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及问题研究

计算机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及问题研究

一、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金重阳[1](2019)在《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司法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检察官日趋专业化、文职化,而作为维护检察秩序、保障检察工作顺利开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司法警察在检察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时期党和国家赋予了检察工作新内涵,必须进一步加强司法警察的管理,汇聚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优势,推动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创新发展,为各项检察业务提供强有力的警务保障。实践中,由于多方面原因,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工作起步晚、发展慢,整体水平离检察工作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特别是各项管理工作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尚未步入正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严重制约了司法警察工作的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从当前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人员培训和警务保障、司法警察的履职等实际管理情况入手,通过查阅大量海内外关于司法警察管理的着作、文献,运用公共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整体治理理论来思考、研究、探索司法警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岗位设置、队伍结构、履职情况、警务保障和司法警察职权等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找出当前C市司法警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领导重视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善、警务保障不到位和司法警察职能界定不科学,进而明确提出改进C市司法警察管理工作的四个方向: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夯实警务保障、明确职能定位。本文研究旨在有效推动C市司法警察队伍履职能力与执法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司法警察管理与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本文除摘要和结语外,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研究综述和国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辨析介绍了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含义、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职责以及编队管理的概念,同时也引出“新公共管理理论”、“整体治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等本文研究需要涉及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 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方面介绍了岗位设置、警力分布、警务保障培训情况以及履职情况;第二方面介绍了当前存在的岗位设置不合理、绩效考核与法警工作目标不一致、警务保障和培训不足、职权狭窄模糊等主要问题;第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概括其形成原因,主要有重视不足,队伍建设机制不明细、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职能界定不科学等。第四部分是对国内其他地区和境外司法警察管理经验的借鉴。第五部分提出了对策分析。主要对策有:健全组织机构,建设过硬的队伍;改进司法警察绩效考核体系;切实抓好警务保障工作;明细化司法警察职能定位。

徐允丽[2](2009)在《商丘市检察院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因特网上发布政府信息,供社会公众了解和使用;二是通过因特网对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事务进行互动处理,能够使政府快速听到群众的呼声,对民众来信和意见做出及时处理;三是在政府机构内部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政府机构办公效率;四是公务员从网络中获得机构内部的工作信息和机构外部的业务信息,为日常的政务工作和领导决策提供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构建检察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然后又提出了商丘市检察院电子政务的整体设计,涵盖了检察院网络拓扑、终端,结合设计方案还着重研究了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果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着检察信息系统的稳定,所以防止黑客入侵、攻击和破坏,防止网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入和窃密等是实现电子政务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之后,对检察院电子政务“三位一体”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充分认识到了“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考虑到目前的管理环境、业务规则和IT环境,结合对国内外“三位一体”管理软件的对比分析,整理出较有针对性的功能需求。其次,在网上举报系统、审讯系统的设计上作者也列举出了案例和提出了网络建设结构,该方案弥补了现有检察院电子政务网络的空白,考虑到检察机关的特殊性,提出了较完整的需求,为下一步的方案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顾江[3](2002)在《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

马啸[4](2021)在《宜宾市检察机关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韦贤昞[5](2020)在《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当前我国网络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突飞猛进,犯罪表现行为形态日渐复杂,犯罪手段奸诈且技术性强,传统的侦查方式已不能完全精确而高效地打击犯罪,尤其是贪污腐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暴力恐怖犯罪、电信及网络诈骗等,打击违法犯罪方式更多地以技术侦查方式为主、传统侦查为辅。2012年3月14日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章中,填补了目前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技术侦查措施合法地位的一个重大空白。技术侦查作为独立章节进行明确阐述,这又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法治化研究实践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技术化的侦查法治措施已经得以广泛应用于我国司法侦查实践中。2018年3月8日,第十三届五次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并于当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2018年10月26日,通过了第三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其紧密地对接了国家监察法,无论是在提高办案工作效率、证据综合使用,还是有效保障广大公民权利方面,其立法意义深远。