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器系统仿真试验中的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昭[1](2021)在《联合试验平台时空一致性服务软件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使得联合试验成为当前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主要研究方向,哈尔滨工业大学试验与测试研究团队开发了联合试验支撑平台(H-JTP)。目前,H-JTP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能够实现试验资源与试验系统间的交互。时空一致性的研究能够解决联合试验各节点试验资源对时间、空间表述不一致等问题,是有效开展联合试验的重要基础。但是目前H-JTP缺乏对联合试验时空一致性的解决方案,影响了H-JTP在大规模联合试验中的应用。因此本课题针对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问题,依托H-JTP,提出解决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方案,根据方案开发时空一致性系列服务软件,为H-JTP应用于大规模联合试验作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联合试验系统中时空不一致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时空一致性问题完整的解决方法。针对联合试验系统中坐标系不同导致的空间不一致问题,研究分析了常用坐标系之间的转换算法;针对时间表述不一致问题,参考H-JTP时间对象模型,研究分析了时间描述方式之间的转换算法;针对适应资源装备接收数据的频率,采用DR算法模型来处理分析时空信息。针对联合试验系统中网路传输延迟不同导致的事件因果不一致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向无环图的事件因果一致性方法。在时空一致性方法研究基础上,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依据软件工程思想对坐标转换服务软件、时间转换服务软件、DR推算服务软件以及事件处理服务软件进行开发,分别对四个服务软件进行需求分析,以需求为导向,完成了软件的结构化设计,按照软件设计,完成了系列服务软件的编码,并通过编写H-JT P中的组件来调用服务,对系列服务软件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时空一致性系列服务软件均满足软件要求。最后,通过应用案例验证时空一致性整体方案的合理性。设计了一个导弹攻击水面目标的任务想定,设计了多种时空不一致因素,利用H-JTP构建了验证平台,完成了想定的运行,并通过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时空一致性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系列服务软件的正确性。
孙健,王志佳[2](2020)在《舰空导弹多目标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多目标拦截能力考核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现实-虚拟-构造(LVC)的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通过真实靶标和虚拟靶标共同构造全方位多目标来袭态势,激励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利用真实导弹拦截真实靶标、虚拟导弹拦截虚拟靶标,考核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全方位多目标拦截能力。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靶场全方位多目标同时供靶带来的测控、靶标和试验安全等难题。
张伟,向杨蕊[3](2019)在《基于体系结构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构建》文中研究说明为解决评估结论的可信度要求与试验信息匮乏之间的矛盾,以导弹靶场为背景,构建具备内场仿真和外场实装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在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体系结构和试验资源构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任务需求建立试验任务系统,通过对靶场试验资源进行分类,提出多样性目标系统的建设方案,构建半实物仿真系统,并对时空一致性、参数化建模方法及试验评估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该研究可为开展边界条件下试验和作战试验提供参考依据。
孟冬[4](2019)在《军事分析仿真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运动实体广泛存在于攻防体系对抗实验等军事分析仿真应用中,其连续运动行为导致时空状态更新占据了应用大部分的通信内容,成为影响和制约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通信优化技术主要面向于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或过滤冗余通信链路,并不能有效解决大规模时空数据传输引起的通信瓶颈问题。因此,开展以减少时空状态信息通信量为目标的相关技术研究,对于提高通信性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计算和通信资源,满足军事分析仿真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推动仿真理论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针对军事分析仿真中时空信息的通信瓶颈问题,论文围绕“计算换通信”优化思路展开研究,利用仿真中时空信息蕴含的数据规律和行为知识构建与运动实体行为相对应的代理模型,并通过“发送方构建、接收方计算”的方式降低时空信息的通信量,从而提高分析仿真的运行性能。具体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基于轨迹数据流建模的在线时空数据管理方法。时空数据是分析和理解实体运动行为、构建代理模型的基础。