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异丙基乙胺的合成

N,N-二异丙基乙胺的合成

一、N,N-二异丙基乙基胺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白娅[1](2021)在《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是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结构,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例如,芳基膦化物可以作为多种蛋白激酶及受体的抑制剂或激动剂用于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治疗;内酰胺衍生物存在于多种天然产物中,可以作为高血压、炎症、贫血等多种疾病的有效治疗药物。芳基卤化物的磷酸化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常用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需要使用钯催化剂,反应条件剧烈,反应时间长,官能团兼容性差等;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传统方法依赖于氢化物试剂、金属还原剂或过渡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存在过度还原,选择性差,底物适用范围小,需要加压氢气氛围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合成化学家致力于寻求实现这两类反应的新方法。电化学合成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有机合成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无需使用氧化还原试剂;反应条件温和;通过调节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可实现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同一电解装置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反应,有利于实现级联反应;可克服传统合成方法中存在的某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随着电化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新技术例如手性电极、氧化还原介质、“阳离子池”等应用到电化学合成中,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应用范围。此外,电化学反应仪器也由早期的大体积复杂装置到小型家用电池,再到可以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合成的反应装置(例如Electra Syn 2.0),提高了电化学合成的可操作性,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新的选择。本论文内容分为三章:第一章概述了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背景及现有合成方法、有机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电化学介导的镍催化实现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发生交叉偶联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第三章介绍了电化学条件下对环状酰亚胺进行选择性还原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内酰胺衍生物的合成。芳基卤化物与膦亲核试剂的交叉偶联是合成芳基膦化物的一种常用方法,我们在第二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以对溴三氟甲苯与亚磷酸二乙酯为模板底物,通过改变投料量、体系浓度、反应溶剂、反应时间及电极,得到最佳条件:N2保护下,使用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仅需在10 m A的小电流下室温电解3小时,即以90%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2-3a。接下来,进行了底物范围考察,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膦试剂,考察了溴苯苯环上的各种官能团对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种取代基包括烷氧基(OMe),烷基(Me和CF3),卤素(Cl),氰基(CN),羰基(COMe)和酯基(CO2Et)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此外,稠合双环、稠合三环芳香族底物及芳杂环均可以以中等至较高收率得到目标产物。进一步底物范围考察表明:该体系可以用于活性较低的对氯三氟甲苯并以42%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且亚磷酸二异丙酯、苯基膦酸乙酯及二苯基氧膦均可以作为膦亲核试剂。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将模板底物放大至1 mmol反应并以74%的产率得到了目标产物2-3a。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方法,我们合成了19个芳基膦化物,产率介于34%到94%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将模板底物置于加入TEMPO后的最佳条件下反应,没有监测到产物生成,推测该反应可能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且通过阳极和阴极协同进行,致使可以在非隔膜的电解池装置中产生具有不同氧化态的活性镍化合物,促进产物的生成。选择性还原酰亚胺是合成内酰胺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在第三章中探索了电化学合成在这类反应中的应用。首先,进行了条件筛选,我们将N-苯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作为模板底物,通过对胺、电解质、溶剂、反应电流及时间的筛选,得到了最佳反应条件:以二异丙胺为碱,乙醇为反应溶剂,20 m A恒流电解2小时以94%的产率得到羟基内酰胺产物3-2a,25 m A恒流电解3小时以86%的产率得到内酰胺产物3-3a。接下来,我们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N-芳基和N-脂肪基取代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均可以被成功还原,表明该体系具有广泛的底物适用性;此外,烯丙基、炔丙基、环氧乙基、酯基及羰基等基团取代时均可以得到目标产物,表明该体系对敏感官能团的耐受性。随后,为了考察该方法的实用性,我们在最佳条件下对沙利度胺进行了还原并得到了相应的羟基内酰胺产物3-2w,但无法得到进一步还原的内酰胺产物3-3w;值得注意的是,将模板底物扩大至6 mmol规模,通过在20 m A恒流下反应24小时或者在30 m A恒流下反应30小时,我们可以分别以87%和82%的产率得到3-2a及3-3a,实现了目标产物的克级合成。利用这种新开发的电化学还原方法,我们合成了23个羟基内酰胺衍生物及21个内酰胺衍生物,产率介于18%到95%之间。最后,为了研究反应机理,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比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及2,2,6,6-四甲基哌啶的反应结果,发现利用能够产生α-氨基烷基自由基的胺类化合物对于促进所需的还原反应至关重要;最佳反应体系中加入TEMPO后没有监测到目标产物且用高分辨质谱检测到了TEMPO捕获自由基的分子,我们推测该反应通过自由基中间体进行;氘代乙醇及氘代二异丙胺的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所需的质子来源于乙醇及二异丙胺,且两者在反应过程存在一个快速质子交换过程。综上,通过总结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药物应用背景及两者已有的合成方法,鉴于其在药物小分子与天然产物中的重要性及现有合成方法的不足,同时考虑到电化学合成的优势,我们开发了这两类化合物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预测。本文介绍的两种合成方法不需要添加氧化还原试剂,采用简易的非隔膜电池,便宜且无毒的碳电极,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普适,底物适用范围广,且生成的副产物少,实现了电化学条件下芳基卤化物与膦试剂的交叉偶联及酰亚胺的选择性还原,为C-P键的构建及C-O键的断裂提供了新方法,在药物合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张纪伟[2](2021)在《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联芳基阻转异构体存在于众多的天然生物活性分子中,例如万古霉素(vancomycin)可以作为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1,1′-联-2-萘酚(BINOL)、2-氨基-2′-羟基-1,1′-联萘基(NOBIN)和1,1′-联-2-萘胺(BINAM)代表了众多联芳基化合物的优势骨架,作为手性配体或催化剂被广泛用于不对称催化领域。联芳基阻转异构体在荧光传感器、主客体化学、光学开关、分子机器、液晶等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其重要性。因此,联芳基骨架的高效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乃至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交叉偶联反应中化学选择性普遍较差、反应方式较为单一、底物合成繁琐等。两个芳香组分直接偶联形成阻转轴是构建联芳基骨架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之一。本论文主要发展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和串联重排反应来直接形成阻转轴,从而获得官能团化的联芳基化合物。主要内容如下:以乙酸钯为催化剂,实现了2-萘酚或2-萘胺与1-重氮-2-萘醌的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以高达98%的收率和高达77%的收率实现了1,1’-联-2-萘酚和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的合成;这两类化合物都能够实现克级规模的合成,反应收率基本保持。选用金属钯结合手性配体特别是手性磷酸作为催化剂尝试2-萘酚的不对称转化,以58%的收率和最高60%的对映选择性获得相应的产物。无过渡金属条件下,以碳酸钠为碱,实现了芳基羟胺与二芳基卤鎓盐的串联芳基化和区域选择性重排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分别以高达94%的收率和高达95%的收率实现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和芳基化的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合成;能够实现克级规模的合成,反应收率基本保持。排除苯炔和自由基的途径后,碱性条件下配体偶联机理成为芳基化过程的可能机理。