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一例

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一例

一、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1)在《新辅助治疗在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中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已经成为局部晚期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标准治疗手段,目前术前放疗的推荐剂量在41.4-50.0 Gy之间,但最佳的放疗剂量仍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放疗剂量下nCRT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nCRT的最佳剂量分割策略。进一步比较不同放疗分割策略治疗下nCRT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方法:采用EMTREE主题词、关键词和自由词联合检索的方式,在Embase和Ovid Medline上检索可切除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nCRT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年07月05日。将术前放疗的物理剂量转换为生物等效剂量(BED),α/β取值10,根据BED大小分为低剂量放疗组(LDRT,BED≤48.85Gy10)和高剂量放疗组(HDRT,BED>48.85Gy10)。利用R studio合并效应量,比较LDRT和HDRT两组的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失败模式以及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0篇文献,总计7577例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其中LDRT组3910例患者,HDRT组3667例患者。汇总分析的结果显示:1、LDRT组1、2、3、5 年 PFS 率分别为 71.1%、54.3%、47.5%、41.2%;1、2、3、5 年 OS 率分别为78.9%、57.7%、50.9%、39.0%;HDRT 组的 1、2、3、5 年 PFS 率分别为 64.8%、47.5%、38.9%、32.1%;1、2、3、5 年 OS 率分别为 74.7%、53.3%、42.8%、34.4%。LDRT 组患者的1、2、3、5年PFS率和OS率均显着高于HDRT组患者(P<0.05)。2、LDRT组Ⅲ-Ⅳ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除粘膜炎外,Ⅲ-Ⅳ级的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肺毒性以及食管炎的发生率均显着低于HDRT组(P<0.05)。此外,LDRT组手术患者术后的远处转移率也显着低于HDRT组的手术患者(P=0.004)。3、相比常规二维放疗,精确放疗还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接受精确放疗的患者中,LDRT组患者的1、2、3、5 年 OS 率分别为 84.6%、68.8%、58.7%、48.5%;HDRT 组患者的 1、2、3、5年 OS 率分别为 79.2%、58.5%、47.6%、41.1%。LDRT 组患者的 1、2、3、5 年 OS 率显着高于HDRT组(P<0.05)。4、在接受精确放疗的患者中,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采用40.0-41.4Gy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1、2、3、5年OS率分别为84.4%、68.6%、58.5%、48.5%;术前采用44.0-46.0Gy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1、2、3、5年OS率分别为79.5%、52.8%、44.9%、40.9%;术前采用50.0-50.4Gy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1、2、3、5年OS率分别为81.5%、66.1%、52.6%、43.8%。在常规分割放疗模式中,术前采用40.0-41.4Gy的剂量患者预后更好。5、在接受精确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术前采用40.0-41.4Gy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1、2、3、5年OS率分别为86.9%、73.2%、61.7%、49.1%;术前采用44.0-50.4Gy常规分割放疗患者的1、2、3、5年OS率分别为79.4%、61.2%、54.9%、50.0%。术前采用40.0-41.4Gy常规分割放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更好。6、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剔除CROSS研究、NEOCRTEC5010研究以及高风险的随机对照研究后,LDRT组患者的1、2、3、5年OS率仍显着高于HDRT组患者。结论: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nCRT采取BED≤48.85Gy10的术前放疗剂量较为合适,其中40.0-41.4Gy/20-23次的常规分割放疗可能是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nCRT最佳的剂量分割策略。目的: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均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来探讨新辅助治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01月至2021年01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和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并行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4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通过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病理学及血液学等结果评估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R0切除率、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全组共40例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切除。患者的基本特征如下:中位年龄65岁;男30例,女10例;鳞癌28例,腺癌1例,低分化癌1例;中上段食管癌5例,中段食管癌5例,中下段食管癌19例,下段食管癌11例;术前Ⅰ期患者2例,Ⅱ期患者19例,Ⅲ期患者19例。35例患者行新辅助化疗,21例患者采用力朴素+顺铂/奈达铂方案,9例患者采用紫杉醇+顺铂/奈达铂方案,其余3例分别采用多西他赛+顺铂,多西他赛+奥沙利铂+替吉奥,雷替曲塞+顺铂方案。5例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其中3例患者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其余2例分别采用力朴素+奈达铂和白蛋白紫杉醇+顺铂方案。放疗采用IMRT技术常规分割放疗,剂量范围为40-46Gy,中位剂量45Gy。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全组有36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可进行疗效评估,CR 0 例,PR 17 例,SD 18 例,PD 1 例,ORR 为 47.2%,DCR 为 97.2%。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Ⅲ级不良反应中,贫血1例,白细胞减少9例,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3例患者出现Ⅳ级中性粒细胞减少。未观察到Ⅲ-Ⅳ级、肾毒性。术后分期及术后安全性分析:全组40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Ⅰ期患者10例,Ⅱ期患者10例,Ⅲ期患者13例,Ⅳ期患者3例。R0切除率为100%,pCR率为10%(4/40),其中新辅助化疗组有1例患者获得pCR(1/35),新辅助放化疗组有3例患者获得pCR(3/5)。术后3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4例肺部感染,5例胸腔积液,2例呼吸衰竭。术后30天内无患者死亡。结论: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肯定,毒性可以耐受且手术切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叶琴[2](2021)在《早期食管鳞癌的筛查以及预后随访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筛查早期食管鳞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目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是全球常见的两大癌症,而晚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食管癌和贲门癌有助于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内镜技术的逐渐发展使得上消化道肿瘤的检出率也逐渐增加。但是内镜检查的操作技术性强,费用高,不适合对人群进行筛查,因此需要一种更加简单、经济的方法进行筛查,从而筛选出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的患者。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使用新型的细胞采样装置-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筛查早期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确定这种新的检测方法是否可以替代内镜检查成为一种有效的筛查方法。方法:招募2020.42020.12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上消化道ESD的患者,患者在ESD术前吞咽胶囊,使胶囊进入贲门,在喝水的过程中胶囊外壳逐渐溶解,使压缩的海绵膨胀,膨胀的海绵可以充分提取黏膜层的细胞,将提取了细胞的海绵放入细胞保存液中送至实验室进行细胞学检查,测定每个细胞的DNA指数(DI值),判断是否出现异常细胞。患者在接受海绵拉网胶囊检查之后,将进行规范的内镜检查以及ESD手术,因此我们以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海绵拉网胶囊检查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贲门癌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结果:共有185例患者参与完成了该项研究,内镜和病理诊断为食道病变85例,贲门病变49例,食道和贲门均正常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吞咽了胶囊,在操作过程中及结束后患者都没有出现强烈的不适感,并且没有发生任何不良事件。