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会生活

美国社会生活

一、美国社会生活拾零(论文文献综述)

谭丽娜[1](2021)在《盛宗亮钢琴组曲《花儿拾零》的创作及演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钢琴的发展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期间为适应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需要,钢琴创作及理论研究的内容也在随之改变。自1979年召开第四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重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中国钢琴音乐也迎来了新的面貌,钢琴作品的创作数量与学琴人数逐年上涨。与此同时,我国作曲家们积极尝试中西融合的创作技法,从而诞生了含五声音阶因素的十二音序列、十二音场、太极作曲系统等诸多创作手法。本文所研究的《花儿拾零》正是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二年,这是一套使用青海“花儿”曲调为创作材料的钢琴独奏作品。同时,它也是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首次对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尝试,具体表现为以传统作曲技法中的曲式结构作为框架,直接以民歌旋律为创作动机,从而对其进行衍展,使具有演唱功能的民歌单旋律变得织体丰富,形式多样。虽然此曲相较作曲家近年来的创作难免有些青涩,但笔者仍可以从中探寻出盛宗亮在中西方文化结合时的巧思。故此笔者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盛宗亮简介与创作风格。在这一章节中,笔者首先从盛宗亮作为作曲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展开论述。根据对作曲家个人网站所罗列1980-2020年间创作的84套作品进行分类探究之后得出,盛宗亮近年来主要集中创作室内乐与管弦乐,较少涉猎管乐队、歌舞戏剧音乐以及合唱作品。其次结合盛宗亮本人的创作理念以及部分作品的创作形式与背景,对作曲家的创作风格进行归纳,即中西文化的相融性、真挚的情感表达以及贯通一切的创新精神。第二部分:《花儿拾零》的创作特征。此章节笔者将从题材选用、旋律形态以及和声使用三个方面展开对作品创作特征的论述。首先通过作品标题解读与选材、创作中对“花儿”曲令的吸收借鉴,阐明组曲题材中的民族性;其次结合中国民歌旋律形态探析作品旋律中的歌唱性特征;最后通过对整套作品和声共性的研究得出,作曲家主要使用了非传统和声中的二度和声结构与四五度和声结构,线形逻辑和声中的同向与反向进行。第三部分:《花儿拾零》的演奏研究。在此章节中,笔者将联结上述创作风格与特征的内容,同时结合自身演奏感悟,分别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对作品展开整体演奏设计以及特性段落的演奏探析。首先通过对每首作品的结构与演奏特点分析,得出整套组曲的呈现设计与五首小曲之间所隐藏的内在逻辑,其次针对不同创作特征对部分段落进行深入的演奏重难点解读。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人”(作曲家)与“曲”(创作特征)的梳理总结,从而展开“奏”(演奏)的研究,使得钢琴演奏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从而达到术科教学中技术训练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的目的。笔者希冀通过以上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国传统音乐走进钢琴课堂提供新的教学与演奏思路,还能进一步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探寻出新的传播方式,让钢琴这一西方舶来品奏响深厚的中国底蕴。

赵睿[2](2021)在《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生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以下简称第三厅),成立于1938年4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实际上接受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人、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的领导。其成立期间团结了一批进步的文化人群体,为抗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第三厅的团结组织领导下,聚集了许多的进步电影人,这批电影人不畏抗战条件的艰苦,坚持进行抗战电影的创作与其他文艺活动,是从事第三厅文化工作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是拯救民族危亡的战士,也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的开拓者与建设者。对于抗战时期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生活研究,一方面有利于还原抗战时期电影人群体的经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等生活实态,另一方面有利于为现代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提供借鉴。抗战初期,中国电影事业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民营电影事业呈现衰败趋势,中国电影事业中心由上海转向武汉,国营电影事业迅速崛起,而第三厅的成立为国营电影事业发展提供了平台。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群体。根据研究可以发现该群体由不同籍贯、不同工种的电影人组成,呈现出高知识、接地气和追求民主进步、抗战爱国的特征。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在工作期间的衣食住行既展现出抗战时代背景下的贫乏质朴,但是又兼具作为文化人的生活雅致等特点。当时国民政府对于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物质生活保障水平相对普通民众较高,但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当时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作为文化人也有自己的收入和来源,但是由于群体的特殊性,仍然展现出拮据的情况。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状况与群体特征,也反映了抗战时期国统区的社会经济与社会风貌。身处国统区的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社会生活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特点,社会交往对象主要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国统区文化界、社会名流、普通群众以及国民党。在国统区工作期间,进步电影人群体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相互协助支持。与文化界、社会名流和普通群众则是坚持抗战统一战线,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关系。与国民党的交往中,既有与国民党抗战派的合作,也有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呈现了复杂的社会生活特点。另外在特殊的战时环境下,进步电影人的家庭生活也受到了抗战环境的影响。在婚姻方面,电影人呈现出婚姻的分分合合,在子女教育方面则倾注了心血,这都反映了当时国共合作下的政治与社会生态环境。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作为一批有理想、有文化的电影人,在抗战期间,促使了抗战电影创作、放映以及抗战话剧等事业的发展,更帮助培养了电影人才,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在精神闲暇生活当中,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精神追求、休闲娱乐和社会公益等精神上的生活呈现出文化人的精神生活特点,也展现了国民党一党专制下的进步电影人的精神特征与文化生活状况。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在抗战中呈现出了特殊的群体生活特征,在抗战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特殊影响力,在中国的抗战史和电影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局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也表现出了一些局限性。

