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变化

广州市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变化

一、广州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姜鸿兴[1](2021)在《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物(organic matters,OM)是气溶胶的重要组分,其对气候、环境、人体健康等均有重要影响。OM中一类被称作棕色碳(Brown carbon,Br C)的吸光性有机碳,因其在近紫外和可见光波段具有显着吸光能力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Br C具有较强的吸光能力,对全球辐射平衡和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Br C的光学性质、来源与分子组成等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了解大气碳来源和环境条件对Br C分子组成和光学性质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对Br C的排放实施精准防控,而且有助于了解Br C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降低以往的气候模型在全球辐射强迫评估中产生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关于Br C来源、分子组成、光学性质以及三者之间关联的认识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珠三角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DOM)为研究对象,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化学示踪物、放射性同位素(碳、铅、铍)和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等化学分析手段,结合多种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逐步探讨。(1)选择鹤山站(珠三角区域站点)作为研究地点,采集了从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的大气PM2.5样品,选取其中的28个样品开展气溶胶DOM吸光能力的极性依赖性及影响其吸光能力的分子组成和来源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非水溶性有机碳(WISOC)分别占总DOM的50%和43%,但WSOC的吸光能力相对较强,在365 nm处吸光(Abs365)占DOM的60%,WISOC只占约40%。类腐殖质(HULIS)是W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而中极性(MP)组分则是WISOC中的主要吸光组分。HULIS、MP和低极性组分(LP)在365 nm处的吸光(Abs365)强度分别占总DOM的46±17%,30±7%和7±3%。相应地,365 nm处的单位碳质量吸光指数(MAE365)随组分的极性降低而降低,HULIS、MP和LP的MAE365值分别为:1.6±0.4 m2·g-1C,1.2±0.3m2·g-1C和0.8±0.4 m2·g-1C。放射性碳同位素(14C)结果显示,随着组分极性的降低,非化石碳占比也逐渐降低(分别为:66±2%,52±2%和36±3%),其相应的分子组成特征上,显现为分子的单位碳不饱和度以及氧化程度随着极性的降低而降低。基于分子组成的碳氧化态图和化学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认为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Br C的影响主要体现为:HULIS和MP中Br C主要以生物质燃烧气溶胶(BBOA)的氧化产物为主,而LP中Br C主要以一次BBOA为主。季节变化显示,冬季各组分的碳含量和单位吸光能力都呈现增加趋势,与非化石碳占比和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生物质燃烧对不同极性碳组分的Br C吸光均具有显着的影响。结合高分辨质谱数据,认为冬季生物质燃烧直接和间接产生的吸光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的增加是导致各组分吸光能力增加的内因。(2)为了定量解析PM2.5中DOM及Br C的准确来源,以广州市一年55个样品(2017年7至2018年6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化学组成、吸光强度、双碳同位素值、以及有机分子标志物组成。通过14C结果作为限制条件的正定因子矩阵模型(PMF)分析,结合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MLR)开展PM2.5中DOM及Br C的来源的定量解析。结果显示,一次源和二次源各占DOM约50%,一次源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FF,32%)和生物质燃烧(BB,18%),二次源主要包括二次硝酸盐生成过程(NT,20%),人为源和生物源VOCs光化学过程和垃圾焚烧混合源(PW-SOA,7%)以及硫酸根条件下异戊二烯二次和脂肪酸等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过程(ISO+OS,22%)。相比对DOM含量的贡献,不同来源对DOM吸光的贡献略有差异,FF和BB对DOM的Abs365贡献分别为34%和27%,二次源平均贡献为39%。季节变化特征显示,来源于FF的Abs365季节变化小,且在夏季占主导地位;而来源于BB和NT的Abs365在冬季显着增加,且是冬季Br C的主要来源。利用210Pb和7Be的来源示踪作用,结合气团后向轨迹分析,显示冬季DOM的Abs365增加可能与BBOA的区域传输有关。根据7Be/(7Be+n210Pb)比值所显示的高空传输与近地面传输过程中Abs365值的变化,进一步确认高吸光能力的污染物主要是通过近地面传输影响广州市气溶胶Br C的吸光。基于冬季季风期210Pb与Abs365和非化石源DOM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我们估算在Br C升高期间,侵入性Br C对总吸光的贡献约为50%。(3)为了了解可溶性有机质中分子组成与吸光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查明碳源、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DOM分子组成和吸光能力,在获得广州市PM2.5样品来源和吸光特征的基础上,利用负离子电喷雾离子化(ESI–)模式的FT-ICR-MS分析了55个样品DOM的分子组成,结合在线气象数据和化学示踪物信息,开展相应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元素组成上来说,广州市PM2.5中DOM的主要成分是CHON和含硫化合物,相对含量(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8%(41%)和44%(33%),CHO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数量)占总量的28%(26%);从分子结构上来说,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丰度最高,占总含量的62%;其次是不饱和/酚类结构化合物,占28%;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结构的化合物占比较低,分别为6%和3%。CHON化合物和芳环类化合物(多酚类和缩合芳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从夏季到冬季分别增长了12%和1倍,并且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冬季随着芳环类化合物排放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含量也增加。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DOM的吸光主要与不饱和度、芳香度以及氮含量等正相关,与脂肪类和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呈负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显示,在分子水平上相对丰度与Abs365呈正相关的化合物主要属于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其中CHON化合物占比超过68%。利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出17种含氮化合物,可用于指示广州PM2.5中溶解性Br C的吸光变化。根据非度量多维标度(NMSD)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Br C的分子分布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活动的驱动,其中生物质燃烧水平和大气氧化性对Br C吸光变化的影响程度较大。生物质燃烧和二次氮化学水平的提高导致多酚类、缩合芳烃类、以及部分高含氧的不饱和/酚类化合物的富集,使得吸光增强;而大气氧化性(OH自由基浓度)增高、太阳辐射和湿度的增加等会导致Br C的化合物发生光解或光漂白,向更稳定的脂肪类化合物转变。(4)鉴于DOM的吸光与含氮有机物有重要关联,因此为了了解其在大气中的分布、以及随环境条件变化的趋势,进一步结合正、负离子ESI(ESI+和ESI–)FT-ICR-MS对PM2.5中含氮有机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在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中O/N≥2(或O/N≥3)分子的数量和相对含量占比均在80%以上,并主要分布在O/N=6附近,说明CHON–可能主要以高含氧的有机硝酸酯类化合物为主。ESI+模式下检测到的CHON化合物(CHON+)与CHON–有大量重叠,它们可能属于类氨基酸或含氧聚合物类。CHON+化合物中质子化的CHON+(CHON-H)化合物占比为90±9%,钠离子化的CHON+(CHON-Na)化合物占比仅为10±9%。CHON-H的相对含量在冬季升高,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而CHON-Na的相对含量在夏季较高,可能与生物源二次反应有关。此外,在ESI+模式中还检测到相对含量较低的CHN化合物,其中76%的CHN化合物其芳香当量指数(Xc)超过2.5的化合物,可能是具有苯基的还原氮化合物,如胺、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等。CHN化合物中1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高,2N化合物相对丰度较少。少数2N的CHN分子在BBOA样品中也检测到,相对含量与左旋葡聚糖浓度呈正相关,可能与生物质燃烧有关。NMDS分析显示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受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气象条件、生物源VOCs以及液态水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子模式表明,生物质燃烧、二次氮化学过程水平升高会导致缩合芳香、多酚、不饱和/酚类以及部分饱和脂肪类CHON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OH,气温,RH和MSR的升高会导致含氮化合物向脂类和蛋白/氨基糖类结构转变,使其变得相对稳定。

