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

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

一、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冰[1](2021)在《锰/钴-黄酮醇基光诱导CO释放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O作为治疗气体,很难被传入体内;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不仅解决这一问题,而且能在体内安全的传递CO。本研究以锰和钴两种过渡金属、苯并黄酮醇化合物作为CO释放单元(BELH)、三种三脚架含氮辅助配体2-(吡啶-2-基)-N,N-双(吡啶-2-基甲基)乙烷-1-胺(PMEA)、2-(吡啶-2-基)-N-(2-(吡啶-2-基)乙基)-N-(吡啶-2-基甲基)乙烷-1-胺(PMAP)、三(2-(吡啶-2-基)乙基)胺(TEPA)合成六种photoCORMs(Ⅰ-Ⅵ),分别对基于金属Mn的photoCORMs(Ⅰ-Ⅲ)、基于金属Co的photoCORMs(Ⅳ-Ⅵ)的结构表征、抗肿瘤细胞增长及抗肿瘤细胞的机制进行了评价和研究。结果如下: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研究了六种photoCORMs(Ⅰ-Ⅵ)的吸收波长及发射波长,确定其吸收波长在475nm左右,六种photoCORMs(Ⅰ-Ⅵ)在等体积的DMSO:PBS混合溶液中化学结构很稳定;质谱仪鉴定了六种photoCORMs(Ⅰ-Ⅵ)在有氧的条件下可借助低功率光源照射释放出CO,其质谱图离子峰与photoCORMs(Ⅰ-Ⅵ)分子离子峰相吻合。选取正常细胞(HEK-293T)和肿瘤细胞(HCT116、MDA-MB-231、HepG2),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六种photoCORMs(Ⅰ-Ⅵ)均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photoCORMs(Ⅰ-Ⅵ)可内化到HCT116细胞核;photoCORMs(Ⅰ-Ⅵ)内化到HEK-293T、MDA-MB-231、HepG2细胞质,说明HCT116摄取photoCORMs(Ⅰ-Ⅵ)高于HEK-293T、MDA-MB-231、HepG2。利用CCK8法检测0-50μmol/L的photoCORMs(Ⅰ-Ⅵ)、释放产物(Ⅰ’-Ⅵ’)及photoCORMs(Ⅰ-Ⅵ)释放的CO与对照组(50μmol/L Mn(Cl O4)2和Co(Cl O4)2、0.01%DMSO)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0-50μmol/L的photoCORMs(Ⅰ-Ⅵ)、(Ⅰ’-Ⅵ’)对HCT116、MDA-MB-231、HepG2、HEK-293T的细胞活力影响很小;然而其释放出CO抑制HCT116、MDA-MB-231、HepG2细胞生长,但其对HEK-293T生长抑制作用不明显,由此可知,正常细胞对CO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相同条件下,50μmol/L的photo CORMⅡ释放CO使HepG2细胞活力降至47%。50μmol/L的photo CORMⅥ释放CO可使HCT116、MDA-MB-231细胞活力分别降低至33%左右、55%左右;photo CORMⅡ、photo CORMⅥ释放的CO对不同肿瘤细胞活力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与photoCORMs的辅助配体结构、中心金属以及细胞内的基因的表达有关。基于上述结果photoCORMs(Ⅱ、Ⅵ)具有较强的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photoCORMs(Ⅱ、Ⅵ)对HCT116、MDA-MB-231、HepG2细胞迁移、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影响揭示其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结果表明:photo CORMⅡ释放CO作用于HepG2后,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ROS升高,主要诱导细胞的早期凋亡,使HepG2细胞停滞G2/M期。photo CORMⅥ释放CO作用于HCT116、MDA-MB-231后,细胞的迁移率低于对照组,ROS含量高于对照组,其主要诱导HCT116细胞的晚期凋亡,使HCT116细胞的分裂期停滞在G2/M期;photo CORMⅥ释放CO主要诱导MDA-MB-231细胞的早期凋亡,使MDA-MB-231停滞在细胞周期的G0/G1期;究其原因是photoCORMs释放的CO与线粒体上的电子转移链上蛋白的结合导致ROS增加,ROS的增加不仅降低了DNA的复制能力,而且降低酶的活性,最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吝香朋[2](2021)在《新型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在活体中成像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次氯酸(HClO)具有高氧化性,在人体的免疫功能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助于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原体。次氯酸浓度的上调会导致严重的应激反应并诱发许多疾病。然而,由于次氯酸在生物体内含量低,反应活性高,要实时跟踪次氯酸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同时,硫化氢和一氧化碳作为生物体内重要的气体信号分子及次氯酸调控因子,对次氯酸引发的应激反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此,实现对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的实时检测,对揭示次氯酸在生物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们设计构建了多种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的荧光探针,应用于生物环境中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的荧光成像。(1)基于尼罗红衍生物的双光子激发近红外发射的次氯酸荧光探针(Nil-ClO)。Nil-ClO在650 nm附近具有较大的荧光响应,并且对溶液中的次氯酸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当在300μM的次氯酸存在时,该探针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在1分钟内显示出约8倍的荧光增强。该探针进一步用于细胞,组织和急性肝损伤小鼠中次氯酸的荧光检测。MTT(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2H-溴化四唑鎓)实验表明,该探针在成像所需浓度下几乎没有细胞毒性。Nil-ClO可以在HeLa细胞和RAW细胞中快速响应次氯酸。在组织成像实验中,Nil-ClO对次氯酸具有深至100μm的显着近红外荧光响应。最后,实现在肝损伤小鼠模型中内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2)用于检测次氯酸浓度变化的多通道比率型荧光探针(Cy7-Nil)的设计合成及活体中次氯酸的成像研究。Cy7-Nil由括两个近红外发色团的组成,具有三个发射信号(560 nm,650 nm和780 nm),并且Cy7-Nil具有次氯酸浓度依赖性和双光子激发特性。Cy7-Nil的这些优越特性使它能够在双比率通道(I650/I560和I650/I780)中进行次氯酸浓度范围的比例检测,并首次对活体动物的内源性次氯酸浓度进行比例检测。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方法来制造新型的比率型荧光探针,以监测活体动物中反应型小分子物质的水平。(3)基于萘衍生物的钯配位聚合物一氧化碳荧光探针(Pd-NA)及成像应用。通过SEM,XPS和XRD等研究了Pd-NA的形貌和配位结构。光谱实验表明Pd-NA可以对一氧化碳具有明显的荧光变化。由于Pd的重金属效应,Pd-NA的荧光可以忽略不计,但在添加一氧化碳的情况下,Pd-NA在510 nm处产生了明显的荧光增强。在生物学实验中,Pd-NA被用于HeLa中外源性和内源性生成的一氧化碳的成像,细胞显示出高达10倍的荧光增强。此外,Pd-NA在斑马鱼中表现出出色的检测一氧化碳的单光子和双光子荧光成像能力。(4)新型近细胞可捕获型近红外硫化氢荧光探针Rho630-AM-H2S,研究了其在HeLa细胞和斑马鱼体内硫化氢荧光检测中的应用。如预期的那样,当硫化氢存在时,Rho630-AM-H2S在630 nm处表现出约20倍的荧光增强响应,并对溶液中的硫化氢有良好的选择性。MTT试验表明,在成像所需浓度下,探针显示的细胞毒性可以忽略不计。细胞成像实验显示,与未经细胞捕获基团修饰的化合物4相比,Rho630-AM-H2S的细胞穿透能力明显增强,与HeLa细胞孵养5分钟后,红色通道中荧光信号显着增加。最后,利用Rho630-AM-H2S检测了斑马鱼中的硫化氢。

陈恩庆[3](2020)在《基于萘酰亚胺平台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文中研究指明碳在一氧化碳中的化合价为+2,可被进一步氧化成+4,这就使其具备可燃和还原的特性。从CO的发现到其研究进程,可以发现CO的发展无疑是曲折的。目前,已经证实有着“无声的杀手”之称的一氧化碳不仅仅是一种对动植物有害的气体,还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气态递质分子。生命体内的CO量虽少,但是其在正常的病理和生理方面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将会引起一些疾病。因此,对于生命体内一氧化碳的监测是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的,故而亟需寻找一个便捷、快速的方法对CO的变化进行监测。在本论文中充分利用硝基还原和Tsuji-Trost反应设计了三个一氧化碳荧光探针。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萘酰亚胺和2-(2-氨基乙基)吡啶构建具有溶酶体靶向的荧光探针Na Ly-CO。探针Na Ly-CO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有着纳摩尔级别的检出限(79 n M),快速的响应,适用不同p H环境下进行检测CO,优异的选择性,除此之外,还具有比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在复杂的细胞环境内对CO进行检测,同时可以监测到主要集中在溶酶体上的CO,这是首次实现基于2-(2-氨基乙基)吡啶对溶酶体中一氧化碳的检测。(2)通过萘酰亚胺作为荧光骨架,磺胺作为高尔基体靶向基团,而通过无金属参与的硝基还原来识别CO,设计了高尔基体靶向荧光探针Na GA-CO。探针Na GA-CO不仅仅具有快速响应CO的特点,而且在添加200μM CO将会有21.3倍的荧光增强,并且在0~1.0μM的CORM-2范围内,探针Na GA-CO的检出限为368 n M,除此之外,细胞成像结果表明探针Na GA-CO具有复杂的细胞内环境检测CO的能力,并且主要富集在高尔基体上,这是首个对高尔基体内CO检测的荧光探针。(3)基于常见且价格低廉的萘酰亚胺构建首个具有荧光淬灭特点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Na-CO,探针通过Pd0的介导发生Tsuji-Trost反应。探针Na-CO具有高灵敏性,在0~10μM的CORM-2范围内,荧光强度和不同CO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156 n M,在添加进200μM的CO后,荧光衰弱为原来的6%,即使在长达99分钟的紫外灯照射下,测试液荧光保持稳定,表明探针具有好的稳定性。