徐媛[3](2021)在《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以《九世班禅传》英译项目为例》文中提出在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中文书籍被翻译并出版,得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人民的理解。《九世班禅传》作为一本历史人物传记,记载了藏传佛教领袖九世班禅充满波折的一生,也折射出近代中国的种种风云变幻。全书大量引用文献资料,并对正文某些地方进行了注解。这些史料引证和注解,构成脚注部分,占据了全书相当篇幅。本文细致分析了《九世班禅传》原脚注在翻译处理过程中的难点,这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脚注风格多样,类别混杂,难以简单套用国外常用的英文着录规范;2)脚注内容复杂,多专名、信息模糊和信息错漏现象,译者稍稍大意就容易导致译文不合理;3)脚注篇幅大且相似度高,不利于图书最终排版且影响简明性。针对以上难点,笔者总结出以下对策:1)结合平行文本和脚注特殊性拟定风格指南;2)通过信息查证与解读,提升译文准确度和合理性;3)考虑简明性和出版操作性,调整脚注的最终排版。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探讨的主题是对原脚注的翻译,并非是将脚注作为一种翻译补偿手段,且探讨内容不仅限于翻译,还涉及到以出版为目的的译后编辑、排版等。笔者希望借助本文为今后遇到类似问题的译者提供一定借鉴与帮助,同时展现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彰显自身的责任感。

王力[4](2020)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文中提出陕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陕西建都,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种“特别关系”。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海上而来,东南沿江沿海各省始变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点”。陕西僻处内地,“陕西似无足重轻也”,但陕西为西北门户之所在,有着国民党势力、陕西地方实力派和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前夕还有着北洋军阀的残余势力,内部势力错综复杂,而不同于国民党中央完全控制的省份。其地位被包括南京国民政府在内的历代中央政府所重视,也被民国时期的各派军阀所觊觎。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经历了剧烈的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由国民军冯玉祥系控制的过渡时期,由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的稳定时期和西安事变后由孙蔚如控制的整理时期。文章第一章总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省制改革和陕西省的政局变动和省制改革,陕西的省制进程与南京中央政府规划的省制改革时间表相比较,具有滞后性。究其原因,陕西省处于国民党中央政府控制的核心区域和边际地带之间。第二章分析了陕西省政的演变过程,经过十年的发展,陕西省政的结构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横向和纵向组织。第三章分过渡、稳定和整理三个时期,理清各执政陕西人物对陕西省政的管理。第四章讨论了陕西省政的地位问题,孙中山、蒋介石、冯玉祥等能影响全国政局的人物和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等陕西执政人物都对陕西省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之国内外局势的发展,也引起了南京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于陕西省的关注。总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陕西省政是极其重要的,陕西一省的省政问题发展到1937年,竟然引起了影响中国和世界格局的西安事变的发展,可见其特殊和关键。望通过梳理南京国民政府1927至1937年的陕西省政,能描绘出这十年陕西省政的发展脉络,以期基本揭示出省制设计“应然”与陕西省政实践“实然”之间的深层逻辑,为我国现正推进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镜鉴。

