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地理

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地理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汪慧[1](2021)在《基于地理园的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沙溪一中中华园课程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实践力列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地理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地理园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空间场所和课程资源,但存在设计不科学、使用效果不好、闲置率高、使用记录缺失、维护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优化转型将是地理园后续发展重点。为了了解目前中学地理园的配备情况与使用现状、听取教师应用地理园开展实践活动的心得与建议,本文对中学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抽样访谈,以便掌握开发地理园实践课程的方向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经历不甚丰富但对此兴趣浓厚,自述的实践力水平还有待提升。学生对野外考察和模拟实验这两类地理实践活动最感兴趣,最喜欢天文气象观测类和标本模型展示类地理园。教师倾向于兼顾组织全体学生统一参加和学生自主报名参加这两种活动组织方式。教师认为可行的的实践活动包括观测、考察、实验、调查等多种类型。教师建议关注学生完成活动的质量,通常要求学生完成活动报告或制作模型器具等用以汇报实践成果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在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存在经费紧张、课时受限、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沙溪一中中华园课程以培养科学精神、提升地理实践力、激发学习兴趣为课程开发原则,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开展气象观测、实地测量、简化版定向越野等共8课时不同类型的地理实践活动,并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在课程实施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学生小组结构不合理,需要科学调整分组机制;活动材料不到位导致活动受阻,需要改进准备与使用活动材料的责任制;学生课余时间沟通不便,需要教师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以延伸课堂活动;户外教学场地多有限制,需要以地理教室辅助地理园变通教学内容。通过以上研究,对基于地理园的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得出以下策略。第一,全方位课程开发策略:因校制宜开发立体化、系列化课程;“建设—维护—整改”模式持续提升硬件水平;以任务单为中心开发课程教材。第二,制度化课程实施策略:从学生出勤、材料准备、入园流程、活动步骤、评优制度等方面规范教学常规;实践活动任务化,学生按任务单开展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常态化,并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调整组员结构。第三,多元化课程评价策略:对学生语言表达、模拟演示、手工制作、规范操作、合作互助等多维度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综合课堂即时评价、课后评价和期末评价,多时段持续追踪学生发展;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多视角全方位关注学生。此外,应该发挥教师团队作用,提升课程开发、活动组织和教具制作的水平。

崔朝峰[2](2021)在《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文中提出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要求各个学科要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由此基础上,在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四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人地协调观的研究越发细致,越来越意识到对于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同时新课标在基本理念中再次强调要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特点来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等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展开多种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而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正是对于上述要求的集中体现。因此,如何通过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活动课程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就通过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活动、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做出了相关的概念界定,对国内外关于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梳理,总结了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为例,对活动栏目的数量、分类、功能以及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同时以新课标以及前人对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划分的研究为基础,对教材中的活动栏目所蕴含的人地协调观以及水平层次进行了分析和划分。第三部分是对高中地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此来了解地理活动栏目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在高中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现状,并就利用活动栏目来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咨询,了解到高中教师对活动栏目使用以及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着部分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程度不够,少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的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基于此,在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人地协调观与活动栏目的认知和教学水平,明确活动栏目的人地协调观水平要求等。最后,根据教学策略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

宫晖[3](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推广研学课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建议加强地理实践,因此地理研学课程成为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等10个部门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研学课程,赤峰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丰富的研学课程资源,适合开发地理研学课程,设计地理研学案例。因此,笔者基于高中地理内容,以地理研学课程为途径对赤峰市的课程资源进行案例设计和实施,研究如何通过地理研学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生活教育理论、课程开发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考察法、行动研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是分析典型案例,为案例设计奠定基础,进而实施案例,得出结论、启示。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地理研学课程推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丰富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案例,为周边地区研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以及为高中地理研学课程的设计提供一般思路。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开展地理研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地理实践力为地理研学课程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第二,对赤峰市乡土地理资源进行研究,按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第三,从课程标准中选择能够进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9项,对教学提示、内容要求以及研学地点的选择进行汇总。以湘教版2本地理必修教材为依据能够进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内容共18项,按照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综合类3类进行开发,共得到13项主题,并分别设计研学内容。第四,通过分析他人的案例得出相应的启示并总结研学课程案例设计的原则5项,分别是教育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安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和实操性原则。第五,研究得到研学案例的基本组成8部分,分别是研学主题、研学地点概况、研学目标、研学线路与时间安排、研学课程准备工作、研学活动方案、研学评价、研学手册。第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4个。

