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一、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俊杰[1](2022)在《海上平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思考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聚合物驱在渤海某油田的逐步实施,采出液普遍含聚且呈高浓度稳定趋势,聚合物的存在增大了污水的稳定性和乳化程度,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分离难度大、处理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突出。通过对含聚污水的性质分析,采用污水处理"除油留聚"技术路线,推荐海上含聚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沉降+一级气浮+二级气浮+过滤"四级处理工艺,其中以两级气浮串联作为核心设备。通过现场实践检验,该污水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水质达标,且具有处理成本低、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张宗超[2](2020)在《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的精益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石油行业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提升海上油田的管理对促进中国海洋石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目前在海上平台的规划设计、建造安装、生产运营、延寿弃置等各个阶段均存在不同程度浪费问题。针对海上油气田的精益管理存在一些研究,但少有涉及全寿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精益管理策略;对设计建造阶段、生产运营、延寿弃置阶段的精益管理研究并不系统,未形成系统化的整体管理思路。本文通过结合海上油田不同寿命阶段特点,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精益管理策略和措施。在设计建造阶段,通过分析三个油田开发项目中在平台设计建造期间发现的各类问题,总结提出建立标准化的项目工作表、介入设计的过程及关注重点、投产准备项目组与工程建设项目组的协作、建造资源的统筹和施工质量的前置管理等具体精益管理措施。在生产运营阶段,通过针对投运1-5年、5-18年和18年以上的在生产平台,分析平台运营不同年限所暴露出的不同问题;其中投产1-5年平台重点是解决设计建造期间的遗留问题;投产5-18年平台主要关注现场管理、工艺流程、设备管理和人员队伍建设;投产18年以上的平台重点关注设备设施的老化问题;并将5S、QC、TPM和SMED等精益管理工具在现场应用。在延寿弃置阶段,主要分析了海管、结构、动设备、静设备、电仪设备等设备在延寿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特点,以及针对不同特点制定延寿的工作策略,并在部分平台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此外,还探讨了延寿后维持平台生产所需采取的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运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通过精益管理的路径,探索了不同寿命阶段海上油田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为海上油田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海洋石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张玮[3](2020)在《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采出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某些区域的含水率已达90%以上。对采出液油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我国各大油田面临的重大挑战。膜法分离含油污水,具有能耗低、分离效率高等优点,但膜污染引起的分离性能下降制约了其潜力的发挥。因此,制备和选用亲水性的油水分离膜十分必要。近年来,利用具有一定特性的颗粒物质在廉价的大孔径过滤介质上形成动态膜正成为水处理研究的热点,而小试基础上的中试研究则是实现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前提。本文成功制备了以金属网20基高岭土25为原材料的亲水性油水分离动态膜,膜的纯水渗透通量达到620 L m-2 h-1,利用小试实验装置对动态膜的油水分离性能和再生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动态膜对多种油水样品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截留率均大于87.5%,而且膜的抗污染性能优异,通量回复率可以达到92.3%。动态膜小试实验装置存在油水处理量小等问题,为进一步向工业化迈进,需要进行合理化放大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基于小试实验,本文进行了动态膜中试试验装置的设计及搭建工作。在完成总体流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总体管路排布及设备布置等工作,并对装置的核心膜组件进行了设计、制造。动态膜中试装置设计处理量5m3/h,通过中试实验考察了温度、跨膜压差、油含量等因素对渗透通量的影响。通过渤海某终端平台现场试验,考察了动态膜对含油污水中油及悬浮物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动态膜对该平台含油污水中的油及悬浮物去除效果显着,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和方向。

