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德干与一柱楼诗案

沉德干与一柱楼诗案

一、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燕[1](2014)在《清代咏史创作论稿》文中提出清代诗歌研究经过上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发酵,逐渐改变了研究冷清荒漠化状态,在进入新世纪后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升温,终于迎来了清代诗歌研究的春天,这与学者对中国整体文学发展史研究观念的宏观把握有着密切的关联。清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前代的诗歌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进而创造出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后的灿烂。咏史诗作为“诗学”与“史学”结合的产物,虽说属于诗歌领域里的边缘性创作,但是又可以说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高难度文学创作,需要作者具备史才与诗才,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二者之间创作的平衡点,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消化在短则二十字的五言绝句,长则数百字的七言排律中,真真可谓多一字则冗,少一字则憾,其间的对偶排仗,平仄韵律,又需要极细密的组织安排,稍有差池,则谬以千里,贻笑大方。这也难怪清代众多诗人直呼咏史创作最难了,甚而要拿咏史创作来作为评判诗才高下的重要标杆。但是,咏史创作对于增长史学知识与提高诗学素养又是极为难得的媒介,以致像曾国藩这样的名臣贤哲都写信告诫子女要坚持进行咏史创作,扩而大之,竟在科举考试的试帖诗中,也留下了咏史创作繁盛的丰姿。那还有什么理由阻止咏史创作走向繁荣发达的圣地呢?况且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的萌发扎根,隋唐五代的成长分蘖,宋代已经长大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又经过元明时期的蓄势开花,最终在清代收获了累累硕果,创作有730余种咏史专集,现存430余种,再加上单篇、小型组诗之类的咏史创作,总量可能不下数十万,能收获如此丰厚的正果,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面对如此丰厚的文化遗产,本来可以成为研究者的无尽宝库,但是也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嘴的茫然,无所适从之尴尬,因此本论文研究的整体构思是:首先对清代咏史创作进行宏观鸟瞰式的总体论述,然后选择有特色的咏史创作群体进行专题分论,进而在分论过程中又密切关注历史发展的前因后果,实现纵横交叉式的复合研究。论文总体上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总论,主要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下篇是分论,主要是第三章至第七章,在下篇中,由于清代女性文学发展的整体高涨,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成果丰硕而特色鲜明,又以此为研究的一个中心点,由第六章和第七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从总论古代女作家咏史创作的发展历程到专题分论清代女作家对历史上某一人或者一类人的现实接受,从而构成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研究的完整画面。具体而言:第一章主要探讨清代文学与古代咏史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论述本文选题研究之意义。第二章从总体上讨论清代咏史创作的盛况,按照清代咏史创作发展的自然生态状况,又分为清前期的奠基、清中期的繁盛、晚清时期的衰落与新变三个不同的研究时段,重点讨论了清中期的咏史创作情况。第三章主要以顾炎武、王夫之、孙枝蔚及卓尔堪《明遗民诗》中的咏史创作为例,先分论明末清初有代表性的遗民咏史创作的情况,后总论明遗民的咏史创作特色。第四章首先从清前皇帝的咏史创作研究开始,接着探析清代皇帝的咏史创作,再到清代皇子皇孙们的咏史创作研究,最后简略分析了清代宗室咏史创作繁荣的原因。第五章选择清中后期咏史创作繁盛时期的集大成之作——罗惇衍的《集义轩咏史诗抄》作为研究素材,讨论分析其生平,论述咏史创作的主要内容,最后讨论由此反映出的作者的社会历史观念。后面的章节就是对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进行专题考论,第六章首先分析了从魏晋到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情况,然后研究了古代女作家吟咏《史记》之作,总结了清代女作家接受《史记》的特点。第七章对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以更细化的专题形式,进行微观研究。主要有清代女作家的项羽虞姬悲歌探析,相如文君的接受情况,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诗歌研究,屈原、岳飞、西施、王昭君的接受分析。最后作一小结,总论清代咏史创作研究的文学史意义。

刘静[2](2011)在《近十年《清诗别裁集》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论述了近十年来关于沈德潜编选的《清诗别裁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探讨了《清诗别裁集》的版本、选诗目的、选诗标准和诗学思想以及受到的当时文化政策的影响。