技术侦查写进新刑诉法,技术调查措施或者留置等强制措施已经正式写入《监察法》,相对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武装警察法》的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体现了社会法治化的巨大进步。虽然技术侦查相关制度是在党的统一管理下,但在法律规定方面仍需不断细化,不断完善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的实施。对司法实践活动中侦查的适用侦察条件、案件侦查范围和适用侦查程序等必须明确合理界定,同时应当制定技术监督和应急救济处理机制等,确保司法活动技术侦查权的依法独立使用,否则难以充分体现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进步,难以达到切合我国司法法制实践的客观现实发展需要。因此,探讨基层公安单位实施刑事技术侦查工作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形及所遇难题,这对建设完善我国刑事技术侦查工作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读文献,采用比较分析法,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来写这篇文章。文章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的概述,本部分主要简述刑事技术侦查的概念及主要特征;第二部分为法律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本部分主要阐述刑诉法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相关规定以及针对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相关适用规定,为更好地引出第三部分;第三部分为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术侦查存在的问题,本部分主要结合工作实践论述,即结合自己工作多年与其他同行单位交流学习总结而出;第四部分为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的原因,本部分主要结合现行法律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一些规定及司法实践存在的一些原因分析论述;第五部分为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本部分主要针对第四部分的原因进行对应的对策研究论述。

梁娟[6](2019)在《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家高压反腐的态势下,农村“蝇贪”之害仍然突出,甚至呈高发态势,基层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村干部是村级治理的核心力量,也是职务犯罪的高发人群,如何有效治理这类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对村干部犯罪进行实证研究,提出预测这类犯罪趋势的相关指标,梳理出刑事风险防控点,凸显应用法学领域研究方向;针对当前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时代下我国农村的实际,运用系统论和现代治理理论,构建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提出治理的目标、原则、结构、方法等,弥补当前对基层职务犯罪治理体系研究的不足;将程序主义法律观引入村民自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通过完善制度从根本上预防村干部犯罪;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探索村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有效控制村干部犯罪,对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风险、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李佳[7](2019)在《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在变化,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职务犯罪调查模式在其内因和外界环境的驱动下已经从“传统模式”进入了“情报信息”引导的发展轨道。我国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工作也从“调查体制、调查模式、调查思维、调查手段”四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大数据关联思维和因果关系逻辑思维的融合,让“情报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工作进入了“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情报信息”给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工作以指引、解构,并重塑了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模式。本文在大数据视角下,对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详尽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当前反腐败工作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工作情况、发展趋势的分析,总结了我国职务犯罪调查模式的发展历程。通过文献综述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职务犯罪情报体系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第二章,从权力基础、法律适用等角度对“监察调查”与“检察侦查”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厘清;系统阐述了我国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内涵、外延及职务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通过外部需求与内生驱动等层面对大数据时代“情报引导调查”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最后,从“模型结构”、“因果关系”、“数据基础”等方面论述了情报引导调查的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传统职务犯罪调查模式和“情报引导”调查模式的评析,提出职务犯罪调查模式的演进趋势,即从“侦查”到“调查”的调查体制变革、从“获取口供”到“收集数据”的调查手段变革、从“事后调查”到“事前预测”的调查模式变革、从“因果”到“相关”的调查思维变化。第四章,全面介绍了“情报引导调查”的应用模式,具体包括职务犯罪案件基础数据源的内容;情报信息在线索发现、犯罪预防、引导讯问、追逃抓捕、专项调查等领域的应用方式和话单分析、轨迹追踪、资金流向、手机画像、关联分析五种职务犯罪案件调查中高频技战法应用。第五章,提出了职务犯罪情报信息平台的功能架构和技术架构,并借鉴域外职务犯罪情报机构的设置模式,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由监察机关统一领导的职务犯罪情报机构设置构想。并对职务犯罪情报信息运行的保障机制从采集、分析研判、评估与反馈、监督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第六章,从大数据背景下职务犯罪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平衡出发,对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属性、情报信息应用对隐私权的影响与两者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辨析;通过对我国大数据应用与隐私权的保护现状、借鉴国外立法模式,提出我国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权的法律规制设想,以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价值统一。

