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思想

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思想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孙肖坤[1](2021)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形势的动态稳定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国内外均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国际工程项目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和经济效益,其开发建设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领域,许多投资主体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开始涉足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参与建设的单位越来越多,不确定性带来的项目风险也愈发复杂。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大型建设项目逐渐成为项目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投资效率低下、费用超支等现象屡见不鲜,项目执行情况在各层面上不尽如人意,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管理实践的需求。因此,从复杂性视角出发对项目管理领域进行研究就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如何对项目复杂性进行科学、系统以及深入的分析,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动态、全面地掌握项目费用状态,如何判断工程费用实际状态与计划的偏差严重程度,如何对项目费用偏差做出科学的警报和预测,如何有依据地对工程项目的费用偏差进行有效纠偏控制,就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实施监控管理,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基于复杂性视角的建设项目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项目费用偏差的警报及预测模型,梳理了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费用偏差程度下的纠偏流程,进而分析并设计了以理论模型为基础的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的费用监控模式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在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然后,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内费用偏差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识别,构建系统动力学反馈图模型,确定主要变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建立各变量之间方程关系;最后,通过Vensim软件模拟仿真,建立动态控制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识别出费用偏差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2)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及预测模型研究。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不同阶段费用偏差计算的需求及特点进行分析,据此选取适用于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警报的方法模型;然后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缺陷分析,引入贴近度概念,并将边界均值算子作为主要方法对经典K-means聚类进行改进,有效克服了主观随意性和警情区间不连续的问题;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实了本模型的有效性。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模型是偏差警报模型的后续研究。首先,全面论述了神经网络模型的相关原理,对其在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预测研究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仿生算法对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优化神经网络模型中的初始网络权值和阈值,并将历史数据输入模型中进行训练获得成熟模型;同时,将现阶段的费用偏差进行子目费用分析,将总偏差最终分摊至每一个子目费用的扰动因素,深度分析复杂大型建设项目中不同活动对费用偏差的影响,在当前费用偏差情况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其对未来费用偏差的影响程度并予以量化,判定即将发生的项目警情及其位置,有效辅助项目费用管理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费用事前控制。(3)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研究。首先,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策略,挖掘了流程再造和协同理论与之相适应的契合点,梳理了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和协同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在前期决策阶段、中期实施阶段、后期运维阶段所面临的不同费用偏差警情,明确各阶段责任方,梳理并总结出具体的纠偏操作流程和控制策略;为了增强该纠偏流程的适用性,本节首次提出了纠偏效果评价,从控制能力、控制效果、经济和社会效果等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支撑度理论的模糊群决策模型,对纠偏效果进行评价,给出反馈结果,推动纠偏策略的持续改进。(4)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设计研究。把研究的理论和构建的模型拓展到实际的项目费用管理中,提出了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设计。首先,对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系统进行了定义,对系统建设目标、系统用户和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构建费用偏差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结构,从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开发平台、系统功能模块、系统数据库四个角度对系统进行详细深入的设计;在涉及到系统关键的实施技术方面,对开发技术选型进行了结构性论述,并对数据仓库的核心设计理念进行了详细介绍,设计了系统模型管理模块的结构和重点功能。该系统包括费用偏差警报、费用偏差预测、费用偏差控制、纠偏效果评价等功能。

孙梓倞[2](2021)在《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在有限的施工空间中,因施工管理混乱和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多专业交叉施工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从而严重制约了此类项目施工的良性发展和项目效益提升,而多专业交叉施工可更新资源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其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成败。因此,本文从可更新资源配置角度出发,以研究工作面资源为主导影响因素,建立多专业交叉施工蚁群优化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多专业交叉组织优化系统平台。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为识别影响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主要因素,根据现场调研、查找文献以及站场工程的特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资源是制约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导致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项目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多的根本所在。(2)为解决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问题,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施工条件,将站场工程施工时有限的施工工作面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区。基于蚁群算法特性构建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为符合多专业交叉施工的顺序逻辑和工作面资源约束规则,定义了模型中工作面资源转移规则、基于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的分配优先级权重计算方法。(3)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某站场工程施工案例进行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智能优化。通过例证仿真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具备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零冲突”优势,能有效优化工作面的工作安排顺序和缩短施工总工期、降低施工管理成本,解决了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和工期延误问题。并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了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集成系统平台开发。(4)根据影响工作面资源配置的专业间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专业间的交叉关联程度,结合各专业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基于合同管理理论制作符合项目的合同表,将合同表经多方确认编入项目合同文件,使其产生法律效力。通过优化发承包模式减少合同数量和分包单位数量,减少各专业管理的风险。通过制作合同表可以针对施工变更和专业间的融合进行动态管理,预防后期的经济纠纷。合同措施优化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优化施工组织管理,还可以对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做出进一步应对的措施,促进专业工序间的融合,两者共用会大大提升多专业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通过本文研究构建的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结合合同优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实践。