周运中[3](2010)在《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历史时期(远古到清朝)苏皖地区(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文化地理变迁的过程及原因,并试图划分不同时期苏皖地区文化区,总结演变规律。苏皖地区是中国南北文化的过渡区和融合区,是中国文化中心南渐的唯一完整序列标本地,苏皖地区的文化地理比较复杂,因此研究苏皖地区历史文化地理变迁有很重要的意义。绪论部分不仅申述了选题及结构安排的原因,还介绍了苏皖地区自然地理概况,概述了高层政区的变迁、各县设置原因、县治区位选择、各地区政治中心的建立、地区中心时序的历史地理意义。绪论最后还回顾了本课题的研究史,认为本文的研究很有必要。苏皖地区依山负海,跨江越淮,各地文化环境差异较大,历史上文化变迁也很剧烈,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前人的研究也非常成熟。本文选取了一些前人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主要问题有:上古秦汉时期文化地理“朐缯线”的形成、汉唐时期社会地理变迁、汉唐间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宋元江淮文化的变迁原因、宋元江淮方言各片的形成、宋元江南新兴民间信仰的起源、明清江南平原(苏州、松江、常州三府)的文化分区、清代淮扬地区的文化地理变迁、明清通泰地域文化的形成、明清皖中南地区文化地理变迁、灾荒对明清淮北文化的影响。结论的第一部分总结方言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第二部分总结学术区、宗教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第三部分是文化区的划分及其关系。结论第一部分指出:苏皖各方言区的分布都是东北——西南走向,和中国官话、东南方言的东北——西南走向一致。因为历史上方言地理变化的动力来自中原地区,每次来自北方的战乱在江苏内陆造成的破坏大于同纬度的沿海地区,所以形成了斜向分布的方言圈层。本文认为苏皖地区方言区和自然区、行政区的契合程度都很低,远远不及东南的浙江、福建等地,最后总结了苏皖各县境内方言分区的六种类型。结论第二部分指出:学术区一般是一个府的地域,或者相当于一组县的地区。宗教区要大得多,新兴的宗教往往产生于边缘地带,而且也可能在内外边缘地区跳跃发展。边缘地区的文化之所以有强烈的非正统性,除了交通闭塞的原因,还有时代文化更迭的惯性原因。长江、运河构成的交通十字线不仅是苏皖地区的文化传播的核心线路,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廊道。江淮地区的运河、长江边上的文化中心等级和政治中心的等级基本一致,各府治即是府内最重要的文化中心。江南市镇发达,所以县城非一县的经济中心,自然也不能成为唯一的文化中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文化中心。越到晚近,江南的文化中心越多,淮北的文化中心越少,淮南的文化中心相对均衡。结论第三部分指出:苏皖地区上古秦汉时期为淮北、江淮、吴、山越四大文化区,六朝隋唐时期原山越文化区演变为吴、建康、新安三个文化区地域,后两者在明清时期演变为南京、徽州文化区。宋元时期江淮文化区分为淮西、淮东文化区。明清时期淮东分为淮扬、通泰两个文化区,淮西文化区分为安庆、庐巢两个文化区,吴文化区分为苏常、松虞、宣池三个文化区。松虞、通泰、安庆三个新兴区主要以沿海和丘陵地区的开发为经济基础,以长江、运河及其他河流为交通条件,徽州却主要是因为外部的商业而兴起。最后制作了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分区原则表,这些划分原则同样适用于以前的历史时期。根据文化区的形成时间、特色强度、对周边文化区影响的强度,我们还可以把苏皖地区的文化区分为原生型、融合型、中介型、新生型四类。苏常、淮北文化区是原生型文化区,淮扬、南京是融合型文化区,庐巢、宣池是中介型文化区,徽州、安庆、通泰、松虞是新生型文化区。因为苏皖地位以平原为主,没有太多文化交流的障碍,而且近世以来繁荣的商业又不断打破自然地理的限制,影响苏皖地区文化地理形成的因素,主要不是自然原因,而是人文原因。远古时期的山东文化和江南文化就有很多相似之处,江南的良渚文化北上江淮及淮北,中原的王油坊文化也南下江淮和江南,那时的江淮地区就是南北文化交融之地。本文不仅关注文化区之间的区分,更加关注各地的文化交往。历史上苏皖各个文化区交往十分复杂,所以本文最后结合十大文化区的位置,制出“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各文化区根据上述的四种类型以不同的形状表示,各文化区之间的联系以箭头表示,根据方向、路线、水陆区分又分为五种箭头,使人一目了然。本文还根据“明清苏皖十大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进行分析:南京文化区处在图中的中心位置,这个区位是产生南京文化区的根本原因。江苏境内有5个文化区,安徽境内有4个文化区,另外有1个文化区跨两省。江苏文化区之所以多,主要是因为海陆差异的刺激、政治中心的带动及交通干线的影响。各个文化区和其他文化区交往路径的方向、数量都可以根据此图进行分析,还可以在这张图的基础上制作动态的文化地理变迁演示图。以上文化区类型的划分原则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地区的研究中,其他地区的研究也可以制作相应的“文化区类型及关系示意图”,这幅图也可以看作中国文化地理的一个缩影,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文化地理学的创新具有一定意义。

