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南沿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福建省东南沿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一、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越[1](2021)在《汉代城乡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即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以往的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主要侧重于唐宋明清时期的探讨,具体到两汉时期则更加侧重于城市和乡村的分别研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不仅可以补充古代城乡关系研究体系中相对薄弱的一环,还有助于打通汉代城市研究与乡村研究的关联。同时,研究汉代城乡关系也有深化“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理解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城乡关系作为研究主体,探究汉代城乡关系的历史实际,梳理两汉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和乡村从宗法血缘共同体中解放出来,城乡关系从政治、经济、文化、居住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新的动向。受到多国林立、社会动荡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城乡关系还展现出区域差异性和丰富性的历史特点。短暂的秦王朝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天下一统局面下城乡关系的发展。进入汉代以后,城乡关系得以继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汉代城乡关系中存在较多的同一性要素。这是城乡共同体时代的基因遗存和“大一统”王朝政治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城乡同一性要素主要体现在政治治理和居民生活两方面。城市与乡村统一于地缘行政管理体系,拥有着相同的基层组织和管理人员设置。各种身份人群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广大城乡平民享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政治权利、经济权益和文教机遇。此外,城乡经济和文化方面也具有同一性表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广泛分布于城市与乡村之中,城乡居民在主流思想文化上也有着相当多的一致想法与诉求。其二,汉代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并且有差异化发展的趋势。这是城乡共同体色彩淡化,城乡分野明晰化的结果。城乡差异主要体现在空间差异和经济结构差异两方面。城市与乡村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以及空间发展趋势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城市与乡村在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市场结构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此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也存在着各自鲜明的文化特色。就汉代城乡关系的结构与发展趋势而言,城乡同一性要素的存在与城乡的差异化发展始终是并存的。其三,汉代城乡差异推动着城乡相互交流。城市和乡村通过政治互动,实现了治理功能的互补,乡村自组织在这一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乡经济也因为经济结构的差异和区域差异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城乡思想文化呈现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双向互动形态。汉代人口在城市和乡村中自由选择居住,造就了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流民在城市和乡村中祈求生存,造就了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其四,汉代城乡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汉代城乡转化规模十分可观,乡村向城市不断地演进,城市也在向乡村不停地回归。影响城乡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各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社会单位城乡形态的变化。城乡转化的实现得益于汉代城乡的特定背景,是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城乡共同发展的“马太效应”推动了大都市和小型乡村的涌现,也为城乡转化提供了发展动力。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两汉城乡关系出现了较多变动,其结果是乡村的成长与城市的停滞,但是没有突破城乡关系的原有结构。这是汉代城乡关系有别于其他时期的显着特征。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在于农本,而欧洲古代城乡没有共同的基点,由此造就了中西古代城乡关系的结构差异。同时,官方政府统一主导着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这与西方古代的城乡分治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翁祖灯[2](2020)在《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史向荣[3](2020)在《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20世纪开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第三产业逐渐代替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关键,在此契机下,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就国内来看,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基础,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而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边境地区,更是我国的重要粮仓,在服务业发展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平衡南北地区服务业的差异,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借鉴,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是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需要明确的方向。综上所述,本文首先通过波特钻石模型和相关指数分析出黑龙江省和东南沿海地区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差异。其次分析出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在总体和个别行业,在产业结构、行业结构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最后,提出了促进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希望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积极沟通、协同合作,为东北经济复苏,进而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和总体经济的发展。

金星星[4](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吴丹洁[5](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迈入21世纪,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方向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对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对促进福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福建“海丝核心区”、建设海洋强国都有重大意义。目前海洋资源开发已步入高效开发应用的时期。经济发展受到陆地资源缺口日益扩大、社会需求不减反增、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因素的影响,必然会走向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模式。为实现海洋经济展的新突破,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时代,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战略需要。