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富营养化及进水河水处理研究

抚仙湖富营养化及进水河水处理研究

一、抚仙湖富营养化与入湖河水处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园园[1](2020)在《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域开发强度和类型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系统出现了环境质量恶化、生态功能的退化。在区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云南地区部分湖泊经历了流域植被退化、水文调控增强、污染物输入增加、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等环境胁迫,近几十年来出现了水体水质下降、藻类爆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湖库的生态安全水平降低、水资源总量减少,制约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该地区类型众多的湖泊,已有现代调查集中于水体的资源与环境评价,而揭示湖泊长期变化的沉积物研究缺乏与现代过程的有机结合,缺少考虑流域地表过程与水体环境特征、湖泊理化性质与生物群落响应等耦合过程,急需开展多时空尺度相结合的模式识别与综合评价。与浅水型湖泊相比,深水型湖泊(如最大水深>10 m)具有水资源储量大、换水周期长、热力分层稳定、湖滨带不发育等特点,呈现出较强的环境敏感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本研究应用湖沼学和古湖沼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湖泊-流域-大气的地表系统及其关键过程,结合季节调查、沉积物分析和湖泊对比研究,探讨了深水湖泊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驱动过程及其区域模式,可为云南地区深水型湖泊的生态评估与流域管理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本研究选取滇西北地区的五个深水型湖泊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流域开发历史不同的泸沽湖和程海开展湖泊与流域的现代调查,首先识别典型流域植被类型下土壤碳酸盐岩风化速率与湖泊水体环境的季节变化特征,揭示湖泊生物(硅藻)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水体理化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湖泊开展沉积物钻孔分析,在建立高分辨率年代序列基础上,利用不同代用指标(粒度、磁化率、碳酸盐、水体总有机碳(TOC)、碳氮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等)重建了流域开发与湖泊环境的变化历史,通过藻类指标(色素、硅藻群落)揭示了生物群落响应的变化模式,结合多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通过同一气候区内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研究,甄别了不同流域开发类型下湖泊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及其对关键生态过程的驱动强度。通过季节调查、沉积物记录分析以及湖泊对比,本研究重建了云南深水湖泊碳循环及藻类响应不同流域开发历史的区域模式,为深水湖泊的生态评价与流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1)现代调查表明,流域碳酸盐岩的风化速率与流域植被类型显着有关,湖泊水体无机碳浓度呈现季节变化模式。不同植被类型下泸沽湖流域碳酸盐岩风化速率的差异显着,乔木林中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270.2 mg·m-2·d-1)是灌丛的1.6倍左右(173.7 mg·m-2·d-1)。程海流域不同类型灌木林内的碳酸盐岩溶蚀速率接近,而桉树林内岩石风化速率(16.9 mg·m-2·d-1)显着低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90.6 mg·m-2·d-1)。对比泸沽湖的相关结果,程海流域的平均溶蚀速率(77.32±41.67 mg·m-2·d-1)远低于泸沽湖(222.56±64.93 mg·m-2·d-1)。程海流域内的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26%),而泸沽湖流域林地覆盖度约为47%,不同流域间的对比结果同样表明,植被的正向演替(即由灌木向森林演替)过程对岩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泸沽湖水体CO32-主要受到流域季节性输入影响,而作为水生生物重要碳源的HCO3-浓度在水体垂直剖面上的变化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在程海中,生物的同化作用同样显着影响了湖泊无机碳的溶解-沉降过程。(2)泸沽湖和程海水体的有机碳循环与藻类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干湿季节性差异。其中,泸沽湖流域森林覆盖度(47%)显着高于程海(20%),两个湖泊水体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呈现相反的变化模式。程海水体叶绿素与DOC呈显着的相关关系(P<0.001,r=0.57),表明湖泊初级生产力是水体有机碳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9年泸沽湖水体营养盐(TN、TP)浓度在5月份时最高(750.5±161.4μg/L和52.4±43.1μg/L),雨季时期营养盐浓度显着降低(457.6±122.0μg/L和17.9±11.3μg/L);而程海水体营养盐(TN、TP)在雨季(1175.2±230.1μg/L、92.3±65.7μg/L)显着高于旱季(1300.1±440.8μg/L、72.5±45.5μg/L),可能反映了流域地表径流与面源输入(如磷)的影响。泸沽湖水体中嗜氮硅藻全年占优反映了磷限制的湖泊状态,而程海较高的水体pH值促进了喜碱种Cyclotella meneghiniana的优势地位,同时水体高营养含量导致耐污种Nitzschia spp.具有较高的优势度。水温升高促进了两个湖泊小个体硅藻的增加,反映了水体热力分层对硅藻群落构建的影响。水温、硅酸盐、营养盐浓度是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因子,分别解释了群落变化的7.8%、5.7%和10.3%;而水温、电导率和营养盐分别解释了程海水体硅藻群落变化的30.7%,13.7%,6.1%。(3)沉积物记录显示,流域开发的增强显着改变了深水湖泊碳循环与藻类变化的长期模式,并与流域开发历史相关。1950年代开始,泸沽湖流域森林的大规模砍伐导致了土壤侵蚀强度(如磁化率)的快速增加,陆源输入有机碳(水体TOC)和无机碳(沉积物碳酸盐)的同步降低且持续减少(水体TOC由6.6±0.2mg/L降低至3.9 mg/L,沉积物碳酸盐含量由12.1±1.2%降低至7.2±3.2%)。相反地,程海流域在近250年内土壤侵蚀强度相对稳定、沉积物碳酸盐水平无显着变化,但沉积物营养盐含量、叶绿素水平(沉积物色素)和水体TOC水平自1980年代开始快速上升,反映了水体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生物量的增加和内源有机碳的累积。随着泸沽水体TOC浓度的持续降低,水体透明度逐渐增加并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因此,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泸沽湖沉积物有机与无机碳含量,而程海内源有机质的快速积累过程表明其有机碳循环主要受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同时区域气候的变暖导致了湖泊热力分层强度的增加和水动力的减弱,出现了小个体硅藻逐渐占优的相同趋势。(4)五个深水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及区域气候变暖显着促进藻类生物量的升高,增加湖泊有机碳汇,而湖泊水文的人为调控(如筑坝建闸等)延长了水体滞留时间、降低水动力条件,促进了碳酸盐的沉降和累积。由于不同流域的干扰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差异,滇西北深水湖泊中气候变暖、水文改造和富营养化过程产生的湖沼学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其中,营养水平是区域尺度上硅藻群落演替的主要驱动因子,解释了硅藻群落结构演替的44.8%。监测数据分析的季节尺度和年际尺度上,湖泊初级生产力主要受营养水平的升高所驱动;而基于沉积物记录的百年尺度上,长期的气候变暖是促进湖泊初级生产力提升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所述,流域植被退化、水体富营养化、人为水文调控增强共同驱动了百年尺度上滇西北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的变化。流域植被退化显着降低了有机与无机碳的输出,而水文调控增强和富营养化则分别对湖泊无机碳和有机碳的埋藏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区域气候的变暖通过增强深水湖泊热力分层过程促使其硅藻群落呈现小型化的特征,并可能通过食物链作用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产生重要的生态效应。因此,对滇西北深水湖泊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需要加强流域植被的恢复与污染物的防控,同时需要考虑水文管理模式的优化(如增强水动力条件)和减缓区域变暖生态效应。

