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抽汽加热综合效益分析

高压抽汽加热综合效益分析

一、采用高压抽汽供热的综合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虞熠鹏[1](2021)在《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Gas turbine combined-cycle,GTCC)供热发电机组系统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可靠性和灵活性好、清洁化程度高等优点。在需要大量蒸汽热负荷的工业园区建设GTCC热电联产机组和集中供热系统,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系统建设时常涉及源、网等环节的多个投资主体,科学精准地核算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成本方能合理分配供热效益。本文从能量品级的角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过程中各种能量的利用价值进行量化分析,提出能量品位量化系数的概念,建立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成本分摊计算模型,采用Ebsilon软件对热电联产机组进行稳态建模分析评估,对多组热电负荷组合工况采用不同成本分摊方法进行计算和比较,并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分析。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能量梯级利用关系与运行过程中具体工况下的热电负荷组合条件,可合理分配燃料成本到供热和发电两方面,为制定供热和发电价格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论述了能源动力系统的模块化建模方法的技术与方法,并以燃气轮机为例,论述了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机等部件的机理模型。根据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的热力系统项目模型的热力平衡图,利用Ebsilon建模仿真平台,基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设计工况进行了建模,并进行误差校核,仿真误差控制在研究可接受范围内。基于校核的设计模型,对机组的多种衍生工况进行了建模仿真。提出了一种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论述了几种传统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的不足之处。能量梯级利用法引入能量品位量化系数A,通过建模得到的数据,得到能量品位量化系数后,可得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中供热和供电的权重比例系数,把整个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按照权重比例系数分配,得到最终的热电分摊比。基于第二章Ebsilon仿真模型得到的工况数据,本章计算出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和四种传统热电分摊比方法的结果,并对比。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体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能量品位梯级利用的原理。运用本文提出的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结合实际成本数据,提出计算模型,得到多个工况下负荷供热成本的计算结果。进而利用计算结果,可在工业园区蒸汽供给的负荷分配方案为供热方或发电方提供经济最优化方案。

许恒[2](2021)在《大容量机组供热改造技术方案研究及安全经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提出实现燃煤机组高中低压同时供热的改造方案。针对4种不同技术方案,开展了安全可靠性分析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通过综合比较获得了优选方案。