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探讨推进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空间经济学、区域经济、海洋经济等相关理论,采用归纳与演绎推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沿着理论阐释——现实分析与评价——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本文核心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国内外海洋经济研究进展,阐释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海洋经济的国内外文献综述和“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文献梳理和述评,研究发现将海陆经济一体化与再平衡的研究较少,研究中存在着重应用轻理论的现象,结果导致目前理论研究滞后和不足,本论文研究福建省海洋经济纵深发展的理论机制,凝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提炼、丰富和深化海洋经济理论体系。本论文阐释了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理论框架,理论框架中蕴含的海陆再平衡战略思维:在以海带陆、陆海联动,陆海经济共同发展、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推动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强化,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落实,海洋经济与内陆经济协同发展,海洋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发展,推动海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加快高端要素集聚,扩大开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二部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历程、现状描述,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在分析了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模型,同时提出福建省海陆统筹发展的评价模型,通过两个模型的对比评价分析,得出2010年以后,海陆经济逐渐呈现协调发展态势,海洋经济需要深度调整,通过海陆再平衡的战略思维,加强海陆联动,促进优质要素向海集聚,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第三部分,以理论阐释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论文实现了系列层面的创新。一是研究视角上,研究主要指出海陆再平衡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战略思维;二是理论框架上,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理论框架,在海陆联动、良性循环的框架下,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之间的要素有效流动与协同发展、海峡两岸合作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合作发展,推动海洋经济升级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借助并助力“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以全面协调、可持续、高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态势,海洋经济迈向深化发展;三是研究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体系化的路径与政策建议。提出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要融入“一带一路”、海洋经济深化合作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了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的体系化政策建议。

宋长利[6](2019)在《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世界港口大国,我国港口规模连续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发展过程中,全球港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我国沿海港口为了提升在全球竞争范围中的整体实力,逐渐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东南沿海、珠三角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由于港口群形成优势互补、合作互动的港口环境,从而使得港口产生出巨大的聚集经济辐射效应,推动腹地经济不断向港口群四周及内陆扩展。聚集经济效应不仅推动了港口群自身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在我国港口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如港口群区域内港口之间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等问题。因此,分析港口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建设一个高效有序的港口群整体,发挥港口群聚集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研究首先结合国内外关于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的经验,总结沿海港口群经济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述了中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并分析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其次,对影响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对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的效应进行分析。然后,基于2008年至2017年十年间各沿海港口群主要港口的港口吞吐量等生产数据和相关经济数据,分别对各沿海港口群进行实证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港口进行产业技术效率评价;对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利用区位熵指标、空间基尼系数和赫芬达尔指数对港口群港口进行产业集聚水平评价;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利用Geoda软件计算对港口群内各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的形势,对各沿海港口群未来经济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针对港口群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的总体目的是总结当前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和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各沿海港口群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有利于明确我国沿海港口群发展现状、为我国沿海港口群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吴琛璐[7](2019)在《福建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果,城镇化水平自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6年的57.35%,城镇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2016年,福建省以63.60%的城镇化水平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水平与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城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对资源环境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出现诸如人地矛盾、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而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一个包含资源要素和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系统,其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由此可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将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协调、永续发展,反之将会加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损害区域持续发展本底,降低区域发展品质。