姜泉良[2](2020)在《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泊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湖泊生物组成、营养水平的变化直接影响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目前虽然能精确测定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但一定时间内受矿化作用的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建立动态评估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其耦合因素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三个湖泊(滇池、抚仙湖和措普湖)中15根沉积柱,得到751个沉积样品;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得到24个样品。测定了样品的同位素、多种类型碳、多种营养盐、色素类、短链类异戊二烯(ISO)类、正构烷烃和硅藻共7类24个指标,得到37037个原始数据。本研究通过分析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并进行源解析,确定了有机碳来源与有机碳埋藏量的定量关系;通过构建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BMR-OC),反演了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历史,并预测了已埋藏有机碳的未来变化;通过筛选与有机碳埋藏量关联的多种因素确定关键性耦合因素氮磷比(TN/IP,总氮/无机磷)和总氮(TN),并进一步分析了TN/IP和TN与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及埋藏量间的定量耦合关系。最终形成了一套动态评估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的体系,并分析了沉积物中营养盐与有机碳的定量耦合纽带。主要结果如下:(1)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与营养盐浓度有明显的耦合关系。湖泊水体营养水平高或沉积物营养水平高均有利于湖泊中有机碳的埋藏。沉积物总氮浓度高(达到16 mg g-1)的贫营养湖泊措普湖沉积物样品中有机碳浓度均值达到39.39 mg g-1,远高于富营养湖泊滇池(25.2 mg g-1)和贫营养湖泊抚仙湖(8.84mg g-1)中的浓度。(2)有机碳的来源定量影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利用源解析方法分离出的因子可以定量模拟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埋藏量。不同因子的埋藏系数差异明显,措普湖中四个因子的埋藏系数分别为0.01,24.43,3.00和6.63。利用少数因子就可以解释沉积物中大部分有机碳的埋藏情况。(3)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是通过时间纽带联系的动态整体。通过构建BMR-OC动态模型可以模拟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历史及未来演变。对模型结果进行拟合度分析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拟合系数R约为0.93(n=651)。灵敏度分析显示模型对实测数据中的定年数据具有一定的容错性,对模型系数中的沉积系数、矿化潜力反应敏感,可以很好的反映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与长期埋藏情况。(4)近几十年不同湖泊中有机碳沉积量与埋藏量变化显着。相较于1949年,到2000年时滇池有机碳沉积量增加40%,长期埋藏量增加60%;措普湖有机碳沉积量增加195%,长期埋藏量增加208%;抚仙湖有机碳沉积量下降15%,长期埋藏量下降23%。(5)湖泊沉积物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特征差异明显。以菌藻源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年内,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20年间,以陆源输入为主的有机碳矿化主要发生在沉积后10~100年间。(6)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通过“营养盐→端源因子→有机碳”的纽带耦合端源因子的贡献率和贡献量,进而耦合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量、矿化量与埋藏量。通过分析端源因子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将因子分为背景因子(BF)与响应因子(RF)。其中沉积物中TN/IP与响应因子贡献率(RF/(BF+RF))呈指数关系;TN与响应因子贡献量呈线性关系,如滇池中每单位TN的变化导致2.2单位响应因子贡献量的变化。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的变化可以解释滇池沉积物中80%以上有机碳沉积量与矿化量的变化,也可以解释90%以上有机碳埋藏量的变化。

秦源[3](2020)在《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旅游作为能够希望解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被各国研究者、政府关注,生态旅游也因为其优质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越来越“挑剔”的旅游者的需要而备受旅游者的喜欢。云南澄江抚仙湖拥有澄净的湖水、神秘的水下古城、寒武纪的古生物化石等优质自然环境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发展旅游提供天然的条件,但是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水体交换周期长、森林覆盖率低、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制约着旅游业发展,既要保护好抚仙湖这一汪碧水,又要让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为沿湖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为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为当地政府提供财政收入,所以云南澄江抚仙湖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收入和生态保护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旅游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现状、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分析抚仙湖发展生态旅游具有的国内独有自然资源、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生态保护备受重视、经济基础发展较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存在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旅游产品功能不清晰、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面对抚仙湖美誉度提升、政府支持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和旅游市场广阔的机遇,面临抚仙湖知名程度低、季节性旅游明显和社会经济风险增加、游客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等挑战。将以上影响生态旅游发展主要因素建立矩阵,进行综合分析。向旅游相关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使用SPSS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结合SWOT分析结果,对抚仙湖发展生态旅游战略进行分析,提出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在坚持生态优先、环境承载力控制和因地制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原则下,选择增长型战略发展生态旅游业。提出采取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建设生态旅游精品路线、改进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延长生态旅游产业链、优化生态旅游管理体系、加强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等六个方面的措施来保障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周娟[4](2019)在《近60年来仙女湖硅藻群落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仙女湖作为国家4A景区以及新余市主要的饮用水源地,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水质退化现象,这些现象都将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供水。本文以仙女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古湖沼学方法分析仙女湖沉积柱状样S1的沉积营养指标: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C/N(TOC/TN)以及生物指标:沉积硅藻与现代硅藻(浮游硅藻与底栖硅藻),结合210Pb和137Cs测年建立的沉积深度-年代时间序列框架以及流域历史资料,利用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冗余分析(RDA)等分析方法,研究仙女湖近60年来富营养化进程,揭示沉积硅藻对富营养化的响应以及硅藻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因子及其响应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210Pb和137Cs测年CRS方法计算得出,37cm长度的沉积柱代表155年的沉积结果,全文只针对有效深度0-23cm沉积样品进行分析,对应的年代为1955-2018年。(2)在S1柱状样23个样品和9个底栖硅藻样品、12个浮游硅藻样品的分析中,共鉴定了硅藻2纲5目10科24属142种硅藻(包括变种),主要优势种为Aulacoseira alpigena、Aulacoseira granulata、Cyclostephanos duius、Cyclotella meneghiniana、Cyclotella bodanica Grunow、Cyclotella radiosa、Cocconeis placentula、Fragilaria ulna、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柱状样沉积硅藻组合能够较好地代表和反映整个湖区的湖区环境(3)利用硅藻的相对丰度数据进行约束层次聚类分析(CONISS)方法分析了S1沉积硅藻组合,将硅藻群落划分为4个硅藻组合带。各带硅藻组合特征如下:组合I带(23-20cm;1955-1961年)主要以沉积硅藻为主;营养元素含量整体偏低;组合II带(20-15cm;1961-1983年)浮游硅藻含量在逐渐增多,耐营养种Cyclostephaus duius、Cyclotella meneghiniana、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在该带开始陆续出现,营养元素含量呈现增加趋势,但增率偏低;组合III带(15-5cm;1983-2009年)浮游硅藻优势逐渐凸显,耐营养种Cyclostephaus duius、Cyclotella meneghiniana、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在该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且含量均达到最大值;其次,营养元素在该阶段均达到峰值;组合IV带(5-0cm;2009-2018年)浮游硅藻种类增多,耐营养种Cyclostephaus duius、Cyclotella meneghiniana、Achnanthes minutissima等含量整体减少,营养元素较于组合III带含量整体降低并趋于稳定。仙女湖的硅藻群落由底栖类型硅藻向浮游类型硅藻演替,耐营养属种在1983年至2009年(组合带III)中最为丰富。(4)根据各带硅藻组合特征、优势种的生态习性、TDI数值和营养指标的变化可知仙女湖在建库后营养水平开始上升,并在1983年-2009年达到最高,之后营养水平有所下降,但仍不容忽视。(5)沉积物TP、TN与气温是影响硅藻组合演替的3个显着变量,分别单独解释硅藻组合方差的11%,6.3%与5.3%。仙女湖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气候变化对硅藻物种多样性产生了影响且驱动模式大致一样,均呈现单峰模式。

蔡娜[5](2019)在《星云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水位上涨期叶绿素α的响应》文中提出目前我国湖泊水环境和水资源问题突出,湖泊富营养化是云贵高原湖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污染治理成为解决云南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重中之重。本文选取云南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的浅水湖泊星云湖为研究对象,对水温(WT)、总氮(TN)、总磷(TP)、氮磷比(TN/TP)、藻蓝蛋白(PC)、叶绿素a(Chl-a)、浊度(Turb)、pH值、光学溶解氧(ODO)、总溶解性物质(TDS)和电导率(Cond)等参数进行了近三年的监测,旨在分析星云湖长期以来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关联性,以及水位上涨期叶绿素a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索主要水质污染物及来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得出的具体结论如下:(1)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各有特点:TDS与Cond时空变化较小;pH值的空间变化较小,时间变化较大;TN、TP、TN/TP、和Turb时空变化较大;ODO、Chl-a和PC时空变化显着。分析发现,时空变化大的参数多为与藻类的生长相关性较高的参数。从近三年PC与其他水质参数间的相关性看,星云湖藻类生长不仅在WT和pH的影响下受到内源释放的营养盐的影响,使得Turb和ODO随着藻类的大量繁殖发生变化,也受到降水驱动带入的营养盐的影响,长期以来TN与藻类生长的相关性较强。(2)丰水期,整体上Chl-a浓度随水位上涨而增加,营养盐是驱动星云湖水质变化的主要因子。与近三年来水质参数间的相关性相比,此时期营养盐对藻类生长的影响显着性增强,理化参数与营养盐的相关性也增强,表明此时期随着水位变化,湖水理化性质随之发生改变,对内源营养盐的影响增强。而此时期藻类指标和营养盐相对于降水的变化规律有一定的滞后性,表明湖泊内部沉积的内源污染物与降水带入的外源污染物有一定的相关性,降水驱动使湖泊内源营养盐增加。(3)在所监测的水位上涨期内,星云湖营养程度为重度富营养-异常富营养。长期水质等级在IV劣V类之间,水质功能较低,夏季水质超标最为严重。超标的主要污染物为TN、pH和TP,因此可根据对应污染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措施治理。(4)星云湖水体TDS和Cond,PC和Turb、TN、TP的时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组数据内部参数高度相关,因此可通过建立模型用已知参数预测未知或者错误参数。