随后经历[1,3]迁移、[3,3]重排和重新芳构化的不间断过程得到目标产物。在反应中引入手性辅基,基于非对映选择性重排成功的获得光学纯2-氨基-2’-羟基-1,1’-联萘的两个对映异构体。将二芳基溴鎓盐和二芳基氯鎓盐引入此串联过程中,经过对反应条件的微调,成功的实现了相应两类联芳基化合物的合成;基于二芳基氯鎓盐及一锅两步的方法,以手性卡宾为催化剂实现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的动力学拆分,以32%的总产率和91%的对映选择性得到NOBIN。以三氟乙酸铜为催化剂,碳酸钠为碱,实现了N-芳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芳基化和区域选择性重排串联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高达98%的收率完成了2-氨基-2’-羟基-1,1’-联萘衍生物更高效的合成;选用带合适保护基的2-萘肼,同样条件以中等收率实现了1,1′-联-2-萘胺及衍生物的合成。控制实验表明反应过程中芳基三价铜物种的形成是反应成功的关键。以布朗斯特酸为催化剂,实现了2-萘酚或1-萘酚与芳基碘氧化物的离子交换和区域选择性重排串联反应。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大约60%的收率分别通过[3,3]重排或通过[5,5]重排完成了2-羟基-2‘-碘联萘和4-羟基-4‘-碘联芳基的合成;选用各种手性磷酸催化剂尝试2-萘酚的不对称转化,以55%的收率和最高41%的对映选择性获得相应的产物。2-萘胺与2-亚碘酰萘的[3,3]重排反应也可以得到31%对映选择性的2-胺基-2‘-碘联萘。通过在底物的苄位引入两个甲酸酯基团,成功的实现了首例苄基萘基醚的重排反应。以四氯化锡或四氯化钛为催化剂,实现了2-(2-萘基)-2-(2-萘氧基)丙二酸二甲酯的区域选择性重排反应。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以大约70%的收率完成了2-羟基-2’-丙二酸二甲酯联萘的合成。选用手性N-三氟甲磺酰基膦酰亚胺为催化剂,以乙腈为最佳溶剂在80°C尝试立体控制,但是经过大量反应条件的筛选只能得到10%的对映选择性。总之,本论文主要发展了三种形成阻转轴从而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高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组装重排的串联反应和C-O连接的二芳基重排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结构多样性的联芳基化合物。BINOL、NOBIN和BINAM是多种催化剂和配体的核心骨架,其它含有碘或羟基取代基的联芳基产物可以经过简单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功能化的试剂。

宗志建[3](2020)在《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文中提出在均相有机合成反应中,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通常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活性高、反应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能适用于多种反应类型等特点,在医药、农药、材料等精细化学品等领域中应用广泛。元素周期表中VIII族元素是催化剂中最常用的金属,钌、铑、钯、铱、铂等贵金属元素尤其应用广泛,在均相催化以及有机合成方法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贵金属储量少价格昂贵,制约了工业应用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比较而言,第四周期的VIII族元素铁、钴、镍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因而越来越受到均相催化领域的关注。近年来,钴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发展迅速,比如,氮配位的钴配合物在硅氢化反应中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效率,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以及调控反应选择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钴催化剂仍存在官能团兼容性较差、选择性不高等问题,开发具有独特电荷性能和空间位阻的新型配体仍然是钴配合物催化剂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基于课题组此前开发的系列刚性骨架的氮配体的钯配合物在偶联反应中显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而且配体的立体效应对催化性能具有显着的影响。与此同时,课题组在后过渡金属催化的乙烯聚合反应中也取得良好进展。本论文在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氮配体并应用到钴催化的硅氢化反应和硅氢化还原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优化了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1.1优化2-氯-四氢喹啉的合成工艺。全流程合成以环己酮和苄胺为原料,经过Schiff-Base中间体,转化成苄基保护的烯酰胺中间体,然后在Vielsmeier条件下环化脱苄芳构化合成了2-氯-四氢喹啉。以水蒸汽蒸馏的方式纯化2-氯-四氢喹啉,三步反应的合并分离收率79%。该过程在2 mol规模上多次验证,重现性良好。在理解形成杂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工艺优化,改善了反应的选择性。整个反应过程只进行一次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合成效率。1.2优化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以2-氯-四氢喹啉为原料,经双氧水氧化后通过Boekelheide重排反应转化为相应的8-乙酸酯,再以硼氢化钠还原乙酸酯的方式得到了相应的8-醇中间体。该改进避免了常规皂化反应的一些问题。最后通过Anelli氧化得到目标产物,并通过溶剂打浆的方式纯化了产物2-氯-四氢喹啉-8-酮,四步反应总收率为65%。通过对每一步反应的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实现了四步反应均无需分离中间体的合成工艺。优化后的工艺在0.5 mol规模上得到了充分验证。2.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新型吡啶亚胺刚性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硅氢化反应研究。2.1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合成N^N双齿配体。通过Kumada偶联合成2-烷基取代的四氢喹啉-8-酮,再与不同取代基的芳胺反应合成多个具有不同空间位阻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2.2将合成的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用于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以醋酸钴为催化剂前体,在芳基端炔与苯硅烷钴硅氢化反应中,无需添加剂的条件下高选择性地的获得马氏加成产物,该体系对于敏感官能团可以很好的兼容。在烷基炔底物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性,该体系还可以用于芳炔与二苯硅烷的硅氢化反应。即使将催化剂用量降低至0.04 mol%,反应仍可以保持很高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说明刚性的吡啶亚胺配体在稳定钴金属中心和提高催化活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3.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开发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研究。3.1合成pincer型三齿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以2-氯-四氢喹啉-8-酮为原料,插羰生成2-羧酸甲酯,羰基保护后通过硼氢化钠还原酯并脱保护生成2-羟甲基-四氢喹啉-8-酮中间体。羟基转化成相应的磺酸酯后与二乙胺取代反应生成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参照双齿氮配体的合成方法,合成的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相应的三齿氮配体,再与氯化钴反应得到空气中稳定的N^N^N-pincer-CoCl2配合物。通过单晶衍射结果分析,该配合物钴中心与配体形成三角双锥结构。3.2将合成的三齿氮钴配合物用于酰胺的硅氢化还原反应。与双齿氮配体相比,刚性骨架的三齿氮配体可以明显提高催化效率。以叔酰胺为底物时,反应具有很广的底物适用范围。对于难度较大的仲酰胺也能通过适当的调整反应条件来实现。说明刚性的三齿氮配体在活化催化剂和稳定金属中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高选择性、高效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桂交[4](2020)在《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文中认为可见光催化因其反应条件清洁温和而备受关注。有机胺在药物,材料及精细化学合成中应用广泛,而如何高区域选择性地控制不同化学键的胺化反应则颇具有挑战性。本论文将重点围绕可见光催化Csp3-Csp3键和Csp2-Csp2键区域选择胺化反应的研究开展以下两部分的工作。首先,以芳基磺酰叠氮和叔胺为底物,曙红Y为光敏剂,在光催化的条件下成功实现叔胺Csp3-Csp3键磺酰亚胺反应。各种线性、支链、环状的脂肪胺和芳香胺以及供/吸电子的叠氮化合物,都能经过1,3-偶极化反应以中等至优秀的产率转化为磺酰亚胺。该方法为快速、高效构建多样性磺酰亚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开辟了简捷的路径。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历程涉及可见光催化光敏剂后与叔胺进行单电子反应氧化形成烯胺中间体,形成的烯胺中间体和磺酰叠氮反应,再经五元环过渡态的方式发生1,3-偶极化反应并脱去一分子的CH2N2或者N2,从而实现叔胺Csp3-Csp3键的胺化反应。虽然过渡金属催化烯烃的胺化反应为复杂烷基胺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合成渠道,但往往涉及区域选择性难以控制等问题。本论文以芳基烯烃或炔烃为反应底物,探索了可见光催化烯烃的胺化反应性能。经过优化催化剂和温度等反应条件,发现TPT/CF3CO2H体系在可见绿光的催化作用下,可高区域选择性通过马氏加成的胺化过程形成多样性α-芳基取代的烷基胺。该反应的底物适用性广,产率中等到优秀。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包括两条可能的反应路径。一个是传统的Bronsted酸促进的Markovnikov加氢胺化反应途径,另一个反应途径包含了可见光辅助的氢胺化反应,光激发产生的激发态光敏剂TPT*,通过能量转移(En T)过程活化苯乙烯生成三重态苯乙烯,而后三重态烯烃质子化生成苄基碳正离子物种,碳正离子与芳胺的亲核偶联反应释放质子得到Markovnikov加氢胺化产物。

