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现场仪表的实用电路

工业现场仪表的实用电路

一、工业现场仪表实用电路一则(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1](2019)在《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领域数字系统得到广泛地应用。其中,数字系统本身的性能高低与数据采集技术是否合理、高效息息相关。本文根据实验室关于某轴承形廓检测设备研制项目的研发需求,对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阐明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意义,结合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现状,选择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Modbus现场总线协议,开展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首先,深入研究了Modbus技术的协议原理,包括事物处理机制、三种传输方式、差错校验方法等,为实现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做好了理论基础。根据研究背景,针对不同的数据采集目标,对本系统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规划和设计。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DSP的主控单元和基于单片机的前端数据采集单元,分别阐述了单元内各功能模块的设计选型并附有原理图,提供了有效的本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平台。然后,结合实时调度算法理论,对比分析了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与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的原理。在对数据采集系统网络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HVF算法的系统实时调度设计方案。其次,利用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平台,对系统软件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阐述,实现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总线通信,并针对工程中常用数字滤波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滤波算法。最后,在以上软硬件的基础上搭建了完整的Modbus数据采集系统实验平台,对系统的功能及实时性、准确性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本设备具备良好的性能,基本达到了预期设定的目标。

李永聪[2](2015)在《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嵌入式系统研究》文中提出低压蒸汽发电也称低温余热发电,常指利用300℃以下的低温余热资源进行发电的技术。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系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装机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成本高的集散控制系统;另一类是装机容量小、功能灵活的单机控制系统。而单机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安全性、可靠性和发电效率等性能参差不一,成本也相差甚巨。本文主要研究小型低压蒸汽发电设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论文以低压蒸汽发电机系统为主要对象并在研究其它小型蒸汽发电系统结构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可移植的、通用性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论文首先对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需求分析和功能分析,其中的关键技术为如何增强系统的可移植性、通用性和可操作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方案。该方案基于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系统硬件按照核心电路设计成CPU模块、通讯模块、I/O模块、高速I/O模块、模拟量模块以及电源等功能模块;软件系统按照装置工作原理划分成余热回收、蒸汽发电、并网控制和冷却润滑等工艺过程。模块化设计的软、硬件系统既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和裁剪,又便于系统管理、维护。最后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管理。论文对控制系统各模块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设计,并进行了相关测试,完成了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既满足当前实际生产的需要,同时又为将来的技术升级做出了准备。最后,样机应用于低压蒸汽发电机系统的发电过程控制中,测试表明论文设计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满足控制要求,为下一步样机应用至其它类型发电装置奠定了基础。

王星光[3](2013)在《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凝析油处理橇的功能是将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凝析油处理成稳定的成品凝析油。凝析油处理橇的工艺生产过程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及电动调节阀阀位等多种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凝析油稳定处理的自动化监控,对建成安全性能好、可靠性高、节能环保的高自动化管理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油田有着重要意义。以新疆油田滴西12采气站为例,天然气日均产量为4万方,伴生大量的凝析油。这样的凝析油是不稳定的凝析油,其组份是C1至C11的烃类混合物、甲醇、水和其他的杂质。它一种易燃易爆工业原料,难以储存;并且采气站位于准葛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线路长、交通不便,难以运输。