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林蝗虫发生及防治初探

新造林蝗虫发生及防治初探

一、新造林地蝗虫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唐昌亮,贾朋,孟诗原,李浩,钱磊,罗树凯,陈焕涛,杨红梅[1](2020)在《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米老排属金缕梅科壳菜果属植物,是我国南方珍贵的乡土阔叶树种,因具有生长快、材质优良、观赏、生态价值较高等特点而备受青睐。米老排主要分布于云南的东南部、广西及广东的西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也有引种栽培,其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能力,垂直分布在海拔250~800m的低山、丘陵中下部和沟谷两旁的天然林中。米老排以种子繁殖为主,宜随采随播。米老排一般可与杉木、火力楠、南酸枣等进行混交造林,采用1年生实生苗造林,密度一般在1110~1650株·hm-2之间,并根据林分生长情况进行及时间伐和抚育,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坡位对杉木、米老排混交林生长量影响较明显,混交林中杉木和米老排的生长量均呈现下坡>中坡>上坡的变化规律。米老排病害病原物有19种,常见病害有球毡病、角斑病等;常见的害虫有刺蛾、袋蛾和蝗虫等。米老排木材为散孔材,木材硬度和强度中等,易加工,不劈裂,切面平整;木材耐用不受虫蛀,色泽美观,适宜作建筑、室内装修、家具、木地板等用材;可作为纸浆和纤维板的优质原料。米老排不仅是一种速生优良珍贵用材树种,而且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饲料资源,同时可作为园林绿化树种以及行道树。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优质用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珍贵阔叶材的来源基本依赖进口;另一方面广东地区实施低效林改造工程,急需优良乡土用材树种替代部分外来树种。因此,米老排的培育与开发利用,既有利于米老排天然资源的保护,又促进米老排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同时也为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和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提供优良树种。

万强[2](2019)在《陕西省旬邑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与健康分析》文中提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工程,也是一项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强农、惠农工程,从1999年实施至今,取得了显着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效。针对我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成效,有效的对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从而对退耕还林还草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大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发展山水林田湖草,建设美丽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继续实施是上述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和举措。近年来,有关学者和专家研究了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经济效益,但对陕西省特别是渭北旱塬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分析较少。与此同时,林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多发等因素对林木生长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还尚未见报道。因此,开展渭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成效与健康分析,对指导渭北地区持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旬邑县为例,一方面,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对林草覆盖率、第一产业比重、林草产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耕作人口比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综合评价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所产生的多层次辐射广的成效;另一方面,通过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区林草现状、火灾、病虫害的发生,综合评价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区存在的突出的健康和发展问题,从而提出相关建议。本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可有效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大幅度提高林草覆盖率,从2000年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由47.1%提高到了56.2%,森林资源迅速增长,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现存草地总面积为41186 hm2,其中林间草地面积最大,达到26317.8hm2,占到总面积的63.9%。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特色经济林产业(核桃、花椒、桃子、杏等),林业产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768万元提高到2016年的7400万元,充分地解放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着地改善了区域粮食生产的气候环境,虽然从事农耕人口比例显着下降,耕地面积减少,由2000年到2016年的2.974万hm2减少到2.775万hm2,但粮食亩产量显着提高,粮食总产量得到稳步提升,由2000年的8.67万吨提高到2016年的11.0万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24元提高到2016年的9824元。4、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过程中,部分区域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林种草品种较单一,植被生长缓慢,且建植密度较大,造成林相垂直重叠现象严重,幼林抚育管理不到位,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频率高,不利于林草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5、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生态公益林和经济林的栽植比例失衡,生态公益林占比为90%,经济林占比为10%,栽植差距较大,严重影响后期林草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郭健玲[3](2017)在《广东省龙门县与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其风险性评价》文中提出以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和韶关市武江区两个地区为例,针对区域内的森林、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四旁绿化树木、木材及其制品的生产的经营场所等进行调查,明确在广东省龙门县和武江区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分布范围、为害情况等。经过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本论文共发现龙门县林业有害生物166种,其中林业害虫158种(7目58科134属158种),植物病害4种,有害植物4种;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133种,其中林业害虫124种(7目50科108属124种),植物病害6种,有害植物3种。在种类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龙门县和武江区的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类群和和为害类型分析,明确了两地区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的为害特点、为害程度和区域分布。对两地区进行了林业害虫类群分析,结果显示龙门县与武江区的林业害虫类群主要以鳞翅目(Lepidoptera)和鞘翅目(Coleoptera)为主,其次是半翅目(Hemiptera)。为害类型主要以食叶害虫为主,但干部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呈上升趋势。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龙门县的双钩异翅长蠹、松突圆蚧、薇甘菊和武江区的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红火蚁发生和为害较为严重,本文对这6种重要林业有害生物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双钩异翅长蠹在龙门的风险指数为R=2.21,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松突圆蚧在龙门的风险指数为R=2.20,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薇甘菊在龙门的风险指数为R=2.44,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松材线虫在武江的风险指数为R=2.02,属于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马尾松毛虫在武江的风险指数为R=1.72,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红火蚁在武江的风险指数为R=2.17,属于高度风险性有害生物。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分析了龙门县、武江区两个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原因以及潜在风险,并从宏观角度提出了预防、防治策略。龙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1)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减轻;(2)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形势加剧,灾害性种类增加;发生原因:(1)生态功能等级低,抵御病虫害侵袭的能力较弱,利于病虫害的侵染和蔓延;(2)林种单一,导致专食性害虫如杉梢小卷蛾、桉树尺蛾等大量繁殖和发生;(3)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频发,有害生物发生和危害的诱因增多。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1)突发、新发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多点发生;(2)蛀干害虫危害加重;发生原因:(1)林木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人为活动频繁,有害生物入侵、传播和扩散的风险成倍增加;(2)长期使用化学防治,有害生物抗药性增强,同时天敌量减少,失去天敌控制;(3)蛀干害虫难防,防治面积有限。