徐亮[5](2020)在《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哈定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水彩画家也是海派美术传承的典范,他在美术领域的开拓性与美术教学方面皆有显着的贡献与影响。然而囿于当前国内水彩画史及相关理论梳理的完善程度而形成的历史文化记忆的缺失,对水彩画家个案的价值发掘与定位显得尤其模糊不清。由此,本文以海派大家哈定先生为对象而展开研究,将问题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情境之中,以哈定的水彩画创作及观念为中心,分别从知识渊源、风格开拓、审美思辨、画室教学这几个层次展开论证,重新评价其独特的学术风貌,还原部分被历史遮蔽的海派美术资源,对中国水彩画学术历史的完善及海派水彩画的发展具有典型价值和贡献。本文的主体结构共分为四个章节(不含绪论部分):一.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二.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三.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四.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先从时代视角切入,对哈定早期的时势境遇、群体互动、思想接受进行梳理与考证,从文化根源来探寻哈定后来艺术转向与拓进的“线索”。分析其艺术经验与思想形成的两个源头:一是对中国传统及西方文化的自觉吸收,二是受时势、群体等“他律”因素促动而形成的艺术经验,地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塑造”作用,并阐释哈定与海派群体的交际中形成趋近的“文化性格”及其所肩负的海派文脉的承传责任。接下来,本文依据各时期节点,着重对哈定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与突破展开研究,梳理哈定风格转型过程中的三个重要特征,即:“师法自然”的写生性风格、“笔墨融合”的意象风格与“关切人生”的边疆人物风格,并放置于中国当代水彩画发展进程中进行比较与考证,对哈定有意识针对民族化、中西融合、主题性等现代美术发展的关键性命题,而开展的自觉探索进行深入研究。从形式分析的角度来看哈定的作品,无论是哪种风格皆呈现出如罗杰·弗莱[1]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惰性”的自觉特点,[2]并带有典型的时代烙印,同时显示出哈定打破既定程式在水彩创作上的本土化命题的开拓。在此基础上,本文更进一步解读沉潜于哈定风格表象下的艺术观念,探索作品背后的精神实质。基于哈定的三个重要风格特征,阐释其如何将西方造型语言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形成独具思辨性的艺术观念,揭示其对传统审美精神及宇宙人生哲理的深切感悟与融通。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对哈定艺术风格及观念的价值定位进行综合性评述。此外,本文还对哈定的美术教学展开研究,哈定画室与同期的私人画室群体共同构成建国初期的一个特殊的教育现象,这也是当前海派美术教育研究中被遮蔽的一段历程,通过分析当时美术教育社会化转型背后的文化定位、政策引导与私人画室的美术教育的联动关系,进一步考证哈定在画室创办中所形成的理念与实践方面的价值与成果,分别对哈定的教学模式、教育主张及理念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哈定的美术教学对海派美术教育的贡献。同时哈定当时编写的两本基础理论教材对几代中国美术家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两本教材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内容设置及理论特点进行考证,帮助我们更深入的认识哈定美术教育的理念及方法价值。综上所述,使我们能够以不同视角,在相应领域获得更进一步的全面而深入认知哈定艺术成就的可能,为当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做补充,通过探讨哈定在水彩画发展过程中对于语言、融合等艺术问题的突破与思考,并结合对他的教育实践及教育理念的阐释,重新发掘海派美术大家哈定先生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定位。

张芮[6](2020)在《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夏作为中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王朝,因史料稀缺又无直接证据证明其真实存在,所以相关的历史在学界争论颇多。但是夏史研究对于构建中国早期文明,明晰中国从文明起源过渡到国家阶段的发展历程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夏史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热点问题,众多学者都曾参与夏史问题的讨论,詹子庆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詹子庆先生(1937—2019)作为老一辈的先秦史研究者,先秦史学会创始人之一,曾发表了一系列与夏史相关的论着,在夏史问题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如詹先生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认为夏是真实存在的,目前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就属于夏文化;夏族起源于豫西地区;夏王朝建立后,势力范围逐渐向四周发展,形成豫西、晋南两大中心统治区域,但其势力影响则远超这个范围;夏王朝已具有若干国家特征,如刑法、军队、职官等,故可称为早期国家;夏王朝的物质生产与文化也有较大发展,其中农业、青铜冶铸业、手工业水平都有较大提高。詹子庆先生的这些观点,基本代表了学界夏史研究的主流意见。除此之外,詹子庆先生的治史方法,如唯物史观、多重证据法、释古、通业意识等,也为学者研究夏史乃至先秦史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通过阅读詹子庆先生的着作、学术论文、书评感悟等,探讨了詹先生关于夏史的一些观点以及相关的治学方法。并通过对詹子庆先生夏史研究的梳理,一方面丰富和扩展了国内夏史乃至先秦史研究学术史的内容,另一方面借助对詹先生夏史研究方法的总结,折射出老一辈学者的治学门径,为我们现在的学习提供借鉴。