由于时空数据的动态差异性、流数据更新特性、以及频繁I/O操作需求,采用传统的文件保存、数据库支持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会严重影响仿真运行性能,难以有效适应在运行过程中持续收集时空信息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提出了一个基于轨迹数据流建模的在线时空数据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先分割、后建模的方式,将传统的随仿真周期持续执行的时空数据收集操作,转换成由运动行为特征变化触发的间断性建模过程,从而降低了时空数据管理开销。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比采用传统方法可以减少磁盘I/O次数,压缩需要保存的时空数据规模,进而缩短仿真副本运行时间。(2)提出基于动态本地计算机制的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方法。时空数据描述了运动实体的连续运动状态,其通信交互所表现出的“链路多”、“频率高”、“内容简短”、“持续通信”特点导致传统通信优化技术难以有效缓解军事分析仿真中时空信息的通信瓶颈问题。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全时域运动模型的动态本地计算机制,将通信优化转换为代理模型构造,发送方利用运动行为在分析仿真多样本多次运行的实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基于在线收集和保存的历史时空数据,以轨迹为单位在线构建可代理实体功能的全时域运动模型,接收方只需在本地运行该运动模型即可获取发送方的时空状态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利用分析仿真多样本多次运行的系统特点,有效避免真实时空数据传输,减少时空信息实际通信量,在当前实验设定下,对仿真性能的提升最高可达到42.64%。(3)提出基于自适应运动预测机制的个体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方法。当收集的历史时空数据由于仿真运行次数少或实体运动行为变化自主性高而无法提供有效的建模依据时,依靠轨迹相似性构造代理模型无法保证基于“计算换通信”的通信优化效果,而传统的运动建模方法也由于时空数据稀疏和运动模式稀疏问题,难以适用于单次仿真运行下对高自主性运动实体行为变化的描述和预测。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混合式运动预测模型的自适应运动预测机制,利用在线提取的个体行为特征信息提高代理模型的运动预测能力,并通过主动切换内部预测器来动态适应个体行为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针对高自主性运动实体,可以有效预测运动行为,降低高自主性运动行为的时空信息通信频率,仿真系统的带宽需求在当前实验设定下降低了23.9%~25.1%。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文以海上防空分析仿真应用为实例,首先对其通信特点进行分析,验证了论文的相关理论及思想,接着基于该军事应用对所提优化技术和传统通信优化方法进行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技术具有优化能力可迁移、优化效果可进化、优化方法可兼容的优势,对仿真运行性能的提升在当前实验设定下最高可达到45.53%。
张伟[5](2019)在《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出发,建立时间和空间描述一致的仿真任务空间是内外场联合试验环境构建的基础。分析时空不一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设计系统时空一致性指标,并从空间一致性、时间一致性、时空一致性和因果关系一致性4个方面给出时空一致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已在某型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内外场联合试验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鹏[6](2018)在《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武器装备及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武器装备的作战样式,使其逐渐体现出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对抗和复杂电磁环境等新特点。武器装备试验必须适应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及其作战样式的转变,必须由注重单项性能指标评估向注重作战效能和作战适用性评估转变,必须由简单试验环境向复杂作战环境转变。因此,开展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极大进展,被广泛应用于构建贴近实战的武器装备试验环境。但是如何以LVC一体化联合仿真的实现为基础,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之间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如何在武器装备试验中充分发挥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技术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真实物理试验中的数据优势,也是当前武器装备试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本文以LVC各类试验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为基础,以实现虚拟仿真试验资源和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互利共生和深度融合为主要研究目的,围绕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内涵、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与分类、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大量的武器装备试验应用案例,验证了所提出的技术和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给出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方法。