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鼠运动皮层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朱雄[1](2020)在《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神经退行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是一类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和(或)外周神经系统(髓鞘)的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退化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极其复杂,至今尚不能被完全解释清楚,到目前为止缺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目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脑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此类疾病引起损害的病理是神经元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目前临床上对此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视网膜营养不良(Retinal dystrophy)是一类因光感受器功能丧失而引起的异质性遗传性疾病。在全球尤其是工业化国家中,视网膜变性疾病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疾病的临床表型复杂性和等位基因的异质性给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困难。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EMC)首先在酿酒酵母中被鉴定为内质网中蛋白质折叠所需的6亚单位跨膜蛋白复合物。EMC亚基的丢失会导致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的诱导。有研究报道,EMC1基因突变与视网膜营养不良及小脑发育退化综合征相关。在真核生物中,d Pob/EMC3定位于内质网,并与EMC1和钙连蛋白(calnexin)结合并相互作用。此外,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是其他多通道跨膜蛋白的稳定表达所必需的,如视紫红质和Na+K+-ATP酶等。另外,d Pob/EMC3缺失会导致果蝇单眼细胞的变性。这些结果共同表明,EMC是包括视紫红质1在内的多通道跨膜蛋白生物发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其缺失会导致视网膜变性。EMC1和EMC3组成复合物参与内质网相关降解(ERAD)途径,表明EMC与ERAD途径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内质网结构和功能的紊乱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已被广泛观察到,但内质网功能障碍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病变的原因,还是仅仅是神经元死亡的表现,目前尚不清楚。本论文重点研究EMC3在小脑和视网膜中的功能。方法:构建EMC3、EMC1等表达质粒载体(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分别进行细胞转染,结合免疫组化等方法,通过高分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定位等分析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分析EMC1突变是否引起细胞中定位发生变化。研究EMC3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在前期工作中,本研究发现小鼠Emc3基因胚胎敲除导致早期胚胎死亡。因此使用Pcp2-cre转基因小鼠和Emc3条件性敲除小鼠建立了一个在小脑浦肯野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中特异敲除Emc3基因的动物模型。本论文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详细研究Emc3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的功能。利用双极细胞和小脑浦肯野细胞中特异蛋白标志物,对Emc3缺失的小鼠视网膜和小脑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使用高分辨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详细分析这些关键蛋白的运输和定位。结果:EMC3由小鼠Tmem111基因编码,是高度保守的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EMC)的一个亚基。本研究发现Emc3的靶向缺失导致了小鼠严重的神经病变表型。同时Emc3lox P/lox P;Pcp2-Cre小鼠是可以长期存活并是可育的,但行为学上表现出类似于小脑共济失调的表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较,三月龄的成年Emc3突变小鼠小脑中浦肯野细胞的树突发育有明显减少。本研究进一步发现,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选择性缺失导致内质网错误折叠的膜蛋白的积累,阻碍了浦肯野细胞的分泌运输,并导致了树突萎缩。这些表型表现为小脑体积变小和浦肯野细胞数量减少,导致共济失调。浦肯野细胞丢失和共济失调最初出现在出生后两个星期左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Emc3的缺失导致浦肯野细胞缺失区域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增加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C/EBP同源蛋白(CHOP)和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BIP)表达水平升高表明浦肯野细胞在可见细胞丢失之前存在内质网应激(ER Stress)。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End Labeling)分析表明,小脑浦肯野细胞出现细胞凋亡。本文的数据表明,浦肯野细胞中Emc3的缺失导致蛋白质折叠和运输缺陷,树突密度显着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浦肯野细胞死亡。此外,本研究发现Emc3突变小鼠视网膜中视杆双极细胞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有进行性病变,这表明Emc3在小鼠的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了Emc3在小鼠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双极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EMC3蛋白在小脑浦肯野细胞和视网膜中的重要作用,为研究小脑共济失调和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方向与思路。
梁丽荣[2](2019)在《HIPK2在七氟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每年在我国至少都有数百万患儿接受手术。由于不能够很好的进行配合,因此,绝大多数手术操作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在患儿安全舒适的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全麻药物对小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已经成为患儿父母、麻醉医师以及医疗管理机构共同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关于全麻药物在脑发育的关键期引起神经发育毒性作用机制,以往的啮齿类及非人灵长类动物研究中,比较多的集中于全麻药物对发育期神经元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影响。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全麻药物致认知功能损伤的主要机制。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homeo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2,HIPK2)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丝/苏氨酸类蛋白激酶,它能与同源框类蛋白相互作用而广泛参与转录调控。作为一种转录因子,HIPK2调控了多种生物过程,如增殖、分化、发育以及凋亡等。因此,本研究以HIPK2为突破口,着重研究七氟醚诱导发育期海马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HIPK2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当前,已经明确HIPK2在小鼠脑中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但是,HIPK2的分布和亚细胞定位仍然不清楚。因此,本课题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技术探讨了HIPK2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为下面开展的工作奠定基础。目的:观察HIPK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变化及分布,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技术观察了SD大鼠从出生后到成年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结果:HIPK2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主要表达在神经元细胞核内,少部分表达在少突胶质细胞,很少观察到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从出生后到成年,HIPK2在嗅球、前扣带回皮层及海马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HIPK2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主要定位在细胞核内。第二部分:HIPK2在七氟醚暴露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观察到全麻药物(如丙泊酚、七氟醚等)通过增殖、分化、凋亡等多个环节影响神经元的存活。而导致这一改变的潜在机制却不甚清楚。HIPK2作为肿瘤抑制因子和DNA损伤相关激酶,能够通过磷酸化和激活P53的丝氨酸46位点调控细胞凋亡和DNA修复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凋亡。前期我们发现重复七氟醚暴露后海马神经元HIPK2的表达增加,并且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加。因此,本部分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沉默HIPK2基因,探讨其在七氟醚暴露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以期为全麻暴露所致的神经毒性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目的:观察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后HIPK2的表达,并构建靶向沉默HIPK2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进而探究HIPK2在七氟醚暴露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出生后6d的SD大鼠给于3%七氟醚每天吸入2 h,连续3d。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重复多次暴露后6h海马神经元中HIPK2以及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情况。与此同时,设计并构建针对HIPK2靶基因的慢病毒,转染至原代海马神经元,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检测HIPK2慢病毒的转染效率,应用RT-PCR验证干扰效果。病毒转染3d后,处理组经过4.1%的七氟醚暴露6h后,进行相应的检测。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LDH检测细胞毒性,FITC/PI流式细胞仪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后海马神经元中HIPK2及活化的caspase3的表达量明显增加。RT-PCR显示shHIPK2组较Scr组与Con组相比,HIPK2 mRNA水平明显下降(P<0.0001),干扰效率为75.29%,提示靶向沉默HIPK2的慢病毒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Scr+Sev组较Scr组相比细胞活性下降而细胞毒性增加,shHIPK2+Sev组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与shHIPK2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流式凋亡细胞检测结果显示Scr+Sev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Scr组(P<0.05),而shHIPK2+Sev组与ShHIPK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cr+Sev组Cl-caspase3蛋白水平较Scr组相比明显升高,shHIPK2+Sev组与shHIPK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七氟醚使海马神经元HIPK2的表达量增加,并且神经元凋亡增加,靶向干扰HIPK2基因表达可抑制七氟醚引起的海马神经元的凋亡。第三部分:HIPK2-JNK/c-Jun通路在重复多次七氟醚诱导的突触毒性中的作用大量的研究揭示了七氟醚的凋亡效应,然而,七氟醚潜在的致认知损伤的机制仍然不清楚。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IPK2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产生以及进展切实相关。本研究以HIPK2为突破口,探索了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致突触毒性及认知损伤的分子机制。为阐明全麻药物造成神经发育异常的机制,和完善儿童围术期康复策略,避免远期麻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HIPK2及其下游的信号通路在幼鼠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和突触毒性方面的作用。方法:出生后6d的SD大鼠给于3%七氟醚每天吸入2 h,连续3d。在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后6h分析细胞凋亡、HIPK2以及JNK/c-Jun信号通路的表达,然后给于HIPK2的抑制剂A64和JNK信号的抑制剂(SP600125)阻断HIPK2和JNK的激酶活性,并在成年后评估认知功能、树突棘密度、突触后致密带的长度以及突触相关蛋白。结果:新生鼠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导致成年后空间学习记忆及恐惧记忆下降,使焦虑样行为增加,并且使树突棘密度减少、突触后致密带长度减少以及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下降。在前扣带回、纹状体检测到非神经元细胞的凋亡,在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检测到神经元凋亡,但是成年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数量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给于HIPK2抑制剂A64有效的改善了七氟醚引起的JNK/c-Jun信号激活导致的突触毒性和认知功能损伤。此外,JNK抑制剂(SP600125)部分恢复了七氟醚对突触发育和认知功能损伤的作用。结论:HIPK2-JNK/c-Jun信号可能是新生鼠七氟醚暴露所致的突触毒性和认知损伤的主要原因。干扰HIPK2-JNK/c-Jun信号可用于降低七氟醚引起的突触毒性。