海绵拉网胶囊检测食管异型增生+SCC有良好的灵敏度,但是特异度不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78.82%、58.82%和71.32%,检测贲门异型增生+AC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5.91%、62.5%和64%。对于早期贲门癌患者,细胞学诊断阳性率与病变大小有关(P=0.042)。结论:海绵拉网胶囊筛查早期食管癌是一项可接受、安全且有效的筛查方式。海绵拉网胶囊筛查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较高,特异度不高,但与筛查早期贲门癌的效果相比,海绵拉网胶囊筛查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更好,因此未来需要更多的样本量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确定细胞海绵检查是否可以应用于早期贲门癌的筛查。第二部分外科手术切除早期食管鳞癌的回顾性研究目的:通过评估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般资料、组织学病理特征,以及LNM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探讨适合进行内镜切除治疗的最佳患者。方法:收集2011年11月到2019年4月接受食管切除术的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347例,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组织学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对总体的LNM发生率进行计算,并且根据检出的淋巴结情况分为LNM阴性和阳性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病变大小、年龄、病变部位、切缘情况、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脉管浸润上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影响LNM的危险因素。对符合ESD适应证的具有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确定这些患者是否具有特定特征。结果: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总体LNM发生率为9.51%,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LNM发生率分别为3.73%和13.15%,不同浸润深度的LNM的发生率分别为:M1/M22.5%,M3 5.56%,SM 13.15%。通过分析发现LNM阴性组和阳性组在肿瘤浸润深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而两组在年龄、性别、病变大小、病变位置、切缘情况、组织分化程度、淋巴血管浸润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浸润深度(OR=3.91,95%CI:1.4710.38;P=0.006)是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LNM的危险因素,LNM数量和区域也与浸润深度相关。对于符合ESD适应证的患者,病变大小≥10mm,肉眼形态为隆起型和凹陷型,分化程度为中分化或低分化的患者要引起警惕。结论:黏膜内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而外科手术的创伤性较大,因此可以选择创伤性较小的治疗方式,如内镜切除治疗。病变浸润至黏膜下层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应将食管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作为首选治疗方式,且至少需要进行2-野根治性淋巴结清扫。第三部分内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短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短期预后,评估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的适应症及疗效,并且评估ESD术后追加治疗的标准。方法:收集2018年1月到2019年1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ESD治疗的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共289例(328个病灶),对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ESD治疗情况、切除标本的组织学病理资料、随访资料等进行分析。根据组织学病理诊断的淋巴血管浸润(LVI)情况分为两组:即LVI阴性组和LVI阳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大小、病变部位、病变周长、病变大体形态、切缘情况、浸润深度上的差异,并且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VI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ESD术后的复查情况进行随访,详细记录随访结果,并且对随访结果中患者的追加治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病变的大小、周长、浸润深度及切缘情况与LVI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周长和浸润深度是影响LVI的独立危险因素。ESD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病灶的整块切除率为100%(328/328),完全切除率为94.51%(310/328),治愈性切除率为89.33%(293/32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迟发性出血0.75%(2/267),食管狭窄发生率4.49%(12/267),没有患者发生穿孔。术后总体复发率为0.75%(2/267)。共有23例患者在术后追加了手术或辅助治疗,A组(pCurA)术后没有追加任何治疗,B组(pCurB)以追加放疗为主,C组(pCurC)以追加外科手术为主。结论:对于浸润深度不超过SM1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食管癌患者,ESD安全、有效,短期预后良好。病变周长≥3/4或浸润深度较深的患者是发生LV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术前评估中应加以重视。在术后评估中,对于pCurA或pCurB的患者应密切随访,而pCurC的患者应积极追加手术或者辅助治疗。

吴钟凯[3](2021)在《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的意义,评估手术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对于我科近15年来住院手术的51例侵犯颈根部的占位性病变病人的相关病例信息进行分析,其中良性病变24例,恶性肿瘤27例。术前行增强CT和(或)CTA检查,了解肿瘤和/或复发灶或转移灶与颈根的无名动静脉、颈内动静脉、锁骨下动静脉、甲状颈干以及椎动脉的关系,根据术前增强CT和(或)CTA分别采用单纯颈部切口入路、内镜辅助下颈部切口入路、颈胸联合(胸锁关节切除、部分锁骨、胸骨柄切除或胸骨正中裂开)入路切除肿瘤。结果患者随访6个月到10年,24例良性病变全部完整切除。27例侵及颈根部的恶性占位有22例被完全切除,3例行次全切除术,2例姑息减瘤切除,无术中死亡病例;本组27例恶性肿瘤中术后出现发音较术前明显嘶哑2例;甲状旁腺因手术中误切至甲状旁腺激素分泌永久性减少1例,术后1年死于并发症;锁骨下静脉破损1例,锁骨下动脉损伤1例,术中缝扎封闭后无明显出血;乳糜漏2例,术后及时负压吸引和加压后痊愈;胸膜顶(颈胸膜)损伤1例,术中行缝合修复后未见气胸等并发症;臂丛神经和膈神经损伤各1例。1例胸骨正中裂开后纵膈感染,3个月治疗,痊愈。结论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颈胸交界处肿瘤应根据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的结果,采用恰当的径路完全暴露病变组织,分离并保护关键结构同时有效处

王超[4](2020)在《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世界范围内,食管癌在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第7位,肿瘤相关致死率排名第6位。在中国,95%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病理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吞咽困难是无法切除的食管癌患者的主要症状,这些患者需接受姑息治疗。自膨式金属支架(SEMS)置入术和近距离放射治疗是两种广泛认可的用于治疗恶性吞咽困难的姑息治疗方式。近年来,碘-125(125I)粒子作为一种持续低剂量率近距离放疗模式,已被用于治疗多种不可切除或局部复发的恶性肿瘤。一系列临床研究显示,125I粒子与部分覆膜SEMS的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肿瘤,并延长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期。在过去几年中,多种全覆膜SEMS被设计并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全覆膜SEMS尤其适用于预计生存时间较长,且需要接受后续治疗和支架移除的患者。因此,与联合部分覆膜SEMS相比,125I粒子联合全覆膜SEMS的治疗模式理论上将更适合于预计生存时间较长的患者。另一方面,尽管大量研究关注了粒子支架的临床疗效,然而125I粒子在ESCC中的抗肿瘤机制仍有待研究。在本课题中,首先,我们通过体内外实验系统地研究125I粒子在ESCC细胞中的作用和抗肿瘤机制。然后,我们通过联合125I粒子和分节式全覆膜SEMS设计了一款新型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并通过临床研究评估该内照射支架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目的:研究125I粒子对ESCC细胞株Eca-109和KYSE-150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体外照射模型,给予细胞累积剂量为0、2、4、6和8 Gy的125I粒子辐射。在特定的实验中,细胞接受si RNA、N-乙酰-L-半胱氨酸(NAC)或放线菌酮的处理。通过克隆形成试验和台盼蓝染色试验检测细胞的增殖和活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细胞内Ca2+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DNA损伤、caspase活化、自噬和内质网应激。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在动物实验中,构建Eca-109和KYSE-150的荷瘤鼠,并对其进行125I粒子(0.8 m Ci)植入治疗。