因此,对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研究,在维护地区生态系统稳定、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重新定义,在系统论、协调发展理论、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指导下,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根据福建省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构建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对2007—2016年福建省各设区市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归纳出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格局,并根据同步性模型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同步性差异状况,以期为该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2007—2016年,福建省各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都较大;从空间格局来看,城镇化的高水平区域由西北部转向东南部,最终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差异,且西北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东南部沿海地区。2007—2016年,全省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呈现出平稳上升态势,与其他地区相比,三明和南平的资源环境状况得到较明显改善;就空间格局而言,东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缓慢提升,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全省各地区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高水平区域从东部地区转变为东、西部差异逐渐缩小且趋于一致。(2)2007—2016年,福建省各设区市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水平呈现较快速的增长趋势,其中厦门的协调发展状况改善最显着,龙岩的协调发展水平增速最慢;空间格局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全省由勉强协调发展类型为主转向良好协调发展类型为主,目前东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较高,呈团块状分布形态,区域之间差异逐步缩小。这表明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不断改善,两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功能持续优化。2007—2016年,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同步性类型从以城镇化滞后型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型为主,目前资源环境承载力滞后型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根据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格局分析,城镇化和资源环境两大系统之间若要达到整体功能最优化,必须加强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协调统筹,实现各区域城镇化共同发展;针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差异化地区,要因地制宜,实现绿色发展;倡导全民参与,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

肖宝玉[8](2016)在《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区的产生和发展是十八世纪以来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结果。在迄今为止的国内外研究中,对都市区内部城镇要素及其组合时空格局的认识多以基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经历的都市区理论与实证研究为基础。然而,晚于发达国家一两百年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具有城乡界限淡化的重要特征,在此过程中都市区各城镇要素可在不同的时间和远为广泛的空间范围中的不同地域上产生和累积,并因此产生了和西方典型都市区有所不同的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这种现象难以被传统理论所充分完整地解释,需要通过新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加以重新审视。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的基础上,选取了就地城镇化发达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泉州市作为案例,研究其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城镇空间结构,并进而探讨了形成这一现象的动力机制。主要内容及结论分述如下: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的时空格局: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研究区的中心城市虽然人口密度大、就业非农化率高但人口规模小、实体空间有限;外围原乡村地区人口密集、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形成了城乡交融的景观,根据其人口要素城镇属性高低的空间差异可分为高标准城乡融合区和低标准城乡融合区。由于就地城镇化造成了土地要素积累的特殊性,即早期的城镇土地要素积累隐蔽于大量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不规则,城镇用地的功能与农村用地功能相互交叉。近期以来城乡融合区的土地城镇化程度与核心区不相上下,但存在内部差异: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比较成熟、空间上连片分布,就地城镇化较不发达地区的土地要素积累较不均衡,多呈点状分布。不同于传统都市区的中心强、外围弱,中心与外围产业联系密切的特征,在研究区里,核心区的产业规模小于城乡融合区,虽然产业非农化率较高但产业结构多元化和高级化程度不高,与外围地区产业结构相似度高,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联系,扩展大都市区的产业要素集聚形成势力相当的多核心并存格局。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社会要素的发育和累积则具有时间上的渐变性和空间上的交叉性,增加了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时空格局的复杂性。与传统都市区中心与外围社会要素的城镇属性都比较高、差异相对较小的特点不同的是:核心区的实体性社会要素和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属性固然是最高的,但存在内部差异;外围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积累比较成熟,但居民生活方式的乡-城转化相对滞后,呈现出多元、复杂、缓慢积累的特征。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组合格局及其动力机制:由于各城镇要素具有时间不同步性和空间不重叠性,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城镇要素组合具有明显的复杂性。从时间上看,产业要素的发育具有较强的先导性,形成了高度的就业非农化,继而带动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建筑景观的非农化进程,形成了各种城镇设施和服务等实体性社会要素,而生活方式的转变则是最迟和最慢的。从空间上看,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方式和地域景观、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城镇属性较强,人口密度大且就业非农化率高,但经济产值、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规模都不大,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小但城镇属性较强、各要素发育程度较协调的组合特征;城乡融合区的产业、人口和土地的规模较大且非农化率较高,但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方式的非农化水平相对较低且发育不均衡,总体上呈现为城镇要素规模较大但城镇属性有高有低、各要素发育不同步的组合特征;城镇要素组合的空间差异不仅表现在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之间,在它们各自的内部还存在更微观的差异。背山面海、西高东低的地貌环境是扩展大都市区各城镇要素组合格局的重要而相对稳定的地理基础,在地势低平的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了高密度人口和相对密集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海洋性的地域文化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村创始力加上前述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交通等基础设条件,成为早期产业非农化和就业非农化在当地优先起步、形成城乡融合区的重要动力。在务实创新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作用下,城乡融合区地方政府在产业和就业非农化达到一定水平后适时加大各项城镇设施规划建设、促进了社会要素的积累。国家特定时期的各种制度政策是造成核心区与城乡融合区城镇要素组合差异的又一重要原因,而地方政府和地方社会力量的博弈则可能进一步加剧或减缓这一时空差异格局。

