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播作物冻害的防治与修复

冬播作物冻害的防治与修复

一、冬播作物冻害预防与补救(论文文献综述)

舒启琼,罗小波,李飞,罗充[1](2021)在《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胁迫作为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关于马铃薯抗寒性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重点阐述了不同抗寒性鉴定方法间差异及其在马铃薯抗寒品种筛选中的应用,以期梳理出较便捷可靠的抗寒性评价方法和抗寒马铃薯品种。通过综述马铃薯冻害发生原因、抗寒性生理研究及冻害预防措施等方面将为马铃薯抗低温霜冻提供实际生产参考。此外,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抗寒分子机制和QTL定位研究进展,以期为马铃薯抗寒性状遗传改良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肖静[2](2021)在《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文中研究表明院士档案:傅廷栋,1938年9月出生,广东郁南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现称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现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油菜武汉改良分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油料作物专家顾问,湖北省油菜产业协会理事长,

舒启琼[3](2021)在《马铃薯抗寒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文中指出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提高全球粮食安全和营养水平、消除世界贫困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低温胁迫作为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健康稳定发展。马铃薯抗寒性是受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但关于抗寒相关分子调控机制尚未明确,限制了马铃薯抗寒性状遗传改良。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83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寒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挖掘抗寒性状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83份马铃薯材料构建自然群体,采用离体叶片电解质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自然群体进行了LT50表型鉴定,发现自然群体表型分离呈正态分布,表明马铃薯抗寒性是数量性状。通过LT50测定法可将可将83份马铃薯材料聚类分为3类,一类是包含11份材料的霜冻敏感型,抗寒能力最弱,一类是包含64份份材料的中间型,另一类是包含8份材料的较强抗寒型。鉴定筛选出抗寒性最强马铃薯材料为‘大同20’和‘Cip43’的较强抗,可为后续马铃薯抗寒性遗传改良提供材料基础。(2)对83份马铃薯材料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将原始SNPs经个体深度≥4×,MAF≥0.05,缺失率<0.2等条件筛选后获得316775个高质量SNPs。系统进化树、群体结构和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将83份马铃薯材料聚类为4类。抗寒性状GWAS分析鉴定到13个显着关联的且定位到染色体上的SNPs,分别位于2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3个候选区间。在2号染色体的选区区域36Mb-37Mb内共有204个基因,在该候选区域内开发了2个In Del分子标记为Chr2ID22和Chr2ID79,与抗寒表型相关性分别为71.4%和71.3%。在10号染色体的候选区间鉴定到32个基因,GO和KEGG功能注释发现主要参与分子功能过程。目标区间内存在一个St DRP1E(dynamin-related protein 1E)基因,与拟南芥At DRP1E CDS序列同源性最高。定量RT-PCR结果显示St DRP1E在抗寒二倍体品种‘S.commersonii’4℃冷驯化14d和4℃冷驯化14d后-2℃低温处理6h高表达;推测St DRP1E可能为控制马铃薯抗寒性状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马铃薯抗寒性状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对抗寒性状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边二菊,王会平,商义斌,张宝林[4](2020)在《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冻(冷)害防御及减灾对策》文中认为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产业正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在地膜马铃薯生长期间,霜冻、"倒春寒"等低温冻(冷)害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膜马铃薯的出苗、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农户收入。现将低温冻(冷)害对陈仓区地膜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及减灾对策。一、低温冻(冷)害对地膜马铃薯的影响1.影响出苗据陈仓区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陈仓区12月、1月、2月三个月平均低温分别为-2.4℃、-4.4℃、-1℃,平均极端低温分别为-6.6℃、-8.6℃、-6℃。可以看出,陈仓区冬季平均低温、极端低温均较低。当温度在-1℃以下时,地膜马铃薯容易受冻害,出苗率不高。