张倩[3](2021)在《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与负荷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可回收汽轮机排汽余热,扩大机组的供热能力,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是一次能源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利用方式,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电力结构发生变化,供热期用热用电矛盾突出。但高背压供热机组由于背压式运行,电热负荷相互关联,调峰能力受限,亟需深入研究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电热负荷特性,分析高背压供热机组冬季参与电网调峰时的运行特性及制定相应的运行策略,挖掘供热机组节能减排和调峰能力,以实现机组安全稳定供能和高效节能运行。本文对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不同时期运行策略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热电联产机组不同供热方式,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能耗分析模型、变工况计算模型和负荷分配模型。以某600MW亚临界机组为案例,基于Ebsilon模拟软件搭建高背压供热机组热力系统模型。采用拟合法建立了乏汽焓值修正模型,并结合热力系统模型和乏汽焓值修正模型,给出修订后机组的负荷特性区间,为后续变工况分析提供负荷调节范围。针对案例地区供热热网边界条件,分析不同热负荷分配下机组供热能耗变化规律,给出供热季高背压余热供热与抽汽耦合的梯级供热系统运行策略。进行不同背压下供热机组变工况性能分析,获得不同环境温度下,高背压供热机组最佳运行背压,确保对应的供热能耗最低。总结热电联产系统承担不同电负荷下机组发电煤耗变化规律,以消耗总燃料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分析各台机组煤耗微增率随负荷的变化情况。按照等微增率法则进行两台机组间电负荷最优分配,根据总电负荷需求变化,给出两台机组的运行策略,实现总燃料消耗量最小。分析热电联产系统供热季调峰性能。结果表明机组增加调峰能力时,需要适当牺牲经济性。在机组参与深度调峰时,给出高背压机组最佳运行背压和联产供热系统最佳运行策略,为高背压供热机组调峰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郭斌[4](2021)在《首阳山电厂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及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提出,电力行业必须朝着低碳、环保、节能、高效的方向发展,国家对燃煤电厂的优化改造要求也力度空前;热电联产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率、更低的成本,是燃煤电厂节能降耗采取的主要技术之一。本课题针对首阳山电厂热用户增容及掺烧非设计煤种导致的锅炉效率降低等情况,提出了三种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简称:热再抽汽供热改造)及加热二次风的改造方案,来实现供热增容与提高锅炉效率的目的。三种方案分别是:方案一,热再直接供热+零号抽汽加热二次风;方案二,热再直接供热+三号抽汽加热二次风;方案三:热再抽汽加热二次风+热再抽汽供热(论文将方案三简称为热再抽汽综合改造方案)。论文对三种方案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性分析,方案三虽投资较高,但收益最大,回收周期最短,且系统相对简单,提升二次风温幅度大,煤种适应性强,负荷适应性强,节能效果最好,最终确定方案三为最佳方案。在方案三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锅炉运行效率,论文提出了热再抽汽扩展应用的三种方式,分别是:热再抽汽替代三抽蒸汽、热再抽汽加热空预器密封回收风、热再抽汽替代屏过蒸汽作为锅炉吹灰汽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工艺设计及经济性评价。三种方式中,利用换热后的热再蒸汽替代三抽蒸汽加热#3高加给水方式投资较少,回收期最短;利用热再蒸汽加热空预器回收风+利用加热后的回收风方式提高送粉温度方案投资最高,回收期最长;利用换热后的热再蒸汽代替屏过蒸汽作为锅炉吹灰汽源方式投资费用最少,回收期较短。最后,论文对热再抽汽供热综合改造及应用后机组的节能降耗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改造后单台机组全年总节煤量11993.4 t,年均收益911.5万元,锅炉效率提高;改造后的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单台机组全年总节煤量4412.4 t,年均收益335.3万元,经济效果显着。而热再抽汽的扩展应用还能产生更多额外的经济效益,热再替三抽扩展改造单台机组年均收益30.53万元;密封回收风优化扩展改造单台机组年均收益70.452万元;吹灰汽源扩展改造年均收益11.27万元。论文首次提出采用热再蒸汽加热炉侧二次风后再对外进行供热的改造方案,对于同类型机组扩展供热能力、优化机组系统、提高锅炉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吴清[5](2020)在《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较为寒冷,初末寒期约40~45天,尖寒期130~135天,供暖期长达六个月,这些地区的室外温度冬季都在零度以下,对供热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这些地区的抽凝空冷机组进行研究改造,改造后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一方面通过透平做功发电,另一方面可以向外网提供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对能源利用率较高,所以对空冷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无论从经济上还是节能降耗方面都意义重大。蒙西发电公司目前机组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下一步需要解决蒙西工业区各企业和乌海市千里山镇320万平方米供热需求,这就造成蒙西发电公司目前供热能力不足的问题,其承担的采暖期供热任务也达到目前的最大供热能力,且会对发电任务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蒙西发电公司原供热方式的分析研究,通过采取高背压供热改造方式解决供热量需求增加的问题,只需增设采暖季节用的凝汽器,不改变目前机组的结构以及运行方式。不但解决采暖供热问题,同时提高电厂整体热经济性及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热耗分配方法的研究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用热量法对改造后的高背压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性进行分析计算,分别计算用抽凝供热方式和高背压供热方式下的发电量、发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方面热耗率以及发电热效率等指标,当供热热负荷一定的情况下,高背压供热比抽汽供热节约煤耗40.8g/k Wh,每年采暖期若煤价以200元/吨计算,则可节约标煤费用消耗88.13万元。发电热效率提高19.03%,燃料利用系数提高11.68%,同直接抽汽供热相比发电量可提高78000k W,同时由于高背压供热方式是直接用乏汽将采暖循环水加热,可以减少中压缸的抽汽量从而降低机组整体的冷源损失,进而机组整体效率显着提高。