凝析油处理橇将采出的不稳定的凝析油分离、处理得到稳定的凝析油、废气和其他杂质,“变废为宝”,合理地利用了资源。本课题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各油田油气集输生产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为凝析油处理的生产过程设计了一套自动化测控系统。根据生产工艺的技术参数要求,结合稳定性、可靠性、实用性以及性价比等因素,设计了基于dsPIC30F6011A单片机和HMI人机界面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硬件设计上,以dsPIC30F6011A单片机为MCU,扩展了丰富的外围模拟量I/0通道、以太网通讯接口和RS485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用于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在软件设计上,采用了MODBUS/TCP通讯协议,利用C语言编程实现通讯数据的分析、提取和接收、发送,确保了通讯数据的可靠性,而且符合新疆油田目前通用的通讯协议,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PLC系统相比,本测控系统成本较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油田自动化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详细分析了凝析油处理的工艺流程,并提出了相应的自动化测控方案,给出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的具体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根据工艺流程以及流体特性、安装条件、环境条件和经济因素等多方面要求,为测控系统选择了合适的的检测仪表和过程控制仪表。2.研究了测控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案,着重阐述了MODBUS协议及MODBUS/TCP协议的格式及其体系结构,包括协议的传输方式、错误校验、帧的构成、功能码等做了详尽的描述。3.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控制器,给出了相应的硬件电路。具备较高的实时性、可靠性、数据完整性和兼容性,可通过以太网接口或RS485通讯接口完成与下级的操作站或上级的SCADA中心控制室的数据交换和传递。4.设计了基于MODBUS协议的HMI上位机软件。该软件能监控凝析油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稳定性强、实时性高、界面友好、功能完善。通过文字、数据、图片等方式做了详尽的说明。通过调试,投产运行表明,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在可靠性、容错处理、数据交换、系统管理、抗干扰性和经济实用性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油气生产中类似的基于橇装设备的小型控制系统中推广应用。

耿娇[4](2009)在《基于现场总线的水环境多参数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控制技术和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仪表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并占据了越来越高的地位。本课题来源于江苏省工业攻关项目“总线化智能多参数智能检测与控制仪表”的一部分。鉴于目前国内外总线化智能仪表开发使用现状,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及水环境水质检测等领域,开发出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集检测、分析和通讯功能于一体的总线化智能多参数检测仪表。本文设计的多参数水质监测系统,可以对水温、浊度、pH值、盐度等水质参数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并利用开发成本低、简单易用的RS-485总线进行远距离通讯,将实时参数上传至上位机,实现了对现场环境的集中监控。本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下位机的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核心硬件选用C805IF040单片机为控制器,C8051F040具有12位的8通道ADC0可同时采集八路模拟量,从而减少了仪表的使用数量,节约了开发成本。下位机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LCD显示、与PC机的通讯接口电路等。此外,该仪表具有RS-485串行通信接口,可将自身的状态、现场参数等传给监控主机。下位机软件采用易于理解和编程的C51语言对数据采集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通讯模块等进行了设计开发。上位机软件采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软件界面简单,易操作,能够实现对下位机实时参数的显示、实时曲线绘制,历史数据记录、查询曲线绘制等操作。下位机系统既可以作为监控仪使用,满足小型水环境检测的要求,也可作为智能监控系统的一部分。另外,本文中系统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采取了抗干扰措施,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本系统在实际测试中运行稳定,实现了水环境多参数的自动采集及数据的实时传输及处理。它自动化程度高,电路简单,成本低,在水产养殖及水环境检测等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杨芳[5](2008)在《基于ARM9和LINUX的CAN总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时,传统的8/16位单片机系统其处理速度不能满足要求,而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32位嵌入式微处埋器的价格已大幅下滑,特别是开源、免费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出现,使得长期制约嵌入式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高成本因素已不复存在,将嵌入式Linux应用于基于Web的远程监控系统就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案。以ARM体系结构设计的微处理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的特点,它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是目前最广泛的32位微处理器。