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论文文献综述)

柳贝贝,申晓静,王帅,孔哲[1](2021)在《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有效性战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图书馆逐渐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运营模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图书情报领域发展的主流趋势。如何在实现数字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下提高服务创新行为有效性是高校图书馆研究的重点。根据研究需要,将服务创新分为服务概念创新、用户界面创新、组织管理创新与服务技术创新4个维度;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进行权重分析,得出服务概念创新在智慧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活动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组织管理创新、用户界面创新和服务技术创新的结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若干优化对策,以加快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动馆际数字资源共享,实现创新升级的战略目标。

陆康,刘慧,张婧,任贝贝[2](2021)在《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以该技术的平台组织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实践表明,人类活动正处于不确定环境中。知识服务的提供者——图书馆需要重新进行角色定位,重塑内涵,以适应数字经济等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全面梳理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文献,在总结知识付费、知识开放、知识共享等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数字经济背景下知识付费、知识开放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并构建数字资源、组织模式以及开放模式三个方面并重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路径,为我国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与内涵发展提供重要的重塑依据。

杨丽丽[3](2020)在《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常常遭遇糟糕体验、憧憬幸福体验。幸福体验是个体生命的身体感知和心灵认知共同谱写的美好结晶,它可以被创造、转换、传递,并以行为和情感的方式外显或内隐于体验者的身心记忆之中。体验设计概念的出现,使“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转换升级到“以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和方法论中。体验设计运用一种系统性策略与方法优化人的身心体验;意在设计语境下编制一张以理性为经度、非理性为纬度的动态协同网络,以连接人与世界、身与心、思想与行动、统一性与多样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人们在体验活动中的常常将功用、效率之上的审美情趣、积极情绪、社交连接和价值意义作为驱动力,有限理性地感知、认知并采取行动。因此,人性中的有限理性需求特质令导向幸福体验的设计策略成为研究重点。幸福体验设计涉及体验情境、体验媒介投射到体验者的身心所引起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表征的综合。人们对于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的美好诉求,既包含了人格中本我层面对感官享乐的欲求,也包含了自我层面对功用和效率的需求,同时也蕴含超我层面对情绪情感、社会关系和价值意义的追求。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感知愉悦、自主参与、亲密关系、成就和意义之幸福体验的渴望,也是其体验的终极目的。幸福体验设计是设计师和品牌(组织)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因此如何令体验者达至幸福体验成为了体验设计研究的重点。这为体验设计思维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发:从追求功能、效率为导向的工具理性思维与方法转换为关注幸福感、故事性和价值意义的体验思维与方法。幸福体验设计是运用系统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对体验者的幸福体验进行创造、转换和维度拓展的过程。本文聚焦体验现象中人的纯粹体验及其特征,探索如下问题:如何达成体验设计中理性与感性相平衡的价值观?如何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解构和重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开启幸福体验导向的设计思维与策略?如何为差异化的体验者,在其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行为序列之中,激发其积极情绪,构建更为亲密友好的关系,使其获得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更具真、善、美的生命体验?如何构建幸福体验媒介化、情境化和故事化的创新设计方法?如何通过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触发人们获得通往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体验旅程?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基于体验过程中体验者的有限理性特质,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处于不确定体验情形中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设计学等交叉融合的跨学科视角,构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愿景;并从体验者的身心维度,探索如何在产品、空间、服务、系统和品牌形象中融入“以幸福体验为导向”的设计思维、赋能策略和新范式。基于人性的有限理性特质和对于幸福体验的本质追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别从理智和情感,目标和路径,用户和组织多个视角,在形而上的理论分析层面和形而下的体验设计实践基础上,通过诗性直观和理智直观,探寻并还原有限理性行为人幸福体验的本质,提出了“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这为体验者开启了诗意化栖居,审美化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幸福体验模式,为设计师和品牌(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幸福体验设计思维参考。