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灌区水权与体制改革浅析

小河灌区水权与体制改革浅析

一、浅析潇河灌区的水权与体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杨士荣,狄帆[1](2020)在《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水资源极度匮乏,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农田灌溉是山西省第一用水大户,但其节水潜力较大。本文结合山西农业灌溉实际,分析山西省农业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优化水源配置、补短板工程建设、计量监控水平提升、调整种植结构和精准灌溉方式、水价水市场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增强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全省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发展。

魏建春[2](2020)在《强化潇河流域管理职责的探讨》文中认为文中就潇河流域水资源概况,开发情况及管理现状进行了梳理,提出潇河流城今后应设立全流域管理机构,其职责主要包括制定其统筹上下游、兼顾左右岸的全流域规划,审核各行政区域水利规划与全流域规划的衔接,督查各行政区域水利规划的实施,做好政府的参谋作用。

史汶昕[3](2019)在《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文中研究表明潇河流域的跨行政区管理机构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的性质是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以丰补歉,自求平衡”的经济实体。其主要从事灌溉供水,相应开展综合经营工作。虽然组织架构几经变迁,单位名称屡次更改,但其本质属性和主要任务都未曾改变。其通过水费征收、发展副业,潇河水利委员会/管理局实现了运营管理的自给自足;其通过水规制定,水利规划设计,走群众路线,实现了潇河流域的水利治理完善;通过机构内部科室结构调整、人员优化配置,实现了管理上和工程建设上的技术型导向,提升了经济效益。潇委会在波折中不断调整适应时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状况,从单纯“管理”到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是国有企事业单位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经历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证明了民主管理、面向市场、不断改革的正确性。该管理机构为潇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做出了极大贡献。依托建国后行政上的村社大队-村-县-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其本身兴建农田水利设施、防洪防涝防旱防灾、大力发展生产,其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水利社会秩序——原有因自然区域被行政区划分割而产生的水利水权纠纷、农民负担加重都被彻底解决,由此也实现了新中国地域性水利治理背景下的新的流域水利秩序重构。