苏斌[6](2019)在《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由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普遍化等引发的水安全问题一直是限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已威胁到区域公共安全甚至人类生存。然而滇池流域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进入地表水体的氮素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水体富营养化和水质恶化等水环境问题,使区域公共水资源安全问题愈发严重。因此削减氮素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氮素污染提出有针对性的精准治理措施,减少滇池纳污负担,恢复和改善滇池河湖系统水环境,缓解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论文以宝象河流域为研究区,系统监测了流域贡献端元和干流水体氮、磷素赋存形态浓度、水体δ15N-NO3-和δ18O-NO3-以及水环境因子参数值。基于水体硝酸盐15N、18O同位素对干流不同区位河段氮素污染源进行示踪,探究了水体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过程,采用SIAR模型定量计算了不同端元的贡献率;通过分析流域不同贡献端元径流和干流水体氮、磷赋存形态及污染特征,结合宝象河水文观测资料,定量计算了氮素面源污染汇入河道后,在河道输移过程中氮的转化量,揭示了氮素转化过程、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估算了面源污染进入河道发生转化后的宝象河氮素输移通量。论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宝象河干流雨季径流硝酸盐δ15N总体呈现从河源至入湖口先增后减的趋势,其范围是6.6‰—9.7‰,而干流水体硝酸盐δ18O则呈现自上游至下游先减后增的趋势,其变化范围为3.4‰-14.6‰。河源地区水体硝酸盐来源以雨水和土壤径流为主;上游地区硝酸盐主要来源于村镇源、农业源和雨水,其中农业源主要来自于铵肥和粪肥;中游地区的硝酸盐主要来自于村镇源和农业源;下游地区的硝酸盐则主要来自于农业源、村镇源和城市源。宝象河水体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雨季采样期间,宝象河干流水体当中没有发生显着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宝象河干流氮素污染源按硝酸盐贡献率从大到小的排序分别是:农业源(31.2%)>村镇源(29.8%)>城市源(20.3%)>雨水(18.7%)。整体上来看,不同端元硝酸盐贡献率表明,宝象河从上游开始至下游入湖口硝酸盐均以与城市化相关的村镇、城市来源为主,其占到了干流硝酸盐总贡献率的40%—50.1%,其次为农业源,其贡献率占到30.6%—31.2%,雨水的贡献率占比18.8%—29.4%。(2)宝象河流域主要氮素贡献端元中,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排污口径流总氮(TN)浓度变化范围分别是0.21-33.55mg/L、0.69—54.72mg/L、1.52—30.61mg/L,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为8.97mg/L、15.05mg/L和15.02mg/L。三类贡献端元中,溶解态无机氮(DIN)均是径流氮素的主要赋存形态,而DIN的组成当中氨氮(NH4+-N)、硝酸盐氮(NO3--N)和亚硝酸盐氮(NO2--N)的浓度年均值在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污染口占总氮浓度年均值的百分比分别为:12%、46%和5%,74%、4%和2%,85%、0.2%和0.2%。雨季(5月—10月)是农田氮素释放和输移的高峰期,雨季农田沟渠径流总氮浓度达到了旱季的13.9倍。宝象河干流水体TN、颗粒态氮(TPN)、溶解有机氮(DON)和DIN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的递增趋势,其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27—9.63mg/L、0.13—0.89mg/L、0.046—1.8mg/L和0.089—6.94mg/L;在干流水体主要赋存形态DIN中,上游以NO3--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总氮的32%—52%,中游以NH4+-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了总氮的32%—38%,下游则以NO3--N为主,其浓度年均值占到了总氮的37%。NH4+-N主要出现在雨季(5-10月),而硝酸盐氮(NO3--N)则主要出现在旱季。流域面上主要磷素贡献源当中,农田沟渠、村镇排污口和城市排污口径流总磷(TP)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14、1.12和1.4mg/L;各贡献源径流均以溶解态总磷为主(TDP)。干流水体TP、TDP和颗粒态磷(PP)浓度均值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沿岸贡献的TDP可能是导致宝象河干流上游漕河至下游宝丰湿地水体磷素以TDP为主要赋存形态的重要原因。(3)宝象河干流上游河段和中游河段主要表现出对TDN的消纳作用,其消纳量分别为84.59t/a和102.44t/a,滞留率则分别为25%和23%,而下游河段则表现出对TDN的释放作用,其释放量为150.65t/a;上、中游对TDN的消纳作用和下游对TDN的释放作用高峰期均在雨季(5-10月)。TPN在宝象河上游河段和下游河段总体上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3.09t/a和4.72t/a,中游则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其消纳量为29.59t/a;雨季(5月-10月)是宝象河径流TPN发生滞留和释放作用的高峰时期。溶解无机氮当中,NH4+-N在宝象河上、中、下游河段均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而且在雨季较为显着,其在上、中、下游河段年滞留率分别为31%、53%和13%,消纳量分别为50.15t/a、156.38t/a和30.91t/a;NO3--N在上游河段主要表现为消纳作用,其滞留率和消纳量分别为21%和19.87t/a,而中游和下游则主要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23.28t/a和115.56t/a;NO2--N在宝象河上、中、下游河段均表现为释放作用,其释放量分别为4.94t/a、6.72t/a和7.69t/a。宝象河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主要以溶解态氮的转化为主,具体表现为:以上游和中游为主的雨季对NH4+-N的消纳;下游河段雨季对DON的释放,雨季末期及旱季对NO3--N的释放。宝象河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主要受到水环境本身的水化学条件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生物的作用和水体环境温度的影响。(4)流域面上各用地类型区域汇入河道的氮素面源污染TN总量为745.28t/a。氮素面源污染汇入河道后,在河道的输移过程中发生了氮的转化作用,主要表现为NH4+-N的占比从61%减少至32%,而NO3--N的占比从14%增加至33%,DON的占比从11%增加至21%,这些氮素赋存形态的转化最终导致汇入宝象河的氮素面源污染TN数量减少,其减少量为58.16t/a。将在河道内输移过程中氮的转化量纳入计算后,宝象河最终的TN输移通量为687.12t/a。研究结果能为滇池流域氮素面源污染排放的削减,以及流域水环境氮污染精准治理措施的制定和改善由水质型缺水引发的流域缺水、用水难等区域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杨恩秀[7](2019)在《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由非点源污染造成大量污染物质进入水体,是直接导致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非点源污染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境和民生问题。抚仙湖储存了大量的优质水资源,对云南省乃至全国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湖泊周边区域的发展,抚仙湖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水体存在被污染的风险。因此,研究抚仙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对其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考虑了降雨和地形影响因素的改进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负荷值,并对其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对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估算,基于土壤侵蚀与泥沙流失之间的关系,对泥沙流失量进行估算;最后在对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和泥沙流失量估算的基础上,结合影响非点源污染风险的自然因素,选取了多个因子构建了非点源污染风险综合评价指标对抚仙湖流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按子流域区划对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级。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抚仙湖2016年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分别为1058.536U 100.845t。非点源氮污染中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畜禽养殖>大气沉降:非点源磷污染中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大气沉降。磷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原因是流域内生猪产量较多,其排泄物中磷素的含量较高。各乡镇中龙街镇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最高,其次是右所镇与路居镇。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平均负荷强度分别为1.940t·km-2、0.186t·km-2,负荷强度属于较低水平。在流域北部、西部与东部等地区是非点源氮磷负荷强度较大的区域。农业用地、农村生产生活等是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为减少流域水体污染,控制农业、畜牧业的污染排放,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的污水处理率等措施具有重要作用。(2)抚仙湖流域2016年的土壤侵蚀总量为80.315万吨/年,泥沙流失量为22.167万吨/年,流域的平均侵蚀模数为1158t.km-2·,属于轻度侵蚀强度。流域泥沙流失强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于湖泊北岸及湖泊沿岸,该区域地势比较平坦,且多为居民点和建设用地。泥沙流失强度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和东南部,该区域的坡度比较高,且以草地和裸地土地类型为主。地形是影响流域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泥沙流失强度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泥沙流失强度排序为:裸地>草地>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因此,应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加强流域高山地区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有效提高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3)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值最高是0.916,平均值是0.407,属于中等风险水平。