罗瑞雪[9](2014)在《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大背景下,加快城镇化建设,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战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艰巨。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城镇化是我国薄弱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乡情,农村城镇化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共享发展成果和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以乡—城迁移视角的城镇化研究占据了城镇化研究的主导地位,对在农村地域范围内的城镇化过程,即农村城镇化的研究较少。福建省城镇化地区差异明显,城乡差距突出,需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城镇化统筹协调发展。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既进一步探索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又能对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建设提出一定政策建议。本文首先从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状况。接下来,文章根据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建立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58个县及县级市2012年的农村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度量。经过多角度对比分析发现,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地区差异主要体现在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的差异,并对产生这种地区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在依据国内外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以往学者对农村城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动力、城镇化主体作用力和人口吸引力三个方面选取九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建立起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利用Eviews6.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影响最大,其次是农业发展,再次是第三产业、政府作用、乡镇企业及外来投资,而城乡收入差距会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产业动力、城镇化主体作用力对东南沿海农村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大,城乡收入差距大则严重阻碍农村城镇化进程。产业动力和政府投资对西北内陆影响也较明显,但乡镇企业和外来投资对西北内陆地区的影响则不显着。最后,依据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针对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农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相应的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黄治铭[10](2014)在《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空差异及耦合关系》文中认为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一直是福建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农业基础相对薄弱,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大,同时城市化就业途径面临困境的情况下,福建省农村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系统问题,它涉及总体就业率、农业充分就业水平、农村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配置情况以及劳动效率、收入等多个方面。在此情况下,福建省要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离不开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产业化的协同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对于福建省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值赋权综合评价法分别对两者的时空差异进行评价分析。然后,结合产业化-就业交叉互动理论,探索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互动机理。接着,在两者评价体系和互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耦合系统模型,实证分析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空耦合情况。最后,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建设背景下,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耦合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2002-2012年,福建省农业产业化总体发展取得重要成果。从空间角度看,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整体差异格局呈现明显的“S”型分布,闽东南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优于闽西北区域,但十年来总体差异趋于缩小。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出差异化格局,农业就业情况成为影响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时空差异的重要因素,其中厦门市和莆田市表现的尤为明显。(2)2002年和2012年,福建省各地市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形成良好的互动耦合模式。同时,两者耦合关系呈现出耦合趋势与强度的空间差异,结合区域发展差异,可以将福建省各地市划分为4个耦合类型,分别是:高水平协调型,包括厦门市、福州市和泉州市;低水平耦合型,包括三明市、漳州市、南平市和宁德市;产业化超前型,为莆田市;产业化滞后型,为龙岩市。其中,高水平协调型和产业化超前型地区适于农业产业化适度发展战略,低水平耦合型和产业化滞后型地区适于农业产业化超前发展战略。

二、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城乡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学术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关系的变化
    第一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政治关系
        一、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建立
        二、新型城乡管理体系的特征
    第二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经济关系
        一、城乡赋役关系的变化
        二、城乡多向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文化关系
        一、乡村文化的形成
        二、城乡文化的交流互动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城乡居民关系
        一、城乡居民的流动
        二、城乡居民关系的开放
第二章 汉代城乡的同一性要素
    第一节 城乡政治治理的同一性要素
        一、地缘行政体系下的城市与乡村
        二、城乡基层组织设置的同一性表现
    第二节 城乡产业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一、农业的城乡分布
        二、工商业的城乡分布
    第三节 城乡居民生活的同一性要素
        一、城乡居民分布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居民政治地位的同一性表现
        三、城乡居民生活状态的同一性表现
    第四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一、城乡思想的同一性表现
        二、城乡文化的同一性表现
第三章 汉代城乡的差异化发展
    第一节 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差异
        一、城乡空间规模的差异
        二、城乡空间形态的差异
        三、城乡空间的不同发展趋势
    第二节 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
        一、城乡产业结构的差异
        二、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
        三、城乡市场结构的差异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差异
        一、城市文化的繁华与乡村文化的质朴
        二、城市文化的官方性与乡村文化的民间化色彩
        三、城市文化的兼容性与乡村文化的封闭性
第四章 汉代城乡的交流与交融
    第一节 城乡治理功能的互补
        一、乡里体系对郡县功能的补位
        二、乡村民间自组织的功能补位
        三、城市治理功能对乡村治理体系的补位
    第二节 城乡经济的交融
        一、社会再生产中的城乡经济交融
        二、区域交流中的城乡物产交换
    第三节 城乡思想文化的交互影响
        一、城乡文化的交相互动
        二、思想文化互动的影响
