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的代价

区域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的代价

一、地区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之代价(论文文献综述)

余泳泽,段胜岚,林彬彬[1](2021)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文中研究表明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命题和重要支撑。文章通过梳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测度方法,从供给、需求和制度三个维度总结了现阶段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1)从要素供给层面来看,创新和人才要素尚未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资本要素和土地要素错配制约了实体经济和创新型产业发展;(2)从需求层面来看,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内需动力不足以及外需的不稳定性增强的问题,尚未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态势;(3)从制度层面来看,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以及功能性和竞争性的产业政策暂时缺位进一步阻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供给和需求引领。为此,新发展格局下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基本路径在于: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以创新驱动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凝聚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

申晓蓉[2](2020)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文中认为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历程。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以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书写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新篇章,以自身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与世界。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视域,深入系统地总结和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采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分析方法,力求能够对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进行创新性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具有理论与实践、指导与被指导的互动关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域研究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符合三个理论原则,即贴合国情、符合社会主义方向、遵循现代化规律,并以此为前提区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与“一般经验”,为全文的整体性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成功的基本经验在于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推进经济现代化,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度以及工业化的可持续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来看,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现代化得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稳定趋势以及国际化水平。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来看,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目标与发展的平衡中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区域的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国经济现代化持续推进的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并以加强自身建设来提高党领导经济现代化的水平。同时,在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国有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也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作用。

李擎[3](2019)在《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去工业化过程中初步实现了工业化,集中体现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但是,自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两届政府先后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鼓励资本回流到美国本土,促进传统和高端制造业发展,以增加就业,繁荣美国经济。尤其是特朗普政府不仅将再工业化视为经济战略,更是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可见,美国逐步将经济重心从虚拟经济转移至实体经济,把制造业地位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必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首先,本文在概述有关美国再工业化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既有工业化及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理论,总结二战后美国两次再工业化的一般事实与基本特征。二战后美国开始了第一次去工业化浪潮,客观上助推了西欧和日本的工业化,尤其是日本,利用美国去工业化赋予的产业转移机会完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积累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面对日本和欧洲制造业的复兴与崛起,美国制造业竞争力相对弱化,集中体现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速度下降以及国内工业产品市场的缩小。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第一波“再工业化”理论上的大讨论,在实践层面直接体现为里根政府以供给经济学为依据的减税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在产业层面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以航天航空、计算机等新兴产业的兴起而暂告一段落。美国第二次去工业化始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利用劳动力等成本优势积极承接美国传统产业,加快工业化步伐,导致美国制造业工作机会大量丧失。殆至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两届政府都把再工业化战略作为恢复美国经济的重要法宝。如果说美国第一次去工业化是通过作用于日本,进而间接促进中国工业化,则美国第二次去工业化则是直接助推了中国工业化。如果说第一次再工业化是集中在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新兴产业,而第二次再工业化不仅是培育新兴产业,而且也重在吸引部分传统制造业回流,最终巩固和增强美国整体经济实力。其次,就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第一次再工业化主要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中国恰好凭借劳动力比较优势以及低廉的土地等资源承接相关产业,填补了中国经济结构的部分空缺。第一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可能是,耗费大量资源和牺牲环境,生产低端产品以换取外汇,重复生产和恶性竞争迫使中国产业升级停滞。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构成挑战与压力,主要体现在美国将从贸易、投资、技术溢出等方面全方位抑制中国,企图在相关重叠产业和潜在竞争产业逼迫中国让步或使之丧失动力。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可能积极意义在于倒逼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内产业转移优势、“带路倡议”机会、既有优势产业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最后是提出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如正确认识美国再工业化本质,及时调整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与方向;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组合,塑造更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全力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抢占现代制造业的制高点。

毛培[4](2018)在《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文中认为自党的十六大报告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首次提出至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后,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分别对此进行了重申并对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这意味着今后三年将成为我国基本实现工业化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入慢车道,各种问题凸显,其中产能过剩成为了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我国的产能过剩不仅存在于传统行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绊脚石。然而,在我国工业发展减速的情况下,我国工业投资自200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计算,按行业分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整体维持在40%左右,大量新增生产能力的持续投入与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密切相关。经济新常态下,工业投资是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稳定增长的“压舱石”和“助推器”,更是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这一时期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对正处于基本实现工业化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回顾近现代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当前工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产能过剩的测算与分析→工业投资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分析→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优化作用分析”的主线深入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问题。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工业化”、“产能”和“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叙述,之后从工业结构演变、产能过剩成因和投资三方面梳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析。第三章,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本章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包括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工业化进程,详细分析了各个时期和阶段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并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工业发展外在表现的突出特征——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重点描述,为下文研究的展开起到了铺垫作用。第四章,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本章主要由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两部分构成。在测算部分,首先对现有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进行简单梳理,之后选取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5年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算。在实证分析部分,同样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考察,其中31省市部分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展开分析;当从工业部门角度进行分析时,考虑到我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在2011年第三次修订的情况,此处研究范围选取2012—2015年,同时与31省市部分模型选取不同,此处根据产能利用率的数据特征基于面板Tobit模型展开,考察这一时期我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依据前文结论,本章深入研究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化发展作用的动态变化,内容主要涉及总量、结构、效率和红利四个方面,其中重点对工业投资的效率和红利进行分析。总量方面考察了1953—2016年我国工业投资总量、比重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构方面主要从区域构成(东、中、西部地区)、行业集中度(高技术产业、代表性重工业占比)和资金构成角度展开分析;效率方面基于弹性和边际的计算方法主要从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就业)和环境系数(能耗、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角度进行分析;红利方面基于偏离份额法从三大产业和分省市角度分析工业投资流动对我国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第六章,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在前文对产能过剩和工业投资特征事实分析的基础上,本章重点考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主要从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方面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指标构建计算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之后基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的具体影响,此处同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的作用机理。