记录肿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ROS荧光染色、TUNEL和免疫组化等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在两株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显着抑制了细胞增殖,并诱导DNA损伤和G2/M细胞周期阻滞。125I粒子辐射通过凋亡和类凋亡诱导细胞死亡。在照射后,Eca-109细胞主要通过诱导caspase依赖的凋亡而死亡,并在6 Gy时达到凋亡峰值。KYSE-150细胞通过诱导凋亡和类凋亡被杀死,伴有广泛的细胞内空泡形成。在两株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诱导了自噬流,并且通过si ATG5抑制自噬增强了细胞的放射敏感性。125I粒子辐射还诱导了细胞内的Ca2+过载和内质网应激。此外,125I粒子辐射引起ROS过量产生,ROS清除剂NAC明显削弱了125I粒子辐射对内质网应激、自噬、凋亡和类凋亡样空泡化的诱导作用。动物实验显示,125I粒子辐射可引起组织内ROS产生,激活细胞凋亡和潜在的类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结论:在ESCC细胞中,125I粒子辐射在引起DNA损伤、G2/M细胞周期阻滞、胞内Ca2+过载和内质网应激之后,可通过凋亡和类凋亡诱导细胞死亡,同时,触发保护性的自噬。125I粒子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类凋亡和自噬在很大程度上由ROS介导。目的:评估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通过将125I粒子与分节式全覆膜SEMS结合,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全覆盖内照射支架,并应用于临床。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同一家医院连续招募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进行该新型内照射支架的治疗。收集并分析相关临床数据,包括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总生存期、支架通畅时间、支架再狭窄(组织/肿瘤增生)、支架移位和不良事件(CTCAE v4.0)。结果:共计39名患者(31名[79.5%]男性,平均年龄71.3±7.4岁)接受了该支架的置入。技术成功率为97.4%(38/39),临床成功率为100.0%(39/39)。吞咽困难评分在术后1周内明显下降(P<0.001),6个月内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01(95%CI 173228)天,3月和6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2%和56.4%。中位支架通畅时间为175(95%CI 128222)天。5名(12.8%)患者发生了支架再狭窄。4名(10.3%)患者发生了支架移位,所有移位支架均成功移除。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胸痛(59.0%)、食管出血(28.2%)和恶心呕吐(20.5%)。8名(20.5%)患者共发生了8例严重(等级≥3)不良事件。结论: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癌安全、有效。该治疗模式有望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时间。目的:比较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与其联合部分覆膜支架在食管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并评估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行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全覆膜支架组,77例)或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部分覆膜支架组,69例)治疗的146例食管癌患者数据。根据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总生存期、支架通畅时间、复发性吞咽困难和不良事件(CTCAE v4.0)对结果进行分析。使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时间。复发性吞咽困难可分为支架再狭窄和支架移位,通过计算原因别风险比(CSHR)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计算部分分布风险比(SHR)的FineGray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全覆膜支架组的技术成功率为97.4%(75/77),部分覆膜支架组的技术成功率为98.6%(68/69)(P>0.999)。两组的临床成功率均为100.0%。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的中位生存时间相当(164天比152天;P=0.382)。术前吞咽困难评分4分(HR 1.624,95%CI 1.1142.369,P=0.012)和远处转移(HR 5.752,95%CI 3.5389.351,P<0.001)是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全覆膜支架具有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趋势(143天比113天;P=0.057)。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在吞咽困难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7%比36.2%;SHR 0.676,95%CI 0.3711.233,P=0.202),Cox模型显示全覆膜支架组的累积发生风险更低(CSHR 0.529,95%CI 0.2860.977,P=0.042)。与部分覆膜支架相比,全覆膜支架能显着降低支架再狭窄率(14.3%比29.0%;CSHR 0.387,95%CI 0.1850.810,P=0.012;SHR 0.446,95%CI 0.2150.927,P=0.031)。在多因素分析中,支架类型(全覆膜支架比部分覆膜支架;CSHR 0.377,95%CI 0.1790.794,P=0.010;SHR 0.443,95%CI 0.2120.925,P=0.030)和支架直径(20mm比16 mm;CSHR3.920,95%CI 0.85118.063,P=0.080;SHR 4.479,95%CI 1.02819.515,P=0.046)是支架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全覆膜支架组和部分覆膜支架组在支架移位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比7.2%;CSHR 1.674,95%CI 0.0.5724.897,P=0.347;SHR 1.852,95%CI 0.6365.398,P=0.259)。全覆膜支架组与部分覆膜支架组相比,胸痛较为少见(54.5%比71.0%;P=0.040),两组在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在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中,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在生存获益和安全性方面与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表现相当。相较于部分覆膜内照射支架,分节式全覆膜内照射支架能显着降低支架再狭窄率,具有延长支架通畅时间的潜能。

荣璐璐[5](202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特殊亚型(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是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一种罕见的特殊亚型,是具有不等量肉瘤样梭形细胞成分的鳞状细胞癌。由于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发病率低,目前大多数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研究都是个案报道,关于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尚不清楚。本研究系统探讨了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8年8月间术前未经新辅助治疗的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病例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存档蜡块及病理切片,复阅病理切片,查阅、整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肿瘤部位、大体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是否有蒂、肿瘤厚度、T分期、N分期、脉管瘤栓、神经侵犯、是否存在异源性成分、梭形细胞成分比例、是否有坏死、是否存在异时性远处转移及异时性淋巴结转移等,另外收集2010年1月-2016年12月129例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病例和2010年1月-2013年12月549例低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例与56例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病例进行对比分析。随访56例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对预后进行分析。对56例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进行AE1/AE3、p40、Vimentin、p53、INI1、BRG1等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对其中12例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病例分别显微切割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提取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分子克隆关系。结果: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主要发生于有吸烟史或饮酒史的男性,且多位于食管中下段。与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和低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相比,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主要呈腔内型生长方式(66.1%),T1期所占比例较高(53.6%),脉管瘤栓发生率较低(10.7%)。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中的癌成分为普通鳞状细胞癌成分有35例(62.5%),含有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有21例(37.5%),其中14例为普通鳞状细胞癌成分、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合并存在。