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一、试析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地区间的劳动力转移(论文文献综述)

钟艳[1](2021)在《学术文本汉译中隐性因果关系的处理 ——《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报告以美国学者罗纳德·J·赫林(Ronald J.Herring)2015年编着的论文集Oxford Handbook of Food,Politics and Society(《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中的第11章和第12章作为翻译文本,该作品出版于2015年,暂无译本。源文本为政治经济类学术文本,具有概念准确,逻辑缜密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复杂的逻辑语义关系上。因果关系是学术类文本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逻辑语义关系。逻辑语义关系有显隐之分,如何有效识别隐含的逻辑语义关系是保证译文准确性的关键。因此,本次翻译实践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有效识别隐性因果关系,并根据具体语境采取不同的翻译技巧。笔者根据夸克对因果关系的分类,将因果关系分为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根据系统功能语法关于小句和词组的定义和分类,笔者发现翻译实践中的隐性直接因果关系和隐性间接因果关系均存在于小句之间及小句与词组之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要采取的是归化翻译策略,以及增译、转换和文内文外注释等翻译技巧。通过本次翻译实践和报告撰写,笔者提高了自身翻译和分析的能力,加深了对学术文本翻译的理解。同时希望此报告能够为学术文本中隐性因果关系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

何文岸[2](2020)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绿色革命”是印度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印度在独立之后农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粮食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1966年在经历尼赫鲁以制度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战略遭遇失败,印度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印度转变农业发展道路,选择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在“绿色革命”中印度主要通过农业科技的实施与推广来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绿色革命”的实施使印度成功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总体而言,印度在“绿色革命”中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是成功的,利大于弊。印度在“绿色革命”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下非洲国家和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思路。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重点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探讨国内和国际两个主要因素是如何推动印度“绿色革命”于1966年实施启动的。第二章主要探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实施主体以及具体措施。第三章主要分析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印度“绿色革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印度“绿色革命”评价,探析印度“绿色革命”对于非洲国家以及中国的启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利弊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印度今后的农业发展道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结语部分在总结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一个印度农业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印度“绿色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仍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卢全梅[3](2020)在《拉奥-辛格改革以来印度农业危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起印度农业发展,无论是对印度稍有了解的普通读者还是专业学者首先想到的都是“绿色革命”,而大家对“绿色革命”后印度农业的走向则关注较少。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并没有使印度农业真正实现现代转型。相反,在拉奥-辛格改革的背景下,印度农业逐渐陷入危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印度农业危机的最终形成也经历了漫长历程,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结果。论文划分为四章:第一章回顾了拉奥-辛格改革前印度农业的发展。自1947年至1991年,这段时期印度农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时期:尼赫鲁时期与绿色革命时期。在尼赫鲁执政时期,为解决严重的农业问题,尼赫鲁政府从制度层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土地改革,但是囿于当时的政治环境,被寄予厚望的土地改革成效有限,农业形势依旧严峻。1966年英吉拉·甘地上台,严重的农业问题以及政治形势倒逼甘地夫人拉开了绿色革命的帷幕,绿色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增产问题,但印度农业并未实现现代转变,也并未改变农业内卷化的实质。第二章论述了拉奥-辛格改革以来印度农业的发展。拉奥-辛格改革带来农业发展环境的变化,农业危机正是在改革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这场农业危机是一种农业生产危机和生态危机。农业增长急剧减速,跟不上人口增长,农业人口并未因为农业增速降低而出现下降,农业收益也抵不上所付成本,农业成为一个无利可图的职业;水资源紧缺和环境破坏问题严重;此外,印度各邦出现农民大量自杀的惨况。这些现象都说明改革后印度农业陷入危机。第三章分析了农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印度农业危机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国内因素看,首先与绿色革命后印度农业问题遗存有关,那时农业本就存在大量农民失业、农民普遍贫困、土地碎分化等问题;改革后经济结构转变对农业资金形成以及各产业间关系都形成重大影响;政府角色在改革中也遭到重塑,而对于政府在农业最终走向危机中所发挥作用的解读需放在印度独特的国家构建模式下进行。从国际因素来看,改革使得印度融入全球经济中,不平衡的贸易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都加重了印度农业和农民的脆弱性。第四章总结了农业危机的影响。农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印度农业的危机状态影响了印度的工业化进程,社会贫富差距与日俱增;“政治社会”与“公民社会”间的张力在农业危机的条件下也越加明显,昔日田园诗般的农村意象被打破,而农业危机则迫使农民远离故土,到城市谋生。印度农业危机发生于拉奥-辛格改革后,而这场危机也像一个窗口,使我们得以审视拉奥-辛格改革后各种新要素在印度这片土地上的博弈。

张文凤[4](2019)在《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印度创造的经济奇迹受到世界瞩目,与此同时,其突出的贫困问题也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印度社会因此显得复杂而怪异,一边是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而另一边是贫困引起的食不果腹。印度贫困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城市贫民窟也不乏贫困人口的身影。经济发展虽然是反贫困的有力工具和手段,但印度贫困问题的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诸如土地改革不彻底、种姓歧视、宗教信仰、分配制度的缺陷、经济发展失衡等的影响。尽管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印度的减贫效率,但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社会携手坚持,在反贫困工作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印度减贫成效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减贫目标并未实现。印度在当前阶段的减贫成效虽然不高,但其在减贫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其未来的减贫工作,也同样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结与思考。发展中国家将印度的反贫困经验和教训与本国的反贫困相结合,其中的经验借鉴学习,而教训则作前车之鉴,从而规避一些弯路。在反贫困过程中,要以政府为主导,在反贫困战略制定上要符合本国实际。同时团结国际国内各方力量,保证反贫困的资金来源,不断加大反贫困力度。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行更加合理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的成果更加倾向于一般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此外,要提高政府的执政效率,坚决打击贪污腐败,使政府的扶贫计划行之有效。这样,印度反贫困工作才会取得好的成效,为其经济可持续发展扫清一些障碍,从而助益其大国战略的实施。

