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诗“柳树”形象的演变及陶渊明“五柳先生”绰号的由来

论中国古诗“柳树”形象的演变及陶渊明“五柳先生”绰号的由来

一、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论文文献综述)

徐国荣,梅嫣[1](2018)在《“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文中提出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所写的"五柳先生"以汉代扬雄作为人物原型,在行为方式、读书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两者均体现出惊人的一致。陶渊明作品中也常以扬雄自况,体现出对扬雄的仰慕。同时,以"柳"代"杨",也有杨柳相连互称的暗示。另外,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形象还受到陶渊明时代崇尚隐逸风尚与林下风致的影响,前者以魏晋时期的荣启期崇尚为代表,后者则直接是竹林七贤—尤其是嵇康精神风致的影响。

宋建翰[2](2017)在《中国柳树文化内涵和景观应用特点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柳树在我国历史悠久且种植范围广泛。无论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运用中,柳树均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柳树造景普遍存在无序、无形、无律、无节制的应用现状且柳树文化性表达不强,这就使得研究柳树文化内涵且深入探索柳树更为合理的造景应用模式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中国的柳树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源古至今的中国柳树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以柳文学为研究基础,结合柳画作、柳民俗等总结出柳树的六大象征意义:依依惜别、旺盛的繁殖力、安神护佑、报春使者、袅娜美丽和带有浓厚的君王色彩。在中国比德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名人与城市文化也将柳树作为精神的寄托。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主要对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北京市柳荫公园、北京植物园、颐和园、杭州西湖、杭州市西溪湿地、苏州市古典园林等地柳树应用现状进行调研。研究表明:柳树景观应用具有独特的美学特性。一部分是时光与自然赋予柳树的美,一部分是设计师遵循美学特征布景带来的美,还有一部分是人与自然共鸣产生的心境之美。柳树在空间应用中也独具特色。柳树是水边运用最频繁的树种,其与不同的园林景观要素通过多种种植形式、构图方式可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从而展示独特的魅力。但在调研中也发现柳树应用存在不足之处:行道树中垂柳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柳树树种选用过于单一、柳树应用普遍重生态轻人文等。综合以上,本文深入挖掘中国柳树文化内涵,分析柳树的景观应用特点,以此为根据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柳树在园林中的造景应用及其文化性表达提供参考。

刘怡玮[3](2016)在《汉唐咏柳诗文化意蕴嬗变》文中指出汉唐时期是咏物诗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以“咏柳”最具代表意义。本文首先追溯了汉唐诗柳意象的渊源。接着通过对《全唐诗》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涉及杨柳意象的诗的统计以及诗歌内容的探析,梳理了诗歌柳意象由汉至唐文化意蕴的发展历程,以此为基础分析得出汉唐诗柳意象的审美心理嬗变过程。最后稍稍涉及诗歌柳意象与文献记载中的杨柳的关系以及汉唐诗歌中杨柳意象的总体审美倾向。第一章探究汉唐诗柳意象的渊源。汉唐“柳”意象源于《诗经》,继承其景物描写和依依惜别情感。《楚辞》“芳草赠与”寄托相思传统影响了后世诗歌折柳赠别和折柳寄托思念的创作模式。第二章,经过对汉、唐以及汉唐之间的魏晋南北朝咏柳诗作和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咏柳作品的统计和分析得出:汉唐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咏柳诗作数量不断增加,柳意象逐渐定型成为固定诗歌母题,文化内涵也逐渐扩展和生发开来。第三章,由数据统计得出以及内容分析得出,汉唐咏柳诗作中柳意象的审美心理也经历了一系列嬗变过程:一、由应景到惜别的转变。《诗经》柳意象开启了对杨柳的应景描写,以柳表离别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心象与物象是相对分离的。经过两汉魏晋诗歌的柳意象由应景到惜别的重要转折,到南北朝至唐代,柳意象的惜别内涵经诗人们的广泛流传得以明确并固定下来,并形成专门的送别诗题材,实现了心象与物象的融合。二、由悼亡到悲悯的转变。作为先秦以来民俗中的墓地植物,杨柳意象由晋代开始用于悼亡诗。南北朝悼亡诗中的柳意象沉痛情感逐渐淡化,转为个体对先贤的怀念。唐诗柳意象基本摆脱了悼亡色彩,更多表现清明节的特定节日活动,和节日里离别亲友的不舍情感,甚至上升为唐人悲天悯人大情怀。三、由男性角色到拟女性角色的转变。由汉至唐,柳的人格地位总体呈降低趋势,性别角色由男性转变到女性。四、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由两汉杨柳意象与离别意蕴没有直接关系,到两晋南北朝柳意象离别意蕴得以发散,到唐代诗歌离别情感为主基础上情韵义的丰富与多样。此外,文献记载中的杨柳与诗歌柳意象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体现特定的杨柳民俗文化,后者的素材来源于社会生活;后者较前者时间上来说是滞后的,往往会进行不同程度的继承、创新和变异。从审美倾向看,汉唐诗歌柳意象偏阴柔,缺乏阳刚气息。

