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在突触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在突触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

一、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颖珊[1](2021)在《应用生理电场调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构建小鼠三维工程化神经组织》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体外使用Matrigel为三维(Three-dimensional,3D)支架材料、小鼠NSCs为种子细胞,通过生理电场的导向性作用,诱导神经分化和神经突起平行有序生长,构建小鼠3D工程化神经组织,并建立优化数据库,为工程化神经组织的产业化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小鼠NSCs为种子细胞,以Matrigel为3D基质支架,通过150 m V/mm生理电场的调控作用,在体外构建工程化神经组织。本研究根据分化培养基的不同和是否施加电场刺激分为四组。分化培养基分为BNb培养体系(b FGF(20ng/ml)、B27(1:50)、N2(1:100))和10%FBS培养体系。分组如下:BNb加电组(BNb+EF)、BNb不加电组(BNb)、FBS加电组(FBS+EF)和FBS不加电组(FBS)。应用细胞凋亡检测技术、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图像分析法检测不同条件下构建的工程化神经组织中细胞的存活、凋亡、神经分化比率、神经细胞的形态、突起的长度以及突触和髓鞘的形成,建立基于生理电场诱导条件的小鼠3D工程化神经组织的优化培养体系。结果:(1)NSCs以不同细胞密度接种在不同厚度的Matrigel胶中培养7d,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以20个/mm3的密度接种于300μm厚度的Matrigel中的神经元及突起生长状态最佳。(2)根据细胞存活与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在150m V/mm的EFs下,每天施加EFs 1h,连续3d。EFs组仅有5.47%±0.74%的细胞死亡率。EF组与No EF组在细胞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差距。(3)Tuj1/GFAP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FBS组中,Tuj1阳性细胞的比率仅为6.21%±0.94%。当给予150 m V/mm的EFs刺激时,Tuj1阳性细胞的比率增加到74.80%±2.25%。(4)对神经突起长度的分析结果表明,FBS组的神经元突起仅为18.87±1.57μm(n=28),FBS+EF组的神经元突起平均长度为42.6±4.37μm(n=36),FBS组突起长度明显短于EF组。(5)BNb组的神经突起平均长度可达到47.55±2.29μm,这明显长于FBS组的突起长度(18.87±1.57μm)。施加电刺激后,神经突起的长度明显增加:在FBS+EF组,神经突起的平均长度为42.6±4.37μm;BNb+EF组中,神经突起长度达到67.13±3.11μm。(6)BNb组的神经元分化率与FBS+EF组的结果分别为60.2%±2.89%和74.8±2.25%,BNb组的细胞分化率低于FBS+EF组的。同时,BNb+EF组的Tuj1分化率达到了最高(82.2%±5.65%)。(7)Tuj1阳性细胞形态分析结果表明,Tuj1阳性细胞中包括椭圆形细胞、平行排列的细胞、具有短突起的神经元(<30μm)和具有长突起的神经元(≥30μm)等四种形态。统计各组不同形态细胞的所占比例:FBS+EF组中,平行排列细胞达31.47±5.18%。BNb组椭圆形细胞数量显着减少,为25.7±2.18%,而长突起神经元数量显着增加,为15.9±1.27%。在FBS组中,椭圆形细胞和长突起神经元的比例分别为92.4±4.58%和1.83±0.93%。在BNb+EF组中,长突起的神经元占57.1±4.3%。(8)电镜结果显示,在工程化神经组织培养14d后,可观察到典型的神经元。BNb+EF组中神经突起分支延伸到更广泛的区域。FBS组突起短小。此外,也观察到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厚度增加。培养21d后,BNb+EF组中神经元含有高度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典型的突触结构以及髓鞘。结论:(1)150m V/mm的生理电场刺激对3D水凝胶支架中NSCs的存活率没有影响;(2)150m V/mm的生理电场刺激可以诱导3D水凝胶内的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3)150m V/mm的生理电场刺激可以引导3D水凝胶内神经突起的平行长向生长;(4)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协同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神经突起的长向生长;(5)生理电场诱导的工程神经组织内形成了具有大量突触和髓鞘的神经网络。

田叶红[2](2021)在《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神经新生已成为肿瘤的重要获得性特征之一,研究表明通过基因技术特异性操控乳腺癌神经,激活交感神经促进乳腺癌进展,激活副交感神经抑制乳腺癌生长。神经调控肿瘤的分子机制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阻断神经为抗肿瘤治疗提供重要靶标。然而,目前针对神经生长的相关因子及受体的抑制剂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围刺为传统中医刺法,可沟通局部经脉、络脉、浮络和皮部之间的联系,以理气活血、化瘀通络。针对肿瘤的围刺,即以肿瘤局部为中心,沿肿瘤边缘进行多针包围性针刺。前期研究显示电针围刺后肿瘤组织内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表达明显增多,与抑瘤率变化趋势一致,且参与调控了肿瘤内的轴突导向因子Sema3a表达,提示围刺可能影响肿瘤神经。但围刺是否能够调控肿瘤神经及相关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本研究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包括两方面:一是从临床应用角度,对围刺疗法及瘤周注射在肿瘤的运用和疗效进行整理、总结;二是从现代医学角度,梳理和总结了肿瘤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为实验研究:目的:1比较不同围刺法对乳腺癌移植瘤肿瘤生长及癌细胞凋亡的影响;2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NTs)及相应受体的影响;3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获取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表达,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的候选靶基因和相关分子机制;4以p75NTR为突破口,通过电针围刺后抑制p75NTR信号转导,观察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神经、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4T1乳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实验一分为TG组(模型组)、ETG组(电针围刺组)、ATG组(毫针围刺组),TG组小鼠每天抓握3min,ETG组予电针围刺3min/天,ATG组予毫针围刺3min/天,于干预后1周、2周、3周取材,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比较电针与毫针围刺对肿瘤生长、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实验二分为TG组、ETG组、NG组(空白组)、ENG组(空白电针组),TG组、ETG组干预同实验一,NG组、ENG组均为正常小鼠,其中NG组每天抓握3分钟,ENG组电针围刺,其针刺部位、方法与ETG组一致,通过HE、IHC、ELISA检测,以明确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神经递质、NTs及受体的影响。实验三样本来自实验二,取TG组与ETG组干预1周的肿瘤组织冰冻样本,每组各3个,共6个样本用于有参转录测序,并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以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调控作用及潜在机制。基于前期研究电针围刺对p75NTR的上调作用,实验四分为TG组、ETG组、ETTG组(TP组,即p75NTR抑制剂组),TG组、ETG组干预同前,ETTG组电针干预同ETG组,并在电针后15分钟腹腔注射p75NTR受体抑制剂TAT-Pep5(75μg/kg·d),以明确抑制p75NTR信号传导对肿瘤神经、肿瘤细胞凋亡及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1电针与毫针围刺抑制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比较(1)肿瘤生长曲线显示,ETG组肿瘤生长最慢,TG组最快,ATG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在实验干预第15天,三组肿瘤生长曲线开始趋于一致。肿瘤体积的组间比较显示,E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5-18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ATG组肿瘤体积于实验干预第6-14天较TG组显着缩小(p<0.05)。(2)三个取材时点的瘤重比较,ETG组瘤重最小,TG组瘤重最大,ATG组瘤重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3)在三个取材时点,ETG组抑瘤率分别为36.93%、46.49%、27.89%,ATG组抑瘤率分别30.79%、26.61%、21.67%。(4)TUNEL染色结果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癌细胞凋亡指数均显着高于ATG组与TG组(p<0.05),且在实验干预2周的凋亡指数最高,ATG组的凋亡指数与TG组相当。2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的影响(1)HE染色、IHC标记PGP 9.5均提示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有神经支配。(2)β3-tubulin+神经:ETG组β3-tubulin+神经束在实验干预1周、2周均少于TG组,至实验干预3周两组无差别;ETG组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多于TG组;IPP半定量分析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示,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β3-tubulin+表达面积均显着少于TG组(p<0.05)。(3)TH+交感神经:TH+神经纤维呈细丝状,分布于肿瘤间质,且多围绕在血管周围,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TH+神经纤维均显着少于TG组。(4)血清神经递质:ENG组NE、ACH、AD较NG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干预3周的AD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ETG组NE、ACH、SP含量较TG组有一过性升高趋势,其中仅第3周NE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5)肿瘤组织神经递质: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E含量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TG组 ACH水平均低于TG组,其中干预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血清NTs:NGF、BDNF、NT-3、NT-4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组间比较均无差异。(7)肿瘤组织NTs:E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NGF含量均明显高于TG组(p<0.05),ETG组在干预3周的NT-3水平显着高于TG组(p<0.05),BDNF、NT-4水平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ETG组proNGF相对表达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高于TG组(p<0.05)。(8)NTs相关受体:E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p75NTR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TrkA、TrkB相对表达量在ETG与TG组均无差异。3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相较于TG组,ETG组共获得116个差异基因,其中66个上调基因,50个下调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免疫反应、细胞死亡与稳态、氧化应激、物质与能量代谢等生物学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电针围刺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神经、免疫反应、物质与能量代谢相关,其中在神经的生物学过程中,包含四个神经递质兴奋性突触通路和一个神经轴突导向通路,涉及1 1个差异基因,5-HT2、VGCC、COX、TRPC1、Ablim 下调,Gi/o、PLA2、GLS、CREB、Boc、Netin-G2上调,涵盖胞吐、钙离子内流、神经兴奋性、神经保护、轴突导向、神经递质释放的反馈抑制调节、突触可塑性等生物学功能。4 p75NTR介导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腹腔注射TAT-Pep5以抑制p75NTR信号传导,观察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癌细胞凋亡的影响。(1)β3-tubulin+神经:ETTG组β3-tubulin+神经总数和神经纤维较ETG组和TG组均有减少趋势(p>0.05),而β3-tubulin+神经束比ETG组和TG组有增多趋势(p>0.05),此外,ETTG组在实验干预1周、2周β3-tubulin+表达面积显着高于ETG组(p<0.05)。(2)TH+神经:ETTG组TH+神经纤维在三个取材时点均显着多于ETG组(p<0.05);ETTG组在干预1周、2周的TH+神经纤维与TG组相当,至干预3周明显少于TG组(p<0.05)。(3)肿瘤组织神经递质(NE、ACH):ETTG组肿瘤组织NE含量介于TG组与ETG组之间;ETTG组肿瘤组织ACH含量在三个取材时点均高于ETG组,其中实验干预2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TG组无差异。(4)肿瘤组织NGF、proNGF: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NGF含量均显着高于TG组(p<0.05),在实验干预1周与ETG组相当,2周显着低于ETG组,3周高于ETG组;对于proNGF,在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proNGF表达均与ETG组相当,而显着高于TG组(p<0.05)。(5)肿瘤生长:ETTG组瘤体、瘤重均介于ETG组与TG组之间,三个取材时点ETTG组的抑瘤率显着低于ETG组(p<0.05)。(6)癌细胞凋亡:ETTG组在三个取材时点的凋亡指数均显着低于ETG组(p<0.05),而与TG组相当。结论:1单纯电针与毫针围刺均可抑制肿瘤生长,电针围刺较毫针围刺抑瘤作用更强、更持久,其中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之一为癌细胞凋亡增加。2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具体表现为促进神经新生、抑制神经浸润(PNI)和交感神经形成,调节肿瘤组织神经递质(ACH、AD、NE)、NTs(NGF、proNGF、NT-3)水平,上调 p75NTR 表达,可能为电针围刺抑瘤潜在分子机制。3电针围刺可能通削弱胞吐、抑制钙离子内流、调节神经兴奋性等作用抑制神经递质释放,及通过促进神经保护和轴突导向而诱导神经轴突生成,以调控肿瘤微环境。4电针围刺上调p75NTR/proNGF信号转导诱导癌细胞凋亡而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经由p75NTR介导以抑制PNI和交感神经支配,下调肿瘤组织NE、ACH水平,以调控肿瘤微环境而发挥间接抑瘤作用。