刘煜[4](2015)在《潇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及对策探讨》文中认为介绍了潇河灌区概况,分析了节水改造工程建设规模及实施情况,从灌溉效益、节水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工程效益进行了分析,针对节水改造工程存在的配套资金不到位、成本水价不到位、维修养护资金不足、末级渠系老化坏损严重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张宏斌[5](2014)在《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在我国,水资源浪费、水资源污染与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突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的重要因素,所以对水资源实行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水利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潇河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属于黄河流域。随着潇河流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国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使得潇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日趋突出。因此,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研究对潇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潇河流域内的各种相关观测、试验、调查统计资料及报告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流域内的水资源特点、水资源供需平衡、开发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潇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及相关高效集成技术。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我国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系统的分析国内外对水资源可持续思想形成的过程及可持续的涵义与原则,为论文的进一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2)对潇河流域整个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流域内不同的部门按照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四个方面对水资源需水情况进行预测,通过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状年50%保证率下潇河流域需水总量为20737.33万m3,而流域可供水资源总量为15897万m3。在50%保证率下缺水率为23.3%,75%保证率下缺水率达到39.9%,由此可以看出潇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3)结合潇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潇河流域的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实现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提出一系列的高效用水对策:a.适度发展上游流域农业灌溉。通过对潇河流域上下游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上游地区人口密度偏小,种植面积也比较少。由于农业耕作中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而流域的上游地区地下水污染会对整个流域的地下水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潇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适宜对上游区域农业灌溉进行深度的开发利用,适度发展上游农业灌溉对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意义;b.引洪补源措施。引用汛期洪水补源、将洪水蓄存于土壤水库和地下水库,通过自然渗漏能力补给地下水。利用干涸的河床、渠道及骨干排水系统引水、蓄水,利用自然冲沟、坑塘、洼地建设塘堰或平原水库,利用古河道沙地淹灌、耕地休闲期淹灌以及耕地作物的生长期大定额淹灌,增加渗漏量。在砂砾层埋藏较浅的地方,利用大口井及廊道,把经过净化处理的水流直接向地下水含水层灌注等。c.污水资源化。潇河流域榆次区建立的一座正阳污水处理厂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和净化后,产生数量巨大的的再生水资源量。这些再生水资源可以被用作环境美化,城市绿化灌溉,洒水车冲洗城市,甚至是农田灌溉等等;d.雨水利用集成技术。由于建筑物的屋面收集到的雨水水质没有受到二次污染,雨水净流量相对较大,而且雨水的收集也很方便,是最普遍的收集雨水方式。通过雨水收集工程可以将城市下水道系统或者建筑物屋顶、院落雨水集流,再进行利用;e.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集成技术。井渠通过在工程上、时间上、空间上的结合,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联合调度,从而高效利用水资源;f.通过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节约农业灌溉用水,使农田灌溉从以前用水浪费的不节约管理模式向节约用水管理模式的转变。本文通过分析潇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提出关于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为潇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流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具备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孟玮[6](2014)在《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世间万物生存必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是社会经济、流域生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控制因素。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是实现流域内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前提之一。潇河流域属于黄河流域,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位于太行山西麓,山西高原东部,发源于昔阳县沾尚乡马道岭,其间流经晋中地区的昔阳、寿阳、和顺、太谷、榆次、,太原市的小店区、清徐等七个县区,流域全长为147公里,河床的平均坡度为2.85‰,流域面积为3894平方公里。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尽管潇河流域的水资源量十分有限,但是支撑了流域内地区社会经济得以持续且快速的增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对水利事业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了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样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都对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加严峻挑战及更高的要求。潇河流域属于资源性严重缺水的区域,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山西省晋中市潇河流域为具体研究对象,基于流域的理念,在充分收集各种观测、试验及统计资料以及总结以往水资源评价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潇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现状可控水资源量、未来可控水资源量以及流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总结了流域内水资源的特点、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等。基于潇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对策及相关高效集成技术。主要获得如下研究成果:本文在收集、分析潇河流域各行政区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状况、水文水资源等基本资料以及现有水利工程的建设、供水及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借助过去评价中已有的资料,以流域为一个整体分析、计算了潇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现状可控水资源总量及未来可控水资源总量。基于潇河流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揭示了潇河流域水资源在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及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流域内水资源总量匮乏、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地面水资源利用率过低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骨干水利工程严重老化失修、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脆弱、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等。以实现潇河流域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依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理论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设;实现治水战略的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实行用水的宏观控制与定额管理;建立水市场支撑节水进行水价改革;强化全民的节水意识;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供需管理制度体系;建立水资源供需管理的高效信息化系统。本文通过对潇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剖析,站在流域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和集成技术,为潇河流域水资源及流域内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但是,由于潇河流域管理局是流域的新生事物,其运行管理仅处于起步阶段,该项目的工作内容从零做起,关于流域额水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向题有待解决。

王劼[7](2012)在《环境史视角下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潇河流域为中心》文中认为潇河发源于山西省昔阳县陡泉岭,由太行山区蜿蜒前行,自东向西流经山西中部,是汾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长137千米,流域面积近4000平方千米。在山西中部,潇河与汾河孕育了晋中平原发达的农业文明。明清时期,气候变迁显着,潇河流域的治水活动、水利纠纷的发生以及水资源分配规则的制订都表现出了一些关联性。本文意图通过对历史上潇河流域气候变迁对上述活动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环境变迁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潇河流域进行研究。文章的绪论介绍了相关的学术史以及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一章介绍了潇河流域的地理基础,包括政区范围、水系特征、以及地形和气候特征。第二章梳理了潇河历史上的气候特征,着重论述了明清以来的气候变迁与生态恶化过程,对潇河流域明清以来的灾害情况做了总结。第三章以下游的榆次县为中心,对潇河流域历代治水活动及特点做了概括,对环境影响下的治水活动做了论述。第四章以天一渠为中心对潇河流域范围内的水利纠纷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五章对明清以来潇河不同时期的用水规则及其演变作了论述和分析。在文章末尾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即在宏观的气候变迁的影响下,人类的区域社会集团能够通过环境治理和社会规则调整来应对和适应环境变迁。

张志强[8](2011)在《潇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分析了山西省晋中潇河灌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灌区的发展思路。