甄卓[8](2019)在《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X市N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属于国家电子政务发展在检察机关中的具体实践,同时也是检察机关实施科技强检战略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经历了多个步骤、多个阶段,随着21世纪以来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通过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 G实现网络通讯领域的“弯道超车”、“后发先至”,检察机关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通过信息技术将检察业务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就成为时代所需、大势所趋。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体系化工程,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容、要求、标准动态变化,建设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新的困难随之而来。本文的目的在于选取X市N县检察院的信息化建设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架构、执行现状认真总结,发现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的意见与建议,以小见大、触类旁通,为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论文主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是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概述。从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念入题,对信息化建设的依据简要阐述,从历史维度将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发展阶段依次说明,最后从国家维度、人民维度、检察机关自身维度三方面对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作出评价。第二章节廓清X市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简要介绍本文所研究分析的对象——X市N县检察院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对本院信息化建设四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信息化系统与平台、软件应用、电子检务公开的逐一阐释、分析,从建设情况、运行情况、管理情况将四个方面的基本架构与执行现状清晰勾勒,并且通过现状找到信息化建设现存的问题: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信息化系统功能不理想、信息化软件运行不畅、检务公开功能缺失等。第三章节重点分析X市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针对本院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从自身角度、外界环境,主观、客观等方面厘清背后的原因。基于分析,认为X市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有四: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不强,信息化体系资源交换、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化建设统筹兼顾供给方、服务方能力较弱,检务公开信息化建设不健全。第四章节主要阐述完善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对策。针对本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本章节从加强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提升检察效能目标出发,针对上述问题、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如强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健全数据资源内部畅通、外部共享的一体化环境,坚持信息化建设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完善检务公开信息化建设等。希冀能够为县级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总之,本文以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查找其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设创新型检察机关,实现执法工作规范化、队伍管理科学化、检务保障现代化、检务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张晓可[9](2019)在《甘肃省检察人员研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检察人员业务研修制度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创新的新制度,是以提升检察人员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为目的,以在职离岗为主要形式,集中时间进行检察业务研究,并完成研究成果,通过评审委员会评审的制度。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积极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推行检察人员业务研修制度的精神,坚持检察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检察人员检察理论和实务研究能力,进一步深入探索符合甘肃省地方特色的检察业务研修制度。笔者通过对甘肃省检察人员业务研修状况实地调研并分类、整理,以此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甘肃省检察人员业务研修制度存在制度规范过于原则化、部分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对业务研修工作不重视、研修方式单一、研修内容设置不科学、研修成果评审标准缺乏可操作性、程序规定不完善、研修成果转化渠道单一、研修周期不合理等问题。在实地调研得出的数据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书籍资源,运用文献研究方法,结合运用网络查阅相关法律文件规定,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整理、归类,认真阅读分析其内容,同时借鉴韩国、日本司法研修所制度成果经验,例如,韩国司法研修所运用的一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研修成果共享网络具有较高借鉴意义。在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论证,根据甘肃省地区人民检察院实际发展水平,对我国近年来提出的检察人员业务研修制度形成整体认识,进而总结分析得出从细化制度规定、加大工作宣传力度、鼓励创新研修方式、制定弹性研修内容标准、研修成果评判动态化、完善程序规定、拓宽研修成果转化渠道以及延长研修周期等相应方面对甘肃省检察人员业务研修提出改进建议。

