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

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

一、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论文文献综述)

章朋[1](2021)在《历史、创伤与文学——拉卡普拉的“书写创伤”理论及其伦理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中后期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历史表征危机,当代重要的创伤理论家拉卡普拉在批判传统史学方法的基础上,主张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历史与精神分析学、文学、哲学和伦理学等诸学科之间的对话互动,重建了历史书写的可能。他在跨学科视域下探索了极端历史事件"否定的崇高"的美学特征与创伤类型,并诉诸言语行为理论和伦理学,提出了"书写创伤"说。作为历史创伤的一种行动化复现,"书写创伤"借助述行语言与被压抑的历史意识进行对话、协商,从而修通历史创伤,是一种富含诗性特质的"言语行为",它搁置了历史书写"真实再现"的客观标准,在伦理学层面融合了历史与文学要素,由此成为一种具有社会伦理意义的文化实践。拉卡普拉关于历史、创伤与文学的思考,对当下文学理论中相关论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陈榕[2](2021)在《崇高的性别维度——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崇高论》文中提出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重新解读了崇高理论的概念史,辨析了父权制权力话语在经典崇高论中的深刻印痕,勾勒了当代女性主义对崇高美学的重塑,展现了基于女性经验的审美范式、主体立场以及伦理驱动如何影响了当代的概念演进。一种跨越边界、尊重情感、拥抱异质性、提倡主体间性的新的崇高美学主张正在发展中。这是女性主义为崇高美学的理论场域带来的新动能。

姚崇[3](2021)在《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朗吉努斯将崇高纳入美学讨论的范畴,崇高便为历代美学家所重视。朗吉努斯和伯克从感性入手将崇高建立在感官经验之上,张扬了崇高的情感维度。康德则另辟蹊径从理性入手,将崇高视为想象力在把握对象失败后激发出主体理性的认识过程的产物,以理性为崇高奠定普遍性基础。齐泽克在两者的基础上,借助拉康有关实在界原质的理论发展出自己的崇高美学思想。原质是实在界抵抗象征界符号化的剩余,代表着前符号的、自然的原始状态,是被禁止的欲望快感,是绝对性的空无。在齐泽克的崇高美学思想体系中,崇高的生成逻辑在于对原质位置的占据,崇高是一个位置,原质的空位。任何物体占据原质的空位便成为崇高的客体,崇高客体通过对原质空位的填补,缝合了横亘于现实中的实在界裂缝,赋予了现实完整性和一致性,而主体则围绕崇高客体的原质空位回溯性地建构起自身。基于这种崇高的原质位置的逻辑,齐泽克将后现代艺术也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艺术品不过是占据了崇高位置的崇高客体,在后现代背景下日常生活物品占据了这个位置,审丑、审俗成为新的艺术趣味。

吴义勤[4](2021)在《人民性与现实主义崇高美学——读张平长篇新作《生死守护》》文中指出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张平既是一位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作家,又是一位有着丰厚生活积淀和多幅创作笔墨的充满创作激情、富有创作才华的作家。文学界习以为常的贴在其创作上的"反腐小说""主旋律文学"等标签,根本无法概括其不同凡响的文学实绩。自侧面表达反腐主题的长篇《重新生活》于2018年出版之后,张平继续以直面当代中国现实的积极姿态和深刻力度,推出了《生死守护》这部值得关注的现实主义力作。