黄漫迎[4](2020)在《PI3K/Akt信号通路在LPS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脓毒症早期阶段,主要累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外来因素的直接损害和过度炎症反应均可破坏肺泡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的损伤导致屏障功能下降,肺泡渗出液增多,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相反,抑制ARDS过程中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则能明显缓解病程进展,说明在ARDS病程中,肺上皮细胞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ARDS的特征是肺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被认为是氧化损伤的主要靶标。在脓毒症氧化应激状态时,线粒体融合和裂变在维持功能性线粒体中发挥关键作用,线粒体融合有助于线粒体网络的形成,并促进有缺陷的线粒体之间的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的交换,在维持其功能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哺乳动物中,线粒体融合由位于线粒体外膜中的融合蛋白1和2(Mfn1/2)和位于线粒体内膜的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调节。有研究表明,内源性或低浓度的外源性一氧化碳(CO)可通过促进线粒体融合产生肺保护作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是体内重要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葡萄糖转运等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研究表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可产生肺保护作用,但其具体机制是否与线粒体融合有关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评价PI3K/Akt信号通路在内毒素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中的作用。目的评价PI3K/Akt信号通路在内毒素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1%青链双抗F12K完全培养基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组(n=5):对照组(C组);内毒素组(L组)向培养基中加入10μg/ml脂多糖(LPS);LPS+外源性CO释放剂CORM-2组(L+CO组)向培养基中加入CORM-2 100μM,1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10μg/ml LPS;LPS+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LY组)向培养基中加入25μM LY294002,1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10μg/ml LPS;LPS+外源性CO释放剂CORM-2+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CO+LY组)向培养基中加入25μM LY294002,1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CORM-2 100μM,1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10μg/ml LPS;LPS+无活性的CO释放剂i CORM-2组(L+i CO组)向培养基中加入i CORM100μM,1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10μg/ml LPS;LPS+二甲基亚砜(DM-SO)组(L+D组)向培养基中加入等浓度DMSO,1h后加入10μg/ml LPS;外源性CO释放剂CORM-2组(CO组)向培养基中加入CORM-2 100μM;PI3K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向培养基中加入25μM LY294002;外源性CO释放剂CORM-2+PI3K抑制剂LY294002组(CO+LY组)向培养基中加入25μM LY294002,1 h后向培养基中加入CORM-2 100μM。孵化24h后收集细胞,检测MDA含量和SOD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磷酸化Akt(p-Akt)、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Mfn2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L组、L+CO组、L+LY组、L+CO+LY组、L+i CO组、L+D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L组HO-1、Mfn1、Mfn2、OPA1、p-Akt表达上调(P<0.05);与L组比较,L+CO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L+LY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L+CO组HO-1、Mfn1、Mfn2、OPA1、p-Akt表达上调,L+LY组HO-1、Mfn1、Mfn2、OPA1、p-Akt表达下调(P<0.05);与L+CO组比较,L+CO+LY组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HO-1、Mfn1、Mfn2、OPA1、p-Akt表达下调(P<0.05)。结论内毒素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可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的表达,其机制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赵磊[5](2020)在《氨基酸和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体内存在着许多活性物种,例如,离子,小分子,氨基酸,酶,多肽和蛋白质等,它们在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荧光探针技术由于其使方便,易操作,成本低,不受外界磁场的干扰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学,环境学,医药学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设计合成传感性能好的新型荧光探针,用于识别生物体内的这些活性物种,并对这些活性物种能够进行可视化定量定性分析成为了全世界研究者们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荧光探针的研究背景和识别机理,包括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e-induced emission,AIE).详细举例讨论了几类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及现状。第二章我们通过引入萘酰亚胺荧光团和N-对甲苯磺酰基-1,2-二苯基乙二胺(TsDPEN),成功地研制了一种新型荧光探针PNT,该探针在水溶液中对Cu2+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探针PNT与Cu2+结合后导致荧光迅速淬灭,由此产生的PNT-Cu复合物在加入组氨酸和半胱氨酸后荧光又逐渐恢复,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细胞成像实验表明,探针PNT能够穿透细胞膜,在活细胞中实现对Cu2+、组氨酸和半胱氨酸的荧光成像,这进一步证明了探针PNT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第三章基于氟硼吡咯BODIPY荧光团,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小分子荧光探针PNC和PEC,这两个探针在PBS和水溶液中可实现选择性识别一氧化碳。由于硝基的荧光淬灭效果致使探针具有非常微弱的荧光,在一氧化碳存在时硝基会被还原为氨基使体系的荧光增强,从而实现检测一氧化碳的目的。两个探针对一氧化碳表现出出色的识别性能,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另外,细胞成像实验结果表明,探针不仅能在细胞内识别一氧化碳,而且能够识别在血红素的刺激下,细胞产生的内源性一氧化碳。

李景媛[6](2019)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肿瘤、外伤及炎症等多种疾病均可导致骨缺损,如何有效地促进骨修复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干细胞为载体的基因疗法为修复各种原因导致的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成为骨缺损修复的研究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因其强大的增殖及多分化潜能,已成为组织工程研究的种子细胞。如何促进BMSCs高效地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是目前骨组织工程丞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虽然已有许多关于诱导BMSCs成骨分化的研究报道,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增加感染、癌症的风险等,因此仍需继续研究新的、有效的促进成骨分化的方法。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是一类携带并可控性释放一氧化碳(CO)的羰基化合物,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功能、抗凋亡、心脏保护等多种作用。我们课题组前期主要围绕CORMs的抗炎特性进行了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CORMs对牙周炎有抑制作用。牙周炎的两个主要特征为炎症和牙槽骨吸收破坏。CORMs能否促进骨再生呢?CORMs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有何影响?目前尚未见公开报道。在前期人牙周膜细胞实验中我们发现,CORM-3刺激可引起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高表达。学者在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等其它细胞中也发现了CORMs引起HO-1高表达的情况。HO-1高表达能够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由此我们推测CORMs或许能够促进BMSCs成骨分化。在针对CORMs生理效能研究的同时,相关机制研究不断深入,最近的研究还涉及到了 microRNA,发现CORMs可引起细胞在microRNA水平发生变化,并最终调节或改善细胞功能状态。microRNA是一种约22nt大小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结合靶基因mRNA诱导其降解或抑制其翻译,参与生命过程中一系列的重要进程。microRNA-20b可通过抑制PPARy等激活BMPs/Runx2信号通路,促进BMSCs成骨分化。体内敲除Dicer酶后,microRNA消失,最终可导致小鼠肢体发育障碍,这些结果提示适当水平的microRNA表达对于干细胞成骨分化是必不可少的。课题组前期对CORM-3刺激后的人牙周膜细胞进行基因测序的结果显示:CORM-3能够引起人牙周膜细胞microRNA差异性表达,使部分microRNA表达上调、部分microRNA表达下调。鉴于人与大鼠基因高度同源,我们推测CORM-3很可能会引起大鼠BMSCs 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实验首先以大鼠BMSCs为体外实验模型,研究CORM-3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同时以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为体内实验模型,研究CORM-3诱导BMSCs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探讨microRNA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基础。方法1.大鼠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Wistar大鼠BMSCs,取第3代BMSCs行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分别以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鉴定;采用流式细胞法对BMSCs表面标记分子CD34、CD44、CD45、CD90进行鉴定;BMSCs以低密度接种进行克隆形成实验,结晶紫染色观察结果。2.CORM-3对BMSCs活性与增殖的影响BMSCs分别于100、200、400及800μM的CORM-3培养液培养24h后,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ORM-3对BMSCs活性的影响。BMSCs分别于100、200、400μM的CORM-3培养液培养1天、3天、5天及7天后,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ORM-3对BMSCs增殖的影响。