阮娟[4](2010)在《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文中研究说明三山叶氏家族是清代及近代福州着名的科举世家、文学世家、藏书世家及艺术世家。该家族于清乾隆年间兴起,经叶观国、叶申蔼、叶申万、叶申芗、叶大焯、叶大庄等,奠定了名宦世家的地位,绵延至近代近两百年。本文以该家族为研究对象,并主要从文学角度研究该家族的诗学、词学成就及其对闽中文化的影响。叶氏家族的核心人物为叶观国。叶氏家族的文化传统由观国奠定,经后代发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家族传统。一是鲜明的家族意识和修谱的传统,二是勤勉谨慎的人生态度,三是嗜书好读的家风与着述的传统。叶氏家族在“申”字辈及“大”字辈时出现两度辉煌,该家族的兴衰沿革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社会进程。他们与清代及近代其他着名家族及名人关系密切,通过交游与联姻、参与文化活动等推动了福州文化的发展。作为文学世家,诗学上,叶观国、叶大庄、叶在琦均为福建着名诗人。叶观国有《绿筠书屋诗钞》十八卷,是乾隆年间写作风土杂咏诗的代表诗人。他宗宋的诗学倾向影响后人,使叶氏诗学与近代闽派同光体产生重要关联。词学上,叶申芗与叶大庄同列“清词百家”。叶申芗是近代闽中词学的第一人,他不仅以家学渊源影响叶庆熙与叶大庄,还注重对外交流,影响了谢章铤等其他闽中词人。叶申芗以个人之力编辑词选,辑录乡邦文献,究心声律,形成比较完整的词学体系,提高了闽人治词的信心,对近代闽中词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炜[5](2008)在《沈德潜研究三十年——关于沈德潜的诗论、诗选和诗作》文中指出沈德潜(1673-1769),字确士,四十岁后更字归愚,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沈氏论诗倡"格调",主"温柔敦厚",重"诗教",并将自己的诗学观念融贯于一系列诗文选本中。沈氏编选了《古诗源》、《唐诗别裁集》、《宋金三家诗选》、《明诗别裁集》、《清诗别裁集》和《杜诗偶评》、《唐宋八家文》等。其中,《唐诗别裁集》被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视为最好的唐诗选本。另外,沈德潜着有诗学论着《说诗晬语》以及诗文集《竹啸轩诗钞》、《归愚诗钞》、《归愚诗钞余集》、《归愚文钞》、《归愚文钞余集》等。沈德潜对两千年来中国主流诗歌理论进行了全面总

王炜[6](2006)在《《清诗别裁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周晨[7](2004)在《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文中研究说明清朝"文字狱"是我国封建时代思想专制统治发展的鼎峰时期。乾隆朝末期发生的《一柱楼》诗案,使得当时与乾隆帝以"诗友"相称的沈德潜亦未能幸免,但沈德潜在"文字"上的遭灾并非只是受到《一柱楼》诗案的牵连,而是由于他所选辑的《国朝诗别裁集》已不符合当时统治政策的变化,所以沈德潜身陷"文网"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柱楼》诗案加重了对他的惩罚。