王晰[10](2018)在《中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制度作为我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唯一法律监督机关,履行好法律监督职责,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人是制度运行的决定性因素,检察官是检察制度的运行主体,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具体践行者和操作者。要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法律监督效果,必须构筑起一整套科学、规范、系统、完备的检察官继续教育制度,以锻造和培养一支准确适用法律规范、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职业化、专业化的检察官队伍。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既具有其他国家检察教育的一般特征,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教育特征。新时代的司法体制改革和监察体制改革等重大实践对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入研究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这一重大课题,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检察官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体系,极具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基本理论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对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研究。文中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深入阐述了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内部运行和外部保障机制;同时,结合新时代理论、各项改革实践进行了前沿性探讨,助推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创新、改革和发展。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学理考察与价值考量。该部分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思路,分析了我国检察官的职责范围和职权嬗变,特别关注了检察官继续教育相关基础理论,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重点阐述了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基本特质,以及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教育学定位和检察官的素质构成层次,论述了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特征和种类、检察官素质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其他相关内容。同时,从法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个视角进行考察,将检察官继续教育目标分为宏观总体目标、中观职业目标、微观个体目标三个层面,又细化为目的价值、功能价值和人本价值三个维度。基于价值分析,从其提升个体素质、检察官职业化形成、促进法律实现、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中国等不同视角,着重阐述了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存在意义和功能作用,将其作为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支撑;第二部分(第三、第四章),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域外考察与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发展脉络,以及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先以历史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对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发展历程进行了线性的时间梳理和归纳,又对域外两大法系国家的检察官继续教育基本模式进行了比较性考察,通过对我国和域外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建设成就与实践经验的比较,辩证的借鉴域外法治国家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针对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从教育实践中系统性地总结和归纳了当前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足和成因,为更好地探讨如何推动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奠定现实基础;第三部分(第五、六、七章),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为此,从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内部运行、外部保障以及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多个方面对其目标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师资组建、基础保障、合作交流等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地阐述。同时,结合新时代理论、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监察体制改革等新实践对其改革、完善和发展进行了前沿性探讨,力图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
        2.1.2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职责
        2.1.3 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管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整体治理理论
        2.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3 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现状
        3.1.1 司法警察岗位设置及警力分布情况
        3.1.2 司法警察培训及警务保障情况
        3.1.3 司法警察的警务履职情况
    3.2 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岗位设置不合理
        3.2.2 绩效考核与法警工作目标不统一
        3.2.3 警务培训和保障不足
        3.2.4 司法警察职权狭窄、模糊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编队管理制度不完善
        3.3.2 绩效考核体系不完整
        3.3.3 领导重视不够
        3.3.4 职能界定不科学
4 国内及国外其它地区司法警察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司法警察管理举措
        4.1.1 美国:法律支持授予警探管理主体地位
        4.1.2 法国:先进理念促进警务管理的更新转变
        4.1.3 英国:警务保障为警队管理提供强大后援
    4.2 国内其它地区司法警察管理举措
        4.2.1 上海:推进新时代警务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4.2.2 山东:促进司法警察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
        4.2.3 天津:检察分类管理给法警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
    4.3 经验启示
        4.3.1 加强司法警察队伍管理规范化建设
        4.3.2 更新警务理念和释放检察机关司法警察的内在潜能
        4.3.3 加强警务保障为司法警察管理提供强大后援
        4.3.4 细化司法警察职能定位从而建立良好的检警关系
5 进一步加强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的对策分析
    5.1 健全组织机构和建设过硬队伍
        5.1.1 优化队伍设置
        5.1.2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5.1.3 强化警务理论教育
    5.2 改进司法警察的绩效考核
        5.2.1 明确考核指标
        5.2.2 完善考核形式
        5.2.3 合理运用考核结果
    5.3 切实抓好警务保障工作
        5.3.1 完善现代化警务装备
        5.3.2 落实从优待警的保障
        5.3.3 加强司法警察警务技能培训
