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侵蚀规律研究

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侵蚀规律研究

一、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郝改瑞[1](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李兴华[2](2021)在《黄土高陡边坡降雨侵蚀径流运动过程及输沙规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陡沟深,地形复杂,水土流失严重。随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工程建设中出现了大量45°以上的高陡边坡,在暴雨径流作用下往往造成严重的土壤侵蚀。为探明降雨条件下黄土高陡边坡降雨径流侵蚀的水动力学特性及输沙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外模拟降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坡度、不同坡面条件、不同雨强组合条件下黄土高陡边坡的产汇流过程、水动力学参数特征及侵蚀产沙输移规律。取得了以下结论:(1)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产汇流特征。针对不同工况下的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产汇流规律研究薄弱,对不同坡度、工况、雨强下的高陡边坡进行降雨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产汇流时间随坡度增加而减小,坡度为70°的产流时间约为5°坡面产流时间的16%;产汇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减小,雨强为135mm·h-1的产流时间约为雨强30mm·h-1产流时间的7%。产流后,坡面径流属于非恒定流,随着时间增加,坡面降雨径流流量迅速增加,逐渐达到稳定平衡,在降雨后期可近似的把坡面径流看作恒定流;120 mm·h-1雨强下坡面径流的平衡时间约为60 mm·h-1条件下平衡时间的42%。给出了高陡边坡产汇流时间随雨强的变化关系。高陡边坡的产流过程特性与缓坡相似,但受坡度与雨强的影响更为剧烈。(2)雨强对高陡边坡薄层径流流型及流态的影响:在试验雨强(60~120 mm·h-1)条件下,坡面径流的雷诺数与雨强呈正相关;相较于以往试验坡(小于45°),高陡边坡(大于45°)坡面产流后,坡面径流的雷诺数随雨强增加而迅速增加,通过雷诺实验表明水流处于紊流状态。相同的雨强条件下,雷诺数随坡度的变化存在“坡度特征值”,对应的坡度约为25°。当坡度小于25°时,雷诺数与坡度变化缓慢;超过该值后,雷诺数随坡度增大而迅速增大。弗汝德数随雨强变化也存在坡度特征值,其值约为55°,大于该坡度的坡面径流,稳定后的弗汝德数均大于1,流态为急流。总之,雨强对高陡边坡的流型流态均有显着的影响,主要原因是降雨对坡面径流的打击使得坡面薄层径流表面产生了紊动。雨滴的击溅作用对薄层径流的影响不能忽略,是坡面径流与常规明渠水流不同的原因。(3)提出了坡面降雨径流的“双紊动源假设”。通过开展降雨试验,发现高陡边坡坡面径流同时受粗糙床面、雨滴打击的双重影响。雨滴打击与水流运动产生的紊动向床面扩散,床面紊动则朝水面扩散。这两种紊动都服从普朗特的掺混长度理论,双向扩散即“双紊动源”导致高陡边坡降雨径流运动不同于明渠水流运动。(4)基于“双紊动源假设”,考虑了降雨和坡度对坡面径流的影响,修正了原有的坡面径流计算方法。基于Ligget,Woolhiser提出的分散式运动波模型,增加了降雨强度与床面糙度的“双紊动源”影响因素,给出了基于双紊动源假设的高陡边坡水面线及其他水力学动力参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室内外验证,解决了薄层径流水深等参数测量困难的问题。该方法在计算平衡时间、坡脚平衡流量、水位等参数时的计算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了80%以上。(5)研究了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阻力特性。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明渠的水流流型计算方法,不能准确描述“双紊动源”影响下的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流动型态。试验结果表明在经典雷诺实验条件下,高陡边坡的降雨径流由于受“双紊动源”的强烈影响,水流发生了掺混,水流型态为紊流;而利用明渠水流的计算方法,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阻力系数和雷诺数呈负二次方幂函数关系,说明水流处于层流向紊流过渡的状态,这说明高陡边坡降雨径流和管道水流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该结论对深入理解坡面降雨径流在流型、流态及阻力规律等方面出现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6)基于“双紊动源假设”,研究了降雨对高陡边坡径流的侵蚀输沙规律。通过分析坡面的降雨雨强、床面糙度、坡度及水流流速等因素对坡面侵蚀输沙的作用,对已有的基于能量耗散给出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双紊动源假设”的高陡边坡侵蚀输沙公式。该公式不但能够用于河川径流的推移质输沙计算,而且还能用于高陡边坡降雨侵蚀径流的输沙计算,为坡面降雨径流侵蚀的过程计算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

严坤[3](2020)在《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着。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的水土环境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无人机遥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基于长期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坡面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及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区域水土环境变化预测与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户尺度上的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户均种植面积增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种植模式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旱坡耕地代表性的种植模式由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向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红薯的种植模式转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降低;农户化肥投入强度虽不断降低,但仍高于全国生态县建设耕地化肥投入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耕地撂荒,其中农户尺度上户均撂荒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30.93%,小流域尺度上耕地撂荒比例高达22.21%;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经营,以柑橘为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占流转土地的51.40%。可以看出,城镇化导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变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2)城镇化各阶段不同种植模式具有不同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径流氮磷浓度与负荷流失特征、过程,施肥与地表物理扰动是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径流系数、坡面产沙系数和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流失负荷高于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种植,种植模式变化对坡面氮流失负荷影响强于对磷流失负荷的影响;代表性的旱坡地作物在雨季作物生长季表现出不同的产流产沙能力,玉米在高覆盖期坡面产流产沙较低,在玉米收获期的红薯具有较低的坡面产流能力,但产沙能力高于玉米,小麦在成熟期坡面产流产沙能力低于同期玉米,但收获期产流产沙能力高于同期玉米。