陈智[5](2020)在《论埃利亚松艺术空间建构中的崇高感》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巍峨的山脉以及广阔的大海等体量无限的风景时,人类会因为自身的渺小感觉到无能与恐惧,这种感觉在康德等人那里被称为崇高感。从康德的“崇高”概念中我们能够发现,观者是一种有限生命的在场,在面对无限的对象时,会因无限的不可估量感到压迫,由此引发出一种深沉的恐惧和痛感:对无限、不在场、隐蔽、未定性的深深恐惧,以及由生命力被贬抑和压黜而生的一种痛感。在擅于具象表达的西方传统风景绘画中,观者通常由于画面中的“崇山峻岭”而引起想象,从而体会到一种由痛感转换为快感的崇高感。截然不同的是,这种传统绘画所代表的崇高感在利奥塔看来属于怀旧式的崇高感,而利奥塔推崇的是实验式的崇高感。实验式的崇高摒弃怀旧式崇高的种种,而推崇后现代艺术的形式,强调一种惊颤效果而非快感或痛感。然而笔者认为,埃利亚松的作品脉络中,这两种崇高感都有出现,甚至同时出现在一件作品之中——二者并非一种矛盾的状态。埃利亚松是一位国际享誉盛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通常运用光和水等自然元素在艺术展陈之中展现多样性的变化关系,并以此来构筑观众不同角度的体验与认知。埃利亚松的空间并非是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出的虚拟空间,而是由真实材料建构的三维的真实空间。它是一种日常性空间的转换,因而观者对于其作品空间常常具有熟悉感。观者若从作品的在场性出发,能够发现它们并非是一种纯粹的视觉感知空间,也不是一种构成图像意义的“图像空间”,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理够感知的知觉空间,这种空间指向的最终感受是利奥塔意义上的崇高感。因此在本文中,笔者首先梳理了崇高的话语:在传统美学上,朗吉驽斯、伯克、康德都分别表述了崇高的意义;在后现代的思想中,利奥塔对崇高的理解比较有借鉴意义;在艺术上,作者结合美学上的崇高话语发现了一条较为清晰的脉络,即以自然为意象的对于崇高的表达。于是牵引出本文的主要探讨对象——埃利亚松的作品。而本文主要从两种崇高的角度去研究其作品:第一种是借用康德的崇高美学,即“怀旧式”的崇高感;第二种是利奥塔式后现代崇高,即“实验式”的崇高感。二者在埃利亚松的作品中并没有呈现出矛盾的状态,而是一种同时在场。在具体的阐释上,首先是从怀旧式崇高的角度去阐释。埃利亚松作品中的空间实体非常讲究技术的运用,但是在这种技术的背后是对于自然的追求,于是本文延续此前艺术对“自然的崇高”的表现,从创作者角度挖掘埃利亚松的作品。借用康德的崇高美学分析,我们能从埃利亚松的装置艺术中(尤其是大型运用自然元素的装置)体会到痛感与快感。其作品让我们体会到在无限与绝对的力量或者数量前,想象力会遭受到难以控制的挫折。于是,笔者以《天气计划》为例,认为理性理念作为一种超感性的力量,被该挫折所唤醒。它要求把无限与绝对作为一个整体把握。在前一段过程中,即想象力的挫折,会带给观者痛苦感,而后者会带来快感。因此崇高感不同于美感的单纯愉悦,它兼具痛感与快感。其次,在利奥塔的崇高美学中,崇高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感觉,而是偏向于表达。作者在其中主要借用用利奥塔崇高话语中对于不确定性、震惊的分析去观看埃利亚松的作品。例如,埃利亚松一个脉络作品名都包含有“你的”字眼,事实上它体现出作者是出于观者的角度进行创作,而摈弃了传统的创作法则,让作品充满不确定性,以此重视观者个体的感受。在其作品中的大量镜面元素,也刺激观者在展场中进行自我重构,这是它与表现怀旧式崇高感的一个联系。同时其作品通过惊颤效果唤起观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将日常被遮蔽的事物呈现出来。最后,埃利亚松作品中的崇高感被表现为感知体验。观者在其作品中的体验必须是在场的,只有在场,才能切身体会到。同时观者的体验是与作品进行互动的,作品的意义并非由作者决定,这也是实验式崇高一直强调的艺术思想。因此它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状态。最后笔者从身体感知与心理感知角度描述了埃利亚松作品中的崇高感的表现。