肿瘤中梭形细胞成分所占比例的中位值为60%(10%-90%)。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44.6%(25/56),且淋巴结转移成分中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比例较高。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异时性远处转移率为17.9%,其中T1期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异时性远处转移率为20.0%。生存分析显示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5年总生存率为63.4%。T1a期的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5年总生存率为75%,T1b期的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5年总生存率为80.8%。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及梭形细胞成分比例(<60%)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有显着性相关,T分期、N分期与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有显着性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梭形细胞成分比例(<60%)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在56例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中,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Vimentin的阳性率为32.1%(18/56);梭形细胞成分AE1/AE3的阳性率为46.4%(26/56),p40的阳性率为33.9%(19/56);p53在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间表达的一致率为100%,73.2%(41/56)的病例p53呈突变型表达方式,其中39.3%(22/56)的病例呈错义突变型表达方式,33.9%(19/56)的病例呈无义突变型表达方式;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均表现为INI1和BRG1的强阳性表达,阳性率均为100%(56/56)。AE1/AE3表达与肿瘤大体类型有显着性相关,p40表达与肿瘤有无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有显着性相关,p5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着性相关。p53呈突变型表达方式的患者OS较短,预后较差。AE1/AE3、p40、Vimentin表达与预后均无显着性相关。选取了 12例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中2例因DNA质量问题未纳入分析,最终共有10例纳入了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中5例双相性成分为普通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5例为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可能为同一克隆起源。对于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分析结果提示淋巴结转移的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与肿瘤原发部位的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可能为同一克隆起源。结论:1.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以腔内型生长方式为主,T1期比例较高,脉管瘤栓发生率较低,预后较好。2.T1期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患者异时性远处转移率较高。3.在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中,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梭形细胞成分比例(<60%)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T分期是DFS的独立预后因素。4.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普通/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成分和梭形细胞成分可能为同一克隆起源。5.p53呈突变型表达方式的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患者OS较短,预后较差。目的:在中国,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食管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尽管现在诊断及治疗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ESCC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HER2相关的靶向治疗在乳腺癌、胃癌等肿瘤中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治疗效果,然而目前关于HER2在ESCC中的表达情况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HER2在中国人群ESC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基因扩增情况进行了大样本量的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连续的ESCC病例862例,患者术前均未进行新辅助治疗。收集病例的存档蜡块及病理切片,复阅病理切片,查阅、整理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T分期、N分期、M分期、TNM分期等,首先运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的方法对HER2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同时本研究从862例中挑选出65例与2008年1月-2009年5月104例ESCC病例共同构建组织芯片,对组织芯片进行双色银染原位杂交(Dual-colorin situ hybridization,DISH)检测,从而评估HER2的基因扩增情况。结果:在862例ESCC病例中HER2过表达(3+)的有13例,占1.5%,HER2不确定表达(2+)的有52例,占6.0%,HER2表达与性别有显着性相关(P=0.029)。对169例ESCC病例构建的组织芯片进行了DISH检测,169例ESCC病例包括了从862例中挑选出的65例ESCC病例(52例HER2不确定表达(2+)的病例和13例HER2过表达(3+)的病例)以及2008年1月-2009年5月的104例ESCC病例(1例HER2过表达(3+)的病例,3例HER2不确定表达(2+)的病例,100例HER2阴性表达(1+/0)的病例)。结果显示14例HER2过表达(3+)的病例均显示HER2基因的扩增,1 8.2%(10/55)HER2不确定表达(2+)的病例显示HER2基因的扩增,100例HER2阴性表达(1+/0)的病例均未显示HER2基因的扩增,HER2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着性相关。结合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以及DISH检测的结果发现862例中有23例(2.7%)为HER2阳性(IHC 3+/IHC 2+且ISH+),284例(32.9%)为HER2低表达(IHC 2+/IHC 1+且ISH-或IHC 1+且ISH未检测)。HER2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DISH检测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100%)。结论:1.中国ESCC患者HER2过表达率为1.5%。2.HER2过表达(3+)的病例均显示HER2基因的扩增。3.18.2%的HER2不确定表达(2+)的病例显示HER2基因的扩增。4.结合HE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及DISH检测结果发现ESCC患者的HER2阳性率为2.7%,HER2低表达率为32.9%。5.HER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DISH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这些研究结果为ESCC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为其他部位的鳞癌提供了潜在的研究方向。

王丰[6](2020)在《具核梭杆菌及牙龈卟啉单孢菌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检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ESCC)患者内镜下活检组织中具核梭杆菌(Fn)及牙龈卟啉单孢菌(Pg)的阳性率,进一步验证Fn及Pg的阳性率与ESCC的关系。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01-01日至2019-12-31日ESCC患者的内镜下活检组织标本33例,提取组织中的DNA采用PCR法检测活检组织中的Fn及Pg有无,分析Fn、Pg与ESCC的相关性。结果:1)ESCC中可检测出Fn,感染率为72.7%;2)ESCC患者中感染Fn与性别、年龄、族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化疗无明显相关性(P﹥0.05)。由于样本含量少,接受放疗患者1例,检测结果未感染具核梭杆菌阴性,尚不能明确放射治疗是否会影响ESCC患者中Fn的生存;3)ESCC患者中感染Fn与肿瘤的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否淋巴转移、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4)所收集33例ESCC标本中未显示出Pg。结论:1)Fn可存在于ESCC组织中;2)Fn感染与ESCC患者的性别、年龄、族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化疗、部位、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是否转移、分期无明显相关性;3)Pg可能不显示于ESCC组织中。