张玉荣[3](2019)在《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海人酸诱导急性大发作导致的血管增生和杏仁核电点燃癫痫诱导的突触生成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血管增生、突触形成是癫痫形成过程中常见的病理变化。有研究证实,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在突触形成、血管增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推测,TSP-1可能参与了癫痫形成和发作。鉴于TSP-1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不清楚,我们研究KA(Kainic acid,KA)诱导的大鼠急性大发作模型和杏仁核电刺激诱导大鼠癫痫形成模型中TSP-1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在血管增生和突触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本论文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侧脑室注射KA诱导制备急性大发作模型,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检测等方法检测血管生成标记物VEGF/CD34的表达,检测脑内伊文氏蓝渗出含量评价血管屏障破坏情况,并通过基因干预(siRNA抑制TSP-1)或者药物干预(LSKL阻断TGF-β1的激活;PPADS/活性蓝-2阻断P2/P2Y4受体)的方法,观察TSP-1/TGF-β1/Smad2/3通路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评估干预措施对血脑屏障和血管生成的影响;观察并分析动物行为学和脑电变化,评估干预措施对动物大发作的作用。第二部分,采用杏仁核电刺激癫痫模型,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检测等方法检测突触和兴奋性突触的标记物Synapsin-I/PSD95/GluT以及TSP-1/TGF-β1通路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通过基因干预(siRNA抑制TSP-1的合成)或者药物干预(LSKL阻断TGF-β1的激活;PPADS/活性蓝-2)分别干预P2Y4/TSP-1/TGF-β1通路的不同靶点,观察下游的分子表达变化以及对动物癫痫进程和突触生成。结果:1)KA诱导的大鼠急性大发作模型中,血管标记物VEGF/CD34和TSP-1的表达同步增加;PPADS/活性蓝-2/siRNA/LSKL干预后,减少了 Smad2/3磷酸化,减弱了血管增生和血脑屏障破坏、减轻了大发作的严重程度。2)杏仁核电刺激癫痫模型中,突触和兴奋性突触的标记物(Synapsin-I和PSD95/GluT)随癫痫进展在脑内部分区域(如海马)出现了规律的增强;并伴随着TSP-1/TGF-β1通路表达增强;药物或基因手段抑制TSP-1表达,或者抑制TGF-β1激活,突触表达增强得到部分逆转,癫痫发作严重程度明显减弱。结论:P2R/TSP-1/TGF-β1通路可能参与KA诱导的急性大发作动物的血管生成/血脑屏障破坏以及杏仁核电点燃诱导癫痫模型的突触生成,适当抑制该通路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和突触形成,抑制癫痫的发展和减轻大发作的严重程度。
胡雨婷[4](2019)在《阿尔茨海默病中EGR1对AChE的调控及疾病病理的性别差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阿尔茨海默病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调控机制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可能在维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临床前期胆碱能系统功能完整以及在AD晚期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探索EGR1在其中的具体工作机制,我们首先对我们合作组针对AD不同进展阶段人脑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样本进行的人类全基因组微阵列研究数据进行数据挖掘,聚焦于EGR1和AChE在AD进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我们在覆盖了从正常对照组(Braak 0期)到AD晚期(Braak Ⅵ期)的49例样本发现,PFC内EGR1-mRNA于AD早期增高而于AD晚期减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mRNA于AD全程保持稳定且于AD晚期轻度减低。EGR1-和AChE-mR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尤其在Braak Ⅵ期更为显着。我们继而于3-12月龄三转基因AD(triple-transgenic AD,3xTg-AD)模型小鼠额叶中研究了 EGR1-和 AChE-mRNA 表达水平,发现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相比,3xTg-AD小鼠额叶中EGR1-和AChE-mRNA水平均显着减低。此外,WT和3xTg-AD小鼠于全组以及各年龄组中,EGR1-和AChE-mRNA水平之间均存在显着正相关。因此,3xTg-AD小鼠并不适合用于研究临床前期或AD早期脑活性激活的现象及相关基因表达。继而我们于SY5Y细胞系采用质粒转染分别上调和下调EGR1表达,发现AChE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随之发生同向改变;于EGR1过表达的细胞系中进行双荧光素酶检测,对潜在EGR1结合位点进行突变,并通过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实验(EMSA)以研究EGR1位于AChE基因启动子上的功能性结合位点,发现在三个潜在结合位点中靠近转录起始位点的两个结合位点有效参与了 EGR1直接上调AChE表达,这一调控过程可能显着参与了脑内胆碱能系统功能于AD进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第二部分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内嗅皮层中病理标记物表达的性别差异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具有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AD且病理程度更为严重。但是,具体机制尚未被阐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来自人脑组织样本的神经生物学证据,也即参与AD发病的分子病理学性别差异。我们计划于死亡后人脑样本揭示AD相关蛋白,即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和过磷酸化Tau蛋白(hyperphosphorylated Tau,p-Tau)沉积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为探寻AD发病的性别差异机制奠定基础。我们分析了从荷兰人脑库(Netherlands Brain Bank,NBB)获得的648例覆盖了从正常对照组(Braak 0期)到AD晚期(BraakⅥ期)个体的Braak分期和淀粉样蛋白评分百分比分布,发现女性大脑AD病理累积和进展较男性更为严重。在没有被临床诊断为痴呆症(AD临床前期)个体的内嗅皮层组织样本,我们通过4G8抗体对Aβ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T8抗体对p-Tau进行染色,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染色结果,发现AD临床前期女性内嗅皮层中p-Tau表达量显着高于男性。我们进一步采用含有人TauV337M/R406W基因慢病毒感染SY5Y细胞(Taumut-SY5Y)以构建p-Tau过表达环境,发现p-Tau转染的细胞内EGR1和AChE表达水平均显着增高。这些结果显示:女性在AD早期内嗅皮层即显示p-Tau的累积严重于男性,p-Tau于AD早期可能上调了神经元活性,包括上调细胞内EGR1、AChE等分子表达。未来尚需全面探索在AD进程中,尤其是AD早期阶段,EGR1在AD病理的性别差异机制中对胆碱能系统活性(包括乙酰胆碱的生产、灭活)的动态调控及分子机制。
冯岩[5](2016)在《Toll样受体4(TLR4)拮抗剂在大鼠颅脑创伤中的作用及对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也是中青年人群(<45岁)中最具威胁的致残、致死因素之一。TBI是以原发性损伤为基础而逐渐发展起来以继发性脑损伤为主的一系列复杂的分子级联事件的总和,最终导致脑组织水肿,神经元死亡,运动和认知功能受损的严重临床疾病。在继发性损害机制中包括,神经炎症反应、自由基的堆积、钙超载、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的凋亡等,然而证据表明TBI后引发的无菌性神经炎症反应和神经元的过度自噬也作为加重脑损伤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受到研究者的关注。TLR4是一类介导天然免疫的跨膜信号受体,通过与配体结合启动一系列分子级联在神经系统损害中参与神经炎症的调控。自噬是由溶酶体介导的一种降解途径,主要降解细胞器内受损及冗余成分的氨基酸,衰老的细胞器及胞内病原体。近年来,自噬还被认为是一种先天免疫的防御机制,而TLR4可能担任了一个至今未被我们发现的自噬发生的环境传感器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巨噬细胞中,TLR4在识别配体-LPS后能够触发自噬反应,而在TBI后自噬的过度激活是否与TLR4的激活相关;在给予TLR4抑制剂后能否减轻TBI后神经元自噬的程度以及TLR4的下游信号分子MyD88、TRIF是否参与了神经元自噬的调控,本课题将分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大鼠脑创伤后TLR4的表达变化及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目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损伤(eCCI)方法复制SD雄性大鼠TBI模型,给予TLR4抑制剂TAK-242干预,检测海马区TLR4的表达变化及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6只数字随机分四组:①假手术组(Sham group);②脑创伤组(TBI group);③脑创伤+溶剂组(DMSO group);④脑创伤+TAK-242组(TAK-242 group)。采用eCCI方法复制TBI模型,取伤后6 h、12 h、24 h、48 h 4个时间进行检测:①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②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tlr4的表达、定位;③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tlr4mrna的表达;④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tlr4蛋白的表达;⑤干湿比重法检测脑组织水含量;⑥另取20只sd大鼠于tbi后8、9、10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应用imageproplus6.0、imagej和imagelab4.1软件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测定,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e染色:sham组大鼠脑组织结构正常,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排列整齐,细胞数量多且形态正常;tbi组和dmso组创伤灶及周边组织明显水肿,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胞体肿胀明显,核仁皱缩浓染明显,细胞间隙变大,血管扩张明显,出现神经元变性及坏死;tak-242治疗组较tbi组和dmso组相比,神经元胞体肿胀缓解,核浓缩明显减轻,神经元周围间隙明显较小;2tlr4免疫组化结果:tlr4在海马区主要定位于神经元细胞的胞膜。sham组偶可见阳性细胞,着色浅淡;与sham组比较,tbi组和dmso组,tlr4阳性细胞显着增多,着色加深,免疫反应性增强(p<0.05);tak-242治疗组与tbi组和dmso组相比,tlr4免疫反应性明显减弱(p<0.05);3荧光定量pcr结果:与sham组相比,tbi和dmso组海马区tlr4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5),tak-242处理后,tlr4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4westernblot结果:sham组tlr4的蛋白有少量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tbi组和dmso组tlr4的蛋白表达量在伤后6h开始升高,于24h达高峰,持续至伤后48h,与sham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组各时间点tlr4蛋白表达趋势与tbi和dmso组相似,但是其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5脑组织水含量:sham组各时间点脑组织水含量未见差异;dmso组各时间点含水量与tbi组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tak-242组各时间点水含量较tbi组明显减少(p<0.05);6morris水迷宫结果:于tbi后第8-10天对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tbi组和dmso组伤后第8-10天搜索安全岛平均潜伏期较sham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k-242组伤后第8-10天搜索安全岛运动轨迹、潜伏期均较tbi和dmso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应用ecci方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局灶性tbi模型;大鼠tbi后海马区tlr4表达上调,加重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给予tak-242进行干预后,可以降低tlr4的激活,减轻脑组织含水量,改善tbi后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大鼠脑创伤后tlr4拮抗剂对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影响目的:探讨大鼠tbi后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激活以及tlr4是否调控了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表达。方法:tbi模型同上,9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四组。①假手术组(shamgroup);②脑创伤组(tbigroup);③脑创伤+3-ma组(3-magroup);④脑创伤+tak-242组(tak-242group)。取伤后6h、12h、24h、48h4个时间对下列指标进行检测:①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检测自噬体;②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lc3、beclin1的表达、定位;③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蛋白的表达;④荧光双标检测海马区lc3和神经元标记neun的表达、定位。定量分析和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1透射电镜结果:在tbi后24h,神经元胞核周围有大量损伤后肿胀及变性的线粒体,并可见到双层膜样结构环绕受损线粒体后形成的自噬小体;2lc3、beclin1免疫组化结果:lc3主要定位于海马区神经元的胞质中,sham组可见少量阳性细胞,着色浅淡;与sham组比较,tbi组于伤后6h可见阳性细胞显着增多,着色加深,免疫反应性增强,伤后24h达高峰,48h略有下降,但仍显着高于sham组(p<0.05);3-ma组和tak-242组与tbi组比较,lc3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着色变浅,免疫阳性反应性明显减弱(p<0.05)。beclin1也主要定位于海马区神经元的胞质中,sham组偶见阳性细胞,着色浅淡;与sham组比较,tbi组于伤后6h可见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着色加深,免疫反应性增强,至48仍维持在强表达水平(p<0.05);与tbi组相比较,3-ma组和tak-242组各时间点阳性表达与免疫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lc3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lc3ii/lc3i的比值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lc3ii/lc3i的比值随着伤后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高表达状态持续至伤后48h(p<0.05);3-ma组和tak-242组lc3ii/lc3i的比值较tbi组在伤后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4beclin1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beclin1的蛋白表达较低,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beclin1的蛋白表达于伤后6h出现显着增高,伤后24h达高峰,48h略有下降,但仍显着高于sham组(p<0.05);与tbi组相比较,3-ma组和tak-242组beclin1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5海马区lc3与神经元标记neun荧光双标检测结果:tbi组24h可见海马ca1区大量红色荧光(lc3)与绿色荧光(neun)重叠呈橘黄色聚集,表明该区神经元发生了自噬;3-ma组和tak-242组24h显示标记lc3的红色荧光明显较弱,与tbi组相比,merged后的荧光重叠明显减少,表明神经元自噬水平的下降。小结:大鼠tbi后于6-48h可检测到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现象的发生,应用tak-242能够和自噬抑制剂3-ma发挥同样的效果,即明显抑制了tbi后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发生程度,因此tbi后tlr4可能通过某种途径介导了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发生。第三部分大鼠脑创伤后tlr4介导myd88/trif通路在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通过使用myd88路经抑制剂mip和trif路经抑制剂resveratrol进行干预处理,明确tbi后tlr4介导的myd88或trif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参与了调节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发生。