宋莉[2](2021)在《西安市典型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VOCs的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文中指出本文在西安市选取了北大街和西三环两段典型主干路,一个对照点(红光公园),在这三个点分别布设采样点,分析了路域PM2.5、O3、NOx、CO和THC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特征。采用苏玛罐采样的方法分析了路域和对照点VOCs浓度成分谱,采用MIR和FAC系数法估算VOCs成分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SOAFP),识别了影响O3和SOA生成的关键VOCs成分。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北大街和西三环路域测得的O3、PM2.5、NOx和THC浓度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O3浓度呈夏季高、冬季低的特点,北大街和西三环夏季O3浓度分别为68.80±16.85μg/m3和38.11±9.41μg/m3;PM2.5、NOx和THC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与O3相反。(2)在北大街和西三环路段测得的总车流量分别为4187和2502辆/h,两路段柴油车分别占总车流量的0.8%和7.2%。在北大街测得的PM2.5和NOx小时浓度均低于西三环,这表明在两路段测得的污染物浓度不仅与车流量有关,还与柴油车占比有关。(3)在北大街和西三环路域测得的TVOC平均浓度分别为113.85和111.42 ppbv,明显高于对照点的浓度21.79 ppbv。在道路测得的OVOC和烷烃浓度之和分别为71.18ppbv(北大街)和69.26 ppbv(西三环),约占TVOC浓度的六成以上。在含氧VOCs中,两条路测得的(乙酸乙酯+丙醛)浓度占OVOC浓度分别为60.2%和38.1%;在测得的烷烃中,北大街路域中乙烷浓度为9.17 ppbv,西三环路域中异戊烷浓度为12.06 ppbv。道路测得的异戊烷浓度比对照点高9.36 ppbv。(4)在北大街、西三环和对照点计算的总臭氧生成潜势(TOFP)分别为263.10、289.48和234.76 ppbv。在北大街和西三环的芳香烃中,对/间-二甲苯的OFP分别为20.52和15.62 ppbv,约占芳香烃的臭氧生成潜势的20%。在路域OVOC的OFP中,乙醛(北大街)和丙醛(西三环)对TOFP贡献率分别为9.2%和11.3%。丙醛和异戊烷的OFP在路域和对照点环境中相差较大,路域中丙醛和异戊烷的OFP分别高于对照点22.75和13.60 ppbv。(5)根据实测的VOCs,估算北大街和西三环点位的总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TSOAFP)分别为5.11和4.18μg/m3,其中芳香烃的SOAFP分别为4.86和3.82μg/m3,分别占TSOAFP的95.2%和91.3%。芳香烃中的甲苯为形成SOA的关键活性成分,分别占芳香烃形成SOA的28.4%和23.3%。

刘泽乾[3](2021)在《基于多年观测结果的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羰基化合物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气光化学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大气中臭氧(O3)、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和各种氧化性自由基团的重要前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大气O3水平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臭氧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太原市是夏季臭氧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目前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水平及其对O3生成的贡献报道较少。本研究利用2,4-二硝基苯肼(DNPH)/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于2018-2020连续三年对太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大气中13种羰基化合物进行了检测,对羰基化合物的污染水平,组成特征,季节分布进行了分析;利用比值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法对羰基化合物的来源进行初步确定;后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甲醛的来源进行了定量;并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法、等效丙烯当量浓度(Prop-Equiv)和羟基自由基消耗率(LOH),研究了羰基化合物对大气中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和对大气活性的影响;最后,对太原市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如下:(1)从2018至2020年,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为16.01±6.51 ppbv,其中甲醛浓度约占总浓度的一半左右,接下来为丙酮(27.12%)和乙醛(15.05%),三者占总羰基化合物浓度的87.50%;总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一般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夏季浓度水平约为冬季的2-3倍。(2)太原市甲醛/乙醛(C1/C2)和乙醛/丙醛(C2/C3)的范围分别为0.59-8.33和4.51-27.16,平均值分别为3.14±1.31和11.23±4.32。C1/C2和C2/C3通常在温度和光照较强的夏秋季最高,春冬季最低。羰基化合物在夏季受到较为严重的光化学反应影响,冬季受一次排放影响较大。(3)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甲醛主要来源于光化学反应,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煤燃烧有部分贡献;一次排放(如机动车尾气排放、煤燃烧和溶剂使用)和光化学反应均对丙酮有重要影响;乙醛主要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煤燃烧,光化学反应有部分贡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羰基化合物来源在冬季和夏季分别以一次源和二次源为主。(4)羰基化合物的OH自由基去除效率(LOH)、丙烯当量浓度(Prop-Equiv)和总臭氧生成潜势(OFP)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甲醛、乙醛和己醛是对LOH、Prop-Equiv和OFP贡献最高的三种羰基化合物种,三种羰基化合物对总羰基化合物的LOH、Prop-Equiv和OFP贡献率分别达到了82.41%、69.81%和85.74%。甲醛和乙醛的ILTCR季节变化范围分别为2.39-7.70×10-5和0.90-1.59×10-5,远超标准限值,具有较高致癌风险。本研究阐述了太原市城区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对羰基化合物来源进行了初步的定性和定量,估算了羰基化合物对大气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后评估了甲醛和乙醛的健康风险,为太原市重点行业羰基化合物的减排和减轻O3污染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罗灏[4](2020)在《典型芳香类VOCs光氧化形成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化学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iunds,VOCs)种类繁多,来源复杂。其中典型的VOCs分类有芳香烃,烷烃,烯烃,脂类,醛类等。而芳香烃作为大气VOCs中重要的一大类,其主要来自人为源,比如机动车排放以及工厂溶剂蒸发等。芳香烃在大气光化学氧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大气中的臭氧(Ozone,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OA)的形成都有一定的贡献。大气平流层中,臭氧能有效地保护人类和环境,然而在对流层中,臭氧浓度的升高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影响。大气中的有机颗粒物主要分为一次有机气溶胶(Parimary Organic Aerosol,POA)和二次有机气溶胶,而二次有机气溶胶因其占气溶胶比重大和对大气能见度影响大而吸引了更多关注。因此研究芳香烃类VOCs在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对大气污染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在烟雾箱中对芳香烃类VOCs的大气光化学行为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芳香烃在烟雾箱模拟中形成气溶胶和O3的可行性,最后阐释其中的形成机理。准确了解现代城市与农村大气环境中VOCs浓度对研究VOCs在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首先利用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实时在线地监测了广州黄埔工业园(工业源)(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rict(GETDD)),广州大学城(城市背景源)(Higher Education Mega Center(HEMC))和山东德州平原(农村源)(Pingyuan City(PYC))三个采样点附近的VOCs的冬季环境浓度。结果显示:在不同类型采样点中,工业源的总VOCs浓度要高于城市背景源和农村源。在广州黄埔工业园测得的VOCs中,含氮VOCs(Nitrogen-containing Volatile Organic Compiunds,NVOCs)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含氧 VOCs(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iunds,OVOCs)。相比较而言,OVOCs 在广州大学城和山东德州平原观测点的TVOCs中所占比例最高。通过对臭氧生成潜势(Ozone Formation Potential,OFP)的评估,本研究发现脂肪烃(Aliphatic Hydrocarbons,AlHs)是在工业地区(广州黄埔工业园)中OFP贡献最大的组分,而芳香烃(Aromatics Hydrocarbons,AHs)是在城市地区(广州大学城)中OFP贡献最大的组分。