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举措实现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

多项举措实现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

一、实现西部大开发 宁夏要争先目标的若干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杞蕾[1](2021)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发展历程、实施效果与前瞻建议 ——基于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文中提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是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推动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面向教育现代化2035,面对实现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中国教育“十四五”之问,本研究将回归东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工作的原点,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重新审视和反思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二十年行动。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第一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背景分析。深刻地阐释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两大政策背景,即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全面总结其历史意义。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举措,培育西部地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新路径和实现东西部地区合作共赢的新机制。第二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文本分析。回顾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的历史沿革,综合借鉴麦克唐纳和埃默尔(McDonnell&Elmore)以及施耐德和英格拉姆(Schneider&Ingram)的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对“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实施以来22份政策文本的政策工具使用频次进行对比,发现政策工具使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权威工具使用过溢;二是政策工具偏向短期效益;三是政策工具系统化程度不高;四是政策工具类型缺乏科学的组合配置。第三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效果分析。全面回顾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二十年行动,总结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实际成效,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个案,认为西部地区受援高校在经费投入和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和管理能力、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对外合作和交流方面成效显见,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经验。第四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反思和前瞻。结合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工具维度分析,从政策顶层设计、政策运行机制、政策监督评估体系方面予以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保持长期、连续、稳定的政策供给;二是健全对口支援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三是优化对口支援布局结构;四是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五是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六是推进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七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对口支援评估监督体系。

张颖[2](2021)在《习近平人才观视域下宁夏人才发展研究》文中认为

田晓娟[3](2020)在《西部大开发20年宁夏经济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部大开发20年来,宁夏经济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为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但宁夏南北部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仍然制约着宁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新时代,宁夏应当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发展为中心,重点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台可具操作性的对策,确保宁夏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稳中求进的高质量发展。

廖钰[4](2020)在《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上,所采用的的主要方略和手段就是民族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因民族关系的特点不同而制定各有侧重的民族政策,以期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调整我国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民族政策在现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国家认同意识的发展。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拉开了中国民族政策发展的新帷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制定了具有不同侧重点的民族政策。70年来,我国的民族政策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政策体系,这对解决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增强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政策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现实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特点,体现出对国家认同侧重点的价值偏向性。在民族政策深入实施过程中,也让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现实和民族关系在不同阶段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国家认同在民族政策影响下有了进一步发展,也呈现出新要求和新特点。这也间接要求民族政策适时调整,以适应不同历史时期国家认同的发展与变化。论文依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显着特征的不同历史阶段,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根据不同时期民族政策价值侧重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类考察了我国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产生的影响。文章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历史阶段分成了五个基本阶段,在这五个基本是阶段中,中国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比较显着的变化,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影响,在这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中,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明显地显示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构成了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的历史轨迹。首先,1949年至1956年之间是新中国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开始产生影响的起点;其次,1957年至1965年之间,是民族政策提升国家认同的曲折发展时期;再次,1966年至1976年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遭到严重破坏的时期;复次,1977年至1991年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恢复和发展时期;最后,1992年至今,是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的深入发展时期。文章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在于论述本研究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梳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政策方面的研究以及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现状。对主要概念进行初步界定,并分析本研究基本内容、主要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等。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核心章节,分为六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国家认同视阈下的民族政策。对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进行概述。阐述关于国家认同的普遍特征、生成规律以及基础性要素。根据“五个认同”的经典论述,梳理了我国学者关于国家认同的四种路径,进而指出我国国家认同中所内含的基本维度,探讨其所指向的现实意义,并初步分析影响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特征、功能、目标、分类、形式构成以及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详细介绍了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政策在不断发展深化过程中,分为民族政治政策、民族经济政策和民族宗教文化政策等方面,初步确立了民族政策体系。这也为国家认同的初步确立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强调了从1957-1965年间中国各项政策的“左”倾化影响和反右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运动,使得民族政治政策引发政治认同混乱,民族经济政策导致经济认同阻隔,民族文化政策诱发了文化认同间隙,国家认同的正常发展也被干扰甚至破坏。