陈强[3](2021)在《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建筑行业正在从以前的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前,伴随建筑业市场的蓬勃发展,工程规模增加很快,同时建筑企业发展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建筑企业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在行业中持续发展。但随着建筑业市场的变化,工程造价的不断透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建筑企业盲目地追求工程进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生产组织不科学、分工体系不明等粗放式的管理,势必造成工程品质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同时劳动力窝工和机械闲置,原材料和半成品过度采购、材料浪费和二次转运,也会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最终造成工程效益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降低了建筑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不利于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由此,建筑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从以前的规模上求发展,转向从管理上要效益。其中精益化管理就是一种寻求消除所有类型的浪费的思想和方法,项目实施精益化管理不仅对节约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提升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建筑工程质量稳定有着保障作用,还可以让项目管理团队工作主动性提高,建筑企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所以,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精益化对策研究对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让建筑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以ER建筑公司的XX项目的全过程实施为研究对象,从XX项目实施前的准备阶段、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竣工验收等各阶段,通过调查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找出项目管理中存在问题,并进行相关原因分析,其中包括发承包模式、工程设计、施工工艺、机械设备的现场布置与维护、项目管理团队及劳动力的配置、供应商的选择、实施进度计划与过程控制以及质量管理等。同时应用精益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相关的对策研究,减少无效的浪费,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效能。本文的精益化管理主要是通过项目前期的工程EPC总承包模式,实施设计工作并行与施工,生产方式采用牵引式,下道工序决定上道工序,并将各工序透明化和标准化等,让设计理念完全满足建设单位的意图,同时减少了总工期,工程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在项目建设阶段,坚持现场“永临”结合,充分合理利用场地空间,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准时生产,以及对材料实行准时采购,过程管控采用BIM技术、OA系统和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落实动态管理,同时针对项目管理团队执行精益化管理思想,做到精简高效,在工程项目管理上实施分权负责制,执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团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效益控制和工程质量的管理实行“三全”管理,实现各项目标。

李琳琳[4](2021)在《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质量对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及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也不断加快,之前建设的一部分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便捷出行,需要对公路进行改扩建施工。国内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不够充分;而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复杂、工程量大,质量管理与控制难度大,所以要对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本文以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改扩建公路工程建设特点,阐述了本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现状;根据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本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及原则,建立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和流程,并提出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施工过程中,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路基施工和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分项工程质量;施工完毕后,要做好竣工验收的工作。为保证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论文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资金等方面建立质量控制实施保障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论文对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际工程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宋海波[5](2021)在《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再造研究》文中认为建筑信息模型与项目管理的融合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现阶段并未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实际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BIM应用水平依然较低,缺乏BIM环境下的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因此,如何系统的设计一套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促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BIM技术的融合,指导施工企业进行项目管理流程再造,提高施工企业BIM技术的应用效益,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DBB模式下的施工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流程再造理论,对BIM环境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关键流程的识别。首先,基于文献识别法和WBS工作分解结构法梳理出覆盖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四个阶段的合计35个项目管理流程。其次,运用F-AHP方法,根据流程重要性、流程障碍性、BIM影响度三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业主关注度、项目管理水平支持度、业主满意度、流程运行效率、BIM改造可行性、BIM改造优化性六个二级指标,计算35个流程的综合评价得分,最终确定11个关键流程。第二,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改进设计。针对识别出的11个关键流程,总体以改善型业务流程为主,采取渐进式再造策略,对每个关键流程遵循问题诊断、BIM应用解决方案、新流程设计的步骤分别进行流程再造,共设计20个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设计出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地图。第三,A项目基于BIM的新的项目管理流程实践的效果研究。本文通过A项目的实践案例中关于BIM项目管理流程和应用点的具体应用,跟踪项目和访谈主要项目管理人员,结果表明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可以促进BIM与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融合,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综上,本文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立足于施工项目管理流程,运用文献综述、WBS工作分解结构、专家访谈、问卷调查、F-AHP、案例研究等方法,通过识别各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流程,分析各关键流程存在的问题,给出基于BIM的应用解决方案,设计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并通过案例检验,形成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地图,为施工企业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再造和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赵青[6](2021)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电工程造价作为评判水电工程价格的社会尺度,对水电工程前期立项、后期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电工程造价编制的准确与否,与水电工程定额关系甚为密切。十一五至十三五时期,随着全国水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电建设科技持续进步,四新技术不断涌现,现行的水电工程定额子目设置不能如实反映项目施工工艺特征和资源消耗情况,不利于水电项目前期投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单价编制。因此依托水电工程已建或在建项目,开展补充定额的编制和研究,一直是行业定额管理部门积极推动和倡导的基础性工作。