根据本论文的结论,建议在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方面,应优先考虑这些占主导地位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AHs和AlHs)。根据外场观测结果,本论文选择芳香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烟雾箱对其进行光化学均相反应的模拟。本文设计建造了一套新型的双反应器烟雾箱系统,首先对烟雾箱的性能进行了表征,证明新型双反应器烟雾箱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比模拟大气VOCs光化学从气相向颗粒相转化的过程。接着在新型双反应器烟雾箱系统中成功地对比研究了单环芳香烃光化学均相反应过程的模拟,并针对均相反应过程中臭氧和颗粒物的生成可行性进行分析。本研究结果表明:1.无NOx条件下,单环芳香烃光氧化均能产生臭氧,浓度大约在16-28 ppb,这是由于反应器内的氧气产生的少量自由基促进了芳香烃的氧化过程,但是却未观测到气溶胶的生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芳香烃光氧化降解后的中间产物浓度较低,从而未能发生进一步的颗粒相成核反应。2.相比无NOx条件,有NOx时,臭氧生成的峰值浓度显着增加,能达到230-440ppb,同时单环芳香烃光氧化产生的颗粒物数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均增长明显。从芳香烃光氧化中间产物的浓度和产率来看,降解芳香烃得到的中间产物具备生成颗粒物的潜势,气相中间产物的成核作用最终导致观测到的颗粒相的显着增长。因此NO2的存在促进了气溶胶的生成,同时也有利于臭氧的生成和积累。3.在不同的VOCs/NOx比例下的结果显示,在VOC控制区,低VOC/NOx(VOC/NOx<15 ppbc:ppb)条件下,对同一种单环芳香烃来说,产生的臭氧峰值浓度稳定在一个固定范围,提高VOC/NOx比例有利于臭氧峰值出现时间的提前,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芳香烃光氧化得到的VOC中间产物的产率,这会进一步的促进颗粒相产物的产生,最终提高颗粒相产物的产率。此外,还发现苯环上甲基取代基的数量的增加促使芳香烃的氧化程度降低,然而氧化程度降低反而促进了臭氧的生成和积累。芳香烃上的邻位甲基会导致生成的颗粒在光氧化过程中产生更高的产率。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芳香烃VOCs在真实大气中的光氧化均相反应过程,也为研究芳香烃在大气中的均相过程形成臭氧和气溶胶颗粒提供实验依据。实际大气中的非均相反应过程也是臭氧和SOA生成的重要路径。本论文通过在单反应器烟雾箱中对苯和1,2,3-三甲苯进行了非均相光化学降解反应模拟,对比研究了两者在含有氯化钠(NaCl)种子的前提下发生的非均相反应过程。本研究发现在含有NaCl颗粒物种子存在的前提下,颗粒相中的颗粒态水有利于非均相反应中N2O5的转化,促进了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同时也导致O3的下降。随着LWC0从0增加到349.8μg/m3,苯光氧化产生的SOA的产率从5.2%增加到10.5%。虽然NO2是苯-NO2光氧化实验中的控制因素,但在非均相体系中,NO2的增加对苯光氧化形成SOA的影响很小。当LWC0从0增加到85.0 μg/m3,1,2,3-三甲苯形成SOA的产率从3.0%增加到14.7%。本研究结果表明非均相过程中的颗粒态水是苯和1,2,3-三甲苯的光氧化过程中导致臭氧峰值下降和SOA生成的关键因素。

李娟[5](2020)在《济南市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的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目前各大城市机动车年保有量快速增长,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而目前对尾气直接排放的不同粒径的颗粒物浓度和有机胺成分的研究有限,对交通环境中不同站点的VOCs的排放特征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区域空气污染频发的典型城市-济南市为代表,开展了三个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关的实验。实验一研究了尾气中PM2.5质量浓度、PM10质量浓度和PM0.01-1数浓度。发现:①不同车辆的PM2.5、PM10质量浓度和PM0.01-1数浓度分别为0.350-5.132 mg·m-3、1.708-7.862 mg.m-3 和 6.78-40.68×104个·cm-3;最高值均来自大型柴油车。②运行条件、车型大小、燃油类型、排放标准均会影响尾气颗粒物的排放:高怠速工况>怠速工况;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柴油>92#汽油>95#汽油;国Ⅲ>国Ⅳ>国Ⅴ。从质量浓度和数浓度总体来看,中大型车约是小型车的2-5倍,柴油车约是汽油车的2倍,国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车约是国Ⅳ标准和国V标准汽油车排放颗粒物浓度的2-4倍。实验二研究了尾气PM2.5中细粒子有机胺-苯胺和二丁胺的排放特征。发现:①排放浓度上,细粒子苯胺的平均浓度为0.05-0.39μg.m-3,单车最大0.71μg·m-3;细粒子二丁胺为0.00-2.08 μg·m-3,单车最大3.74 μg·m-3。②排放因子上,细粒子苯胺的单车排放因子为0.15-6.48 μg.km-1,细粒子二丁胺为0.02-36.69 μg·km-1。柴油车高于汽油车,汽油车的细粒子苯胺和二丁胺的平均排放因子为0.52和0.07 μg·km-1,柴油车为2.61和3.46 μg·km-1。③机动车尾气中有机胺的生成与NOx排放有关。实验三研究了受交通源影响的城市站和路边站VOCs的污染特征。发现:①机动车车流量越大,VOCs的体积浓度越高。路边站较城市站污染严重,由“路边站/城市站(/乙烷)”,路边站的体积浓度约是城市站的1.12倍。城市站日变化上呈现早晚双峰,早晚高峰浓度分别为63.68和72.96 ppbv;路边站车辆高峰期的浓度(84.73 ppbv)高于非高峰期(68.27 ppbv)。②两个站点VOCs占比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路边站芳香烃占比高于城市站。③城市站和路边站VOCs的总臭氧生成潜势(OFP)分别为137.00±58.94 ppbv和250.53±50.20 ppbv,总OH自由基反应活性(LOH)分别为8.88±3.98 s-1和15.54±3.26 s-1。大气反应活性烯烃>烷烃>芳香烃>乙炔,烯烃是臭氧生成的主导物种。从臭氧防治光化学污染角度,1-丁烯、对间-二甲苯、3-甲基戊烷、乙烯、2-甲基戊烷、正丁烷、丙烯、甲苯、顺-2-丁烯等是关键活性物种。实施燃料品质改善,推进机动车排放标准升级,优化城市道路系统,减少机动车在实际道路行驶时速度频繁变化,加强对中大型机动车尤其是大型柴油车的监管与限行等措施,有利于减轻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本论文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城市区域污染,分析了新鲜尾气中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和PM2.5中的细粒子有机胺的排放特征,以及受交通源影响的环境空气中VOCs的污染特征,为科学防控机动车尾气污染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

路飞[6](2020)在《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民用固体燃料(煤和生物质)燃烧是大气羰基化合物(CCs)的重要排放源。CCs是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近年来关于民用固体燃料源的CCs排放特征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是对燃料类型和燃烧条件(如燃烧温度)的影响以及CCs排放与燃料的热解特性的关系等方面有待深入研究。本文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是对各实验燃料开展氮气和空气氛围的热解分析,为研究其燃烧过程与排放机理提供基础数据;然后以两种烟煤(灵武煤和徐州煤)和两种生物质(水稻秸秆和落叶松)为对象,在7个燃烧起始温度(300~900℃,间隔100℃)下,结合石英管式炉燃烧-稀释-采样系统,采集和分析烟气中的CCs,探讨燃烧温度的影响;最后以五种秸秆(水稻、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和五种木柴(落叶松、白杨、白桦、水曲柳、橡胶木)为研究对象,采集和分析在400℃和800℃下燃烧排放的CCs,探讨燃料类型的影响。初步结论如下:(1)生物质和煤的热解(氮气氛围)和燃烧(空气氛围)过程均可划分为干燥、热解或燃烧、炭化或燃烬3个阶段,分别对应燃料质量的轻微失重、快速失重和接近稳定阶段。具体而言,对于室温到900℃范围内(以10℃/min的升温速率),在氮气氛围下,秸秆以150℃和550℃为分界点,三阶段的失重率分别为8%,56%和5%;木柴以200℃和480℃为分界点,三阶段失重分别为9%,65%和9%;烟煤的温度划分点为340℃和600℃,三阶段失重分别为7%,16%和7%。在空气氛围,秸秆的平均温度分界点为220℃和520℃,三阶段失重分别为14%,77%和2%;木柴的温度划分点为200℃和500℃,对应失重率为9%,89%和1%;烟煤的温度划分点为300℃和650℃,三阶段失重率为8%,84%和0。造成燃料之间热解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在组成的热稳定性不同(如侧链断裂、重排及环化等),可以帮助解释民用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生成排放机理。(2)燃烧温度显着影响各燃料的CCs排放特征。在7个起始温度下,各燃料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EFCCs)呈单峰态势,但峰值温度点不同。徐州煤最大值(548.0 mg/kg,500℃)是最小值(73.4 mg/kg,900℃)的7.5倍;灵武煤最大值(678.2±111.4 mg/kg,600℃)是最小值(173.0 mg/kg,900℃)的3.9倍。水稻秆最大值(2332.7 mg/kg,400℃)是最小值(133.2±3.6 mg/kg,800℃)的17.5倍;落叶松最大值(932.2 mg/kg,500℃)是最小值(278.8 mg/kg,900℃)的3.3倍。结合校正燃烧效率(MCE)进行解释。燃料在低温(300~600℃)条件是以不完全燃烧为主(MCE<0.9),在高温(700~900℃)则是以完全燃烧为主(MCE>0.9)。徐州煤在低温和高温下的EFCCs分别为499.0±62.2 mg/kg与106.9±29.1mg/kg;灵武煤则分别为518.2±106.7 mg/kg与213.6±54.2 mg/kg。水稻秸秆在低温和高温下的EFCCs分别为1887.5±448.8 mg/kg与421.2±426.9 mg/kg,落叶松则分别为718.8±210.1 mg/kg与422.1±158.2 mg/kg。CCs的排放主要发生在燃烧效率低的焖烧(不完全燃烧)阶段。(3)燃料类型对CCs排放特征也有重要影响。徐州煤和灵武煤的EFCCs分别为303.0±277.2 mg/kg和365.9±215.3 mg/kg;水稻秆和落叶松分别为1154.4±1036.8 mg/kg和570.5±209.8 mg/kg。生物质的平均EFCCs(862.4±412.9 mg/kg)是烟煤(334.4±44.5 mg/kg)的2.8倍。组成方面,生物质的甲醛EFs(195.0±94.2 mg/kg)是煤(69.4±7.8 mg/kg)的2.9倍,乙醛(349.7±360.9 mg/kg)是煤(96.1±19.6 mg/kg)的3.6倍,丙酮(79.2±30.3 mg/kg)与煤相当(82.6±11.3mg/kg),芳香醛(87.1±13.5 mg/kg)是煤(25.3±3.4 mg/kg)的3.4倍。综合比较10种生物质的排放特征:秸秆的EFCCs(1622.6±406.3 mg/kg)略高于木柴(1576.9±868.5 mg/kg),甲醛、乙醛和丙酮的占比在各燃料的CCs中均超过60%。(4)对性质较为特殊的芳香醛进行讨论。燃煤排放的芳香醛主要来自3个方面,分别是煤中含有的芳香醛的直接挥发、煤加热过程中的芳香族化合物受热分解与氧化、自由基反应(热缩聚反应)。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对芳香醛的贡献各有特点,其中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在热解产生的乙醛缩聚形成4碳碎片,并与烯醛中间产物环化,可形成芳香醛;木质素在300~530℃时贡献的芳香醛主要来自木质素结构的直接裂解,530℃后苯环的开环断裂与小分子碎片的环化,共同影响着芳香醛排放因子的动态变化。

