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上市不易

国有银行上市不易

一、国有银行上市不易(论文文献综述)

韩笑[1](2021)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文中认为十四五规划将创新放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之一,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坚实力量。尽管近几年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不断加强,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阻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并设法解决这些融资障碍,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好的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硅谷银行作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门银行,为美国境内的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硅谷银行能在面临较高投资风险的同时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得益于硅谷银行独特的运营模式,是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范。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从促进科技银行发展,完善资本市等方面促进金融发展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经营风险高、调整成本高、资产规模小、企业各发展阶段面临的融资需求不同等特点。接着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同时归纳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五大融资障碍: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易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易得到股权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利用应付账款进行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根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随后本文以美国硅谷银行为案例,分析了硅谷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硅谷银行提供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硅谷银行提供灵活的贷款方式、硅谷银行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硅谷银行强化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硅谷银行准确定位客户。并探究硅谷银行模式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本文提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最后,以硅谷银行模式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提出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建议。

邱煜[2](2020)在《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四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中国贫困人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使一批成长于贫困环境的个体走上了上市企业总经理(CEO)的位置,在企业中肩负着重要职责,为经济发展注入了丰裕的人力资本。因此,CEO的早期贫困经历不仅是我国独特的现象,对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理解我国企业经营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理学和管理学方面的经验证据表明,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塑造个体性格,并影响决策风格。那么,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会展现何种不同的经营风格,则成为我国企业发展中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虽取得了巨大成就,贫富差距缩小的拐点却尚未来临,中国社会流动性也在开始降低,也即成长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人生成就和社会地位。在此背景下,成长于贫困环境的群体被贴上了固有标签,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人穷志短”,即早期关于贫困的记忆使人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财富和地位,所以更志在维持现状,而排斥为获取长远利益承担更多风险。从企业经济理论而言,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穷人思维会使其回避关乎企业长远利益的风险性项目;另一种观点是“穷则思变”,即早期经历过贫困的人,在成长历程中得到了更多历练,心智更为坚定,面对困境会越挫越勇,对成功表现出强烈的渴望,从而倾向于开拓进取。换言之,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作用,存在一正一反的竞争性假设,说明实证检验该问题的必要性。那么,CEO早期贫困经历究竟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CEO什么观念造成的?同时,这种影响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什么效应?进一步,既然心理学研究表明后天经历能够对一个人早期形成的性格和行为进行重塑,那么,后天经历能否改造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研究乃至深入探索目前鲜有文献涉及。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等,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依据,围绕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和整理CEO的出生地信息和媒体报道来定义CEO的早期贫困经历,并且手工搜集和整理CEO的教育经历、海外经历、政治关系、职业背景等CEO后天经历数据,同时结合国泰安(CSMAR)和万得资讯(Wind)数据库,实证研究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得出了相应研究结论:首先,本文实证检验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究竟是呈现出“人穷志短”效应还是“穷则思变”效应。研究发现,其一,CEO早期贫困经历显着降低了企业风险偏好,表明早期贫困经历使CEO更偏好风险规避;其二,从正式制度环境约束视角发现,在市场化进程缓慢的地区或者国有企业中,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其三,从外部文化冲击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小富即安思维这种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视角发现,企业所在地的对外开放程度越高,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越弱;扩展性分析发现,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具体体现在缩减企业研发投入、抑制企业并购活动、提升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上。上述研究结论初步显示,早期贫困经历使CEO显现出“人穷志短”的效应,并且市场环境较好的地区、民营产权属性,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地区能够有效约束有早期贫困经历CEO的自利主义行为,削弱其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其次,本文从实证上提供了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是出于什么观念降低了企业风险偏好。一方面,基于财富观视角的动因检验发现,若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获取了较高薪酬,则会出于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高额财富观念,更加明显地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另一方面,基于地位观视角的动因检验发现,若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拥有较高权力,则会出于害怕失去现有来之不易的地位,更明显地降低企业风险偏好。进一步研究发现,若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同时是企业实际控制人,则能够更加重视企业长远发展,从而有效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短视观念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不利影响。上述结论为本文有关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经验证据。接着,由于企业风险偏好是一把双刃剑,为更清楚地观察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风险规避倾向对企业发展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本文探索了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对企业价值的效应,并且基于企业投资机会和投资风险的视角,进一步从宏观经济状况和政策不确定性两个维度,探讨了上述经济后果产生的外部基本条件。研究发现,整体上,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显着负面影响。但是,区分企业外部基本条件后发现,CEO早期贫困经历降低企业风险偏好并不一定对企业价值造成显着负面影响。具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处于宏观经济扩张期,或者面临较低的政策不确定性时,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风险规避倾向才会对企业价值创造产生显着的负面作用。最后,鉴于以上研究综合表明CEO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显着负面影响,并且这种负面影响有损企业价值创造,于是本文以上述研究结论为基础,进一步从CEO后天的教育经历、海外经历、政府支持、金融背景四个不同的维度,探讨CEO能否通过后天努力缓解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发现,尽管CEO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产生显着负面影响,但CEO良好的后天经历会弱化早期贫困经历会对企业风险偏好的作用。具体来说,第一,教育能带来丰裕的人力资本,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如果后天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会明显地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二,后天海外经历有助于丰富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缓解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三,政治关系帮助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获得更多资源优势,进而显着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第四,金融背景可能会通过丰富社会网络、扩宽融资渠道等促进企业实施更多风险行为,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如果拥有了金融背景,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四种后天经历中,海外经历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强烈。