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性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性的关系

一、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谢辉云[1](2020)在《浅谈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流动资金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血液,与中小企业所拥有的其他资金相比流动资金具有更佳的活力与弹性,若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存在问题,那么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及发展都可能受到威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及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入手对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展开分析,联系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常见的管理思想误区、库存与应收账款过度占用流动资金、通货膨胀问题,提出优化中小企业现金预算管理与内部信用制度,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物资科学管理、财务管理、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注重中小企业与资本方关系建设几点建议,旨在提高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水平、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张健康[2](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研究表明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吴盛杰[3](2020)在《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文中指出本文采用“中观”的视角,以1949年以后南京地区城乡商业的变革为中心,尝试考察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详细情况及驱动要素。建政前,商业在南京的经济结构中占比很大,工业占比则较小。新政权建立后,提出了要将“消费的南京转向生产的南京”的总体目标。在这一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新政权逐步对南京城乡商业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重构。首先,新政权通过打击投机、稳定金融物价等措施逐步建立了新的经济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南京的消费商业迅速衰落,新政权则乘势展开了对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急剧的变化使得私营商业一度陷入困境,经过政策调整以及广泛的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城乡商业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朝鲜战争时期,由于加工订货的增多,私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随着“三反”“五反”运动的开展,这一进程被打断,且相比于私营工业,私营商业在运动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新政权则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展开对南京城乡商业系统的重构,南京市的经济结构自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南京首先根据中央的政策淘汰了私营批发商,其次由于市场大环境的变化,从统购统销的几个行业开始,私营零售商也逐渐接受改造。及至1956年开始的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南京的社会商业走向全面的公有化,但过快改造打乱了商业系统的运行,给城乡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不得不再次回到市场机制。本文以南京地区的报刊、档案资料为主,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在关注国家政策的制定的同时,也详细考察了南京市新政权对政策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个过程,本文展示了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复杂性,特别是在私营商业的改造之外,也注意到了公营商业的发展及其在地方社会经济变革中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与过往学术界关于新中国初期政治经济变革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展开对话,并提出政治考量是驱动地方经济变革的主要因素。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八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中共占领南京之后在南京建立新的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其中重点考察了中共接管大城市的经济政策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南京的执行情况。第二章主要论述新政权对南京社会商业进行的初步改造,其中重点考察了针对南京市社会商业的具体情况,新政权在私营商业改造、城乡物资交流和工商关系的变革上所具体施行的办法。第三章主要论述第一次商业调整政策出台的背景、方案及其在南京推行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第四章主要论述朝鲜战争开始后,南京市新政权面对战时状况对社会商业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处理。第五章主要论述南京的“三反”“五反”运动及其对社会商业变革产生的巨大影响。第六章主要考察南京地区地方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成果与问题。第七章主要论述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后,南京市新政权对私营批发商、私营零售商的改造过程,以及在城乡推行粮食统购统销的过程及其一系列的影响。第八章主要考察在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到来后,中央政府、南京市新政权与南京私商、小商小贩之间的三方互动及其结果。

范晓蓉[4](2006)在《关于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理论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下,企业流动资金缺口扩大已成为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寻找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途径,已成为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培育成熟市场主体、构建良性银企关系的需要。本文阐述了流动资金管理的目标,分析了目前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一些措施。

孙殿军[5](2000)在《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

刘小丽[6](1996)在《我国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与治理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中,资金短缺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它,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做法,至今难以形成定论.笔者在分析了企业资金紧张的多种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才可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并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刘书亭[7](1996)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文中指出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刘书亭进入90年代以来,企业货款相互拖欠数额居高不下、流动资金趋紧及运营效益下降,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政府数次组织清理企业往来资金拖欠,注入启动资金,实行"三不"政策等,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到头来"...

樊纲[8](1996)在《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下)》文中认为 四、宏观波动与企业间债务行为 从前面的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企业间债务自1985年以来一直在增长,但经济高涨时期的增长率和经济紧缩时期的增长率是有差异的,特别是80年代末以来两次宏观调控的初期,企业间债务都出现了突发性的高增长;第二,企业债务与工业产值的比率以及企业债务与银行贷款(货币供给)之间的比率,在经济波动的不同时间是不同的,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刘书亭[9](1996)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文中认为 一、目前企业流动资金运营的几个明显特点 企业流动资金运营的现状,可以集中概括为总量膨胀、结构畸形、效益低下。 1.流动资金占用总量膨胀与供应紧张并存。 统计数字表明,近些年尽管国家一直主张奉行偏紧的货币政策,但实际上银行流动资金供应总量仍呈急剧上升的态势。我国经济发展还基

刘书亭[10](1995)在《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文中研究说明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刘书亭进入90年代以来,企业货款相互拖欠数额居高不下,流动资金趋紧及运营效益下降,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政府数次组织清理企业往来资金拖欠,注入启动资金,实行“三不”政策等,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如何正确...