王琦[6](2019)在《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让-吕克·南希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着述涉及领域包括宗教、政治、伦理、艺术等,主题包括意义、存在、书写、身体、共同体、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化等重要问题,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解构的理论领域和实践范围。在意义的世界化、书写的触感化、存在论的重构等方面,南希的思想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南希也将共在、身体、触感、艺术等思想,融入到对书写的思考之中,扩展了书写理论的研究论域,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依次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进而充分挖掘南希书写思想的学术价值。除绪论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五章,依次回答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南希书写思想的意义和局限等五个理论问题。绪论在简要论述南希哲学主要命题的基础上,阐释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南希思想、书写思想以及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一章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本章历史地叙述书写思想的传统,揭示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阐发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从思想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三个层面分析南希书写思想的问题意识。从柏拉图开始的形而上学将书写作为语言(尤其是语音)的派生物,其作用仅在于避免遗忘,因而总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直到德里达等人开启“书写革命”,书写才被认为是真理和意义得以生发的本原。南希的书写思想就奠基在这个思想传统之上。南希对书写的思考是以意义为逻辑起点、以共在为哲学基础的,其意义理论是在意义普遍失落或悬置之后展开的哲学思考。他将意义发展为包括意义、方向和感受在内的多重概念,把书写作为重建意义世界、避免堕入虚无主义深渊的重要途径。南希的书写范畴并不仅仅指涉着作为某种活动的行为,也不仅仅涉及某种文字或书面的艺术或风格,而是直接与意义相关,与对意义的生存论思考相关,书写因而与我们、世界、意义三者构成了共生同构的关系。同时,南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共在和共同此在概念,把存在理解为始终是“存在—于—共通”之中的独一多样存在。书写就是对独一多样存在的意义的敞开,是不断朝向边界、突破域外的意义的外展、间隔和延异,共在赋予了书写以浓厚的存在论色彩。在这个意义上,南希的书写之思,也可以说是一种存在论。第二章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意义理论和共在思想,阐发南希关于书写之本质的思想。以意义为逻辑起点,南希把书写的本质理解为意义的共同显现。从共在概念出发,南希在我们、世界和意义之间建立起共生同构的关系,“共”成了意义乃至一切存在的根本方式。南希将意义的发生理解为独一多样存在如其本然的自我显现,书写就是这种共同显现的主要方式。南希发展出“外铭写”这个新的概念来解释书写的本质。外铭写即意义的溢出自身,即是说书写始终是意义起源的可能性条件,而且始终是“向着那里到来”的未完成性。书写因此摆脱了意指或表象的限制,它始终使意义不断朝向自身之外展露,不断向着在场发生,这表明书写或意义永远不会走向终结。这种书写思想体现了南希浓郁的现实伦理关怀。书写不只是表达或溢出意义,它也能创造意义,但这是一种独特的“从无创造”。南希用无—物、无意义和创造来解释这个“无”,认为“无”标识了独一多样存在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使意义永远面向未来敞开。通过对福楼拜小说《圣安东的诱惑》的分析,南希认为,除了对空无的敞开之外,书写根本上一无所示。因此,南希所理解的书写在本质上是意义的共同显现、外铭写和意义的空无敞开,是对意义的生存论解释。第三章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身体思想和触感理论,阐发南希关于书写的特征的认识。自德里达和罗兰·巴特之后,作为书写主体的“作者”已经被置于“死亡”的地位。南希放弃了“作者”这个范畴转而探讨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从而从身体维度对书写的特征进行了生存论分析。在形而上学传统那里,身体和书写一样被贬抑成不被重视的非实在之物。南希在身体现象学的基础上,将身体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议题之一,进而发现了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他认为书写本质上是对非实在性场域的打开,是对身体的触及,而且与阅读的触感化密切相关。因为书写始终发生于界限之上,在身体的触感中建构了一个意义的非实在性场域,突破和超越了内在性的绝对限制,因而它对意义的共同显现具有某种非实在性特征。同时,书写又始终与感受密切相关。而对于南希来说,触感是更为根本的感官机制,因为它是身体得以外展的可能性条件,触感或者身体的触及构成了世界意义的起点。正是在触感的维度上,书写与阅读既处于共同存在的状态之中,又具有彼此分享和相互外展的特性。书写因而总是触感化的意义的共同显现,因而总具有触感化的特征。通过对书写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思考,南希实际上凸显了书写概念中的身体维度,更深层次地深化了书写的存在论意义。第四章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本章紧密结合南希关于艺术的理论,阐释和分析南希对书写形式的思考。除了常见的作为艺术样式的文学书写之外,南希将书写宽泛地理解为一切生成意义或外展自身的行为,绘画因而也被南希理解为特殊形式的书写。就文学而言,南希将共在思想和共同体理论整合进对文学书写的理解之中。在他看来,“文学共通体”首先是以神话的方式存在的,但是现代社会的意义危机已经彰显出神话被打断的基本事实。这不是说文学书写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文学共通体”只能以一种“非功效”的方式进行运作,文学书写只能在共通或共在的意义上得到理解。南希还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思想,用在对基督教绘画的分析之中。在他的理解中,绘画作为留下痕迹的行为和表达意义的载体,是一种凝结着身体触感的外铭写,即意义向着自身之外的溢出。在绘画这种触感化书写中,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自身的内在性之中向着一个“在外的彼在”无限地外展,也就是南希所理解的基督教绘画的真理。南希还发现,书写范畴可以实现对艺术的多样性等基本命题的重构,为我们重识艺术自主性和艺术终结论提供了新的启示。第五章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本章主要回答的是南希书写思想对于今天的理论和实践有怎样的学术意义,其理论局限何在。本章从总体上概括南希书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分析南希书写思想在理念、话语和批评三个维度上的文论借鉴意义,挖掘其对于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价值,总结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南希的书写首先是建立在他者和关系维度上的,与它相关的共在、身体、外铭写、触感或共通体等概念,都强调朝向外部的无限敞开,以外展、沟通和分享为基本特征。这决定了南希的书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生存论思想。南希书写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同一化、本质主义的批判,对共在、独一性、外展、分享等概念的强调,以及对他者维度的重视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推动生态美学、生态文论、生态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南希对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揭示,敞开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无尽可能性,使我们可以从意义和身体的角度,重新理解并建构中国特色的书写话语体系。但是,将共在、分享、触感、身体乃至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等维度,融入书写范畴之中,在扩大书写话语的致思范围、将书写提升至生存论的高度的同时,也有将书写范畴泛化或乌托邦化、使书写范畴脱离日常经验的理论缺陷。通过对南希书写思想的传统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的揭示,本文将南希哲学的基本命题与书写范畴整合起来,并以发掘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理论意义为现实旨归,从而从理论上回答了书写何由、何谓书写、谁在书写、何种书写、书写何为等问题,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起源、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体系。

