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

出口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

一、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论文文献综述)

吉晶[1](2015)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效果研究 ——以北京市果菜、生猪、观赏鱼创新团队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底,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启动之后,多个省份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省级创新团队建设工作。本文开展了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效果研究,以最先启动的果类蔬菜、生猪和观赏鱼三个产品的创新工作为例,采用描述性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创新团队在制度创新、人力资本建设、满足农民技术需求、改善民生和提高北京市农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发现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创新工作的建议。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面向农民需求调研划分的三类技术,解决了农民生产上的近期和当前问题,使创新团队的效果即刻显现。(2)创新团队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工作取得显着成绩,建立健全了农业突发应急事件处理机制,为农业生产挽回了巨额损失。(3)农民田间学校工作站提高了相应产业农民生产的生产率,提高相关产品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着。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保证北京市农产品应急供应的前提下,延展产品的产业链。(2)明确依据三类技术分别设立的岗位职责,对团队成员的任务设置和考核指标进行科学论证。(3)整合基层农技站成为创新团队直接服务农民的基层组织,推行技术推广服务责任人制度。(4)设立就首都大市场与小产业的矛盾,政府对农户的生产补贴,相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课题研究。(5)建立长效机制,使创新工作制度化。

山东省人民政府[2](2014)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指出鲁政发[2014]7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3](2012)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研究表明鲁政发[2012]4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杨虎[4](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张天懿[5](2011)在《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曾是促使人类从蒙昧时代走向第一次文明的最重要推动力。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较快,并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天津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我国最具建成国际化大都市潜力的城市区域之一。就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和农业总产出量而言,天津不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2%,在我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比重排名靠后。但就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和单位效率比较,天津却称得上我国的农业强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均位居全国前例,天津市农业的许多现代发展理念、生产经营方式、管理手段等对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导向和示范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天津市现代农业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是众多学者和研究者面前的又一个需要研究的急迫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全文总体研究思路:第一,从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相关概念出发,概述并总结了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依据,为下文进一步讨论天津市农业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在回顾天津市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津市的统计数据,从大农业的主要农产品的角度,分析了天津市各区县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指出天津市农业的产业布局:城市农业观光圈,近郊特色农业发展圈,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第三,本文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运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方面对天津市农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近10年十多个城市在小麦,粳稻,玉米,大棚黄瓜和西红柿,大规模生猪,中等规模奶牛,大规模蛋鸡以及淡水鱼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天津市农业中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农产品的技术效率,指出技术进步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农业的发展中,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源于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科技创新在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以比从前少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数量相同的产品,或以从前数量相同的生产资料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导致技术效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效率测算的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天津市农业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技术效率都在逐年改善,其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增强。在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方面,在这十年间,天津市对农业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关注程度较高,而对生态功能的关注与投入力度不够,科技创新和技术效率有待加强。最后,基于以上实证研究,本文从政策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农业发展状况奠定基础,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政府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改善现代农业设施装备,为推动天津市农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发挥重点农业科技园区的示范效应;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挥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特别提出并分析了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内容和定位以及社会和环境效益;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天津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王栋[6](2010)在《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及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政府为了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农业部制定实施了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国家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区域内的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原种扩繁。国家确定了黄淮麦区为优质小麦生产主产区,并把建立健全良种育繁体系作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支撑体系的重点,以提高产业带内的良种覆盖率和良种综合生产能力。山东地处黄淮海强筋小麦优势区,位于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之内。尽管山东小麦总量增加,但是品种品质结构不尽合理,加工转化能力低,出现了市场购销不畅,库存积压严重,价格下跌,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以优质化、专用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而项目所在地齐河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具有小麦良种繁育的雄厚基础。本文通过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围绕齐河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的有关内容进行展开,并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营销、投资估算、财务评价、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的相关理论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经过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实施方案完备、合理,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优势,拥有较好的投资环境与机遇,市场前景广阔,并制订了防范和降低市场风险的有效对策。(2)项目实施方财务状况良好。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9.97%,大于设定的基准收益率10%,表明项目在生产经营期内盈利能力较强;不确定性分析表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实现自身盈亏平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本项目经济效益显着。(3)项目的实施兼顾了种子企业、种植基地、农户、加工企业的利益,采用订单农业的运行方式,设计方案科学;工艺技术采用原种、良种生产实施标准化、专业化繁殖与室内品质检测相结合,保证山农12种性和品质的稳定性。(4)项目区常年进行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产,无污染因素,属无污染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完善的种子生产、加工设施可使现有基地环境条件更整洁、更优美,同时使项目区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对基地农户进行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保障田间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实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减少灌水量,不仅可提高产量,而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5)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大幅度带动项目区农民种植优质小麦的积极性,促进当地小麦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了优质商品粮以及面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调整优化齐河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龙头企业的科技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把先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不仅可带动项目区小麦种植专业化水平,而且可大幅度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土地增效,保证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该项目定位恰当,规模适中,而且在开发经营上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发展上有较大潜力。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将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该项目的开发是可行的。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7](2009)在《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文中认为在追溯河南花生生产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河南省农科院在花生上取得的突出成绩,特别是在早熟、高油花生选育及远缘杂交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方面成效显着。迄今,河南省农科院已育成花生品种20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18项。