1960年后,我国一定程度上调整了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在爆发“文革”前夕,这一时期民族政策体系的实施取得了诸多成就,并在纠正前期“左”倾扩大化过程中,各项民族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使国家认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和发展。第四章,“文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通过对1966-1976年间的民族政策受到的各方面破坏的介绍,分析了这一时期国家认同在政治认同矛盾突出、经济认同关系紧张、文化认同背离发展等情况下的倒退状况。虽然后期有坚持正确民族政策的各种努力,国家认同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但不可否认,这一时期,民族政策和国家认同遭受了破坏性打击。第五章,“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了1977-1991年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等具有时代意义的举措,使政治认同不断出现向好新局面,民主间经济交往推动经济认同,民族文化繁荣也促进了文化认同。第六章,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通过梳理1992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可以发现我国的民族政治政策丰富多元、民族经济政策深入发展、民族文化政策兼容并蓄,这些民族政策的特点对国家认同有积极作用。从中可知,这一时期的民族政治认同呈现出多元化新特点,民族经济认同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民族文化认同适应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新要求等。新时期民族政策举措和发展,国家认同也给予了积极的反馈。第三部分结语。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反思与前瞻。通过对我国各阶段民族政策不同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具有较强的影响和作用,值得我们反思并引以为鉴。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调整不仅有其必要性、特殊性,也有其规律性。这些特性有助于我们分析新时期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完善民族政策,强化国家认同。

马建东[5](2019)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从3678亿元增长到82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着增强。但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与粗放型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始终存在,导致部分地区自然资源加速枯竭、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进一步加剧。当前,在GDP增速普遍放缓、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投资效益加速递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形势下,走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势在必行。“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作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前沿阵地,承载着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经济重心西移、产业转型示范、优化城市和人口布局的重任。当前,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大、资源环境约束紧、脱贫攻坚任务重、经济转型困难多,经济社会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多重困难。查阅已有关于经济发展质量文献资料,发现很少有专家学者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多是围绕经济发展质量概念、内涵、意义、测度方法和提升路径开展研究,或是对某个省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评价。基于此,本文将中国西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以2006-2016年为时间节点,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进行全面测度研究。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成果不仅构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体系框架,填补了针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方面的空白,还对现有经济发展质量理论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质量概念、指标体系设置、测度方法选择和时空差异分析技术等方面。从现实意义来看,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助于相关部门了解、掌握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变化趋势、时空差异特征和驱动因子情况,可为制定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分析各专家学者关于经济发展质量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提出经济发展质量应包含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发展可持续、生态环境优美和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狭义的经济发展质量是指产品和服务满足居民需要的程度。同时,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正统经济增长理论、西方非正统经济增长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蕴含的经济发展质量思想,构建了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框架,内容包括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七个方面。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测度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样本数据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得性等原则,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特征,构建了由经济发展创新性、协调性、绿色性、开放性、共享性、有效性、安全性7个维度为一级指标及32项二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其中正向指标21项、逆向指标11项,并对7个维度概念内涵进行了界定。考虑到权重设置在测度结果客观性、准确性、科学性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对客观赋权和主观赋权常用的4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研究对象特征选择加入时间变量的熵值法计算得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一级和二级指标权重。共享性、创新性、绿色性权重分别为0.1924、0.1923、0.1855,三个维度权重之和超过总权重的一半以上,说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将创新作为推动发展第一动力,必须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总体来看,2006-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增长了73.68%。重庆、陕西经济发展质量整体高于其它10个省份,广西、贵州、新疆、吉林、宁夏等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虽基础较差,但年均增速相对较高。青海、西藏经济发展质量位居中国西部地区末尾。依据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值,利用SPSS19.0软件对各省份进行了聚类,从聚类结果看,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可分为高质量、中质量、较低质量和低质量四类。从经济发展质量各维度指数值,以及经济发展质量与各维度之间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来看,2006-2016年,创新性维度稳步提升,尤其以重庆、陕西表现最为突出,与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正相关。协调性维度虽起伏波动,但整体呈上升态势,综合指数从0.0043提高到0.0074,提高了72.1%,与经济发展质量正相关。绿色性维度指数除四川外,其余11省份均呈上升态势,但波动起伏大,说明部分省份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关系上仍然不够到位,但随着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绿色性维度与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明显正相关特征。开放性维度指数在起伏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但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扩大经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二者呈正相关特征。共享性维度指数整体呈上升态势,指数值从0.0081提高到0.0263,提高了224.7%,对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作用最强,与经济发展质量表现出显着正相关。有效性维度指数起伏波动大,整体趋于下降,导致经济发展质量指数相应降低,二者呈正相关。安全性维度指数在波动起伏中呈下降趋势,但在当前形势下,对经济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与经济发展质量呈正相关。利用锡尔系数、变异系数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差异虽不显着,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不同类型省份经济发展质量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因此,在减小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组间差异的同时,更要关注不同层次省份间经济发展质量差距的缩小。利用jenks自然断裂法对2006-2016年中国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发展质量进行聚类分析。从聚类结果看,层次间差异大于层次内差异。从全域性和局域性两个层面进一步分析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空间相关性,高高(HH)和低低(LL)特征显着。从冷热点分布情况看,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重庆、陕西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冷点区省份主要集中在青海、西藏等经济实力较弱省份,表现出经济发展质量与经济实力正相关特征。从标准差椭圆分布看,经济发展质量重心在重庆和陕西之间移动,但向重庆方向移动趋势更加明显,说明2006-2016年重庆市经济发展质量在中国西部地区最高,提升速度也更快。通过利用要素贡献弹性和要素贡献率两个指数全面分析7个一级指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促进和制约性。