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周钱,郭茂泽,郑青松,高兵兵[1](2022)在《医用微流控芯片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型科学技术层出不穷,微流控芯片因具有试剂消耗量少、能耗低、反应速度快、高通量化、液体自驱等独特优势,已经发展成为集生化、医学、电子、材料及其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微流控技术(microfluidics)是在微电机加工系统(MEMS)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微米级微管中精确操纵微量流体的技术手段.随着柔性材料(纸、光子晶体膜)和复杂加工工艺(飞秒激光、双光子3D打印等)的不断发展,微流控芯片已走向多功能高度集成的技术革新路线.其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有关微流控芯片的综述性报道层出不穷,但是对最新的微流控芯片特别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仍然较少.本文对微流控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主要综述了微流控芯片制备的前沿方法、检测手段以及在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并展望了微流控芯片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吴海滨,徐恺阳,于双,王爱丽,岩堀佑之,孙晓明[2](2021)在《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的投影显示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说明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实现虚拟器官与真实场景的融合叠加显示,便于医生手术操作。综述了增强现实技术在不同临床领域中应用或研究的手术导航系统。鉴于增强现实技术为手术导航系统提供了更好的显示方式,从视频显示技术、立体显示技术和投影显示技术3种方式对术中增强现实显示技术进行分类总结。针对最有前景的投影显示技术,综述了针对解析表面和非解析表面的投影畸变校正关键技术的发展、方法及特点。最后,对投影显示技术的难点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辛艳喜,蔡高参,胡彪,符巨博[3](2021)在《3D打印主要成形工艺及其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D打印是以计算机图形数据为基础,通过逐层堆积的方式构建实体,具有高柔性制造以及对复杂零件自由快速成形的特点。从文献研究入手,重点介绍了光固化成形、熔融沉积制造、选区激光烧结、选区激光熔化、三维印刷成形、分层实体制造等典型3D打印工艺的成形原理以及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着重概述了3D打印在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简要分析了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3D打印技术的出现,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了革命性改变,其应用范围广泛,未来一定会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吴宏珊,薛智钧,索来,申静[4](2021)在《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一些纳米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在各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出巨大优势。其中,碳纳米管(CNT)是碳的同素异形体,为较常见的碳基纳米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理化及生物学性能,因而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壳聚糖(CHI)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天然生物聚合物,无毒,含有大量的羟基、氨基官能团,在水中很难溶解,但可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并且能够改善CNT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许多学者尝试将CNT和CHI结合,制成CNT/CHI复合物,其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制作简单且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复合材料,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就CNT/CHI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抗菌活性、免疫活性、组织愈合等生物医学方面性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邰雪,赵天祺,孙亚茹,赵海霞[5](2021)在《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的新型优势》文中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和由其引发的大数据时代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我们的思维、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互联网到云计算,再到由大数据集合而成的人工智能,不断更新的处理手段使医疗行业也开始尝试新的转变,从传统的人工诊疗、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依据机器学习来获取更高效的信息,这一过程对医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有效的促进了医学思维模式和科研研究方式的转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总结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在医学领域中各学科的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对人工智能的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张瑞雪[6](2021)在《融合治疗规划的激光机器人导航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肤病变复杂多样,在临床医疗中可用激光加热的方法来治疗。目前,皮肤病的激光治疗大多是靠医护人员手工操控激光器来完成,治疗效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经验有很大关系,这就使得手工激光治疗的精度不一致并且有可能对正常组织产生较大损伤。因此,有必要对形态各异的皮肤病变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病变规划相应的激光治疗方法,同时也需要研发一种自动化的激光治疗设备。首先,对常见的皮肤病变按照几何形态进行了分类,并设计了相应的激光加热治疗路径。皮肤病变从整体形态上可分为二维平面型和三维凸起型,从病变轮廓形状上可分为规则状和不规则状。