    5.4 明细化司法警察职能定位
        5.4.1 补充完善现有工作制度
        5.4.2 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5.4.3 建立适应检察需要的结构体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商丘市检察院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检察机关电子政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什么是“三位一体”
    2.2 构建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意义
    2.3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一体化模式”在检察实践中的运用
    2.4 组建全国检察机关专网的建设与方式
    2.5 组建全国检察机关专网建设的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设计
    3.1 电子政务的内涵
    3.2 检察系统网络组成
    3.3 商丘市检察院网络连接
    3.4 商丘市检察院网络设计
        3.4.1 商丘市检察院局端(CO)
        3.4.2 各基层检察院用户端(RT)
    3.5 设计方案
        3.5.1 设计目标
        3.5.2 设计原则
        3.5.3 系统结构
        3.5.4 冗余及备份设计
        3.5.5 系统安全设计
        3.5.6 方案设计特点
    3.6 建成后电子政务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的构想及其总体思路
    4.1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的构想
    4.2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的模式
        4.2.1 让业务建设的信息化盲区,为“三位一体”管理机制提供切入点
        4.2.2 “三位一体”管理机制及其体系完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网上举报系统和审讯系统的设计
    5.1 系统设计特点
    5.2 SmartCon 呼叫中心简介
    5.3 系统业务功能
        5.3.1 审讯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
        5.3.2 级联的网络建设结构
        5.3.3 审讯监控工作原理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巩固检察政务系统的安全
    6.2 重构检察工作应用系统
    6.3 实现检察信息化联动
    6.4 本章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3)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办公自动化中计算机软环境建设
二、职务犯罪侦查中有关的计算机应用问题
三、计算机技术服务于检务实践的特色方面
    (一) 刑事诉讼中计算机多媒体示证
    (二) 检察网站的发展

(5)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概述
    (一)基层公安单位的含义
    (二)刑事技术侦查的概念与特征
        1.刑事技术侦查的概念
        2.刑事技术侦查的特征
二、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
    (一)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
    (二)公安机关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
    (三)检察机关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
    (四)监察机关关于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
三、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的问题
    (一)受案范围不规范,受理条件核实难
    (二)过度依赖技术侦查,增加侵权几率
    (三)审批手续不严谨,违法实施技术侦查
    (四)技侦装备系统配置落后,更新升级滞后
    (五)刑事技术侦查人才紧缺
四、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
        1.刑事技术侦查的规定不明确
        2.刑事技术侦查的适用条件较模糊
    (二)追求办案效率,缺乏救济机制
        1.注重办案效率而忽视侵权案件
        2.内部救济机制缺失
    (三)审批程序形式化,监督制度缺位
        1.技侦手续审批程序过于形式化
        2.未设置技术侦查审批监督机制
    (四)领导不够重视,技侦装备经费投入少
    (五)基层公安单位不重视专业技侦人才培养
五、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严格遵照刑事技术侦查的权限
    (二)设置完善的救济制度
    (三)加强技术侦查监督
        1.设置专门的内部执法监督部门
        2.重视人员监督
        3.加强技术监督
    (四)改善技术侦查装备
    (五)加强技术侦查人才队伍建设
        1.提升基层公安技侦民警的综合素质
        2.加强基层公安技侦民警在职教育
        3.完善基层公安技侦队伍建设相关措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6)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与述评
        1.2.1 研究综述
        1.2.2 研究述评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框架与内容
        1.4.1 基本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之处
第2章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与成因
    2.1 村干部的概念与特征
        2.1.1 村干部的概念
        2.1.2 村干部的特征
    2.2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特征与分类
        2.2.1 村干部犯罪的概念
        2.2.2 村干部犯罪的特征
        2.2.3 村干部犯罪的分类
    2.3 村干部犯罪的现状
        2.3.1 村干部犯罪的总体情况
        2.3.2 村干部犯罪的特点
    2.4 村干部犯罪的成因
        2.4.1 村干部犯罪的主观原因
        2.4.2 村干部犯罪的客观原因
第3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现状
    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理念
        3.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概念
        3.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理念的形成
    3.2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国家与社会
        3.2.1 村干部犯罪治理方式的演变
        3.2.2 村干部犯罪惩治主体的演变
        3.2.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3.3 村干部犯罪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3.3.1 村干部犯罪治理缺乏系统性
        3.3.2 村级监督机制不健全
        3.3.3 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3.3.4 教育和保障制度不完备
        3.3.5 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
        3.3.6 国家惩治力度不够大
        3.3.7 社会力量参与不充足
    3.4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环境