朱皛玄[7](2019)在《基于传感器的深圳市臭氧及前体物污染特征及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发展,臭氧前体物(VOC和NOx)由于工业活动和机动车辆的排放迅速增加,在珠三角区域,臭氧已然超越颗粒物成为大气首要污染物。臭氧、NOx和VOC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呈非线性,了解臭氧形成过程的控制因素对于理解区域光化学以及应用成本有效的控制策略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采用廉价传感器和GC-MS法测定深圳市三个不同污染特征区域的臭氧、NOx和VOC。分析实际大气样品中臭氧与其前体物的相关性,并基于EKMA曲线分析臭氧的敏感性,评价臭氧前体物减排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论如下:通过表征臭氧、NO2和NO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的浓度响应,开发出最佳的校正算法。进校准行后的传感器满足数据质量目标(DQO)的不确定度,相关系数为0.9,平均误差小于10 ppb,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臭氧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城、西丽和龙华臭氧8小时最大值最高浓度出现在8月分别为75 ppb、96 ppb和116 ppb,NOx在4月到达最大浓度分别34 ppb、39 ppb、40 ppb,4月的VOC浓度最高9 ppb、16 ppb和22 ppb。臭氧浓度日变化规律在下午到达最大值,呈明显的单峰形态,而NOx的日变化特征呈双峰的特征,在早晨和傍晚出现最大值。臭氧与NOx、VOC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负相关,就VOC来说,在数量上烷烃和芳香烃占了89%,但芳香烃和烯烃对臭氧污染贡献更大为95%。NO2/NO的比值表现为单峰型分布,但峰值比臭氧浓度的峰值出现的晚1-2小时。臭氧与其前体之间符合对数关系,VOC每减少1 ppb使臭氧增加26%,NOx每减少1 ppb使臭氧增加7%,再现了光化学反应进程。通过光化学指示剂的比值,判断臭氧生成的敏感性区域处于VOC控制区。基于实测数据的臭氧等浓度曲线比经典EKMA曲线更好的表现了臭氧与其前体物高分辨率的浓度变化关系,但都反映了三个采样点均处于VOC控制区。对于臭氧前体物消减方案来说,VOC和NOx以3:1消减效果最好,当VOC消减90%、NOx消减30%时,大学城采样点臭氧浓度减少13 ppb(-24%),西丽减少18 ppb(-21%),龙华减少27 ppb(-28%)。单独消减VOC总量有助于减少臭氧浓度3-4 ppb,而因为处于VOC控制区,所以当NOx单独消减时可能会使臭氧浓度水平略微增加1-2 ppb。

杨振[8](2019)在《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羰基化合物在大气中广泛存在,是对流层大气环境中光化学反应的重要参与者,对大气中自由基的含量有重要影响,并且对人类健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华中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染情况不容忽视,而在华中区域关于羰基化合物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华中区域设置了典型城区(ZY)、郊区(JX)和背景(JS)三个站点。使用醛类采样器采集大气环境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共检测了13种醛酮类化合物,分析了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在ZY、JX和JS站点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ZY和JX站点的甲醛浓度进行了源解析,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了传输对JS站点大气羰基化合物的影响。希望此研究为华中地区羰基化合物和臭氧的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研究基础。研究表明,总羰基化合物浓度ZY(21.98±8.60μg/m3)>JX(17.42±8.34μg/m3)>JS(13.50±6.60μg/m3),甲醛、乙醛和丙酮是三种浓度最高的羰基化合物。三个站点季节变化趋势相似,甲醛浓度夏季高、冬季低,乙醛和丙酮浓度变化趋势与甲醛相反。日变化表明,夏季甲醛变化趋势明显,9:00-11:00浓度高而12:00-14:00浓度降低;ZY和JX站点乙醛和丙酮在冬季变化趋势明显,9:00-11:00和19:00-21:00浓度较高,而12:00-16:00浓度较低。浓度比值分析和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ZY、JX和JS站点较高的C1/C2和C2/C3比值以及羰基化合物与O3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了自然来源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光化学反应可能是夏季羰基化合物重要的源。对于ZY站点和JX站点,冬季较低的C1/C2和C2/C3的比值以及羰基化合物与CO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人为源排放是羰基化合物主要的源;而对于JS站点,冬季较低的C1/C2和C2/C3比值以及甲醛和乙醛与CO和NO2较好的相关性则表明气团传输对JS站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ZY和JX站点夏季和冬季甲醛来源分析表明,冬季一次源的贡献最高,对ZY和JX站点大气中甲醛浓度的贡献分别为73.5%和58.6%;夏季二次源的贡献最高,对ZY和JX站点大气甲醛浓度的贡献分别为67.2%和47.4%。运用HYSPLIT模型研究气团传输对JS站点的影响表明,冬季来源于西南方向传输到JS的气团对甲醛和乙醛的浓度影响较大,而来源于东南方向的气团对丙酮的浓度影响较大;夏季东南方向来源于内陆的气团中羰基化合物的浓度较高;在春季和秋季,不同方向气团运输对JS站点羰基化合物的影响基本相同。

龚道程[9](2019)在《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关键前体物,在大气化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大气VOCs源汇机制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复合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对高人为源及高自然源排放交互作用影响下VOCs源汇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针对该科学问题本研究率先以华南大气光化学反应活跃区周边的南岭高山森林这一生态敏感区为研究场所,选取干湿季代表月份(7~11月)连续五年(2014~2018年)开展大气化学野外综合观测实验,采用online-GC-MS/FID、PTR-MS、DOAS、Tenax TA+TD-GC-MS等多种在线和离线技术手段对包括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及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在内的多种VOCs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观测分析研究。运用大气化学反应模型模拟和参数化法估算等多种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南岭高山森林大气VOCs的浓度、组成、活性、变化及来源,阐述了典型人为源VOCs的区域传输及光化学老化特征,并重点探究了典型BVOCs的大气氧化过程和典型OVOCs的生成转化机制。本研究旨在加深对华南高山森林地区大气VOCs源汇机制的全面认识,并首次探讨了天然源与人为源大气交互作用影响下VOCs转化的“放大机制”,对未来研究森林与城市的互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南岭高山森林大气VOCs中OVOCs的占比(54.5%)最高,其次为烷烃(14.7%)、BVOCs(13.0%)、卤代烃(8.1%)、烯烃(7.4%)、芳香烃(2.3%)。BVOCs和OVOCs在湿季(7~9月)的浓度普遍高于干季(10~11月),而芳香烃和卤代烃的浓度则是干季更高。与国内外高山森林区域相比,典型BVOC如异戊二烯(189±130 pptv)、α-蒎烯(168±115pptv)和典型芳香烃如苯(144±21 pptv)、甲苯(205±36 pptv)的浓度显着偏低,而主要氧化产物如甲醇(3763±788 pptv)、甲醛(1884±356 pptv)和丙酮(1247±150 pptv)的浓度则偏高。以上结果说明南岭大气VOCs的转化程度较高。2)采用基于MCM的箱式大气化学模型(PBM-MCM)对2016年7~8月南岭点位大气的氧化能力进行了模拟,发现O3(53.5±1.3 ppbv)和大气自由基(白天?OH和夜晚?NO3的浓度分别为7.3±0.5×106、6.0±0.5×108 molecules cm-3)的浓度均显着高于全球其他森林区域,与珠三角背景区的水平较为接近。作为PBM-MCM的补充,运用基于苯系物光化学老化的参数化方法对9:00~15:00时段的区域大气氧化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区域尺度的?OH浓度(19.7±2.3×106molecules cm-3)显着高于PBM-MCM模拟的点位尺度的?OH浓度(11.7±0.4×106 molecules cm-3)。以上结果表明,可能受珠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南岭的大气氧化性被明显增强。3)对异戊二烯及其氧化中间产物甲基乙烯基酮(MVK)和甲基丙烯醛(MACR)的分析表明,尽管南岭分布有大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高异戊二烯排放植被,但本研究在植物排放最旺盛的季节所观测到的白天异戊二烯浓度(377±46 pptv)显着低于国内外同类型高山森林区域,而氧化产物与反应物的比值(1.9±0.5)却偏高。对异戊二烯的大气反应时间(0.27 h)和初始浓度(1213±108 pptv)的进一步计算表明,异戊二烯在区域高氧化性大气条件下发生了迅速和彻底地转化。以上结果表明,南岭森林强大气氧化性正导致森林排放的异戊二烯被快速彻底地氧化,亦使得大气中观测到的异戊二烯浓度异常偏低。