夏胜[5](2018)在《资本深化、禀赋结构的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资本积累和劳动力转移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资本积累是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农业资本收益率偏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导致农业自身资本积累缓慢、社会资本进入动力不足;农村资本流出的虹吸效应引致的资本短缺,不可避免地威胁农业的自生能力和迟滞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户流动资本错配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了资本短缺的农业发展迟滞效应。中国农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然很突出”(2017年1号文件)。资本深化、禀赋结构的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研究,通过分析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的现状及其对禀赋配置结构的作用,系统研究给定资本约束条件下的要素配置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当前,资本深化不足制约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和农户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投资主体。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持续增加但总量仍然有限,无论是与农业自身的贡献还是与国际上的经验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金融信贷机构对农村资金的抽吸仍在持续,代表性地区农业信贷资金流失、存贷差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扭转;工商资本对农业的投资还存在着体制、政策、市场等方面的限制。农户的农业资本投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整体的资本投入水平。基于对宏观数据的观察发现,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事实上远高于其农业投入,消费途径的资本外流现象还比较突出,并不存在学界期待的通过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工资性收入支持农业发展的预期结果。农户作为农业投资的主体,其自身积累能力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农业经营水平的提高。农户资本积累不足的成因比较复杂,本文研究发现,劳动过密化、劳动力不完全商品化、土地资本化发展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户资本积累能力。虽然农村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日趋融合,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专业化,但二元体制的政策设计与农业过密化增长条件下的农民被迫进入市场的现实,导致农户完全市场行为人转变的目标难以实现。土地低度资本化提高了农民工城市流动的成本,土地资产收益缺失引致的农业收入低水平均衡,导致农户农业自身积累能力低下。土地低度资本化和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劳动力不完全商品化相互强化,降低了农户的资本积累能力;土地资本化不足导致的农地流转困难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加剧了遵从市场逻辑的农村资本外流。农业资本深化是现代农业深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发现,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来自劳均产出的提高,而非资本深化。究其根本,土地规模约束下的资本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提高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诸要素之间的协调配置,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本研究基于农户数据分析发现,通过改进要素配置,能够实现技术效率显着改进。农业资本获得高成本和农业劳动力不完全商品化导致的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在土地规模狭小和资本积累有限的制约下,使农户资本深化表现出化肥投入偏向。农业资本深化,需要通过要素的合理组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方式,提高要素生产效率和推动实际生产曲线外移。中国农业正在经历劳动集约和资本集约进程。化肥作为土地和劳动节约型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功不可没。由于存在劳动和土地节约的资本投入偏向,农户受土地规模狭小和资本积累有限的制约,表现出化肥投入偏向,从而导致中国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中国化肥的单位面积施用,1995年就超过欧美发达经济国家公认的225公斤/公顷警戒线。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面源污染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第一大责任者,农业也成为面源污染的直接受损者。我们的探索性研究发现,环境退化对农业增长的阻滞作用显着。环境污染导致实际农业产出与潜在产出间存在差距,环境退化已经成为中国农业增长的一大障碍。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投入规模与投入结构的关系,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绿色化。为此,需要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技术政策间的衔接和配合,将农业资本的深化与禀赋结构的优化有机结合,以卓有成效的提高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管辉[6](2018)在《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7年印度独立,宣告英国近200年殖民统治的终结。独立之后获得新生的印度,根据本国国情并借鉴他国经验,在批判地继承英帝国殖民遗产的同时,也确立起新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框架。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是,印度社会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重大的变动,中产阶级的崛起尤为引人关注。为此,阐明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历史演变过程,对深化印度社会的认识以及为现有的中产阶级理论或思想提供佐证或反证,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借鉴价值。中产阶级被认为是现代工业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所创造的中产阶级文化也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他们的形成与成长也是影响社会分层形态演变趋势和社会政治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与印度中产阶级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和潜力相比,目前的研究力度显然是无法匹配的。目前,虽然有关印度中产阶级的消费、娱乐、文化等领域的成果不少,但总体上说来,大多还是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做相应的研究,鲜少从现代化的视角出发,对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演变轨迹、结构成分、政治地位、婚姻家庭状况及对国家政策的影响等领域作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选题的出发点正基于此。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在吸收韦伯、涂尔干等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分层理论有益成分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关于阶级划分的理论,透过历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学科的多维视角,本文沿如下逻辑顺序对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进行了系统性考察和分析。第一章,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从历史的“纵轴”分时段考察印度中产阶级历史变迁过程。第五章,辨析了独立以来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间的联系。第六章,分析了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婚姻、生活方式与教育状况在历史“横轴”上的各个截面。最后,对印度中产阶级的近期转变、未来问题、提供的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中产化道路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论。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有如下收获。一是对南亚地区进行中产阶级的“个案研究”,结合史实,在现代化背景下考察印度中产阶级的历史变迁,厘清其60多年的兴替荣辱。二是拓展了史料的来源,使用了一些外国学者对印度部分地区所获得社会调查资料,以解决无法赴印实地调研和资料收集相对困难的问题,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阐明了现代化进程对印度中产阶级变化的影响,深入探讨了中产阶级与种姓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揭示印度中产阶级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形式和途径,认为印度独立以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呈现出一个“平稳——波动——平稳”的运行轨迹。四是论证了印度中央政府主导了印度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印度中产阶级兴衰荣辱背后的引领者和决定者,只有在国家主导下,才能逐步解决印度种姓阶级教派的纷争、社会政策与中产阶级的培育、中产阶级经济政治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婚姻家庭、教育投资等重要问题。此外还指出经济增长是印度中产阶级形成、发展和提升的最根本动因,中产阶级的壮大是战胜阶层与贫富分化的可行选项,也是形成强大社会凝聚力的关键,印度中产化理想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除了根据自身国情因地制宜的变通和创新之外,还需置身于开放和流变不拘的世界格局中,采用通行的准则来考量本国的中产阶级发展道路。毫无疑问,本文将澄清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历史演变的主要节点,展示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国家政策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构建超越西方经验的印度中产阶级理论分析框架。同时,为我们理解当代印度中产阶级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一种新的理解。