方法:tbi模型同上,将85只sd大鼠随机分五组。①假手术组(shamgroup);②脑创伤组(tbigroup);③脑创伤+tak-242组(tak-242group);④脑创伤+mip组(mipgroup);⑤脑创伤+resveratrol组(rvgroup)。取伤后12h、24h、48h3个时间对下列指标进行检测:①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myd88、trif的表达、定位;②westernblot检测海马区tlr4、myd88、trif、beclin1蛋白的表达;③荧光双标检测海马区tlr4、beclin1分别和神经元标记neun的双标定位。定量分析和统计方法同第一部分。结果:1myd88、trif免疫组化结果:myd88主要定位于海马区神经元的胞浆,sham组可见少量myd88阳性细胞,呈淡黄色;与sham组比较,tbi组于伤后12h可见阳性细胞显着增多,呈棕黄色,持续阳性表达至48h(p<0.05);与tbi组比较,tak-242组和mip组中myd88阳性细胞数显着减少,免疫阳性反应性明显减弱(p<0.05);rv组中,myd88免疫反应性与tbi组一致,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trif阳性表达也定位于海马区神经元的胞浆,sham组偶可见阳性细胞,免疫阳性反应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中各时间点均可见大量trif阳性细胞,着色加深,免疫反应性显着增强(p<0.05)。tak-242组和mip组结果与tbi组一致,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组与sham相似,与tbi组比较,trif阳性细胞显着减少,着色浅淡,免疫反应性显着减弱(p<0.05);2tlr4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tlr4的蛋白表达较低,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tlr4蛋白显着增高,高表达状态持续至伤后48h(p<0.05);与tbi组相比较,tak-242组tlr4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着降低(p<0.05);在mip组和rv组,tlr4蛋白表达与tbi组一致,各时间点均呈高表达状态;3myd88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myd88蛋白表达量较低,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在各时间点myd88蛋白表达均显着增高(p<0.05);与tbi组相比较,tak-242组和mip组中myd88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着降低(p<0.05);rv组myd88蛋白表达与tbi组一致;4trif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trif蛋白表达量较低,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tak-242组和mip组中在各时间均出现trif蛋白的高表达(p<0.05),三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组trif蛋白表达与sham组相似;5beclin1的westernblot结果:sham组beclin1蛋白表达相对较低,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与sham组比较,tbi组于伤后12h出现beclin1蛋白量表达增高,持续至48h,在各时间点均显着增高(p<0.05);与tbi组相比较,tak-242组和mip组beclin1蛋白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rv组beclin1蛋白表达与tbi组一致;6海马区tlr4与神经元标记neun荧光双标检测结果:tlr4为dylight594标记的细胞胞膜红色荧光,neun为dylight488标记的细胞胞浆绿色荧光,tbi组24h可见海马ca1区大量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重叠呈橘黄色聚集;tak-242组merged后的荧光重叠明显减少;7海马区beclin1与神经元标记neun荧光双标检测结果:beclin1为dylight594标记的细胞胞浆红色荧光,neun为dylight488标记的细胞胞核周绿色荧光;TBI后24 h可见海马CA1区Beclin1红色荧光明显增强,Merged后重叠呈橘黄色聚集;TAK-242组和MIP组,Beclin1红色荧光强度明显降低,Merged后重叠明显减少;RV组与TBI相似,Merged后可见橘黄色重叠聚集(Fig.9-4),表明TAK-242和MIP均可抑制自噬发生的程度。小结:大鼠TBI后TLR4介导的MyD88和TRIF信号转导通路均被激活,共同参与了继发性脑损害发生;而TAK-242通过TLR4/MyD88/Beclin1信号通路降低了TBI后海马区神经元的自噬。结论:大鼠颅脑创伤后,TLR4的激活加重了继发性脑损伤,TAK-242通过抑制TLR4/My D88/Beclin1信号转导通路减轻了海马区神经元自噬,减轻脑水肿,改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关素珍[6](2014)在《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建立孕期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大鼠模型,在行为学、组织学、分子基因不同水平下,系统的观察大鼠孕期处于应激状态对母体生殖功能及母体、子代的学习记忆能力、情绪的影响,且从海马神经递质和可塑性出发,探讨损伤的可能机制,并经过丰富环境来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干预的机制探讨,为深入理解和预测应激的遗传性危害及下一步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Wistar雌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连续21天采用单笼饲养和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造模(在第3天开始交配);1)动态观察母鼠体重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酮水平,敞箱实验测定行为学改变,糖水消耗实验测定液体消耗,检测生殖有关的基本情况;测定子鼠血浆皮质酮浓度,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实验测定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利用液体消耗实验、敞箱实验、悬尾实验测定子鼠情绪变化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2)采用HE染色和电镜进行子鼠脑海马形态学观察,ELISA方法测定脑海马组织各类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及活性,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3)给予孕期慢性应激及对照组子代组分别丰富环境干预,进行行为学、情绪、脑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测定,分析其效果。结果:1)模型组母鼠体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高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母鼠皮质酮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母鼠皮质酮水平随应激时间增长有大幅度变化;除粪便粒数外,模型组母鼠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母鼠各行为学指标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均>0.05);模型组母鼠纯水消耗与对照组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糖水消耗、总液体消耗和1%蔗糖偏爱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应激对孕期大鼠液体消耗指标有影响;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母鼠液体消耗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每个时间点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基线总液体消耗、糖水消耗、纯水消耗、糖水偏爱百分比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第7、14天和21天,模型组大鼠液体消耗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所产子鼠只数及孕天数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只数及孕天数均低于对照子鼠组;2)在PND28和PND42时,模型子鼠组体重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血浆皮质酮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0.05),模型子鼠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对照子鼠组长,且有随时间缩短的趋势;跨平台次数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Y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Y迷宫试验中学会所需的训练次数、记忆保持测试正确反应率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除清洁次数外,模型子鼠组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子鼠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液体消耗情况: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液体消耗实验中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纯水消耗和总液体消耗方面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悬尾实验: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悬尾实验中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子鼠脑海马形态结构改变,超微结构异常;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ACh含量、ChAT活性下降,AChE活性上升;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三个单胺类神经递质均下降;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Glu和GAB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较对照子鼠组兴奋性神经递质Glu降低、而抑制性GABA含量升高;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NO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NO含量降低;4)RT-PCR提示: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mRNA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 mRNA表达降低,Arc mRNA差异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IGF-Ⅱ、Arc和NF-κB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子鼠组相比,模型子鼠组BDNF、IGF-Ⅱ、Arc和NF-κB表达降低;5)相关性分析发现: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母鼠皮质酮存在正相关(P<0.05)、与母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母鼠皮质酮存在负相关(P<0.05),与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正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负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正相关(P<0.05);除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训练次数与IGF-Ⅱ蛋白表达未发现存在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均发现存在相关性: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6)丰富环境对子鼠体重的影响:模型子鼠组和模型&丰富环境组体重低于对照和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体重。经历了丰富环境后,四组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子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影响:四组血浆皮质酮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分别与其他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血浆皮质酮最低,而模型子鼠组是最高的;7)丰富环境下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四组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增长,跨平台次数四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跨平台次数最多,而模型子鼠组是最少;四组子鼠在Y迷宫试验中学习、记忆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学习、记忆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纯水消耗、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糖水消耗就会有所增加;四组在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水平静止时间最长、挣扎次数最少,而模型子鼠组只要进行了丰富环境,静止时间就会缩短、挣扎次数增多;8)丰富环境对各组子鼠神经递质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含量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和GABA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其均有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NO含量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后,NO含量升高;9)丰富环境对蛋白表达影响:四组子鼠海马组织的BDNF mRNA、 IGF-Ⅱ mRNA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丰富环境后,蛋白表达增高。结论:1)孕期应激可诱发实验母鼠行为、活动习性和生育能力有影响;2)孕期慢性应激致子鼠出现高应激状态,空间、工作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绪出现类似焦虑、抑郁现象;3)孕期慢性应激影响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母体及子代血浆中皮质酮升高均有关;4)孕期慢性应激对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组织中枢神经递质变化及BDNF、IGF-Ⅱ、 Arc和NF-κB蛋白表达降低有关;5)丰富环境能改善子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大鼠的活动度增高、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和适应能力增高、大鼠快感也有所增加;6)丰富环境提高孕期慢性应激子鼠学习记忆能力、情绪变化与子鼠血浆中皮质酮、子鼠海马中中枢神经递质分泌、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 mRNAs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有关。