杨建仓[8](2008)在《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居民最重要的口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和贸易粮,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食品消费结构的改变,对强筋、中筋、弱筋三种品质小麦需求不断增加已成为未来小麦消费的发展趋势,也对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根据不同时期小麦种植面积、生产目标、产量以及面积增加对总产量增加的贡献等指标将小麦生产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和若干小的时期。1949-1978年为农村改革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分为四个时期。其中1949-1956年为小麦生产较快恢复和发展时期,其特点是面积增加、单产提高、总产得到较大的增长;单产提高和种植面积增加对总产增加的贡献分别为52.4%和47.6%,除生产条件改善外,优良品种起了重要作用。1957-1965年为小麦生产下降恢复时期,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出现,使得碧蚂1号等小麦品种相继感病,减产显着。1965-1972年为小麦生产发展较快时期,单产提高对增加产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占到80%。1973-1978年为小麦生产迅速发展时期,小麦总产增长的30%靠种植面积的增加,70%靠单产的提高。1979-1997年小麦生产处于稳步发展阶段,此阶段小麦产量增加了一倍多,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4.4亿亩(2933万hm2),产量增加主要靠单产提高,占95%。1998-2006年为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自1998年开始,小麦种植面积呈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近年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发展,但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探讨科技在不同区域小麦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对小麦种植区域的变化和特点进行了一定的梳理。50-90年代,按照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小麦生产划分为10大区域,成为小麦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小麦的发展,区域布局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小麦生产按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得到较快发展,种植的集中程度逐渐增加,全国14个省区形成具有明显的小麦种植规模优势。未来小麦产区被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五大小麦优势区,小麦生产区域划为分析不同区域科技支撑提供了基础。利用重心偏移的分析方法对小麦生产重心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从种植面积看,小麦种植重心总体上向北、向西方向移动(与1949年相比),其中60年代变化最大。种植面积在南北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相对东西向更剧烈,但最近几年,南北方的差距基本消失,东西部的差距较大,这与东部土地资源有限而西部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有关;从单产看,50-60年代,小麦单产重心向偏东、偏北方向移动的趋势比较明显,70年代起逐渐向西回移,东西向的差距逐渐缩小,90年代继续向北偏移一定程度后开始回移,南北向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单产重心的移动与各地小麦生产水平变化有关,重心总是向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的地区偏移。从偏移距离看,小麦种植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小,单产重心的总偏移距离最大,总产量重心的总偏移距离介于两者之间。在小麦生产和区域变化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优势区小麦优良品种更换的调查,特别是不同地区优良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来系统分析科研是如何支持小麦生产发展的。在全国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中,共进行了7次大的品种更换,每一次品种更替与推广都抑制了因品种退化而造成的产量下降趋势,使小麦单产得到较大的提高,可见,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品种的更新换代。不同时期小麦育种的目标不同,90年代以前,基本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比较重视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没有考虑产品加工品质问题;90年代后期,小麦育种开始注重品质改良,逐渐向广适性、高产、优质方向发展,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的专业化育种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除了更新品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也是小麦生产持续发展的强力支持,现阶段已形成以调整播量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以调节施肥为核心的的高产栽培技术,还有小麦垄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小麦科研单位布局的区域性在小麦生产发展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区科研单位培育的优良品种有效地促进了各生态适宜区品种的更替,成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生产发展的科技支撑。调查得出,目前,常规育种经费短缺和亲本缺乏是影响育种进展的主要原因,生物技术与育种结合不紧密严重影响其应用,未来小麦育种方面要求常规育种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要有突破。五大小麦优势区的发展对农业科技的需求重点各不相同。