刘秋雨[7](2020)在《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约20%-30%显示恶性生物学特征,同时11%-47%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GIST的治疗与相应的预后因子有很大的相关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和分析GI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相关的预后预测因子。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4年4月间的GIST病例共168例,均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诊断证实。回顾性分析其相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按照1年、3年、5年随访患者生存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相关指标,统计学方法分析预后相关因子。结果:168例患者中,男性113例,女性55例,年龄范围18岁-78岁。常见的临床症状有腹痛、消化道出血。原发部位在消化系统者115例(68.4%),其中51例(30.4%)呈多发性病灶;88例(52.4%)病灶瘤体最大径>5cm,80例肿瘤组织核分裂像≥5个/50HPF。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部分肿瘤组织呈CD117阳性,比率约占92.9%(156/12),DOG1阳性比率为97.0%(163/5),CD34阳性比率为53.0%(89/79),S-100阳性比率为25.6%(43/125)。获随访患者149例,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临床表现、肿瘤部位、肿瘤数目、CD34与S-100表达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最大径、核分裂数目与肿瘤预后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即肿瘤最大径>5cm,或核分裂数≥5个/50HPF者,常常提示肿瘤预后较差。结论:核分裂数和肿瘤最大径是GIST评估预后的有用指标。第二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基因突变主要见于KIT基因,少部分出现PDGFRA基因突变。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类型,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6例GIST中,检测出80例存在KIT基因突变,4例存在PDGFRA基因突变。突变型8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38岁至70岁,平均年龄64岁。1)80例KIT突变病例中,64例存在11号外显子突变,主要为缺失突变,缺失片段包括555-559密码子、576密码子、557-558密码子,少见类型有576、557替代突变,同时合并存在少见的基因突变,即FLT1基因替代突变、DDR2基因替代突变。9例存在9号外显子突变,包括常见的502-503重复突变,少见的501插入突变,以及486替代突变,后者同时合并新型的CCNYL1–BRAF基因融合突变,且该例形态学上呈混合型,上皮样肿瘤细胞排列呈小巢状、漩涡状,类似于脑膜瘤样形态;13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642替代突变;17号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常见的822替代突变;2)PDGFRA基因突变4例,3例位于18号外显子,除了常见的D842V突变类型外,新发现843插入突变,以及842-845缺失突变,同时合并DDR2基因替代突变;12号外显子1例,呈561替代突变。结论:GIST中存在少见的KIT突变类型,同时可合并新型的融合性基因,以及新型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可能与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具有相关性。第三部分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GIST消化系统外原发性者少见,包括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者亦很少见;最常转移部位是肝脏,且少部分患者以转移灶为首发症状。而原发于消化道的GIST可合并其他肿瘤,是否存在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靶向治疗的GIST,是否基因突变类型和病理学特征有改变?本部分拟探讨上述少见特殊类型GIST(伴淋巴结转移的GIST、伴骨转移的GIST、胃肠道外原发性GIST、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GIST、靶向治疗后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2008年9月至2016年12月间经病理确诊为GIST共924例,搜集符合本次研究目的的病例,并采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采用一代测序技术检测分析KIT基因和PDGFRA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消化系统外原发性GIST(EGIST)共9例,男性2例,女性7例,年龄28-72岁,以腹膜后最多见,病理形态学、免疫组化和基因突变特征与原发于消化系统的GSIT相似;合并消化系统肿瘤的小GIST病例共14例,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8-82岁,小GIST主要发生于胃,肿瘤细胞稀疏,且多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 6例,5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跨度48-75岁,几乎均存在同时性肝转移灶和腹腔播散,均存在KIT基因突变;伴有罕见骨转移的病例3例,原发部位在食管、胃和小肠,骨转移灶主要发生于锥体、肱骨,均存在KIT基因突变;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同时性骨和肺转移GIST病例1例,女,71岁,转移灶在靶向治疗后出现多灶性坏死,肿瘤细胞可见横纹肌样形态。结论:EGIST在病理特征、遗传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判断标准上与GIST相同;合并消化系统病变的小GIST呈极低危险度,遗传学表现提示其可能为GIST发生早期事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突变型GIST常呈高危险度,存在同时性肝脏和腹腔转移的可能;GIST骨转移最常发生于脊柱,肿瘤呈高危险度,且伴有肝转移者尤其应警惕骨转移的可能;靶向治疗后伴有罕见骨和肺转移的GIST常出现转移灶形态学改变。第四部分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背景与目的:野生型GIST大多存在SDH缺失突变、BRAF基因突变等,是否存在其他突变基因及突变类型?本部分拟探讨除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外,是否存在少见的突变,以及其突变所对应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8月间共96例经手术切除的局限性GIST病例,搜集相应临床及病理学信息,首先采用一代测序技术筛选野生型GIST,并进一步对这部分肿瘤采用NGS检测分析是否存在已知或未知的基因突变类型;同时分析肿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危险度、治疗方法等,并随访患者。结果:本组95例GIST中,12例为野生型GIST,其中女性7例,男性5例,年龄36-82岁。其中5例为SDH缺陷型GIST,免疫组化呈SDHB表达缺失,女性为主,均发生于胃,组织学主要呈上皮样型;分子检测发现1例存在SDHA基因替代突变(E564K),同时存在CCND1和RB1基因扩增突变,肿瘤呈恶性行为;1例存在SDHD基因替代突变(D113Tfs22),同时存在TP53基因替代突变(D281Y),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1例存在TP53基因的两种不同突变类型共存,替代突变(R273H)和300308缺失插入突变,p53蛋白弥漫阳性表达,肿瘤呈恶性行为。非SDH缺陷型GIST共7例,2例存在BRAF基因替代突变(V600E),同时相应蛋白阳性表达,均呈梭形细胞型,其中1例发生于肿瘤体积为0.6cm的micro GIST;1例存在CDH1基因功能性胚系突变,类型为替代突变(D786N),该例肿瘤原发于十二指肠,增殖指数较高(20%),呈高危险度。结论:野生型GIST中可存在少见的突变类型,如TP53基因突变、CCND1基因扩增、RB1基因扩增,且可以和SDH亚单位基因突变合并存在,部分基因突变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非SDH缺陷型GIST中除常见的BRAF基因突变外,尚有少见的CDH1基因突变,且也有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郑伟慧[8](2019)在《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分析食管伴下咽双发癌,食管伴头颈部三发癌的情况,并探究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包括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筛选100例食管癌,104例食管伴下咽癌患者。了解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的占比情况。比较同时性癌和异时性癌和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2)回顾性分析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患者的癌种分布情况,同时性癌与异时性癌的发病情况,并比较两者的临床特征因素和预后情况,同时比较不同是否积极治疗和治疗方式对生存情况的影响。3)检测31例头颈部局部晚期鳞癌患者(包括5例食管伴头颈部多发癌)、12例健康志愿者和6例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循环肿瘤细胞CTC被基于微流控的免疫捕获系统CytoSorter(?)富集。在诱导化疗前后以及手术和/或放疗后进行CTC检测。评价不同时间点CTC计数与患者生存结局及复发风险的相关性。评价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患者随访至2019年3月。结果:1)单纯食管癌100例,同时性癌32例,异时性癌72例。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组和异时性癌组的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8.56%和73.79%,29.99%和60.37%,14.99%和53.66%。异时性癌的预后明显优于同时性癌,两者的比较具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06)。单纯的食管癌组和食管+下咽同时性癌的比较中,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2)30例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中,下咽+食管+肺和下咽+食管+口咽的发生率最高为20.0%。其次是下咽+食管+喉。同时性和异时性各占15例,临床特征比较中,异时性的手术率和是否积极治疗高于同时性,统计学有差异(P<0.05)。生存比较,同时性癌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9%,19.9%和0%。异时性癌为78.7%,77.8%和59.1%。两者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31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24例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照组未发现(P<0.0001)。CTCs与患者年龄(P=0.037)和淋巴结转移(P=0.034)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前CTCs计数高的患者治疗后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的几率更高(P=0.0187)。大多数患者在治疗结束时CTCs显着降低。结论:食管癌伴下咽双原发癌的患者中异时性癌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总体生存率较高,但同时性癌的预后最差,需要探究更多有效的治疗方式。同样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异时性癌通过多学科综合的多次治疗,生存率仍较高。在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中,CytoSorter(?)系统可分离循环肿瘤细胞CTCs。CTCs可作为监测患者治疗反应和预测肿瘤治疗后局部复发。基线时CTC检测对预后影响大。