张丹丹[4](2012)在《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晋大文学家陶渊明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历来文人雅士的追慕,关于其生平、作品、人格、思想等,前人也有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但综观这些研究,我们发现在其文化形象方面,尤其是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方面并无系统、专门的论着,本论文即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进行阐释。第一部分简要叙述陶渊明的文化形象符号。来自家庭方面的影响,使陶渊明自幼就受到曾祖父陶侃积极进取精神和外祖孟嘉冲淡自然思想的双重影响,以儒道思想为主的多种思想同时在陶渊明身上聚集,最终影响其创作和仕隐选择,也最终逐渐形成其文学史上文化形象的定位。第二部分重点考察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本原。本论文试图通过对比其真实形象和文化形象,来构筑诸多合力打造的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过程,因此,此部分通过物质考察、社会文化、作品考察三部分来尽力还原真实的陶渊明文化形象,与下文第三部分形成异同对比。第三部分重点论述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步步生成。此章从陶渊明当时代开始,一直到宋前,分两大部分(晋宋和隋唐两个时期)探析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步步生成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剖析,我们可以窥探陶渊明文化形象随着时代变化所发生的定位变化,也最终透视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问题。第四部分为本论文结语,小结宋前陶渊明的文化形象以及这一形象对后世文坛的影响,并探讨沿袭着这一形象定位,后人如何进行新的阐释和最终成功地将陶渊明推上文学圣坛。

罗洁[5](2011)在《陶渊明图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历代陶渊明及其相关题材的美术创作(绘画、书法)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相关文字记载和现存作品为实证,采用资料考据、图像分析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和虚的两个方面,试图寻找陶渊明题材的作品中反映出的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创作者在图像中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价值取向,及整个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嬗变。第一部分把陶渊明图像与中国画的“主题传统”相联系,通过陶渊明图像来加强对主题传统的认识,又通过主题传统来加强对陶渊明图像的认识。强调了陶渊明图像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核心价值的主题传统,并指出“归去来”是陶渊明图像的主题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核心精神。第二部分阐述了陶渊明图像的历史发展。从唐及以前开始,历经宋、元、明、清五个时间段。从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图像的特点和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及代表画家几个方面来阐述。唐代陶渊明的精神刚刚开始为人们所认识,到了宋代才“始遇知音”。宋代“桃花源图”和“归去来图”是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陶渊明图像的各个母本也在此时初步形成并出现了里程碑式的大家李公麟。元代以后陶渊明图像有一种趋同的现象,正式走向定型化,赵孟頫和钱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明代陶渊明图像开始多元化,创作上更带上了画家的个性色彩,手法也更趋丰富。同时,人物题材开始衰退,山水题材依旧繁盛,花卉题材兴起。清代陶渊明图像创作可以说是“琳琅满目”、数量倍增,随着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的发展,陶渊明图像也越来越世俗化。第三部分分析了陶渊明主题中的各个子题。从作为绣像的陶渊明像开始,按照题材把陶渊明主题分为:陶渊明肖象绘画;“归去来”题材绘画;“桃花源”题材绘画;陶渊明诗意图;菊花题材及“虎溪三笑”题材绘画。通过对社会文化背景的回顾,对画家身份的认知及代表作品的分析,来阐述各子题在历史中的发展演化及特点,深化了第二部分的研究。陶渊明人物形象绘画展现的是文人理想的自我;“归去来”题材展现了文人心中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桃花源”题材表现了文人理想中的社会图景;陶渊明诗意图折射了文人们诗意的人生;菊花图作为诗意图的特写是文人精神的象征符号;“虎溪三笑”题材则反映了传统文人“儒、道、禅”三者结合的哲学思想基础。本文的研究在前人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表现为三大创新:一、将陶渊明图像与主题传统结合起来,认识这些图像并不仅仅作为数量庞大的作品而存在于绘画史,更在中国绘画史上体认了一种核心价值的精神,推动着中国绘画史的发展演变。二、在对陶渊明图像的传世作品作更全面整理的基础上:①对每一时代陶渊明图像的不同侧重点和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它们的文化背景,相互关系,并揭示其精神内涵;②对陶渊明图像中不同子题作更科学的分类并分析它们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背景及艺术特色,揭示其精神内涵。三、文章最终得出结论:“传统千古不移”,同时又“传统与时俱进”。绘画中的陶渊明,形象的提供了中国文化对于个人的心理和谐,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的最佳表达。同时,这一传统也在持续传承之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地演绎着新的诠释。