吴怀军[7](2017)在《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财政支农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应该得到合理的贯彻和执行。改进政府的财政支农政策,努力推动“三农”问题早日解决,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同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江苏省既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省份之一,也是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大省,江苏农村经济的平稳和繁荣,不仅关系到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的稳定和粮食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江苏通常可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这与全国东部、中部、西部的梯度发展特征非常相似,因此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全国也有一定的普遍性,需要在理论上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分类,2007年实行的财政收支分类改革导致财政支农支出划分口径和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前后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和连续性。理论上财政支农支出会全面影响农业生产,并可进行总量、结构与区域的优化配置,不过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虽然较多,但由于数据制约缺乏针对支农政策最新变化的详细分析。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为研究对象,通过政府财政部门获得各项原始数据,实证分析其对农业种植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为科学制定财政支农政策和高效利用资金提供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对财政支农支出进行深入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而且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显着,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也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理论依据是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可以构建财政支农支出规模、结构和区域配置的具体理论框架。在深入分析财政支农不同支出项目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总结借鉴了各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论文第二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江苏省财政支农政策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进步,但从支农广度和深度方面分析,投入规模相对于农村实际需求仍存在较大缺口。在构建理论模型基础上,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达到最优时边际产出为1,而计算发现江苏省目前仍高于1,支农规模配置的效率需要改进,未来还应进一步提高支农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努力达到40%以上的最佳标准。论文第三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为了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不同类别的支农支出必须与各自的产出弹性相适应,实际中则需要重点关注正向影响显着的支农项目。实证研究发现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种植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与带动作用,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的正向影响最为显着,农田建设保护和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效果相对弱些,而农业综合开发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最后对重点支农项目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农业补贴作用效果总体较好,未来应该重点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等优势项目,同时适当照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弱势项目。另外政府财政用于支持合作社发展的支出,对于种植业生产的正向影响也很明显,但由于资金支持规模限制其弹性系数还比较小,没有充分发挥其潜在影响效应,未来仍需加强重视。论文第四部分是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江苏省苏中、苏北地区的财政支农政策已取得很大进步,但支农力度和深度相比于苏南仍然差距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基本格局。根据财政支农投入不平衡指数和人均财政支农投入加权离差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目前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正在趋于缩小。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参考制度经济学中的“适应性效率”标准进行政策模式选择,省级财政层面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照顾和扶持,同时各地区根据资金需求和作用机制进行优化配置,保持总体平衡前提下积极增加五类支农支出中正向影响效应比较显着的支农项目。论文最后是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评价与技术效率研究。江苏省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运用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综合使用主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评价的数据包络分析法可得出准确判断。AHP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并不高,仍存在改进优化的空间,各市各地区绩效表现不尽相同,体现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和政策差异。从总体情况看,苏中、苏北地区目前相对领先苏南地区。DEA模型结果表明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同时存在结构失当和规模失衡问题,主要是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不匹配导致了技术效率低下。未来既要根据投影分析得到的松弛变量进行结构调整,也要根据所处规模报酬阶段进行规模调整。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相应政策建议:高度重视规模配置,积极增加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加大对苏中、苏北地区的政策支持;在科学优化结构配置基础上,积极推行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改革,努力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和层次;加强财政支农支出在区域间的优化配置,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选择科学灵活的运作模式;强化财政支农支出的监督管理与科学运用体系,努力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付会洋[8](2017)在《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为什么作为事农者的农民却不能从农业中获得生计的保障和尊严?本文尝试从政治过程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同时以中国一个普通村庄的农业变迁实践为载体来探索理解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真实处境。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历史比较研究法、实践过程研究法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具体路径为:从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着手对农业的政治过程做出详细阐释。本文的"政治过程"主要指对农业相关资源,如土地、水利、农资、农产品、劳动力等的控制和利用过程,以及控制和利用的目的和逻辑。在国际竞争层面上,本文主要考察了美苏争霸中的农业政治、"绿色革命"中的政治意蕴、农业自由贸易中的政治,以及全球食物主权运动的兴起与新农业政治。在国家主导发展的层面上,本文认为国内农业政策的制定深受国际竞争的影响。国际政治的现实性存在塑造了一个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并对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我国国内的农业政策制定亦不例外,它既是对国内农业发展方向的指引,也是对国际农业政治的应对和互动。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通过对历年"一号文件"进行文本挖掘,发现国内的农业政策形成了一套以经济为中心,以一体化、商品化、市场化、机械化和标准化为关键要素的相互交错的话语体系。这套体系的关键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正如它可以自动地吸纳并排斥一些对象一样,它也有一定的受益偏向,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甚至工商资本皆可从中获利,而相比之下,普通农民却获益寥寥。为理解农民的真实生产与生活处境,本文并未就此止步于政策文本的分析中,而是沿着政策所涵盖的不同方面深入到村庄层面,具体考察了政策导向下的土地分化过程、农田水利在集体与个体化进退中的政治困境、地方政府"为民致富"所主导的李子市场嵌入和影响、传统农业种植在市场化进程中所遭受的双重挤压及所发生的空间嬗变、农业家庭在打工与种地这一分工中的性别政治。