(3)耕地短期撂荒可被看作是一种休耕的土地管理方式,对降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短期撂荒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积累。撂荒提高了紫色土坡面产流临界雨量,显着降低坡面产流,特别在春、夏季单次降雨径流系数仅为同季耕地的27.25%和34.72%;撂荒显着降低坡面产沙能力,其产沙能力仅为耕地的14.8%,且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产沙能力不断降低。与耕地相比,撂荒明显降低了农作物播种、施肥期径流总氮浓度,对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显着,但撂荒加快了侵蚀泥沙中养分的富集率,全氮与全磷的泥沙富集率是耕地的2.59和1.20倍;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和坡面产沙,短期撂荒实现了对坡面氮磷流失控制,其氮、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59.6%和79.8%,并且通过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拦截和削减实现了氮磷流失负荷的显着降低。同时,本论文构建的紫色土区短期撂荒坡面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模型验证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在5%之内,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4)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低的坡面水土流失,但却显着提高了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负荷,并具备明显的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系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3.32倍和3.12倍,土壤侵蚀模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52.72%和29.67%。规模化经营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为8.49mg·L-1和0.87mg·L-1,远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标准限值,在春季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是长期撂荒坡地、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14.31、4.74、4.77倍和39.08、1.94、3.84倍。果园规模化经营显着增加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春季施肥后的前两场大雨贡献了全年70.4%的总氮、72.1%的可溶性氮、68.9%的硝态氮、94.1%的氨氮、67.1%的总磷、64.1%的可溶性磷和73.0%的颗粒态磷流失负荷,且氮、磷主要以硝态氮和可溶性磷流失为主;规模化经营增强了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前期20%的地表径流贡献了整场降雨径流58.0%的总氮、57.0%的可溶性氮、58.5%的硝态氮、79.0%的氨氮、62.0%的总磷、63.5%的可溶性磷和60.0%的颗粒态磷。在三峡库区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种植模式改变与耕地短期撂荒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与氮磷面源污染物输出,但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坡面氮磷流失浓度与负荷,其对坡面水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种植模式改变和耕地撂荒对水土环境的改善。由于规模化经营是三峡库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方向,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李甜江,吴云飞,郎南军,刘芝芹,王琛[4](2020)在《金沙江不同林地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金沙江水土流失问题,在金沙江头塘小流域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内,选择典型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典型生态恢复人工林类型(21年生云南松林、19年生旱冬瓜林、19年生银荆林和荒草地)的产流产沙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地坡面的产流量、产沙量和土壤侵蚀强度都表现出相同的大小规律,都为云南松林的最小,其次是银荆林和旱冬瓜林,荒草地的产流量、产沙量、土壤侵蚀强度都是最大的,分别为云南松林的3.05倍、6.23倍、6.29倍,说明云南松林的水土保持效果好。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都呈正相关关系,径流系数与产沙量呈正相关关系,即降雨在坡面产流时,径流系数增大,即产流量增大,产沙量也随之增大。由此可知,营造良好的人工林林分可以防止金沙江头塘小流域水土流失。

甘凤玲[5](2019)在《喀斯特槽谷区水土流/漏失过程与水动力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喀斯特槽谷区由于特殊的地表地下双层地质空间结构和长期的不合理人为活动,导致该区地表土层浅薄,环境容量小,承受灾变能力低,形成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以现有的技术在野外直接观测喀斯特槽谷区地下水土漏失极为困难,针对顺/逆层坡的水土空间分配差异的研究更是鲜见。如何深入解剖地质背景与水土资源分配之间的关系,是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针对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面严重的土壤退化的问题,开展对顺/逆层坡水土流/漏失特点研究,揭示岩层倾向对水土流/漏失过程及水文过程的影响,对研发制定相应的水土流/漏失的阻控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市酉阳县龙潭喀斯特槽谷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了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采样调查了喀斯特槽谷区两翼顺/逆层坡坡耕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再根据野外调查结果,根据相似性理论,在近喀斯特槽谷区临界坡度25°条件下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采用顺/逆层坡岩层倾角、降雨强度和地下孔裂隙度作为变量因子,探讨了喀斯特槽谷区产流产沙空间分布特征和坡面水动力学特征,揭示了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地下侵蚀产流产沙过程特征及其水动力学特征,为喀斯特槽谷区水土流/漏失量计算以及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初步揭示了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1)根据地统计分析可知,高斯模型是描述顺/逆层坡的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的最优模型。对顺层坡而言,绝大部分的土壤物理性质的结构比C/(C+C0)>75%,其空间相关性极大。对逆层坡而言,土壤结构比C/(C+C0)相对较小,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较弱。