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治经济学中一些重要和难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政治经济学中一些重要和难点问题的思考

一、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学[1](2021)在《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主旨在于提炼自由主义的共识,分析和比较自由主义的三种具体历史形态,用它们来识别历代主流经济学派在意识形态类型上的差异;展示这些意识形态类型在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包括与之对应的政策倾向、理论结构及其特设。这些学派都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辩护者,脱胎于各自时代的历史困境。它们的理论既受相应的自由主义类型的影响,本身又是构成这种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以古典自由主义作为经济哲学基础,喊着"自由放任"的口号,赞美私有财产、自由竞争和有限政府,为资本冲破阻碍其自由发展的封建主义和重商主义而摇旗呐喊。信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派,举着实现"积极自由"的旗帜,力图改革自由资本主义,解决自由巿场内生的贫富悬殊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则力图回归"消极自由",把批判的矛头对准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广泛的干预,倡导最小政府,力主"重塑自由巿场"。这些学派都曾对西方社会的政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有其自身的限度,既因为经济理论与政治实践存在天然的差距,也因为理论自身存在内在缺陷。

程晨[2](2021)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是经济思想史上影响深远的经济学家,他常被看作新古典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局部均衡的静态范式受到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极大推崇。不过,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大量涉及演化、动态范式的思想内容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这些内容虽然受到以均衡理论为框架的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冷落,但其中却包含许多真知灼见,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理解一个真实、复杂的马歇尔的必经之路。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马歇尔凭借他的名言——“经济学的目标(mecca)应当在于经济生物学”,以及《经济学原理》中包含的生物学隐喻,被一些演化经济学家看作是演化经济学的鼻祖,但是,对他的评价大多止于他对生物学和经济学学科融合的推崇,一旦涉及具体的理论内容,往往还是将他的思想与新古典理论的静态性与均衡性相联系,马歇尔也因此招致了对他的“不彻底”的演化思想的非议。对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本身来说,无论是主流经济学的冷落,还是新兴经济学分支的部分解读,都不免是一种从已有框架或理论出发的后视之见或评价。这些评价或许具有启发意义,但是从现有的各个理论框架出发,那些“不重要”或“不正确”的内容恰恰可能是理解真实马歇尔的关键部分。只有立足于他的时代与背景,了解他的问题意识与思想发展,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他的经济体系与理论建构,对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因此,笔者不是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或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体系,而是从马歇尔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出发,考察马歇尔演化认知的思想源泉,从而发掘他的经济演化思想中最重要的问题意识,以及他围绕这一问题所展开的几个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除了《经济学原理》(1890)之外,还包括马歇尔早期与夫人合着的《产业经济学》(1879)、晚期的主要着作《产业与贸易》(1919),另外,本文还重点关注了马歇尔在不同阶段的文章、演讲与通信。这些不同时期的文章或演讲主要包括:《机器》(Ye Machine,1868)、《论工人阶级的未来》(The Future of Working Classes,1873)、《分配与交换》(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1898)、《经济骑士精神的社会可能性》(The Social Possibilities of Economic Chivalry,1907),1875年马歇尔从美国回国后在剑桥大学的演讲“美国产业的一些特征”,1885年担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的就职演说“论经济学现状”等。本文首先从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生物学说、历史主义、人道主义四个方面,考察了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源泉。他与亚当·斯密一样关注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他同约翰·穆勒一样,对当时工人阶级的悲惨生活充满了同情。在剑桥大学浓厚的道德哲学的学术氛围中,他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可能性”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但由于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强烈意愿,他逐渐放弃了精神科学的研究,转而致力于钻研政治经济学。19世纪生物进化学说、有机体论的进展,进一步加深了马歇尔对演化的认识。他用进化概念来说明人的可变性,其重点不是放在人的物种进化上,而是着重于人与其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历史主义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经济过程连续性、动态性的认识。马歇尔逐渐认识到,人类所处的某个时代的经济生活只是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时刻的产物。他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宽泛定义、对经济理论“相对性”的强调、对整体主义的部分认同,以及他所接受的人性演化的观点,都一定程度上来自历史学派的细心分析。马歇尔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幼年学习经历,他所看到的工人阶级的现实状况,以及他面临的激烈的社会矛盾,加上上述来自古典的、道德哲学的、进化论的、历史主义的思想一起,共同形成了贯穿他学术生涯的问题——贫困是否必然。正是现实中的贫困问题使得马歇尔执着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他渴望抛弃古典经济学关于工人阶级未来可能性的悲观结论,他用渐进演化的思想取代了悲观的社会静止论。接着,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展现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第一,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中的人性基础,即他对人本身的可演化性的说明。马歇尔致力于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固定的、外生的人性预设,建立内生的、可演化的人性模型,这是马歇尔经济演化思想的基础与关键所在。贫困是贯穿马歇尔职业生涯的问题,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就是贫困本身,而不是所谓的人性中的某些固定要素。他始终关注“人的能力”的发展,这在他早期的心理学文章中已经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在早期心理学文章“Ye Machine”(1868)中,他构造了一个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人类心智模型,探究了外部环境与机器内部互相作用与演化的过程,以及通过自由教育与道德教育扩展机器力量的可能性。接着,他从早期心理学中的演化人性,转而对经济学中的人性进行思考。他用“正常”这一概念工具来构建经济学中的人性模型,人的“正常”动机与具体的情景(时间、地点、主体)相联系,是随着具体环境而变化的,“正常”结果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人是内生于经济变化过程之中的,人的可演化、可发展的前提便是,他不可能是所谓的“经济人”或“理性人”,而是“有血有肉”(a man of flesh and blood)的人。第二,马歇尔专注于研究经济演化过程中的报酬递增,并认为人与组织的演化是报酬递增的源泉。他将人类看作是抵抗自然界报酬递减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希望、自由、变化能够给人带来的“活力”,“用进废退”意味着才能可以因使用而得到增加,而人类本身就可以因为喜爱发展才能而发展才能,这促使马歇尔坚信人的发展是经济进步的源泉。马歇尔对劳动力的描述,暗含了人类与自然生物的不同之处,即人类可以为了自身卓越而追求“更高的能力”,拓展新的活动,因此养成一系列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更好的生育观)与优良品质。这种对人的生产效率的强调,构成了一个以追求“更高的才能”为基础的正向反馈机制。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是有机体论对马歇尔影响的集中体现,在组织演化的过程,知识被创造与组织起来,不断在个别企业内外流动,成为新的知识的基础,这是马歇尔对创新积累性的基本观点。更为重要的是,马歇尔还强调了人在组织演化中承担的新责任与新角色,这意味着新能力的发展与新活动的产生。这种能力不仅有组织分工所赋予人类的新角色,还包括企业家创造性的活动,马歇尔认为后者的创造往往能够持续几代地发挥难以估计的价值。他还对包括企业家的骑士精神在内的经济骑士精神进行了强调,体现了马歇尔对经济演化过程中人性与道德发展的追求。第三,基于马歇尔的经济演化的理想目标,以及他认为自然自由的演化过程可能带来的危害,他认为国家行为或政府行动有其必要性。他对社会秩序与政治行动的讨论更像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而不是建构某种政治理论的理论家。马歇尔指出,自由放任学说带来了一味强调残酷竞争的流行意识,既成事实的贫困造成了一种自动的恶性循环,维持效率所需的第三类物质需求(新鲜空气、阳光、自然风光)难以依靠个人实现,因此,在经济演化过程中,国家行为是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改善社会生活方面,政府行动比个人努力更加有效。他主张针对三类不同的人群(社会渣滓、技术性工人、上层中产阶级),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与责任感,以实现阶层的跃升。马歇尔将更高的社会秩序建立在人性与道德的发展之上,他对于经济骑士精神的强调,都来源于这种道德与责任的发展。他指出,社会制度应与人性相适应,它有时可以稍稍超出一些人性,以激发人的更高发展,但这种超出不能太多,否则会导致社会倾覆。总之,他认同穆勒在论社会主义的残篇中的观点,即社会改革家提出的一切计划,不能因其名称而得到区别对待,应该以坦率的态度对它们进行审查,不应预先认为它是荒谬的。最后,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马歇尔思想中的动态、演化的范式进行了说明,这一动态范式源自于马歇尔对经济学中历史与时间的认识。马歇尔的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历史分析的内容,他从未将历史方法排除出经济学研究框架,相反,他认为不存在与历史情境无关的普适性经济理论。围绕真实世界展开的经济学应当欢迎任何有建设性的研究工具。马歇尔对历史方法的认同,本质上是其演化原则的体现。马歇尔对演化问题的思考必然涉及长期问题,他很早就意识到,经济研究中的时间因素是一大难题。他强调要在具体经济问题中,用经济力量的“运作”(社会)时间来界定研究的边界,同时还需考虑时间与经济主体、地点之间的联系。时间是不可逆的、连续的,经济过程也是如此,静态方法虽然可以达到精致而简洁,但是其局限性是致命的,它会使经济学逐渐失去解释力。静态方法只是经济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更高级的、动态的、演化的研究阶段的辅助工具。在日益形式化的现代经济理论所面临的解释性困境中,这些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研究:考察马歇尔经济演化问题的思想来源、他围绕经济演化过程所开展的三个方面的研究,以及一些方法论问题,笔者试图展现与“新古典代表人物”这一形象极为不同的马歇尔思想图景,这种对经济演化的过程与未来的思考,与他对人类本身的演化发展的思考紧密相连,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呈现,但却是全面理解马歇尔思想的关键。