李杨,吴亮,孙寿伟,赵宇鹏,钱雨晨,王丽薇[4](2020)在《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源众多、溢油事故防控重点不明确的现状,在以前溢油风险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对海上采油平台采油工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确定出海上采油平台的溢油高风险设备设施及导致溢油事故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开排罐、火炬分液罐、舷外管线、输油软管断裂、海管泄漏造成溢油事故的风险提出防控措施,以提高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防控水平,进一步降低海上采油平台溢油事故风险。

秦薇,兰夕堂,刘长龙,王成胜,陈士佳,陈斌[5](2020)在《海上平台含聚油泥循环利用处理工艺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已经成为渤海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技术之一,但注聚作业带来的含聚油泥处理也成为海上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生产难题。打破陆地油田对含聚油泥处理的思路,立足海上平台特殊环境,提出利用高效分离剂与含聚油泥在一定温度下充分作用,使油、水、固三相快速分离,分离出的原油回收,含水固相经过研磨细化后回注利用的设计理念。研制出高效分离剂,并通过理论分析及室内实验优选出最佳剂泥比为2∶1,最佳搅拌速度为500 r/min,最佳搅拌时间为30~40 min,同时考虑油水分离后在30 min内充分沉降,改变常规加药方式,将底层污水作为垫层循环再利用,以实现在海上有限空间内就地、及时高效处理,以及零排放,高效利用的目的,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刘守一[6](2019)在《海上平台降低外排水含油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上XX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将要接入边际油田开发,生产水量将会持续增加。由于设施设备老化,处理效率下降,而处理量却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任务较重,必须通过设备改造等手段,增加生产水处理能力,降低外排水含油量。因此,开展XX油田生产水处理工艺系统的仿真技术研究、适应性评价、优化方案的分析,对于保证XX油田生产水处理工艺系统的节能高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适应性评估分析现有问题产生的原因,应用FLUENT软件进行改造后的流场模拟仿真,提出分离器增设整流器、聚结构件以及提升堰板高度,外排水缓冲罐加装气浮选装置等优化方案,并充分论证改造的合理性,模拟改造后的处理效率和外排水结果。生产水处理工艺系统经改造投产后,对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并与系统改造之前进行对比,从而再次验证了系统改造的必要性,不但提高了生产水系统的处理量,也提高了三相分离器和外排水缓冲罐的分离效率,为海上老油田的开发生产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王炳人[7](2019)在《高含水油田就地分水处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开采年限的增加,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了高含水期。高含水期的油田面临着区块注采不平衡、管线和处理设备超负荷运行、污水往返输送能耗大、管道腐蚀穿孔等问题。为解决油田高含水引起的问题,预分水工艺被提出。本研究以A油田作为高含水期油田的代表开展就地分水处理试验,提出井口投加破乳剂+计转站三相分离器分水+投加絮凝剂+T形管二次净化的高效预分水工艺。通过采出液分水试验,进行注采平衡计算,确定分水量和分水地点;进行破乳剂优选,确定破乳剂的加药方式及最优条件;进行现场分水试验,确定三相分离器停留时间和分水工艺,完成水质分析,确定污水净化方法为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通过一级污水净化试验,进行絮凝剂筛选,分别对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的种类和加药量进行筛选,设计正交试验,完成絮凝剂复配,得到最优复配方式并验证该方式的准确性。通过二级污水净化试验,进行T形管流动模拟,采用高精度结构化网格对T形管进行分割并完成数值计算。通过设计正交试验考虑不同因素的耦合作用,确定最优结构;在最优结构的前提下,进行运行参数优化,推荐设置分流比等于入口含油量。A油田就地分水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预分水工艺在A油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于高含水油田的降本增效和节能降耗具有指导作用。