逆层坡的土壤理化性质拟合程度均高于顺层坡。(2)通过比较半方差函数模型的变程可知,顺/逆层坡的变程均大于本采样间距(20m),说明本研究的采样间距满足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的要求。通过GIS地统计学所描述的顺/逆层坡的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图可知,顺/逆层坡的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各有不同,变异性极强,自然因素的影响因子较大,且通过普通克里格插值验证法发现,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所预测的空间分布图能够较好的反映研究区的实际情况。(3)通过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综合分析可知,环境因子对顺层坡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为:坡位(-0.8008)>岩层倾角与岩层走向(-0.6514)>坡向(-0.4933)>植被覆盖率(-0.4783)>耕作程度(0.4366)>基岩裸露率(0.3831)>坡度(0.3302)>植被类型(0.3063)>岩层倾向(-0.2122)>坡形(-0.0681)。环境因子对逆层坡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程度为:坡位(-0.9142)>坡形(-0.4165)>植被类型(0.3829)>植被覆盖率(-0.3698)>坡向(0.322)>基岩裸露率(0.2743)>耕作程度(0.2572)>岩层倾向(0.1454)>岩层走向(-0.0395)>坡度(0.0161)。由此可知,坡位是影响顺/逆层坡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的最关键的环境因子。2.分析了降雨强度、地下孔裂隙度和岩层倾角对产流产沙的影响阈值,初步明确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的径流泥沙流/漏失机制:(1)在小雨强(0.25和0.5mm/min)条件下,坡面地表没有产流,中雨强(0.75mm/min)是地表产流的临界值,大雨强(1.5mm/min)是地表径流量超过地下径流量的临界值。对顺层坡而言,地下孔裂隙度3%是顺层坡地下产流超过地上产流的临界值,岩层倾角40°为地表径流的临界值,岩层倾角20°为地下径流漏失的临界值。对逆层坡而言,只在地下孔裂隙度1%时以地表径流为主,超过1%则以地下径流为主,在中陡倾角(30°和40°)条件下,以地表径流为主,其他岩层倾角下以地下径流为主。地表产流量与地下产流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r=-0.903。(2)在小雨强条件下(0.25和0.5mm/min),顺/逆层坡以地下产沙为主,在雨强≧0.75mm/min时,以地表产沙为主。对顺层坡而言,以地表产沙为主,地表产沙量先增大后减小,其在岩层倾角30°为转折点,而地下产沙量呈波动变化,其在岩层倾角20°为转折点。对逆层坡而言,地下孔裂隙度3%是其地下产沙超过地上产沙的临界值,在岩层倾角为10°和60°条件下,以地下产沙为主,其他岩层倾角下以地表产沙为主。地表产沙量与地下产沙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r=-0.786。(3)在小雨强(0.25和0.5mm/min)条件下,顺/逆层坡只有地下悬移质产生。降雨强度0.75 mm/min是顺/逆层坡地表推移质的产生具有临界降雨强度。对顺层坡而言,地表悬移质在地下孔裂隙为3%时达到最大值,在岩层倾角为20°条件下,以地表推移质为主,在其他岩层倾角条件下,以地表悬移质为主。对逆层坡而言,在岩层倾角10°和60°情况下,逆层坡的地下悬移质高于地表悬移质,其余岩层倾角条件下,地表悬移质高于地下悬移质。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地下的产沙量与产流量之间呈极显着线性相关关系:U=aQ+b。3.探讨在不同降雨强度、地下孔裂隙度和岩层倾角条件下,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动力学参数与产流产沙关系,建立顺/逆层坡地表产流产沙模型:(1)当降雨强度逐渐增大时,顺/逆层坡平均水流流速、径流深、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均随之增大,而水流阻力系数和曼宁糙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对顺层坡而言,流速和水流功率在地下孔裂隙度3%时达到最大值,径流深、阻力系数、曼宁系数和径流剪切力在地下孔裂隙度4%时达到最大值;弗汝德数Fr在岩层倾角60°时达到最小值并小于1,在岩层倾角60°时,径流剪切力和阻滞作用最大。对逆层坡而言,弗汝德数Fr在地下孔裂隙度3%时达到最大值。径流剪切力在地下孔裂隙度1%为最大值,水流功率在地下孔裂隙度5%为最小值;径流深、雷诺数、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在岩层倾角30°达到最大值,弗汝德数在岩层倾角40°时达到最大值。(2)顺/逆层坡的阻力系数f与雷诺数Re呈负相关关系,顺层坡的两者之间存在f=aRe+b的线性函数关系。顺/逆层坡的阻力系数f与弗汝德数Fr呈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存在显着的f=aReb的幂函数关系(3)对单一水动力参数而言,过水断面单位能与顺层坡坡面产流的拟合程度最高,水流功率与逆层坡坡面产流和顺/逆层坡产沙拟合度最高。各个单一水动力学参数均和顺/逆层坡产流产沙呈二次函数关系。对多个水动力参数而言,顺层坡的各个组合的拟合度均较高,均对坡面产流的影响达到极显着水平。而逆层坡的除了过水断面能与径流剪切力的组合拟合的较低以外,其他组合的拟合程度均较高,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模拟相结合,从岩层倾角和地下孔裂隙度两个方向出发,在研究方法和技术上进行了创新,探索了径流泥沙在顺/逆层坡的水土流/漏失机制,定量揭示了地表坡面的水动力参数特征,明确了产流产沙与水动力学参数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室内模拟试验产流产沙模型,为喀斯特槽谷区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过程开拓了一个新的解释视角,也为喀斯特槽谷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技支撑。

陈正发[6](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赵冬梅,查智琴,刘澄静,角媛梅,吴常润[7](2019)在《云南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环境状况是区(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云南是中国6大河流的水源区,生态环境复杂多样而高度脆弱。在界定小流域概念的基础上,概括了云南小流域自然地理特征,并对其生态环境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目前针对云南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研究区主要集中东川地区,研究范围单一;研究主题以流域水文效应、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自然干扰以及生态修复和治理等为主,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各个主题的内容以现象描述和原因分析为主,缺乏相应的对策研究;研究技术与手段以野外观测和实验为主,缺乏模型及多学科手段。因此,未来研究除加强以上不足的研究外,还应注重:加强"局部—整体—综合"研究;改善观测技术与方法;从景观格局配置角度,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王琛,吴云飞,李甜江,郎南军,刘芝芹,何亚波[8](2019)在《金沙江不同林分的土壤入渗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3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从而进行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生态林保水保土的生态效益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金沙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分对水分的涵养、调节能力的大小为云南松林>银荆林>旱冬瓜林>荒草地;对影响土壤入渗的因子作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都可以得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容重和土壤颗粒对土壤的入渗性能决定作用最大;林分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与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呈显着和显着正相关关系,可见土壤入渗过程特征,初始入渗阶段是地表水分下渗的主要阶段。