于昕[7](2012)在《百可利对帕金森病模型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百可利(Baicalein),化学名称为5, 6, 7 -三羟基黄酮,是最早从唇形科(Labiatae)黄芩属(Scutellaria)多年生草本中药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中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百可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肿瘤、抗凝等。百可利对多种疾病包括炎症、肿瘤、纤维化性疾病、心脑血管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最近研究表明百可利可以保护局部缺血的神经元免受损伤,减轻炎症介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这些研究结果提示百可利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化合物。2007年本实验室经过高通量筛选证明百可利对多巴胺和6-羟基多巴胺(6-OHDA)引起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具有选择性神经保护活性,后经多种筛选模型评价,证明其可靠的生物活性,并经动物模型评价,显示出一定的药理作用,初步定为先导化合物,编号为DL0705。然而,百可利溶解性较差,在水中几乎不溶,为此,课题组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晶型研究,发现和证明其存在有多晶型现象。通过稳定性实验与生物学试验证明:晶β型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属优势药物晶型。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百可利能够减轻帕金森病震颤症状及其所导致的神经症候、日常生活运动障碍等,有望成为作用独特的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和新药开发前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在确证百可利治疗帕金森病震颤有效的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第一章百可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本章首先在查阅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几十年的百可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该综述包括七个方面:抗菌抗病毒作用、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肿瘤作用、抗纤维化作用、心脑血管保护作用以及神经保护及促细胞转化与分化作用。然后在第二节探讨了百可利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关系,从抑制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启动因子、阻断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信号传导过程以及激活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等方面探讨百可利用于防治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科学性。第三节是关于百可利与帕金森病的讨论。本章最后对百可利防治帕金森病进行了展望。第二章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本章采用6-OHDA前脑内侧束(MFB)定位注射建立偏侧大鼠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行为学,神经递质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来评价百可利在体内的活性和药效。然后通过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转运体(DAT),囊泡单胺转运体2 (VMAT2),胶质源性纤维蛋白(GFAP),小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0X42),谷氨酰胺合成酶(GS),GABA转运体(GABA-T),谷氨酸脱羧酶67 (GAD67),谷氨酸脱氢酶(GDH),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 (C0I),腺苷A2A受体(A2AR),D1受体(D1R),D2受体(D2R)和乙酰胆碱受体(AchR)等多种相关指标来探讨百可利可能的抗帕金森病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进一步肯定了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并得出以下结论:1.百可利可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减轻帕金森病(PD)大鼠的肌肉震颤频率和震颤幅度,在给药后1Omin即可出现药效,30min达到最高,药效可持续5个小时。其抗震颤作用的强度可优于多巴胺递质补充剂美多芭。2.通过比较震颤型PD动物和旋转型PD动物病理生理上的区别,发现以震颤症状为主的PD大鼠损伤主要累及黑质致密部(SNc),且损伤程度较轻,功能紊乱主要出现在丘脑底核(STN)和外侧苍白球(GPe);而以旋转症状为主的PD大鼠损伤主要累及黑质内侧部(SNM)和黑质外侧部(SNL),且受损相对严重,功能紊乱主要出现在纹状体。3.百可利可平衡PD大鼠基底神经节区多巴胺(DA)、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的神经递质的紊乱,增加GPe的抑制性输出,抑制STN的兴奋性输出而拮抗基底神经节过度的抑制性输出,恢复丘脑皮层的正常兴奋状态。同时发现百可利对DA的作用明显比Glu和GABA弱,可说明百可利治疗PD震颤症状效果好,而对强直-运动不能症状(大鼠的旋转症状)效果差。4.百可利对神经递质的调节作用与其增加DAT和GS的蛋白表达,降低GABA-T的蛋白表达有明显相关性。5.百可利可通过上调D1和D2受体,下调A2A受体而发挥其抗PD作用。6.百可利可拮抗PD状态下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而发挥对DA神经的保护作用。第三章百可利对MPTP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为进一步确证百可利的抗PD震颤作用,本章采用了症状及病理、生化改变方面均酷似人类PD,而且稳定可靠的1-甲基-4-苯基-1,2, 3, 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进一步观察百可利对帕金森病动物行为学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百可利能改善MPTP致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的行为学异常,对上肢精细运动障碍、僵冻、运动减缓和静止震颤等PD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在行为学实验基础上,本章通过realtime RT-PCR实验,在基因水平上探讨了与PD发病机制相关的几种酶学的改变,结果发现百可利可上调PD猴THmRNA表达,验证了百可利的神经保护作用。此外,百可利可下调纹状体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单胺氧化酶B(MAO-B )和GABA-T mRNA的表达,上调STN的GS mRNA的表达,进一步在基因水平上解释了百可利调节基底神经节DA ,Glu和GABA递质平衡的作用。COI、GAD67和GDHmRNA检测结果表明,百可利可明显增加PD猴GPe神经元的活性,抑制GPi和STN的神经元活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百可利通过平衡PD动物基底神经节神经递质的紊乱,使GPi、GPe和STN的活动恢复常态,从而发挥其抗PD震颤的作用。第四章百可利抗Glu诱导的中脑DA能神经元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随着对帕金森病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Glu在PD的发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DA的减少,Glu 一方面通过氧化性神经毒性和兴奋性神经毒性诱导DA神经元变性坏死;另一方面,DA的减少可增加STN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兴奋性使Glu释放增多,导致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功能紊乱而参与PD运动症状的产生。在第二、三章实验中发现百可利对Glu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此工作基础上,本章通过体外培养中脑DA能神经元,重点研究百可利对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和兴奋性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并对Glu介导的下游的几个功能性蛋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百可利可明显抑制Glu诱导的氧化性神经毒性,表现在增加神经元的存活率,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抑制细胞凋亡率等。在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和镉还原法对Glu诱导的细胞内钙离子增多和一氧化氮(NO)释放增加的实验中发现,百可利可明显拮抗Glu介导的细胞内钙的增多和NO释放增加,说明百可利可拮抗Glu介导的兴奋性神经毒作用,同时也间接反映了百可利可通过抑制Glu介导的钙内流而降低STN神经元的兴奋性,进而控制PD的震颤症状。随后我们观察了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FOS和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记实验结果显示百可利可明显拮抗Glu诱导的nNOS的表达,说明百可利的抗氧化和神经元保护作用与抑制nNOS活性有关。FOS蛋白结果表明,百可利通过下调该蛋白的活性而对PD的震颤症状起到一个长期调节作用,而百可利对CaMKⅡ蛋白表达无影响。T型钙通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抗帕金森病震颤的一个新靶点。帕金森病患者基底神经节运动环路功能紊乱而导致丘脑网状核(NRT)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随后激活T型钙通道而产生低阈值的钙棘波(LTS),LTS可诱发NRT神经元产生节律性的放电,这种节律性放电可诱导丘脑-皮层的节律性运动和外周的肌肉震颤活动。这一过程被认为是PD震颤的最后通路。基于此理论,本章探讨了百可利对T型钙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百可利可明显下调T型钙通道CAV3. 1和CAV3. 3蛋白表达,提示这可能是百可利抗PD震颤的一个新靶点。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合抗帕金森病震颤作用比较本章对百可利与相关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合抗帕金森病震颤作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特发性震颤抑制剂普萘洛尔和经典的抗PD震颤药美多芭相比,黄酮类的抗PD震颤作用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通过合用药物的药效来看,黄酮类药物之间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机制。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抗PD作用机制做深一步的研究,寻找对神经系统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从而发现潜在的高效低毒神经药物,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综合上述各章研究结果,可以认为,百可利抗帕金森病震颤的作用主要是通过:1.上调DAT, GS蛋白表达,下调GABA-T蛋白表达,抑制COMT和MAO-B的mRNA的表达;2.平衡PD大鼠基底神经节区DA、Glu和GABA神经递质的紊乱;3.上调D1和D2受体,下调A2A受体;4.抑制ROS含量,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抑制细胞凋亡率,拮抗Glu氧化性神经毒性;5.抑制钙内流、nNOS表达和NO释放而拮抗Glu兴奋性神经毒性;6.下调Glu诱导的FOS蛋白的表达;7.下调T型钙通道CAV3.1和CAV3. 3蛋白表达。
第五永长[8](2011)在《银思维对拟SAD大鼠脑内tau磷酸化及其O-GlcNAc修饰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胰岛素信号转导与散发性老年性痴呆(SAD)的关系及SAD发病的脑能量代谢障碍学说与tau蛋白异常修饰学说,以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ICV-STZ)建立SAD动物模型,研究具有升发阳气,祛逐阴邪,健脾开郁化痰、平衡机体阴阳功效的中药复方银思维提取物对SAD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脑能量代谢及胆碱能系统相关酶的活性、脑组织tau蛋白磷酸化与O-G1cNAc糖基化修饰的影响及调节作用,探讨复方银思维防治SAD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多奈哌齐对照组、银思维小、中、大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动物双侧侧脑室重复注射STZ造模,第二次造模后21天开始治疗。治疗组分别以盐酸多奈哌齐、银思维大、中、小不同剂量浓度灌胃,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各组均每日1次,共灌胃2个月。治疗结束后,以MOrris水迷宫试验法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以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微管等超微结构的变化,以生化方法测定大鼠大脑皮层能量代谢与线粒体功能相关酶以及胆碱能系统酶的活性,以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au蛋白O-G1cNAc糖基化修饰水平及重要位点Thr231、Ser422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检测O-G1cNAc糖基化修饰过程中OGT、O—G1cNAcase酶表达的变化。结果:1.ICV-STZ拟SAD模型大鼠与假手术组相比,在定向航行试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总游泳距离显着延长(P<0.01),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缩短(P<0.01)。复方银思维能明显缩短SAD模型大鼠在定向航行试验中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及总游泳距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能延长SAD大鼠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P<0.05,P<0.01)。银思维小、中、大剂量组与多奈哌齐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SA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SDH、COX、Na+-K+-ATPase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复方银思维能显着提高SAD大鼠皮层SDH、COX、Na+-K+-ATPase的活性(P<0.05,P<0.01),多奈哌齐对照组与SAD模型组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3.SA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层ChAT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AchE活性高于假手术组(P<0.01),复方银思维能够提高大鼠大脑皮层ChAT活性,同时使得AchE活性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奈哌齐组与银思维小、中、大剂量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4.S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以sWGA富集的O-G1cNAc糖基化蛋白质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且用RL2、CTD110.6抗体检测的O-G1cNAc糖基化tau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复方银思维能明显提高SAD大鼠海马组织以sWGA富集的O-G1cNAc糖基化蛋白质以及用RL2、CTD110.6检测的O-G1cNAc糖基化tau蛋白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奈哌齐对照组与SAD模型组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5.S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OGT的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O-G1cNAcase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复方银思维能显着提高SAD大鼠海马OGT的表达,降低O-G1cNAcase的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奈哌齐对照组与SAD模型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6.S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tau蛋白在重要位点Thr231和Ser422的磷酸化P-Thr231、P-Ser422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复方银思维能减少SA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P-Thr231、P-Ser422的表达(P<0.05,P<0.01)。多奈哌齐对照组与SAD模型组相比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 ICV-STZ模型大鼠存在脑皮层能量代谢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存在胆碱能系统紊乱,有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有脑组织tau蛋白重要位点的异常磷酸化,且模型重复性好,稳定可靠,可以作为SAD模型。2.复方银思维能明显改善S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能够保护微管结构和功能,改善皮层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代谢,改善皮层胆碱能系统功能,调节海马组织tau蛋白O-G1cNAc糖基化修饰与tau磷酸化之间的平衡,抑制tau蛋白重要位点的过度磷酸化及其tau毒性,防止SAD的病理进展。