3.CORM-3对大鼠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首先初步研究不同浓度CORM-3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将BMSCs分别于100、200、400μM CORM-3培养液培养24h后,换为成骨诱导液培养,7天后检测细胞内Runx2、OP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选取200μM作为工作浓度,展开CORM-3对BMSCs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BMSCs分5组培养,CORM-3-矿化组:200μM的CORM-3培养液预处理24h后,换为成骨诱导液;矿化组:成骨诱导液培养;失活CORM-3-矿化组:200μM的失活CORM-3培养液预处理24h后,换为成骨诱导液;CORM-3组:200μM的CORM-3培养液培养;对照组:10%α-MEM培养液培养。分别于3、5和7天后,以RT-qPCR法检测各组中成骨相关因子Runx2、OCN及OPN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罗氏light480 PCR仪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以WB法检测各组中Runx2、OCN及OP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分别于3、5和7天后,使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各组ALP活性,进行统计分析。培养21天后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各组染色的大体情况,并用CPC溶解染料,562nm波长处测OD值,进行半定量分析。4.CORM-3诱导BMSCs对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于Wistar大鼠下颌左侧第一磨牙牙根与第二磨牙近中根的颊侧骨面制备牙槽骨缺损模型,实验分组如下:A组:骨缺损区植入载有BMSCs的胶原膜,术后腹腔注射CORM-3溶液;B组:骨缺损区植入胶原膜,术后腹腔注射CORM-3溶液;C组:骨缺损区植入载有BMSCs的胶原膜,术后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D组:骨缺损区植入胶原膜,术后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3周取材,行microCT扫描、HE染色及Runx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新骨形成情况,使用 Evaluation V6.5-3、Image-Pro-Plus 6.0、GraphPad Prism 5 V5.01 软件进行测量分析。5.CORM-3对BMSCs 4种microRNA表达水平的影响BMSCs于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24h后,以RT-qPCR法检测细胞内 microRNA-212-3p、microRNA-132-3p、microRNA-199-5p 与microRNA-195-5p的表达水平,采用罗氏light480 PCR仪软件进行数据分析。6.microRNA-195-5p在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的作用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使细胞内microRNA-195-5p表达水平升高或下降。实验分为mimics、inhibitor两部分。mimics部分细胞分5组:矿化组:BMSCs于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CORM-3+矿化组:BMSCs于含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mimics 组:microRNA-195-5p mimics 转染 BMSCs 24h 后,更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mimics NC组:mimics NC转染BMSCs 24h后,更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对照组:BMSCs于10%α-MEM培养液培养。inhibitor部分细胞分5组,其中inhibitor组为:microRNA-195-5p inhibitor 转染 BMSCs 24h 后,更换为 200μM CORM-3 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inhibitor NC组:inhibitor NC转染BMSCs 24h后,更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其它三组与mimics部分相同。3天和7天时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Runx2、OPN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采用WB法检测3天和7天时各组Runx2、OPN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14天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矿化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7.microRNA-195-5p 靶基因验证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合文献分析,选取靶基因Wnt3a进行后续研究;然后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使细胞内microRNA-195-5p表达水平升高或下降,48h后检测细胞内Wnt3a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值分析;同时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靶基因验证。8.Wnt3a在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以WB法检测CORM-3促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Wnt3a蛋白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使细胞内Wnt3a表达水平升高或下降,实验分为Wnt3a过表达、沉默两部分。Wnt3a过表达部分分4组:CORM-3+矿化组:含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过表达组:Wnt3a过表达载体转染细胞24h后,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NC组:空载体转染细胞24h后,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对照组:10%α-MEM培养液培养。Wnt3a沉默部分4分组:沉默组:Wnt3a siRNA-493转染细胞24h后,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NC组:siRNA NC转染细胞24h后,换为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其它两组与过表达部分相同。3天和7天时采用RT-qPCR法、WB法分别检测各组Runx2、OPN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14天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矿化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9.过表达靶基因的挽救实验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共转染miRNA-195-5p mimics与Wnt3a过表达载体,3天和7天时采用RT-qPCR法、WB法分别检测各组Runx2、OPN的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14天时采用茜素红染色法观察各组矿化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大鼠BMSCs的分离培养和鉴定采用全骨髓法培养的BMSCs至第3代时细胞形态一致,以梭形为主。取第3代BMSCs行表面标记分子鉴定,CD90、CD44阳性率分别为98.4%、92.1%,CD45、CD34表达阳性率仅为0.2%、0.1%,符合大鼠BMSCs的表型特征。BMSCs成骨诱导培养21天后,经茜素红染色后,见钙结节生成;成脂诱导培养21天后,经油红O染色后,见脂滴生成,说明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BMSCs低密度接种,培养10天后结晶紫染色,可见多个克隆形成。2.CORM-3对BMSCs活性与增殖的影响CCK-8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RM-3浓度在800μM时,OD值明显下降(P<0.05),CORM-3浓度在100、200、400μM时,其OD值均升高,以200μM组的OD值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0-400μM为CORM-3对BMSCs的安全浓度范围。100、200、400μM CORM-3在1天、3天、5天及7天各时间点对BMSCs的增殖无显着影响。3.CORM-3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分别以100、200、400μM CORM-3预处理细胞后再行矿化诱导,7天后以200μM CORM-3促进BMSCs成骨相关因子Runx2、OP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的效果最为明显,选取200μM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浓度。在3、5和7天时,CORM-3-矿化组Runx2、OCN、OPN mRNA表达水平与矿化组相比,均显着增强(P<0.05)。3、5和7天时,CORM-3-矿化组Runx2、OPN蛋白表达水平与矿化组相比,均显着增强(P<0.05);3天时各组中均未见明显的OCN蛋白表达,随着时间延长,OCN蛋白表达逐渐增强,5和7天时,CORM-3-矿化组OC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矿化组(P<0.05)。CORM-3-矿化组细胞的ALP活性在3天后即迅速升高,且随着时间延长,活性持续在升高,而矿化组的ALP活性仅在7天时才开始升高。在3、5、7天时CORM-3-矿化组的ALP活性均显着高于而矿化组(P<0.05)。21天后CORM-3-矿化组茜素红染色颜色最深、浓,半定量分析显示:CORM-3-矿化组的OD值显着高于矿化组(P<0.05)。所有失活CORM-3-矿化组的数据与矿化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CORM-3诱导BMSCs对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术后3周取材行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后立体图像及冠状面图像结果显示:A组骨缺损区有更多新骨形成。A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显着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骨小梁分离度显着低于其它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A组骨缺损区边缘见大块新生骨,B、C组骨缺损区边缘见少许新生骨,D组骨缺损区边缘散在少许的浅红色类骨质,未见明显新生骨。A组的新生骨面积比显着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阳性细胞数量最多,其平均光密度值显着高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CORM-3对BMSCs 4种microRNA表达水平的影响BMSCs在200μM CORM-3的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4h后,mRNA-212-3p、miRNA-132-3p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miRNA-199-5p、miRNA-195-5p的表达水平显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取microRNA-195-5p进行后续实验。6.miRNA-195-5p在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的作用miRNA-195-5p表达水平降低后,3天和7天时BMSCs Runx2、OP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以及14天时的矿化能力均显着增强(P<0.05);而miRNA-195-5p表达水平升高后,得到相反的结果。另外mimics组7天时OPN的mRNA表达以及14天时的矿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着增强(P<0.05)。7.microRNA-195-5p靶基因验证miRNA-195-5p mimics转染BMSCs 48h后,Wnt3a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miRNA-195-5p inhibitor转染后得到相反的结果。