此外还发现,CEO的后天经历越丰富,对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之间关系的改造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本文以跨学科理论为基础,运用手工搜集的CEO早期贫困经历数据,探讨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不仅丰富了高管早期经历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相关研究,还从管理者行为的视角扩展了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应用范围。以往研究主要考察了CEO童年的经济萧条经历、灾难经历等早期经历如何影响企业行为,本文则基于与生俱来的早期贫困经历视角,为CEO早期经历与企业经营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第二,本文不仅研究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还探究了有早期贫困经历的CEO是出于什么观念影响了企业风险偏好,同时还出于企业风险偏好是一把双刃剑,分析了这种影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这些研究均可以为CEO早期经历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拓展和补充。目前,国内外文献关于CEO早期经历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鲜有文献对造成这种影响的动因,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细致深入地探讨,而本文的研究恰恰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第三,后天丰富的教育经历和人生际遇在CEO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得出有早期贫困经历CEO的风险规避倾向不利于企业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运用手工搜集的CEO后天经历详细数据,将CEO的早期贫困经历和受教育程度、海外经历、政治关系、金融背景四个维度的后天经历纳入同一框架,层层深入探讨了CEO能否通过后天努力改变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负面作用,弥补了以往文献要么单独侧重于早期经历,要么仅仅从后天经历的视角来考察企业经营决策的不足,同时也拓展了管理学与社会学学科结合的相关研究。第四,本文从CEO早期贫困经历视角,丰富和发展了企业风险偏好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近年来,如何从CEO个人特征视角分析企业的风险偏好和行为决策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热议,现有文献大多从CEO的性别、年龄、个人爱好、家庭成员、从军经历等视角进行了考察,却尚未涉及CEO的早期贫困经历这一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不仅研究了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还探究了导致这种影响产生的动因,以及这种影响产生的经济后果,更甚至进一步探讨了后天经历能否改造有过早期贫困经历的CEO的风险认知,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企业风险偏好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文献。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中国社会现状,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主要在于:首先,就社会公众角度而言,人们应当摒弃对成长于贫困环境群体的固有观念,从更加广泛的人生经历视角,科学全面地认识一个人性格特征的动态演变;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一方面应当鼓励员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传授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应当充分调动员工继续学习深造的积极性、重视员工培训,努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接着,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应当充分结合CEO早期经历、后天经历等个人特征判断企业风险偏好,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水平选择更符合自身偏好的投资方案,优化投资决策,这有利于资本市场优化配置,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最后,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应当充分认识并正视早期贫困经历对自身性格的影响,力图在后天通过丰富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提升人力资本、拓展社交网络,提高自身竞争力,进而弥补早期贫困经历带来的负面作用。

张洁琼[3](2020)在《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非金融企业是实体经济的代表和支柱,但自2012年以来,我国非金融企业呈现明显的金融化趋势,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比重以及金融渠道收益占比均持续攀升。适度的金融化发展有助于改善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效率,但是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程度加深恰发生在中国实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企业金融化是否会挤占实业投资,导致经济“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等局面引人担忧。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陆续出台政策措施限制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旨在引导企业专注主业发展,避免过度金融化。已有研究指出,企业金融化对经济的影响并不都是负面的,在实体经济利润率下滑时,资本涌向金融资产一定程度上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有助于平滑投资,使企业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实现平稳过渡。另外,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化有助于改善银行信贷歧视造成的金融资源错配,使信贷资源在企业间实现二次配置。但是,已有研究仅止步于实证检验非金融企业会使用外部融资参与金融资产投资,但却没有进一步验证企业金融化的资金究竟流向了何处,而这恰是评判企业金融化是否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若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是流向生产效率更高、但受银行信贷排斥的中小民营企业,则企业金融化将有助于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而若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资金最终仍流向了传统低效行业或用于金融、房地产领域投机套利,则企业金融化不仅无法有效优化资金配置,相反可能会加重金融错配。作为中国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我国当前的企业金融化水平究竟如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和驱动机制又是什么?企业金融化发展究竟是会挤占实业投资,加重经济结构失衡,还是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企业经营绩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监管部门精准调控,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本文首先从现状分析入手,测算了 2007-2017年间我国企业金融化的整体变动趋势,分析了我国非金融企业在金融资产配置上的风险偏好以及企业间的异质性特征。随后,从研究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入手,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是否会挫伤实业投资,导致产业“空心化”。最后重点围绕企业金融化是否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我国企业金融化的典型模式——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业务机制以及驱动机制;其次,通过实证检验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上升对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的金融资源流向;最后,通过实证检验企业间影子信贷对融资企业主营业务发展的影响,研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的金融资源对微观企业的实际作用效果,完整地检验了企业影子银行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在不同所有权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具有较大差异。经营资产收益率越低、杠杆率越高的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越多,金融渠道收益占比也越高。监管部门应重点监管涉足房地产投资的非金融企业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金融化行为,重点防范企业在金融资产投资中的杠杆操作。(2)整体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以预防性储蓄动机为主,企业金融化有助于平滑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并且这种平滑作用在不同融资约束企业间不具有显着差异。另外从企业配置的金融资产类型上来看,企业配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子银行类金融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均有助于平滑企业未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但是房地产投资增加无助于平滑实业投资。除房地产投资以外的金融资产配置更多是充当企业投资的“蓄水池”和“润滑剂”,用以调节企业的实业投资步调,并不会长期挤占实业投资。(3)金融抑制程度越高,企业影子银行化二次配置金融资源的动机和需求越大。(4)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并未流向成长机会更多、融资缺口更大的中小民营企业以及新兴行业企业,而是依然流向了大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传统行业企业。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并未随影子银行化企业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增多而得到缓解。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仅仅是强化了原本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且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上升会进一步挤占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信贷资源,无法有效改善金融资源错配的状况。(5)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多为短期信用且成本较高,不仅无法有效支持企业的长期项目投资,还会恶化原本投资不足企业的投资效率,不利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发展。综上来看,金融抑制导致的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的原因,但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并不能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要遏止企业影子银行化趋势,根本方法是改善金融市场环境,减少银行信贷歧视,同时为小微企业拓展互联网金融、小微贷款等合法融资渠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区别于已有文献,本文从企业配置金融资产的最终用途上来考察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强调了在不同动机下,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不同影响。(2)深入探究了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业务机制以及宏观制度因素对企业影子银行化的影响,对遏止企业影子银行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3)分两步实证检验了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企业影子银行化仅仅是强化了原本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有效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弥补了已有的研究空缺。

