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防治新进展

肺结核防治新进展

一、肺结核的防治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巩伟伟[1](2018)在《DUSP3、ASAP1、GBP5基因在结核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中的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双特异性磷酸酶3(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 3,DUSP3)、二磷酸腺苷核糖化因子鸟苷酸激酶1(Arf GAP with SH3 domain,ankyrin repeat and PH domain1,ASAP1)、鸟苷酸结合蛋白5(guanylate binding protein 5,GBP5)基因在肺结核患者及潜伏结核感染人群中的表达情况。通过DUSP3、ASAP1、GBP5基因在肺结核患者和潜伏结核感染人群的表达,探讨确诊结核患者、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及非结核人群之间基因表达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预防、诊疗方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和青岛市黄岛区结核病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就诊的患者及这期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以痰涂片是否找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为标准,将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为3组,其中确诊肺结核组40例,结核潜伏感染组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用肝素锂抗凝试管抽取这三组受试者的外周静脉血3ml,提取血液里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然后提取其中的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这三组人群基因表达情况,比较这3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2-△△Ct。数据分析前用SPSS软件检验方差齐性,P>0.05,表示方差齐。3组人群年龄用x±s表示。应用Graph Pad Prim 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均数间应用t检验比较,三组均数间用方差分析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GBP5基因在3组受试者中的基因表达有统计学意义(F=7.23 P=0.001)。确诊肺结核组基因相对表达量(1.58±0.80)显着高于潜伏感染组(1.09±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P=0.004),确诊肺结核组基因相对表达量(1.58±0.80)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1.04±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P<0.01)。潜伏感染组(1.09±0.68)与健康对照组(1.04±0.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P=0.70)。DUSP3基因在3组受试者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1 P=0.11)。ASAP1基因在3组受试者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 P=0.77)。结论:1.GBP5基因在肺结核确诊组、结核潜伏感染组、健康对照组表达存在差异性。2.DUSP3基因在三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排除样本量小,存在误差的可能。3.ASAP1基因在三组人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不排除样本量小,存在误差的可能。4.GBP5基因在结核病患者、结核潜伏感染人群、健康人群中的基因表达存在不同。GBP5基因可以筛选结核患者,其对结核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潜伏结核感染人群,未证实其与健康对照组人群表达的差异性。

赵杰,姜海强,李晓然[2](2018)在《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发病情况及特点,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防治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地区确诊的6 380例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 22.0软件包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尘肺类型、不同发病年龄组以及不同期别的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的分布。结果男女性别的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分别为12.5%、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不同尘肺种类、不同发病年龄组、不同期别的尘肺并发肺结核率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并发率最高的分别为:凿岩工,17.2%;硅肺,12.8%;6069岁年龄组,14.6%;Ⅲ期,20.5%。结论该地区尘肺病例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肺结核并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尘肺并发肺结核率最高的工种为凿岩工,并发率最高的尘肺种类为硅肺,以6069岁年龄组发病为主,随着尘肺期别的升高,并发肺结核的发生率也增高。

祁红辉[3](2014)在《肺结核并肺癌29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29例肺结核并肺癌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鳞癌19例,腺癌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未定型癌2例。肺结核及肺癌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表现相似,区分较困难。所有患者均经过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过程中确诊肺癌。所有生存患者随访1年,死亡13例,1年生存率为44.8%。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诊断较难,但若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检查和诊疗,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崔风涛,丁新平,许洁,沈福海,黄正杰,王燕,吴全兰,任建军,唐桂钰,许希海[4](2013)在《某矿业集团347例尘肺并发肺结核死亡病例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尘肺并发肺结核死亡病例的死亡年龄及肺结核病程,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至2010年所有死因为肺结核的尘肺病例资料,分析不同期别、工种、尘肺种类、接尘年代的死亡年龄及肺结核病程的差异。结果 1963至2010年尘肺并发肺结核1088例,因肺结核死亡347例,病死率为31.89%。Ⅰ期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死亡年龄及肺结核病程均明显低于Ⅱ期及Ⅲ期尘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纯掘进工的尘肺并发肺结核构成比最大,且死亡年龄最小;与纯掘进工比较,主采煤工和煤矿混合工尘肺并发肺结核的死亡年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矽肺并发肺结核病例比较,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死亡年龄增大,肺结核病程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Ⅰ期尘肺患者是肺结核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强对掘进岗位工人的健康监护。