辛姝玉[4](2017)在《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林地是保障森林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是提高农村农民生计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有力保障。西双版纳是世界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但近年来由于林地利用的急剧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影响。本研究利用西双版纳过去50多年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417份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重点研究了以下五方面的内容:(1)分析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的历史和现状的特征,以及这种林地利用变化特征所带来的影响;(2)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西双版纳林地利用的管理成效及问题;(3)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采用描述统计、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农户的林地利用行为、林地利用意愿、以及林地利用行为和意愿对保护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4)基于博弈论、土地市场政府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采用“评分法”、博弈论、结构方程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法、Tobit模型等方法,从多个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分析农户林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驱动机制,及实现林地利用正外部性的相应对策;(5)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西双版纳林地保护利用的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研究内容,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主要呈现两大特征:首先,西双版纳森林覆盖率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林地面积的增加(有林地是西双版纳55年来增长最多的一个地类,增长率为99.96%),而有林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经济林的增长(全州五大林种结构中,经济林占比1/3),经济林面积的增加又主要来自于橡胶林的增长(橡胶林在经济林中占比近90%),但是,橡胶林被证实在为当地政府、农户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林业用地面积整体呈现减少趋势,说明当前林地保护的迫切性。第二:西双版纳的林地发展模式已过渡到“生态优先”的发展阶段,林地管理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林地管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可造林地面积越来越少、橡胶林的单一种植、林地流转水平较低、林地征占政策效果有待加强、林地占补平衡未能很好实现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第三:(1)农户林地利用行为方面:农户林地资源配置结构单一化、市场化导向严重;农户的造林、抚育和管护投入大幅下降,1/4以上的农户林地投入为零,农户林地经营的积极性显着下降;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加强使得农户的采伐行为大幅减少;大部分农户(88%)的林地经营模式为单户经营;即使在林地经营积极性(78%)降低的情况下,林地流转行为也很少;(2)农户林地利用意愿方面:69.4%的农户表示他们仍然愿意继续经营林地,但近60%的农户对环境友好型胶园的种植表示出消极态度;80%的农户还是愿意未来继续选择单户经营的模式;25.71%的农户表示如果价格合适,会选择把林地流转出去;(3)农户的林地利用行为和意识对林地保护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四: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其中,农户林地经营行为在林地利用变化中起着关键性的驱动作用。基于农户视角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林地经营行为驱动、林地经营态度驱动、林地经营意愿驱动、政策驱动和票赋驱动(户主禀赋驱动、农户家庭禀赋驱动、林地资源禀赋驱动);同时农户的林地利用变化还受到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直接驱动作用,以及社会经济视角的驱动因素的间接影响;在驱动机制方面,主要包括内生驱动机制和外生驱动机制,为了保证在这两大驱动机制的作用下,发挥林地利用的正外部性,本文提出了两种路径:加快环境友好型胶园的推广和市场发展,以及构建以“区域碳配额为主导”的林业碳汇市场。第五:最后,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森林法》中森林的分类进行调整;建立林地保护利用协作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加强二级林地流转市场管理,规范林地承包者的行为;加强林地利用激励政策,实现农户收入的多样化;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政策,严格保护林地;扩大征地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加强对被征占地农户的后续保障。

石妍[5](2012)在《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文中研究说明

吕秋菊[6](2011)在《山核桃生产潜力及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山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山核桃是重要的非木质资源,随着林权改革不断深入,农民经营山核桃林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山核桃经营面积和产量迅速增加,加工企业不断进入,消费市场逐步拓展。但生产潜力的挖掘仍面临挑战。因此,研究山核桃生产潜力,寻找挖掘潜力的可行途径,提出潜力提升的策略,对推动山核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山核桃主产区——天目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山核桃发展过程及其动因。通过适度规模的农户问卷调查,分析山核桃生产和利用状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产和种植面积两个方面分析山核桃生产潜力挖掘的可能性,提出促进生产潜力提升的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核桃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988年以前、1989-2002年和2003年以后,山核桃发展的动因突出表现在政策、技术、市场和组织等四个方面。(2)基于农户视角分析山核桃生产和利用状况,认为目前山核桃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影响山核桃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是山核桃单产和山核桃种植面积。(3)采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拟合山核桃投入与产出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农户化肥投入、疏林地造林、农户其他资本投入对山核桃单产水平具有显着影响,农户工日投入、山核桃经营模式、在裸露地进行新造林的造林方式对山核桃单产没有显着影响。化肥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在提高山核桃单产方面已经不经济了,只有在适度增加农药用量,对山核桃单产还有增加的影响,但是农药主要是用来作为有害生物防控的,并不能够从根本上增加山核桃单产。(4)以临安市为例,利用多期遥感数据分析山核桃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结合专家知识,利用GIS技术预测山核桃的潜在空间分布及扩展。结果表明,增加山核桃种植面积的潜力较大,而影响山核桃种植面积潜力发挥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各项法律、政策以及当地政府林业规划的实施;生态环境的影响;山核桃的比较效益。(5)促进山核桃生产潜力提升的策略:内涵型策略——持续提高山核桃单位面积效益;外延型策略——有序拓展山核桃种植面积;综合型策略——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多方参与。

