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种植中的灌溉

棉花种植中的灌溉

一、棉花栽培中的灌溉(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良[1](2021)在《水氮互作对棉花器官质量分数及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水氮互作条件下棉花各器官在质量及养分含量方面的分配规律,探讨水氮互作下棉花各器官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分析水氮互作对棉花产量、纤维品质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实现合理灌溉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方法】本研究在不同水氮互作(灌水量4个水平:W1:3000 m3ha-1、W2:3750 m3ha-1、W3:4500 m3ha-1和W4:5250 m3ha-1,施氮量4个水平:N1:225 kg ha-1、N2:262.5 kg ha-1、N3:300 kg ha-1和N4:337.5 kg ha-1)条件下探究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生物量积累,根据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计算其质量分数,测量各器官氮、磷含量并计算氮磷比(N:P),测量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并计算水、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等。【结果】(1)在W1灌水量时,棉花的生殖器官质量分数最低为0.518;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棉花的生殖器官质量分数从0.664(W2)降至0.641(W4)。施氮量在N3水平下时,棉花生殖器官生物量积累及质量分数均表现为最低。水氮互作效应对于棉花生物量积累影响较大。(2)全生育期棉花N含量在4.86~18.44 g kg-1之间,P含量在0.55~4.73g kg-1之间,N:P在2.07~25.99之间。灌水量增加降低了棉花的氮含量,尤其在盛铃期差异明显;同时,与生殖器官和根相比,叶和茎的氮含量降低更为明显。各器官磷含量变异度大于氮含量,但随着生育进程推进,氮和磷含量变异度均有降低趋势。(3)随灌水量增加,籽棉产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适度增加施氮量显着提高了棉花纤维品质。随灌水量增加,衣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施氮量对其影响不明显。灌水量对棉花灌溉水生产率有显着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灌溉水生产率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而氮肥偏生产力显着降低。在水氮互作处理W2N4下可获得最高产量6655.5 kg ha-1,灌溉水生产率为1.77 kg kg-1,氮素利用效率为574.1 kg kg-1。【结论】水氮互作下棉花生殖器官生物量积累与质量分数保持了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的氮含量和磷含量差异逐渐缩小,各器官不断调整自身氮、磷含量使氮磷比也趋于稳定。结合棉花产量、纤维品质、灌溉水生产率、氮素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基础肥力,灌水量为3750~4500m3ha-1、施氮量262.5~300 kg ha-1为当地棉花栽培适宜水氮施量。事实上,继续增加棉花施氮量对于产量仍有少量提升,但所带来的弊端不可忽略。因此,在棉花实际生产中,需要在保证棉花产量及品质的情况下减少水氮施量,提高灌溉水生产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建设高产优质兼环境友好型棉花生产体系。