4)为进一步验证城市地区的人为源排放对南岭大气VOCs氧化的影响,对2016年7~11月VOCs的重要氧化中间产物乙二醛(Gly)和甲基乙二醛(Mgly)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岭大气中的Gly(509±31 pptv)和Mgly浓度(340±32 pptv)及二者的比值(Gly/Mgly=1.8±0.2)均显着高于国内外森林区域的水平。基于前体物的理论计算发现本地光化学氧化生成可以解释~67%的Mgly和~9%的Gly观测值,表明南岭大气中的Gly可能受到了强的区域传输影响。对观测期间不同方向气团的分析表明,来自华东的天然源排放和珠三角的苯系物排放对南岭大气Gly和Mgly的生成具有较大的贡献。结合生物质燃烧示踪物氯甲烷和MODIS火点图的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干季华中华北的生物质燃烧排放对南岭Gly和Mgly的浓度也有重要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强的区域大气氧化能力和来自城市地区的人为源排放可能对南岭大气VOCs的转化存在较严重的扰动作用。5)另外,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华南高山森林大气中典型氯氟烃CFC-11(332±13 pptv)的浓度明显高于东亚背景值(235±1 pptv)和全球本底值(230±1 pptv)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染时段CFC-11与人为源标志物一氧化碳和苯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基于PSCF的潜在来源分析表明,南岭大气中高浓度的CFC-11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南部、中部以及越南和缅甸等欠发达区域,而来自珠三角等发达区域的贡献较小。以上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管可能是近年来东亚CFC-11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得到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核心项目SPARC的高度关注,对于精准管控我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提高我国履行国际环境责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郑玄[10](2019)在《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醛酮类化合物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大气光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也是生成自由基、臭氧和过氧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同时,它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主要目的是为人们合理评估醛酮类化合物的环境和健康效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探索醛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控制策略。本文研究了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以及公共交通车(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内和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并评估了人体暴露风险。另外,总结分析了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参照US EPA-TO11标准方法,长沙市城区采样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7月,公共交通车内和道路旁以及雨水采样时间为2017年7月和12月、2018年5月。本研究检测到的主要醛酮类化合物为甲醛、乙醛、丙酮、丙醛和甲基丙烯醛(MACR),它们的平均质量浓度在春季分别为6.57、3.29、3.66、0.67和0.54 μg/m3,夏季分别为14.09、8.28、9.02、1.28 和 0.6 μg/m3,秋季分别为 9.24、5.48、8.62、0.73 和 0.62 μg/m3,冬季分别为5.88、4.84、7.84、0.87和0.26 μg/m3。大部分醛酮类化合物在中午浓度较高,表明光化学反应在醛酮类化合物的日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夏季的甲醛/乙醛(C1/C2)平均比值为2.1,高于另外三个季节(1.33~2.03),夏季光照强烈表明光化学反应对于提高C1/C2值具有积极作用。乙醛/丙醛(C2/C3)的比值在冬季和春季分别为6.47和5.76,要低于夏季(8.76)和秋季(9.51)的平均值,表明人为因素是春季和冬季醛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来源。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本研究道路旁的甲醛、乙醛和丙酮的浓度均高于居民区,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浓度主要受机动车尾气影响。对四种动力类型的公交车(燃油、燃气、油电混合和纯电动)进行研究对比,燃气、油电混合和纯电动公交车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高于燃油公交车和车外大气,因为新能源公交车大部分为新车,车内醛酮浓度受装饰材料等影响较大。地铁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受客流量影响很大,因为乘客身上的香水和化妆品含有丙酮。居民甲醛的HQ值、交通警察甲醛和乙醛的HQ值均大于1,表明长沙市甲醛对人体健康有显着风险,除此之外交通警察长期暴露在乙醛的高浓度环境中也会存在健康风险。终身致癌风险值均超过了 1E-06,表示长期处于此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会有较大影响。大气温度和醛酮类化合物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降雨后大气醛酮的浓度明显降低,说明湿沉降是大气醛酮污染物去除的重要途径。植物产生的异戊二烯对甲醛的贡献率为4.8%~39.1%。

二、广州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思路
    1.3 主要工作量
        1.3.1 样品采集
        1.3.2 实验室分析
第2章 有机气溶胶的研究现状
    2.1 大气有机气溶胶
        2.1.1 大气碳质气溶胶概述
        2.1.2 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和化学组成
        2.1.3 有机气溶胶的气候和健康效应
        2.1.4 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技术
        2.1.5 有机气溶胶化学组成的表征手段
    2.2 大气棕色碳
        2.2.1 大气棕色碳及其光吸收特性
        2.2.2 大气棕色碳的来源
        2.2.3 大气棕色碳的化学组成
        2.2.4 环境因素对棕色碳吸光性的影响
        2.2.5 大气棕色碳的测量方法及研究现状
第3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不同极性组分的来源、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化学成分和吸光分析
        3.2.4 碳同位素测定
        3.2.5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极性组分的碳含量及其吸光贡献
        3.3.2 主要棕色碳组分的来源
        3.3.3 类腐殖质、中和低极性组分的分子组成特征
        3.3.4 分子组成与吸光性的关联
        3.3.5 生物质燃烧对棕色碳分子组成和吸光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PM_(2.5)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及其对棕色碳的贡献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4.2.2 碳含量测定与吸光测定
        4.2.3 水溶性离子和有机分子标志物测定
        4.2.4 同位素测定
        4.2.5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运行
        4.2.6 后向轨迹和火点图获取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溶解性有机物及其吸光性的季节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
        4.3.3 棕色碳的来源及其相对贡献
        4.3.4 使用~(210)Pb和 ~7Be表征棕色碳传输
        4.3.5 基于~(210)Pb评估大气传输对棕色碳的贡献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吸光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实验与数据分析
        5.2.1 在线数据分析
        5.2.2 化学成分分析
        5.2.3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广州PM_(2.5)中可溶性有机物的分子组成
        5.3.2 表观分子特征与吸光性的关联
        5.3.3 棕色碳吸光的分子关联
        5.3.4 棕色碳分子组成与气象参数和化学示踪物的关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M_(2.5)中含氮有机物的组成、分布和来源
    6.1 前言
    6.2 实验与数据分析
        6.2.1 化学成分分析在线数据的获取
        6.2.2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分析与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含氮有机组分的分子组成
        6.3.2 与源和气溶胶样品的比较
        6.3.3 含氮化合物分子分布模式与环境变量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论文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论文不足之处以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西安市典型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VOCs的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见空气污染物研究
        1.2.2 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特征