李娜[5](2018)在《山西霜冻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温度快速升高,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尤其是暴雨洪涝、霜冻等灾害更是多发,由此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不计其数。本文利用山西省1961-2010年的霜冻观测资料,着重对该省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霜冻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防控对策。结果表明:(1)1961-2010年山西省平均初霜冻日出现在10月7日,并且由南至北呈现出“5节阶梯”状分布,其空间分布表现为东部与北部偏早,南部与西部较晚;平均终霜冻日出现在4月12日,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山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平均终霜冻日:东部要早于西部,而山西南部与中部地区平均终霜冻日:西部要早于东部;平均无霜期为177.7d,其空间分布表现出南长北短的特征。总体而言,终霜冻日的年际变化差异要大于初霜冻日,而无霜期的年际变化要大于终霜冻日。(2)山西省大部分地区初霜冻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正趋势变化特征,表明初霜冻日有所推迟。而山西中南部与南部的部分地区呈现出负趋势变化特征,表明初霜冻日呈现出提前趋势。初霜冻突变的时间主要出现在1976-1997年之间。(3)山西省大部分地区终霜冻日呈现出负趋势变化特征,表明终霜冻日有提前趋势,其中山西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提前的幅度最大;山西中西部与南部地区呈现出正趋势变化特征,表明终霜冻日有所推迟。终霜冻突变的时间主要出现在1975-1996年之间。(4)山西省无霜期呈现出明显的正趋势变化特征,表明无霜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运城东南部地区、晋城大部分地区、忻州西部地区及吕梁市南部地区无霜期变化趋势呈现出一定的负趋势变化,代表这些地区无霜期有所减少。(5)霜冻灾害能够作物遭受严重冻害,不仅会对其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还会导致其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必须通过增强灾害防御意识,提前进行预防,合理布局,科学栽培,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浇水提温,就地取材做好烟熏工作,覆盖保温等有效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霜冻灾害对农作物产生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山西省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为该地区经济发展与进步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周全卢,丁凡,沈学善,屈会娟[6](2018)在《四川省平丘区冬马铃薯防冻减灾生产建议》文中研究说明马铃薯是四川省平丘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春季低温冻害显着降低马铃薯产量。本研究在四川省平丘区多地调查了低温冻害下冬、春马铃薯的受害情况,并针对当前苗情状况,分地区、分播种季节提出田间应急管理措施。

赵燕昊[7](2017)在《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农艺性状和苗期耐干旱、耐低温特性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2n=6x=42,AABBDD)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主粮作物之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为了实现对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2n=4x=28, AABB)优异基因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开发利用,本试验用以普通小麦品种Bethlehem (BLH)和中国春(Chinese Spring CS)为背景的两套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chromosome arm substitution lines,CASL)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考察和统计分析,并对不同CASL耐逆境胁迫(干旱胁迫和低温胁迫)能力进行初步筛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BLH还是在CS背景,不同CASL之间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种子萌发性状以及幼苗主根长度、根数、苗高、平均根长等幼苗生长特性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两个遗传背景中5BS和7BS置换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着高于亲本,而5AS和6AS置换系却显着低于亲本,推测在这些置换系相应染色体臂上至少各带有一个调控小麦发芽特性的QTLs。4BL和6BL置换系的苗高、主根长度和平均根长均长于亲本;2BS和3AL置换系的主根长度和根数都长于和多于亲本;5BS、6AL、2AS和1AS置换系的主根长度和平均根长均长于亲本。1BS置换系的苗高、主根长和平均根长均比亲本小;4AL置换系的平均根长和根数小于亲本。由此推测在1AS、2AS、3AL、6AL、2BS和5BS染色体上可能存在控制小麦幼苗叶片和根系生长的相关基因。2.对CASL进行拷种后发现,一些CASL在籽粒形态、小穗数等与穗部结构相关的性状以及有效分蘖数方面存在显着的差异,由此推断在2AS、1BL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调控粒长、粒宽的正效QTLs位点;在6BS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与粒长、粒宽和千粒重3个性状相关的负效QTLs位点;与CASL种子粒厚、千粒重正相关的基因可能位于7AS、4AL染色体臂上。根据穗部形状差异推测在中国春5AL染色体上有一个控制宝塔型穗型的基因;抑制穗芒表达的基因可能存在中国春的4AS、4AL、6BS和6BL染色体上;在6AS和5AL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控制穗长的基因;在6BL、2BS、1 AS和2AL上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调控小穗数的基因;调控小麦有效分蘖的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臂5AL、2BL、1AL和1AS上;在1AS、3BS、7AL和3AS染色体臂上可能有调控小麦穗粒数的基因位点存在。3.通过对CASL材料在发芽期和苗期的耐旱性鉴定,发现在BLH和CS两套背景中,CASL 7BS和7AL在干旱胁迫环境下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干重和鲜重均显着大于亲本,幼苗根部较亲本更为发达,为耐干旱材料;而CASL3BL在两个遗传背景中综合耐旱能力均表现最差,为干旱敏感材料,由此推测在7BS、7AL、3BL染色体臂上至少分别存在一个与干旱相关的基因。4.对CASL低温胁迫下(4 ℃)的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进行鉴定后发现,与亲本CS相比,CASL4AL、1BS、1AS、7BS和3BL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均显着较高,地上和地下部干物质量积累较多,耐低温能力较强,而CASL 5BL、6BS耐低温胁迫能力相对较弱。推测4AL、1BS、1AS、7BS、3BL、5BL和6BS染色体臂上可能存在与耐迟播相关基因。本研究结果将为挖掘野生二粒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以及与产量相关穗部结构的相关优良基因,研究其遗传规律奠定基础。