倪晨[5](2020)在《PEG-b-PNIPAM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温度敏感型表面活性剂可借助外界温度的变化调控油水体系的乳化和破乳,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剂。开展温度适应性强、性能良好的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与乳化机理的研究,是温敏型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应用的重要基础。本文重点研究了温敏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G-b-PNIPAM的合成及其在油水乳化中的温敏特性。首先合成了含有温敏嵌段的阴离子型(PNIPAM-COONa)和非离子型(PEG-b-PNIPAM和PNIPAM-b-PEG-b-PNIPAM)表面活性剂。经初步性能比较后发现,PEG-b-PNIPAM具有更为优秀的乳化能力和更为显着的温度响应性能。通过探究浓度对PEG-b-PNIPAM聚集状态和温度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PEG-b-PNIPAM在油水体系中的温度响应机理,即:当温度升高到浊点温度以上时,较高浓度的PEG-b-PNIPAM可以通过温敏嵌段PNIPAM在水中的物理交联自组装形成胶体颗粒。胶体颗粒通过吸附于油水界面而稳定油水两相,形成Pickering乳液;而当温度降低至浊点温度以下时,胶体颗粒迅速分解并重新溶解到水中,实现乳液的快速破乳。为实现浊点温度的精准调控,本文对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SET-LRP)进行优化,使用更易储存的催化剂实现了PEG-b-PNIPAM在水溶液中的快速聚合,获得了分子量分布更窄的聚合物。利用优化的合成方法,通过控制NIPAM的用量成功合成PEG45-b-PNIPAMX(X=17、36、65、73和107)系列表面活性剂,实现了对其浊点温度在39℃-65℃范围内的调控。结果表明:PEG-b-PNIPAM中温敏嵌段PNIPAM的含量越低,其浊点温度越高。PEG-b-PNIPAM在十二烷-水和原油-水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温度响应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PEG-b-PNIPAM温敏型表面活性剂在采油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张美娟[6](2020)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是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因而具有作战使用价值的化学品,在历史上曾被制造成化学武器,在军事战争和非军事恐怖活动中被多次使用,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当今社会,化武相关的恐怖袭击及暗杀活动猖獗,如具有剧毒速杀特点的神经性毒剂在近几年被用于“金正男暗杀事件”,“俄罗斯双面间谍遇害案”等案件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影响国际政治舆论,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化学战剂及相关物的快速准确筛查对实现化学武器的有效防控尤为重要。化学战剂及其相关降解产物、前体、不纯物等化学品成为化武核查的重要环境标志物,被列管在《化学武器公约》化学品附表中,共计43大类上千万种化合物。由于化学战剂相关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溯源要求高;未知盲样中基质复杂,并且毒剂含量较低;未知新结构毒剂出现的风险性高等因素,给筛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目前,常用的基于GC-MS的方法对难挥发的降解产物无法实现直接分析,通常需要衍生化处理,不但步骤繁琐而且容易在前处理过程中丢失化合物。基于LC-MS的方法大多是常规的靶向性筛查方法,仅能鉴定几种或一类毒剂相关物,无法实现海量未知化合物的同时高灵敏非靶向筛查与鉴定。本论文采用LC-HRMS和LC-MS/MS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战剂相关物,分别设计了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基于不同母核结构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开发了新的筛查技术和方法,针对神经性毒剂相关物的“警示离子”检索新方法,针对2B.04类化合物和芬太尼类物质建立了诊断离子与中性丢失过滤方法、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等未知物筛查鉴定方法。解决了海量未知物难以实现高灵敏筛查的难题,为环境样品中化学战剂相关物的痕量法医学核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前言,简要介绍了化学战剂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化学战剂的危害,化学战剂目前被管控和核查的情况及《化学武器公约》化学品附表化合物的类型。阐述了近年来化学战剂及相关物检测与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了 GC-MS与LC-MS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 LC-MS用于其它类型化合物的筛查策略及新型技术方法。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针对CWC化学品附表中的1.A.01-1.A.03类物质,总结了 13大类神经性毒剂(NAs)及其降解产物(DPs),超过41万种结构可能性。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三步走”的综合筛查策略。首先建立可扩展数据库与谱图库以快速判定经典毒剂;其次在研究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40个不同母核结构特征的警示离子,可涵盖10种类型的特征性结构片段,开发了 IS-CID MS模式下“警示离子”检索技术,可快速、灵敏地筛查样品中是否存在神经性毒剂相关化合物以及结构类型。第三步,建立了包含202种分子式组成的精确质量理论质谱数据库,可以涵盖所有的NAs及其DPs。最后通过全面分析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二级质谱图和同位素比例,元素组成等信息,推断化合物的结构。该策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灵敏度,已被成功应用于真实样品中的未知化学物质的鉴定。第三章围绕附表2B.04中两大类物质氧烷基膦酸类和硫代烷基膦酸类物质,共计20大类结构母核,通过设计合成41种化合物对质谱裂解行为进行解析,总结质谱碎片与母核结构间的规律,选择16种特征诊断离子用于两大类化合物的判别分析。建立了非靶向的筛查策略,通过诊断离子过滤方法找出结构相关物,结合MS和MS/MS推断结构,结合保留时间预测辅助判定同分异构体,并与参考品进行比较以确认结构。该方法被用于OPCW PTs样品的筛查。第四章建立了除神经性毒剂外的其他CWAs相关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第一步是使用MRM方法对经典化合物高灵敏度快速筛查。第二步通过建立可扩展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包含57种有参考品的常见经典毒剂和56种无参考品的相关物。最后利用碎片离子分析对未包含在数据库中的CWAs相关物质进行鉴定和结构解析。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筛查鉴定环境样品未知CWAs相关物质的应用前景。第五章通过研究不同取代基的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共有质谱裂解途径,构建了芬太尼类似物的结构修饰-质谱裂解模型,用于推断新结构芬太尼类似物的碎片离子。建立了综合的筛查策略,首先,通过理论质量数据库检索快速筛查常见的100多个芬太尼类似物。其次,通过诊断离子过滤和中性丢失过滤对样品中未知的新型芬太尼结构类似物进行提取和分类。这种综合式的筛查策略得到了有效验证,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一例全血样本中未知毒物的筛查工作中。第六章通过在商业化毒物筛查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了 200余种毒物药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建立了常见毒物药物的非靶向筛查方法,首先基于数据库检索得到疑似目标,并结合毒物体内代谢途径提取相关水解或代谢产物,再经综合分析、参考品质谱比对进行确证。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毒患者呕吐物和粪便中未知毒物的筛查与鉴定,为样品中未知毒物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指导。

邱子斌[7](2020)在《alpha-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溴化镁·乙醚/N,N-二异丙基乙基胺作用下,氟乙酸硫酯以及α-氟吲哚酮与羰基化合物的Aldol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有C-F键的α-氟-β-羟基硫酯化合物和α-氟-β-羟基吲哚酮类化合物,具体包括:第一部分,发展了氟乙酸硫酯与醛的立体选择性Aldol反应。通过筛选不同的路易斯酸催化剂,发现在溴化镁·乙醚/N,N-二异丙基乙基胺/二氯甲烷的反应条件下,2,4,6-三异丙苯基氟乙酸硫酯以及2,6-二甲基苯基氟乙酸硫酯能够在25℃的温度下分别与不同的芳香醛以及肉桂醛进行反应,以比较好的产率和非对映选择性得到预期的α-氟-β-羟基硫酯化合物。缩合产物能够进行有价值的转化:0℃以甲醇作为溶剂的条件下,α-氟-β-羟基硫酯化合物与甲胺以及苯甲胺能顺利发生反应,以良好的转化率得到α-氟-β-羟基酰胺化合物。第二部分,发展了具有高活性的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和芳香醛的高立体选择性的Aldol反应。在N,N-二异丙基乙胺和路易斯酸溴化镁·乙醚的作用下,α-氟吲哚酮能够与芳香醛发生高对映选择性的Aldol反应,以良好到优秀的产率得到了α-氟-β-羟基吲哚酮化合物。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适用范围:N-烷基、N-苯基、N-炔丙基和N-烯丙基-α代氟吲哚酮,以及4–6位有取代基的α-氟代吲哚酮均能顺利反应。

