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

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

一、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杜茜茜[1](2021)在《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恢复期运用芒针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恢复期治疗本病的针刺优化方案,并对疗效评价系统中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行探讨,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芒针透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急性期(15天以内)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西药口服和相同的针刺治疗—予泼尼松、维生素B12口服,针刺以面部浅刺(0.3 cm左右)和远端取穴为主;恢复期(15-45天)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同上,取常规针刺深度,远端取穴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试验组以芒针透刺为主:阳白四透(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太阳透下关,地仓透耳门、地仓透颊车,另取健侧合谷,此外根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配用相应穴位针刺。两组均隔天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本研究共包含3个疗程,对于3个疗程后未痊愈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依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分级标准、疗效标准和总体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价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对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之前明显提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透刺组恢复期各疗程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较常规针刺虽不能提高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有效率,但可以明显提高愈显率,并能缩短达到愈显疗效的治疗时间。2次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SFGS总分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较之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芒针透刺组评分均值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期以芒针透刺为主的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各时间点评分均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相较于SFG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包含的并发症范围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1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与常规针刺均能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芒针透刺组虽总有效率上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各疗程愈显人数明显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故临床上可作为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优选方案。3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评价内容包含的并发症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叶颖颖[2](2021)在《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效手段。方法:招募64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对照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揿针围刺翳风穴。在治疗前后对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进行评分和测量。于治疗后第7、14天对受试者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重复评估。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和治愈情况。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无中止脱落病例,共收集完成64例。1.基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发病患侧、年龄、病程天数、House-Brackeman分级量表、House-Brackemann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各时间点进行比较,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量表(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量表(FDIS)均逐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揿针组)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14、21天揿针组的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14、21天,揿针组的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干预后的疗效比较,揿针组有效率为96.9%,针刺组有效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周围性面瘫的治愈情况比较,揿针组较针刺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治愈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介入揿针围刺翳风穴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有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功能、生活躯体功能和面部容貌改变;2.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能加快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缩短平均痊愈时间,提高治愈率,能辅助提高常规针刺疗法对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在指南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效手段。