        1.2.3 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西安市典型道路环境污染物观测
    2.1 西安市概况
    2.2 样品采集
        2.2.1 西安市典型路域污染物采样时间与地点
        2.2.2 仪器设备
    2.3 质量保证与控制(QA/QC)
第三章 西安市典型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
    3.1 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
    3.2 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周变化特征
    3.3 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
    3.4 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路域VOCs浓度特征及O_3和SOA生成潜势
    4.1 典型路域VOCs成分谱
        4.1.1 北大街路域VOCs浓度特征
        4.1.2 西三环路域VOCs浓度特征
        4.1.3 VOCs浓度特征比值和相关性
    4.2 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和O_3生成潜势
        4.2.1 VOCs的光化学反应活性
        4.2.2 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
    4.3 VOCs的 SOA生成潜势
    4.4 与其他城市对比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基于多年观测结果的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简介
    1.3 国内外大气羰基化合物研究进展
        1.3.1 羰基化合物监测的发展
        1.3.2 不同区域羰基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和组分特征
        1.3.3 羰基化合物对大气化学的影响
        1.3.4 健康风险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样品采集分析和研究方法
    2.1 采样点位介绍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2.3 样品分析
    2.4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2.5 数据处理
        2.5.1 诊断比值分析
        2.5.2 相关性分析
        2.5.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5.4 主成分分析
        2.5.5 反应活性方法
        2.5.6 健康风险评估
第三章 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的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
    3.1 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
    3.2 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季节变化
    3.3 比值分析
    3.4 相关性分析
    3.5 主成分分析
    3.6 甲醛来源解析
第四章 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
    4.1 OH自由基的消耗速率
    4.2 丙烯当量浓度(Prop-Equiv)
    4.3 臭氧生成潜势(OFP)
第五章 健康风险评估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典型芳香类VOCs光氧化形成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化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烟雾箱研究实验进展
        1.2.2 臭氧生成与NO_x和VOCs的关系
        1.2.3 大气气溶胶形成与VOCs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仪器装置介绍
    2.1 引言
    2.2 烟雾箱介绍
        2.2.1 单反应器烟雾箱
        2.2.2 双反应器烟雾箱
    2.3 质子转移反应-飞行时间质谱仪
        2.3.1 质子传递反应器离子源
        2.3.2 飞行时间质谱
    2.4 扫描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谱仪
        2.4.1 气溶胶静电分级器
        2.4.2 凝结核计数器
        2.4.3 恒流雾化气溶胶发生器
    2.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6 低压撞击采样器
    2.7 离子色谱
    2.8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2.9 大气常规气体各组分检测仪
第三章 三个典型功能区的VOCs时空分布特征和臭氧生成潜势
    3.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方法
        3.2.1 采样点简介
        3.2.2 采样和分析方法
        3.2.3 臭氧生成潜势计算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功能区的VOCs长期观测
        3.3.2 VOCs日变化
        3.3.3 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双反应器烟雾箱表征及其在不同芳香烃光化学降解机理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4.1 双反应器烟雾箱的初步表征和应用
        4.1.1 实验装置和分析方法
        4.1.2 结果讨论
        4.1.3 小结
    4.2 不同芳香烃光氧化降解均相模拟实验
        4.2.1 研究背景
        4.2.2 实验部分
        4.2.3 结果与讨论
        4.2.4 结论
第五章 典型苯系物非均相形成SOA和O_3的可行性研究
    5.1 苯非均相形成SOA和O_3的可行性研究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方法
        5.1.3 结果与讨论
        5.1.4 小结
    5.2 123-三甲苯非均相形成SOA和O_3的可行性研究
        5.2.1 研究背景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与讨论
        5.2.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5)济南市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的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及缩写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
        1.2.2 机动车尾气有机胺污染
        1.2.3 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
    1.3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车辆
    2.2 实验路线和站点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方法
    2.5 采样和测量
        2.5.1 成分分析
第三章 济南市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特征
    3.1 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的浓度特征
    3.2 运行工况对尾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3.3 车型大小对尾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3.4 燃料类型对尾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3.5 排放标准对尾气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济南市机动车尾气中细粒子有机胺的排放特征
    4.1 排放因子的计算
    4.2 细粒子有机胺的排放浓度
    4.3 细粒子有机胺基于行驶里程的排放因子
        4.3.1 不同类型的机动车的排放因子
        4.3.2 不同燃料类型的机动车的排放因子
        4.3.3 不同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的排放因子
        4.3.4 有机胺与氮氧化物的相关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南市受交通源影响的环境空气VOCs的污染特征
    5.1 采样期间空气污染状况
    5.2 VOCs的日变化特征
    5.3 城市站和路边站VOCs的污染特征
        5.3.1 浓度水平
        5.3.2 组分与比例
    5.4 城市站和路边站VOCs的大气反应活性
        5.4.1 大气反应活性
        5.4.2 关键活性物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羰基化合物概况
        1.2.1 羰基化合物
        1.2.2 羰基化合物的危害
        1.2.3 羰基化合物的来源
    1.3 民用煤燃烧排放的羰基化合物研究背景
        1.3.1 煤燃烧研究背景
        1.3.2 煤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的研究现状
    1.4 民用生物质燃烧排放的羰基化合物研究背景
        1.4.1 生物质燃烧研究背景
        1.4.2 生物质燃烧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的研究现状
    1.5 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形成机理研究现状
        1.5.1 燃煤过程
        1.5.2 生物质燃烧过程
    1.6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8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采样方法与装置
        2.2.1 采样方法
        2.2.2 采样管的制备
        2.2.3 采样设备
    2.3 燃料的选择与处理
        2.3.1 燃料的选择
        2.3.2 燃料的处理
    2.4 燃烧烟气样品的采集
        2.4.1 燃烧-稀释-采样系统
        2.4.2 燃烧实验设置