于晓晓[7](2020)在《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综合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手工扎染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冲击以及工业化的生产模式等众多因素,手工扎染渐渐被人们遗忘,扎染有着很强的欣赏性和应用性,其珍贵的艺术资源迫切需要被挖掘和传承。教育是人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桥梁,课堂是传播知识效率更高、效果更好的地方,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关键群体,高中生思维灵活,对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和诸多的想法,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它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让学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大机器生产的背景下,手工扎染走进美术课堂已是时代需求,是文化繁荣和文化自信的体现,是“教书”和“育人”的全面落实。手工扎染制作简单,技法多样,是一门极富生命力的艺术,其结果的偶然性和随机性是机器生产无法达到的,因此,手工扎染作为一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入美术课堂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采访考察等方式,对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综合应用进行系统研究。第一,通过问卷对目前扎染课程的开设情况、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兴趣度等进行全面了解。第二,对手工扎染以及高中生的特点进行多维度分析,对美术核心素养和杜威“做中学”教育理念进行全方面探讨,确定了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第三,通过访谈与研究,从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四个方面总结出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为开展扎染教学实践提供依据。第四,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由浅入深设计出“古朴与时尚的碰撞”、“我和我的祖国”、“我型我秀”、“拾零拼碎”四阶段教学内容。第五,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从学生的课程反馈、课堂表现、作品效果等方面,总结教学经验。通过本次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综合应用,以期激发学生学习扎染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为培养新时代传统扎染技艺的传承人而贡献一份力量。

任桂磊[8](2020)在《宋代权葬问题研究 ——以墓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权葬行为,即死者因某些原因未能正常地如礼妥善安葬,故而临时置棺、权且安葬的丧葬行为,是重要的丧葬形式之一,在古代中国由来已久,较为常见。但在经济迅速发展、文化高度繁荣、人口频繁迁移的宋代,权葬现象更为普遍,特点也更为鲜明,其背后蕴藏的思想文化、礼仪风俗、社会背景等也更为深刻。宋代权葬现象有其鲜明特点。两宋时期,受丧葬习俗佛教化的影响,各类坟寺大量出现,社会各阶层权葬佛寺的情况较为突出,权葬佛寺成为多数人正式安葬之前暂厝选择。除此之外,宋代权葬的时长一般都比较长,大多情况下都超过了《礼记》中对于葬期的书面规定。宋代的权葬行为作为一种临时性措施,是宋人综合考虑天、地、人、财、物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后仔细权衡的结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复杂的,而非单一纯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趋吉避凶的风水观念”、“为求合葬的暂殡等待”、“重孝厚丧的社会风气”、“人口迁移的无奈期待”、“宋金对峙的阻绝隔离”等。宋代权葬的后期处置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点。除“移葬家世祖茔”、“祔葬父墓”等“归葬”形式外,受政治军事、宗教观念、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迁葬异域”、“没有处置”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夫妻合葬”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丧葬传统,在权葬的各类后期处置方式上均有体现。宋代权葬习俗透视出当时社会中一些普遍的心理追求。在风水观念的深刻影响下,在卜吉文化的代际传承中,很多宋人渴望通过妥善安葬先祖的形式得到家族护佑,从而改善气运、飞黄腾达,宋代“先人墓葬不仅是为死者而建,更是为生者而建”的特征十分明显,可以说宋代很多权葬及其后期处置形式的不仅只是出于“为葬而权”的无奈,也同样有“美好期待”的情绪贯穿其中。