高宏云[2](2020)在《棉花冠层“铃—叶系统”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改善和挖掘水分亏缺下作物光合性能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是突破作物产量限制的关键。棉花冠层主茎叶、对位果枝叶、铃壳组成了“铃-叶系统”,其光合性能反映了植株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能力,且棉铃发育所需光合物质的75%以上由其对位果枝叶供应。因此,探明“铃-叶系统”各组分光合能力的差异性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响应,对丰富棉花生物节水理论,构建干旱区棉花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2017-18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以新陆早45号(Gossypium hirsutum L.)为试验材料,设3个滴灌量处理:W1(常规滴灌,4800 m3·ha-1)、W2(限量滴灌,3840 m3·ha-1)和W3(亏缺滴灌,2880 m3·ha-1),开展“铃-叶系统”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合关键酶活性、气孔特性及解剖结构、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系统、生物量累积与分配变化及其对滴灌量响应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了冠层“铃-叶系统”各组分的叶绿素含量(Chl)、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面积、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的变化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各处理下果枝叶的Chl、净光合速率(Pn)、RUBPC和PEPC(开花后28-42天)高于主茎叶,其中W2处理下分别比主茎叶高8.3-24.6%、10.5-38.7%、4.4-22.7%、7.6-15.3%;果枝叶的Pn(开花后7-49天)、各组分的Chl(开花后21-35天)及光合关键酶活性(开花后21-49天)在W1和W2处理间无显着差异;铃壳的Chl和光合面积在开花后21-35天处于快速增长期,与W1处理相比,W2处理下降低7.2-13.4%和3.8-16.2%,W3处理下降低13.7-16.1%和18.2-31.5%。因此,主茎叶的光合性能在开花后21-49天受到抑制,但棉花通过增强开花后28-42天果枝叶光合能力的同时,改善铃壳的光合性能,进而保持了“铃-叶系统”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2.研究了冠层“铃-叶系统”各组分的气孔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铃壳的厚度显着大于叶片,而气孔密度显着小于叶片。随滴灌量的减少,各组分的气孔长度和宽度逐渐减小,气孔密度逐渐增加。主茎叶、果枝叶、铃壳的气孔密度(开花后21-35天)在W2和W3处理下分别比W1处理增加13.4-27.9%、23.5-35.4%、7.5-17.9%和22.1-46.1%、32.740.6%、8.9-24.1%。主茎叶、果枝叶的栅栏组织厚度(PT)在W2处理下分别比W1处理增加4.2%和7.7%(开花后35天),且W2处理下果枝叶的栅海比(P/S)较W1处理升高3.6-10.2%(开花后21-49)。相关分析表明,叶片的总厚(TT)、栅栏组织厚度(PT)、栅海比分别与Pn有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因此,在限量滴灌下,棉花通过调节各组分的气孔特性、增加果枝叶和铃壳的组织厚度及提高果枝叶的栅海比,进而提高“铃-叶系统”的光合适应性。3.研究了冠层“铃-叶系统”各组分的相对含水量(RWC)、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脂膜过氧化程度的变化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叶片前期(开花后7-28天)主要通过增强SOD活性,后期(开花后28-49天)主要通过增强POD和CAT活性进行活性氧的清除。与W1处理相比,W2和W3处理下各组分的SOD、POD、CAT活性显着上升;主茎叶、果枝叶的Car含量在W2和W3处理下分别比W1处理增加10.6-43.6%、8.7-17.8%(开花后49天除外)和19.4-74.6%、0.5-33.5%。铃壳的RWC在各处理下均高于叶片,但其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H2O2含量均显着低于叶片。铃壳的NPQ在W2和W3处理下分别比W1处理增加0.71-10.1%(开花后49天除外)和8.0-17.5%,Car含量分别增加0.2-26.23%和2.1-44.86%。因此,在水分亏缺下,棉花主茎叶和果枝叶主要靠较强的抗氧化酶体系和较高的Car含量适应水分亏缺逆境;而铃壳主要通过保持较高的Car含量和较高的热耗散能力淬灭过剩光能,从而保护光合机构。