        2.4.3 测量过程
    2.5 羰基化合物样品分析
        2.5.1 采样管的处理
        2.5.2 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
        2.5.3 标准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2.6 数据处理
        2.6.1 羰基化合物的排放因子计算
        2.6.2 校正燃烧效率的计算
        2.6.3 臭氧生成潜势的计算
    2.7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第三章 燃料的热解特性
    3.1 研究背景
    3.2 燃料热重实验分析
    3.3 氮气氛围下的燃料热解特性
        3.3.1 烟煤在氮气氛围的热解特性
        3.3.2 生物质在氮气氛围的热解特性
        3.3.3 氮气氛围的煤与生物质热解特性对比
    3.4 空气氛围下的燃料热解特性
        3.4.1 空气氛围的煤热解特性
        3.4.2 空气氛围的生物质热解特性
        3.4.3 空气氛围的煤与生物质热解特性对比
    3.5 两种氛围下的热解特性对比
        3.5.1 热解曲线对比
        3.5.2 热解阶段对比
    3.6 其它生物质的热解特性探究
        3.6.1 秸秆的热解特性
        3.6.2 木柴的热解特性
        3.6.3 生物质热解特性对于民用燃烧的重新解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温度对固体燃料燃烧排放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4.1 研究背景
    4.2 温度对煤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及组分的影响
        4.2.1 煤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
        4.2.2 煤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组分的排放特征
        4.2.3 煤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的主要物种排放特征
    4.3 温度对生物质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及组分的影响
        4.3.1 生物质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
        4.3.2 生物质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组分的排放特征
        4.3.3 生物质在不同温度燃烧的羰基化合物的主要物种排放特征
    4.4 校正燃烧效率对羰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
        4.4.1 校正燃烧效率
        4.4.2 校正燃烧效率对羰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
    4.5 臭氧生成潜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燃料类型对民用燃烧排放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5.1 研究背景
    5.2 煤种对羰基化合物排放及各组分的影响
        5.2.1 煤种对羰基化合物排放
        5.2.2 煤种对羰基化合物各组分的影响
    5.3 生物质对羰基化合物排放及各组分的影响
        5.3.1 生物质对羰基化合物排放
        5.3.2 生物质对羰基化合物各组分排放的影响
    5.4 煤与生物质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物质燃烧排放羰基化合物的特征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生物质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
        6.2.1 总羰基化合物排放因子
        6.2.2 醛类和酮类化合物的分布
        6.2.3 主要羰基化合物的分布
    6.3 燃料类型对羰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
        6.3.1 温度对不同燃料的羰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
        6.3.2 秸秆和木柴排放的羰基化合物
        6.3.3 生物质燃烧的综合评价
    6.4 生物质性质对羰基化合物排放的影响
        6.4.1 挥发分的影响
        6.4.2 含水率的影响
        6.4.3 固定碳的影响
    6.5 臭氧生成潜势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用燃烧的羰基化合物生成机理初步探究
    7.1 研究背景
    7.2 煤燃烧
        7.2.1 燃煤过程的芳香醛排放特征
        7.2.2 煤的芳香醛形成机理
    7.3 生物质燃烧
        7.3.1 生物质的芳香醛排放特征
        7.3.2 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芳香醛排放特征
        7.3.3 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热解过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7)基于传感器的深圳市臭氧及前体物污染特征及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臭氧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2 基于空气质量模型的臭氧研究现状
        1.2.3 臭氧敏感性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采样点的选择及采样时间
    2.3 传感器实验装置
        2.3.1 传感器通信路径的建立
        2.3.2 Python编程
        2.3.3 传感器校准实验
    2.4 VOC采集
        2.4.1 仪器设备
        2.4.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4.3 标准溶液的制备
        2.4.4 热脱附仪参考条件
        2.4.5 色谱质谱参考条件
第3章 传感器性能评价与校准
    3.1 实验室传感器的性能评价与校准
        3.1.1 传感器性能评价
        3.1.2 传感器校准
    3.2 现场校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体物对臭氧生成的影响研究
    4.1 污染物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4.1.1 臭氧污染特征分析
        4.1.2 NO_x污染特征
        4.1.3 VOC污染特征
    4.2 臭氧与NO_x、VOC相关性分析
        4.2.1 臭氧、NO_x、VOC日变化
        4.2.2 VOC对臭氧生成影响
        4.2.3 NO_x对臭氧生成的影响
    4.3 臭氧及其前体物敏感性分析
        4.3.1 周末效应
        4.3.2 臭氧及其前体物拟合
        4.3.3 光化学指示剂比值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臭氧污染现状前体物减排效果预估
    5.1 模型模拟效果评估
    5.2 臭氧等浓度曲线绘制
        5.2.1 基于实测数据绘制EKMA曲线
        5.2.2 基于OZIPR模拟的EKMA曲线
    5.3 臭氧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5.3.1 NO_x单独消减
        5.3.2 VOC单独消减
        5.3.3 NO_x与 VOC协同消减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大气羰基化合物概述
    1.2 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源与汇
        1.2.1 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源
        1.2.2 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汇
    1.3 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测量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
    2.1 采样点的概况及布设
        2.1.1 采样区域的概况
        2.1.2 采样点的布设
        2.1.3 采样期间气象条件
    2.2 样品采集方案
        2.2.1 样品采样仪器
        2.2.2 样品采样方法
        2.2.3 气态污染物
    2.3 样品分析方法
    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3.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
    3.1 华中地区气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3.1.1 气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
        3.1.2 气态污染物的季节变化
        3.1.3 气态污染物的日变化
    3.2 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
        3.2.1 城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
        3.2.2 郊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
        3.2.3 背景站大气羰基化合物浓度水平
        3.2.4 不同地区浓度水平对比
    3.3 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的季节变化
        3.3.1 城区大气羰基化合物季节变化
        3.3.2 郊区大气羰基化合物季节变化
        3.3.3 背景地区羰基化合物季节变化
    3.4 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日变化
        3.4.1 城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日变化
        3.4.2 郊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日变化
        3.4.3 背景站点大气羰基化合物日变化
    3.5 本章小结