和二晴[9](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研究表明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白春霞[10](2019)在《北朝女性与佛教》文中研究表明北朝是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在统治者兼收并蓄的政策下,出现了儒释道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佛教在北朝社会盛行传播,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义学兴起,儒家思想和佛教相互会通融合。由于北朝对佛教的利用政策和佛教对政权的依附,北朝翻译的佛教经典多出于为现实服务的目的,所以在女主政治的背景下,对女性成佛持肯定态度的大乘经典广泛流行,这对女性信仰佛教具有鼓励意义。本文试图从北朝女性群体内部阶层差异的角度,分析皇后妃嫔、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等不同女性群体与佛教的关系,并对其中的典型现象给予符合历史时代背景的诠释,以此探究佛教对北朝女性生活和北朝社会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现象颇为引人注目,据统计有17位皇后出家为尼,如果再算上其他妃嫔,数量更多。这些出家的后妃有“守贞”之意,也有由“受罚”、“失势”所致,还有“委曲求全”和“明哲保身”之计掺杂其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为了探究佛理而出家的。比丘尼戒的粗食、节食、禁食美食,素朴无华的形象要求,严格防范情欲的男女之限,减少睡眠等断欲苦修的规范塑造出了自我克制、贞节高尚的新的女性形象,因而出家成为守贞皇后的选择。出家为尼是一个从世俗社会到神圣的宗教世界的过程,修持戒律需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因此使后妃出家又成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比丘尼身份全新功能的出现与北朝的政权与佛教的关系、女性在宗教信仰中的边缘化及社会对女性角色规范的加强等有关。虽然北朝后妃与人私通、宫廷淫秽之事时有发生,但总体上儒家的妇德女贞观念已渗透到鲜卑统治者的理念中,在帝崩、帝废、国亡之时,安置后妃出家守节逐渐成为惯例和制度,佛教成为父权制社会控制女性的新工具。士族女性因为特殊的阶层身份,一般以相对理性的态度接受佛教。虽然北朝社会对理想女性形象的期待仍是具备儒家四德、六行之美,但佛教已经开始成为彰显女性美好品行的新元素。作为一种深奥复杂的哲学理论,阅读佛经成为女性才华横溢的象征;由于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妙解因果的女性拥有了感悟人生真谛的智慧等;表现慈悲善良的布施之举和柔顺精勤的忍辱精进亦符合儒家妇德标准。另外,北朝士族孀居女性奉佛成为明志守节的一种标志,使本身就是道德高尚之举的行为又增加了宗教的神圣色彩。北朝统治者倡导实行三年丧制,儒家对女性伦理道德规范的日益强化,和类似断欲苦修的居丧生活培养起的孀妇的宗教性,及因持戒而展现出的崇高性等因素共同推动她们走向佛教。进入北朝士族女性生活的佛教,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其生活轨迹,作为一种辅助因素,佛教进一步强化了儒家伦理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品行。社会动荡的北朝时期,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因此宣扬因果业报,福报轮回思想的佛教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在北朝民众的观念中,佛是一位大神,与之相关的佛经、佛像等都具有神圣性,都是民众的崇拜对象。平民女性是佛教信仰的重要力量,她们积极参加写经、诵经、持戒、斋戒、造像等易于实践的佛教活动。其中女性的造像活动最为突出,她们或者个人单独造像,或者与丈夫一起以家庭为单位造像,或者与志同道合者结成佛社组织造像。虽然北朝平民女性借助于自己纺织工作带来的经济主动性,活跃于各种形式的佛教活动中,但主要不是为了自己,儒家伦理下的家庭生活仍是她们的重心所在,多种形式的崇佛活动主要是为家庭、亲人祈福的方式和手段。不过,在客观上,大乘佛教解脱上的男女平等思想,使得妇女在关注家庭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来世福祉,佛教使平民女性自我意识萌发,精神生活得到拓展,社会活动内容和范围得以扩大。北朝时期,各个阶层的女性佛教活动大体相似,但处于父权制社会的她们,在佛教信仰中都有被边缘化的倾向,她们不能脱离社会文化和家庭家族的需要,去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北朝女性的佛教活动体现出了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并交织着女性的情感因素,深刻地展现了在儒家伦理文化下,女性以家庭和生活为中心的社会角色期待。但佛教又以不同的方式介入北朝后妃、士族女性和平民女性的生活,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北朝后妃出家和士族女性为提升妇德而奉佛的现象延续后世,尤其随着儒家女性伦理的不断强化,持戒守志成为孀妇美德的重要体现,这种现象持续千年而稳定不变。北朝时期,作为同样是限制束缚的两种规范,儒家礼制和佛教戒律的结合深刻地影响着各个阶层的女性生活,女性参与佛教活动也影响着佛教女性文化的发展动向。

二、美国社会生活拾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社会生活拾零(论文提纲范文)