刘杰[8](2016)在《哈尔滨地区冬性小黑麦引种试验与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认为小黑麦(Triticale)是小麦(Triticum)和黑麦(Seecale)属间杂交并应用染色体工程育种技术人工合成的第一个异源多倍体新物种。它既保持了小麦的优良品质和丰产性,又结合了黑麦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可用作粮食和饲草,是粮食、饲草兼用的一种新作物。本文通过引种、杂交试验和形态学、分子标记、原位杂交等分析方法对引种的3份冬性小黑麦的类型、与黑麦的杂交后代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为培育可在哈尔滨地区过冬的冬性小黑麦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基础。春播引种试验结果表明,3份材料虽都具有冬性特点,但是有差别。其中“中饲232”抽穗结实植株较多,“新3”、“鉴3”抽穗结实植株较少,“鉴3”熟期最晚。秋播引种实验表明,“中饲232”和“鉴3”可以过冬,虽然仅各有1棵植株成活,且株高较春播植株有所下降,但结实正常,可继续进行秋播过冬实验。杂交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种的冬性小黑麦与冬黑麦花期差异较大,需分期播种方可杂交。形态学与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杂种F1表现双亲中间型,F1染色体数为28,种子较小且不饱满,结实率低。F2植株表现分离,育性低,种子不饱满。杂种F1减数分裂染色体组型有别于理论值,二价体数较理论值升高,可能是R组染色体影响小麦B组染色体上的Ph基因功能,使小麦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或是产生自发加倍现象。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3份引种材料均具有14条黑麦染色体,结合细胞学检测结果可确定“新3”、“鉴3”为八倍体小黑麦,“中饲232”为六倍体小黑麦。杂种F1带有R组染色体遗传成分。蛋白质检测结果表明,3份引种材料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在18%以上,高于本地小黑麦材料“哈师209”,具有很好的品质应用潜力。本研究结果表明,六倍体小黑麦“中饲232”比其他2份材料更适应哈尔滨地区的气候特点,易于杂交和驯化。本研究只是冬性小黑麦引种工作的初步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冬性小黑麦驯化、杂交和选育工作还将深入开展。

谭秉航[9](2014)在《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冷害”》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阐述了冷害的定义及类型,然后从作物生长、冻害、播种、季节四个方面对冷害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最后则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冷害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对抵御冷害危害以提高农业生产产量起到积极影响。

冯忠兵[10](2012)在《宁国市油菜冻害综合防治技术》文中指出宁国地处皖南山区,气象灾害频繁,低温冻害是油菜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的主要气象灾害。该文就油菜冻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防范措施及补救措施。

二、冬播作物冻害预防与补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播作物冻害预防与补救(论文提纲范文)

(1)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马铃薯冻害及原因分析
2 马铃薯抗寒性鉴定方法
3 马铃薯品种抗寒性评价
4 马铃薯抗寒性生理研究
5 马铃薯抗寒性分子机制研究
6 抗寒性状QTL定位研究
7 马铃薯冻害预防措施
8 马铃薯抗寒性研究展望

(2)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刻苦攻读,登上国际学术高峰
心系黎民,科研围着农民转
老骥伏枥,百计千谋精准扶贫