陈文华[9](2018)在《变化环境下怒江下游地区典型流域水文过程响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地处高原山地环境的怒江流域下游地区,受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水利工程建设及其他人类活动影响,水文过程发生了复杂的变化。揭示并量化表达该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具有科学意义与价值。本文选择位于怒江下游地区的勐波罗河流域作为研究区,综合应用水文统计法,明晰了流域关键气象要素(气温、降水)和水文要素(径流、泥沙)的时空变化特征;对SWAT模型地表径流模块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基于“重组土地覆被/气候情景模拟”方法,利用改进SWAT模型,定量估算了勐波罗河流域气候变化、土地覆被变化和其他人类活动等驱动因子对径流及输沙变化的贡献率,探讨了流域水文过程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流域气温、降水、径流、泥沙变化趋势和变点的分析表明:近50年来流域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上升率为0.27℃C/10a;流域降水变化趋势不显着;柯街站径流呈显着减少趋势,减少率为0.48×108m3/10a;输沙呈显着减少趋势,且在2002年后,柯街站的输沙量出现突变,相对2002年以前减少约83%。(2)在勐波罗河流域构建了 SWAT原始模型及改进后的SWAT-Rλ和SWAT-TVGM模型,分别对流域径流和泥沙进行模拟。SWAT-Rλ及SWAT-TVGM模型率定期、验证期径流模拟的纳什效率系数NSE达0.8以上,较原始SWAT模型的NSE值(0.75)高。SWAT-Rλ及SWAT-TVGM模型对泥沙模拟的效率系数达到0.75以上。改进模型SWAT-Rλ考虑流域地形坡度影响,有利于山地流域水文模拟。(3)根据“重组土地覆被/气候”情景模拟方案,利用改进模型SWAT-Rλ,定量辨识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对柯街站径流、输沙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他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和泥沙影响的贡献率不同,具有差异性,人类活动对泥沙的影响比对径流的影响更大。在2002年变点前后,气候变化是影响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其对径流减少产生的贡献率约为55.9%;人类活动则对输沙量的减少有较大影响,其贡献率约为78.4%(其中土地覆被变化方面的贡献占19.8%,其他人类活动的贡献占 58.6%)。上述研究成果,为定量揭示怒江流域下游地区水文变化归因、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也为边远山区缺资料流域地表过程变化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刘芝芹[10](2014)在《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南高原山地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在整个长江流域中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水土流失、森林资源减少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其土地利用格局和森林生态修复措施也日益引起重视。云南高原山地森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在涵养当地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态系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和保护长江上游云南高原山地生态环境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以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头塘监测站主要植被类型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水冬瓜林、云南松纯林及圆柏林为研究对象,以坡耕地和荒草地为对照,在分析典型小流域头塘监测站降雨特性的基础上,从森林植被的林冠层、枯落物层、土壤层三个垂直活动层次,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灰色关联法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林冠层截留、枯落物层持水、土壤入渗、土壤持水特性、地表径流等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对不同层次水文生态功能的影响,运用AHP法模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林分水文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植被配置模式林分的水源涵养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将对指导云南高原山地森林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土地利用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比较不同林分林冠层生态水文功能得到,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5种不同林分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24.84%)>云南松+栓皮栎林(21.77%)>云南松纯林(20.80%)>圆柏(16.]]%)>水冬瓜(14.35%)。该地区5种森林类型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对数相关,对降雨量进行分级来比较截留率的变化也进一步表明,不同林分的林冠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大而逐级减小。(2)通过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生态水文功能的比较可知,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差异明显,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枯落物储量最大,为12.0t.hm-2,分别是云南松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水冬瓜林、圆柏林地的1.51,1.68,2.24,2.75倍。枯落物年凋落量、最大持水量及有效拦蓄量大小排序与枯落物储量大小排序完全一致,5种林分枯落物最大持水率的变动范围在261.02%~401.03%之间;各林分的有效拦蓄量在7.13-37.66t.hm-2之间,相当于拦蓄0.71-3.77mm的降雨。5种林分中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拦蓄能力最强。这也充分说枯落物储量大的林分其最大持水能力也强。(3)比较不同林分土壤层的生态水文功能可知,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为最好。