论文采用文献查阅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调研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补充定额编制常用的两类方法,通过两个补充定编制案例,分析总结出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当前定额编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分析总结各类编制方法优缺点基础上,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补充定额编制方法——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编制补充定额。并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导井施工为例,利用该算法模型,分析提出大直径机钻导井补充定额,为后续类似工程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通过查阅水利、水电、交通等行业定额编制相关文献,对工时研究法、经验统计法等两类定额编制方法进行系统研究,针对定额原始数据异常值产生原因及影响,重点对莱以特,格拉布斯和狄克逊3种粗大误差判别准则进行分析比较,在满足定额编制精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合适的误差处理方法获取补充定额基础数据。(2)论文通过剖析四川去学和山东沂蒙两个水电项目定额编制案例,发现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很难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一方面传统方法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编制周期较长。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忽略定额编制人员的配置和资料的积累,传统方法缺乏详实的实践资料。因此研究新形势下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的编制方法极为迫切和必要。(3)建立了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模型。论文在前面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水电建筑工程定额编制方法研究课题上汲取经验,着重研究有限样本数据情况下补充定额编制问题。提出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通过已有的有限样本预测整体消耗量的设想,在分析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基本思想和误差改进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模型。(4)实例验证与分析。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地质资料和施工资源配置为基础,运用本文建立的模型对反井钻机机械台时消耗量进行模拟,并分析模拟结果的精度,一方面验证所建立的蒙特卡罗定额编制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改进的可行性;同时利用该算法模型,计算各工序主控机械台时消耗量,分析并提出了大直径机钻导井施工各项资源消耗量。(5)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发现,将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运用到补充定额编制工作中是合理可行的。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可以利用已知的有限样本数据预测整体的消耗量,有效减少定额观测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定额编制效率,切实解决当前定额编制中广泛存在的“小样本、贫信息”问题。此外,研究表明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的误差可以通过减小样本标准差σ或方差σ2来改善,对提高模拟数据精度是有效的。因此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编制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相对传统定额编制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定额编制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苏学瑞[7](2020)在《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以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能源的依赖与需求量逐渐增大,同时国家对能源保障的需求亦有所增加。在能源结构中,石油天然气能源构成其中的重要内容。虽然我国以勘探油气资源较丰富,但囿于国内快速增长的油气需求,我国自1993年起已从传统的油气自给国成为油气净进口国,如何通过工程建设满足和保障国内油气安全成为一个现实命题。工程项目管理在长输管道工程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直接影响建设企业能否保质保量完成既定建设目标。科学的工程项目管理是管道建设与运营公司在市场中占据有利竞争地位的催化剂,也是保证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取得应有成效的关键。因而,在日益增长的油气资源需求和趋难的管道工程项目建设约束下,研究富有创新性的管道工程项目管理十分重要。据此,本文对代表性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展开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描述法、案例分析法及实证分析法。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长输管道建设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战线广、工艺复杂、风险系数高等特点。(2)当前长输管道施工管理中应优化项目管理中存在工作管理风险无法均摊的问题;应急需解决目前技术无法满足运输管道管径升级带来的制钢、制管、低温管材应用等方面技术保障的问题;应解决因管道管径升级、壁厚变大、钢级变高,人为不稳定因素导致焊接、检测、防腐的质量风险;应解决特种交叉作业及生态环保带来的HSE风险;应解决施工工艺工法起步阶段的进度效率;应解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下的资金管控;应解决智能化建设在长输管道的应用及建设。(3)通过G公司承建的A项目对创新思路进行实践应用,采用“IPMT+监理+E+P+C+运营单位”的管理模式,实现风险层级分化,构建建管一体化;科研攻克D1422、X80钢管、56寸大球阀制造,形成管材管件技术规程及-45℃用管材、管件技术条件等19项标准规范支撑技术管理;攻克并全面推行新工艺下全自动化焊接、全自动化超声波检测、全机械化防腐技术,提供质量保障;制定141项体系文件,改变以往管理制度的乱、散、偏的状况,细化安全风险管控,环保初设着手,细化制度;以竞赛促进度,联动管理、计划单线图预警保进度;资金进度层级审批月结算,全过程细化管理,多方监管,严控超付;智能工地应用于长输管道建设,有助于风险管控、提升效率,提高关键数据可追溯性,解决人不可控因素。(4)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不断提升,OD1422管径也将会被更大管径所替代,如何提前攻克管材管件制造业技术,如何提升工艺工法效率,如何将手动式全自动设备焊接转化为全过程全自动焊接,如何实现长输管道智能化建设,数字孪生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管道、科技管道,目前研究起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邵帅[8](2020)在《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房地产建筑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而房地产建筑工程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我国的国际形象,更是关系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因此,政府和企业都纷纷对房地产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房地产建筑施工企业本着管理出效益的理念,纷纷通过贯彻执行国家与行业制订的各系列标准,并逐渐形成长远、有效和多干系人(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政府监督)共同发挥作业的质量管理机制。从长期的工程实践来看,在这种长效机制的约束下,建筑施工企业或多或少、或完善或部分、或主动或被动地建立了与机制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此同时,房地产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具体标准规范确定。基于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的需要,为圆满实现其工程质量目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房地产施工建设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经验,选材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这一房地产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管理实例当中,借助WBS、流程图、因果分析图、调查表、P控制图等工具,探究其项目质量管理规划、保证与控制方面的内容。本文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专家访谈、经验总结、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式,全方位、全过程分析凤栖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环节,在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狠抓质量保证和控制点,以此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可管可控,借此达到项目的圆满交付。全文的研究分析共分六个章节。首先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全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进行了必要的阐述;然后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可能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和相关方法,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紧接着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解析了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的基础情况,并按照现代项目质量管理的思路,具体提出了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规划、保证和控制方面的深入探讨。全文通过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职责的落实、措施的制定等一系列手段,以检验和确保凤栖工程施工整个动态过程的质量受控;最后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及展望。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不仅是笔者自身的一些工作体会和经验总结,更是笔者将自身所学项目质量管理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融合,所形成的房地产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思路和见解。本研究在一定程度可以为公司今后类似房地产工程施工项目提供重要的参考。