总体来看,2006-2016年,创新性、共享性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主要推动力,绿色性、有效性、开放性、安全性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作用不够强,甚至一定程度制约经济发展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最后,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特征、时空差异规律和驱动因子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中国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江琴[6](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杨佩卿[7](2017)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高歌猛进,城镇化率持续飚升,从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15年的56.10%,实现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的快速稳步发展。然而,在城镇化发展整体辉煌成就的背后,困难问题也层出不穷,既往的城镇化道路已然难以继续,亟需调整发展模式,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不唯如此,我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情况差异较大,2015年,中、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已高达52.17%和64.95%,而西部地区仅为48.74%。西部地区不仅城镇化率滞后于中、东部地区,还存在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陷入了重物轻人,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始终不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始终较弱的困境,更为迫切地需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嬗变。同时,西部地区城镇化特殊的演进历程和复杂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其新型城镇化不可能照搬照抄其他区域的既有模式,而必须根据自身区情,探索一条适宜自身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见,西部地区是我国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最低、推进难度最大的区域,其城镇化进程是否顺畅关乎国家整体城镇化、工业化,乃至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这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和研究。鉴于此,本文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实际出发,融入西部特色,坚持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命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促使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外生力量和内生力量的协调驱动下,兼顾“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可持续推进,从而日渐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丰富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而且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现实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顺序,沿着“文献梳理与评述——理论层面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评价研究——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首先,本文在对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剖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从而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了理论探析。其次,本文通过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回顾,从宏观上把握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演变的总体脉络与总体特征,并分析了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已取得成就和尚存在问题作了归纳概括。再次,本文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绩效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客观评价与测度,进一步地,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并对东、西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作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在理论阐释、历史与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立足西部地区的特殊区情,提出了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分析了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陷入困境的根源。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之所以陷入困境,固然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累积的结果,但究其主要原因,本文认为,在于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缺陷,即“经济增长至上”的单一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以政府外生力量为主导的、过于行政化的、失衡的城镇化动力机制。第二,设计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本文秉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设计了由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成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体系;从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入手,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均衡动力机制;并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理论剖析。从而试图以多维目标体系和均衡动力机制消除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出现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以期推动其新型城镇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第三,构建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对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动力机制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于实证层面构建了涉及生活宜居化、要素市场化、产业集聚化、城市生态化、城乡一体化五个维度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涵盖产业发展动力、市场环境动力、外向经济动力、政府行政动力四个方面的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进一步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实现了理论层面阐释与实证层面评价的逻辑统一。

徐吉洪[8](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魏亦山[9](2016)在《“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以宁夏为例》文中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几十个国家积极参与,然而这个战略要想实现却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艰巨的工程。从国家层面来讲意义重大,对企业来说又是无限潜在的商机,但由于正式提出的时间只有二到三年(2013年提出),而“一带一路”所涉及区域又很广泛,情况纷繁,到底如何实施,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很好的系统研究。当然经济实践特别是牵涉到许多国家经济活动,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研究透彻才开始,许多事情恰恰是边做边研究边完善的。而研究工作不仅需要相关理论支持和指导,而且还需要有周全而深入的剖析,即对相关国家、区域和领域及我国自身的各种条件、基础和实力开展各种专项研究。然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基础性资料及实时动态研究很少,甚至一些相关小国则几乎没有任何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既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又有很大的研究难度。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正酝酿着调整,许多国家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中国经济经过一段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步入“新常态”,持续了多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失去竞争优势;同时,由于过去十多年过于乐观的产能扩张,中国很多产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这部分产能技术大多数是不落后的,只是供大于求,需要向外转移扩展市场。再者中国巨大的市场也孕育了一批大企业,正在成为具有跨国投资和全球运营能力的跨国公司。这些因素叠加促使中国正在进入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不但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还能够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符合相关国家的利益,也能够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地区。而“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又是重中之重,在整个战略中如果把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也就打下了坚固的基础。