土壤的入渗性能层间变化差异较大,除了荒草地外,初渗率和稳渗率均以A层腐殖质层>B层淀积层>C层母岩;各林分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大小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14.93mm-min-1)>云南松+栓皮栎(6.2mm·min-1)>云南松纯林(5.75mm·min-1)>水冬瓜(4.06mm-min-1)>坡耕地(3.41mm·min-1)>圆柏(2.61mm·min-1)>荒草地(2.02mm-min-1),不同地类表层土壤的稳定与初始入渗速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均表明土壤理化性质中水稳性团聚体、自然含水率、总孔隙度、有机质、非毛管孔隙度、容重是影响渗透特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单位面积不同地类的有效蓄水量的大小排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512.11t·hm-2·-1)>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250.59t·hm-2·a-1)>云南松纯林(178.81t·hm-2·a-11)>水冬瓜(174.26t·hm-2·a-1)>圆柏林(147.66t-hm-2·a-1)>坡耕地(94.83t·hm-2·a-1)>荒草地(86.52t·hm-2·a-1)。(4)结合2001至2013年6-10月雨季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年度径流深及总径流深大小规律均为:坡耕地>荒草地>圆柏林>水冬瓜林>云南松纯林>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不同森林类型的典型林分的径流系数从2001年到2013年都有降低的趋势,而荒草地和坡耕地的径流系数呈上升趁势。2013年全年的总地表径流量以坡耕地的最多,以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的最少。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与径流系数关系最密切的是降雨量因子和60分钟最大雨强因子。通过回归分析,不同地类地表径流量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用3次曲线方程模拟效果最好,模型均能通过F检验。运用SPSS相关系数法分析头塘监测站各地类产流受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地表覆盖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径流系数与上述因素均呈负相关关系,大小排序为:郁闭度>枯落物储量>最大持水率>土壤有效蓄水量>非毛管孔隙灌度>初渗率。(5)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14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不同林分的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量化得分排列顺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0.981)>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0.730)>云南松纯林(0.617)>水冬瓜林(0.514)>圆柏林(0.502)。(6)采用影子工程法将森林生态系统汛期调蓄洪峰的水文生态效益进行价值核算得到,流域内各林分类型调节洪峰的价值大小排序为:华山松+云南松+马桑混交林(8746.95元.hm-2)>云南松+栓皮栎混交林(4488.30元.hm-2)>云南松纯林(3359.55元.hm-2)>水冬瓜林(3025.35元.hm-2)>圆柏林(2594.10元.hm-2)。各森林类型水源涵养潜力都较大,在云南高原山地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2)黄土高陡边坡降雨侵蚀径流运动过程及输沙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
        1.2.2 坡面径流运动过程
        1.2.3 坡面径流侵蚀产流产沙规律
    1.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1 研究内容
        2.1.2 技术路线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参数计算
第三章 高陡边坡降雨径流运动特性与“双紊动源”假设
    3.1 高陡边坡模拟降雨试验
    3.2 坡面径流特征
        3.2.1 不同工况下坡面径流流速变化
        3.2.2 坡面径流起始产流时间及平衡时间
    3.3 不同雨强、坡度下坡面径流雷诺数变异
        3.3.1 不同雨强坡面径流雷诺数变化规律
        3.3.2 不同容重不同坡体位置处雷诺数变化情况
        3.3.3 坡度特征值
    3.4 不同雨强、坡度下坡面径流弗汝德数变异
        3.4.1 不同雨强下弗汝德数变化情况
        3.4.2 不同容重不同坡体位置弗汝德数变化情况
        3.4.3 坡度特征值
    3.5 高陡边坡降雨径流的双紊动源假设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双紊动源假设的高陡边坡降雨径流运动过程计算
    4.1 已有坡面产流模型局限性分析
    4.2 现有模型应用
        4.2.1 平衡时间
        4.2.2 水面线
        4.2.3 坡面径流产流退水过程
    4.3 模型构建
        4.3.1 基于“双紊动源薄层水流”的新模型构建
        4.3.2 平衡时间的修正
        4.3.3 水面线的修正
        4.3.4 出流过程的修正
        4.3.5 修正后的计算过程
    4.4 验证
        4.4.1 平衡时间的验证
        4.4.2 水面线的验证
        4.4.3 出流过程的验证
    4.5 小结
第五章 高陡边坡坡面侵蚀径流变化规律
    5.1 不同坡度不同雨强下边坡产汇流过程
    5.2 高陡边坡坡面侵蚀径流量变化过程
        5.2.1 不同雨强下高陡边坡侵蚀径流量变化过程
        5.2.2 不同坡体位置处高陡边坡侵蚀径流量变化过程
    5.3 高陡边坡侵蚀径流总量变化过程
        5.3.1 不同雨强下侵蚀径流量变化过程
        5.3.2 不同坡体位置侵蚀径流量变化过程
    5.4 HYDRUS-3D模型模拟与预测
        5.4.1 模型构建
        5.4.2 率定验证
        5.4.3 模拟预测
    5.5 小结
第六章 高陡边坡坡面径流侵蚀产沙规律研究
    6.1 不同工况不同深度坡体土壤性质
    6.2 不同坡度不同雨强下侵蚀速率变化图
    6.3 高陡边坡侵蚀速率变化过程
        6.3.1 不同雨强下高陡边坡侵蚀速率变化过程
        6.3.2 不同坡度位置处侵蚀速率变化图
    6.4 不同雨强下高陡边坡水力学参数与侵蚀产流产沙关系
        6.4.1 坡面土壤侵蚀径流的水动力学参数变化
        6.4.2 坡面径流侵蚀径流水动力学参数与产流速率关系
        6.4.3 坡面土壤侵蚀速率与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高陡边坡阻力规律及坡面输沙模型
    7.1 高陡边坡侵蚀径流阻力规律
        7.1.1 不同雨强下高陡边坡阻力变化
        7.1.2 不同位置高陡边坡阻力变化
        7.1.3 阻力系数与雷诺数关系
        7.1.4 阻力系数与弗汝德数关系
        7.1.5 不同坡面侵蚀径流阻力统一规律初步研究
    7.2 原有坡面输沙模型
        7.2.1 已有坡面输沙模型
        7.2.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7.3 原有模型的修正
        7.3.1 降雨条件下坡面非粘性泥沙受力分析
        7.3.2 相关影响因素
        7.3.3 影响系数的分析与确定
    7.4 修正后的模型与验证
        7.4.1 室内降雨试验验证
        7.4.2 野外降雨资料验证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1.2.2 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1.2.3 当前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库区概况
    2.2 万州区概况
    2.3 五桥河流域概况
第3章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其成因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
        3.1.2 无人机遥感调查
        3.1.3 资料收集