4.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棉铃生长指标、生物量累积、水分生产率(WP)及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影响。随滴灌量的减少,棉铃生长指标、生物量累积及产量均降低,纤维品质则无显着变化。W2处理延长了主茎叶和果枝叶生物量累积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T,6.9 d和22.1 d),提高了籽棉生物量最大增长速率(Vx,0.195 g?d-1)。在开花后49天,与W1处理相比,W2和W3处理下籽棉重分别降低4.5%和16.3%,籽棉产量在W1和W2处理间无显着差异。此外,W2和W3处理的WP比W1处理提高18.9%和21.4%。相关分析表明,主茎叶和果枝叶的Pn、gs、Chl、栅栏组织厚度及籽棉重分别与其生物量累积呈现显着或者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限量滴灌下,棉花主茎叶和果枝叶生物量的快速生长持续时间延长,保证了铃壳和籽棉生长所需物质的供应。

孙金秋[3](2020)在《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杂草群落演替影响及生态学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膜下滴灌是新疆棉花种植的最主要的栽培技术之一,但是连续近30年的地膜使用导致残膜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适时揭膜会起到控制残膜污染增量的作用,揭膜后在原有的杂草防除体系下杂草发生危害规律及棉花生长均会发生改变。本研究通过对有膜不除草、无膜人工除草、无膜不除草和无膜化学除草4种不同种植模式的棉田土壤微环境、杂草群落季节变化规律和棉花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结合室内杂草种子萌发实验,旨在明确揭膜后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影响优势杂草萌发的环境因子,为揭膜棉田杂草防控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在播种90天以内,有膜不除草的棉田土壤温度要明显高于其他三种无膜处理,播种90天后差距逐渐缩小直至无明显差异。在棉花灌溉期内2018年有膜不除草的土壤表面(0 cm)水分含量要低于其他三种无膜处理,而在2019年四种种植模式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盐份的运移遵循“盐随水动”的原则,在10~20 cm土层形成盐分聚集区,三种无膜处理的土壤表面(0cm)电导率要高于有膜不除草。(2)2018年棉田共出现5科11种杂草,2019年共出现8科15种杂草。以菊科乳苣(Chenopodium glaucum)、刺儿菜(Cirsium setosum),藜科杂配藜(Chenopodium hybridum)、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萝藦科羊角子草(Cynanchum cathayense)和禾本科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为优势杂草。2018年四种种植模式杂草发生危害程度较低,杂草总密度最高仅为7.8株/m2,杂草发生规律表现为:有膜不除草>无膜不除草>无膜化学除草>无膜人工除草。2019年杂草危害程度加重,杂草总密度最高为81.6株/m2,杂草发生规律表现为:无膜不除草>有膜不除草>无膜化学除草>无膜人工除草。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与无膜处理相比,地膜覆盖棉田的杂草种类更加丰富,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更加均匀。(3)2018年有膜不除草处理区的棉花株高和果枝数要高于其他三种无膜处理,三种无膜处理之间无显着差异,且种植模式对茎直径无显着影响;2019年,棉花株高、茎直径和果枝数均呈现出有膜不除草>无膜人工除草>无膜化学除草>无膜不除草的规律。无膜不除草导致皮棉产量降低,与有膜不除草相比降幅可达38.5%,而无膜人工除草、无膜化学除草和有膜不除草之间无显着差异。在棉花纤维品质方面,无膜处理提高了棉花的马克隆值,但降低了上半部平均长度,另外化学除草降低了棉花纤维的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等品质指标。(4)棉田多年生杂草乳苣和刺儿菜种子萌发温度范围是10~35℃,随着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棉田一年生杂草灰绿藜和反枝苋种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40℃,最适萌发温度20~40℃,而杂配藜的萌发温度范围是20~40℃,最适萌发温度30~40℃。乳苣、刺儿菜、灰绿藜、杂配藜和反枝苋五种棉田杂草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呈负相关,而与水势呈正相关。在pH5~10条件下五种棉田杂草种子均能正常萌发。

