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钢小连轧机的工程设计特点

韶钢小连轧机的工程设计特点

一、韶钢连续小型轧机工程设计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政[1](2018)在《限定条件下16号工字钢轧制孔型设计及优化》文中提出对于国内外中小型轧制企业,购置新型设备需要的大量资金投入,对于中小型企业是不小的阻碍,为了突破同一设备生产产品种类的局限性,实现更多样化产品的生产,研究新的轧辊孔型设计方法及配辊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某企业现有横列式三辊轧机机架保持不变的要求,根据该机架的辊间距极限确定了轧辊的极限尺寸。针对利用常规孔型设计方法难以在该套生产设备实现16号工字钢轧制的问题,采用了全新的共轭孔型设计方法,设计出一套能在现有设备上完成16号工字钢轧制的孔型系统,并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该套孔型系统轧制温度、轧制力和轧制力矩等力能参数,进行了轧辊强度及电动机载荷的校核,从理论上验证了在原有机架上的轧辊使用该套孔型的可行性。并且利用Workbench软件对轧辊相关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轧辊的变形与应力情况,结果表明轧辊对轧件精度的影响和轧辊的强度都满足要求。最后,进行现场试轧,没有发生断辊、崩辊环等情况,结果表明该套孔型能保证轧辊轧制16号工字钢的正常使用,并针对个别样件存在尺寸精度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了确保利用该套孔型轧制出的产品的质量,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建立了三维热结构刚塑性有限元模型,并对该套孔型系统的轧制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仿真。分析了工字钢轧制过程中轧件在孔型内变形情况、延伸率整体变化趋势、温度变化规律、轧制力模拟数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等效应力变化分布规律和轧件弯曲扭转变形情况,针对模拟轧制过程中的上述有关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孔型尺寸参数,从而提高了设备生产和使用效率。

武月清[2](2016)在《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文中研究指明包头钢铁公司(简称包钢)是建国初期我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它的兴建与投产可视为我国现代钢铁工业早期技术发展的模式,是我国现代钢铁工业化的缩影。对包钢的研究是中国现代钢铁工业史、技术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挖掘档案史料,系统整理与包钢相关的文献,分析包钢建设初期(1953-1965年)在时政影响下的建厂举措,考察现在的炼钢厂、炼铁厂,对包钢铁从苏联引进的技术及受到技术决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系统搜集相关档案资料及未公开发表的厂志,对包钢建设初期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立项建设包钢的原因,并对比当时中、苏及世界主要产钢国的冶炼技术水平,分析包钢建设初期从苏联引进冶炼技术的水平、所遇技术难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等问题。研究认为:包钢因白云鄂博存在稀土共生矿的特殊性,当时我方既无技术根基,又无参考经验,从苏方引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不适应,遇到了各种技术难题,包钢的技术创新之路围绕解决这些难题展开,包钢的冶炼攻关史就是一部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史。再者,包钢的大规模建设适逢“大跃进”时期,一系列政治运动导致的技术决策出现偏差和错误,使中国的钢铁行业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本文对以包钢为中心的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作进一步分析,总结包钢因没有遵循钢铁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技术发展受到重挫的经验教训。这些工作,弥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不足,尤其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角度进行综合考察,分析政治干预对技术决策的影响,指出这是前人关注较少而对包钢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第二、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根据档案文献等资料,回顾包钢早期在技术能力本土化的进程中如何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总结苏联工程师在包钢建设中的作用和特点;并以首任经理、技术专家型领导干部杨维做为个案进行研究,强调科学决策对人才培养、技术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本文文末还对包钢实际建设情况与原有设计规划及同期武汉钢铁公司的建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包钢因其矿源的特殊性及政治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武钢,致使其技术的发展落后于武钢,对后续的建设影响也比较大。第三、本文把包钢的发展置于现代钢铁技术体系下进行研究,表明包钢虽在建设初期遇到种种困难,未能按最初的规划如期建成,但在北方边疆地区,包钢平地起家,不仅在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基地,后来又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对于全国钢铁工业合理布局的形成,尤其是带动整个自治区为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不能因包钢遭受的损失低估它对钢铁技术现代化的意义。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起步于从苏联引进的技术,然后逐步走上自力更生技术创新之路,其发展是在跌宕起伏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不同时期采用的技术政策对钢铁行业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总结各个阶段技术发展的特点,可看出技术决策的决定性作用;包钢的技术路线反映出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发展的变迁,并对今天的技术创新,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崔广健[3](2015)在《2800七辊厚板矫直机机架设计及压下机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船舶等重型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对厚板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现有的大部分冷矫直机中,当钢板厚度超过30mm后,矫直机将无法正常工作。2 800七辊厚板矫直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该矫直机可以矫直厚度30mm75mm的板材。本文根据企业方案征询书所提供的板材产品规格要求设计2 800七辊厚板矫直机机架结构系统。该机架结构系统包括机架本体、压下装置及平衡装置。首先,根据在产品参数所确定的辊系结构基础上,确定机架结构的大体尺寸;根据强度公式确定关键部件的基本尺寸。然后,利用Solidworks 2012建立整个机架各部分零件,将其装配后导入Abaqu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最后,分析有限元结构,查看零件最大等效应力和变形位移,确定机架的整体刚度以及关键部件强度的校核。在机械零件尺寸确定的过程中,本文对于无法准确确定结构尺寸的部件:压下螺丝螺母,采取建立多套尺寸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不同方案下的应力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出在满足强度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使零件体积最小化,并且将原有经验公式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为后来设计者提供方便。通过对该机架结构系统中部件的分析,所设计的机架系统满足要求。另外,在结果中可以看出,在预应力机架中,拉杆是受力最大的零件,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拉杆近螺纹连接处;立柱能够很好地满足要求;上横梁与底座都有不同程度应力集中。这些将会给未来的设计选择参数提供一些参考。

王国栋[4](2014)在《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发展。经过钢铁轧制技术、装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以及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中国钢铁轧制技术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基本完成了工业化过程。在步入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生态化的钢铁轧制技术体系,解决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问题,实现"绿色制造,制造绿色",促进钢铁轧制行业的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

