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

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

一、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论文文献综述)

向龙,程东升,董鹏曙,宋若愚[1](2021)在《雷达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为全面提高雷达装备教学效益,根据实战化教学要求和装备教学现状,提出了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三阶段递进式教学目标、构建以实战化和模块化为特征的教学内容体系、实施以作战任务为牵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和推行以岗位能力生成为标准的综合训练考核方式等改革措施和途径。教学改革实践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工作为雷达装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借鉴与指导。

王海东,曹建平,高富东,时立攀,纪纲[2](2021)在《基于“认识-方法-实践”相统一的军校课程实战化重构研究——以舰载机起飞装置与运用课程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实战化教学最终要落实到课程的实战化,课程的实战化重构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应在把握实战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和"实践"三个层面统筹推进。本研究依托生长军官任职培训舰载机起飞装置与运用课程实战化重构的实践经验,论述了军校课程实战化重构在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需要关注的一系列关键问题。首先,在思想认识上要统一到原有课程体系不适应实战化教学要求的瓶颈问题上;其次,在方法手段上要聚焦到课程实战化重构应重点关注的关键环节和抓手上;最后,在实践推进上要落实到课程顶层设计、课程保障条件和课程教学组织一体化实施上。舰载机起飞装置与运用课程经过系统化的重构,基本形成了教学内容紧贴实战要求、教学条件紧贴实装训练、教学模式紧贴实战训练的新型课程内容体系,取得了显着的教学和训练效益,这说明了军校课程实战化重构在"认识-方法-实践"三个层面进行统筹推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杨秀芹,姚海燕[3](2020)在《深化内容改革,提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质量》文中指出院校任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梳理教学内容体系,系统推进课程内容改革;更新教学观念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王海东,高富东,曹海龙[4](2020)在《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竞争和对抗激烈的军事领域,只有以创新精神开展实战化教学改革,才能使军队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的需要。该研究针对实战化教学改革存在的典型误区,以航母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舰载机起飞装置与运用"为例进行了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首先,深入分析了改革前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按纲施训、能力为本和综合评价三原则;然后,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评机制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实战化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思路和实践探索方法,所形成的经验和方法有效推动了航母舰面航空保障装备的课程体系建设,对其他装备课程的实战化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宋彬,孔凡,向凯全,韩兰懿[5](2019)在《车辆运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理念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深入推进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改革,科学地组织实施实战化教学训练,在客观分析车辆运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践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的本质内涵,提出了"一个核心、两个贴近、两个着眼、三个做"的实战化教学理念。

赵俊业[6](2018)在《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军队院校正在按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要求,深化教育训练改革,逐步推进教育训练与实战一体化,军队院校呈现出了围绕实战搞教学、着眼打赢育人才的良好势头。但军队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距“聚焦实战、靠拢部队”和“能打仗、打胜仗”的战略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培养的生长军官素质并不能完全符合部队需求。开展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理清教育、训练、实战三者之间的关系,找准提高军队院校教育水平的着力点,打通其实现途径是主动应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现实需要,是落实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前院校毕业人才“水土不服”现实难题的重要课题,更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论文从梳理国内外关于院校教育训练实战化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和界定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研究了其发展历程、内在规律,奠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宏观和微观、内在和外在等多视角对“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策略、新思路以及“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进行分析,优化了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型,并从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健全配套长效机制、优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董又红[7](2017)在《军队信息化培训全过程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信息化战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信息人才,建设一支科技含量足、信息化素养高的军队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重要保障;而现代信息战注重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这不仅要求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系统的互联互通与深度融合,同时也需要大量高素质信息化人才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习主席指出:要继续办好全军高级干部信息化建设培训班,为我军高级干部提高信息化素养和带兵打仗实际本领作出更大贡献[1]。这一指示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军军事高科技培训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指导。当前,军队信息化培训已开展多年,效果显着,而新军事变革使得传统的培训已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培训过程中存在诸如需求论证不充分、培训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规章制度不太完善、培训监督考核落实不佳、培训质量难以迅速形成战斗力、培训缺乏反馈修正等问题。新形势下迫切需要立足部队与实战需要,对军队信息化培训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分析与论证,以期使信息化培训更加贴近实战与部队,形成有效战斗力。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在阐述当前国内外军事信息化知识与技术培训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培训管理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从培训管理的全过程出发,对当前军队信息化培训项目管理的现状与不足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从需求论证、计划部署、组织实施、规章制度、内容安排、过程监督、评价反馈和信息化管理手段支撑等方面展开讨论;而后阐述了军队信息化培训及其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对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基于培训管理的全流程,构建了军队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培训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步骤、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内容、培训质量评价流程和培训管理工作分解结构;(3)以某院校的高级干部培训为例,采用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云重心定量评价方法,对其整个培训过程与培训质量管理进行整体监督与跟踪,采用专家打分与定量数值处理方法,给出了较为精确的各指标培训质量衡量值,以期找出当前军队信息化培训过程管理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与建议。本文有助于摸清当前军队信息化培训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查找出影响培训质量与效果的影响因素,为军队信息化培训管理与质量评价提供了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有益于提高军队信息化培训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培训质量。