在本文研究中,选取了6个不同形态的病变进行激光加热治疗仿真研究,并规划了相应的加热治疗路径,分析了加热治疗过程中生物组织的温度分布情况、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的热损伤情况以及定量评估指标烧蚀率和误烧蚀率的变化情况,并验证了路径规划的可行性。然后,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光学导航系统,实现了对手臂模型病变区域的空间定位。在本文研究中,先标定了双目相机并得到了相机的内参和外参,再用其拍摄病变区域并提取了病变轮廓的像素坐标,利用相机的内外参数就计算出了病变轮廓在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最后,设计了激光治疗机器人系统,完成了激光治疗机器人对手臂模型病变区域加热治疗的仿真实验。该系统主要由激光器、UR5机械臂和光学导航系统三部分组成,同时设计了激光器连接件,将激光器安装固定在机器人法兰盘上。在光学导航系统的引导下,得到了病变轮廓在激光治疗机器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规划了激光器对手臂模型病变区域的加热路径,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路径规划的可行性。综上,在自主搭建的光学导航系统的引导下,激光治疗机器人可以沿着规划的加热路径对生物组织病变区域进行自动化加热治疗,此疗法能够减少手工治疗造成的误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飘云[7](2021)在《面向癌症标记物甲基化检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赫兹时域光谱(Terahertz Time Domain Spectroscopy,THz-TD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手段,近几年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被广泛研究和探讨,特别是在肿瘤检测、人体疾病中的应用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实际检测需求,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开展了人体癌症潜在标记物甲基化检测问题研究。分别针对小分子DNA碱基的甲基化和大分子蛋白质的甲基化研究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的检测和分析方法,以胞嘧啶和牛血清白蛋白为例,重点研究了胞嘧啶(正常)、5-甲基胞嘧啶(甲基化)的太赫兹光谱响应机理,蛋白质甲基化定性检测以及甲基化蛋白质溶液浓度回归分析等技术,试图解决蛋白质溶液在太赫兹光谱中特征参数不易提取的难题,从机理和实验上分析5-甲基胞嘧啶与胞嘧啶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中的差异性,探索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方法进行甲基化检测的可行性,为太赫兹时域光谱在临床医学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提供前期积累。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癌症标记物胞嘧啶甲基化产物——5-甲基胞嘧啶的太赫兹响应机理,提出了较小分子正常与甲基化标记物太赫兹波谱解析方法。为了更好解释太赫兹光谱检测5-甲基胞嘧啶的可行性,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设计了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建立振动模式的分子模拟流程,利用Gaussian和Materials Studio等量子化学软件对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进行建模分析,得到了理论上两种物质分子内和分子间在太赫兹谱上的共振峰位。同时利用太赫兹透射时域光谱对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进行检测实验,分析对比了两者太赫兹光谱响应上的差异性。从理论和实验双重角度证实胞嘧啶与5-甲基胞嘧啶在太赫兹时域光谱中存在峰位差异,可由太赫兹技术判别两种物质。(2)研究了蛋白质溶液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方法和甲基化定性方法。以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甲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为蛋白质溶液模型,研究两种蛋白质在太赫兹时域光谱响应下的差异,并利用蛋白水合效应解释了差异的原因。围绕蛋白质溶液的太赫兹时域光谱信噪比高、光谱相似、溶质太赫兹响应特征不显着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分辨小波信息熵的蛋白质溶液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提取方法,更关注光谱时域细节,达到蛋白质溶液太赫兹光谱特征差异增大的目的。通过不同浓度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和甲基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实例研究验证了多分辨小波信息熵在提取蛋白质溶液太赫兹光谱特征的有效性。同时利用吸收系数、折射率等参数对两种溶液进行区分,实验结果发现多分辨小波信息熵对于牛血清白蛋白甲基化更为敏感,为蛋白质的甲基化检测提供了新的太赫兹光谱特征参数,加强蛋白质种类检测的准确性。(3)研究了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甲基化蛋白质溶液浓度回归检测方法。人体不同疾病、不同病变程度的蛋白质甲基化程度有差异,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开展了甲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浓度量化的检测研究。围绕蛋白质溶液的太赫兹吸收系数随着溶液浓度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全光谱的太赫兹吸收系数数据具有较强相关性和冗余性的特点,提出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方法的蛋白质溶液太赫兹时域光谱特征提取方法,筛选了与浓度相关性密切的特征频率点。建立了基于筛选的特征频率点吸收系数的甲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浓度回归模型。通过与基于全光谱的回归模型相比,验证了最大信息系数方法在蛋白质溶液浓度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未来复杂环境下蛋白质甲基化浓度检测奠定了技术基础。总而言之,本文面向癌症标记物甲基化检测开展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对癌症潜在标记物5-甲基胞嘧啶做了太赫兹波检测实验、仿真模拟和光谱解析,验证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胞嘧啶甲基化的可行性;对甲基化牛血清白蛋白溶液的太赫兹时域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针对类别检测和浓度回归提出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的特征提取方法。