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是重头戏,所以,本研究就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国情,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研究如何在充分利用原有以财政资金和信贷为主的融资手段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开发新的融资工具,提升直接融资基础设施融资规模中的比重,以寻找到能够提供给“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所需要的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保证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资金的供给。由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很多国家相关,要想顺利地建设好,必须要有这些国家相关人员的合作,而人们的合作行为涉及到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这些文化因素,所以,需要还要考虑金融支持的文化影响问题。而这从文化影响(以宁夏为例)的视角分析“一带一路”实施的系统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的研究路径是:对现有的资料和文献进行较全面的检索和查阅,将现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基础设施建设的一般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理论、金融发展理论与国际货币理论为指导,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和供给现状出发,深入分析“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障碍,在借鉴世行等国际性金融开发机构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本文运用了比较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论文研究框架主要分为五部分: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理论分析和区域经济学理论、金融支持理论与国际货币理论的分析框架;二是目前“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和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三是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银行等国际性金融开发机构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情况以及效果,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对于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概况以及经验总结:四是分析宁夏与穆斯林国家的文化相似在“一带一路”特殊地位和典型作用。五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是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而要把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需要有金融的支持,因此,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系统性的做好这些工作:第一,要构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体系;第二,要根据资金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式;第三要发挥好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带动“一带一路”的整个经济发展;第四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利用效率。第五,以文化作为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的先导条件。本文研究的创新点:1.提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金融支持成功的重要基础是与相关国家文化的沟通、融洽与融合的观点。因为一带一路”战略由政府最高层主导、多部门联合参与,这样高规格的政策等级,在中国通常意味着相关省市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在执行中是一路绿灯。这样的支撑虽然比较容易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扩张目的,但也会因这是进入中国许多企业并不太熟悉的国际舞台,风险也特别大,因为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政治、经济,特别是文化思想意识方面等原因,可能会不仅使中国的企业难以获得高额利润,还很可能遭受巨大损失。所以,只有在思想文化融洽与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不同国家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在思想和行为上达成共识,有利于中国主导的金融的合作与发展,达到减少阻力获得共赢。2.本研究做了目前学术理论界还没有做的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研究以金融支持作为一种系统体系,从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两方面来综合进行分析。这是由于本文在分析现有的研究文献时发现,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是放在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上,而忽略了金融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的情况。因此,本文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与供给角度出发,分析了深层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二是从国际上看,现有的研究集中在把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寄希望于本国或政府间区域性的金融机构上,例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欧洲复兴银行。而本文认识基础设施的研究落脚重点应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上,提出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基础设施融资市场,加强跨进征信合作等。三是建议大力促进文化领域合作的基础上推动金融支持,这也是现有的文献中鲜有提及的。因为文化活动可以领引金融活动,西方的竞争文化与中国的中庸竞争观有很大差别,金融波动有幅度,是物极必反的规律体现,不能把赢利看作是唯一目的。同时文化活动所形成的文化产品还可转化金融产品,做到金融与文化的有机结合。3.使用了目前学术界还有用过的新数据。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用科学、准确的新数据论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紧迫性和巨大的金融需求以及不相匹配的金融供给,并针对此种现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4.案例剖析。目前从国内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的省区来看,宁夏有独特的优势。在沿丝路国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占主流地位,这些国家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不可绕开的极为重要区域,而这正是宁夏回族文化所有的独特优势,而且,假如通过文化融洽为先导顺利开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有可能成为一个典型案例,为其他省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非常有益的经验。

曾勇[10](2017)在《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文中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东西扶贫协作,即组织东部地区较发达的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被认为是扶贫开发方式中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扶贫方式。实践也表明,东西扶贫协作,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我国东西扶贫协作取得了很大的扶贫成效,较好地解决了贫困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和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完成减贫1442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5575万人),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则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如果到2020年,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还有集中连片整体贫困现象的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必须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每月需要减贫接近100万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是扶贫开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方式,东西扶贫协作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措施,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如何进一步提升,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和管理学等视角,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理论-现状-实证的基本思路,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具中国特点的孤岛型贫困的学术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总结了 1996年至今近20年来东西扶贫协作的历程、政策演变和有效举措,探讨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结合上海对口支援云南工作实例的分析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研究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实际,探究提升东西扶贫协作效能的新路径,试图提出与经济新常态相相适应的扶贫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意义、创新点以及本文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探索性的提出了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中外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东西扶贫协作、扶贫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厘清了本文研究的基础及出发点。第三章全面梳理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孤岛型贫困"的诠释系统分析了贫困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形成的一般机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东西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和主要举措。