        3.4.1 政治环境
        3.4.2 经济环境
        3.4.3 文化环境
        3.4.4 科技环境
第4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经验
    4.1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4.1.1 严刑峻法
        4.1.2 道德教化
        4.1.3 注重管理
        4.1.4 强化监督
    4.2 我国古代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4.2.1 注重惩防结合
        4.2.2 加强对官员的管理
        4.2.3 发挥监察机构的作用
    4.3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4.3.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规定的主要治理措施
        4.3.2 境外职务犯罪治理的主要举措
    4.4 国际社会职务犯罪治理的有益经验
        4.4.1 完善反腐败立法
        4.4.2 执行信息公开制度
        4.4.3 完善其他配套制度
第5章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总体设计
    5.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与原则
        5.1.1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目标
        5.1.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原则
    5.2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结构
        5.2.1 预测体系
        5.2.2 预防体系
        5.2.3 惩治体系
    5.3 村干部犯罪治理的方法
        5.3.1 一体推进
        5.3.2 明确重点
        5.3.3 保持开放
第6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体系
    6.1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方法
        6.1.1 经验预测方法
        6.1.2 科学预测方法
    6.2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内容
        6.2.1 村干部犯罪发展趋势
        6.2.2 村干部犯罪主体预测
        6.2.3 村干部犯罪类型预测
        6.2.4 村干部犯罪领域预测
    6.3 村干部犯罪的预测指标
        6.3.1 首要指标
        6.3.2 主要指标
        6.3.3 参考指标
    6.4 村干部犯罪的预警机制
        6.4.1 廉情预警机制
        6.4.2 资金异动预警机制
第7章 村干部犯罪的预防体系
    7.1 村干部犯罪的制度预防
        7.1.1 协商民主制度
        7.1.2 非正式制度
        7.1.3 村务公开制度
        7.1.4 村级财务制度
    7.2 村干部犯罪的监督预防
        7.2.1 基层政府监管
        7.2.2 纪检监察监督
        7.2.3 村级内部监督
        7.2.4 社会组织监督
    7.3 村干部犯罪的教育预防
        7.3.1 廉洁教育
        7.3.2 法治教育
    7.4 村干部犯罪的保障预防
        7.4.1 选任机制
        7.4.2 待遇保障
第8章 村干部犯罪的惩治体系
    8.1 村干部犯罪的查办
        8.1.1 线索来源渠道
        8.1.2 查办案件重点
        8.1.3 快查快结机制
        8.1.4 协作配合机制
    8.2 村干部违纪违法的惩治
        8.2.1 四种形态的运用
        8.2.2 罪与非罪的界限
    8.3 村干部犯罪的刑事惩治
        8.3.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落实
        8.3.2 此罪与彼罪的区分
        8.3.3 量刑指导意见的细化
        8.3.4 刑罚执行的社会化
    8.4 村干部犯罪惩治的立法完善
        8.4.1 严密法网
        8.4.2 完善刑罚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注释说明清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政治背景
        1.1.2 选题的法制背景
        1.1.3 社会时代背景
        1.1.4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评述
        1.2.1 文献检索情况
        1.2.2 文献研究情况
        1.2.3 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实证研究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研究论文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监察“调查”与检察“侦查”之厘清
        2.1.1 “调查”与“侦查”之差异
        2.1.2 “调查”与“侦查”之联系
    2.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基本概念
        2.2.1 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范畴
        2.2.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内涵
        2.2.3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价值
    2.3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理论基础
        2.3.1 权力制衡和权力公开理论
        2.3.2 职务犯罪行为的结构稳定性
        2.3.3 数据信息的可回溯性
        2.3.4 海量职务犯罪案件数据积累
        2.3.5 职务犯罪活动的关联性
3 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模式演进
    3.1 传统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模式评析
        3.1.1 以线索核实为主的调查启动模式
        3.1.2 以纪检监察移送案件为主的大要案调查模式
        3.1.3 以重点行业为主的专项调查模式
        3.1.4 以嫌疑人口供为主要定案依据的取证模式
    3.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模式评析
        3.2.1 我国职务犯罪情报工作发展历程
        3.2.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应用现状
        3.2.3 职务犯罪情报信息引导案件调查工作评述
    3.3 大数据时代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模式的演进
        3.3.1 从“侦查”到“调查”的调查体制变革
        3.3.2 从“获取口供”到“收集数据”的调查手段变革
        3.3.3 从“事后调查”到“事前预测”的调查模式变革
        3.3.4 从“因果”到“相关”的调查思维变化
4 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应用研究
    4.1 职务犯罪调查情报基础数据源
        4.1.1 案件线索类数据
        4.1.2 互联网开源数据
        4.1.3 社会公共信息数据
        4.1.4 案件工作基础信息数据
        4.1.5 电子取证数据
    4.2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的应用模式
        4.2.1 情报信息在职务犯罪预防中的应用
        4.2.2 情报信息在调查线索研判中的应用
        4.2.3 情报信息在引导讯问中的应用
        4.2.4 情报信息在引导追逃领域的应用