丁新平,崔风涛,许洁,沈福海,黄正杰,王燕,吴全兰,唐桂钰,许希海[5](2013)在《某矿业集团1963至2010年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某矿业集团1963至2010年煤矿工人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发生情况,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防治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矿业集团1963至2010年所有已确诊的尘肺病例(5901例),分析不同期别、不同尘肺种类、不同工种、不同年龄组以及不同检出年代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的分布。结果随着尘肺期别升高,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增高,Ⅲ期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为65.06%。各期尘肺病并发肺结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936,P<0.01)。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前3位的尘肺病依次为矽肺、铸工尘肺及煤工尘肺。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前5位的工种依次为纯掘进工、主掘进工、主采煤工、铸工及煤矿混合工。3040岁年龄组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最高。不同尘肺种类、不同工种、不同年龄组尘肺病并发肺结核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Ⅲ期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最高,纯掘进工、主掘进工矽肺、铸工尘肺及煤工尘肺及3040岁年龄组尘肺病例是尘肺并发结核的高发人群。

朱闵敏[6](2013)在《肺结核风险传播干预与效果评估》文中指出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结核病负担全球第二。流动人口肺结核是当前中国结核病控制的一大难题,病例发现不及时、肺结核患者跨区域流动是肺结核高治愈率背景下提高结核病控制质量的瓶颈。风险传播,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有关风险的信息、意见和看法的互动过程。风险传播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主要是医患之间分享和讨论有关医疗服务或健康行为利弊的信息,在个体化风险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帮助患者选择某项医疗服务或改变不良行为。本文在深圳市南山区采用风险传播,在双向沟通、患者充分知情、提醒及激励的前提下,调动肺结核患者的自主能动性,促进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实现跨区域转诊患者治疗的延续性,尝试肺结核控制领域新难题的突破。第一部分普通人群肺结核风险认知和病耻感目的:风险认知是指人们对风险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主观判断,是采取健康行为或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动力;肺结核病耻感指因患肺结核经历过或者预期受到负面对待,而产生的被排斥、拒绝、责难、贬低以及羞耻、有罪的个体体验,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患者延迟就诊和治疗不依从的重要影响因素。本部分将掌握居民对肺结核的风险认知和病耻感现状,为肺结核患者相关健康行为(接触者筛查、就诊、治疗等)干预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分层抽样方法,对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492名非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肺结核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2.0%;肺结核严重性认知6.9分(1-10分范围,为调查的八种疾病/状况的中间水平)、可能性认知为3.1分(1-10分范围,排在倒数第三位),总风险认知为2.1分(1-5分范围,所有疾病/状况风险认知水平接近);同时结果提示大众存在一定的乐观或侥幸心理,54.9%认为自己比别人患肺结核的可能性小。调查显示,肺结核外部病耻感22.6分(0-50分范围),主要表现为与肺结核患者保持距离;内部病耻感总分为20.8分(0-50分范围),其中“别人会避开我”、“配偶或男女朋友不会与我同住”、“别人会瞧不起我”以及“即使治好了找工作都很困难”为前四项;负面情绪(紧张、害怕和担心)得分为3.6分(1-5分范围)。研究表明,肺结核知识与内部病耻感、严重性认知正相关(r分别为0.11和0.13),与易感性和风险认知及外部病耻感无相关关系;外部病耻感与严重性认知正相关(r=0.14),与易感性和风险认知负相关(r分别为-0.21、-0.13);而内部病耻感只与严重性认知正相关(r=0.18);病耻感两部分之间正相关(r=0.52);负面情绪与外部、内部病耻感正向中度相关(r介于0.37-0.43之间),与严重性认知正向弱相关(r介于0.12-0.16之间)。结论:被调查的居民肺结核相关知识知晓率达到卫生部“十一五”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对于肺结核的风险认知与对慢性疾病(艾滋病、心梗、高血压、糖尿病)、急性疾病或状况(禽流感、普通感冒、食物中毒)的水平相当,存在肺结核的病耻感和负面情绪。