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中,miRNA-195-5p mimics与Wnt3a-3’UTR野生型质粒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将Wnt3a-3’UTR区突变后的质粒与miRNA-195-5p mimics共转,其荧光素酶活性较野生型质粒组提高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Wnt3a在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CORM-3促B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Wnt3a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以瞬时转染的方法使Wnt3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后,3天和7天时BMSCs Runx2、OP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以及14天时的矿化能力均显着增强(P<0.05);而Wnt3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后,得到相反的结果。9.表达靶基因的挽救实验miRNA-195-5p mimics与过表达Wnt3a载体共转染,3天、7天后细胞内Runx2、OP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回升,与CORM-3+矿化组持平或略高于CORM-3+矿化组;14天后共转染组的矿化能力稍弱于CORM-3+矿化组,但半定量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转染较单独mimics转染时矿化能力明显增强。结论1.200μM CORM-3能够促进大鼠BMSCs成骨分化,并且该作用是由CORM-3释放的CO介导的。2.CORM-3诱导BMSCs促进了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3.microRNA-195-5p靶向Wnt3a调控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microRNA-195-5p表达下调,具有负调控作用;Wnt3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具有正调控作用。创新及意义本课题以大鼠BMSCs作为体外实验模型,通过对CORM-3刺激细胞后成骨相关指标的研究,我们首次报道了CORM-3能够促进大鼠BMSCs成骨分化,并且该作用是由CORM-3释放的CO介导的。以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为体内实验模型,通过对CORM-3诱导BMSCs后新骨形成情况的研究,我们首次报道了 CORM-3诱导BMSCs能够促进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为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后期进行牙周炎条件下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在体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期基因测序的结果,展开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首次报道microRNA-195-5p靶向Wnt3a调控CORM-3促进BMSCs成骨分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microRNA-195-5p表达下调,具有负调控作用;Wnt3a蛋白表达升高,具有正调控作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为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点及理论基础。

李宛卫[7](2019)在《一氧化碳干预Cx43-ERK信号通路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仍是引起新生儿伤残甚至死亡的最常见的临床危重症,其所并发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可引起了肺组织结构的大量破坏,肺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易发展为难治性新生儿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国内外新生儿ALI/ARDS的研究起步较晚,临床上缺乏大样本数据的对照性研究。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通常由血红素加氧酶分解血红素而形成。其作为血红素分解代谢的副产物,在体内外具有抗炎、抗凋亡、抗氧化、抗增殖、舒张血管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O水平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升高对多种细胞的坏死具有保护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低浓度CO不仅可以通过抑制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凋亡而减少ALI,而且也可以减少AEC坏死。遗憾的是,CO减少AEC坏死从而保护ALI的分子通路还没有完全揭示清楚。新近的观点认为细胞坏死可受信号分子的调控,与凋亡一样存在较为复杂的信号通路,即细胞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因此可能为细胞死亡的干预提供新机会。在CO保护ALI的过程中,程序性坏死发挥何种作用,目前也尚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重症患儿中较常见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发病凶险,死亡率较高,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国内外治疗PPHN的手段有限,迫切需要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来降低其病死率和伤残率。而CO具有舒张血管、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效应,研究显示,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有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蛋白及其活性的表达,是内源性CO生成和释放的重要场所之一,内源性HO/CO系统可能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深入研究CO抑制AEC程序性坏死的信号转导通路,为临床上外源性吸入低浓度CO防治新生儿呼吸危重病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开发新药提供新思路。方法(一):通过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新生大鼠ALI的动物模型;(二):在新生大鼠ALI动物模型腹腔注射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 3,CORM3)或非活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Inactive carbon monoxide releasing molecule 3,i CORM3)。收集各组肺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测,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的总数和蛋白质的含量。并同时对各组肺组织应用定量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来检测Cx43(Connexin43)及坏死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三):采用A549细胞,完成细胞复苏与传代,利用细胞转染技术,研究CO通过下调Cx43水平保护LPS导致的ALI。(四):临床选择机械通气PPHN新生儿,随机给予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吸入或CO吸入,收集临床资料,检测相关指标。结果1.气管导管内滴入LPS或者腹腔内注入LPS均可以建立新生大鼠ALI的动物模型。其表现为肺湿/干重比(Lung wet/dry weight ratio,w/d)升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数和蛋白浓度升高。2.LPS导致肺组织损伤这些变化通过腹腔注射给予CORM3后得到显着改善,但给予i CORM3却没有明显效果。3.CORM3能抑制LPS诱导的ALI中Cx43表达升高,过度表达的Cx43能减弱CORM3对肺的保护作用。4.LPS能增加坏死相关标记物MLKL、RIP1、RIP3、FADD的表达,给予CORM3能够明显阻碍这些标记物表达的升高。5.CORM3可减弱LPS诱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的激活,ERK抑制剂U0126可减弱其对细胞程序性坏死的保护作用。6.吸入NO能降低肺动脉压力(n=8,P<0.05)和吸入CO也能一定程度降低肺动脉压力(n=5,P<0.05)。7.低浓度吸入CO能降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1-β、α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8、白介素-6的水平(n=5,P<0.05)。结论1.通过气管导管内滴入LPS或者腹腔内注入LPS均可以建立新生大鼠ALI的动物模型,为研究ALI提供更好的动物模型。2.CO减少LPS诱导的ALI肺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3.CO通过下调Cx43减少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4.CO通过下调Cx43激活的ERK信号通路保护LPS诱导的ALI。5.低浓度CO有抗炎的作用及一定的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

何蕙均(Wai Kwan Ho)[8](2019)在《火针戒烟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比较治疗组(火针组)和对照组(宣教组)对戒烟治疗疗效的影响,和观察火针治疗和宣教方法对戒烟期间出现的戒断症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是一个随机对照研究,参照本试验的纳入标准,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选取60例戒烟者,将其按1:1的比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使用火针治疗和对照组30例使用宣教方法。治疗组采用火针针刺百会穴、双侧的列缺穴、及双侧的合谷穴。首先使用安尔碘消毒,然后再涂上万花油,点燃酒精灯,右手握着火针,针下3分烧至通红,快速点刺穴位,深度约0.1mm,百会穴、列缺穴及合谷穴每穴各点7下,完成点刺后用棉球按压该穴位,再涂上万花油。3日进行1次治疗,每周进行2次治疗,连续三个星期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只进行宣教,观看关于吸烟危害健康及戒烟方法技巧的影片,3日进行1次宣教,每周2次,每次20分钟,连续宣教三个星期,不做其他任何治疗干预。所有病例治疗前均填写问卷,了解戒烟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习惯(包括:烟龄、尼古丁依赖程度、及过去戒烟的记录、戒烟原因),既往病史。治疗过程的治疗记录会记录戒烟者的吸烟数量,一氧化碳度数及戒断症状的情况。评估戒断症状的舒缓程度,在本研究中主要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在治疗开始后的第3周及第8周门诊随访时会再次记录戒烟者的吸烟数量,一氧化碳度数及戒断症状的情况,以及填写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收集资料齐全后会分析戒烟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吸烟习惯(包括:烟龄、尼古丁依赖程度、过去戒烟的记录、以及戒烟的原因)等因素对成功戒烟是否存在影响。本研究以治疗前后的吸烟量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的一氧化碳度数,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戒烟期间出现的戒断症状(例如:情绪变化、睡眠质量)为次要观察指标。