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压双钢板有限接触斜槽螺栓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受压双钢板有限接触斜槽螺栓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一、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世旺[1](2020)在《摩擦桩—砂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及力学传递模型研究》文中认为在砂土地区,通常使用摩擦桩来加固地基,由于桩侧表面与地基土的摩擦作用决定了桩的承载力大小,而桩-土界面的工作特性对摩擦作用的发挥又有显着影响,因此,为了探究桩-土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剪切带的发展规律以及解决砂土与混凝土接触面计算中的力、粗糙度耦合问题,通过自主研发的大型可视化界面剪切试验装置结合细观拍照和图像处理技术,并辅以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不同法向应力(50k Pa、75k Pa、100k Pa)和不同粗糙度(0mm、0.393mm、0.720mm)影响下的桩-砂土接触面剪切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法向应力和粗糙度的增加,剪应力峰值及其位移、弹性阶段的斜率也呈递增趋势,当粗糙度R>0.393mm时,应变软化现象越明显,此时,剪应力增幅和峰值会明显增加;低法向应力条件下,比例界限位移受粗糙度影响较小,极限剪切位移受粗糙度影响大较大;高法向应力条件下,比例界限位移受粗糙度影响较大,极限剪切位移受粗糙度影响较小,粗糙度对残余强度临界位移影响较小。因此,在合理范围内改变桩侧表面粗糙度可有效提高接触面强度,从而提高桩基的极限承载力。(2)法向应力和粗糙度越大,剪切带内砂颗粒的运动越明显,但是低法向应力对接触面法向位移的影响程度较小,在低粗糙度条件下,剪胀速率更易达到稳定,当粗糙度R>0.393mm时,砂颗粒法向位和水平位移增加速率较R≤0.393mm时明显提高;法向应力和粗糙度是剪切带厚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剪切带的发展规律受剪切方向的影响显着。(3)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曲线符合双曲线模型规律,且表达式参数Ksi、τu与σn呈线性相关,再考虑粗糙度R对模型参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以实现不同法向应力、不同粗糙度耦合的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传递计算模型。(4)ABAQUS模拟结果显示,砂土内部各位置的应力和位移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剪切位移大于5mm后,砂土内部各个位置的应力和位移变化明显减弱;随着剪切推进,靠近接触面产生了一条不均匀的剪切滑动带,在此滑动带内砂颗粒位移幅度较大,且剪切滑动带厚度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论文通过分析粗糙度对剪切过程桩土接触面比例强度、剪切强度、残余强度的影响水平,判别桩土体系的破坏规律,结合到实际工程中的桩侧受压情况,可为预制最低经济成本、最优承载能力的桩基提供理论依据;论文提出的修正双曲线经验方程可将不同粗糙度结构表面复杂的荷载传递过程进行简化,进而为接触面力学传递计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对剪切带的发展规律研究可为桩基础受荷载作用时,判断地基土的变形趋势和破坏范围提供指导方法。该论文有图66幅,表9个,参考文献91篇。

周若舟[2](2017)在《脊柱动态固定的剪切特性与载荷分享的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多节段退行性滑脱生物力学模型的建立,比较L4-L5及L5-S1节段的剪切特性。2.评价腰骶椎后路PEEK棒、滑动棒、转动钉三种动态固定的剪切稳定性。3.评价胸腰椎前路PEEK棒、滑动棒、转动钉三种动态固定的稳定性与载荷分享。方法:1.对8例人体标本的L4-L5及L5-S1节段在300N轴向压缩力下分别于两间隙施加-50N~250N前后方向剪切力。测试完整、小关节损伤及椎间盘损伤三种状态下节段向前的剪切位移,计算剪切刚度。2.采用8例L4-L5节段退行性滑脱模型,在有或无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两种情形下分别测量后路刚性钉棒及PEEK棒、滑动棒、转动钉固定下向前的剪切位移。剪切加载方式同上。3.对8例人体T11-L3节段标本分别在屈伸、侧弯及旋转方向施加5Nm的纯力偶矩,进一步在300N跟随力加载下在屈伸方向施加5Nm纯力偶矩。完整状态测试后行前路L1椎体次全切除,采用椎间模拟钛网(含微力传感器)及T12-L2节段前路钉棒进行内固定重建。分别在椎间钛网全长及短缩2mm(模拟植骨沉降)两种情形下对前路刚性及PEEK棒、滑动棒、转动钉固定的节段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椎间载荷等进行测量。结果:1.L4-L5及L5-S1节段椎间盘损伤状态的前剪切位移分别为1.4mm及1.2mm,均较完整状态位移显着增加(P<0.05)。2.完整L5-S1节段的前剪切刚度较L4-L5节段显着增加(P<0.05),在小关节及椎间盘损伤状态下两节段的前剪切刚度相当。3.后路PEEK棒及转动钉固定的前剪切位移较刚性固定显着增加(P<0.05),后路滑动棒固定的位移与之相当。4.椎间Cage植入后所有内固定下的前剪切位移均较Cage植入前减少,动态固定位移减少更明显。5.无论椎间钛网全长或短缩,与前路刚性固定比较,PEEK棒及转动钉固定在各个方向上的ROM均不同程度增加,滑动棒固定的ROM在钛网短缩的前屈方向(有跟随力)减少,在其余方向上与之相当或略增加。6.无论椎间钛网全长或短缩,300N跟随力下三种前路动态固定的椎间载荷值在中立位及屈伸位均大于刚性固定。结论:1.L4-L5及L5-S1节段可同时建立I°退行性滑脱模型。2.完整L5-S1节段比L4-L5节段能更好的抵抗剪切滑脱,但两节段在损伤状态抵抗剪切滑脱的能力相当。3.腰骶椎后路PEEK棒、转动钉固定的剪切稳定性弱于刚性固定,滑动棒固定的剪切稳定性与之相当。4.椎间Cage植入能增强所有后路固定的剪切稳定性,但Cage植入对动态固定的影响要大于刚性固定。5.胸腰椎前路PEEK棒及转动钉固定的稳定性整体上弱于刚性固定,滑动棒固定稳定性与刚性固定相当。6.胸腰椎前路PEEK棒、滑动棒及转动钉固定较刚性固定有更好的椎间植骨载荷分享。

莫少东[3](2017)在《经口前路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收集40例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寰枢椎CT扫描数据,对所收集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设计制作经口咽前路放置的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并进行人体标本生物力学稳定性测量,通过与传统内固定方式(TARP+髂骨块内固定技术,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以此评价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1.本次研究收集了 40例经口寰枢椎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寰枢椎CT扫描数据。使用Mimics数字骨科软件对寰枢椎结构进行重建测量后进行统计分析。测量项目包括:(1)髂骨块矢状径;(2)髂骨块横径;(3)髂骨块前缘高度;(4)髂骨块矢状面角。基于上述测量数据设计解剖型寰枢椎侧块融合器。2.相同方法对TARP钢板及螺钉进行重建测量,测量下述数据:(1)寰椎侧块螺钉头偏角、内偏角;(2)枢椎椎弓根螺钉尾偏角、外偏角;(3)寰枢椎螺钉长度。