二、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咏史创作论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引论
    第二节 咏史概念的界定
    第三节 新世纪咏史诗研究现状与前瞻
第二章 清代咏史创作概论
    第一节 清前期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中期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后期的咏史创作
第三章 论明遗民诗人的咏史创作
    第一节 顾炎武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王夫之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孙枝蔚的咏史创作
    第四节 其他遗民诗人的咏史创作
第四章 论清代皇室的咏史创作
    第一节 清前皇帝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代皇帝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代宗室的咏史创作
    第四节 清代皇室咏史创作兴盛现象解析
第五章 论罗惇衍及其《集义轩咏史诗抄》
    第一节 生平考述
    第二节 《集义轩咏史诗抄》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罗惇衍的社会历史观探析
第六章 论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上)
    第一节 清前女作家的咏史创作
    第二节 清代女作家的咏史创作
    第三节 清前女作家对《史记》的接受
    第四节 清代女作家对《史记》的接受
第七章 清代女作家咏史创作专题分论(下)
    第一节 霸王虞姬生死相依的惋歌
    第二节 相如文君美满姻缘的赞歌
    第三节 玄宗贵妃生离死别的诀歌
    第四节 屈原忠君爱国的悲歌
    第五节 岳飞精忠报国的颂歌
    第六节 西施忍辱负重的叹歌
    第七节 昭君大义和亲的慨歌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3)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选题及结构安排
        一.选题
        二.全文结构安排
    第二节.苏皖地理概况
        一.位置特点
        二.自然地理特点
        三.历史自然地理特点
        四.地貌分区
        五.其他地理概况
    第三节.苏皖历史政治地理概述
        一.高层政区变迁概述
        二.各县变迁概述
        三.地区政治中心的建立及意义
    第四节.前人研究
        一.历史地理学研究
        二.历史学研究
        三.地理学研究
        四.文化学研究
上古汉唐篇
    第一章.上古文化地理变迁
        第一节.远古江淮的文化融合
        第二节.夏商时期江淮、江南的文化融合
        第三节.西周、春秋时期江淮、江南的文化融合
        第四节.文化地理"朐缯线"的形成
        第五节.吴语和江淮话的源头
    第二章.汉唐时期社会文化地理变迁
        第一节.汉魏淮南望族的扩展和外流
        第二节.南北朝前期的淮北豪族的南迁
        第三节.南北朝后期的淮南北豪强的变化
        第四节.南朝后期江东学术中心的东移
        第五节.隋末淮北大起义的地理差异
        第六节.结论
    第三章.汉唐间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
        第一节.佛教地理及所谓的"荒中(蛮区)"
        第二节.南北互动和沿海道教起源
        第三节.江淮东部沿海道教传播
        第四节.江淮西南山地区道教
        第五节.佛道地理分异的原因
宋元篇
    第四章.宋元时期江淮文化的变迁
        第一节.风俗日趋武化
        第二节.淮南和江南的文化隔阂加深
        第三节.江淮方言的变化
        一.江淮方言的总体北化
        二.南宋与明初吴语的北进
        三.泰如片和淮扬片的分异
        四.海泗话的形成
        五.南京话的形成
        六.南通方言的形成
        七.镇江吴语的南退
        第四节.侉子、蛮子、冒子的形成
    第五章.宋元江南民间信仰变迁
        第一节.金应龙的家族关系及金总管信仰的由来
        一.金应龙的世系和婚姻圈
        二.金总管信仰的原始功能
        三.元代的江南低地开发和信仰变迁
        第二节.金总管信仰的传播和变形
        第三节.李王信仰的由来和变化
        第四节.江阴航运诸神的出现
        第五节.结论
明清篇
    第六章.明清江南平原的文化分区
        第一节.江中文化区
        第二节.沿江文化区
        第三节.湖山文化区
        第四节.沿运河区
        第五节.结论
    第七章.清代淮扬文化地理变迁
        第一节.清代淮扬地区文教进步的原因
        一.政治态度的地理差异
        二.交通区位原因
        三.移民的影响
        四.二孙和五友:扬州文人的交往奇事
        第二节.扬州:清代长江流域的文化中心
        第三节.清代扬州学派的地域差异
        一.扬州学派的范畴
        二.高、宝、兴的经学世家
        三.扬州府南部的学风
        四.结论
    第八章.明清通泰地域文化的形成
        第一节.宗教繁荣的原因
        第二节.特殊信仰的起源
        第三节.学术文化的迅猛发展
        第四节.结论
    第九章.明清皖中南地区文化地理变迁
        第一节.学术文化地理变迁
        一.和州、滁州、庐州府
        二.太平府、池州府
        三.宁国府
        四.安庆府
        五.结论
        第二节.方言地理的变迁
        一.安徽赣语区的形成
        二.徽语区的形成
        三.皖江南岸江淮方言带的形成
        四.皖南江淮话、河南话、湖北话方言岛的形成
    第十章.灾荒对明清淮北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灾荒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第二节.灾荒对学术文化的影响
        第三节.灾荒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方言区和自然区、政区的关系
        一.总体格局
        二.县内方言分界成因类型
    第二节.学术区、宗教区与政区的关系
        一.地域关系
        二.交通与中心
    第三节.全文结论:文化区及其关系
论文参考文献