        4.2.5 情报信息在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中的应用
    4.3 情报信息引导调查主要应用技战法
        4.3.1 手机话单分析技战法
        4.3.2 资金流向分析技战法
        4.3.3 信息轨迹分析技战法
        4.3.4 手机App数据画像分析技战法
        4.3.5 关联数据分析技战法
5 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调查体系的构建
    5.1 职务犯罪情报系统的总体架构
        5.1.1 基本原则
        5.1.2 功能架构
        5.1.3 技术架构
    5.2 职务犯罪调查情报工作的组织机构保障
        5.2.1 情报机构构建的基本原则
        5.2.2 国内外职务犯罪情报机构设置的情况
        5.2.3 我国职务犯罪情报机构设置思考
    5.3 职务犯罪情报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
        5.3.1 情报信息采集工作机制
        5.3.2 情报信息分析研判机制
        5.3.3 职务犯罪情报信息评估和反馈机制
        5.3.4 情报信息的监督机制
6 大数据背景下职务犯罪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平衡
    6.1 职务犯罪调查中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保护的冲突
        6.1.1 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属性探析
        6.1.2 大数据情报信息应用对隐私权的影响
        6.1.3 职务犯罪情报信息运用与技术侦查措施的辨析
    6.2 职务犯罪调查中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权保护的平衡
        6.2.1 我国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保护的现状
        6.2.2 域外情报信息应用与隐私保护的立法模式参考
        6.2.3 职务犯罪调查中情报信息应用的法律规制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X市N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概述
    1.1 概念界定
        1.1.1 信息化
        1.1.2 信息化建设
        1.1.3 政府信息化建设
        1.1.4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
    1.2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依据
        1.2.1 政策依据
        1.2.2 领导重要论述
    1.3 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历程
        1.3.1 恢复重建阶段
        1.3.2 办公自动化阶段
        1.3.3 工作网络化阶段
        1.3.4 检务数字化阶段
        1.3.5 智慧检务阶段
    1.4 加强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4.1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
        1.4.2 顺应群众对政法工作要求与期待的生动实践
        1.4.3 提升检务效能的关键一招
第二章 X市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X市 N县检察院概述
        2.1.1 机构
        2.1.2 职能
        2.1.3 人员队伍
    2.2 X市 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2.2.1 信息化基础设施
        2.2.2 信息化系统与平台
        2.2.3 信息化软件应用
        2.2.4 检务公开信息化建设
    2.3 X市 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3.1 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2.3.2 信息化系统功能不理想
        2.3.3 信息化软件运行不畅
        2.3.4 检务公开功能缺失
第三章 X市N县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3.1 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不强
        3.1.1 保障资金投入不足
        3.1.2 检察人员信息化素质欠缺
        3.1.3 信息化建设运维管理能力低下
    3.2 信息化体系资源交换、共享程度不高
    3.3 信息化建设统筹兼顾供给方、服务方能力较弱
        3.3.1 信息化建设缺乏与供给方良性互动
        3.3.2 信息化建设缺乏与服务对象的良性互动
    3.4 检务公开信息化建设不健全
        3.4.1 检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4.2 检务公开缺乏考核机制
        3.4.3 检务公开没有重视移动互联时代
第四章 完善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 强化信息化建设基础保障
        4.1.1 正视区位劣势,善用后发优势
        4.1.2 提升人员信息化素质
        4.1.3 提高运维管理能力
    4.2 健全数据资源内部畅通、外部共享的一体化环境
    4.3 信息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4.3.1 以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促进与供给方的良性互动
        4.3.2 以检察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
    4.4 完善检务公开信息化建设
        4.4.1 充分认识电子检务公开的意义
        4.4.2 健全检务公开监督检查机制
        4.4.3 检务新媒体建设要顺应移动信息化时代
        4.4.4 扩大信息公开范围,优化信息公开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甘肃省检察人员研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检察人员研修制度概述
    (一)研修、司法研修、检察人员业务研修辨析
    (二)检察人员研修与检察培训比较
二、甘肃省检察人员研修制度实施状况
    (一)各地区研修文件
    (二)各地区研修制度实施状况
三、完善研修制度建议
    (一)研修制度制定的建议
    (二)研修制度实施的建议
    (三)研修制度实施的保障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10)中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内容框架
    五、研究重点和难点
    六、研究方法和创新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二)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七、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学理考察
    一、检察官及其职权的涵义
        (一)检察官概念的界定
        (二)检察官职权的构成
        (三)检察官之于法治国家的意义
    二、检察官的素质构成解读
        (一)检察官素质的基本涵义
        (二)检察官素质的构成层次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概念范畴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涵义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特征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种类