张英隆[9](2020)在《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程变更会引起工程造价、质量、进度的变化,因而工程变更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BIM)和项目集成交付模式(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IPD)是近几年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热点。IPD模式作为一种协同高效的项目交付模式不断得到推广,同时,BIM技术在项目的各阶段和专业不断得到实践应用,它们的发展为实现工程变更的有效控制与高效管理提供了新的工作基础。本文通过研究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流程和机理,分析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核心管理要素与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的内在联系,构建变更控制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求解该模型,计算项目的工程变更控制相对效率。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建立了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模型。针对BIM技术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应用深度等各层面的多样化发展情况,以及IPD模式尚处于试点阶段、鼓励推广“类IPD”模式的现状,本文聚焦于“工程变更控制”这一管理问题,分析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管理要素与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结果的内在联系,以“管理要素——工程变更控制”生产函数为思路建立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模型,关注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投入有效性和产出最大化,运用直观的数据方法计算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的变更控制效率。2.分析了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投入和产出要素。工程项目中运用的BIM技术和IPD模式构成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投入。运用重点文献分析法,分类总结出BIM和IPD的管理要素(包括可直接量化的技术性要素和不可直接量化的组织性要素)。针对不可直接量化的组织性要素,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研究项目工程变更控制的组织特性,得出量化表示的项目组织性指标,实现了BIM技术和IPD模式的管理要素的量化表示,作为模型的投入要素。另一方面,研究工程变更控制效果的表现形式,总结同变更相关的显性指标,将其量化作为为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产出要素。3.研究了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求解方法。针对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工作所具备的“多投入、多产出”的特点,运用DEA方法求解工程变更控制模型。阐述了基础DEA方法和较为适合本研究的超效率DEA方法的原理和建模步骤。4.开展了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案例分析。研究了案例调研的设计思路、调研途径与数据获取方法。调研了五个不同的案例项目,它们分别应用了不同的交付模式及BIM技术。运用“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模型”求解了各项目的工程变更控制相对效率,对案例项目工程变更控制中的管理要素投入和开展工程变更控制时的组织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5.提出了工程变更控制的对策建议。从“工程建设领域”、“具体项目开展工程变更工作”和“项目进行工程变更控制时的组织关系”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做好工程变更控制的对策和建议。在上述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运用DEA方法求解建立的“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各项目之间工程变更控制相对效率的评价;(2)根据模型的求解结果,可以分析每个工程项目在取得更高变更控制效率时可供改进的方向,为各项目BIM和IPD管理要素的投入提供了参考;(3)项目中投入的BIM和IPD管理要素会影响项目开展变更控制时的组织关系,本文应用SNA方法进行了组织关系的建模,有效地分析出不同项目的组织关系特性,为工程变更控制模型提供了部分数值化的投入指标,也有助于分析参与项目变更控制工作的个体的组织特性,可以更好地进行组织协调和团队配合;(4)本文提出了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进BIM技术和IPD模式的应用,在具体项目中有针对性地实践BIM技术和IPD理念,关注和优化工程变更控制中参与人员的组织关系等建议,有助于更好地实施工程变更控制。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包括:(1)率先对“类IPD”项目及仅应用部分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开展变更控制的研究,以提高变更控制效率为目标,为各类项目选用BIM和IPD管理要素提供了参考;(2)提出了评价工程变更控制效率的新思路,关注于工程变更控制中的投入有效性和产出最优化,以生产函数的思路建立了DEA评价模型;(3)尝试运用案例调研和SNA方法,将组织性管理要素和工程变更控制效果的表现性指标进行量化,为DEA生产函数模型中量化较为抽象的投入和产出要素提供了操作方法。

樊兢克[10](2020)在《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国初期,为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计划布局,苏联援华“156项”工程项目定址武汉市青山工业区,而厂外工程作为建国初期建成时间较早的工业企业配属工程,正是联合选厂工作背景下的直接产物。本文将建国初期武汉青山厂外工程作为研究对象,以七个部分分述其内容。在第一章绪论中,本文首先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课题来源,并结合文献资料点明本文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以技术路线图的方式说明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关键研究路线,继而对本次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给出预期。在第二章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中,本文通过援引、剖析国内外城市规划史学界的既有研究成果,罗列并阐述了现今学界关于本文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所形成的科学共识,为后文展开研究奠定学科基础。在第三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历史沿革中,本文通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源流背景及项目特性进行阐释,并概述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总体设计计划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形成对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上的科学把控。在第四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中,通过结合前文梳理形成的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以总体设计计划中的城市规划部分为切入点,还原其规划历史,并分析城市规划部分所具有的规划范型特征,进而明确总体设计计划中规划设计与苏联城市规划范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第五章中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历史及其建设技术研究,本章节通过结合前文分期研究,以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建设活动为切入点,还原其建设历史,并分析其建设技术特征及来源。在第六章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形态研究中,通过将项目建成概况作为研究据,并结合笔者实地调研,从平面形制、立面形制及外观形式等方面探讨该项目建筑形态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建筑形制特征。在第七章结论中,笔者综合上述研究内容,分别从史实还原、武汉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现实影响等多个方面形成研究结论,并结合实际研究工作提出展望与不足之处,以便利后续研究。本文旨在剖析武汉市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及建设历史,以期拓展现今武汉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范围。并能够为武汉一地工业遗产的具体保护工作提供详细参考,也可作为武汉地区工业遗产史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创新探索。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研究现状
        1.2.2 项目费用控制研究现状
        1.2.3 预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纠偏策略研究现状
        1.2.5 信息系统应用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及费用控制分析
        2.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
        2.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参与主体
        2.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控制复杂性分析
    2.2 费用偏差控制相关理论研究
        2.2.1 费用偏差控制内涵
        2.2.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分析
        2.2.3 费用偏差控制基本原则
    2.3 费用偏差控制模型及方法研究
        2.3.1 偏差特征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 神经网络模型
        2.3.3 费用偏差预警聚类方法
        2.3.4 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评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监控模式
        3.1.1 费用监控模式特征分析