(3)马铃薯抗寒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马铃薯冻害及原因分析
    1.2 马铃薯抗寒性鉴定方法
    1.3 马铃薯品种抗寒性评价
    1.4 马铃薯抗寒性生理研究
    1.5 马铃薯抗寒性分子机制研究
    1.6 抗寒性状QTL定位研究
    1.7 GWAS在作物研究中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抗寒性表型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低温胁迫后马铃薯电导率变化情况
        2.2.2 马铃薯电导率Logistic回归方程及抗寒性鉴定
        2.2.3 83 份马铃薯材料抗寒性聚类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马铃薯抗寒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群体抗寒性表型变异分析
        3.2.2 基因组DNA提取检测结果
        3.2.3 基因组比对结果分析
        3.2.4 SNP检测与注释
        3.2.5 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LD)分析
        3.2.6 马铃薯抗寒性GWAS结果分析
        3.2.7 候选区间分析及功能注释
        3.2.8 In Del分子标记开发检测
        3.2.9 候选基因分析
    3.3 讨论
        3.3.1 GWAS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
        3.3.2 马铃薯栽培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3.3.3 马铃薯抗寒性状GWAS分析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
    附表1 81份材料冷驯化前LT50 测定结果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冻(冷)害防御及减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低温冻(冷)害对地膜马铃薯的影响
    1. 影响出苗
    2. 影响生长
    3. 影响产量和效益
二、地膜马铃薯冷(冻)害防御对策
    1. 选好品种
    2. 配方施肥
    3. 适时播种
    4. 合理放苗
    5.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
    6. 灾前预防
三、地膜马铃薯冷(冻)害减灾对策
    1. 合理留侧枝
    2. 开沟排水
    3. 追肥
    4. 病虫害防治
四、小结

(5)山西霜冻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霜冻研究进展
        1.2.1 国外霜冻研究进展
        1.2.2 国内霜冻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霜冻分类与形成条件
        1.4.1 霜冻的定义
        1.4.2 霜冻的类型
        1.4.3 霜冻发生的条件
        1.4.4 各种霜冻危害程度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资料及处理
    2.3 方法
        2.3.1 指标
        2.3.2 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初霜冻的时空分布分析
        3.1.1 平均初霜冻的时间分布特征
        3.1.2 山西初霜冻的空间分布分析
    3.2 山西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分析
        3.2.1 终霜冻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3.2.2 终霜冻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 山西无霜期的时空分布分析
        3.3.1 无霜期的时间分布特征
        3.3.2 无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3.4 霜冻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及有效防控
        3.4.1 霜冻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
        3.4.2 霜冻灾害的有效防控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5.1 全文总结
    5.2 特色和创新点
    5.3 存在问题与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6)四川省平丘区冬马铃薯防冻减灾生产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冻害情况
    1.1 薯块未出苗已受冻
    1.2 已出苗但遭受冻害
2 播种前,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避开或减轻冻害影响
    2.1 选用抗寒品种
    2.2 合理调整播期
    2.3 增施有机肥
    2.4 地膜覆盖
3 薯块已出苗, 在霜冻来临前建议通过以下农艺措施来降低极端天气的不利影响
    3.1 烟熏驱霜
    3.2 秸秆覆盖
    3.3 加盖拱棚
    3.4 喷施防冻剂
4 植株遭遇低温霜冻天气后, 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补救
    4.1 追肥促长
    4.2 清洁田园, 及时追肥
    4.3 病害防控