第四章是探讨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采用规范研究和边际研究方法探析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第五章探讨沪滇结对帮扶的做法与特色,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以沪滇对口帮扶为典型案例,对省域层面的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第六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了沪滇结对帮扶的宏观绩效,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结对帮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沪滇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微观绩效进行了评价。第七章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内容,重点建构了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归纳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要观点,给出东西扶贫协作绩效提升的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围绕实现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究,丰富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地组织了对口地区有关部门开展自评、抽评工作,在理论层面、方法层面、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创新。同时,本文还总结梳理了中外扶贫开发与减贫策略,归纳分析了沪滇对口帮扶的代表性举措、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新探索,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特征、现状及其形成的一般机理;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背景、进程、特点和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三是衡量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基本方法及其主要分析结论;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沪滇对口帮扶的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五是中国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六是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结论: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概念的提出及其减贫的实现路径。(1)中国的孤岛型贫困是呈片状、点状贫困分布格局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性、多维性和持续性特征的一种慢性贫困现象。(2)孤岛型贫困的人口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口,其形成的一般机理包括区位、政策、社会三大机理。(3)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建档立卡和发放专项救助津贴,是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而生态移民、构建"无缝隙"减贫工作机制和分类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则是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作用效果。(1)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对减轻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有所帮助。(2)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增速提升,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增速差距有所帮助。(3)对整体效益的作用效果具有权变性,取决于生产要素在东部和西部的单位边际产出。三是沪滇对口帮扶的经验借鉴。(1)整村推进、产业帮扶和社会事业及人力资源开发是典型举措。(2)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机制是重要特征;(3)打工经济、小额贷款模式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是有效探索。四是沪滇对口帮扶的实证作用效果。(1)沪滇结对帮扶投入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2)新农村建设、产业帮扶和民生帮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3)扶贫资金管理和瞄准机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有影响。五是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实证测算。主要包括投入管理、过程管理、产出与效果、社会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对案例项目的微观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

二、实现西部大开发 宁夏要争先目标的若干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现西部大开发 宁夏要争先目标的若干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发展历程、实施效果与前瞻建议 ——基于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文献综述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七、创新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实施背景
        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举措
        二、培育西部地区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新路径
        三、实现东西部地区合作共赢的新机制
第二章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历史沿革和文本分析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萌芽期(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
        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初步探索期(2001至2009年)
        三、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跨越发展期(2010年至今)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一、政策文本的选择
        二、分析框架的建立
        三、结果讨论
第三章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实施成效和基本经验
        一、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实施成效
        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案例研究:以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为个案
        一、院校领导互访、干部挂职
        二、教师队伍建设
        三、文化和物资西援
        四、学科专业建设
        五、人才培养质量
        六、科研水平
        七、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四章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的反思和前瞻
    一、保持长期、连续、稳定的政策供给
    二、健全对口支援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三、优化对口支援布局结构
    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加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六、推进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七、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对口支援评估监督体系
结语
附录 2000-2020年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文本汇总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论文
    三、硕博学位论文
    四、政策文件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西部大开发20年宁夏经济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宁夏各阶段开发重点
    (一)1999—2005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到“十五”规划期间
    (二)2006—2010年,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期间
    (三)2011—2015年,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期间
    (四)2016—2018年,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期间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宁夏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三)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五)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
    (六)居民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三、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宁夏面临的挑战
    (一)北部川区与中南部地区、城乡之间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优化升级滞后
    (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
    (四)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五)区域创新能力不强
    (六)人才短缺问题凸显
    (七)交通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四、新时代宁夏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路径
    (一)实现宁夏北部川区与中南部地区协调发展
    (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三)努力培育和提高宁夏本地区的创新能力
    (四)积极培育宁夏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五)筑牢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六)继续加大对内对外改革“大开放”力度
    (七)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支持力度