研究发现:政策作为一种政治权威在国内自上而下的推行中并非毫无阻碍,地方社会权力结构会利用或消解这种权威,同时这种权威也会重塑或深化地方原有的权力结构。地方社会权力结构同国际经济与政治力量、国内政策权威一起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和形塑了国内农业的变迁路径。无论是在土地分配,还是在水利灌溉的组织工作中,经济都被作为一种新的控制方式引入了农业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农业关键资源的商品化带来了部分农民无缘享用资源的尴尬结果。李子市场的嵌入在为农户提供新的生计可能的同时,也使农户更深地卷入市场之中。生产以大市场为导向,捉摸不定的大市场又使农产品生产后难以销售,农民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传统的小麦种植因粮价低、不赚钱,以及农民日益高涨的货币化需求两重压力,使得农民不得不放弃。一方面,国际粮食价格不断拉低国内的粮价,使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不断降低,另一方面,教育、住房、人情往来等开销又不断拉高农民的消费水平。在这种经济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农业家庭需要从打工中获取更多收入以补贴家用。因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谁流谁守"成为一个问题,妇女在这一过程中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痛苦。总之,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一个社会领域,更是一个政治领域。关于农业的变迁也不仅仅是出于农民的利益而进行的变迁启动,更是出于国际竞争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曾泳心[9](2017)在《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及其影响、启示研究(1966-2004)》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60年代,印度遭遇严重的粮食危机,找寻到粮食迅速增产的方法迫在眉睫。此时,国际社会对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品种基因改造及其实现高产的关键投入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墨西哥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率先将此研究进行实践并大幅提高粮食产量,国际社会称此为“绿色革命”。1966年,印度英吉拉·甘地政府综合多方考虑最终决定采用此农业发展新战略,挑选旁遮普邦等农业条件突出的区域进行重点推行。旁遮普邦在扎实农业基础上继续构建完善的农业投入体系,利用高产品种创造了粮食增长与农业发展的“奇迹”并成为印度其他邦的重要示范。同时,旁遮普邦“绿色革命”对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等领域俱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集中研究印度“绿色革命”最为成功的地区---旁遮普邦,阐述其过程、成就及其影响,分析经验教训,最终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借鉴。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共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及意义、学术史回顾、概念及时段界定、理论依据与方法、研究思路、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部分回顾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国际、国内背景及其农业条件。该部分考察了“绿色革命”由来及印度政府为何坚决采用此农业新战略,并阐述旁遮普邦被选择为实施区域的主要原因。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表现、阶段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旁遮普邦“绿色革命”发展的有利因素,揭示其成功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旁遮普邦“绿色革命”对农业以外领域的深远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同时,对旁遮普邦“绿色革命”是否成功做出评判。最后,针对当前旁遮普邦农业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前景分析。第四部分根据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成就及其问题提炼经验教训,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镜鉴。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将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与第二次“绿色革命”进行对接,指出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仍旧存在较大的现实意义。

文晓凤[10](2016)在《基于要素流动的印度城乡关系演进及绩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协调发展既是学术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城乡关系协调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城乡间要素的配置效率以及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等。加快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之间良好关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普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并借鉴世界主要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在提炼城乡发展模式的同时,为我国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之一,其城乡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对印度城乡关系的分析和城乡发展模式的研究,从学术上有助于丰富城乡关系理论和相关案例,对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价值。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阐释了要素自由流动背景下的城乡关系演进模式、动力机制,要素非自由流动背景下城乡关系演进的阻力机制,以及两种模式下的城乡关系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绩效。然后从印度60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入手,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归纳法等,根据发展战略改变、要素流动特征、城乡联系等,将印度城乡关系的演进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比较了各个阶段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接着针对上述四个阶段,从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土地制度、种姓制度、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印度城乡关系演进的影响因素和阻力机制。再次运用实证分析法,基于城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指标,分析了城乡关系绩效。最后,针对城乡关系演进特征、阻力机制以及绩效,提出协调印度城乡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探索适合印度的城乡一体化道路,也对中国促进城乡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观点如下:(1)从理论上尝试阐释要素自由流动下的城乡关系演进模式及动力机制、要素非自由流动下的战略选择及阻力机制、要素流动与城乡关系绩效。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城镇化、聚集经济以及要素流动等,借鉴早期工业化国家的城乡发展历程,总结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和城镇化进程,进而从理论上阐释了要素自由背景下、由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主导的城乡关系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城乡独立发展、农村支持城市发展、城市主导发展、城乡对立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六个阶段;农业农村推动力、城市发展吸引力与辐射力是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要素非自由流动背景下发展战略、城乡政策、相关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城乡关系的演进;要素流动是否畅通将会影响城乡关系进而影响城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绩效。(2)从城乡间要素流动、产业联系以及印度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对印度城乡关系的演进进行了阶段划分和特征总结。印度独立以来的城乡关系演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以“土地改革”为标志的农业农村支持城市发展、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标志的城市偏向发展、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城乡关系缓和发展、以“经济改革”为标志的单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总体而言,城乡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要素流动动力不足,产业联系少,城乡差距大,城乡关系演进中虽然在不断调整,但整体出现非协调,城镇化进展缓慢。(3)印度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土地制度、种姓制度、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基础设施等,是影响城乡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城乡关系演进。印度优先发展重工业、缓慢发展制造业、快速推进信息产业等战略选择,在短期内促进了城市和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因为产业发展对劳动力吸纳能力有限、投资集中于城市而忽略农业农村等,从长期看,也带来了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进展缓慢等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负面影响制约。印度土地分配不均,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村贫困,农业农村推动力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关系改善。此外,印度种姓制度的存在、相对有限的人力资本存量、基础设施不足等,妨碍了农村劳动力乡-城转移的意愿、机会和渠道等。(4)印度城乡关系的不协调带来缓慢的城镇化进程、逐步扩大的城乡差距以及社会问题;针对城乡关系演进中的问题及后果,提出畅通城乡间要素流动、协调中国城乡发展的启示。减少城市偏向,实施城乡关联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制造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占工业的比重;强化制度创新,逐步消除阻碍城乡共同发展的制度因素;加快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发挥人力资本优势;逐步完善城乡各项基础设施,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便于城乡间互动交流、加强联系。