整个流域在空间上表现出湖泊北部的平原地区、东岸的海口镇附近以及部分南部片区的风险程度较高,空间分布特征与氮、磷流失强度的总体特征相似。非点源污染风险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氮、磷的流失,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河流距离大小的控制。湖泊北岸的平原区是氮磷污染物的关键源区,主要是由农业导致的污染物流失。泥沙流失强度空间分布特征与地形特征基本一致,对于防止泥沙流失的措施的实施应重点关注于坡度较陡的荒山区域。通过对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和高风险区的识别,应有针对性的对流域非点源污染进行防治,做好不同区域的污染控制规划,加强对非点源污染源区及迁移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李石华[8](2018)在《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LC)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的多尺度影响已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及其对水环境影响研究对流域土地利用优化、水环境质量改善及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省典型高原湖泊流域--抚仙湖流域为研究区,以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于1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为数据源,发展了一种能有效提高流域尺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的多尺度随机森林分类方法,分析了流域LULC多尺度时空演变规律与驱动力,揭示了流域不同污染源区水质对LULC类型与格局的尺度依赖性,构建了流域水质与LULC类型及格局的时空关系模型,识别了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相互作用的特征尺度,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基于LULC变化情景模拟流域水质变化,提出了水环境保护策略与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流域LULC时空演变特征。(1)LULC信息提取。基于随机森林算法,融合初始分割尺度与最优分割尺度的多尺度光谱、几何和纹理对象特征,构建了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并利用初始分割尺度(BSVM)、最优尺度分割(OSVM)、像素级分割(PSVM)、多尺度随机森林(MSORF)方法对抚仙湖流域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高分辨遥感影像开展分类实验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MSORF分类精度总体优于PSVM、BSVM、OSVM,其精度可分别提高约9%、7%、4%,该方法可用于流域尺度LULC信息提取。(2)流域20052017年LULC类型变化。水域、林地、耕地、草地为流域主要地表覆盖类型,四种地类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95.59%(2005年)、95.00%(2008年)、93.89%(2011年)、93.43%(2014年)、92.50%(2017年)。其余六种地类(房屋建筑(区)、道路、园地、构筑物、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合计分别占总面积的4.41%(2005年)、5.00%(2008年)、6.11%(2011年)、6.57%(2014年)、7.50%(2017年)。人工地表类型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自然地表覆盖类型则相反。其中,人工堆掘地2017年的面积是2005年的5倍,而水域面积仅变化了0.08%。LULC收入与支出分析表明,耕地、林地、草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减少,而荒漠与裸露地表、道路、房屋建筑区、水域的变化则表现为空间位置的转移。上述结果表明,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的LULC类型变化显着。流域LULC变化主要受坡度、高程和距最近道路的距离影响。(3)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流域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和综合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动态度存在差异。全流域尺度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18),而各河岸缓冲区20112014年最小(0.56)。子流域尺度上,代村河流域20052017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6.87),而尖山河流域最小(1.64)。河岸缓冲区尺度上,各河岸缓冲区尺度上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值均大于5且100米缓冲区的值普遍大于其余缓冲区。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最大的分别是:代村河河岸300米缓冲区内的荒漠与裸露地表(50.6%)、尖山河河岸700米缓冲区内的人工堆掘地(276.36%)、梁王河河岸3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园地(344.63%)、马料河河岸10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构筑物(160.84%)、牛摩河河岸100米缓冲区范围内的草地(56.17%)。总体来看,流域LULC变化属于极缓慢变化型,河岸缓冲区的动态度高于子流域和全流域,距离河岸100米和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河岸的动态度较大,人类干扰是流域LULC动态度变化的重要推手。(4)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与表达。1)基于变化轨迹原理,在JQuery和ECharts环境中,以Java Script为开发语言,实现了流域5个时段10个LULC类型的转换计算(3894种),揭示了各地类在研究时段的90种主要转移路径和方式,并将其动态可视化。2)构建基于地类图斑的LULC变化时空分析算法,并集成了时间轴动画、多视窗和实体回溯三种方法全面刻画了LULC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耕地、园地、草地的变化量较大,分别为1.97%、1.59%、1.87%,水域变化最小(0.1%),LULC类型转移方式不一。如耕地主要向“园地”、“林地”、“人工堆掘地”、“草地”转换,而房屋建筑区主要向“人工堆掘地”、“园地”、“构筑物”转换。(5)流域LULC格局变化。选取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表明:20052017年,流域景观类型以林地为基质;斑块总数呈增加趋势,由17098个增加至20936个,增加近20%,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面积差异弱化,斑块面积标准差由368减少至343;斑块形状进一步复杂化;斑块自然连通性变化极小,由97.9减少至97.6。(6)流域土地利用强度变化。流域土地利用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随空间尺度增加而下降;流域土地利用强度总体以较强为主,但区域差异显着。抚仙湖北岸、南岸土地利用强度高,呈现高-高聚集。而在流域边界线附近为低-低聚集。从子流域尺度上看,东大河流域、马料河流域、代村河流域、路居河流域、牛摩河流域土地利用强度表现出高-高聚集,而其他流域的土地利用强度较低且呈零星分布,表现出高-低、低-高聚集特点。2、流域多尺度LULC变化与水质的关系(1)流域水质时空分异特征。1)入湖河流水质总体较差,而湖心水质仍为I类。入湖河流水质年平均水质均为劣V类。45个断面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处于III类劣V类的比例为47.67%,而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则为75.56%;总氮(Total Nitrogen,TN)超标非常严重,劣V类占比约90%。2)入湖河流水质空间变化差异显着。城区流域的COD较高,磷矿区流域的TP较高,山区流域的TN值较高。COD、TN、TP在各个子流域的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其变化规律差异显着。(2)流域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在剖析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关系时,充分考虑了流域内部LULC和污染源的空间异质性对水质指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的解释率具有显着差异。(1)流域各时空尺度下,不透水表面(Impervious Surface Area,ISA)、其他用地(人工堆掘地、荒漠与裸露地表)面积百分比均与水质指标呈正相关且对水质指标具有促进作用;而林草覆盖是影响水质的另外一个重要因子,其面积占比与水质指标呈负相关,这与预期的林草覆盖可改善水质的认识一致;种植土地(耕地、园地)与TN、TP呈负相关,但其增减不能较好地解释水质变化,表明种植土地对水质的影响复杂,这说明农业用地的面积占比不是影响TN的主要因子,这与研究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以及与受纳水体的距离、地形等因素有关。(2)子流域和河岸缓冲区尺度,景观多样性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Shannon’s Diversity Index,SDI)和香农均匀度指数(Shannon’s Evenness Index,SEI)、斑块面积标准差(Patch Size Standard Deviation,PSSD)、平均形状指数(Mean Shape Index,MSI)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子。而其余景观格局指数边缘密度(Edge Density,ED)、斑块连通性指数(Patch Cohesion Index,COHES)、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rea-Weighted Mean Fractal Dimension Index,FRAC-AM)虽与水质存在显着的相关性,但表现出空间尺度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景观斑块类型的总数(Number of Patch,NUMP)与水质关系无法合理解释。2)LULC类型及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特征明显。(1)在城区流域范围内的河岸缓冲区300m是LULC类型对COD影响的最强空间尺度(特征尺度)。这与其余高原湖泊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该结论的普适性还有待进一步验证。(2)LULC类型及格局对水质影响特征存在共性:城区LULC类型及格局对COD影响最大,磷矿区对TP影响最大,村落农田区对TN影响最大。其差异表现为:城区和磷矿区在缓冲区300m、500m和700m对COD和TP的解释率较大,而在村落农田区则表现为子流域尺度对水质的解释率最大。而不同区域LULC格局对水质指标影响则表现为:在城区和磷矿区,COD、TP在子流域内被更好地解释;而在村落农田区,TN在缓冲区700m能被更好地解释,而TP则在缓冲区300m具有较高的解释率。相比于河岸缓冲区,子流域尺度下的景观格局指数对水质解释度高。3)LULC时空演变下的抚仙湖与流域水环境质量调控措施与建议。利用CLUE-S模型对流域2020年的LULC变化模拟发现:自然变化情景势必对入湖河流的水质构成严重威胁,进一步加重面源污染;而生态保护情景下则有利于提高流域内入湖河流水质质量,可有效改善流域水环境。针对不同区域特征提出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土地利用方式的尺度优化、区域生态修复策略。