刘小宁[3](2021)在《高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子代学习及社交能力障碍的营养干预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育龄女性肥胖人数逐年攀升,母代肥胖引发的后代学习和社交功能损伤等神经发育障碍问题已日趋严重,然而潜在的分子机制和有效干预措施尚不明确。母代肥胖不仅造成自身肠道菌群的紊乱还引起后代菌群稳态失衡。肠道微生物在机体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发现膳食纤维可有效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研究表明母代孕期补充膳食纤维通过调节母代菌群结构改善后代的免疫和代谢功能。但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学习和社交功能损伤的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将主要探究高膳食纤维饮食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后代学习和社交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研究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学习和社交能力损伤的干预作用:首先以C57BL/6J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60%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构建母代肥胖小鼠模型研究母代肥胖对后代学习和社交功能的影响。动物行为学结果显示,高脂饮食诱导的母代肥胖显着损伤了子代小鼠的工作记忆、长期记忆功能、社交偏好和社交新颖性偏好;进一步采用高脂饮食诱导母代肥胖小鼠模型,探究高膳食纤维饮食(High-fat/high-fiber diet,FFD)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学习和社交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膳食纤维显着改善高脂饮食引起的母代小鼠的体重增加、产仔率下降和怀孕周期延长,并显着缓解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和社交缺陷。(2)研究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脑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以子代小鼠的脑部海马和皮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脑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膳食纤维可减轻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脑部神经元的形态异常,恢复突触后置密蛋白结构,提高突触可塑性关键蛋白PSD-95的水平,显着改善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脑部突触结构及可塑性损伤。此外,膳食纤维通过增加小胶质细胞成熟关键转录因子MAFB的表达,提高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趋化因子CX3CL1的水平,促进小胶质细胞成熟和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交流。(3)研究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母子代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作用:利用16S r RNA sequencing技术分析了膳食纤维对母子代小鼠肠道稳态的调控作用,发现膳食纤维可显着改善母代肥胖诱导的自身肠道菌群结构的紊乱,增加S24-7和Adlercreutzia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同时,膳食纤维能够改善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显着增加S24-7和Adlercreutzia等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及微生物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乙酸和丙酸的含量,促进SCFAs受体在子代小鼠脑部的表达。并发现S24-7菌科特定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与学习及社交行为学结果的改善显着正相关。(4)研究肠道菌群/SCFAs在膳食纤维改善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学习和社交功能障碍中的介导作用:母代小鼠移植肥胖模型组的粪便微生物(r HFD组),或膳食纤维干预组的粪便微生物(r FFD组),结果显示,r HFD组的子代小鼠,而不是r FFD组的子代小鼠,表现出学习和社交功能损伤。r HFD的子代小鼠由r FFD抚育后,表现出改善的学习和社交功能,而r FFD的子代小鼠由r HFD抚育后,表现出行为损伤。肥胖母代的子代小鼠进行SCFAs干预发现,SCFAs显着改善了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学习和社交功能障碍,缓解了突触结构和可塑性损伤,促进了小胶质细胞的成熟和小胶质细胞-神经元交流。综上所述,“肠道微生态-代谢物-脑”轴可能介导了高膳食纤维饮食干预母代孕期肥胖引起的子代学习和社会交流能力障碍,该研究为高膳食纤维饮食对生命早期神经发育的精准营养干预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岩[4](2020)在《DIP2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组儿童期起病的终身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特征是社会交流、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具有显着临床异质性。ASD位居儿童精神残疾之首,一般起病<3岁,在各种族、民族和社会经济群体中均有发生,近年来全球ASD的患病率呈急剧增长趋势。AS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显示ASD可能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儿童脑发育异常,而遗传学研究显示,ASD遗传度超过90%,因此遗传被认为是ASD的主要病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研究,其中SNP与ASD的关联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最新的理论认为神经元可塑性、突触连接功能异常可能是ASD重要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mi RNA在神经可塑性和神经发育方面具有重要功能,近年来有学者通过挖掘与ASD相关基因3’UTR区SNP结合的mi RNA,研究ASD的发病机制。DIP2(Disco-interacting protein 2)基因家族(DIP2A,DIP2B,DIP2C)在大脑中高度表达,可以参与大脑细胞转录,改变神经元基因表达,调节突触的可塑性和认知行为,而关于DIP2家族SNP与ASD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以及与DIP2家族3’UTR区易感SNP位点结合的mi RNA对ASD的影响尚无报道。目的:分析DIP2基因家族SNP与中国北方汉族儿童ASD易感性的关联,进一步分析DIP2基因家族SNP与ASD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探索与DIP2基因家族3’UTR区易感SNP位点结合的mi RNA对ASD的影响,为探讨ASD的病因,阐明其发病机制,寻找特异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DIP2基因家族SNP与ASD及其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照严格标准纳入1443例研究对象(715例ASD病例,728例对照),民族均为汉族,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上匹配。提取基因组DNA,应用飞行时间质谱法检测DIP2基因家族20个SNP位点(rs1007893,rs34736293,rs7279002,rs2070435,rs2255397,rs1107065,rs2248636,rs79564340,rs11169524,rs3803181,rs2280503,rs1047912,rs4768915,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rs4881274)的基因型,采用,(1)卡方检验分析哈迪-温伯格定律(HWE)、两组研究对象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与ASD的关联、ASD患者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关联;(2)Haploview软件分析连锁不平衡(LD)程度;(3)SNPStats在线程序分析遗传模型、单体型与ASD的关联程度;(4)GMDR软件分析基因-基因交互作用;(5)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分基因析基因型与CARS量表ASD临床表型及ABC量表ASD临床表型的关联。DIP2基因家族3’UTR区易感SNP位点结合的mi RNA对ASD的影响:在上述研究对象中纳入ASD病例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对照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均为5岁,提取血清mi RNA,Polymi RTS数据库搜索与DIP2基因家族3’UTR区易感SNP位点结合的mi RNA,同时筛选文献报道的ASD血清mi RNA微阵列芯片中差异表达显着的mi RNA,RT-q PCR检测并验证目标mi RNA在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学分析选用Graphpad Prism 7.0和SPSS 24.0软件,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443例,ASD病例组715例(男性541例,女性174例),平均年龄为4.80±2.447岁,经CARS量表评定,轻-中度病例609例,重度病例106例;对照组728例(男性548例,女性180例),平均年龄为4.77±2.443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上均衡可比(P>0.05)。2.DIP2家族20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WE(P>0.05)。3.等位基因与基因型频率分析结果显示,DIP2A:7个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P2B:rs11169524、rs2280503、rs4768915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DIP2C: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位点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以及rs10795060和rs10904083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DIP2A:5种遗传模型下7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与ASD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P2B:(1)rs11169524:加性遗传模型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显性遗传模型中TA/AA基因型发病风险是TT基因型的1.23倍(OR=1.19,95%CI=0.91-1.57,P=0.037;ORTA/AA vs TT=1.23,95%CI=0.85-1.77,P=0.039);(2)rs2280503:加性遗传模型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显性遗传模型中CA/CC基因型发病风险是AA基因型的1.25倍(OR=1.18,95%CI=1.00-1.38,P=0.045;ORCA/CC vs AA=1.25,95%CI=1.01-1.54,P=0.037);DIP2C: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位点的加性遗传模型均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OR=1.21,95%CI=1.03-1.42,P=0.02;OR=1.24,95%CI=1.04-1.48,P=0.014;OR=1.23,95%CI=1.03-1.46,P=0.021)。5.DIP2家族各位点间LD程度均较高(DIP2A:0.783≤D’≤1.0,0.134≤r2≤0.976;DIP2B:0.917≤D’≤1.0,0.064≤r2≤0.994;DIP2C:0.378≤D’≤1.0,0.004≤r2≤0.954)。6.