张鲁沙[8](2017)在《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领导管理能力是军队院校合训学员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员今后担任基层指挥员实施军事领导和管理工作的根基。培养和提高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是建设信息化军队、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也是当前军队合训院校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现实任务。但当前的军队院校在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对提高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军队干部素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军队院校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展开了研究。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管理学的相关原理,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对军队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军队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构建了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并对这些模型进行了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一些解决学员领导管理实践能力的思路与设想。最后,以某学员队为例,对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结合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及建议,对建设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出了许多探索性意见。本论文以培养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基础为主线,以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基础的基本标准、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为前提,主要对培养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实践、基本方法上进行归纳和梳理,用部队实际问题牵引教学,通过教学解决问题,提升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全面提高学员的领导管理能力,为他们的第一任职打下良好基础,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需求。

许翔杰[9](2017)在《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和战时之分,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之别,而战场上的胜负,更多的取决于战争准备。要做好战争准备,唯独靠强军兴军,而人才兴方能军队兴。军事院校MAP是新型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培养关系到我军新质战斗力生成。研究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对于摸索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特点和规律,推进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研究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和构建了“培养模式”研究的概念框架:“培养模式”是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和“质量管理”五个要素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探讨的问题是: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研究的具体问题是: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的现状、问题及改进要求?在研究发现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实战化背景下、不同于地方高校的,具有我军特色的MAP培养模式。根据“培养模式”概念框架和研究问题,研究者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全体军事院校MAP研究生,共计81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5位军事教育专家、军事教育工作者、一线部队人员和部分MAP研究生,其中军事教育专家15位,军事教育工作者10位,一线部队人员10位,MAP研究生10位,进行访谈。收集了军事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应用心理硕士人才培养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地方高校MAP培养模式相比,军事院校更突出军事教育特色和军人职业特殊性,聚焦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强调部队作战能力建设。但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上,宣传教育及贯彻力度不够,系统设定值参差不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不突出,包含创新精神培养不足;课程设置上,选修课程比例有待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主观化不规范现象,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之间关联度有待提高,课程设置的训练、研究和作战融合性不够,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方式上,案例式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部队实践欠缺且实施中落实少,职业能力培养与基础理论教育间统筹不足,教学中训练量偏少;师资队伍上,部队导师带教指导力度不够,多数院校导师遵循学术型带教方式,带教效果受到影响;质量管理上,培养质量反馈机制不健全,考核方式不适应专业学位培养要求,教管结合不够,质量管理统筹性不强。