刘婷婷[9](2010)在《基于全成本模型的我国水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我国水价制度的发展呈现出种种弊端和不足,到今天俨然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改革成为必然之路。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已纷纷加入水价改革的浪潮,水价上涨更是此起彼伏。本文正是以水价上涨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全成本模型下我国水价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全成本模型在水价制定运用中的科学性,旨在为我国水价改革探寻出路,促进水利事业长足发展。首先,阐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水价方面的研究,并对水价的基本构成作出界定,简要说明了水价与全成本模型结合应用的基本原理,为下文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水价制度的数次改革及成效,在大量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水资源的供求及水价现状,深入剖析了隐藏在数据之后的南北水资源需求差异和供水水价差异。从全国来看,我国水价普遍偏低,无法反映水资源的稀缺性,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再次,是本论文的重点,基于第二章的全成本核算模型,选取水价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的秦皇岛市为例,在大量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对其2008年供水水价进行了全成本核算分析,结果表明秦市供水企业收不抵支,成本大于支出,笔者进而又对例证进行推广,选取北京和内蒙古集宁市水价进行全成本核算,结果同样证明,我国水价偏低、水价制度欠合理这一现状。秦皇岛市恰于2009年年末对水价制度进行了改革,作者对这次改革做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供其他研究者参考。最后,针对制约我国水价制度发展的种种因素,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促进我国水价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建议。

史长莹[10](2009)在《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潮河流域河北段为例》文中提出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和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资源。目前,水资源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瓶颈”资源,严重地制约着一个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课题中,水已成为关键的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水资源利用的一种新模式,也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唯一方法。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潮河流域发源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是目前首都北京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做好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无疑对解决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方法研究和实例应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潮河流域为例,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1、利用AHM等方法探索了未确知系统理论在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中的应用问题,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估系统中指标权值计算模型。2、在研究水循环和水量转换规律的基础上,以潮河流域为研究范围,根据供水系统和需水系统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论内涵,对常用的水资源利用措施在社会经济环境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系统动力学的动态仿真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多个因素的综合评价,能够从定量的角度说明措施在系统中的长期影响。3、首次在潮河流域系统论证了实施虚拟水贸易及虚拟水战略的紧迫性和实施水银行制度的必要性。4、阐述了用于分类的支持向量机(SVC)和用于回归的支持向量机(SVR)的基本实现方法,并将SVC和SVR分别应用于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得到了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为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途径。5、结合潮河流域实际情况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通过蚁群算法的鲁棒性反演各个部门的用水效益系数,同时确定模型中的其他参数,求解得到基本和平衡两种方案下潮河流域三个水平年不同频率下的优化配置结果。6、结合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尝试将人工鱼群算法应用于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多指标参数组合模型的优化,得出了适用于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参数化多指标评价公式,公式对实例的评价结果与实况基本符合。7、提出了潮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措施。

二、浅析潇河灌区的水权与体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潇河灌区的水权与体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山西省农业灌溉现状分析
    1.1 山西省水资源条件
    1.2 全省供用水现状
    1.3 不同类型灌区建设情况
    1.4 节水灌溉发展水平
        1.4.1 按节水类型划分
        1.4.2 按地域划分
    1.5 灌溉效率分析
2 山西省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水源配置方面
    2.2 农业灌溉管理方面
    2.3 农业灌溉工程建设方面
3 山西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
    3.1 实施节水灌溉水源优化配置
    3.2 实施节水灌溉管理强监管
    3.3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补短板
4 结语

(2)强化潇河流域管理职责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流域水资源情况
    1.1 流域降雨
    1.2 流域径流
2 流域开发现状
    2.1 潇河灌区
    2.2 蔡庄水库
    2.3 龙门口引水工程
    2.4 松塔水电站
    2.5 田家湾水库
    2.6 敦化大闸
3 潇河流域管理现状
4 流域规划管理展望
    4.1 依法设置潇河流域管理机构
    4.2 流域管理机构应成为“河长制”工作的参谋
    4.3 强化流域机构对“三条红线”的控制
    4.4 全面规划潇河全流域

(3)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研究现状综述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潇河流域环境概况
    一、潇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一)水文地貌
        (二)气象及水旱灾害
        (三)河道变迁
    二、潇河流域的人文环境
        (一)流域内行政区划沿革
        (二)流域内社会经济概况
第二章 1949 年前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则
    一、明清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及管理规程
        (一)水利建设
        (二)管理规则
    二、民国时期潇河流域水利建设与管理规程
第三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情况
    一、1949 年—1961年
        (一)组织的筹备及建立
        (二)组织架构
        (三)人员情况
    二、1962 年—1990年
        (一)组织架构
        (二)人员情况
第四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经费来源及支出
    一、机构经费来源
        (一)财政拨款
        (二)贷款及利息
        (三)水费征收
        (四)买卖及副业收入
        (五)接收经费及杂项
    二、机构经费支出
        (一)水利工程费用
        (二)办公经费(含工资)
        (三)杂费
    三、机构经费收支情况与财务改革
第五章 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的运行管理
    一、管理的具体内容
        (一)水利规划及建设
        (二)水规的制定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
    二、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二)与群众的关系
        (三)水利纠纷的处理与地方利益
    三、管理效果
        (一)历时性对比
        (二)共时性对比
第六章 结语
附录
    一、山西省水利事业水费收支办法(1950 年)
    二、潇河水利委员会灌溉制度规则(1950 年)
    三、潇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方案(1951 年)
参考文献
后记