二、试析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地区间的劳动力转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地区间的劳动力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文本汉译中隐性因果关系的处理 ——《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任务描述
    1.1 任务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2 翻译计划
    2.3 翻译过程
    2.4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隐性直接因果关系的处理
        3.1.1 小句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3.1.2 小句与词组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3.2 隐性间接因果关系的处理
        3.2.1 小句之间的间接因果关系
        3.2.2 小句与词组间的间接因果关系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翻译心得体会
    4.2 翻译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2)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论文重难点、创新以及研究思路
        1.重难点
        (1)重点
        (2)难点
        2.创新之处
        3.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一)经济根源
        (二)政治根源
        (三)社会根源
    二、国外背景
        (一)墨西哥“绿色革命”的启示
        (二)美国及私人基金会对印度农业的援助
        (三)国际组织的推动
第二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
        (一)印度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国际农业科技发展与传播的推动
    二、农业科技实施的主体
        (一)政府
        (二)企业
        (三)农业大学
        (四)科研机构
        (五)农民
    三、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发展农业教育和培训
        (二)增加高产良种作物面积
        (三)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引进和培育高产良种作物品种
        (六)推广灌溉技术
第三章“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影响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二、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4.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消极影响
        1.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加剧农村两极分化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农村失业问题出现
第四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评价及启示
    一、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成败的评价
    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展望
    三、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一)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非洲国家的参考作用
        (三)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的启示
        (四)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教训
        1.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土地改革对农业发展的关键性
        3.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发展
        4.实现农业协调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拉奥-辛格改革以来印度农业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概念界定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点
        (三) 概念界定
第一章 拉奥-辛格改革前的印度农业发展
    第一节 尼赫鲁时代印度的农业发展:制度变革的成功和局限
        (一) 尼赫鲁时期农业改革的背景
        (二) 农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 制度改革的成功与局限
    第二节 绿色革命期间印度的农业发展:技术变革和农业转型
        (一) 印度后尼赫鲁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绿色革命”的发端
        (二) 印度绿色革命的具体内容
        (三) 绿色革命后印度农业的转变
第二章 拉奥-辛格改革以来印度的农业发展:后转型时代的危机
    第一节 拉奥-辛格改革和印度农业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后转型时代农业危机的具体表现
        (一) 农业生产的危机
        (二) 农业生态的危机
        (三) 农民自杀现象突出
第三章 农业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农业危机发生的国内因素
        (一) 绿色革命后农业的痼疾
        (二) 经济结构转变以及对农业的制约
        (三) 政府的应对与“缺失”
    第二节 农业危机发生的国际因素:全球化的影响
        (一) “自由贸易”还是“强制贸易”?
        (二) “失窃的收成”:全球资本对印度农业的窃夺
第四章 农业危机的影响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农业困境与缓慢的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对政治的影响:“两种社会”的对立
    第三节 对农民的影响:农民的边缘化与观念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贫困问题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一) 贫困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1、贫困的定义
        2、贫困标准
        3、贫困的分类
        4、贫困理论
        (二) 反贫困的概念及理论
        1、反贫困的概念
        2、世界反贫困的时序档案
        3、反贫困战略
第一章 印度的贫困状况及特征
    第一节 印度的贫困状况概述
        一、全国水平的贫困状况
        二、农村地区的贫困状况
        三、城市地区的贫困状况
    第二节 印度贫困问题的特征
        一、贫困人口数量庞大
        二、各邦之间和邦内城乡的贫困现状差异显着
        三、弱势群体成为“贫困大军”
第二章 印度贫困的根源
    第一节 贫困的历史根源追溯
        一、种姓制度的影响
        二、土地改革不彻底
        三、英国的殖民掠夺与剥削
    第二节 导致贫困的经济因素
        一、经济增长质量不高
        二、收入再分配不公平
        三、经济发展失衡和高失业率
    第三节 导致贫困的政治因素
        一、政府执政效率低
        二、贪污腐败严重
    第四节 导致贫困的社会文化因素
        一、宗教矛盾与轻物质的思想的影响
        二、人口数量庞大且整体素质偏低
第三章 印度反贫困的进程及措施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一、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一)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经济发展
        (二) 自由化改革前缓慢且不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
        (三) 1947年到自由化改革前的反贫困进程
        二、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进程
        (一) 自由化改革后的经济发展
        (二) 自由化改革后持续地较高速地经济增长态势
        (三) 自由化改革后的反贫困进程
    第二节 印度政府的反贫困计划及战略
        一、制定保障就业权利的法案
        二、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计划
        三、包容性经济增长发展战略
        四、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反贫困网络体系
    第三节 非印度政府主导的反贫困行动
        一、印度民间组织的反贫困行动
        二、印度私营部门对减贫的助力
