转移至目标位置的程度随时间的向后推移而不断增大,即被试对眼跳目标特征的平均辨别正确率不断提高。3.眼跳目标与当前注视位置的间距对于注意在时间上的转移程度没有显着影响,但是当两者间距不断增大时,在各个时段上,被试对眼跳目标的注意转移程度呈现缩小趋势。在相对当前注视点较远的位置上,被试对目标特征的平均辨别正确率显着低于较近位置上的辨别成绩。

陈庆荣,谭顶良,邓铸,周临,张晓丽[8](2009)在《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文中认为眼跳运动系统为研究者探索行为的认知控制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已有研究发现,很多认知过程会影响不同类型眼跳任务中的眼跳参数。在系统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4个方面系统阐述和评价了眼跳运动的研究范式和主要认知功能:(1)视觉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功能,包括空白/重叠效应、分心物效应、提示效应、学习效应等;(2)预测性眼跳的研究范式和认知控制,涉及神经生物钟理论、视空间工作记忆、指导语等;(3)记忆导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分心物效应、年龄效应、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抑制效应、注意等;(4)反向眼跳的研究范式和变式及其认知控制,包括反向眼跳抑制、眼跳决策信号竞争整合模型、工作记忆容量、注意、错误监控、学习、奖励和年龄效应等。最后,结合已有研究范式对未来眼跳研究的趋势和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卜晓艳,田学红,刘运芳[9](2009)在《眼跳任务:执行功能研究的良好方式》文中指出国外利用眼跳任务做了大量关于执行功能失调的研究。眼跳任务指标丰富敏感,可以对抑制、工作记忆、计划性和灵活性等进行深入研究。文章介绍了眼跳的常见范式、生理机制、指标和部分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更强调与神经成像技术相结合去深入探究执行功能损伤。

房慧聪[10](2009)在《注意定向方式对立体视觉加工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采用边缘位置提示与中央符号提示,探讨了外源性与内源性注意定向对立体视觉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短SOA下,非预测性边缘位置线索对2D和3D空间中的视觉辨认任务均产生了启动效应。3D空间中线索提示诱发了注意的自动定向,注意在深度面间的转移需要耗费一定时间。(2)长SOA下,2D平面上非预测性边缘位置线索导致了返回抑制,3D空间中的返回抑制波及至不同的深度面上。(3)不同SOA下,3D空间中预测性中央符号线索对视觉辨认任务均产生了启动效应,其效应量不随SOA延长而变化。