呼斯乐[4](2021)在《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了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个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地理学科属性提出的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应在理论上成为地理课程共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类型多样,目标鲜明,合理地优化“活动”系统能够有效落实课程标准;源于蒙古民族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从身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教学案例能让蒙授学生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地理现象,真正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设计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载体,在相关理论和研究背景下,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蒙授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实施教学设计,提出实施策略,促进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初步形成并拓展学生学习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思路和提高学习能力。本文首先通过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11个“活动”系统,结合蒙授学生学情选择贴近蒙古族生活环境和蒙古族文化习俗的案例进行人地协调观教育。第二,进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蒙授初中生和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和教育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基本内涵的了解不够深刻、对蒙古族文化中蕴含的人地协调思想了解不够全面、缺乏具体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的实践活动;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缺少学习兴趣、学习途径较为单一、学习方式传统;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人地协调观的了解不够系统、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不合理、人地协调观评价方式单一。第三,通过分析16个培养人地协调观为主的典型教学案例,得出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教学评价可测量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6个案例分析启示,和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依据课标和蒙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制定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蒙授初中生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相关的案例,教学评价设计要注重将内隐的人地协调观素养通过外显的行为动作或言语表现出来。最后通过教学设计的实施与完善,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3个教学策略: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策略、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策略、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策略。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四级认知水平,需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在教学案例中突出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教学过程中模拟蒙古族文化习俗或居住环境,运用情境教学;突出人地问题,提供充分的人地协调信息,让学生主动去摸索和探究人地问题;设计开放式结论,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碰撞和思考的空间,避免结论单一、缺乏创新性,而且开放式的作业中,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促进蒙授初中生达到培养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目标。

花雨[5](2021)在《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与运用研究》文中指出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依据地理学科特性提出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理念强调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而地理活动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迫切需要了解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及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水平现状,研究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推动地理活动教学的发展,对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认真梳理地理实践力与地理活动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从做中学”思想、最近发展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当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和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现状进行调查,得出学生参加地理活动的积极性高、师生均重视地理活动,但实际开展地理活动的次数少、活动类型过于单一、教师综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缺乏地理活动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地理实践力整体水平较低的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对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倡导遵循学生为主体原则、实践性原则、内容合理性原则、开放多元化原则,并提出贯彻课程标准理念,明确地理活动教学目标;优化地理活动教学方案设计;创设开展地理活动的条件;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元化的地理活动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学生,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六大教学策略。研究落实于运用实践,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教学实例分析、实验前后成绩对比、量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运用并探索所提教学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显示:(1)将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及活动方案付诸于实践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经过实验后,四个实验班级的平均分均高于年级平均分,其中6班和7班的及格率明显上升,4班和5班的及格率虽波动不大,但班级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的差值较实验前相比,班级平均分更高于实验前。(2)通过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进行活动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有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有效信息获取能力、分享表达能力等均有提升,同时也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3)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乐于实践操作,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总体而言,研究通过教学运用与实证研究证明了所提出的策略和得出的结论具有全面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为地理教师提供了教学应用参考。由于受研究水平和时间的限制,本研究也还存在有不足,如:研究所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依据有待深入挖掘;设计的问卷难免存在疏漏和欠缺;现状调查所选取的样本及调查范围较小,容易出现研究偏差;实证研究时间较短。但希望相关的数据与结论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落实与地理活动教学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唐梓涵[6](2021)在《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8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创新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动机作为个体学习活动的内推力,具有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维持一定的情绪唤醒水平,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作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本研究基于Ames,C和Archer,J教授提出的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的TARGET模式,在成就目标理论、掌握学习理论、需求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等理论基础上,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TARGET模式和地理学习动机等相关概念,同时具体阐述了该模式的核心要素及各要素的设计原则。