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产品、智能仪表和控制设备中,它与Internet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基于Internet的远程监控系统是数据采集与控制网络和信息网络结合的产物,它借助网络完成监视与控制任务,将监控范围扩展到更广的空间。本课题主要研究了基于ARM9和Linux的嵌入式远程监控技术及其硬、软件的设计及其实现,以CAN总线作为监控对象,提出了基于嵌入式Web的CAN总线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其中硬件部分的核心是三星的S3C2410X处理器,是基于ARM920T内核的RISC型CPU,软件部分则采用了源代码开放的Linux操作系统。硬件部分主要对ARM微处理器、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器件选型、各接口电路的设计及硬件平台的调试进行了相应的介绍;软件部分则主要介绍了开发环境的构建、启动程序vivi的移植、Linux内核的移植、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嵌入式Boa Web服务器移植及实现等。

俞文光[6](2006)在《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小氮肥企业中的应用及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许多小氮肥企业中工业自动化技术应用情况的介绍,提出了“十一五”规划期间应重点考虑的自动化实用技术与改进建议。

王哲华[7](2005)在《基金会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工业领域中的信号传输方式从模拟信号传输发展到了数字信号传输,因此诞生了一项新的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实现了现场仪表的数字通信和智能处理,二是它的全开放性。它的出现使基于传统的现场仪表所构成的工业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并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成为工业控制系统的主流技术。 本论文以当前比较成熟的基金会现场总线低速协议标准H1为研究对象,主要是从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角度,分基本设备和链路活动调度器两个方面,对通信机制、带宽分配策略、链路管理和调度机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基金会现场总线通信协议栈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的开展,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具体的开发工作,最后搭建了一个演示系统进行测试,并顺利通过项目的验收。 本论文共分7章。首先在第二章介绍了H1的协议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并对各层协议都进行了简要说明。第三章详细介绍了H1通信卡软硬件的设计开发,这既是整个项目的基础,也为现场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硬件设计的技术难点是介质访问单元模块,文中详细分析了其设计原理,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底层驱动程序的实现,并指出:内存拷贝和内存受限是进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接下来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第四章首先对数据链路层进行了概述,描述了其三层模型结构,然后对基本设备部分的协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给出了总体设计和具体实现。为了有效地解决协议开发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定时器用于定时和超时控制的问题,文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定时器管理机制。第五章主要研究了链路活动调度器部分的协议,给出了总体的设计思路,然后紧紧围绕五个基本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开发,重点分析了周期性和非周期的通信机制,指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给出了改进措施。为了提高通信的实时性和性能,优化带宽,文中还比较并分析了几种不同的非周期通信的带宽分配策略。 第六章是联调和测试部分,搭建了一个演示系统,设计了测试方案,对协议实现的关键部分如何进行联调和测试做了详细说明。最后第七章先是对本项目前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建议,也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李晓峰[8](2005)在《基于CAN总线和ARINC429总线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提出为保障飞机的安全飞行,作为最基本的要素,飞机高可靠性的环境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是必需的。就控制系统而言,对关键环境的温度等参数的可靠性控制以确保各电子系统正常运行,从而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传统的控制系统理论需要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然后根据数学模型以及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适当的控制规律,进行控制系统设计。本文中,我们将传统的PID控制器与普通的模糊控制器相结合设计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模糊控制器。而且构造了基于CAN总线的温度控制系统。就通讯系统而言,本文采用航空电子系统之间最常用的通讯总线之一ARINC429总线。由此,成功设计出由基于CAN总线的现场总线系统和航空电子通讯标准ARINC429结合,构造温度控制网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构建了基于CAN总线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和ARINC429通讯总线相结合的温度控制系统:系统任务机-CAN-ARINC429网关-测量处理单元-传感器。2、针对该智能控制网络的硬件实现方案,完成了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测控单元的硬件设计与软件。主要包括温度信号的滤波、放大、采集和处理; 将传统的PID控制器与普通的模糊控制器相结合设计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模糊控制器。3、针对该温度控制网络的硬件实现方案,完成了网络节点单元的CAN总线通讯模块,完成了通讯模块的硬件设计及软件调试。4、ARINC429航空电子系统之间最常用的通讯总线之一。ARINC429数字信息传输规范为在航空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字信息制定了标准。为兼容航空电子通讯标准,设计出CAN-ARINC429网关作为现场总线网络的CAN总线与航空ARINC429总线的桥梁,并且完成了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以及调试。5、充分进行试验,包括高、低温实验、电磁兼容性实验、振动实验以及完整的温度实验曲线。