刘春兴[7](2011)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文中提出极少数外来或本土的昆虫、病原体、啮齿动物或杂草等林业有害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危害森林中的木本植物,进而损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结构或功能,带来严重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损失。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生物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在森林生物灾害的基础研究、灾害管理与灾害法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亟待改进。本文运用自然灾害科学基本原理,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三方面对其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森林生物灾害是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客观的自然表象与主观的人为评价的统一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分为内生和外生致灾因子两大类。内生致灾因子与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组分一起构成了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管理论域,外生致灾因子(外来种)则是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管理的主题。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从历史上看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其评估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遥感评估法、形成机理评估法、专家访谈法、邻域类比法等,并据此可把林业有害生物划分为四级。引起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致灾行为具有负的外部性,应通过多种内部化措施予以矫正。消除或降低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管理对策主要包括森林植物检疫措施和致灾因子种群灭除或控制措施等。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依不同标准可有针叶林与阔叶林;天然林与人工林;乡土林与非乡土林等划分。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稳定性从历史上看呈现日益下降的趋势,其评估方法主要有生态系统稳定性、近自然度和森林健康等思路。森林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应通过多种内部化措施予以改进。提高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主要有生态系统管理、近自然林经营和森林健康措施等生物孕灾环境管理对策,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污染控制等非生物孕灾环境管理对策。森林向人类提供经济价值(狭义)、社会和生态价值等多种不可或缺的价值体系,依其可拥有性的不同,相关受益人群分为特定受益人、不特定受益人和人类整体三类,由此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就有了特定承灾体、区域承灾体和全球承灾体之分。人类对森林的各类依存行为导致了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它在历史上呈现出一种总体上逐渐升高的趋势,这种脆弱性可由物理暴露性(Ve)、灾损敏感性(Vs)和应灾能力(Vd)等指标来加以评估。降低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脆弱性应针对三类承灾体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针对特定承灾体的森林生物灾害保险、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等;针对区域承灾体的区域合作、生态补偿和转移支付等;针对全球承灾体的国际合作、发展援助和国际志愿者行动等。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先后经历了主要针对致灾因子、兼顾孕灾环境以及灾害系统管理三个阶段。在对森林生物灾害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一般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森林生物灾害的管理客体进行了详细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它由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目标、管理主体(体制)、管理客体、管理环境、管理过程和管理法规等六部分组成。法律是森林生物灾害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宪法、法律(狭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国际法律文件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部分或全部条款是森林生物灾害法制的主要法律渊源,共同组成了一个可分解为立法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概念、主要制度、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体系,在当前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应通过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现有法律解释性适用、现有法律修改以及制定新法律等三种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法制化的方法予以改进。法律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的局限性、森林生物灾害法制落实的困难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森林生物灾害不可避免性是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中应注意的三个边缘问题。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把一般意义的自然灾害学原理应用于森林生物灾害这一特殊灾种,为一直局限于传统的森林保护学科视域内的森林生物灾害(病虫害)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和解释框架,是一种典型的“旧现象新方法”的研究范式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基于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的森林生物灾害成因新解释;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新思路;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的新框架。

李慧杰[8](2010)在《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2008~2009年连续2年的灯光诱测,共诱集到11目42科168种昆虫,其中林业害虫7目36科161种,占总虫量的99.31%;益虫6目6科7种,占总虫量的0.69%;诱集到的昆虫益害比为1︰144.19。林业害虫中鳞翅目14科120种,占总虫量的85.39%;鞘翅目12科25种,占总虫量的12.31%;半翅目2科5种,占0.7%;同翅目1科2种,占0.002%;直翅目5科7种,占0.39%;蜚蠊目1科1种,占0.92%;双翅目1科1种,占0.28%。灯诱结果表明,郑州主要林业害虫为鳞翅目害虫,其次为鞘翅目害虫。虫情测报灯诱测害虫种类多、数量大,可作为一种有效地监测、诱杀工具,应用于林业害虫的测报与防治工作。从诱测结果看,混交林区害虫种类115种,纯林害虫种类92种,混交林比纯林害虫种类数多了近三分之一,且混交林优势物种数量比纯林多二分之一。混交林害虫优势种有木橑尺蠖、桃蛀螟、楡掌舟蛾、桃六点天蛾、盗毒蛾、中国绿刺蛾、优美苔蛾、污灯蛾等20余种。纯林害虫优势种有春尺蠖、松梢斑螟、杨小舟蛾、黄星雪灯蛾、华北大黑鳃金龟、铜绿异丽金龟等10余种。2块纯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129653头,优势种数量是127839头;平均1块纯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64827头,优势种63920头。1块混交林标准地诱集害虫数量是14355头,优势种7562头。表明纯林诱虫数量是混交林的4.5倍,优势物种个体数量是混交林的8.4倍。从纯林和混交林害虫物种的多样性分析测定,中牟县的种群多样性指数为0.2838,惠济区为0.9906,新密的为0.9986。中牟县、惠济区、新密市三地区优势种的优势度分别为0.8442、0.3533、0.2503。灯诱结果表明混交林害虫种类多,优势种也多,但发生量小,不易成灾。因此,建议积极营造混交林,增强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抗害虫危害的能力,这是防控林业害虫的治本之策。灯诱林业害虫的总体发生趋势上说明春季和夏季是防控林业害虫的关键时期,尤其是6~8三个月是许多害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平均每天能够诱集40种500头左右害虫。依据灯诱结果,对诱集数量多的主要林业害虫绘制了灯下成虫变化曲线图,以及与气象因子相关性的分析,进一步论证了鳞翅目及其主要科、鞘翅目以及春尺蠖、木橑尺蠖、杨小舟蛾、铜绿异丽金龟等16种郑州主要林业害虫的发生规律,基本掌握了这些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提高测报准确率和预测预报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撑。

郭岩辉[9](2010)在《撑绿竹纸浆林的凋落物分解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撑绿竹已成为重要的纸浆用材竹种,得到大面积的栽植。通过对四川宜宾长宁县世纪竹园撑绿竹凋落物物质循环的研究,以及四川宜宾的兴文县、南溪县长山坡、合尚坡,泸州纳溪区打古镇和合面镇,乐山白马镇,广安邻水城南镇,贵州赤水元宝镇8个样地撑绿竹施肥研究,对撑绿竹纸浆林产量的提高和可持续经营有重要的意义。试验自2008年5月起,分别对撑绿竹纸浆林进行了凋落物的物质循环研究和施肥效应研究。撑绿竹纸浆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研究表明:撑绿竹纸浆林的年凋落量为5004.69kg/hm2。撑绿竹纸浆林全年有两个明显的凋落物高峰期,3月、6月是全年凋落物的高峰期,12月凋落物达到最低,撑绿竹纸浆林全年通过凋落物归还输入土壤的有机碳、N、P、K的元素总量分别为1070.99 kg/hm2、38.26kg/hm2、2.6kg/hm2、5.16kg/hm2,归还量的大小依次为有机碳>N>K>P,落叶是撑绿竹凋落物养分归还的主体,春夏两季叶养分归还量最大。凋落物各组分的分解系数大小顺序为:叶>箨>根>枝>篼,叶的分解速度最快,周转期最短为3.89a,竹篼分解最慢,周转期最长为12.53a。地上部分经1年分解凋落物养分释放量为:有机碳618.11kg/hm2,N11.46kg/hm2,P0.07kg/hm2,K3.39kg/hm2。N、P总体表现为富集,K为直接释放。撑绿竹施肥采用“3414”三因素二次回归最优试验设计,建立了撑绿竹分别在高肥区与低肥区新竹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的肥效模型。经统计分析表明:施用氮肥是影响撑绿竹新竹产量的主导因子,氮、钾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交互作用。在设定的N、P、K肥料03水平范围内符合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前提下,通过频率分析可得推荐施肥用量:高肥区纯N14.97kg/667㎡,P2O5 2.648kg/667㎡,K2O9.414kg/667㎡。低肥区纯N15.6kg/667㎡,P2O5 2.425kg/667㎡,K2O9.3kg/667㎡。