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对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依据相关结论提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有以下三处:(1)较为全面的分析了2010年以来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具体程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现有关于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算多集中在1978—2011年,且多是单一的从省市或工业部门角度进行研究,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仍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测算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时将时间范围选为2010—2015年,并且分别从31省市和工业部门的角度进行研究。此外,众多研究将这一时期产能过剩的形成与过度投资联系在一起,认为过度投资是导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但也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结论和观点进行陈述,缺少对工业投资的深入研究,本文在考察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对工业投资展开分析,保证了分析的完整性。(2)详细考察了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发展、就业拉动、环境改善以及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作用的动态变化。其中工业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率部分从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角度出发,现有文献关于资本红利的研究已相当深入,但涉及2008年以后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下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的研究补充和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3)详细考察了2008年以来工业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优化作用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工业投资影响产能过剩的作用机理。现有文献多是考察投资对经济增长或产业结构的影响,考察工业结构优化的文献仍然较少。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工业发展开始降速,考虑到当前我国正处基本实现工业化的最后阶段,考察这一时期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对我国当前的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2015年我国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的产能过剩密切相关。从分省市的角度来看,除个别地区外,这一时期我国大多数地区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中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能利用状况最差,产能过剩现象突出;从31省市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71.58%,2015年的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79.92%,上涨了11.65%,呈逐渐改善趋势。从工业部门角度来看,除少数部门外,大多数工业部门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制造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状况优于采矿业与电力、热水、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从部门的年均产能利用率水平来看,相较2010年的61.51%,2015年的部门平均产能利用率水平为69.55%,上升了13.07%,改善趋势明显,但仍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对我国31省市和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能利用率显着负相关,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将会降低产能利用率,出现产能过剩现象。(2)1986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的工业投资比例整体维持在50—60%之间,中部地区在23—36%之间,西部地区仅占12—18%,西部地区的工业投资力度有待加强;1954—2015年工业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率呈下降趋势,1985—2015年能耗系数下降趋势明显,2001—2015年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系数的下降趋势表现明显,说明我国工业投资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渐降低;1994—2015年期间我国工业资本流动的红利效应不明显,静态效应对总资本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负值居多,22年时间里只有6年出现结构红利现象,这一时期工业资本生产率增长率的主要来源是各地区工业的内部增长效应。(3)2008—2016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加剧,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较高,产能过剩现象与这一时期的工业结构不合理密切相关;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不合理程度显着正相关,工业投资的增加将使工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加剧;2008—2015年我国各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工业投资与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显着正相关,即工业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地区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的提高。在得到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和优化工业投资的政策建议,一是提倡发展优质产能,从供给方面去除无效、低效产能,同时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产能“走出去”经营模式;二是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注重工业投资的“公平”、“绿色投入”、“技术创新”和“适度”原则;三是加快体制改革进程,特别是政绩考核、国有企业和融资体制改革,同时要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进而降低宏观调控风险;四是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本文最后根据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关研究展望。

佟家栋,谢丹阳,包群,黄群慧,李向阳,刘志彪,金碚,余淼杰,王孝松[5](2017)在《“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一股"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这股思潮将深刻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对中国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造成重大影响。为了推动对"逆全球化"和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春季)暨"‘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9位知名学者深入探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逆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应对方案。这组笔谈试图解释并回答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为发挥中国积极引导经济全球化进程向着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探索。

贾林娟[6](2014)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是当今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国际学术界争先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进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低碳经济转型热潮。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以及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低碳经济被认为是继信息化革命之后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作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方式,它能够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能源消耗大国,高能耗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中国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已经刻不容缓。本文围绕当前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趋势;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面对气候变暖、环境恶化、能源供求失衡的严峻挑战,中国如何选择正确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等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结构安排上,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内容。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部分,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等理论做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阐述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及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低碳经济至今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本文从概念上界定了低碳经济的含义,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然后从发展理念、自然规律、发展阶段、影响方式、发展途径、发展路径等层面对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研究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及中国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第三章论述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基本趋势及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本文选取英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及趋势进行了分析。这些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为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低碳经济将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二是低碳经济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低碳经济发展将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主要体现在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上;四是碳交易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产物,将主导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是低碳经济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挑战,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减排压力远远大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将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威胁。第四章研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首先论述中国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然后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必然受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偏向性”因素的制约,中国必须认清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项重大而长远的战略任务。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一方面,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向低碳转型的关键是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以低碳经济理论为指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努力方向,以节能减排发展方式为重点,以低碳技术为发展方法和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提出了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加强能源体系管理、能源替代、进行技术创新及建立低碳消费方式等。第六章根据中国低碳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在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章为本文的结论。本文的一个结论性观点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既需要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的支持与扶植,也需要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又需要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消费结构的调整。中国应当抓住当前经济转型的有利机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杨成林[7](2012)在《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战后增长的“黄金时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经济中服务业重要性不断上升,相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经济中重要性不断下降的过程,即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在卡尔多看来,这一现象是战后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显着的“特征事实”之一。