    3.2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3.2.1 作物种植结构
        3.2.2 复种指数
        3.2.3 化肥投入强度
        3.2.4 耕地撂荒
        3.2.5 规模化经营
    3.3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因
        3.3.1 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原因
        3.3.2 复种指数改变的原因
        3.3.3 化肥投入强度改变的原因
        3.3.4 耕地撂荒的原因
        3.3.5 规模化经营的原因
    3.4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天然降雨观测试验
        4.1.2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4.2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4.2.1 产流降雨
        4.2.2 坡面产流
        4.2.3 坡面产沙
        4.2.4 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4.3 不同类型作物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4.3.1 玉米产流产沙
        4.3.2 红薯产流产沙
        4.3.3 小麦产流产沙
    4.4 小结
第5章 撂荒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布设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撂荒对地表覆盖的影响
    5.3 撂荒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5.4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5.4.1 产流降雨
        5.4.2 坡面产流
        5.4.3 坡面产沙
    5.5 撂荒前后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5.5.1 径流氮、磷浓度
        5.5.2 侵蚀泥沙养分
        5.5.3 氮、磷流失负荷
    5.6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对降雨响应
    5.7 讨论
    5.8 小结
第6章 规模化经营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布设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处理
    6.2 不同经营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6.2.1 产流降雨
        6.2.2 坡面产流
        6.2.3 坡面产沙
    6.3 不同经营类型氮、磷流失特征与差异
        6.3.1 径流氮、磷浓度
        6.3.2 氮、磷流失负荷
        6.3.3 氮、磷流失对降雨的响应
    6.4 典型降雨对规模化经营氮、磷流失影响
        6.4.1 典型降雨对坡面产流影响
        6.4.2 典型降雨对氮、磷流失影响
        6.4.3 典型降雨的污染物冲刷效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生产方式优化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金沙江不同林地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降雨的观测方法
        1.2.2 产流量、产沙量的测定方法
        1.2.3 产流产沙特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雨特征分析
    2.2 不同林地坡面产流特征
        2.2.1 不同林地坡面产流量
        2.2.2 不同林地坡面径流系数
    2.3 不同林地坡面产沙特征
        2.3.1 不同林地坡面产沙量
        2.3.2 不同林地坡面土壤侵蚀强度
    2.4 不同林地的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的相关性
3 结论与讨论

(5)喀斯特槽谷区水土流/漏失过程与水动力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研究现状
        1.2.1 喀斯特槽谷区土壤侵蚀研究
        1.2.2 喀斯特槽谷区径流流失过程及机理
        1.2.3 喀斯特槽谷区产沙过程及机理
        1.2.4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侵蚀泥沙搬运机制
        1.2.5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动力学特征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2.3 研究目标
    2.4 研究内容
    2.5 技术路线
    2.6 研究区概况
        2.6.1 地理位置
        2.6.2 气候
        2.6.3 地形地貌
        2.6.4 土壤
        2.6.5 社会经济状况
        2.6.6 土地利用现状
第3章 喀斯特槽谷区的顺/逆层坡小尺度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土壤样品采集
        3.1.2 土壤样品测定
        3.1.3 土壤属性数据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顺/逆层坡面土壤理化性质统计分析
        3.2.2 顺/逆层坡面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3.2.3 顺/逆层坡面土壤的合理取样数
        3.2.4 顺/逆层坡面土壤属性的地统计分析
        3.2.5 顺/逆层坡面土壤属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讨论
        3.3.1 喀斯特槽谷区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3.3.2 顺/逆层坡面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喀斯特槽谷区的顺/逆层坡土壤属性空间变异的成因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环境因子采集
        4.1.2 环境因子数据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排序与模型筛选
        4.2.2 土壤物理性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3 土壤化学性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2.4 土壤理化性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面径流流/漏失过程模拟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相似理论
        5.1.2 降雨相似的试验设计
        5.1.3 槽谷坡面模型相似设计
        5.1.4 模拟试验材料选取
        5.1.5 试验因子相似性设计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降雨强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2.2 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2.3 岩层倾角对喀斯特槽谷区径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2.4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流影响因素
    5.3 讨论