陈秀[9](2008)在《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及其敏感性改变机制研究第一节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建立和评价目的:大鼠缺氧性脑损伤(Hypoxic brain injury)模型建立和评价,为脑缺氧损伤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以8%氮氧混合气体缺氧后,观察其行为学、脑电图改变,并将脑组织行Nissle染色和电镜检测取材,采用光镜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皮层和海马病理学变化。结果:缺氧组大鼠出现明显易激惹,不易抓取;脑电图呈现不同形式慢波,偶有痫性放电;Nissle染色显示神经元胞浆浓缩深染,排列紊乱稀疏,细胞体突起减少;TEM显示神经元不规则,异染色质增多,核周间隙明显扩大,线粒体肿胀,空泡变性,嵴模糊不清,粗面内质网及核糖体减少。结论:采用氮氧混合气体对大鼠进行缺氧,建立缺氧性脑损伤模型,该模型可模拟缺氧性脑病后脑损害病理过程,为缺氧性脑病所致脑损伤及其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第二节缺氧性脑损伤致大鼠亚临床痫性发作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目的:观察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及其与海马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关系,探讨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相关病理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12)与缺氧组(Hypoxia)(n=91),经8%氧氮混合气体缺氧,依据大鼠脑电活动变化,再将缺氧大鼠分成亚临床痫性发作组(Subclinical seizures)与非亚临床痫性发作组(Non-subclinical seizures),并分别用Nissle染色、Timm染色、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皮层、海马神经病理学改变,海马MFS以及海马,皮层GFAP表达。结果:缺氧损伤后部分大鼠出现尖波、尖慢波和棘波,痫样放电发生率为23.08%(21/91)。较非亚临床痫性发作组和对照组,亚临床痫性发作组CA1、CA3区、颞叶皮质神经元脱失明显(P<0.05);该组缺氧后7d海马CA3区下锥体细胞层棕黑色颗粒增多,14d呈束状、斑片状颗粒沉积,28d呈现颗粒沉积条带,其CA3区MFS评分明显高于非亚临床痫性发作组和对照组(P<0.05),而三组齿状回(Dentate gyrus,DG)内分子层MF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痫性发作组GFAP表达明显增强,以海马为着,与非亚临床痫性发作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缺氧损伤可致大鼠痫样放电,且痫样放电大鼠出现明显神经元丢失、海马CA3区形成MFS以及脑内GFAP表达增加,此病理变化可能与缺氧性脑损伤后亚临床痫性发作有关。第三节缺氧性脑损伤致大鼠痫性发作敏感性和脑内PSD-95、VGluT1、VGluT 2表达改变目的:观察缺氧性脑损伤大鼠痫性发作敏感性,及其突触后致密物质-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囊泡膜谷氨酸转运载体-1,-2(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subtype 1,subtype 2,VGluT1,VGluT 2)免疫反应改变以及相关脑区神经元丢失。探讨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敏感性改变的病理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n=35)和缺氧组(Hypoxia)(n=35),以8%氧氮混合气体建立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两组各取大鼠(n=10)腹腔注射戊四唑( pentylenetetrazol PTZ)10mg/kg.5min检测致痫性发作阈值;两组再各取大鼠(n=15)腹腔注射PTZ 35mg/kg.2d,连续20d,进行大鼠点燃,检测癫痫点燃大鼠数目和痫性发作程度,两组动物中经PTZ点燃大鼠分别纳入单纯点燃组(Simple kindling)和缺氧后点燃组(Post-hypoxic kindling)。对照组和缺氧组剩余大鼠(n=10)与单纯点燃组和缺氧后点燃组大鼠分别采用IHC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大鼠颞叶皮层、海马和中脑神经元脱失以及脑内PSD-95,VGluT1,VGluT 2免疫反应改变。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诱导痫性发作PTZ剂量降低,且痫性发作潜伏期缩短;同时,经PTZ点燃大鼠数目明显增多,其痫性发作程度更严重(P<0.05)。②缺氧组颞叶皮层、中脑和CA1区神经元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缺氧后点燃组颞叶皮层和CA1区较其他各组神经元丢失显着(P<0.05)。③缺氧组皮层、海马PSD-95免疫阳性细胞数和免疫印迹光密度值(0ptical density,OD)低于其他三组(P<0.05)。④缺氧组颞叶皮层和海马区VGluT1免疫阳性细胞OD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缺氧后点燃组颞叶皮层和海马区VGluT1免疫阳性细胞OD较缺氧组和单纯点燃组明显增加(P<0.05)。⑤缺氧后点燃组VGluT1免疫印迹OD高于其他三组;缺氧组VGluT1免疫印迹OD值高于对照组(P<0.05)。⑥各组海马与中脑VGluT2免疫阳性细胞与免疫印迹OD无差异(P>0.05)。结论: VGluT1免疫反应性增加,脑内PSD-95表达降低,相关脑区神经元显着丢失。上述病理变化可导致痫性发作敏感性增加和脑内兴奋性增高,对缺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敏感性改变产生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缺氧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与痫性发作改变研究第一节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建立目的: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检测培养神经元电生理特性,为体外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钝性分离新生SD大鼠双侧海马,经酶消化及吸管吹打,采用添加B27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动态观察其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丝(NF-200)和神经元特异核蛋白(Neu-N)染色鉴定神经元;将培养至第8-14d神经元,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模式,检测其电生理特性。结果: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可体外存活20d以上,8-14d细胞胞体呈锥形或三角形、表面光洁、折光性好、突起多而明显,形成神经网络。电生理记录显示:状态良好的神经细胞易于封接形成全细胞记录且能维持较长时间,其封接成功率80%;平均静息膜电位(RMP)为-57.7±9.2mV;电压钳下(钳制电位从-60mV~+60mV,step=l0mV,时长30ms)显示典型内向钠电流和外向钾电流;电流钳下跃阶恒流刺激(-60pA~+40pA,step=10pA,时长200ms),大部分所记录的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阈值43.1371±5.3245 mV,时程8.3571±3.1407ms ,动作电位幅度83.05±9.79mV。结论:采用大鼠海马神经元无血清原代培养方法,可在体外获得状态良好的海马神经元,且适用于膜片钳记录,并显示出正常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第二节不同缺氧持续时间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改变目的:探讨不同缺氧持续时间对海马神经元兴奋性相关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经(95% N2 / 5% CO2)混合气饱和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灌流缺氧,选取灌流5、10、15、20、25、30、35、40min后8个时段,采用全细胞记录模式测定不同时段神经细胞膜电位,电流钳下跃阶电流(-60pA~+40pA,step=10pA,时长200ms)刺激,测定不同时段神经细胞阈强度,即诱发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最低电流强度。对照组神经元灌流(95% O2 / 5% CO2)混合气饱和ACSF.结果:持续缺氧10、15min后神经细胞膜电位值升高,较对照组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差异(P<0.05);而持续缺氧25、30、35、40min后神经细胞膜电位值低于对照组膜电位(P<0.05)。神经细胞持续缺氧10、15min后,其阈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持续缺氧25、30、35、40min后神经细胞阈强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氧早期神经细胞膜电位呈现超极化,阈强度增高,兴奋性降低;随缺氧程度加剧,神经细胞膜电位呈现去极化,阈强度减低,兴奋性增高。第三节急性缺氧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痫性放电的影响目的:探讨急性缺氧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经元痫性放电的影响。方法:经(95% N2/ 5% CO2)混合气饱和ACSF进行灌流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30min建立急性细胞缺氧模型,采用全细胞模式记录缺氧前(Pre-hypoxia)、缺氧(Hypoxia)、缺氧后10、20、30、40min(Post-hypoxic 10、20、30、40min)神经细胞膜电位,膜电容及膜入路阻抗,以确定缺氧对神经细胞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在电流钳下,采样程序为Gap-free模式,测定对照组(Control)、缺氧组(Hypoxia)、谷氨酸组(Glutanate)和缺氧+谷氨酸组(Hypoxia+glutamate)海马神经细胞自发动作电位,分析其放电频率;再采用相同记录模式,给予对照组与缺氧组海马神经细胞灌流2.5μmol/L谷氨酸10min,测定能否诱发出动作电位。对照组神经元灌流(95% O2 / 5% CO2)混合气饱和ACSF。结果:缺氧、缺氧后10、20、30、40min神经细胞膜电位值显着低于缺氧前(P<0.05),缺氧后10、20、30、40min细胞膜电位无显着性差异(P>0.05)。膜电容出现与膜电位相似变化趋势,而膜入路阻抗与细胞膜电位、膜电容变化相反。各组动作电位频率(>3Hz)分布有显着差异(P<0.05),缺氧组大于3Hz的自发性动作电位百分率显着高于对照组,缺氧+谷氨酸组大于3Hz的自发性动作电位百分率高于其他各组。灌流2.5μmol/L谷氨酸10min后,缺氧组细胞诱发出可逆性去极化和连续出现动作电位,而对照组细胞仅诱发出可逆性去极化。结论:缺氧可致神经细胞膜电生理特性改变以及自发放电频率增加,此可能减低痫样活动阈值。缺氧还致神经元痫性放电敏感性增加。
任秀君[10](2007)在《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HLP)由血中脂蛋白合成与清除紊乱所致,表现为血浆脂蛋白异常、血脂增高等,属于祖国医学的“痰浊”“瘀血”范畴。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地防治HLP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者居三大死因首位。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60%~80%。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是威胁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减少和延缓中风的发生,减轻中风后机体状态,从高血脂阶段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针刺防治中风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流行病学研究意义。高血脂与中风,神经干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尚未进行探讨的部分,本研究试图通过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动物模型,并观察针刺的影响,探讨在高血脂阶段积极早期进行针刺干预,是否可通过升高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与分泌,从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促进脑损伤的修复和再生。研究方法:应用大鼠喂养经典高脂饲料,化学诱导大脑中动脉血栓闭塞制造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八组:正常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高血脂治疗组、脑缺血模型组、脑缺血治疗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高血脂治疗组用电针三阴交、丰隆穴治疗10天。脑缺血治疗组用针刺人中、百会穴治疗7天。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Ⅱ组,先给大鼠喂养高脂饲料造成高血脂模型,治疗Ⅰ组电针三阴交、丰隆穴10天后,两组同时电针三阴交、丰隆穴,针刺人中、百会穴,7天后处死。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均不针刺。用生化方法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脂四项。应用神经行为学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海马区和额叶皮层脑缺血病理改变、室管膜下区和大脑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情况。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浓度。实验结果: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本实验选用经典高脂饲料喂养6周造成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大脑中动脉FeCl3刺激血栓性闭塞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最终造成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预实验结果显示,与同时段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组4周、6周CHO、LDL-C、TG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HDL-C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高脂饲料喂养4-6周可以造成大鼠高血脂模型。由于高血脂形成时间较长,饲养6周的高血脂症大鼠模型更近似于人类高血脂症的病理变化,正式实验定为6周。正式实验,42天,高脂饮料喂养的各组大鼠的CHO和LDL-C、TG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升高有显着性差异,P<0.01。HLD-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证明高血脂症大鼠造模成功,可以进行实验。52天脑缺血造模后,在MCAO清醒(术后约1h)后,在1~2h内观察模型动物有脑缺血模型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各组大鼠在造模后1~2h的神经症状行为在评定上均有阳性反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可见,实验组动物脑缺血造模后,缺血灶出现在额叶,位置比较恒定,缺血灶内细胞排列散乱,并见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脑水肿表现,海马区大量神经元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各组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元脱失现象等病理改变,说明本实验的脑缺血模型制作是成功的。本实验首次建立高血脂合并脑缺血的动物模型,此模型成功率高,死亡率小,重复性好,充分模拟了人类疾病的病理及生理改变。2正常大鼠血脂、HE染色结果、神经干细胞、NSE、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正常大鼠CHO 51.92±9.46mg/dL, HDL-C 26.80±8.16 mg/dL,LDL-C 30.50±8.19 mg/dL,TG47.98±12.18 mg/dL。