体验者、设计师和品牌(组织)可以依据“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和“五模式—六通道”关联模型,对特定主题的体验过程和体验效果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评价。莫比乌斯环的无限循环结构可以形象地隐喻“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各个体验环节间会相互关联、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的关系。当体验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间处于协同状态时,体验者的身心层面会获得五维幸福体验:审美化感知体验、沉浸式行为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关系体验和有意义的认知体验。利用莫比乌斯环结构来隐喻幸福体验设计中五步循环间的关系,其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体验设计时的整体性协同思维和系统性方法运作。不断变化的时空情境和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下,体验设计面临着应对不同体验个体和体验群体在体验旅程中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差异性需求的重重挑战。从赫伯特·西蒙提出的“有限理性理论”中的“满意解”原则出发,在应对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体验情形时,基于不同体验者间存在的有限理性程度的异质性,提出了基于“偏好—动机”的I-E-P-M用户分类模型;并从统一性和差异性、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辩证视角,提出了“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以应对体验旅程中充满多样性、差异化和新颖性的幸福体验需求,令不同的体验者可以获得与其动机和偏好相契合的体验“满意解”。基于体验全旅程和全渠道,聚焦关键体验触点和体验渠道,分析体验者的身心体验状态;秉持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和协同性原则,确保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的整体性和有效性。幸福体验设计不仅仅是在设计一个个体验瞬间,更在促成个性化体验故事的诞生。体验者的主观幸福感可借由富有叙事性的体验媒介和体验情境来实现和增强。本文提出了“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在“直观”典型性体验现象、还原出一般性的体验本质和规律之后,再借由隐喻设计,从技术和艺术的双重维度赋予体验本质更为多样和开放的可能性,以创造情境化的体验媒介、体验情境及理想体验现象,旨在增强体验的沉浸感、主题性和体验者的自主性,在对体验者进行幸福体验赋能的同时,与体验者的生命叙事形成积极的共生关系,在传播品牌(组织)自身故事的同时,塑造体验者的有意义的生命故事。幸福体验设计的实施需要兼顾体验者的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体验动机由审美动机、功用动机、娱乐动机、社交动机和意义动机组成;体验能力由感知能力、行动能力、共情能力、协同能力和认知能力构成。有意义和难忘的幸福体验产生于体验者的动机和能力相适应时,体验者的体验行为才会被触发,才会在特定的体验动机驱动下,以体验情境为剧场,以体验媒介为道具,主动参与并上演个性化的体验剧情,积极创造幸福体验故事,获得幸福体验设计赋能。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品牌(组织)和设计师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手段,创造性地触发、激励和增强体验动机,弥补、转换和提高体验能力;令体验者成功跨越幸福体验线,处于幸福体验赋能区,实现幸福体验赋能。对应于体验者在本我、自我和超我层面的需求,通往幸福体验的道路分别有着三条路径:一个通向有趣的目标,一个通向有用的目标,一个则通向有意义的目标。品牌(组织)和设计师通过对体验者的体验心理与目标特征的解读,利用“动机+能力+赋能”的体验设计新范式,针对“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五个环节进行创新设计,以增加体验者“审美体验”和“心流体验”的发生概率和强度。本文贯穿对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形而下层面的设计案例解析,围绕产品设计、公共图书馆设计和互动装置设计具体展开理论论述。笔者十多年来在产品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和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中的真切体会和心得成为本文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并将本研究的体验设计思维、策略和新范式应用到了设计创新和设计教学中,验证了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可以深入到体验设计实践的本真状态。由于体验者的“有限理性”、“多样性”、“差异性”和体验情形的“不确定性”、“开放性”、“动态性”,体验设计思维不是固定的“体验蓝图”,而是拓展体验行为的“可变性模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体验设计是在充分考虑到体验者的理性与非理性体验状态,而在特定时空情境和文化语境脉络中实现问题解决的动态连续过程。设计师和品牌(组织)为体验者提供的体验设计规划应预留出一定的开放性空间,在充分考虑体验者在体验中具体的“感知唤醒—行为触发—情绪激活—关系构建—认知塑造”情形的基础上,让体验者能够根据其体验动机和体验能力采取动态的、灵活的行动,创造性地构建个性化的幸福体验故事,在独立或共生关系中获得幸福体验赋能。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视角进行体验设计维度及其关系的细分,为体验设计理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设计方法与思路。期待本文能为创造拥有幸福感的体验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

李晓琴[4](2020)在《新经济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核心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中,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中,并展现了良好的成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层次的深入和读者需求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感,并保证人力资源的第一要素。图书馆管理员属于知识和智力发展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也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抓好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众多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结合必要性,分析创新核心理论,并构建新的发展思路。