杜虹[8](2018)在《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研究与探索》文中提出聚合物驱作为提高采收率,控制产量递减速度的一项重要三次采油技术,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随着聚合物驱采油的不断深入,含聚合物采出液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油田化学驱油的技术难题。海上油田在应对含聚合物采出处理时,受处理液量大,空间受限等因素制约,其处理系统受到含聚原油乳状液与含聚合物油泥影响,呈现出油水分离效率下降、回注水指标恶化、化学药剂需求激增、注入困难等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以陆地油田处理工艺为主,重点通过新型破乳剂研制应用、分离器内部结构优化改善含聚合物采出液处理现状。本文结合海上油田实际工艺流程,重点研究解决分离器分离效率低、回注水处理指标下降、药剂使用量增大、含聚油泥清理量增多的问题。本文将以室内试验与矿场流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红外扫描分散稳定性分析仪、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系统分析研究了含聚采出液乳状液稳定性、含聚采出液工艺及其优化,并形成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含聚合物污水中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带有大量负电荷,容易与油田使用的阳离子型清水剂结合形成大量絮状物,工艺流程中形成的油泥含聚量较多,明显高于无机泥;含聚采出液处理流程中阳离子处理剂的极性越强,流程节点中的含聚浓度衰减越明显,含聚浓度保有率越低;含聚污水较稳定,短时间静置无法使油水彻底分离。(2)受聚合物的影响,含聚采出液主要对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中过滤器再生率与过滤效果影响明显;对原油系统中油水分离效率影响比较明显,处理流程对化学药剂与流程处理热能需求明显增加。(3)渤海J油田的含聚处理工艺优化方案,经矿场试验评估,可实现母液入井粘度上升最大6.75 mPa·s;一级分离器提升效率156%,二级分离器提升效率32.3%;一级游离水处理器,油相出口含水平均下降约50%,水相含油下降30.5%,二级热处理器,油相出口含水平均下降约42.6%,水相含油轻微上升2%,未造成水质明显变化;污水处理系统入口整体含油下降25.2%,滤后水悬浮物固体含量下降3.3mg/L,含油下降1mg/L。优化方案整体效果明显。(4)该优化方案解决了渤海J油田原油处理系统油水分离效率低,化学药剂、热能需求大的问题;解决了污水处理系统中过滤器滤料再生率低,滤后水悬浮物固体含量高的问题。

郭长伟[9](2018)在《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工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调查埕岛油田注水现状,重点分析了注水系统效率、污水水质、分注及测调的相关技术,针对各环节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埕岛油田主体馆陶组采用两套或三套层系开发,以五点法井网为主,辅以四点法或边缘注水。整体上水驱动用程度较高,层系适应性好,层段划分适应油藏开发需求,但注水井层段合格度低,套损井增加、油管结垢腐蚀等问题有增多趋势;海上中心平台污水处理系统适用性差,处理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造成注水水质不达标;同时因注水管网长,配置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管网效率低。通过建立注水系统效率模型,统筹改造电机效率、注水泵效、管网效率等重要节点的效率,考虑管损、摩阻等因素,提出优化注水海管路由、优化水量配置,同时优化改造中心平台注水设备,注水系统效率提升了13.11%。水质主要受海上污水处理系统不达标影响,加之水质的沿程污染,井口注入水质难以达标。评价了回注水的体腐蚀、结垢特性,回注水腐蚀率达标,但其结垢趋势明显;岩芯实验表明回注水为弱速敏、中等偏强的水敏。提出中心平台污水处理系统的改进措施,改善源头水质,优化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提高水质标准,确保了注水水质的合格。分析注水井管柱和注水工具的技术状况,封隔器受管柱蠕动的影响而失效。注水管柱受封隔器漏、水嘴不吸、反洗阀漏、管柱穿孔影响而失效。针对管柱和工具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措施,针对测调一体化技术提出了各项改进措施,并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陈华兴[10](2017)在《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海上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提高采收率潜力巨大。海上稠油采收率每增加1%,就相当于发现一个亿吨级地质储量的大油田。由于海上稠油油田储层疏松、原油粘度高与密度大、注入水水源复杂、油层厚和井距大,特别是受平台空间狭小等海洋工程条件的影响,陆地油田许多成熟技术无法直接照搬到海上稠油油田开发。2003年海上油田创新应用聚合物驱油技术至今,形成了一系列海上油田化学驱生产规律认识,取得了聚驱累增油超过515万方的良好效果,其中,绥中36-1油田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海上聚合物驱示范油田。