余航[7](2019)在《利奥塔后现代文艺思想“话语—图形”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ois Lyotard,1924–1998)作为法国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家,重新审视了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对后现代理论的推动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话语,图形》(Discours,figure;1971)作为利奥塔的博士论文,标志其正式进入学术生涯。该书通过对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拉康精神分析学说加以批判,对“话语”(discours)的局限进行审视,重新反思了非语言事物——“图形”(figure)的异质性,其通过“欲望”(desire)所进行的“话语-图形”理论建构,使得视觉艺术观念得以重新塑造。本论文以利奥塔专着《话语,图形》一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其他相关着述,对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进行详细梳理,详细阐明其中“话语”、“图形”、“欲望”等概念的各自内涵及相互关系,并分析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在当代艺术批评实践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由此揭示出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的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想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绪论部分,结合利奥塔后期“崇高”美学思想,将利奥塔早期“话语-图形”理论置于其后现代思想逐步展开的过程中所处来加以把握,并由此再反观“崇高”,揭示出利奥塔后期“崇高”美学思想的“批判”与“伦理”的双重内涵。第一章语义传递:作为信息交流的“话语”空间。本章节笔者主要针对利奥塔“话语”概念展开分析。首先从“话语”概念入手加以清理,继而对“话语”空间中“对立”、“指称”两种否定性展开分析,指出“话语”中存在感性的“视觉”,从而将“话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带至身体哲学的立场,继而再指出异质性身体对梅洛庞蒂的现象身体的突破。第二章抵抗凝视:作为意义颠覆的“图形”因素。在第一章引入话语参照的视觉性之后,本章节首先对利奥塔“话语”、“图形”的概念内涵及相互关系进行讨论,继而对“话语性知觉”和“图形性知觉”两种知觉维度展开分析,然后对利奥塔给出的“图形-图像”、“图形-形式”、“图形-母型”三个层面的“图形”颠覆分别加以分析。第三章“欲望”——“话语-图形”的运作之源。本章节针对“欲望”这一“话语-图形”运作中的动力之源加以分析。首先对弗洛伊德的欲望理论展开,进而对认知结构的三个层面展开讨论,从而揭示出利奥塔所论述的先锋派艺术内涵。结语部分对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进行总结与反思。梳理完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之后,本论文最后对该理论本身加以反思,指出利奥塔的“话语-图形”理论处于西方整个现代思想向后现代思想转型、认识层面理论向感知层面理论推进的转折点上。