(1)盛宗亮钢琴组曲《花儿拾零》的创作及演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一、盛宗亮简介与创作风格
    (一)作曲家简介
    (二)盛宗亮的创作风格
二、《花儿拾零》创作特征
    (一)题材的民族性
        1.显性民族元素──标题选用
        2.隐性民族元素──对“花儿”曲令的吸收
    (二)旋律的歌唱性
        1.乐句结构形态
        2.乐段结构形态
        3.韵味强化形态
    (三)和声的统一性
        1.非传统功能和声
        2.线形逻辑和声
三、《花儿拾零》演奏研究
    (一)作品演奏的宏观设计
        1.组曲内容布局
        2.整体速度安排
    (二)不同创作特征的微观解读
        1.自由延长乐句的演奏
        2.“花瓣式”旋律的演奏
        3.相同和声的不同演奏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知网全文有关“盛宗亮”期刊发文数量统计表
附录2:花卉对照图表
附录3:《花儿拾零》乐谱
附录4:艺术硕士中期音乐会(室内乐专场)节目单
附录5:艺术硕士毕业钢琴独奏音乐会节目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学术前史
    三、研究创新
    四、材料说明
第一章 抗战初期的中国电影事业与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形成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中国电影事业概况
        一、内忧外患下的民营电影事业
        二、从上海到武汉:电影中心的转移
        三、国营电影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形成原因
        一、共赴国难:抗战危机下的爱国情怀与使命
        二、同道相合:团结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的斗争
        三、中共号召:中国共产党的团结与组织
    第三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构成与特征
        一、来源构成:四海一家,同业相从
        二、文化特征:有知识、接地气
        三、政治特征:追求民主进步、抗战爱国
第二章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经济物质生活
    第一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衣食住行
        一、朴素雅致的伙食衣着
        二、居无定所的居住环境
        三、颠沛流离的工作场所
        四、捉襟见肘的交通差旅
    第二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物质保障
        一、工资薪金与其他收入来源
        二、消费合作社与生活福利保障
        三、工作经费与电影器械供给
        四、生病伤亡与抚恤
第三章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并肩作战: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络互动
        一、暗路明灯:中共对进步电影人的领导
        二、同舟共济:进步电影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
    第二节 力量的团结:与文化界、社会名流及群众的交往
        一、砥砺同行:与文化界、社会名流的人际网络
        二、和睦相处:与普通群众的交往
    第三节 合作与斗争:与中国国民党的来往交锋
        一、合作共赢:与国民党抗战派的合作
        二、斗而不破: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争锋
    第四节 国尔忘家:进步电影人的家庭日常生活
        一、聚散有时:战时的婚姻生活
        二、倾注心血:严格的子女教育
第四章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一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文化与艺术生活
        一、苦心孤诣:进步电影人的艺术创作
        二、教授电影知识与培养放映人才
        三、城市到乡村:抗战电影的放映
        四、从事话剧事业的文艺活动
    第二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精神与闲暇生活
        一、崇高信仰:电影人的精神思想
        二、闲情雅趣:电影人的娱乐生活
        三、家国之情:电影人的公益活动
第五章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历史评价
    第一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对抗战的积极影响
        一、扩大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
        二、促进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的局限性
        一、时代局限性:重政治宣传,轻艺术打磨
        二、阶级局限性: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结语
图表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以《九世班禅传》英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九世班禅传》汉英翻译项目概述
第二章 《九世班禅传》脚注翻译及处理的难点
    一、脚注风格多样
        (一)文献主要责任者多样
        (二)文献源语版本多样
        (三)同类文献着录格式多样
    二、脚注内容复杂
        (一)脚注涉及较多专名
        (二)脚注信息模糊
        (三)脚注信息错漏
    三、脚注篇幅大且相似度高
        (一)大篇幅影响译文排版
        (二)相似度高影响译文简明性
第三章 :《九世班禅传》脚注翻译及处理的对策
    一、拟定脚注风格指南
        (一)对脚注进行分类整理
        (二)拟定风格指南
        (三)成立脚注翻译组
    二、查证并解读信息
        (一)查证专名并直译
        (二)对专名进行信息解读
        (三)对脚注信息查漏补缺
    三、调整脚注排版
        (一)协商确立翻译规范
        (二)合理删减与合并
        (三)对脚注重新排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九世班禅传》参考文献表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分析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 史料选择
    五 写作难点
    六 创新之处
    七 概念界定
第一章 陕西省政的背景和基础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省制改革历程
        一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确立的省制
        二 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1929-1937)的省制
    第二节 陕西政局变动与省制演变
        一 陕西省制的初步确立——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
        二 陕西省制的发展变化——陕西地方实力派杨虎城控制下的陕西
        三 西安事变后的陕西省制——从杨虎城系孙蔚如到蒋介石系蒋鼎文
第二章 陕西省政的演变
    第一节 陕西省政的权力运作方式
        一 特殊时期的陕西省政权力运作方式
        二 正常时期的陕西省政运作方式
    第二节 陕西省政的日常运行机制
        一 陕西省政府综合办事机构—秘书处
        二 陕西省政府执行机构—各厅
        三 陕西省具体事务管理机构—各专管处、局及委员会
    第三节 陕西全省行政网络的构建
        一 西安市(西京市)
        二 行政督察区
        三 县及其县以下行政组织
第三章 陕西省政的管理
    第一节 过渡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国民军联军(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冯玉祥系控制下的陕西省政管理(1927 年—1930 年 10 月)
    第二节 稳定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杨虎城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邵力子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第三节 整理时期陕西省政管理
        一 王一山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二 孙蔚如时期的陕西省政管理
第四章 陕西省政的地位
    第一节 陕西所属地理位置的争论
    第二节 孙中山等的陕西省政建设思想
        一 孙中山的开发西北思想
        二 蒋介石的西北抗战观
        三 陕西省执政人物的建设陕西思想
    第三节 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对陕西省政的关注
        一 冯玉祥时期
        二 杨虎城时期
        三 邵力子时期
        四 孙蔚如时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课题来源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方法及视角
    五 创新点
第一章 经验与接受:哈定早期的时代影响与思想渊源
    1.1 时势语境及文化经验
        1.1.1 时代前奏——民国文艺思潮的激荡
        1.1.2 海派美术的群体镜像与城市性格
        1.1.3 哈定的初步探索与海派的现代锋芒
    1.2 思想源流与知识结构
        1.2.1 传统渊源:家学氛围下的智识启蒙
        1.2.2 西学师承:张充仁对哈定的风格及思想影响
        1.2.3 博采众长:哈定对西画传统的自觉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融合与超越:哈定绘画风格的突破与贡献
    2.1 蓄力期——“十七年”阶段哈定的风格探索
        2.1.1 时代新生:“师法自然”的写生风格架构
        2.1.2 主题性试验:60年代工农兵题材的“折衷”
    2.2 面向传统的融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意象风格
        2.2.1 由外而内:师法自然至“澄怀”意象
        2.2.2 笔墨融汇:哈定反观传统的意象风格形式
    2.3 实现“民族风格”——后期边疆写实人物的真正价值
        2.3.1 哈定80年代现实题材创作的形成与定位
        2.3.2 西藏讲学——探寻题材的关键之旅
        2.3.3 哈定对水彩写实人物的风格开拓与贡献
        2.3.4 哈定边疆写实人物题材的绘画语言及技巧突破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感悟与融通:哈定的艺术观与绘画精神
    3.1 反观于传统的绘画精神与理念
        3.1.1 关于自然表象与“实在”的认知与转化
        3.1.2 “以心感物”的方式
    3.2 哈定的主要艺术理法与运用
        3.2.1 哈定关于形式美法则的论断
        3.2.2 对“气韵”理法的转化
    3.3 对佛学精神的体悟与融汇
        3.3.1 引禅入道——以出世精神修艺术“本真”
        3.3.2 从“画之逸”至“宇宙人生”的转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方法与理念:哈定的教学实践及理论贡献
    4.1 哈定的社会教学实践兼及沪上美术教育
        4.1.1 沪上私人画室与社会化美术教育
        4.1.2 哈定画室的办学沿革
        4.1.3 哈定画室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4.2 哈定的两部教材及影响
        4.2.1 理论设置与方法研究
        4.2.2 两本教材的社会效应
    4.3 哈定在上海美专的教学活动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哈定艺术年表
    附录二: 哈定手稿摘录
    附录三: 哈定现存作品名录(水彩、油画)
    附录四: 哈定教材发行表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6)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一章 詹子庆先生关于夏信史问题的研究
    一、学界关于夏信史问题的争论
        (一)不同时间段对夏信史问题的争论
        (二)基于夏代信史前提的专题研究
    二、詹子庆先生的观点
        (一)夏为信史
        (二)夏史相关问题的论述
第二章 詹子庆先生关于夏时期国家形态的研究
    一、学界对于夏代国家形态的探索
        (一)奴隶制国家
        (二)封建制国家
        (三)早期国家
        (四)其它观点
    二、詹子庆先生的观点
        (一)早年的“奴隶制国家”
        (二)晚年转向“早期国家”
第三章 詹先生的治史方法
    一、唯物史观
    二、多重证据法
    三、释古
    四、通业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詹子庆先生学术编年
后记

