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与鉴别诊断

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与鉴别诊断

一、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璞,李肖,罗薛峰,黄志寅,唐承薇[1](2013)在《左侧门静脉高压对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慢性胰腺炎(CP)中左侧门静脉高压(LSPH)的发生率及其他CP病变的伴随情况,探讨LSPH对C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至少接受过2种影像学检查的CP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资料,分析其病理检查异常检出情况、影像学检查异常检出情况、各种CP病变中LSPH的伴发率。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25例CP患者中,29.6%(37/125)接受过3种或3种以上的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中胰腺钙化和(或)结石、胰管异常、胰腺形态异常、胰腺占位性病变、LSPH的检出率分别为58.4%(73/125)、60.8%(76/125)、35.2%(44/125)、48.8%(61/125)、24.8%(31/125),其影像学检查敏感度分别为68.5%(50/73)、96.1%(73/76)、95.5%(42/44)、95.1%(58/61)、90.3%(28/31)。胰腺钙化和(或)结石、胰管异常在病理检查中的检出率高于其余几种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764和37.932,P均<0.01)。胰腺钙化和(或)结石的影像学检查敏感度低于其余几种病变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526,P<0.01)。125例CP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共检出223项胰腺实质病变,其中检出0、1、2、3、4种病变者分别占5.6%(7/125)、40.0%(50/125)、28.8%(36/125)、21.6%(27/125)、4.0%(5/125)。在病理检查示胰腺钙化和(或)结石、胰管异常、胰腺形态异常、胰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中,分别有23.7%(17/73)、20.0%(15/76)、22.6%(10/44)、27.9%(17/61)伴发LS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62,P=0.738)。结论 LSPH或可成为CP影像学诊断的参考依据之一。

周立民[2](2011)在《胰管结石临床治疗分析(附12例报告)》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自2002年1月到2010年1月间接受外科治疗的12例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组患者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疑似病例者或诊断明确需具体确定结石及胰管情况者加做MRCP检查,可经内镜取石者直接行ERCP检查,如合并胰腺肿物加做胰腺增强CT检查。总结外科手术时机,并根据其合并症状、胰管结石的分布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胰管结石治疗方法:①保守治疗给予控制饮食,选择低脂食物,糖尿病者控制血糖,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戒酒,减少刺激胰酶分泌,治疗诱发疾病;②内镜下取石术术前检查提示胰头部主胰管内单发结石,直径0.8厘米,无胰管狭窄,经内镜下网篮成功取石,为预防术后胰管狭窄予留置胰管支架,术后支架自然脱落;③外科术式选择: a.胰管纵行剖开、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Patington术式) ;b.胰尾切除胰腺空肠吻合术(Duval术式);c.胆、胰管空肠双吻合术;d.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术式)。结果外科手术治疗9例,ERCP内镜取石1例,非手术治疗2例。外科手术病例中,行胰管、胆管空肠双吻合1例,胰尾加脾切除、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术1例,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例,胰管切开取石、胰腺空肠侧侧吻合术3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12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缓解,9例外科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明显,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无胰瘘发生。结论联合腹部超声、胰腺CT、MRCP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胰管结石的诊出阳性率。胰腺CT可以对胰头部肿物进行鉴别诊断,并指导手术治疗,MRCP能够更好的观察胰管扩张部位、补充胰腺CT对胰腺钙化的诊断缺点。胰管结石一经诊断,均应积极治疗。根据结石部位及胰管扩张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及术式。具体分为:胰头部无嵌顿、数目少于3枚的患者,行内镜取石术;胰头部合并可疑肿物者,应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体部、尾部胰管结石合并胰管扩张者,行胰管切开取石、内引流术,如合并左侧区域性门脉高压,应联合脾切除;非手术治疗通过控制饮食、抑制胰酶分泌等对症支持治疗,缓解炎症反应,未彻底清除结石,不能做为常规治疗。手术治疗安全可行,最常用的术式是胰管空肠侧侧吻合术。

韩振明[3](2007)在《胰管结石的CT诊断及处理策略》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CT诊断价值及根据影像学特点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对11例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胰管结石的CT分型。结果:11例胰管结石均经CT确诊。结石位于胰头部有6例;2例结石位于胰体部;1例结石位于胰尾部;结石广泛分布于头、体和尾部有2例。结论:CT是确诊胰管结石理想的方法,根据结石的特点选择治疗方法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咏梅,罗天友,吴景全,吕发金,严敏,史斌[4](2003)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探讨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 1991~ 2 0 0 1经手术证实胰管结石病人 18例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1)胰腺结石沿胰管走行伴胰管高度扩张 ,以胰头部最大 ,常呈斑块样 ,周围可分布粟粒样小结石 ;(2 )CT对胰腺结石显示率均为 10 0 % ,且CT可显示胰腺结石引起的并发症。 (3)胰腺结石与胰腺内钙化在病理上是有区别的。结论 :(1)B超应作为胰腺结石首选 ,CT是目前各种影像检查中的最佳方法 ,对确诊和显示胰腺结石的并发症以及设计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 ;(2 )一旦确诊应争取早期手术 ,可延缓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二、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2)胰管结石临床治疗分析(附1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3章 结果
第4章 讨论
    4.1 诊断及鉴别诊断
    4.2 治疗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胰管结石的CT诊断及处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左侧门静脉高压对慢性胰腺炎诊断价值的探讨[J]. 王璞,李肖,罗薛峰,黄志寅,唐承薇. 中华消化杂志, 2013(06)
  • [2]胰管结石临床治疗分析(附12例报告)[D]. 周立民. 吉林大学, 2011(09)
  • [3]胰管结石的CT诊断及处理策略[J]. 韩振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04)
  • [4]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及其鉴别诊断[J]. 李咏梅,罗天友,吴景全,吕发金,严敏,史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3(06)

标签:;  ;  ;  ;  

胰腺结石或钙化的影像学分析与鉴别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