王慧[3](2021)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专业:政治学理论指导教师:马雪松教授20世纪80年代,詹姆斯·马奇与乔罕·欧森从组织理论的立场将长期受到忽视的制度和制度分析带回政治科学的主流议程,大批学者由此汇聚到新制度主义这面旗帜下并开启了新的研究篇章,以至有人开始高呼:“现在我们都是新制度主义者了”!然而,新制度主义的强劲发展一度令置身于制度结构之中的行动者黯然失色,制度被赋予了更多的约束性功能,其本身蕴含的使动意味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此背景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迎来观念转向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加入观念议题的讨论。这一变化对制度分析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表现为各个流派愈益关注观念,更为关键的是,以观念和话语为理论基石的建构制度主义得以兴起。如此一来,新制度主义的观念研究或观念转向议题进入了政治学的中心地带与前沿领域。“观念很重要”似乎已经人尽皆知,但要问观念究竟是什么却又出现聚讼纷纭、人云亦云的局面,所以从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有必要首先为观念这一核心概念确立基本的分析维度。观念是各类行动与社会变革的先导,因而观念一直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课题,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从不同角度论述观念的重要性。就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而言,很多学者为观念的界说付出了努力,综合来看,包含类型、层次、要素、形式在内的观念的划分都可以归纳为观念的结构要素,表示观念孕育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经济基础、制度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具有鲜明的结构性特征。观念无法凭空产生或存续,需要依附于特定的行动者并经由传播观念的话语、叙事、框架等呈现机制才能切实发挥作用。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是贯穿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核心主线。从辩证的立场来看,观念即是制度,制度即是观念。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观念等同于制度的观点。从既定结果来看,某些观念性要素具有制度的属性,从转化过程来看,某些行动者的观念可以转化为实际的制度和政策。观念影响制度的生成、维系和变迁,制度也会影响观念的生成、维系和变迁,但这两条进路又有着本质区别与研究侧重。观念议题回归新制度主义并不是政治科学领域观念与制度相结合的首次尝试,而是有其深刻根植的历史脉络,观念与制度同等重要以及密切互动的观点可上溯至古希腊的政治研究。以观念复归作为切入点并扩大分析视域可以发现,观念研究在政治学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转折时期,对其加以考察有助于理解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前因后果。传统政治学研究中观念与制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旧制度主义虽然部分承袭了此前观念研究的传统,但偏向于对制度和观念予以宏观探讨与静态描述,旧制度主义的局限以及随后大行其道的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理论主导了观念研究的衰落,不过这一时期仍然产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念性成果。观念的复兴发生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仅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分支。聚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转向,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均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加深了对观念的理解,但各个流派的观念转向有其独特性。建构制度主义代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观念维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其与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有着特殊的渊源,这一流派的分析基础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二元性或双重性,不确定性,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建构制度主义仍处于发展过程中,遵循建构逻辑而依次成长起来的观念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修辞制度主义和沟通制度主义均可被视为其内部的取向。理论的变革无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与回应,脱离现实的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和盲目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生观念转向的关键原因在于,既有的制度分析框架无法为某些现实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基于这样的认识,如何看待和理解这种转向可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方面,观念转向促使各个流派加强对话交流与认同意识,缓和了各流派之间的理论张力,随着观念研究的逐渐深化,制度分析的视野得到相应的拓展。另一方面,比较政治研究离不开对规范和价值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意义上立足日常经验反思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带来的深刻启示时,有必要审视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好的观念和好的制度是任何文明社会都应努力追求的目标。结构制约能动,能动生产结构,人类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最终落脚于行动者。如何更好地建构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使由行动者建构的制度更好地发挥约束和使能作用,是一项需要加以认真和审慎探索的课题。

张楚[4](2021)在《论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唯物史观建构的前提性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田兆臣[5](2021)在《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产物,也是推动人类发展的重要保障。从原始社会开始,伴随人的劳动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原始社会不同种族、部落的习俗和约定等也逐渐形成,产生了最早的“制度”萌芽,规范着原始氏族成员之间的行为与交往。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伴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社会制度也更加完善与健全,制度的规范性也不断增强,并在对行为的指引与约束中推动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范围的分工与合作逐步形成,制度的范围与效力也更加凸显,制度发挥约束力的同时更强化了惩罚与警示的作用。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大发展推动了制度规范的提升,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制度在原有规范性和约束性功能的基础上具有了更强的感召力和引领力,不断凸显制度的权威,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度权威是制度内在功能的体现,是人对制度认同和信服的结果。从制度权威的形成与显现来看,制度权威是人对制度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内化,是制度功能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外显,更是人们对制度敬畏和信服的必然结果。制度在规范和约束社会行为中展现着制度的功能和力量,并逐步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一种信服与认可,成为人们外在行为与实践的客观标准和遵循,最终将制度权威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软实力”。在马克思看来,制度权威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事物内在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正是因为制度权威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制度权威所具有的内在“力量”和“威严”。当社会秩序的平衡状态或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被外在因素打破时,制度作为一种客观约束机制就会启动规范、惩罚和救济机制,实现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或对人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等社会关系的平衡和维护。伴随制度内在平衡功能的不断发挥,人们逐渐对制度形成一种力量的共识,将制度作为自己言行的标准和依据,彰显着制度权威的内在力量。马克思是制度理论的导师,更是制度权威思想的创始人。在马克思的所有思想中,制度权威思想是马克思关于制度理论的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制度载体与武器。