张福祥[6](2020)在《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文中研究说明热电联产机组既发电又供热,可显着提高能源转换利用效率,是煤炭等化石能源最高效的利用途径,并可实现供热过程的污染物集中控制,兼具节能减排效益。但传统抽汽供热方式,会造成高品位能量的极大浪费且存在冷源损失。同时,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期“以热定电”方式运行,调峰能力受到制约,导致参与电网调峰能力弱,加剧供热期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消纳的矛盾。探索大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途径,实现热电联产机组的全工况节能、灵活运行,在动力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背景和学术意义。本文针对燃煤火力发电的热电联产过程,围绕大型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和灵活调峰运行策略开展研究。首先采用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单耗分析方法,建立热电联产机组单耗分析模型,研究热电联产能量转化机理,揭示热电联产机组不同供热模式的能耗分布规律及节能潜力,为热电联产过程节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从区域级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构建、厂级热力系统与电热泵循环系统集成,以及基于斜温层蓄热的热电解耦等不同角度,系统地分析热电联产机组节能及灵活调峰运行的技术途径及热力特性和规律。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及热网构成的供热系统单耗分析模型,得到供热系统的理想最低单耗并揭示附加单耗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热电联产机组,对抽汽供热方式单耗分析,获得供热系统各子系统及设备在整个供热周期内的附加单耗分布规律,指出不可逆传热温差是影响热电联产供热附加单耗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回收汽轮机乏汽余热降低供热热源平均温度,特别是针对汽轮机排汽余热能梯级供热系统开展研究,分析环境温度变化下余热能供热系统变工况性能,各组成子系统的能耗分布以及附加单耗变化规律。从能量转化机理揭示出不同供热方式能量转化特点。汽轮机排汽余热能梯级供热系统可大幅降低热源平均温度,不可逆损失减少。案例地区供热边界条件下,供热单耗在6.38~15.53 kg/GJ范围内,和抽汽供热相比供热能耗最大降幅达65%,为现场供热改造奠定了理论基础。基于我国北方集中供热地区典型的发电机组结构,构建了含有火电机组、风电机组和热电机组的区域级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提出三类供热系统集成技术路线;建立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的优化调度模型。以系统在典型日电、热负荷下的总煤耗为主要优化目标,分析不同技术路线的节煤效果和消纳弃风电的情况。获得了高背压供热、电锅炉以及电热泵等供热方式的能耗特性及其对电负荷调节和弃风消纳能力;针对单一供热模式以热定电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背压供热模式与电热泵耦合的组合供热模式,获得了最优的系统节煤效果以及消纳风电能力。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面向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调峰运行的需求,结合工程实际,以高背压余热梯级供热系统为对象,提出耦合电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新型供热系统。获得典型高背压供热系统,以及含有电动热泵的高背压供热系统的热电负荷特性,并开展系统的设计工况和变工况热力学性能分析。结合实际供热需求对新型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性评价。同时探讨新型系统在弃风消纳背景下的运行策略,对其调峰调度能力适应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耦合电动热泵的高背压供热系统兼具降低供热能耗和扩大供热机组调峰范围的功能。基于单罐斜温层蓄热系统,开展基于蓄热的供热机组热电解耦可行性分析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与供热机组热源和热网串联的斜温层蓄热模型,在同时蓄放热运行工况下,分析蓄热单罐内温度和斜温层的变化特性,以及不稳定蓄热负荷对蓄热罐向热网放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两种不同运行模式,即单一蓄/放热和同步蓄/放热运行,斜温层储热罐的动态热力性能。得到了进口流量、进口温度范围等不同运行参数对储热罐温度分布和斜温层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斜温层蓄热技术应用于供热机组的热电解耦提供参考依据。

张若瑜[7](2020)在《促进风电消纳的燃煤热电厂热电调峰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其优化》文中指出燃煤热电联产系统本身的热电耦合问题和用户侧日益增长的供热需求制约了其热电调峰能力,是造成北方地区供暖季“弃风”问题频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循环水余热回收与热电厂调峰问题综合考虑,提出了基于电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结合集中式热水蓄热器联合供热的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在提升热电厂弃风消纳能力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为促进其参与电网风电调峰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建立机组热力系统与电动热泵供热系统的变工况模型,研究变工况条件下机组耦合电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供热时的热电解耦效果和煤耗特性及相关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加入有利于促进机组的热电解耦并产生节煤效益,此外,通过对比电动热泵和吸收式热泵两种余热回收技术的运行原理、调峰性能及节能性,发现电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更适用于作为面向风电消纳问题时的电厂调峰手段。随后,综合考虑热水蓄热器及热泵的运行特点,进一步提出采用两者联合辅助机组供热的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并基于图解法分别对单独配置电动热泵和热水蓄热器以及两者联合使用时系统整体的热、电出力范围进行定性对比,结果表明后者在调峰灵活性上优势明显,更能适应风电并网后电网侧多变的负荷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域电网弃风特性及电源结构组成建立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动态运行模型,并提出系统参与风电消纳时的热源调控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在运行时可提升区域电网的风电消纳水平并降低传统电、热源的运行能耗。从热源类别上看,电动热泵在弃风消纳能力及节能性上均优于热水蓄热器;从选型配置上看,热源容量的大小与其弃风消纳能力和节能效果呈正相关,但当蓄热器选型过大时为保证其风电消纳效果而增加的系统能耗将超过风电上网带来的节能收益;从调度模式上看,系统通过控制调整蓄热器蓄、放热时段适应电网调峰需求变化,可提升热电厂发电上网收益。最后,基于双层优化思想,以热电厂、传统火电厂及风电场在采暖季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对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调度模式及热源配置选型建立优化设计模型,并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采暖季计算周期进行场景削减,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联合单纯形法实现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可以实现对系统在中长期尺度下参与弃风消纳时的运行策略及辅助热源配置优化。