在充分研究和分析已有装备试验和装备作战试验理论的基础之上,全面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原则和优势。同时,结合虚拟仿真试验与真实物理试验之间的交互特点,给出了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和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两种分类方法。此外,我们也阐述了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与平行系统技术、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的区别与联系。(2)研究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分类方法,并提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描述方法。为了支持与真实物理试验资源的结合,本文以虚实结合为出发点,面向数据同化的技术需求,对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和规范化描述。本文以仿真模型、测量模型、测量数据、仿真状态、状态转移概率密度函数和相似性概率密度函数为仿真系统的基本要素,给出了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的抽象化、规范化描述方法。同时,针对仿真系统的应用需求,给出了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的分类方法,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仿真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3)提出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数据同化技术是仿真系统有效利用真实物理试验数据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关键技术。现有数据同化算法不能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提出基于随机有限集理论来建立仿真模型和测量模型,由此形成了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支持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数据同化,在其他应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本文针对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在数值计算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基于序贯蒙特卡洛的数值计算方法。(4)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面向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是开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模型校正算法是其重要支撑技术之一。本文以已经提出的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研究如何解决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仿真模型校正问题,并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该算法能够很好地适应武器装备试验过程中的动态性和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效支撑了面向仿真模型校正的仿真系统的实现。(5)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传感器在线控制是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的典型应用,也是闭环形式的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控制框架和核心算法。本文以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为基础,提出了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同时也给出了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框架。该控制框架和算法为面向决策支持的仿真系统解决传感器在线控制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法。
孙福煜[7](2018)在《预警卫星系统探测任务调度策略及仿真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警卫星是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导弹发射点和落点估计,轨道预报及动能拦截武器的引导。按照轨道高度划分,预警卫星系统又分为高轨和低轨两种。目前针对高轨预警卫星的研究已经日渐成熟,2018年初,美国将GEO-4成功发射入轨,标志着本国SBIRS系统(高轨预警卫星部分)全面部署完成。然而低轨预警卫星由于组网庞大且技术复杂,尚未投入正式使用,但是由于其战略意义的重要,也引来世界各国群雄逐鹿。本文以美国STSS系统(低轨预警卫星部分)为蓝本,对低轨预警卫星系统的空间覆盖、多目标跟踪、多星联合调度以及预警系统仿真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综述和分析了当前世界先进预警卫星系统的相关情况本文主要收集了美俄预警卫星的构型、部署、发展计划和相关卫星的功能性能参数等有关信息,剖析了我国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可为我国研发和部署自己的预警卫星系统提供参考。(2)提出了预警卫星覆盖及跟踪能力分析方法针对低轨预警卫星的特点,建立了星座模型、空间覆盖模型以及目标自由段的跟踪模型。采用网格分析法,对不同高度的天球进行覆盖计算,求解了低轨预警星座的空间覆盖能力。采用顺序跟踪策略和立体观测模式,对星座的多目标跟踪能力进行了计算。