单体型分析:DIP2A:7个SNPs位点组成的多种单体型均与ASD无关联(P>0.05);DIP2B:与群体单体型频率最高的单体型相比,相邻(1)2个SNPs:rs11169524-rs3803181,组成的单体型AT(OR=1.29,95%CI=1.08-1.54,P=0.006);(2)3个SNPs:rs11169524-rs3803181-rs2280503,单体型ATC(OR=1.28,95%CI=1.07-1.54,P=0.006);rs380318-rs2280503-rs1047912,单体型TCC,TCT(OR=1.28,95%CI=1.02-1.59,P=0.031;OR=1.27,95%CI=1.01-1.59,P=0.041)(3)4个SNPs:rs11169524-rs3803181-rs2280503-rs1047912,单体型ATCC和ATCT(OR=1.29,95%CI=1.03-1.60,P=0.025;OR=1.28,95%CI=1.02-1.61,P=0.032)(4)5个SNPs:rs11169524-rs3803181-rs2280503-rs1047912-rs4768915,单体型ATCCG,ATCTG和ACCCG(OR=1.28,P=0.030;OR=1.27,P=0.043;OR=2.21,P=0.002),(5)6个SNPs:rs79564340-rs11169524-rs3803181-rs2280503-rs1047912-rs4768915,单体型CACCCG(OR=2.01,95%CI=1.20-3.36,P=0.008),均是ASD的危险因素;DIP2C:与群体单体型频率最高的单体型相比,相邻(1)2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单体型CG(OR=1.27,95%CI=1.06-1.51,P=0.008);rs2288681-rs7088729,单体型CT(OR=1.25,95%CI=1.05-1.50,P=0.012);rs7088729-rs4242757,单体型TC(OR=1.23,95%CI=1.03-1.47,P=0.022),(2)3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单体型GCT(OR=1.25,95%CI=1.04-1.49,P=0.015);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单体型CTC(OR=1.26,95%CI=1.06-1.51,P=0.011),(3)4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单体型GCTC(OR=1.26,95%CI=1.05-1.51,P=0.012);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单体型CTCG(OR=1.28,95%CI=1.06-1.55,P=0.01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单体型TCGG(OR=1.2,95%CI=1.02-1.49,P=0.031);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rs4881274,单体型CGGA(OR=1.25,95%CI=1.04-1.52,P=0.02),(4)5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单体型GCTCG(OR=1.26,95%CI=1.04-1.52,P=0.002);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单体型CTCGG(OR=1.28,95%CI=1.04-1.52,P=0.012);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rs4881274,单体型TCGGA(OR=1.24,95%CI=1.02-1.50,P=0.028),(5)6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单体型GCTCGG(OR=1.26,95%CI=1.04-1.52,P=0.019);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rs4881274,单体型CTCGGA(OR=1.29,P=0.01)(6)7个SNPs: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rs4881274,单体型GCTCGGA(OR=1.27,95%CI=1.05-1.55,P=0.01),均是ASD的危险因素。7.基因-基因交互作用结果:由DIP2基因家族20个SNPs组成的模型rs1007893-rs1107065-rs2070435-rs2248636-rs2255397-rs34736293-rs7279002-rs1047912-rs11169524-rs2280503-rs3803181-rs4768915-rs79564340-rs10795060-rs10904083-rs2288681-rs3740304-rs4242757-rs4881274-rs7088729为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最佳模型(CVC=10/10,Tr BA=0.9108,Te BA=0.5762,P=0.001)。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树状图显示,rs4768915和rs79564340,rs2070435和rs4881274,rs1047912和rs3740304之间显现出协同作用;rs2248636和rs2280503,rs2255397和rs3803181之间显示出非加性相互作用,均能增加ASD发病风险。rs10795060和rs2288681,rs11169524和rs4242757之间不相关,不能增加ASD发病风险。8.ASD病情及临床表型分析:(1)病情程度:DIP2A rs3473629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轻-中度病例组和重度病例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P=0.045)。(2)CARS量表ASD临床表型:DIP2A:(1)rs1007893,rs7279002,rs2070435,rs2248636位点不同基因型视觉反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rs1107065位点不同基因型智力水平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rs2248636位点不同基因型模仿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P2B:(1)rs79564340位点不同基因型听觉反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rs79564340位点不同基因型活动水平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rs1047912位点不同基因型非生命的物体关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rs4768915位点不同基因型智力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IP2C:(1)rs10795060,rs10904083位点不同基因型视觉反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rs10795060位点不同基因型人际关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ABC量表ASD临床表型:DIP2B rs1047912位点不同基因型感觉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依据上述分析结果,选择位于3’UTR区的ASD风险位点rs4768915,在Polymi RTS数据库中检索到与rs4768915位点突变型等位基因(G)结合的mi RNA为mi R-4655-3p,将其作为本课题的候选mi RNA。10.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mi R-4655-3p在病例组血清中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IP2B和DIP2C可能是ASD的遗传易感基因。2.DIP2B rs11169524、rs2280503、rs4768915位点,DIP2C 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rs4242757、rs10795060、rs10904083位点,可能是ASD发病的遗传位点。3.加性遗传模型下,DIP2B rs11169524和rs2280503位点,DIP2C rs3740304、rs2288681、rs7088729位点的多态性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显性遗传模型下,DIP2B rs11169524位点的TA/AA基因型,rs2280503位点的CA/CC基因型能增加ASD的发病风险。4.DIP2B单体型包含rs11169524(A),rs2280503(C),rs4768915(G)其中任意2个SNPs,且总SNPs≥4,可能会增加ASD的发病风险;DIP2C单体型包含rs3740304(G),rs2288681(C),rs7088729(T),rs4242757(C),rs10795060(G),rs10904083(A)其中任意2个SNPs,可能会增加ASD的发病风险。5.SNPs位点(rs4768915和rs79564340,rs2070435和rs4881274,rs1047912和rs3740304,rs2248636和rs2280503,rs2255397和rs3803181)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增加ASD发病风险。6.DIP2A rs34736293位点的多态性可能影响ASD病情的轻重程度。7.rs1007893,rs7279002,rs2070435,rs10904083,rs2248636,rs10795060位点与ASD视觉反应异常存在关联;rs1107065,rs4768915位点与ASD智力发育障碍存在关联;rs1047912位点与ASD非生命物体关系及感觉能力障碍存在关联;rs10795060位点与ASD人际关系障碍存在关联;rs79564340位点与ASD听觉反应异常及活动障碍存在关联。

王心妍[5](2020)在《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 围孕期补充叶酸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管畸形并提高子代认知表现,但孕中晚期是否有必要持续补充叶酸尚无定论。叶酸介导一碳单位代谢参与核酸合成和DNA甲基化,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大鼠生殖实验探讨孕期叶酸摄入对子代大鼠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对孕中晚期补充叶酸的必要性进行探讨,为育龄女性合理补充叶酸提供理论依据;并初步探索其通过DNA甲基化影响神经发育过程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潜在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分为:孕期叶酸缺乏组(FA-D)、孕期叶酸正常组(FA-N)、围孕期叶酸短期补充组(FA-S)和孕期叶酸长期补充组(FA-L)。收集母鼠外周血;子代新生鼠脑组织,同时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部分子代鼠继续喂养至成年用于神经行为学检测。(1)血清叶酸检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2)神经行为发育检测:采用触须定位反射、空中翻正反射、听觉惊愕反应、步态反射评价;(3)学习记忆能力检测: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4)脑组织检测:透射电镜观察脑海马区超微结构;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元和增殖NSCs数量;western blots检测脑源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SYP)表达;(5)体外培养新生鼠海马NSCs检测:采用Alamar Blue检测细胞活力,Brd U掺入和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增殖和神经元分化潜力;(6)DNA甲基化检测:采用高通量Me DIP-chip检测分析筛选雄性子代新生鼠脑组织甲基化差异基因;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与神经发育过程和学习记忆能力相关的通路。结果1.大鼠孕期补充叶酸促进幼年子代大鼠触须定位反射、空中翻正反射、听觉惊愕反应、步态反射成熟;改善子代大鼠青少年和成年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海马区超微结构。孕期长期补充叶酸在促进子代触须定位反射和步态反射成熟,提高子代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方面优于围孕期短期补充叶酸。2.大鼠孕期补充叶酸促进其子代出生时脑海马神经元产生和NSCs增殖。分离海马NSCs进行体外培养,补充叶酸组体外培养的NSCs活力、增殖能力均较高,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比例增高。孕期补充叶酸的子代出生时皮层神经元数量增多,BDNF、SYP表达增加。孕期长期补充叶酸在促进子代新生鼠海马神经元产生、NSCs增殖,提高体外培养的NSCs活力、增殖能力方面优于围孕期短期补充叶酸。3.高通量Me DIP-chip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叶酸摄入改变雄性子代新生鼠脑组织DNA甲基化谱,FA-D/FA-N组间调节干细胞多能性信号通络、自噬、紧密连接、钙信号通路、m TOR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信号通路、内质网蛋白加工通路、c GMP-PKG信号通路、缝隙连接、Rap1信号通路和胞吞通路发生差异甲基化。FA-L/FA-N组间调节干细胞多能性信号通络、自噬、紧密连接、钙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轴突导向通路、c GMP-PKG信号通路、缝隙连接、Erb B信号通路、谷氨酸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交互作用通路发生差异甲基化。结论 大鼠孕期补充叶酸,尤其是将围孕期补充叶酸的时间延长至整个孕期,促进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发育,并提高其后期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叶酸对脑海马区NSCs增殖、神经元分化,及皮层突触发育的促进作用有关,研究初步探索了基于DNA甲基化途径孕期叶酸影响子代大鼠神经发育过程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潜在机制。本研究为孕期合理补充叶酸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黎明星[6](2019)在《Kalirin-7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经可塑性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活动上的可修饰性,包括树突棘可塑性、突触可塑性、神经元发生、神经网络重组及功能脑区转移等,是当今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神经可塑性是神经系统在环境影响下,其结构与功能发生调整及适应的重要机制,同时也是学习和记忆等正常生理过程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它与药物成瘾、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阿尔茨海默病及孤独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对神经可塑性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治疗与其相关的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树突棘的形态、结构及数目的变化是神经元回路建立和重建的基础,与突触的形成及功能密切相关。