张莉娜[6](2011)在《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象”是中国诗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也是日本汉学研究中较为重视和擅长的领域。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注重亲见亲闻,长于细读深究,方法独到新颖,研究成果颇丰,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由于日本与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日本的汉学研究呈现出“初看相似,细品不同”的特点,所以对日本的唐诗意象研究进行再研究能够整体把握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的主要见解、基本方法及其特色,并且有助于深化国内的意象研究。本文研究所依据的代表性文献为松浦友久1先生的《唐诗语汇意象论》、中西进2和王晓平合着的《智水仁山——中日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以及后藤秋正3和松本肇1合编的《诗语のイメージ——唐诗を読むめ(?)》5三部诗歌意象研究专着。这三部专着堪称日本学者在诗歌意象研究领域于不同时代所取得具有不同特色的代表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唐诗意象,研究范围为日本汉学界。“引言”概述了中、日两国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现状及代表性成果,着重梳理日本学界在唐诗意象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引言”还述评了日本重要学者研究唐诗意象的论着及其对国内唐诗意象研究的启发,并择要阐述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日本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的译介和再研究。第一章讨论中国、西方和日本学界对“意象”的认识和界定。由于海内外学者对诗歌意象概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中、西、日三方对“意象”的理解不尽相同。本章重点探讨中、日学者对“意象”概念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后者所理解的“意象”具有更广泛的外延。第二章对日本的意象研究内容进行梳理,探讨日本学界在意象的选取、分类、研究角度等方面与中国学者的不同,并从民俗和原型因素两方面分析这些不同的产生原因。本章将日本学者的研究与原型批评理论相结合,讨论意象研究中的民俗学意义,从而证明原型力量和民俗因素对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第三章重点分析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中惯用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日本传统研究方法以“溯本探源”式的原型探索、文献考订、田野调查、数据统计、例证法、比较法等为主,讲究实事求是,有理有据。二战后,日本学者尝试以多学科交叉的新方法研究唐诗意象,成果令人瞩目。“结语”主要从方法论层面总结日本学者的唐诗意象研究对国内学界的借鉴意义。日本学者在唐诗意象研究领域长于小题大做、微观切入、由点及面和打通学科界限,这些研究特点有助于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学科研究以及改进学术研究方法。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成果为国内学界提供了一种“他者”视角,其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以及研究思路都以“陌生化”的方式为国内学者提供了多向度的思索空间。梳理和总结日本学界唐诗意象研究成果,揭示唐诗意象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如何被解读,对于深化国内意象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李剑锋[7](2009)在《《五柳先生传》渊源新论》文中认为陶渊明用"五柳先生"为号,受到柳下惠的影响,与柳树这种自然物象的美好及其日益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密不可分;"五柳"之所以恰好是"五"棵,有其传统文化心理的基础;为"五柳先生"起号的做法是对高士传统中知号不知姓名传统的接受,也是对魏晋时期借号明志新风的接纳。