(3)提出了预警卫星预测式调度方法预警星座具有多目标跟踪能力,如何调度卫星实现星座整体预警效果最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分解的预警调度方法,将动态调度过程转换为静态区间调度,简化了卫星-目标的对应可视关系。并开发出了以多层编码遗传算法为核心的求解框架,制定了包含卫星贡献度、切换频率、使用负载在内的调度优化指标。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4)提出了预警卫星反应式调度方法战场态势瞬息万变,一次性的调度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实战需求,需要根据突发事件不断调整调度方案。如何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是预警卫星调度研究的另一难题。从攻防对抗的角度,本文针对敌方来袭目标突然增加和己方部分预警卫星失效两种突发事件,分别制定了调度策略,构建了抢占-修复式调度模型,并引入了调度稳定性指标。通过仿真算例,不仅表明了新方案的合理性,也分析了多个调度评价指标的相关性,为综合决策提供支持。(5)提出了预警卫星系统仿真建模规范和模型服务方法预警卫星系统的研发和部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本文基于仿真理论,结合预警卫星系统领域知识,制定出了一整套建模规范以约束仿真模型的开发。将模型驱动理论实践化,开发出了包含仿真引擎、调试软件等一系列模型服务工具。(6)构建了通用仿真平台和预警卫星数值试验仿真系统本文采用自主研发的通用仿真平台对预警卫星原型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试验。试验包括预警策略分析,预警全过程仿真,应急任务仿真和其他专题仿真。分析了预警卫星星座构型的优劣、空间覆盖能力、多目标探测能力。验证了预警卫星调度策略,子系统接口及飞行阶段和控制指令的正确性。研究了突发事件对预警效果的影响。本文研究工作直接面向预警卫星星座的若干重要问题,开发了模型、仿真技术、调度算法和仿真软件等。因此,本文具有突出的工程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
蔡畅,李晓芳,孙东彦,魏波[8](2018)在《舰艇武器系统试航试验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文中研究表明舰艇武器系统试航试验中,舰艇本身和配合试验的舰艇、潜艇、飞机等系统都处于动态运动状态中,导致武器系统获取目标空间和时间的绝对真值参数基本不可能。论文根据实际实验条件提出试航试验中以高精度相似装备获取试验真值的方法。在采用DGPS获取试验数据的参考真值基础上给出了空间坐标系转换流程和转换公式,并以安装在舰艇上不同位置的雷达为例给出了对测试数据进行空间和时间一致性处理的数学方法。
赵世明,孙致月[9](2016)在《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并行仿真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针对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导引头仿真试验需求,详细设计了基于并行仿真的双模复合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重点研究了并行仿真系统控制模式和控制关系、复合制导信号融合和决策设计,以及并行仿真时空一致性分析。为定量分析并行仿真时空一致性,建立了双模复合制导并行仿真系统仿真模型、导弹姿态运动误差模型和目标空间误差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并行仿真系统时空一致性可满足复合制导仿真试验与评估应用需求,验证了双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设计的有效性。
徐鸿鑫[10](2015)在《基于LVC的联合仿真试验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仿真技术在军事领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戏份,而装备仿真试验在仿真技术当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装备仿真研究对军事实力的提升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对于单个武器装备的试验,只能考核出单装在某些方面的技术指标,而无法衡量在真实战场环境下遂行联合行动的作战效能,因此装备试验必须向联合仿真发展,构建一体化的联合试验平台,实现多体系、多层次、虚实互补、内外结合的试验模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LVC仿真集成技术构建联合仿真试验平台的方法。在装备试验中,参与的仿真成员异构性强,时间分辨率不同,互操作程度低,给仿真集成造成了巨大的困难。本文分别从仿真集成体系架构,时空同步、数据通信、实装试验等集成问题,系统扩展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并提出详细的设计方案,为了达到快速构建的目的,本文提出设计自动开发工具的思想,并给出了详细解决方案。首先,本文分析了联合仿真试验平台的特点,融合各类仿真集成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总控台+代理端”层次化架构,并给出了具体的设计与方案分析。该结构可满足LVC仿真集成中时空一致性、互操作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接下来,本文围绕平台构建需解决的三个问题进行讨论。针对时空一致性问题,本文提出使用实时性分层策略与软硬件混合的方式保证时间同步,并配合DR算法进行延迟补偿,空间一致性保证则通过坐标转换来实现;针对数据通信问题,本文基于DDS进行二次开发,构建底层通信中间件,并对通信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利用QoS策略,设计出符合平台特点的通信环境;针对实装加入仿真试验的问题,本文提出使用模拟指控平台充当实装与试验环境的媒介,间接对实装进行控制,既可以避免实装的损坏,也可以作为实装的补充,构建完整的试验回路。然后,为了提高可扩展性与通用性,本文对代码自动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讨论了程序自动生成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基于模板的代码自动开发工具的详细设计方案。最后,本文以某基地构建联合仿真试验平台为背景,提出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并以制导分系统为例介绍试验全过程。