周莹莹[5](2020)在《探索阅读推广在新时代图书馆转型中的创新发展》文中提出图书馆是为人们提供教育的场所,不会受到身份、阶层等因素的影响,是一种"没有围墙的公众大学",其职能表现为,为人类精神文明活动提供服务,追求博雅文化,改造民众精神。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责任心,为他人提供有效服务。新经济时代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加强图书馆管理创新,提高其服务水平与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经济时代中图书馆加强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新经济时代图书馆创新管理的有效对策两个方面做进行分析和研究。

李婷婷[6](2020)在《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介绍了共享经济时代知识服务的收费方式,分析了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付费服务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付费模式的构建要求,最后提出了建设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徐海玲[7](2020)在《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宏大改革,“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社区作为知识传播和交流的主要阵地,更加需要一个生态的环境和服务平台,实现知识的加工与组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晴朗的网络空间”。随着场景五力在社区嵌入的逐渐加深,使得知识社区从流量为王向场景为王开始演变,场景已经成为虚拟知识社区研究的新的突破口,场景的战略价值和实用价值在知识社区中开始凸显。由此可以看出,将知识生态与场景服务深度融合对于知识社区的发展,维护和谐共生的网络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立足于知识生态理论,结合知识图谱理论和场景五力理论,试图揭示虚拟知识社区中知识生态的内涵、知识生态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尝试基于扎根理论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进行编码分析,并运用Dematel方法对影响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通过用户画像的理论,构建虚拟知识社区资源聚合模型,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的服务推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从知识生态视角出发,对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揭示,借鉴知识生态理论,对知识主体、知识资源和场景三个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论述,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将要素之间的客观、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运行的本质进行系统描述,最终提出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2)虚拟知识社区各要素关联关系解析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的主要特点和层级结构进行分析,同时,对虚拟知识社区中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的传播路径和网络结构进行系统阐述,并应用Python编程获取数据,应用Gephi和Vosviewer软件对知识主体和知识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可视化呈现。(3)虚拟知识社区多维图谱构建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等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中不同要素的本体属性和本体关系进行定义,并对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提取和表示,应用网络编程并基于Neo4j图数据库构建知识主体—知识资源—场景等多维图谱,通过Python编程实现知识图谱可视化呈现。(4)基于扎根理论获取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应用扎根理论,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Nvivo获取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树状节点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核心节点编码,提出在社区建设中,知识服务环境、知识资源质量、知识需求偏好和用户感知价值对社区平台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着虚拟知识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5)应用DEMATEL方法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应用DEMATEL方法对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基于文献综述法和专家调查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打分,并建立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矩阵,通过语义转化表将原始评价转化为三角模糊数,并利用CFCS方法对所得到的三角模糊矩阵进行解模糊处理,最终得到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矩阵,将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影响因素矩阵做规范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的直接影响矩阵,利用MATLAB工具,得出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综合影响矩阵,计算出各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提出虚拟知识社区在场景化构建的过程中,要注重知识服务环境的打造、提高社区内知识资源的质量和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提升其服务质量等对策。(6)应用用户画像和向量空间模型实现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推荐基于用户画像方法构建虚拟知识社区知识接受偏好的用户画像模型,通过对不同用户需求特征的捕捉和获取,应用创设场景情境实验的方法对用户的知识需求偏好、知识关注方式和知识获取习惯的向量空间进行融合,并基于协同过滤算法应用MATLAB编程实现用户所在场景的识别和服务的推荐。本论文的行文逻辑和数据实验与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的理论内容与实证研究深度结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建设美好和纯洁晴朗的网络空间提供一种方法和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服务信息化的手段,推动网络社区建设管理运用的不断完善。

吴保成[8](2020)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教育职能初探》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民的知识水平要求逐渐提高,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升,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发展趋向,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发展等在知识经济时代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图书馆成为了新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文章将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究,对图书馆在不同时期职能的演变过程和建设意义进行一系列的阐述,并对其未来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杨昊[9](2020)在《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文中认为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发展要点,信息化时代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方法具有差别。在信息化时代中,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与日俱增。随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以及教育部办公厅对《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的颁行和落地,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在业务工作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针对地方企业的需求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切实为企业提供帮助并发挥作用成为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发展的内在要求。据此,结合企业在知识产权信息归档、知识产权信息推广、知识产权信息评估和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的需求建设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满足企业知识产权信息需求的当务之急。针对此,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及PEST分析法对于建设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问题进行研究,将设计与规划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作为研究目的。首先从政策演进状况、现实发展状况及发展环境入手,结合知识产权信息需求企业的需求环境状况、政治经济环境状况等,廓清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业务范畴,架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框架,划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模块,对其功能实现及系统调试问题进行研究。为保障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的良好运行,应当在政策、组织、人员、资金等方面奠定保障性措施,服务于东北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信息管理及专利信息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带动企业的创新发展,以信息技术创新激活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内驱力。