    第四节 城乡人口的流动
        一、城乡人口的主动性流动
        二、城乡人口的被动性流动
第五章 汉代城乡的转化
    第一节 汉代乡村向城市的演进
        一、军事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二、政治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三、文化祭祀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四、经济导向下的“乡—城”演进
    第二节 汉代城市向乡村的回归
        一、“城—乡”回归的复杂性
        二、上古邑国的衰落
        三、“城—乡”回归的因素导向
    第三节 城乡转化的历史逻辑
        一、城乡关系的特定背景
        二、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马太效应”下的城乡转化趋势
第六章 汉代城乡关系的发展特征
    第一节 城乡关系的变动趋势
        一、城乡关系的变动
        二、变动后的城乡关系
        三、乡村地位的上升
    第二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基点
        一、农本与汉代城乡关系
        二、城乡关系发展基点的特色
    第三节 汉代城乡关系发展的主导力量
        一、官方对民间力量的引导
        二、城乡关系的主导力量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古代文献
    二、考古与简牍资料
    三、今人着作
    四、学术论文
    五、海外研究资料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内容结构
        (三)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东南沿海地区
        二、服务业
        三、国际竞争力
    第二节 理论综述
        一、比较优势理论
        二、配第-克拉克理论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特征分析
    第一节 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现状
        二、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特征分析
        一、黑龙江省服务业特征分析
        二、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特征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总体比较
    第一节 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生产要素条件
        二、需求条件
        三、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四、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五、机遇和挑战
    第二节 基于竞争力指数的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一、评价体系
        二、国际竞争力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一节 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黑龙江省金融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东南沿海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概况
        三、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第二节 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黑龙江省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东南沿海地区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三、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旅游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经验
        一、加强投资的引擎作用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二、提升福利政策,大力引进高端人才
        三、大力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四、突出金融、旅游业示范效应
    第二节 促进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对黑龙江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建议
        二、对黑龙江省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三、对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四、促进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明的进程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2.3 主要研究动态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5.1 人地关系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文化生态理论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3.1.1 内涵
        3.1.2 内涵解析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2 内容框架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3.3.1 综合评价模型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研究区识别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3.2 研究方法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4.3.5 小结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4.5.6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5.1 综合集成评价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2 空间效应分析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6.2.4 空间聚类法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8.4 问题和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5)“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及其意义
        1.1.2 海洋经济深化发展是助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迫切需要
        1.1.3 海陆再平衡是新时期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海洋经济”以及“‘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1 国外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2 国内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与海洋经济文献综述
        2.1.4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
        2.2.1 “一带一路”
        2.2.2 海洋经济
        2.2.3 海洋文化
        2.2.4 海陆再平衡
    2.3 理论工具
        2.3.1 空间经济学理论
        2.3.2 产业经济理论
        2.3.3 区域经济理论
        2.3.4 海洋经济理论
    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
        2.4.1 提出“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的政策背景
        2.4.2 海陆耦合关联分析
        2.4.3 海陆再平衡的内涵
        2.4.4 海陆再平衡的逻辑
第三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历程、现状与问题
    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历程
        3.1.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背景
        3.1.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阶段
    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3.2.1 福建省海洋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3.2.2 福建省海洋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3.2.3 福建省海洋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3.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与问题