二、武器系统仿真试验中的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器系统仿真试验中的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联合试验平台时空一致性服务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空间一致性国内外研究研究现状 |
1.2.2 时间一致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时空一致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总结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联合试验平台时空一致性方法研究 |
2.1 时空一致性相关定义 |
2.2 联合试验系统的时空不一致产生与原因 |
2.3 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解决方案 |
2.4 空间一致性方法研究 |
2.4.1 联合试验系统中的坐标系统 |
2.4.2 联合试验系统中的坐标转换算法研究 |
2.5 时间描述一致性方法研究 |
2.5.1 联合试验系统中时间描述方式 |
2.5.2 联合试验平台中时间描述转换算法研究 |
2.6 设备资源时钟同步 |
2.6.1 时钟同步方法及分析比较 |
2.7 时空一致性方法研究 |
2.7.1 DR算法的基本原理 |
2.7.2 DR算法研究 |
2.8 基于有向无环图的事件因果一致性方法研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空一致性服务软件开发 |
3.1 坐标转换服务软件 |
3.1.1 需求分析 |
3.1.2 软件设计 |
3.1.3 坐标转换服务软件测试 |
3.2 时间转换服务软件 |
3.2.1 需求分析 |
3.2.2 软件设计 |
3.2.3 时间转换服务软件测试 |
3.3 DR推算服务软件 |
3.3.1 需求分析 |
3.3.2 软件设计 |
3.3.3 DR推算服务软件测试 |
3.4 事件处理服务软件 |
3.4.1 需求分析 |
3.4.2 软件设计 |
3.4.3 事件处理服务软件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用验证 |
4.1 验证方案 |
4.2 验证过程 |
4.3 验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舰空导弹多目标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内外场联合试验技术 |
3 联合试验系统 |
3.1 舰艇平台实装 |
3.2 内场导弹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
3.3 外场雷达目标模拟系统 |
3.4 靶场系统 |
3.5 联合试验平台 |
4 联合试验关键技术 |
4.1 联合试验环境实装接口技术 |
4.2 数据融合技术 |
4.3 联合试验威胁场景合成技术 |
5 联合试验方案 |
6 仿真试验验证 |
7 结束语 |
(3)基于体系结构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体系结构设计 |
1) 靶场试验资源。 |
2) 试验数据采集和录取。 |
3) 试验数据处理。 |
4) 综合试验信息表现。 |
5) 综合试验运行控制。 |
2 靶场试验资源构建 |
2.1 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模型框架 |
2.2 多样性威胁目标构建 |
2.3 半实物仿真系统 |
3 关键技术分析 |
3.1 时空一致性 |
3.2 参数化建模方法 |
3.3 武器装备试验评估方法 |
4 结束语 |
(4)军事分析仿真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1.2.1 军事分析仿真概述 |
1.2.2 传统通信优化技术 |
1.2.3 现有技术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工作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通信优化的时空数据管理方法 |
2.1 引言 |
2.2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
2.3 基于轨迹数据流建模的在线时空数据管理方法 |
2.3.1 移动物体、轨迹信息与时空数据的相关概念 |
2.3.2 面向运动实体的轨迹信息管理模型 |
2.3.3 面向时空数据流的在线轨迹建模框架 |
2.4 在线时空数据管理过程中关键步骤的设计实现 |
2.4.1 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时空数据流分割 |
2.4.2 基于时空映射函数的轨迹表示方法 |
2.4.3 基于符号化描述的轨迹索引方法 |
2.5 实验与分析 |
2.5.1 实验环境 |
2.5.2 实验设计 |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多样本多次运行的仿真实体时空数据通信优化 |
3.1 引言 |
3.2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
3.3 基于全时域运动模型的动态本地计算机制 |
3.3.1 动态本地计算机制总体框架 |
3.3.2 通用全时域运动模型定义 |
3.3.3 基于相似性分析的在线轨迹匹配方法 |
3.3.4 基于安全区域的运动模型更新策略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实验环境 |
3.4.2 实验设计 |
3.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单次运行的仿真实体时空数据通信优化 |
4.1 引言 |
4.2 相关研究与局限性 |
4.3 自适应运动预测机制的框架结构 |
4.4 基于动态混合式运动预测模型的AMPM机制实现方法 |
4.4.1 动态混合式运动预测模型框架 |
4.4.2 DPM:基于轨迹片段相似性的行为特征信息提取 |
4.4.3 PMM:基于交叉验证的运动预测器构建 |
4.4.4 RCM:基于预测性能评估的主动更新策略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实验环境 |
4.5.2 实验设计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技术实现与应用测试 |
5.1 基于YH-SUPE的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方案设计实现 |