20世纪中叶,社会科学家们开始预测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经济主要围绕着服务活动,而不是实物生产活动来展开。自此,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逐渐地进入了学术界的视野。然而,主流观点认为,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表现,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经济演变过程。因此,去工业化主要是经济内部力量驱动的结果,如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等。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实践,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的发生,都向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另外,同样重要的是,这种观点根本不能解释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早熟去工业化,而现有的关于早熟去工业化成因的解释,如经济政策等外生因素,至多对这种去工业化形式的发生起次要或辅助性的作用。很显然,去工业化的发生必然存在其它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这些深层原因不但可以解释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进程,而且也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早熟去工业化进程。对去工业化发生机制或根源的探求,不仅是经济实践的要求,更是理论探索的魅力所在。而这正是本文所要做的。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是经济增长和运行的核心和基础。这一原理对任何时期的资本主义都是适用的。经济的去工业化使出现这一现象的国家,丧失了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基础,以及财富创造和价值来源的主体。而这主要是1965~1973年间出现的资本盈利能力危机以及1973以来资本世界经济长期停滞和萎缩的结果。进一步地说,实体经济的停滞和萎缩源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系统性过剩以及由此造成利润率下降,而生产的系统性过剩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源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去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围绕着资本逐利的本质来展开的,它不仅将去工业化的不同成因纳入进来,而且还进一步地探讨了去工业化的更深层次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利润率下降。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其次,本文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的实践,对去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影响从经济增长到经常账户的收支失衡,再到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各个方面。第三,本文在对去工业化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的“再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不仅适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而且也适用于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再次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这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最后,本文也对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如何避免出现去工业化,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意义以及问题的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等。第二章是工业化的内涵和意义。本章简要回顾了有关工业化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工业化的内涵及标志、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工业化的本质和意义等。第三章是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本章主要对去工业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梳理了对去工业化现象的不同认识(积极和消极的去工业化),概括了去工业化的经济社会影响。第四章是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首先,本章探讨了去工业化的实质,并在简要分析去工业化不同成因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以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接下来,本章对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二节分析了去工业化的根本动因,探讨了去工业化的制度根源;第三节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节先后给出了盈利能力危机和长期停滞的原因及其对不同去工业化形式的影响;第四节分析了资本逐利本质下去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或方式,主要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荷兰病”和不当经济政策等对去工业化的影响。第五章是去工业化的国际比较。本章以美国、英国、巴西和哥伦比亚为例,对不同类型的去工业化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英美两个国家是典型去工业化的代表,而巴西和哥伦比亚是早熟去工业化的典型代表。本章通过不同去工业化形式的比较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去工业化现象的理解。第六章,去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繁荣的终结。本章围绕着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失衡以及国家竞争力的影响;其次,资本主义经济从战后繁荣到长期停滞;第三,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关系;第四,去工业化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第七章,“再工业化”的提出和探索。本章给出了再工业化提出的背景及内涵,总结了再工业化的思路和具体路径,并以上文的分析为基础,对传统经济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进行了反思,回答了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以及再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第八章,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及对策。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并对中国的工业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其次,本章总结了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现有对策,并对现有问题、对策以及当前流行的关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再次,本章重点阐述了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四,对中国经济如何避免去工业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肖宏[8](2008)在《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文中提出在工业结构调整和商务成本快速上升的双重压力下,曾经对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庞大制造业群体,生存和发展空间日益受到挤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污染密集型的。而中西部地区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时期,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热情空前高涨。为吸引外来投资,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竞相放松环境规制,甚至实行零规制,成为吸引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重要因素。污染转移是空间维度的环境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局部改善而整体难以根本好转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从社会经济因素出发,对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内在动力机制和空间环境问题的规制方案进行考察,从而建立起长效的环境管理体制。对转轨时期和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现象的考察,不仅能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而且能为我国环境规制制度的发展变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一般特征,以及财政分权体制和当前环境规制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第四到六章以及第七到八章分别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1)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其中着重论证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与企业区位选择互为因果的内生关系,以及公众参与环保对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影响。(2)产业转移有其必然性,如何在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满足发达地区工业结构升级和欠发达地区推进工业化愿望的同时,改革和创新现有环境规制体制,对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等空间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规制?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导论就研究缘起、意义及本文结构安排进行说明。第二章对国际上相关研究文献的两个支脉进行梳理,并对现有文献的成果与不足进行总结,进而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第四到第六章分别从环境规制约束下企业的理性区位调整、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公众参与环保等三个方面,对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内在动力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第七章从规范地方政府非理性竞争行为、构建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改革环境规制结构三方面探讨优化对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政府规制。第八章探讨建立政府、企业自愿环境规制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多中心治理方案。第九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中包含的政策意义。

王建军[9](2008)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钢铁产业超常规发展,粗钢产量1996年突破1亿吨大关之后,在十余年的时间里翻了两番,2007年已经达到4.9亿吨,占世界钢铁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由于钢铁产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没有根本转变,投资过度、低水平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过低、布局分散化等问题突出,导致资源能源消耗高及环境污染严重,成为国家宏观调控首当其冲的主要产业之一。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战略管理、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优势,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钢铁产业运行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国际比较、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等,从产业视角对我国钢铁产业在资源环境约束下的发展和产业整合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索,目的是为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调整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也进一步拓展产业整合理论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全文把钢铁产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作为基础条件,把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作为目标,从钢铁产业组织整合、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空间整合三个纬度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市场和政府在钢铁产业整合中的定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构建了资源环境约束转变产业发展方式钢铁产业整合市场与政府科学定位的逻辑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8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主要是对立题的依据及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简要的阐述。第2章产业整合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现有的产业整合理论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主要包括斯密、马克思等早期经典理论对产业整合的相关论述,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近年西方学者对产业整合实证研究的结论以及我国对产业整合的理论研究成果。第3章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简要回顾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钢铁产业随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在概述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约束总体状况、能源消耗与环境代价之后,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对钢铁产业的资源支撑能力、环境约束进行了重点分析,特别对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和近年钢铁出口热进行了冷静的、深入的思考。