沈莉[10](2020)在《用数字经济手段保障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图书馆如果要体现良好的读者满意程度,那么必须做到紧密结合数字经济的当前背景,运用数字化手段来创新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与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以及管理模式相比,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全新服务与管理模式更加可以达到方便读者的效果,增强了图书馆服务读者的能力。因此,图书馆目前应当明确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读者服务质量以及改进图书管理秩序的具体举措,结合图书馆提供服务与实施日常管理的状况来探索改进要点。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有效性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2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战略因素分析
    2.1 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战略要素的层级界定
        2.1.1 服务概念创新
        2.1.2 用户界面创新
        2.1.3 组织管理创新
        2.1.4 服务技术创新
    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2.3 构造判断矩阵
    2.4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各个指标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5 一致性检验
3 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提高服务创新有效性措施
    3.1 服务概念创新层面
    3.2 组织管理创新层面
    3.3 用户界面创新层面
    3.4 服务技术创新层面

(2)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受到的影响
    1.1 知识付费模式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
    1.2 知识开放模式对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影响
2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变革路径
    2.1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角色定位重塑
        2.1.1 知识服务延续
        2.1.2 中介性质重构
        2.1.3 空间服务创新
    2.2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变革
        2.2.1 数字资源配置创新
        2.2.2 组织方式变革创新
        2.2.3 开放模式演化创新
    2.3 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规则应对
        2.3.1 持续技术创新促进知识服务模式发展
        2.3.2 完善制度建设保障知识服务行业进步
        2.3.3 加强国际交流保持知识服务理念前瞻
3 结论与展望

(3)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对象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从用户体验设计到体验设计研究
        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三、关注人的身心体验
        四、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第六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七节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八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有限理性及体验设计理论
    第一节 体验经济背景下的设计现状
    第二节 体验概念解析
        一、西方视角下的纯粹体验
        二、东方视角下的体验哲学
        三、设计语境下的体验属性
    第三节 关于有限理性
        一、解读有限理性理论
        二、解读理性与非理性
        三、解读有限理性行为人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与体验关系
        一、有限理性的体验者
        二、传情达意的体验媒介
        三、体验者与体验媒介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愿景
    第二节 解构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幸福体验
        一、幸福的多元性特征分析
        二、解构幸福秘诀:HYGGE
        三、解读幸福“五元论”模型:PERMA
    第三节 重构有限理性视角下的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一、直观幸福体验现象
        二、五步循环幸福体验设计模式
        三、“莫比乌斯环”型关系
        四、体验感受器与体验通道
        五、“模式—通道”关联模型解析
    第四节 五维幸福体验与案例分析
        一、五维幸福体验解析
        二、五维幸福体验案例解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一节 幸福体验设计驱动下的赋能策略
        一、应对不确定性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二、以Oodi图书馆为例谈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三、A-T-A-C-S幸福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第二节 秉承差异化体验设计赋能策略
        一、聚焦有限理性的体验设计赋能对象
        二、基于同一性的类体验设计赋能
        三、基于差异性的群体体验设计赋能
        四、基于叙事性的个体体验设计赋能
    第三节 体验设计赋能策略的特性
        一、多维体验的协同性
        二、跨渠道体验的相关性
        三、身心体验的平衡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创新方法
    第一节 创造情境化的幸福体验故事
        一、幸福体验故事的构成要素
        二、幸福体验故事的动态情境
    第二节 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
        一、“悬置—隐喻”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方法
        二、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路径
        三、情境化幸福体验创新设计案例解析
    第三节 “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
        一、福格行为模型的启示
        二、“动机+能力+赋能”体验设计新范式解读
        三、幸福体验赋能的驱动力
        四、增强体验能力的幸福体验设计赋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体验设计实践
    第一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实践原则
        一、聚焦于关键体验维度的创新性
        二、维持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平衡性
        三、避免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的矛盾性
        四、塑造感知体验与认知体验协同性
        五、基于体验信息的预期和评价
    第二节 有限理性视角下体验设计案例解析
        一、从感知体验到认知体验的创新设计实践
        二、提供“满意解”的差异化体验设计实践
    第三节 感知信息与认知信息相适应的品牌LOGO设计实践
        一、优视佳品牌形象设计案例
        二、宁波大学图书馆与信息中心LOGO设计案例
        三、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LOGO设计案例
    第四节 “形式追随体验”的产品设计实践
        一、电动洗眼器体验设计案例
        二、眼保健操仪体验设计案例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附录 Ⅱ:热敷眼保健操仪对小学生视力干预的效果报告