通过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掌握高中生地理学习现状及学习动机水平,发现了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故将TARGET模式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依据各核心要素的设计原则制定了基于TARGET模式的教学实施细则。在教育实习期间,利用实验研究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选取《流水地貌》一课为例论述该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环节设计、应用实施、教学反思等。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22.0对收集的教学效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TARGET模式在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最后,基于对TARGET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者结合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出了适用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有利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地理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本文以期通过TARGET模式与地理教学的结合,得到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为一线地理教师应用TARGET模式进行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任萍[7](2021)在《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文中认为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主要途径。随着乡土资源在地理教学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及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基于乡土地理资源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为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教学资源,为一线地理教师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提供思路与参考,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与热爱,最终实现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标。本文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于主要概念: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概述。第三部分是针对哈尔滨市部分高中教师与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在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四部分首先是从内容选择、活动实施和评价三个方面,提出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2019年发行的湘教版《地理1》、《地理2》两本教材,再结合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梳理出了哈尔滨市野外考察类、社会调查类、参观体验类这三种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在梳理出的内容以及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设计流程进行构建。结合设计原则及流程,提出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第五部分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在梳理出的哈尔滨市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中选择典型的乡土地理资源设计并实施地理实践活动,分别为“野外考察类——伏尔加庄园及周边地区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类——哈尔滨市人口迁移的社会调查”、“参观体验类——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为一线地理教师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沈倬丞[8](2021)在《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立德树人被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根本举措,并引领着我国当前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俄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学科之一,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使命,俄语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走向世界的语言基本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去了解外部世界,理解多元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开阔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2018年1月,我国颁布了新版《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俄语课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发挥俄语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核心思想。三年多来,《高中俄语课程标准》框架下的“核心素养培养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已建立或还需要哪些完善机制”等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也成为当前我国俄语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和核心论题之一。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它承载着从目的语文化视角整合文学、地理、历史、文化等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进而发挥认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俄语教育不仅需要培养能理解文化多元性,具有开放包容意识以及“和而不同”价值观的人才,更需要培养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华文化的公民。为此,高中俄语学科依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提出“文化意识”要素,将其与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整合成学科核心素养。这也对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文化意识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性,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开发适配新理念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人的全面发展观”为指导,以高中俄语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为切入点,在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引领下,依据《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借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PISA全球素养框架》构建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并依据该观测体系编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量表,据此对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培养建议,力求从理论和实践角度为俄语学科文化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有益参考。论文的绪论部分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提出三个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陈述研究方法,设计研究基本步骤和整体框架,确立了基础研究、实证研究以及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三个部分,共七章内容。基础研究包括文献综述、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文献综述主要阐述中外学界在核心素养及培养、文化意识概念及内容方面的研究。