孟艳[4](2020)在《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文中指出为了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栽培,该文从种苗栽培前的种子筛选、早播化调、起垄培土,栽培过程中的炼苗、水肥管理、整形修剪、适时采摘,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为河北地区棉花的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在保障河北棉花高质量的同时提高棉花的产量。

汪文忠[5](2017)在《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棉花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加强对棉花调亏灌溉生理响应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棉花的生长效率,节约水资源。对棉花不同生育阶段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产物积累分配及水分利用进行分析,找出调亏灌溉对棉花不同生理期的影响。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调亏灌溉的研究也日渐深入,调亏灌溉最开始将桃树作为研究样本,除了侧重对品质的优化、对机质加强测试

安海静[6](2016)在《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浅谈》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棉花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加强对棉花调亏灌溉生理响应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棉花的生长效率,节省水资源。对棉花不同生育阶段蒸腾速率、光合速率、产物积累分配及水分利用进行分析,表现调亏灌溉对棉花不同生理期的影响。

马炎超[7](2016)在《单齿型矩形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及流场特性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很多地方正在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更是严重匮乏。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灌溉用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滴灌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灌方法,具有节能、节水、高产等优点,是解决用水紧缺最为有效的农业灌溉方式之一。灌水器可以消耗毛管中水流压力,使其缓慢、稳定、均匀地流出,是滴灌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流道构造对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较大,水力性能的优劣又直接决定了灌水质量。迷宫流道灌水器正是由于其复杂的流道边界及其造价相对较低被广泛使用。目前诸多学者针对迷宫流道某一结构参数的变化对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但对在迷宫流道内加齿后形成的灌水器水力性能鲜有研究。为了改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内水流流速的分布,提高其消能效率和抗堵塞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内齿的单齿型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以期为制作高水力性能灌水器提供一定的依据。利用FLUENT软件对单齿型矩形迷宫流道与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压力流量变化关系、水流流速分布、不同位置处漩涡区内的特性指标。通过分析以上模拟数据可得到以下结论:1)在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内无涡处加齿后改变了流道内主流区与旋涡区的分布,灌水器流量系数及流态指数均有减小。2)在目前常用的矩形流道内漩涡处加齿得到的单齿型矩形流道,当加齿处的流道过流断面面积与入口处过流断面面积之比达到25%左右时,其流态指数才比加齿前矩形流道的流态指数小,此时流道内的齿高对灌水器的水力性能才有提高作用。3)就水力性能而言,在目前常用的矩形流道内的流道下边壁处(无涡处)加齿得到的单齿型矩形流道灌水器优于在矩形流道上边壁处(漩涡处)加齿得到的单齿型矩形流道灌水器。4)在同一种尺寸的矩形流道内加齿,随着齿高的增加,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均减小,灌水器内流量波动减弱,流量对压力的敏感程度减弱,有利于灌水质量提高。5)若流道内加齿处的过流断面比保持相同,流道尺寸越大将导致流道内加齿高度增大,流量系数变大,灌水器的流量波动就越大。6)对单齿型矩形流道与加齿前矩形流道的流态指数定量比对发现,流态指数减小程度最大的为在矩形流道无涡处加齿得到的e15型灌水器,其中流态指数降低13.3%,这表明对于尺寸较大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在无涡处加齿后流态指数降低的程度增大。7)相同入口压力下,单齿型矩形流道的水头损失系数大于矩形流道;并且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头损失系数随压力水头的变化趋于平稳。8)保持流道内最小过流断面面积一致,对单齿型矩形迷宫流道与矩形迷宫流道进行对比发现,矩形流道内的漩涡区主要位于流道上下边壁处,单齿型矩形流道内漩涡区主要位于齿的两端。加齿流道内流线分布密集,流速较大,漩涡区内流场紊动强烈,流道内漩涡区个数增多,面积增大。因此单齿型矩形迷宫流道局部水头损失增大,其消能效果更为明显。