        3.1.2 费用监控模式构建
        3.1.3 费用监控模式运行流程
    3.2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2.1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3.2.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费用偏差控制的可行性分析
        3.2.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费用偏差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3.1 系统动力学建模中涉及到的数学方法
        3.3.2 影响因素的子系统方程式建立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和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控制方法研究
    4.1 工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计算需求及特点分析
    4.2 基于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警情计算模型研究
        4.2.1 K-means聚类理论及缺陷分析
        4.2.2 K-means聚类方法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2.3 基于改进K-means算法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研究
        4.3.1 神经网络模型原理分析
        4.3.2 神经网络模型的改进及适用性研究
        4.3.3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模型的费用偏差计算模型构建
    4.4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流程再造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及效果评价
    5.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中的流程再造与协同
        5.1.1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目标
        5.1.2 费用偏差控制中流程再造与协同的原则
    5.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各阶段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1 前期决策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2 中期实施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2.3 后期运维阶段的费用偏差控制策略
    5.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
        5.3.1 费用偏差控制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5.3.2 基于支撑度理论的纠偏控制效果评价群决策模型
        5.3.3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复杂大型项目费用偏差控制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6.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分析
        6.1.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定义
        6.1.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建设目标
        6.1.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用户分析
        6.1.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需求分析
    6.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设计
        6.2.1 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及开发方法
        6.2.2 系统的平台整体设计
        6.2.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功能及模块设计
        6.2.4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库设计
    6.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关键技术
        6.3.1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开发技术选型
        6.3.2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数据仓库设计
        6.3.3 复杂大型建设项目CDMIS的模型管理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2)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RCPSP问题研究现状
        1.2.2 合同管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重点和难点
2 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特征分析
    2.1 站场工程项目特征
        2.1.1 站场工程特征
        2.1.2 站场工程项目特点
        2.1.3 站场工程项目资源特点
    2.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2.2.2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科学
        2.2.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粗放
        2.2.4 项目工期延误率高
    2.3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流程
        2.3.1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依据
        2.3.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原则
        2.3.3 施工组织优化辅助方法
    2.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思路
    2.5 本章小结
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建模与求解
    3.1 蚁群算法思想的借鉴与应用
        3.1.1 蚁群算法对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构建启发
        3.1.2 蚁群算法在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应用的关键步骤
        3.1.3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先进性分析
        3.1.4 蚁群寻优系统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化相似性分析
    3.2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构建
        3.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算法模型约束
        3.2.2 施工资源配置蚁群模型优化流程
        3.2.3 施工逻辑思路
        3.2.4 基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先级权重计算
        3.2.5 施工优化蚁群模型可行解构造
    3.3 基于MATLAB平台的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
        3.3.1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思路
        3.3.2 搜索逻辑实现
    3.4 本章小结
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验算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设计
    4.1 项目概况
    4.2 利用传统流水施工方法计算
        4.2.1 统计专业工程量和工期
        4.2.2 计算施工工期和相关费用
    4.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计算
        4.3.1 求解步骤与建立相关矩阵
        4.3.2 工作区优先级权重计算
        4.3.3 案例数值仿真求解
        4.3.4 施工工期优化有效性分析
        4.3.5 施工经济优化有效性分析
    4.4 施工组织智能优化配置系统设计
        4.4.1 智能优化系统基础框架设计
        4.4.2 项目资源智能优化配置系统功能设计
        4.4.3 智能优化系统案例应用展示
    4.5 本章小结
5 施工合同措施研究
    5.1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5.1.1 解决思路
        5.1.2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5.2 优化发承包模式
    5.3 合同措施研究
        5.3.1 施工工作面的运输通道配合合同表
        5.3.2 施工变更合同表
        5.3.3 通信、信号及电力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5.3.4 消防及给水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5.3.5 汇编入项目合同文件
        5.3.6 合同管理流程
    5.4 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建议
        5.4.1 构建有效直接的的多专业综合评价决策依据
        5.4.2 施工组织管理系统建设
    5.5 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议
        5.5.1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
        5.5.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3)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精益化的涵义
        二、精益化的内容与特征
        三、项目管理的涵义
    第二节 传统项目管理与项目精益化管理的区别
        一、传统项目管理
        二、项目精益化管理
第三章 ER建筑公司及XX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第一节 公司概况
    第二节 公司现状与管理方法
        一、组织机构
        二、职责和权限分工表
        三、公司管理要求