(7)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农艺性状和苗期耐干旱、耐低温特性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主要的农艺性状
        1.1.1. 小麦苗期主要的农艺性状
        1.1.2. 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
        1.1.2.1. 小麦穗部性状的构成要素及其遗传特征
        1.1.2.2. 小麦穗部性状的QTL研究进展
    1.2. 小麦抗旱研究进展
        1.2.1. 小麦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及其生理基础
        1.2.1.1. 干旱胁迫下的叶片特征
        1.2.1.2. 干旱胁迫下的根系特征
        1.2.1.3. 干旱胁迫下的根尖特征
        1.2.2. 小麦抗旱重要机制
        1.2.2.1. 渗透调节剂
        1.2.2.2. 抗氧化保护体系
        1.2.2.3. 干旱诱导蛋白
        1.2.3. 小麦抗旱性鉴定方法
        1.2.4. 研究展望
    1.3. 低温对小麦的影响
        1.3.1. 低温胁迫对作物代谢反应的影响
        1.3.2. 小麦耐寒性鉴定的指标
        1.3.2.1. 表型指标
        1.3.2.2. 生理生化指标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1.2.1. 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测定
        2.1.2.2. 幼苗形态指标测定
        2.1.2.3. 苗期田间苗高、分蘖数、叶宽测定
        2.1.2.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CASL种子萌发特性的差异分析
        2.2.2. CASL苗高差异分析
        2.2.3. CASL主根长度的差异分析
        2.2.4. CASL总根数的差异分析
        2.2.5. CASL平均根长的差异分析
        2.2.6. 同一遗传背景下CASL苗高、根长、主根长之间相关性分析
        2.2.6.1. BLH背景下CASL苗高、根长、主根长之间相关性分析
        2.2.6.2. CS背景下CASL苗高、根长、主根长之间相关性分析
        2.2.7. 苗期分蘖数、叶宽、株高农艺性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2.2.7.1. 苗期分蘖数统计分析
        2.2.7.2. 苗期叶宽统计分析
        2.2.7.3. 苗期株高统计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部分形态与产量性状调查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田间实验设计
        3.1.2.2. 抽穗期性状调查
        3.1.2.3. 其他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3.1.2.4.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拷种
        3.1.2.5. 产量性状调查
        3.1.2.6. 穗部性状调查
    3.2. 结果与分析
        3.2.1. CS背景CASL材料抽穗期性状统计分析
        3.2.2. CS背景早熟、迟熟CASL材料叶宽、株高、分蘖数差异统计分析
        3.2.3. CASL材料籽粒性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3.2.3.1. CASL的灰度值、RGB值统计分析
        3.2.3.2.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粒长、粒宽、粒厚和千粒重统计分析
        3.2.4. 穗部性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3.2.4.1. 穗长
        3.2.4.2. 小穗数
        3.2.4.3. 单株有效分蘖数
        3.2.4.4. 每穗粒数
        3.2.5. 穗部目标性状相关系数分析
        3.2.6. 其他田间农艺性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3.2.6.1. 不同CASL材料田间株高差异统计
        3.2.6.2. 不同CASL材料穗型差异统计
        3.2.6.3. 不同CASL材料穗部芒类型统计
    3.3. 讨论
        3.3.1. 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的农艺性状考察
        3.3.2. 籽粒大小、颜色等物理特征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3.3.3. 小麦产量性状的构成要素及其遗传特征
4. 野生二粒小麦耐干旱特性的鉴定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发芽
        4.1.2.2. 育苗
        4.1.3. PEG-6000处理液和小麦水培营养液的配制
        4.1.3.1. 水培液营养配方
        4.1.4. 根毛长度和密度的观测分析
        4.1.4.1. CASL材料根毛的图像采集
        4.1.4.2. 根系拍照与根毛长度的测量
        4.1.4.3. 主根长度、根数和苗高的测定
        4.1.4.4. 生物量测定
        4.1.5. 耐旱性评价
        4.1.5.1 统计值的计算
        4.1.5.2 表型观测耐旱指数计算
        4.1.5.3 耐旱性分级
        4.1.5.4 叶绿素含量测定
        4.1.6.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CASL干旱胁迫下各耐旱指标测量值
        4.2.2. 不同CASL根毛长度和密度的观测分析
        4.2.2.1. CASL根毛表型观察
        4.2.2.2. 不同CASL根系扫描和根毛长度及密度的观测分析
        4.2.3. 叶绿素含量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5. 低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种子萌发
        5.1.2.2. 幼苗实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低温对不同CASL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5.2.2. 低温对不同CASL苗期的苗和根的干鲜重生物量的影响
        5.2.3. 低温对不同CASL幼苗的苗和根的干鲜重比值的影响
        5.2.4. CASL耐低温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2.5. 低温逆境下不同CASL发芽特性
    5.3. 研究结果与讨论
6. 总结与展望
    6.1. 实验材料的创新与特色
    6.2. 课题研究进展与意义
        6.2.1. 初步完成CASL种子萌发与苗期生长特性的考察
        6.2.2. 完成CASL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考察
        6.2.3. 初步完成耐旱性材料筛选
        6.2.4. 初步完成耐低温材料筛选
    6.3. 展望
缩略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哈尔滨地区冬性小黑麦引种试验与细胞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黑麦与小黑麦的种植
    1.2 小黑麦的选育与改良
        1.2.1 小黑麦的类型
        1.2.2 八倍体小黑麦的选育
        1.2.3 六倍体小黑麦的选育
        1.2.4 小黑麦的改良
    1.3 小麦抗寒性的研究
        1.3.1 小麦冻害的类型与影响因素
        1.3.2 小麦抗寒性的遗传基础
        1.3.3 小麦抗寒性研究的意义与不足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手段
        1.4.1 形态学标记
        1.4.2 细胞学标记
        1.4.3 生化标记
        1.4.4 原位杂交检测
        1.4.5 分子标记检测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引种试验与形态学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气候特点
    2.3 实验方法
        2.3.1 播种与杂交
        2.3.2 考种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引种试验
        2.4.2 杂交试验
        2.4.3 杂种F1的性状表现
        2.4.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胞学鉴定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
        3.3.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3.3.3 实验设备和仪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根尖体细胞染色体观察
        3.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分析
        3.4.3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子标记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3 实验方法
        4.3.1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4.3.2 R组特异引物检测
    4.4 实验设备及仪器
    4.5 结果与讨论
        4.5.1 结果
        4.5.2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因组原位杂交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3 实验方法
        5.3.1 植物总DNA的提取
        5.3.2 标记探针
        5.3.3 原位杂交流程
    5.4 实验设备及仪器
    5.5 结果与讨论
        5.5.1 结果
        5.5.2 讨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蛋白质含量检测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3 实验方法
    6.4 实验设备及仪器
    6.5 结果与讨论
        6.5.1 结果
        6.5.2 讨论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冷害”(论文提纲范文)