    四、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基本特质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主导——“党的领导”和“法律监督”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模式——“先选后训”和“统考分训”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内容——“检察教官”和“技能实战”
    五、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定位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与大学法学学历教育
第二章 检察官继续教育的价值考量
    一、宏观总体目标——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目的价值
        (一)社会正义维度下的目的性考量
        (二)法律实现维度下的目的性考量
    二、中观执法目标——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功能价值
        (一)法治国家目标下的功能性考量
        (二)检察官职业化目标下的功能性考量
    三、微观个体目标——检察官继续教育的人本价值
        (一)立德树人目标下的人本性考量
        (二)个体素质目标下的人本性考量
第三章 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发展脉络及域外考察
    一、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发展脉络
        (一)艰难曲折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二)快速起步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三)全面发展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四)日益精细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二、域外检察官继续教育的考察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检察官继续教育
    三、域外检察官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一)域外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特点
        (二)域外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借鉴
第四章 检察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我国检察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界定尚不清晰
        (二)教育运行体制还不科学
        (三)教育内容体系仍不系统
        (四)教育质量效果有待提高
        (五)教育重点层次不够明确
    二、影响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因素
        (一)法律职业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影响
        (二)外部环境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影响
        (三)师资力量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影响
        (四)培训体系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影响
第五章 健全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内部运行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目标设置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学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师资和质评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师资建设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质量评价
第六章 完善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外部保障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法制保障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组织保障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物质保障
        (四)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机制保障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国际交流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国内合作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教育衔接
第七章 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新时代变化和发展前瞻
    一、新时代检察官继续教育的发展
        (一)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态势
        (二)检察官继续教育的走向
    二、新时代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探索
        (一)新时代理论下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期望
        (二)人员分类管理下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期望
        (三)监察体制改革下对检察官继续教育的探索与期望
    三、检察官继续教育实践的再思考
        (一)理念的现代化是目标导向
        (二)实施的法制化是前提条件
        (三)形势的时代化是基本动力
        (四)培训的科学化是行为标杆
        (五)师资的精英化是实现桥梁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C市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管理研究[D]. 金重阳.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2]商丘市检察院电子政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徐允丽. 电子科技大学, 2009(03)
  • [3]检察工作中计算机应用与问题研究[J]. 顾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S1)
  • [4]宜宾市检察机关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马啸.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5]基层公安单位刑事技术侦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韦贤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村干部犯罪治理体系研究[D]. 梁娟. 南昌大学, 2019(01)
  • [7]大数据背景下情报信息引导职务犯罪案件调查研究[D]. 李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8]县级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研究 ——以X市N县为例[D]. 甄卓. 山西大学, 2019(01)
  • [9]甘肃省检察人员研修制度实施状况研究报告[D]. 张晓可. 甘肃政法学院, 2019(01)
  • [10]中国检察官继续教育研究[D]. 王晰.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计算机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及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