对测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配合上述髂骨块测量数据,用以设计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3.选取6具成年男性新鲜冰冻颅颈标本,进行相关处理制备正常完整对照组及失稳模型。建立失稳模型后对标本进行不同方式固定:(1)Z-P固定融合系统;(2)TARP钢板+Cage;(3)TARP钢板+髂骨;(4)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再使用MotionAnalysisCo.6Eagle系统的荧光摄像头采集Cl、C2节段的运动轨迹,再通过图像处理系统Raindrop Geomagic(Research triangle park,NC)测量并计算C1、C2节段运动范围(ROM)。结果:1.设计并制作经口咽前路放置的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不同规格。2.生物力学稳定性测试提示:四种内固定方式均可使标本活动度显着下降。同样使用TARP技术进行固定时,Cage组(A1)、髂骨组(A2)与Z-P组(C)在前屈(P=1.00)、后伸(p=100),左右侧屈(p=100),左旋(P=0.41),右旋(P=1.00)6个方向的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在侧屈活动中,TARP固定组(A1、A2)、Z-P组(C)与后路固定组(B)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1.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均能提供与传统固定方式相仿的生物力学稳定性。2.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可为寰枢椎侧块提供良好支撑力,为植骨融合提供良好的环境,且可简化手术步骤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庄鑫泓[4](2013)在《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针对骨干复杂粉碎骨折,设计一种新型辅助翼型钢板Auxiliary Airfoil Plate,AAP),该翼型钢板可配合常用锁定接骨板构成内固定系统,能在桥接钢板的基础上更好地使复杂骨碎片尽可能地复位。本研究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探讨该新型翼型钢板设计的合理性和实际运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1.1钢板材料与设计参数辅助翼型钢板采用45#钢材整体成型制造,依据与之配套锁定钢板、股骨解剖统计数据制定设计规格及尺寸。该辅助钢板主要由2部分构成:1.锁定模块,通过该模块能将翼型钢板锁定于股骨锁定钢板;2.翼型骨折块握爪,通过平行的翼型握爪,能够将骨折块包绕抓持;螺钉采用半螺纹沉头设计,通过半螺纹螺栓与股骨锁定接骨板上锁定孔进行锁定,螺丝头采用内六角沉头设计,确保螺钉锁定时螺帽能完全沉降于翼型钢板凹槽型螺孔内。1.2翼型钢板力学分析1.2.1实验材料: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股骨标本9根,剔除软组织后摄X线片,排除损伤,了解骨质情况。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包裹,储存于-20℃冰箱内,测试前半小时常温解冻,实验过程中保证标本处于100%相对湿度和室温约37℃。1.2.2生物力学测试:轻度粉碎骨折:线锯于股骨中段张力侧截取楔形骨折块,造成股骨干粉碎骨折模型。首先,所有股骨标本使用TiNi合金环抱器固定为A组;测试后去除环抱器,使用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为B组;B组测试完毕后,更换同类型股骨锁定接骨板并配合使用辅助翼型翼型钢板固定为C组。行轴向压缩试验、扭转试验和三点弯试验。实验中获得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取P值<0.05和P值<0.01为检验水准。重度粉碎骨折:以上各组股骨干简单型粉碎骨折模型实验完毕后,拆除内固定器械,以原楔形骨折块为中心,在股骨干上于其远近两端,线锯分别锯取同样大小骨折块,造成股骨严重粉碎骨折模型。其余实验方法、步骤及统计学处理方法同上。结果:1.术程操作简便顺利,翼型钢板放置及安装所需空间较小,其能够通过锁定螺钉与股骨锁定接骨板形成统一固定整体,固定牢靠,翼型环抱臂能有效地钳夹骨折碎块,力学测试过程未见粉碎骨折块明显移位、脱落等异常。2.1轻度粉碎骨折:1)轴向压缩试验:在100N-300N载荷作用下,A组位移大于B、C两组(P<0.05).B组大于C组(P<0.05),400-600N载荷作用下,A、B组位移较C组大(P<0.05),A、B两组位移无差异(P>0.05);600N时,C组轴向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A、B两组轴向刚度无差异(P>0.05)。2)应力—应变试验:根据粉碎骨折前后600N载荷的应变,C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极显着性;而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扭转试验:在1N.m-3N.m扭矩下, C组扭转角度较A、B两组小(P<0.05).A、B两组无差异(P>0.05);在4N.m-5N.m时,A组扭转角度大于B、C两组(P<0.05),B组大于C组(P<0.05);5N.m时,C组扭转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B组大于A组(P<0.05)。4)三点弯试验:辅助翼型钢板内固定系统从侧方加载时,与锁定钢板侧方加载和环抱器侧方加载相比,在4N.m载荷时,B组桡度大于A、C两组(P<0.05),A、C两组间无差异(P>0.05),随着载荷逐渐增加,差异越来越明显,B组桡度比A、C两组大(P<0.05),A组大于C组(P<0.05);在20N.m载荷时,C组弯曲刚度较A、B两组大(P<0.05),A组弯曲刚度大于B组(P<0.05)。2.2重度粉碎骨折:1)轴向压缩试验:在100N载荷作用下,C组位移较A、B两组小(P<0.05),A、B两组间无差异(P>0.05);200-600N载荷作用下,A、B组位移较C组大(P<0.05),A组大于B组(P<0.05);600N时,C组轴向刚度明显较A、B两组大(P<0.01),B组轴向刚度大于A组(P<0.05);2)应力—应变试验:轴向载荷各级载荷点,C组应变值较A、B两组小(P<0.05),B组小于A组(P<0.05);根据粉碎骨折前后600N载荷的应变,统计学分析C组轴向刚度明显大于A、B两组(P<0.01),A、B两组间无差异(P>0.05)。C组应力遮挡率分别为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差异有极显着性;B组应力遮挡率也明显高于A组(P<0.01)。3)扭转试验:在各级扭矩下,C组扭转角度明显较A、B组小(P<0.01),B组明显小于A组(P<0.05);5N.m时,C组扭转刚度较A、B两组大(P<0.05),B组大于A组,差异极为明显(P<0.01);4)三点弯试验:行三点弯试验时,由于B组只行单纯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模型中段多个粉碎骨折块无法行有效维持复位,Bose力学实验机缺乏有效作用力点,故该组只进行A、C两组弯矩测试比较。环抱器侧方加载与辅助翼型钢板内固定系统侧方加载时对比,在各级载荷时,C组挠度均要小于A组(P<0.05);当弯矩载荷在20N.m时,C组弯曲刚度明显强于A组(P<0.05)结论:在利用三种不同内固定器械固定股骨干粉碎骨折模型的力学试验中,对于辅助翼型钢板(APP)配合股骨锁定接骨板所构成的内固定系统,其轴向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均要强于单纯股骨锁定接骨板固定或TiNi环抱器接骨板固定。以上实验说明辅助翼型钢板配合股骨锁定接骨板所构成的内固定系统,其稳定型最强,最适宜用于股骨干粉碎骨折,其优良的抗压缩、抗弯曲、抗扭转性能,能够确保为股骨干粉碎骨折提供一个良好的力学环境,使骨折部位的弯曲应力、剪应力和扭转应力得到控制,能够在有效地恢复、维持粉碎骨折端的对位对线关系,促进骨折端愈合的基础上,确保患肢能够早期负重活动,有助于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同时,实验过程中在股骨锁定接骨钢板已妥当放置并锁定的前提下,辅助翼型钢板的置入及锁定简捷顺利,不需要对骨膜进行剥离,操作空间小,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低,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新型辅助内固定器械。