韩珍堂[5](2014)在《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文中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对完善国民经济产业支撑,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铁产量迅速增长,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品种质量、装备水平、技术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大而不强”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明显特征,钢铁工业中存在的“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产能严重过剩,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品种质量不适应市场需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原料供给制约;产业服务化意识薄弱”等影响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健康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国家提出了“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钢铁工业如何适应国家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为方法,培育我国钢铁工业的竞争优势、分析竞争力提升战略,推动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对钢铁工业进行概念界定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并针对重点和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措施。第二部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国内外学者对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以及论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提出本文研究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切入点。第三部分首先从整个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与演进角度进行阐述,对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描述;其次在对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几个钢铁工业强国在不同时期发展过程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制约竞争力提升的因素及内在演变规律,为后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和途径奠定基础;第四部分从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和消费、产业布局和产业集中度、技术装备水平、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和进入退出壁垒等方面,阐述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五部分从企业角度对国内外竞争优势明显的钢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细分到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上,继而通过企业竞争力提升拓展到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上,从微观到宏观进一步探讨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第六部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影响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提出在现阶段以“产业服务化转型、绿色发展、技术创新、产能压缩和产业集中、资源控制、质量控制、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为着力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八种战略选择。从国家和企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向强转变。

王梧[6](2014)在《冶金动态》文中研究表明一、综合江苏省明确了2014-2018年化解产能过剩目标任务,提出了钢铁等化解过剩产能路线图,其中5年内要压缩钢铁产能700万t。2013年11月24日当天,河北省唐山、邯郸、承德集中拆除了8家钢铁企业主要设备,共减少炼铁产能456万t,炼钢产能680万t。截至12月中旬河北已对58个违规项目进行了拆除、停建、罚款等处理,对文安、新钢等两个违规项目进行了行政问责,处分9人,文安县县长被免职。总投资13.5亿美元的福建漳州福欣特殊钢一

郭海燕[7](2013)在《G钢铁集团重组及转型发展的战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钢铁产业是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性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对国防、基础设施建设、造船、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家电生产等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钢铁产业成就巨大,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消费量的持续增长,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钢材的品种结构以及质量都在不断优化。但与此同时,产能过剩、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矛盾也逐步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不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按照《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我国钢铁产业将进一步完善结构,落后产能陆续淘汰,产业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布局持续调整优化,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原有的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小型企业并存的组织格局将被打破,跨省、跨地区的钢铁企业将实现重组整合,形成更加合理的生产力布局,相当一部分钢铁生产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在这一过程中,广东省作为原有的钢铁产业大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阵痛。钢铁行业是广东省传统的重要工业之一,在十几年的精心经营运作下,通过兼并重组、以大代小等方式,形成了以G钢铁集团和韶关钢铁厂(以下简称韶钢)等分布于不同地区、产品结构各有侧重的大型企业,尤其是G钢铁集团,拥有曾获多项世界第一的中国第一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曾经是广东最好、历史最悠久的钢厂,以这些大型企业为领军的产业布局、成熟稳定的发展模式持续了比较长的一段时期。但从2000年开始,随着钢铁产能过剩矛盾的不断加剧,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下,广东省最终做出了韶钢和宝钢合作重建湛江钢铁项目、G钢铁集团实施战略转型的选择。本文结合G钢铁集团的实际情况,对该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企业战略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深入调查G钢铁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本文以G钢铁集团所处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等因素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资料查阅法、深度访谈法、调查研究法和归纳分析法、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PES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G钢铁集团企业战略转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G钢铁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的战略对策和保障机制。