王震[8](2019)在《多孔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的合成与衍生化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孔材料在气体吸附与储存、催化和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望为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两大难题提供新思路。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和共价有机框架(COFs)作为典型的先进多孔框架材料,因其具有孔径大小可调的特点而备受关注。但是这类框架材料的制备工艺复杂、条件苛刻和酸碱不稳定,且其在有机试剂中的溶解性差而导致难以溶液加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相比之下,由笼型分子构建的多孔材料具有合成的多样性、结构的可调性及良好的溶解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多孔材料的应用范围。本文通过芳香亲核取代反应(SNAr)构建了几种新型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并对其衍生化,对其在孔性能调控、荧光识别以及生物成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结果。1.通过SNAr反应构建了三种双环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2-6,2-7和2-8。化合物2-6在固态下组装成具有一维连续孔道的多孔框架结构,并实现CO2和N2的高选择性吸附(CO2/N2=106,273 K);以笼型分子2-7和2-8为单体,通过Yamamoto-type Ullmann交联反应改变其“窗-芳环”组装模式并构建具有稳定连通的外部孔道的多孔有机聚合物2-9和2-10。相比于单体笼型分子2-7和2-8,聚合物2-9和2-10的BET比表面积和对CO2吸附性能明显提升,而且证明三嗪单元的引入可提升孔材料对CO2的吸附性能及对CO2/N2的吸附选择性。2.利用“笼型分子到框架结构”的策略,避免了三环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3-3的“窗-芳环”的组装模式,并构建了具有连通外部孔道的可发光多孔聚合物3-4。多孔聚合物3-4的甲醇分散体系可实现对CO2荧光增强响应,且可通过NH3·H2O中和或加热去除吸附的CO2使其荧光恢复。多孔聚合物3-4同步实现了CO2的吸附与荧光识别。3.设计并合成了一种高荧光量子产率(Φf=70%)的四苯乙烯氧杂杯芳烃4-3,并以其为构筑单元成功构建了一种蓝色荧光多孔聚合物4-4。利用多孔聚合物4-4的特定尺寸的孔道(11?)吸附客体染料氯化三(2,2′-联吡啶)钌(Ⅱ)(9.6?),通过荧光能量共振转移(FRET),发展了一种稳定性的白光发射材料。4.以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5-4为核,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温敏特性的星状聚合物5-7。该聚合物5-7在水溶液中组装成尺寸为153 nm的纳米粒,并可负载不同比例的客体荧光染料化合物5-8和尼罗红(NR),通过多级FRET构建多色发光混合纳米粒(包括白色发光混合纳米粒WNPs)。WNPs表现出对温度可逆性荧光颜色改变(温度分辨率小于0.5℃),并可作为一种高效荧光探针实现对细胞内温度进行监测。

王玲[9](2019)在《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星形聚合物具有紧密的三维核壳结构,是一类特殊的支化大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目前,通过可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可以制备具有不同尺寸和功能的星形聚合物。本文结合聚氧乙烯甘油醚(Gly)和超支化聚乙烯亚胺(HPEI)端基可进行功能基转化的特点,采用2-溴异丁酰溴(BIBB)对其端基进行改性,合成了系列水溶性星形支化大分子引发剂,并将该系列引发剂用于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法(SET-LRP)制备水溶性星形聚合物,分析星形聚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研究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刺激响应性星形聚合物响应行为,构建星形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PDMAEMA)与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的水凝胶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溴化亚铜/三-(2-二甲氨基乙基)胺(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零价铜(Cu0)及二价铜与配体的络合物(CuⅡBr2/Me6TREN)为催化体系,通过Gly与BIBB的酰化反应合成了水溶性三臂引发剂Gly-Br3,并以此在纯水溶剂中引发丙烯酰胺(AM)的SET-LRP均聚合及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 AMPS)、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SET-LRP共聚合,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催化体系配比及引发剂类型对AM均聚合的影响,CuBr与Me6TREN的摩尔比以1.5:1为宜,水溶性引发剂适合在低温条件下引发AM的SET-LRP,而对于油溶性引发剂则相反。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引发剂浓度和CuBr/Me6TREN配比对AM、Na AMPS及NVP共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n([M]0/[M])随时间呈线性增加,符合活性聚合特征,低温更有利于本实验条件下进行活性可控聚合反应;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增大,单体转化率和分子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对共聚物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共聚物具有优良的耐温抗盐性能,有望应用在高温高盐油藏三次采油。(2)采用SET-LRP法在水溶液中合成含纳米二氧化硅的新型星形水溶性共聚物。研究了单体、引发剂、催化剂、配体和改性纳米SiO2(NSFM)的含量、单体摩尔比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和1H NMR对制备的丙烯酰胺共聚物进行表征,用流变仪对共聚物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功能单体成功地参与了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聚合反应的最佳物料摩尔比,即单体AM和丙烯酸钠(AANa)的总浓度为4.5 mol/L,[AM]:[AANa]:[Gly-Br3]:[CuBr]:[Me6TREN]=1687.5:562.5:1.0:2.3:1.5,单因素实验确定了NSFM的最佳用量为以上两种单体总质量的0.5%。对纳米SiO2改性的丙烯酰胺共聚物的性能研究表明,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值(100 S-1)时,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剪切增稠的流变性能,实验还发现AM/DMAEMA/NSFM表现出较好的耐温和抗盐性。(3)为了有效合成热响应性星形聚丙烯酰胺,研究了AM与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MPAD)的SET-LRP共聚合,通过1H NMR、FT-IR、GPC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分析表征。在0℃条件下,以Gly-Br3为引发剂,CuBr/Me6TREN原位歧化得到的初生Cu0及CuⅡX2/L为催化体系,聚合反应呈现典型的“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及催化体系的浓度对AM与MPAD共聚合控制性的影响:随着MPAD用量的增加,链增长速率常数kpapp逐渐减小;随着引发剂浓度及CuBr/Me6TREN摩尔比的增大,转化率及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采用浊度法和动态光散射法研究了水溶性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通过改变无规共聚物中MPAD的进料比,可以调节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且星形P(AM-co-MPAD)具有优异的高温黏度保留率。(4)以HPEI与BIBB之间的酰基化反应制备系列支化度水溶性大分子引发剂,在0℃条件下,成功实现了DMAEMA的水相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通过GPC、FT-IR、1H-NMR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DMAEMA/H2O(v/v)对聚合反应有影响,其配比存在最优值,聚合动力学呈一级线性关系,具有活性可控的典型特征。用浊度法研究了不同臂数星形PDMAEMA的响应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支化度的增大,星形PDMAEMA的LCSTs值降低,溶液相态变化显着。以不同支化度星形PDMAEMA与HPAM共混构筑水凝胶溶液体系,考察了PDMAEMA结构对HPAM水溶液黏度及黏度保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DMAEMA可提高HPAM水溶液的黏度,随着PDMAEMA支化度的增加,增黏能力提高。与HPAM相比,PDMAEMA/HPAM水凝胶溶液体系表现出优良的耐温、抗盐及抗剪切能力。(5)以Gly-Br3作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的SET-LRP,通过扩链反应(DP=120-360)研究了这一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结果表明,单体转化率在30 min内可达100%且聚合产物分子量分布(PDI)小于1.18。为了证明这一方法可制备多嵌段刺激响应性的共聚物材料,通过连续加料链延伸的方法,分别加入温敏单体NIPAM,温度及pH双重刺激响应单体DMAEMA,生物相容性单体NVP,合成了嵌段聚合物PNIPAM120-b-PDMAEMA120-b-PNVP36,产物只需要在最后一步提纯,链延伸后的PDI均小于1.20。用1H NMR、FT-IR和GP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所得的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用浊度法、动态光散射仪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星形共聚物的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降低,嵌段星形共聚物的临界溶解温度升高。当pH=3.0时,共聚物表现出弱的热响应行为,随着pH值的增加(pH=8.6和10.0),嵌段星形共聚物表现出强的热响应行为,可形成较大的球形胶束及囊泡。