刘林秀[9](2019)在《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及预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转移、复发风险不容忽视。在多个癌种的研究表明,脉管侵犯的存在与否和其量化分级、肿瘤出芽、肿瘤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反应分级和肿瘤浸润模式与肿瘤的转移、患者的不良预后显着相关。依据普通HE切片判定脉管侵犯及肿瘤出芽主观性强、敏感性低。有研究显示,免疫组化联合弹力纤维染色有助于脉管侵犯的识别;免疫组化也能提高肿瘤出芽的识别率,但在T1b期ESCC中缺乏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拟分析上述因素与T1b期ESCC转移、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0年2月-2004年1月有完整病理资料、临床资料的158例T1b期ESCC根治性手术切除病例,调阅患者全部存档切片进行复阅,选取其所有浸润性癌蜡块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弹力纤维+AE1/AE3双染色、CD31+AE1/AE3及D2-40+AE1/AE3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后进行脉管侵犯、肿瘤出芽、肿瘤促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间质反应(DR)分级、肿瘤浸润模式(INF)的判读,并测量肿瘤厚度、黏膜下浸润深度及最大浸润灶最大径,整理患者其它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大体分型、淋巴结转移(LNM)等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指标与患者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158例患者中弹力纤维显示的静脉侵犯(E-VI)阳性率69%(109/158)高于 HE 显示的血管侵犯(HE-VI)阳性率 3.8%(6/158)(P=0.221);CD31+AE1/AE3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血管侵犯(CD31-VI)阳性率25.3%(40/158),显着高于HE-VI阳性率3.8%(6/158)(P=0.001);D2-40+AE1/AE3双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的淋巴管侵犯(D2-40-LI)阳性率49.4%(78/158),显着高于HE染色显示的淋巴管侵犯(HE-LI)阳性率 22.8%(36/158)(P<0.001)。癌旁 D2-40-LI、D2-40-LI≥4与同时性LNM显着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2-40-LI≥4是同时性 LNM 的独立预测因素(OR=2.319,95%CI=1.471-3.655,P=0.001)。CD31-VI、D2-40-LI是患者异时性远处转移(DM)的预测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2-40-LI是患者异时性DM的独立预测因素(HR=5.187,95%CI=1.801-14.940,P=0.002)。单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 E-VI、CD31-VI、D2-40-LI、肿瘤位置(上段)是患者无复发生存(RFS)、总生存(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 E-VI(HR=2.524,95%CI=1.224-5.202,P=0.012)、CD31-VI(HR=2.235,95%CI=1.291-3.869,P=0.004)、D2-40-LI(HR=1.785,95%CI=1.035-2.985,P=0.037)、肿瘤位于上段(HR=2.474,95%CI=1.372-4.462,P=0.003)是患者 RFS 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E-VI(HR=2.681,95%CI=1.179-6.096,P=0.019)、LNM(HR=1.960,95%CI=1.082-3.551,P=0.026)、肿瘤位于上段(HR=2.626,95%CI=1.382-4.991,P=0.003)是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经AE1/AE3免疫组化染色评估的肿瘤出芽(TB)阳性者有151例(95.6%),经标准化后,TB(0.785mm2)最大值为60,平均值为11,TB≥15/0.785mm2与T1b期ESCC患者的同时性LNM显着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B≥15是同时性 LNM 的独立预测因素(OR=4.017,95%CI=1.812-8.904,P<0.001)。TB≥15的患者复发风险高于TB<15的患者,TB≥15的患者OS低于TB<15的患者,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61)。158例T1b期ESCC患者的DR分级中成熟间质者有39例(24.7%),中等成熟间质者有16例(10.1%),不成熟间质者有103例(65.2%),肿瘤DR与患者同时性LNM、异时性DM、RFS、OS无显着相关(P>0.05)。158例患者INF分类中INFa/b者共119例(75.3%),INFc者有39例(24.7%),INF与患者同时性LNM、异时性DM、RFS、OS无显着相关(P>0.05)。肿瘤厚度≥3000μm、黏膜下浸润深度≥200(μm、最大浸润灶最大径≥2cm与患者同时性LNM、异时性DM、RFS、OS均不相关(P>0.05)。结论:1.弹力纤维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着提高T1b期ESCC脉管侵犯的检出率,推荐常规进行弹力纤维染色及CD31、D2-40免疫组化染色,尤其是对于无法获得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内镜下切除标本。2.判定过程中应同时注意脉管侵犯位置及数量,癌旁D2-40-LI、D2-40-LI≥4与同时性LNM显着相关,D240-LI≥4是同时性LNM独立预测因素。3.D2-40-LI是患者异时性DM的独立预测因素。4.E-VI、CD31-VI、D2-40-LI、肿瘤位于上段是患者R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E-VI、LNM、肿瘤位于上段是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5.基于AE1/AE3免疫组化染色识别的TB≥15/0.785mm2与T1b期ESCC的同时性LNM显着相关。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今后对T1b期ESCC患者转移和预后的精准诊断,指导精准治疗。目的:分析T1b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B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转移和预后特征)以及免疫组化表达特征。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自1990年1月-2018年10月诊断为T1b期食管BSCC的所有病例,复阅HE切片,整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课题组前期研究的T1 b期食管普通型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病例,对B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预后特征进行分析。挑选蜡块制作组织芯片,进行 AE1/AE3、CK14、CK5/6、CK34β E12、Vimentin、CD117、MYB、CD56、Syn、CgA、Calponin、SMA、P40、P53、Ki-67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抗体在BSCC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结果:102例T1b期食管BSCC患者中,男性87例,女性15例,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60例,<60岁者42例。相比普通型SCC,BSCC更易发生于老年男性患者。BSCC患者脉管侵犯率(17.8%)、淋巴结转移率(22.5%)略低于普通型SCC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6、0.555)。102例T1b期食管BSCC患者,失访4例,98例T1b期BSCC患者随访时间为3-18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9.17个月,患者5年总生存率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和65.1%,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10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3%和60.5%,其中有31例患者(31.6%)在3-150月发生复发,复发中位时间为15月,有19例患者(19.4%)在3-42月发生异时性远处转移(distantmetastasis,DM),DM中位时间为24月。生存分析显示BSCC患者无复发生存(RFS)、总生存(OS)与普通型SCC患者无显着差异(P=0.286、0.719),但BSCC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显着低于普通型SCC患者(P<0.001)。