        四、缺陷分析
    第三节 XX项目工程管理现状
        一、工程概况
        二、项目策划
        三、目标任务
第四章 ER建筑公司XX项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存在问题
        一、目标设定
        二、管理模式与激励分配制度方面
        三、建筑设计管理
        四、项目管理团队
    第二节 项目建设阶段存在问题
        一、现场总平面布置
        二、劳动力配置
        三、机械设备配置和管理
        四、材料的采购、运输与仓储
        五、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六、施工工艺与方法
        七、质量和成本的管理
        八、信息化管理
    第三节 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存在问题
        一、工程实体质量检查与验收
        二、工程资料编写与整理
第五章 XX项目精益化管理思路及对策
    第一节 精益化管理思路
        一、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思路
        二、项目建设阶段思路
        三、竣工验收阶段思路
    第二节 精益化管理对策
        一、实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
        二、采用牵引式的施工组织提升工序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三、项目生产要素的准时生产
        四、“永临”结合提升空间利用率
        五、制定风险金缴纳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
        六、应用信息化高效管理方法
        七、强化执行及动态管理
        八、质量和成本的全面管理
第六章 精益化管理对策实施评价
    一、实行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实施评价
    二、采用牵引式的施工组织提升工序的透明化和标准化后的实施评价
    三、项目生产要素的准时生产的实施评价
    四、“永临”结合提升空间利用率的实施评价
    五、制定风险金缴纳和工程兑现激励机制的实施评价
    六、应用信息化高效管理方法的实施评价
    七、质量和成本的全面管理的实施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建设方案
        2.1.2 技术标准
    2.2 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2.2.1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2.2.2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2.2.3 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3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3.1 人员因素
        2.3.2 材料因素
        2.3.3 机械设备因素
        2.3.4 技术因素
        2.3.5 环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规划
    3.1 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3.1.1 质量控制的原则
        3.1.2 质量控制的目标
    3.2 质量控制思路与控制流程
        3.2.1 质量控制思路
        3.2.2 质量控制流程
    3.3 质量控制要点
        3.3.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4.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1.1 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策略
        4.1.2 工程质量预控计划
        4.1.3 临时工程设置方案
    4.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2.1 人员及材料与机械的控制策略
        4.2.2 工程施工要点的控制策略
        4.2.3 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策略
    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3.1 验收阶段资料整理
        4.3.2 质量验收流程控制
        4.3.3 工程质量跟踪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5.1 思想保障
        5.1.1 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价值观
        5.1.2 加强质量控制培训
    5.2 技术保障
        5.2.1 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
        5.2.2 规范施工材料使用及施工计量工作
        5.2.3 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和软件
    5.3 组织保障
        5.3.1 完善施工组织
        5.3.2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小组
        5.3.3 成立设计回访小组
    5.4 制度保障
        5.4.1 制定首件许可制度
        5.4.2 实施经济责任制度
        5.4.3 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度
        5.4.4 建立沟通协调与信息反馈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再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BIM与项目管理的融合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施工企业实际项目管理中BIM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1.1.3 流程再造思想为BIM与项目管理有效融合提供思路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现实问题的发现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BIM技术文献综述
        2.1.1 BIM概念、特点及现状
        2.1.2 BIM软件体系及其应用
    2.2 流程再造文献综述
        2.2.1 流程再造沿革内涵
        2.2.2 流程再造常见模式
        2.2.3 流程再造研究现状
    2.3 BIM项目管理流程文献综述
        2.3.1 项目管理流程文献综述
        2.3.2 BIM项目管理现状综述
        2.3.3 BIM项目管理流程综述
    2.4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识别
        3.1.1 研究逻辑
        3.1.2 研究方法
    3.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3.2.1 研究逻辑
        3.2.2 研究方法
    3.3 A项目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实施效果分析
        3.3.1 研究逻辑
        3.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识别
    4.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再造思路
    4.2 工程项目管理内容及流程梳理
        4.2.1 基于文献的项目管理流程识别
        4.2.2 基于WBS的项目管理流程梳理
    4.3 关键流程选择框架及方法分析
        4.3.1 关键流程选择框架的构建
        4.3.2 关键流程选择方法的确定
    4.4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选择
        4.4.1 关键流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2 关键流程选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3 项目管理关键流程的评价与选择
第五章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5.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再造框架
        5.1.1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设计分析
        5.1.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设计思路
    5.2 投标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5.2.1 投标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流程问题诊断
        5.2.2 投标阶段关键流程BIM技术应用分析
        5.2.3 基于BIM的施工企业投标管理流程设计
    5.3 施工准备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5.3.1 施工准备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流程问题诊断
        5.3.2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分析
        5.3.3 施工准备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设计
    5.4 施工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5.4.1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流程问题诊断
        5.4.2 施工阶段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分析
        5.4.3 施工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设计
    5.5 竣工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关键流程改进设计
        5.5.1 竣工阶段项目管理关键流程问题诊断
        5.5.2 竣工阶段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分析
        5.5.3 竣工阶段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A项目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实施效果分析
    6.1 项目概况
    6.2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应用
        6.2.1 BIM技术应用目标
        6.2.2 BIM技术应用规划
        6.2.3 投标阶段BIM项目管理流程应用
        6.2.4 施工准备BIM项目管理流程应用