唯物主义哲学为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奠定了认知基础,政治经济学为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则为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指明了发展方向。无论是原始社会的习俗约定还是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则,都是制度的载体与形式,是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外在行为的逻辑认知结果。在这一逻辑演变过程中,制度功能不断增强,由最初的指引规范到硬性命令再到强制执行等,都展现着制度内在的、客观的规范性与约束性。在马克思看来,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会伴随人们认识的提升,而逐步内化为人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素养,并以制度权威的形式指引人们在社会实践和交往中主动遵循与践行。探寻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是全面认识和了解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前提与基础。从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来看,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社会交往失范和阶级矛盾对抗是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和背景。黑格尔等人的法哲学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的产权制度与分工理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思想,是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理论渊源,是启发马克思进行制度权威研究的思想起点。马克思通过探索启蒙运动以来人对自由的追求,认识到了制度权威蕴含的人性诉求;通过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研究,认识到了制度权威的社会期盼;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全面阐明了自己的无产阶级立场,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社会主义制度权威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基于这些认识,看到了制度权威的价值,进一步坚定了开展制度权威研究的信心和决心。阐释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理论内涵及逻辑体系是研究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正确认识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理论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制度和制度权威的相关论述的文本梳理与研究,进一步系统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关于制度权威的价值、内涵与本质、基本形式、基本特征及演变的看法和思考,以确保全面深入地掌握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理论起点、思想内涵和逻辑体系,从而为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纵深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通过对马克思相关经典着作、手稿和书信等资料的查阅和梳理发现,马克思在这些资料中都蕴含着其关于制度及制度权威的分析和论述,都体现了马克思关于制度权威的价值、内涵与本质、基本形式、基本特征和发展演变等的认识与思考,为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力是制度权威形成、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动力,也是制度权威显现的力量源泉。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制度权威也会不断发展和演变,由人最初的被迫性接受逐渐转变为人的主动性遵循。研究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不仅要探究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形成、内涵、特征及演变等,还要积极认识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对当代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现实价值及启示。制度权威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遵循和体现,决定了制度权威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不仅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性的保障功能,也对世界各国的制度建设有着基础性的助推作用。当前,把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与全球各国的国家治理相结合,用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引领和指导各国的法治建设,将会不断凸显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确保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的全面发展。立足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将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与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相结合,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通过对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系统研究,既能让我们看到马克思思想中蕴含的制度权威思想,更能让我们全面把握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内涵、本质和特征等理论品质,为正确认识和运用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系统研究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理论内涵、形式特征及演变等基础上,进一步阐释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对当今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现实意义,能够不断推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同时,将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相结合,更能进一步彰显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研究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制度权威的力量。

孙颖[6](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魏兵[7](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认为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郝相赟[8](2020)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对它的科学理解不仅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和评价,而且关涉到如何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共产主义“渺茫论”“过时论”“妖魔化”等错误论调不绝于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化、弱化、边缘化,成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的呼唤和理论的自觉都迫切需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马克思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它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特别是如何从理论认识与理想信念的层面破解和回应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在当下所面临的一系列责难和挑战。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不断追问,本文以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为逻辑主线,以概念辨析、历史生成、理解维度、时代境遇和认同建构为研究思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注重史论结合,呈现整体性的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具体而言,一是通过对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乌托邦”等相关概念的考察辨析,界定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研究的基本论域。二是在思想史的视域中梳理共产主义学说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过程,并在同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比较分析中,揭示了马克思扬弃和超越空想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文本为基础进一步考察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萌发、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概括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三是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和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阐释和解读。从反思现代性的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从社会现实出发,通过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来探寻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从现代性危机的根源入手,通过对资本逻辑和理性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来实现对现代性的内在超越,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重关系的视角透视并展现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解答。