Kalirin-7(Ka17)是成熟神经系统中主要的Kalirin亚型,它能够增加树突棘数量及调节突触功能,近年来在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在研究Ka17结构时发现,Ka17的Thr1590位点磷酸化后能够改变PC12细胞和神经元形态以及Ka17的功能,但是如何改变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及突触功能尚不清楚。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重要的神经营养因子,调节树突棘生长及突触可塑性,而Ka17是否参与BDNF调节神经元突触发生尚无研究报道。成瘾病理过程中,大量研究表明可卡因能够诱导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生长,但Ka17是否在VTA中表达尚无研究报道,其是否参与可卡因诱导VTA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生长的过程更不得而知。因此,研究Ka17在不同生理过程中调节神经可塑性的机制,可为治疗神经可塑性相关疾病提供新的启不。本研究利用质粒转染或慢病毒感染培养的皮层神经元,结合免疫细胞化学、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等实验方法,研究了 Ka17在自身位点Thr1590磷酸化、BDNF调节中对树突棘形态及结构的影响;通过行为学检测、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利用基因敲除鼠研究了 Ka17在可卡因成瘾动物中对树突棘形成的作用,进一步探讨Ka17调节神经可塑性参与药物成瘾的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体外培养的皮层转染神经元中,野生型Ka17过表达组、Ka17突变体Ka17T/A(Thr1590磷酸化位点沉默)表达组以及Ka17T/D(Thr1590磷酸化位点激活)表达组的树突棘密度均显着增加,但树突棘形态却不相同Ka17 T/D明显增加树突棘大小,而沉默Thr1590磷酸化位点的Ka17 T/A则引起树突棘萎缩2、与野生型Ka17过表达组对比,Ka17 T/D表达组神经元树突棘上NR2B及GluR1表达水平显着增加,而Ka17T/A表达组则无明显变化3、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中添加BDNF,引起树突棘密度增加及Vglut1-PSD95共染阳性突触数目显着增加。用Ka17-shRNA质粒转染皮层神经元后,则可阻断BDNF的效应,不能增加树突棘密度及Vglutl-PSD95共染阳性突触数目。而阴性对照Scamble-shRNA质粒转染皮层神经元后,BDNF仍可引起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及Vlgut1-PSD95共染阳性突触数目明显增加。4、在大鼠VTA中,Ka17染色与TH染色重叠,可见多巴胺能神经元中有Ka17表达;在慢性可卡因注射后,Ka17与TH共染阳性神经元数目显着增加。5、慢性注射可卡因后,大鼠自发活动增强,高尔基染色显示VTA中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加,Western Blot检测发现VTA中Ka17及PSD95含量上升。6、慢性可卡因注射后,野生型小鼠与Ka17基因敲除小鼠自发活动均增强,但在可卡因注射第6天时,野生型小鼠自发活动显着高于Ka17基因敲除小鼠;且野生型小鼠VTA中树突棘密度明显上升,而Ka17基因敲除小鼠则无明显变化。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体外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中,Ka17的Thr1590位点磷酸化后增加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且诱导树突棘成熟,表明Thr1590位点在Ka17调节树突棘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Ka17的Thr1590位点磷酸化对树突棘形态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影响NR2B亚基型NMDA受体及膜表面AMPA受体的表达实现的。3、降低大鼠皮层神经元内源性Ka17的表达后,完全阻断BDNF增加树突棘密度与突触数目的作用,表明Ka17参与BDNF诱导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生长及突触发生的过程。4、小鼠敲除Ka17基因后,降低了可卡因引起的自发活动增加的强度,完全阻碍了可卡因增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作用,表明Ka17参与了可卡因诱导小鼠自发活动增强及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生长的过程。综上所述,Ka17及其Thr1590磷酸化位点在调节树突棘的可塑性变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且BDNF对神经可塑性的调控也是通过Ka17介导的。VTA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Ka17参与调控可卡因成瘾过程中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Ka17在更多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李玉琳[7](2019)在《脉冲电磁场激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患,会导致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致残率较高。目前,细胞移植治疗是脊髓损伤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细胞移植治疗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如移植细胞在脊髓损伤局部的存活率低;在损伤后抑制性微环境中种子细胞的分化和迁移能力较差;免疫排斥反应以及伦理学问题等。本研究拟探讨不同强度的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并观察PEMF激励的BMSCs移植到SCI大鼠体内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1.体外实验:从Wistar大鼠体内提取、分离、纯化、培养BMSCs,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鉴定;观察不同强度PEMF对BMSCs活性、增殖能力的影响,选择最佳的激励强度;于细胞培养48h内分别采用25,50,75,100Hz(每天1次,每次1h,连续干预1-9天)干预强度进行细胞刺激,观察不同强度刺激下,细胞的活性、增殖能力情况,选择最佳的激励强度;采用Western-blot技术观察不同强度、不同刺激时长的PEMF激励BMSCs后,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2.体内实验:采用Impactor model-Ⅱ打击器建立Wistar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A组:实验对照组(行单纯椎板切除术);B组:单纯损伤组(行脊髓损伤造模);C组:BMSCs移植组(移植未经PEMF刺激的BMSCs治疗)、D组:OBMSCs(Optimal BMSCs)移植组(移植高活力BMSCs治疗);将高活力的BMSCs移植入脊髓损伤大鼠体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的细胞在脊髓损伤局部的填充状态、活性、增殖能力情况,观察其对脊髓损伤局部组织学修复作用。并探索PEMF影响BMSCs存活、增殖能力与p75NTR-Tr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应用BBB评分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Mean±SD)形式表示,显着性差异使用ANOVA testing计算,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实验完成对BMSCs的提取、分离、纯化、培养及鉴定。BMSCs的免疫表型为:CD29,CD90为阳性,CD34,CD45为阴性,符合BMSCs的表型特征,并且细胞中无造血系统的细胞污染;2.50Hz强度的PEMF,每天刺激1h,持续9天,BMSCs的活性明显高于25Hz、75Hz及100Hz组,本研究将50Hz,1h/d,9d作为最佳的激励强度,制备高活力种子细胞;体外实验WB检测结果发现,PEMF激励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DNF及NGF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NT-3的表达水平有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体内实验发现,OBMSCs组大鼠SCI损伤局部脊髓空洞的面积显着小于对照组(p<0.05),且NF200阳性面积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GFAP阳性面积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WB检测结果发现,OBMSCs组BDNF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OBMSCs组NGF的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移植3周后,OBMSCs组大鼠BBB功能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WB检测结果发现,OBMSCs组的p75NTR、TrkA、TrkB及TrkC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培养了BMSCs,PEMF在50Hz,1h/d,持续刺激9d的激励强度下,BMSCs表达最高的生物学活性,并表达高水平的BDNF和NGF。将高活力的BMSCs移植到大鼠SCI模型后,大鼠损伤局部脊髓空洞形成明显减少,且促进了神经元的存活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减少了胶质瘢痕的形成,同时大鼠运动功能得到了显着的改善。此外,OBMSCs组p75NTR、TrkA、TrkB及TrkC的表达显着增高,这可能提示了OBMSCs移植修复SCI的潜在信号通路和调控机制。

陈树雄[8](2018)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文中指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神经营养素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主要在神经系统中表达。BDNF也在其他非神经组织系统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已经证实BDNF及其受体TrkB存在于鸡、小鼠、大鼠、牛、猪和人类的卵巢中,而且表达的地点随着卵泡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已有研究表明BDNF在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两种细胞间的相互交流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可能是作为一种旁分泌因子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传递信号,调节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BDNF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参与了卵巢卵泡生长、卵母细胞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然而,BDNF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合成及分泌的影响还不清楚。本研究将对此进行探索,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牛卵泡颗粒细胞的鉴定与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为了确定分离的细胞是牛卵泡颗粒细胞而且表达BDNF及其受体TrkB,本研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卵泡颗粒细胞特有分子标记FSHR的表达,结果发现,FSHR在分离的细胞上大量表达,统计的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胞有95.3±1.1%的细胞为表达FSHR的颗粒细胞。本研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ELISA技术,同时检测到牛卵泡颗粒细胞表达BDNF及其受体TrkB,而且牛卵泡颗粒细胞可以合成和释放BDNF。2 BDNF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为了确定BDNF能否影响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本研究利用CCK8技术和ELISA技术,检测不同浓度BDNF处理牛卵泡颗粒细胞12、24和48 h的细胞活力以及孕酮和雌二醇的含量。结果发现,处理24和48 h之后,100 ng/mL组的细胞活性均极显着增加(p<0.01);处理24 h之后100 ng/mL组的孕酮分泌极显着增加(p<0.01),处理48 h后100 ng/mL组的孕酮分泌显着增加(p<0.05);然而,BDNF对雌二醇的分泌没有显着影响。进一步检测了BDNF处理24 h之后,牛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数量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00 ng/mL组的细胞数量和细胞S期的比例极显着的增多(p<0.01)。3 siBDNF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利用siRNA干扰技术敲减内源性BDNF的表达,进而检测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情况。结果表明,siBDNF处理之后,牛卵泡颗粒细胞的细胞活力和S期细胞的比例均极显着降低(p<0.01);孕酮的分泌显着的降低(p<0.05),与此同时对牛卵泡颗粒细胞的雌二醇分泌无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研究,发现,在mRNA水平,siBDNF导致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D1、CCNE2、CDK1和StAR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且HSD3B1的表达极显着的降低(p<0.01)。在蛋白水平,siBDNF导致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E2和CDK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且CCND1、HSD3B1和StAR的表达极显着的降低(p<0.01)。