第4章转变发展方式与钢铁产业整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进行了对比,认为两者不是对立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延伸和深化。对我国钢铁产业粗放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产业整合是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特别就产业整合对促进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剖析。第5章钢铁产业组织整合。对我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进行了评述,特别指出我国钢铁产业的逆集中化趋势和规模不经济的特征。总结了世界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历程和动因以及对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启示,指出我国钢铁产业要想在世界钢铁市场中发挥与产能规模相匹配的作用,就必须加强产业整合,实现向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的转变。论证了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及产业整合的“难题”,提出了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6大驱动力和概括归纳出5大钢铁产业整合模式。并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对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进行透视。第6章钢铁产业链整合。对上游资源的掌控能力和对市场的控制能力是中国钢铁产业的“两大软肋”。本章提出了钢铁产业的前后向整合,构筑协调发展的钢铁产业链的思路,对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整合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整体设计。通过对钢铁企业案例分析,实证了产业链整合是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第7章钢铁产业的空间整合。在综述产业布局理论的同时,强调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产业布局理论创新。在总结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钢铁产业空间整合的思路:按照“内陆压缩存量,沿海转移增量”的原则,依托现有优势企业,结合兼并、搬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逐步提高产能的空间集中和资源的区位优化配置。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特别是跨区域整合进展相对缓慢,与地方政府的行为有直接关系,本章对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第8章钢铁产业整合中的市场与政府。市场机制在钢铁产业整合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本章基于资源约束和钢铁产业的负外部性,论证了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依据。资本市场为钢铁企业市场化整合提供便捷、高效和低成本的创新手段,政策调控为钢铁产业整合创造环境条件。并以宝钢整合八一钢铁的案例实证分析了市场与政府在跨区域产业整合中的定位和分工。本文提出了以下有创新性的观点:1.构建了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理论分析框架本文把资源环境约束作为全文的基础条件,深入探讨了高能耗、高污染的典型代表——钢铁产业整合及其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构建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的理论分析框架。已有文献主要把产业整合作为企业的一种战略行为,从企业战略角度分析产业整合,而本文把产业整合集中应用于产业层面,在合理吸收战略管理理论精粹并在对现有产业整合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视角对产业整合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了钢铁产业整合包括产业组织整合、产业链整合和产业空间整合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以此展开深入分析,丰富和发展了产业整合理论的内容。2.对产业集中度、产业整合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分析了我国钢铁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的特征,指出钢铁产业集中化和分散化趋势并存,但分散化趋势占主导地位,导致产业集中度明显下降。论证了产业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与产业整合的活跃度和难易度间的关系,提出我国钢铁产业整合面临产业快速成长过程中的“难题”:一方面,工业化特别是重化工业化的加速,钢铁产业国内需求快速增长,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缺少动力与压力,“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规则在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国钢铁产业中还没有发挥出实质性作用,产业整合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出于提升钢铁产业运行效率的需要,特别是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要求加强钢铁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强调产业整合在产业成长期的市场环境下的艰巨性,由此推导出我国钢铁产业整合不仅需要市场自身的整合力量,还需要政府推动的结论。3.提出了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驱动力模型通过比较分析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钢铁产业整合驱动力主要是市场需求约束下的市场竞争压力以及钢铁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和市场控制力的内在动力,行业不景气时期往往是并购等产业整合活动的活跃期。我国钢铁产业的运行环境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钢铁产业整合的驱动力也存在着差异。在我国钢铁产业正处于成长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钢铁产业整合驱动力不仅来自于市场需求约束下的生存竞争和企业扩张的内在冲动,而且更多地来自于资源约束、节能减排、外资并购压力、产能过剩、集中度过低、产业政策等综合因素。4.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条件下,我国钢铁产业整合应在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下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是较合适的整合模式。基于资源约束和钢铁产业的负外部性,论证了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依据。指出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整合的市场环境不成熟,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优胜劣汰来实现诸如钢铁产业这样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整合和调整,周期过长,并伴随着资源的持续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不仅是理性的,而且是必要的。并以宝钢整合八一钢为例探讨了市场和政府在钢铁产业整合的定位和分工,提出我国钢铁产业整合尤其是跨区域产业整合应综合利用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合力,充分兼顾各方利益,采用“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模式是比较合适的选择。5.提出了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链整合对循环经济产业链与普通产业链进行了比较,认为循环经济产业链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而构建,而普通产业链则是围绕产业间供需关系建立起来的;普通产业链通常是线性的、单向的供需链,循环经济产业链则是非线性的,可能会以“环”、“链”、“网”等形态表现出来;循环经济产业链上各环节、各节点企业间的依存程度更高;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相对更长。并就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整合进行了设计,基本思路是:通过产业链整合,进一步拓展钢铁生产流程的功能,使其不仅具有钢铁产品制造功能,而且具有能源转换、大宗废弃物处理及为相关行业提供原料等功能,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中的物质循环方式来规划生产体系,发展产品深加工,延伸产品链,扩展物质的循环利用领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大中小循环。6.系统地论证了产业整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产业整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产业整合的目标和内在动力。本文详细论证了产业整合是转变钢铁产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产业整合有利于缓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节能减排;有利于有限资源的集中有效使用,形成规模经济;有利于钢铁产业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带来产业运行的相对稳定性、持续性,减少资源的浪费。在论证过程中,还提出一些明确的观点,如我国钢铁产业的现状与其说是产能过剩,不如说是技术水平低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过剩,产能过剩或许可以通过未来不断增长的钢铁市场需求来消化,而解决“企业过剩”的最好办法是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还提出通过产业整合,造就产业领袖企业,由产业领袖企业主导产业秩序、平抑市场波动、推动产业升级的主张。7.论证了我国钢铁产业应主要依托国内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并从资源环境视角对近年来钢铁出口热进行了“冷”思考。我国钢材出口从2003年到2006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以上,2007年出口钢铁已占钢铁总产量的10%以上。因此,社会上就有两种相互关联的观点:国内产能过剩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解决,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应有“国际化视野”;我国钢铁生产成本低,价格优势明显,钢铁产业已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从全球化分工角度,我国应走出口导向型钢铁产业发展道路,成为世界钢铁“制造中心”。本文对以上观点进行了反驳。指出,我国保持适度的出口总量是完全必要的,有利于调整国内供需平衡关系。但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存在着“内忧外患”: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客观上存在着受国际钢铁市场剧烈波动冲击的风险,一旦出口明显受阻,将引发国内市场的连锁反应,这是“外患”。更重要的是“内忧”。钢铁产品的大量出口,相当于输出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出口了洁净的环境,留下污染,增加了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代价很大,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同时指出,我国钢铁生产成本低、不少钢铁产品出口价格具有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能源成本扭曲、环保成本外部化和劳动工资受到挤压等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资源、能源供应和环境承受能力等因素,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定位应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钢铁进出口的主要目的在于品种调剂。由于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的局限,本文对产业整合的理论分析还不够透彻;缺乏计量模型的支持;还不能完整提出对策建议和具体措施。这些问题有待以后研究予以完善和补充。

祭立怀[10](2007)在《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研究 ——主体、主权、主见、主张》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汲取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历史的经验教训,并对当代中国对外经济交往进行系统的政治经济学考察,是我们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主权是以中国劳动者素质技能为核心的实力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集中体现;资本主导的全球化与中国主权的矛盾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矛盾;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应有自己的主见,即明确以中国为主体,避免丧失主体的依附性发展,并以国内经济发展主导对外经济交往;进而明确自主发展的战略主张。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实力与世界其他国家发生的经济关系。这种交往不仅取决于国内经济矛盾的状况,也取决于世界经济矛盾的总体态势。研究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必须首先分析其所面对的经济全球化背景,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表现等的分析,揭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矛盾的另一方—世界经济矛盾的基本内容。本章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国际循环的建立;资本主导全球化的目标就是建立资本增殖的全球体制;资本主导全球化引发了许多不良后果,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使世界形成中心——外围的格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他们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是由资本主义核心国资本积累所决定的,必然会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系统性不发达,形成中心——外围现象。第二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明确中国劳动者是当代中国国家的主体。人类的发展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劳动者始终是劳动的主体,然而,历史上存在的不同类型的统治制度,使得劳动者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不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制度目的就在于使劳动者劳动主体与社会主体统一,从而建立真正的“人的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是劳动者权利体系的制度化,在当代世界商品交换的背景下,立足于劳动者发展的角度,参与国际范围的劳动分工,学习和吸收世界总体劳动者的先进的劳动成果,做到为我所用,是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必要途径。