(4)新经济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核心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新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核心理论
    (一)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论
    (三)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科学评估体系理论
    (四)新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
三、结语

(5)探索阅读推广在新时代图书馆转型中的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新经济时代中图书馆加强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
    (一)加强管理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新经济发展要求。
    (二)实现管理创新是促进图书馆更好发展的原动力。
二、新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因素
    (一)安全信息挑战是图书馆管理面临的第一挑战。
    (二)云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面临着组织管理的挑战问题。
三、新时代图书馆转型中创新发展
    (一)观念创新。
    (二)管理创新。
    (三)图书馆服务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四、结语

(6)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共享经济时代知识服务收费方式的分类
    1.1 知识下载收费
    1.2 专栏知识收费
    1.3 互动打赏收费
    1.4 知识问答咨询收费
2 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付费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应用于信息知识挖掘与整理类服务
    2.2 应用于个性化需求服务
3 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付费模式的构建
    3.1 主体维度:高校图书馆与馆员
    3.2 客体维度:图书馆知识资源
    3.3 中介维度:知识服务平台与收费方式
4 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建设策略
    4.1 采用新技术、新手段降低服务费用
    4.2 提供馆配商式的全链路服务模式
    4.3 加强风险监控机制
5 结语

(7)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知识生态研究现状
        1.2.2 国外知识生态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虚拟知识社区
        2.1.2 知识生态
        2.1.3 场景
    2.2 理论基础
        2.2.1 场景五力理论
        2.2.2 知识图谱理论
        2.2.3 知识超网络理论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2.2.5 用户画像理论
第3章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
    3.1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内涵与特征
        3.1.1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内涵
        3.1.2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特征
    3.2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组成要素
        3.2.1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主体
        3.2.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资源
        3.2.3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
        3.2.4 要素间关联关系
    3.3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组成要素关联解析
        3.3.1 知识主体关联
        3.3.2 知识资源关联
        3.3.3 主体-资源关联
        3.3.4 主体-资源-场景关联
    3.4 虚拟知识社区的知识生态模型构建
        3.4.1 知识生态模型维度解析
        3.4.2 知识生态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虚拟知识社区主体与资源关联关系
    4.1 知识主体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
        4.1.1 知识主体层级结构
        4.1.2 知识主体传播路径
        4.1.3 知识主体网络结构
    4.2 知识资源的层级结构与网络结构
        4.2.1 知识资源层级结构
        4.2.2 知识资源传播路径
        4.2.3 知识资源网络结构
    4.3 知识主体可视化图谱
        4.3.1 数据选取及处理
        4.3.2 网络描述性特征分析
        4.3.3 核心用户群体分析
        4.3.4 网络结构分析
        4.3.5 节点度中心性分析
    4.4 知识资源可视化图谱
        4.4.1 数据选取及处理
        4.4.2 网络描述性特征分析
        4.4.3 节点度中心性分析
        4.4.4 网络结构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拟知识社区多维图谱构建
    5.1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维度解析
        5.1.1 知识主体维度
        5.1.2 知识资源维度
        5.1.3 场景
    5.2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的逻辑结构及体系架构
        5.2.1 知识图谱的逻辑结构
        5.2.2 知识图谱的体系架构
    5.3 虚拟知识社区本体属性与本体关系定义
        5.3.1 主体类属性定义
        5.3.2 资源类属性定义
        5.3.3 场景属性定义
        5.3.4 本体关系定义
    5.4 虚拟知识社区知识图谱构建
        5.4.1 数据预处理
        5.4.2 基于Neo4j知识图谱构建
        5.4.3 主体—资源知识图谱
        5.4.4 主体—场景知识图谱
        5.4.5 主体—资源—场景知识图谱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影响因素识别
    6.1 样本选择与影响因素确定
        6.1.1 样本选择
        6.1.2 访谈过程设计
        6.1.3 资料整理与编码
        6.1.4 编码过程
        6.1.5 影响因素分析
    6.2 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6.2.1 DEMATEL算法
        6.2.2 数据处理流程
        6.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4 确定直接影响矩阵
        6.2.5 综合影响矩阵的转化
    6.3 数据处理结论分析
        6.3.1 影响因素间关系分析
        6.3.2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6.3.3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实现
    7.1 虚拟知识社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构建
        7.1.1 多维属性标签体系的构建
        7.1.2 概念模型维度细分
        7.1.3 概念模型的构建
    7.2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画像概念模型构建
        7.2.1 场景标签体系构建
        7.2.2 概念模型的构建
    7.3 虚拟知识社区资源聚合模型及场景化服务实现
        7.3.1 用户画像与场景画像的适配关系
        7.3.2 资源聚合模型的构成要素
        7.3.3 资源聚合模型的构建
        7.3.4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识别流程
        7.3.5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实现
    7.4 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的实证研究
        7.4.1 场景化服务实验设计
        7.4.2 用户需求场景识别
        7.4.3 场景化服务的实现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调查问卷:虚拟知识社区场景化服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专家打分表