论文相关研究对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在生物分子甲基化检测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李红燕[8](2021)在《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病灶区具有区别于健康组织的独特微环境,如微酸性、H2O2过表达、高水平GSH、低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缺氧等特征,这些特异性微环境特征不仅为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等方面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营养,同时也为实现纳米材料在肿瘤原位可控的构建癌症诊疗剂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而肿瘤微环境(TME)的利用受到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近年来,生物原位合成是一种用于合成癌症特异性诊疗剂的新兴策略,其主要通过利用TME的特征使纳米材料或响应型分子在肿瘤部位发生变化,如产生近红外吸收、消耗GSH增强化学动力学疗法、响应微酸性精准释放化疗药物等实现了更加有效的肿瘤治疗。该策略不仅能提高材料的空间选择性,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材料对正常组织的非特异性损伤。当前,基于肿瘤过表达H2O2微环境而设计的纳米治疗平台主要聚焦于利用纳米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H2O2产生·OH以实现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此外,设计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有机小分子或纳米材料以在响应肿瘤微环境的过表达H2O2后进行精确的体内成像和特异性治疗,已经实现了选择性增强的癌症诊疗,因此近年来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极大兴趣。利用过表达H2O2触发的肿瘤原位聚合为肿瘤的特异性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但原位聚合必须与复杂的肿瘤微环境相容,因为该环境包含可能潜在地阻止或淬灭聚合反应的众多分子和官能团。因此,利用肿瘤H2O2过表达微环境来操纵聚合物单体的生物合成以获得功能性聚合物材料,从而实现增强的肿瘤特异性诊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磺酸基修饰的水溶性苯胺衍生单体,并开展了该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光诊疗相关应用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对光热治疗、光热试剂、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应用、生物体内原位聚合、光声成像及其诊疗一体化等现阶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第二章:采用一步法制备了水溶性良好的苯胺衍生单体(PSA),利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红外光谱等表征以确定PSA单体的成功制备。接着通过一系列的表征对PSA单体在HRP酶催化分解过氧化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作用下,氧化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PSA的理化性质进行详细的探究。深入研究了聚合物PPSA在近红外一区和二区的光热转换性能及光热稳定性、在近红外一区和二区的光声成像能力以及PSA单体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SA单体是一种良好响应过氧化氢并能快速氧化聚合以转变为聚合物的水溶性苯胺衍生单体,所得的聚合物在近红外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第三章:基于上一章对PSA单体和聚合物PPSA性能的研究,进一步对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近红外一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PSA单体具有在肿瘤细胞内或肿瘤部位实现高效、快速的原位聚合反应的潜力。磺酸基的自掺杂作用,使得原位聚合得到的聚合物PPSA展现出优异的光声成像性能和光热效果。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PSA单体能在肿瘤细胞或者肿瘤部位发生氧化聚合成功转化为聚合物PPSA,从而实现了光声成像引导的肿瘤光热治疗。因此,本工作为聚合物单体利用肿瘤微环境特征来实现原位合成功能性聚合物并应用到肿瘤的多功能诊疗中提供了新的途径。第四章:与近红外一区相比,近红外二区的激光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力和更高的外部光源最大允许暴露量(MPE)等固有优势。在上一章对近红外一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近红外二区的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体外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明PSA单体能在肿瘤细胞或者肿瘤部位发生氧化聚合成功的转化为聚合物PPSA,由于磺酸基的自掺杂作用,赋予了PPSA在近红外二区具有强吸收,其可作为近红外二区理想的光声成像造影剂和光热试剂用于光声成像可视化引导的肿瘤光热治疗。因此,本工作为利用肿瘤微环境特征以操纵苯胺衍生单体原位聚合并实现增强的近红外二区肿瘤特异性光诊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刘畅[9](2021)在《眼前节虚拟手术中物理模型构建与形变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虚拟手术即在计算机中对生物组织或器官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计算机虚拟手术可以用于手术前的规划,其软件的核心部分是组织或器官模型的建立,以及对模型进行形变、切割等模拟操作所需的算法。本文研究眼前节虚拟手术,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以角膜为代表的软组织,故核心部分是软组织形变模型的构建,以及模型形变算法。本文使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获取离体猪眼球的眼前节的三维成像数据,以此数据为依据使用质点弹簧模型(Mass-Spring Model)和基于位置动力学方法(Position Based Dynamics)两种方法建立了眼前节软组织模型并进行形变模拟,并且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个眼前节虚拟手术软件。搭建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对多个离体猪眼球进行了扫描成像,获取了一系列离体猪眼球切片图像,通过三维重建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绘制出猪眼前节的几何形状。并在实时扫描猪眼球时对猪眼球施加不同的载荷,记录猪眼前节在不同受压情况下的形变情况,这些数据描述了猪角膜的外形,以及其中角膜等软组织的物理性质。根据得到的数据建立角膜的网格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质点弹簧模型和基于位置动力学方法这两种方法分别进行网格模型的形变模拟。质点弹簧模型由一系列通过弹簧相连结的质点构成,以此模拟物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基于位置的动力学方法通过建立质点与质点之间的约束条件将一系列质点构建为一个模型整体。上述角膜网格模型的形变模拟是眼前节虚拟手术软件的核心模块,在此基础上加入碰撞检测、使用Open GL进行的图形绘制和使用CUDA控制的GPU加速计算等模块,并利用Qt设计用户控制界面,完成一个完整的眼前节虚拟手术软件。本文获得了使用真实猪眼球实验的OCT扫描数据绘制成的三维图像,基于两种不同的方法在计算机中建立了两种可形变的角膜模型并进行了对比。完成的虚拟手术软件可以用来了解受到不同压力条件的情况下眼球可能会出现的形态变化。