赵勇[5](2012)在《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放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通过测定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安全区域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进钉点等相关指标,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提供解剖学依据,并为临床上安全置入该种骶髂螺钉提供具体参数以供参考。研究方法:以64排CT对66名健康成人(男女各33名)的骨盆进行扫描成像,以CT自带测量软件对S1、S2加长骶髂螺钉可置钉区域的长度、宽度、高度、螺钉走行区域的髂骨长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对进钉点进行量化定位,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将左右两侧、S1S2两节段、S1S2各自不同层面等相关数值进行比较;将置钉区上下与前后方向的安全空间进行比较,并将沿骶骨纵轴与沿骶骨横轴方向的安全空间进行比较;以相关分析研究钉长及进钉点定位与骨盆固有解剖指标的相关性,从而完成对加长骶髂螺钉的可行性评估并确定其安全置钉的范围及特征。结果:模拟左右两侧置钉的相关测量所得同种数值无显着性差异;S1、S2加长骶髂螺钉安全置钉区域的髂骨长度均超过16mm;S1最宽部的髂骨板的长度较S2最宽部的髂骨板的长度大;加长骶髂螺钉安全区域的长度随着置钉位置自上而下的变化也相应变短,最安全置钉区域加长骶髂螺钉的长度范围为:S1:136.90mm-174.34mm S2:120.50mm-149.90mm;S1、S2各自可置钉区域的宽度、高度均大于7.3mm,且整体而言S1比S2具有更大的宽度值和高度值;加长骶髂螺钉最佳进钉点的量化定位参考范围:S1:髂后上棘前方42.21mm-63.69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32.77mm-53.75mm。S2:髂后上棘前方22.68mm-54.28mm,坐骨大切迹最高点上方14.06mm-33.70mm;加长骶髂螺钉置钉安全区上下方向的空间大于前后方向,沿骶骨纵轴方向的空间大于沿骶骨横轴方向;加长骶髂螺钉安全区域的长度及进钉点定位的量化指标与骨盆侧位观上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长度相关性不高。结论:1.S1、S2两节段骨性结构的解剖学特征为加长骶髂螺钉的置入创造了条件。2.在同一骶骨节段自左右两侧置入加长骶髂螺钉时的各项相关参数指标无差异。3.螺纹长度为16mm的Φ7.3mm的部分螺纹空心钉和Φ6.5mm的部分螺纹松质骨螺钉均可以作为加长骶髂拉力螺钉使用。4.在最安全置钉区域的髂骨对螺纹的包容能力方面,S1优于S2。5.随着置钉位置自上而下的变化,所需加长骶髂螺钉的钉长也相应变短。6.S1、S2节段均有置入至少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安全空间。7.就加长骶髂螺钉的置入而言,S1节段的安全区较S2节段大。8.通过解剖标志可大致确定S1、S2加长骶髂螺钉各自最佳进钉点。9.加长骶髂螺钉置钉区上下方向的安全性大于前后方向,其沿骶骨纵轴方向的安全性大于沿骶骨横轴方向。10.不能通过骨盆侧位观上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长度对加长骶髂螺钉的钉长及其进钉点的量化定位作出判定。研究目的:对加长骶髂螺钉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双侧骶骨骨折的多种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并为实现固定效果的最优化提供生物力学支持及固定模式的技术参考。研究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 C型骨盆损伤(经骶孔的双侧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共7种)进行固定,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对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后旋稳定性、外翻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并对螺钉最大应力、钉—骨交界面最大应力及螺钉与骨盆的应力分布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结果:S1和S2层面各自1枚加长骶髂螺钉均比同层面的2枚双向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高;两个骶骨层面各植1枚加长骶髂螺钉的组合比两个骶骨层面各双方向植2枚普通骶髂螺钉的稳定性高;双层面固定的加长骶髂螺钉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双层面双向固定的4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双向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也明显优于双层面双向固定的2枚普通骶髂螺钉组合;在竖直和外翻稳定性方面,S2层面的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S1层面的相应固定;在后旋稳定性方面,S1层面的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均优于S2层面的相应固定;双层面对称的螺钉固定方式的螺钉最大应力较小,而加长骶髂螺钉的应力分布较普通骶髂螺钉均匀;普通骶髂螺钉的钉—骨交界面的最大应力比加长骶髂螺钉大;左右对称的骶髂螺钉固定方式的骨盆应力分布较为接近正常。结论:1.从固定的稳定性来说,应尽可能选择S1、S2加长骶髂螺钉固定,而且最好选择二者组合进行固定;即便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加长骶髂螺钉固定,也要尽可能选择双侧双层面普通骶髂螺钉固定;无论使用哪种骶髂螺钉,为了使后环的稳定性最大化,都最好使用S1和S2双层面的组合进行固定。2.针对螺钉安全性,从螺钉最大应力和应力分布的角度来讲,应最好选择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固定方式,将螺钉断裂的可能性降至最低。3.相比普通骶髂螺钉,加长骶髂螺钉发生螺钉松动的风险较低。4.使用加长骶髂螺钉和左右对称的普通骶髂螺钉进行固定时的骨盆应力分布较为接近正常骨盆,有利于骨折的顺利愈合。我们认为,相比普通骶髂螺钉,加长骶髂螺钉具有更优的生物力学性能,且安全性更高,使用S1、S2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组合固定有助于获得最佳疗效,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条件及本研究所提供的多种比较性结果并结合手术预期进行综合评估,灵活选择不同内固定方式。研究目的:对加长骶髂螺钉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单侧骶骨骨折的多种生物力学指标进行比较,为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生物力学依据,并为实现固定效果的最优化提供固定模式的技术参考。