肖俊豪[10](2010)在《基于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局部气候调节功能在应对和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的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资源以及森林生态安全正面临着林业生物灾害的严重威胁。并且,随着人类活动对各类生态系统的干扰不断加强,以及受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林业生物灾害已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趋势,严重影响我国林业及森林碳汇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目前单纯从面积上扩大我国的造林绿化成果的难度正日益增大,成本也随之提高。研究如何低投入高效率地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提高其生态价值和碳汇价值,对于我国的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以及增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均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环境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在文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时期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的相关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风险管理措施,提出了完善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丰富和完善我国灾害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促进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由传统救灾救济模式向灾害风险管理模式转型,为我国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提高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供依据。

二、新造林地蝗虫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造林地蝗虫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米老排生物学特性
2 米老排繁育研究
    2.1 米老排引种
    2.2 米老排播种育苗
    2.2 米老排无性繁殖
        2.2.1 扦插
        2.2.2 嫁接
        2.2.3 组培
    2.3 米老排栽培技术研究
        2.3.1 造林措施
        2.3.2 造林密度对米老排生长的影响
        2.3.3 坡位对杉木米老排生长的影响
        2.3.4 伐桩萌芽
    2.4 米老排病虫害防治
        2.4.1 病害防治
        2.4.2 虫害防治
3 米老排应用价值
    3.1 用材
    3.2 饲料资源
    3.3 园林应用
    3.4 生态防护
4 米老排发展前景
    4.1 种质资源收集与良种选育前景
    4.2 快速繁殖及其开发应用前景

(2)陕西省旬邑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与健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退耕还林还草相关概念
        1.2.2 退耕还林还草地分类及现状
        1.2.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
        1.2.4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
        1.2.5 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价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林地资源现状
        2.1.4 草地资源现状
        2.1.5 旬邑县林草资源建设历史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样地的选择
        2.3.2 数据处理
        2.3.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和分析
    3.1 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后林地面积变化
    3.2 退耕还林还草实施后草地面积变化
    3.3 退耕还林还草效益分析
        3.3.1 生态效益分析
        3.3.2 经济效益分析
        3.3.3 社会效益分析
    3.4 退耕还林还草健康分析
        3.4.1 林草质量分析
        3.4.2 林草系统火灾分析
        3.4.3 林草系统病虫害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退耕还林还草对生态修复的影响
    4.2 退耕还林还草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4.2.1 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结构的影响
        4.2.2 退耕还林还草对林草产业的影响
        4.2.3 退耕还林还草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3 退耕还林还草对社会效益的影响
        4.3.1 耕作人口与粮食产量的相对影响
        4.3.2 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的相对影响
    4.4 退耕还林还草存在的问题
        4.4.1 林草业发展只注重数量忽视质量发展
        4.4.2 林草业经营模式单一
        4.4.3 经济林占比小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4.4.4 造林种草品种单一病虫害发生率高
        4.4.5 造林密度较大对森林灾害发生率的影响
    结论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广东省龙门县与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其风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调查地区基本概况
        1.1.1 地理位置及行政概况
        1.1.2 自然概况
        1.1.3 林业建设现况
        1.1.4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概况
    1.2 研究概况
        1.2.1 林业有害生物的研究概况
        1.2.2 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研究概况
        1.2.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研究概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工具
    2.2 调查对象
    2.3 调查范围
    2.4 调查内容
    2.5 调查方法
        2.5.1 野外踏查
        2.5.2 标本采集
        2.5.3 调查结果记录
    2.6 风险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调查结果-林业有害生物名录
        3.1.1 龙门县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3.1.2 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3.2 害虫类群分析
        3.2.1 龙门县害虫类群分析
        3.2.2 武江区害虫类群分析
    3.3 重要有害生物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
        3.3.1 龙门县重要林业有害生物
        3.3.2 武江区重要有害生物
    3.4 重要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3.4.1 龙门县双钩异翅长蠹风险评估
        3.4.2 龙门县松突圆蚧风险评估
        3.4.3 龙门县薇甘菊风险评估
        3.4.4 武江区松材线虫风险评估
        3.4.5 武江区马尾松毛虫风险评估
        3.4.6 武江区红火蚁风险评估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
        4.2.2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龙门县与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部分图谱

(4)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研究基础
    2.1 主要研究范畴
    2.2 概念界定
    2.3 理论基础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3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特征
    3.1 西双版纳州概况
    3.2 林地利用面积变化特征
    3.3 林地利用形式变化特征
    3.4 林地利用质量变化特征
    3.5 林地利用结构变化特征
    3.6 林地利用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4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管理成效及问题
    4.1 林地利用发展模式的变迁
    4.2 林地管理政策的演进
    4.3 林地利用管理成效