HE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右侧海马区和额叶皮层神经细胞排列清楚,细胞形态清晰。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在正常大鼠右侧脑内表达较少,在前脑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背外侧伸展nestin:阳性细胞数63±9.40;面密度0.62±0.10%;光密度0.50±0.03%。PCNA:阳性细胞数185±10.60;面密度1.93±0.11%;光密度1.22±0.07%。vimentin:阳性细胞数95±6.31;面密度0.61±0.04%;光密度0.34±0.02%。Tuj-1:阳性细胞数56±7.69;面密度0.96±0.13%;光密度0.22±0.03%。侧脑室外侧壁:nestin:阳性细胞数41±5.61;面密度0.35±0.05%;光密度0.23±0.03%。PCNA:阳性细胞数114±22.79;面密度1.25±0.25%;光密度0.94±0.19%。vimentin:阳性细胞数48±11.85;面密度1.05±0.26%;光密度0.58±0.14%。Tuj-1:阳性细胞数35±4.69;面密度0.88±0.12%;光密度0.45±0.06%。)正常对照组大脑右侧额叶皮层相应区域表达更少。(nestin:阳性细胞数14±3.47;面密度0.11±0.03%;光密度0.09±0.02%。PCNA:阳性细胞数58±6.52;面密度0.64±0.07%;光密度0.39±0.04%。vimentin:阳性细胞数56±6.46;面密度0.22±0.03%;光密度0.11±0.01%。Tuj-1:阳性细胞数13±5.14;面密度0.08±0.03%;光密度0.05±0.02%。)右侧大脑匀浆中NSE(41.70±3.47 ng/dL)及神经营养因子NGF(79.36±7.07 pg/ml)、BDNF(5.66±0.86μg/L)、bFGF(51.20±6.05 ng/L)含量呈基础表达。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治疗作用3.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和高血脂模型组相比,高血脂治疗组大鼠的CHO、LDL-C、TG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HLD-C升高有极显着差异,P<0.01。说明针刺能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LDL-C、TG,升高HLD-C,调节血脂水平。3.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nestin、PCNA、vimentin、Tuj-1在实验性高血脂造模后大鼠脑内表达较少,在室管膜下区SVZ、背外侧角可观察到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阳性细胞,额叶皮质表达更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阳性细胞数、面密度、光密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影响不大。3.3针刺对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高血脂造模后,右侧脑匀浆中NSE浓度与正常脑匀浆中NSE浓度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高血脂本身不能影响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与合成。高血脂大鼠治疗组和模型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NSE的分泌。3.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模型组大鼠大脑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高血脂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组BDNF显着升高,P<0.05,NGF、bFGF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大鼠大脑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针刺可升高高血脂状态某些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如BDNF。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4.1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59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和脑缺血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的神经症状评分降低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HE染色结果显示,脑缺血治疗组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4.2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脑缺血后,大鼠缺血侧前脑室管膜下区(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额叶皮层nestin、PCNA、vimentin、Tuj-1强表达,并有多层阳性细胞,背外侧角可见大量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并向外形成了背外侧伸展,脑缺血区可见散在的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缺血模型组、治疗组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脑缺血治疗组各项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脑缺血后存在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并有一部分神经干细胞有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的趋向。针刺后各项指标高于脑缺血组。说明针刺可提高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4.3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脑匀浆中NSE浓度显着升高,说明出现脑损伤。针刺可降低NSE浓度,从而减轻脑损伤。4.4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含量明显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脑缺血模型组相比,脑缺血治疗组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FGF含量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或P<0.01。实验结果提示脑缺血后,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GF、BDNF、bFGF浓度显着升高,说明脑缺血后,自身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从而产生一定的脑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缺血侧大脑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加强脑保护作用。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5.1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的作用经针刺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Ⅱ组CHO、LDL-C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Ⅱ组TG升高,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CHO、TG、LDL-C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1或P<0.05,治疗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与治疗Ⅰ组比较,治疗Ⅱ组CHO、LDL-C、TG没有显着差异,P>0.05;HDL-C,各组之间比较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与42天比较,治疗Ⅰ组HDL-C升高有显着差异,P<0.01。本实验表明,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治疗Ⅰ组疗效好于治疗Ⅱ组,从而说明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5.2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脑缺血后神经行为评分和脑缺血病理改变的作用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显着降低,p<0.05;与合并治疗Ⅰ组比较,Ⅱ组没有显着差异,p>0.05,说明针刺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显着的治疗作用。针刺后缺血区HE结果显示,针刺后缺血区周围组织水肿减轻。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水肿程度最轻,无明显的细胞空泡变性,细胞核正常。海马CA3区结构完整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变性坏死细胞较少,细胞周围间隙明显缩小,血管病变主要以内皮细胞肿胀,空泡形成为主。说明电针在高血脂成模后积极治疗可减轻脑损害。5.3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作用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前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额叶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弱于单纯脑缺血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Ⅱ组阳性细胞个数、面密度、光密度升高均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Ⅱ组各项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nestin、PCNA、vimentin、Tuj-1阳性细胞的表达。即高血脂可减弱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针刺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侧脑室背外侧伸展、侧脑室外侧壁、缺血区nestin、PCNA、vimentin、Tuj-1的表达。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Ⅱ组各项表达要强,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提高nestin、PCNA、vimentin、Tuj-1表达。针刺结果显示,针刺可促进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大脑SVZ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的增殖,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向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祖细胞定向分化,同时可能促进神经干细胞从SVZ区向缺血区迁移。说明在高血脂阶段介入治疗,更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5.4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NSE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和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显着上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合并各组缺血侧大脑匀浆中NSE含量明显上升,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与合并模型组比较,合并治疗Ⅰ组、Ⅱ组下降有显着差异P<0.01,P<0.05;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治疗Ⅰ组比较,Ⅱ组升高有显着差异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加重脑缺血后脑损伤,针刺可减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的脑损伤,尤其在高血脂阶段介入针刺治疗的治疗Ⅰ组疗效远远好于治疗Ⅱ组。5.5针刺对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缺血侧脑组织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模型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NGF、BDNF、bFGF降低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组比较,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NGF、bFGF上升有显着差异P<0.01;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治疗Ⅰ组比较,Ⅱ组NGF、BDNF降低有显着差异P<0.01。实验结果提示:高血脂可降低脑缺血后脑自身的保护作用,针刺可通过促进NGF、BDNF、bFGF的分泌和合成,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针刺治疗Ⅰ组的NGF、BDNF高于Ⅱ组,说明在高血脂阶段积极进行针刺治疗可更好的提高神经营养因子分泌,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实验结论:1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2高血脂本身并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右侧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匀浆中NSE的表达,但能降低右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如NGF、BDNF、bFGF的分泌。3脑缺血能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4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可减弱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和右侧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SE的分泌,降低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减弱大脑的自我保护作用。5针刺“丰隆”、“三阴交”,可降低实验性高血脂大鼠CHO、TG、LDL-C,升高HDL-C水平。针刺不能影响实验性高血脂大鼠高血脂后大脑右侧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和右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但能促进右侧脑组织中BDNF的分泌与合成。6针刺“百会”“人中”可改善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降低缺血侧NSE的分泌,增强实验性脑缺血大鼠缺血侧大脑室管膜下区和额叶皮层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促进大脑缺血侧脑组织NGF、bFGF的分泌与合成。7针刺可降低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CHO、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改善高血脂合并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行为症状评分,改善脑缺血状态,可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8从高血脂阶段积极介入针刺治疗,可更好、更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脑缺血状态,明显提高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下区和缺血区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分化,降低缺血侧大脑NSE的分泌,促进缺血侧大脑匀浆中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的分泌与合成。9针刺能通过促进缺血侧脑组织NGF、BDNF、bFGF的分泌,降低NSE分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从而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显示,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在实验性脑缺血和实验性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脑缺血造模后,神经营养因子含量的升高,往往同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同时出现,所以猜测本实验脑缺血后是神经营养因子的升高促进了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实验结果表明,针刺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从而最终促进了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尤其在高血脂阶段针刺治疗可减轻脑缺血后损伤,促进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