池敏捷[9](2005)在《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在线振动监测系统通讯网络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船舶的振动状况可以用来诊断船舶的设备运行特性,实现对振动状况的监测可以为实时发现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据。尤其是对特殊用途的船舶来说,由于振动噪声会影响船舶的声学性能,更是需要对设备的振动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诊断,因此,在船舶上安装振动噪声实时监测网络系统是非常必要的。通讯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桥梁,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性,本文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构成了通讯网络,实现了信号的传输通讯,将传统的集散控制系统DCS转变为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其主要特点有:信号传输的全数字化、控制功能的彻底分散、系统具有开放性和互操作性等。自主开发的CAN网桥的使用,可方便的进行网络节点的扩充。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介绍了分布式在线振动监测网络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比较了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的优点和缺点,最后选用CAN总线为基础构建通讯网络。2、基于现场总线技术,构建了中央计算机-CAN网桥-测量处理单元-传感器的FCS系统分层网络结构模型。该结构模型具有安全、可靠、扩展简单、实时性强等特点。3、编写了用于系统扩展和上下级之间通讯的CAN网桥的软件程序。包括内部的SPI通讯接口程序及外部CAN通讯接口程序。4、编写了上位机通过CAN接口卡进行通讯的接收和发送程序。5、搭建了用于实验的数据传输通讯网络,通过实验验证了数据传输通讯网络的结构正确性以及软件程序的可行性。

李文[10](2005)在《基于WorldFIP现场总线协议的电流—总线转换器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工业控制领域内的热门技术,它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但是由于现场总线技术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现代过程控制系统也由分散控制系统(DCS)向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过渡。本文设计开发的基于 WorldFIP 现场总线协议电流-现场总线转换器成功解决了传统仪表与 FCS 的兼容问题,这对现场总线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基于 WorldFIP 现场总线协议电流-现场总线转换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包括元器件的选择和具体电路的设计以及程序的编写,并对样机进行软硬件调试。 最后对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对仪表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和扩充提出了建议。

二、工业现场仪表实用电路一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业现场仪表实用电路一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现场总线的发展现状
        1.2.2 Modbus协议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3 数据采集系统发展概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Modbus基本原理与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网络体系结构
    2.2 Modbus协议概述
        2.2.1 Modbus总体描述
        2.2.2 Modbus协议报文
        2.2.3 Modbus协议功能码
        2.2.4 Modbus事物处理机制
    2.3 Modbus协议的三种传输方式
        2.3.1 RTU模式
        2.3.2 ASCII模式
        2.3.3 Modbus TCP模式
    2.4 差错校验方法
        2.4.1 LRC校验
        2.4.2 CRC校验
    2.5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框架
    3.2 主控单元硬件系统设计
        3.2.1 MCU模块设计
        3.2.2 电源模块
        3.2.3 通信模块
        3.2.4 数据采集模块
    3.3 前端数据采集单元硬件系统设计
        3.3.1 核心硬件设计
        3.3.2 通信模块设计
        3.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3.4 电子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调度设计
    4.1 实时调度算法分析
        4.1.1 静态优先级调度算法
        4.4.2 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
    4.2 数据采集系统网络结构分析