吴小玲[3](2021)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意义,提供重症面瘫早期针灸治疗时的方案选择依据。方法:将60例早期重症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联合激素组(B组)各30例,A组以单纯针灸治疗,前5日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B组在单纯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连用5天后停用。以3个月为观察期,拟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病例的疗程、治疗次数和后遗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经实验脱落处理,最终完成57例,其中A组29例,B组28例。(2)H-B面神经功能疗效评价:A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B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均为有效的临床方案,但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疗效更为显着。(3)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A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证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针灸联合激素组优于单纯针灸组。(4)痊愈病例疗程和治疗次数比较比较两组痊愈病例的疗程和治疗次数,经统计分析,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和治疗次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激素组痊愈病例的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次数较少。(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就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期结束后痊愈病例和遗留后遗症病例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痊愈率较对照组高,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方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口僻中医症状等作用显着,且能缩短痊愈疗程、减少治疗次数和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提示针灸治疗早期重症面瘫时,支持选择针灸结合激素治疗方案。

刘森森[4](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朱敏婕[5](2021)在《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下探讨乳突区疼痛时间与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评估乳突区疼痛持续时间的不同对同一治疗方案下的周围性面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有无乳突区疼痛及乳突区疼痛持续时间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无乳突区疼痛组(A组)(22例)、乳突区疼痛1~3天组(B组)(21例)、乳突区疼痛4~6天组(C组)(24例)、乳突区疼痛7天及以上组(D组)(20例)。均在常规激素治疗基础上予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一次/日,十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若患者3个疗程未满,但达到治愈条件,可停止治疗,将其治愈时的各项评分结果作为后续统计研究数据沿用。对所有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及各个疗程结束后进行Sunnybrook面瘫评定系统评分,评估四组患者在各个疗程治疗后的面瘫状况是否得到改善;在治疗前、所有治疗结束后及2个月后随访时使用House-Brackmann(H-B)量表进行评定分级,观察四组的治疗有效率及预后有无差异;于发病7~14天进行肌电图检测,观察不同分组间肌电图检测的潜伏期和M波波幅有无差异,并对比各组2个月后随访时的恢复情况,比较不同乳突区疼痛时间分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1.四组患者的基线资料、Sunnybrook评分(治疗前)、H-B分级(治疗前)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Sunnybrook评分:四组患者1个疗程后的Sunnybrook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0.05),组内比较,提示除D组外,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评分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个疗程后,除C和D组外,各组间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各组评分较前均得到改善(P<0.05);3个疗程后,四组患者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1),组内比较,各组评分较前均获得较大改善(P<0.01)。3.临床疗效:四组间治疗后H-B分级差异明显(P<0.01),且各组内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D组治疗后H-B分级好于治疗前(P<0.05),A、B、C组治疗后H-B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A、B、C、D四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48%、71.43%、65.22%、35.00%,A组显着高于其他三组。4.肌电图检测结果:四组患者患侧较健侧潜伏期均延长,M波波幅均下降,结果具显着性统计学意义(P<0.01)。5.预后:随访时,依据疗效评价标准判定,A组达到彻底恢复的病例数为15例,无效病例数为1例;B组达到彻底恢复的病例数为7例,无效病例数为4例;C组达到彻底恢复的病例数为4例,无效病例数为8例;D组达到彻底恢复的病例数为2例,无效病例数为11例。结论:1.针刺结合中药外敷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症状,使其Sunnybrook评分、H-B分级得到提高。2.乳突区疼痛持续时间不同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在同样方案下的治疗疗效不同,无疼痛者疗效最优,有疼痛症状者,其持续时间越久,疗效越差。3.无乳突区疼痛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预后比有疼痛者好,且疼痛时间越久,预后越差。4.病发初期的肌电图检测结果可为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预后提供一定的预判依据。

郑鸥[6](2020)在《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毫针联合皮内针是否可以更好地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减少后遗症的出现,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花园山)门诊收治的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符合纳入标准而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共分3组,即毫针组、皮内针组、毫针加皮内针组,每组各30例,90例患者均全程配合完成研究。患者入组前先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颅脑CT等检查,指标异常者将进行综合评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符合排除标准者予以排除,毫针组患者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皮内针组患者采用单纯皮内针治疗,毫针加皮内针组患者采用毫针治疗后加皮内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日后休息1日,共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第2周、第4周治疗结束后进行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面神经功能评分记录,并进行疗效评估。运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1.毫针组、皮内针组、毫针加皮内针组三组基线资料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证型、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三组具有可比性。2.