        5.3.1 降雨强度对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3.2 地下孔裂隙度对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3.3 岩层倾角对地表/下产流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面地表/下产沙过程
    6.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降雨强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沙的影响
        6.2.2 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沙的影响
        6.2.3 岩层倾角对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沙的影响
        6.2.4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下产沙影响因素
    6.3 讨论
        6.3.1 降雨强度对土壤流/漏失的影响
        6.3.2 地下孔裂隙度对土壤流/漏失的影响
        6.3.3 岩层倾角对土壤流/漏失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喀斯特槽谷区顺/逆层坡面侵蚀泥沙输移过程
    7.1 数据处理与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降雨强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径流侵蚀泥沙的影响
        7.2.2 地下孔裂隙度对喀斯特槽谷区径流侵蚀泥沙的影响
        7.2.3 岩层倾角对喀斯特槽谷区径流侵蚀泥沙的影响
        7.2.4 喀斯特槽谷区地表地下水沙关系
    7.3 讨论
        7.3.1 降雨强度对径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7.3.2 地下孔裂隙度对径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7.3.3 岩层倾角对径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喀斯特槽谷区的顺/逆层坡面水动力学特征
    8.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8.1.1 水力学参数
        8.1.2 模型的验证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流流速和径流深
        8.2.2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流流态
        8.2.3 喀斯特槽谷区水流阻力系数与曼宁糙率
        8.2.4 喀斯特槽谷区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
        8.2.5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流阻力系数与水流流态之间的关系
    8.3 讨论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喀斯特槽谷区的顺/逆层坡面水动力学参数与径流泥沙关系分析
    9.0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9.1 模型误差评价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动力学参数与产流率关系分析
        9.2.2 喀斯特槽谷区坡面水动力学参数与产沙率关系分析
        9.2.3 喀斯特槽谷区产流产沙模型
        9.2.4 喀斯特槽谷区产流产沙模型评价
    9.3 讨论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7)云南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小流域概念的演变
2 已有研究的云南小流域位置及特征
3 云南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3.1 小流域水文效应研究
    3.2 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
    3.3 自然干扰
    3.4 生态修复与治理
4 结论与展望

(8)金沙江不同林分的土壤入渗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选择
        1.2.2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1.2.3 土壤入渗特征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物理性质
        2.1.1 土壤有机质分析
        2.1.2 土壤容重分析
        2.1.3 土壤孔隙度分析
        2.1.4 土壤颗粒组成分析
        2.1.5 土壤持水量分析
    2.2 土壤入渗过程分析
    2.3 土壤入渗过程模拟
    2.4 土壤入渗特征影响因子分析
        2.4.1 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2.4.2 影响因子主导性分析
3 结论

(9)变化环境下怒江下游地区典型流域水文过程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
        1.2.1 气候变化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1.2.1.1 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1.2.1.2 气候变化对泥沙的影响
        1.2.2 LUCC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1.2.2.1 LUCC对径流的影响
        1.2.2.2 LUCC对泥沙的影响
        1.2.3 水利工程对径流泥沙的影响
        1.2.3.1 水利工程对径流的影响
        1.2.3.2 水利工程对泥沙的影响
        1.2.4 径流泥沙变化的贡献率分解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水系及地貌
    2.2 气象及水文
    2.3 土壤与植被
    2.4 自然灾害
    2.5 社会经济
    2.6 人类活动情况
第3章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3.1 数据基础
        3.1.1 数据收集
        3.1.2 数据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气象水文序列变异分析方法
        3.2.1.1 Mann-Kendall检验
        3.2.1.2 滑动t检验
        3.2.1.3 Kruskal-Wallis检验
        3.2.2 SWAT水文模型及改进
        3.2.2.1 SWAT模型概述
        3.2.2.2 SWAT模型改进
        3.2.2.3 模拟结果评价
        3.2.3 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贡献率分解
    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4章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及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4.1 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4.1.1 气温变化特征
        4.1.2 降水变化特征
    4.2 水文要素变化特征
        4.2.1 径流变化特征
        4.2.2 泥沙变化特征
        4.2.3 汛期径流泥沙变化分析
        4.2.4 降水与泥沙变化分析
    4.3 土地覆被变化
        4.3.1 土地覆被数量变化
        4.3.2 土地覆被变化过程
        4.3.3 未来土地变化预测
    4.4 小结
第5章 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与评价
    5.1 研究区SWAT模型构建