一、冷害的定义及类型
    (一) 延迟型冷害
    (二) 障碍型冷害
    (三) 兼发型冷害
    (四) 间接型冷害
二、农业生产中冷害的危害
三、在农业生产中减轻冷害的有效措施
四、结束语

(10)宁国市油菜冻害综合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油菜冻害的发生时期
    1.1 初冬期 (临冬期)
    1.2 越冬期
    1.3 冬末初春
2 油菜冻害症状
    2.1 根部冻害
    2.2 叶片受冻
    2.3 花蕾幼薹受冻
3 冻害的预防措施
    3.1 引进推广适宜宁国地区种植的抗寒品种
    3.2 合理播期, 培育越冬壮苗
    3.3 合理施肥, 增施磷钾肥
    3.4 中耕培土, 覆盖防寒
    3.5 排涝抗旱
    3.6 摘除早薹
    3.7 喷施多效唑控旺防冻
    3.8 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
    3.9 加强防冻救灾的宣传和技术指导
4 油菜冻害的补救措施
    4.1 苗期受冻
    4.2 返青期冻害
    4.3 蕾薹受冻

四、冬播作物冻害预防与补救(论文参考文献)

  • [1]马铃薯抗寒研究进展[J]. 舒启琼,罗小波,李飞,罗充. 植物生理学报, 2021(06)
  • [2]金色的家国情怀(纪实文学)[J]. 肖静. 民族文汇, 2021(03)
  • [3]马铃薯抗寒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分子标记开发[D]. 舒启琼.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冻(冷)害防御及减灾对策[J]. 边二菊,王会平,商义斌,张宝林. 科学种养, 2020(02)
  • [5]山西霜冻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D]. 李娜. 兰州大学, 2018(02)
  • [6]四川省平丘区冬马铃薯防冻减灾生产建议[J]. 周全卢,丁凡,沈学善,屈会娟. 四川农业科技, 2018(04)
  • [7]普通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染色体臂置换系农艺性状和苗期耐干旱、耐低温特性的鉴定[D]. 赵燕昊. 浙江农林大学, 2017(03)
  • [8]哈尔滨地区冬性小黑麦引种试验与细胞遗传学研究[D]. 刘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6)
  • [9]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冷害”[J]. 谭秉航. 福建农业, 2014(Z1)
  • [10]宁国市油菜冻害综合防治技术[J]. 冯忠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4)

标签:;  ;  ;  

冬播作物冻害的防治与修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