        3.3.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成就
        3.3.2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评价
    4.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海丝核心区与政策叠加效应
        4.1.1 福建海洋经济迎来的崭新经济机遇——海丝核心区建设
        4.1.2 “一带一路”倡议后福建海洋经济迎来政策方案密集的环境
    4.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
        4.2.1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资源基础与条件
        4.2.2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与条件
        4.2.3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科研基础与条件
        4.2.4 福建省深化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文化基础与条件
    4.3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评价
        4.3.1 海洋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4.3.2 有关数据说明
        4.3.3 实证数据与解释
        4.3.4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实证研究
        4.4.1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方法
        4.4.2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式
        4.4.3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的数据及解释
        4.4.4 福建省海陆耦合发展评价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海陆再平衡特征分析与战略选择
    5.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分析
        5.1.1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特征
        5.1.2 海陆相关基础关系与海陆再平衡动因分析
    5.2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相关要素再平衡
        5.2.1 海陆资源要素再平衡
        5.2.2 海陆资本要素再平衡
        5.2.3 海陆技术要素再平衡
        5.2.4 海陆劳动力要素再平衡
    5.3 福建省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1 福建省与内陆地区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2 海峡两岸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5.3.3 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海洋经济海陆再平衡的战略选择
第六章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6.1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路径
        6.1.1 融入“一带一路”
        6.1.2 秉承两种发展:深化海陆协同发展、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6.2 福建省海洋经济深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6.2.1 完善海洋经济战略空间布局,促进海洋经济提质增效
        6.2.2 发展海洋湾区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6.2.3 推进海洋贸易环境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比较优势
        6.2.4 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加快高端要素集聚
        6.2.5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海洋高新技术人才,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6.2.6 以创新为驱动力,提升海洋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
        6.2.7 全域统筹海陆生态治理,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6)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第2章 港口群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港口群发展相关理论
        2.1.1 港口群经济
        2.1.2 规模经济
        2.1.3 产业聚集与扩散
        2.1.4 区域经济一体化
    2.2 港口群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 港口群经济研究相关方法
        2.3.1 DEA绩效评价理论
        2.3.2 聚集度评价
        2.3.3 空间计量经济
第3章 我国港口群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分析
    3.1 历史沿革
        3.1.1 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
        3.1.2 恢复建设(1970-1980 年代末)
        3.1.3 快速发展(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末)
        3.1.4 形成港口群(2000 年至今)
    3.2 发展现状
        3.2.1 环渤海港口群
        3.2.2 长三角港口群
        3.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3.2.4 珠三角港口群
        3.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3.3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2 主要成因
第4章 港口群发展的经济效应分析
    4.1 国民经济效应
        4.1.1 港口群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4.1.2 港口经济效益
        4.1.3 加强港口群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机制建设
    4.2 联动发展效应
        4.2.1 港口群经济对腹地经济的促进作用
        4.2.2 腹地经济对港口群经济的促进作用
    4.3 创新发展效应
    4.4 开放发展效应
    4.5 技术创新效应
第5章 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产业集聚水平与空间经济分析
    5.1 我国沿海港口群技术效率评价
        5.1.1 港口技术效率评价意义
        5.1.2 基于超效率DEA的港口产业技术效率评价模型
        5.1.3 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协方差分析
        5.1.4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5.2 我国沿海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评价
        5.2.1 环渤海港口群
        5.2.2 长三角港口群
        5.2.3 东南沿海港口群
        5.2.4 珠三角港口群
        5.2.5 西南沿海港口群
        5.2.6 我国港口群港口产业集聚水平总体分析
    5.3 我国沿海港口群空间经济分析
        5.3.1 港口群港口间空间经济影响模型建立
        5.3.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6.1 国际贸易环境
        6.1.1 国际贸易分工
        6.1.2 国际贸易变化
    6.2 “一带一路”倡议
        6.2.1 “一带一路”规划的实施
        6.2.2 “一带一路”下我国的贸易发展
        6.2.3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合作发展
    6.3 贸易协定影响
        6.3.1 中美贸易协议
        6.3.2 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6.3.3 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协定
        6.3.4 TTIP贸易协定
    6.4 亚太自贸组织
    6.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6.6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7章 对策建议与发展展望
    7.1 对策建议
        7.1.1 明确战略定位
        7.1.2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7.1.3 完善公平透明的宏观政策