研究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Tile C型骨盆损伤(经右侧骶孔的骶骨纵行骨折)模型,模拟使用加长和普通两类骶髂螺钉(共6种)进行固定,在模拟站立位状态下对骨盆后环的竖直稳定性和后旋稳定性进行量化和比较,并对螺钉、钉—骨交界面等多部位最大应力及螺钉与骨盆的应力分布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结果:S1和S2各自1枚加长骶髂螺钉均比同层面的1枚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的稳定性高;两个骶骨层面各植1枚加长骶髂螺钉比两个骶骨层面各植入1枚普通骶髂螺钉的稳定性高;双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的加长骶髂螺钉;双层面2枚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组合的稳定性明显优于单层面1枚普通骶髂螺钉;无论加长骶髂螺钉还是普通骶髂螺钉,在S2层面进行固定的稳定性均优于S1层面;加长骶髂螺钉的最大应力小于普通骶髂螺钉,加长骶髂螺钉的应力分布较普通骶髂螺钉均匀,双层面固定的应力分布较单层面固定均匀;普通骶髂螺钉钉—骨交界面的最大应力比加长骶髂螺钉大;双层面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的骨盆应力分布与正常骨盆应力分布相差较小结论:1.从固定的稳定性来说,应尽可能选择S1、S2加长骶髂螺钉固定,而且最好选择二者组合进行固定,即便由于条件限制无法使用加长骶髂螺钉固定,也应尽可能选择双层面普通骶髂螺钉固定;如果使用单层面单枚骶髂螺钉或加长骶髂螺钉固定,那么最好选择S2层面。2.针对螺钉安全性,从螺钉最大应力和应力分布的角度来讲,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固定方式是最佳选择。3.相比普通骶髂螺钉,加长骶髂螺钉发生螺钉松动的风险较低。4.使用双层面加长和普通骶髂螺钉固定时的骨盆应力分布较优,相对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我们认为,加长骶髂螺钉较普通骶髂螺钉具有更优的生物力学性能和更高的安全性,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条件和本研究所提供的各类比较性结果并结合手术预期进行综合评估,灵活运用,建议使用S1、S2双层面加长骶髂螺钉组合固定以获取最佳疗效。

吴淑琴[6](2011)在《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与生物力学实验验证》文中提出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撞击伤所致的不稳定型骨关节损伤,其中髋臼横断骨折比较常见,普遍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内固定治疗即利用固定器械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三维复位,使骨折部位更快生长愈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髋臼骨折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骨盆髋臼生物力学实验方法和有限元建模分析的方法相结合,被众多学者用以研究骨盆力学性能的相关问题和骨盆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改进研究。本文对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差异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综合使用了有限元分析、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等方法,对术前和术后有效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材料属性和边界条件的设定、肌肉力的模拟加载、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差异性分析比较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根据临床要求,基于骨盆各种生理参数,设计完成了骨盆专用夹具和肌肉力学性能模拟装置。此装置适用各种尺寸的标本,能够严格保证骨盆的站立位姿态,对骨盆结构和骨质没有损伤,保证正常骨盆力学传导路径又不会给骨盆增加多余载荷。第二,根据医生经验提出的固定方法和对患者切开暴露损伤的程度的不同,利用该夹具,对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做了生物力学实验,分析了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第三,基于病人数据和尸体骨数据扫描的QCT图像,通过分割、修补、平滑等操作,建立了骨盆三维模型。再进行髋臼模拟横断手术、添加与真实尺寸相符的钢板与螺钉模型、空间位置坐标匹配转化等操作,生成术后髋臼横断骨折模型。第四,即采用QCT方法,根据CT值的不同,计算得到不同的骨密度,再根据骨密度与材料属性之间的关系,得到256级骨骼材料属性,并通过坐标转换赋给骨盆模型。并模拟步态初始阶段20块肌肉力的作用,对肌肉力的大小、方向、附着点及有效加载进行分析验证,设置螺钉预紧力、设定单元类型、设置螺钉和钢板材料属性、设定固定约束和施加载荷等边界条件。最后,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不同内固定方法比较,包括后柱长钢板模型与后柱短钢板模型;后柱长钢板模型、后柱长钢板模型+前柱螺钉、后柱长钢板模型+后柱螺钉;双柱螺钉模型与完好骨盆模型;后柱单钢板模型与前后柱双钢板模型等。分析了在站立位和坐位两种情况下不同内固定方法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骨盆夹具完全满足实验要求,严格保证了实验姿态,适合任意大小尺寸的标本,对骨质没有任何损伤。通过分析生物力学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的结论:后柱长钢板固定优于后柱短钢板固定,且短钢板固定不稳定;双柱螺钉固定稳定性优于双柱钢板,但双柱的三种方式应变值比较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前柱螺钉后柱钢板固定方式优于后柱钢板固定。第二,通过有限元建模分析,利用模型整体最大位移、整体最大等效应力等效应变、骨盆上最大等效应力等效应变、髋臼窝处最大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等指标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将钢板延长至坐骨结节处能提供更大的稳定性,与大部分临床医生的传统治疗观念相同。后柱长钢板+后柱螺钉>后柱长钢板>后柱长钢板+前柱螺钉,此研究说明了在髋臼横断内固定手术中,内固定物使用越多治疗效果不但不一定好,反而会降低骨盆的稳定性。双柱螺钉的稳定性<完好骨盆,后柱单钢板的稳定性<前后柱双钢板,肌肉力的存在,会使整个骨盆每个应力应变显着增大。