陈小华[9](2015)在《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的环境演变及营养物基准/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是我国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富营养化湖泊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不同区域湖泊的富营养化成因、类型、过程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显着差异。国内的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标准长期以来都是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参照,缺少度量生态响应和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指标;缺乏基于湖泊流域特征差异性的分区控制理念,给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识别、评价和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当前我国的湖泊营养物基准/标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单个湖泊的相关研究尤为缺乏。如何在权衡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下,提出湖泊的营养物标准/标准是一项重大的水环境保护课题。本论文以我国云贵高原典型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为例,基于近20余年的社会经济与水环境历史监测数据,探讨了洱海水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数学模拟技术研究制定了洱海的营养物基准/标准,不仅对洱海自身水体富营养化防控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云贵高原湖区营养物基准/标准/标准制定都具有“标本”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近20年洱海流域三大产业高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00年前后是洱海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由较快发展转向更高速发展的拐点,入湖营养物负荷也相应逐年增加,其中畜牧养殖业和农业种植业的入湖总氮(TN)负荷和总磷(TP)负荷分别达到各自负荷总量的近66.1%和74.9%,这是推动洱海富营养化进程的关键因素。(2)沉积物的演的制定具有参考价值,乃至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研究、营养物基准化历史研究结果反映了洱海近几十年来的营养物累积过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洱海沉积物营养盐累积速率明显加快。1990~2013年,洱海总体水质呈下降趋势,尤其在2001~2002年期间生态系统出现灾变式恶化,2002年后的TN浓度水平上升了近1倍,TP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藻类叶绿素a浓度上升了10余倍,透明度(SD)下降了近50%,整个湖泊系统完成了由中营养状态向富营养状态的稳态转换。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洱海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突然增长的拐点是引起洱海这一典型富营养化初期湖泊发生稳态转换的主要原因,只是后者在时间上稍微滞后于前者。(3)为更准确地表达洱海营养物(尤其是TP)的投入—响应关系,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技术方法来研究原因变量和响应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991至2003年藻类生物量上升的过程,是水温对藻类的限制地位逐渐被营养物所取代的过程。分位数回归的斜率值与其95%置信区间,以及虚拟判定系数(Psedu R2)均显示,1995年以来,氮(N)逐渐取代水温很大部分对藻类的限制作用,而到2005年以后,磷(P)逐渐取代氮(N)成为与水温同等重要的藻类限制因子。因此,控P是当前洱海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4)采用参照湖泊法、湖泊群分析法、历史参照法、三分法、时间比对法以及回归模型推断法制定了洱海的年平均及4个季节的营养物参照状态值、基准值和标准推荐值。TN、TP、CODMn、Chl-a以及透明度的基准值(年均)分别为0.23 mg/L,0.015 mg/L,1.4 mg/L,1.5mg/m3,430 cm。这些基准值确定为洱海富营养化控制的一级标准值。制定洱海富营养化控制的二级标准推荐值:TN 0.44 mg/L, TP 0.022 mg/L, CODMn 2.6 mg/L、Chl-a 6.3 mg/m3以及透明度250 cm。4个季节的单季基准/标准值在全年平均值附近上下浮动。(5)为探讨富营养化控制标准的可达性,采用Mike-Ecolab水动力-富营养化耦合模型模拟了洱海营养物负荷削减与湖内水质响应的关系。在预设的4种入湖营养物负荷削减模式下,洱海TN浓度快速下降,在2015年均可达到二级标准推荐值(0.44 mmg/L),到2030年可能达到一级标准推荐值(0.23 mg/L)。TP的下降幅度远小于TN,只有情景3和情景4的TP到2030年才勉强达到二级标准。藻类Chl-a浓度虽出现持续下降,但到2030年仍在9 mg/m3以上,远高于二级标准推荐制值(<6.3 mg/m3),达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透明度在2015年之后呈逐渐好转趋势,当营养物负荷削减强度较大时,到2030年才能接近二级标准线(250 cm)。(6)为探讨控制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Vensim)对营养物削减情景(削减目标)进行反馈,分析营养物备选削减策略与削减目标的关系。依据洱海流域当前主要污染源及入湖负荷分布,削减策略侧重于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模式、测土施肥、生活污水纳管等方面。基于备选削减策略的系统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至2025年TN入湖量可削减至1275t/a,TP入湖量可削减至122t/a,可实现到2025年每年入湖营养物总负荷与洱海水环境容量基本能实现平衡,有利于各项水质指标到2030年达到富营养化控制二级标准。计算出每年用于执行营养物削减策略的总投资占当年GDP的比例平均值为2.5%,最高时不超过3.80%0,说明备选削减方案在流域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之内,计划投资不会对流域经济产生大的影响。