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G钢铁集团存在部分企业受到严重冲击、转型发展债务费用巨大、人员分流安置情况复杂、新旧产业衔接风险较大等多重问题,但同时存续企业仍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基础,有优质的土地资产待盘活,大量设备资产可变现,而且可获得一定的补偿金和无息过渡资金,潜在人员安置的多种途径。本文综合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针对G钢铁集团在重组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有序关停产能、盘活资产、科学规划产业体系、组建融资平台、人员分流安置、资金平衡、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G钢铁集团战略转型的具体解决措施。面对日益加剧的企业竞争,及时和科学可行的企业转型战略至关重要。因此,对企业转型战略管理开展研究和探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希望本文的工作能为G钢铁集团企业战略转型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陈晓刚[8](2013)在《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鞍钢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特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近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鞍钢素有“共和国钢铁长子”、“共和国的钢铁脊梁”的美誉,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典型代表。考察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我国的技术创新理论,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的实践,特别是对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国内一些学者对鞍钢技术创新已开始关注,但总的来说,尚没有系统的、全面的和专门的研究。尤其是,现有的研究进路中,科学技术哲学长期处于一种缺位状态。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的一个缺憾,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本论文运用技术哲学、技术社会学、技术创新理论,采取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内史与外史相结合、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等方法,对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开展专题研究。本论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是本文论题的提出和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阐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第二章“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从由来与本质、分类与特点、过程与机制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第三章“鞍钢技术创新产生:建国前的技术移植”,主要从技术帝国主义与日本殖民地科学的视角,分析了建国前鞍钢的技术移植及其性质。第四章“鞍钢技术创新发展:建国后的技术‘双革’”,主要从苏联工业技术援助的视角,分析了建国后鞍钢对苏联钢铁技术的引进与消化,重点探讨了五六十年代鞍钢群众性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第五章“鞍钢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创新”,主要从改革开放后鞍钢改革改造发展的视角,分析了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历程、特点和意义,重点讨探讨了鞍钢特色的国有老企业自主创新之路。第六章“鞍钢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分析了鞍钢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探讨了鞍钢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第七章“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立足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环境背景,分析了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指出了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原则和路径。

刘玉瀛[9](2012)在《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生产技术特点决定了规模经济是该产业效率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钢铁企业通过并购重组从而追逐大型化和规模化一直是一种潮流。20世纪初以来,钢铁业已经发生过五次国际性的大规模并购重组,通过一系列并购重组,全球钢铁业的集中度持续上升,大企业的市场实力和竞争优势明显加强,钢铁业已经进入了由超强、超大企业集团主宰业界发展的时代。面对国际上钢铁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低、落后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劣势不断显现。为了改变这种格局,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钢铁业正式步入并购重组的进程,希望通过并购重组这一途径整合有效资源、优化市场结构、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从而提高生产率和促进技术创新。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对我国钢铁业多年以来并购重组条件下的演进特征、市场结构变动、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行全面的阐释和实证分析,从而研究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结构效应和产业绩效,从中找出关键性矛盾,并根据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发展对策研究。本文在归纳总结产业组织、并购重组、并购效率等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五方面的研究。首先,在全面把握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演进特征和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对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其次,运用市场结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钢铁业的组织结构和市场集中度进行指标衡量,并对国内外钢铁业市场结构的差异性进行国际比较,从企业规模经济、下游产业链市场容量、行业进出壁垒与各级政府行为等四个层面解释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结构变动效应;第三,采用二阶段方法,对企业并购重组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影响机理进行模型分析。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钢铁业主要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评价,从不同年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三个视角对公司效率的变化特点进行比较。第二阶段主要采用Tobit回归分析法,考察各种影响因素对钢铁上市公司效率影响的方向和强度;第四,阐述了外部技术环境变化、管理手段的变革对并购重组活动的影响,以及并购重组活动通过增强企业内部核心业务的技术积累、突破行业壁垒获取关键技术、促进技术扩散和溢出以及促进企业软技术提升等途径对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整体、区域、分类、规模和典型企业五个方面,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我国钢铁上市公司的技术进步指数进行了动态效率评价;第五,结合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产业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趋势的分析和结论,从优化市场进入退出壁垒、鼓励跨区域和海外并购、强化优胜劣汰激励与约束机制、并购重组后的多角度整合、权衡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等多个视角,提出提高钢铁业集中度和效率以及促进技术进步方面的对策建议。本文结合钢铁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发展阶段,围绕该产业世界范围内的钢铁业大规模并购重组这一热点问题,将并购重组绩效研究嵌入到SCP的分析框架,将并购重组的业绩绩效分析提升到产业效率研究的层面,从并购重组的视角提出了我国钢铁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制度创新路径。