刘洋[10](2021)在《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彻底治愈癌症是目前医学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虽然传统的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对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这些疗法均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绝大多数化疗药物选择性差,对机体正常器官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以及放疗对人体的放射性伤害等。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抗癌药物和高效、特异性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化疗和放疗的缺陷,进而实现安全高效的癌症治疗。纳米技术的出现则为此带来了巨大希望,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纳米材料被成功开发并有望改善和替代传统的治疗药物。一些基于纳米药物的新型癌症治疗方法也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开发高效、“精准”、特异性和安全的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调节肿瘤内活性氧(ROS)水平是治疗癌症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基于ROS的癌症治疗策略疗效较差,主要原因包括:肿瘤的乏氧微环境、传统ROS药物固有的低效缺陷以及抗氧化分子(例如谷胱甘肽(GSH))的过表达。因此设计制备可以改善肿瘤乏氧、清除GSH以及具有良好ROS产生能力的新型纳米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至关重要。我们设计合成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铁酸铜纳米试剂(CFNs),其可以在650 nm激光照射下通过直接电子转移和光增强的芬顿反应增强ROS的产生,而且在和光热治疗(PTT)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有效的消除小鼠肿瘤。更为重要的是,CFNs可以催化H2O2产生氧气并消耗肿瘤细胞中过量的GSH,有效的缓解了肿瘤的乏氧和抗氧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光动力治疗(PDT)和光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CDT)效果。同时,CFNs具有高的横向弛豫率,可以作为优异的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综上,这种“All in One”纳米药物兼具了 PDT、光增强的CDT、PTT、MRI成像以及调节肿瘤微环境的功能,在癌症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2.高效的芬顿反应需要较强的酸性环境(pH=3~4),而肿瘤微环境只是弱酸性,因而CDT的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肿瘤部位的芬顿反应效率是目前CDT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具有光热/超声双重增强ROS产生性能的Fe2P纳米芬顿试剂(FP NRs),用于光声成像(PAI)和MRI引导的PTT和光热/超声增强的CDT。一方面,FP NR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性质,表现出了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另一方面,FPNRs的芬顿反应效率在光热和超声作用下会显着增强。因此,FPNRs可以实现近红外二区激光和超声双重响应的深部肿瘤治疗。此外,FP NRs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固有的磁学性质使其可以作为新型的PAI和MRI造影剂。这种新颖的基于金属磷化物的芬顿试剂不但实现了肿瘤部位高效的芬顿反应,而且还克服了传统PTT组织穿透深度有限和皮肤可承受激光功率低的问题。3.传统的Fe基芬顿试剂虽然已经被广泛研究,但是其苛刻的反应条件和较慢的反应速率极大的限制了其在CDT中的治疗效果,因此开发更适合肿瘤微环境的新型CDT试剂具有重大的意义和挑战性。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可以在肿瘤部位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Cu3P纳米芬顿试剂(CPNCs),用于PAI和MRI引导的PTT和光热增强的CDT。一方面,CP NC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性质,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另一方面,Cu基类芬顿试剂比Fe基芬顿试剂具有更快的反应速率,且更加适合肿瘤微环境的弱酸性pH,而且其芬顿反应效率在光热作用下会进一步增强。最为重要的是,抗磁性的Cu+会和肿瘤微环境中过量的H2O2反应产生顺磁性的Cu2+,使其具有在肿瘤部位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能力。这种新颖的基于铜基金属磷化物的类芬顿试剂不但体现出高效的抗肿瘤效果,而且还克服了大多数MRI造影剂由于在肿瘤和其他组织中始终处于“ON”成像状态而导致的较差信噪比的问题。4.目前无机纳米药物进入体内难以降解代谢,从而导致其滞留时间长、易产生潜在毒性风险的问题是制约其临床转化的关键难题之一。基于此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一种新颖的氧化和酸性双开关可降解的纳米诊疗试剂:Ni3P多孔空心纳米球(NiP PHNPs),用于PAI和MRI双模态成像介导的化疗和PTT。NiP PHNPs在近红外二区窗口具有良好的光学吸收,表现出优异的近红外二区光热转换性能。此外,NiP PHNPs出色的光热转换效率和固有的磁学性质使其可以作为PAI和MRI造影剂。最重要的是,NiP PHNPs的双开关降解性能使其可以完全降解、代谢出小鼠体外,降低了其在生物体中的潜在长期毒性。NiP PHNPs的多孔空心结构和酸性降解性能使其可以用作化疗药物的载体,具有按需可控释放药物的能力。5.设计开发无需外部能量激活即可选择性地在肿瘤部位产生大量ROS的高效可降解的ROS纳米药物对于基于ROS的癌症疗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们制备了磷脂包覆的Na2S2O8纳米颗粒(PNSO NPs)作为新型可降解的ROS纳米药物。PNSONPs在细胞内可以通过降解原位产生Na+和S2O82-,然后S2O82-将进一步转化为有毒的·SO4-和·OH。PNSO NPs产生ROS既不需要外部能量的激活也不会受肿瘤微环境中O2、H2O2含量和pH值的影响。最重要的是,PNSO NPs可以通过内吞作用绕过细胞的离子转运规则,将大量的Na+送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渗透压激增,细胞迅速破裂。