吕昕[4](2020)在《我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政府陆续出台简政放权、减费降税等政策措施,都旨在提高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融资需求随之增加,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近几年来频出,使公司融资受限,股权质押因其手续简便、融资高效,并且质押后仍能保留控制权,越来越受上市公司的欢迎。目前,我国A股市场几乎是全股质押,且高比例质押越来越多,其中好多是控股股东参与的股权质押,而控股股东作为绝对的大股东,其行为对公司有重大影响。一方面,控股股东参与股权质押的确能融入资金,但也使公司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控股股东参与股权质押的初心是好的,质押后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代理问题也会随之凸显,可能会催生一些有损公司的行为,如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掏空公司等,因此,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很可能会对公司不利。为此,本文就从控股股东的角度,探究其股权质押究竟会给公司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往的研究一般把股权质押和公司绩效的文献分开梳理或者只梳理了股权质押的相关文献,本文是将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文献结合起来归纳梳理,加深了对两者关系的认识并理清思路。考虑到股权集中度在近年来趋于高水平,产生了第二类代理问题,对公司治理也有一定影响,故本文选取股权集中度作为调节变量,观察其是否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以便为公司治理和维护市场稳定的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另外,相比于非国有企业的融资难题,国有企业因其政治背景,融资渠道较广,当面临一些财务难题时,政府也会给予扶持,所以,本文认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可能会因企业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别。本文通过对控股股东参与股权质押的动机、带来的代理问题和调节效应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四个基本假设。然后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及其公司绩效的现状进行分析,观察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的分布情况,并把其分为质押组与未质押组对比公司绩效,从这些客观数字上印证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即控股股东的质押规模较大,且对公司绩效有负向的影响。为进一步验证,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18年所有A股中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不像以往的文献大都只选取2013年股权质押兴起以后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失偏颇,本文把股权质押业务在繁荣之前的数据也考虑进来,使结论较以往更加客观科学。具体结论如下: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会产生负向影响;第二,股权集中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绩效起到提升作用,因为股权集中度越高,股东与公司利益趋同,有利于提升公司决策效率,对公司绩效产生正向影响;第三,当控股股东进行了股权质押时,股权集中度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绩效的负向关系会起到加强作用,因为此时股权集中度越高,控股股东的行为越不易被监督;第四,本文将数据按照产权性质做了分组回归,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确实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着。最后,本文将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从信息披露的完善和监管,以及公司治理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股权质押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并期望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这种负向影响能够得到一些缓解。

李晗[5](2020)在《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8年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危机过后,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发现金融机构各自之间的业务往来,使得金融系统形成一个复杂紧密的网络,银行之间的关联成为了风险传染的渠道,因此学术界和监管部门都将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点对象由“太大不能倒”开始转向了“关联太紧不能倒”。银行关联主要分为银行间债务所导致的直接关联和持有共同资产、共同贷款所导致的间接关联。就中国而言,由于不允许混业经营,银行不存在持有共同资产的情况,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银行的间接关联,因此学术界和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直接关联更为注重。但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银行贷款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通过共同贷款建立的间接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行业贷款配置是银行贷款配置的顶级层次,并且银行在行业贷款配置上还存在着相互跟随的“羊群效应”,所以,如果不针对共同行业贷款所导致的间接关联进行监管,那么这种关联很有可能成为风险传染的重要渠道,引发潜在的系统性风险隐患。因此研究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维护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首先,对有关系统性风险和共同贷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机制。然后,基于我国16家上市银行和沪深300银行指数2010—2018年的股票收益率数据,运用GARCH-时变Copula-CoVaR方法测度上市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贡献和系统性风险敞口两个方面,并对两个方面系统性风险指标的截面特征和时序特征进行分析。接着,基于2011—2018年半年度的银行行业贷款数据,借助降模方法和欧几里得距离方法得到初始关联网络,再通过最小生成树方法滤去初始关联网络中多余的信息,构建银行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测度了网络中上市银行节点的接近中心性,以此来衡量共同行业贷款关联程度。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系统性风险和共同行业贷款关联程度、银行个体特征变量、宏观经济变量的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系统性风险截面特征方面,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较高,系统性风险敞口最低,向外溢出风险和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较强,除国有银行外,系统性风险贡献和系统性风险敞口跟银行类别没有明显关系。部分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较高。少数银行具有较高的系统性风险贡献和系统性风险敞口,向外溢出风险能力强,抵抗外来风险能力弱,在受到外界冲击后,由于其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容易陷入困境(如破产)当中,又因为其有较强的风险溢出能力,陷入困境后会向整个银行系统溢出风险,从而加剧系统性风险。在时序特征方面,系统性风险贡献和系统性风险敞口都呈现出顺周期性。相比其他银行,2015“股市波动”对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系统性风险敞口的影响更大,极大的削弱了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抵抗外来风险能力。(2)国有银行在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中有明显的聚类现象,联系比较紧密。招商银行和浦发银行的接近中心性比较大,与其他银行的关联程度高,为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的核心节点。国有银行虽然资产规模和贷款规模比较大,但在网络中不是核心节点,说明在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中,“太大”并不代表“太关联”。(3)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有显着正向影响,共同行业贷款关联提高了银行向外溢出风险能力,处于困境的银行会通过共同行业贷款关联这个间接渠道将风险传染给银行系统,引发系统性风险,这使得该银行在系统性风险中更“重要”。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敞口有显着正向影响,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削弱了银行抵抗外来风险能力,在危机时期,银行系统会通过共同行业贷款关联这个间接渠道将风险传染给单个银行机构,加剧系统性风险,这使得该银行在系统性风险中更“脆弱”。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敞口的影响要大于对系统性风险贡献的影响。