军事院校MAP教育培养过程中未能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加以有机整合,与适应实战要求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适应实战化要求,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需要做以下改进:在培养目标上要聚焦岗位需求,体现职业素养,坚持战斗力标准和创新精神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实战,突显课程对出学员岗位能力的塑造,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在教学方式上要突出案例战例式教学的核心地位,加大实践式教学力度,发挥问题式教学引导作用;在师资队伍上要更新导师教育理念,丰富导师带教经验,帮助研究生融入部队;在质量管理上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完善考核评估机制。根据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改进在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培养过程必须进一步贴近和适应实战要求,将军事训练、军事研究和军事作战进行有机整合。为此,在借鉴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及沉浸理论、系统科学论基础上,研究者尝试构建了军事院校MAP训研战培养模式,并分析了这一模式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这一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训研战培养模式是训练、研究和作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以训为主,研战为之一体两翼。“训”是在教学中组织模拟训练、综合演练、想定作业和部队实践训练,通过训练来提升研究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研”是面向部队做研究,研究部队现实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从部队研究中来,到部队研究中去,促使研究生面向实战去研究问题;“战”指肩负军队任务和使命,参加军事作战行动、完成重大军事任务,通过参加军事任务和军事作战行动来强化研究生使命感,提升其核心军事作战能力。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培养目标聚焦实战化与职业能力生成;课程设置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模块组装+精选”联合式课程及训练体系;教学中运用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突出以训练为中心的军事心锚,构建激发双轨心智模式运转的教学过程;导师队伍建设上树立导师军事匠人精神,突出导师强军兴军的责任、对作战及战场的专注和对技能的精益求精;建立以全程质控体系、自评估指标体系和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这一模式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建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未来战场变幻莫测,作战态势日新月异,作战战法推陈出新,不确定、非线性、复杂性因素影响着战争态势进程,唯独适应这种态势变化才能立足于未来战场,军事院校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和MAP训研战培养模式构建只是一个初步探索。有关这一培养模式如何才能更有利于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岗位任职能力的生成?生成的机制和要素是什么?这一模式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之间如何建立有机联系?训-研-战三要素如何相互协调?等,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蔺美青[10](2017)在《战场电磁环境课程实战化教学内容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按照实战化教学的"五个贴近"要求,分析了战场电磁环境课程教学内容需求和现状,给出了该课程教学内容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从基础理论、影响分析和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了战场电磁环境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这为战场电磁环境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二、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论文提纲范文)

(1)雷达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雷达装备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 深入推进装备实战化教学改革的举措与途径
3 开展装备实战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4 结束语

(3)深化内容改革,提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质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透彻理解改革精髓,正确把握改革方向
二、全面梳理教学内容,系统推进内容改革
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拓展延伸内容改革

(5)车辆运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理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实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多, 组织不够科学。
    2. 课堂灌输多, 方法不够灵活。
    3. 实装数量少, 手段不够丰富。
二、厘清实战化教学的本质内涵
    1. 教学理念贴近实战。
    2. 教学内容贴近实战。
    3. 教学方法贴近实战。
    4. 考核方式贴近实战。
    5. 教学保障贴近实战。
三、树立实战化教学理念
    1. 一个核心, 即紧紧抓住强化学员综合实践能力这个核心, 其中重点在“综合”二字。
    2. 两个贴近, 即贴近部队任职岗位需求, 贴近部队实战任务要求。
    3. 两个着眼, 即着眼人才培养转型, 着眼学员长远发展。
    4. 三个做, 即课程教学中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
四、结束语