王金胜,吴义勤[8](2019)在《莫言文学的崇高美学及其复调意味》文中研究表明莫言文学通常被视为亵渎神圣、贬损崇高的典范文本。它们往往以对神圣之物、经典美学风格和权威美学范式的嘲弄、冒犯和亵渎,否定既有文化秩序,挑战权威中心及其经典美学,拆解现实主义叙事成规,以极端方式建立自己带有民间狂欢色彩的文学王国。作为这个王国的统领者,作家睥睨一切、颐指气使、唯我独尊,张扬着一种极端的反抗美学——反主流、反权威、反文化、反崇高、反神圣。这引发了人们极大的争议,批判否定者、肯定称颂者皆为数甚多。如果承认关于莫言文学"反崇高"的内容和倾向的论断,并非空穴来风,那么该如何理解如下问题:莫

徐姣姣[9](2019)在《手机观看的文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传播媒介和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视觉文化的来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凸显视觉性的手机文化业已为当前视觉文化实践的重要领域。手机观看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现象,它存在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观看机制以及反映的文化问题和不断呈现的新面貌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探究。本文所做的研究,即是将手机观看置于当代视觉文化的背景中,将观看文化理论与当下手机文化发展的现实状况相结合,通过对具体手机观看活动的多角度剖析,试图分析手机观看背后的文化机制。除绪论外,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手机观看的理论内涵及其文化语境。本文从“手机”“观看”“手机观看”三个方面来界定手机观看的理论内涵,并指出媒介技术、消费社会、后现代视觉文化是手机观看的生成与兴盛语境,为下文探求手机观看的文化机制提供一个概念廓清和理论背景。第二部分:手机观看的视框研究。本文将手机观看的视框形态分为生理视框、物理视框、心理视框三个层面。观看的视觉边界首先得经过生理视框即人的肉眼的限定,“物理视框”是一种由观看机器所确立的“视框”。手机观者“进出游走”于视像与现实之间,“投入”与“游离”的心理状态相互交织,又构成了手机观看的心理视框。第三部分:手机观看的视角分析。本文认为手机观看的视角可分为观看的位置、观察的角度、观者的观看意向三个层次。手机文化的技术表达使技术成为人们审美活动的主导力量。当我们将目光的投射与弗洛伊德的理论相结合时,可以发现“欲望之看”的视角。当我们将目光的投射与福柯的理论相结合时,可以发现“权利之眼”的观看视角。第四部分:手机观看的观者研究。本文认为手机观者即是视觉文化时代的“手机人”。在观看过程中,手机观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成为了“低头族”“手机人”“瘾君子”。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受到手机媒介的深刻影响,具有主动性与被动性、个体性与群体性和多重性与分散性等观看特征。“手机人”的身体表征方式呈现为“狂欢”的身体、“完美”的身体和“驯顺”的身体等形象。第五部分:手机观看的美学反思。本文指出“手机人”作为审美的参与者和建构者,把日常生活审美化落到了实处,孕育了移动审美、微型审美、互动审美、公共审美等审美新范式,带来了虚拟化与实体化、感性强化与感知钝化、愉悦与焦虑等审美悖论,并提出构建手机审美文化、培植手机审美秩序、进行移动美育等文化策略。