(4)潇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及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灌区概况
2 节水改造工程规模及实施情况
3 工程效益分析
4 存在问题及建议

(5)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我国水资源特点
        1.1.2 我国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1.3 流域概况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1.2.1 可持续思想的形成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和内涵
        1.2.3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集成技术研究进展
        1.4.1 国外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1.4.2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拟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基本资料
        2.1.3 地形地貌
        2.1.4 水文地质条件
        2.1.5 气象
        2.1.6 土壤
        2.1.7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1 区划、人口、土地和产业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
        2.3.1 水利工程现状
        2.3.2 水源工程
        2.3.3 水资源利用现状
第三章 流域水资源需水预测
    3.1 工业用水预测
    3.2 农业用水预测
        3.2.1 农业用水概述
        3.2.2 水平年及灌溉设计标准选定
        3.2.3 作物种植比例及作物需水量
        3.2.4 灌溉制度
    3.3 生活用水预测
    3.4 生态用水需求分析
    3.5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总需水量
    3.4 供需平衡分析
    3.5 存在问题
第四章 潇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措施集成技术
    4.1 高效用水对策
        4.1.1 适度发展上游农业灌溉
        4.1.2 地下水引洪补源技术
        4.1.3 开源、节流与治污并重
        4.1.4 多渠道开源
        4.1.5 合理开发水资源
        4.1.6 中水回用工程
        4.1.7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
        4.1.8 加大雨水资源的开发力度
    4.2 工业节水
    4.3 调整产业结构,主动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4.4 农业节水工程
        4.4.1 节水灌溉技术
        4.4.2 工程节水技术
        4.4.3 农艺节水技术
        4.4.4 管理节水技术
    4.5 大学城节水
        4.5.1 建筑物屋面雨水利用
        4.5.2 路面雨水收集
        4.5.3 停车场,广场雨水收集
    4.6 强化水资源管理
        4.6.1 实行用水的宏观控制和定额管理
        4.6.2 建立水市场支撑节水
        4.6.3 进行水价改革,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工作
    1、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及发展
        1.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
        1.2.3 提高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的措施研究
        1.2.4 高效利用水资源技术的研究动态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潇河流域基本情况
    2.1 流域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
        2.1.3 土壤
        2.1.4 地形地貌
        2.1.5 水文地质条件
        2.1.6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区划、人口、土地和产业
        2.2.2 农业种植业结构及水平
    2.3 水利工程现状
        2.3.1 水源工程
        2.3.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第三章 潇河流域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3.1 潇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分析
        3.1.1 水资源分区
        3.1.2 降水资源
        3.1.3 地表水资源
        3.1.4 地下水资源
        3.1.5 当地污水
        3.1.6 小泉小水
        3.1.7 潇河流域水资源总量
    3.2 潇河流域现状可控水资源量
        3.2.1 蓄水工程可控水资源量
        3.2.2 引水工程可控水资源量
        3.2.3 提水工程可控水资源量
        3.2.4 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3.2.5 污水可控利用量
        3.2.6 现状可控水资源总量
    3.3 潇河流域未来可控水资源量
        3.3.1 规划水资源工程
        3.3.2 未来可控水资源总量
    3.4 潇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3.4.1 水资源总量匮乏,供需矛盾严重突出
        3.4.2 地表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3.4.3 地下水开发利用过度,严重超采
        3.4.4 传统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现象严重
        3.4.5 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脆弱
        3.4.6 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
第四章 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相关集成技术
    4.1 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1.1 实现治水战略的转变
        4.1.2 水资源的管理对策
        4.1.3 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设
    4.2 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
        4.2.1 清洪结合
        4.2.2 中水回用
        4.2.3 井渠结合
        4.2.4 分质供水
        4.2.5 雨水利用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成果