商睿凝[10](2019)在《过渡金属催化丙烯与叔胺功能化α-烯烃的共聚合》文中研究表明等规聚丙烯(i PP)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优异的耐化学性、较轻的重量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尤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然而,功能基团的缺乏导致聚丙烯表面性能差,附着力差和与其它聚合物的相容性差的问题,严重限制了聚丙烯材料的一些高附加值应用。因此,在聚烯烃骨架中引入极性官能团,以满足高附加值的特殊应用所需的材料性能,是目前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方向。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二甲基吡啶胺铪与乙基桥联二氯二茚锆研究了丙烯与带有不同位阻基团保护的胺基单体的直接共聚合反应,结果表明两个甲基或者两个乙基的空间位阻太小,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导致反应失活。当N由两个空间体积较大的异丙基或苯基保护时,则可以通过丙烯和胺基单体直接共聚合成丙烯/5-(N,N-二异丙基胺)-1-戊烯和丙烯/5-(N,N-二苯胺基)-1-戊烯共聚物。Hf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65.8×105 gpolymermol-1Cat.h-1,并且所得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极性单体的插入率(最高可达7.8 mol%),以及极高的等规度([mmmm]>99%)。此外,这种催化体系也可进行胺基单体的均聚反应,成功得到了5-(N,N-二异丙基胺)-1-戊烯和5-(N,N-二苯胺基)-1-戊烯的均聚物。2、使用过渡金属铪催化剂/大硼烷/三异丁基铝体系研究了丙烯与胺基功能单体4-(7-辛烯基)二苯基苯胺和11-咔唑-1-十一碳烯的直接共聚反应,该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最高可达74.4×105 gpolymermol-1Cat.h-1),得到的共聚物具有高功能单体插入率(最高可达13.5 mol%)和极高的等规度([mmmm]>99%)。这些聚合物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热稳定性(Td>452℃)。胺基功能基团的引入明显改善了等规聚丙烯共聚物的表面性质,水接触角随极性单体的插入的增加而显着降低。此外,拉伸实验表明功能化聚丙烯的拉伸性能可以通过控制共聚单体的结构及插入率来方便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本论文研究了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直接共聚的方法,高效地合成了含有叔胺基团的等规聚丙烯共聚物,在改进聚丙烯性能和开发新型功能性聚丙烯材料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这为以后更多结构可控的功能化聚丙烯聚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N,N-二异丙基乙基胺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N-二异丙基乙基胺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芳基膦化物研究现状
        1.1.1 芳基膦化物及其药物背景
        1.1.2 芳基膦化物的合成现状
    1.2 内酰胺类化合物研究现状
        1.2.1 内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物背景
        1.2.2 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现状
    1.3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1.3.1 电化学合成的特点
        1.3.2 电化学合成的研究现状
    1.4 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的目标及意义
第2章 电化学介导镍催化合成芳基膦化物
    2.1 课题设计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2.1 条件优化
        2.2.2 底物拓展
        2.2.3 应用研究
        2.2.4 机理研究
    2.3 小结
    2.4 实验部分
        2.4.1 实验用试剂与仪器
        2.4.2 实验步骤与谱图数据
第3章 电化学介导合成内酰胺衍生物
    3.1 课题设计
    3.2 原料合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应用研究
        3.3.4 机理研究
    3.4 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用试剂及仪器
        3.5.2 实验步骤与表征数据
结论与展望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I 全文图示总结
    附录 II 产物核磁谱图
    附录 III 新化合物一览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合成BINOL的研究进展
        1.2.1 早期合成BINOL的方法
        1.2.2 基于不对称催化合成BINOL的方法
    1.3 合成NOBIN的研究进展
        1.3.1 基于化学转化合成NOBIN的方法
        1.3.2 基于交叉偶联反应合成NOBIN的方法
    1.4 合成BINAM的研究进展
        1.4.1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BINAM的方法
        1.4.2 基于偶联反应合成BINAM的方法
        1.4.3 基于化学转化合成BINAM的方法
    1.5 基于二芳基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6 基于二芳基碘鎓盐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6.1 金属催化的芳基化反应
        1.6.2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芳基化反应
    1.7 基于芳基重氮醌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8 目前的合成方法存在的问题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2.2 实验仪器
    2.3 化合物的表征方法
    2.4 手性磷酸的合成方法
第3章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和 NOBINS
    3.1 引言
    3.2 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和 NOBINS
        3.2.1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BINOLs
        3.2.2 基于钯催化C-H芳基化反应合成NOBINs
        3.2.3 克级规模合成及机理探讨
        3.2.4 不对称催化合成BINOL的初步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合成联萘化合物
    4.1 引言
    4.2 无过渡金属参与的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
        4.2.1 N-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4.2.2 O-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4.2.3 二芳基氯鎓盐或二芳基溴鎓盐参与的串联反应
    4.3 铜催化串联芳基化和[3,3]重排反应
        4.3.1 铜催化N-萘基羟胺与二芳基碘鎓盐的串联反应
        4.3.2 铜催化2-萘肼与二芳基碘鎓盐合成BINAM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的探索
    5.1 引言
    5.2 基于重排反应合成联芳基化合物
        5.2.1 亚碘酰萘与2-萘酚的[3,3]重排反应
        5.2.2 亚碘酰萘与2-萘胺的[3,3]重排反应
        5.2.3 二醋酸碘苯与1-萘酚的[5,5]-重排反应
        5.2.4 C-O连接的二萘基[3,3]重排反应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附录2 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和HPLC谱图
附录3 化合物的单晶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氮配体在廉价金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1.1 双齿氮配体的应用
        1.1.2 三齿氮配体的应用
    1.2 多齿氮钴配合物在氢转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2.1 钴催化加氢还原反应
        1.2.2 钴催化烯、炔的转移氢化反应
        1.2.3 钴催化氢官能团化反应
    1.3 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的研究进展
        1.3.1 四氢喹啉骨架双齿氮配体
        1.3.2 四氢喹啉骨架吡啶亚胺多齿配体
        1.3.3 其它四氢喹啉骨架多齿配体研究进展
        1.3.4 其它环并吡啶刚性骨架氮配体研究进展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分析仪器
    2.3 2-氯-四氢喹啉合成路线的设计
        2.3.1 文献报道的方法
        2.3.2 新路线设计思路
    2.4 新路线的初步探索
        2.4.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2.4.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2.4.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2.5 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思路
        2.5.1 存在的问题
        2.5.2 第一步反应优化
        2.5.3 第二步反应优化
        2.5.4 第三步反应优化
    2.6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合成工艺
        2.6.1 合成N-苄基-环己基亚胺
        2.6.2 合成N-苄基-N-环己烯基乙酰胺
        2.6.3 合成2-氯-四氢喹啉
        2.6.4 合成2-氯-四氢喹啉工艺小结
    2.7 2-氯-四氢喹啉-8-酮的合成工艺优化
        2.7.1 第四步反应优化
        2.7.2 第五步反应优化
        2.7.3 第六步反应优化
        2.7.4 第七步反应后处理优化
    2.8 优化后的2-氯-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
        2.8.1 合成2-氯-四氢喹啉-N-氧化物
        2.8.2 合成2-氯-四氢喹啉-8-乙酸酯
        2.8.3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醇
        2.8.4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
        2.8.5 合成2-氯-四氢喹啉-8-酮工艺小结
    2.9 本章小结
    2.10 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三章 基于四氢喹啉骨架氮配体的开发及其钴配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分析仪器