张昊臣[10](2017)在《艺术跨界:美学的危机或生机——以朗西埃对利奥塔的批判为中心》文中提出基于审美自律与社会批判互构的乌托邦传统,不少西方学者对艺术跨界持批评态度,对艺术跨界背景下的美学走向持悲观态度。朗西埃通过反思利奥塔及其所代表的整个后现代"伦理转向",试图激活跨界艺术的政治潜力以重建美学的批判向度。然而,由于对"不可呈现者"与"不可再现者"的混淆,朗西埃没有同情地理解利奥塔崇高美学所打开的感性学指向,其审美政治路线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朗西埃"利奥塔批判"所呈显的洞见与偏失,不仅有助于重审美学与艺术跨界的关系,亦有助于反省审美批判本身的合理性与适用边界。

二、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1)历史、创伤与文学——拉卡普拉的“书写创伤”理论及其伦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 批判与重建: 从传统史学到跨学科对话
二、 “否定的崇高”: 历史创伤的美学特征及其类型
三、 “书写创伤”: 作为言语行为的文学书写
结语 历史、文学与伦理

(2)崇高的性别维度——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崇高论(论文提纲范文)

(3)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齐泽克其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整体框架
        一、研究价值
        二、论文框架
第一章 崇高的生成逻辑: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第一节 崇高的感性逻辑:从朗吉努斯到伯克
    第二节 崇高的理性逻辑:被唤醒的“物自体”
        一、作为先验对象被唤醒的“物自体”
        二、作为先验自我被唤醒的“物自体”
        三、崇高的情感逻辑
    第三节 齐泽克的崇高逻辑: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一、从“物自体”到“原质”
        二、对“原质”位置的占据
        三、从本质到“位置”:崇高感与崇高性
第二章 崇高客体与主体
    第一节 崇高客体对现实的缝合
        一、作为征兆的崇高客体
        二、移情的维度
        三、欲望的客体
    第二节 崇高主体的回溯性建构
        一、非理性的分裂主体
        二、被欲望俘获的被动主体
        三、崇高客体与主体的重合
第三章 崇高与现代-后现代艺术
    第一节 由完美到卑俗:崇高位置上的艺术形象
        一、现实主义的“完美的对象”
        二、现代主义的原质空位
        三、后现代主义的卑俗之物
    第二节 崇高的消解与艺术的“祛魅”
        一、崇高的位置与艺术的本体论危机
        二、审美趣味的后现代转换
        三、“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前”的后现代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人民性与现实主义崇高美学——读张平长篇新作《生死守护》(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民性:新的历史时代的重塑
二、崇高感:人民性写作的美学面向
三、现实主义:重塑“人民性”的美学路径

(5)论埃利亚松艺术空间建构中的崇高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2章 崇高的话语追溯
    2.1 美学中的崇高话语
    2.2 艺术中崇高的表现
第3章 埃利亚松的空间建构中的自然崇高
    3.1 埃利亚松对于日常空间的转换
        3.1.1 埃利亚松创作中的两种脉络
        3.1.2 技术在其对日常空间转换中的作用
    3.2 日常空间建构中自然的再现——以《气象计划》为例
    3.3 从日常空间到自然崇高
        3.3.1 从日常空间到自然崇高
        3.3.2 其作品在空间建构中体现出的自然崇高中的“量”
        3.3.3 其作品在空间建构中体现出的自然崇高中的“力”
第4章 埃利亚松的空间建构中的后现代崇高
    4.1 埃利亚松作品中的不可呈现性的呈现
    4.2 埃利亚松作品中的瞬间崇高
        4.2.1 利奥塔的瞬间话语
        4.2.2 埃利亚松作品中镜面的瞬间建构
    4.3 埃利亚松作品中的惊颤效果
第5章 埃利亚松作品空间中崇高感的感知体验
    5.1 埃利亚松作品中崇高感的在场体验
    5.2 埃利亚松作品中的去中心化与崇高感
    5.3 埃利亚松作品空间中崇高感的沉浸式感知
        5.3.1 埃利亚松作品空间中的身体感知与崇高感
        5.3.2 埃利亚松作品空间中的心理知觉与崇高感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成果