朱和君[8](2002)在《2001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矢嵨美都子[9](2001)在《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文中研究指明

二、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论文提纲范文)

(1)“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界对“五柳先生”“以自况”的几种看法
二、扬雄—“五柳先生”的人物原型
三、希企隐逸风尚与林下之风—五柳先生精神风致的渊源

(2)中国柳树文化内涵和景观应用特点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柳树文化内涵和应用分析的研究概况
        1.2.1 柳树文化研究概况
        1.2.2 柳树应用分析概况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学科交叉法
        1.3.3 案例分析法
        1.3.4 归纳总结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柳树的文化内涵辨析
    2.1 中国植柳源古至今
    2.2 柳树象征意义
        2.2.1 折柳相送,依依惜别
        2.2.2 柳枝易生,人丁兴旺
        2.2.3 柳神驱邪,安神护佑
        2.2.4 柳树迎春,播撒希望
        2.2.5 柳姿翩翩,袅娜美丽
        2.2.6 菀菀柳者,君威庄严
    2.3 柳与社会人文
        2.3.1 宗教信柳,柳神保佑
        2.3.2 城垣文化,植柳满邑
        2.3.3 君子植柳,情致雅韵
第三章 柳树的美学应用特性
    3.1 天时之美
        3.1.1 时间流程中的季相美
        3.1.2 气象、时分所呈现的景观美
    3.2 色彩之美
    3.3 韵律之美
        3.3.1 单种与群体
        3.3.2 对称与协调
        3.3.3 重复与变换
        3.3.4 层层递进
    3.4 情语之美
        3.4.1 无为野趣,牧歌声声
        3.4.2 柳影映池鱼上树,高天沉水鸭穿云
        3.4.3 柳景浓缩大景,巧夺天工胜自然
第四章 柳树的空间应用特性
    4.1 空间种植形式
        4.1.1 孤植
        4.1.2 对植
        4.1.3 列植
        4.1.4 丛植
        4.1.5 篱植
    4.2 层次空间构成
        4.2.1 垂直空间构成
        4.2.2 水平空间构成
    4.3 空间构图方式
        4.3.1 “L”形构图
        4.3.2 平行构图
    4.4 空间形态种类
        4.4.1 静态空间
        4.4.2 流通空间
    4.5“唯道集虚”—空间流动性
        4.5.1 对景
        4.5.2 框景
        4.5.3 漏景
        4.5.4 夹景
    4.6 空间序列性—以柳浪闻莺为例
    4.7 空间氛围感
        4.7.1 田园空间的自然野趣
        4.7.2 堤岸风光的雄伟齐整
        4.7.3 独柳造型的奇特巧妙
        4.7.4 万柳成岛的葱郁浩荡
    4.8 柳与其他园林要素结合体现空间丰富性
        4.8.1 柳与山石:一刚一柔,增添情趣
        4.8.2 柳与建筑:绿柳掩映,寻幽探胜
        4.8.3 柳与其他植物:草木莽莽,花红柳绿
        4.8.4 柳与生灵:柳上莺歌,花间燕语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唐咏柳诗文化意蕴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一)专着
        (二)博、硕论文
        (三)期刊论文
    三、立题依据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汉唐“咏柳诗”的文化意象渊源——《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
    一、渊源之一:《诗经》中“柳”意象
        (一)四首诗中杨柳物象分析
        (二)《诗经》柳意象对后世诗歌柳意象的影响
        (三)杨柳植物意象在先秦时期的地位
    二、渊源之二:《楚辞》、《古诗十九首》
        (一)《楚辞》、《古诗十九首》芳草寄远传统是“折柳赠别”的源头
        (二)《古诗十九首》中的“柳”意象——“别离”母题的产生
    三、渊源之三:先秦柳文化的民俗传说
第二章 汉唐咏柳诗的文化意象的内涵与嬗变
    一、两汉咏柳诗的“离别”文化意象
        (一)离别内涵阐述
        (二)三首诗的题材及“离别”主题内容分析
        (三)两汉咏柳诗的“离别”文化意象折射出文人的主观情意及艺术表现手法特点
        (四)汉代咏柳诗与民俗、文献记载的关系
    二、魏晋南北朝咏柳诗的文化意象拓展
        (一)应景拓展为一年四季
        (二)借“柳”类比美人
        (三)借“柳”表现思乡
        (四)借“柳”表现相思与闺怨
        (五)借“柳”表现时光易逝
        (六)借“柳”表现送别
        (七)借柳歌功颂德的应制诗
    三、唐代咏柳诗文化意象的拓展
        (一)“伤亡悼古”的象征
        (二)“欺狂”人品的象征
        (三)青楼女子的象征