        三、国外资金的注入与国际组织的援助
第四章 印度反贫困效果评估
    第一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果概况
        一、贫困率总体下降
        二、基础教育有所改善和扫盲有所进展
        三、医疗卫生事业有所发展
        四、基础设施继续建设并加强完善
    第二节 印度反贫困的成效不高
        一、贫困人口数量居高不下
        二、包容性增长“不包容”
        三、政府主导的减贫计划问题不断
        四、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状况糟糕
        五、基础教育仍然薄弱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资本深化、禀赋结构的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内容概述
    1.5 研究方法
    1.6 数据来源
    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
        1.7.2 主要不足
        1.7.3 可能的研究拓展
2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古典经济增长研究
        2.1.2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2.1.3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2.2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2.2.1 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卢卡斯之谜”
        2.2.2 储蓄与投资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
    2.3 政府政策与农业绿色发展
        2.3.1 政府公共投资与农业生产绿色化
        2.3.2 世界农业与环境政策协调机制发展
        2.3.3 中国农业与环境政策协调机制设计困境
    2.4 简短结论
3 中国农业资本深化:现状与困境
    3.1 中国农业资本投资现状
        3.1.1 中国资本形成现状
        3.1.2 中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3.2 中国不同投资主体农业投资变动趋势
        3.2.1 政府财政支农投资下降趋势
        3.2.2 农户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非农化趋势
        3.2.3 工商资本农业投资的地域和行业特征
    3.3 中国宏观经济资本深化趋势
        3.3.1 资本深化宏观度量研究现状
        3.3.2 中国宏观经济资本深化趋势
    3.4 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困境
        3.4.1 中国农业资本积累不足
        3.4.2 农村投资的非农化趋势
        3.4.3 农民收入低下的资本积累制约
    3.5 资本获得约束下的农业增长效率制约
        3.5.1 资本深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
        3.5.2 资本获得约束下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3.5.3 资本深化制约下的贫困恶性循环
    3.6 简短结论
4 禀赋配置约束的农户资本积累制约
    4.1 农业劳动过密下的农户收入制约
        4.1.1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
        4.1.2 中国农业劳动过密化演进趋势
        4.1.3 劳动过密下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停滞
        4.1.4 农业过密化与农业劳动不完全商品化
    4.2 土地资本化不足的农户资本积累制约
        4.2.1 中国土地资本化发展现状
        4.2.2 农户资产性收入限制下的资本积累制约
    4.3 禀赋配置约束与农户资本积累制约
        4.3.1 商品经济逻辑下的农业资本积累制约
        4.3.2 劳动力不完全商品化下的农业资本积累制约
        4.3.3 劳动与土地市场不协调发展引致的资本外流
    4.4 简短结论
5 禀赋约束、资本深化偏向的农户要素配置扭曲
    5.1 土地禀赋约束与农业发展
        5.1.1 土地资本与经济发展
        5.1.2 土地规模可变的资本、劳动投入与农业产出
    5.2 农户禀赋配置结构变化及其生产效率影响
        5.2.1 农户禀赋配置的化肥投入偏向
        5.2.2 土地约束下的农户禀赋配置及其平均产出
        5.2.3 农户单要素生产率测度
    5.3 土地规模变化的农业生产效率影响
    5.4 土地规模与农业要素扭曲
        5.4.1 要素配置扭曲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
        5.4.2 中国禀赋配置扭曲的制度根源
    5.5 简短结论
6 要素禀赋约束、农户化肥投入偏向的农业增长阻滞效应
    6.1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的面源污染
        6.1.1 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
        6.1.2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趋势
        6.1.3 化肥施用的农业面源污染
    6.2 资本深化、技术选择与化肥施用
        6.2.1 要素禀赋引致的机械对劳动的替代
        6.2.2 资本深化与禀赋结构
        6.2.3 禀赋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演化
        6.2.4 农业内在结构演进的面源污染影响
    6.3 禀赋投入与中国农业增长
        6.3.1 禀赋投入变化与农业增长
        6.3.2 禀赋投入的中国农业增长贡献
    6.4 环境退化的农业效率阻滞
        6.4.1 环境退化与农业增长
        6.4.2 环境退化的农业增长阻滞
    6.5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6.5.1 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
        6.5.2 农业政策设计:美国经验及其中国启示
    6.6 简短结论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6)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既有的印度中产阶级研究回顾
    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创新及局限
第一章 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溯源
        一﹑社会不平等与分层
        二、社会分层研究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分层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社会分层理论分析
        五、本文的研究策略——现代化视角下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阶级、阶层与群体
        二、与“中产”相关的类似概念
        三、谁是中产阶级?——中产阶级的界定
第二章 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中产阶级
    第一节 印度传统社会的群体与分层
        一、印度社会中的群体
        二、阶级、社群还是种姓?——“印度化”的阶级分析
    第二节 印度中产阶级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古代印度社会专制的基础
        二、莫卧儿时期——中产阶级的萌芽
    第三节 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一、印度中产阶级的形成
        二、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构成
        三、殖民地时期印度中产阶级的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经济改革前印度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迁
    第一节 印度现代化的开启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一、尼赫鲁时期:现代化的开启
        二、经济计划的执行与中产阶级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基本状况
        一、一项意义深远的调查——印度城市中产阶级的画像
        二、数据得出的结论
    第三节 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与中产阶级的变动
        一、印度土地改革及其影响
        二、绿色革命与农村中产阶级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改革前印度中产阶级变迁的原因
        一、国家主导下的发展政策
        二、经济结构调整
        三、城乡结构变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一节 1990年以来的印度“新”中产阶级
        一、“旧”中产阶级:殖民地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
        二、新中产阶级:20世纪90年代自由化改革以来
    第二节 经济改革以来印度中产阶级的状况
        一、经济改革过程简述
        二、印度中产阶级的壮大
    第三节 “新”中产阶级的典型:印度IT业的从业者
        一、印度IT业状况
        二、IT从业人员的描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独立以来的印度中产阶级与政治稳定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意识
        一、变化无常,随波逐流
        二、冷漠疏离,令人失望
        三、从认同政教分离到支持印度教复兴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
        一、“强权”抑或“自由”:20世纪70年代的激进运动
        二、从“世俗”转向“神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产阶级
        三、融合与重塑:印度教特性对中产阶级的影响
    第三节 中产阶级的思想困惑及其政治惰性
        一、思想困惑
        二、政治惰性及其消极影响
    第四节 政治稳定的挑战
        一、国大党势力的衰弱
        二、印度教的复兴