    4.3 本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调度算法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5.1 系统软件整体方案设计
    5.2 CRC校验程序设计
    5.3 主控单元软件设计
        5.3.1 软件开发环境
        5.3.2 Modbus通信初始化程序设计
        5.3.3 Modbus通信中断程序设计
        5.3.4 Modbus协议功能的程序设计
        5.3.5 主控单元ADC模块程序设计
    5.4 前端数据采集单元软件设计
        5.4.1 串口初始化及中断程序设计
        5.4.2 Modbus功能码实现程序设计
        5.4.3 AD7606 控制程序设计
    5.5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搭建及测试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系统总线功能测试
        6.2.1 触摸屏功能测试
        6.2.2 主控单元功能测试
        6.2.3 前端数据采集单元功能测试
        6.2.4 系统通信测试
    6.3 系统总线性能测试
        6.3.1 总线实时性测试
        6.3.2 数据准确性测试
    6.4 系统总线边界测试
    6.5 系统总线应用测试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所做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嵌入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 新型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研究
        1.2.3 新型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研究
    1.3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案研究
    2.1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2.1.1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结构分析
        2.1.2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2.2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需求分析
    2.3 发电装置中的被控对象分析
    2.4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方案研究
        2.4.1 发电装置的电控方案设计
        2.4.2 发电装置的两种电控方案比较
        2.4.3 嵌入式系统控制方案的确定
    2.5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要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
    3.1 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化的设计方法研究
        3.1.1 嵌入式系统硬件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3.1.2 嵌入式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3.1.3 嵌入式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3.2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
        3.2.1 控制器选择
        3.2.2 控制器I/O端口分配
        3.2.3 电源电路
        3.2.4 C8051F040最小系统
        3.2.5 I/O接口电路
        3.2.6 高速I/O接口电路
        3.2.7 通信接口电路
        3.2.8 模拟量接口电路
        3.2.9 基板设计
    3.3 嵌入式系统机械外壳设计
    3.4 嵌入式系统抗干扰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策略研究
    4.1 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控制工艺设计
        4.1.1“余热回收”过程控制
        4.1.2“蒸汽发电”过程控制
        4.1.3“并网发电”过程控制
        4.1.4“冷凝回收”过程控制
        4.1.5“冷却润滑”过程控制
    4.2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4.2.1 通讯“帧”格式设计
        4.2.2 通讯“数据体”规划
        4.2.3 下位机脚本驱动程序设计
        4.2.4 上位机解析函数设计
    4.3 系统运行策略设计
        4.3.1 发电装置的“开车”过程控制
        4.3.2 发电装置的“停车”过程控制
        4.3.3 系统故障处理
        4.3.4 系统状态监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嵌入式系统的调试应用
    5.1 电能调节控制器设计
        5.1.1 蒸汽发电的基本原理
        5.1.2 电能调节控制器设计
    5.2 电能调节控制器模型分析与简化
        5.2.1 电能调节控制器模型简化
        5.2.2 电能调节控制器模型特性分析
        5.2.3 电能调节控制器的稳定性预测
    5.3 试验测试
        5.3.1 电能调节试验模型
        5.3.2 空载试验
        5.3.3 带载试验
        5.3.4 蒸汽与负载动平衡调节试验
        5.3.5 试验结果分析
    5.4 系统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
        5.4.1 电能调节控制器改进
        5.4.2 嵌入式系统硬件改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油气生产自动化应用及发展现状
    1.2 凝析油处理工艺现状
    1.3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本文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1 凝析油处理工艺流程
    2.2 测控系统I/O点统计分析及仪表选型
    2.3 测控系统总体要求
    2.4 测控系统的功能