5.1.1 总体架构 |
5.1.2 建模框架 |
5.1.3 计算模型封装示例 |
5.2 典型军事分析仿真——海上防空分析仿真系统 |
5.2.1 系统模型 |
5.2.2 应用实现 |
5.3 NADS系统样例中时空信息通信特点分析 |
5.4 基于NADS测试实例的时空信息通信优化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1 NADS测试实例设计及参数配置 |
5.4.2 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方案有效性分析 |
5.4.3 与传统通信优化方法的优化性能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作者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工作 |
附录 A 分布式仿真的相关协议规范 |
附录 B 不同应用的延迟容忍时间 |
附录 C 预置时空函数映射函数子项说明 |
(6)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 |
1.2.1 武器装备试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 |
1.2.2 武器装备试验的研究现状 |
1.2.3 虚拟仿真试验方法的应用现状 |
1.2.4 真实物理试验方法研究分析 |
1.2.5 LVC一体化联合仿真技术与装备试验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结构安排 |
1.4.1 主要贡献 |
1.4.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概念研究 |
2.1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定义 |
2.2 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分类 |
2.3 虚实结合相关技术分析 |
2.3.1 平行系统技术 |
2.3.2 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技术 |
2.4 数据同化及其应用技术 |
2.4.1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技术 |
2.4.2 面向武器装备试验的数据同化应用技术 |
2.5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描述方法 |
2.5.1 仿真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
2.5.2 虚实之间信息交互的抽象化描述 |
2.5.3 面向数据同化的仿真系统抽象化描述 |
2.5.4 概率密度函数的生成方法 |
2.6 基于应用需求的仿真系统分类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3.1 现有数据同化算法概述 |
3.2 随机有限集理论基础 |
3.2.1 RFS的基本概念 |
3.2.2 RFS的数学基础 |
3.2.3 RFS在武器装备试验中的优越性 |
3.3 基于RFS的测量模型 |
3.4 基于RFS的仿真模型 |
3.5 基于PHD的数据同化方程 |
3.5.1 基于PHD的预测方程 |
3.5.2 基于PHD的校正方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随机有限集的数据同化算法的数值计算 |
4.1 现有数值近似计算方法分析 |
4.2 基于高斯混合的计算方法 |
4.2.1 高斯混合近似的基本原理 |
4.2.2 基于无迹变换的非线性模型近似计算 |
4.2.3 实验验证 |
4.3 测量数据驱动的SMC计算方法 |
4.3.1 测量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 |
4.3.2 算法实现 |
4.3.3 实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研究 |
5.1 现有仿真模型校正方法综述 |
5.2 仿真模型校正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2.1 算法的公式推导 |
5.2.2 基于模拟回火的重要性密度函数生成算法 |
5.3 雷达模型应用案例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与传统MH采样算法的对比 |
5.5.1 情形一:均匀分布的先验信息 |
5.5.2 情形二:高斯分布的先验信息 |
5.6 灵敏度分析 |
5.6.1 粒子数目N |
5.6.2 样本数M |
5.6.3 模拟回火参数φ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虚实结合的传感器在线控制技术研究 |
6.1 基于DDDAS的传感器在线控制基本原理 |
6.1.1 基于DDDAS的控制框架设计 |
6.1.2 性能指标的选取 |
6.2 基于SMC的性能指标计算 |
6.3 实验设计 |
6.4 实验结果 |
6.5 灵敏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基于RFS的似然函数推导 |
(7)预警卫星系统探测任务调度策略及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预警卫星系统 |
1.1.1 预警卫星系统工作原理 |
1.1.2 预警卫星系统发展概况 |
1.2 预警卫星调度问题及研究进展 |
1.2.1 预警卫星调度问题 |
1.2.2 研究现状 |
1.2.3 待解决问题 |
1.3 预警卫星系统仿真及研究进展 |
1.3.1 预警卫星系统仿真问题 |
1.3.2 研究现状 |
1.3.3 待解决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2章 预警卫星覆盖及跟踪能力分析 |
2.1 引言 |
2.2 预警卫星星座及探测模型 |
2.2.1 预警卫星星座模型 |
2.2.2 预警卫星探测模型 |
2.3 星座覆盖能力分析 |
2.3.1 空间覆盖模型 |
2.3.2 空间覆盖判定方法 |
2.3.3 算例分析 |
2.4 多目标跟踪能力分析 |
2.4.1 多目标跟踪能力分析模型 |
2.4.2 基于CADET方法的弹道误差估计模型 |
2.4.3 算例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任务分解的预警卫星预测式调度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预测式调度任务分析及求解策略 |