尽管取得了上述成功,但也发现和暴露出含聚污水水质变差、达标处理难、注水井注入压力高、欠注井比例高、欠注量大、注水井解堵措施有效期短、层间矛盾突出等制约海上油田化学驱油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本文以上述问题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储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含聚污水配伍性实验评价方法与含聚污水水质准确测定方法,研究了含聚污水与普通污水结垢机理的差异,探讨产出聚合物对结垢形态的调控机理,明确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的伤害机理,总结了含聚污水回注井与常规水源注入井吸水规律的差异,分析了欠注井的堵塞物类型和堵塞范围,针对性的提出储层保护技术措施建议与解堵增注技术,并部分开展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绥中36-1油田含聚污水与普通污水结垢机理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二者均结碳酸钙垢,普通污水中碳酸钙垢自型程度高,呈立方体状,粒径>20μm。含聚污水中的产出聚合物通过分子链上的-COO-与Ca2+匹配、键合,调控碳酸钙多边晶型向球形纳米微晶方解石(<5μm)形态转化,结垢晶体间相互粘连,并与悬浮物、地层微粒、残余聚合物本身等相互交联成团,形成粒径粗大的复合堵塞物(>50μm),注入储层后,堵塞储层的大、中孔喉,形成内滤饼和端面滤饼,加深了储层伤害深度及复杂程度。SZ36-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平面上非均质性严重,导致了含聚污水回注井不同油组周期性出现主力吸水层被堵塞、非主力吸水层转变为主力吸水层的特殊性堵塞规律。与该区常规水源注入井中主力吸水层始终保持主力吸水地位的规律有一定差异,最终导致渗透率相对低的油组不吸水或弱吸水,注水井欠注,注水效果变差。基于含聚污水富含乳化油、稳定性强,目前行业与企业标准中推荐的水质检测方法存在测试结果误差大、耗时长等难题,优化改进了含聚污水水质测定方法,测试精度和效率大幅提高。用改进方法对现场水质进行了测试,发现注入水中的含油率、固悬物含量、总铁和硫酸盐还原菌等指标均超标。根据储层保护为主预防的原则,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地面预结垢并联合超声波作用控制含聚污水堵塞储层的预防效果,降低伤害率幅度达30%以上。另外,提出弱化含聚污水中产出聚合物絮凝水中机杂形成复合堵塞物的储保思路,研发出新型污水处理剂,并在矿场试验期间,现场水质大幅度改善。同时还推荐了降低注水强度、优化化学药剂加药点间距、分级调控水质指标等储层保护措施建议,为海上聚驱油田采出液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后盾。针对已堵塞的欠注井,明确了近井2米范围内是堵塞严重带,堵塞物质主要是聚合物、油污及碳酸钙垢、腐蚀产物、地层微粒等物质,是含聚污水中的复合堵塞物长期在井下聚集形成的。提出了利用高效解堵体系“充分渗透、溶胀、分散、剥离”复杂堵塞物,再进行“聚合物降解、有机物质溶解、无机堵塞物酸溶蚀”,最后采取短时高压注水实现储层微压裂,实现含聚污水回注井的有效解堵增注。

二、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海上平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思考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2 含聚污水“除油留聚”技术思路
3 推荐海上平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
4 结语

(2)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的精益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高质量发展理论
    2.2 精益管理理论
    2.3 全寿命周期理论
    2.4 海上平台延寿
第3章 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存在的浪费问题
    3.1 在设计建造阶段存在的问题
        3.1.1 某油田CEPX、CEPR平台设计建造阶段存在的问题
        3.1.2 某油田CEPY平台设计建造阶段存在的问题
        3.1.3 某油田CEPZ平台设计建造阶段存在的问题
        3.1.4 海上平台设计建造阶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2 在生产运营阶段存在的问题
        3.2.1 投产1-5年的平台存在的问题
        3.2.2 投产5-18年的平台存在的问题
        3.2.3 投产18年以后平台存在的问题
        3.2.4 海上平台生产运营阶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3.3 在延寿弃置阶段存在的问题
        3.3.1 结构、海管延寿情况
        3.3.2 动设备延寿情况
        3.3.3 静设备延寿情况
        3.3.4 电仪设备延寿情况
        3.3.5 海上平台延寿弃置阶段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第4章 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的精益管理策略及效果
    4.1 在设计建造阶段的策略
        4.1.1 建立标准化的项目工作表
        4.1.2 介入设计的过程及关注重点
        4.1.3 投产准备项目组与工程建设项目组的协作
        4.1.4 建造资源的统筹
        4.1.5 施工质量的前置管理
    4.2 在生产运营阶段的策略
        4.2.1 5S工具的运用
        4.2.2 QC小组的运用
        4.2.3 TPM策略的运用
        4.2.4 SMED工具的运用
    4.3 在延寿弃置阶段的策略
        4.3.1 结构、海管延寿策略