三组组内比较:(1)与治疗前对比,三组FDIP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FDIS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治疗前对比,三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对比,三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均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比较:(1)毫针组与皮内针组对比,FDIP评分、FDIS评分、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评分治疗2周后、4周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毫针加皮内针组与毫针组、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4周后,(1)FDIP评分较高,FDIS评分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面神经功能评分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疗效比较:(1)毫针组与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毫针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66.67%;皮内针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4周后,毫针组治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76.66%,皮内针组治愈率为6.66%,总有效率为7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毫针加皮内针组与毫针组、皮内针组对比,治疗2周后,治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90%;治疗4周后,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毫针针刺、皮内针以及毫针联合皮内针均可以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出现,且毫针联合皮内针组效果更明显,因此,临床中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患者时,可以联合毫针和皮内针以加强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并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马天一[7](2020)在《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ll’s面瘫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情况、基础疾病、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等可能相关因素对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影响,并对针灸方案进行聚类分析,为完善以针灸治疗为主的Bell’s面瘫综合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及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及前瞻性研究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病历信息采集表》收集、整理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电子病历系统中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Bell’s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采用频数统计、Spearman相关分析、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近10年Beil’s面瘫患者的临床特点、针灸综合方案的治疗特点、影响面神经损伤及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7例患者,男性138例(占49.8%),女性139例(占50.2%);年龄范围4-86岁,平均年龄为51.3±15.79岁;住院天数平均15.69±5.46d;住院患者中急性期占53.1%,恢复期117例占42.2%,后遗症期4.7%,自发病至首次确诊的天数平均1.71±1.23d;春季发病71例(占25.6%);夏季发病66例(占23.8%);秋季发病65例(占23.5%);冬季发病75例(占27.1%);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为吹风受凉(116例,占41.8%);最常见的辨证分型为风痰阻络(172例,占62.1%);病变位置在茎乳孔及以下共222例(占80.1%),损伤鼓索节段34例(占12.3%),损伤镫骨肌支节段21例(占7.6%);起病以HB4级最多,共206例(占74.4%);出院时痊愈患者15例(占5.4%),显效191例(占69%),低效57例(占20.6%),无效14例(占5.1%);合并症最多为高脂血症共138例(占49.8%),其次为高血压99例(占35.7%),高尿酸血症92人(占33.21%),失眠72例(占26%),糖尿病64例(23.1%);涉及伴随症状10种,茎乳孔及以下受损的患者最常见的伴随症状为迎风流泪、耳痛、面痛;鼓索节段损伤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面部感觉异常;镫骨肌支节段受损者多伴随耳痛、迎风流泪、耳鸣。早期治疗的因素有:激素(3.37d)、营养神经(4.34d)、抗病毒治疗(5.24d)、针刺(5.92d)、艾灸(7.24d)、康复(16.04d)、高压氧(17.72d);263例患者接受头针治疗,聚类分析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颞前线,顶旁—线-顶旁二线-额前线;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两个腧穴群集:运动区下2/5-血管舒缩区、其余10个腧穴为另一聚类。腹针聚类分析得到3个有效聚类: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气旁-气穴;天枢-大横;谱系图距离为15时,得到3个群集:引气归元-阴都;腹四关-商曲-天枢-大横-气旁-气穴;清热解毒方-风湿三角-水分-建里。体针按1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2个有效聚类群:百会-印堂;阳白-地仓-太阳-合谷-太冲。艾炷灸得到3个有效聚类:足三里-颊车;牵正-太阳-翳风-阳白-地仓;心俞-胆俞;当距离为20时得到3个群集:脾俞-胃俞-中脘;面部压痛点-百劳,其余腧穴为一群集;刺络放血按12个聚类群划分共3个有效聚类群:翳风-太阳;膈俞-胆俞;风门-肺俞;谱系图提示耳尖-耳后-大椎可与其他腧穴存在灵活的配伍;耳穴压豆按5个聚类群划分得到3个有效聚类群:交感-颈椎;胆-肾;心-神门;距离为10时得到两个群集:心-脾-神门-面颊;胆-肾-交感-颈椎。影响面神经损伤的单因素分析结果:病变位置(χ2=8.341)、焦虑(Z=-2.380)、睡眠障碍(Z=-2.480)、NLR值(Z=-2.059),以上P<0.05,提示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病变位置、睡眠障碍、NLR值均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有两项因素进入回归方程:焦虑状态(β=-1.515,OR=0.220,95%CI=0.051-0.943,P<0.05),风热袭络型(β=2.576,OR=13.15,95%CI=1.026-168.587,P<0.05),提示在中重度、重度面瘫患者中,焦虑为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相对于其他证型为可能的保护性因素。影响针灸治疗Bell’s面瘫疗效的单因素分析结果:面神经损伤程度在Spearman相关分析(P=0.003<0.05)与非参数检验(χ2=16.809,P=-0.0000)中均与疗效具有显着相关性,提示面神经损伤程度为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在非参数检验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还包括:病变位置(χ2=7.132,P=0.0028<0.001),餐后血糖偏高(Z=-2.280,P=0.023<0.05),脑梗死(Z=-2.084,P=0.037<0.05),面瘫史(Z=-2.096,P=0.036<0.05),康复治疗(Z=-2.022,P=0.043<0.05),不同治疗方案(χ2=98.728,P=0.000),提示病变位置、餐后血糖控制程度、脑梗死、面瘫、康复治疗、不同治疗方案均为疗效的可能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值均>0.05,提示各项因素均与疗效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897,P<0.001),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共有4个:面瘫史(OR=5.607)、脑梗死(OR=2.085)、耳痛(OR=1.096)、治疗方案(1:OR=26.629,2:OR=25.687,3:OR=33.818,4:OR=24.337),提示面瘫、脑梗死病史为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伴随耳痛症状可能为保护性因素,治疗方案中疗效依次为: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针灸+营养神经+抗病毒+激素>针灸+营养神经+激素>针灸+营养神经>单纯针刺。HB分级与肌电图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中(Kappa值=-0.09,P<0.05),提示二者对面神经损伤的评价一致性较差。