吴凡[6](2020)在《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Belenzon等(2010)研究指出,依托集团“现金池”优势,集团下成员企业比非集团企业在实施创新投资过程中更具保障。集团组织具有信息对称、资源共享等优势,随着我国企业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集团组织形式日趋增多。集团组织内形成的ICM可视为外部资本市场的有效替代和补充,缓解融资约束及进行资金配置。债务融资具有税盾效应、监督优势以及破产效应,在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强度、持续性及效率等影响会产生变化,同时其内在机制也会发生变化,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论文研究了ICM环境引入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关系的变化及其中成因问题。通过对债务结构理论的追朔与债务融资功能效应的分析,以深入理解了债务融资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多向性;通过对创新投资特征的剖析,以提出对创新投资绩效的测度应采取多维形式;通过对ICM形成与内涵剖析及对ICM不同理论流派的回顾,以理解ICM运作机理存在的不同视角。在此基础上,基于“两维度一约束条件”的研究框架,重点研究了ICM环境引入后对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影响的相关问题:(1)借助实物期权模型推演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了ICM有效或无效情况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变化。认为ICM是否有效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与前提;(2)在ICM有效性条件下,从ICM效应特征的动态视角进一步探析,ICM引入后对科技企业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的影响变化。提出ICM的“剩余控制权”效应与“声誉红利”效应是促使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强度正向影响更显着的成因;(3)在ICM有效性条件下,从ICM组织结构的静态视角深入剖析,ICM引入后对企业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关系影响的变化。提出ICM环境下科技企业利用债务融资维持创新投资持续性的意愿降低。意愿降低程度的大小与ICM所处的组织结构特征及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向关系;(4)在ICM有效性条件下,聚焦ICM环境下银行债务与创新投资的关系。通过比较银行债务与非银行债务在内涵、特征与治理方式上的差异,发现银行债务从激励与约束两个方面使其“监督效应”得到高效发挥,有效抑制创新非效率投资。本论文的创新主要有:(1)将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的关系嵌入集团背景下,剖析其中变化及机理过程,阐释在内、外部资本市场共同影响下,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之间关系的特殊性,并系统的考察特殊性的背后的规律,拓展了外部资本市场独立性假说;(2)根据创新投资理论的发展与科技企业的经营状况,对创新投资采用强度、持续性与效率程度三个方面进行刻画,并运用创新技术采纳、债务结构、实物期权等理论与方法研究内部资本市场对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的影响机制,丰满了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规律;(3)基于ICM不同理论流派及ICM形成发展的固有规律,建立“两维度一约束条件”的分析框架,完善了ICM环境引入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变化研究的内在逻辑。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技企业运用债务融资进行创新投资的内在原因;有助于探析ICM环境引入后,对企业投融资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董少明[7](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文中指出并购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从过去国有企业激发活力,实现扭亏为盈和发展壮大,到当下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购重组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从历史演进的大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演进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规律,在历史演进的分析中重新认识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意义和作用,以更好的指导当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改革实践。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遵循“理论分析——历史演进——实证研究——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研究。论文首先梳理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理论,从而奠定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着重从历史演进的视角考察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发展的起步阶段(1984—1991)、转型阶段(1992-2002)和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剖析各个阶段的背景、特点和成效;其次,论文对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进行实证检验和绩效评价,总结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成绩,剖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进一步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借鉴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原则、目标和模式,厘析了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体定位和政府作用,并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的对策建议,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强调“法治企业”,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和破产清算体系,以及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和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郑敏[8](2020)在《分析师现金流预测、金融化与现金流操控》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信息供求双重推动下,现金流量预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分析师报告中,成为继盈余预测后另一重要的分析师预测信息。鉴于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信息逐渐增多,且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重视,故基于迎合动机的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信息的经济后果值得研究。现金流量信息可以反映盈余质量、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信息,不易被操纵,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也可以被人为操控,近期,中国资本市场亦出现较多现金流量操控现象。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操控行为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出现明显的“脱实向虚”趋势,越来越多非金融业上市公司脱离实业涉足具有超额利润的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即,企业金融化。企业金融化现象危害实体经济,抑制企业创新,降低企业价值。金融化现象与现金流操控现象之间的关系还未有研究关注,因此对以上三者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金流量信息对投资者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分析师签发现金流量预测后,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通过现金流操控来提高财报中披露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以此美化财务报告。另外,上市公司金融化现象可能使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更为便利,金融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比例高,且金融资产变现能力强,金融化程度高的企业可通过选择合适的时机交易、处置金融资产,及时获取现金流,并将其分类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里,以迎合分析师现金流预测,因此,为迎合现金流量预测,金融化程度高的上市公司可能进行了更强程度的现金流操控。综上,分析师现金流预测是否促使了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金融化程度高的企业,基于迎合动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是否更强,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经实证检验发现:为迎合现金流预测,被分析师额外签发现金流预测次数越多的上市公司,现金流操控的程度越强;金融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进行了显着更高强度的现金流操控;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经营现金流操控现象更显着。进一步地,配置较高比例非标准化交易类金融资产的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操控程度显着更高。最后,还发现高金融化公司的现金流操控程度与较少的应计操纵显着正相关。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建议:(1)监管部门需加强对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行为的监管,尤其关注金融化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操控行为。(2)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分析师信息中介在识别、监督现金流操控中的作用。(3)完善上市公司持有、处置金融资产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