黄淮海优势区灌溉水短缺,干旱、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但小麦科技实力较强,育种和栽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要加强栽培管理缩小试验地产量与大田产量的差距;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排涝和降渍能力比较弱,渍害、穗发芽时有发生;东北小麦优势区干旱和高温频发、收获前常遇阴雨导致穗发芽;西北小麦优势区土壤瘠薄、干旱少雨;西南小麦优势区日照不足、雨多雾大晴天少,易旱易涝等。因此,各区应重点选育、繁育和推广适合当地特点的品种,执行相应的高产栽培标准。通过典型调查对小麦科研生产力的培育进行了剖析。两个单位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属于当地更换的主导品种,推广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对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优势区小麦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小麦育种单位公益性强、社会效益大、研究周期长、条件比较艰苦,种子繁育所带来的收入很少,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应该是研究所经费的主要来源,这样才能保障科研育种机构的良性发展。科研机构对小麦生产的支持包括育种技术、栽培管理技术和科研推广体系等方面,小麦育种要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长期稳定的团队,必须重视团队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指导政策的一贯性和经费支持的连续性。从有关国家小麦产业和科技支撑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各国都非常重视小麦科研育种工作,科研育种以政府资助为主;对品种管理都非常严格,小麦新品种在推广利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和注册;科研、教育、推广相结合的体制有利于专家和教授及时把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把最好的技术和信息推广给农民,把推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研中。通过对中国小麦生产及其科技支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国家对小麦生产发展要采取区域综合协调、西部有所侧重的科技投入政策,要加大对小麦育种单位的投入和育种团队的培养,投入重点应放在常规育种完善和提高、应用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面,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从源头入手完善小麦质量控制体系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周彦忠[9](2008)在《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00kh㎡,平均单产为2800㎏/h㎡。河南省是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基地,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00kh㎡,平均单产超过3000㎏/h㎡,对推动河南油料作物生产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近年来我们结合花生生产发展需要,进行了花生品种的引进、新品种的选育及丰产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通过两年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大田产量比较试验研究,表明远杂9102比当地主导品种白沙1016分别增产25.65%和31.40%,年平均增产28.24%,是一个较理想的花生品种,无论从其生物学、经济性状及产量表现上都能取代白沙1016,而成为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同时,还明确了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在当地(漯河市)的适宜播期与种植密度。2.通过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在生产生取得了明显成效。地膜覆盖技术能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保护土壤肥力,防治田间杂草,能显着地提高早春播花生的出苗率,特别是在春季较旱的情况下,灌后覆膜或雨后覆膜播种能较好的保持土壤水分,保证花生苗期的水分供应,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为花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植株充分利用养分和能量,并通过各生育期、各器官的协调生长,使植株的产能得以最大的发挥,进而使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都得以大幅增加,其中,春播增产25.2%,夏播增产17.7%。3.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是一种新型、高效、无毒、广普的绿色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补充根系生长发育所需外源生长素和促进植物体内源生长素合成的双重功效。通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的浸种试验,表明该产品能加快出苗,促进主根增长、次生根数量增加。花期和结荚期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能提高花生饱果率和百果重,增产量达17%。4.先后配制花生杂交组合66个,收获杂交植株8000株,选育新品系10个,其中两个品系进入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通过引进花生新品种远杂9102、豫花14号、豫花15号的生产试验与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年来共推广新品种606t,种植面积2300 h㎡;单一推广地膜覆盖面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应用面积分别达到3000h㎡,平均增产623kg/h㎡,增收2千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公室[10](2007)在《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2006年主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十一五"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在"十五"基础上增加了花卉和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前启动项目按研究内容设置水稻、麦类、玉米、薯类、油料、蔬菜、果树、茶树、花卉、林竹、饲草、药材、蚕桑、棉麻等14个课题;按服务内容设置品种资源、抗性鉴定、信息服务、区域试验、栽培技术等5个课题。