柯世禹[10](2012)在《CSG方坯连铸机EPC承包商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形式,“EPC”模式又称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般应用于工业投资项目的建设。由于采用功能招标,EPC项目并不适合采用传统模式下招标、评标的方法选择承包商。虽然我国从试点到推广EPC模式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是还没有建立一套适合EPC项目选择承包商的程序和方法。本文紧紧围绕EPC项目选择承包商这个主题,在总结国内外对EPC模式与选择承包商的研究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EPC项目成功的因素、选择承包商的方式、程序和方法,重点分析了EPC项目资格预审与评标阶段选择承包商。本文的研究对韶钢未来大型工程EPC项目选择承包商有较大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作者也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推广EPC模式在韶钢的应用、培育EPC总承包建设市场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韶钢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项目对韶钢未来在钢铁市场的战略意义显而易见,采取EPC方式进行建设对工程进度、时间和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在EPC模式下选择适合韶钢的承包商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了。本文从介绍韶钢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选择EPC总承包的背景和意义开始,对国内外相关成功的大型连铸机工程项目的EPC承包模式,并结合韶钢以往建设连铸机采取的承包模式经验进行研究,然后介绍了本项目的建设背景和项目概况,主要内容包括韶钢公司发展历程和现状、公司项目组织架构、八机八流连铸机项目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等。接下来利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评价法,制定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项目的EPC承包方案,并据此对韶钢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项目EPC承包商选择进行研究。根据分析结果选择符合项目要求的EPC供应商,以保证韶钢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项目的建设进度、时间和质量按照计划得以顺利实现。最后对韶钢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项目EPC具体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得出项目EPC承包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型工程项目中运用综合评价法选择EPC承包商对项目的进度、时间和质量都是一个可靠的保证,能够达到业主预计的结果。对于冶金企业大型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韶钢连续小型轧机工程设计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韶钢连续小型轧机工程设计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限定条件下16号工字钢轧制孔型设计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前言
    1.2 型钢概况
        1.2.1 型钢的发展现状及用途
        1.2.2 轧制型钢的生产方法
        1.2.3 型钢的发展方向
    1.3 轧制过程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2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热轧16号工字钢共轭孔型设计
    2.1 设备基础及问题
    2.2 限定条件的确定
    2.3 孔型设计的基础
        2.3.1 孔型设计的概念
        2.3.2 孔型设计的内容
        2.3.3 孔型设计的要求
    2.4 16 号工字钢孔型设计
        2.4.1 选择合理的孔型系统
        2.4.2 轧制道次的确定
        2.4.3 共轭孔型设计方法的提出
        2.4.4 16 号工字钢各道次的常规孔型尺寸设计
        2.4.5 共轭孔型的设计
        2.4.6 孔型在轧辊上的配置及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轧辊强度及电动机的校核
    3.1 轧辊的类型与结构
    3.2 轧制力能参数的计算
        3.2.1 轧件温度的计算
        3.2.2 轧制压力的计算
        3.2.3 传动力矩的计算
    3.3 轧辊的强度校核
        3.3.1 辊身的应力计算
        3.3.2 辊颈的应力计算
        3.3.3 强度校核
    3.4 电动机的校核
    3.5 轧辊强度的数值模拟
    3.6 现场轧制试验
        3.6.1 试验设备及现场情况
        3.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6.3 原因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轧制过程仿真与孔型尺寸优化
    4.1 刚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4.1.1 刚塑性材料模型
        4.1.2 刚塑性的力学基本方程
    4.2 软件MSC.Marc介绍
    4.3 16 号工字钢轧制模拟建模及边界设置
        4.3.1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网格划分
        4.3.2 模拟条件的设置
    4.4 16号工字钢轧制模拟结果抗弯曲扭转分析
        4.4.1 工字钢轧制过程成形分析
        4.4.2 各道次延伸率的模拟结果分析
        4.4.3 轧制过程温度场的分析
        4.4.4 各道次轧制力的模拟结果分析
        4.4.5 各道次轧制的等效应力场分析
        4.4.6 模拟轧制过程轧件的弯曲扭转变形分析
    4.5 孔型尺寸的优化及验证
        4.5.1 K11、K10孔型的优化
        4.5.2 K9、K8孔型的优化
        4.5.3 优化孔型的验证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抽样试轧样件截面尺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时间、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3.1 对中国现代工业史的研究
        1.3.2 对中国现代钢铁工业技术史的相关研究
        1.3.3 对包钢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性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5 小结
2 建国初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概况
    2.1 世界及苏联钢铁工业的发展
        2.1.1 世界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2.1.2 苏联钢铁工业生产概况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钢铁技术与社会概况
        2.2.1 现代钢铁工业发展的概况
        2.2.2 冶炼技术的发展
        2.2.3 新中国钢铁技术发展的特点
    2.3 小结
3 包钢立项与建设的背景
    3.1 包钢建设的主要矿产资源
        3.1.1 白云鄂博矿的发现与勘探
        3.1.2 解放前日本对白云鄂博矿的勘察与开发计划
        3.1.3 包钢选矿工艺实验
        3.1.4 白云鄂博矿在中小高炉上的冶炼实验
    3.2 国家建设包钢的决策
        3.2.1 初期建设决策
        3.2.2 建设方针变更
        3.2.3 包钢做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方针的决策
    3.3 党的领导人对包钢建设与发展的决策
        3.3.1 周恩来总理对包钢建设的重视和决策
        3.3.2 朱德视察包钢的几点指示
        3.3.3 乌兰夫担负起建设以包钢为中心的包头工业基地的重任
        3.3.4 邓小平同志提出“以铁为主,综合利用”的方针
    3.4 小结
4 包钢冶炼技术的引进与创新
    4.1 高炉建设与炼铁技术
        4.1.1 投产前的高炉冶炼
        4.1.2 投产后的高炉冶炼问题
        4.1.3 炼铁技术经济分析
        4.1.4 炼铁厂生产技术发展路线受到技术决策的影响
    4.2 投产初期平炉炼钢生产
        4.2.1 平炉生产工艺和主要炼钢技术攻关
        4.2.2 包钢与武钢经济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4.2.3 技术决策对包钢炼钢厂技术发展的影响