梳理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领域、研究问题和研究成果,提出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的状况和趋势,以明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着重探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本文研究的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在文化意识范畴内梳理文化、意识和文化意识概念,辨析与之内涵相近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概念,为后续研究统一概念基础;理论依据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基本理论,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作为文化意识培养总体依据,从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相关理论作为具体教学建议提出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部分由第四、五、六章构成,它承接论文基础研究并为结论构建提供事实依据。第四章主要剖析《高中俄语课程标准》中对文化意识的内容描述、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和学业质量水平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整合成具体化、结构化内容体系,借鉴《PISA全球素养框架》相关内容确定60个具体观测点,作为进一步开展实证研究的基本依据;第五、六章依据所构建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对我国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8所高中40节俄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获取当前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状况的一手资料,借助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论文后续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与教学建议,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剖析文化意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导致问题的原因,提出研究结论。依据研究结论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既有综合性又有针对性,既有宏观方向性又有微观可操作性的培养建议。

程雨萱[9](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地理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点研究对象,探究其落实途径的研究屡见不鲜,但是从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落实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研究仍有探索的空间。课后作业作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具有检查教学效果、接收学生反馈、激发学生兴趣等作用,是连接教学与实践的工具,是创造情境化、生活化地理教学的手段。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精心的、创新性的设计与实施。因此笔者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为目标,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层面展开研究,力图为一线地理教师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方面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本研究在新课程改革和使用新教科书的背景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由学习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及核心素养理论为基础,经过对国内外地理实践力和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总结分析,在查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了地理作业和地理课后作业的内涵及分类,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展开了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本研究第一部分利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相关概念:地理实践力、地理作业和地理课后作业,确定了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网络发放问卷,调查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情况,总结出当前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中存在频次低、类型单一、评价不足等问题。第四部分明确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的分类:信息交流类作业、活动设计类作业、活动实施类作业,并且针对调查问卷发现的问题提出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课后作业设计的原则。第五部分根据研究提出的分类及原则进行具体的案例设计与实施,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进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丛玉雪[10](2021)在《初中地理课堂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初中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地理形成的背景。项目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模式与常规的课堂教学有所不同,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但现实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却存在着“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不浓,课堂气氛沉闷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者把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发展能力。项目学习把传统的课堂讲授学习方式转化为动态的实践学习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地理课堂现状,以该校八年级学生为对象,设计课堂项目学习内容并应用于八年级地理教学当中。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项目学习概述和理论基础、初中地理课堂的项目学习设计、实践和结论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提出项目学习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通过了解国内外项目学习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并设计了论文框架;其次,论述分析了项目学习的概念、特点及应用流程;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作者所在学校地理课堂教学现状、学生的学情,确定了项目学习主题并设计了项目学习内容及应用流程,其项目学习内容的设计分为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进而结合本校的课堂实践活动编写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开展课堂实践。本文围绕初中地理课本(八年级上、下册)中的“自然资源”和“民族”两个学习内容,分别以“校园垃圾分类”和“探寻沈阳满族文化”为教学案例进行课堂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结合项目学习的设计原则,对项目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设计。在内容设计上,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设计,设计内容符合课标的要求;在过程设计上,分组分工、活动设计及效果设计。基于内容和过程的设计,撰写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在八年一、二两个班级开展课堂实践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方法,研究项目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结果分析,得出两点重要发现:第一,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地理课堂提高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第二,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引入地理课堂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仅限于目标学校的考查。

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理园的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沙溪一中中华园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理园
        1.2.2 地理实践课程
        1.2.3 地理园在地理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1.3 国内外研究的基本观点
    1.4 研究路线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地理园
        2.1.2 地理园与理科实验室的区别
        2.1.3 地理实践课程
        2.1.4 地理园与地理实践课程的关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2.3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
第3章 中学地理园实践课程的调查
    3.1 调查设计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3.3 调查分析
    3.4 调查的基本结论
第4章 沙溪一中中华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1 沙溪一中地理园概况
    4.2 中华园课程开发原则