    2.5 测控系统的结构
    2.6 测控系统的传输方案
    2.7 数据采集/控制方案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3.1 硬件电路总体设计
    3.2 最小系统
    3.3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3.4 模拟量输出电路设计
    3.5 通讯电路设计
    3.6 电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凝析油处理撬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环境介绍
    4.2 软件总体设计
    4.3 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4.4 模拟量输出程序设计
    4.5 控制算法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上位机HM1软件设计
    5.1 开发软件介绍
    5.2 上位机软件结构和功能
    5.3 上位机主界面设计
    5.4 数据库与历史趋势曲线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的调试与投产使用
    6.1 测控系统板级调试
    6.2 现场安装调试
    6.3 投产使用
    6.4 总结与展望
附图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基于现场总线的水环境多参数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现场总线及Modbus协议
    2.1 现场总线的概念及特点
    2.2 Modbus通信协议
        2.2.1 协议简介
        2.2.2 两种传输方式
        2.2.3 Modbus消息帧
        2.2.4 错误检测方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2 单片机控制器的选择
    3.3 液晶显示与键盘电路
    3.4 电源电路设计
    3.5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3.5.1 浊度调理电路的设计
        3.5.2 温度调理电路的设计
    3.6 串口通信电路
        3.6.1 RS-485总线标准
        3.6.2 单片机RS-485通信接口电路
        3.6.3 上位机PC机与RS-485通信接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位机软件设计
    4.1 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的选择
    4.2 系统软件任务分析
    4.3 软件总体设计
    4.4 液晶显示程序
    4.5 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程序
    4.6 串口通信程序
        4.6.1 单片机串行口相关配置
        4.6.2 通信协议
        4.6.3 串口通信程序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开发
    5.1 系统功能概述
        5.1.1 开发工具选择
        5.1.2 系统功能简介
    5.2 上位机通信软件设计
        5.2.1 MSComm通信控件的属性设置
        5.2.2 MSComm通信机制
    5.3 数据库
        5.3.1 VB6.0数据访问技术
        5.3.2 数据库连接
    5.4 监测软件的各功能模块
        5.4.1 监控系统主界面模块
        5.4.2 系统登录界面
        5.4.3 用户管理模块
        5.4.4 实时监测模块
    5.5 历史数据查询显示模块
        5.5.1 数据库创建
        5.5.2 历史数据查询界面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实验结果
    6.2 总结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上位机部分程序代码
附录B 单片机部分程序代码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ARM9和LINUX的CAN总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1.2 嵌入式系统概述
    1.3 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AN概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
第2章 远程监控系统
    2.1 远程监控系统的概念
    2.2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
    2.3 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
    2.4 Web服务器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
    2.5 CAN总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
第3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处理器的选型
    3.2 电源模块电路
    3.3 JTAG接口电路
    3.4 存储模块设计
        3.4.1 SDRAM存储器模块
        3.4.2 闪速存储器模块
    3.5 串口电路设计
    3.6 以太网模块接口设计
    3.7 CAN接口硬件设计
        3.7.1 典型系统实现方法
        3.7.2 ARM9扩展CAN接口的两种方法
    3.8 硬件设备的调试
        3.8.1 JTAG调试并烧写VIVI
        3.8.2 串口烧写内核映象和根文件系统
        3.8.3 CAN接口调试
第4章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4.1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4.2 配置和编译Bootloader
    4.3 Linux2.6系统的移植
    4.4 内核配置
    4.5 内核的编译
第5章 CAN总线Linux驱动程序的实现
    5.1 CAN总线驱动程序的体系结构
    5.2 CAN总线的Linux驱动程序
        5.2.1 初始化及模块的加载和卸载
        5.2.2 服务于I/O请求的部分
        5.2.3 中断处理程序
第6章 基于嵌入式Web的远程监控机制的实现