        4.3.2 动设备延寿策略
        4.3.3 静设备延寿策略
        4.3.4 电仪设备延寿策略
        4.3.5 延寿实施后策略
    4.4 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精益管理策略效果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含油污水简介
        1.1.1 含油污水的产生及危害
        1.1.2 含油污水处理方法
    1.2 膜分离技术
        1.2.1 膜分离技术简介
        1.2.2 膜分离种类及特点
    1.3 膜分离技术在含油污水中的研究进展
        1.3.1 膜法处理含油污水的研究
        1.3.2 油水分离膜
    1.4 动态膜技术
        1.4.1 动态膜简介
        1.4.2 动态膜的类型
        1.4.3 动态膜在含油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工作内容
第二章 金属基动态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实验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实验原料
        2.2.2 主要实验仪器
        2.2.3 基膜孔径分布
        2.2.4 基膜孔隙率
        2.2.5 涂膜材料粒径分布
    2.3 金属基动态膜的制备
        2.3.1 涂膜液的制备
        2.3.2 动态膜制备
    2.4 油水分离测试
    2.5 结果与讨论
        2.5.1 材料优选
        2.5.2 亲水性能表征
        2.5.3 油水分离性能
        2.5.4 膜的再生性能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试实验装置设计与建造
    3.1 前言
    3.2 工艺设计
    3.3 膜组件设计
        3.3.1 筒体设计
        3.3.2 花盘设计
    3.4 装置建造
        3.4.1 平面布置图
        3.4.2 管路排布
        3.4.3 装置实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态膜中试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操作流程
    4.3 渗透通量的影响因素
        4.3.1 温度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4.3.2 油含量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4.3.3 跨膜压差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4.3.4 膜面流速对渗透通量的影响
    4.4 现场试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海上采油平台生产工艺介绍
2 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2.1 开排罐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2.2 火炬分液罐溢油事故原理分析及防控建议
    2.3 舷外管线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2.4 外输软管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2.5 海管溢油事故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议
3 结论与建议

(5)海上平台含聚油泥循环利用处理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离剂的分离效果研究
    1.1 剂泥比对回收率的影响
    1.2 搅拌速度对油泥分离效果的影响
    1.3 搅拌时间对回收率的影响
2 原油回收分离工艺优化
    2.1 优化沉降时间
    2.2 加药方式的研究
        2.2.1 含垫层加药方式
        2.2.2 不含垫层直接加药方式
    2.3 分离污水的循环利用研究
        2.3.1 分离后的污水补加药剂循环利用实验
        2.3.2 分离后的污水直接循环利用实验
3 原油回收分离工艺现场应用
4 结论

(6)海上平台降低外排水含油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生产水处理技术
        1.2.2 稠油油田生产水处理流程
    1.3 本文主要工作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XX油田生产工艺流程存在问题分析
    2.1 XX油田简介
    2.2 XX油田产出液物性
        2.2.1 XX油田原油物性
        2.2.2 XX油田产出水物性
        2.2.3 XX油田天然气组分
        2.2.4 新接入XX4-1油田产出液物性
    2.3 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2.4 存在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离器的改造研究
    3.1 三相分离器分离机理研究
        3.1.1 液滴沉降
        3.1.2 油水的沉降分离
    3.2 影响油、气、水三相分离器运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3.2.1 分离器位置布局