        4.2.1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4.2.2 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4.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3 中华园课程教学设计
        4.3.1 课程目标
        4.3.2 组织形式
        4.3.3 课时设置
        4.3.4 教学方法
        4.3.5 活动主题与教学目标
        4.3.6 评价方式
    4.4 中华园课程实施情况
        4.4.1 课例一《初识中华园&气象站》(气象观测活动)
        4.4.2 课例二《中华园有多大》(实地测量活动)
        4.4.3 课例三《中国疆域有多广》(简化版定向越野活动)
        4.4.4 中华园课程学生实践成果
        4.4.5 中华园课程教学反思
第5章 地理园实践课程的教学策略研究
    5.1 全方位课程开发策略
        5.1.1 因校制宜开发立体化、系列化课程
        5.1.2“建设—维护—整改”模式持续提升硬件水平
        5.1.3 以任务单为中心开发课程教材
    5.2 制度化课程实施策略
        5.2.1 教学日常规范化
        5.2.2 实践活动任务化
        5.2.3 小组活动常态化
    5.3 多元化课程评价策略
        5.3.1 多维度量化评价
        5.3.2 多时段追踪评价
        5.3.3 多视角全面评价
    5.4 发挥教师团队作用,提升课程品质
        5.4.1 提升开发课程的学科专业水平
        5.4.2 提升师生制作教具的水平
        5.4.3 提升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力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新课标以课程目标的形式明确了对人地协调观培养的要求
        2.活动栏目的有效实施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
        3.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教材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二)研究意义
        1.有利于教师充分利用活动栏目的功能,提高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人地协调观培养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活动
        2.活动栏目
        3.人地协调观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活动课程理论
三、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活动栏目的内容分析
    (一)教材活动栏目的类型
        1.读图分析类
        2.调查研究类
        3.问题探究类
        4.阐述观点类
        5.动手实践类
    (二)教材活动栏目的特点
        1.活动类型多样,内容新颖
        2.与图表相关的活动占比较高
        3.活动内容切近生活
        4.活动注重实践与应用
    (三)教材活动栏目的功能
        1.有利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巩固及拓展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习积极性
        4.优化教学活动方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教材活动栏目人地协调观水平层次划分
        1.教材活动栏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层次划分
        2.教材活动栏目人地协调观的具体分析
四、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使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编制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形式与内容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五、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活动栏目教学策略与案例
    (一)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活动栏目教学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人地协调观与活动栏目的认知和教学水平
        2.明确活动栏目的人地协调观水平要求
        3.根据不同活动的特点开展教学,提升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水平
        4.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栏目的教学目标
        5.对活动栏目进行适当的优化,充分发挥活动栏目的功能
    (二)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活动栏目教学案例
        1.教学案例一:牧民的愁与乐
        2.教学案例二:探究大连船舶工业的区位因素
六、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不足之处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使用现状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使用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1.研究方法
        2.研究路线
一、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地理实践力
        2.研学课程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生活教育理论
        3.课程开发理论
二、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具体分析
        1.自然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2.人文地理类研学课程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启示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一)研学课程案例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安全性原则
        4.趣味性原则
        5.实操性原则
    (二)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依据
        1.赤峰市乡土地理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高中地理教材
        4.师生实际情况
    (三)研学课程案例的基本组成
        1.研学主题
        2.研学地点概况
        3.研学目标
        4.研学路线与时间安排
        5.研学课程准备工作
        6.研学活动方案
        7.研学评价
        8.研学手册
    (四)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1.案例一: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工业研学课程
        2.案例二: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实施
    (一)案例实施
        1.燕京啤酒(中京)有限责任公司研学课程实施
        2.赤峰市博物馆研学课程实施
    (二)案例实施启示
五、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学案例汇总表
附录2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具体分析表
附录3 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
附录4 地理研学课程案例成果展示
致谢

(4)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国内外研究背景
        1.国内外“活动”系统研究背景
        2.国内外人地协调观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外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研究现状
        2.国内外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研究现状
        3.国内外中学民族课程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研究内容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活动
        2.地理活动
        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4.人地协调观
    (二)理论基础
        1.地理科学论
        2.活动课程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
        4.多元智能理论
二、初中地理教材“活动”中适宜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一)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人地协调观的内容统计
    (二)教材“活动”系统中蕴含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内容分析
    (三)初中地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分析
三、蒙授初中地理教学人地协调观培养现状调查
    (一)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的选择
        2.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初中地理教师对人地协调观的理解与认识
        2.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人地协调观培养情况调查