从消灭现存状况的“实践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和剥削阶级压迫,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力图改造现实社会的革命运动。马克思从科学实践观出发,在生产劳动中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钥匙即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基于这一矛盾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实践的深入分析,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以及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从未来社会设计的“制度维度”来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形态。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的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并依据这一基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在自身基础上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未来社会的构想,马克思自觉运用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性概括,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社会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诉求,并具体阐释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和实现方式。四是通过分析当前共产主义面临的时代困境及其原因,全面审视并客观审慎评价了西方左翼学者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解读和发展,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明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五是在阐释理想与信念、理想信念与社会现实关系问题的基础上,着力从情感、理论、政治、话语和价值五个层面出发,系统建构了新时代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同的实践路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对它的研究必将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继续深入挖掘原着,充分利用好文本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进一步巩固基础研究;要努力就共产主义问题与西方左翼学者进行思想交流,在论辩中回应各种时代挑战,进一步增强比较研究;要坚持走进社会现实,把共产主义思想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场域,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中升华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实践研究。

吴凯[9](2020)在《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世纪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莫里斯·多布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尤其是辩证理性成为了其毕生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主要坐标系。在市场社会主义研究中,他全方位运用和展现了辩证思想,从而使其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辩证理性的特征。具体看来,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整体演进,立足现实实践,面向未来思考,不将其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概念。社会形态的变迁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历史始终处在不断演进、依次嬗递的逻辑与规律中。其次,科学理性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科学社会主义不以人的主观愿望抽象谈论发展,而是通过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消灭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根本上保证了劳动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再次,以整体视角研究社会发展。某一个社会构成要素不能决定社会发展命运,要坚持市场与计划的结合,反对经济决定论,重视人民主体作用,以全方位视角考察社会发展。最后,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命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强大动力。从历史演变来看,“市场社会主义”一词正式被经济学家广泛使用应该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在美国学者约翰·加尔布雷斯、本杰明·沃德和阿伯拉姆·伯格森的经济学着作中,市场社会主义开始作为象征着一种新型经济模式的术语出现。直至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戴维·米勒详细论述了这一术语包括的内涵和外延,市场社会主义得到了普遍认同并开始了广泛的使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人们对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不同的立场和思想理念,不同学者运用相异的研究方法,从各种角度出发,对苏联和东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分析研究,为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寻找方向和目标,并设计出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在这一理论争鸣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公有与私有等方面的理论文献,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践选择可借鉴的重要思想财富。如果将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发展看作是对高度集中模式的否定,逐渐接受运用市场机制主导经济发展的过程,莫里斯·多布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进展轨迹和变革精神。他以辩证理性的方法和思想阐述了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从最初支持中央计划局严密控制生产和消费,集中管理全部经济活动,到50年代中后期开始转向国家应该赋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推崇一种相对分散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试图建立一个在规模、目标和法定权威等方面都更加合理的国家。多布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并不需要泾渭分明的严格区分,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理论并不是抽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始终要以社会历史发展为生长土壤,这体现了多布坚守“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认识框架,始终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当作自己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对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第一,介绍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缘起。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近代经济学传统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从理论上看,多布是一个比较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看法,采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方式、阶级分析等基本理论范畴。同时多布深受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经验主义传统的影响,提倡将经济研究与历史分析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看,多布多次去苏联和东欧国家进行实地考察,因而熟知这些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他提出的计划与市场相互平衡的发展模式对当时的许多不发达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说明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他的思想是从比较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批判资本主义现实社会为理论视角,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演进作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前进的首要动力。任何一种生产力都处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框架内。生产力能否有效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关系的性质。资本主义在发展生产力方面有过突出的历史贡献,具有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但透过现象看本质,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追求导致两极对立的社会结构,无产阶级始终处于被压迫之中,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严重破坏了生产力。无论资本主义发生怎样地变化,都不能改变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批判资本主义的目的在于追求符合历史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正是在扬弃资本主义后的逻辑指向。市场社会主义不论表现出哪一种理论形态,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找到体现价值的根基,从二者结合的角度,在经济和政治改革两方面探讨了市场与社会主义结合的辩证发展和实践过程。批判性地考察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结合改革实践提升理论内涵,这正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思路。