二、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效果研究 ——以北京市果菜、生猪、观赏鱼创新团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制度创新
    2.1 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团队的建设与运行
    2.2 北京市创新团队的建设与运行
    2.3 北京市创新团队的制度创新
第3章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的组织体系及政府投入
    3.1 团队组织体系
    3.2 团队承担人员及所在单位级别
    3.3 投入经费
第4章 创新团队的需求调研与五年规划
    4.1 创新团队的技术需求调研
    4.2 需求调研成果
    4.3 需求调研与五年规划
第5章 创新工作的主要成绩
    5.1 科研开发
    5.2 技术服务
    5.3 应急事件处理
    5.4 团队建设
第6章 创新团队工作情况评估
    6.1 创新计划完成情况
    6.2 创新人员工作情况评估
    6.3 存在问题
第7章 创新工作对农户生产的影响——以果菜团队为例
    7.1 创新工作对农户生产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7.2 创新工作对农户产出影响的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7.3 创新工作对农户产出影响的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 创新工作对农户投入影响的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7.5 创新工作对农户投入影响的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问题与讨论
    8.3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发展的度量与评价
    2.1.1 发展的内涵
    2.1.2 常用的计量发展的方式
2.2 比较优势理论
    2.2.1 理论概述
    2.2.2 三个比较优势测定指标解释
2.3 农业区位论
2.4 技术效率
2.5 外部性理论 3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3.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3.1.1 天津市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状况
    3.1.2 农业投入和现代化水平
    3.1.3 天津市农业示范区的发展
    3.1.4 农业科技推广创新的应用
    3.1.5 天津市农业的效益和效率
    3.1.6 天津市滨海设施农业发展
3.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
    3.2.1 农业科技园区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3.2.2 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分析
    3.2.3 天津市各农业园区发展
3.3 天津市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的发展
    3.3.1 天津市的名胜古迹和食文化
    3.3.2 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3.3.3 休闲农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3.4 休闲农业对消费者的影响 4 天津市各区县农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4.1 天津市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
4.2 天津市各区县3种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4.3 天津市蔬菜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3.1 天津市各区县蔬菜的比较优势分析
    4.3.2 天津市国家级蔬菜标准同建设及科技推广
    4.3.3 天津农业中水果的比较优势
4.4 天津市畜牧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 天津市渔业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4.5.1 各区县水产品产量分析
    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循环水养殖基地
    4.5.3 天津市水产示范园的发展
    4.5.4 鲤鲫鱼遗传育种中心的发展 5 天津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5.1 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2 粳稻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3 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4 大棚西红柿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5.5 大棚黄瓜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5.5.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5.5.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5.5.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 天津市养殖业的技术效率分析
6.1 大规模生猪养殖的随机前沿分析
    6.1.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1.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1.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2 大规模蛋鸡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2.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2.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3 中等规模奶牛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3.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3.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3.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6.4 农业中淡水鱼养殖的技术效率分析
    6.4.1 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6.4.2 模型中主要变量的统计分析
    6.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参数估计与结果分析 7 天津市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7.1 资源稀缺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7.1.1 天津市农业土地亟需保护
    7.1.2 化肥施用对天津市农业的影响
    7.1.3 天津市农药的过量使用
    7.1.4 天津市农业用水紧张
    7.1.5 渤海湾天津海区生态环境状况
7.2 种植业和养殖业的高效和多样化有待提高
7.3 政府管理与经营体制方面的制约因素
    7.3.1 农业规划滞后未形成体系
    7.3.2 生态农业园的管理有待加强
    7.3.3 天津市农业经营方式需要向多元化转变
7.4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严峻
    7.4.1 农药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2 化肥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7.4.3 农产品加工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
    7.4.4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峻
    7.4.5 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7.5 生产者知识水平制约农业发展的软实力 8 促进天津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现代农业装备
8.2 优化结构发挥重点园区的示范效应
    8.2.1 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结构调整
    8.2.2 加强畜牧业科技支撑和园区建设
    8.2.3 加强渔政管理优化水产养殖
8.3 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8.4 加强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环境安全监管
8.5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8.5.1 筹建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
    8.5.2 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必要性
    8.5.3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内容和定位
    8.5.4 天津市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公众参与情况
    8.5.5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结构和内容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2 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2.1 项目可行性研究概述
    2.2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3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框架
3 齐河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的基本情况、方案
    3.1 项目基本情况
    3.2 项目方案
4 齐河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的市场和财务分析
    4.1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4.2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 财务评价
5 齐河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
    5.1 环境影响评价
    5.2 社会效益分析
6 齐河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措施
    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6.2 管理措施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生育种研究为花生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为花生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 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为花生研究注入了活力
    3.1 育种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3.2 花生品种资源的收集、鉴定与创新
    3.3 基础性研究
4 花生研究的成就与贡献
    4.1 品种选育与利用
    4.2 花生远缘杂交技术的研究与利用
    4.3 获奖成果