4.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来源解析
    4.1 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比值
        4.1.1 城区站点羰基化合物浓度比值
        4.1.2 郊区站点羰基化合物浓度比值
        4.1.3 背景站点羰基化合物浓度比值
    4.2 羰基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4.2.1 城区站点羰基化合物相关性分析
        4.2.2 郊区站点羰基化合物相关性分析
        4.2.3 背景地区羰基化合物相关性分析
    4.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醛来源
        4.3.1 城区和郊区站点甲醛的来源分析
        4.3.2 城区站点和郊区站点甲醛来源比较
    4.4 传输对背景站点的影响
        4.4.1 HYSPLIT软件简介
        4.4.2 大气传输对背景站点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VOCs概述
        1.2.2 VOCs的源汇机制及其量化方法
        1.2.3 国内外高山森林大气VOCs研究进展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
    1.3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观测实验概述
        2.1.1 观测站点
        2.1.2 历年观测总览
    2.2 观测仪器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2.2.1 VOCs的测量
        2.2.2 常规参数的测量
    2.3 VOCS来源解析方法
        2.3.1 特征化合物比值法
        2.3.2 条件概率函数法
        2.3.3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
        2.3.4 潜在源贡献法
    2.4 基于MCM的箱式模型
    2.5 其他研究方法
        2.5.1 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
        2.5.2 长寿命VOCs的背景浓度筛分
        2.5.3 大气边界层与自由对流层划分
        2.5.4 气团后向轨迹分析
第三章 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1 VOCS的总体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1.1 总体组成特征
        3.1.2 总体活性特征
        3.1.3 总体变化特征
    3.2 A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2.1 烷烃和烯烃
        3.2.2 芳香烃
        3.2.3 卤代烃
    3.3 B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3.1 BVOCs的总体概况
        3.3.2 BVOCs的组成特征
        3.3.3 BVOCs的活性特征
        3.3.4 BVOCs的变化特征
    3.4 O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4.1 OVOCs的组成特征
        3.4.2 OVOCs的活性特征
        3.4.3 OVOCs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AVOCs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1 BTEX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1.1 研究背景
        4.1.2 BTEX的浓度水平
        4.1.3 BTEX的变化特征
        4.1.4 BTEX的来源
    4.2 CFC-11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2.1 研究背景
        4.2.2 CFC-11的浓度水平
        4.2.3 CFC-11的变化特征
        4.2.4 CFC-11的来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BVOCs的大气氧化过程与转化特征
    5.1 异戊二烯的大气氧化过程与转化特征
        5.1.1 研究背景
        5.1.2 异戊二烯及其初级氧化产物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5.1.3 异戊二烯与其初级氧化产物的关系
        5.1.4 异戊二烯初始浓度的估算
    5.2 大气氧化能力对异戊二烯转化的影响
        5.2.1 日间OH自由基的影响
        5.2.2 夜间NO_3自由基的影响
        5.2.3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5.2.4 异戊二烯的大气反应时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OVOCs的生成与转化机制
    6.1 二羰基化合物
        6.1.1 研究背景
        6.1.2 观测期间气象条件分析
        6.1.3 二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6.1.4 二羰基化合物的原位生成和转化机制
        6.1.5 区域传输的影响
    6.2 甲醛
        6.2.1 研究背景
        6.2.2 甲醛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6.2.3 甲醛的二次生成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贡献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作者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10)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醛酮类化合物的源和汇
    1.3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变化特征
    1.4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1.4.1 城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1.4.2 室内醛酮类化合物污染研究
        1.4.3 风险评估
    1.5 大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1.6 论文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2.1 试剂和仪器
    2.2 采样柱的制作
        2.2.1 2,4-二硝基苯肼的重结晶
        2.2.2 涂敷采样柱
    2.3 采样方法
    2.4 色谱工作条件优化
    2.5 分析方法的评价
第三章 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变化特征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采样地点
        3.2.2 采样和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季节浓度变化
        3.3.2 甲醛/乙醛(C1/C2)和乙醛/丙醛(C2/C3)比值
        3.3.3 主要醛酮类化合物的相关性分析
        3.3.4 光化学反应和臭氧形成潜力
        3.3.5 与其他城市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道路旁及公共交通车内醛酮类污染水平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
        4.2.1 采样设计
        4.2.2 醛酮类化合物的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公共交通车内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
        4.3.2 道路旁醛酮类化合物浓度水平
    4.4 个人暴露和风险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醛酮类化合物浓度频度分析
        5.3.2 大气温度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5.3.3 湿沉降对醛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影响
        5.3.4 异戊二烯对大气中甲醛的贡献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四、广州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碳来源与大气过程对有机气溶胶分子组成和吸光特性影响的研究[D]. 姜鸿兴.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西安市典型路域空气污染物浓度特征及VOCs的臭氧和二次气溶胶生成潜势[D]. 宋莉. 长安大学, 2021
  • [3]基于多年观测结果的太原市大气羰基化合物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D]. 刘泽乾. 太原科技大学, 2021
  • [4]典型芳香类VOCs光氧化形成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化学机制研究[D]. 罗灏.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济南市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的排放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特征研究[D]. 李娟. 山东大学, 2020(11)
  • [6]民用固体燃料燃烧的羰基化合物排放特征研究[D]. 路飞. 上海大学, 2020(02)
  • [7]基于传感器的深圳市臭氧及前体物污染特征及关系研究[D]. 朱皛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8]华中地区大气羰基化合物污染特征研究[D]. 杨振. 武汉大学, 2019(06)
  • [9]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D]. 龚道程. 暨南大学, 2019
  • [10]长沙市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研究[D]. 郑玄.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广州市路边空气中羰基污染物浓度及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