结论:1.本研究提示 Bell’s而瘫中老年比例较高,无性别差异;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稍高;2.患者多证属风痰阻络;起病最常见为HB 4级,多数患者可实现早期诊治,自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1.71d。发病后平均约7d内接受药物及针灸治疗,约15d后开始康复、高压氧治疗.3.我院针灸科制订的Bell’s面瘫针灸综合方案体现了从心、胆、脾、胃论治,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并注重调神的治疗思路.4.影响面神经损伤因素:焦虑为中-重度面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风热袭络型患者损伤程度可能较低,病变位置、NLR值、睡眠障碍都可能影响面神经的损伤.5.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为三大类:(1)疾病本身的特点:面神经的损伤程度、损伤位置、耳痛症状(2)患者自身的环境:面瘫史、脑梗死、餐后血糖控制情况(3)治疗方案之间相互影响:营养神经和抗病毒治疗均可以提高针灸疗效,但激素为待定因素,针灸综合治疗与激素之间的疗效可能存在矛盾.6.对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评价上,HB分级与肌电图相比二者一致性较差,肌电图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干扰,HB分级法更适合在早期临床应用.

樊晓萌[8](2020)在《“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面三灸”(雀啄灸听会、颊车、地仓)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旨在探究“面三灸”联合针刺在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时是否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并通过分析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治疗方式来评估安全性。为目前临床早期针灸并用治疗该病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方式。方法:收集2019年3月到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66名贝尔麻痹患者,采取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6例患者按照就诊时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采用“面三灸”联合针刺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治疗期间因2名患者未能坚持治疗,疗程<50%,未能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而脱落,最后有效病例为64例,分别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每日给予穴位针刺加面部穴位雀啄灸1次;对照组仅穴位针刺治疗。6天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各疗程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面部、病程、面神经功能评分及分级情况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1)治疗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除第1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第2、3、4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在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各疗程痊愈患者及痊愈治疗次数比较:(1)治疗结束后,治疗组痊愈患者共24人,对照组痊愈患者共16人,两组分别在各疗程痊愈人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痊愈所需治疗天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总体疗效分析:(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痊愈率为75.00%,对照组为50.00%,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异常,治疗组不良反应率3.125%,不影响治疗过程及疗效分析;对照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0.00%。结论:1、“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均能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总体疗效相同。3、“面三灸”联合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介入治疗时起效较快,在观察期内缩短临床病程,提高患者的痊愈率。4、“面三灸”联合针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李梦丝[9](2020)在《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与普通针刺法对比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面部残疾指数(包括躯体生理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两部分)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种方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面瘫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依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竖横针刺法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普通针刺法治疗组)30例。均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的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躯体生理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和不良事件评分,并进行总有效率对比。结果:1.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Sunnybrook评分评分较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生理功能评分(FDIP)的比较: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较前均有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社会生活功能(FDIS)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社会功能评分较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总体临床疗效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竖横针刺法组治疗风寒型面瘫较普通针刺法的疗效更好,且能缩短疗程。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竖横针刺法组的安全程度与普通针刺法组相当。结论:1、竖横针刺法组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疗效。2、竖横针刺法用针少、疗效佳、能缩短疗程,在临床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唐静[10](2020)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神经损伤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损害程度、中医辨证分型及预后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探索面神经损害程度与其预后的相关性,为面神经电图评估患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01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针灸康复科等科室符合纳入标准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住院病人共142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面神经电图结果、性别、年龄、肝肾功、二便常规、心电图、中医证候、以及治疗后House-Brackmann分级评分与改良Portmann评分),并运用SPASS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4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男性64人(45.1%),女性78(54.9%)人,男女比例为1:1.21,卡方检验P>0.05,性别在该病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纳入病例年龄范围为16-75岁,平均年龄46.68±16.89岁,青年患者66人,中年患者34人,老年患者42人,经卡方检验P<0.01,年龄在该病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青年人发病率最高。