戒断症状的舒缓程度主要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进行评估。结果:1、在开始治疗3周后,治疗组经火针治疗后无效2人、有效5人、显效2人、治愈21人,有效率呈现为93.3%;对照组戒烟者经宣教后无效8人、有效8人、显效3人、治愈11人,有效率呈现为73.3%。采用皮尔逊卡方检验,P=0.049<0.05,两者存在明显差异。在开始治疗8周后治疗组中无效2人、有效1人、显效5人、治愈22人,有效率呈现为93.3%;对照组戒烟者中无效5人、有效8人、显效2人、治愈15人,有效率呈现为83.3%。经皮尔逊卡方检验,P=0.023<0.05,两者存在差异。由此可见,火针治疗比宣教方法的戒烟效果更好。2、3周自我汇报戒烟成功率治疗组是66.7%,对照组是36.7%,经皮尔逊卡方检验,两者存在差异(P<0.05)。8周自我汇报戒烟成功率治疗组是73.3%,对照组是50%,经皮尔逊卡方检验,两者不存在差异(P>0.05)。即火针治疗的在短期的戒烟成功率明显高于宣教方法,在长期方面,火针的戒烟成功率高于宣教方法,但差异不明显。3、3周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火针组是53.3%,宣教组是36.7%,经皮尔逊卡方检验,两者不存在差异(P>0.05)。8周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火针组是73.3%,宣教组是50%,经皮尔逊卡方检验,两者不存在差异(P>0.05)。即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火针组虽然比宣教组高,但差异不明显。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和自我汇报戒烟成功率基本一致,即戒烟者的自我报告戒烟情况是可信的。4、火针组治疗前的每天吸烟量是12.5(10,20)支,开始治疗3周后减至0(0,2.75)支,开始治疗8周后减至0(0,1)支,宣教组治疗前的每天吸烟量是20(10.25,20)支,开始宣教3周后每天吸烟量是0(5,10)支,开始治疗8周后的每天吸烟量2(0,8)支。经正态性检测P<0.05,不服从正态分布。经方差分析,两组戒烟者经过治疗或宣教后吸烟量均比治疗或宣教前明显减少。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3周后每天吸烟量比较P<0.05,即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3周后的每天吸烟量有明显差异。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8周后每天吸烟量比较P<0.05,即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8周后的每天吸烟量有明显差异。因此火针组在治疗3周及治疗8周后吸烟量均明显少于宣教组,可见火针治疗减烟效果优于宣教方法。5、火针组治疗前一氧化碳度数是14.10±6.16ppm,开始治疗3周后是5(3.25,7)ppm,开始治疗8周后是3(2,6)ppm。宣教组宣教前一氧化碳度数是17.20±7.56ppm,开始宣教3周后是9(3.25,15)ppm,开始宣教8周后是3(7,15)ppm。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后的一氧化碳度数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火针组经火针治疗后一氧化碳度数下降的幅度比宣教组更大(P<0.01)。6、治疗组治疗前尼古丁依赖程度是4.53±2.39分,使用火针治疗3周后3(2,4)分,8周后是2.5(2,3)分,宣教组宣教前,尼古丁依赖程度是5.23±2.47分,宣教3周后4.5(3,6)分,8周后是3(3,4.75)分,经方差分析,火针治疗3周和8周后尼古丁依赖程度都有明显下降,宣教3周后尼古丁依赖程度下降不明显(P>0.05),到8周的时候尼古丁依赖程度才有明显的下降(P<0.05)。火针治疗对短期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而宣教的方法在短期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方面则不明显。对长期降低尼古丁依赖程度方面,火针治疗和宣教方法都有明显的作用,但火针治疗降低长期尼古丁依赖程度的效果比宣教更佳。由此可见,火针治疗对于降低短期和长期的尼古丁依赖程度的效果均优于宣教方法。7、开始治疗3周后,火针组戒断症状的有效舒缓率是96.7%,宣教组戒断症状的有效舒缓率是86.7%。经皮尔逊卡方检验P<0.05,即两组戒烟者的戒断症状经治疗或宣教后有明显的差异,火针组舒缓戒断症状的疗效优于宣教组。开始治疗8周后,火针组戒断症状的有效舒缓率达90.0%,宣教组戒断症状的有效舒缓率有80.0%。经皮尔逊卡方检验P>0.05,即在8周的时候火针组舒缓戒断症状的疗效与宣教组区别不明显。8、经方差分析,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3周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8周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有明显差异(P<0.05)。火针组治疗8周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明显比宣教组宣教8周后低。可见火针在改善长期的以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作为评估的戒断症状比宣教效果更好。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3周和8周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睡眠障碍化因子评分有明显差异。火针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睡眠障碍化因子评分明显比宣教组低(P<0.05)。因此火针组在治疗3周及治疗8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睡眠障碍化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宣教组,由此证明经过火针治疗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两组戒烟者治疗或宣教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因子分项评分的焦虑或躯体化,认识障碍以及阻滞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没有明显区别(P>0.05)。因此,火针对于舒缓戒烟期间的戒断症状中的睡眠障碍效果显着。而宣教方法则没有明显的舒缓戒烟期间出现的戒断症状的作用。9、在本研究中发现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这些人口学因素对本次戒烟成功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10、分析本次参加者的吸烟习惯、戒烟历史和对这次戒烟的心态后发现:每天吸烟量,烟龄,初始尼古丁依赖程度,初始一氧化碳度数,曾经戒烟的次数,以前使用的戒烟方式(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自己控制戒烟),曾戒烟失败的原因(心瘾、手瘾、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吸烟和难忍的戒断症状),本次的戒烟原因(自己身体健康、家人身体健康、家人劝告),选择使用火针戒烟的原因(宣传介绍、尝试新方法和对火针有信心),本次戒烟重要性,本次戒烟准备程度,本次戒烟信心也对本次戒烟成功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1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总分平均分是10.43±3.84分,即本次参加研究的戒烟者有的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或者情绪波动相对较大。在分析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和各项因子得分,例如:焦虑或躯体化,认识障碍,阻滞,睡眠障碍,这些因素对本次成功戒烟也是没有影响的(P>0.05)由此可见,本次研究基线资料均衡,火针治疗的戒烟疗效明显,其他因素没有明显干预戒烟效果,一氧化碳确认戒烟率和自我报告的戒烟成功率一致,戒烟者的自我报告成功戒烟结果具有可信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采用火针治疗戒烟效果更佳。经火针治疗后吸烟数量明显减少,一氧化碳度数和尼古丁依赖程度均明显下降,同时对戒断症状中的睡眠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今后可以考虑在临床推广使用火针疗法戒烟,可为中医戒烟提供新的思维模式。

王洪洲[9](2019)在《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机体和肠粘膜炎症因子、肠粘膜细胞焦亡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揭示CO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132只(180-200 g)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成6组:假手术组(Sham组,n=22)、脓毒症组(CLP组,n=22)、内源性CO激动剂组(Hemin组,n=22)、内源性CO激动剂抑制剂(ZnPPⅨ组,n=22)、CORM-2组(外源性CO释放分子,n=22)、耗尽CO的CORM-2沉默组(iCORM-2组,n=22);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的方法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并鉴定模型鼠构建成功。各组干预后,通过连续7天观察各组生存情况,绘制7天生存曲线;在干预24h后,检测不同组血清FD-4浓度;通过HE染色方法来评估不同组模型鼠肠组织破坏程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肠粘膜细胞焦亡蛋白(caspase1、caspase11)和自噬蛋白(LC3B、Beclin1)的表达和定位;通过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肠粘膜匀浆上清液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HMGB1和IL-10的变化。结果:(1)Sham组7天生存率为100%,CLP组在7天生存率为0且在第5天全部死亡,Hemin和CORM-2组7天生存率分别为30%、20%,而ZnPPⅨ组大鼠7天生存率0且在第3天全部死亡(P<0.05);Sham组、CLP组、Hemin组、ZnPPⅨ组、CORM-2组、iCORM-2组的7天平均生存时间分别是7天、2天、3天、1天、4天、2天。(2)相对于Sham组,CLP组血清FD-4浓度升高(P<0.05);相对于CLP组,CORM-2组与Hemin组血清FD-4浓度显着降低(P<0.05),而ZnPPⅨ组FD-4浓度明显升高(P<0.05)。(3)相比于Sham组,在CLP组肠组织损伤明显增强(P<0.05);与CLP组相比,CORM-2与Hemin可明显改善肠组织损伤,ZnPPⅨ明显加重肠组织损伤(P<0.05),而在iCORM-2组与CLP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4)相比于Sham组,在CLP组肠粘膜细胞焦亡相关蛋白caspase1、caspase1p20、caspase11和caspase11p20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Hemin组和CORM-2组肠粘膜细胞焦亡蛋白下降(P<0.05);而ZnPPⅨ组细胞焦亡蛋白caspase1、caspase1p20、caspase11和caspase11p20显着增加(P<0.05),而iCORM-2组与CLP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5)相比于CLP组,在Hemin组和CORM-2组肠粘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II和Beclin1的相对水平显着增加(P<0.05),在ZnPPⅨ组肠粘膜细胞自噬蛋白LCII和Beclin1的表达降低(P<0.05),而iCORM-2组与CLP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6)相比于Sham组,CLP组TNF-α、IL-1β、IL-18、HMGB1和IL-10明显升高;相比于CLP组,Hemin组和CORM-2组血清和肠粘膜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和HMGB1明显降低(P<0.05);相对于CLP组,ZnPPⅨ组血清和组织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5);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和HMGB1明显升高(P<0.05)。结论:(1)内源性CO和外源性CO干预,均可提高脓毒症大鼠7天生存率。(2)CO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的损伤和肠粘膜通透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脓毒症大鼠肠粘膜组织细胞分泌和表达促炎因子TNF-α、IL-β、IL-18、HMGB1,以及增加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3)CO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的损伤和肠粘膜通透性,其机制与CO抑制脓毒症大鼠肠粘膜细胞焦亡和促进肠粘膜细胞自噬有关。