(8)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背景
        1.1.2 小麦在我国粮食中的地位
        1.1.3 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
        1.1.4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的现状
        1.1.5 我国小麦的国际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研究理论工具和主要方法
    1.6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食和小麦产业发展研究
        2.1.1 粮食发展
        2.1.2 小麦产业发展
    2.2 小麦生产的技术研究
    2.3 产业组织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
        2.3.1 农业产业一体化
        2.3.2 技术创新理论
    2.4 简要评价
第三章 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特点
    3.1 小麦生产的特点
        3.1.1 小麦的地位特点
        3.1.2 小麦生产发展特点
        3.1.3 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的变化特点
        3.1.4 小麦种植的小农户经营特点
    3.2 小麦消费需求的特点
        3.2.1 小麦消费和利用特点
        3.2.2 小麦的消费需求变化及结构特点
    3.3 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1 改革开放前小麦生产发展阶段
        3.3.2 小麦生产稳步发展阶段(1978-1997 年)
        3.3.3 小麦生产恢复和结构调优阶段(1998-2006 年)
    3.4 小麦产后加工的发展
        3.4.1 小麦加工业发展
        3.4.2 小麦加工产品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生产的区域特点和重心偏移
    4.1 小麦生产布局的分区变化特点
    4.2 小麦生产优势区
        4.2.1 优势区布局规划
        4.2.2 专用小麦优势区建设
        4.2.3 现阶段小麦优势区分析
    4.3 小麦生产重心的演变路径及偏移特点
        4.3.1 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3.2 小麦生产重心演变路径分析
        4.3.3 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轨迹的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科技对小麦生产发展的支撑
    5.1 80 年代以前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1.1 小麦品种培育和改良
        5.1.2 小麦抗病育种
    5.2 90 年代以后科技对小麦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2.1 优质专用小麦培育
        5.2.2 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推广
    5.3 小麦不同种植区域科技对生产的支撑作用分析
        5.3.1 黄淮海小麦种植区
        5.3.2 长江中下游区
        5.3.3 东北小麦种植区
        5.3.4 西北小麦种植区
        5.3.5 西南小麦种植区
    5.4 小结
第六章 小麦生产科技需求与技术对策
    6.1 小麦生产发展科技支撑的现状分析
        6.1.1 主要育种技术
        6.1.2 小麦主要栽培技术
    6.2 小麦生产发展技术支撑存在的问题分析
        6.2.1 存在问题
        6.2.2 原因分析和技术需求调查
    6.3 不同优势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和科技需求
        6.3.1 黄淮海小麦优势区
        6.3.2 长江中下游小麦优势区
        6.3.3 东北小麦优势区
        6.3.4 西北小麦优势区
        6.3.5 西南小麦优势区
    6.4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的技术对策
        6.4.1 完善与提高常规育种技术
        6.4.2 突破分子技术应用
        6.4.3 集成组装简易高效栽培体系
    6.5 小结
第七章 小麦科技支撑能力的培育
    7.1 案例调查
        7.1.1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小麦研究案例
        7.1.2 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
    7.2 小麦育种和推广的区域性及科技支撑
    7.3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公益性
    7.4 小麦科研和推广的有效组织
        7.4.1 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历史变迁
        7.4.2 小麦的科研组织
    7.5 小结
第八章 有关国家的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支撑
    8.1 有关国家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1 美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2 法国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3 日本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4 印度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8.1.5 比较分析
    8.2 有关国家小麦产业的发展与科技支撑
        8.2.1 加拿大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2.2 澳大利亚小麦产业及其科技支撑
    8.3 小结和启示
第九章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9)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我国花生栽培历史及发展历程
        1.1.1 花生的起源
        1.1.2 花生在我国的传播
        1.1.3 花生生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 我国花生育种事业的发展与成就
        1.2.1.我国花生育种事业的发展
        1.2.2 我国花生育种的成就
        1.2.3 花生育种的意义
    1.3.漯河市花生生产情况
        1.3.1 品种利用现状及分布
        1.3.2 漯河市花生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第二章 花生新品种丰产性大田试验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远杂9102 的引进试验
        2.2.2 远杂9102 对播期、密度的适应性试验
        2.2.3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探讨
        2.2.4 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 号的应用与一般露地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
    2.3 结论
第三章 花生新品种选育
    3.1 花生育种目标
        3.1.1 高产
        3.1.2 早熟
        3.1.3 抗病
        3.1.4 优质
        3.1.5 适应性强
    3.2 新品种选育
        3.2.1 品种资源的征集
        3.2.2 杂交组合的配制
        3.2.3 新品系的选育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对新技术及其新品种选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一、基本情况
    二、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三、主要获奖成果
    四、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四、出口专用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效果研究 ——以北京市果菜、生猪、观赏鱼创新团队为例[D]. 吉晶.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2]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4(12)
  • [3]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27)
  • [4]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 [5]天津市农业发展研究[D]. 张天懿. 北京林业大学, 2011(10)
  • [6]良种繁育基地新建项目可行性及影响研究[D]. 王栋.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6)
  • [7]河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的进展与成就[J].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 河南农业科学, 2009(09)
  • [8]我国小麦生产发展及其科技支撑研究[D]. 杨建仓.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花生新品种引种、选育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研究[D]. 周彦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10]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2006年主要研究进展[J]. 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办公室. 四川农业科技, 2007(10)

标签:;  ;  ;  ;  ;  

出口花生新品种及高效栽培技术获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