二、大鼠运动皮层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运动皮层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神经退行性疾病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Emc3基因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种类和机制研究进展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3.1 主要贡献 |
1.3.2 创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结语 |
第二章 EMC3基因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 |
2.1 课题背景 |
2.1.1 脑神经元病变 |
2.1.2 视网膜神经元病变 |
2.2 选题依据 |
2.2.1 EMC1基因突变导致脑和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
2.2.2 EMC3是果蝇感光细胞合成视紫红质和多通道膜蛋白所必需 |
2.2.3 EMC3和EMC1 是以复合物形式存在 |
2.3 研究背景 |
2.3.1 内质网相关蛋白的合成和降解途径 |
2.3.2 内质网应激介导的非折叠蛋白应答途径 |
2.4 研究流程和关键技术 |
2.5 前期研究 |
2.5.1 已经报道的EMC1突变进行WB分析 |
2.5.2 EMC3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
2.5.3 EMC5在COS7 细胞内与EMC其他亚基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
2.5.4 内质网膜蛋白复合物亚基免疫共沉淀及WB检测 |
2.6 展望未来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mc3缺失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和浦肯野细胞变性 |
3.1 研究背景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技术原理 |
3.2.2 实验所用材料 |
3.2.3 实验所用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3.1 利用CRISPR/Cas9-lox P系统构建Emc3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
3.3.2 利用PCR技术对Emc3 CKO小鼠DNA进行基因分型 |
3.3.3 Emc3 CKO条件性敲除小鼠生长发育异常 |
3.3.4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小脑发育异常 |
3.3.5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行为学异常 |
3.3.6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的磁共振成像 |
3.3.7 Emc3 CKO条件型敲除小鼠进行性小脑萎缩和浦肯野细胞丢失 |
3.3.8 Emc3 CKO条件敲除型小鼠浦肯野细胞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
3.3.9 Emc3 CKO小鼠浦肯野细胞中Emc3 的缺失导致内质网应激 |
3.4 讨论 |
3.4.1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影响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
3.4.2 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浦肯野细胞死亡的关系 |
3.4.3 浦肯野细胞Emc3缺失怎样激发内质网应激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mc3的丢失导致视网膜杆状双极细胞变性 |
4.1 研究背景 |
4.2 研究目的 |
4.3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1 实验技术原理 |
4.3.2 实验所用材料 |
4.3.3 实验所用方法 |
4.4 结果 |
4.4.1 Emc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定位 |
4.4.2 Emc3 CKO小鼠Emc3 表达水平降低 |
4.4.3 Emc3 CKO小鼠视网膜的生理功能分析 |
4.4.4 PKCα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
4.4.5 感光细胞抗体对小鼠视网膜冰冻切片进行免疫染色 |
4.4.6 免疫组化和H&E染色结果 |
4.4.7 Emc3缺失损害视杆细胞和视杆双极细胞之间的突触传递 |
4.4.8 Emc3 CKO视网膜中的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ZD4和NDP基因突变研究 |
5.1 研究背景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伦理声明 |
5.2.2 全外显子组测序和变异确认 |
5.2.3 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4 荧光素酶报告分析 |
5.2.5 FZD4在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
5.3 结果 |
5.3.1 测序结果分析 |
5.3.2 突变FZD4 蛋白介导的Norrin信号缺陷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写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HIPK2在七氟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第一部分 HIPK2在SD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分布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剂、耗材 |
1.4 缓冲液的配置 |
2 方法 |
2.1 取材 |
2.2 Western blot |
2.3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 |
2.4 统计处理 |
3 结果 |
3.1 HIPK2 在中枢神经系统普遍表达 |
3.2 HIPK2在SD大鼠大脑内的分布 |
3.3 HIPK2 从出生后到成年的表达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HIPK2 在七氟醚暴露致海马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试剂和抗体 |
2 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海马神经元分离和培养 |
2.3 慢病毒转染 |
2.4 Real-time PCR法 shHIPK2 转染效率的检测 |
2.5 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 |
2.6 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细胞毒性 |
2.7 Annexin-V/7-AA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2.8 Western blot |
2.9 免疫荧光染色 |
2.10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重复七氟醚暴露使海马神经元中HIPK2 的表达增加 |
3.2 shHIPK2 慢病毒干扰效率检测 |
3.3 慢病毒处理后原代海马神经元细胞存活率 |
3.4 慢病毒处理后原代海马神经元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 |
3.5 慢病毒处理对原代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3.6 慢病毒处理后原代海马神经元cl-caspase3 的表达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HIPK2-JNK/C-JUN通路在重复多次七氟醚诱导的突触毒性中的作用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设备 |
1.3 试剂和抗体 |
1.4 液体的配置 |
2 方法 |
2.1 实验设计 |
2.2 模型的建立 |
2.3 Golgi染色 |
2.4 透射电镜 |
2.5 行为学检测 |
2.6 Western blot |
2.7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 |
2.8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新生鼠七氟醚暴露对认知行为的影响 |
3.2 新生鼠七氟醚暴露对凋亡的影响 |
3.3 新生鼠七氟醚暴露对突触形态和突触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新生鼠重复多次七氟醚暴露上调了HIPK2-JNK/c-Jun信号 |
3.5 拮抗HIPK2 有效挽救了突触损伤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
3.6 拮抗HIPK2 有效挽救了七氟醚对JNK/c-Jun信号通路的影响 |
3.7 阻断JNK/c-Jun信号通路对七氟醚所致的长期突触毒性的影响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海人酸诱导急性大发作导致的血管增生和杏仁核电点燃癫痫诱导的突触生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绪论 |
第一部分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KA诱导的大鼠急性大发作诱导的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
1.1 前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2.1 材料 |
1.2.2 方法 |
1.2.3 统计分析 |
1.3 结果 |
1.3.1 KA诱导的大鼠急性大发作中,海马与皮层的VEGF/CD34和GFAP/TSP-1表达升高 |
1.3.2 广谱的嘌呤受体拮抗剂PPADS减少TSP-1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轻KA诱导大鼠急性大发作的严重程度 |
1.3.3 药物抑制嘌呤受体P2Y4亚型,减少TSP-1的表达,抑制血管生成,减轻KA诱导大鼠急性大发作的严重程度 |
1.3.4 siRNA干扰抑制TSP-1的表达减少Smad2/3的磷酸化,抑制血管生成,减轻KA诱导大鼠急性大发作的严重程度 |
1.3.5 抑制TGF-β1激活,减少Smad2/3的磷酸化,抑制血管生成,减轻KA诱导大鼠急性大发作的严重程度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部分 杏仁核电点燃大鼠癫痫模型中嘌呤受体调节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突触生成中的作用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方法 |
2.2.3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杏仁核点燃模型中,TSP-1表达和突触形成同步升高 |
2.3.2 抑制TSP-1活性,同时减少突触形成和癫痫发作 |
2.3.3 嘌呤受体拮抗剂抑制TSP-1的表达,减少突触形成和癫痫发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癫痫发作和癫痫 |
参考文献 |
硕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4)阿尔茨海默病中EGR1对AChE的调控及疾病病理的性别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序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阿尔茨海默病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对乙酰胆碱酯酶的调控机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临床前期阿尔茨海默病内嗅皮层中病理标记物表达的性别差异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总体讨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Toll样受体4(TLR4)拮抗剂在大鼠颅脑创伤中的作用及对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大鼠脑创伤后TLR4的表达变化及在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大鼠脑创伤后TLR4拮抗剂对海马区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大鼠脑创伤后TLR4介导MyD88/TRIF通路在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本课题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自噬及在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LR4与脑损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孕期慢性应激对大鼠及其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贼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慢性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突触传递性与学习记忆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丰富环境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干预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7)百可利对帕金森病模型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百可利防治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现状(前言) |
第一节 百可利药理学研究概况 |
第二节 百可利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
第三节 百可利与帕金森病 |
第四节 百可利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震颤症状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的震颤行为学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筛选结果 |
3.2 百可利抗帕金森病震颤的量效关系评价结果 |
3.3 百可利抗帕金森病震颤的时效关系评价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6-OHDA-MFB注射大鼠中脑黑质损伤程度鉴定及百可利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百可利对6-OHDA-MFB单侧损伤帕金森病大鼠黑质DA能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6-OHDA单侧损伤帕金森病大鼠脑SN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单侧损伤帕金森病大鼠SN突触体数量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血脑屏障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五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基底神经节GLU和GABA递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6-OHDA损伤大鼠纹状体Glu递质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损伤大鼠STN的Glu递质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6-OHDA损伤大鼠纹状体内GABA神经递质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6-OHDA损伤大鼠GPe的GABA神经递质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六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AT和VMAT-2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6-OHDA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A转运体(DAT)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囊泡单胺转运体(VMAT2)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七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GFAP、OX-42、GABA-T以及STN的GS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6-OHDA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GFAP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ox-42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GABA转氨酶(GABA-T)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STN的GS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八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_1,D_2,A_2A以及ACHR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_1受体(D_1R)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D_2受体(D_2R)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A_(2A)受体(A_(2A)R)表达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Ach受体(AchR)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九节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基底神经节COI、GDH和GAD67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GPe的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STN的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丘脑的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GPe 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