        3.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了解程度现状调查
        4.蒙授初中生已有人地协调观水平分析
    (三)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1.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认识现状存在的问题
        2.蒙授初中生对人地协调观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
        3.蒙授初中地理教师人地协调观培养存在的问题
四、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说明
        1.案例来源
        2.案例分析目的
        3.案例分析视角
        4.案例分析方法
    (二)案例分析呈示
    (三)案例分析启示
        1.教学目标将人地协调观培养水平具体化
        2.教学过程突出人地协调观内涵
        3.教学评价需可测量人地协调观
        4.教学设计组成要完整
        5.研读教材和课标是基础
        6.分析学情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利用活动系统培养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
        1.教学案例选择
        2.依据4F教学模式
        3.教学案例设计
    (二)《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实施
        1.实施准备
        2.实施过程
        3.实施启示
    (三)《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实施
        1.实施准备
        2.实施过程
        3.实施启示
    (四)利用“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实施策略
        1.观察民俗,举一反三激发思维火花
        2.深学细悟,提升人地协调观认知
        3.知行合一,融会贯通强化实践操作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1.遴选适合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活动”系统
        2.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案例设计的一般程序
        3.提出基于“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的教学策略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活动”系统汇总表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和教师访谈报告
    附录三:案例分析目录
    附录四:其他教学案例分析
    附录五:教学设计
致谢

(5)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与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1.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2.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3.开展地理活动内容的教学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活动教学研究
        2.地理活动教学研究
        3.地理实践力研究
        4.研究评述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活动教学
        2.地理活动教学
        3.地理实践力
        4.地理活动的分类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杜威“从做中学”教育思想
        3.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设计思路
        1.调查设计步骤
        2.调查方式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现状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2.教师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3.学生地理实践力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4.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五)调查结果总体情况
四、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
    (一)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为主体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内容合理性原则
        4.开放多元化原则
    (二)教学策略
        1.贯彻课程标准理念,明确地理活动教学目标
        2.优化地理活动教学方案设计
        3.创设开展地理活动的条件
        4.提升地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5.建立多元化的地理活动教学评价体系
        6.鼓励学生,树立学生自信心
五、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实证研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计
    (三)实验基本流程
        1.实验前测
        2.实验实施
        3.实验后测
    (四)实验典型教学实例设计与反思
        1.教学实例
        2.实例反思
    (五)实验结果分析
        1.地理成绩分析
        2.量表调查问卷分析
        3.访谈结果分析
    (六)实验小结
六、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中生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中生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四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水平与地理活动教学开展现状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五 高中生地理阶段性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实施
        (三)地理教育将不同教学模式引入、深化与创新
        (四)学习动机对学生终生学习的深刻影响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径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TARGET模式
        (二)学习动机
        (三)地理学习动机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成就目标理论
        (二)掌握学习理论
        (三)需求层次理论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章 TARGET模式核心要素及设计原则
    一、TARGET模式核心要素
        (一) “任务设计”要素及设计原则
        (二) “权力分配”要素及设计原则
        (三) “肯定方式”要素及设计原则
        (四) “小组安排”要素及设计原则
        (五) “评估活动”要素及设计原则
        (六) “时间分配”要素及设计原则
    二、TARGET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四章 基于TARGET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案设计
        (一)设计研究问题
        (二)确定研究对象
        (三)选择研究工具
        (四)制定研究方案
    二、学情调查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访谈调查与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三、基于TARGET模式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课例
        (一)制定基于TARGET模式的课堂教学实施细则
        (二)基于TARGET模式的《流水地貌》教学课例
        (三)教学反思
    四、实践研究评价
        (一)学习动机变化评价
        (二)学习成绩结果评价
        (三)教学有效性评价
    五、实践研究结论
        (一)中学生地理学习动机有待提高
        (二)TARGET模式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活动有效性
        (三)TARGET模式与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相契合
第五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TARGET模式的运用策略
    一、地理“任务设计”教学策略
        (一)调查学生情况,设计切实学习任务
        (二)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地理学科价值
        (三)挑选新颖内容,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四)采用多元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五)提高设计质量,确保任务科学有效
    二、地理“权力分配”教学策略
        (一)给予自主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分享选择权,增强学生决策意识
    三、地理“肯定方式”教学策略
        (一)明确肯定标准,引导学生学习行为
        (二)基于学生进步,给予学习进阶肯定
        (三)使用恰当方式,发挥肯定积极作用
    四、地理“小组安排”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当内容,平衡课堂讲学比例
        (二)合理分配成员,保证小组学习效果
        (三)设计多样任务,丰富地理教学活动
    五、地理“评估活动”教学策略