(4)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主要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国家认同视阈下的民族政策
    第一节 我国国家认同的内涵及本质
        一、我国国家认同的内涵
        二、影响我国国家认同发展的因素
        三、我国国家认同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理论来源
        一、我国民族政策的特征、作用及指导原则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理论来源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初步确立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政治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经济政策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文化政策
    第二节 民族政策为国家认同初步确立奠定基础
        一、民族政治政策为国家认同建立政治基础
        二、民族经济政策为国家认同创造经济条件
        三、民族文化政策为国家认同确立文化前提
第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左”倾思想干扰下的民族政策
        一、“左”倾民族政治政策引发政治认同混乱
        二、“左”倾民族经济政策导致经济认同阻隔
        三、“左”倾民族文化政策诱发文化认同间隙
    第二节 民族政策恢复与调整促进国家认同的发展
        一、民族政策恢复和调整的历史背景
        二、民族政策调整促进国家认同的发展
第四章 “文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民族政策遭受破坏致国家认同阙如
        一、民族政治政策遭受破坏致政治认同矛盾突出
        二、民族经济政策遭受破坏致经济认同关系紧张
        三、民族文化和教育政策遭受破坏致文化认同背离发展
    第二节 坚持民族政策的努力对国家认同的促进
        一、“文革”后期坚持民族政策的努力
        二、民族政策的恢复推进国家认同发展
第五章 拨乱反正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拨乱反正时期的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
        一、民族政策的拨乱反正
        二、民族政策拨乱反正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二节 改革开放促进民族政策发展并对国家认同产生影响
        一、改革开放对民族政策发展的促进
        二、民族政策发展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六章 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民族政策
        一、丰富多元的民族政治政策
        二、深入发展的民族经济政策
        三、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政策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民族政策影响国家认同
        一、民族政治认同呈现出新特点
        二、民族经济认同与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
        三、民族文化认同适应中华文化认同新要求
    第三节 新时期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新发展
        一、新时期民族政策新举措
        二、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新发展
        三、国家认同对民族政策的推动
结语 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反思与前瞻
    一、民族政策对国家认同影响的特殊性及规律
    二、新时期民族政策与国家认同面临的挑战
    三、完善民族政策促进国家认同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框架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文献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西方正统经济增长理论
        三、西方非正统经济增长理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五、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理论框架构建
第二章 指标体系构建和测度方法选择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取原则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指标体系说明
    第二节 测度方法选择
        一、指数测度方法
        二、聚类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第一节 数据处理和相关内容界定
        一、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二、相关内容界定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测度
        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综合分析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省际分析
        三、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类型划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分维度测度
    第一节 经济发展创新性
        一、经济发展创新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创新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经济发展协调性
        一、经济发展协调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协调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经济发展绿色性
        一、经济发展绿色性维度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绿色性与经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四节 经济发展开放性
        一、经济发展开放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开放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五节 经济发展共享性
        一、经济发展共享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共享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六节 经济发展有效性
        一、经济发展有效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有效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第七节 经济发展安全性
        一、经济发展安全性时间序列分析
        二、经济发展安全性与发展质量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差异分析
    第一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间差异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二、总体差异分析
        三、聚类差异分析
        四、分层次差异分析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二、全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三、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三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变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时空格局变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计算方法
    第二节 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析
        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综合分析
        二、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驱动因子分省份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2.1 概念辨析与界定
        2.1.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述评
        2.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2.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理论分析
    3.1 城镇化发展目标的一般理论
        3.1.1 经济发展目标
        3.1.2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3.2 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3.2.1 产业结构转换动力机制
        3.2.2 比较利益动力机制
        3.2.3 制度动力机制
        3.2.4 政府行为动力机制
    3.3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目标
    3.4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动力机制
        3.4.1 政府外生力量主导
        3.4.2 市场内生力量促动
    3.5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困境及其根源
        3.5.1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的困境
        3.5.2 西部地区传统城镇化困境的根源
    3.6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
        3.6.1 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城镇化
        3.6.2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核心内容
    3.7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
        3.7.1 产业发展动力
        3.7.2 市场环境动力
        3.7.3 外向经济动力
        3.7.4 政府行政动力
    3.8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动力机制的相关关系
    3.9 个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
    4.1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回顾
        4.1.1 古代西部地区城镇的发展
        4.1.2 近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1.3 现代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