4 BDNF通过TrkB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为了确定BDNF是否通过受体TrkB影响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孕酮分泌,本研究利用TrkB的抑制剂K252a,检测了BDNF单独处理或BDNF和K252a共同处理后,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情况。结果表明,同BDNF组相比,BDNF+K252a组细胞活力和S期细胞的比例均极显着降低(p<0.01),孕酮的分泌也极显着降低(p<0.01)。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K252a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D1、CCNE2、CDK1和HSD3B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StAR的表达则极显着的降低(p<0.01);在蛋白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K252a组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D1、CDK1和HSD3B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CCNE2和StAR的表达则极显着降低(p<0.01)。5 BDNF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为了证实BDNF能否激活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本实验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BDNF分别处理0、5、15、30、60和120 min后,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处理5和30 min之后,AKT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p<0.05);处理15 min之后,AKT的磷酸化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而处理0、60和120 min之后,差异不显着(p>0.05)。为了证实BDNF是否通过受体TrkB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本实验利用TrkB的抑制剂(K252a)和PI3K的抑制剂(LY294002)单独或与BDNF共同处理了牛卵泡颗粒细胞,然后添加BDNF处理15 min,检测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同BDNF组相比,BDNF+K252a组的AKT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0.05),BDNF+LY294002组的AKT磷酸化水平极显着降低(p<0.01)。为了证实BDNF是否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而影响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孕酮分泌,本研究利用PI3K的抑制剂LY294002,检测了BDNF单独处理或BDNF和LY294002共同处理后,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情况。结果表明,同BDNF组相比,BDNF+LY294002组的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5),S期细胞的比例极显着的降低(p<0.01),孕酮的分泌量显着降低(p<0.05)。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LY294002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D1、CCNE2、CDK1和HSD3B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StAR的表达则极显着降低(p<0.01);在蛋白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LY294002组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CCND1、CDK1和HSD3B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CCNE2和StAR的表达则极显着降低(p<0.01)。6 BDNF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为了证实BDNF是否激活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MAPK/ERK1/2信号通路,本实验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BDNF分别处理0、5、15、30、60和120 min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处理15和60 min之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升高(p<0.05);处理30 min之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极显着升高(p<0.01);而处理0、5和120 min之后,差异不显着(p>0.05)。为了证实BDNF是否通过TrkB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本实验利用TrkB的抑制剂(K252a)和MAPK的抑制剂(PD98059)单独或与BDNF共同处理了牛卵泡颗粒细胞,然后添加BDNF处理30 min,检测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同BDNF组相比,BDNF+K252a组的ERK1/2磷酸化水平显着降低(p<0.05),BDNF+PD98059组的ERK1/2磷酸化水平极显着降低(p<0.01)。为了进一步证实BDNF是否通过激活MAPK/ERK1/2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孕酮分泌有影响,本实验利用MAPK的抑制剂PD98059,检测了BDNF单独处理或BDNF和PD98059共同处理后,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情况。结果表明,同BDNF组相比,BDNF+PD98059组的细胞活力显着降低(p<0.05),S期细胞的比例极显着降低(p<0.01),而孕酮分泌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PD98059组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的表达则极显着降低(p<0.01),CCNE2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而CCND1、CDK1、HSD3B1和StAR的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在蛋白水平,与BDNF组相比,BDNF+PD98059组的牛卵泡颗粒细胞中的CCNA1和CCNE2的表达则显着降低(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发现,BDNF通过激活TrkB-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CCNA1、CCND1、CCNE2和CDK1的表达,进而促进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BDNF也可以通过激活TrkB-MAPK-ERK1/2信号通路,促进CCNA1和CCNE2的表达,进而促进牛卵泡颗粒细胞的增殖。此外,本研究还发现,BDNF通过激活TrkB-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了HSD3B1和StAR的表达,进而促进牛卵泡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而MAPK-ERK1/2信号通路不参与BDNF处理后孕酮分泌的调控过程。本研究为BDNF/TrkB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卵泡发育等的影响以及分子调控机制的探索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王芳[9](2015)在《唾液酸乳糖的摄入对仔猪脑发育、认知功能、视觉发育及唾液酸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神经系统由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脑和脊髓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要部分。婴儿大脑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两年内,此时是神经元细胞功能完善、突触生长和轴突髓鞘化的最重要时期。视网膜为大脑的延伸部分,是视觉信息形成的核心部位。虽然由遗传因素主导的视觉功能在婴儿出生时已经基本形成,但出生后在周围环境、营养和视觉习惯的调控下仍可以对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塑造,因此视觉系统的发育是由遗传、营养和环境因素共同塑造的。婴儿期神经系统的发育需要大量而丰富的营养物质,而在这一时期,婴儿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是母乳。母乳是婴幼儿发育早期最佳的营养来源,因为它可以提供婴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所有营养。此外,母乳同时也富含一些其它营养成分,可能会给婴儿提供超越传统营养的好处。母乳中富含丰富的低聚糖,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是母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由中性及酸性低聚糖构成。酸性低聚糖,如唾液酸乳糖(Sialyllactose,SL),含有唾液酸(Sialic acid,Sia)残基;中性低聚糖,包括半乳低聚糖和低聚果糖。母乳中73.8%的唾液酸是以低聚糖结合的形式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唾液酸化的低聚糖是3’-SL和6’-SL。6’-SL的浓度在初乳中最高(250-1300 mg/L),此后逐渐降低,然而,3’-SL的浓度则相对稳定(76-300mg/L)。SL被认为在新生儿发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在抵抗病原体,促进肠道成熟,免疫功能及认知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唾液酸乳糖可在肠道内被分解,从而提供神经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素——唾液酸。唾液酸(Sialic acid,Sia)是一类带羧基的九碳糖化合物酰基衍生物的通称。1957年,Blix等用弱酸水解方法,从唾液腺黏蛋白中分离出了与Bia’s试剂反应呈紫色的物质,因此命名其为唾液酸。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 50多种唾液酸。唾液酸一般位于糖蛋白和糖脂等大分子的末端,是动物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糖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唾液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比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识别;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有关,参与免疫反应,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易化记忆的形成,提高学习能力。在大脑内,唾液酸主要存在于神经节苷脂上。神经节苷脂是最复杂的鞘糖脂,以大脑灰质中含量最高。神经节苷脂在大脑的生物学活性主要体现在其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突触的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等高级的神经活动的重要机制。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 acid,PSA)是一类线性、均一的,由多聚α2,8连接唾液酸的碳水化合物,它主要通过典型的N-糖苷键附着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粘附分子上。多聚唾液酸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的黏附性来调节神经细胞发育、神经导向以及突触连接的形成,从而在神经发育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存在于少数几种糖蛋白(例如:神经细胞粘附分子、鱼子糖蛋白等)中的唾液酸同聚物。基于这些潜在的好处,我们推测唾液酸乳糖和唾液酸能够作用于神经系统,是促进婴幼儿早期脑发育、视觉发育,并能提高其认知功能的非常重要关键营养素。第一部分:唾液酸乳糖摄入对新生仔猪神经发育和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目的:本课题以新生仔猪为动物模型,通过唾液酸乳糖的饮食干预,进行八臂迷宫行为学训练及测试,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水平,并对其脑部相关脑区进行唾液酸表达水平和相关脑发育通路的分析,探索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脑发育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将28只3日龄的雄性仔猪随机分配到唾液酸乳糖处理组(n=14)和对照组(n=14),并连续35天在其饮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唾液酸乳糖,其中唾液酸的摄入量为250mg/Kg/d(唾液酸乳糖组)和40mg/Kg/d(对照组)。23-36日龄之间进行八臂迷宫行为学训练及测试,评估其学习记忆能力水平,在39日龄时对其实施安乐死,取其脑部相关脑区进行唾液酸表达水平的分析,并采用PCR-array技术对海马区相关脑发育通路(包括突触可塑性通路的64个基因、神经营养因子通路的55个基因、GABA和谷氨酸盐神经递质通路的20个基因、神经形成通路的64个基因和与唾液酸代谢相关的29个基因)进行分析,通过qRCR、Western blot、ELISA等实验手段对受影响基因研究其转录、翻译及对下游基因的激活情况,探索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脑发育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从而推测唾液酸乳糖影响仔猪脑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膳食中添加唾液酸乳糖(1)对仔猪体重和脑重的增加无显着影响。(2)对仔猪血浆中应激激素Cortisol和ACTH的浓度无显着影响;(3)对仔猪血浆和血红细胞中唾液酸Neu5Ac和Neu5Gc的含量无显着影响;(4)对仔猪海马和前额叶中与神经节苷脂结合及与糖蛋白结合的唾液酸表达有显着影响;(5)减少了仔猪在八臂迷宫训练与测试中的犯错次数并提高了仔猪的学习速度,同时促进了仔猪5-min短时程记忆,以及40-min、3h、16h和48h的长时程记忆的形成;(6)影响了仔猪海马中37个与脑发育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其中有16个基因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且相差倍数>1.1,包括,GABA和谷氨酸盐神经递质通路的4个基因,唾液酸代谢相关的4个基因,神经营养因子通路的2个基因,神经形成通路的5个基因和突触可塑性的1个基因。