        (一)丰富评价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发展过程
    六、地理“时间分配”教学策略
        (一)分配课堂时间,调控地理教学进程
        (二)分配课下时间,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与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需要
        (二)顺应国际地理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哈尔滨市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
        (四)哈尔滨市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的支撑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地理实践力
        (二)地理实践活动
        (三)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四)乡土地理资源
    二、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能理论
        (四)地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章 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状况调查
    一、面向教师的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二、面向学生的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教师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经验少
        (二)教师教学任务重,缺少开发资源的时间
        (三)学生地理实践力水平低,活动开展不足
        (四)活动开展阻力大,缺少保障机制
第四章 基于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基于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内容选择原则
        (二)活动实施原则
        (三)评价原则
    二、基于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选择
        (一)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概述
        (二)湘教版《地理 1》、《地理 2》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分析
        (三)哈尔滨市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选择
    三、地理实践活动设计流程
        (一)活动实施前
        (二)活动实施中
        (三)活动总结与评价
        (四)活动反思
    四、地理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一)考察活动地点,明确活动任务
        (二)做好沟通工作,保障活动的开展
        (三)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落实地理实践力培养
        (四)注重活动反思,积累实践经验
        (五)评析活动地点,发展活动基地
第五章 基于哈尔滨市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案例
    一、野外考察类——伏尔加庄园及周边地区野外考察
        (一)活动实施前
        (二)活动实施中
        (三)活动总结与评价
        (四)活动反思
    二、社会调查类——哈尔滨市人口迁移社会调查
        (一)活动实施前
        (二)活动实施中
        (三)活动总结与评价
        (四)活动反思
    三、参观体验类——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
        (一)活动实施前
        (二)活动实施中
        (三)活动总结与评价
        (四)活动反思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总体框架
        一、研究路径
        二、总体框架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
        二、欧盟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三、美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四、俄罗斯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的研究
        一、我国核心素养框架及其内涵研究
        二、我国外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及内涵研究
        三、我国高中外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研究
    第三节 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综述
        一、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内涵的研究
        二、国外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三、我国外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节 核心素养及其相关概念
        一、核心素养
        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节 文化意识及相关概念
        一、文化意识
        二、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意识
        三、跨文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第三节 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的文化意识概念
        一、概念及内涵
        二、高中俄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溯源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观点
    第二节 维果茨基教育与发展的文化历史观
        一、文化历史理论
        二、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机制
        三、“教育走在发展前面”思想
    第三节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的言语活动观
        一、言语活动理论的哲学视角
        二、言语活动理论与外语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文化教学观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外语教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
    第一节 体系的总体设计
        一、目的与原则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一级维度内容的提取
        二、体系基础框架的确立
    第三节 二级维度内容的提取与确立
        一、二级维度的提取
        二、二级维度在体系中的确立
    第四节 观测点提取及体系的初步确定
        一、观测点提取的依据
        二、文化知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三、文化理解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四、预期达到的文化意识维度观测点的选取
        五、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初步确定
    第五节 体系的验证及修订
        一、验证的前期准备与设计
        二、观测点有效性的数据统计
        三、专家反馈意见的汇总整理
        四、内容结构及观测体系的最终确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意识培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
    第一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调查问卷各维度情况总述
        三、文化意识整体水平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四、对中俄文化知识掌握情况的数据分析及讨论
        五、对文化理解、认知与态度呈现状况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六、对文化教学评价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七、调查问卷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问卷调查的研究结论
        一、学生对中俄文化知识的掌握方面
        二、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度方面
        三、现时教学方法与课标要求的匹配方面
        四、文化意识培养质量和资源分布方面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课堂观察分析
    第一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设计
        一、目的与对象
        二、方法与路径
    第二节 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研究工具的制定
        二、实施过程
    第三节 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数据的信度检验
        二、数据总体情况概述
        三、课堂观察量表内部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
        四、对各观测点的数据分析
    第四节 课堂观察的研究结论
        一、对中俄文化知识讲解深度方面
        二、对于主题和篇章中育人价值发掘方面
        三、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的手段方面