    6.1 嵌入式Web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系统
    6.2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实现
        6.2.1 Boa的移植
        6.2.2 Boa的配置
    6.3 用动态Web页面实现远程控制
        6.3.1 CGI动态页面的实现
        6.3.2 CGI外部扩展应用程序
    6.4 用户运行界面
        6.4.1 用户安全认证界面
        6.4.2 远程监控端主界面
        6.4.3 监控数据显示界面
        6.4.4 发送控制信号界面
第7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程序

(7)基金会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分析
    1.2 现场总线的特点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2章 FF H1协议体系结构
    2.1 概述
    2.2 H1协议体系与参考模型
    2.3 H1物理层协议
    2.4 H1数据链路层协议
    2.5 H1应用层协议
        2.5.1 总线访问子层FAS协议解析
        2.5.2 总线报文规范子层FMS协议解析
    2.6 H1用户层协议
        2.6.1 功能块应用进程
        2.6.2 设备描述
    2.7 小结
第3章 基金会现场总线H1通信卡平台设计
    3.1 硬件开发
        3.1.1 CPU核心模块设计
        3.1.2 现场总线通信接口模块设计
        3.1.3 通信介质访问单元设计
    3.2 软件开发
        3.2.1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μC/OS-Ⅱ及其移植
        3.2.2 物理层通信驱动程序的开发
        3.2.3 嵌入式系统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3 小结
第4章 FF H1数据链路基本设备协议开发
    4.1 数据链路层概述
    4.2 数据链路层的三层模型
        4.2.1 路径访问和调度层
        4.2.2 网桥操作层
        4.2.3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网桥协调和数据链路服务层
    4.3 可预定定时器管理机制
    4.4 数据链路基本设备的协议开发
        4.4.1 总体设计
        4.4.2 数据链路实体DLE上电初始化过程
        4.4.3 无连接的通信
        4.4.4 面向连接的通信
    4.5 小结
第5章 FF H1数据链路活动调度器协议开发
    5.1 总体设计
    5.2 数据链路活动调度器协议开发
        5.2.1 调度执行
        5.2.2 令牌循环
        5.2.3 链路维护
        5.2.4 链路时间发布
        5.2.5 竞争和转移
    5.3 小结
第6章 联调与测试
    6.1 数据链路层初始化测试
    6.2 报告分发型非确认性数据传输的测试
    6.3 发布者/预定者型连接建立和非确认性数据传输的测试
    6.4 客户/服务器型连接建立和确认性数据传输的测试
    6.5 通信协议栈软件的一致性测试
    6.6 小结
第7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8)基于CAN总线和ARINC429总线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系统设计方案的提出
    1.3 测控单元的构成
    1.4 CAN-ARINC429 网关的设计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测控单元设计及实现
    2.1 测控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2 前端信号的采集
        2.2.1 传感器的选择
        2.2.2 多路温度的放大电路设计实现
        2.2.3 信号的采集
    2.3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2.3.1 系统的硬件抗干扰
        2.3.2 软件抗干扰技术
    2.4 基于单片机的模糊控制器设计
        2.4.1 模糊控制简介
        2.4.2 模糊控制基本原理及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
        2.4.3 单片机模糊控制设计
    2.5 控制驱动电路
    2.6 基于单片机的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2.7 实验
    2.8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 CAN 总线的现场总线
    3.1 串行通讯接口方式
        3.1.1 RS-232C接口方式
        3.1.2 RS-422A、RS485 接口方式
    3.2 现场总线技术概括
        3.2.1 现场总线定义及其产生
        3.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3.3 CAN 网络技术概述
        3.3.1 CAN 总线的性能特点
        3.3.2 CAN 总线的技术规范及报文传送
    3.4 通讯接口的硬件设计及实现
    3.5 通讯接口的软件设计及实现
        3.5.1 数据格式
        3.5.2 CAN通讯流程
    3.6 本章小节
第四章 CAN-ARINC429 网关的设计及实现
    4.1 ARINC429简介
        4.1.1 ARINC429 概述
        4.1.2 ARINC429 数字信息通信规范
    4.2 ARINC429 接口芯片HS-3282
        4.2.1 ARINC429 接口芯片HS-3282 简介
        4.2.2 ARINC429 接口芯片HS-3282 结构
        4.2.3 HS-3282的数据字及工作时序
    4.3 CAN-ARINC429网关的设计
        4.3.1 网关的总体结构
        4.3.2 ARINC429总线通讯模块的硬件设计
    4.4 ARINC429总线通讯模块的软件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在线振动监测系统通讯网络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旋转机械的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
        1.2.1 旋转机械在线监测的意义