        6.2.5 施工阶段BIM项目管理流程应用
        6.2.6 竣工阶段BIM项目管理流程应用
    6.3 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流程应用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创新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关键流程指标选择比较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B:项目管理流程定性评价外部调研提纲
附录 C:项目管理流程定性评价内部调研提纲
附录 D:BIM对项目管理流程影响度评价的专家调研提纲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定额发展和应用现状
        1.2.2 国内定额研究发展历程
        1.2.3 国内定额编制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1.4.1 论文预期成果
        1.4.2 创新点
2 水电工程施工补充定额编制及原始数据误差处理
    2.1 定额编制基本理论
        2.1.1 工程定额的概念
        2.1.2 定额水平的概念及内涵
    2.2 施工定额的编制
        2.2.1 施工定额的编制程序
        2.2.2 人工补充定额编制
        2.2.3 机械补充定额编制
    2.3 补充定额编制常用方法
        2.3.1 用工作时间研究的方法编制补充定额
        2.3.2 用经验统计定额资料编制补充定额
    2.4 定额原始数据的来源
    2.5 原始数据特点
    2.6 原始数据的误差及处理
        2.6.1 观测数据的误差
        2.6.2 误差的分类及性质
        2.6.3 粗大误差的判别及剔除
        2.6.4 3种判别准则的比较
    2.7 本章小结
3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
    3.1 现行水电工程定额使用情况
    3.2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实践案例分析
    3.3 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存在问题分析
        3.3.1 传统水电定额编制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3.3.2 水电工程建管模式变革加剧传统定额编制方法的局限性
        3.3.3 定额站工作经费没有稳定来源,行业相关人员实操经验不足
    3.4 补充定额编制方法改进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水电工程施工定额编制模型研究
    4.1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思想
        4.1.1 蒙特卡罗模拟基本原理
        4.1.2 蒙特卡罗模拟理论基础
        4.1.3 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的基本思路
    4.2 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误差和使用注意事项
        4.2.1 蒙特卡罗模拟算法的误差及收敛性
        4.2.2 蒙特卡罗方法使用注意事项
    4.3 建立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的蒙特卡罗模拟算法模型
        4.3.1 原始数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
        4.3.2 建立概率分布函数模型
        4.3.3 分析拟合数据概率分布并检验
        4.3.4 按消耗量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抽样
        4.3.5 蒙特卡罗模拟结果与精度分析
        4.3.6 蒙特卡罗方法的误差与改进
    4.4 本章小结
5 实例分析
    5.1 案例背景介绍
        5.1.1 反井钻机钻井技术在水电工程的应用
        5.1.2 依托项目工程概述
        5.1.3 反井钻机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序
        5.1.4 定向钻施工高精度导孔
        5.1.5 反井钻机施工导井
    5.2 大直径反井钻机钻导井补充定额编制
        5.2.1 补充定额编制准备工作
        5.2.2 原始数据资料收集和整理
        5.2.3 异常值的判别与剔除
        5.2.4 分析数据频率拟合概率分布
        5.2.5 建立经验公式降低模拟技术误差
        5.2.6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据模拟
        5.2.7 模拟结果精度分析
        5.2.8 确定反井钻机钻导井补充定额资源消耗量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以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长输管道施工管理研究
        1.2.2 国内长输管道施工管理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第2章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理论分析
    2.1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理论
        2.1.1 长输管道及分类
        2.1.2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流程
    2.2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理论
        2.2.1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主要内容
        2.2.2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评价方法
第3章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问题及创新思路
    3.1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现状
        3.1.1 油气长输管道项目建设状况及特点
        3.1.2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主要问题
    3.2
        3.2.1 探索“IPMT+”的项目管理新模式
        3.2.2 着眼新材料与新工艺创新技术管理
        3.2.3 打造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控
        3.2.4 推动安全、环境为关键的HSE管理
        3.2.5 以完善和控制进度计划促进度管理
        3.2.6 兼顾效率与效果创资金管理新局面
        3.2.7 由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的信息管理
    3.3 油气长输管道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评价方法选择
第4章 G公司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4.1 项目概况
        4.1.1 建设背景
        4.1.2 工程简介
        4.1.3 建设特征
    4.2 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创新措施
        4.2.1 G公司项目施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4.2.2 G公司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4.3 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评价
        4.3.1 评价模型设定
        4.3.2 指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3.3 因子分析
        4.3.4 结构方程分析
        4.3.5 项目管理创新评价结果
第5章 G公司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优化策略
    5.1 G公司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管理创新推广
        5.1.1 项目管理模式借鉴推广
        5.1.2 施工管理借鉴推广
    5.2 G公司油气长输管道建设施工管理创新改进
        5.2.1 自动焊接一流工艺操作的技术管理改进
        5.2.2 从关键过程到全程覆盖的质量管理改进
        5.2.3 由智能工地到智能管控的信息管理改进
第6章 研究启示及展望
    6.1 研究启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G公司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调查问卷

(8)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项目质量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2.1 项目管理理论
    2.2 项目质量管理基础理论
        2.2.1 质量概述
        2.2.2 项目质量管理
        2.2.3 项目质量管理方法
    2.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2.3.1 国外研究动态
        2.3.2 国内研究动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规划
    3.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简况
        3.1.1 项目介绍
        3.1.2 项目施工部署
    3.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3.2.1 项目组织结构
        3.2.2 项目组织职责分工
        3.2.3 项目工作结构分解
        3.2.4 项目目标分析
    3.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总体策划
        3.3.1 项目指导方针
        3.3.2 项目质量策划
    3.4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5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规划
        3.5.1 规划项目质量管理流程
        3.5.2 落实项目质量管理程序
        3.5.3 制定项目质量预控措施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
    4.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4.1.1 确定项目质量方针
        4.1.2 成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