(7)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综合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观察法
        1.5.4 访谈法
第二章 高中扎染课程的教学现状调查
    2.1 开设并不普遍,学生了解较少
    2.2 偏重欣赏介绍,缺乏实践经验
    2.3 学生兴趣浓厚,需要正确引导
第三章 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3.1 扎染技艺特点适合高中生的创作能力与情感需求
    3.2 扎染技艺学习契合高中美术“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3.3 扎染实践过程符合“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第四章 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策略
    4.1 教学内容
        4.1.1 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兴趣
        4.1.2 坚持以生为本,合理安排内容
        4.1.3 立足传统技法,勇于探索创新
    4.2 教学方法
        4.2.1 利用现代媒体,丰富学习内容
        4.2.2 教师操作示范,促进直观感知
        4.2.3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环境
    4.3 教学形式
        4.3.1 项目教学,加强实操能力
        4.3.2 小组合作,树立团队意识
        4.3.3 作品展示,促进学生交流
    4.4 教学评价
        4.4.1 形成性评价,提高教学质量
        4.4.2 多主体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4.4.3 个性化评价,尊重学生差异
第五章 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5.1 古朴与时尚的碰撞
        5.1.1 案例思路
        5.1.2 教案设计
        5.1.3 案例小结
    5.2 我和我的祖国
        5.2.1 案例思路
        5.2.2 教案设计
        5.2.3 案例小结
    5.3 我型我秀
        5.3.1 案例思路
        5.3.2 教案设计
        5.3.3 案例小结
    5.4 拾零拼碎
        5.4.1 案例思路
        5.4.2 教案设计
        5.4.3 案例小结
第六章 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的教学反馈与展望
    6.1 学生作品分析
        6.1.1 色彩纹样丰富
        6.1.2 形式内容多样
        6.1.3 整体效果统一
        6.1.4 思维随机应变
    6.2 手工扎染技艺教学反馈
    6.3 手工扎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6.4 手工扎染技艺课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生对扎染艺术的了解情况调查
    附录二 高中美术扎染课程学习反馈
    附录三 访谈内容
    附录四 图片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8)宋代权葬问题研究 ——以墓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相关研究现状
    三 主要资料来源
第一章 宋代权葬的一般情况
    第一节 宋代葬俗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 宋代权葬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权葬佛寺较多
        一 权葬佛寺的不同身份
        二 权葬佛寺众多的原因
    第四节 权葬时长较长
第二章 宋代权葬的社会原因
    第一节 趋吉避凶的风水观念
    第二节 为求合葬的暂殡等待
    第三节 重孝厚丧的社会风气
    第四节 人口迁移的无奈期待
    第五节 宋金对峙的阻绝隔离
    第六节 其他权葬形式及原因
第三章 宋代权葬的后期处置
    第一节 移葬家世祖茔
    第二节 祔葬父墓
    第三节 迁葬异域
    第四节 夫妻合葬
    第五节 没有后期处置的情况
第四章 宋代权葬习俗透视的社会心理
    第一节 家族护佑和美好期待
    第二节 卜吉文化的代际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宋代权葬墓志信息情况一览表)
个人简历
致谢