BSC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P40阳性率95.8%,中-强阳性率为84.2%,细胞角蛋白AE1/AE3、CK14、CK34β E12、CK5/6均可出现阴性表达的情况,神经内分泌标记呈弱-中阳性表达,CD56表达阳性率为32.6%,Syn为13.7%,CgA为8.5%,肌源性标记物Calponin 阳性率为 10.6%,SMA 阳性率为 12.7%,CD117 阳性率(60%)。MYB蛋白在BSCC为细胞质阳性,阳性率32.6%,不出现细胞核弥漫强阳性表达,而作为对照的食管腺样囊性癌活检组织为细胞核弥漫的强阳性表达。P53弥漫强阳性者占43.2%,完全阴性者占37.9%。BSCC的Ki-67增殖指数高,≥50%者占77.9%,<50%者占 22.1%。结论:T1b期食管BSCC好发于老年男性患者,其预后与普通型SCC患者无显着差异,但患者无远处转移生存显着低于普通型SCC患者。BSCC可表达肌上皮标记和神经内分泌标记,CD117在BSCC中的阳性率较高,当肿瘤表现为筛状结构与腺样囊性癌鉴别困难时,腺样囊性癌MYB蛋白的核弥漫强阳性表达可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王琪[10](2019)在《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微创 Ivor Lewis 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Ivor Lewis esophagectomy,MIILE)的使用日益增多。为了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这项复杂的手术,本部分将全面分析其学习曲线,包括评估完成手术需要的一般能力和获得肿瘤学效益需要的能力。这些能力属于学习曲线的不同阶段。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的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109例MIILE入组,收集相关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筛选出合适指标对患者进行分组并分析学习曲线。分析组间差异,验证学习曲线模型。结果:筛选出两个指标:胸腔内吻合时间和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在第26例和第88例患者出现转折点,被选为评估不同能力水平的指标。因此,109例患者被分为三组(前面26例为“早期组”,中间62例为“中期组”,最后21例为“近期组”)。比较组间围术期数据,结果阳性,表明MIILE的学习曲线为三阶段模型。结论:MIILE的学习曲线评估应包括三个连续的阶段:非熟练操作阶段(具备完成手术的能力,不熟练)、手术熟练阶段和获得潜在肿瘤学效益阶段。胸腔内吻合时间和双侧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是评估MIILE学习曲线不同能力水平的合适指标。大约在完成26例手术后,能达到完成手术的一般水平;在88例患者之后,外科医生可以通过实施MIILE,获得肿瘤学的效益,改善患者的预后。目的:本部分回顾性比较了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Ivor Lewis esophagectomy,MIILE)与左进胸食管癌切除术(Sweet)的围术期结果,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和长期生存,旨在探讨MIILE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中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期间食管癌患者的数据。614例接受MIILE和243例接受Sweet的患者入组,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成功配对216对患者。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生存情况。结果:与Sweet手术相比,MIILE的手术时间更长,失血量更少,切除的淋巴结更多。接受MIILE的患者疼痛更轻,肺炎发生率更低,术后并发症更少。此外,MIILE的患者术后提前经口进食,更早出院,更快恢复生活质量。在肿瘤TNM分期(tumor-node-metastasis,TNM)Ⅰ期的患者中,MIILE组具有生存优势。在Ⅱ期和ⅢI期患者中,两组在2年和5年的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方面无显着差异。两组在肿瘤复发转移无明显差异。经多因素回归分析,TNM病理分期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MIILE在ESCC患者中安全、可行。相比Sweet术式,MIILE能提供围术期优势,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在早期患者中良好的长期肿瘤学结果。

二、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辅助治疗在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中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不同放疗剂量在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新辅助放化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
        2.5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特征
        3.3 文献质量评价与发表偏倚
        3.4 LDRT组与HDRT组的RO切除率及pCR率
        3.5 LDRT组与HDRT组患者的生存分析
        3.6 LDRT组与HDRT组nCRT的安全性分析
        3.7 LDRT组与HDRT组手术患者术后的失败模式分析
        3.8 LDRT组与HDRT组nCRT不同分割模式的亚组分析
        3.9 不同术前放疗剂量在食管鳞状细胞癌nCRT中的疗效分析
        3.10 敏感性分析
        3.11 针对随机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3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资料
        3.2 近期疗效评价
        3.3 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3.4 术后分期与手术安全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附录二 队列研究的质量评价
附录三 单臂研究的质量评价
综述 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早期食管鳞癌的筛查以及预后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海绵拉网胶囊(Cytosponge)筛查早期食管鳞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的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 外科手术切除早期食管鳞癌的回顾性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三部分 内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鳞癌短期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食道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前言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手术方法及选择标准
3.术后并发症
    3.1 出血
    3.2 咽瘘
    3.3 喉返神经损伤
    3.4 乳糜漏
    3.5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3.6 其他
4.结果
5.讨论
    5.1 颈根部解剖
    5.2 颈根部肿物类型
    5.3 临床表现
    5.4 CT和CTA
    5.5 治疗
    5.6 并发症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颈根部肿物检查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英文缩略词注释表
绪论
文献综述一 ~(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自膨式金属支架在治疗恶性食管狭窄中的应用现状
第一部分 ~(125)I粒子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1.1 前言
    1.2 实验材料
        1.2.1 细胞系
        1.2.2 实验动物
        1.2.3 放射源及~(125)I粒子体外照射模型
        1.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1.2.5 主要仪器及耗材
    1.3 实验方法
        1.3.1 siRNA转染
        1.3.2 细胞存活率检测
        1.3.3 克隆形成试验
        1.3.4 细胞周期检测
        1.3.5 细胞凋亡检测
        1.3.6 细胞内ROS检测
        1.3.7 细胞内Ca~(2+)检测
        1.3.8 免疫荧光检测
        1.3.9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
        1.3.10 透射电镜检测
        1.3.11 动物实验
        1.3.12 组织HE染色
        1.3.13 组织ROS水平检测
        1.3.14 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3.15 组织TUNEL凋亡检测
        1.3.16 统计学方法
    1.4 结果
        1.4.1 ~(125)I粒子辐射抑制ESCC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空泡化
        1.4.2 ~(125)I粒子辐射诱导DNA损伤修复和G2/M细胞周期阻滞
        1.4.3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凋亡与非凋亡样细胞死亡
        1.4.4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
        1.4.5 ~(125)I粒子辐射诱导ESCC细胞发生类凋亡
        1.4.6 ROS在~(125)I粒子辐射诱导的凋亡、自噬和类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1.4.7 ~(125)I粒子辐射抑制ESCC移植瘤
    1.5 讨论
第二部分 ~(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临床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支架设计
        2.2.2 支架制作和理化性能检测
        2.2.3 临床伦理审批
        2.2.4 研究对象选择
        2.2.5 样本量计算
        2.2.6 干预方法
        2.2.7 评价指标及定义
        2.2.8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一般情况