(6)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南希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从替补到延异:书写思想的传统
        一、传统形而上学中语音对书写的贬抑
        二、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
    第二节 意义: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意义作为思想的基本问题
        二、意义的悬置与南希的重构
    第三节 共在: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从此在到共在:海德格尔的启示
        二、存在既是独一又是多样的
    小结
第二章 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
    第一节 意义的共同显现:书写的本质
        一、意义、我们、世界的共生同构
        二、书写即意义的共同显现
    第二节 外铭写:书写如何表达意义
        一、外铭写与意义的溢出
        二、外铭写与意义的未完成性
    第三节 从无创造:书写如何创造意义
        一、书写的悖论与意义的从无创造
        二、从视像到书写:意义的空无敞开
    小结
第三章 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
    第一节 书写“主体”的难题与可能
        一、作者之死和作品的诞生
        二、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
    第二节 书写的非实在性特征
        一、本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外展
        二、作为非实在性场域的书写
    第三节 书写的触感化特征
        一、触觉作为身体的根本觉
        二、书写是对身体的触及
        三、书写的触感化与阅读的触感化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文学书写的打断与分联
        一、神话书写的被打断
        二、文学共通体的非功效
        三、文学共通体的沟通与分联
    第二节 绘画书写的意义空间
        一、书写与基督教的触感神学
        二、基督教绘画中的圣母书写
    第三节 书写对艺术基本问题的重构
        一、存在的独一多样与被外展的艺术
        二、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思想传统
        三、触觉之于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外展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外展:南希书写思想的未来指向
        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生态旨归
    第二节 话语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文论意义
        一、话语: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启示
        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思想的限度:南希书写思想的局限
        一、共在与分享的理想色彩
        二、触感与外展的经验色彩
        三、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
    小结
结语:重新敞开书写思想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南希研究资料汇编
致谢

(7)利奥塔后现代文艺思想“话语—图形”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崇高”与“话语-图形”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1.“话语-图形”与“崇高”的批判之维
        2.“话语,图形”与“崇高”的伦理之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一章 语义传递:作为信息交流的“话语”空间
    第一节 语用学维度的“话语”
    第二节 “对立”、“指称”:“话语”空间的两种否定性
        一、“对立”:“话语”中语言结构的“否定性”
        二、“指称”:“话语”中参照的“否定性”
    第三节 “身体”与“欲望”
        一、梅洛·庞蒂的“现象身体”
        二、从“现象身体”到“欲望身体”
第二章 抵抗凝视:作为意义颠覆的“图形”因素
    第一节 从“话语”到“图形”
        一、利奥塔“话语”与“图形”的概念内涵
        二、从“话语性知觉”到“图形性知觉”
    第二节 图形的三种构件
        一、“话语-所指”与“图形-形象”
        二、“话语-能指”与“图形-形式”
        三、“话语-指称”与“图形-母型”
第三章 “欲望”——“话语-图形”的运作之源
    第一节 “欲望”:“话语-图形”运作的能量之源
        一、欲望与力比多
        二、力比多经济与驱力配置
    第二节 艺术、感知与双重颠倒
        一、艺术与双重颠倒
        二、认知三层面:认识、感知与感觉
结语 对利奥塔“话语-图形”理论的总结与反思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术语汇总