        4.1.3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4.1.4 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4.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保证实施
        4.2.1 明确项目质量标准
        4.2.2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4.2.3 落实项目质量保证责任
        4.2.4 制定项目质量保证措施
        4.2.5 项目质量保证调查
    4.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技术保证与通病防治
        4.3.1 项目质量技术保证
        4.3.2 项目质量通病防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
    5.1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策划
        5.1.1 建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5.1.2 落实项目质量控制依据
    5.2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实施
        5.2.1 工程施工事前质量控制
        5.2.2 工程施工事中质量控制
        5.2.3 工程施工事后质量控制
    5.3 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图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新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说明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变更控制问题
        1.1.2 BIM技术的推进和发展现状
        1.1.3 IPD模式的推进和发展现状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案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工程变更的相关研究
    2.2 BIM 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3 IPD 模式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4 BIM 技术和项目交付模式与工程变更控制的结合研究
    2.5 工程管理中的效率评价问题
    2.6 现有研究评述
第3章 工程变更控制的建模分析
    3.1 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流程和机理
        3.1.1 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流程
        3.1.2 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机理
    3.2 工程变更控制的建模分析
        3.2.1 研究假设
        3.2.2 建模分析
    3.3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步骤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投入和产出要素分析
    4.1 BIM 的管理要素分析
    4.2 IPD 的管理要素分析
    4.3 组织性管理要素的量化分析
        4.3.1 工程变更控制与项目组织性的关系
        4.3.2 社会网络分析法
        4.3.3 运用SNA进行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组织关系建模
    4.4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产出要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求解方法
    5.1 数据包络分析法
        5.1.1 DEA 方法研究发展与应用
        5.1.2 DEA 方法的特点和针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5.1.3 DEA 方法的建模步骤和基本 DEA 模型
    5.2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DEA建模及求解
        5.2.1 建立模型及求解步骤
        5.2.2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案例分析
    6.1 案例项目基本信息的调研
        6.1.1 案例调研设计思路和调研途径
        6.1.2 案例项目简介
    6.2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投入要素数据计算
        6.2.1 可直接量化的技术性要素
        6.2.2 运用SNA方法对组织性要素进行量化
        6.2.3 投入要素的数据整理
    6.3 工程变更控制模型的产出要素数据计算
    6.4 案例项目的建模计算
        6.4.1 运用基础DEA方法求解工程变更控制模型
        6.4.2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求解工程变更控制模型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分析总结与对策建议
    7.1 案例分析总结
        7.1.1 工程变更控制的相对效率评价结果
        7.1.2 案例项目在管理要素投入方面的改进分析
        7.1.3 案例项目中参与人员的组织性分析
        7.1.4 本案例分析的局限性及后续改进分析
    7.2 工程变更控制工作的对策建议
        7.2.1 “工程建设领域”层面的对策建议
        7.2.2 “具体工程项目”层面的对策建议
        7.2.3 “项目组织关系”层面的对策建议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1.1 主要研究工作
        8.1.2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3.1 现有研究不足
        8.3.2 后续研究建议
附件A 工程变更控制工作调研提纲
附件B DEA-SOLVER Pro5.0 软件计算的五个案例项目超效率DEA求解结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主要参与的科研课题情况

(10)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1.1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的研究
        2.1.2 相关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 关于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历史的研究
        2.2.2 关于“苏联援华”的研究
        2.2.3 关于“厂外工程”的研究
        2.2.4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的研究
        2.2.5 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
        2.2.6 相关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3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历史沿革
    3.1 项目背景及概况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概况
    3.2 项目发展时序及分期
    3.3 项目的主要内容
        3.3.1 项目的规划内容
        3.3.2 项目的建设内容
第4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规划历史及其范型研究
    4.1 规划编制史实(1953—1954)
        4.1.1 前奏:武汉城市规划草图与156项工程在汉选址工作
        4.1.2 编制:厂外工程的规划设计历程
    4.2 项目规划编制史实的特征分析
        4.2.1 源流背景下对同期规划的广泛借鉴
        4.2.2 直观反映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的规划目标
        4.2.3 总体设计方法下的高速落实效率
        4.2.4 紧密对标总体规划远景的协调设计
    4.3 规划范型来源
    4.4 规划范型特征研究
        4.4.1 定额设计
        4.4.2 城市景观艺术
        4.4.3 用地功能组织
        4.4.4 规划图则系统
第5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设历史及其建设技术研究
    5.1 项目建设史实(1954—1978)
        5.1.1 建设准备
        5.1.2 建设工作
    5.2 项目建设史实的特征分析
    5.3 建设技术来源
    5.4 建设技术的典型特征分析
        5.4.1 建筑工人技术标准
        5.4.2 闷顶技术
        5.4.3 竹筋混凝土技术
第6章 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项目的建筑形制研究
    6.1 建筑形制来源
    6.2 建筑的典型特征分析
        6.2.1 平面形制
        6.2.2 立面形制
        6.2.3 民族形式的延续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杂大型建设项目费用偏差控制方法及信息系统设计[D]. 孙肖坤.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D]. 孙梓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ER建筑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存在问题及精益化对策研究 ——以XX项目为例[D]. 陈强.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李琳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5]基于BIM的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流程再造研究[D]. 宋海波.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6]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水电工程补充定额编制方法及应用研究[D]. 赵青.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以G公司管道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管理为例[D]. 苏学瑞. 吉林大学, 2020(04)
  • [8]RJ地产公司凤栖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邵帅.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9]基于BIM和IPD模式的工程项目变更控制研究[D]. 张英隆.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武汉青山工业区厂外工程规划史及建设史研究(1953-1978)[D]. 樊兢克.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