(6)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驱动
        1.1.3 研究旨趣
    1.2 研究的意义
        1.2.1 是遵循人才兴军战略的必然要求
        1.2.2 是践行强军目标的实际举措
        1.2.3 是对接部队发展的有效途径
        1.2.4 是回归军事教育训练本质的历史遵循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军队院校教育训练模式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1.3.2 军队院校实战化教学训练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
        1.3.3 军队院校教学训练环境建设革新问题的研究
        1.3.4 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2.1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基本认识
        2.1.1 基本概念
        2.1.2 主要特征
        2.1.3 指导思想
        2.1.4 基本原则
    2.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2.1 战争牵引下的发展历程
        2.2.2 继承中的创新发展
        2.2.3 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2.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指针特性
        2.3.1 坚持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相适应
        2.3.2 坚持以打造一支晓于实战的教员队伍为支撑
        2.3.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2.3.4 坚持以优良的作风为保证
第三章 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
    3.1 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3.1.1 世界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势
        3.1.2 强军目标指引下提出了新要求
        3.1.3 院校调整改革下树立了新标准
        3.1.4 部队建设发展下注入了新活力
    3.2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教育教学上作战牵引的发展定位还不精准
        3.2.2 训练实战上聚焦作战的军事特色还不突出
        3.2.3 学科专业布局上对接部队需要还不明显
        3.2.4 学员能力素质上与岗位任职需求还有差距
    3.3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科学文化与军事教育之间的矛盾
        3.3.2 共性要求与优势特色之间的矛盾
        3.3.3 学历教育与岗位任职教育之间的矛盾
        3.3.4 实战化需求与教学训练保障条件所存在的差距
第四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4.1 确定军队院校功能定位是前提
    4.2 树立实战化新理念是根本
        4.2.1 根本标尺——“能打仗、打胜仗”
        4.2.2 育人导向——“更新观念、能力为本”
        4.2.3 本质要求——“教战一致、训战一体”
        4.2.4 教改焦点——“面向战场、面向部队”
    4.3 把握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重点
        4.3.1 突出“教”环节的系统性、实战性
        4.3.2 突出“训”环节的针对性、实效性
        4.3.3 突出“战”环节的真实性、职业性
    4.4 优化培养目标模型是抓手
        4.4.1 从内涵结构上着眼练兵备战思想的培育,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2 从本质特点上着眼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4.4.3 从标准要求上着眼面向实战的职业能力的获得,进行目标模型优化
第五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新策略
    5.1 把谋打仗以习惯之举培育,主要精力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神
        5.1.1 以坚定信念为根本,注重打牢谋打仗的思想基础
        5.1.2 以使命感召为牵引,注重强化谋打仗的价值理念
        5.1.3 以强化血性为重点,注重砥砺谋打仗的精神意志
    5.2 把能打仗当作本能强化,教学中心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能
        5.2.1 强化问题意识
        5.2.2 更新教学训练内容
        5.2.3 改善教学训练条件保障
    5.3 把打胜仗当作生命看待,作风建设工作向“能打仗、打胜仗”聚力
        5.3.1 在抓教风上始终突出一个“实”字
        5.3.2 在抓学风上始终突出一个“深”字
        5.3.3 在抓研风上始终突出一个“真”字
        5.3.4 在抓管风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
第六章 “文韬”与“武略”的新关系
    6.1 科学文化教育的新定位
        6.1.1 提供关键技术智力支撑
        6.1.2 服务科技转化战斗力
        6.1.3 打牢必打胜仗的科学思维方法
    6.2 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新职能
        6.2.1 练兵备战思想的贯彻
        6.2.2 血性虎气精神的培育
        6.2.3 军事实战能力的培养
        6.2.4 岗位任职需要的对接
        6.2.5 创新军事文化的传承
    6.3 科学文化教育与军事基础训练的新关系