        1.2.2 故障诊断
        1.2.3 旋转机械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分布式在线振动监测网络系统
    2.1 系统的总体方案及主要特点
    2.2 传感器的选择
    2.3 系统的网络结构
    2.4 测量处理单元的实现
        2.4.1 主要芯片介绍
        2.4.2 数据采集和传输
        2.4.3 数据处理
        2.4.4 I~2C 总线及系统时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CAN 总线的通讯网络
    3.1 现场总线技术
        3.1.1 现场总线技术概述及其特点
        3.1.2 典型现场总线简介
        3.1.3 FCS 与DCS 的比较
    3.2 CAN 总线技术
        3.2.1 CAN 总线的特点及应用
        3.2.2 CAN 总线的技术特性
    3.3 通讯网络的建立
        3.3.1 通讯网络结构及扩展
        3.3.2 通讯网络的传输介质
        3.3.3 CAN 网桥
        3.3.4 CAN 接口卡
        3.3.5 实验通讯网络的搭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讯网络的软件设计
    4.1 CAN 网桥的软件设计
        4.1.1 CAN 通讯程序
        4.1.2 SPI 通讯程序
    4.2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4.2.1 PCI7841 接口卡的功能函数
        4.2.2 上位机软件程序的实现
    4.3 通讯实验及结果
        4.3.1 数据格式
        4.3.2 标识符的分配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10)基于WorldFIP现场总线协议的电流—总线转换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概述
        1.1.1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背景
        1.1.2 现场总线技术的特点与优点
        1.1.3 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选题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2.1 选题意义
        1.2.2 嵌入式技术和产品的发展加速了智能仪表的开发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具体实施方案
第二章 WorldFIP 现场总线技术综述
    2.1 W o r l d F I P 总线简介
        2.1.1 WorldFIP 总线概述
        2.1.2 WorldFIP 总线的特点
        2.1.3 WorldFIP 与 Internet 技术的融合
    2.2 W o r l d F I P 协议
    2.3 WorldFIP 协议的传输机制
    2.4 WorldFIP 典型器件和开发工具
第三章 硬件设计
    3.1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
        3.1.1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特点
        3.1.2 现场总线智能仪表的基本结构
    3.2 电流-总线转换器(IF)的整体设计方案
    3.3 输入模块设计
        3.3.1 功能
        3.3.2 硬件设计原理
    3.4 微处理器模块设计(CPU 模块)
        3.4.1 CPU 简介
        3.4.2 CPU 板的整体设计
    3.5 通信模块
        3.5.1 组成及功能
        3.5.2 通信板硬件设计
    3.6 显示模块
        3.6.1 LCD模块的选择
        3.6.2 显示板与MCU板的接口
第四章 软件设计
    4.1 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
    4.2 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
    4.3 显示模块
    4.4 通信模块
        4.4.1 应用层-物理层接口
        4.4.2 周期变量访问与非周期变量访问
        4.4.3 帧格式
        4.4.4 通信中断程序
    4.5 功能块开发
        4.5.1 功能块的结构特点
        4.5.2 WorldFIP 现场总线功能块的应用开发
第五章 系统调试
    5.1 硬件调试环境
    5.2 软件调试环境
    5.3 具体调试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工业现场仪表实用电路一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 王鹏.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2]低压蒸汽发电装置的嵌入式系统研究[D]. 李永聪. 河北工业大学, 2015(07)
  • [3]凝析油处理橇测控系统的设计[D]. 王星光. 长江大学, 2013(03)
  • [4]基于现场总线的水环境多参数智能监控系统的研究[D]. 耿娇. 江苏大学, 2009(09)
  • [5]基于ARM9和LINUX的CAN总线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杨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6]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小氮肥企业中的应用及改进[J]. 俞文光. 氮肥技术, 2006(02)
  • [7]基金会现场总线数据链路层协议的研究与开发[D]. 王哲华. 浙江大学, 2005(02)
  • [8]基于CAN总线和ARINC429总线的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D]. 李晓峰. 天津大学, 2005(06)
  • [9]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在线振动监测系统通讯网络设计[D]. 池敏捷. 天津大学, 2005(07)
  • [10]基于WorldFIP现场总线协议的电流—总线转换器的开发[D]. 李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5(04)

标签:;  ;  ;  ;  ;  

工业现场仪表的实用电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