第二部分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风险传播干预目的:密切接触者筛查是主动发现肺结核患者的有效手段,但在我国不被重视。本部分将探讨实施风险传播综合干预对提高肺结核患者配合度,促进其密切接触者接受临床筛查、提高肺结核病例发现的作用。方法:以南山区2011年登记管治的15周岁以上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涂阳、培阳和涂阴空洞)为研究对象,以其登记管治月份为单位将其分为干预和对照组(285名患者参与,其中对照组135人,干预150人);对照组则按照国家结核病控制指南实施常规筛查——接受门诊医师口头问询,督导医师不参与;干预组采用督导医师强化宣教、发放筛查预约单、短信提醒及经济激励等综合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病人调查阶段共识别623名密切接触者,平均每名患者4.2名,高于国家指南预期的3名(P<0.001);风险传播干预组有密切接触者到位的患者比例为36.7%(55名),远高于对照组9.6%(13名)(OR=3.304,P=0.001);平均每名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数,风险传播干预及对照组分别为0.7和0.1(IRR=3.205,P<0.001)。经临床检查,干预组发现31名肺结核病例(其中2名临床确诊患者、29名结核菌隐性感染),对照组只发现了7名结核菌隐性感染;对于每名患者发现二代肺结核病例来说,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VS0.1,P<0.001)。患者中推荐密切接触者的意愿平均为72.3%,其中推荐家人筛查意愿最高(91.7%);推荐密切接触者筛查障碍中,预期会丢失工作、其他人会远离自己及失去经济来源排在前三位。结论:通过督导医师强化宣教、发放筛查预约单、短信提醒及经济激励等干预措施促进了患者推荐其密切接触者接受筛查,提高了密切接触者识别和病例发现;患者内心耻辱感是影响患者推荐的障碍。在保障患者工作权、平衡患者隐私权与他人健康权等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开展流动人口密切接触者筛查,以及提高密切接触者配合度的措施,是今后进行研究的问题。第三部分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风险传播干预目的:跨区域转诊现象在确诊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中经常发生,容易造成患者治疗不规范甚至中断治疗,给肺结核控制带来很大困难;中国肺结核跨区域转诊率虽只有3%,却占据治疗效果不理想(死亡、治疗失败、丢失等)的一半。本部分将研究风险传播措施在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的连贯性与治愈率的作用。方法:以南山区内登记管治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对象,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类试验方法;2007年10月-2008年9月(干预前)采用全球基金《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的方法;2008年10月-2009年9月(风险传播干预一期),执行包括“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和医患交流、治疗期强化监督、跨区域转诊协助及追踪和加强转入地密切联系”在内的综合干预;2009年10月-2011年9月(风险传播干预二期),在干预一期基础上加强对转入地结核病防治机构干预,建立了与全国绝大部分县市机构的QQ联络平台,实时与转入地联络(提醒对方落实转出患者的转诊追踪,与其工作人员交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转诊管理”的操作),采用经济激励措施(转入地采取“代管”方式管理患者,则转给结核病防治机构代管病人管理费)。结果:南山区4年共管治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2244名,总转出率为17.1%,其中干预一期、干预二期转出率分别为18.5%(110名)、16.1%(179名),与干预前转出率17.5%(94名)接近(P=0.439)。干预前,只有39.4%的患者离深时提前告知医务人员,干预一期上升到61.8%,二期达到86.5%,年均增幅为30.0%(P<0.001);转诊到位率从51.1%提升到2011年的85.5%,年均增幅为18.7%;四年内重登率绝对值下降了69%,年均降幅为32.1%;转出患者治愈或完成治疗率从4.3%增长到59.8%,但低于流动人口患者整体治愈率(86.0%)。结论:跨区域转诊管理风险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与医患交流、疗程关键点监管、转诊协助及与异地结核病防治机构交流沟通,能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疗的连贯性与治疗效果,但是不能减少患者转诊的发生;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关怀、减少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创新性:1.以定量的方法测量居民肺结核风险认知和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它们的相关性;2.应用风险传播方法针对肺结核防治的瓶颈问题——肺结核病例发现不及时、流动人口跨区域转诊——进行干预,并有一定的突破,如促进了传染性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的实施、提高了病例早期发现数和实现了流动人口跨区域患者治疗的延续性。