    3.3 合成吡啶亚胺双齿氮配体
        3.3.1 合成2-烷基取代四氢喹啉-8-酮
        3.3.2 合成2-烷基取代的吡啶亚胺刚性双齿氮配体
    3.4 合成吡啶亚胺三齿配体
        3.4.1 原料酮合成路线设计
        3.4.2 路线一的初步探索
        3.4.3 调整后的路线一探索
        3.4.4 路线二的初步探索
        3.4.5 路线二的进一步优化
        3.4.6 2-(二乙基胺基)甲基四氢喹啉-8-酮合成工艺小结
        3.4.7 合成三齿氮配体
    3.5 吡啶亚胺三齿配体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3.5.1 配合物的合成
        3.5.2 配合物结构表征
    3.6 本章小结
    3.7 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四章 刚性吡啶亚胺配体促进的钴催化炔烃硅氢化反应
    4.1 引言
    4.2 研究背景
    4.3 实验试剂与仪器
        4.3.1 实验试剂
        4.3.2 分析仪器
    4.4 条件优化
        4.4.1 实验步骤
        4.4.2 配体对反应的影响
        4.4.3 优化后的条件
    4.5 底物拓展
        4.5.1 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4.5.2 二苯硅烷硅氢化反应底物拓展
    4.6 克级反应及TON和 TOF研究
        4.6.1 克级反应
        4.6.2 反应TON和 TOF研究
    4.7 应用实验
        4.7.1 以烯基硅烷为硅氢化试剂的硅氢化反应
        4.7.2“一锅法”合成双烯基硅烷4-7
    4.8 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8.1 钴配合物的合成
        4.8.2 钴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4.9 反应机理的初步探索
        4.9.1 氘代实验
        4.9.2 以Co配合物为催化剂实验
        4.9.3 动力学实验
        4.9.4 反应历程的推测
    4.10 本章小结
    4.11 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五章 四氢喹啉骨架钴配合物催化的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5.1 引言
    5.2 背景介绍
    5.3 实验试剂与仪器
        5.3.1 实验试剂
        5.3.2 分析仪器
    5.4 叔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5.4.1 条件优化
        5.4.2 底物拓展
    5.5 仲酰胺硅氢化还原反应
        5.5.1 条件优化
        5.5.2 底物拓展
    5.6 本章小结
    5.7 化合物结构表征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Csp~3-Csp~3键胺化反应研究
    1.3 Csp~2-Csp~2键胺化反应研究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可见光催化Csp~3-Csp~3键酰亚胺化反应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本课题提出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优化
        2.3.2 底物拓展
        2.3.3 反应机理研究
        2.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2.4 实验部分
        2.4.1 试剂原料
        2.4.2 产物表征
        2.4.3 原料的制备
    2.5 可见光催化的叔胺和磺酰叠氮合成磺酰亚胺的反应研究
        2.5.1 所有产物的光谱数据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光催化的烯烃马氏加氢胺化反应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本课题提出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优化
        3.3.2 底物拓展
        3.3.3 反应机理研究
        3.3.4 可能的反应机理
    3.4 实验部分
        3.4.1 化学试剂
        3.4.2 产物表征
        3.4.3 原料合成
    3.5 可见光促进的芳胺与芳基烯烃的马氏加氢胺化反应
        3.5.1 产物谱图数据解析
    3.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第三章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PEG-b-PNIPAM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温度敏感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1.2 温度敏感型基团
        1.2.1 含氮胺类/酰胺类
        1.2.2 含氧醚类
        1.2.3 含磷类
    1.3 合成方法
        1.3.1 开环聚合
        1.3.2 活性自由基聚合
        1.3.3 点击化学
    1.4 温度敏感型表面活性剂在采油中的应用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阴离子与非离子温敏型表面活性剂
    2.1 表面活性剂组分及结构的确定
    2.2 实验方法
        2.2.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2.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2.3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2.2.4 表面活性剂乳化性能的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表征
        2.3.2 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表征
        2.3.3 阴离子与非离子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能比较
    2.4 小结
第3章 非离子温敏型表面活性剂性能及乳化机理
    3.1 实验方法
        3.1.1 浊点温度(Tcp)的测量
        3.1.2 表面张力的测量
        3.1.3 PEG-b-PNIPAM在水中聚集形式的测定
        3.1.4 PEG-b-PNIPAM的乳化破乳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浊点温度(Tcp)
        3.2.2 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CMC)
        3.2.3 PEG-b-PNIPAM的乳化破乳机理
        3.2.4 PEG-b-PNIPAM在原油中的应用性能
    3.3 小结
第4章 PEG-b-PNIPAM的合成优化与性能调控
    4.1 PEG-b-PNIPAM的合成优化
        4.1.1 实验方法
        4.1.2 合成优化
        4.1.3 优化的SET-LRP反应原理
    4.2 聚合物中PNIPAM含量与浊点温度的调控
        4.2.1 实验方法
        4.2.2 PEG_(45)-b-PNIPAM_X的结构表征
        4.2.3 浊点温度的调控
    4.3 PEG-b-PNIPAM的乳化性能
        4.3.1 PEG_(45)-b-PNIPAM_X的表面张力
        4.3.2 浊点温度的调控对乳化性能的影响
        4.3.3 调控浊点温度对原油乳化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化学战剂的简介
        1.1.1 化学战剂的概念及危害
        1.1.2 常见化学战剂的种类
        1.1.3 化学战剂的管控
    1.2 化学战剂及其相关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3 其它方法
    1.3 基于LC-MS的筛查策略研究进展
        1.3.1 (前)靶向筛查
        1.3.2 后靶向性筛查
        1.3.3 非靶向性筛查
    1.4 展望
第二章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2.1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2.1.1 试剂与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安全注意事项
        2.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2.1.5 HPLC-HR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2.2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2.2.1 1A.01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2.2.2 1A.02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2.2.3 1A.03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2.3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高分辨质谱数据库的构建
        2.3.1 可扩展的自建数据库的构建
        2.3.2 警示离子数据库的构建
        2.3.3 理论精确质量数据库的构建
    2.4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2.4.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建立
        2.4.2 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2.5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验证
        2.5.1 筛查策略适用性验证
        2.5.2 灵敏度和重复性验证
        2.5.3 基质效应和回收率验证
    2.6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2.6.1 筛查策略在OPCW PT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2.6.2 筛查策略在长期储存RVX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小结