翟子宁,王克勤,苏备,郭玲梅[10](2015)在《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依据相关标准确定水质监测指标,对抚仙湖流域的入湖河流尖山河的水质变化进行研究,可为抚仙湖的保护提供依据。在抚仙湖的一级支流尖山河小流域布设监测点,进行降雨、地表径流观测及水质测定。2010—2012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水样中化学需氧量超标约为1.32、1.83、1.26倍,利用单因子水质指数标识法,属于Ⅲ类水质;氨氮浓度超标约为1.07、2.34、2.81倍,属于Ⅳ类水质;总氮的浓度超标约为31.85、17.20、47.55倍,属于劣Ⅴ类但黑臭;总磷的浓度超标约为11.8、7.10、8.80倍,属于劣Ⅴ类但黑臭。

二、抚仙湖富营养化与入湖河水处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抚仙湖富营养化与入湖河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系统响应的时空模式
        1.1.2 沉积物代用指标
        1.1.3 云南深水湖泊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由及科学问题
        1.2.1 选题缘由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搜集和样品采集
        2.2.1 水质调查数据及遥感数据搜集
        2.2.2 区域气候数据
        2.2.3 湖泊水质及水体硅藻样品采集
        2.2.4 标准溶蚀试片法
        2.2.5 沉积物样品采集
    2.3 实验分析
        2.3.1 水质指标的测试分析
        2.3.2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分析
        2.3.3 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分析
        2.3.4 硅藻样品处理与分析
    2.4 数理统计分析
第3章 近百年来泸沽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对流域植被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
    3.1 泸沽湖概况
        3.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3.1.2 泸沽湖区域气候特征
        3.1.3 泸沽湖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3.2 泸沽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3.3 泸沽湖现代水体环境变化特征
        3.3.1 泸沽湖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3.3.2 泸沽湖水环境垂直变化的季节特征
        3.3.3 泸沽湖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变化特征
    3.4 泸沽湖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3.4.1 泸沽湖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3.4.2 泸沽湖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3.4.3 泸沽湖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3.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3.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3.4.6 泸沽湖现代过程小结
    3.5 泸沽湖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3.6 泸沽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3.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的变化特征
        3.6.2 湖泊碳循环响应流域植被退化的长期模式
        3.6.3 沉积物总氮对湖泊营养富集历史的响应
        3.6.4 流域植被退化与湖泊碳循环响应的模式分析
        3.6.5 藻类生产力及硅藻群落结构的变化历史
    3.7 泸沽湖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3.7.1 植被退化与气候变暖对泸沽湖碳循环变化的驱动作用评价
        3.7.2 植被退化及气候变暖驱动泸沽湖藻类的长期模式
        3.7.3 喀斯特地区碳循环以及森林管理的研究启示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程海生态环境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模式
    4.1 程海概况
        4.1.1 湖泊/流域基本概况和研究现状
        4.1.2 程海区域气候特征
        4.1.3 程海湖泊水位及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历史
    4.2 程海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酸盐岩风化速率
    4.3 程海水体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4.3.1 程海水体温度与热力分层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程海水环境季节性分层变化特征
        4.3.3 程海水体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4.4 程海水体硅藻群落时空变化特征
        4.4.1 程海水体硅藻季节性变化特征
        4.4.2 程海水体硅藻空间变化特征
        4.4.3 程海常见水体硅藻物种的分布模式
        4.4.4 水体硅藻群落与多样性分布的驱动因子识别
        4.4.5 水体硅藻群落多样性的分布模式与驱动因子识别
        4.4.6 程海现代过程小结
    4.5 程海钻孔年代序列及沉积速率
    4.6 程海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4.6.1 沉积物磁化率与粒度组成的变化特征
        4.6.2 湖泊有机碳与无机碳循环的变化特征
        4.6.3 沉积物总氮与氮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4.6.4 流域开发与程海碳循环响应的主要特征
        4.6.5 藻类生产力及群落结构的长期变化历史
    4.7 程海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长期模式探讨
        4.7.1 程海流域开发与富营养化对湖泊碳循环的驱动机制
        4.7.2 程海流域开发、富营养化及气候变暖对硅藻群落变化的影响评价
        4.7.3 程海长期变化小结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时空模式
    5.1 区域气候与湖泊水环境特征
        5.1.1 区域气候特征
        5.1.2 三个深水湖泊概况与研究现状
    5.2 滇西北深水湖泊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长期特征
        5.2.1 湖泊水文波动历史
        5.2.2 不同营养水平下湖泊碳循环的变化历史
        5.2.3 茈碧湖、海西海和洱海藻类变化特征
    5.3 不同时间尺度上深水湖泊藻类对环境压力的响应特征
        5.3.1 季节尺度
        5.3.2 近30年尺度
        5.3.3 百年尺度
    5.4 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系统响应环境变化的模式探讨
        5.4.1 滇西北地区流域开发与深水湖泊环境变化的长期特征
        5.4.2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碳循环的时空模式
        5.4.3 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影响深水湖泊藻类变化的时空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图版1:泸沽湖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图版2:程海水体、沉积物优势硅藻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全球碳循环研究进展
        1.2.2 湖泊碳循环研究进展
        1.2.3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模型
        1.2.4 湖泊有机碳来源解析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滇池概况
        2.1.2 抚仙湖概况
        2.1.3 措普湖概况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沉积物室内培养实验
        2.2.3 样品的测试与分析
    2.3 质量控制与保证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典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3.1 湖泊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1 滇池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2 抚仙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1.3 措普湖沉积柱芯210Pbex分布特征与定年结果
    3.2 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现状
        3.2.1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2.2 抚仙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2.3 措普湖沉积柱中有机碳埋藏量、埋藏通量及总氮含量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1 源解析方法的优化与选择
        4.1.1 因子分离的理论依据
        4.1.2 两种因子分析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4.1.3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检出限确定
        4.1.4 借助平行因子分析优化PMF因子数的确定
    4.2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4.2.1 措普湖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4.2.2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4.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4.2.4 措普湖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3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解析及其对有机碳埋藏的影响
        4.3.1 滇池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及物理意义
        4.3.2 滇池有机碳来源的确定
        4.3.3 滇池沉积柱中有机碳来源组成的变化历史
        4.3.4 滇池有机碳来源对有机碳埋藏量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沉积与矿化动态模型构建
    5.1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构建
        5.1.1 背景与理论基础
        5.1.2 表征有机碳埋藏生物标志物的选择
        5.1.3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结构
        5.1.4 有机碳埋藏与矿化模型说明
    5.2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验证
        5.2.1 拟合度分析
        5.2.2 灵敏度分析
    5.3 有机碳沉积与矿化模型结果
        5.3.1 不同沉积柱的模型参数特征
        5.3.2 沉积物中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与埋藏特征
    6.1 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1.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沉积量的变化
    6.2 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
        6.2.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2.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2.3 措普湖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量的变化特征
    6.3 不同湖泊有机碳埋藏能力动态评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有机碳沉积、矿化与埋藏的耦合因素分析
    7.1 利用典型湖泊筛选有机碳埋藏的主要关联因素
        7.1.1 选择典型湖泊与分析指标
        7.1.2 措普湖沉积特征分析
        7.1.3 筛选确定主要关联因素
    7.2 典型湖泊中有机碳埋藏与营养盐的耦合方式
        7.2.1 营养盐相对浓度与有机碳来源变化相耦合
        7.2.2 TN/IP选择性促进/抑制不同端源有机碳的埋藏
        7.2.3 扰动影响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的特殊机制
    7.3 滇池与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3.1 滇池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3.2 抚仙湖沉积物中有机碳与营养盐的耦合关系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营养盐与有机碳沉积与矿化的耦合分析
    8.1 湖泊整体端源因子的分离与分析
        8.1.1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的确定
        8.1.2 不同沉积柱中响应因子占比的变化
    8.2 营养盐定量耦合响应因子贡献量与贡献率的变化
    8.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与矿化
        8.3.1 利用背景因子和响应因子模拟有机碳含量的模型形式
        8.3.2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沉积量
        8.3.3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短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8.3.4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长期有机碳的矿化量
        8.3.5 背景因子与响应因子定量耦合有机碳的埋藏量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创新点
    9.2 主要结论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与研究成果
    参与课题
    研究成果
致谢

(3)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旅游
    2.2 生态旅游
    2.3 生态经济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发展战略理论
第三章 云南澄江抚仙湖流域情况介绍
    3.1 抚仙湖流域概况
        3.1.1 地理环境
        3.1.2 人口情况
        3.1.3 产业结构
        3.1.4 生态经济容量情况
    3.2 抚仙湖流域自然条件概况
        3.2.1 蓄水储热情况
        3.2.2 流域植被情况
        3.2.3 水体交换情况
    3.3 抚仙湖流域旅游资源概况
        3.3.1 旅游资源情况
        3.3.2 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3.4 抚仙湖流域生态问题
        3.4.1 生态承载能力有限
        3.4.2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3.4.3 局部水质恶化
        3.4.4 政府财力难支持生态保护
第四章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分析
    4.1 云南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分析
        4.1.1 国内独有自然资源
        4.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4.1.3 生态保护备受重视
        4.1.4 旅游经济基础较好
        4.1.5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4.2 云南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劣势分析
        4.2.1 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
        4.2.2 旅游产品功能不清晰
        4.2.3 行政管理机制不健全
        4.2.4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4.3 云南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机遇分析
        4.3.1 抚仙湖美誉度不断提升
        4.3.2 政策支持生态旅游发展
        4.3.3 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4.4 云南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挑战分析
        4.4.1 抚仙湖知名度低
        4.4.2 季节性旅游明显
        4.4.3 社会经济风险增加
        4.4.4 游客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4.5 云南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SWOT分析结果
第五章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制定
    5.1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制定的问卷调查
        5.1.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1.2 对问卷的信度检验
        5.1.3 对问卷的效度检验
        5.1.4 对问卷的统计方法
        5.1.5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咨询问卷结果分析
    5.2 云南澄江抚仙湖旅游发展战略制定原则
        5.2.1 生态保护优先原则
        5.2.2 环境承载力控制原则
        5.2.3 因地制宜与突出特色相结合原则
    5.3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分析
        5.3.1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5.3.2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
        5.3.3 具体战略目标
第六章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实施措施
    6.1 丰富生态旅游产品
        6.1.1 开发环湖生态湿地旅游
        6.1.2 开发农旅结合生态旅游
        6.1.3 开发森林生态体验旅游
        6.1.4 开发无污染水上运动项目
        6.1.5 开发文化旅游项目
    6.2 建设生态旅游精品路线
        6.2.1 旅游线路多样化
        6.2.2 生态旅游体验多样化
    6.3 改进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6.3.1 精准定位抚仙湖生态旅游形象
        6.3.2 科学划分抚仙湖沿岸功能区
        6.3.3 注重市场营销差异化
    6.4 延长生态旅游产业链
        6.4.1 政策扶持本土旅游企业发展
        6.4.2 多种模式延长产业链
    6.5 优化生态旅游管理体系
        6.5.1 优化行政管理体制
        6.5.2 采取高峰限流模式
        6.5.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6 加强抚仙湖流域生态保护
        6.6.1 完善生态环保基础设施
        6.6.2 提高旅游者生态保护意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战略咨询问卷》