        3.2.2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长径比
        3.2.3 分离器内部结构
        3.2.4 气液界面高度控制
        3.2.5 油水界面高度控制
        3.2.6 分离器处理量
        3.2.7 分离器运行温度
        3.2.8 分离器输油平稳程度
    3.3 现有三相分离器结构分析
    3.4 分离器内部结构改造分析
        3.4.1 分离器内部结构改造依据
        3.4.2 分离器内部结构改造方案
        3.4.3 三相分离器改造前后CFD模拟
        3.4.4 分离器运行参数及实际效果对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排水缓冲罐改造及优化方案研究
    4.1 改造前缓冲罐工艺介绍
    4.2 存在问题分析
    4.3 模拟仿真及改进措施
        4.3.1 缓冲罐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4.3.2 流体模型的选择
        4.3.3 模拟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的确定
        4.3.4 模拟结果
        4.3.5 改造后缓冲罐工艺介绍
        4.3.6 目前设备运行失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4.4 实际效果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高含水油田就地分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预分水技术机理研究现状
        1.2.2 预分水技术现场应用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采出液分水试验研究
    2.1 分水可行性研究
        2.1.1 产注现状
        2.1.2 分水量模拟
        2.1.3 分水点确定
    2.2 破乳剂应用条件优选
        2.2.1 试验准备
        2.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现场分水试验
        2.3.1 试验准备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级污水净化工艺研究
    3.1 试验准备
        3.1.1 污水来源及性质
        3.1.2 药剂种类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1.5 试验步骤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单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3.2.2 不同加剂量的处理效果
        3.2.3 复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级污水净化工艺研究
    4.1 几何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4.1.1 几何模型
        4.1.2 网格划分
    4.2 模型选取及参数的设定
        4.2.1 物理模型的选取
        4.2.2 相间作用参数设置
        4.2.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2.4 湍流模型的选取
        4.2.5 求解器的设置
    4.3 模型验证及网格无关性分析
        4.3.1 模型验证
        4.3.2 网格无关性分析
    4.4 T形管结构优化模拟
        4.4.1 正交试验设计
        4.4.2 结果与分析
    4.5 T形状管运行参数优化模拟
        4.5.1 入口含油率对于处理结果的影响
        4.5.2 分流比对于处理结果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8)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研究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驱采油技术现状
        1.2.2 含聚采出液处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5 本章小节
第2章 渤海J油田聚合物驱现状
    2.1 渤海J油田概况
        2.1.2 渤海J油田开发简况
        2.1.3 渤海J油田处理工艺介绍
    2.2 渤海J油田聚驱历程及聚合物返出现状
    2.3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乳状液性质研究
    3.1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稳定性研究
    3.2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乳状液成因研究
    3.3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乳状液性质研究
        3.3.1 聚合物浓度对污水中乳化和溶解油总含量的影响
        3.3.2 聚合物分子量大小对含聚采出液乳状液的影响
        3.3.3 聚合物含聚油泥成分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研究