(7)环境史视角下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潇河流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目标
第一章 潇河流域的地理基础
    第一节 潇河概说
        一、 潇河的主流
        二、 潇河的支流
    第二节 潇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 潇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二、 潇河流域的地形与土壤
        三、 潇河流域的植被
    第三节 潇河流域的人文地理环境
        一、 流域内行政区划沿革
        二、 潇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潇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第一节 明清之前的山西环境
        一、 丰富的水资源
        二、 茂密的森林资源
    第二节 明清以来的气候变化及历史上潇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一、 明初气温的下降
        二、 沙尘天气的增多
        三、 森林资源的破坏
    第三节 明清到民国时期潇河流域的水旱灾害
        一、 旱灾的基本情况
        二、 水灾的基本情况
        三、 潇河流域水旱灾害分布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潇河流域的水利开发与治水活动
    第一节 潇河流域的水利开发
        一、 潇河上游的水利开发活动
        二、 潇河下游的水利开发
        三、 潇河下游的治水工程
    第二节 潇河下游水利开发形势分析:以榆次县为中心
        一、榆次水利开发概貌
        二、 明清之前的水利开发活动
        三、 明清时期的水利开发活动
        四、 民国时期的水利开发活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潇河上的水利纠纷:以民国天一渠争端为中心
    第一节 天一渠的故事
        一、 天一渠的开凿
        二、 一纸诉状
        三、 无果而终的会议
        四、 二百二十八张优先锹
        五、 无奈的晋源县政府
    第二节 潇河流域水利纠纷的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潇河流域的水资源分配与管理
    第一节 潇河上的水资源分配制度
        一、 明代的分水规则与演变
        二、 清代的分水规则及演变
    第二节 潇河上的水利组织
        一、 解放前的水利组织
        二、 建国初期的水利组织:潇河水利委员会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8)潇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体制不顺, 制约灌区发展。
    2. 工程设施老化失修, 配套程度差。
    3. 河道来水明显减少, 可引用水量严重不足。
    4. 流域水资源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
    5. 成本水价不到位, 财务收支严重失衡。
二、灌区发展思路
    1. 狠抓节约用水, 建设节约型灌区。
    2.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建设生态型灌区。
    3. 增加管理科技含量, 建设现代化灌区。
    4. 坚持依法治水, 建设法制化灌区。
    5. 尊重市场规律, 建设市场化灌区。
    6. 深化灌区改革, 为灌区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7. 加强队伍建设, 为灌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9)基于全成本模型的我国水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水价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水价的基本构成及核算
        2.1.1 水价的基本构成
        2.1.2 水价核算
    2.2 与水价制定有关的几个经济学模型
        2.2.1 供求定价模型
        2.2.2 平均成本定价模型
        2.2.3 边际机会成本模型
        2.2.4 全成本定价模型
    2.3 水价征收方式分类
        2.3.1 单一计量水价
        2.3.2 固定收费(包月制或包年制)
        2.3.3 两部制水价
        2.3.4 阶梯式水价
        2.3.5 递减水价
        2.3.6 季节性水价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水价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历史沿革
    3.2 我国现行水价的基本状况
        3.2.1 我国水资源供求现状
        3.2.2 我国水价制度现状
    3.3 我国现行水价存在的问题
        3.3.1 水价构成不完整,水价计量方法单一
        3.3.2 水价体系不科学,水价定价偏低
        3.3.3 水价审批程序不科学,供水企业制度不健全
        3.3.4 水价与其价值相背离,现行水价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3.3.5 水价调整力度不足,成果不显着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全成本模型的我国水价问题分析—以秦皇岛、烟台、北京为例
    4.1 秦皇岛市概况
        4.1.1 自然状况
        4.1.2 社会经济状况
        4.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4.1.4 实例选择原因
    4.2 利用全成本模型对秦皇岛水价的分析
        4.2.1 秦皇岛市水资源供求及水价问题现状
        4.2.2 利用全成本模型对秦皇岛水价的计算
        4.2.3 供水工程年运行费用核算
        4.2.4 外部成本的确定
        4.2.5 结果分析与评价
    4.3 秦皇岛市水价改革现状
    4.4 基于全成本模型的烟台及北京水价问题分析
    4.5 全成本模型应用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水价制度改革建议
    5.1 建立健全水价管理机制
        5.1.1 建立科学的水价构成体系
        5.1.2 运用全成本模型确定水价
        5.1.3 健全水价制定审批机制价
    5.2 加强供水单位管理
        5.2.1 改革水价计征方式
        5.2.2 加强供水单位自身管理建设
    5.3 加快出台配套社会保障制度
    5.4 提高民众思想意识
        5.4.1 增强公民水商品意识
        5.4.2 客观认识外资企业进驻水务市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潮河流域河北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潮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2.1 承德市及潮河流域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地形地貌
        2.1.3 潮河流域概况
        2.1.4 流域地质概况与水文地质条件
        2.1.5 水系特征
        2.1.6 气候
        2.1.7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文及水资源
    2.4 河流水质与生态环境
        2.4.1 地表水质概况
        2.4.2 生态环境
3 基于未确知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3.1 未确知逻辑系统
        3.1.1 未确知集合的基本概念
        3.1.2 未确知测度函数的构造
        3.1.3 未确知逻辑系统