        三、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度独立以来中产阶级的婚姻、生活方式及教育状况
    第一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婚姻
        一、历史背景述论
        二、印度独立后妇女地位的提高
        三、择偶标准
        四、夫妻关系
    第二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方式
        二、多元化的饮食
        三、时尚化的休闲
        四、精致化的文化
    第三节 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教育状况
        一、独立以来印度教育的发展
        二、文化资本:一种理论
        三、教育与中产阶级知识精英的官僚化
        四、中产阶级知识精英:文化资本积累机制的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1.4.1 技术路线图
        1.4.2 数据来源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市场失灵理论和需求管理理论
        2.1.2 经济增长理论
        2.1.3 公共产品理论
        2.1.4 农业投资理论
        2.1.5 公共财政理论
        2.1.6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2.2.2 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
        2.2.3 文献评述
3 财政支农支出的经济学分析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3.1.1 财政支农支出
        3.1.2 农业生产
        3.1.3 农民
        3.1.4 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
    3.2 政府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3.2.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3.2.2 农业是弱质产业,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冲击
        3.2.3 农业生产的正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征非常显着
        3.2.4 农业部门投资回报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
    3.3 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理论分析
        3.3.1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框架
        3.3.2 基于凯恩斯主义IS-LM模型的分析
        3.3.3 基于凯恩斯主义AD-AS模型的分析
    3.4 财政支农支出不同分项支出的作用机制分析
    3.5 财政支农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3.5.1 WTO《农业协议》及国内支持规则
        3.5.2 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3.5.3 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支农政策
        3.5.4 国外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3.6 本章小结
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配置分析
    4.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变化
    4.2 江苏省财政支农总量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4.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配置
        4.3.1 理论模型的构建
        4.3.2 数据处理与计量分析
        4.3.3 最优规模配置的判断
    4.4 本章小结
5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配置分析
    5.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变化及其不足
    5.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最优结构配置
        5.2.1 理论模型的推导
        5.2.2 实证模型的构建
        5.2.3 数据处理与变量说明
        5.2.4 面板数据模型
        5.2.5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2.6 财政改革前后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5.2.7 估计结果讨论与结构配置效率的判断
    5.3 农业补贴支出视角下种植业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农业生产补贴政策现状
        5.3.2 种植业生产效率测算的研究方法
        5.3.3 效率测算SFA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5.3.4 农业补贴视角下技术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5.4 农业合作经营支出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
        5.4.1 江苏省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5.4.2 模型设定
        5.4.3 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
        5.4.4 模型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配置分析
    6.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格局
        6.1.1 江苏省区域划分与地区发展差异
        6.1.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空间非均衡分布
    6.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的地区差距:指标度量与结构分解
        6.2.1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力度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6.2.2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规模的地区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6.2.3 江苏省区域财政支农投入地区差距的结构分解
    6.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区域配置分析
        6.3.1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区域配置的效率优化
        6.3.2 财政支农支出影响效应的区域差异与区域配置效率的判断
    6.4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与技术效率
    7.1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政策效果的现状分析
    7.2 基于AHP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绩效评价研究
        7.2.1 层次分析法(AHP)
        7.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2.3 构造判断矩阵、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7.2.4 代入指标数值进行支农绩效的具体测算与结果讨论
    7.3 基于DEA模型的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技术效率分析
        7.3.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7.3.2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技术效率
        7.3.3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
        7.3.4 江苏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报酬阶段与投入产出投影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1.5 研究地点
第二章 国际农业政治的表现及其影响
    2.1 美苏争霸中的农业政治
    2.2 绿色革命的政治意蕴
    2.3 农业自由贸易中的政治
    2.4 食物主权运动与新农业政治
    2.5 小结
第三章 国际政治视角下的国内农业政策浅析
    3.1 国际政治的现实性存在
    3.2 以经济为中心的农业政策话语体系
    3.3 对国际农业政治的应对分析
    3.4 政策偏向:谁可以得到什么?
    3.5 小结
第四章 分田与承包:政策导向下的土地分化过程
    4.1 李村土地的分布与分配
    4.2 土地均分与家庭周期变动
    4.3 土地承包的政治生态分析
    4.4 耕者均田的七队与"失去土地"的八队
    4.5 小结
第五章 集体与个体:农田水利进退中的政治困境
    5.1 不同政治时代李村的农田水利组织方式
    5.2 集体投资、个体经营:当前水利灌溉的一种组织形式
    5.3 集体灌溉的衰退与个体灌溉的兴起
    5.4 灌溉用水"被挤压"及村民的反应
    5.5 小结
第六章 李子种植:政府主导的市场嵌入及其影响
    6.1 政府主导的李子市场嵌入
    6.2 市场导向的李子生产与销售
    6.3 市场与规模化问题
    6.4 市场嵌入社会
    6.5 经济力量的无声强制及其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双重挤压:市场化进程中农业生存空间的嬗变
    7.1 农民为什么放弃种植小麦?
    7.2 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挤压
    7.3 高涨的货币化需求
    7.4 货币化需求被激发的政治过程
    7.5 作为生活空间的农业
    7.6 小结
第八章 打工与种地:农业家庭分工中的性别政治
    8.1 李村农业家庭流动与留守情况
    8.2 "男工女耕"中的性别政治
    8.3 留守丈夫视角下的性别政治
    8.4 不同性别留守老人对夫妻外出决策的影响
    8.5 农业女性化了吗?