李慧[7](2010)在《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髋臼骨折多为高能量撞击伤所致不稳定型的骨盆骨折,普遍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内固定治疗即利用固定器械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三维复位,使骨折部位更快生长愈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髋臼骨折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骨盆髋臼生物力学实验方法应用广泛,被众多学者用以研究骨盆力学性能的相关问题和骨盆骨折内固定方法的改进研究。?在实验中用以骨盆固定的夹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少有文章对骨盆实验中夹具做过专门的设计与详细的介绍。夹具将骨盆固定的姿态是否符合生理状态,对骨盆是否构成结构和骨质的损伤,是否保证了对真实生理位置的严格模拟等都对实验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研究以及根据医生的具体要求,找出目前实验中夹具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搭建实验平台。基于骨盆各种生理参数,设计完成了骨盆专用夹具和肌肉力学性能模拟装置。此装置适用各种尺寸的标本,能够严格保证骨盆的站立位姿态,对骨盆结构和骨质没有损伤,保证正常骨盆力学传导路径又不会给骨盆增加多余载荷。肌肉模拟装置实现肌肉力学性能的模拟,通过增加此装置使实验条件更加接近骨盆真实生理状态。利用自行研制的夹具,根据医生经验提出的固定方法和对患者切开暴露损伤的程度的不同,对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做了生物力学实验,分析了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一、通过验证实验证实夹具没有对骨盆力学传导造成影响。骨盆夹具完全满足实验要求,严格保证了实验姿态,适合任意大小尺寸的标本,对骨质没有任何损伤。弥补了目前夹具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验中夹具没有出现裂开或者错位状况。在生物力学实验中内固定器械没有出现弹出脱离的现象。增加肌肉模拟装置使实验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通过量化肌肉力的大小,从定量角度对肌肉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二、通过实验数据得到以下的结论:后柱长钢板固定优于后柱短钢板固定,且短钢板固定不稳定,骨折线位移>3mm;双柱螺钉固定稳定性优于双柱钢板,但双柱的三种方式应变值比较没有发现统计学差异;前柱螺钉后柱钢板固定方式优于后柱钢板固定。

熊雁[8](2009)在《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探讨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和传统动力加压接骨板系统固定股骨干骨折后,接骨板和股骨上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生物力学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在骨质疏松性粉碎性骨折模型上,对比研究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和传统动力加压接骨板系统的生物力学强度,为进一步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建立山羊胫骨粉碎性骨折模型,对比研究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后骨痂形成情况,为进一步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构建接骨板和股骨的三维模型。利用Pro/E软件进行模型装配,模拟接骨板固定骨折的临床实际情况。利用ANSA12.0专业软件进行网格划分,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利用ANSYS10.0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到接骨板和股骨上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2.利用双能X线机选取成对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尸体骨标本,中间横断1cm间隙构建粉碎性骨折模型。在四点弯曲、扭转及轴向压缩加载下,对比研究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和传统动力加压接骨板系统的抗弯、抗扭及抗压刚度。3.选取健康1岁左右山羊,胫骨“Z”字形截骨,建立粉碎性骨折模型, PC-LCP与LC-DCP接骨板固定。通过X线影像学观察、四点弯曲力学测试、组织学观察和计量学研究,对比两种接骨板固定后的骨痂形成情况。结果:1.三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PC-LP系统与LC-DCP系统比较,股骨和接骨板上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大体相同。在轴向压缩和扭转载荷下,从股骨上的螺孔处应力集中现象看,PC-LP接骨板总体上优于LC-DCP接骨板。PC-LP系统在四点前后弯曲、轴向压缩和扭转三种载荷下,接骨板上应力集中的区域位于板边缘或者中间,而股骨的应力都集中在骨折位点最近的两个螺孔或最远的两个螺孔处。2.在骨质疏松性粉碎性桡骨骨折模型上,PC-LCP与DCP接骨板对比,在前后四点弯曲、内外四点弯曲及扭转实验测试下,PC-LCP固定桡骨骨折模型的抗弯刚度及抗扭刚度均有大于DCP的趋势;而PC-LP与LC-DCP对比时,在前后四点弯曲、内外四点弯曲及扭转实验测试下,PC-LCP固定桡骨骨折模型的抗弯刚度及抗扭刚度均明显大于DCP接骨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干骨折模型上,PC-LCP与DCP接骨板对比,在前后四点弯曲、轴向压缩实验测试下,PC-LCP固定股骨干骨折模型的抗弯刚度及抗压刚度均大于DCP接骨板,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扭转实验测试下,PC-LCP固定股骨干骨折模型的抗扭刚度有大于DCP的趋势,但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在动物实验中,X线影像学观察,术后8周、术后12周时,PC-LCP组粉碎性骨折处的骨痂形成多于DCP组。术后12周,四点弯曲力学测试,PC-LCP组的骨折愈合后骨痂的弯曲强度和最大载荷均明显大于DCP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时骨痂组织形态学分析,普通光学显微镜下,PC-LCP组比DCP组的骨小粱形成较多,排列更规则。对于骨痂组织的静态参数,小粱骨痂体积密度(TBV),显微镜下的形态计量学结果提示,PC-LCP组的TBV明显大于DCP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骨痂组织动态参数,骨沉积率(AR),我们采用四环素和钙黄绿素双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提示,PC-LCP组的骨沉积率平均值大于DCP组,但是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个骨痂的形态学计量结果提示,PC-LCP组比DCP组的骨折愈合更好的机制,可能在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不在于骨矿化沉积。结论:综上所述,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作为一种生物学内固定理念的接骨板,其生物力学特性明显优于传统接骨板,同时其点接触设计,保护了骨折局部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对于骨质疏松性和粉碎性骨折,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比传统动力加压接骨板系统具有更加优越的生物力学特性,更多骨痂形成,是一种更加理想的生物学接骨板。