(8)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教育职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知识经济的概念
2 图书馆在不同时期的职能演变
3 知识经济时代下图书馆职能发挥的思考
    3.1 管理职能
        3.1.1 对管理思想进行革新
        3.1.2 管理体制的改革
        3.1.3 培养一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人才
    3.2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3.2.1 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发挥其教育职能
        3.2.2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
4 结语

(9)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阐释
        2.1.1 信息服务
        2.1.2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创新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发展现状
    3.1 相关政策演进
        3.1.1 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与信息化发展政策
        3.1.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办法》的颁行
    3.2 基本发展概况
        3.2.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概况
        3.2.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功能状况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企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调研及中心建设环境分析
    4.1 企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调研
        4.1.1 知识产权信息归档需求
        4.1.2 知识产权信息推广需求
        4.1.3 知识产权信息评估需求
        4.1.4 知识产权信息咨询需求
    4.2 基于PEST分析法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环境分析
        4.2.1 政治环境
        4.2.2 经济环境
        4.2.3 社会环境
        4.2.4 技术环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设计与规划
    5.1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业务范畴
        5.1.1 知识产权信息归档
        5.1.2 知识产权信息推广
        5.1.3 知识产权信息评估
        5.1.4 知识产权信息咨询
    5.2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架构与流程设计
        5.2.1 总体系统架构
        5.2.2 信息模块设计
        5.2.3 系统环境分析
    5.3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功能实现
        5.3.1 产权申请功能
        5.3.2 需求评估功能
        5.3.3 产权授予功能
        5.3.4 产权评估功能
    5.4 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系统调试
        5.4.1 系统功能调试
        5.4.2 系统功能优化
        5.4.3 系统功能升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保障性措施
    6.1 政策保障
    6.2 组织保障
    6.3 人员保障
    6.4 资金保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用数字经济手段保障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创新管理与服务的重要意义
二、图书馆创新管理服务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创新服务与管理的总体思路
    (二)增强资源互动的力度
    (三)全面满足读者日益提升的图书服务需求
三、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以及管理创新实施要点
    (一)图书馆的管理创新要点
    (二)图书馆的服务创新要点
结束语: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有效性战略分析[J]. 柳贝贝,申晓静,王帅,孔哲. 图书情报导刊, 2021(09)
  • [2]数字经济时代我国图书馆知识服务变革研究[J]. 陆康,刘慧,张婧,任贝贝. 图书馆学研究, 2021(17)
  • [3]基于有限理性视角的体验设计研究[D]. 杨丽丽. 江南大学, 2020(04)
  • [4]新经济时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核心理论[J]. 李晓琴. 产业创新研究, 2020(17)
  • [5]探索阅读推广在新时代图书馆转型中的创新发展[J]. 周莹莹. 办公室业务, 2020(17)
  • [6]共享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研究[J]. 李婷婷.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08)
  • [7]虚拟知识社区知识生态及场景化服务研究[D]. 徐海玲. 吉林大学, 2020(08)
  • [8]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教育职能初探[J]. 吴保成. 大众标准化, 2020(10)
  • [9]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策略[D]. 杨昊.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用数字经济手段保障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J]. 沈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05)

标签:;  ;  ;  ;  ;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