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一、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2021)在《中国的全面小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录前 言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二、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三)文化更加繁荣发展(四)民生福祉显着提升(五)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三、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

关玉玉[2](2021)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董盛林[3](2021)在《从复杂性思维视域论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中研究说明复杂性思维是与简单思维相对应的思维方式,它伴随着复杂性科学而兴起,具有复杂性、过程性、关系性等特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环境复杂性、参与主体复杂性和过程复杂性。基于环境复杂性,应系统分析各类影响因素,着力补齐制约性短板弱项;基于参与主体复杂性,应厘清主客体互动关系,探索系统的多元共治模式;基于过程复杂性,应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性,构建集成战略协同机制。

曹洋[4](2021)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演进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学良[5](2021)在《历程、问题与对策: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重合力》文中研究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步和关键一步,需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温饱、小康到全面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地追求发展的进取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脱贫攻坚、城镇化推进、乡村发展滞后等诸多制约全面小康的短板问题,需要凝聚从理念到行动的诸多合力。面对问题,全面建成小康应充分发挥共享发展、精准扶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融合一体发展、乡村振兴等合力作用,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

黄建跃[6](2020)在《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通过重构传统"小康"概念的经济基础,重启"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任务,重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小康社会"这个中国式、民生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经过40多年的接力奋斗和渐进发展,现代化战略目标完成了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战略内涵出现了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文明全面提升的伟大跨越,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统筹推进的系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从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根本变革。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征程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建设"美好社会"的战略任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的演进逻辑。

肖鹏,沈传亮[7](2020)在《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热点述评》文中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小康命题至今,小康社会建设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小康社会建设有些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对小康社会概念,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等。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侯波[8](202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重大命题,是对小康、总体小康等概念的升华,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党确立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统领地位,对其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分析,特别是从概念的演进、量变和质变、全局论和重点论、真理性和价值性等维度做系统阐释,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更好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

周宣佐[9](2020)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提炼和创造性的改造,脱胎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科学构想同中国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结合理论上的丰富和创新。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发展是从最初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到将小康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中间环节,确定了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到江泽民在继承小康社会思想目标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概念,胡锦涛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更加完善;最终,十八大根据中国国情发展变化,党中央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这一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重要理论指导思想,不仅对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建设至关重要,对中国未来的国家建设有着指导作用,加快了中国发展建设的脚步,增强了我们的民族的自信心。

张楠[10](2020)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文中指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13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又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接下来,他将领导我们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以及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已经进入决胜收官的最后时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习近平同志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科学阐释和政策推进,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工作遵循。作为一名党史党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该对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作出历史考察。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引子。主要有两个版块构成,一是本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二是针对本文中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二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这是本文主体构成之一,该部分将回眸过往,把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置入当时的也就是历史环境中的国际条件、国内条件和理论渊源三方面进行深刻分析,揭示其历史前因。第三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历史进程。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搜集和整理习近平同志在国内和国外的不同场合和不同时期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所作出的相关重要讲话历史轨迹进行梳理,揭示出历史脉络。本部分把历史发展过程分为孕育萌芽、成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等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又分别从划分依据,具体历史事实,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效等逐一展开分析。从而梳理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发展轨迹。第四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特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难点。基于前一部分的分析论证,进一步揭示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理论特性和实践特质,并放到历史长河中进行比较分析。本部分拟从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以及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等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力求揭示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特点。第五部分,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意义。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又一重点。本部分分别从政治层面、实践层面、世界范围三个方面科学阐述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的地位和作用。本文以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产生形成的历史轨迹为研究视角,站在新时代回眸过往,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等,从形成条件、历史进程、特点和意义对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这一重大理论成果展开论述。

二、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的全面小康(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前 言
一、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二、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的小康
三、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
四、全面小康是奋斗出来的小康
五、中国全面小康的世界意义
结束语

(3)从复杂性思维视域论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思想与复杂性思维
    1.马克思主义的复杂性思想蕴含着深刻的复杂性思维
    2.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性、总体性等不仅蕴含着个体差异性思维,也深刻体现着复杂性思维的意蕴
    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运动观有着复杂性思维的过程性思维特征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复杂性分析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复杂性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参与主体复杂性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复杂性
三、运用复杂性思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基于环境复杂性,着力补齐制约性短板弱项
    2.基于主体复杂性,探索系统的多元化共治模式
    3.基于过程复杂性,构建集成战略协同机制