(4)近60年来仙女湖硅藻群落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体富营养化研究概况
        1.2.2 水库沉积物记录与富营养化历史重建
        1.2.3 硅藻及其富营养化研究
        1.2.4 硅藻指数与富营养化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湖区概况
        2.1.2 流域气候、水文条件
        2.1.3 湖区发展及人类活动
    2.2 采样点设置及样品采集
    2.3 实验仪器与药品
    2.4 柱状样采集与分析
        2.4.1 柱状样的采集及保存
        2.4.2 沉积硅藻的处理
        2.4.3 沉积物理化指标测定及分析
    2.5 沉积柱年代框架的建立
        2.5.1 测年原理和计算方法
        2.5.2 测年样品处理
    2.6 底栖硅藻与浮游硅藻采集及处理
        2.6.1 底栖硅藻采集及处理
        2.6.2 浮游硅藻采集及处理
    2.7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7.1 数据处理
        2.7.2 分析方法
3 硅藻群落结构与营养指标的变化特征分析
    3.1 浮游硅藻记录
        3.1.1 浮游硅藻群落结构组成
        3.1.2 浮游硅藻优势物种组成
        3.1.3 浮游硅藻优势种属生态习性
    3.2 底栖硅藻记录
        3.2.1 底栖硅藻群落结构组成
        3.2.2 底栖硅藻优势属种组成
        3.2.3 底栖硅藻优势种属生态习性
    3.3 柱状样的沉积硅藻记录
        3.3.1 沉积硅藻群落结构组成
        3.3.2 沉积硅藻优势物种组成
        3.3.3 沉积硅藻优势属种生态习性
    3.4 沉积硅藻组合与现代硅藻组合的比较
    3.5 柱状样营养指标及沉积硅藻组合变化特征分析
        3.5.1 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建立
        3.5.2 营养指标生态意义及垂向变化特征
        3.5.3 沉积硅藻组合演替特征
        3.5.4 沉积硅藻结构变化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仙女湖近60年来富营养化演变及驱动因素分析
    4.1 仙女湖水环境富营养化演化特征分析
        4.1.1 湖泊富营养化历史特征分析
        4.1.2 湖泊富营养化与硅藻群落响应的特征分析
    4.2 仙女湖富营养化演变的驱动因素分析
        4.2.1 湖泊富营养化驱动因子分析
        4.2.2 湖泊富营养化演变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2.3 湖泊富营养化演变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4.3 驱动因素对硅藻多样性的响应模式
        4.3.1 富营养化与硅藻多样性
        4.3.2 气候变化与硅藻多样性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仙女湖部分硅藻物种版图
个人简历

(5)星云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水位上涨期叶绿素α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中国湖泊水资源与水质现状
        1.1.2 云南省和星云湖的湖泊水资源概况
        1.1.3 富营养化研究现状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植被
        2.1.5 人文经济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采样时间和监测点的安排
        2.2.2 水质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
        2.2.3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2.2.4 数据处理具体操作
第3章 星云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1 星云湖水体理化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1.1 水温(WT)的时空变化特征
        3.1.2 星云湖pH值的时空变化
        3.1.3 总溶解性物质(TDS)的时空变化特征
        3.1.4 电导率(Cond)的时空变化特征
        3.1.5 溶解氧(ODO)的时空变化特征
        3.1.6 浊度(Turb)的时空变化特征
    3.2 星云湖水体营养盐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2.1 总氮(TN)的时空变化特征
        3.2.2 总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
        3.2.3 氮磷比(TN/TP)的时空变化特征
    3.3 星云湖水体藻类指示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3.3.1 藻蓝蛋白(PC)的时空变化特征
        3.3.2 叶绿素α(Chl-α)的时空变化特征
    3.4 小结
    3.5 讨论
        3.5.1 星云湖水质参数时空变化的关联性分析
        3.5.2 异常值成因分析
第4章 星云湖水位上涨期叶绿素α的响应
    4.1 水位上涨期水质的影响因子分析
    4.2 水位上涨期水质的影响机制分析
        4.2.1 主要污染物
        4.2.2 主要污染物来源及驱动因素
        4.2.3 水位上涨期叶绿素α对营养盐的响应模式
    4.3 位上涨期叶绿素α指示的营养状态
    4.4 水位上涨期星云湖蓝藻暴发的机理
第5章 星云湖水质评价
    5.1 基于改进的单因子评价法的星云湖水质评价
    5.2 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超标情况判定
    5.3 基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水质状况综合判断
第6章 结果与展望
    6.1 结果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项目
致谢