        7.1.4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7.1.5 明确评价与激励机制
        7.1.6 推动港口群基础设施高效衔接
        7.1.7 构建一体化运输体制
        7.1.8 推进智慧港口建设
    7.2 中国沿海港口群发展展望
        7.2.1 环渤海港口群——新时代东北振兴、京津冀一体化
        7.2.2 长三角港口群——长江经济带
        7.2.3 东南沿海港口群——扩大两岸合作交流
        7.2.4 珠三角港口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7.2.5 西南沿海港口群——一带一路、东盟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福建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城镇化研究进展
        1.3.2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3.3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研究进展
        1.3.4 研究评述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
        2.1.3 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论
        2.2.2 协调发展理论
        2.2.3 人地关系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概况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章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动态评价
    4.1 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城镇化指标体系
        4.1.3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4.1.4 Topsis综合评价模型
    4.2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4.2.1 城镇化评价结果
        4.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格局
    5.1 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模型
        5.1.2 同步性模型
    5.2 协调发展格局分析
        5.2.1 协调发展时序特征
        5.2.2 协调发展空间格局
        5.2.3 同步性差异特征
    5.3 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5.3.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
        5.3.2 推动协调统筹,实现各区域城镇化共同发展
        5.3.3 因地制宜,绿色发展
        5.3.4 全民参与,提高环保意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2 研究框架与内容
        0.2.1 研究框架
        0.2.2 研究内容
    0.3 研究区域与方法
        0.3.1 研究区域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关于扩展大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1.1.1 国外的研究
        1.1.2 国内的研究
    1.2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要素的相关研究
        1.2.1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要素的定性描述
        1.2.2 关于城镇化内涵和要素的定量测度
    1.3 关于城镇要素格局的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1.3.1 国外的研究
        1.3.2 国内的研究
    1.4 关于泉州地区城镇化和都市区的相关研究
        1.4.1 关于泉州城镇化和都市区的直接研究
        1.4.2 关于泉州城镇化和都市区的间接研究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及简要评价
第二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区划及人口要素的时空格局
    2.1 引言
    2.2 就地城镇化中人口要素的特殊性
    2.3 人口要素的指标选取和扩展大都市区的区划
        2.3.1 前人的研究
        2.3.2 本研究的区划方案
    2.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的时空格局
        2.4.1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数量分析
        2.4.2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形态分析
        2.4.3 扩展大都市区时空格局之属性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3.1 引言
    3.2 就地城镇化中土地要素的特殊性及土地城镇化概念辨析
        3.2.1 就地城镇化中土地要素的特殊性
        3.2.2 土地城镇化概念辨析
    3.3 土地城镇化的数据来源和评价方法
        3.3.1 土地城镇化的数据来源
        3.3.2 土地城镇化的评价方法
    3.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3.4.1 基于数量和结构的分析
        3.4.2 基于空间形态的分析
        3.4.3 基于建筑景观特征的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4.1 引言
    4.2 就地城镇化中产业要素的特殊性及研究方法选择
        4.2.1 就地城镇化中产业要素的特殊性
        4.2.2 研究方法选择
    4.3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4.3.1 产业规模的时空格局
        4.3.2 产业结构的时空格局
    4.4 小结
第五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时空格局
    5.1 引言
    5.2 就地城镇化中社会要素的复杂性
    5.3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空间现状
        5.3.1 实体性社会要素的空间特征
        5.3.2 居民生活方式的空间特征
    5.4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社会要素的时间演变
        5.4.1 实体性社会要素的时间演变
        5.4.2 居民生活方式的时间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及其动力机制
    6.1 引言
    6.2 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1 就地城镇化中城镇要素组合的特殊性
        6.2.2 核心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3 城乡融合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6.2.4 扩展大都市区多维城镇要素组合的综合时空格局
    6.3 城镇要素组合时空格局的动力机制
        6.3.1 自然地理机制
        6.3.2 制度政策机制
        6.3.3 管理机制
        6.3.4 文化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7.1.1 人口要素的时空格局
        7.1.2 土地要素的时空格局
        7.1.3 产业要素的时空格局
        7.1.4 社会要素的时空格局
        7.1.5 城镇要素组合的时空格局
        7.1.6 城镇要素组合格局的动力机制
    7.2 理论和实践启示
        7.2.1 理论启示
        7.2.2 实践启示
    7.3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农村城镇化概念界定
        1.2.2 国外研究概述
        1.2.3 国内研究概述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创新及不足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及不足
第二章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状况
    2.1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特征
        2.1.1 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特征
        2.1.2 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特征
        2.1.3 城镇化发展规模结构特征
        2.1.4 城镇化发展作用主体特征
    2.2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明显
        2.2.2 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
        2.2.3 城镇行政区划不合理,城镇规模偏小