向彦[9](2020)在《零售业务转型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进入经济周期的衰退期,金融监管不断加强的宏观背景下,各家商业银行的对公不良贷款急剧上升,新的对公贷款市场需求又在快速下滑,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遭受到巨大的冲击。此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各类金融机构快速成立发展抢夺银行的固有市场,同时因为传统盈利模式太过依赖对公业务,在对公业务下滑后,银行的利润明显逐年减少,这种种的行业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大上市商业银行纷纷选择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将目标市场转向了零售客户,行内的资源也开始从对公业务向零售业务倾斜,这就是零售业务转型的开端。本文将我国所有在A股上市的商业银行,在2011-2018年间的数据提取出来并加以整理,为确保后续分析有效,经过筛选后,仅保留了8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3家数据完整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将这11家上市商业银行进行整体分析后,从中选择招商银行作为对比分析的参照物,并将它分别与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对比。本文的对比分析主要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角度、市场表现角度、员工情况角度这3个角度进行。一是经营绩效角度,主要是通过分析零售储蓄、零售贷款、信用卡业务3个业务数据,了解它们的营业收入、营业支出、利润的变动趋势,从而得出客户对零售业务转型的商业银行的看法。二是市场表现角度,是通过企业估值体系中的价格比率法的4大比率(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销率PS,以及Tobin’s Q值)分析市场对零售业务转型的商业银行的看法。三是员工情况角度则是通过人均薪酬、人均创收、人均创利3个数据,分析银行给予员工的薪酬待遇以及银行的效率,从而看出员工对零售业务转型的商业银行的看法。最后从上述对比分析中,总结出这这些上市商业银行对开展零售业务转型采取的各项措施,找出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措施,提供给国内所有的商业银行作为转型参考。本文通过筛选已上市的商业银行,挑选出11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经营绩效、市场表现、员工情况3个角度切入,深入分析零售业务转型给各家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变化,总结经验、措施,希望能为已开始转型的商业银行稳健的发展起到指导作用,为还未开始转型的商业银行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式提供参考价值,从而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进程加快,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石乐陶[10](2020)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及管理对金融体系稳定的意义尤为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即使是损失很小的操作风险事件也会极大地提高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而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在中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及决定因素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在理论上,操作风险事件的利空信号会导致一定的负面市场反应,并通过资本市场投资者产生了声誉风险。已有文献表明,不同类别操作风险事件产生的声誉风险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对操作风险进行细分,根据操作风险事件类型、业务条线分类的方法旨在考察操作风险事件的一般属性对声誉风险的影响,而对商业银行类型(国有银行与非国有银行)、是否涉及高管人员的操作风险事件的分类识别了在我国金融制度背景下操作风险事件的特殊属性对声誉风险的作用。本文以2001年1月至2019年3月中国上市银行公开披露的201件操作风险事件为样本,在事件研究法的基础上,使用修正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对声誉风险进行度量,研究显示,除了与欧美成熟经济体具有相类同的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基于一般操作风险分类)之外,在中国银行体系中,由于国家声誉的风险分担机制,相较于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更低且恢复较快;涉及高管人员的操作风险事件造成了更大的商业银行声誉损失。此外,本文进一步识别并检验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后声誉风险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声誉损失与银行规模成正比,与有形资本成反比。当操作风险事件发生时,虽然国有银行作为规模较大的银行比非国有银行更易受到声誉损害,但国家声誉对国有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后的声誉风险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这种风险抑制作用与商业银行有形资本形成替代效应。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在我国以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中,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监管治理的重点在于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高管人员,完善有形经济资本监管能够提升对声誉风险的抑制作用。

二、国有银行上市不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有银行上市不易(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1 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1.3.2 关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的研究
        1.3.3 关于科技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1.3.4 总体评价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1 研究思路
        1.5.2 结构安排
    1.6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企业概念
        2.1.2 科技型企业概念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2.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整成本高
        2.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
        2.2.4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以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3.1.1 政府方面
        3.1.2 银行方面
        3.1.3 资本市场方面
        3.1.4 创业投资方面
        3.1.5 信用担保方面
        3.1.6 金融创新方面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实证研究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形成的原因
        3.3.1 政府扶持方面
        3.3.2 金融机构方面
        3.3.3 资本市场方面
        3.3.4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研究——以硅谷银行为例
    4.1 硅谷银行基本情况
        4.1.1 硅谷银行
        4.1.2 上海浦发硅谷银行
    4.2 硅谷银行模式
        4.2.1 硅谷银行提供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
        4.2.2 硅谷银行提供灵活的贷款方式
        4.2.3 硅谷银行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4.2.4 硅谷银行强化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
        4.2.5 硅谷银行准确定位客户
    4.3 硅谷银行的SWOT分析
    4.4 硅谷银行模式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分析
        4.4.1 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不足的困境
        4.4.2 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
        4.4.3 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付账款融资
        4.4.4 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4.4.5 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4.4.6 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的资本需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研究
    5.1 推动科技银行建设
        5.1.1 创新科技银行金融服务模式
        5.1.2 强化科技银行风险控制
    5.2 强化政府扶持
    5.3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5.4 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5.5 强化风险投资和科技担保支持力度
    5.6 强化金融创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安排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2.文献综述
    2.1 个人经历与性格塑造
        2.1.1 早期成长环境与人格塑造
        2.1.2 早期贫困环境成长经历与人格塑造
        2.1.3 后天经历对早期成长环境个体人格塑造的影响
    2.2 CEO个人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2.1 CEO早期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2.2 CEO后天经历与企业风险决策
    2.3 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
        2.3.1 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因素
        2.3.2 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2.3.3 CEO个人特征、企业风险偏好与经济后果
    2.4 国内外文献评述
3.理论分析
    3.1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及动因的理论依据
        3.1.1 精神分析理论
        3.1.2 高层梯队理论
        3.1.3 禀赋效应理论
    3.2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的理论依据
    3.3 后天经历影响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理论依据
        3.3.1 认知发展理论
        3.3.2 人力资本理论
        3.3.3 社会网络理论
    3.4 理论分析的综合性框架
        3.4.1 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
        3.4.2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
        3.4.3 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3.4.4 后天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改变效应
    3.5 本章小结
4.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
    4.1 问题提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3 研究设计
        4.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研究模型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4.2 CEO早期贫困经历对企业风险偏好的影响分析
        4.4.3 基于市场环境视角的分析
        4.4.4 基于产权性质视角的分析
        4.4.5 基于外来文化冲击的分析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4.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4.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4.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4.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4.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与企业风险偏好