金龙[8](2016)在《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我国水资源储量虽然丰富,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低,属于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灌溉技术较为落后,但每年用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却十分巨大,缺水情况日益严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势在必行。滴灌灌水器近些年来凭借着其水利用率高、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常用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消能是通过不断转折的流道来增加损失实现的,而水头损失与流速水头相关,为了增加水头损失,获得较大的流速水头,需缩小灌水器流道断面面积,这样一来灌水器的抗堵塞性能就会变差。本文在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中加入内齿,以增加水头损失,这样可以适当加大灌水器流道断面面积,流道的抗堵塞性能也会有所提高,最终形成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这方面的文献尚未见到。利用流体力学软件CFD模拟了在8种不同压力水头下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和目前常用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内部水流运动情况,提取得到其速度矢量图,并计算分析得出灌水器水头损失系数、流量系数、流态指数、压力流量关系和压力雷诺数关系。从上述方面比较了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和目前常用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水力性能,分析了内齿高度和内齿间距对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两类内齿位置不同的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水力性能,为进一步研发灌水器提供参考依据。经数值模拟与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流态指数普遍小于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流态指数。说明在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内增加内齿后形成的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出流量稳定,水力性能变好。2)在目前常用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流道中,横向位置无涡区增加内齿后形成的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流态指数比在横向位置漩涡区增加内齿后形成的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流态指数小,说明在目前常用的矩形迷宫流道横向位置无涡区增加内齿形成的灌水器出流量更稳定,水力性能更好。3)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头损失系数的变化与内齿高度的变化呈正相关,与内齿间距的变化呈负相关;内齿间距较小时,该类型灌水器的水头损失系数对内齿高度的变化敏感,内齿间距较大时,对内齿高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内齿高度较大时,内齿间距对该类型灌水器的水头损失系数影响较大,当内齿高度较小时,这种影响相对减小。4)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流量变化与压力水头的变化呈正相关;该类型灌水器的流量变化与内齿高度的变化呈负相关,与内齿间距的变化呈正相关;流量系数与内齿高度呈负相关,与内齿间距呈正相关;流态指数随内齿高度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内齿高度较大时,内齿间距对流态指数的影响很小。5)随着内齿高度的增加,灌水器拐角处形成的漩涡越来越明显,并且漩涡的面积逐渐增大,消能能效果有所提高;内齿间距的变化对于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的漩涡无太大影响。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流道内的水流最高流速随内齿高度的增加普遍减小,内齿间距的变化对灌水器流道内水流流速的影响不明显。

何海兵,杨茹,武立权,马富裕[9](2016)在《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文中指出膜下滴灌水稻在干旱/半旱区(新疆、宁夏)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潜力,而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是其实现高产的前提。为此,本研究于石河子地区通过设置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双因素多水平处理,开展为期一年的小区试验,旨在为膜下滴灌水稻获得高产高效的毛管配置模式和灌溉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种和灌溉强度因素,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2),1膜1管8行配置(R3)最差。R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最终R2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1差异不显着;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着低于R1和R2模式;总体而言,增加灌溉强度有利于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在砂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以4080cm为宜。关键生育期灌溉强度为抽穗前11mm/d,抽穗后需维持更高的灌量,可以考虑维持在2025mm/d。