    4.2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历史特征
        4.2.1 行政力量推动的城镇化
        4.2.2 国家战略推动的城镇化
        4.2.3 资源开发推动的城镇化
    4.3 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城镇化的现状分析
    5.1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5.1.1 城镇化水平日趋提高
        5.1.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5.1.3 城镇数量空间显着扩张
        5.1.4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渐趋完善
        5.1.5 城乡居民生活条件有所好转
    5.2 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不足
        5.2.1 城镇化水平依然相对滞后
        5.2.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5.2.3 城镇化发展不协调
        5.2.4 城镇功能建设有待完善
        5.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仍需提高
        5.2.6 资源环境问题严重
    5.3 小结
第六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6.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6.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2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6.2.1 评价方法选择与说明
        6.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6.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
    6.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6.5 小结
第七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分析
    7.1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
    7.2 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方法的选择及数据处理
        7.2.1 测度方法选择与说明
        7.2.2 研究对象的选取、数据来源与处理
    7.3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3.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度
    7.4 2012—2015年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测评排名变动情况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8.1 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8.1.1 研究方法说明
        8.1.2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8.2 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1 2012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 2 2013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3 2014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4 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2.5 2012—2015年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绩效与动力机制的相关性
    8.3 小结
第九章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9.1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9.2 推进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9.2.1 优化政府行政动力
        9.2.2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9.2.3 培育市场环境动力
        9.2.4 提升外向经济动力
第十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0.1 主要结论
    10.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公共政策过程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五、文献述评
    第四节 核心概念
        一、教育政策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三、省部共建
        四、政策运行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参考文献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9)“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以宁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目前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当前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一带一路”战略
        2.1.2 基础设施与建设
        2.1.3 金融支持的含义与原理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1 “增长极”理论
        2.2.2 点轴发展理论
        2.2.3 梯度推进发展理论
    2.3 基础设施的一般理论
        2.3.1 基础设施的概念界定
        2.3.2 基础设施的五大基本属性
        2.3.3 基础设施的功能
    2.4 金融支持理论
        2.4.1 金融支持与约束理论
        2.4.2 金融发展理论
        2.4.3 货币政策与调控理论
    2.5 国际货币理论
        2.5.1 国际货币流通理论
        2.5.2 汇率理论
3 “一带一路”的金融需求现状、问题与成因
    3.1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现状
        3.1.1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总量巨大
        3.1.2 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极为重要
        3.1.3 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必要性
        3.1.4 支付能力有限需要开发性金融为主导
    3.2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的问题
        3.2.1 资金需求量大、金融需求迫切
        3.2.2 投融资期限较长、回报期长、未来收益不确定
        3.2.3 金融市场不完善金融机构效率较低
    3.3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需求问题的成因
        3.3.1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国家多比较难协调
        3.3.2 目前基础设施不足而需求增长又过快
        3.3.3 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有稳定的社会环境
4 “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供给现状、问题与成因
    4.1 “一带一路”的金融供给现状
        4.1.1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供给的概况
        4.1.2 中国目前的金融供给现状、特点与风险
        4.1.3 沿线国家的金融供给现状与特点
    4.2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供给的问题
        4.2.1 金融供给水平低、商业贷款不愿介入
        4.2.2 法律法规不健全、市场经济的制度有问题
        4.2.3 相关国家政府财力弱办事效率低
        4.2.4 信用体系不完善
        4.2.5 汇率波动大
        4.2.6 跨境金融合作层次较低集中度较高风险大
        4.2.7 涉及多个国家、多个币种跨境金融合作协作很难
    4.3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问题的成因
        4.3.1 基础设施自身固有的特点
        4.3.2 中国金融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4.3.3 来自其他沿线国家的原因
        4.3.4 跨境合作难度大需要有磨合期
5 国际货币组织、部分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的经验借鉴
    5.1 洲开发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5.1.1 亚开行的宗旨、任务与基础设施建设关系
        5.1.2 资金投向基础领域的效果
    5.2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5.2.1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宗旨、任务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5.2.2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融资原则、效果与影响
    5.3 世界银行集团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5.3.1 世行的宗旨、目标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
        5.3.2 世界银行的金融服务
        5.3.3 对基础设施建设援助扶持的效果与问题
    5.4 国外部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
        5.4.1 美国对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经验
        5.4.2 加拿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经验
        5.4.3 日本对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经验
        5.4.4 欧洲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经验
        5.4.5 美、加、日和欧洲对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经验
        5.4.6 借鉴的启示
6 宁夏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优势与典型作用
    6.1 宁夏的战略支点优势地位
        6.1.1 四个对接
        6.1.2 中阿新通道
        6.1.3 四个关键点
        6.1.4 新平台
    6.2 宁夏的典型作用
        6.2.1 宁夏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沟通现状