不同年龄段的性别差异在该病的分布上,经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2.在14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面神经轻度损伤患者84例,中度损伤患者55例,重度损伤患者3例,不同年龄段的面神经损害程度分布不同。经两两比较,青年组与老年组两组间在面神经损伤程度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患者以轻度面神经损伤为主;青年组与中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面神经损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卡方检验,P<0.05,不同年龄段在面神经损害程度上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中年患者以轻度面神经损伤为主,而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中又以青年患者人数最多。3.纳入14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风寒袭络证55例(38.7%),风热袭络证17例(12.0%),风痰阻络证65例(45.8%)例,气虚血瘀证5例(3.5%),经拟合优度卡方检验,P<0.001,患者中医证型在该病分布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风痰阻络证和风寒袭络证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段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中医证型上的分布差异无统计意义。经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不同面肌损害程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中医证型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轻度与中度面神经损伤组在中医证型分布存在显着差异,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以风痰阻络证为主,风寒袭络证次之;中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以风寒袭络证为主。4.14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根据HB评分标准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预后评定,其中痊愈患者72例(50.7%),显效患者55例(38.9%),有效14例,无效患者1例。根据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进行评定,142例患者中,痊愈患者72例,显效患者56例,好转患者13例,无效患者1例;经Kappa一致性检验,Z=14.837,P<0.001,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与HB评分标准在评价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情况具有一致性。Kappa=0.998,两者一致性很强。经卡方检验,P<0.05,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预后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全部或明显恢复,仅有减少部分患者会留下严重后遗症。5.对不同面神经损害程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在该病预后分布上的差异统计,结果显示: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等级计数检验,χ2=39.624,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预后比中度、重度面神经损伤患者好;中度与重度面神经损伤患者在预后分布上无差异。其中轻度损伤患者痊愈率为69.05%,显效率为30.95%;中度面神经损伤患者痊愈率为25.45%,显效率为52.73%;重度面神经损伤患者有效率为66.67%,无效率33.3%。分别对该病患者的年龄、面肌损伤程度、中医证型进行多分类Logistic分析,年龄、面神经损伤程度均与患者预后程度呈正相关,与中医证型分布无相关性。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年龄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情况呈正相关,年龄越小,预后愈佳;面肌损伤程度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预后(痊愈率、显效率)情况呈正相关,面神经损伤越轻,痊愈率越高。结论: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以青年患者居多,男女患者分布无差异。2.特发性麻痹患者在面神经损伤程度上以轻中度面神经损伤为主,轻度面神经损伤以青年居多;性别、左/右侧面神经损伤、颊支/颞支面神经损伤在面神经损伤程度上的分布无差异性。3.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以风痰阻络证、风寒袭络证为主,其次为风热袭络证,性别、年龄在该病的中医证型上分布无差异性。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以风痰阻络证为主,风寒袭络证次之;中度面神经损伤患者以风寒袭络证为主。4.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绝大多数预后较好,其中轻度面神经损伤患者预后最好。年龄、面神经损伤程度均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呈正相关,相关性大小:为年龄>面神经损伤程度,年龄越小,预后愈佳。

二、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讨论
    1 研究方案确立的依据
    2 芒针透刺临床操作规范
    3 疗效分析
    4 芒针透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分析
    5 疗效评价量表的选择
    6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1 西医治疗
    2 中医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下5项纳入)
        1.4 排除标准(有任意1条项排除)
        1.5 剔除标准(详见附录D)
        1.6 脱落标准(详见附录E)
        1.7 中止实验标准(详见附录F)
        1.8 不良反应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
        2.2 随机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统计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技术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两组基线情况对比
        1.1 两组性别、患侧、发病年龄对比
        1.2 两组治疗前H-B分级量表对比
        1.3 两组治疗前H-B症状评分和FDI量表对比
        1.4 两组治疗前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2 疗效对比
        2.1 治疗前和治疗后H-B分级量表对比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H-B症状评分量表对比
        2.3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FDI对比
        2.4 治疗前和治疗后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3 疗效情况对比