    4.1 渤海J油田原油处理工艺研究
        4.1.1 渤海J油田原油系统处理工艺原理
        4.1.2 渤海J油田原油系统处理系统的主要问题
    4.2 渤海J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4.2.1 渤海J油田污水过滤系统原理
        4.2.2 渤海J油田污水过滤系统的主要问题
    4.3 渤海J油田注入系统研究
        4.3.1 渤海J油田母液注入系统原理
        4.3.2 渤海J油田母液注入系统的主要问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优化
    5.1 含聚采出液原油系统处理工艺优化
        5.1.1 优化原理及思路
        5.1.2 试验效果
    5.2 含聚采出液污水系统处理工艺优化
        5.2.1 优化原理及思路
        5.2.2 试验效果
    5.3 含聚采出液注入系统处理工艺优化
        5.3.1 优化原理及思路
        5.3.2 试验效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工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注水工艺研究现状
        1.2.2 国内注水工艺研究现状
        1.2.3 我国油田注水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埕岛油田注水状况分析
    2.1 埕岛油藏基本特征
        2.1.1 区块概况
        2.1.2 层系适应性分析
        2.1.3 井网适应性分析
        2.1.4 分层注水状况分析
        2.1.5 能量保持及利用状况分析
    2.2 埕岛油田注水井筒状态分析
        2.2.1 注水井调查情况分析
        2.2.2 井筒管柱情况调查
    2.3 注水站及管网
        2.3.1 注水站
        2.3.2 注水管网
        2.3.3 水井计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埕岛油田注水系统效率提升研究
    3.1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方法
        3.1.1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模型
        3.1.2 注水系统效率计算结果
    3.2 埕岛油田注水系统效率分析
        3.2.1 注水系统运行概况
        3.2.2 海上注水管网效率低
        3.2.3 单井管损较高
        3.2.4 注水设备效率较低
    3.3 埕岛油田效率提升可行性研究
        3.3.1 注水系统效率常用提升技术
        3.3.2 铺设注水海管
        3.3.3 定期冲洗海管
        3.3.4 水量优化
        3.3.5 中心一号平台注水工艺改造工程
        3.3.6 中心二号平台注水扩建提升工程
        3.3.7 中心三号平台注水部分改造内容
    3.4 注水系统效率提升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埕岛油田水质适应性评价及对策
    4.1 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及设备
        4.1.1 中心一号污水处理系统
        4.1.2 中心二号污水处理系统
        4.1.3 海三联污水处理系统
        4.1.4 海六污水处理系统
    4.2 污水处理技术适应性评价
    4.3 水质腐蚀结垢评价
        4.3.1 水质腐蚀预测
        4.3.2 水质结垢评价
        4.3.3 岩芯伤害评价
    4.4 注、采、输地面工程技术改造
        4.4.1 中心平台更换分离器,提高分水量
        4.4.2 扩建海三站为联合站,提高污水处理量及提高水质
        4.4.3 海六站新增二级分离器,提高分水能力
    4.5 中心平台注水站提升水质对策
        4.5.1 来水水质
        4.5.2 注水水质标准的确定
        4.5.3 平台分水试验研究
        4.5.4 改造工艺流程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埕岛油田分注工艺优化技术研究
    5.1 埕岛油田分注现状
        5.1.1 分层注水概况
        5.1.2 层段合格率
    5.2 埕岛油田分注技术
        5.2.1 封隔器技术状况调查分析
        5.2.2 配水器技术状况调查分析
        5.2.3 注水管柱有效期调查分析
        5.2.4 测试技术状况调查分析
        5.2.5 分注技术适应性趋势分析
    5.3 埕岛油田分分注测调一体化技术的完善与改进
        5.3.1 井下电动刮垢通井器的完善与改进
        5.3.2 钻进式通井工艺改进
        5.3.3 井下电动打捞器的完善与改进
        5.3.4 测调一体化仪器的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聚污水性质表征现状
        1.2.2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现状
        1.2.3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伤害预防及解除技术现状
        1.2.4 含聚污水达标处理技术现状