    3.2 基于未确知系统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3.2.1 指标分类权重
        3.2.2 水资源短缺的分类与识别
        3.2.3 水资源短缺类型的模糊识别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定量评估方法及应用
    4.1 前言
    4.2 我国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措施
        4.2.1 我国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2.2 我国流域水资源利用措施
    4.3 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定量化研究方法
        4.3.1 流域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定量化综合模型
        4.3.2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
        4.3.3 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4 应用实例—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动态仿真与评估
        4.4.1 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动态仿真模型
        4.4.2 策略设计与仿真模拟
        4.4.3 仿真结果评估
        4.4.4 方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虚拟水及水银行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理论及应用
    5.1 虚拟水
        5.1.1 虚拟水量的计算
        5.1.2 潮河流域虚拟水量的计算
    5.2 水银行
        5.2.1 建立中国水银行制度的可行性
        5.2.2 潮河流域实施水银行制度的必要性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6.1 前言
    6.2 支持向量机的基本理论
        6.2.1 统计学习理论
        6.2.2 支持向量机算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6.2.3 支持向量机基本方法
        6.2.4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6.3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6.3.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6.3.2 模型样本的生成
        6.3.3 基于分类支持向量机(SVC)模型的实现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蚁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7.1 前言
    7.2 蚁群算法简介
        7.2.1 蚁群算法的基本思想
        7.2.2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7.2.3 蚁群算法参数的确定
        7.2.4 基于蚁群算法的用水效益参数反演方法
        7.2.5 反演求解
    7.3 不同水源可供水量
    7.4 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上下限
    7.5 各部门用水优先系数γ和缺水权重系数β的确定
    7.6 区域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约束
    7.7 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7.8 本章小结
8 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8.1 前言
    8.2 人工鱼群算法
        8.2.1 人工鱼群算法简介
        8.2.2 人工鱼群算法描述
        8.2.3 人工鱼群算法特点
    8.3 基于鱼群算法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
        8.3.1 评价标准和生成样本
        8.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参数化多指标组合算子模型
        8.3.3 优化目标函数设计及参数优化结果
    8.4 本章小结
9 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措施
    9.1 全面启动现代化水网建设
    9.2 改革和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
    9.3 实现有偿使用水资源使用权的初始分配
    9.4 建立合理的水资源补偿合作机制和水价体系
        9.4.1 水资源补偿合作机制的建立
        9.4.2 水价改革的指导思想
        9.4.3 水价改革的基本原则
        9.4.4 水价改革的有关措施
    9.5 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9.6 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9.7 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大节水力度缓解北京市发展压力
    9.8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保障机制
    9.9 加快现代化水利建设进程
    9.10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附表

四、浅析潇河灌区的水权与体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农业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 杨士荣,狄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0(10)
  • [2]强化潇河流域管理职责的探讨[J]. 魏建春. 山西水利科技, 2020(03)
  • [3]山西省潇河流域管理机构研究(1949年-1990年)[D]. 史汶昕.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潇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效益分析及对策探讨[J]. 刘煜. 山西水利, 2015(07)
  • [5]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集成技术研究[D]. 张宏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6]潇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 孟玮.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7]环境史视角下的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以明清至民国时期潇河流域为中心[D]. 王劼.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8]潇河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张志强. 经济师, 2011(03)
  • [9]基于全成本模型的我国水价问题研究[D]. 刘婷婷. 燕山大学, 2010(02)
  • [10]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以潮河流域河北段为例[D]. 史长莹. 西安理工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小河灌区水权与体制改革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