第三,论述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通过提炼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理论观点,彰显其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世界上不存在一种纯粹的经济学理论,任何一个学者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之下。基于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政治立场,代表着资本主义私营企业主的利益。这种意识形态一方面自觉地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为资本家和富人服务,不断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则会促成工人阶级反抗意识的兴起,导致连续不断的经济危机,最终生产出资本主义自身的掘墓人。在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理性批判后,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经济秩序,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市场社会主义经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核心问题是如何将计划与市场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多布辩证理性地思考经济运行提供了理论空间。兰格模式、分权模式、工人自治等模式强调社会主义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运行机制。通过挖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和理论观点,为当代社会经济运行提供有益思考。正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探索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主体、职能、价值成为了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论域。反思国家在治理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国家职能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怎样理解国家治理的价值和逻辑,在当代依然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政治议题。第四,评价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通过对《资本论》科学价值的考察中,多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涵,使其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理论生命力。通过与兰格模式的比较,凸显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对理论演绎与经济现实发展双重问题的关注,使得多布实现了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和第三国际正统经济学框架的突破,以对国家计划与自由市场关系的理性探讨形式表现出来。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地辩证考察,引领了英国经济史研究的新发展,同时也为多布经济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维度。本文着眼于多布对社会发展辩证理性地思考,通过对多布以人为本的理念的阐释,体现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本文还力图凸显多布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提出的国家治理这一理念的前瞻性,并从哲学角度揭示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在研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历史和逻辑关系中,多布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始终以发展的视角和整体性的眼光看待社会的运行结构和秩序。通过总结多布市场社会主义辩证理性的思想特征,能够充分说明多布将社会主义作为自身的政治理想,是理性思考的客观结论,同时,也能够为当代的社会主义全面有序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徐倩秋[10](2020)在《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使用价值是马克思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所使用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历史内涵,但是大多数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是从一般商品的层面去强调它的自然属性,而没有很好地从唯物史观或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层面去揭示它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以至于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概念产生了误读和曲解。事实上,从马克思的思考来看,使用价值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并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讨论,才能准确且完整地把握它的社会历史内涵。本文主要由以下四章构成:第一章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和梳理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两个维度,试图挖掘出《资本论》中使用价值概念的政治经济学前提。50年代以前,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认识主要是以沿用古典经济学家对使用价值概念的理解即“效用”为主。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所阐述的“效用”充满了异化的色彩,由于这里的“人”是异己的,所以满足人需要的效用也表现为“为他人”的有用性。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通过批判蒲鲁东的“效用”是空洞概念,从而指出“效用”只表现为物与人的需要。但这里的使用价值即效用不仅没有排除自然物和产品这些载体,而且同人的关系也是随意的。因而这一时期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讨论还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50年代后,马克思开始使用唯物史观去认识和理解使用价值概念。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使用价值是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的探讨和规定,明确了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和需要体系中的发展性。在《资本论》中,使用价值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其逐渐以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进入了政治经济学讨论的范围。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的政治经济学讨论是以唯物史观为前提的。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科学改造。在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那里,对使用价值概念的认识是在抽象掉了特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使用价值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历史规定的、一般的、永恒的范畴,从而在政治经济学讨论中被抽象掉。但古典经济学家的这些认识上的缺陷很快又被庸俗经济学家萨伊所利用,他与英国功利主义者边沁一样,都把使用价值功用化,从而使得使用价值的认识开始转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只把这种有用性作为前提;基于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范围的界分,他不仅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还把使用价值的分析建立在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即“商品”这一逻辑起点上。所以,正是在这些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特点的前提下,马克思实现了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改造和超越。第三章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在《资本论》中的社会历史内涵。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充分体现在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四个鲜明要素上:一般商品,货币,劳动力商品以及资本。马克思在确立了以“商品”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后,既从商品二因素的内在联系中,揭示了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载体进入社会形式,又从劳动的二重性矛盾中,揭示了使用价值在社会劳动的规定下转化为社会的使用价值,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货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既表现为商品价值形式发展中商品分化为商品与货币而取得的二重性,即普通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和货币的一般使用价值,又表现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中所挖掘出的货币本身的社会历史规定,即作为资本的货币的这种使用价值的新规定;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一方面表现在劳动力商品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另一方面又表现在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是资本生产的源泉;资本既表现为物的外在规定,又内含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这种二重性的社会历史规定构成了资本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第四章阐明了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阐释与传统政治经济学不同,后者认为使用价值只代表商品的自然属性从而把这一概念置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与之相反,正因为使用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规定下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形式的嬗变,从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一种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变革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在完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中更好地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实现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澄清和纠正以斯威齐和鲍德里亚为代表的非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错误观点。同时,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中,马克思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对社会历史的人的需要的满足这一内涵的阐释也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新常态”下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理论动力。