二、注意在内源性眼跳计划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意在内源性眼跳计划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阅读障碍的概述
    1.2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音缺陷理论存在争论
    1.3 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视觉认知缺陷
    1.4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注意(visuo-spatial attention)缺陷
        1.4.1 发展性阅读障碍中的视觉加工缺陷理论研究
        1.4.2 当前发展性阅读障碍中视觉空间注意缺陷的研究
        1.4.3 发展性阅读障碍视觉空间注意缺陷理论生理和神经层面的支持
        1.4.4 发展性阅读障碍视觉空间注意的纵向研究以及干预研究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方案
    2.1 问题的提出
    2.2 研究方案
        2.2.1 筛选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及生理年龄控制组
        2.2.2 实验 1 预测性眼跳(Predictive Saccades)范式及其眼动指标
        2.2.3 实验 2 反向眼跳(Antisaccades)范式及其眼动指标
        2.2.4 实验 3 视觉导向眼跳(Visually Guided Saccades)范式及其眼动指标
3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被试的筛选和入组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筛选测验的材料
        3.2.3 测验程序
    3.3 被试的筛选以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3.3.1 发展性阅读障碍组的筛选
        3.3.2 生理年龄控制组的筛选
        3.3.3 人口统计学特征
4 实验1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预测性眼跳的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被试
    4.3 实验仪器和设备
    4.4 实验材料与设计
    4.5 实验施测程序
    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5 实验2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反向眼跳的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被试
    5.3 实验仪器和设备
    5.4 实验材料与设计
    5.5 实验施测程序
    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实验3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导向眼跳的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被试
    6.3 实验仪器和设备
    6.4 实验材料与设计
    6.5 实验施测程序
    6.6 数据处理与分析
7 总讨论
    7.1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导向眼跳任务的眼动特征
    7.2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反向眼跳任务的眼动特征
    7.3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预测性眼跳任务的眼动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内容名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80-8神经类型与视觉搜索能力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神经类型的研究概述
        1.1.1 神经类型的概念
        1.1.2 神经类型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生理学基础
        1.1.3 巴甫洛夫神经类型学说的基本理论
        1.1.4 神经系统类型学说在中国的进展
        1.1.5 神经系统类型的测量工具——80-8 神经类型量表
    1.2 视觉搜索的研究概述
        1.2.1 视觉搜索的实验范式
        1.2.2 视觉搜索的主要理论
    1.3 视觉工作记忆研究概述
        1.3.1 视觉工作记忆的概念
        1.3.2 视觉工作记忆的生理机制
    1.4 任务转换的概述
    1.5 问题的提出
        1.5.1 视觉搜索能力受工作记忆的影响
        1.5.2 80-8 量表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内在联系
        1.5.3 80-8 量表与视觉搜索能力的关系有待探索
    1.6 研究意义与假设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假设
2 实验一:平行加工搜索能力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2.1 实验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被试
        2.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2.3 实验程序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项目数条件下搜索能力的差异
        2.4.2 平行搜索能力与 80-8 神经类型的关系
    2.5 讨论
3 实验二:系列加工搜索能力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3.1 实验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被试
        3.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3.3 实验程序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项目数条件下搜索能力的差异
        3.4.2 系列搜索能力与 80-8 神经类型的关系
    3.5 讨论
4 实验三:联合搜索能力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4.1 实验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被试
        4.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4.3 实验程序
    4.4 结果与分析
        4.4.1 不同项目数条件下搜索能力的差异
        4.4.2 联合搜索能力与 80-8 神经类型的关系
    4.5 讨论
5 实验四:任务转换搜索能力与神经类型的关系
    5.1 实验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被试
        5.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5.3 实验程序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项目数条件下搜索能力的差异
        5.4.2 任务转换情况下搜索能力与 80-8 神经类型的关系
    5.5 讨论
6 四个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6.1 四个实验中搜索任务难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6.1.1 以反应时为因变量,实验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6.1.2 以正确率为因变量,实验类型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6.2 四个实验与 80-8 神经类型的相关系数之间的差异