另外还有21个相差倍数>1.1但显着性差异不明显的基因(0.05<P<0.1),其中包括,突触可塑性的3个基因,唾液酸代谢相关的4个基因,神经营养因子通路的6个基因和神经形成通路的8个基因;(7)显着提高了海马中NTF-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激活了NFT-3的受体TrkB和TrkC的表达,从而募集下游效应因子并促进下游CREB的磷酸化,提高了仔猪的认知能力。结论:膳食中添加唾液酸乳糖对仔猪体重和脑重、应激激素浓度以及血浆和血红细胞中唾液酸的含量无显着影响,但是可以显着提高仔猪海马和前额叶中的唾液酸表达水平、仔猪的学习速度和仔猪短时程记忆及长时程记忆的形成。可以影响仔猪海马中多个与脑发育相关的基因的上调,并显着提高了海马中NTF-3的蛋白表达水平,激活了 NFT-3的受体TrkB和TrkC的表达,从而促进下游因子CREB的磷酸化,提高了仔猪的认知能力。进一步说明了唾液酸乳糖是能够促进脑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关键营养素。第二部分:唾液酸乳糖摄入对新生仔视网膜发育和唾液酸表达的影响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新生仔猪为动物模型,通过唾液酸乳糖的饮食干预,研究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发育和视网膜中唾液酸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8只3日龄的雄性仔猪随机分配到唾液酸乳糖处理组(n=14)和对照组(n=14),并连续35天在其饮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唾液酸乳糖,其中唾液酸的摄入量为250mg/Kg/d(唾液酸乳糖组)和40mg/Kg/d(对照组),通过连续35天在其饮食中加入一定剂量的唾液酸乳糖,观察唾液酸乳糖对其生理发育的影响,在39日龄时对其实施安乐死,取其视网膜和视神经节分析唾液酸表达水平、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差异和多聚唾液酸的表达、合成及代谢的相关机制,研究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觉发育和唾液酸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膳食中唾液酸乳糖的添加对仔猪视网膜的厚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显着提高了视网膜中唾液酸的表达水平,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仔猪视网膜中polySia-NCAM这个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的糖蛋白的表达以及相关基因ST8SiaⅡ、ST8SiaⅢ、ST8SiaⅣ、NCAM和Neuropilin-2的mRNA表达,但组间不存在差异性。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所采用的是营养素干预,而不是药物干预,所以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相关机制,但是对视网膜的发育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对视网膜中PolySia-NCAM与GFAP、PolySia-NCAM与NeuN进行双标记共染后发现,PolySia-NCAM的表达贯穿于视网膜各层细胞中,但主要以GCL、IPL层为主,这与先前的报道是一致的。结论:膳食中唾液酸乳糖的添加对仔猪视网膜的厚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显着提高了视网膜中唾液酸的表达水平,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仔猪视网膜中polySia-NCAM这个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的的糖蛋白的表达以及相关基因ST8SiaⅡ、ST8SiaⅢ、ST8SiaⅣ、NCAM 和 Neuropilin-2 的 mRNA 表达。PolySia-NCAM的表达贯穿于视网膜各层细胞中,但主要以GCL、IPL层为主,这与先前的报道是一致的。

于动震,陈佩杰[10](2010)在《运动与神经营养素家族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体的认知功能,但对其确切介导因子仍存在较多争议。神经营养素家族的成员,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素3等可能参与上述过程。认为:运动既可以通过调节神经营养素增强突触和认知的可塑性,也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固有的、BDNF依赖的突触可塑性能力而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生理电场调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构建小鼠三维工程化神经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种子细胞
        1.1.1 胚胎干细胞(ESCs)
        1.1.2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 PSCs)
        1.1.3 雪旺细胞(SCs)
        1.1.4 间充质干细胞(MSCs)
        1.1.5 神经干细胞(NSCs)
    1.2 三维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生长调控
        1.2.1 培养微环境
        1.2.2 支架材料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神经干细胞的原代培养
        2.2.2 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2.2.3 三维神经组织的构建
        2.2.4 生理电场的施加
        2.2.5 live/dead测定法
        2.2.6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实验(IFC)
        2.2.7 TUNEL染色
        2.2.8 免疫荧光分析
        2.2.9 电镜
    2.3 图片分析
    2.4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mNSCs传代培养以及生长成细胞球的情况
    3.2 神经干细胞的鉴定
    3.3 培养体系和条件的优化
        3.3.1 不同神经球种植密度下的细胞生长状况
        3.3.2 不同Matrigel胶内生长状况
    3.4 生理电场的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存活率影响
    3.5 生理电场的刺激促进3D工程化神经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的神经分化和神经突起的生长
    3.6 bFGF与生理电场协同作用促进3D工程化神经组织中的神经分化和神经突起生长
    3.7 3D工程化神经组织中神经细胞的形态分析
    3.8 工程化神经组织中神经网络的形成
    3.9 3D工程化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围刺法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围刺治疗单纯性囊肿
        2 围刺治疗甲状腺结节
        3 围刺治疗其他良性肿瘤
        4 围刺治疗恶性肿瘤
        5 瘤周注射治疗恶性肿瘤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神经新生及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1 神经新生在乳腺癌中的研究
        2 p75NTR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电针与毫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肿瘤生长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 电针围刺对4T1小鼠乳腺癌神经新生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三 有参转录组测序探索电针围刺对肿瘤神经的作用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四 p75NTR对电针围刺调控肿瘤神经及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与不足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3)高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子代学习及社交能力障碍的营养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生命早期健康研究进展
        1.1.1 生命早期营养健康问题概述
        1.1.2 母代肥胖与后代学习记忆能力
        1.1.3 母代肥胖与后代社交功能
    1.2 .母代肥胖影响后代学习和社交功能的潜在机制
        1.2.1 突触结构与学习和社交功能
        1.2.2 小胶质细胞与学习和社交功能
        1.2.3 肠道菌群与学习和社交功能
        1.2.4 表观遗传与学习和社交功能
    1.3 膳食纤维研究进展
        1.3.1 膳食纤维概述
        1.3.2 膳食纤维与肠道菌群
        1.3.3 膳食纤维与肠道功能
        1.3.4 膳食纤维与中枢神经系统
        1.3.5 膳食纤维与代谢功能
        1.3.6 膳食纤维代表性组分菊粉的理化性质
        1.3.7 菊粉的生理功能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学习和社交能力损伤的干预作用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动物
        2.2.2 材料与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试验方法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2.4.1 母代高脂饮食对母代和子代小鼠体重的影响
        2.4.2 母代肥胖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2.4.3 母代肥胖对子代小鼠社交能力的影响
        2.4.4 膳食纤维对肥胖母代小鼠的体重及糖耐量的影响
        2.4.5 膳食纤维对肥胖母代小鼠怀孕事件及子代小鼠体重的影响
        2.4.6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2.4.7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社交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小鼠脑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技术路线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3.4.2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成熟阻滞的影响
        3.4.3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影响
        3.4.4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皮层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3.4.5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的子代小鼠皮层小胶质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的母子代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3 技术路线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膳食纤维对肥胖母代小鼠菌群结构的调控作用
        4.4.2 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诱导子代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干预作用
        4.4.3 肠道菌群与认知和社交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4.4 膳食纤维对肥胖母代的子代小鼠菌群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
        4.4.5 膳食纤维对肥胖母代的子代小鼠肠道屏障的调控作用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肠道菌群/SCFAs在膳食纤维改善母代肥胖引起的子代学习和社交功能障碍中的介导作用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材料与试剂
        5.2.3 仪器与设备
        5.2.4 试验方法
    5.3 技术路线
    5.4 结果与分析
        5.4.1 肠道菌群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介导作用
        5.4.2 肠道菌群对子代小鼠社交功能损伤的介导作用
        5.4.3 SCFAs干预对子代小鼠学习记忆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5.4.4 SCFAs干预对子代小鼠社交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5.4.5 SCFAs干预对子代小鼠脑部突触结构损伤的干预作用
        5.4.6 SCFAs干预对子代小鼠脑部小胶质细胞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DIP2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概述
        1.1.1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念
        1.1.2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表现
        1.1.3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
        1.1.4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1.2.1 人群分布
        1.2.2 时间分布