3.5 百可利对6-OHDA致帕金森病大鼠STh GDH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百可利对MPTP帕金森病食蟹猴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食蟹猴行为学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黑质TH和纹状体COMT,MAOB,GABA-T和GAT-1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黑质TH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纹状体COMT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纹状体MAO-B mRNA表达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纹状体GABA-T mRNA表达的影响 |
3.5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纹状体GAT-1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基底神经节GPI的COI,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GPi 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GPi 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基底神经节GPE的COI,GAD67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GPe 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GPe 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基底神经节STN的COI,GDH,GS和EAAT2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STH 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STH GDH mRNA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STH GS mRNA表达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STH EAAT2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六节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丘脑COI, GAD MRNA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丘脑COI mRNA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MPTP致帕金森病猴丘脑GAD67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百可利抗谷氨酸诱导的中脑DA能神经元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 |
第二节 百可利抗GLU氧化性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中脑原代DA能神经元形态学观察 |
3.2 体外培养中脑原代DA能神经元TH免疫荧光鉴定 |
3.3 细胞活力的测定 |
3.4 百可利对Glu致DA神经元损伤的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3.5 百可利对Glu致DA神经元损伤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6 细胞核染色法检测百可利对Glu诱导DA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
3.7 百可利对Glu致DA神经元损伤的ROS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三节 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细胞内钙和NO升高的影响SN致密区内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中脑原代DA能神经元形态学观察 |
3.2 中脑原代DA能神经元TH免疫荧光鉴定 |
3.3 Glu对中脑神经元[Ca~(2+)]_i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Glu诱导细胞内钙升高的影响 |
3.4 百可利对Glu促DA神经元释放的NO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节 百可利对谷氨酸致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NNOS、CFOS和CAM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Glu致大鼠原代中脑DA能神经元损伤后CaMK Ⅱ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节 百可利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T型钙通道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海马神经元免疫荧光鉴定 |
3.2 百可利对海马神经元CAV3.1蛋白表达的影响 |
3.3 百可利对海马神经元CAV3.3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合抗帕金森病震颤作用比较 |
前言 |
1. 相关化合物选择的依据 |
2. 相关化合物及组合抗帕金森震颤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
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全文讨论 |
全文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8)银思维对拟SAD大鼠脑内tau磷酸化及其O-GlcNAc修饰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与理论研究 |
1 AD的中医研究 |
1.1 病名源流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治疗方药分析 |
1.4 现代观点与研究现状 |
1.5 问题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2 AD的现代研究 |
2.1 危险因素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
2.2 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与综合性 |
2.3 神经病理特征研究 |
2.4 药物治疗现状及针对tau治疗的展望 |
2.5 关于模型复制 |
2.6 困惑与出路 |
3 银思维复方的来源、组方依据及本课题设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银思维对拟S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银思维对拟SAD模型大鼠脑皮层能量代谢与线粒体功能相关酶及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银思维对拟SAD模型大鼠海马tau蛋白0-GlcNAc糖基化修饰及其主要酶类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银思维对拟SAD模型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与展望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工作简历 |
(9)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及其敏感性改变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大鼠缺氧性脑损伤模型建立和评价 |
第二节 缺氧性脑损伤致大鼠亚临床痫性发作及海马苔藓纤维出芽 |
第三节 缺氧性脑损伤致大鼠痫性发作敏感性和脑内PSD-95,VGluT1,VGluT2 表达改变 |
总结 |
第二部分 缺氧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性与痫性发作改变研究 |
第一节 无血清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建立 |
第二节 不同缺氧持续时间诱导海马神经元兴奋性改变 |
第三节 急性缺氧对谷氨酸诱导海马神元痫性放电的影响 |
总结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或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abb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高脂血症认识 |
2 高血脂的病因病机 |
3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临床研究 |
4 针刺治疗高血脂的实验研究 |
5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1 病名 |
2 病位 |
3 病因 |
4 促发因素 |
5 临床症状 |
6 辨证施治 |
7 预后 |
8 针灸在治疗中风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针刺对脑缺血合并症的实验研究 |
2 针刺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神经干细胞与脑缺血 |
1 神经干细胞的发现 |
2 神经干细胞的概念 |
3 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
4 神经干细胞的定位和标记 |
5 脑缺血与NSC 的激活 |
6 脑缺血时影响NSC 增殖的因素 |
7 针灸与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
8 研究展望与科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综述五 神经营养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1 神经干细胞分化及其相关因子 |
2 NG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2.1 NGF |
2.2 BDNF |
3 GDNF 家族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4 其他生长因子与脑缺血及神经干细胞的关系 |
4.1 bFGF |
4.2 其他生长因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建立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电针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电针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血脂四项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神经行为及脑缺血病理改变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HE 染色图 |
实验五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Nes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Nestin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六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PCNA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PCNA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七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vimentin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Vimentin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八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Tuj-1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Tuj-1 表达图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九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十 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bFGF 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
实验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大鼠运动皮层甘氨酸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其超微结构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EMC3基因视网膜和小脑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功能研究[D]. 朱雄.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2]HIPK2在七氟醚诱导的发育期大鼠海马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丽荣.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2019(06)
- [3]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海人酸诱导急性大发作导致的血管增生和杏仁核电点燃癫痫诱导的突触生成中的作用[D]. 张玉荣. 滨州医学院, 2019(02)
- [4]阿尔茨海默病中EGR1对AChE的调控及疾病病理的性别差异研究[D]. 胡雨婷. 浙江大学, 2019(03)
- [5]Toll样受体4(TLR4)拮抗剂在大鼠颅脑创伤中的作用及对海马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D]. 冯岩.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8)
- [6]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 关素珍.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7]百可利对帕金森病模型震颤症状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于昕. 沈阳药科大学, 2012(01)
- [8]银思维对拟SAD大鼠脑内tau磷酸化及其O-GlcNAc修饰的调节作用及相关研究[D]. 第五永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9]缺氧性脑损伤致痫性发作机制的实验研究[D]. 陈秀. 重庆医科大学, 2008(12)
- [10]针刺对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和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D]. 任秀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