而且,PNSO NPs引起的渗透压变化将进一步导致caspase-1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焦亡。所有这些作用都会导致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进而激活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可以有效的抑制肿瘤的转移和复发。6.为了同时兼顾纳米药物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我们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可降解的具有多米诺效应的级联ROS纳米炸弹(ZnO2@Ce6/CaP@CPPO/BSA,命名为Z@Ce6/CaP@CB),其无需外部能量激活即可在肿瘤部位特异性的产生多种ROS。CaP壳和ZnO2核会在酸性刺激下逐级降解并释放Ca2+、Zn2+和H2O2。一方面,Zn2+可以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输链(ETC)来增强内源性·O2-和H2O2的生成。另一方面,大量外源性H2O2的产生可以导致肿瘤细胞氧化损伤,并进一步激活CPPO介导的化学能激发的PDT。此外,ROS引起的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内Ca2+的过量积累,并进一步导致Ca2+超载诱导的细胞死亡。最重要的是,Z@Ce6/CaP@CB纳米炸弹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对原发性肿瘤的高效治疗,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响应,实现对转移和复发肿瘤的抑制。
二、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医用微流控芯片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制作技术 |
2.1 丝网印刷 |
2.2 切割和激光打印 |
2.3 喷墨打印 |
2.4 光刻打印 |
2.5 3D打印 |
3 检测手段 |
3.1 电化学 |
3.2 放射核磁 |
3.3 非标记检测 |
3.4 分离富集 |
3.5 化学发光 |
3.6 拉曼光谱 |
3.7 色度 |
3.8 温度 |
3.9 荧光 |
4 医学应用 |
4.1 PCR |
4.2 病原体 |
4.3 皮肤 |
4.4 神经 |
4.5 组织工程 |
4.6 血液分析 |
4.7 药物 |
4.8 肿瘤癌症外泌体 |
4.9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2)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的投影显示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手术导航系统 |
3 显示技术 |
3.1 视频显示技术 |
3.2 立体显示技术 |
3.3 投影显示技术 |
4 投影畸变校正技术 |
4.1 基于单应的校正方法 |
4.2 基于网格的校正方法 |
4.3 基于Bezier函数拟合的校正方法 |
4.4 基于二次曲面拟合的校正方法 |
5 技术难点与前景展望 |
5.1 医生视角追踪 |
5.2 内腔三维重建 |
5.3 投影畸变校正 |
5.4 呼吸运动补偿 |
(3)3D打印主要成形工艺及其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 |
2主要成形工艺 |
2.1分层实体制造 |
2.2光固化成形 |
2.3熔融沉积成形 |
2.4选区激光烧结 |
2.5选区激光熔化 |
2.6三维印刷成形 |
3 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 |
3.1分层实体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
3.2光固化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
3.3熔融沉积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
3.4选区激光烧结技术的研究进展 |
3.5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3.6三维印刷成形技术的研究进展 |
4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
4.1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4.2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
4.3 3D打印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
5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
6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
(4)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CNT的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
二、壳聚糖对CNT的改性 |
三、CNT/CHI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一)抗菌方面 |
(二)机械性能方面 |
(三)免疫方面 |
(四)促进组织愈合方面 |
四、小结 |
(5)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的新型优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医疗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
2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
2.1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2.2 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影响 |
3 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与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应用 |
3.1 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
3.2 人工智能与医学教育 |
4 人工智能在未来对临床医学产生的影响 |
4.1 转变医学服务模式 |
4.2 转变医学思维模式 |
4.3 促进医学科学研究 |
5 小结 |
(6)融合治疗规划的激光机器人导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激光治疗仪器研究现状 |
1.3 光学导航系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激光与生物组织的交互机理 |
2.1 生物组织传热形式 |
2.2 生物组织传热模型 |
2.3 生物组织热损伤模型 |
2.4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物组织激光加热治疗规划 |
3.1 激光加热治疗整体流程 |
3.2 病变轮廓提取 |
3.3 激光加热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
3.4 二维病变治疗规划 |
3.4.1 模型构建 |
3.4.2 参数设置及路径规划 |
3.4.3 网格划分及计算 |
3.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 三维病变治疗规划 |