    6.3 对四个实验搜索速率的分层回归分析
7 总讨论
    7.1 各类视觉搜索速率与 80-8 测验得分均显着相关
    7.2 搜索任务难度越高与 80-8 的相关程度不一定越高
    7.3 认知加工过程越复杂,搜索速率对 80-8 综合得分的贡献程度越高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复杂信息任务界面的出错—认知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导致任务失败的源头——出错因子
        1.1.2 视觉信息的认知困难问题
        1.1.3 由出错因子导入界面设计的新方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人因出错分析方法综述
        1.2.2 复杂人机交互界面分析方法综述
        1.2.3 视觉认知与生理指标实验方法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撰写安排
第二章 复杂信息系统监控任务界面基础理论概述
    2.1 引言
    2.2 复杂信息系统概述
        2.2.1 系统的复杂性
        2.2.2 复杂信息系统
    2.3 复杂信息系统的监控任务界面
        2.3.1 复杂信息系统的人机交互
        2.3.2 数字化、智能化的监控任务界面
    2.4 复杂性分析
        2.4.1 信息复杂性
        2.4.2 任务复杂性
    2.5 令人困惑的复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杂信息界面任务分析及出错因子表征
    3.1 引言
    3.2 人因出错的特性分析
        3.2.1 人因出错概念
        3.2.2 人因可靠性分析
        3.2.3 人因出错的分类方法
        3.2.4 人因出错的分析模型与技术
        3.2.5 出错因子的界定
    3.3 典型复杂监控任务界面分析
        3.3.1 航战显示系统的监控任务界面
        3.3.2 监控任务的界面显示信息
        3.3.3 监控界面的任务分析
    3.4 监控任务界面的信息处理过程
        3.4.1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3.4.2 信息的定量化
        3.4.3 中枢处理——信息的认知加工
    3.5 操作员认知行为分析与CREAM扩展模型
        3.5.1 操作员的认知行为模型
        3.5.2 CREAM扩展的操作员认知行为模型
    3.6 HEPA的认知失误辨识分析
    3.7 复杂监控任务界面出错因子提取
        3.7.1 采用模拟实验法提取出错因子
        3.7.2 监视/发觉出错因子提取
        3.7.3 状态查询出错因子提取
        3.7.4 响应计划出错因子提取
        3.7.5 响应执行出错因子提取
    3.8 复杂监控任务界面出错因子的认知表征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错因子的认知分层模型构建
    4.1 引言
    4.2 视觉认知
        4.2.1 视觉感知
        4.2.2 选择性注意
        4.2.3 信息存储与提取——记忆加工
        4.2.4 信息处理——思维过程
    4.3 基于认知表征分类的出错-认知集
        4.3.1 出错因子的认知表征分类
        4.3.2 出错因子到认知的映射
        4.3.3 建立出错-认知集
    4.4 出错-认知分层模型构建
        4.4.1 出错-认知分层模式
        4.4.2 错误感知的认知分层模型
        4.4.3 注意失效的认知分层模型
        4.4.4 知觉混淆的认知分层模型
        4.4.5 记忆失误的认知分层模型
        4.4.6 疏忽的认知分层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视觉行为和生理反应的出错因子实验分析方法
    5.1 引言
    5.2 视觉反应机理
        5.2.1 视觉的行为与生理特性
        5.2.2 凝视与扫视
    5.3 视觉搜索模型
    5.4 出错因子的实验分析方法
        5.4.1 出错因子——实验变量的设定方法
        5.4.2 视觉认知实验的总体设计
    5.5 视觉认知实验相关技术与分析方法
        5.5.1 E-Prime视觉行为实验生成系统
        5.5.2 眼动跟踪技术
        5.5.3 实验相关的眼动参数与设备
        5.5.4 实验设计的方法
        5.5.5 实验的分析方法
    5.6 实验一:监控任务界面中信息特征的视觉搜索研究
        5.6.1 研究思路
        5.6.2 实验材料
        5.6.3 实验设计与程序
        5.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6.5 讨论一:认知信息处理与任务的关系
        5.6.6 讨论二:信息搜索与监控区域的关系
        5.6.7 讨论三:信息特征的集簇关系
        5.6.8 结论与下一步研究
    5.7 实验二:视觉局限引起的信息疏漏、误读/误判研究(一)
        5.7.1 出错因子提取
        5.7.2 选择实验范式
        5.7.3 研究思路
        5.7.4 实验设计与程序
        5.7.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7.6 讨论与结论
    5.8 实验三:视觉局限引起的信息疏漏、误读/误判研究(二)
        5.8.1 出错因子提取
        5.8.2 选择实验范式
        5.8.3 研究思路
        5.8.4 实验设计与程序
        5.8.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8.6 讨论与结论
    5.9 实验四:视觉干扰和注意转移分散引起的信息忽略、错过研究
        5.9.1 出错因子提取
        5.9.2 选择实验范式
        5.9.3 研究思路
        5.9.4 实验设计与程序
        5.9.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9.6 讨论与结论
    5.10 视觉认知实验综合讨论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由出错-认知到设计信息的映射关系研究
    6.1 引言
    6.2 监控任务界面的设计信息表征
        6.2.1 监控任务界面的设计因素——信息特征
        6.2.2 信息呈现的设计信息表征
        6.2.3 界面布局的设计信息表征
    6.3 由出错-认知机理到设计信息的映射关系
        6.3.1 出错-认知机理与设计的关联性
        6.3.2 由出错-认知到设计的映射
    6.4 出错-认知域与设计信息域的相关性
        6.4.1 出错-认知的关联属性分析
        6.4.2 设计信息特征的关联属性分析
        6.4.3 出错-认知到设计信息的映射
        6.4.4 界面布局的目标约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出错-认知机理的复杂信息任务界面设计方法及应用
    7.1 引言
    7.2 由出错-认知到信息特征映射的设计方法
    7.3 典型航电显示系统任务界面设计案例
        7.3.1 典型航电显示界面的出错因子提取
        7.3.2 典型航电显示界面的出错因子-信息特征链
        7.3.3 出错-认知到设计信息的映射
        7.3.4 典型航战显示界面的优化设计过程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和论文
附录
    附录A 实验一:信息特征的视觉搜索实验任务及眼动数据
    附录B 实验二:信息疏漏、误读/误判实验行为数据
    附录C 实验三:信息疏漏、误读/误判实验眼动数据
    附录D 实验四:信息忽略、错过实验行为数据
参考文献