第三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权。主权是主体权力在国际交往中的集合形式,不同的主体在国家层面集合为不同的主权。社会主义中国主权是劳动者人身权、劳动力所有权和劳动者个人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层面的集合,维护国家主权,实现中国劳动者自由发展是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确立国际地位的依据,以劳动者个体权利对国家权利的民主监督,发挥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是确保中国主权思想的基本机制。本章还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矛盾,指出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主权的矛盾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支配对外经济交往整个历史过程。为此,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必须在内生与外拓中坚定主权,利用对外交往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第四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见。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见,就是立足于作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的劳动者的发展,构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战略。主见是主体为了实现其权力而进行的战略谋划,是战略目的、方针和步骤的统一。主见与主体、主权是统一的,缺乏主体,必然丧失主权,在对外关系发展中就没有主见。只有明确主体、维护主权,才能坚定主见。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见就是要确立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目的,坚定其基本原则,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加以实现。以国内经济发展主导对外经济交往,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力,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建立内生互促拓展的经济结构,在保证中国主权的前提下进行对外经济交流。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张是自主发展战略。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张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主见的具体化和展开,是主体在主权基础上发展自身的具体措施。中国当前对外经济交往的主张的核心就是自主发展,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升本国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以及社会地位,提升本国经济实力。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要组建中国工业化的主干行业,通过有选择的引进外资来增强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处理好竞争与保护的关系,强化对外经济交往的法制。本文在观点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论述了中国劳动者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二是明确了主体和主权之间的关系;三是从是时间和空间上规定了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要矛盾;四是分析了中国依附性发展的危险,提出了自主发展的战略构想。

二、地区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之代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区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之代价(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测度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测度
        1.单一指标
        2.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3.对具体行业的测度
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原因
    (一)产业高质量发展要素供给层面的现实与困境
        1.创新驱动尚未成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薄弱难以支撑产业共性技术突破。
        第二,创新效率低下,科技成果难以转化成产业实际竞争力。
        第三,价值链中低端锁定,国际分工地位攀升任重道远。
        2.资本要素错配制约实体经济和创新型产业发展
        第一,资本要素错配抑制自主创新。
        第二,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第三,“脱实向虚”使得资本过多流向虚拟市场。
        3.人力资本的结构性矛盾制约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第一,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产业发展的低成本优势消失。
        第二,高素质人才不足与错配,结构性矛盾抑制产业发展和创新。
        4.土地要素错配和自然资源制约提高产业发展成本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层面的现实与困境
        1.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难以实现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第一,居民收入增长不足,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受到抑制。
        第二,居民消费结构失衡,高层次需求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偏小。
        第三,供需不匹配制约消费增长,部分高质量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第四,高端自主品牌培育不足,产业发展国际竞争力弱。
        2.国际市场不稳定使得外需拉动难以为继
    (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度层面的现实与困境
        1.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带来价格扭曲和资源错配
        2.功能性和竞争性产业政策暂时缺位阻碍产业升级
四、实现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明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1.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建设
        2.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以创新驱动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
        1.把技术创新作为产业发展新动能
        2.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3.完善创新主体和载体培育
    (三)以全面深化改革增添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扫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供给
        第一,发挥人才红利,加强人力资本优化配置。
        第二,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提高资本供给质量。
        第三,发挥和提高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的作用与效率。
        第四,提高供需适配性,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3.加快产业政策调整转型,优化竞争性政策环境
        第一,转变产业政策理念。
        第二,调整产业政策手段。
        第三,地方政府要增强产业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适配性。
    (四)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凝集产业高质量发展合力
        1.扩大内需,尽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第一,促进消费规模的扩大。
        第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创建新的消费增长点。
        第三,扩大国内有效投资。
        第四,强化流通体系的支撑作用。
        2.强化新一轮对外开放,稳定外循环
        第一,积极应对国际竞争,积极参与和维护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
        第二,充分利用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快全球产业布局。
        第三,国内国际协同发展。
    (五)以新发展理念统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局
        1.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2.强调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3.强化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系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思想指引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理论基础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理论原则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根本主题:工业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着中国工业化的探索
        二、新型工业化体现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现实条件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要实现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
        一、加强工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
        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
        三、推动工业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动力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一、改革开放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
        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对外开放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创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机制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以人民为中心
        一、阶段性目标: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为核心
        二、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应处理好目标与发展的关系
        一、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正确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一、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支柱力量
        二、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加强自身建设
    第二节 中国经济现代化以党领导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为支撑
        一、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现代化中的主导作用
        二、国家宏观调控为经济现代化保驾护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评述
        1.2.1 美国再工业化的本质
        1.2.2 美国再工业化的原因
        1.2.3 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
        1.2.4 总结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工业化理论
        2.1.1 工业化的涵义与特征
        2.1.2 工业化阶段划分
        2.1.3 工业化的作用与影响
    2.2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理论
        2.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2.2.2 中心-外围理论
    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3.2 雁行发展模式
3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历程与特征事实
    3.1 20世纪50-90年代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3.1.1 50-70年代美国去工业化
        3.1.2 80-90年代美国再工业化
    3.2 2001年至今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
        3.2.1 2001-2008年美国去工业化
        3.2.2 2008年至今美国再工业化
4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1 美国第一次再工业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1.1 推动中国继续工业化
        4.1.2 提升中国产业技术效率
        4.1.3 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
    4.2 美国第二次再工业化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势与机会
        4.2.1 促进国内产业阶梯转移
        4.2.2 倒逼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4.2.3 为改造传统产业和创造新兴产业提供空间
5 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1 美国第一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1.1 迫使中国过度依赖外需
        5.1.2 造成中国产能过剩
        5.1.3 形成国内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
    5.2 美国第二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与压力
        5.2.1 构筑贸易壁垒加剧与中国制造业的摩擦