第三章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3.1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3.1.1 试剂与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安全注意事项
        3.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溶液配制
        3.1.5 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3.2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3.2.1 氧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3.2.2 硫代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3.3 2B.04类相关物诊断离子过滤方法的建立
    3.4 2B.04类相关物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的建立
    3.5 2B.04类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3.6 2B.04类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小结
第四章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4.1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4.1.1 试剂
        4.1.2 仪器设备
        4.1.3 安全注意事项
        4.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4.1.5 LC-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4.2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4.2.1 硫芥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4.2.2 附表2B.10、2B.11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4.2.3 氮芥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4.2.4 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4.3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质谱数据库的构建
        4.3.1 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及谱图库的建立
        4.3.2 理论精确质量数据库的建立
    4.4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串联质谱MRM方法的建立
    4.5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4.6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验证
    4.7 筛查方法的应用
    小结
    OPCW PT化合物的统计与分析
    LC-MS用于化武公约附表化学品的可行性分析
        1. 可直接检测类型
        2. 需衍生化后检测类型
        3. 特殊检测类型
        4. 不适于检测类型
第五章 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5.1 芬太尼类物质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5.1.1 试剂
        5.1.2 仪器设备
        5.1.3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5.1.4 UPLC-HR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5.2 芬太尼类物质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5.2.1 芬太尼的质谱裂解途径
        5.2.2 芬太尼类似物的结构修饰-质谱裂解规律推测模型的建立
    5.3 芬太尼类物质高分辨数据库的构建
    5.4 芬太尼类物质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5.4.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建立
        5.4.2 诊断离子及中性丢失过滤方法的建立
        5.4.3 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5.5 芬太尼类物质非靶向筛查策略的验证
        5.5.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验证
        5.5.2 方法灵敏度的验证
    5.6 筛查策略的应用
        5.6.1 未知粉末中芬太尼类似物的筛查
        5.6.2 中毒人员血液样本中芬太尼类似物的筛查
    小结
第六章 常见毒物及药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构建及应用
    6.1 常见毒物与药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6.1.1 试剂
        6.1.2 仪器设备
        6.1.3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6.1.4 LC-MS检测方法的建立
    6.2 常见毒物药物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6.3 常见毒物药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6.3.1 数据处理方法的建立
        6.3.2 常见毒物药物筛查策略的构建
    6.4 常见毒物药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6.4.1 样品信息
        6.4.2 样品前处理方法
        6.4.3 高分辨质谱数据采集
        6.4.4 高分辨质谱数据库检索
        6.4.5 筛查结果的推断与判定
        6.4.6 筛查结果的验证与半定量分析
        6.4.7 结论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学武器公约》附表化学品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
附件

(7)alpha-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氟化物的相关研究背景
        1.1.1 简介
        1.1.2 氟原子的引入对药物分子的影响
        1.1.3 含氟聚合物
        1.1.4 氟化物在液晶材料方面的应用
        1.1.5 氟气在燃料运输和农药包装上的作用
        1.1.6 氟化物在军工方面的应用
        1.1.7 氟化石墨在润滑剂及电池材料方面的应用
        1.1.8 与含氟化合物相关的其他应用
    1.2 有关氟化物的合成
        1.2.1 氟化试剂
        1.2.2 硫酯
        1.2.3 硫酯参与的偶联反应
        1.2.4 硫酯参与的缩合以及加成反应
        1.2.5 α-氟代硫酯的应用
        1.2.6 含吲哚酮活性结构的药物分子
        1.2.7 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制备
        1.2.7.1 氟化试剂参与的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1.2.7.2 催化剂作用下的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
        1.2.8 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在构建手性C-F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 α-氟代硫酯与苯甲醛的反应
    2.1 α-氟代硫酯的合成
    2.2 α-氟代苯硫酯与苯甲醛的反应
        2.2.1 反应条件的筛选
        2.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2.2.3 3hc的单晶构型及拓展底物的应用
    2.3 第二章总结
第三章 α-氟代吲哚酮与苯甲醛类化合物的反应
    3.1 α-氟代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2 α-氟代吲哚酮与苯甲醛的反应
        3.2.1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2 底物的拓展
        3.2.2.1 N-甲基-3-氟-吲哚酮与不同苯甲醛的反应
        3.2.2.2 N-取代-3-氟-吲哚酮与苯甲醛的反应
    3.3 第三章总结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实验所需仪器及试剂
    4.2 α-氟-β-羟基苯硫酯的合成
        4.2.1 2,4,6-三异丙基苯硫酚的合成步骤
        4.2.2 氟乙酸的制备
        4.2.3 苯硫酯2的合成步骤
        4.2.4 α-氟-β-羟基苯硫酯3的合成步骤
    4.3 α-氟-β-羟基吲哚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4.3.1 α-氟代吲哚酮6的合成步骤
        4.3.1.1 α-氟代吲哚酮6的合成方法一
        4.3.1.2 α-氟代吲哚酮6的合成方法二
        4.3.2 α-氟代-β-羟基吲哚酮类化合物8合成步骤
第五章 新制备化合物的表征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多孔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的合成与衍生化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及术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笼型分子的发展
    1.2 笼型分子的构建
    1.3 笼型分子的应用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
2 双环氧杂杯芳烃多孔聚合物的外部孔道的构建和气体吸附性能改善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3 网格化笼型分子用于CO_2捕获及识别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4 具有白光发射特性的氧杂杯芳烃多孔有机聚合物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四苯乙烯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的多色可调有机纳米粒用于细胞温度监测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Ⅱ 化合物的NMR、FT-IR、UV和晶体图