        四、学生呈现出的总体文化意识水平方面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意识培养的问题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问题分析
        一、培养理念层面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层面
        三、考评机制层面
        四、群体差异化应对层面
    第二节 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与总体设计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理念
        二、文化意识培养的总体目标与路径
        三、文化知识是基础
        四、文化理解是过程
        五、文化意识是目标
    第三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建议
        一、依托主题明确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
        二、以语篇为文化意识培养的核心载体
        三、寓于言语活动的主题情境教学
        四、语言文化情境中的词汇教学
        五、媒体资源与现代技术手段运用
        六、课外教学活动的选择与安排
    第四节 文化意识培养的相关支持要素
        一、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
        二、教师理念与技能发展的引导与培训
        三、不同“起点”学生群体的差异化培养
        四、教育基础薄弱地区的全方位支持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9)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新时代育人目标的要求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高中地理新教科书的改革与实施
        (四)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地理实践力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一)地理实践力
        (二)地理作业
        (三)地理课后作业
    二、研究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自由学习理论
        (三)具身认知理论
        (四)核心素养理论
第三章 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性
        (一)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活动进行
        (二)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力目标的达成
        (三)课后作业利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二、调查问卷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问题编制
        (四)问卷回收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师认可课后作业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作用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设计较少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课后作业类型单一
        (四)教师基于地理实践力实施的课后作业评价不足
第四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类型及设计原则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类型
        (一)信息交流类作业
        (二)活动设计类作业
        (三)实践操作类作业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有效性原则
        (四)多样性原则
        (五)适度性原则
        (六)安全性原则
第五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
    一、《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设计
        (一)课标解读与教科书分析
        (二)学情分析与目标制定
        (三)课后作业类型选择与效果预测
        (四)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实施
        (一)实施准备
        (二)实施步骤
        (三)实施指导
        (四)学生课后作业展示评价
    三、《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作业实施评价
第六章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建议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课后作业观
        (二)设置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
        (三)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内容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实施建议
        (一)安排具体的课后作业完成时间
        (二)保障安全的课后作业实施过程
        (三)采用灵活的课后作业评价方式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地理课后作业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情况调查(教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初中地理课堂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
        2.教学实践的需求
    (二)项目学习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评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框架
二、项目学习概述与理论基础
    (一)项目学习的含义
    (二)项目学习的特点
    (三)项目学习的要素
    (四)项目学习的应用流程
    (五)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3.杜威实用主义理论
三、初中地理课堂项目学习的设计——以沈阳某初中为例
    (一)初中地理项目学习设计原则
        1.地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2.沈阳某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3.项目学习与地理课程的融合度分析
    (二)初中地理项目学习的内容设计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项目学习主题的选择
        4.项目学习的内容设计
    (三)初中地理项目学习的应用过程设计
        1.确定项目学习小组
        2.制定项目学习活动计划
        3.项目学习效果或成果评价
四、项目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实践
    (一)课堂实践案例一:“校园垃圾分类——以沈阳某学校为例”
        1.项目准备阶段
        2.项目实施阶段
        3.课后反思
    (二)课堂实践案例二:探寻沈阳满族文化
        1.项目准备阶段
        2.项目实施阶段
        3.课后反思
    (三)项目学习课堂应用效果评价
        1.问卷调查
        2.访谈分析
五、结论
    (一)结论要点
    (二)研究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提纲
致谢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理园的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江苏省沙溪一中中华园课程为例[D]. 汪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教材活动栏目教学策略研究 ——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为例[D]. 崔朝峰.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赤峰市高中地理研学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D]. 宫晖.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人教版地理教材“活动”系统培养蒙授初中生人地协调观教学设计研究[D]. 呼斯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策略与运用研究[D]. 花雨.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TARGET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唐梓涵.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乡土地理资源的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D]. 任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8]高中俄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下文化意识培养研究[D]. 沈倬丞.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9]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后作业设计与实施[D]. 程雨萱.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10]初中地理课堂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D]. 丛玉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让学生通过活动学习地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