何海兵[10](2014)在《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淡水资源的减少以及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逐年增加,农业用水总量及其所占淡水资源比例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水稻需求量不断增加。这一现状使得水稻当前生产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有限的淡水资源内生产出更多的谷物。特别对干旱区域而言,由于生育期内耗水量巨大(以中国新疆为例,水稻生育期内的蒸散量为1200mm,降雨量不足170mm,水稻的总耗水量高达3000mm,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20.3kg m-3),水稻生产将面临淡水资源亏缺带来的极大压力。因此,在干旱区开展水稻高产节水栽培研究,对缓解水资源危机、粮食安全危机以及走农业可持续化发展道路都具有重要意义。膜下滴灌水稻作为一种新型的水稻旱作栽培技术,其产量水平以及节水能力尚不清楚。本研究假设膜下滴灌水稻是当前生态区域较优越的水稻旱作栽培系统,通过开展为期3年的小区试验并结合大田调查,与当前主要的水稻旱作栽培系统(水分供应基于漫灌或喷灌技术)如覆膜旱作栽培系统以及裸地旱作栽培系统(aerobic rice)作对比研究。旨在探明膜下滴灌水稻在当前生态条件下的生产潜力以及旱作水稻(膜下滴灌、覆膜漫灌以及裸地漫灌)在干旱区的生长发育特性和适应机制;同时,设置了膜下滴灌水稻阶段性控制灌溉处理,旨在探明膜下滴灌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水分需求特性及群体结构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群体整齐度以1膜4管8行配置(R1)最优,其次是1膜2管8行配置(R2),1膜1管8行配置(R3)最差。R2模式通过促进近滴灌带行位株穴的生长发育来弥补远滴灌带行位株穴生长发育的轻微降低。最终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与R1差异不显着。由于R3模式下距滴灌带第3行位和第4行位的株穴生长严重受限,进而导致R3模式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显着低于R1和R2模式。综上所述,在沙壤土质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为获得较高的谷物产量,毛管间距维持在4080cm为宜,即每条滴灌带在水平方向的湿润距离应控制在2040cm范围内。(2)膜下滴灌水稻(R2模式)开花期根系分布量在行位间存在差异,距滴灌带远行处的根系分布量明显低于近行位处,差异随灌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膜下滴灌水稻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显着低于淹灌处理,主要与020cm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受限有关。相关分析表明:促进020cm土层内以穴位为中心直径为10cm范围内的根系分布是提高膜下滴灌水稻产量的重要保障。(3)传统淹灌(CF)处理的产量水平较膜下(覆膜)滴灌(DI)、覆膜漫灌(FIM)及裸地漫灌(FIN)处理分别高出31.7652.19%、57.1661.02%、74.475.73%,旱作水稻产量的大幅降低主要受“源”限制的影响,特别是与花后光合生产能力降低所引起的地上部生物量累积受限有关。水分利用效率以DI处理最大,较FIM、CF及FIN处理依次高出1.351.89倍、1.522.12倍、2.373.78倍。在CF栽培条件下,分蘖穗对产量的贡献度为50.6568.57%,而旱作栽培处理仅为12.0720.62%,旱作水稻分蘖穗对产量较低的贡献度主要归因于分蘖成穗能力显着降低以及有效分蘖穗的收获指数大幅下降。在旱作栽培条件下,DI处理较FIM和FIN处理更有利于构建适宜于水稻生长发育的微生态环境(如地温、冠层温湿度),最终DI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水平及经济效益均显着高于FIM和FIN处理。(4)对于旱作水稻而言,花后(灌浆期)光合受限因叶片新陈代谢受阻(即非气孔因素限制)所致,其中叶片全氮含量降低是光合生产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在非饱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旱作水稻叶片在灌浆期间遭受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和光抑制,其中DI处理受胁迫程度较FIM和FIN处理轻,且DI处理发生光抑制现象时所对应的土壤水势明显低于FIM和FIN处理。复水到饱和土壤含水量后,DI和FIM处理水分胁迫因子和光抑制效应消除,而FIN处理则遭受永久性环境胁迫的威胁。在整个观测期间,DI处理的光合生产能力显着高于FIM和FIN处理。当旱作水稻遭受环境胁迫后,PSII光系统通过加强热耗散途径来缓解环境胁迫对叶片光合器官的损伤。(5)旱作水稻各器官生长发育自拔节后均受限,在各处理间,DI处理(特别是宁粳28品种)各器官生长发育受限程度最轻,而FIN处理受限程度最严重。对FIM和FIN处理,根长密度和叶干重较根干重和茎鞘干重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对DI处理,根长密度和茎鞘干重较根干重和叶干重对环境的变化更敏感。当旱作水稻生长发育受限时,增加根冠比和2040cm土壤的根系分布量以及降低020cm土层内根系的比根长是旱作水稻适应外界环境胁迫的重要机制。宁粳28品种较新稻17品种更适宜于旱作栽培环境。(6)在开花期前,旱作水稻的根长密度(RLD)决定着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而开花后,020cm土层内RLD(RLD20)直接影响着叶片的衰老进程及穗部的增重过程。从各农艺参数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来看,根系活力,分蘖期RLD20和RLD40;拔节期RLD20;开花期RLD20以及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叶干重均显着影响产量形成,其中根系活力,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叶干重及开花期RLD20是决定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表明旱作水稻RLD20及根系活力对地上部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特别是开花期至成熟期RLD20及根系活力)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7)在旱作栽培条件下,结实率降低主要与空粒大量形成有关。灌浆期间光合生产能力降低和(或)开花后第15天起(特别是1521天)储存于茎鞘器官的物质朝籽粒的转运能力受限是导致旱作水稻灌浆势较CF处理降低的主要原因。旱作栽培强弱灌浆时间较CF处理延长,且灌浆速率不及CF处理。其中,强势粒灌浆时间的延迟以及灌浆速率的降低是引起旱作水稻籽粒重和结实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制约因子。在适宜的品种条件下(如宁粳28品种),膜下滴灌水稻在适宜的水分管理制度下通过促进茎鞘物质的转运能力弥补灌浆期光合生产力不足,从而灌浆势仅轻微的低于传统淹灌水稻。(8)为进一步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幼穗分化前,土壤水势降低到-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较-10KPa进行补充灌溉和CF处理皆有利于根系和地上部各器官的生长发育,分蘖及有效穗数的形成;而幼穗分化之后,当土壤水势降低到-1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较-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更有利于促进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的形成,但各参数较CF处理轻微降低。最终膜下滴灌水稻(-30KPa-10KPa:幼穗分化前,土壤水势降低到-3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幼穗分化后,土壤水势降低到-10KPa时进行补充灌溉)产量与传统淹灌处理持平或更高,水分利用效率是CF处理的2.5倍。在适宜的品种条件下,膜下滴灌水稻在-30KPa-10KPa的水分管理制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以促进群体生产力来弥补个体性状(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不足。(9)对于膜下滴灌水稻而言,幼穗分化前对地温较土壤水分含量敏感,而幼穗分化后,膜下滴灌水稻对土壤水分较地温敏感。膜下滴灌水稻实现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1、020cm土层内RLD大且根系活力强;2、较高的粒叶比(颖花数,实粒数与最大叶面积时期之比为0.9,粒重与最大叶面积时期之比为0.02);3、分蘖成穗能力强及分蘖穗较高的收获指数。上述结果表明:在当前生态条件下(干旱区),DI处理较FIM和FIN处理表现出更高的生产潜力及节水空间;其最高产量可达9000kg ha-1,较CF处理高出2%,且水分利用效率是CF处理的2.5倍。膜下滴灌水稻为干旱区水稻旱作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棉花栽培中的灌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棉花栽培中的灌溉(论文提纲范文)