        5.2.2 遏制美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意愿
        5.2.3 阻碍中国向外获取技术溢出效应路径
6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正确认识美国再工业化
        6.2.2 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组合
        6.2.3 全力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重点、难点、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主要创新
        1.6.4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工业化概念界定
        2.1.2 产能相关理论
        2.1.3 投资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工业结构演变相关文献研究
        2.2.2 产能过剩成因相关文献研究
        2.2.3 投资相关文献研究
    2.3 文献述评
    2.4 当前中国产能过剩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3章 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3.1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兴起与发展
    3.2 新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3.2.1 改革开放以前的工业化道路(1949—1978 年)
        3.2.2 改革开放至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工业化道路(1978—2010 年)
        3.2.3 2010 年后的工业化发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与实证分析
    4.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介绍
        4.1.1 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概述
        4.1.2 国内相关研究
    4.2 数据包络分析法与超效率DEA
        4.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4.2.2 超效率DEA模型
    4.3 中国31 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测算
        4.3.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3.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 中国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测算
        4.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4.4.2 产能利用率测算结果
        4.4.3 国际比较
    4.5 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1 各省市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2 工业部门产能利用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3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投资的效率与红利分析
    5.1 工业投资的总量及结构变化
        5.1.1 工业投资总量变化
        5.1.2 工业投资结构变化
    5.2 工业投资效率分析
        5.2.1 工业投资的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
        5.2.2 工业投资的环境系数
    5.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分析
        5.3.1 “结构红利假说”的国内外研究
        5.3.2 “偏离份额法”介绍
        5.3.3 工业投资的结构红利测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工业投资与工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
    6.1 工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指标选取
    6.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
        6.2.1 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测算
        6.2.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合理化的实证分析
    6.3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
        6.3.1 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测算
        6.3.2 工业投资对工业结构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6.4 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考虑
    6.5 关于工业投资影响产能利用率作用机理的探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发展优质产能,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合作
        7.2.2 推进工业投资端供给侧改革
        7.2.3 加快体制改革进程,强化政府的精准调控能力
        7.2.4 借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投资结构优化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低碳经济的内涵
        1.3.2 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
        1.3.3 低碳经济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3.4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安排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相关理论综述
    2.1 低碳经济的定义
    2.2 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足迹理论与碳足迹理论
        2.2.3 “脱钩”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理论
        2.2.6 “隧道效应”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趋势及影响
    3.1 主要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
        3.1.1 英国
        3.1.2 美国
        3.1.3 日本
        3.1.4 俄罗斯
    3.2 低碳经济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
        3.2.1 低碳经济将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3.2.2 低碳经济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2.3 低碳经济发展将构筑全球竞争新格局
        3.2.4 低碳经济推动全球碳交易发展
        3.2.5 低碳经济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挑战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4.1 中国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状况
        4.1.1 能源消耗总量大,碳排放增长迅速
        4.1.2 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4.1.3 高耗能、高排放和过度开采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4.2.1 外部制约因素
        4.2.2 内部制约因素
        4.2.3 “偏向性”制约因素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路径选择
    5.1 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5.1.1 发展方向:低碳发展
        5.1.2 发展方式:节能减排
        5.1.3 发展方法:低碳技术
        5.1.4 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
    5.2 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具体措施
        5.2.1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5.2.2 推动技术进步
        5.2.3 加强能源体系管理
        5.2.4 能源替代
        5.2.5 进行制度创新
        5.2.6 建立低碳消费方式
    5.3 本章小结
6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1 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法规
    6.2 制定低碳能源战略
    6.3 建立低碳金融市场和碳交易机制
    6.4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6.5 优化贸易结构
    6.6 加强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7)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2.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2.2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1.3.1 论文的创新点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及标志
        2.1.1 工业化的内涵
        2.1.2 工业化的程度、阶段和标志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2.2.1 现代化的内涵
        2.2.2 现代化的阶段划分和判断指标
        2.2.3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工业化的本质和意义
        2.3.1 工业化的本质
        2.3.2 工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不同形式
        3.1.1 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
        3.1.2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去工业化
        3.1.3 典型去工业化和早熟去工业化
        3.1.4 去工业化现象的不同认识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影响
        3.2.1 去工业化的经济影响
        3.2.2 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4.1.1 去工业化的实质
        4.1.2 去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4.2.1 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4.2.2 资本垄断和集中及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
    第三节 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实证分析
        4.3.1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长期停滞
        4.3.2 长期停滞与发达经济体的去工业化
        4.3.3 长期停滞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早熟的去工业化
    第四节 去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4.4.1 对外直接投资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4.4.2 “荷兰病”及经济政策等对去工业化的影响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去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一):英国的例子
        5.1.1 英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5.1.2 英国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二):美国的例子
        5.2.1 美国的工业化及经济状况
        5.2.2 美国的去工业化及背景
    第三节 发展中大国的去工业化:巴西的例子
        5.3.1 巴西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5.3.2 巴西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第四节 早熟的去工业化:哥伦比亚的例子
        5.4.1 哥伦比亚的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状况
        5.4.2 哥伦比亚经济的早熟去工业化
    第五节 结论和启示
第六章 去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繁荣的终结
    第一节 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1.1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6.1.2 去工业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6.1.3 去工业化与国家竞争力
    第二节 从增长繁荣到长期停滞:1950 年以来的分阶段探讨
        6.2.1 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20 世纪 40 代末到 70 年代初期
        6.2.2 战后繁荣的结果:1965~1973 年的盈利能力危机
        6.2.3 经济的长期停滞:1973~1993 年
    第三节 去工业化与 2008 年经济金融危机
        6.3.1 关于危机成因的不同解释
        6.3.2 经济金融化的兴起及表现
        6.3.3 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2008 年危机
    第四节 去工业化与主权国家债务危机
        6.4.1 主权债务问题的根源
        6.4.2 主权国家债务经济长期持续的原因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再工业化的提出和探索
    第一节 再工业化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7.1.1 再工业化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7.1.2 再工业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
        7.2.1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动力
        7.2.2 经济运行和增长基础的古典溯源
        7.2.3 再工业化的必要性
    第三节 再工业化的思路和路径
        7.3.1 关于再工业化路径的争论
        7.3.2 政府政策与经济的再工业化
    第四节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7.4.1 再工业化能够成功吗?