(8)莫言文学的崇高美学及其复调意味(论文提纲范文)

一、崇高美学与滑稽美学的扭结
二、崇高美学与怪诞美学的缠绕
三、“纯然的生命的表现”与崇高话语的低调在场

(9)手机观看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学术目标
第一章 手机观看的理论内涵及其文化语境
    第一节 “手机观看”的内涵界定
        一、作为视觉文本的“手机”
        二、作为行为的“观看”
        三、作为文化实践的“手机观看”
    第二节 手机观看的文化语境
        一、媒介技术: 手机观看的生成语境
        二、消费社会: 手机观看的兴盛语境
        三、后现代视觉文化: 手机观看的增速剂
第二章 手机观看的视框
    第一节 生理视框: 目之所及
        一、实体性媒介的视觉感知
        二、功能性媒介的视觉认知
        三、主体性观看的视框重构
    第二节 物理视框: 器之表征
        一、手机屏幕: 视像的表征呈现
        二、手机摄像: 视像的录入摄取
    第三节 心理视框: 心之所向
        一、“投入”的观看
        二、“游离”的观看
        三、心理视框与符码理论的关联互动
第三章 手机观看的视角
    第一节 技术之观
        一、手机技术的本体化特征
        二、手机游戏: 技术视角的全景观看
    第二节 欲望之看
        一、视觉欲望的投射与实现
        二、手机直播:观看欲望的奇观化
    第三节 权力之眼
        一、主体与对象的权力置换
        二、手机社交的“控制”与“监视”
        三、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混杂化
第四章 手机观看的观者
    第一节 手机观者:视觉文化时代的“手机人”
        一、“手机人”的概念分析
        二、“手机人”的“进化”
    第二节 “手机人”的观看特征
        一、主动选择与被动观看
        二、个性化表达与群体性围观
        三、多重性融合与分散性控制
    第三节 “手机人”的身体形象表征
        一、“狂欢”的身体形象
        二、“完美”的身体形象
        三、“驯顺”的身体形象
第五章 手机观看的美学反思
    第一节 手机观看的审美特征
        一、移动审美
        二、微型审美
        三、互动审美
        四、公共审美
    第二节 手机观看的审美悖论
        一、“游目”: 审美的虚拟化与实体化
        二、“游身”: 审美的感性强化与感知钝化
        三、“游物”: 审美的愉悦与焦虑
    第三节 手机观看的审美策略
        一、手机审美文化的构建
        二、手机审美秩序的培植
        三、移动美育的文化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艺术跨界:美学的危机或生机——以朗西埃对利奥塔的批判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跨界与审美乌托邦
二、朗西埃的“利奥塔批判”
三、审美体制与批判艺术
四、感性学之再追问
五、审美政治视野的局限

四、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历史、创伤与文学——拉卡普拉的“书写创伤”理论及其伦理意义[J]. 章朋. 文艺理论研究, 2021
  • [2]崇高的性别维度——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崇高论[J]. 陈榕. 文艺理论研究, 2021(04)
  • [3]崇高的“位置”齐泽克崇高美学思想研究[D]. 姚崇.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4]人民性与现实主义崇高美学——读张平长篇新作《生死守护》[J]. 吴义勤. 文艺争鸣, 2021(01)
  • [5]论埃利亚松艺术空间建构中的崇高感[D]. 陈智.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6]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D]. 王琦. 西南大学, 2019(05)
  • [7]利奥塔后现代文艺思想“话语—图形”理论研究[D]. 余航.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8]莫言文学的崇高美学及其复调意味[J]. 王金胜,吴义勤. 文艺争鸣, 2019(04)
  • [9]手机观看的文化研究[D]. 徐姣姣. 扬州大学, 2019(02)
  • [10]艺术跨界:美学的危机或生机——以朗西埃对利奥塔的批判为中心[J]. 张昊臣. 文艺理论研究, 2017(05)

标签:;  ;  ;  ;  ;  

后现代视野中的崇高美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