        2.3.2 生存期和支架通畅情况
        2.3.3 支架再狭窄和移位
        2.3.4 不良事件
    2.4 讨论
第三部分 ~(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或部分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支架特征
        3.2.2 临床伦理和知情同意
        3.2.3 病例筛选
        3.2.4 手术操作
        3.2.5 评价指标及定义
        3.2.6 统计学方法
    3.3 结果
        3.3.1 一般情况
        3.3.2 生存分析
        3.3.3 复发性吞咽困难
        3.3.4 不良事件
    3.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特殊亚型(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食管鳞状细胞癌HER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基金资助
已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英文论文
文献综述 食管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具核梭杆菌及牙龈卟啉单孢菌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和方法
    1.组织标本来源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5.材料和试剂
        5.1 主要试剂、耗材
        5.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器材的处理
    6.实验方法
        6.1 提取DNA
        6.2 引物设计
        6.3 引物的稀释
        6.4 行PCR反应
        6.5 琼脂糖凝胶电泳
    7.统计学处理
    8.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7)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GIST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二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罕见分子遗传学变异及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部分 经典突变型GIST中少见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第四部分 野生型GIST临床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研究
    1 前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胃肠道间质瘤分子遗传学最新进展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第一节 大宗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的生存分析及模型预测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第二节 104例食管伴下咽双原发癌与单纯食管癌的临床特点比较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节 头颈伴食管三原发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讨论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第四节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鳞癌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流行病学
        2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发病假说
        3 食管癌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致病因素
        4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诊断
        5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治疗
        6 食管伴头颈多原发癌的预后
        7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第一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预测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疗效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图和表
        参考文献
    第二节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头颈部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1 前言
        2 文献检索范围
        3 文献检索策略
        4 选用的数据库或检索工具
        5 目前研究
        6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等
致谢

(9)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及预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及预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研究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T1b期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食管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Reference
致谢
个人简历

(10)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1.1 引言
    1.2 方法
        1.2.1 病例选择
        1.2.2 食管肿瘤诊疗流程
        1.2.3 术前准备
        1.2.4 手术过程
        1.2.5 术后管理
        1.2.6 数据收集
        1.2.7 学习曲线指标选择与分组方法
        1.2.8 数据统计分析
    1.3 结果
        1.3.1 患者一般情况
        1.3.2 患者术中情况
        1.3.3 患者术后情况
        1.3.4 学习曲线评估指标分析
        1.3.5 三个时期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1.3.6 三个时期患者的术中情况分析
        1.3.7 三个时期患者的术后情况分析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部分: 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长期疗效分析:与左进胸食管癌切除术的倾向性评分匹配比较研究
    2.1 引言
    2.2 方法
        2.2.1 术前评估
        2.2.2 术前准备
        2.2.3 手术过程
        2.2.4 术后管理
        2.2.5 术后辅助治疗
        2.2.6 生活质量评估
        2.2.7 术后随访
        2.2.8 数据
        2.2.9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PSM前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
        2.3.2 PSM后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
        2.3.3 PSM后的患者的术中数据
        2.3.4 PSM后的患者的术后情况
        2.3.5 PSM后的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情况
        2.3.6 PSM后的患者的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2.3.7 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2.3.8 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对预后的影响
        2.3.9 单因素预后分析
        2.3.10 多因素预后分析
        2.3.11 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辅助治疗在食管及食管胃结合部肿瘤中的疗效分析[D]. 李颖. 扬州大学, 2021(02)
  • [2]早期食管鳞癌的筛查以及预后随访研究[D]. 杨叶琴.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术前颈胸增强CT和(或)CTA在颈根部不同肿瘤手术方式选择中的意义[D]. 吴钟凯.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4]125I粒子联合分节式全覆膜支架治疗食管癌的应用研究[D]. 王超. 东南大学, 2020(01)
  • [5]食管鳞状细胞癌及其特殊亚型(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病理特征研究[D]. 荣璐璐.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6]具核梭杆菌及牙龈卟啉单孢菌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D]. 王丰.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7]特殊类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遗传学变异特征研究[D]. 刘秋雨. 郑州大学, 2020(02)
  • [8]食管伴头颈多发癌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析[D]. 郑伟慧. 苏州大学, 2019(06)
  • [9]T1b期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及预后相关临床病理指标研究[D]. 刘林秀.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10]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D]. 王琪. 浙江大学, 2019

标签:;  ;  ;  ;  ;  

食管早期鳞状细胞癌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