蔡娜[7](2013)在《天津市某医院结核合并肺炎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最新的结核病(TB)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核合并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与肺炎的相互作用,分析结核合并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数据,也为以后的预防感染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2010年-2012年确诊结核病人的病历,提取病人的相关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登记分类(初复治)、合并症、诊断、结核分型、痰结核菌涂片结果、痰普通菌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使用Office Access数据库整理数据,整理出总结核病人数据和结核合并肺炎病人的数据及肺炎的病原菌和药敏率的四组数据,进一步进行分析。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户籍人口按当年该地区平均常住人口统计。结果:1.菌阳肺结核共885例,构成比为41.57%;菌阴结核病人共913例,构成比为42.88%;未查痰结核病人共43例,构成比为2.02%。三年累计初治结核病人1752例,构成比为82.29%;复治结核病人377例,构成比为17.71%,2.2010年-2012年三年间累计确诊男性结核病人1423例,构成比例为66.84%,女性结核病病人706例,构成比例为33.16%;每年结核病中男性病例数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结核病和合并肺炎在每年12个月中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流行呈散发状态,3月份时出现小高峰期。4.三年之中本地人共占82.71%,外地人占17.29%;新涂阳肺结核病人中本地人占85.16%,外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占14.84%。5.离退人员占结核病患者和合并结核职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比为33.58%;家务待业人员位居第二,构成比为22.22%;学生的结核病人的构成比有三年持续上涨的趋势。6.Ⅲ型继发性肺结核例数最多1803例,构成比为21.46%,Ⅳ型结核性胸膜炎例数次之有296例,构成比为13.9%,Ⅱ型血播性肺结核最少有30例,构成比为1.14%。7.我院共报告结核患者共2129例,平均年登记率为1.58/10万。结核合并肺炎患者762例,占结核患者的35.80%,三年中菌阳肺结核合并肺炎的例数和比例持平,呈平稳状态。8.结核合并肺炎年龄分布中51~岁组最多,构成比为26.90%,但结核病年龄分布中是21~岁组最多。9.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有740株,构成比为97.11%,其中最多的是肺炎克雷白杆菌株构成比为27.82%,其次是阴沟肠杆菌构成比为13.91%。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主要是金色葡萄酒菌有22株,构成比为2.89%。10.肺炎致病菌对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还是较高的,几乎都在80%以上。金色葡萄球菌对药物红霉素敏感率则是0。结论:外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来源分布逐渐升高。未查痰病人在消失,说明我们结核防疫工作成效在不断提高。结核病人的涂阳率在逐步上升,可能与痰检技术的提高有关。结核病的发病主要人群开始转向青年人群,应提高重视,做好防范意识,控制好结核疫情。男性仍然是受传染的主体。10岁以下没有结核患者,与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后起到预防作用有关。学生容易传播结核,应时时做好宣传、预防措施。结核合并肺炎患者逐步增多。结核合并肺炎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以肺炎克雷白杆菌最多;检出的革兰氏阳性菌主要是金色葡萄球菌,金色葡萄球菌株对众多药物都较敏感。

宋华婷,罗良德,赵大义,张静波[8](2013)在《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护理指导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门诊部2010~2012年间治的7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生活指导等综合护理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指导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48.7%。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生活等综合护理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宋华婷,罗良德,赵大义,张静波[9](2013)在《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护理指导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门诊部2010~2012年间治的7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指导、生活指导等综合护理指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护理指导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48.7%。结论: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生活等综合护理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服药依从性,改善其认知及行为,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暴永利[10](2012)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所取得的效果。方法研究本科2010年一年内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4例病例结合病情,在护理上的共同点,采取整体护理活动,具体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最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患者能积极接受并很好地配合各项护理活动,使得各项护理措施得到深入而细致地落实。结论病人情绪稳定,身心两方面得到了很好地护理,病情恢复较快,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很满意。