(1)水氮互作对棉花器官质量分数及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技术路线
    4 研究目的
第二章 水氮互作对棉花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水氮互作处理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2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3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质量分数的影响
    3 讨论
        3.1 棉花不同生育时期生物量积累对水氮互作响应的动态变化
        3.2 各器官生物量积累对水氮互作的响应
        3.3 质量分数响应水氮互作下棉花器官权衡
第三章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N、P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水氮互作对棉花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2.2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N含量的影响
        2.3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P含量的影响
        2.4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N:P的影响
        2.5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N、P相关性的影响
        2.6 水氮互作对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N、P含量及N:P影响水平
    3 讨论
        3.1 棉花N、P含量对水氮互作的响应
        3.2 棉花N:P对水氮互作的响应
        3.3 水氮互作对棉花N、P相关性的影响
第四章 水氮互作对棉花产量、品质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水氮互作对棉花产量影响
        2.2 水氮互作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
        2.3 水氮互作对棉花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2.4 水氮互作对棉花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 讨论
        3.1 棉花产量及纤维品质对水氮互作的响应
        3.2 水氮互作下棉花灌溉水生产率和氮素利用效率
        3.3 棉花栽培最宜水氮施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2)棉花冠层“铃—叶系统”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滴灌量对光合碳同化的影响
        2.2 滴灌量对光合关键酶的影响
        2.3 滴灌量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2.4 滴灌量对气孔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2.5 滴灌量对保护性酶体系的影响
        2.6 滴灌量对生物量累积与分配的影响
        2.7 滴灌量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第二章 不同滴灌量下冠层“铃-叶系统”气体交换参数及
    1.试验概况
        1.1 试验点
        1.2 试验设计
    2.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光合面积
        2.2 叶绿素含量
        2.3 气体交换参数
        2.4 光合关键酶活性
        2.5 .数据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光合面积
        3.2 叶绿素含量
        3.3 气体交换参数
        3.4 光合关键酶活性
    4.讨论
        4.1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光合面积的影响
        4.2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3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第三章 不同滴灌量下冠层“铃-叶系统”气孔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变化
    1.试验概况
    2.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气孔特性和解剖结构
        2.2 数据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气孔特性
        3.2 叶片和铃壳的解剖结构
        3.3 组织厚度与Pn的线性关系
    4.讨论
        4.1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的气孔特性的影响
        4.2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解剖结构的影响及其与光合的关系
第四章 不同滴灌量下冠层“铃-叶系统”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1.试验概况
    2.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相对含水量
        2.2 叶绿素荧光参数
        2.3 类胡萝卜素含量
        2.4 保护性酶活性及H2O2和MDA含量
        2.5 数据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叶片相对含水量
        3.2 叶绿素荧光参数
        3.3 类胡萝卜素含量
        3.4 抗氧化酶体系
    4.讨论
        4.1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4.2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3 滴灌量对“铃-叶系统”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膜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第五章 不同滴灌量下冠层“铃-叶系统”棉铃生长及生物量的变化
    1.试验概况
    2.测定项目及方法
        2.1 铃形态
        2.2 生物量积累
        2.3 产量、水分生产率及纤维品质
        2.4 数据统计
    3.结果与分析
        3.1 棉铃生长指标
        3.2 生物量积累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3.3 各指标与生物量累积的相关性
        3.4 产量及水分生产率
        3.5 纤维品质
    4.讨论
        4.1 滴灌量对棉铃发育的影响
        4.2 滴灌量对棉花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4.3 滴灌量对棉花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4.4 滴灌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1.结论
        1.1 滴灌量对冠层“铃-叶系统”气体交换参数及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1.2 滴灌量对冠层“铃-叶系统”气孔结构及解剖结构的影响
        1.3 滴灌量对冠层“铃-叶系统”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1.4 滴灌量对冠层“铃-叶系统”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
    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杂草群落演替影响及生态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及意义
    1.2 地膜覆盖对农田杂草影响研究
    1.3 化学防治对农田杂草影响研究
    1.4 环境因素因素对农田杂草影响研究
        1.4.1 温度对农田杂草影响研究
        1.4.2 水分对农田杂草影响研究
        1.4.3 盐碱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温度和水盐变化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区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2.2.2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杂草群落的组成及生物多样性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与调查内容
        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种植模式下棉田杂草发生种类
        3.2.2 不同种植模式下棉田杂草的发生量
        3.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杂草出苗影响
        3.2.4 不同种植模式的杂草多样性比较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调查内容及方法
        4.1.2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营养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4.2.3 不同种植模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4.3 讨论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棉田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种子收集和预处理
        5.1.2 培养皿滤纸发芽法
        5.1.3 试验处理
        5.1.4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恒温处理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2.2 不同变温处理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2.3 盐碱度对棉田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2.4 水势对棉田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2.5 pH值对棉田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播前准备
    1、种子筛选
    2、早播化调
    3、播前整地
二、田间管理
    1、搬钵炼苗与移栽密度
    2、水肥管理
    3、整枝修剪
    4、适时采摘
三、病虫害防治
    1、生物防治
    2、化学防治