3.5.1 模型构建 |
3.5.2 参数设置及路径规划 |
3.5.3 网格划分及计算 |
3.5.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病变区域的导航定位方法 |
4.1 光学导航系统组成 |
4.2 双目相机标定 |
4.3 双目相机校正 |
4.4 病变轮廓坐标提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激光治疗机器人系统治疗流程 |
5.1 激光治疗机器人系统设计 |
5.1.1 激光治疗机器人系统框架 |
5.1.2 系统硬件 |
5.1.3 系统控制 |
5.2 病变轮廓坐标转换 |
5.3 激光治疗机器人系统治疗规划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面向癌症标记物甲基化检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太赫兹技术在核酸研究上的进展 |
1.2.2 太赫兹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上的进展 |
1.2.3 太赫兹技术在糖类研究上的进展 |
1.2.4 太赫兹技术在甲基化生物分子研究上的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课题提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生物样本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技术 |
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技术 |
2.2 检测样品的透射式时域光谱系统 |
2.2.1 透射式时域光谱检测系统 |
2.2.2 透射式时域光谱系统的样品参数提取模型 |
2.2.3 基于透射式时域光谱检测的固体样品架设计 |
2.2.4 基于透射式时域光谱检测的液体池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
2.3 太赫兹光谱主要分析方法 |
2.3.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2.3.2 光谱匹配算法 |
2.3.3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胞嘧啶甲基化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胞嘧啶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机理研究 |
3.2.1 建模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
3.2.2 分子内振动仿真结果 |
3.2.3 分子间振动仿真结果 |
3.3 胞嘧啶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实验分析 |
3.3.1 实验样品介绍及制备 |
3.3.2 胞嘧啶与5-甲基胞嘧啶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判别 |
3.3.3 胞嘧啶与5-甲基胞嘧啶太赫兹时域光谱定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质溶液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及甲基化定性判别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蛋白质溶液的太赫兹响应研究 |
4.2.1 液体实验样品制备 |
4.2.2 蛋白质溶液水合层变化在太赫兹光谱中的非线性特性 |
4.2.3 不同蛋白质溶液检测识别的难点 |
4.3 基于多分辨小波信息熵的蛋白质溶液太赫兹谱图特征选择方法 |
4.3.1 小波变化的信号处理方法概述 |
4.3.2 基于多分辨小波信息熵的太赫兹光谱提取方法有效性分析 |
4.4 甲基化蛋白质溶液的识别 |
4.4.1 分类算法 |
4.4.2 基于SVM的甲基化蛋白质溶液识别流程 |
4.4.3 基于K-Means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甲基化蛋白质溶液识别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甲基化蛋白质溶液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及浓度回归分析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太赫兹光谱特征提取方法原理 |
5.3 甲基化蛋白质溶液浓度回归算法 |
5.3.1 回归模型评价指标 |
5.3.2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 |
5.3.3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流程 |
5.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4.1 实验设计 |
5.4.2 太赫兹吸收系数响应分析 |
5.4.3 常规方法回归结果分析 |
5.4.4 太赫兹光谱特征提取分析 |
5.4.5 基于最大信息系数方法的回归结果分析 |
5.4.6 结果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参加的科研工作和成果 |
(8)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热治疗原理和光热试剂分类 |
1.2.1 光热治疗原理及其优点 |
1.2.2 光热试剂简介 |
1.2.3 有机光热试剂的分类及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1.2.4 无机光热试剂的分类及其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1.2.5 光热治疗(PTT)与其他癌症治疗方法的联合 |
1.3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生物应用概述 |
1.3.1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
1.3.2 聚苯胺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应用 |
1.4 生物体内原位聚合概述 |
1.4.1 肿瘤微环境 |
1.4.2 聚合类型 |
1.5 光声成像及其肿瘤诊疗一体化概述 |
1.5.1 光声成像概述 |
1.5.2 光声成像引导光热治疗 |
1.5.3 肿瘤诊断和治疗一体化 |
1.6 本论文选题思路和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SA单体及其聚合产物PPSA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试剂 |
2.2.2 实验主要仪器 |
2.2.3 PSA单体及其聚合产物PPSA的制备 |
2.2.4 理化性质的表征与测试 |
2.2.5 光热性能研究 |
2.2.6 体外光声成像测试 |
2.2.7 双氧水浓度响应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A单体的表征 |
2.3.2 聚合物PPSA的理化性质研究 |
2.3.3 体外光声成像性能研究 |
2.3.4 体外光热性能研究 |
2.3.5 PSA单体的过氧化氢响应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NIR-I区的光诊疗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试剂 |
3.2.2 实验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所用细胞及动物品系 |
3.2.4 细胞培养 |
3.2.5 细胞内聚合实验 |