    4.6 扩展性分析: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具体表现
    4.7 本章小结
5.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研究
    5.1 问题提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研究模型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4.2 基于财富观的动因检验
        5.4.3 基于地位观的动因检验
    5.5 稳健性检验
        5.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5.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5.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5.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5.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5.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与企业风险偏好的动因检验
    5.6 进一步检验:CEO 属于实际控制人对动因检验的影响
    5.7 本章小结
6.CEO早期贫困经历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
    6.1 问题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3 研究设计
        6.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研究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4.2 CEO早期贫困经历、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价值
        6.4.3 基于宏观经济环境视角的分析
        6.4.4 基于政策不确定性视角的分析
    6.5 稳健性检验
        6.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6.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6.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6.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6.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6.5.6 CEO成长环境贫富差异影响企业风险偏好的经济后果检验
    6.6 本章小结
7.后天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改变:进一步分析
    7.1 问题提出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3 研究设计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3.2 变量定义
        7.3.3 研究模型
    7.4 实证结果分析
        7.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7.4.2 后天教育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3 后天海外经历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4 后天政府支持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4.5 后天金融背景对早期贫困经历CEO风险决策的影响
    7.5 稳健性检验
        7.5.1 重新测算企业风险偏好指标
        7.5.2 倾向得分匹配检验(PSM)
        7.5.3 Heckman两阶段分析
        7.5.4 剔除CEO更替样本
        7.5.5 以董事长为研究对象
        7.5.6 CEO早期极穷和极富经历的对比分析
    7.6 进一步检验:CEO复合型后天经历的调节作用
    7.7 本章小结
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1.3.4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经济金融化
        2.1.2 企业金融化
        2.1.3 企业影子银行化
        2.1.4 本文研究范畴
    2.2 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影响机制研究
        2.2.1 预防性储蓄动机
        2.2.2 投机套利动机
        2.2.3 公司治理视角的动机研究
    2.3 企业金融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
        2.3.1 对实业投资和研发创新的影响
        2.3.2 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
        2.3.3 对主营业务收益和财务风险的影响
    2.4 企业金融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2.4.1 企业金融化与资源配置效率
        2.4.2 企业金融化与金融稳定
    2.5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企业金融化的特征分析
    3.1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整体情况分析
        3.1.1 基于金融资产持有比例的企业金融化测度
        3.1.2 基于金融渠道收益占比的企业金融化测度
    3.2 中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异质性特征
        3.2.1 不同所有权性质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3.2.2 不同行业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3.2.3 不同区域上市公司金融化对比
    3.3 高金融化企业与低金融化企业的财务特征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金融化的行为动机: 投机套利还是预防性储蓄
    4.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4.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基准回归
        4.3.2 融资约束异质性检验
        4.3.3 金融资产类型异质性检验
        4.3.4 稳健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抑制与企业金融化的二次配置功能: 以企业影子银行化为例
    5.1 机制分析与研究假说
    5.2 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5.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1 企业影子银行化的二次配置功能检验
        5.3.2 金融抑制的影响检验
        5.3.3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企业金融化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检验: 以企业影子银行化为例
    6.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6.1.1 模型分析框架
        6.1.2 研究假设
    6.2 企业影子银行化对金融资源再配置的整体效应检验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6.2.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稳健性检验和小结
    6.3 企业影子银行化影响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微观机理的经验证据
        6.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6.3.2 样本选择与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3.3 实证结果分析
        6.3.4 作用机制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致谢

(4)我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负向影响
        (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
        (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不确定性影响
    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渠道
        (二)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发挥调节作用的研究
    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文献评述
第三章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
        (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给公司带来的代理问题
        (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机制调节效应
    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假设
第四章 我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发展现状
    二、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
第五章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
    二、变量选择
    三、模型设定
    四、实证结果的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第六章 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问题研究
    二、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股权质押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
        (二)健全公司的治理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系统性风险的定义研究
        1.2.2 系统性风险的测度研究
        1.2.3 共同贷款关联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研究
    1.3 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概念界定
    2.2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贷款资金损失冲击的放大机制
    2.3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流动性冲击的放大机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
    3.1 CoVaR简介
        3.1.1 CoVaR定义
        3.1.2 CoVaR估计方法
    3.2 GARCH-时变Copula-CoVaR方法介绍
        3.2.1 ARMA模型
        3.2.2 GARCH模型
        3.2.3 Copula函数
        3.2.4 GARCH-时变Copula-CoVaR方法
    3.3 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实证分析
        3.3.1 数据选取及处理
        3.3.2 平稳性检验和ARCH效应检验
        3.3.3 边缘分布拟合
        3.3.4 Copula函数拟合