    4.3 小结
5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影响
    5.1 “大炼钢铁”运动的时代背景
    5.2 包钢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的热潮
        5.2.1 反浪费运动中包钢被动修改原初设计
        5.2.2 为国庆献礼提前出铁
        5.2.3 “大、中、小包钢”一哄而起强行上马
        5.2.4 包钢开展各种自力更生的技术活动
    5.3 内蒙古“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的影响
        5.3.1 掀起“土法炼铁、炼钢”的高潮
        5.3.2 呼和浩特钢铁厂的“快上快下”
        5.3.3 内蒙古自治区中小高炉遍地开花
    5.4 对“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与反思
        5.4.1 “大炼钢铁”运动对包钢建设的积极作用
        5.4.2 美好愿望的主观政治倾向引导技术生产决策
        5.4.3 群众运动性的生产方式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5.4.4 科学家没有参与企业决策的权力
        5.4.5 急功近利地追求产量忽视配套发展
    5.5 小结
6 包钢早期技术能力的培养
    6.1 苏联的工程师及其作用
        6.1.1 在包钢工作过的苏联工程师
        6.1.2 苏联工程师工作的特点
    6.2 本土工程师的培养
        6.2.1 技术专家领导者的培养
        6.2.2 成立各类研究机构培养高科研技术力量
    6.3 技术工人的培养
        6.3.1 包钢早期技术工人的概况
        6.3.2 技术工人的培养
        6.3.3 第一批民族特色钢铁工人的培养
    6.4 小结
7 首任经理杨维对包钢创建的贡献
    7.1 杨维担任包钢的首任经理
    7.2 杨维在包钢创建初期所做的工作
        7.2.1 负责领导筹备包头钢铁公司
        7.2.2 主持厂区选址、确立包头钢铁公司名称
        7.2.3 带领职工进入大规模建设
        7.2.4 对包钢1号高炉出铁的贡献
    7.3 杨维的科学精神受到批判
        7.3.1 杨维的科学精神
        7.3.2 杨维因反对修改设计受到批判
    7.4 小结
8 包钢与武钢技术发展的比较
    8.1 苏联设计的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方案的对比
        8.1.1 包钢初步规划与实施结果
        8.1.2 包钢没有完成规划的主要原因
    8.2 包钢与武钢建设发展的比较
        8.2.1 武汉钢铁联合企业基本建设情况
        8.2.2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比较
        8.2.3 包钢与武钢建设的后续发展
    8.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2800七辊厚板矫直机机架设计及压下机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辊式矫直机
        1.2.1 辊式矫直机上矫直辊调节方式
        1.2.2 上矫直辊其他调整方式
        1.2.3 矫直辊布置形式
    1.3 国内外矫直机发展状况
        1.3.1 国外矫直机现状
        1.3.2 国内矫直机装备现状
    1.4 矫直机机架概况
        1.4.1 机架的类型
        1.4.2 机架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来源
    1.6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矫直理论与矫直机介绍
    2.1 轧件弹塑性弯曲变形的假设条件
    2.2 弹塑性弯曲应力与应变
    2.3 辊式矫直机工作原理
    2.4 矫直方案
        2.4.1 小变形矫直方案
        2.4.2 大变形矫直方案
    2.5 矫直机本体简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下螺丝螺母设计及参数优选
    3.1 有限元概述
        3.1.1 有限元理论
        3.1.2 Abaqus简介
    3.2 压下螺丝螺母参数的确定
        3.2.1 压下螺丝螺母参数理论计算
    3.3 有限元分析螺纹副的有效性验证
        3.3.1 实验分析
    3.4 压下螺母参数优选
        3.4.1 建立多个方案模型
        3.4.2 前处理
        3.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3.5 修正公式的验证
    3.6 压下螺丝止推轴承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机架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校核
    4.1 机架主体设计
        4.1.1 拉杆与立柱设计
        4.1.2 机架窗口
        4.1.3 上横梁、底座设计
    4.2 机架有限元模型的前处理
        4.2.1 几何模型建立与简化
        4.2.2 材料属性与网格划分
        4.2.3 分析步建立与变量输出
        4.2.4 接触关系建立
        4.2.5 边界条件与载荷
    4.3 有限元结果分析
        4.3.1 机架整体应力
        4.3.2 预应力拉杆分析
        4.3.3 立柱分析
        4.3.4 上横梁与底座的应力应变分析
    4.4 机架刚度的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压下机构设计及其弯曲变形
    5.1 平衡装置设计
        5.1.1 平衡框架设计
        5.1.2 平衡液压缸的确定
        5.1.3 辊盒液压缸
    5.2 压下传动装置的确定
        5.2.1 压下机构传动形式
        5.2.2 压下电机的选择
    5.3 压下机构弯曲变形分析
        5.3.1 压下机构弯曲变形对弯辊的影响
        5.3.2 模型简化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4)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建国初期的恢复与中国轧制工艺技术体系的形成
2 改革开放与轧制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
    2.1 热轧带钢轧机
    2.2 冷轧带钢轧机
    2.3 中厚板轧机
    2.4 钢轨和大型型钢轧机
    2.5 小型棒材与线材轧机
    2.6 钢管
3 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体化的自主创新
    3.1 自主集成建设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 (ASP)
    3.2 大厚度大单重钢板生产技术
    3.3 调质热处理核心装备和技术
    3.4 新一代TMCP技术、装备、产品开发
    3.5 热轧氧化铁皮控制技术
    3.6 VCL轧辊-热轧板形控制技术
    3.7 鞍钢1 780 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工艺装备技术国内自主集成与创新
    3.8 冷轧板形自动控制系统
    3.9 热镀锌机组的自主集成
    3.1 0 高强钢连续退火-热浸镀生产-试验两用线
    3.1 1 钢轨在线热处理技术创新与发展
    3.1 2 PQF连轧管机组
4 问题与展望

(5)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基本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特征
        一、 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二、 钢铁工业的概念界定及内涵
        三、 钢铁工业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 研究中的难点
        二、 拟采取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三、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钢铁工业竞争力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一、 比较优势理论
        二、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四、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五、 动态能力理论和竞争动力学方法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一、 生产力、市场力学说
        二、 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学说
        三、 综合生产能力学说
        四、 产业集群学说
        五、 其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钢铁工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一、 规模经济
        二、 运营效率
        三、 成本控制
        四、 质量管理