王作凯[10](2019)在《特异性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分析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工业生产以及家庭生活中。实验证明,长期暴露于一氧化碳的环境中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显着的影响,从而导致抑郁和记忆缺失等负面影响。而当环境中存在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时,则会导致生物体死亡。由于一氧化碳这种无色、无味、高毒性的性质,所以被称之为“沉默的杀手”。然而最近的报道证明,一氧化碳又作为生命体系内的一种重要的信使小分子,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命体系内一氧化碳失衡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因此,检测生命体系内的一氧化碳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合适的方法检测一氧化碳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论文运用分子内电荷转移机制,设计合成了四种不同功能的一氧化碳荧光分子探针,用于检测生命体系内的一氧化碳。1.以三氰基呋喃作为荧光团,以烯丙基碳酸酯作为识别受体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长波长比色荧光分子探针LW-CO。探针LW-CO成功实现了检测CO的目的,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黄色到粉红色),能够实现裸眼观察的目的,操作简单。同时,探针也能高灵敏的识别CO,检出限达3.2 nM。在高灵敏性的基础上,探针成功实现了对细胞内外源性CO的荧光成像研究。2.以罗丹明类染料作为分子的荧光基团,用烯丙基碳酸酯作为CO识别受体,设计合成了荧光分子探针FR-CO。探针FR-CO的性能在长波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个功能性的优化,使探针能够达到在高灵敏检测CO的基础上成功实现靶向定位检测线粒体内CO的目的。同样地,探针也能达到裸眼比色检测CO的目的,通过无色到粉红色这一反应前后颜色的变化,探针FR-CO可以大致判断环境中CO浓度的目的。3.以4-羟基-1,8-萘酰亚胺作为荧光基团,用烯丙基醚作为识别受体,设计合成了一种比率型荧光分子探针Ratio-CO,探针Ratio-CO的发射峰在460 nm,而当CO加入体系内时,探针的发射峰发生了显着的红移,在550 nm处产生了新的发射峰。荧光光谱呈现了一个良好的等发射点。这一比率结果排除了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可以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同时探针也成功实现了细胞内外源性CO的比率成像分析。4.基于CO还原硝基变为氨基这一机制,以3-羟基-4-硝基苯甲醛作为识别受体,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NIR-CO,成功达到了检测细胞内和斑马鱼中外源性和内源性CO的目的。同时基于糖诱导生物系统内CO浓度变化,进一步探讨了基于糖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中CO的产生情况。综上所述,本文成功合成了四种不同功能的CO荧光分子探针LW-CO、FR-CO、Ratio-CO、NIR-CO,并进一步对探针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这四种探针都能达到检测细胞内CO的目的,并都呈现了较高的灵敏度及较快的响应,为后续探讨CO在生命体系内的浓度变化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二、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锰/钴-黄酮醇基光诱导CO释放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1.1.1 内源性一氧化碳的发现
        1.1.2 内源性一氧化碳生理作用
    1.2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1.2.1 过渡金属羰基类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1.2.2 有机及无机CO释放的化合物
        1.2.3 黄酮醇基光诱导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研究进展
    1.3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作用于肿瘤细胞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以黄酮醇基为光诱导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辅助配体及CO释放单元的合成
        2.2.2 photoCORMs[(R)Mn(L)]Cl O_4和[(R)Co(L)]Cl O_4(Ⅰ-Ⅵ)的合成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hotoCORMs(Ⅰ-Ⅵ)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2.3.2 photoCORMs(Ⅰ-Ⅵ)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
        2.3.3 photoCORMs(Ⅰ-Ⅵ)的红外光谱性质
        2.3.4 一氧化碳释放产物(Ⅰ’-Ⅵ’)的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锰-黄酮醇基光诱导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培养基的配制
        3.2.2 细胞复苏
        3.2.3 细胞冻存
        3.2.4 细胞内化实验
        3.2.5 抗肿瘤活性实验
        3.2.6 细胞迁移实验
        3.2.7 细胞周期实验
        3.2.8 细胞凋亡实验
        3.2.9 细胞活性氧测定
        3.2.10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hotoCORMs(Ⅰ-Ⅲ)肿瘤细胞内化
        3.3.2 photoCORMs(Ⅰ-Ⅲ)释放CO抗肿瘤活性
        3.3.3 photoCORMs(Ⅰ-Ⅲ)释放CO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3.3.4 photoCORMs(Ⅰ-Ⅲ)释放CO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3.3.5 photoCORMs(Ⅰ-Ⅲ)释放CO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3.3.6 photoCORMs(Ⅰ-Ⅲ)释放CO对肿瘤细胞活性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钴-黄酮醇基光诱导一氧化碳释放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4.1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hotoCORMs(Ⅳ-Ⅵ)细胞内化
        4.2.2 photoCORMs(Ⅳ-Ⅵ)释放CO抗肿瘤活性
        4.2.3 photoCORMs(Ⅳ-Ⅵ)释放CO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
        4.2.4 photoCORMs(Ⅳ-Ⅵ)释放CO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4.2.5 photoCORMs(Ⅳ-Ⅵ)释放CO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4.2.6 photoCORMs(Ⅳ-Ⅵ)释放CO对肿瘤细胞活性氧簇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新型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在活体中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荧光的产生机理
    1.3 荧光探针的设计机理
        1.3.1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1.3.2 光致电子转移(PET)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1.3.4 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
        1.3.5 聚集诱导发光(AIE)
    1.4 双光子荧光探针
        1.4.1 双光子吸收
        1.4.2 双光子荧光探针的发展现状
    1.5 次氯酸荧光探针的发展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尼罗红的双光子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细胞,组织和小鼠中内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药品与仪器
        2.2.2 探针分子Nil-ClO的合成
        2.2.3 样品制备和测量
        2.2.4 细胞培养及探针毒性测定
        2.2.5 组织和体内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传感机制的表针
        2.3.2 探针Nil-ClO的紫外吸收光谱
        2.3.3 次氯酸滴定Nil-ClO的荧光光谱变化
        2.3.4 Nil-ClO与次氯酸反应的荧光光谱随时间的变化
        2.3.5 pH对 Nil-ClO检测次氯酸荧光响应的影响
        2.3.6 Nil-ClO对次氯酸的选择性实验
        2.3.7 在HeLa细胞中外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2.3.8 RAW264.7 细胞中内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2.3.9 组织中外源性次氯酸的双光子荧光成像
        2.3.10 小鼠肝损伤模型中内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2.4 小结
第三章 用于检测活体动物中次氯酸浓度波动的多信号比率荧光探针的构建和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药品与仪器
        3.2.2 探针的设计
        3.2.3 探针分子Cy7-Nil的合成
        3.2.4 测试溶液的配制
        3.2.5 细胞培养及毒性测试
        3.2.6 细胞内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2.7 组织和小鼠中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3 结果与讨论
        3.3.1 Cy7-Nil对次氯酸的光谱响应
        3.3.2 Cy7-Nil对次氯酸的双比率检测
        3.3.3 Cy7-Nil对次氯酸的响应速度,pH稳定性和Cy7-Ph的对比研究
        3.3.4 Cy7-Nil对各种干扰离子的荧光响应
        3.3.5 Cy7-Nil与次氯酸的反应机理
        3.3.6 HeLa细胞中外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3.7 RAW264.7 细胞中内源性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3.8 小鼠肝脏组织中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3.9 小鼠关节炎模型中次氯酸的荧光成像
    3.4 小结