杨军[9](2009)在《双爪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股骨粗隆部的解剖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的内固定器材——双爪钢板用于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从解剖学、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等三个方面对双爪钢板的设计及应用进行探索、评价、验证,从而为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材料和方法随机抽取重庆地区成人防腐成对股骨标本120具(由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及重庆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提供)。排除有骨病或骨折病史者,其中左侧60具,右侧60具。测量股骨粗隆间的系列解剖学数据,应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测得的数据,并进行回归与相关分析, P<0.05认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从而总结得出股骨上段的解剖形态及股骨粗隆周围骨质的特点。以上述数据为基础,设计并研制了双爪钢板(中国专利号ZL98 2 28837.9)。双爪钢板的材料为317-L不锈钢,厚3.5mm,为扁平状双钩形,外形曲度与股骨上端外侧解剖形态一致。由于股骨大粗隆斜坡弧长变异较大,双爪钢板据此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120例标本,根据X片排除明显骨质疏松者,进行CT骨密度测定余下30例,随机分为3组,人为制造EvansⅠ型、Ⅱ型、Ⅲ型、逆粗隆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采用DCP、DHS、PFAP固定,均为317L医用不锈钢材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的稳定性。1992.10~2007.12,我们使用双爪钢板【临床试验批准编号0305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司)】手术治疗14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探讨其临床安全性及推广价值。结果①.股骨粗隆部各解剖指标的测量值符合正态分布,股骨全长分别与头颈轴长及颈最小横径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设计的DCP形态与股骨粗隆部吻合良好。②.双爪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与DHS相当,明显优于股骨近端解剖钢板。③.双爪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勿需剥离臀中肌,创伤小,术后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能满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需求。结论DCP与股骨粗隆部解剖特点一致,生物力学稳定性良好,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能满足各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需求,对伴有骨质疏松的及粉碎性粗隆间骨折亦有良好的固定作用。DCP费用低廉,尤其适用于基层推广应用。

蔡伟斌,蔡晓虹,胡鸿璇,郭新辉,肖斌[10](2008)在《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指明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分析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特点、生物学的性能,以及在临床运用中的特点。新型内固定材料包括有限接触式接骨板、生物活性接骨板、生物可降解接骨板、记忆合金等。对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力学研究、对板下骨血运的影响、应力遮挡作用、生物相容性是评定该材料是否具有临床运用价值的标准。利用生物实验模型、有限元分析材料的力学特性为未来内固定材料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寻找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骨血循环影响小、应力遮挡效应低,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的性能优良的内固定材料是未来骨折愈合领域的研究方向。

二、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摩擦桩—砂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及力学传递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开展的主要工作
    1.4 论文的创新点
2 桩土界面可视化剪切试验装置的研制与试验设计
    2.1 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加工
    2.2 试验材料的准备
    2.3 可视化系统的说明
    2.4 试验方案
    2.5 本章小结
3 直剪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桩土接触面剪切应力与剪切位移曲线
    3.2 桩土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分析
    3.3 粗糙度对不同剪切阶段的影响
    3.4 砂土颗粒的位移变化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考虑粗糙度和法向应力的τ-u关系经验方程
    4.1 τ-u关系及Hyperbl拟合
    4.2 修正双曲线的经验方程参数
    4.3 粗糙度对方程参数的影响规律
    4.4 修正方程的确定
    4.5 试验数据与修正方程的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桩土界面剪切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5.1 ABAQUS简述
    5.2 试验模型的建立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脊柱动态固定的剪切特性与载荷分享的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多节段退行性滑脱模型建立及剪切特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章 腰骶椎后路动态固定的剪切稳定性研究
    第一节 后路动态内固定器械的设计与制作
    第二节 后路动态内固定的剪切稳定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前言
第三章 胸腰椎前路动态固定的稳定性及载荷分享研究
    第一节 植骨全长状态下前路动态固定的稳定性及载荷分享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植骨沉降状态下前路动态固定的稳定性及载荷分享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综述一
综述二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小结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3)经口前路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寰枢椎侧块关节解剖型融合器的研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1.4 讨论