    1.3 绥中36-1油田含聚污水回注技术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绥中36-1油田储层地质特征
    2.1 油田概况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相识别标志
        2.2.2 沉积砂体与微相展布
        2.2.3 沉积演化模式
    2.3 储层地质特征
        2.3.1 储层岩性特征
        2.3.2 储层物性特征
        2.3.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2.3.4 油藏温度压力及流体性质
    2.4 储层精细地质模型
        2.4.1 建模单元尺度
        2.4.2 油藏属性建模
        2.4.3 储层动态特征
第3章 含聚污水结垢机理及预防技术
    3.1 含聚污水基本性质测定
        3.1.1 产出聚合物浓度分析
        3.1.2 产出聚合物结构分析
        3.1.3 乳化油滴粒径分布
        3.1.4 ZETA电位测定
    3.2 配伍性实验评价新方法建立
        3.2.1 实验方法及方案
        3.2.2 配伍程度评价标准建立
    3.3 含聚污水及普通污水配伍性差异性评价
        3.3.1 垢含量变化特征分析
        3.3.2 垢形态及组分变化特征分析
    3.4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的影响机理
        3.4.1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离子浓度的影响
        3.4.2 产出聚合物浓度对结垢量的影响
        3.4.3 产出聚合物对结垢形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3.5 含聚污水结垢对储层孔喉结构的影响
        3.5.1 含聚污水结垢对储层渗透率的影响
        3.5.2 含聚污水结垢对孔喉结构的影响
    3.6 含聚污水结垢预防技术
        3.6.1 防垢剂性能评价及浓度优选
        3.6.2 药剂配伍性及加药方式研究
        3.6.3 地面预结垢及超声波防垢技术控制结垢伤害
第4章 含聚污水回注对储层堵塞机理及保护技术
    4.1 含聚污水水质测定方法建立
        4.1.1 实验原理、仪器及药剂
        4.1.2 含聚污水中含油率测定方法改进
        4.1.3 含聚污水中悬浮物测定方法改进
        4.1.4 含聚污水中悬浮颗粒粒径中值测定方法改进
        4.1.5 含聚污水水质现状
    4.2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堵塞机理研究
        4.2.1 实验评价方法及流程
        4.2.2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评价
        4.2.3 含聚污水水质对储层孔喉结构的影响评价
        4.2.4 含聚污水回注井井下堵塞物成分分析
    4.3 含聚污水回注动态特征研究
        4.3.1 含聚污水注入井吸水强度变化特征
        4.3.2 储层非均质性对含聚污水回注影响评价
        4.3.3 含聚污水回注井堵塞范围分析
    4.4 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
        4.4.1 含聚污水水质达标控制技术
        4.4.2 新型清水剂的研发与应用
        4.4.3 保持合理的注入强度
    4.5 含聚污水回注井解堵增注技术
        4.5.1 高效解堵体系研究应用
        4.5.2 深部解堵增注技术研究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海上平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思考与应用[J]. 郭俊杰. 化工管理, 2022(04)
  • [2]海上油气田不同寿命阶段的精益管理策略研究[D]. 张宗超. 天津大学, 2020(02)
  • [3]金属基动态膜油水分离中试实验装置搭建及实验研究[D]. 张玮. 长江大学, 2020(02)
  • [4]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J]. 李杨,吴亮,孙寿伟,赵宇鹏,钱雨晨,王丽薇.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0(02)
  • [5]海上平台含聚油泥循环利用处理工艺优化[J]. 秦薇,兰夕堂,刘长龙,王成胜,陈士佳,陈斌.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0(01)
  • [6]海上平台降低外排水含油工艺研究[D]. 刘守一.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7]高含水油田就地分水处理试验研究[D]. 王炳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渤海J油田含聚采出液处理工艺研究与探索[D]. 杜虹.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9]埕岛油田高效注水工艺技术研究[D]. 郭长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回注储层保护技术研究[D]. 陈华兴.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歧口油田海上平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