        6.2.2 宁夏金融业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
        6.2.3 宁夏对阿拉伯国家的金融联结
        6.2.4 文化融合取得的成就与促进的措施
7 “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7.1 “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支持需要构建体系
        7.1.1 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合作
        7.1.2 推进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合作跨境解决基础设施的资金问题
        7.1.3 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货币兑换、支付结算方面的障碍
        7.1.4 加强风险管理降低跨境合作中的风险
        7.1.5 建立与沿线各国政府、投资者和金融服务机构密切合作的机制
        7.1.6 大力发展国际投资信用业务和海外投资保险
    7.2 根据资金情况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方式
        7.2.1 传统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
        7.2.2 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方式
    7.3 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乘数效应”带动各国经济合作
        7.3.1 交通运输行业
        7.3.2 通讯行业
        7.3.3 设备及配套类设施制造业
        7.3.4 物流业与旅游业
        7.3.5 文化传媒行业
    7.4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利用效率
        7.4.1 促成、发展“一带一路”的国际基础设施融资市场
        7.4.2 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切实形成资金权益保障体系
        7.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管理
        7.4.4 加强跨境征信合作
        7.4.5 吸引和培养大量优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管理人才
    7.5 金融支持需要与所在国文化融洽氛围的配合
        7.5.1 金融与文化密切相连
        7.5.2 文化产品可转化为金融产品
        7.5.3 文化活动引领金融活动
        7.5.4 金融产品扩展需要有文化环境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博士在读期间所发表的论着

(10)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贫困问题仍是当代世界性课题
        1.1.2 政策背景:中国的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1.1.3 实践背景:减贫成效显着而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1.1.4 理论背景: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新型贫困特点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贫困与反贫困
        1.3.2 孤岛型贫困
        1.3.3 区域协作与东西扶贫协作
        1.3.4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世界反贫困理论
        2.1.2 经济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3 地理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4 社会学视角下贫困的理论认知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研究
        2.2.3 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中外扶贫开发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贫困状况、形成机理和反贫困实践
    3.1 中国贫困概况与特征
        3.1.1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概述
        3.1.2 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3.1.3 连片特困地区社会发展概述
        3.1.4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概述
    3.2 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形成原因
        3.2.1 区位因素
        3.2.2 政策性因素
        3.2.3 社会性因素
    3.3 中国的反贫困实践
        3.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
        3.3.2 区域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
        3.3.3 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举措
        3.3.4 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成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与动力机制
    4.1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基于要素转移的分析
        4.1.1 关于生产要素的界定、含义及特征
        4.1.2 生产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益——基于供求理论视角
    4.2 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2.1 资本要素移动的经济动机和影响因素
        4.2.2 我国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基本情况
    4.3 劳动力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3.1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4.3.2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4.3.3 我国劳动力要素区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4.4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4.1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动机
        4.4.2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应
    4.5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5.1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
        4.5.2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4.5.3 东西部要素转移的效益有待提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分析——沪滇对口帮扶
    5.1 沪滇对口帮扶历程及代表性举措
        5.1.1 基本概况
        5.1.2 主要历程
        5.1.3 代表性举措
    5.2 沪滇对口帮扶的资源整合机制
        5.2.2 对市场资源的整合
        5.2.3 对社会资源的整合
    5.3 沪滇对口帮扶的新探索
        5.3.1 打工经济
        5.3.2 小额贷款模式引入
        5.3.3 龙头企业带动
    5.4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5.4.1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效
        5.4.2 沪滇对口帮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沪滇对口帮扶绩效评价
    6.1 沪滇对口帮扶中观绩效评价
        6.1.1 评估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6.1.2 结果分析
        6.1.3 主要结论
    6.2 沪滇对口帮扶微观绩效评价
        6.2.1 评价背景
        6.2.2 评价方式
        6.2.3 评价案例——NE县M乡农业产业化配套项目绩效分析
第七章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7.1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
        7.1.1 总体思路
        7.1.2 基本内容
    7.2 "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
        7.2.1 总体构想
        7.2.2 "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实现路径
        7.2.3 "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建议
    8.3 上海对口帮扶的建议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四、实现西部大开发 宁夏要争先目标的若干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政策发展历程、实施效果与前瞻建议 ——基于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D]. 杞蕾.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习近平人才观视域下宁夏人才发展研究[D]. 张颖. 宁夏大学, 2021
  • [3]西部大开发20年宁夏经济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路径[J]. 田晓娟. 宁夏社会科学, 2020(04)
  • [4]新中国70年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影响研究[D]. 廖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5)
  • [5]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及测度研究[D]. 马建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6]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动力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D]. 杨佩卿. 西北大学, 2017(06)
  • [8]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9]“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研究 ——以宁夏为例[D]. 魏亦山. 武汉大学, 2016(01)
  • [10]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D]. 曾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多项举措实现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