(4)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整体架构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注意及视觉注意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对眼睛注视线索的视觉注意研究综述
    第三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视觉注意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眼动技术在视觉注意研究中的运用
第三章 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总体构思
    第二节 实验准备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章 系列研究一:对眼睛注视线索注意的基本特征研究
    第一节 实验1:对两类内源性视觉线索的注意特征比较研究
    第二节 实验2:对不同类型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特征比较研究
    第三节 实验3:眼睛注视与方向线索共同呈现时的注意特征比较研究
    第四节 实验4:眼睛注视与人脸朝向共同呈现时的注意特征比较研究
第五章 系列研究二:生态化情景中对眼睛注视线索注意的综合研究
    第一节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社会性视觉注意线索运用能力的评价调查
    第二节 实验5:对他人眼睛注视方向判断的综合研究
    第三节 实验6:实景照片观察时对他人眼睛注视线索注意的综合研究
第六章 综合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其理论探讨
    第二节 创新、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儿童左右利手评估材料及得分记录表
附录二(1):儿童基本信息表(ASD组)
附录二(2):儿童基本信息表(ID组)
附录三:自闭症谱系障碍被试CARS评估结果
附录四:实验6使用图片材料
后记

(5)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对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的行为研究
    1.1 双任务范式
        1.1.1 探测任务
        1.1.2 辨别任务
    1.2 单任务范式
        1.2.1 基于启动效应 (priming effect)
        1.2.2 基于线运动错觉测量
2 对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3 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3.1 各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未来研究展望

(6)视觉运动知觉影响眼跳的认知神经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运动知觉研究
        1.1 视觉运动知觉机制
        1.2 整体运动知觉及运动知觉影响因素
        1.3 运动知觉的特殊形式—运动错觉
        1.4 视运动知觉ERP研究
    2 眼跳研究
        2.1 眼跳任务的常见范式
        2.2 眼跳产生模型
        2.3 眼跳过程中的认知
        2.4 眼跳中的运动知觉
    3 眼跳与知觉关系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3 研究目的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似动错觉对自主性眼跳与反射性眼跳的影响
        1 研究目的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实验二 运动感知影响眼跳神经心理机制
        1 研究目的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及总结论
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7)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内源性眼跳和眼跳准备
    1.2 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的行为研究
        1.2.1 双任务范式
        1.2.2 单任务范式
    1.3 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1.4 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的理论进展
        1.4.1 眼动准备假说
        1.4.2 动前假说
        1.4.3 顺序注意模型
        1.4.4 视觉注意模型
        1.4.5 竞争整合模型
第2章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2.2 研究假设
第3章 实验研究
    3.1 研究一: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存在及注意转移时间特征初探
        3.1.1 被试
        3.1.2 实验仪器及刺激
        3.1.3 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
        3.1.4 数据记录分析
    3.2 研究二: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及眼跳目标位置对其影响
        3.2.1 被试
        3.2.2 实验仪器及刺激
        3.2.3 实验设计和实验程序
        3.2.4 数据记录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存在
    4.2 眼跳目标与当前注视点的距离对注意转移程度的影响
    4.3 内源性眼跳前准备期内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
    4.4 眼动行为控制系统和空间注意控制系统的一致性问题
    4.5 本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眼跳任务:执行功能研究的良好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眼跳任务的常见范式
    (一) 正向眼跳任务 (Prosaccade task)
    (二) 反向眼跳任务 (Antisaccade task)
    (三) 延迟眼跳任务 (Delayed saccade task)
    (四) 延迟反向眼跳任务 (Delayed antisaccadetask)
    (五) 加载WM的眼跳
    (六) 任务转换眼跳任务 (Task switching task)
    (七) 预期性眼跳任务 (Predictable saccade task)
    (八) 眼跳捕获任务 (Oculomotor capture task)
二、眼跳任务的生理机制
三、眼跳实验的研究指标
四、国外眼跳范式研究成果
    (一) 针对正常人的研究
        1. 眼跳内在机制研究。
        2. 针对青少年的研究。
        3. 针对老年人的研究。
    (二) 针对精神类疾病的研究
        1. 精神分裂症的眼跳研究
        2. ADHD的眼跳研究。
五、总结和展望

四、注意在内源性眼跳计划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注意特征[D]. 方娴.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2]80-8神经类型与视觉搜索能力的关系研究[D]. 徐梦怡. 苏州大学, 2016(12)
  • [3]复杂信息任务界面的出错—认知机理研究[D]. 吴晓莉. 东南大学, 2015(08)
  • [4]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对眼睛注视线索的注意实验研究[D]. 陈莲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5]内源性眼跳与注意转移关系研究述评[J]. 王一楠,宋耀武.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1(02)
  • [6]视觉运动知觉影响眼跳的认知神经机制[D]. 高尚秀.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8)
  • [7]内源性眼跳前注意转移的时间进程[D]. 王一楠. 河北大学, 2011(11)
  • [8]眼跳的研究范式及其主要认知功能[J]. 陈庆荣,谭顶良,邓铸,周临,张晓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6)
  • [9]眼跳任务:执行功能研究的良好方式[J]. 卜晓艳,田学红,刘运芳.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05)
  • [10]注意定向方式对立体视觉加工的影响[J]. 房慧聪. 心理科学, 2009(03)

标签:;  ;  ;  ;  ;  

注意内源性扫视程序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