        3.3.5 CoVaR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的实证研究
    4.1 网络模型介绍
        4.1.1 共同行业贷款网络
        4.1.2 最小生成树方法
        4.1.3 网络拓扑属性
    4.2 共同行业贷款最小生成树网络构建
        4.2.1 数据选取及处理
        4.2.2 网络构建
        4.2.3 银行节点接近中心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5.2.1 银行系统性风险衡量指标
        5.2.2 共同行业贷款关联程度衡量指标
        5.2.3 控制变量选取
        5.2.4 数据来源及处理
    5.3 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5.3.1 数据平稳性检验
        5.3.2 Hausman检验
        5.3.3 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企业集团(business groups)
        1.4.2 内部资本市场(internal capital market)
        1.4.3 创新投资(R&D investment)
        1.4.4 债务融资(debt financing)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与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评述
    2.1 关于债务结构理论与企业投资的相关文献评述
        2.1.1 债务结构理论的文献
        2.1.2 债务结构理论与企业投资关系的文献
    2.2 关于企业创新投资的相关文献评述
        2.2.1 企业投资理论与创新投资文献
        2.2.2 融资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文献
    2.3 关于ICM理论的文献评述
        2.3.1 ICM与外部资本市场关系的相关文献
        2.3.2 ICM对企业投资融资行为影响的相关文献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与ICM
    3.1 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的研究
        3.1.1 债务结构理论与债务融资特点
        3.1.2 创新投资与创新投资测度的研究
        3.1.3 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3.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3.2.1 ICM形成与内涵
        3.2.2 ICM理论流派
        3.2.3 ICM资金配置机制与特点
    3.3 ICM环境引入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3.3.1 ICM环境引入研究框架的提出
        3.3.2 基于实物期权模型的ICM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
    3.4 本章小结与后续章节安排
第四章 ICM效应特征、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强度
    4.1 问题的提出
    4.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4.2.1 集团下高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效果(存在性检验)
        4.2.2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效应的机理(成因性检验)
    4.3 研究设计
        4.3.1 研究模型
        4.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4.4 实证结果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回归结果分析
        4.4.3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ICM组织结构、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持续性
    5.1 问题的提出
    5.2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5.2.1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入持续性影响(一般研究)
        5.2.2 集团下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对创新投入持续性影响的机制研究(机制性分析)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5.4 实证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4.3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ICM环境下银行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
    6.1 问题的提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银行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关系研究(一般分析)
        6.2.2 银行债务治理效应影响下债务融资与创新投资效率关系研究(机制分析)
        6.2.3 区域金融发展程度影响下银行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计
        6.3.2 研究模型
    6.4 实证结果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回归结果分析
        6.4.3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7)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范畴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基本概述
        一、研究范畴界定
        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动因分析
        三、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类型
    第二节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资本流动与资本集中理论
        二、现代西方企业重组理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二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起步阶段(1984-1991)
    第一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国有企业普遍亏损
        二、理论背景——对“两权分离”的认识突破
    第二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企业兼并的目标转向自觉优化经济结构
        二、交易的自发性与政府干预并存
        三、兼并方式以承担债务式和出资购买式为主
        四、局部产权交易市场开始兴起
    第三节 起步阶段并购重组的地方探索
        一、成都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二、武汉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三、保定并购重组的特色和成效
第三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转型阶段(1992-2002)
    第一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迁
        二、企业重组受到政府高度重视
        三、各类市场体系的建立
        四、国企脱困和国企改革任务
    第二节 转型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产权市场普遍兴起
        二、企业并购的规模逐步扩大
        三、政府积极参与引导
        四、上市公司并购成为热点
        五、部分中国企业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六、外商并购国有企业成为新景观
    第三节 转型阶段的并购重组成效
        一、国企成功脱困
        二、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利用国内国外资本市场
第四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之历史演进:全面发展阶段(2003-2018)
    第一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背景
        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经济发展
        二、鼓励混合所有制发展
        三、法律法规逐步健全
    第二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的特点
        一、战略并购成为企业并购的重点
        二、国企大型跨国企业的出现
        三、以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为主
    第三节 全面发展阶段并购重组取得的成效
        一、国企各项经济指标增长迅速
        二、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三、国有企业治理规范化
第五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制度演进:绩效、问题与成因
    第一节 国企并购重组取得的辉煌成绩
        一、优化了产业布局,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二、提高了资产证券化率,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三、盘活了国有资产,提升了国有企业经营绩效
    第二节 国企并购重组存在的问题
        一、并购重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二、并购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单一
        三、盲目规模扩张与多元化转型并存
        四、标的公司资产质量差导致并购效率低下
        五、并购双方缺乏深层次整合
        六、海外并购重组困难重重
    第三节 国企并购重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并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政府“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
        三、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尚不发达
        四、企业自身条件缺乏
第六章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国有企业并购下政府与国企高管的行为动机分析
        二、国企高管行为影响并购绩效的研究假设
    第二节 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择
        二、数据来源
    第三节 数据描述性分析
        一、主要变量统计描述
        二、变量趋势分析
    第四节 计量模型设定
        一、实证基本模型设定
        二、面板数据模型
    第五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数据模型形式检验
        二、计量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七章 域外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美国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二节 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日本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日本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三节 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借鉴