二、肺结核的防治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结核的防治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DUSP3、ASAP1、GBP5基因在结核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中的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研究对象
        1.2 标本采集
        1.3 主要试剂
        1.4 主要仪器设备
    2 方法及步骤
        2.1 收集血液
        2.2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分离
        2.3 总RNA的提取
        2.4 测RNA的浓度及纯度
        2.5 RNA逆转录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
        2.7 RT-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
        2.8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研究对象分析
    2 RNA逆转录情况
    3 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反应情况
    4 DUSP3、ASAP1、GBP5基因的溶解曲线
    5 DUSP3、ASAP1、GBP5基因的扩增曲线
    6 DUSP3、ASAP1、GBP5基因在确诊肺结核组、潜伏结核感染组、健康对照组表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缩略词表
致谢

(2)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2.2 定义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不同性别尘肺构成比及肺结核发生率比较 (表1)
    2.2 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不同工种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比较 (表2)
    2.3 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不同尘肺种类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比较 (表3)
    2.4 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不同发病年龄组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比较 (表4)
    2.5 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不同期别尘肺并发肺结核发生率比较 (表5)
3 讨论

(6)肺结核风险传播干预与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普通人群肺结核风险认知与病耻感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二部分 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筛查风险传播干预
    第一节 肺结核患者推荐密切接触者筛查风险传播干预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研究不足
        5.小结
    第二节 肺结核患者推荐密切接触者筛查意愿及障碍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第三部分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风险传播干预
    1.研究方法
    2.结果
    3.讨论
    4.小结
结论
研究创新性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天津市某医院结核合并肺炎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分析内容
    4 分析指标
    5 统计方法
结果
    1 2010年-2012年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2 结核合并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3 结核合并肺炎的病原学分布
    4 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致病菌菌种药敏结果
讨论
    1 结核病的流行病学分析
    2 结核合并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3 结核合并肺炎的病原学分布
    4 结核合并肺部感染致病菌菌种药敏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结核及其合并症的特征及诊断方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8)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指导方法
        1.2.1 心理护理
        1.2.2 健康教育
        1.2.3 药物指导
        1.2.4 生活指导
    1.3 效果评价
2 结果
3 讨论

(9)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护理指导方法
        1.2.1 心理护理
        1.2.2 健康教育
        1.2.3 药物指导
        1.2.4 生活指导
    1.3 效果评价
2 结果
3 讨论

(10)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整体护理
    2.1 情绪不稳定护理
    2.2 饮食结构调理
    2.3 适宜的运动
    2.4 感染护理
3 讨论

四、肺结核的防治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DUSP3、ASAP1、GBP5基因在结核患者和结核潜伏感染人群中的表达研究[D]. 巩伟伟. 青岛大学, 2018(12)
  • [2]2005—2014年辽宁省某地区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特征[J]. 赵杰,姜海强,李晓然. 中国疗养医学, 2018(01)
  • [3]肺结核并肺癌29例临床分析[J]. 祁红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4(07)
  • [4]某矿业集团347例尘肺并发肺结核死亡病例分析[J]. 崔风涛,丁新平,许洁,沈福海,黄正杰,王燕,吴全兰,任建军,唐桂钰,许希海.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11)
  • [5]某矿业集团1963至2010年尘肺并发肺结核病例分析[J]. 丁新平,崔风涛,许洁,沈福海,黄正杰,王燕,吴全兰,唐桂钰,许希海.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13(11)
  • [6]肺结核风险传播干预与效果评估[D]. 朱闵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2)
  • [7]天津市某医院结核合并肺炎流行特征及药敏分析[D]. 蔡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8]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宋华婷,罗良德,赵大义,张静波.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4)
  • [9]护理指导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 宋华婷,罗良德,赵大义,张静波.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04)
  • [10]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分析[J]. 暴永利.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9)

标签:;  ;  ;  ;  ;  

肺结核防治新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