(5)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 调亏灌溉对棉花光合速率与蒸腾率的影响
     (二) 棉花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情况
三、结论与讨论

(6)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亏灌溉对棉花光合速率与蒸腾率的影响
    2.2 棉花光合产物积累与分配情况
3 结论与讨论

(7)单齿型矩形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及流场特性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节水灌溉技术的介绍
    1.3 微灌技术
        1.3.1 微灌技术的发展状况
        1.3.2 微灌的形式及优势
    1.4 滴灌
        1.4.1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历程
        1.4.2 滴灌灌水器的类型
        1.4.3 滴灌灌水器流道内部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滴灌灌水器流道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技术路线
    1.9 研究方案
第二章 三维建模及模拟计算
    2.1 CFD数值模拟方法
    2.2 灌水器流道结构参数的设定
        2.2.1 三种不同尺寸矩形迷宫流道参数
        2.2.2 单齿型矩形流道参数
    2.3 矩形迷宫流道与单齿型矩形流道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选取
        2.3.1 迷宫灌水器流道模型的建立
        2.3.2 迷宫流道内边界条件的设置及网格的划分
    2.4 数值模拟计算
        2.4.1 求解模型及属性设置
        2.4.2 选择计算模型
        2.4.3 边界条件参数设定
        2.4.4 数值计算方法的选取
        2.4.5 残差与收敛准则
第三章 迷宫灌水器流道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影响研究
    3.1 矩形流道与单齿型矩形流道的压力流量关系
    3.2 矩形流道内压力流量关系曲线分析
    3.3 矩形流道与在无涡处加齿流道的压力流量关系曲线分析
    3.4 矩形流道与在漩涡处加齿流道的压力流量关系曲线分析
    3.5 加齿位置对单齿型矩形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
    3.6 断面尺寸对单齿型矩形流道水力性能的影响
    3.7 水力性能较优的流道模型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迷宫灌水器流道内流场特性指标对比分析
    4.1 F_4型矩形流道模型的建立
    4.2 F_4型流道与E_5型流道压力流量关系对比分析
    4.3 F_4型流道与E_5型流道内部水流流速对比分析
    4.4 加齿矩形流道与矩形流道内压力水头的分布
    4.5 矩形迷宫流道与加齿型矩形迷宫流道内水头损失系数比较
    4.6 加齿矩形流道与矩形流道内漩涡区特性对比分析
        4.6.1 两种型式灌水器内漩涡区位置分布对比分析
        4.6.2 两种型式灌水器内漩涡区面积及中心点位置分布对比分析
        4.6.3 两种型式灌水器内漩涡区涡旋强度的对比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
        1.3.1 国外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过程
        1.3.2 国内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过程
        1.3.3 灌水器流道结构参数与水力性能研究现状
    1.4 存在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FLUENT软件简介
        2.2.2 计算模型极其结构尺寸
    2.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2.3.1 迷宫流道灌水器的GAMBIT建模
        2.3.2 迷宫流道灌水器网格划分
    2.4 迷宫流道灌水器数值模拟相关设置
        2.4.1 求解模型及属性设置
        2.4.2 计算模型和数学模型
        2.4.3 边界条件的参数设置
        2.4.4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2.4.5 残差与收敛准则
    2.5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B水力性能分析
    3.1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B水头损失系数影响分析
        3.1.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B水头损失系数影响
        3.1.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B水头损失系数影响
    3.2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B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影响分析
        3.2.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B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的影响
        3.2.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B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的影响
    3.3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B压力雷诺数影响分析
        3.3.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B雷诺数的影响
        3.3.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B雷诺数的影响
    3.4 不同参数对迷宫流道灌水器B水流流场影响分析
        3.4.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B水流流场的影响
        3.4.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B水流流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C水力性能分析
    4.1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C水头损失系数影响分析
        4.1.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C水头损失系数影响
        4.1.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C水头损失系数影响
    4.2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C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影响分析
        4.2.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C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的影响
        4.2.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C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的影响
    4.3 不同参数对灌水器C雷诺数影响分析
        4.3.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C雷诺数的影响
        4.3.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C雷诺数的影响
    4.4 不同参数对迷宫流道灌水器C水流流场影响分析
        4.4.1 内齿高度对灌水器C水流流场的影响
        4.4.2 内齿间距对灌水器C水流流场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灌水器性能对比分析
    5.1 不同型式迷宫流道灌水器流量系数和流态指数比较分析
    5.2 不同型式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头损失系数比较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1.3 测量指标及方法
        1.3.1 干物质量的测定
        1.3.2 水分利用效率
        1.3.3 经济效益
        1.3.4 考种测产
    1.4 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毛管配置与灌溉强度对干物质动态累积的影响
    2.2 不同毛管配置模式与灌溉强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3 不同毛管配置模式与灌溉强度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4 不同毛管配置模式下各行位水稻农艺特性
3 讨论

(10)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水稻常见的几种节水栽培模式
    2 节水栽培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 节水栽培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4 水分调控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5 研究的意义
    6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毛管配置模式及灌溉强度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膜下滴灌水稻花期根系空间分布及光合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水稻光合生产力及 PSII 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旱作栽培模式对根系动态变化、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阶段控制性灌溉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旱作栽培水稻籽粒构成及灌浆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全文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石河子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四、棉花栽培中的灌溉(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氮互作对棉花器官质量分数及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 李自良. 石河子大学, 2021
  • [2]棉花冠层“铃—叶系统”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对滴灌量的响应[D]. 高宏云.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不同种植模式对棉田杂草群落演替影响及生态学机制研究[D]. 孙金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4]河北地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 孟艳. 农业工程技术, 2020(08)
  • [5]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J]. 汪文忠. 中国棉花加工, 2017(01)
  • [6]棉花调亏灌溉的生理响应及其优化农艺技术浅谈[J]. 安海静. 南方农业, 2016(21)
  • [7]单齿型矩形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及流场特性数值分析[D]. 马炎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8]双内齿矩形迷宫流道灌水器水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D]. 金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9]膜下滴灌水稻优化毛管配置模式及适宜灌溉强度的研究[J]. 何海兵,杨茹,武立权,马富裕. 中国水稻科学, 2016(01)
  • [10]水分调控对膜下滴灌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 何海兵. 石河子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棉花种植中的灌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