第七章 “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7.1 打造晓于实战的师资队伍
        7.1.1 从源头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教员队伍新体系
        7.1.2 从机制上落实教员下部队加钢淬火——拓展教员实战视野
        7.1.3 从导向上突出作战问题研究——提高教员教战能力
    7.2 构建实战化的教学训练体系
        7.2.1 构建多维互动、形式多样的教学训练模式
        7.2.2 调整教学训练内容设置
        7.2.3 创新实战化教学训练方法
    7.3 健全配套长效机制
        7.3.1 完善学员实战化管理制度
        7.3.2 建立人才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体系
        7.3.3 优化运行工作机制
    7.4 优化一体化教学训练条件建设
        7.4.1 完善院校营区内教学训练条件
        7.4.2 构设功能齐全的野外综合教学训练场地
        7.4.3 充分发挥共享资源优势
    7.5 完善战斗力标准评价体系
        7.5.1 改进考核形式
        7.5.2 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军队信息化培训全过程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及章节结构
第二章 基本知识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知识与概念
        2.1.1 培训与培训管理
        2.1.2 军队信息化培训对象
    2.2 军队信息化培训的意义与特点
        2.2.1 军队信息化培训的意义
        2.2.2 军队信息化培训的特点
    2.3 培训过程管理与质量评价反馈
    2.4 培训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第三章 信息化培训项目管理现状与培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1 军队信息化培训项目管理与质量评价
        3.1.1 信息化培训项目管理的作用
        3.1.2 培训项目管理与质量评价体系的关系
    3.2 军队信息化培训项目管理现状及不足
        3.2.1 信息化培训的需求论证方面
        3.2.2 信息化培训的计划部署方面
        3.2.3 信息化培训的组织实施方面
        3.2.4 信息化培训的规章制度方面
        3.2.5 信息化培训的内容安排方面
        3.2.6 信息化培训的过程监督方面
        3.2.7 信息化培训的评价反馈方面
        3.2.8 信息化培训管理的手段支撑
    3.3 军队信息化培训及其管理的发展趋势
        3.3.1 培训管理范围贯彻培训全过程
        3.3.2 培训需求紧贴部队信息化需要
        3.3.3 培训时长更加趋向于中短期培训
        3.3.4 培训涉及的渠道更为广泛
        3.3.5 培训内容更加注重想定式案例推演
        3.3.6 培训结果更加注重实效,快速形成战斗力
        3.3.7 培训更加注重整个过程的质量评价与反馈
        3.3.8 培训管理趋向于规范化和标准化
    3.4 军队信息化培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3.4.1 培训需求分析环节的影响
        3.4.2 培训计划制定环节的影响
        3.4.3 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监督环节的影响
        3.4.4 培训质量的评价反馈影响
第四章 基于全过程的信息化培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 基于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工作分解
        4.2.1 培训需求阶段工作分解结构
        4.2.2 培训计划制定阶段工作分解结构
        4.2.3 培训组织实施阶段工作分解结构
        4.2.4 培训结果评价工作分解结构
        4.2.5 培训管理评价工作分解结构
    4.3 信息化培训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内容
        4.3.1 培训质量评价的依据和步骤
        4.3.2 培训质量评价的标准
        4.3.3 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3.4 基于全过程的培训质量评价流程
    4.4 基于全过程的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1 评价指标选取的依据
        4.4.2 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4.4.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4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数值处理
第五章 信息化培训质量评价实例—以高级干部培训为例
    5.1 某信息化建设培训班基本情况
    5.2 培训质量评价的前期准备
        5.2.1 评价专家的选取和评语
        5.2.2 指标权重的确立
    5.3 评价结果的指标评语处理
        5.3.1 培训需求论证充分性指标的评语处理
        5.3.2 其他一级指标的评语处理
    5.4 评价结果的分析
第六章 提高培训过程管理与培训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大培训需求论证力度,充分发挥需求导向作用
    6.2 加强培训内容实用性研究,提升培训方案的科学性
    6.3 针对参训人员特点和需求,改革创新培训方法手段
    6.4 全方位监督培训过程,促进培训管理正规化水平
    6.5 加快转变培训考核方式,及时跟进培训质量反馈
    6.6 创新培训组织模式,促进开放办学理念
    6.7 夯实培训师资力量,完善激励评价机制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附录