3.2.6 细胞暗毒性实验 |
3.2.7 细胞光毒性实验 |
3.2.8 死活细胞染色 |
3.2.9 细胞内聚合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
3.2.10 动物模型的建立 |
3.2.11 活体光声成像 |
3.2.12 肿瘤内原位聚合的透射电子显微镜成像 |
3.2.13 统计分析学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3.3.2 体外光热治疗效果 |
3.3.3 细胞内聚合检测 |
3.3.4 死活细胞染色 |
3.3.5 细胞和肿瘤组织透射电镜成像 |
3.3.6 体内光声成像 |
3.3.7 体内近红外成像研究 |
3.3.8 体内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
3.3.9 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SA单体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在NIR-II区的光诊疗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试剂 |
4.2.2 实验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所用细胞及动物品系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
4.3.2 体外光热治疗效果 |
4.3.3 细胞内聚合检测 |
4.3.4 死活细胞染色 |
4.3.5 体内光声成像 |
4.3.6 体内近红外成像研究 |
4.3.7 体内光热治疗效果研究 |
4.3.8 体内生物安全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5.1 论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眼前节虚拟手术中物理模型构建与形变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在医学影像上的应用 |
1.1.2 虚拟手术和手术导航 |
1.1.3 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计算机中建立生物组织或器官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2 软组织模拟的研究进展 |
1.2.2.1 质点弹簧模型在软组织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2 PBD模型在软组织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2.3 有限元模型及其它模型在软组织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 |
1.2.3 虚拟手术和手术导航在实验和临床上的应用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结构与安排 |
第二章 利用OCT系统采集眼球的三维数据 |
2.1 用于采集数据的OCT系统 |
2.2 离体猪眼球的眼前节三维数据采集的操作 |
2.3 离体猪眼球眼前节三维成像数据分析和后处理 |
2.3.1 使用AMIRA软件对猪眼扫描数据进行处理 |
2.3.2 自行编写程序对猪眼扫描数据进行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眼前节软组织形变模拟 |
3.1 利用OCT数据建立角膜几何模型 |
3.2 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眼前节软组织结构模拟 |
3.2.1 质点弹簧模型的构成 |
3.2.2 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软组织模拟的程序实现 |
3.2.3 基于质点弹簧模型的软组织模拟结果分析 |
3.3 基于PBD模型的眼前节软组织结构模拟 |
3.3.1 约束条件及解约束条件 |
3.3.2 基于PBD模型的软组织模拟的数据结构和程序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眼前节虚拟手术软件的构建 |
4.1 眼前节虚拟手术模拟软件架构 |
4.2 软组织模型与虚拟手术器械之间的碰撞检测 |
4.3 利用OPENGL实现图像绘制 |
4.4 利用CUDA实现GPU加速计算 |
4.5 使用QT完成软件的用户界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可能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对传统抗肿瘤疗法的改善 |
1.2.1 纳米材料增强药物递送 |
1.2.2 纳米材料缓解肿瘤乏氧 |
1.2.3 纳米材料用于放疗增敏 |
1.3 基于纳米材料的热疗策略 |
1.3.1 光热疗法(PTT) |
1.3.2 磁热疗法(MHT) |
1.4 基于纳米材料的活性氧治疗策略 |
1.4.1 光动力疗法(PDT) |
1.4.2 声动力疗法(SDT) |
1.4.3 电动力疗法(EDT) |
1.4.4 化学动力学疗法(CDT) |
1.5 基于纳米材料的离子干扰治疗策略 |
1.6 基于纳米材料的免疫治疗策略 |
1.6.1 化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
1.6.2 放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
1.6.3 PDT介导的免疫治疗 |
1.6.4 SDT介导的免疫治疗 |
1.6.5 CDT介导的免疫治疗 |
1.6.6 热疗介导的免疫治疗 |
第2章 具有调节肿瘤微环境能力的铁酸铜纳米诊疗剂用于协同抗肿瘤治疗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细胞外GSH的消耗 |
2.2.4 细胞外Fe~(2+)的产生 |
2.2.5 细胞外O_2的产生 |
2.2.6 细胞外·OH的生成 |
2.2.7 细胞外·O_2-的生成 |
2.2.8 CFNs的光热性质和热稳定性 |
2.2.9 CFNs的磁共振成像性质 |
2.2.10 CFNs的细胞毒性 |
2.2.11 细胞内O_2产生的检测 |
2.2.12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
2.2.13 细胞内GSH消耗的检测 |
2.2.14 体外细胞层面的光热效果评估 |
2.2.15 体外细胞层面的PDT和光增强CDT效果评估 |
2.2.16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2.3 结果讨论 |
2.3.1 CFNs的合成与表征 |
2.3.2 CFNs对TME的调控 |
2.3.3 细胞外ROS检测及CFNs的光热性质 |
2.3.4 CFN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2.3.5 CFNs的磁共振成像性质 |
2.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
2.4 小结 |
第3章 近红外二区激光/超声双重响应的Fe_2P纳米芬顿试剂用于深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2.2 PTMP-PMAA的合成 |
3.2.3 FP NRs的合成 |
3.2.4 FP NRs的光热性质 |
3.2.5 FP NR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
3.2.6 对苯二甲酸(TA)法检测·OH的产生 |
3.2.7 亚甲基蓝(MB)法检测·OH的产生 |
3.2.8 FP NRs的细胞毒性 |
3.2.9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
3.2.10 体外细胞层面的PTT和US/光热双重增强的CDT效果评估 |
3.2.11 磁共振成像性质 |
3.2.12 光声成像性质 |