(4)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三山叶氏家族研究综述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上编:家族研究
    第一章 三山叶氏家族的兴起与繁盛
        第一节 三山叶氏家族溯源及兴起
        第二节 叶氏兴起及繁盛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 叶观国与家族传统
        第四节 叶氏家族对福州文化的推动
    第二章 叶氏家族代表人物生平述略(上)
        第一节 福建近代慈善事业的先驱:叶申蔼与叶申万
        第二节 “昌”辈代表人物:叶敬昌、叶修昌、叶仪昌
        第三节 “滋”辈代表人物:叶庆熙、叶滋森等
    第三章 从传统走向近代---叶氏家族代表人物生平述略(下)
        第一节 再兴叶氏之荣的叶大焯
        第二节 近代爱国文人叶大庄
        第三节 近代闽诗唱和的中心人物叶大遒及"大"辈代表人物
        第四节 福建近代教育家叶在琦及"在"辈代表人物
        第五节 叶在馥、叶在钧、叶在畴、叶在宜等专业化知识分子
        第六节 叶氏家族兴衰沿革之启示
下编:文学研究
    第四章 叶观国及叶氏诗学研究
        第一节 《绿筠书屋诗钞》的基本风貌
        第二节 叶观国诗风成因探析
        第三节 文化意蕴深厚的记游诗
        第四节 《榕城杂咏一百首》对福州文化的意义
        第五节 叶观国的诗学倾向与清中叶闽派诗风
        第六节 叶大庄、叶在琦与闽派同光体
    第五章 叶申芗及叶氏词学研究
        第一节 叶申芗生平及《小庚词》的悲伤情调
        第二节 叶申芗的写景咏物词
        第三节 小庚词的艺术特点
        第四节 叶申芗对闽中词学的影响
        第五节 叶庆熙与叶大庄之词
        附论:小庚诗略论
结论
附录1:三山叶氏世系图
附录2:叶观国年谱
附录3:叶申芗年谱
附录4:叶氏诗文词辑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清诗别裁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上篇
    第一章 《清诗别裁集》编选的目的与动机
        第一节 描述诗坛格局发现诗歌经典
        第二节 恢复“诗教”教化后学
    第二章 从《清诗别裁集》看沈德潜的诗学理想
        第一节 《清诗别裁集》对“江左三大家”的取舍
        第二节 从《清诗别裁集》之选钱、龚看沈德潜的选诗原则
        第三节 “诗教”与“政教”
    第三章 从《清诗别裁集》看沈德潜的审美取向
        第一节 沈德潜的审美取向
        第二节 审美取向与诗学理想的协调统
    第四章 从《清诗别裁集》看沈德潜的宋诗观
        第一节 沈德潜印象中的宗宋诗风
        第二节 诗坛大家、名流与宗宋诗风
        第三节 清代宗宋诗风的“真实”面貌
        第四节 沈德潜的宋诗观
        第五节 叶燮对沈德潜的影响
下篇
    第五章 “格调说”与“性灵说”之比较
        第一节 沈、袁二人对“性灵”的理解
        第二节 袁枚对沈德潜的批评
        第三节 “格调说”、“性灵说”解析
        第四节 “格调说”“性灵说”略评
    第六章 沈德潜的诗论及其价值
        第一节 沈德潜及其同调的诗论
        第二节 沈德潜诗学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附录1:沈德潜研究资料知见录
附录2:《归愚诗文钞》及余集未收稿
附录3:沈德潜研究三十年

四、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咏史创作论稿[D]. 张海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4(12)
  • [2]近十年《清诗别裁集》研究综述[J]. 刘静. 语文知识, 2011(04)
  • [3]苏皖历史文化地理研究[D]. 周运中. 复旦大学, 2010(11)
  • [4]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 ——以叶观国、叶申芗为核心[D]. 阮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5]沈德潜研究三十年——关于沈德潜的诗论、诗选和诗作[J]. 王炜. 人文论丛, 2008(00)
  • [6]《清诗别裁集》研究[D]. 王炜. 武汉大学, 2006(06)
  • [7]沈德潜与《一柱楼》诗案探论[J]. 周晨.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沉德干与一柱楼诗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