        1.2.3 地区分布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1.3.1 遗传因素
        1.3.2 表观遗传学因素
        1.3.3 环境因素
        1.3.4 免疫学因素
        1.3.5 神经生物化学因素
        1.3.6 神经心理学因素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神经突触相关致病基因
        1.4.1 Neuroligins基因家族
        1.4.2 Neurexin基因家族
        1.4.3 SHANK基因家族
        1.4.4 DCC基因
        1.4.5 DLGAP1基因
        1.4.6 其他基因
    1.5 DIP2基因家族神经突触方面的研究
        1.5.1 DIP2A基因
        1.5.2 DIP2B基因
        1.5.3 DIP2C基因
    1.6 立题依据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组
        2.1.2 对照组
    2.2 主要试剂、仪器及器材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主要器材
    2.3 实验方法
        2.3.1 技术路线
        2.3.2 资料收集及血样采集
        2.3.3 研究对象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
        2.3.4 DNA浓度、纯度的检测及质量要求
        2.3.5 SNPs的选择
        2.3.6 引物制备
        2.3.7 SNP基因分型检测
        2.3.8 研究对象血清miRNA的提取
        2.3.9 筛选差异表达miRNA
        2.3.10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2.4 统计学分析
        2.4.1 基因分型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联分析
        2.4.2 基因分型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病情及临床表型的关联分析
        2.4.3 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均衡性检验
    3.3 DNA质检结果
    3.4 SNP分型及检出情况
    3.5 HWE检验结果
    3.6 DIP2 基因家族SNP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联分析
        3.6.1 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分析
        3.6.2 遗传模型分析
        3.6.3 连锁不平衡分析
        3.6.4 单体型分析
        3.6.5 基因-基因交互作用分析
        3.6.6 统计功效分析
    3.7 DIP2 基因家族SNP与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表型的关联分析
        3.7.1 基因型与病情轻-重程度的分析
        3.7.2 基因型与CARS量表临床表型的分析
        3.7.3 基因型与ABC量表临床表型的分析
    3.8 血清miRNA表达情况分析
        3.8.1 研究对象
        3.8.2 MiRNA的筛选结果
        3.8.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mi RNA差异表达情况
第4章 讨论
    4.1 DIP2 基因家族SNP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联分析
        4.1.1 DIP2A基因
        4.1.2 DIP2B基因
        4.1.3 DIP2C基因
    4.2 DIP2基因家族基因-基因交互作用
    4.3 DIP2 基因家族SNP与孤独症谱系障碍临床表型的关联分析
    4.4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血清miRNA表达情况
    4.5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5章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项目支撑和资金支持
致谢

(5)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孕期叶酸对受孕率和产前体重的影响
        1.2.2 孕期叶酸摄入对母鼠孕期血清叶酸水平的影响
        1.2.3 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发育的作用
        1.2.4 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2.5 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脑海马区超微结构的影响
    1.3 讨论
        1.3.1 孕期叶酸干预的剂量选择
        1.3.2 孕期补充叶酸促进子代大鼠幼年神经发育
        1.3.3 孕期补充叶酸对提高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长期效应
        1.3.4 孕期全程比围孕期补充叶酸更利于提高子代的神经行为表现
    1.4 小结
二、孕期叶酸对子代新生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皮层突触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孕期叶酸对子代新生鼠脑海马区神经元数量及NSCs增殖的影响
        2.2.2 体外培养新生鼠脑海马区NSCs的鉴定
        2.2.3 孕期叶酸对体外培养新生鼠海马NSCs细胞活力的影响
        2.2.4 孕期叶酸对体外培养新生鼠海马NSCs增殖潜力的影响
        2.2.5 孕期叶酸对体外培养新生鼠海马NSCs神经元分化潜力的影响
        2.2.6 孕期叶酸对新生鼠脑皮层神经元数量及BDNF、SYP表达的影响
    2.3 讨论
        2.3.1 孕期补充叶酸通过提高新生鼠海马区NSCs增殖及神经元分化潜力促进海马神经发育
        2.3.2 孕期补充叶酸促进新生鼠皮层突触发育
        2.3.3 孕期全程比围孕期补充叶酸更利于新生鼠脑海马区神经发育
    2.4 小结
三、孕期叶酸对雄性子代大鼠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相关通路甲基化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分析研究过程
    3.2 结果
        3.2.1 孕期叶酸对雄性子代新生大鼠脑组织DNA甲基化谱的影响
        3.2.2 孕期叶酸对雄性子代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相关基因甲基化的作用
        3.2.3 孕期叶酸对雄性子代神经发育相关通路甲基化的作用
        3.2.4 孕期叶酸对雄性子代学习记忆能力相关通路甲基化的作用
    3.3 讨论
        3.3.1 孕期叶酸改变雄性子代新生大鼠脑组织DNA甲基化谱
        3.3.2 孕期叶酸通过DNA甲基化影响子代神经发育的潜在机制
        3.3.3 孕期叶酸通过DNA甲基化影响子代学习记忆能力的潜在机制
    3.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DNA甲基化调控神经发育的研究进展及叶酸的潜在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Kalirin-7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Kalirin-7调节神经可塑性的研究综述
    1.1 神经可塑性
        1.1.1 神经可塑性的结构和分子生物学基础
        1.1.2 神经可塑性与疾病
    1.2 树突棘
        1.2.1 树突棘的结构
        1.2.2 树突棘可塑性的机制
    1.3 Kalirin
        1.3.1 Kalirin的亚型
        1.3.2 Ka17在神经可塑性机制中的研究
        1.3.3 Ka17在神经可塑性相关疾病中的研究
第二章 Ka17苏氨酸1590位点磷酸化调节皮层神经元可塑性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5 分离和培养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
        2.1.6 实验分组
        2.1.7 质粒构建
        2.1.8 原代皮层神经元的免疫荧光鉴定
        2.1.9 图像分析与定量
        2.1.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Kal7参与BDNF诱导皮层神经元可塑性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Ka17-shRNA质粒转染皮层神经元,下调Ka17的表达水平
        3.2.2 慢病毒LV-Ka17 shRNA感染皮层神经元,下调Ka17蛋白及其mRNA和PSD95蛋白表达水平
        3.2.3 BDNF促进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生长及突触形成
        3.2.4 Ka17参与BDNF诱导下皮层神经元树突棘生长和突触形成
    3.3 讨论
        3.3.1 Ka17对突触形成的调节作用
        3.3.2 BDNF在突触形成中的作用
        3.3.3 BDNF是Ka17的上游信号,调节突触的形成
    3.4 小结
第四章 Ka17介导可卡因诱导中脑腹侧被盖脑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可塑性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的来源及饲养
        4.1.2 主要仪器
        4.1.3 主要试剂
        4.1.4 慢性可卡因注射
        4.1.5 自发活动行为检测(locomotor activity)
        4.1.6 高尔基染色
        4.1.7 免疫荧光鉴定
        4.1.8 Western Blot
        4.1.9 基因枪标记
        4.1.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Ka17在大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中有表达
        4.2.2 慢性可卡因注射导致大鼠自发活动增强,以及VTA中Ka17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共表达增加
        4.2.3 慢性可卡因注射引起大鼠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加,Ka17及PSD95的含量上升
        4.2.4 Ka17参与可卡因诱导自发活动增强的过程
        4.2.5 Ka17介导可卡因调节VTA多巴胺能神经元树突棘的变化过程
    4.3 讨论
        4.3.1 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受体的分布与其在成瘾中的作用
        4.3.2 成瘾中自发活动变化和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
        4.3.3 Ka17对树突棘可塑性改变调控的重要性
    4.4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脉冲电磁场激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和培养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材料和器械
        1.1.2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细胞形态观察
        1.2.2 BMSCs细胞流式细胞仪鉴定
    1.3 讨论
        1.3.1 间充质干细胞的特点
        1.3.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1.3.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
    1.4 小结
二、PEMF激励BMSCs制备高活力种子细胞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选择最佳脉冲电磁场强度
        2.2.2 观察干预后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
    2.3 讨论
        2.3.1 脉冲电磁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3.2 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2.4 小结
三、高活力BMS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3.1 对象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行为学观察
        3.2.2 组织学修复情况
        3.2.3 WB检测结果
    3.3 讨论
        3.3.1 脊髓损伤的机制探讨
        3.3.2 细胞移植治疗SCI相关机制
    3.4 小结
四、高活力BMSCs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
    4.1 对象和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
        4.2.1 观察各组p75NTR-Trk蛋白表达水平
    4.3 讨论
    4.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神经营养素家族
        1.1 神经营养素的主要功能
        1.2 神经营养素的类型
        1.3 神经营养素在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第2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概述
        2.1 BDNF的受体TrkB介绍
        2.2 BDNF的功能
        2.3 BDNF的作用机理
        2.4 BDNF的表达
        2.5 BDNF基因中常见的SNP
        2.6 BDNF在突触传递中的作用
        2.7 BDNF对神经发生的作用
        2.8 BDNF与认知功能
        2.9 BDNF与疾病的联系
    第3章 脑源性营养因子有关的信号通路
        3.1 PI3K/AKT信号通路
        3.2 Ras/MAPK/ERK1/2信号通路
    第4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研究进展
        4.1 哺乳动物卵巢卵泡的生长和卵母细胞的存活需要TrkB受体..