    4.4 林地管理面临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及意愿变化分析
    5.1 数据来源
    5.2 样本统计描述及分析
    5.3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变化分析
    5.4 农户林地利用态度变化分析
    5.5 农户林地利用意愿变化分析
    5.6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与意愿的交叉分析
    5.7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与保护意识的差异分析
    5.8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对林地保护的影响
    5.9 本章小结
6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的农户行为决策机理分析
    6.1 农户林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6.2 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决策模式研究
    6.3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行为决策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7.1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主体分析
    7.2 西双版纳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理分析
    7.3 基于农户视角的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7.4 基于社会经济视角的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分析
    7.5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模型的构建
    7.6 本章小结
8 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研究
    8.1 农户林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机理分析
    8.2 内生驱动机制
    8.3 外生驱动机制
    8.4 林地利用变化正外部性发挥的保障机制
    8.5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一
导师简介二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1 总论
    1.1 规划背景
    1.2 规划主要依据
    1.3 规划指导思想
    1.4 规划原则
        1.4.1 系统性原则
        1.4.2 生物多样性原则
        1.4.3 景观优先原则
        1.4.4 可持续发展原则
        1.4.5 因地制宜的原则
        1.4.6 实效性与长远性统一的原则
        1.4.7 可操作性的原则
    1.5 规划期限
    1.6 规划概要
        1.6.1 保护区范围及面积
        1.6.2 保护区类型及目标定位
        1.6.3 保护区效益总体评价
2 保护区现状概述
    2.1 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面积与范围
        2.1.3 地质地貌
        2.1.4 气候
        2.1.5 降水
        2.1.6 土壤
        2.1.7 水文
    2.2 社会经济状况
        2.2.1 行政区域
        2.2.2 人口与民族组成
        2.2.3 社会经济状况
    2.3 保护区构成分析
        2.3.1 用地构成
        2.3.2 功能区构成
    2.4 交通状况
3 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现状评价
    3.1 保护区的历史沿革
    3.2 保护对象及其价值
        3.2.1 高山垂直带保护及其价值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价值
        3.2.3 生物地理界的保护及其价值
        3.2.4 第四纪冰川遗迹保护及其价值
        3.2.5 文化多样性保护及其价值
        3.2.6 旅游资源保护及其价值
        3.2.7 保护的社会价值
    3.3 上位规划实施效果及评价
        3.3.1 管理机构建设
        3.3.2 管护设备与基础设施建设
        3.3.3 保护区管护能力建设
        3.3.4 保护区法制建设
        3.3.5 管理成效
        3.3.6 存在问题分析
4 总体布局
    4.1 保护区性质及保护对象
        4.1.1 保护区性质
        4.1.2 保护区类型
        4.1.3 保护对象
    4.2 规划期限与目标
        4.2.1 规划期限
        4.2.2 总体目标
        4.2.3 分期目标
    4.3 保护区功能区规划
        4.3.1 功能区规划原则
        4.3.2 区划依据
        4.3.3 功能区划分
5 保护管理规划
    5.1 规划原则
    5.2 保护的目标
    5.3 保护管理措施
    5.4 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规划
        5.4.1 野生动物保护规划
        5.4.2 植物保护规划
    5.5 防火规划
        5.5.1 防火体系建设现状
        5.5.2 规划基本原则
        5.5.3 规划目标
        5.5.4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规划
        5.5.5 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5.5.6 森林防火制度建设
    5.6 病虫害防治规划
        5.6.1 现状
        5.6.2 管理措施规划
        5.6.3 工程项目建设
    5.7 外来物种管理
        5.7.1 外来物种入侵原因
        5.7.2 现状
        5.7.3 管理措施规划
        5.7.4 工程项目建设
6 科研监测规划
    6.1 科研监测的现状
        6.1.1 主要科研监测项目
        6.1.2 科研监测设施现状
    6.2 科研监测规划的原则
    6.3 科研监测的任务与目标
        6.3.1 科研监测的任务
        6.3.2 科研监测的目标
    6.4 科研监测项目规划
        6.4.1 科研项目规划
        6.4.2 监测项目规划
    6.5 科研设施建设
    6.6 科研队伍建设
        6.6.1 科研队伍现状
        6.6.2 科研队伍建设规划
    6.7 科研组织管理
    6.8 科研档案管理
        6.8.1 科研档案内容
        6.8.2 科研档案管理
7 宣传教育规划
    7.1 宣传教育的对象
    7.2 宣传教育的内容
    7.3 宣传教育的方式
        7.3.1 向导式宣传教育
        7.3.2 自导式宣传教育
        7.3.3 综合式宣传教育
    7.4 宣传教育设施规划
        7.4.1 宣传教育中心规划
        7.4.2 宣传教育设施设备规划
8 基础设施规划
    8.1 管理局(站)基础设施建设
        8.1.1 现状
        8.1.2 基础设施规划
    8.2 标牌建设规划
        8.2.1 标牌建设现状
        8.2.2 标牌建设规划
    8.3 道路建设规划
        8.3.1 道路现状
        8.3.2 规划原则
        8.3.3 道路规划
    8.4 供电与通信规划
        8.4.1 规划原则
        8.4.2 规划内容
    8.5 生活设施规划
        8.5.1 给水管
        8.5.2 蓄水池
        8.5.3 排水沟
        8.5.4 化粪池
        8.5.5 生活垃圾
    8.6 办公设备规划
9 社区共管规划
    9.1 社区共管的目的及意义
    9.2 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现状
    9.3 社区共管的原则
        9.3.1 广泛参与性的原则
        9.3.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3.3 与相关政策法规保持一致性的原则
        9.3.4 与当地政府合作的原则
        9.3.5 自愿、渐进、实效的原则
        9.3.6 责、权、利对称的原则
        9.3.7 坚持平等互惠、相互尊重的原则
        9.3.8 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和管理的原则
    9.4 社区共管规划
        9.4.1 建立共管组织
        9.4.2 人口控制
        9.4.3 社区建设规划
        9.4.4 文化教育规划
        9.4.5 积极帮助社区群众发展经济
    9.5 社区共管建设项目
        9.5.1 苍山共管建设项目
        9.5.2 洱海共管建设
10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依据
    10.2 投资估算范围
    10.3 投资估算
        10.3.1 按投资项目构成分
        10.3.2 按建设分期规划
    10.4 事业经费预算
    10.5 资金筹措
11 附录图表及附件
    11.1 附录表
    11.2 附录图册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目录清单

(6)山核桃生产潜力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生产潜力的相关研究
        1.2.2 山核桃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过程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点的选择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点的选择
        1.4.2 研究方法
    1.5 特色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山核桃发展历程及其动因分析
    2.1 山核桃发展历程
        2.1.1 第一阶段:1988 年之前
        2.1.2 第二阶段:1989 年-2002 年
        2.1.3 第三阶段:2003 年以后
    2.2 山核桃发展的动因分析
        2.2.1 政策
        2.2.2 技术
        2.2.3 市场