        5.1.1 土壤数据库构建
        5.1.2 土地覆被数据库构建
        5.1.3 气象数据库构建
        5.1.4 子流域及HRU提取
    5.2 模型构建及模拟效果评价
        5.2.1 径流参数的率定
        5.2.2 泥沙参数的率定
        5.2.3 模拟效果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径流泥沙变化归因
    6.1 径流变化模拟及贡献率分解
        6.1.1 径流变化模拟
        6.1.2 径流变化原因
    6.2 泥沙变化模拟及贡献率分解
        6.2.1 输沙变化模拟
        6.2.2 输沙变化原因
    6.3 水文过程对LUCC的响应阈值
        6.3.1 基于生态弹性的模拟
        6.3.2 径流、泥沙变化对LUCC的响应阈值
    6.4 小结
第7章 流域水文过程未来情景分析
    7.1 未来气候模拟
    7.2 未来径流量及产输沙模拟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降水特征研究进展
        1.2.2 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1.2.3 森林水文生态效益评价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质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水文特征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被特征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布设
        2.2.2 试验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降雨特征及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3.1 降雨特征分析及产流过程中的降雨变化
        3.1.1 降雨特征分析
        3.1.2 研究区的降雨类型分析
        3.1.3 坡面产流过程中的降雨变化
    3.2 不同林分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3.2.1 林冠降雨截留能力比较
        3.2.2 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的回归关系
        3.2.3 林内穿透雨特征
        3.2.4 林冠最大容水量
        3.2.5 林冠对典型次降雨在时间上的分配过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森林不同林分枯落物层贮量及蓄水特征
    4.1 枯落物归还量动态变化
    4.2 枯落物储量
    4.3 枯落物持水能力研究
        4.3.1 枯落物最大持水量
        4.3.2 枯落物有效拦蓄量
    4.4 枯落物层的持水过程分析
        4.4.1 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4.4.2 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5.1 土壤物理特性
        5.1.1 土壤容重特征
        5.1.2 土壤孔隙度特征
        5.1.3 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
    5.2 林地土壤水分入渗
        5.2.1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的土壤渗透能力比较
        5.2.2 不同森林类型典型林分土壤入渗过程比较
        5.2.3 土壤渗透性垂直变化规律分析
        5.2.4 入渗模型的选择与分析
    5.3 渗透特性影响因子分析
        5.3.1 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
    5.4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涵蓄水分能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坡面尺度森林群落产流产沙研究
    6.1 地表径流特征分析
        6.1.1 降雨量等级与地表产流的关系
        6.1.2 地表产流总量变化
        6.1.3 地表径流的月动态
        6.1.4 地表径流的方差分析
    6.2 坡面产流影响因素分析
        6.2.1 降雨因子对头塘监测站各地类产流的影响
        6.2.2 地被物及土壤理化特性对产流的影响
    6.3 坡面产沙特征分析
        6.3.1 不同地类坡面产沙量比较
        6.3.2 产沙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6.3.3 产沙量与产流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综合评价
    7.1 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评价方法
        7.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2 数据处理
    7.2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效益评价
        7.2.1 原始数据确定
        7.2.2 林冠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3 枯落物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4 土壤层生态水文功能评价
        7.2.5 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7.3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功能价值评价
        7.3.1 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层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2 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3 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层的水文生态功能定量评价
        7.3.4 不同森林类型水文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与侵蚀规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黄土高陡边坡降雨侵蚀径流运动过程及输沙规律研究[D]. 李兴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D]. 严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12)
  • [4]金沙江不同林地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研究[J]. 李甜江,吴云飞,郎南军,刘芝芹,王琛. 西部林业科学, 2020(01)
  • [5]喀斯特槽谷区水土流/漏失过程与水动力学机制研究[D]. 甘凤玲. 西南大学, 2019(05)
  •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7]云南山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研究进展[J]. 赵冬梅,查智琴,刘澄静,角媛梅,吴常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0)
  • [8]金沙江不同林分的土壤入渗特征研究[J]. 王琛,吴云飞,李甜江,郎南军,刘芝芹,何亚波. 西部林业科学, 2019(03)
  • [9]变化环境下怒江下游地区典型流域水文过程响应机制研究[D]. 陈文华. 云南大学, 2018(09)
  • [10]云南高原山地典型小流域森林水文生态功能的研究[D]. 刘芝芹.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长江上游云南松水土保持林地坡面径流侵蚀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