    4 痊愈情况对比
    5 不良反应分析
讨论
    1 理论探讨
        1.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1.3 祖国医学古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1.4 祖国医学现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1.5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2 课题设计依据
        2.1 介入时机选择依据
        2.2 疗程选择依据
        2.3 翳风穴选择依据
        2.4 揿针和围刺法选择依据
        2.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3.2 组内比较分析
        3.3 组间比较分析
        3.4 疗效评价分析
        3.5 治愈情况对比
        3.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中医对面瘫认识
        1.1 中医病名
        1.2 中医病因
        1.3 中医病机
        1.4 中医辨证分型
        1.5 中医治疗
    2.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2.1 概述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2.3 西医治疗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终止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案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2.4 数据处理
    3.基线比较
        3.1 一般项目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4.研究结果
        4.1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4.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4.3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4.4 两组治疗前后口僻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4.5 临床疗效评价
    5.安全性评价
第三部分 讨论
    1.研究方案分析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机制探讨
    3.重症面瘫针灸方案结合早期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4.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近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位
        1.3 病因
        1.4 病机
        1.5 临床症状
        1.6 证型分类
        1.7 治疗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3 病理
        2.4 临床表现
        2.5 临床分期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2.7 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 治疗方案
        1.3 饮食及防护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1.5 疗效指标
        1.6 疗效评价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2.4 临床疗效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2.6 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选题的意义
    2.本课题创新之处
    3.本课题的可行性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下探讨乳突区疼痛时间与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理论研究
    2.1 中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1.2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2.2 中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现状
        2.2.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现状
        2.2.2 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现状
3 临床研究
    3.1 病例筛选
        3.1.1 研究对象
        3.1.2 诊断标准
        3.1.3 病例选择标准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所用材料及药物
        3.2.2 研究分组
        3.2.3 治疗方法
        3.2.4 治疗周期
    3.3 观察指标
        3.3.1 一般指标
        3.3.2 评分系统
        3.3.3 疗效评价
        3.3.4 肌电图检测
        3.3.5 安全性评价
    3.4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3.5 研究结果
        3.5.1 四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与比较
        3.5.2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瘫评分比较
        3.5.3 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H-B量表分级比较
        3.5.4 四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5.5 四组患者肌电图检测结果比较
        3.5.6 安全性评价结果
4 讨论
    4.1 周围性面瘫伴乳突区疼痛相关研究
    4.2 针刺主穴选穴依据
        4.2.1 阳白、丝竹空
        4.2.2 太阳、牵正
        4.2.3 四白、地仓
        4.2.4 颧髎、翳风
        4.2.5 合谷
    4.3 外敷药膏使用依据
    4.4 选取评价指标依据
        4.4.1 评价量表
        4.4.2 肌电图检测
    4.5 研究结果分析及不足之处
        4.5.1 研究结果分析
        4.5.2 不足之处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周围性面瘫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附表2
个人简介
致谢

(6)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缩略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工具
        2.3 治疗方案
        2.4 不良反应的处理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水平比较
        3.2 三组FDI评分比较
        3.3 三组HBGs分级比较
        3.4 三组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3.5 三组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5 结论
讨论
    1 中医对“口眼?斜”的认识
        1.1 中医病因病机
        1.2 预后
        1.3 中医疗法
    2 西医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2.1 面神经
        2.2 病因病理
        2.3 西医疗法
    3 毫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
    4 皮内针法
        4.1 中医理论基础
        4.2 历史沿革
        4.3 中医作用及作用原理
        4.4 西医作用机制
        4.5 选穴依据
    5 毫针、皮内针的联合作用