二、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意识形态与学说分类
    (一)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
    (二)基于思想“血缘”关系的分类图解
    (三)基于“意识形态”的分类
    (四)经济学中不同类型自由主义的分类和识别问题
二、自由主义及其三种历史形态
    (一)概说
    (二)自由主义的共识
    (三)古典自由主义
    (四)新自由主义
    (五)新古典自由主义
三、《国富论》:设置为参照点的解释
四、古典经济学(1750—1870)与“自由放任”
    (一)自由放任
    (二)重农主义
    (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 边沁:功利主义与“幸福计算”
        2. 马尔萨斯:人口论与贫困陷阱
        3. 李嘉图:地租理论、比较优势原则和自由贸易
        4. 萨伊定律
        5. 约翰·穆勒:综合与折衷主义
五、新古典经济学(1871—1930)与“自由放任”
    (一)英国学派
    (二)洛桑学派
    (三)奥地利学派
        1. 门格尔与方法论个人主义
        2. 庞巴维克
六、“积极自由”与凯恩斯主义阵营
    (一)“自由放任”的终结与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
    (二)凯恩斯
    (三)新古典-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
    (四)后凯恩斯主义
    (五)新凯恩斯主义
    (六)最新的趋势:“新兴的新古典综合”?
七、“消极自由”与自由市场经济学阵营
    (一)芝加哥学派
        1. 弗里德曼与货币主义
        2. 卢卡斯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3. 科斯与产权经济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个分支)
    (二)布坎南与公共选择学派
    (三)新奥地利学派
        1. 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温和派
        2. 以米塞斯为代表的激进派
    (四)弗莱堡学派(4)(freiburg school):一种变异的新古典自由主义?
八、重商主义:国家主义经济学
九、国家主义与德国历史经济学派
十、余论
    (一)理念与实践的距离问题
    (二)理念的阴暗面
    (三)执念与政策方案的倾向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创新、难点与不足
    1.4 本文在何种层次上谈论马歇尔的演化思想?
2 国内外相关主题研究现状
    2.1 马歇尔着作与相关文集
    2.2 国外研究
        2.2.1 演化思想的来源
        2.2.2 经济演化思想
        2.2.3 争议与评价
    2.3 国内研究
        2.3.1 介绍性研究
        2.3.2 演化相关的研究
    2.4 小结
3 经济演化的思想源泉
    3.1 古典传统与剑桥的学术氛围
        3.1.1 古典政治经济学
        3.1.2 剑桥的学术氛围
    3.2 生物学说
        3.2.1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3.2.2 斯宾塞的社会演化理论
    3.3 历史主义
        3.3.1 德国与英国历史学派
        3.3.2 黑格尔的历史观
    3.4 人道主义者
        3.4.1 马歇尔的现实关怀
        3.4.2 实地考察
    3.5 小结
4 经济演化的人性基础
    4.1 起因:穷人与贫困
        4.1.1 贫困是堕落之因
        4.1.2 论工人阶级的未来
    4.2 人类心智的演化模型
        4.2.1 一个心理学模型
        4.2.2 扩展机器力量
    4.3 人的正常动机
        4.3.1 何谓“正常”
        4.3.2 人的正常动机
    4.4 小结
5 人与组织的演化:报酬递增的源泉
    5.1 人的发展
        5.1.1 人的“活力”是一切进步的源泉
        5.1.2 教育与“用进废退”法则
        5.1.3 关键在于新活动而非新需求
    5.2 企业家才能与经济骑士精神
        5.2.1 企业家才能
        5.2.2 经济骑士精神
    5.3 组织与有机体
        5.3.1 组织内涵的演变
        5.3.2 组织的分化与一体化
        5.3.3 组织演化与经济扩张
    5.4 小结
6 国家行为与经济演化的目标
    6.1 国家行为的必要性
        6.1.1 自由放任的危害
        6.1.2 已有贫困的恶性循环
        6.1.3 第三类物质需求
    6.2 经济演化的目标
        6.2.1 理想的社会秩序
        6.2.2 通往理想秩序的路径
        6.2.3 政策主张
    6.3 小结
7 演化思想的方法论
    7.1 马歇尔的历史观
        7.1.1 文本中的历史内容
        7.1.2 历史方法的作用与地位
    7.2 马歇尔的时间观
        7.2.1 依赖于情境的长期与短期
        7.2.2 时间的连续性与不可逆性
        7.2.3 自然没有飞跃与长期来看递增的报酬
        7.2.4 《分配与交换》——静态方法的局限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的评析
    三、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结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认识前提
    一、观念概念的界定
        (一)观念概念的语义分析
        (二)观念概念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三)观念概念的相似术语辨析
    二、观念分析的维度
        (一)观念的结构要素与承载者
        (二)观念的呈现机制
        (三)观念与制度的内在关联
第二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研究的历史脉络
    一、政治学中的观念研究传统
        (一)传统政治学观念研究的总体概况
        (二)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二、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衰落
        (一)旧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局限
        (二)新理论范式的兴起与发展
        (三)观念研究在衰落时期的进展
    三、观念研究在政治学中的复兴
        (一)观念研究复兴的驱动因素
        (二)观念研究复兴的多重表现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三大流派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二、历史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历史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观念转向
        (一)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基础
        (二)社会学制度主义观念转向的演进
第四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取向:建构制度主义
    一、建构制度主义的生成逻辑
        (一)建构制度主义与历史制度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的渊源
    二、建构制度主义的分析基础
        (一)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双重性
        (二)不确定性
        (三)利益与制度的观念建构
        (四)观念与制度的路径依赖
    三、建构制度主义的多重取向
        (一)观念制度主义
        (二)话语制度主义
        (三)修辞制度主义
        (四)沟通制度主义
第五章 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观念转向的发展反思
    一、观念转向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一)各流派理论张力的缓和
        (二)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二、观念转向对现实政治世界的反思
        (一)观念与制度的正当性审视
        (二)行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渊源
    一、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过程规范性增强
        (二)社会交往扩大引起的行为规范消解
        (三)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社会制度失范
    二、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卢梭、黑格尔等人的法哲学思想
        (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权制度与分工协作理论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未来社会制度的构思
    三、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标志
        (一)制度权威思想形成的时期
        (二)制度权威思想的主要认识及代表作
第二章 制度权威的价值分析
    一、启蒙运动中人的自由对制度权威的追求
        (一)启蒙运动对人的自由的呼唤
        (二)制度权威与人的自由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制度权威是人的自由的前提
    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需要制度权威
        (一)无产阶级的人类解放使命
        (二)无产阶级革命中制度权威与人的自由的统一
        (三)制度权威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保障
    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性的认识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根源的剖析