        2.2.4 组织
    2.3 本章小结
3 山核桃生产和利用状况分析——农户视角
    3.1 农户样本特征分析
    3.2 农户山核桃生产
    3.3 农户山核桃利用
    3.4 农户山核桃收入
        3.4.1 山核桃收入逐年提高,但存在波动现象
        3.4.2 山核桃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较高,且呈现变动态势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单产的山核桃生产潜力分析——农户视角
    4.1 农户山核桃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研究假说
        4.1.2 山核桃单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3 山核桃单产的生产函数分析
    4.2 山核桃单产提升的潜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土地利用的山核桃生产潜力分析——临安市案例
    5.1 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5.1.1 临安市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5.1.2 临安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分析
    5.2 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后备土地潜力分析
        5.2.1 适宜山核桃种植的自然条件
        5.2.2 临安适宜山核桃种植的后备土地分布
        5.2.3 后备土地潜力发挥的可能影响因素
    5.3 本章小结
6 挖掘山核桃生产潜力的策略分析
    6.1 内涵型策略——持续提高山核桃单位面积效益
        6.1.1 科学合理选择种植林地,提高山核桃单产
        6.1.2 推广运用生态化经营技术,提升山核桃品质
    6.2 外延型策略——有序拓展山核桃种植面积
        6.2.1 结合主导功能区划,优化区域布局
        6.2.2 因地制宜,合理有序的扩大山核桃种植面积
    6.3 综合型策略——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多方参与
        6.3.1 政府是宏观决策者,提供政策引导和政策保障
        6.3.2 科技人员是政府和农户的中介,提供技术支撑
        6.3.3 农户是山核桃经营的主体,是确保生产潜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7)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森林生物灾害的缘起
        1.1.2 国外森林生物灾害现状、管理与法制概况
        1.1.2.1 全球概览
        1.1.2.2 美国
        1.1.2.3 日本
        1.1.2.4 德国
        1.1.2.5 新西兰
        1.1.3 国内森林生物灾害现状、管理与法制概况
        1.1.3.1 森林生物灾害现状
        1.1.3.2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
        1.1.3.3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新颖之处
        1.4.1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分析的森林生物灾害成因解释
        1.4.2 基于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管理思路
        1.4.3 基于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2 森林生物灾害成因的系统分析
    2.1 基本概念
        2.1.1 森林
        2.1.2 灾害
        2.1.3 生物灾害
        2.1.4 森林生物灾害
    2.2 自然灾害成灾机制的系统分析
        2.2.1 致灾因子的危险性
        2.2.2 孕灾环境的稳定性
        2.2.3 承灾体的脆弱性
        2.2.4 灾害系统分析
    2.3 森林生物灾害成灾机制的系统分析
        2.3.1 致灾因子方面
        2.3.2 孕灾环境方面
        2.3.3 承灾体方面
        2.3.4 灾害系统分析及其进化生物学解释
        2.3.5 具体例证分析
3 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一般原理
    3.1 基本概念
        3.1.1 管理
        3.1.2 系统管理
        3.1.3 灾害管理
        3.1.4 灾害系统管理
    3.2 自然灾害系统管理的组成要素
        3.2.1 管理目标
        3.2.2 管理主体
        3.2.3 管理客体
        3.2.4 管理环境
        3.2.5 管理过程
        3.2.6 管理法规
    3.3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
        3.3.1 分级原则
        3.3.2 自然灾害的等级
    3.4 具体灾种的灾害系统管理
        3.4.1 非生物灾害
        3.4.2 生物灾害
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管理
    4.1 基本概念
        4.1.1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
        4.1.2 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
        4.1.3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
        4.1.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
    4.2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的分类
        4.2.1 按物理实体划分
        4.2.1.1 昆虫
        4.2.1.2 病原体
        4.2.1.3 啮齿动物
        4.2.1.4 杂草
        4.2.1.5 其他林业有害生物
        4.2.2 按来源地划分
        4.2.2.1 本土种
        4.2.2.2 外来种
        4.2.3 按危害范围划分
        4.2.3.1 全国性
        4.2.3.2 地方性
    4.3 森林生物灾害(外来)致灾因子历史考察
        4.3.1 概述
        4.3.2 物种自然交流与入侵
        4.3.3 人类史早期
        4.3.4 人类史近期
        4.3.5 当代
        4.3.6 趋势
    4.4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4.4.1 评估方法
        4.4.1.1 田野调查评估法
        4.4.1.2 遥感评估法
        4.4.1.3 形成机理评估法
        4.4.1.4 专家访谈评估法
        4.4.1.5 领域类比评估法
        4.4.2 林业有害生物分级
        4.4.2.1 一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2 二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3 三级林业有害生物
        4.4.2.4 四级林业有害生物
    4.5 森林(外来)生物灾害致灾行为的外部性分析
        4.5.1 分类
        4.5.2 经济学分析
        4.5.3 内部化对策
        4.5.3.1 概述
        4.5.3.2 庇古方案
        4.5.3.3 科斯方案
        4.5.3.4 道德机制
        4.5.4 总结
    4.6 森林生物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管理
        4.6.1 检疫措施
        4.6.1.1 入境检疫
        4.6.1.2 国内检疫
        4.6.2 种群灭除或控制措施
        4.6.2.1 物理防治
        4.6.2.2 化学防治
        4.6.2.3 生物防治
        4.6.2.4 遗传防治
5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管理
    5.1 基本概念
        5.1.1 自然灾害孕灾环境
        5.1.2 自然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
        5.1.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
        5.1.4 森林生物灾害学灾环境稳定性
    5.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分类
        5.2.1 按物理实体划分
        5.2.1.1 针叶林
        5.2.1.2 阔叶林
        5.2.2 按起源方式划分
        5.2.2.1 天然林
        5.2.2.2 人工林
        5.2.3 按优势树种来源划分
        5.2.3.1 乡土林
        5.2.3.2 非乡土林
    5.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历史考察
        5.3.1 人类诞生前
        5.3.2 人类史早期
        5.3.3 人类史近期
        5.3.4 当代
    5.4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
        5.4.1 评估方法
        5.4.1.1 生态系统稳定性
        5.4.1.2 森林近自然度
        5.4.1.3 森林健康
        5.4.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分级
        5.4.2.1 森林健康评估指标体系
        5.4.2.2 森林健康程度分级
    5.5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的外部性分析
        5.5.1 森林的公共物品属性
        5.5.2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
        5.5.3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
    5.6 森林生物灾害孕灾环境稳定性管理
        5.6.1 森林生物灾害生物孕灾环境管理