        (四)苦闷忧愤情绪象征
        (五)以李商隐为例的个案分析
第三章 汉唐咏柳诗的审美心理嬗变
    一、由应景到惜别的转变
        (一)《诗经》——柳意象应景描写之源头
        (二)两汉魏晋——由应景到惜别的转折期
        (三)南北朝至唐代——柳意象惜别内涵的明确化时期
    二、由悼亡到悲悯的转变
    三、由男性角色到拟女性角色的转变
    四、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陶渊明的文化形象符号
    2.1 家族文化与陶渊明文化形象的生成
    2.2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型塑
3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本原考察
    3.1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物质考察
    3.2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文化考察
    3.3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文学自塑
        3.3.1 《五柳先生传》中文化形象考察
        3.3.2 陶渊明其他作品中文化形象的传达
4 陶渊明文化形象的生成过程
    4.1 晋宋时期他者视野中的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分析
    4.2 隋唐时期他者视野中的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分析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陶渊明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陶渊明图像与“主题传统”
    第一节 绘画中的“主题传统”
    第二节 作为“主题传统”的陶渊明图像
第二章 陶渊明图像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雾中赏花——唐及唐以前的陶渊明图像
    第二节 始遇知音——宋代陶渊明图像各母本的形成
    第三节 霜寒香冷——金元时代陶渊明图像的定型
    第四节 走向多元——明代陶渊明图像的丰富
    第五节 琳琅满目——清代陶渊明图像的世俗
第三章 陶渊明图像主题中的子题
    第一节 “只渊明,是前生”——陶渊明人物图像
    第二节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归去来”题材绘画
    第三节 “人间有累不可住”、“愿令天下尽桃源”——“桃花源”题材绘画
    第四节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诗意图
    第五节 “自有渊明始有菊”——菊花题材绘画
    第六节 “此笑此心真处,自然鱼跃鸟飞”——“虎溪三笑”题材绘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意象的界定
    第一节 国内学界对意象的界定
    第二节 西方学界对意象的界定
    第三节 日本学界对意象的界定
第二章 日本学界唐诗意象研究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节 意象的选取角度
    第二节 意象的独特分类
    第三节 意象的隐形因素
第三章 日本学者唐诗意象研究方法
    第一节 基于探寻源流的意象成型研讨
    第二节 基于考证与统计的意象运用探析
    第三节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意象研究方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9)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何陶渊明独爱柳树
二、陶渊明封号以前的柳树形象
三、陶渊明作品中的柳树形象
四、唐代的五柳和官柳、武昌柳。
五、结束语

四、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论文参考文献)

  • [1]“五柳先生”人物原型及精神风致之渊源探论[J]. 徐国荣,梅嫣.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 [2]中国柳树文化内涵和景观应用特点初探[D]. 宋建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02)
  • [3]汉唐咏柳诗文化意蕴嬗变[D]. 刘怡玮. 东华理工大学, 2016(08)
  • [4]宋前陶渊明文化形象生成研究[D]. 张丹丹.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 [5]陶渊明图像研究[D]. 罗洁. 上海大学, 2011(07)
  • [6]论日本汉学界的唐诗意象研究[D]. 张莉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2)
  • [7]《五柳先生传》渊源新论[J]. 李剑锋. 九江学院学报, 2009(05)
  • [8]2001年全国报刊陶渊明研究论文索引[J]. 朱和君. 九江师专学报, 2002(01)
  • [9]关于中国古诗中“柳树”形象的演变和陶渊明号为“五柳先生”的来由[J]. 矢嵨美都子. 九江师专学报, 2001(S1)

标签:;  ;  ;  ;  ;  

论中国古诗“柳树”形象的演变及陶渊明“五柳先生”绰号的由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