二、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目标
    (一)货币资金的管理目标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目标
    (三)存货的管理目标
二、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
    (二)中小企业库存、应收账款增加占用流动资金
    (三)通货膨胀导致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紧张
三、优化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优化中小企业现金预算管理
    (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制度
    (三)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物资科学管理
    (四)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五)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六)加强中小企业与资本方的关系建设
四、结语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资料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四、几个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建立南京城市经济的新秩序
    第一节 中共接管城市的经济政策
    第二节 南京市新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建立市场和金融的新秩序
    第四节 增加财政收入的措施
第二章 城乡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一节 中共中央的商业政策
    第二节 南京公营商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第三节 私营商业的初步改造
    第四节 城乡交流与商业转型
    第五节 重塑工商关系
第三章 南京的第一次商业调整
    第一节 第一次商业调整的背景
    第二节 中共中央调整商业的政策
    第三节 南京调整商业的过程
    第四节 南京调整商业后的情况
第四章 抗美援朝时期的商业与政治
    第一节 战时经济政策及其在南京的执行
    第二节 公营贸易体系的发展
    第三节 战争动员对社会商业的影响
第五章 “三反”“五反”运动与商业的转型
    第一节 “三反”运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工商界的“五反”运动
    第三节 “五反”运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第二次商业调整
第六章 国营商业走向计划经济模式
    第一节 国营商业推行经济核算制
    第二节 全面推行经济核算制的难点与问题
    第三节 国营商业向计划经济的过渡
    第四节 国营商业体制的继续变革
第七章 私营商业与自由市场的改造
    第一节 改造私营批发商
    第二节 粮食的统购统销与市场的剧变
    第三节 国家资本主义与私营零售商的改造
第八章 走向全面公私合营
    第一节 突如其来的全面公私合营
    第二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改造
    第三节 对小商小贩的改造
    第四节 “反冒进”与市场的回归
结语
    一、“中观”视角下地方社会经济变革的复杂性
    二、政治驱动:商业改造中的决定性要素
    三、南京社会经济变革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参考资料
后记

(8)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下)(论文提纲范文)

四、宏观波动与企业间债务行为
    4.1高涨时期的企业债务
    4.2紧缩时期的债务增长
    4.3最终需求即“投资项目拖欠”的决定性作用
    4.4不同的宏观政策与不同的“债务链”传导过程
    4.5企业间债务拖欠与宏观政策效果的减弱
    4.6产成品积压、“资金占用”与企业债务
五、各种“清欠”方式及其效果
    5.1我们面临的特殊问题
    5.2一些“清欠”措施的局限性
六、对策思考:调节总需求与降低债务/产值比率
    6.1长期出路:通过基本体制的改革,“硬化”债务人的预算约束
    6.2中期改进:加强银行对企业债务的监控,发展商业票据交易与结算机制
    6.3短期对策:“三不原则”加宏观政策的调整
    6.4当前考虑宏观对策时应注意把握的几个原则

(9)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企业流动资金运营的几个明显特点
    1. 流动资金占用总量膨胀与供应紧张并存。
    2. 企业资产结构单一,自有流动资金比重偏低。
    3. 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变慢,运营效益持续下降。
二、流动资金运行不畅是体制转轨时期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1. 现行资金积累体制存在缺陷。
    2. 失衡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收入分配与居民消费结构以及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流动资金的良性循环。
    3. 企业和银行改革滞后是流动资金低效运行的体制根源。
三、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必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1. 重塑流动资金积累机制,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
    2. 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改革分配关系,合理规范和引导居民消费需求,革除地方保护主义。
    3. 深化企业和银行制度改革,废除信贷资金供给制,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四、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谢辉云. 财会学习, 2020(17)
  • [2]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建政初期南京城乡商业的重构(1949-1957)[D]. 吴盛杰. 南京大学, 2020(12)
  • [4]关于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理论思考[J]. 范晓蓉.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6(07)
  • [5]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关系[J]. 孙殿军. 陕西审计, 2000(S1)
  • [6]我国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与治理对策[J]. 刘小丽.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1996(02)
  • [7]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J]. 刘书亭. 黑龙江财专学报, 1996(03)
  • [8]企业间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下)[J]. 樊纲. 经济研究, 1996(04)
  • [9]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J]. 刘书亭. 经济研究参考, 1996(A5)
  • [10]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基本思路[J]. 刘书亭. 投资研究, 1995(12)

标签:;  ;  ;  ;  ;  

通货膨胀与企业流动性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