        4.2 BDNF/TrkB参与卵母细胞的成熟
        4.3 BDNF在卵巢其他细胞中的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牛卵泡颗粒细胞的鉴定与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BDNF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siBDNF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BDNF通过TrkB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BDNF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BDNF通过MAPK/ERK1/2信号通路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孕酮分泌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唾液酸乳糖的摄入对仔猪脑发育、认知功能、视觉发育及唾液酸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 唾液酸乳糖摄入对新生仔猪神经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1.1 母乳与脑发育
        1.1.1 脑发育的概况
        1.1.2 母乳的营养特点
        1.1.3 母乳喂养与脑发育
        1.2 唾液酸乳糖和唾液酸
        1.2.1 唾液酸乳糖和唾液酸的结构
        1.2.2 唾液酸在自然界和人体中的分布
        1.2.3 唾液酸乳糖和唾液酸在母乳和配方奶中的含量
        1.2.4 唾液酸乳糖和唾液酸的消化、吸收及代谢
        1.2.5 唾液酸乳糖对肠道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2.6 唾液酸可以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1.3 猪作为动物模型在生物行为中的应用
        1.3.1 猪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的可行性及优势
        1.3.2 猪的行为学实验的研究
        1.4 学习和记忆的研究现状
        1.4.1 学习与记忆的概念
        1.4.2 学习与记忆的分类
        1.4.3 学习记忆与海马-前额叶神经回路
        1.5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功能
        1.5.1 神经生长因子(NGF)
        1.5.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1.5.3 神经营养因子-3(NTF-3)
        1.6 CREB与记忆的研究进展
        1.6.1 CREB的分子结构
        1.6.2 CREB的调控机制
        1.6.3 CREB与记忆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实验动物
        2.2.1 唾液酸乳糖奶粉的制备
        2.2.2 仔猪的饲养
        2.3 八臂迷宫行为学训练及测试
        2.3.1 八臂迷宫的适应
        2.3.2 八臂迷宫训练及学习能力评估
        2.3.3 八臂迷宫记忆测试
        2.3.4 学习能力数据采集
        2.4 标本收集
        2.4.1 血液样本采集
        2.4.2 组织样本采集
        2.5 LC-MS/MS法测血液及脑组织中的唾液酸含量
        2.5.1 红细胞膜唾液酸的提取
        2.5.2 血浆中唾液酸的提取
        2.5.3 海马和前额叶中唾液酸的提取
        2.5.4 检测条件
        2.5.5 标准曲线的绘制
        2.5.6 最低检测限的测定
        2.5.7 进样重复性试验
        2.5.8 稳定性试验
        2.5.9 精密度试验
        2.5.10 加标回收率试验
        2.6 PCR-array
        2.6.1 海马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2.6.2 总RNA浓度的测定
        2.6.3 核糖体带RNA完整性的测定
        2.6.4 cDNA合成
        2.6.5 RT~2 Profiler PCR-arrays操作步骤
        2.6.6 RT~2 Profiler PCR-arrays结果分析
        2.7 蛋白表达
        2.7.1 蛋白提取
        2.7.2 蛋白浓度测定
        2.7.3 Western blot
        2.7.4 ELISA
        2.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体重与脑重的影响
        3.1.1 唾液酸乳糖摄入对仔猪体重的影响
        3.1.2 唾液酸乳糖摄入对仔猪脑重的影响
        3.2 仔猪应激激素的检测结果
        3.3 血液及脑组织中唾液酸的含量
        3.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3.3.2 LC-MS/MS方法的评价
        3.3.3 血浆中总唾液酸的含量
        3.3.4 血红细胞膜结合唾液酸的含量
        3.3.5 海马组织中唾液酸含量的表达
        3.3.6 前额叶中唾液酸的含量
        3.4 唾液酸乳糖摄入对仔猪学习记忆能力及机制的影响
        3.4.1 八臂迷宫实验的结果分析
        3.4.2 PCR-array结果分析
        3.4.3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海马中slit2蛋白表达的影响
        3.4.4 唾液酸乳糖对NTF-3、及其受体和下游通路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唾液酸乳糖对新生仔猪脑发育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的研究
        4.1.1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激素水平的影响
        4.1.2 唾液酸乳糖对血液和脑组织中唾液酸表达水平的影响
        4.1.3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4.1.4 唾液酸乳糖对神经发育信号通路的影响
        4.1.5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海马区NTF-3、及其受体和下游蛋白的影响
        4.2 总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唾液酸乳糖摄入对新生仔猪视网膜发育和学习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一章 前言
        1.1 视网膜的结构与发育
        1.1.1 视网膜的结构
        1.1.2 视网膜的发育
        1.2 PolySia-NCAM在神经系统中的概述
        1.2.1 多聚唾液酸的结构
        1.2.2 NCAM和SynCAM的结构
        1.2.3 多聚唾液酸转移酶
        1.2.4 多聚唾液酸在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与耗材
        2.2 标本收集
        2.2.1 组织样本采集
        2.2.2 组织样本处理
        2.3 HE-染色
        2.3.1 冰冻切片
        2.3.2 HE-染色
        2.4 免疫荧光方法
        2.4.1 冰冻切片
        2.4.2 免疫荧光染色
        2.5 LC-MS/MS法测视网膜组织中的唾液酸含量
        2.5.1 视网膜中唾液酸的提取
        2.5.1 LC-MS/MS检测
        2.6 Real time-PCR
        2.6.1 总RNA的提取
        2.6.2 反转录
        2.6.3 内参基因的选择
        2.6.4 荧光定量PCR
        2.7 蛋白表达
        2.7.1 蛋白提取
        2.7.2 蛋白浓度测定
        2.7.3 Western blot
        2.8 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3.2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中唾液酸表达的影响
        3.3 唾液酸乳糖对视网膜和视神经节中ST8SiaⅡ、ST8SiaⅢ、ST8SiaⅣ、NCAM、SynCAM和Neuropilin-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4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中polySia-NCAM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厚度的影响
        4.2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中唾液酸表达的影响
        4.3 唾液酸乳糖对视网膜和视神经节中ST8SiaⅡ,ST8SiaⅢ,ST8SiaⅣ,NCAM,SynCAM和Neuropilin-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4.4 唾液酸乳糖对仔猪视网膜中polySia-NCAM表达的影响
        4.5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及会议摘要

四、神经营养素家族在突触发育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生理电场调控神经干细胞在体外构建小鼠三维工程化神经组织[D]. 杜颖珊.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肿瘤神经新生学说探讨p75NTR介导的电针围刺的抑瘤机制[D]. 田叶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高膳食纤维对母代肥胖引起子代学习及社交能力障碍的营养干预研究[D]. 刘小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DIP2基因家族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D]. 李岩. 吉林大学, 2020(01)
  • [5]孕期叶酸对子代大鼠神经发育及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王心妍.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6]Kalirin-7调节神经元可塑性的机制研究[D]. 黎明星. 广西大学, 2019(01)
  • [7]脉冲电磁场激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 李玉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8]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牛卵泡颗粒细胞增殖和类固醇激素分泌的影响[D]. 陈树雄. 吉林大学, 2018(04)
  • [9]唾液酸乳糖的摄入对仔猪脑发育、认知功能、视觉发育及唾液酸表达的影响[D]. 王芳. 厦门大学, 2015(01)
  • [10]运动与神经营养素家族的研究进展[J]. 于动震,陈佩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在突触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