(8)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1.3.1 针对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创新点
        1.4.1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工作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2.1 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领导能力
        2.1.2 管理能力
        2.1.3 领导管理
        2.1.4 军队领导管理能力
    2.2 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测评提纲的设计
        2.2.1 测评内容设计的依据
        2.2.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测评提纲的设计
        2.2.3 问卷调查数据的情况分析
    2.3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3.1 总体的领导管理能力较弱,管理理论基础薄弱
        2.3.2 管理思想工作不会做,基本程序不懂
        2.3.3 沟通协调艺术能力偏弱,个人工作受阻
        2.3.4 基本的带兵经验缺乏,不会管现象突出
        2.3.5 开拓创新能力不强,混日子现象严重
    2.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主要内容
        2.4.1 依法带兵的能力
        2.4.2 具备说服教育能力
        2.4.3 掌握日常领导管理工作必备技能
        2.4.4 具备协调关系的能力
        2.4.5 具备开拓创新能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构建
    3.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要素分析
        3.1.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3.1.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模型构建
    3.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模型的量化与分析
        3.2.1 军队技术类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指标的量化方法
        3.2.2 云模型方法的评价过程
    3.3 军队工程技术类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量化步骤
        3.3.1 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的确立
        3.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状态值
        3.3.3 定性到定量评估的转换
        3.3.4 测评量化结果的处理
        3.3.5 量化结果分析
    3.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测评结果及分析
        3.4.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测评结果
        3.4.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量化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提升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4.1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4.1.1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
        4.1.2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做好新时期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4.1.3 领导管理能力培养是有效履行新的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4.2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指导原则
        4.2.1 创新人才培养观念,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4.2.2 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4.2.3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创新型人才
        4.2.4 围绕人才深化改革,全面树立人才观念
    4.3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
        4.3.1 加强军人基本素质培养,打牢任职根基
        4.3.2 扎实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全面提高其文化素养
        4.3.3 突出任职基础能力培养,打牢第一任职能力
    4.4 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方法
        4.4.1 案例分析法
        4.4.2 学员讲授法
        4.4.3 实践锻炼法
        4.4.4 能力测评法
        4.4.5 典型调查法
    4.5 提升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4.5.1 构建学员领导管理能力的培养体系
        4.5.2 建立多种实践基地,全面提升领导管理能力
        4.5.3 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提高学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思想工作能力
        4.5.4 开设第二课堂,拓展学员视野,提高其高级能力
        4.5.5 开设写作专业课,提高其文字写作能力
        4.5.6 强化带兵能力,打牢任职基础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
    5.1 整体情况介绍
        5.1.1 学员旅基本情况
        5.1.2 学员连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情况分析
    5.2 学员旅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5.2.1 培养目标明确,但所学专业课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5.2.2 教学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5.2.3 考核机制健全,但受训对象学习积极性不强
        5.2.4 教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实战化教学能力缺乏
        5.2.5 综合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学员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差
    5.3 学员旅学员领导管理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5.3.1 制定各种措施,引进有基层管理经验的管理干部
        5.3.2 完善各项制度,突出抓好学员队干部能力素质培养
        5.3.3 改革管理模式,提高学员的自我管理能力
        5.3.4 改革军校管理教员的渠道,实施教员与基层管理干部互换
        5.3.5 加强学员管理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
    5.4 效果对比分析
        5.4.1 学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极大提高,打牢了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石
        5.4.2 适应了第一任职需求,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5.4.3 领导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未来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军队院校学员领导管理能力问卷调查表