        5.6.1.1 生态系统管理思路
        5.6.1.2 近自然林经营思路
        5.6.1.3 森林健康思路
        5.6.2 森林生物灾害非生物孕灾环境管理
        5.6.2.1 气候对策
        5.6.2.2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5.6.2.3 环境污染控制
6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管理
    6.1 基本概念
        6.1.1 自然灾害承灾体
        6.1.2 自然灾害承灾体脆弱性
        6.1.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
        6.1.4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
    6.2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分类
        6.2.1 森林价值体系
        6.2.1.1 狭义的经济价值
        6.2.1.2 涵养水源及保持水土
        6.2.1.3 清洁空气及降低噪音
        6.2.1.4 防风固沙与调节气候
        6.2.1.5 生态系统营养物质循环
        6.2.1.6 保持生物多样性
        6.2.1.7 释氧与汇碳
        6.2.2 森林价值受益人的类别划分
        6.2.2.1 特定受益人
        6.2.2.2 不特定受益人
        6.2.2.3 全体人类
        6.2.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的类别划分
        6.2.3.1 特定承灾体
        6.2.3.2 区域承灾体
        6.2.3.3 全球承灾体
    6.3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历史考察
        6.3.1 人类史早期
        6.3.2 人类史近期
        6.3.3 当代
    6.4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评估
        6.4.1 物理暴露性(V_e)
        6.4.2 灾损敏感性(V_s)
        6.4.3 应灾能力(V_d)
        6.4.3.1 基础应灾能力
        6.4.3.2 专项应灾能力
        6.4.4 问题与展望
    6.5 森林生物灾害承灾体脆弱性管理
        6.5.1 特定承灾体
        6.5.2 区域承灾体
        6.5.3 全球承灾体
7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
    7.1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的历史流变
        7.1.1 致灾因子管理阶段
        7.1.1.1 简单防治
        7.1.1.2 综合防治
        7.1.1.3 综合治理
        7.1.2 兼顾孕灾环境阶段
        7.1.2.1 生态控制
        7.1.2.2 持续治理
        7.1.2.3 森林健康
        7.1.3 灾害系统管理阶段
        7.1.3.1 灾害科学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7.1.3.2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概念
    7.2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目标
        7.2.1 根本目标
        7.2.2 具体目标
        7.2.2.1 短期目标
        7.2.2.2 中期目标
        7.2.2.3 长期目标
    7.3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主体(管理体制)
        7.3.1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的内涵
        7.3.1.1 一般自然灾害管理体制
        7.3.1.2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
        7.3.1.3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的二元化问题
        7.3.2 森林生物灾害入境管理体制
        7.3.2.1 新西兰模式
        7.3.2.2 美国模式
        7.3.2.3 日本模式
        7.3.2.4 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
        7.3.3 森林生物灾害境内管理体制
        7.3.3.1 国外通行的管理模式
        7.3.3.2 我国现行的管理模式
        7.3.4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体制改革
        7.3.4.1 现行体制的历史沿革
        7.3.4.2 现行体制的改革或完善
    7.4 森林生物灾害管理客体
        7.4.1 管理客体系统化
        7.4.2 森林生物灾害等级划分
        7.4.3 森林生物灾害成灾标准
    7.5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环境
        7.5.1 政治环境
        7.5.2 经济环境
        7.5.3 文化环境
    7.6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过程
        7.6.1 灾前管理
        7.6.2 灾中管理
        7.6.3 灾后管理
    7.7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的小结与讨论
        7.7.1 小结
        7.7.2 讨论
8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
    8.1 法律与森林生物灾害
    8.2 相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8.2.1 宪法
        8.2.2 法律
        8.2.2.1 森林法
        8.2.2.2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8.2.2.3 环境保护法
        8.2.2.4 其他法律
        8.2.3 行政法规
        8.2.3.1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8.2.3.2 植物检疫条例
        8.2.3.3 部分法律的施行条例
        8.2.3.4 其他行政法规
        8.2.4 部门规章
        8.2.4.1 林业部门
        8.2.4.2 质检部门
        8.2.4.3 环保部门
        8.2.4.4 农业部门
        8.2.4.5 其他部门
        8.2.5 地方性法规
        8.2.5.1 单行性地方法规
        8.2.5.2 配套性地方法规
        8.2.6 国际法律文件
        8.2.6.1 国际森林文书
        8.2.6.2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8.2.6.3 生物多样性公约
        8.2.6.4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8.2.6.5 其他国际法律文件
        8.2.7 非正式规范性法律文件
        8.2.7.1 政策文件
        8.2.7.2 法律解释
    8.3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体系
        8.3.1 立法目标
        8.3.2 法律概念
        8.3.3 基本原则
        8.3.3.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8.3.3.2 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
        8.3.4 主要制度
        8.3.4.1 检疫御灾制度(消除或降低致灾因子危险性)
        8.3.4.2 森林健康制度(提高孕灾环境稳定性)
        8.3.4.3 控灾减灾制度(降低承灾体脆弱性)
        8.3.5 保障机制
        8.3.5.1 法律责任
        8.3.5.2 激励措施
    8.4 森林生物灾害系统管理法制化的路径
        8.4.1 现有法律的解释性适用
        8.4.2 现有法律的修改
        8.4.3 制定新的法律
    8.5 讨论
        8.5.1 法律在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中的局限性
        8.5.2 森林生物灾害法制落实的困难性
        8.5.3 当代社会森林生物灾害的不可避免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1.1.1 林业的地位
        1.1.2 林业的作用
    1.2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1.2.2 我国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危害
        1.2.3 河南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
        1.2.4 郑州林业害虫等有害生物的发生现状
    1.3 林业害虫测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1.4 灯光诱测林业害虫现状
        1.4.1 黑光灯在林木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1.4.2 频振式杀虫灯在林业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1.4.3 自动虫情测报灯在林业害虫测报中的应用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标准地选择与自动虫情测报灯设置
        3.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3.2.3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灯诱林业昆虫总的种类与数量
    4.2 灯诱林业昆虫常见科以及种类
        4.2.1 灯诱林业昆虫常见科检索表
        4.2.2 灯下主要林业害虫的种类及数量
        4.2.3 灯下林业益虫种类与数量统计
    4.3 山区混交林与平原纯林害虫比较分析