第三章 制度权威的内涵与本质
    一、制度的内涵及作用
        (一)制度的定义
        (二)制度的内涵及本质
        (三)制度的属性及功能
    二、制度权威的内涵
        (一)制度权威的要素
        (二)制度权威的内容
        (三)制度权威的特点
    三、制度权威的本质
        (一)制度权威的客观性
        (二)制度权威的主观性
        (三)制度权威的能动性
第四章 制度权威的表现形式
    一、经济制度权威
        (一)经济制度权威的内涵
        (二)经济制度权威的表现
        (三)经济制度权威的作用
    二、政治制度权威
        (一)政治制度权威的内涵
        (二)政治制度权威的表现
        (三)政治制度权威的作用
    三、文化制度权威
        (一)文化制度权威的内涵
        (二)文化制度权威的表现
        (三)文化制度权威的作用
第五章 制度权威的基本特征
    一、制度权威的唯物性
        (一)生产力是制度权威形成的根源
        (二)生产关系是制度权威演变的动力
        (三)客观规律是制度权威的遵循
    二、制度权威的阶级性
        (一)阶级的产生及发展
        (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不同制度诉求
        (三)无产阶级及社会主义制度权威的形成与发展
第六章 制度权威的演变
    一、人的自由对制度权威的呼唤与推动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的认识
        (二)人的自由与制度权威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制度权威是人的自由的基础
    二、马克思对制度权威变迁的思考
        (一)马克思关于制度权威整体性研究的方法认识
        (二)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权威的构想
    三、马克思关于制度权威演变的认识
        (一)制度权威演变的动力
        (二)制度权威演变的基本逻辑
        (三)制度权威演变的方向
第七章 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制度权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
        (二)制度权威思想对制度创新发展的推动
    二、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的实践价值
        (一)制度权威思想对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作用
        (二)制度权威思想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
        (三)制度权威思想对我国制度建设的引领
        (四)制度权威思想对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6)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三)总结评析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主要方法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7)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和问题
        (二)国内研究现状和问题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二)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嬗变
    第一节 共产主义概念溯源
        一、共产主义概念内涵的多维审视
        二、共产主义相关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马克思之前共产主义学说的历史演进
        一、古典共产主义
        二、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
    第三节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因素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出场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时空场域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发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成熟
    第三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前提——哲学批判
        二、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现实场域——市民社会
        四、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线索——人的解放
第三章 超越现代性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的诊断
        一、当代社会现代性危机及其表现
        二、马克思之前的思想家对于现代性的反思
        三、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性反思
    第二节 “历史之谜”的沉思
        一、对“历史之谜”经济根源的批判
        二、对“历史之谜”政治桎梏的批判
        三、对“历史之谜”文化迷障的批判
    第三节 “历史之谜”的解答
        一、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人与社会的和解
        三、人与自身的和解
第四章 消灭现存状况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一节 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二、发展物质生产的实践
        三、变革社会现实的实践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尝试
        一、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与发展
        二、国际工人协会的活动与影响
        三、巴黎公社的尝试与贡献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实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一、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条件
        二、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实现方式
        三、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主体、特点和实质
第五章 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蓝图描绘
    第一节 人类社会形态发展演进规律
        一、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
        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演进逻辑
        三、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阶级消灭,国家消亡
        四、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价值诉求
        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
第六章 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当代境遇与扞卫
    第一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的当代困境
        一、“共产主义失败论”
        二、“共产主义庸俗化”
        三、“共产主义乌托邦论”
        四、“共产主义渺茫论”
    第二节 马克思共产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本身的深刻性、复杂性
        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第三节 当代西方左翼的共产主义回归
        一、阿兰·巴迪欧:“共产主义的假设”
        二、斯拉沃热·齐泽克:“共产主义观念”
        三、安东尼奥·奈格里、迈克尔·哈特:“共有的共产主义”
    第四节 当代中国对共产主义的坚守与扞卫
        一、实践探索:开辟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新阶段
        二、理论创新:拓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境界
        三、制度完善:谱写科学社会主义制度新篇章
第七章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逻辑
    第一节 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一、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
        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
        一、深化情感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感染力
        二、深化理论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说服力
        三、深化政治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引领力
        四、深化话语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亲和力
        五、深化价值认同,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
    二、外文译着
    三、中文着作
    四、外文文献
    五、期刊论文
    六、学位论文
    七、报纸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核心理念
    五、莫里斯·多布的学术历程
第一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
    1.1 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守
        1.1.1 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
        1.1.2 以阶级分析为基本方法
        1.1.3 《资本论》理论价值再考察
    1.2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反思
        1.2.1 对列宁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客观评价
        1.2.2 以经济计划性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3 融合近代经济学传统
        1.3.1 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吸收和批判