(9)《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一)出版概况
        (二)刊物栏目
        (三)作者群体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致谢

(10)北朝女性与佛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佛教经典中的女性观研究
        (二)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研究
    三、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及所用材料
        (一) 研究方法
        (二) 概念界定
        (三) 所用材料
第一章 佛教的传播与北朝女性
    第一节 北朝女性信仰佛教的社会背景
        一、战乱灾害与佛教的盛行传播
        二、北朝佛教与政权
        三、北朝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第二节 北朝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
        一、北朝女性的面貌
        二、北朝佛教女性观
        三、佛教女性观与儒家妇德观的交融
    小结
第二章 礼制与戒律约束下的北朝后妃出家
    第一节 北朝后妃出家现象及原因
        一、北朝后妃出家现象
        二、北朝后妃出家原因
        三、北朝后妃出家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一、佛教戒律的制定及其在北朝的流行
        二、比丘尼戒的内容
        三、比丘尼戒与儒家礼制的融合
        四、北朝比丘尼的社会形象
        五、断欲苦修的比丘尼戒与后妃出家
        六、后妃为何出家为尼而不做女冠
    小结
第三章 北朝士族女性与佛教
    第一节 北朝士族女性信仰佛教的原因
        一、士族家学门风传统的影响
        二、士族女性的个人追求
        三、寡居女性的精神寄托
    第二节 佛教视角下的士族女性理想形象
        一、佛教影响之前的女性理想形象
        二、加入佛教元素的女性理想形象
        三、佛教元素在塑造女性理想形象中的意义
    第三节 丧礼的宗教性导向与北朝寡居女性奉佛
        一、三年丧制与北朝民众的居丧尽礼
        二、北朝时期的居丧礼仪与佛教
        三、士族女性的寡居生活与佛教
    小结
第四章 北朝平民女性与佛教
    第一节 佛教影响下的女性日常生活
        一、佛教影响下的民众日常生活
        二、戒律影响下的女性生活
        三、女身污秽观与女性奉佛
    第二节 平民女性的造像活动
        一、造像方式
        二、造像目的
    第三节 平民女性实现造像的经济基础及意义
        一、北朝平民女性造像的经济基础
        二、北朝平民女性信仰佛教的时代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及影响
    第一节 北朝女性佛教信仰的特点
        一、信仰群体的差异性与信仰世俗性的结合
        二、崇佛活动中伦理道德与情感的交织
        三、崇佛活动与修持成就的性别化差异
    第二节 北朝内尼制的后世影响
        一、内道场的出现及职能
        二、内道场内尼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寡居女性的宗教选择
        一、逐渐加强的贞节观念
        二、寡居女性的佛教选择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美国社会生活拾零(论文参考文献)

  • [1]盛宗亮钢琴组曲《花儿拾零》的创作及演奏研究[D]. 谭丽娜.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2]抗战时期政治部第三厅进步电影人群体生活研究[D]. 赵睿.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1(02)
  • [3]历史传记类图书中脚注的翻译及处理难点和对策初探 ——以《九世班禅传》英译项目为例[D]. 徐媛.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04)
  • [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陕西省政研究(1927-1937)[D]. 王力. 河南大学, 2020(02)
  • [5]海派美术大家哈定研究[D]. 徐亮. 上海大学, 2020(03)
  • [6]詹子庆先生的夏史研究[D]. 张芮.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手工扎染技艺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综合应用[D]. 于晓晓.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8]宋代权葬问题研究 ——以墓志为中心[D]. 任桂磊. 郑州大学, 2020(03)
  • [9]《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北朝女性与佛教[D]. 白春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美国社会生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