    6 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Bell's面瘫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1.2 Bell's面瘫的中医研究现状
    1.3 影响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Bell's面瘫的发病规律
    3.3 治疗情况
    3.4 面神经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4.1 Bell's面瘫的临床特征分析
    4.2 Bell's面瘫的治疗情况分析
    4.3 影响发病面神经损伤情况的因素分析
    4.4 影响Bell's面瘫针灸疗效的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8)“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及终止观察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病例分组
        2.3 盲法
        2.4 试验流程图
    3 治疗方案
        3.1 基础治疗
        3.2 选穴及操作方法
        3.3 治疗疗程
    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4.1 观察指标
        4.2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4.3 安全性评价
    5 质量控制
    6 受试者权益
    7 统计学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病例分配及完成情况
        8.2 基线比较
        8.3 疗效评定
        8.4 脱落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第二章 讨论
    1 西医对贝尔麻痹的认识
        1.1 面神经解剖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1.3 目前常用治疗方法
    2 传统医学对该病的认识
        2.1 古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2.2 现代医家对该病认识
    3 面瘫病分期情况概述
    4 针灸是面瘫的主要治疗方式
        4.1 常用穴位的选取依据
        4.2 常用针刺手法的选取依据
        4.3 面瘫的常用艾灸疗法
    5 面瘫病的康复护理
        5.1 面瘫病康复护理主要内容
        5.2 面瘫病康复护理临床进展
    6 本课题理论基础
        6.1 “面三灸”来源
        6.2 “面三灸”穴位探究
        6.3 雀啄灸机理初探
        6.4 针刺时机的选择
        6.5 急性期治疗的重要性
        6.6 量表的选择
    7 疗效分析
    8 安全性评价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综述 中医治疗面瘫病的常用刺灸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 面神经功能量表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案
    1 临床资料
        1.1 观察对象及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病例一般资料及随机与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标准
    3 统计学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病例完成及脱落情况(见表3)
    2 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比较(见表4)
    3 生理功能(FDIP)评分变化比较(见表5)
    4 社会交往及自我感觉(FDIS)评分变化比较(见表6)
    5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见表7、图1)
    6 安全性评价(见表8)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1 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4 中医治疗面瘫的研究进展
    2 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2.1 对病名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2.2 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西医的分期
        2.4 西医治疗面瘫的研究进展
    3 关于本研究的设计讨论
        3.1 选择竖横针刺法的理论依据
        3.2 选穴依据
    4 本研究结果简要分析及探讨
    5 问题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随机数字表
    附录2 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表
    附录3 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
    附录4 临床观察表
    附录5 综述 特色针灸治疗贝尔氏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神经损伤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收集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面神经损伤分级标准
        2.4 疗效评价标准
        2.5 纳入标准
        2.6 排除标准
        2.7 中止观察标准
        2.8 剔除及脱落标准
        2.9 中止及脱落病例处理
    3 治疗方案
        3.1 西医治疗方案
        3.2 中医治疗方案
        3.2.1 辨证选择中药汤剂
        3.2.2 针刺治疗
        3.3 面部肌肉功能锻炼
    4 研究方法
        4.1 样本量估计
        4.2 设计路线
        4.3 资料收集
        4.3.1 一般资料收集
        4.3.2 面神经电图资料收集
        4.3.3 中医证型资料收集
        4.3.4 面瘫评分量表资料收集
    5 数据分析
    6 研究结果
        6.1 完成情况
        6.2 基础资料分布情况
讨论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1 面瘫恢复程度评分标准
附件2 中医证型及治疗标准
附件3 病例报告表填写
附件4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茜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D]. 叶颖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D]. 吴小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针刺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下探讨乳突区疼痛时间与周围性面瘫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D]. 朱敏婕.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毫针联合皮内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 郑鸥.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7]近10年针灸治疗Bell’s面瘫的回顾性研究[D]. 马天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面三灸”联合针刺急性期介入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樊晓萌.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竖横针刺法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梦丝.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10]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神经损伤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 唐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分期治疗面神经麻痹380例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