        1.3.2 传承与发展经验主义传统
    1.4 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总体理论环境
        1.4.1 人民阵线运动的时代契机
        1.4.2 共产主义小组的政治功用
        1.4.3 1956年危机的历史影响
    小结
第二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
    2.1 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2.1.1 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动力
        2.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1.3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指向
    2.2 以批判资本主义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
        2.2.1 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或商业形式
        2.2.2 资本主义所有制与收入分配制度
        2.2.3 资本主义经济复苏的暂时性
    2.3 以经济与政治双重演进为市场社会主义的改革途径
        2.3.1 市场作为社会形态的一种表征
        2.3.2 政府与市场的理性组合模式
        2.3.3 苏东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意识形态的能动性
    3.1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
        3.1.1 作为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
        3.1.2 作为哲学立场的意识形态
    3.2 阶级意识作为社会经济关系结构的反映
        3.2.1 阶级意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3.2.2 阶级斗争对于阶级意识发展的促进
        3.2.3 社会主义对于工人阶级主体意识的增强
    3.3 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批判
        3.3.1 商业化模式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掩饰
        3.3.2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现代展现
        3.3.3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后果
    小结
第四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计划与市场的辩证性
    4.1 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的哲学基础
        4.1.1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4.1.2 否定之否定原则
    4.2 对社会主义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辩护
        4.2.1 深刻反思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历史意义
        4.2.2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范畴
        4.2.3 集中管理与分散决策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合理设想
    4.3 对计划与市场辩证关系的重新审视
        4.3.1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必须认真总结
        4.3.2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现实可行的
        4.3.3 落后国家要寻求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小结
第五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中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前瞻性
    5.1 现代化国家治理职能的主要内涵
        5.1.1 坚持国家的治理主体地位
        5.1.2 坚持政治职能与经济职能相结合
    5.2 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切实增强
        5.2.1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能力悖论
        5.2.2 市场社会主义改革中国家能力的弱化与重构
        5.2.3 工人自治作为改善国家治理效果的可行模式
    5.3 现代化国家治理的多维价值
        5.3.1 以人为本的主体价值
        5.3.2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的客体价值
        5.3.3 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同价值
    小结
第六章 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的贡献和评价
    6.1 丰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6.2 深化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理性认识
    6.3 整体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6.4 科学阐释资本主义的辩证发展规律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10)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文献综述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两个维度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使用价值概念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效用”
        (二)《哲学的贫困》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范围内的使用价值概念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二)《资本论》中的使用价值概念
第二章 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使用价值概念的科学改造
    一、古典经济学的使用价值概念及其庸俗化
        (一)亚当·斯密:使用价值即效用
        (二)李嘉图:使用价值即交换价值的单纯前提
        (三)萨伊及边沁的使用价值概念:使用价值即功用
    二、马克思对使用价值概念的政治经济学使用范围界划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科学确立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变革
第三章 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多维透视
    一、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一)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定义
        (二)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属性
        (三)一般商品使用价值社会历史内涵的具体表现
    二、货币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一)商品成为货币:货币价值形式的二重化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本身的社会历史规定的二重性
    三、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一)劳动力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源泉
    四、资本商品使用价值的社会历史内涵
        (一)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规定
        (二)资本使用价值的本质规定
第四章 明确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社会历史内涵的理论意义
    一、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变革的意义
        (一)对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变革的意义
        (二)对正确理解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变革的意义
        (三)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意义
    二、对于驳斥非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各种错误观点的意义
        (一)斯威齐: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二)鲍德里亚:使用价值是一种符号价值
    三、对于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一)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二)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四、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欧美经济思想史的意识形态谱系——基于自由主义类型的分析[J]. 杨春学. 经济思想史学刊, 2021(03)
  • [2]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演化思想研究[D]. 程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观念研究 ——基于学术史的考察[D]. 王慧. 吉林大学, 2021(01)
  • [4]论马克思早期政治经济学研究对唯物史观建构的前提性作用[D]. 张楚. 西南大学, 2021
  • [5]马克思制度权威思想研究[D]. 田兆臣.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6]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8]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研究[D]. 郝相赟. 兰州大学, 2020(01)
  • [9]莫里斯·多布辩证理性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吴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10]论马克思使用价值概念的社会历史内涵[D]. 徐倩秋.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于政治经济学中一些重要和难点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