        五、 技术创新
        六、 外部性约束
第三章 世界钢铁工业不同时期竞争力分析
    第一节 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演进及现状
        一、 粗钢产量
        二、 粗钢表观消费量
    第二节 欧洲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一、 二战前欧洲钢铁工业的发展期
二、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恢复期
三、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改扩建期
四、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调整期
五、 二战后欧洲钢铁工业稳定发展期
第三节 美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一、 1864 年~1880 年产业革命时期
二、 1881 年~1920 年工业化初期
三、 1920 年~1955 年工业化中期
四、 1956 年~1975 年工业化完成后期
五、 1975 年后“衰退期”
    第四节 日本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一、 战后恢复时期(1946 年~1950 年)
        二、 第一次“合理化计划”(1951 年~1955 年)
        三、 第二次“合理化计划”(1956 年~1960 年)
        四、 第三次“合理化计划”(1961 年~1970 年)
        五、 1970 年后
    第五节 韩国钢铁工业核心竞争力的演进
        一、 起步阶段(1962 年~1972 年)
        二、 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阶段(1973 年~1981 年)
        三、 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技术立国和稳定增长阶段(1982 年~1991 年)
        四、 工业腾飞阶段(1992 年后)
    第六节 启示
第四章 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回顾及现状
        一、 生产和消费
        二、 产业布局及产业集中度
        三、 技术装备水平
        四、 产品结构及差异化程度
        五、 进入/退出壁垒
    第二节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产能过剩日趋严重,供大于求矛盾凸显
        二、 产品结构失衡,高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市场占有率低
        三、 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呈现广而散、多而小的结构态势
        四、 创新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
        五、 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
        六、 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出
        七、 产业服务化意识淡薄,专业化程度低
第五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企业基础
    第一节 国内外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概述
        一、 国外企业概述
        二、 国内企业概述
    第二节 钢铁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 生产经营分析
        二、 财务分析
三、 启示
第六章 提升钢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服务化转型升级战略
        一、 服务化转型升级
        二、 建议
    第二节 绿色发展战略
        一、 环境保护能力
        二、 建议
    第三节 技术创新驱动战略
        一、 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
        二、 建议
    第四节 产能压缩与产业集中战略
        一、 产能过剩
        二、 产业集中度
        三、 建议
    第五节 资源控制战略
        一、 资源控制能力
        二、 建议
    第六节 质量先行战略
        一、 影响质量管理水平的因素
        二、 建议
    第七节 效率提升战略
        一、 影响管理效率的因素
        二、 影响生产运营效率的因素
        三、 建议
    第八节 供应链成本领先战略
        一、 供应链成本
        二、 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7)G钢铁集团重组及转型发展的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课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论文主要研究目标、方法及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思路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企业战略转型相关理论概述
    2.1 企业战略及战略转型
        2.1.1 企业战略的基本含义及特性
        2.1.2 战略转型的概念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2.1 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
        2.2.2 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
        2.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原则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G钢铁集团概况及内部条件分析
    3.1 G钢铁集团概况
        3.1.1 G钢铁集团介绍
        3.1.2 G钢铁集团成长历程
    3.2 G钢铁集团发展瓶颈
        3.2.1 内部制约因素
        3.2.2 外部制约因素
    3.3 G钢铁集团内部条件分析
        3.3.1 产业结构
        3.3.2 组织架构
        3.3.3 财务状况
        3.3.4 资产状况
        3.3.5 人力资源
第四章 G钢铁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的环境分析
    4.1 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P)
        4.1.2 经济环境(E)
        4.1.3 社会环境(S)
        4.1.4 技术环境(T)
    4.2 波特五力分析
        4.2.1 波特五力模型
        4.2.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4.2.4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4.2.5 代替品的替代能力
        4.2.6 行业内竞争者现有竞争能力
第五章 G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的战略制定与实施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S)
        5.1.2 劣势(W)
        5.1.3 机会(O)
        5.1.4 威胁(T)
    5.2 G钢铁集团战略转型的定位与目标
        5.2.1 定位
        5.2.2 目标
    5.3 G钢铁集团战略转型的实施方案
        5.3.1 有序关停盘活资产
        5.3.2 科学规划五大产业体系
第六章 G钢铁集团重组和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6.1 妥善进行人员分流安置
        6.1.1 集团内安置
        6.1.2 集团外安置
        6.1.3 人员安置的具体方式
    6.2 资金平衡机制
    6.3 重点工作保障机制
        6.3.1 政府部门牵头事项
        6.3.2 风险化解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的研究状况
        1.2.2 国外的研究状况
        1.2.3 研究的理论空间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技术创新的基本理论
    2.1 技术创新的由来与本质
        2.1.1 技术创新的由来
        2.1.2 技术创新的本质
    2.2 技术创新的分类与特点
        2.2.1 技术创新的分类
        2.2.2 技术创新的特点
    2.3 技术创新的过程与机制
        2.3.1 技术创新的过程
        2.3.2 技术创新的机制
第3章 鞍钢技术创新产生:建国前的技术移植
    3.1 日本殖民地科学与鞍钢的建立
        3.1.1 技术帝国主义
        3.1.2 日本殖民地科学
        3.1.3 鞍钢的建立
    3.2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移植