第四章 一种具有独特荧光的钯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斑马鱼体内一氧化碳传感应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药品与仪器
        4.2.2 探针Pd-NA的合成
        4.2.3 样品准备和测试
        4.2.4 光谱测量的一般过程
        4.2.5 细胞培养和毒性测试
        4.2.6 细胞和斑马鱼中一氧化碳的荧光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d-NA的 SEM、EDX、XPS和 XRD图谱
        4.3.2 CORM-2 滴定Pd-NA的荧光光谱变化
        4.3.3 Pd-NA随时间和pH的荧光变化
        4.3.4 构建检测一氧化碳的纸基材料
        4.3.5 Pd-NA对一氧化碳的选择性实验
        4.3.6 Hela细胞中一氧化碳的荧光成像
        4.3.7 HeLa细胞中内源性一氧化碳的荧光成像
        4.3.8 斑马鱼内一氧化碳的荧光成像
    4.4 小结
第五章 一种新型细胞可捕获的硫化氢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药品与仪器
        5.2.2 探针分子Rho630-AM-H_2S的合成
        5.2.3 样品准备和测试
        5.2.4 毒性测试和成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Rho630-AM-H_2S检测硫化氢的能力
        5.3.2 选择性实验
        5.3.3 细胞内硫化氢的荧光成像
        5.3.4 斑马鱼中硫化氢的荧光成像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论文核磁质谱附图

(3)基于萘酰亚胺平台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一氧化碳的历史
    1.3 荧光探针的构建
        1.3.1 荧光基团
        1.3.2 连接臂
        1.3.3 识别基团
    1.4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制
        1.4.1 光致诱导电子转移(PET)
        1.4.2 激发态质子转移(ESIPT)
        1.4.3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1.4.4 荧光能量共振转移
    1.5 活性小分子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5.1 .环钯金属配合物一氧化碳荧光探针
        1.5.2 Pd~0介导的Tsuji-Trost反应
        1.5.3 硝基还原为氨基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
    1.6 本文的研究脉络以及创新点
第二章 基于硝基还原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以及生物体内成像
    2.1 前言
    2.2 基于硝基还原的新型溶酶体靶向荧光探针设计思路
    2.3 仪器与药品
        2.3.1 化学药品
        2.3.2 实验仪器部分
    2.4 实验部分
        2.4.1 具有溶酶体靶向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NaLy-CO的合成
        2.4.2 探针NaLy-CO的光谱测试
        2.4.3 细胞实验
        2.4.4 细胞染色成像实验
        2.4.5 检出限的计算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探针NaLy-CO的机理验证
        2.5.2 探针NaLy-CO对一氧化碳的吸收光谱
        2.5.3 探针NaLy-CO对一氧化碳的荧光滴定光谱研究
        2.5.4 探针NaLy-CO对一氧化碳的时间依赖关系
        2.5.5 探针NaLy-CO对不同分析物的选择性实验研究
        2.5.6 p H对探针NaLy-CO和 CO作用的荧光影响
        2.5.7 对探针NaLy-CO进行细胞研究
    2.6 章节小结
第三章 基于硝基还原机制的高尔基体靶向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及其成像研究
    3.1 前言
    3.2 具有靶向高尔基体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理念
    3.3 药品和仪器
        3.3.1 所用药品
        3.3.2 所用仪器
    3.4 实验部分
        3.4.1 高尔基体靶向一氧化碳荧光探针NaGA-CO的合成
        3.4.2 探针NaGA-CO的光谱测试液的配制
        3.4.3 细胞实验
        3.4.4 细胞染色成像实验
        3.4.5 探针NaGA-CO对 CO检出限的计算
    3.5 结果与讨论
        3.5.1 探针NaGA-CO对一氧化碳的识别机制验证
        3.5.2 探针NaGA-CO对一氧化碳的荧光滴定光谱测试
        3.5.3 探针NaGA-CO对一氧化碳的动力学研究
        3.5.4 探针NaGA-CO的选择性研究
        3.5.5 在不同p H和光照对NaGA-CO的荧光影响
        3.5.6 探针NaGA-CO在细胞方面的研究
    3.6 章节总结
第四章 基于Tsuji-Trost反应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研究
    4.1 前言
    4.2 设计理念
    4.3 药品与仪器
        4.3.1 药品
        4.3.2 仪器
    4.4 实验部分
        4.4.1 淬灭型荧光探针Na-CO的合成
        4.4.2 探针Na-CO光谱测试母液的配制
        4.4.3 探针Na-CO对 CO的检出限计算
    4.5 结果与讨论
        4.5.1 探针分子Na-CO对一氧化碳的识别机制
        4.5.2 探针Na-CO和 CO的响应时间研究
        4.5.3 探针Na-CO对 CO的定量光谱研究
        4.5.4 不同p H对探针Na-CO和 CORM-2 响应的影响研究
        4.5.5 探针Na-CO的光稳定性测试研究
        4.5.6 探针Na-CO的毒性研究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探针分子的新颖点
    5.3 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附录

(4)PI3K/Akt信号通路在LPS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实验流程图
    1.1.4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MDA含量及SOD活性
    1.2.2 HO-1及线粒体融合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1.2.3 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表达结果
1.3 讨论
    1.3.1 内毒素攻击肺泡上皮细胞模型的建立
    1.3.2 线粒体形态与功能的相互作用
    1.3.3 线粒体融合的调控和相关蛋白
    1.3.4 CORM-2对肺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1.3.5 PI3K/Akt通路介导HO-1/CO对线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CORM-2在医学中的应用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氨基酸和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介绍
    1.2 荧光探针结构设计
        1.2.1 荧光基团
        1.2.2 连接体部分
        1.2.3 识别基团
    1.3 荧光探针识别机理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
        1.3.4 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
        1.3.5 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e-induced emission,AIE)
    1.4 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4.1 氧化性物种荧光探针
        1.4.2 活性硫物种荧光探针
        1.4.3 金属离子荧光探针
        1.4.4 pH荧光探针
第2章 萘酰亚胺荧光探针检测Cu~(2+),His,Cys及其在细胞成像中应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药品与仪器
        2.2.2 探针PNT及氨基酸溶液的配制
        2.2.3 探针的合成过程
        2.2.4 探针PNT荧光与紫外光谱测试
        2.2.5 细胞培养及荧光成像
        2.2.6 荧光量子产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PNT的 pH滴定
        2.3.2 探针PNT对 Cu~(2+)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响应
        2.3.3 探针PNT的选择性
        2.3.4 探针PNT-Cu对 His和 Cys的荧光响应
        2.3.5 探针PNT的选择性
        2.3.6 识别机理研究
        2.3.7 细胞荧光成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ODIPY荧光探针用于活细胞内源性一氧化碳成像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化学药品与仪器
        3.2.2 探针的合成过程
        3.2.3 荧光量子产率
        3.2.4 探针PNC,PEC和一氧化碳(CORM-2)溶液的配制
        3.2.5 探针荧光与紫外光谱测试
        3.2.6 细胞毒性实验
        3.2.7 细胞成像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PNC和 PEC的 pH滴定
        3.3.2 探针PNC和 PEC的时间曲线
        3.3.3 探针PNC和 PEC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浓度滴定
        3.3.4 探针PNC和 PEC的选择性
        3.3.5 识别机理研究
        3.3.6 探针在细胞成像中应用
        3.3.7 探针PEC的细胞毒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本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与增殖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研究
    实验一 不同浓度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小结
    实验二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下颌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实验一 miRNA-195-5p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二 miRNA-195-5p靶基因的筛选和验证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三 Wnt3a在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实验四 miRNA-195-5p调控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伦理声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7)一氧化碳干预Cx43-ERK信号通路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一氧化碳在肺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动物模型的制备