        7.4.2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及对策
    第一节 中国的工业发展及工业化水平
        8.1.1 中国经济和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8.1.2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及工业化水平
    第二节 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有对策及其反思
        8.2.1 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8.2.2 解决问题的现有对策
        8.2.3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的反思
        8.2.4 对现有问题和对策的反思
    第三节 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
        8.3.1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
        8.3.2 两个“替代效应”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8.3.3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转”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第四节 中国避免去工业化的对策
        8.4.1 中国模式及其核心
        8.4.2 关于避免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8)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2 基本概念
    1.3 研究意义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3.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点
        1.4.2 不足与扩展
    1.5 研究目标、思路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文献述评
    2.1 企业迁移的本质
    2.2 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迁移
        2.2.1 环境规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2.2.2 污染天堂假说的理论逻辑
        2.2.3 污染天堂假说的实证检验
        2.2.4 国际环境协议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迁移规制
    2.3 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
        2.3.1 环境规制的政治经济学
        2.3.2 规制竞争的理论渊源
        2.3.3 环境规制竞争的理论分析
        2.3.4 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研究
    2.4 国内的相关研究
    2.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3.1 我国工业布局特征及其演变
        3.1.1 我国工业化阶段的划分
        3.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工业布局
        3.1.3 各地区经济类型结构演变
        3.1.4 投资区域分布与变化趋势
    3.2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
        3.2.1 我国环境污染的整体状况
        3.2.2 工业污染区域分布及其“西进”趋势
    3.3 我国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一般特征
        3.3.1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本流动
        3.3.2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形式
        3.3.3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路径
        3.3.4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效应
    3.4 我国环境规制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3.4.1 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区位选择
        3.4.2 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竞争
        3.4.3 现行环境规制体制的局限
        3.4.4 公众参与环保的压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区位选择
    4.1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动机
        4.1.1 主动性迁移动机
        4.1.2 被动性迁移动机
    4.2 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传导机制
        4.2.1 环境规制下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应对策略
        4.2.2 环境规制约束下的企业迁移模型
    4.3 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
        4.3.1 现有的实证研究及其局限
        4.3.2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4.3.3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
        4.3.4 主要结论及其分析
    4.4 本章小结
    附录4-1 环境规制对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影响的实证结果
第五章 地区博弈、环境规制竞争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5.1 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竞争
        5.1.1 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
        5.1.2 财政分权改革对政府竞争的激励
        5.1.3 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
        5.1.4 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竞争的效应
    5.2 我国现行环境规制体制下的政府竞争
        5.2.1 我国现行环境规制体制
        5.2.2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环境规制竞争
        5.2.3 地方政府之间的环境规制竞争
    5.3 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内生模型
        5.3.1 基本模型假设
        5.3.2 同质地区环境规制竞争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5.3.3 非同质地区环境规制竞争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5.3.4 模型总体结论
    5.4 对我国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研究
        5.4.1 空间滞后模型及主要计量问题
        5.4.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5.4.3 全国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5.4.4 地区样本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附录5-1 我国省际环境规制竞争的实证结果
第六章 公众参与环保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6.1 厦门PX事件的启示
    6.2 公众参与环保的理论基础
        6.2.1 环境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
        6.2.2 科斯定理与公民环境权的实现
    6.3 公众参与环保的三种途径
        6.3.1 科斯谈判和环境民事诉讼
        6.3.2 披露信息和施加政治压力
        6.3.3 环保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6.4 公众参与环保地区差异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
        6.4.1 公众参与环保的地区差异
        6.4.2 公众参与环保的地区差异也是一种区位要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政府规制
    7.1 政府供给环境公共物品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7.1.1 政府供给环境公共物品的必要性
        7.1.2 政府供给环境公共物品的形式
        7.1.3 环境公共物品的政府供给失灵
    7.2 规范地方政府非理性竞争行为
        7.2.1 地方政府非理性竞争的原因
        7.2.2 转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观
        7.2.3 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7.2.4 转变政府职能和招商引资主体
    7.3 优化政府环境规制结构
        7.3.1 集权与分权:基于环境偏好差异的比较
        7.3.2 发达国家环境规制结构的特征
        7.3.3 优化我国环境规制结构的构想
        7.3.4 污染密集型企业迁移的分类治理
    7.4 构建区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7.4.1 生态补偿概念的演变与发展
        7.4.2 生态补偿的主要模式
        7.4.3 我国区域生态补偿现状及发展方向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多中心治理
    8.1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多中心治理方案
        8.1.1 公共物品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8.1.2 公共物品多中心治理的有效性
        8.1.3 多中心治理与传统环境规制结构的扩展
        8.1.4 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的多中心治理方案
    8.2 污染密集型企业的自愿环境规制
        8.2.1 企业自愿环境规制的经济激励
        8.2.2 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
        8.2.3 企业社会责任与自愿环境规制
        8.2.4 环境友好企业的促进机制
    8.3 环境教育、信息公示与环保民间团体
        8.3.1 我国公众参与环保存在的问题
        8.3.2 提升环保理念,加强环境教育
        8.3.3 完善信息公示制度,理顺信息沟通渠道
        8.3.4 推动环保组织发展,丰富公众参与形式
    8.4 环境责任机制与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规制
        8.4.1 环境规制与环境责任:替代还是互补?
        8.4.2 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方式
        8.4.3 企业环境责任认定的效率和公平原则
        8.4.4 企业环境责任的扩展: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环境审查制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网站
后记

(9)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2.1 主要内容及逻辑分析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存在的不足
2. 产业整合文献综述
    2.1 产业整合涵义和分类的不同观点
        2.1.1 产业整合的涵义
        2.1.2 产业整合的分类和内容
    2.2 经典理论关于产业整合的论述
        2.2.1 斯密、马克思等关于产业整合的相关论述
        2.2.2 现代企业理论对产业整合的分析
    2.3 西方学者对产业整合的实证研究
    2.4 我国对产业整合问题的研究
        2.4.1 我国产业整合的现实研究
        2.4.2 产业整合理论研究框架
3. 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
    3.1 工业化与钢铁产业的发展
        3.1.1 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
        3.1.2 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判断
        3.1.3 工业化与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
    3.2 钢铁产业的资源约束日益突出
        3.2.1 我国工业化的资源约束总体状况
        3.2.2 钢铁产业的资源支撑能力
        3.2.3 从铁矿石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看资源约束
    3.3 能源消耗与环境约束强化
        3.3.1 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环境代价
        3.3.2 钢铁产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
    3.4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出口热的“冷”思考
        3.4.1 我国钢铁进出口的现状
        3.4.2 钢铁出口热的“内忧外患”
4. 转变发展方式与钢铁产业整合
    4.1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特征
        4.1.1 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
        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特征
    4.2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2.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4.2.2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
    4.3 产业整合是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4.3.1 我国钢铁产业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
        4.3.2 产业整合是钢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4.4 产业整合与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
        4.4.1 我国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现状