        2.2.4 县域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水平现象突出
第三章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3.1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3.1.1 构建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3.1.2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测度
    3.2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分析
        3.2.1 福建省要素城镇化水平差异
        3.2.2 福建省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及三个层面地区差异
        3.2.3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聚类下分类地区差异
    3.3 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原因分析
        3.3.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3.2 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
        3.3.3 经济水平和工业化水平的影响
        3.3.4 地区间比较利益差异的影响
第四章 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影响福建省农村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4.1.1 产业动力因素
        4.1.2 城镇化主体作用力因素
        4.1.3 人口吸引力因素
    4.2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4.2.1 农村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4.2.2 回归分析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5.1 东南沿海地区
        5.1.1 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1.2 促进县域组团发展,缩小县域间差距
        5.1.3 增强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5.2 西北内陆地区
        5.2.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
        5.2.2 加大农村城镇投资、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城镇化
        5.2.3 推进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增强人口吸引力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空差异及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农业产业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文献综述
        1.2.3 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互动关系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
    2.1 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2.1.1 经营探索时期
        2.1.2 规模培育时期
        2.1.3 调整提高时期
        2.1.4 跨越式发展时期
    2.2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
        2.2.1 农业总产值迅速提高,结构不断调整
        2.2.2 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2.2.3 农业生产基地和加工产业集群逐步形成
        2.2.4 农产品和农资流通市场体系较快发展
        2.2.5 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2.3 基于熵值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2.3.1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2 评价方法分析
        2.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3.4 评价综合得分的确定
        2.3.5 评价结果分析
第三章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空差异
    3.1 农村劳动力现状
        3.1.1 农村劳动力区域分布
        3.1.2 农村劳动力结构
        3.1.3 农村劳动力就业概况
        3.1.4 农业剩余劳动力
    3.2 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综合水平时空差异分析
        3.2.1 农村劳动力就业综合水平指标体系建立
        3.2.2 评价方法选择与权重确定
        3.2.3 评价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互动关系
    4.1 产业化-就业的交叉互动理论基础
        4.1.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及组织创新理论
        4.1.2 规模经济理论
        4.1.3 分工协作理论
        4.1.4 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4.2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相互影响
        4.2.1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4.2.2 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4.3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互动机理
        4.3.1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动态循环互动
        4.3.2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相互作用的特点
第五章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耦合关系实证分析
    5.1 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耦合条件、特征及类型
        5.1.1 耦合需求条件
        5.1.2 耦合发展特征
        5.1.3 耦合关系划分
    5.2 耦合系统分析模型的构建与指标的选择
        5.2.1 分析方法选取与模型构建
        5.2.2 系统指标的选择
    5.3 耦合关系时空分析
        5.3.1 耦合度变化总体特点分析
        5.3.2 耦合度趋势分析
        5.3.3 耦合度类型划分及各地市耦合度分析
    5.4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耦合关系实证检验
    5.5 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农业产业化适度超前的扶持政策
        6.2.2 促进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耦合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表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城乡关系研究[D]. 王越. 山东大学, 2021(11)
  • [2]福建省县域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翁祖灯.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黑龙江省与东南沿海地区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史向荣.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4]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海洋经济深化发展路径研究[D]. 吴丹洁. 西北大学, 2019(07)
  • [6]中国沿海港口群经济发展研究[D]. 宋长利. 辽宁大学, 2019(11)
  • [7]福建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格局研究[D]. 吴琛璐.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泉州扩展大都市区城镇要素及其组合的时空格局 ——基于就地城镇化的视角[D]. 肖宝玉.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9]福建省农村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罗瑞雪. 福州大学, 2014(10)
  • [10]福建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空差异及耦合关系[D]. 黄治铭. 福州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福建省东南沿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