(5)历程、问题与对策: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重合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小康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的提出历程
二、问题: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制约全面小康的因素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约全面小康的实现
    (二)消除贫困问题
    (三)城镇化推进问题
    (四)乡村发展相对滞后问题
三、对策: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重合力
    (一)充分贯彻共享发展理念
    (二)发挥精准扶贫脱贫作用
    (三)推进人的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四)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五)推进我国的乡村振兴

(6)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创生
    1.1 战略目标和路径选择由“激进”回归“稳妥”
    1.2 价值判断由“负面”变为“正向”
    1.3 首要评判标准从“国家”转向“人民”
2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内涵拓展与战略升级
    2.1 低水平小康迈向高水平小康
    2.2 不全面小康走向更全面小康
    2.3 不平衡小康达到更平衡小康
    2.4“三步走”延伸“小三步走”
3 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发展理念的更新与总体布局的形成
    3.1 粗放发展转变为科学发展
    3.2“三个越来越”扩展为“四个越来越”
    3.3“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
4 从小康生活到美好生活:为美好社会奠基
    4.1“两个全面”目标要求上升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一个中心”深化为“三个中心”
    4.3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美好生活追求
5 结论和讨论

(7)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热点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小康和小康社会概念
    1.关于“小康”概念的历史嬗变。
    2.关于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概念内涵。
二、关于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
    1.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发展阶段。
    2.关于小康社会思想发展变化的缘由。
三、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丰富内涵
    1.“全面”的角度。
    2.“总体布局”的角度。
    3.现代化的角度。
    4.新发展理念的角度。
四、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方位和战略意义
    1.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方位。
    2.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意义。
五、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
    1.关于小康社会的定性分析。
    2.关于指标体系编制。
    3.关于小康社会的定量分析。
    4.关于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指标体系。
    5.关于小康社会的区域评估。
六、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
    1.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
    2.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
    3.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制约因素。
    4.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有利条件。
七、关于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
    1.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路径方法。
    2.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问题。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演进:从提出“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
二、“量变”到“质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
三、全局论与重点论: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结合
四、真理性与价值性: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相统一

(9)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溯源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小康社会的论述
        二、近代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小康社会构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建设小康社会思想
        一、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二、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小康社会思想的现实途径及意义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实现途径及意义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实现途径及意义
    本章小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丰富了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
        二、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继承和发展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完成
        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三、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形成条件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国际条件
        (一)经济全球化,需要中国的拉动
        (二)政治多极化,需要中国的引领
        (三)文化多元化,需要中国的推动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国内条件
        (一)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促进中国社会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的必行措施
        (三)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
        (四)提高人民美好生活水平的必经途径
        (五)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行之路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理论条件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二)中国传统的小康社会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的小康社会思想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历史进程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孕育萌芽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孕育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萌芽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成熟发展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初步形成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理论体系的确立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进一步完善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深入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丰富完善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特点
    一、历史继承性与现实创新性的统一
        (一)铭记历史的继承性
        (二)勇于突破的创新性
    二、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一)具有特色的民族性
        (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一)高瞻远瞩的理论性
        (二)求真务实的实践性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政治意义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二)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宝库
        (三)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推动中国梦的前进步伐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世界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
        (二)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促进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是我国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四、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的全面小康[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人民日报, 2021
  •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研究[D]. 关玉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从复杂性思维视域论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 董盛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2)
  • [4]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演进历程研究[D]. 曹洋.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5]历程、问题与对策: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多重合力[J]. 周学良.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21(01)
  • [6]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演进[J]. 黄建跃. 探索, 2020(06)
  • [7]40年来小康社会建设研究热点述评[J]. 肖鹏,沈传亮. 教学与研究, 2020(09)
  •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哲学意蕴[J]. 侯波.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2020(08)
  • [9]中国共产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发展研究[D]. 周宣佐.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研究[D]. 张楠.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与时俱进: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