        4.4.2 世界钢铁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趋势
        4.4.3 产业整合能有力地推动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
5. 钢铁产业组织整合
    5.1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现状
        5.1.1 钢铁产业集中度:逆集中化趋势
        5.1.2 规模经济性
        5.1.3 产品的差异化程度
        5.1.4 进入/退出壁垒
        5.1.5 价格行为
    5.2 世界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历程及其启示
        5.2.1 世界钢铁产业整合的历程
        5.2.2 世界钢铁产业整合的动因
        5.2.3 产业整合:世界钢铁巨人米塔尔集团的成长之路
        5.2.4 世界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启示
    5.3 处于成长期中的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
        5.3.1 我国钢铁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5.3.2 处于成长期的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分析
        5.3.3 产业成长期中的钢铁产业整合难题
    5.4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的驱动力和模式
        5.4.1 我国钢铁产业整合的驱动力
        5.4.2 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模式
    5.5 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看钢铁产业组织整合
        5.5.1 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规则
        5.5.2 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局中人分析
        5.5.3 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结局
        5.5.4 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结局透视我国钢铁产业组织整合
6. 钢铁产业链整合
    6.1 产业链整合及其模式
        6.1.1 产业链的实质
        6.1.2 产业链整合及其模式
    6.2 钢铁产业链及其“瓶颈”
        6.2.1 钢铁产业链
        6.2.2 我国钢铁产业链的薄弱环节
    6.3 产业链整合:构筑协调发展的钢铁产业链
        6.3.1 钢铁产业链整合的类型
        6.3.2 钢铁产业的后向整合
        6.3.3 钢铁产业的前向整合
    6.4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链整合
        6.4.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原则
        6.4.2 循环经济是我国钢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6.4.3 循环经济产业链与普通产业链的区别
        6.4.4 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产业链整合思路
    6.5 产业链整合:提升钢铁企业的竞争优势
        6.5.1 产业链整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的理论分析
        6.5.2 提升钢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6.5.3 整合产业链提升竞争优势的案例分析:为宝钢为例
7. 钢铁产业的空间整合
    7.1 产业布局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下的创新
        7.1.1 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
        7.1.2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7.1.3 科学发展观下的产业布局
    7.2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及特征
        7.2.1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
        7.2.2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布局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3 我国钢铁产业空间整合的思路
        7.3.1 大钢铁生产基地向临海聚集,特别是新建企业要临海布局
        7.3.2 区域内整合,形成全国六大钢铁基地
        7.3.3 跨区域整合,形成以五大钢铁集团为主体的产业格局
    7.4 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7.4.1 地方政府行为与钢铁产业发展
        7.4.2 地方政府的双重代理角色及中央政府与地区政府的博弈
        7.4.3 我国钢铁产业跨区域整合的最大障碍:地方保护
        7.4.4 利益协调:破解跨区域整合的障碍
8. 钢铁产业整合中的市场与政府
    8.1 政府与市场在产业整合中的定位和作用
        8.1.1 市场机制在钢铁产业整合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
        8.1.2 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依据
        8.1.3 对西方国家政府在产业整合中作用的考察
        8.1.4 政府推动钢铁产业整合的方式
    8.2 资本市场:钢铁产业市场化整合的重要平台
        8.2.1 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8.2.2 股权分置改革为市场化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8.2.3 资本市场为钢铁产业市场化整合提供了重要平台
    8.3 政策调控为钢铁产业整合提供环境条件
        8.3.1 地方钢铁产业过度投资导致产业分散化
        8.3.2 宏观调控为钢铁产业整合创造了有利环境
        8.3.3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增加了产业整合的压力
        8.3.4 钢铁产业政策为钢铁产业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
    8.4 跨区域产业整合的案例实证分析:宝钢整合八一钢铁
        8.4.1 宝钢整合八钢的过程
        8.4.2 “多赢”局面形成
        8.4.3 宝钢整合八钢模式: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研究 ——主体、主权、主见、主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表现
        三、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导的全球化
        一、资本的扩张本性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资本主导的全球化
        三、资本主导全球化的途径:地区经济一体化
        四、资本主导全球化的目标:建立资本增殖的全球体制
    第三节 资本主导全球化的后果
        一、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分化
        二、中心──外围国家的格局
        三、资本主导全球化对“外围”国家主权的挑战
第二章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
    第一节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中国劳动者
        一、劳动者是中国社会的主体
        二、旧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
        三、初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中国劳动者主体地位的确立
        四、现代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
    第二节 对外经济交往要服务于主体的发展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主体的发展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部条件
        三、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对外经济交往
        四、对外经济交往要促进中国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与经济实力的增长
        五、增强主体性,反对崇洋意识
    第三节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和素质技能
        一、公有制是确立和保证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制度
        二、完善民主法制,强化劳动者主体地位的作用
        三、在强化劳动者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四、对外经济交往──中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权
    第一节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主权的基本内容
        一、主权的规定
        二、主体与主权的关系
        三、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国家主权的权利基础
        四、以劳动者素质技能为核心的中国实力
        五、中国主权是中国实力与制度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主权的矛盾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要矛盾
        一、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旨在使中国成为依附性国家
        二、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主权矛盾支配对外经济交往整个历史过程
        三、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主权的矛盾支配对外经济交往
    第三节 资本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主权的挑战
        一、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二、中国主权遇到的挑战
        三、中国经济安全隐患
    第四节 内生与外拓中坚定主权,利用对外交往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一、内生──确立中国主权的依据
        二、外拓──中国主权发挥的条件
第四章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见
    第一节 前车之鉴──对外经济交往的依附性发展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依附论”先声
        二、依附论的发展
        三、依附性发展的危害
    第二节 中国官僚资本复生导致依附性发展的可能
    第三节 确立以中国为主体的对外经济交往
        一、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目的
        二、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原则
        三、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策略
    第四节 以国内经济发展主导对外经济交往
        一、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力
        二、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
        三、建立内生互促拓展的经济结构
        四、保证中国主权前提下的经济交流
第五章 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的主张:自主发展
    第一节 组建中国工业化主干行业
        一、中国工业化主干行业的初步形成
        二、工业化主干行业的发展现状
        三、举全国之力发展中国工业化主干行业
    第二节 有选择的利用外资
        一、外资进入的必要性
        二、外资进入的选择与限制
    第三节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
        一、技术创新是自主创新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我国自主创新的对策研究
    第四节 竞争与保护并举
        一、竞争与保护的基本原则
        二、对外贸易中必要的保护
        三、倡导建立并参与地区经济同盟
    第五节 强化对外经济交往法制
        一、保证所有权主体利益
        二、明确规定经营者与占有权行使机构负责人利益
        三、明确规定政府对外经济管理部门的职责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地区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之代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导向[J]. 余泳泽,段胜岚,林彬彬. 宏观质量研究, 2021(04)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中国经济现代化基本经验研究(1978-2018)[D]. 申晓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美国两次“再工业化”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影响的比较研究[D]. 李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4]工业化视角下的中国产能过剩与工业投资研究[D]. 毛培.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5]“逆全球化”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笔谈[J]. 佟家栋,谢丹阳,包群,黄群慧,李向阳,刘志彪,金碚,余淼杰,王孝松. 中国工业经济, 2017(06)
  • [6]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D]. 贾林娟. 东北财经大学, 2014(06)
  • [7]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兼论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及对策[D]. 杨成林. 南开大学, 2012(07)
  • [8]环境规制约束下污染密集型企业越界迁移及其治理[D]. 肖宏. 复旦大学, 2008(03)
  • [9]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钢铁产业整合研究[D]. 王建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研究 ——主体、主权、主见、主张[D]. 祭立怀.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区域贸易壁垒是中国工业化的代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