    4.4 灯诱林业害虫总体数量变化
    4.5 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数量变化规律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4.6 鳞翅目主要科成虫数量变化动态
    4.7 主要种成虫的发生动态
        4.7.1 主要尺蛾成虫发生动态
        4.7.2 金龟子类成虫发生动态
        4.7.3 杨小舟蛾、小地老虎、松梢斑螟、优美苔蛾成虫的发生动态
        4.7.4 盗毒蛾、柳毒蛾、黄星雪灯蛾、桃六点天蛾成虫的发生动态
        4.7.5 灯下茶翅蝽成虫的发生动态
5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9)撑绿竹纸浆林的凋落物分解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竹林施肥及凋落物养分循环研究现状
        1.2.1 竹子施肥现状
        1.2.1.1 竹林施肥的理论基础
        1.2.1.2 竹林施肥方法
        1.2.1.3 竹林施肥种类及配比
        1.2.1.4 施肥时间与次数、施肥量
        1.2.1.5 施肥试验研究方法
        1.2.1.6 施肥的经济效益
        1.2.2 凋落物研究现状
        1.2.2.1 森林凋落物的概念
        1.2.2.2 凋落物量的研究方法
        1.2.2.3 凋落物量的影响因子
        1.2.2.4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方法
        1.2.2.5 凋落物分解动态变化
        1.2.3 撑绿竹的相关研究
        1.2.3.1 撑绿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1.2.3.2 引种
        1.2.3.3 繁殖育苗
        1.2.3.4 造林技术
        1.2.3.5 病虫害防治
第二章 撑绿竹凋落物分解动态研究
    2.1 研究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林分概况
    2.2 样品采集和分析
        2.2.1 凋落物量试验样品采集
        2.2.2 凋落物分解试验样品采集
        2.2.3 样品分析方法
        2.2.3.1 植物样品分析
        2.2.3.2 土壤样品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撑绿竹纸浆林凋落物数量、组成及月动态变化
        2.3.1.1 撑绿竹纸浆林凋落物数量、组成
        2.3.1.2 凋落物量的月动态变化
        2.3.2 撑绿竹纸浆林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及组成特征
        2.3.2.1 凋落物养分年归还量
        2.3.2.2 凋落物养分归还量的组成特征
        2.3.3 撑绿竹纸浆林凋落物分解的动态变化
        2.3.3.1 凋落物失重率的动态变化
        2.3.3.2 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周转期
        2.3.3.3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养分含量变化
        2.3.3.4 凋落物养分残留量和释放率的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撑绿竹平衡施肥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自然概况
        3.1.2 试验材料
        3.1.3 供试土壤情况
        3.1.4 试验方法
        3.1.5 试验测定方法
    3.2 撑绿竹配方施肥结果与分析
        3.2.1 试验区土壤肥力评价
        3.2.2 肥料效应模型的建立与极值判别
        3.2.3 单因素肥效分析
        3.2.3.1 氮肥的单因素肥效分析
        3.2.3.2 磷肥的单因素肥效分析
        3.2.3.3 钾肥的单因素肥效分析
        3.2.4 双因素的交互效应分析
        3.2.4.1 高肥区交互效应
        3.2.4.2 低肥区交互效应
        3.2.5 最佳产量的模拟寻优
        3.2.5.1 高肥区的模拟寻优
        3.2.5.2 低肥区的模拟寻优
        3.2.6 经济效益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1.1 撑绿竹纸浆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
        4.1.2 撑绿竹不同肥力条件下施肥对新竹产量的影响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10)基于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2.1 国内外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研究进展
        1.2.2 气候变化对林业灾害影响及应对策略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林业有害生物与林业生物灾害
        2.1.2 灾害管理与灾害风险管理
        2.1.3 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概述
        2.3.1 我国历史时期的林业生物灾害及其防治思想
        2.3.2 我国现代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2.3.3 国外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理论发展概述
第三章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
    3.1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现状
        3.1.1 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
        3.1.2 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及危害现状
    3.2 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因素分析
        3.2.1 气候变化对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影响
        3.2.2 影响林业生物灾害的其他因素
    3.3 林业生物灾害发展趋势分析
第四章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现状
    4.2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2.1 风险管理认识不足
        4.2.2 缺少法律及相关技术规范的保障
        4.2.3 资金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
        4.2.4 管理人员结构性分配不合理
        4.2.5 基础设施、防治技术相对落后
第五章 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
    5.1 林业生物灾害风险模型
    5.2 林业生物灾害风险评估
        5.2.1 危险性评估
        5.2.2 承灾体易损性评估
        5.2.3 暴露性评估
        5.2.4 防灾减灾能力评估
    5.3 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决策
    5.4 林业生物灾害风险处理
        5.4.1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
        5.4.2 主要的风险处理措施
第六章 基于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完善对策
    6.1 完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6.2 以风险评估为基础提高林业生物灾害防控能力
    6.3 以森林健康理论为指导降低承灾体易损性
    6.4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的资金投入
    6.5 加强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撑
    6.6 加强部门间沟通合作
    6.7 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新造林地蝗虫发生与防治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米老排培育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陈勇,唐昌亮,贾朋,孟诗原,李浩,钱磊,罗树凯,陈焕涛,杨红梅. 温带林业研究, 2020(01)
  • [2]陕西省旬邑县退耕还林还草效益与健康分析[D]. 万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 [3]广东省龙门县与武江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及其风险性评价[D]. 郭健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4]西双版纳农户林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D]. 辛姝玉.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大理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20112020)[D]. 石妍. 西南林业大学, 2012(05)
  • [6]山核桃生产潜力及其策略研究[D]. 吕秋菊. 浙江农林大学, 2011(05)
  • [7]森林生物灾害管理与法制研究[D]. 刘春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8]郑州地区主要林业害虫灯光诱测动态研究[D]. 李慧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4)
  • [9]撑绿竹纸浆林的凋落物分解与平衡施肥技术研究[D]. 郭岩辉.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5)
  • [10]基于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风险管理研究[D]. 肖俊豪. 兰州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新造林蝗虫发生及防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