        3.2.1 技术引进与技术移植
        3.2.2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移植
        3.2.3 鞍钢技术移植的本土化
    3.3 建国前的鞍钢技术创新
        3.3.1 技术移植的“水土不服”
        3.3.2 梅根常三郎与“鞍山式焙烧法”
        3.3.3 液氧爆破法
    3.4 建国前鞍钢技术的殖民性
        3.4.1 技术移植的殖民性
        3.4.2 生产营销的殖民性
        3.4.3 技术管理的殖民性
        3.4.4 矿山开采的殖民性
    3.5 小结
第4章 鞍钢技术创新发展:建国后的技术“双革”
    4.1 鞍钢的恢复重建
        4.1.1 恢复重建的背景
        4.1.2 恢复重建的准备
        4.1.3 恢复重建的实施
    4.2 对苏联钢铁技术的引进与消化
        4.2.1 苏联的工业技术援助
        4.2.2 苏联钢铁技术与鞍钢本土的融合
    4.3 群众性技术“双革”
        4.3.1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兴起
        4.3.2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成效
        4.3.3 群众性技术“双革”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鞍钢技术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后的技术创新
    5.1 改革开放初的鞍钢技术改造
        5.1.1 技术改造的历程
        5.1.2 技术改造的特点
        5.1.3 技术改造的困境
    5.2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
        5.2.1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背景
        5.2.2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历程
        5.2.3 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成效
    5.3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特点
        5.3.1 高起点、少投入、快产出、高效益
        5.3.2 技术创新由单一技术向集约化发展
        5.3.3 创新要素的良性互动
        5.3.4 技术创新的绿色转向
    5.4 “九五”以来鞍钢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的意义
        5.4.1 为鞍钢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5.4.2 为国有老企业振兴提供了成功范本
        5.4.3 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5.5 小结
第6章 鞍钢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
    6.1 鞍钢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6.1.1 鞍钢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
        6.1.2 鞍钢技术创新的外部动力
    6.2 鞍钢技术创新的运行保障机制
        6.2.1 鞍钢技术创新体系
        6.2.2 鞍钢技术创新要素投入
        6.2.3 鞍钢技术创新管理
    6.3 鞍钢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6.3.1 鞍钢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
        6.3.2 鞍钢技术创新的外部激励机制
    6.4 小结
第7章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7.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环境背景
        7.1.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国际化背景
        7.1.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国内环境
    7.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现实基础
        7.2.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优势
        7.2.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劣势
    7.3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路径
        7.3.1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方向
        7.3.2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原则
        7.3.3 鞍钢持续技术创新的路径
第8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逻辑框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1.3.1 本文研究的难点
        1.3.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2.1.1 哈弗学派的 SCP 分析框架
        2.1.2 芝加哥学派的市场竞争效率学说
        2.1.3 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
    第二节 并购重组相关理论
        2.2.1 规模经济与市场势力
        2.2.2 低风险扩张与价值低估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2.4 协同效应与并购代理
    第三节 钢铁业并购重组相关文献回顾
        2.3.1 并购动因
        2.3.2 并购绩效
        2.3.3 并购影响路径
        2.3.4 并购整合
    第四节 总体评述
第三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演进特征与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演进与特征
        3.1.1 以政府推进为主导的并购重组
        3.1.2 政企共同推进的并购重组
        3.1.3 外资扩张与企业自主的海外并购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国内外环境
        3.2.1 我国钢铁业发展的国内环境
        3.2.2 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我国钢铁业发展现状及并购重组目标取向
        3.3.1 我国钢铁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3.3.2 我国钢铁业存在的关键问题
        3.3.3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目标取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结构变动效应
    第一节 市场集中度及度量方法
        4.1.1 市场结构与市场集中度
        4.1.2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的演变特征
        4.2.1 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结构特征
        4.2.2 以钢铁集团为视角的市场结构特征
        4.2.3 以钢铁企业为视角的市场集中度特征
    第三节 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的国际比较
        4.3.1 世界钢铁业的区域产能分布
        4.3.2 国外主要钢铁生产国的市场集中度状况
        4.3.3 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的相对差距
    第四节 我国钢铁业的市场结构性矛盾及其成因
        4.4.1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表现
        4.4.2 我国钢铁业市场结构性矛盾的成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 DEA-TOBIT 方法的钢铁业并购重组静态效率分析
    第一节 企业并购重组与企业效率
        5.1.1 企业并购重组行为的动因
        5.1.2 钢铁业并购重组行为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机理
        5.1.3 并购重组后整合、管理与企业效率的关系
    第二节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效率评价的 DEA 模型
        5.2.1 基于松弛变量的 DEA 效率评价方法
        5.2.2 样本的选择和投入产出导向的选择
        5.2.3 指标选择