3.2.13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3.3 结果讨论 |
3.3.1 FP NRs的合成与表征 |
3.3.2 FP NRs的光热性质 |
3.3.3 FP NRs的ROS产生性质 |
3.3.4 FP NR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3.3.5 FP NRs的光声成像和磁共振成像性质 |
3.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
3.4 小结 |
第4章 原位产生磁共振信号的Cu_3P纳米芬顿试剂用于深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 |
4.2.2 CP NCs的合成 |
4.2.3 CP NCs的光热性质 |
4.2.4 CP NC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
4.2.5 亚甲基蓝(MB)法检测·OH的产生 |
4.2.6 CP NCs的细胞毒性 |
4.2.7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
4.2.8 细胞内GSH消耗的检测 |
4.2.9 磁共振成像性质 |
4.2.10 光声成像性质 |
4.2.11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4.3 结果讨论 |
4.3.1 CP NCs的合成与表征 |
4.3.2 CP NCs的光热性质 |
4.3.3 CP NCs的ROS产生性质 |
4.3.4 CP NC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4.3.5 CP NCs的原位自生成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
4.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
4.4 小结 |
第5章 双开关可降解的多孔空心Ni_3P纳米球用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 |
5.2.2 NiP PHNPs的合成 |
5.2.3 NiP PHNPs的光热性质 |
5.2.4 NiP PHNPs的摩尔消光系数和光热转换效率 |
5.2.5 阿霉素(DOX)的释放实验 |
5.2.6 NiP PHNPs的细胞毒性 |
5.2.7 体外细胞层面的化疗和光热效果评估 |
5.2.8 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
5.2.9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5.2.10 NiP PHNPs的组织分布 |
5.3 结果讨论 |
5.3.1 NiP PHNPs的合成与表征 |
5.3.2 NiP PHNPs的光热性质 |
5.3.3 DOX的释放实验 |
5.3.4 NiP PHNP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5.3.5 NiP PHNPs的磁共振成像和光声成像性质 |
5.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
5.3.7 NiP PHNPs的降解性质及代谢途径 |
5.4 小结 |
第6章 Na_2S_2O_8纳米颗粒通过活性氧风暴和肿瘤渗透压激增触发抗肿瘤免疫治疗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试剂 |
6.2.2 样品制备 |
6.2.3 细胞外·OH的生成 |
6.2.4 PNSO NPs的细胞毒性 |
6.2.5 细胞内ROS产生的检测 |
6.2.6 细胞内Na~+浓度的检测 |
6.2.7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6.2.8 Caspase-1检测 |
6.2.9 IL-1β的检测 |
6.2.10 钙网蛋白(CRT)表达 |
6.2.11 高迁移率基团蛋白B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的检测 |
6.2.12 体外DC细胞刺激实验 |
6.2.13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6.2.14 肺转移模型评估 |
6.3 结果讨论 |
6.3.1 PNSO NPs的合成与表征 |
6.3.2 PNSO NPs的ROS产生性能 |
6.3.3 PNSO NPs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6.3.4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
6.3.5 体外DC细胞刺激实验 |
6.3.6 体内抗肿瘤评估 |
6.3.7 体内免疫应答 |
6.3.8 肺转移模型 |
6.4 小结 |
第7章 具有多米诺效应的纳米级联反应器用于抗肿瘤协同治疗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主要试剂 |
7.2.2 样品制备 |
7.2.3 Z@Ce6/CaP@CB的细胞毒性 |
7.2.4 细胞内H_2O_2产生的检测 |
7.2.5 细胞内~1O_2产生的检测 |
7.2.6 细胞内·O_2-产生的检测 |
7.2.7 细胞内Ca~(2+)和Zn~(2+)浓度的检测 |
7.2.8 小鼠体内抗肿瘤治疗效果评估 |
7.2.9 肺转移模型评估 |
7.3 结果讨论 |
7.3.1 Z@Ce6/CaP@CB的合成与表征 |
7.3.2 Z@Ce6/CaP@CB的降解性质和ROS产生性能 |
7.3.3 Z@Ce6/CaP@CB的毒性实验及治疗机理 |
7.3.4 体内抗肿瘤评估 |
7.3.5 体内免疫应答 |
7.3.6 肺转移模型 |
7.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激光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及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医用微流控芯片研究进展[J]. 周钱,郭茂泽,郑青松,高兵兵. 中国科学:化学, 2022
- [2]增强现实手术导航系统的投影显示技术综述[J]. 吴海滨,徐恺阳,于双,王爱丽,岩堀佑之,孙晓明. 光学精密工程, 2021(09)
- [3]3D打印主要成形工艺及其应用进展[J]. 辛艳喜,蔡高参,胡彪,符巨博. 精密成形工程, 2021(06)
- [4]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 吴宏珊,薛智钧,索来,申静.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21(07)
- [5]人工智能在临床医学的新型优势[J]. 邰雪,赵天祺,孙亚茹,赵海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6]融合治疗规划的激光机器人导航方法研究[D]. 张瑞雪.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7]面向癌症标记物甲基化检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分析方法研究[D]. 陈飘云. 浙江大学, 2021(01)
- [8]基于水溶性苯胺衍生物的肿瘤原位聚合及其光诊疗应用研究[D]. 李红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9]眼前节虚拟手术中物理模型构建与形变算法研究[D]. 刘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几种多功能纳米药物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性能的研究[D]. 刘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