(9)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现状
        1.2.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星形聚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3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
        1.3.2 pH响应性聚合物
    1.4 金属催化的“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
        1.4.1 原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4.2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星形P(AM-co-AMPSNa-co-NVP)的合成、表征及耐温抗盐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2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合成
        2.2.3 星形丙烯酰胺均聚物的合成
        2.2.4 星形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
        2.2.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2.2.6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水溶性三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2.3.2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2.3.3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均聚合反应的影响
        2.3.4 反应条件对丙烯酰胺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2.3.5 星形丙烯酰胺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性能
    2.4 小结
第三章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溶液性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3.2.2 纳米SiO_2改性功能单体的合成
        3.2.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合成
        3.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3.2.5 产物溶液性质测定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分析
        3.3.2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3.3.3 纳米SiO_2改性星形水溶性聚合物的溶液性质
    3.4 小结
第四章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表征及热响应行为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4.2.2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合成
        4.2.3 星形P(AM-co-MPAD)的合成
        4.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4.2.5 热响应行为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双丙酮基丙烯酰胺大分子单体的化学结构分析
        4.3.2 星形P(AM-co-MPAD)的化学结构分析
        4.3.3 反应条件对共聚合的影响
        4.3.4 星形P(AM-co-MPAD)溶液的热响应行为
    4.4 小结
第五章 星形PDMAEMA的合成与HPAM水凝胶体系构筑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5.2.2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合成
        5.2.3 多臂星形PDMAEMA的合成
        5.2.4 产物的结构表征
        5.2.5 星形PDMAEMA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5.2.6 星形PDMAEMA/HPAM水凝胶的制备与协同性质的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水溶性多臂引发剂的化学结构分析
        5.3.2 多臂星形 PDMAEMA 的结构分析
        5.3.3 星形PDMAEMA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优化
        5.3.4 星形PDMAEMA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5.3.5 星形PDMAEMA与 HPAM的协同性质
    5.4 小结
第六章 星形P(NIPAM-b-DMAEMA-b-NVP)的合成与自组装性质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6.2.2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
        6.2.3 产物的结构表征
        6.2.4 产物最低临界溶解温度的测定
        6.2.5 自组装性质的测定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星形聚合物的水相SET-LRP
        6.3.2 星形嵌段聚合物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
        6.3.3 星形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过渡金属催化丙烯与叔胺功能化α-烯烃的共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烯烃的功能化改性
        1.2.1 聚烯烃共混改性
        1.2.2 烯烃接枝和嵌段功能化
        1.2.3 烯烃与含反应性基团单体的配位共聚合
    1.3 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1.3.1 茂金属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1.3.2 后过渡金属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1.3.3 稀土金属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1.4 本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丙烯与带有保护基团的胺基单体共聚合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药品
        2.2.2 表征测试
        2.2.3 二甲基吡啶亚胺铪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2.2.4 胺基单体的制备
        2.2.5 丙烯与胺基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2.2.6 胺基单体的均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丙烯与不同保护基团的胺基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2.3.2 过渡金属催化胺基单体的均聚反应
        2.3.3 共聚物结构的分析
        2.3.4 共聚物热学性能的研究
        2.3.5 共聚物亲水性能的研究
        2.3.6 共聚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2.3.7 胺基单体均聚物结构的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丙烯与功能性胺基单体直接共聚合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药品
        3.2.2 表征测试
        3.2.3 功能胺基单体的制备
        3.2.4 丙烯与功能性胺基单体的直接共聚合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丙烯与4-(7-辛烯基)二苯基苯胺的直接共聚合
        3.3.2 丙烯与11-咔唑-1-十一碳烯的直接共聚合
        3.3.3 共聚物结构的分析
        3.3.4 共聚物的热学性能表征
        3.3.5 共聚物的亲水性能表征
        3.3.6 共聚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3.3.7 共聚物光学性能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N,N-二异丙基乙基胺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化学合成芳基膦化物及内酰胺衍生物的研究[D]. 白娅.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芳基化及重排反应合成官能团化联萘化合物的研究[D]. 张纪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四氢喹啉骨架开发氮配体及其钴配合物的催化反应研究[D]. 宗志建.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可见光催化碳-碳单/双键胺化反应研究[D]. 桂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5]PEG-b-PNIPAM温敏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倪晨. 天津大学, 2020(02)
  •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D]. 张美娟.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7]alpha-氟代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研究[D]. 邱子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20(04)
  • [8]多孔氧杂杯芳烃笼型分子的合成与衍生化及其性能研究[D]. 王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星形水溶性聚合物[D]. 王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过渡金属催化丙烯与叔胺功能化α-烯烃的共聚合[D]. 商睿凝. 天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N,N-二异丙基乙胺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