        5.2.4 数据处理和相关性描述
    第三节 基于 DEA 的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
        5.3.1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评价结果及分析
        5.3.2 不同区域的钢铁上市公司效率比较
        5.3.3 不同规模钢铁上市公司效率比较
        5.3.4 并购重组对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影响
    第四节 基于 TOBIT的钢铁上市公司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4.1 Tobit 回归的基本方法
        5.4.2 面板数据 Tobit 回归模型及其适用性
        5.4.3 我国钢铁上市公司效率的 Tobit 回归模型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 MALMQUIST 指数的钢铁业并购重组动态效率分析
    第一节 并购重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
        6.1.1 技术进步对并购重组的影响
        6.1.2 并购重组对技术进步的促进
    第二节 模型方法、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和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
        6.2.2 规模报酬可变下的 Malmquist 指数分解
        6.2.3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钢铁上市公司的动态效率评价
        6.3.1 钢铁上市公司整体动态效率分析
        6.3.2 分区域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6.3.3 分类型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6.3.4 分规模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6.3.5 并购重组对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影响分析
        6.3.6 典型钢铁上市公司动态效率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钢铁业并购重组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优化市场进入退出壁垒
        7.1.1 我国钢铁市场壁垒的基本特点
        7.1.2 我国钢铁市场进入壁垒较低的成因
        7.1.3 我国钢铁市场退出壁垒较高的成因
        7.1.4 优化我国钢铁市场壁垒的对策
    第二节 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
        7.2.1 我国钢铁业的“落后产能”界定
        7.2.2 落后产能对优化钢铁市场结构的不利影响
        7.2.3 我国钢铁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障碍
        7.2.4 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的对策
    第三节 鼓励跨区域和海外并购重组
        7.3.1 理顺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
        7.3.2 落实企业间业务流程重组
        7.3.3 加快企业文化的真正融合
        7.3.4 建立有利于海外并购政策环境
        7.3.5 合理选择海外并购对象
        7.3.6 建立海外铁矿开发体系
        7.3.7 注重国际矿产并购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延伸产业链和产品链
        7.4.1 实施钢铁产业链整合
        7.4.2 加快上游资源全球优化布局
        7.4.3 建立与下游用户的战略伙伴关系
        7.4.4 改变传统的流通管理模式
        7.4.5 进行钢材深加工
    第五节 权衡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7.5.1 市场机制在钢铁产业并购重组的基础性作用
        7.5.2 政府对并购重组的支持和推动
        7.5.3 政府在并购重组中的行为规范
    第六节 并购重组后的多角度整合
        7.6.1 公司治理的整合
        7.6.2 人力资源的整合
        7.6.3 业务的整合
        7.6.4 资产的整合
        7.6.5 信息系统的整合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CSG方坯连铸机EPC承包商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论文研究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EPC 模式
        1.3.2 承包商选择的方式及程序
        1.3.3 选择承包商的方法
第二章 韶钢方坯连铸机项目概况
    2.1 韶钢概况
        2.1.1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2.1.2 韶钢组织架构
        2.1.3 项目组织架构
    2.2 CSG 方坯连铸机项目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SG 方坯连铸机资格预审阶段 EPC 承包商选择
    3.1 CSG 方坯连铸机 EPC 项目资格预审阶段承包商的选择方法
        3.1.1 筛选法
        3.1.2 优选法
        3.1.3 综合评价法
    3.2 CSG 方坯连铸机资格预审阶段选择承包商的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3.3 CSG 方坯连铸机资格预审阶段承包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1 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设置的过程
        3.3.3 采用衡量评价指标信息的方法
    3.4 评价指标的量化评价
        3.4.1 评价指标的属性分析
        3.4.2 评价指标的量化评价方法
        3.4.3 评价指标的量化评价
    3.5 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
        3.5.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3.5.2 AHP 群体决策构权法
    3.6 评价模型的建立
        3.6.1 指标评价值合成的方法
        3.6.2 指标评价模型的建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SG 方坯连铸机评标阶段 EPC 承包商选择
    4.1 CSG 方坯连铸机项目评标阶段承包商的选择方法
    4.2 技术标评审阶段承包商的评价
        4.2.1 技术标评审阶段评价承包商的指标体系
        4.2.2 技术标评价指标的评价
        4.2.3 指标评价值的合成
    4.3 商务标评审阶段评价承包商
        4.3.1 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净现值
        4.3.2 担保条件
        4.3.3 商务标评审阶段评价承包商
    4.4 评标阶段综合评价承包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成果与研究展望
    5.1 EPC 承包商选择的研究成果
    5.2 研究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韶钢连续小型轧机工程设计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限定条件下16号工字钢轧制孔型设计及优化[D]. 张政. 西华大学, 2018(01)
  • [2]包头钢铁公司的创建与技术创新(1953-1965年)[D]. 武月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12)
  • [3]2800七辊厚板矫直机机架设计及压下机构关键技术研究[D]. 崔广健. 燕山大学, 2015(07)
  • [4]中国钢铁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趋势[J]. 王国栋. 钢铁, 2014(07)
  • [5]中国钢铁工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 韩珍堂.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6]冶金动态[J]. 王梧. 冶金管理, 2014(03)
  • [7]G钢铁集团重组及转型发展的战略分析[D]. 郭海燕. 广东工业大学, 2013(S1)
  • [8]鞍钢技术创新的历史演进及其机制研究[D]. 陈晓刚. 东北大学, 2013(07)
  • [9]我国钢铁业的并购重组、市场结构及产业效率研究[D]. 刘玉瀛. 南开大学, 2012(07)
  • [10]CSG方坯连铸机EPC承包商选择研究[D]. 柯世禹.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韶钢小连轧机的工程设计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