(6)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氮素面源污染来源解析相关研究
        1.3.2 氮素面源污染负荷相关研究
        1.3.3 河道氮素输移通量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环境状况
        2.1.1 区域概况
        2.1.2 水文水系
        2.1.3 土壤植被
        2.1.4 流域气候
    2.2 社会经济
    2.3 流域水环境问题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采样与监测
        3.1.1 宝象河干流水样采集
        3.1.2 流域面上主要氮、磷贡献源水样采集
        3.1.3 硝酸盐氮、氧稳定同位素测试水样采集
    3.2 实验分析
        3.2.1 水体氮、磷指标的测试
        3.2.2 水体硝酸盐~(15)N、~(18)O同位素测试
        3.2.3 水体离子测试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不同端元(雨水、农田沟渠径流、村镇源和城市源)的氮素贡献率计算
        3.3.2 宝象河流量数据获取及不同断面流量计算方法
        3.3.3 不同赋存形态氮转化量计算方法
        3.3.4 转化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3.5 宝象河面源负荷、氮素转化后的输移通量计算
第4章 基于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宝象河氮素来源示踪及不同端元贡献率定量解析
    4.1 宝象河水系硝酸盐δ~(15)N、δ~(18)O特征
        4.1.1 宝象河干流硝酸盐δ~(15)N、δ~(18)O空间特征
        4.1.2 宝象河主要氮源硝酸盐δ~(15)N、δ~(18)O特征
    4.2 基于硝酸盐δ~(15)N、δ~(18)O的氮污染源及水体硝化、反硝化过程示踪
        4.2.1 宝象河水体氮素来源的硝酸盐δ~(15)N、δ~(18)O示踪
        4.2.2 水体硝化、反硝化过程指示
    4.3 不同氮源的NO3-贡献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宝象河流域径流氮、磷赋存形态特征
    5.1 宝象河流域径流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5.1.1 宝象河流域面上主要氮源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5.1.2 宝象河干流水体氮素赋存形态特征
    5.2 宝象河流域径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5.2.1 宝象河流域面上主要磷源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5.2.2 宝象河干流磷素赋存形态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宝象河径流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6.1 宝象河径流氮素转化特征及转化量研究
        6.1.1 溶解态氮(TDN)与颗粒态氮(TPN)转化
        6.1.2 溶解态无机氮(DIN)与溶解态有机氮(DON)转化
        6.1.3 溶解态无机三氮转化
    6.2 氮素赋存形态转化影响因素
        6.2.1 水环境因子的影响
        6.2.2 磷素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宝象河氮素转化下的氮输移通量计算
    7.1 宝象河面源污染量
        7.1.1 宝象河上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7.1.2 宝象河中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7.1.3 宝象河下游氮素面源污染量
    7.2 氮转化后的输移通量
        7.2.1 宝象河氮素转化量
        7.2.2 宝象河氮素输移通量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8.2.1 论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各大流域水环境问题严峻
        1.1.2 云南省内湖泊污染问题严重
        1.1.3 抚仙湖面临水体污染的风险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
        1.2.3 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4 研究进展小结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2.1.3 地形地貌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流域生态环境问题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情况
        2.2.2 社会经济状况
第三章 研究数据与技术方法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1 DEM数据
        3.1.2 土地利用数据
        3.1.3 土壤数据
        3.1.4 流域的河网与子流域
        3.1.5 社会经济数据
    3.2 技术方法
        3.2.1 改进后的输出系数模型
        3.2.2 土壤侵蚀模型与泥沙流失计算方法
        3.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第四章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结果与分析
    4.1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值分析
        4.1.1 非点源氮磷负荷总量分析
        4.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氮磷负荷值
        4.1.3 不同畜禽养殖类型的氮磷负荷值
        4.1.4 不同区域的氮磷负荷值
    4.2 非点源氮磷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1 氮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2 磷负荷强度的空间分布
        4.2.3 不同土地利用的氮磷负荷强度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非点源泥沙流失估算结果与分析
    5.1 土壤侵蚀模拟结果与分析
    5.2 泥沙流失量及流失强度空间分布
    5.3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的特征分析
        5.3.1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布的坡度特征
        5.3.2 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布的土地利用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
    6.1 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6.2 子流域关键污染源的强度分级
        6.2.1 子流域氮流失强度分级
        6.2.2 子流域磷流失强度分级
        6.2.3 子流域泥沙流失强度分级
    6.3 非点源污染风险分级
    6.4 建议
        6.4.1 加强流域资源环境的分级分区管控
        6.4.2 加强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7.2 非点源泥沙流失估算
    7.3 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目标
        1.2.2 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与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与表达
    2.1 流域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湖泊水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源与数据处理
        2.2.1 数据源
        2.2.2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2.2.3 流域边界划分
    2.3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LULC变化信息提取
        2.3.1 多尺度对象随机森林方法流程
        2.3.2 基于MSORF的抚仙湖流域LULC信息提取
    2.4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
        2.4.1 LULC时空变化过程表达方法
        2.4.2 基于过程对象的时空过程表达模型
        2.4.3 实验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抚仙湖流域LULC时空过程演变分析
    3.1 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3.1.1 全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3.1.2 子流域LULC数量结构特征
        3.1.3 河岸缓冲区LULC数量结构特征
    3.2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
        3.2.1 流域LULC时间变化分析方法
        3.2.2 流域LULC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3.3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
        3.3.1 流域LULC空间变化分析方法
        3.3.2 流域LULC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4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3.4.1 流域LULC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3.4.2 流域LULC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
    3.5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3.5.1 流域LULC时空演变过程分析方法
        3.5.2 流域LULC时空演变结果分析
    3.6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
        3.6.1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方法
        3.6.2 流域LULC强度空间分异分析
    3.7 流域LULC变化驱动力分析
        3.7.1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方法
        3.7.2 流域LULC时空演变驱动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抚仙湖流域LULC变化与水质关系
    4.1 研究尺度选择
        4.1.1 尺度的界定
        4.1.2 尺度的选取
    4.2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4.2.1 水质监测数据获取
        4.2.2 湖心和入湖河流水质总体特征分析
        4.2.3 入湖河流污染源分析
        4.2.4 入湖河流污染源区水质变化分析
    4.3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4.3.1 LULC类型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4.3.2 全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湖心水质关系
        4.3.3 子流域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4.3.4 缓冲区尺度下LULC类型与入湖河流水质关系
        4.3.5 LULC类型对水质影响分析
    4.4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
        4.4.1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方法
        4.4.2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分析
        4.4.3 LULC格局与水质的多尺度关系模型
        4.4.4 LULC格局对水质影响分析
    4.5 土地利用强度与水质关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抚仙湖流域水质变化情景模拟与调控
    5.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5.1.1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方法
        5.1.2 基于CLUE-S模型的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
        5.1.3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5.1.4 流域LULC变化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5.2 基于LULC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
        5.2.1 基于LULC类型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5.2.2 基于LULC格局变化情景的水质变化预测
    5.3 不同LULC变化情景下的水环境质量调控
        5.3.1 流域LULC类型与尺度优化
        5.3.2 流域LULC格局与尺度优化
        5.3.3 流域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方式优化
        5.3.4 流域重点区域生态修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6.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致谢

(9)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的环境演变及营养物基准/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长时间尺度的湖泊富营养化演变分析
        1.2.2 营养物基准/标准在富营养化控制中的作用
        1.2.3 湖泊营养物基准标准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
第二章 洱海概况及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
    2.1 地理位置及自然概况
    2.2 洱海湖泊形态
    2.3 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
    2.4 小结
第三章 入湖营养物负荷特征分析
    3.1 基于污染源的入湖营养物负荷估算
        3.1.1 生活污水的营养物入湖负荷
        3.1.2 畜牧养殖业营养物入湖负荷
        3.1.3 种植业营养物入湖负荷
        3.1.4 旅游业营养物入湖负荷
        3.1.5 水土流失引起的营养物入湖负荷
        3.1.6 入湖营养物负荷总量
    3.2 经河道入湖营养物负荷分析
        3.2.1 入湖河道水质年际变化
        3.2.2 入湖河道水质逐月变化
        3.2.3 主要河道的营养物入湖负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洱海富营养化过程及季节性特征
    4.1 洱海沉积物营养演变
        4.1.1 样品采集与沉积物计年
        4.1.2 分析测试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2 洱海湖内水质年际变化与季节变化规律
        4.2.1 水质数据基本特征
        4.2.2 水质的历史变化趋势
        4.2.3 水质的季节性特征
    4.3 洱海水质指标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4.3.1 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3.2 水质指标的回归分析
    4.4 水质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营养物投入响应关系分析
    5.1 分位数回归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年份区间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5.2.2 不同季节的分位数回归结果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洱海营养物基准与标准(推荐值)的推导
    6.1 理论与方法
        6.1.1 参照状态、基准与标准的转化途径
        6.1.2 具体分析方法
    6.2 洱海营养物的参照状态与基准
        6.2.1 湖泊群与参照湖泊
        6.2.2 营养物参照状态/基准
    6.3 洱海富营养化控制标准推荐值
    6.4 回归模型的推断验证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洱海营养物标准(推荐值)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7.1 流程与方法
    7.2 基于控制标准推荐值的营养物环境容量
    7.3 基于二维水动力冰质耦合模型的标准可达性分析
        7.3.1 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
        7.3.2 营养物削减—响应的多情景模拟
    7.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标准值社会经济可行性分析
        7.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7.4.2 模型参数
        7.4.3 灵敏度分析
        7.4.4 营养物削减策略及其目标可达性
        7.4.5 营养物削减策略的经济效益分析
    7.5 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2研究区概况
3研究方法
    3.1水质指标确定
    3.2水质指标选取
    3.3取样方法
    3.4指标测定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水质的年内变化
    4.2单项指标的年内变化
        4.2.1化学需氧量
        4.2.2氨氮和硝氮指数
        4.2.3总氮
        4.2.4总磷
    4.3水质的年际变化
    4.4单项指标的年际变化
5结论

四、抚仙湖富营养化与入湖河水处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滇西北地区深水湖泊藻类与碳循环响应流域开发与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D]. 刘园园.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2]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沉积、矿化、埋藏及耦合因素分析[D]. 姜泉良.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云南澄江抚仙湖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秦源.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近60年来仙女湖硅藻群落变化特征及富营养化驱动因素研究[D]. 周娟. 南昌工程学院, 2019(07)
  • [5]星云湖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及水位上涨期叶绿素α的响应[D]. 蔡娜.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滇池宝象河径流过程氮素赋存形态转化机理及其对氮输移通量的影响研究[D]. 苏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抚仙湖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 杨恩秀. 云南大学, 2019(03)
  • [8]基于高分影像的抚仙湖流域多尺度LULC时空演变及其与水质关系研究[D]. 李石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 [9]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的环境演变及营养物基准/标准研究[D]. 陈小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抚仙湖流域尖山河入湖河流水质变化研究[J]. 翟子宁,王克勤,苏备,郭玲梅. 生态科学, 2015(02)

标签:;  ;  ;  ;  

抚仙湖富营养化及进水河水处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