3.2.1 任务分析 |
3.2.2 求解策略 |
3.3 预警任务分解方法 |
3.3.1 目的与需求 |
3.3.2 约束条件 |
3.3.3 算例分析 |
3.4 卫星调度策略分析 |
3.4.1 调度模型 |
3.4.2 调度算法 |
3.4.3 算例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考虑随机事件扰动的预警卫星反应式调度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反应式调度任务分析及求解策略 |
4.2.1 任务分析 |
4.2.2 求解策略 |
4.3 反应式调度模型及求解算法设计 |
4.3.1 建模分析 |
4.3.2 求解方法 |
4.3.3 算例分析 |
4.4 多指标协同优化分析 |
4.4.1 基本原理 |
4.4.2 优化模型 |
4.4.3 算例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预警卫星系统仿真建模规则及模型服务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范畴 |
5.3 基于SOA的仿真建模规则 |
5.3.1 建模模板 |
5.3.2 模型库 |
5.4 面向模型驱动工程的仿真引擎开发 |
5.4.1 需求、特点与结构 |
5.4.2 混合模型驱动 |
5.4.3 多种类驱动模式 |
5.5 柔性复杂模型调试 |
5.5.1 闭环调试 |
5.5.2 开环调试 |
5.6 开发实例 |
5.6.1 模型开发 |
5.6.2 系统开发 |
5.7 小结 |
第6章 预警卫星系统仿真平台构建与应用实例 |
6.1 引言 |
6.2 基于并行工程理论的仿真平台建设 |
6.2.1 仿真平台系统结构 |
6.2.2 功能及特点 |
6.2.3 性能测试及分析 |
6.3 试验设计 |
6.4 预警卫星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
6.4.1 仿真结果 |
6.4.2 误差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多星定轨结果 |
附录 B 仿真引擎测试结果 |
(8)舰艇武器系统试航试验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高精度相似装备获取目标位置试验真值原理 |
3 采用相对差分GPS获取位置真值并实现坐标转换 |
4 时间一致转化算法 |
5 结语 |
(10)基于LVC的联合仿真试验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实时仿真技术 |
1.2.2 软件自动开发技术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体系架构研究 |
2.1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的特点 |
2.1.1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的定义 |
2.1.2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的主要问题 |
2.2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设计 |
2.2.1 相关实现技术讨论 |
2.2.2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体系结构设计 |
2.2.3 联合仿真试验平台方案分析 |
2.3 重点研究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VC仿真集成主要问题研究 |
3.1 时空一致性问题研究 |
3.1.1 时空不一致的产生与原因 |
3.1.2 时间不一致问题的解决 |
3.1.3 空间坐标系转换 |
3.2 数据通信问题研究 |
3.2.1 常见网络通信机制 |
3.2.2 DDS通信中间件 |
3.2.3 基于DDS的底层通信环境设计 |
3.3 实装加入仿真试验问题研究 |
3.3.1 实装参与试验的存在的问题 |
3.3.2 解决方法 |
3.3.3 模拟指控平台设计 |
3.3.4 模拟指控平台工作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平台快速开发工具设计 |
4.1 自动开发工具可行性分析 |
4.2 代码生成技术理论基础 |
4.3 代码自动生成相关技术 |
4.3.1 模板技术 |
4.3.2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
4.3.3 .NET技术 |
4.4 平台快速开发工具方案设计 |
4.4.1 自动开发工具分析 |
4.4.2 自动生成工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课题背景 |
5.2 原型系统的实现 |
5.2.1 系统整体架构 |
5.2.2 总控台的实现 |
5.2.3 代理端的实现 |
5.2.4 DDS中间件的实现 |
5.3 原型系统的初步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工作 |
四、武器系统仿真试验中的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联合试验平台时空一致性服务软件开发[D]. 郭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舰空导弹多目标虚实弹混合拦截试验方案研究[J]. 孙健,王志佳. 战术导弹技术, 2020(06)
- [3]基于体系结构的内外场合成试验环境构建[J]. 张伟,向杨蕊. 兵工自动化, 2019(05)
- [4]军事分析仿真时空信息通信优化技术研究[D]. 孟冬.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海上靶场内外场联合试验系统时空一致性研究[J]. 张伟. 兵工自动化, 2019(02)
- [6]虚实结合的武器装备试验方法的若干技术研究[D]. 王鹏.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预警卫星系统探测任务调度策略及仿真方法研究[D]. 孙福煜.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8]舰艇武器系统试航试验时空一致性处理方法[J]. 蔡畅,李晓芳,孙东彦,魏波. 舰船电子工程, 2018(07)
- [9]雷达/红外双模复合制导并行仿真系统设计[J]. 赵世明,孙致月. 系统仿真学报, 2016(05)
- [10]基于LVC的联合仿真试验与技术研究[D]. 徐鸿鑫.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