第二部分 寰枢椎侧块关节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研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三部分 寰枢椎侧块关节解剖型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生物力学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
    1.1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要求
    1.2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思路
    1.3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设计参数
    1.4 股骨辅助翼型钢板三维图形
    1.5 锁定螺钉三维图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器械与仪器
        2.1.1 内固定器械
        2.1.2 相关器械与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标本的制备及分组
        2.2.2 实验步骤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轻度粉碎骨折实验结果
    3.1 轴向压缩试验
        3.1.1 载荷—位移变化
        3.1.2 轴向刚度比较
        3.1.3 轴向应力遮挡率比较
    3.2 扭转试验
        3.2.1 扭矩—扭角变化
        3.2.2 扭转刚度比较
    3.3 三点弯试验
        3.3.1 弯矩—挠度变化
        3.3.2 弯曲刚度比较
第四节 重度粉碎骨折实验结果
    4.1 轴向压缩试验
        4.1.1 载荷—位移变化
        4.1.2 轴向刚度比较
        4.1.3 轴向应力遮挡率比较
    4.2 扭转试验
        4.2.1 扭矩—扭角变化
        4.2.2 扭转刚度比较
    4.3 三点弯试验
        4.3.1 弯矩—挠度变化
        4.3.2 弯曲刚度比较
第五节 讨论
    5.1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因素
    5.2 三种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比较
    5.3 辅助翼型钢板的设计及应用的可行性
    5.4 辅助翼型钢板的改进和展望
第六节 中医中药在骨折治疗中的运用
第七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5)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放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文献综述
    一、骶骨与骶髂关节应用解剖的研究进展
    二、骶骨骨折与骶髂关节损伤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 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相关参数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 两类骶髂螺钉固定双侧骶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三部分 两类骶髂螺钉固定单侧骶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有限元研究的限制
附图、表、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

(6)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与生物力学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髋臼骨折与内固定手术方法
    1.2 生物力学实验方法的运用
    1.3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1.4 骨骼材料属性的研究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2 生物力学实验平台设计
    2.1 骨盆生理状态研究
        2.1.1 骨盆髋骨生理状态研究
        2.1.2 骨盆形状的特殊性
        2.1.3 骨盆力传导方向
    2.2 夹具设计过程
        2.2.1 总体设计思路
        2.2.2 夹具设计依据与设计过程
        2.2.3 具体实施方法
        2.2.4 验证夹具有效性实验
    2.3 肌肉力学性能模拟装置
        2.3.1 肌肉组织生理状态研究
        2.3.2 肌肉组织作用
        2.3.3 肌肉模拟装置参考数据
        2.3.4 肌肉模拟装置预期实现功能
3 生物力学实验与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 实验骨盆术前术后模型制作
        3.2.1 骨折模型制作
        3.2.2 术后模型制作
    3.3 生物力学实验
        3.3.1 实验准备工作
        3.3.2 应变片布片与贴片
    3.4 实验过程
    3.5 实验结果
    3.6 实验结论与讨论
        3.6.1 加载体位与加载力选择
        3.6.2 挑选 A 点、D 点数据分析的原因
        3.6.3 比较长短钢板的受力
        3.6.4 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方式的比较
        3.6.5 肌肉模拟效果
        3.6.6 实验中的不足
4 髋臼横断骨折内固定手术建模
    4.1 QCT 图像的获取
        4.1.1 患者数据及其扫描
        4.1.2 尸体骨数据
    4.2 术前模型的建立
        4.2.1 Mimics 基本三维重建
        4.2.2 Geomagic 进一步处理
        4.2.3 导入 Ansys 进行分析
    4.3 内固定物的选取及术后模型的建立
        4.3.1 髋臼横断骨折模型的制作
        4.3.2 内固定物的选取及建模
        4.3.3 钉子的生成与位置确定
5 载荷与边界条件的设置
    5.1 骨盆肌肉力的作用及实现
        5.1.1 肌肉力的方向的选取
        5.1.2 肌肉力大小的确定
        5.1.3 肌肉力附着点
        5.1.4 空间坐标旋转变换
        5.1.5 肌肉力的加载实例
        5.1.6 肌肉力加载的验证
    5.2 预紧力的作用
        5.2.1 预紧力大小
        5.2.2 预紧力的设置
        5.2.3 验证
    5.3 单元类型的设定
        5.3.1 solid186
        5.3.2 solid187
    5.4 单元材料属性的设置
        5.4.1 体模
        5.4.2 QCT 图像获取与骨密度计算
        5.4.3 体模数据的拟合
        5.4.4 图像的分级
        5.4.5 坐标转换
        5.4.6 材料属性计算
        5.4.7 材料属性设置
    5.5 螺钉及钢板材料属性的设定
6 不同内固定方式综合分析
    6.1 患者模型后柱长钢板与后柱短钢板固定方式的分析
        6.1.1 两种内固定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1.2 加载及约束
        6.1.3 模拟人体正常站立位的结果
        6.1.4 约束坐骨底的结果
        6.1.5 结果分析