(9)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世界军事背景: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挑战
        1.1.2 我军建设背景:强军目标的实现
        1.1.3 现代作战背景:新质战斗力生成的需要
        1.1.4 军事教育背景:军事职业教育的兴起
        1.1.5 教学改革背景:军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有助于培养新型作战力量人才
        1.3.2 有助于军队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1.3.3 有助于推进军事教育理论创新
        1.3.4 有助于探索军事院校MAP培养的特点与规律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模式
        1.4.2 培养模式
        1.4.3 应用心理硕士(MAP)
    1.5 文献回顾
        1.5.1 “培养模式”的要素
        1.5.2 “培养模式”的层次
        1.5.3 “培养模式”的类型
        1.5.4 军事院校“培养模式”
        1.5.5 小结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概念框架
        2.1.1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提取
        2.1.2 研究概念框架的要素修订
        2.1.3 研究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2.2 研究思路
    2.3 研究方法
        2.3.1 问卷调查
        2.3.2 访谈
        2.3.3 文本收集与分析
        2.3.4 研究方法反思
第3章 军事院校MAP培养目标分析与改进
    3.1 现行培养目标主要内容
        3.1.1 现行培养目标总要求
        3.1.2 现行培养目标具体要求
        3.1.3 军地MAP培养目标比较
    3.2 现行培养目标分析
        3.2.1 现行培养目标的特征
        3.2.2 现行培养目标的不足
    3.3 现行培养目标改进
        3.3.1 培养目标核心类别
        3.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培养目标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军事院校MAP课程设置分析与改进
    4.1 现行课程设置情况
        4.1.1 现行课程开设情况
        4.1.2 军地MAP课程开设情况比较
    4.2 现行课程设置分析
        4.2.1 现行课程设置特点
        4.2.2 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差距
    4.3 现行课程设置改进
        4.3.1 课程设置核心类别
        4.3.2 适应实战要求的课程设置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军事院校MAP教学方式分析与改进
    5.1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形态
        5.1.1 两种培养形式
        5.1.2 现行教学方式的主要类型
        5.1.3 军地MAP教学方式比较
    5.2 现行教学方式分析
        5.2.1 教学方式特点
        5.2.2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3 现行教学方式改进
        5.3.1 教学方式核心类别
        5.3.2 适应实战要求的教学方式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军事院校MAP师资队伍分析与改进
    6.1 现行导师带教规定与形式
        6.1.1 现行专业学位导师规定及制度
        6.1.2 现行军地MAP导师带教形式比较
    6.2 现行带教工作分析
        6.2.1 现行带教特征
        6.2.2 带教工作的不足之处
    6.3 现行师资队伍改进
        6.3.1 师资队伍核心类别
        6.3.2 适应实战要求的师资队伍改进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军事院校MAP质量管理分析与改进
    7.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
        7.1.1 现行质量管理方式及规定
        7.1.2 现行军地MAP质量管理比较
    7.2 现行质量管理分析
        7.2.1 质量管理特点
        7.2.2 质量管理不足
        7.2.3 现行质量管理改进
        7.2.4 质量管理核心类别
        7.2.5 适应实战要求的质量管理改进
    7.3 小结
第8章 实战化背景下军事院校MAP培养模式构建
    8.1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构建依据
        8.1.1 构建的理论基础
        8.1.2 构建的现实要求
    8.2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结构
    8.3 训研战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8.3.1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生成
        8.3.2 课程设置:建构联合式课程体系
        8.3.3 教学方式:实施心智沉浸式教学与训练
        8.3.4 导师特质:树立军事匠人精神
        8.3.5 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8.4 训研战培养模式保障措施
        8.4.1 建立全军MAP教育培养共同体
        8.4.2 设立部队MAP研究生工作站
        8.4.3 实施军事院校MAP师生提升工程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战场电磁环境课程实战化教学内容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教学内容需求和现状
2 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原则和方法
    2.1 基本构建原则
    2.2 主要构建方法
3 课程教学内容构建
    3.1 基础理论框架
    3.2 影响分析框架
    3.3 对策研究框架
4 结束语

四、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达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向龙,程东升,董鹏曙,宋若愚.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21(04)
  • [2]基于“认识-方法-实践”相统一的军校课程实战化重构研究——以舰载机起飞装置与运用课程为例[J]. 王海东,曹建平,高富东,时立攀,纪纲. 大学教育, 2021(06)
  • [3]深化内容改革,提升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学质量[J]. 杨秀芹,姚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20(37)
  • [4]舰面航空保障装备课程实战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 王海东,高富东,曹海龙. 大学教育, 2020(01)
  • [5]车辆运用工程专业实践类课程实战化教学理念探析[J]. 宋彬,孔凡,向凯全,韩兰懿.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5)
  • [6]军队院校“教育、训练、实战”一体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赵俊业.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7]军队信息化培训全过程质量评价研究[D]. 董又红.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8]军队技术类院校合训学员领导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为例[D]. 张鲁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军事院校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许翔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10]战场电磁环境课程实战化教学内容的构建[J]. 蔺美青. 空军预警学院学报, 2017(01)

标签:;  ;  

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实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