        2.1 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一氧化碳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一氧化碳干预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Cx43在一氧化碳保护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Cx43-ERK信号通路在肺泡上皮细胞程序性坏死中的作用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二部分 一氧化碳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随机对照研究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一氧化碳吸入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氧化碳保护急性肺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火针戒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烟草的危害
        二、烟草依赖的成因
        三、现代医学及其他疗法的戒烟方法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中医对烟害的认识
        二、火针的历史
        三、中医中药治疗戒烟的研究进展
        四、针灸治疗戒烟的研究进展
        五、火针的作用原理
        六、火针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诊断标准
        一、诊断依据
    第三节 纳入、排除、脱落标准与处理
        一、纳入标准
        二、排除标准
        三、剔除标准
        四、脱落标准及处理及中止标准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评价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疗效观察与评定
    第五节 结果分析
        一、病例基线资料比较
        二、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戒烟效果比较
        三、两组戒烟者的戒烟成功率比较
        四、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吸烟数量比较
        五、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一氧化碳度数比较
        六、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尼古丁依赖程度比较
        七、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戒断症状舒缓比较
        八、两组戒烟者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量表比较
        九、影响戒烟成功的因素
        十、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临床研究的疗效分析
    第二节 本疗法的理论依据及机理探讨
    第三节 存在问题和展望
        一、存在问题
        二、展望
        三、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9)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脓毒症的定义及现状
    2.脓毒症治疗的研究
    3.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大鼠肠道功能的调节作用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来源及管理
        1.2 主要试剂及公司
        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耗材
        1.4 手术器械准备
        1.5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2.方法
        2.1 脓毒症大鼠模型的复制、鉴定、实验分组及生存分析
        2.1.1 实验动物分组及流程
        2.1.2 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前准备
        2.1.3 CLP模型复制
        2.1.4 CLP模型成功复制的鉴定
        2.1.5 脓毒症大鼠干预药物管理
        2.2 样品的获取
        2.2.1 肠组织和血液收集
        2.2.2 组织的包埋和切片
        2.3 血清和肠粘膜炎症因子检测
        2.3.1 准备试剂
        2.3.2 根据说明书要求和流程做标准曲线及样本检测
        2.3.3 结果分析
        2.4 肠粘膜蛋白提取
        2.5 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肠粘膜蛋白的表达
        2.5.1 SDS-PAGE电泳
        2.5.2 转膜
        2.5.3 免疫反应
        2.5.4 图像分析
        2.6 肠组织HE染色
        2.7 免疫荧光分析蛋白表达
        2.8 肠道通透性测定
        2.9 实验结果整理分析,数据采集与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脓毒症模型大鼠构建情况
    2.CO提高脓毒症大鼠的生存率
    3.CO降低脓毒症大鼠肠粘膜通透性
    4.CO减缓了脓毒症大鼠肠组织的损伤
    5.CO调节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在血清和肠组织的分泌
    6.CO调节肠粘膜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7.CO调节肠粘膜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
    8.Caspase1和caspase11在肠粘膜定位与定量分析
    9.LC3B在肠粘膜定位与定量分析
讨论
    CO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治疗作用
    CO对脓毒症大鼠细胞焦亡的调控
    CO对脓毒症大鼠细胞自噬的调控
    CO干预下脓毒症大鼠肠粘膜细胞焦亡和细胞自噬的变化
    CO对机体脓毒症大鼠血清和肠粘膜炎症因子的调控
本研究创新点
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一氧化碳在脓毒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件

(10)特异性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一氧化碳对环境和生命体的影响
    1.2 一氧化碳的检测技术
    1.3 荧光探针分析技术
    1.4 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比色长波长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探针的合成与表征
        2.2.3 储备液的制备
        2.2.4 探针的测试体系
        2.2.5 细胞培养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探针LW-CO对 CO的定量分析研究
        2.3.2 探针LW-CO对 CO的响应时间研究
        2.3.3 探针LW-CO的选择性研究
        2.3.4 探针LW-CO的实际应用
        2.3.5 探针LW-CO检测CO的机理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线粒体靶向比色长波长CO荧光探针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探针FR-CO的合成与表征
        3.2.3 储备液的制备
        3.2.4 探针测试液的制备
        3.2.5 细胞培养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探针FR-CO对 CO特征光谱检测
        3.3.2 探针FR-CO对 CO的定量分析研究
        3.3.3 探针FR-CO对 CO的响应时间研究
        3.3.4 探针FR-CO的选择性研究
        3.3.5 探针FR-CO的实际应用
        3.3.6 探针FR-CO检测CO的机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率型CO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探针Ratio-CO的合成与表征
        4.2.3 储备液及测试体系的制备
        4.2.4 细胞培养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探针Ratio-CO对 CO的响应时间研究
        4.3.2 探针Ratio-CO对 CO的定量分析研究
        4.3.3 探针Ratio-CO的选择性研究
        4.3.4 探针Ratio-CO的实际应用
        4.3.5 探针Ratio-CO检测CO的机理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红外CO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实际应用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探针NIR-CO的合成与表征
        5.2.3 储备液的制备
        5.2.4 探针测试液的制备
        5.2.5 细胞培养
        5.2.6 斑马鱼培养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探针NIR-CO对 CO的响应时间研究
        5.3.2 探针NIR-CO对 CO的定量分析研究
        5.3.3 探针NIR-CO的选择性研究
        5.3.4 探针NIR-CO的实际应用
        5.3.5 探针NIR-CO检测CO的机理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锰/钴-黄酮醇基光诱导CO释放分子的抗肿瘤活性研究[D]. 李艳冰. 西北大学, 2021(12)
  • [2]新型次氯酸及其调控因子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在活体中成像的研究[D]. 吝香朋. 齐鲁工业大学, 2021(09)
  • [3]基于萘酰亚胺平台的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生物成像[D]. 陈恩庆. 广西大学, 2020(07)
  • [4]PI3K/Akt信号通路在LPS攻击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时CO上调线粒体融合蛋白表达中的作用[D]. 黄漫迎.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氨基酸和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细胞成像研究[D]. 赵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一氧化碳释放分子-3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D]. 李景媛. 山东大学, 2019(03)
  • [7]一氧化碳干预Cx43-ERK信号通路在新生儿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D]. 李宛卫.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9(03)
  • [8]火针戒烟的临床研究[D]. 何蕙均(Wai Kwan H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6)
  • [9]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大鼠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王洪洲.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10]特异性一氧化碳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分析应用[D]. 王作凯. 济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内源性一氧化碳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