        一、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法德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经验借鉴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经验及教训
        一、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概况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并购重组特点及教训
第八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目标与模式
    第一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时代特征
        一、通过调整结构来优化供给侧的重组方式
        二、在重组中解决亏损企业与多余的产能
        三、并购重组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步进行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原则
        一、最大限度地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竞争力
        二、在国企并购重组中推进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在国企并购重组中促进产能的优化配置
    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目标导向
        一、促进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
        三、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一、横向重组模式
        二、纵向重组模式
        三、混合重组模式
        四、策略联盟重组模式
第九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主体定位与政府作用
    第一节 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主体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不宜作为国企并购重组的主体
        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凸显优势
        三、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作用
    第二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正面效应
        二、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政府在国企并购重组中的角色定位
        一、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政策引导者
        二、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宏观调控者
        三、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信息中介者
        四、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服务者
        五、政府是国企并购重组中具体监督者
    第四节 政府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制度创新
        一、保持国有资产管理权的独立性
        二、完善法律制度
        三、营造公平竞争的并购重组环境
        四、制定国有企业并购重组战略规划和指导政策
第十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国企并购重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指导思想
        一、深化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并购重组的理念共识
        三、明确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指导思想与基本要求
    第二节 强调“法治企业”,突出国企总法律顾问作用
        一、全面打造法治企业
        二、深化国有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
    第三节 构建完善的产权保护体系及破产清算体系
        一、建立健全产权保护体系
        二、构建破产清算体系
    第四节 建立资本市场淘汰机制
        一、加快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二、完善资本市场退市制度
        三、健全资本市场推动并购重组的作用机制
    第五节 建立稳定的失业保障体系
        一、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发挥社会托底作用
        二、加大失业救助力度,维护社会稳定
        三、完善再就业服务保障机制,促进再就业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分析师现金流预测、金融化与现金流操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衡量
    2.2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相关研究
    2.3 现金流操控相关研究
    2.4 分析师现金流预测与现金流操控相关研究
    2.5 金融化相关研究
    2.6 研究述评
3.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3.1 相关理论
    3.2 假设提出
4.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主要变量定义与说明
    4.3 模型设计
5.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检验结果
    5.3 进一步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6.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3 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零售业务转型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和理论
    2.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相关研究
    2.2 影响商业银行以盈利能力为主的经营绩效的相关研究
    2.3 影响商业银行市场表现的相关研究
    2.4 影响商业银行员工情况的相关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键指标与分析框架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3.1.1 银行类别的类别
        3.1.2 时间窗口的选择
    3.2 研究的关键指标
    3.3 分析方法
第四章 零售业务转型下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
    4.1 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综合对比分析
    4.2 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4.3 从市场表现角度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4.4 从员工情况角度对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零售业务转型下区域性商业银行的比较研究
    5.1 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综合对比分析
    5.2 从经营绩效角度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5.3 从市场表现角度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5.4 从员工情况角度对区域性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
    6.2 基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背景的建议
        6.2.1 针对已经开始转型的商业银行的建议
        6.2.2 针对还未开始转型的商业银行的建议
    6.3 本文的不足与未来可改进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10)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三节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声誉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操作风险与声誉风险
    第三节 声誉风险的决定因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一节 操作风险事件影响声誉风险的理论机制
    第二节 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基于一般分类
    第三节 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基于特殊分类
    第四节 操作风险事件声誉风险效应的决定因素
第四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声誉风险效应的决定因素
    第一节 研究设计
    第二节 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

四、国有银行上市不易(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D]. 韩笑.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2]CEO早期贫困经历与企业风险偏好研究[D]. 邱煜.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机及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张洁琼. 天津财经大学, 2020(06)
  • [4]我国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 吕昕. 河南大学, 2020(02)
  • [5]共同行业贷款关联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D]. 李晗.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内部资本市场环境下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影响研究 ——以集团下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D]. 吴凡. 东南大学, 2020(01)
  • [7]我国国有企业并购重组:历史演进及发展模式(1984-2018)[D]. 董少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8]分析师现金流预测、金融化与现金流操控[D]. 郑敏.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9]零售业务转型对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比较研究[D]. 向彦.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10]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声誉风险效应研究[D]. 石乐陶.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标签:;  ;  ;  ;  ;  

国有银行上市不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