    8.6 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9.1 农业的政治过程与农业变迁
    9.2 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
    9.3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
    9.4 对政策制定的启示
    9.5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人简介
附录二:历年"一号文件"关键词频统计结果
致谢
个人简介

(9)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及其影响、启示研究(1966-200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重难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印度农业新模式诞生与旁遮普邦农业条件
    (一) 国际环境
        1. 国际农业新技术的发展与分享
        2. 墨西哥农业现代化发展给予重要参考
        3. 东南亚水稻革命提供最直接案例
        4. 美国及其私人基金与国际组织援助
    (二) 国内环境
        1. 经济根源
        2. 社会根源
        3. 政治根源
    (三) 旁遮普邦农业条件
        1. 区域状况突出
        2. 农业文化历史悠久
        3. 农业基础扎实
        4. 灌溉设施存量充足
二、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实施及发展
    (一)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突出表现
    (二)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主要阶段
    (三)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主要特征
        1. 粮食增产迅速
        2. 农业发展多管齐下
        3. 资本投入强度高
        4. 存在作物差异与区域差异
    (四)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具体施展
        1. 农业科学的持续性研究
        2. 农作物高产品种的培育与推广
        3. 高产品种相关的现代化投入
        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 农业的结构性支持
二、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 旁遮普邦经济实现跨步发展
        2. 旁遮普邦人均收入提升
        3. 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发展
        4. 缩小旁遮普邦城乡差距
        5. 维护印度国家稳定
        6. 推动印度农业现代化发展
    (二) 消极影响
        1. 农业增长势头下滑
        2. 种植模式单一
        3.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4. 农民自杀现象频发
        5. 农民收入不平等
    (三)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成败分析
    (四) 展望旁遮普邦农业未来发展前景
        1. 农业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有望改善
        2. 政府鼓励与市场紧密结合
        3. 拥有世界级的国内巨大消费市场
四、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之于世界的启示
    (一)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宝贵经验
        1. 农业发展对于消除贫困的重要性
        2. 农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关键作用
        3.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对于非洲国家的参考作用
        4.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与中国农业的紧密联系
    (二) 旁遮普邦“绿色革命”的深刻教训
        1. 土地改革对印度意义重大
        2.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3. 农业发展应当注重区域平衡
        4. 印度经济结构有待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基于要素流动的印度城乡关系演进及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动力与绩效
    2.1 要素自由流动下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
        2.1.1 城乡独立发展阶段
        2.1.2 农村支持城市发展阶段
        2.1.3 城市主导发展阶段
        2.1.4 城乡对立发展阶段
        2.1.5 城市带动农村发展阶段
        2.1.6 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
    2.2 要素自由流动下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机制
        2.2.1 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力
        2.2.2 城市发展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2.3 要素非自由流动下城乡关系演进的阻力因素
        2.3.1 城市偏向发展战略
        2.3.2 城乡发展政策
        2.3.3 相关制度与观念
    2.4 要素流动与城乡关系演进绩效
        2.4.1 城乡关系与城镇化发展
        2.4.2 城乡关系与经济发展
        2.4.3 城乡关系与社会发展
    2.5 小结
第3章 印度城乡关系演进的阶段与特征
    3.1 以“土地改革”为标志的农业农村支持城市发展(1947-1955年)
    3.2 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标志的城市偏向发展(1956-1965年)
        3.2.1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3.2.2 农业发展被忽视
    3.3 以“绿色革命”为标志的城乡关系缓和发展(1965-1990年)
    3.4 以“经济改革”为标志的单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1991-2015年)
        3.4.1 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
        3.4.2 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城市快速发展
    3.5 城乡关系及其演进的总体判定
        3.5.1 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突出
        3.5.2 城乡间产业联系弱
        3.5.3 城乡间要素流动不畅
        3.5.4 农村贫困和城市病较为严重
    3.6 小结
第4章 印度城乡间要素流动的影响因素与阻力机制
    4.1 产业发展战略导向下的城市弱吸引力
        4.1.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4.1.2 缓慢发展制造业的战略
        4.1.3 快速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
    4.2 土地制度约束下的农村贫困与推力缺失
        4.2.1 土地分配不均衡现状
        4.2.2 土地分配不均衡制约城乡协调发展
    4.3 种姓制度降低了劳动力乡-城流动的意愿和机会
        4.3.1 教育的不平等限制了农村劳动力技能的提升
        4.3.2 工作机会不均等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4.3.3 种姓间的冲突减小了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积极性
        4.3.4 种姓的落后思想消磨了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竞争意识
    4.4 落后的人力资本制约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4.4.1 人力资本落后现状
        4.4.2 人力资本对城乡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4.5 通道不畅进一步阻碍了城乡间要素流动
        4.5.1 基础设施现状
        4.5.2 基础设施对城乡关系影响的机理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印度城乡关系的绩效分析
    5.1 城乡关系与印度缓慢的城镇化进程
        5.1.1 城镇化演进阶段
        5.1.2 城镇化进程缓慢
        5.1.3 原因解释
    5.2 城乡关系与印度经济二元发展
        5.2.1 城乡二元经济指标
        5.2.2 结果分析
    5.3 城乡关系与印度社会二元发展
        5.3.1 城乡公共服务不均衡发展
        5.3.2 城乡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差距
第6章 推进印度城乡协调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6.1 实施城乡关联发展战略
    6.2 促进农业发展
    6.3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6.4 强化制度创新
    6.5 重点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事业
    6.6 完善各项基础设施
    6.7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四、试析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地区间的劳动力转移(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文本汉译中隐性因果关系的处理 ——《牛津手册:食品、政治与社会》的翻译实践报告[D]. 钟艳.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D]. 何文岸.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拉奥-辛格改革以来印度农业危机研究[D]. 卢全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印度的贫困问题:源与流[D]. 张文凤. 云南大学, 2019(03)
  • [5]资本深化、禀赋结构的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研究[D]. 夏胜. 浙江大学, 2018(03)
  • [6]理想与现实:印度独立以来的中产阶级研究[D]. 管辉. 云南大学, 2018(12)
  • [7]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基于江苏省种植业的实证分析[D]. 吴怀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8]农业的政治过程:国际竞争及国家主导发展下的农业变迁[D]. 付会洋.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9]印度旁遮普邦农业发展及其影响、启示研究(1966-2004)[D]. 曾泳心.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1)
  • [10]基于要素流动的印度城乡关系演进及绩效分析[D]. 文晓凤. 山西财经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印度绿色革命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