        6.1.6 讨论
    6.2 患者数据其他不同内固定组合分析
        6.2.1 三种内固定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2.2 加载及约束
        6.2.3 结果
        6.2.4 讨论
    6.3 尸骨数据有限元与生物力学实验的对比分析
        6.3.1 四种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3.2 结果
        6.3.3 讨论
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骨盆骨折研究现状
        1.2.1 髋臼骨折研究现状
        1.2.2 内固定相关研究现状
    1.3 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现状
        1.3.1 夹具研究现状
        1.3.2 肌肉模拟装置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文章结构
第二章 骨盆实验平台搭建
    2.1 骨盆生理状态研究
        2.1.1 骨盆髋骨生理状态研究
        2.1.2 骨盆形状的特殊性
        2.1.3 骨盆重要特征线长度
        2.1.4 骨盆力传导方向
    2.2 夹具设计过程
        2.2.1 总体设计思路
        2.2.2 夹具设计依据与设计过程
        2.2.3 具体实施方法
        2.2.4 验证夹具有效性实验
    2.3 肌肉力学性能模拟装置
        2.3.1 肌肉组织生理状态研究
        2.3.2 肌肉组织作用
        2.3.3 模拟肌肉作用的必要性
        2.3.4 肌肉模拟装置参考数据
        2.3.5 肌肉模拟装置预期实现功能
        2.3.6 实现方式
第三章 生物力学实验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 实验骨盆术前术后模型制作
        3.2.1 骨折模型制作
        3.2.2 术后模型制作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准备工作
        3.3.2 应变片布片与贴片
    3.4 实验过程
    3.5 实验结果
    3.6 实验结论
第四章 讨论
    4.1 加载体位与加载力选择
    4.2 挑选A 点、 D 点数据分析的原因
    4.3 比较长短钢板的受力
    4.4 钢板固定与螺钉固定方式的比较
    4.5 肌肉模拟效果
    4.6 实验中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点接触锁定接骨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实验一 PC-LP、LC-DCP 及股骨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实验二 PC-LP 与LC-DCP 固定股骨干骨折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第二部分 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与动力加压接骨板系统固定尸体骨骨折模型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实验一 PC-LCP与DCP固定骨质疏松性粉碎性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实验二 PC-LP与LC-DCP固定骨质疏松性粉碎性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实验三 PC-LCP 与DCP 固定骨质疏松性粉碎性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第三部分 点接触锁定加压接骨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固定山羊胫骨粉碎性骨折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 PC-LCP 与LC-DCP 固定山羊胫骨粉碎性骨折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照片
    全文结论
    致谢
文献综述 内固定接骨板的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9)双爪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正文:双爪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前言
    第一部分 股骨粗隆部的解剖测量与双爪钢板的设计
        1 材料和试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4 双爪钢板的设计
    第二部分 双爪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测试方法
        3 统计方法
        4 结果
        5 结论
    第三部分 双爪钢板的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进展
致谢
研究生期间撰写、发表论文情况

四、限制接触型滑槽螺栓加压双钢板的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摩擦桩—砂土接触面剪切特性及力学传递模型研究[D]. 李世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02)
  • [2]脊柱动态固定的剪切特性与载荷分享的生物力学研究[D]. 周若舟. 南方医科大学, 2017(12)
  • [3]经口前路解剖型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及零切迹(Z-P)固定融合系统的研制及生物力学研究[D]. 莫少东. 南方医科大学, 2017(01)
  • [4]股骨辅助翼型钢板的研制及其生物力学研究[D]. 庄鑫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加长骶髂螺钉固定的放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D]. 赵勇. 山东大学, 2012(11)
  • [6]骨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与生物力学实验验证[D]. 吴淑琴. 中北大学, 2011(09)
  • [7]髋臼横断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 李慧.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0(04)
  • [8]点接触锁定接骨板系统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力学研究[D]. 熊雁. 第三军医大学, 2009(06)
  • [9]双爪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D]. 杨军.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5)
  • [10]新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性[J]. 蔡伟斌,蔡晓虹,胡鸿璇,郭新辉,肖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0)

标签:;  ;  ;  ;  ;  

受压双钢板有限接触斜槽螺栓设计及力学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