车明仁[8](2020)在《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及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研究》文中提出红豆企业是能源消费大户,降低红豆企业自备热电厂的能耗是红豆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当前,红豆热电厂运行方式依赖运行人员的经验,汽机侧运行方式为各供热机组在以热定电的情况下多发电,常造成发电过剩上网的情况。由于红豆热电厂仅负责供应园区内的热电负荷,发电上网无法获得收益,因此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热电厂的效益。为充分挖掘红豆热电厂汽机侧节能潜力,通过热电负荷优化分配实现红豆热电厂的经济运行是一个实际且有意义的课题。为实现红豆母管制热电厂汽机侧供热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抽背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研究及动力特性方程在热电分摊上的应用将循环函数法基本原理应用于抽背机组热力系统分析,对抽背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进行研究。后拓展了循环函数法在热电分摊上的应用,研究了基于循环函数法建立的动力特性方程的热电分摊方法-动力特性分配法。(2)基于运行数据的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研究对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研究后,利用运行数据建模各供热机组动力特性方程。其中,针对运行数据流量缺失的问题,研究了基于热平衡原理的流量软测量原则,应用于红豆热电厂,建立其汽机侧供热机组缺失流量软测量模型。针对母管制系统汽机侧共用除氧器的问题,研究了母管制系统汽机侧热力系统重构和流量等效方法并应用于红豆热电厂。(3)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研究研究了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运行成本建模方法并建立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基于小微增原则对不同网电价格下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进行研究。算例表明利用低谷时段网电的优化方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4)红豆热电厂汽机侧热电负荷优化分配软件开发结合联合网电时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利用MATLAB开发了红豆热电厂热电负荷优化分配软件。该软件操作简单方便,易于运行人员理解使用。

肖彤彤[9](2020)在《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文中提出加强低温余热回收对于进一步提升热电联产机组的经济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330MW供热机组的节能改造展开研究,提出了利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分别回收低质循环水余热和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两种供暖改造方案。方案一基于吸收式热泵技术直接回收低温循环水余热;方案二采用烟气深度余热回收装置和吸收式热泵机组耦合而成的湿法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使冷媒水与湿法脱硫后烟气在氟塑料换热器中换热,换热管内的冷媒水吸收烟气的热量后进入吸收式热泵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在高温高压蒸汽的驱动下加热热网回水最终实现供暖。通过分析某供热机组供暖季低质余热资源情况和供热现状,将36℃/30℃作为热泵机组低温热源的设计参数,对比吸收式热泵机组的Excel数理模型和Ebsilon模型的计算结果,两者的相对误差在工业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设计工况下吸收式热泵机组的COP值为1.73,可回收17.40MW的低温循环水余热,将55℃的热网循环水加热至75℃后,继续由高温高压蒸汽加热至130℃供给热用户。论文通过脱硫塔能量守恒计算了锅炉额定燃煤量时湿法烟气脱硫塔出口烟气量为1585.11t/h,含湿量为0.083kg/kg干烟气,温度为50.25℃。论文设计了一套与吸收式热泵耦合的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该换热器整体换热系数为120.93W/(m2.K),烟气出口温度降至46.40℃,回收17.40MW的低温烟气余热,其中潜热为15.44MW,占全部回收余热的88.74%。同时可回收烟气中水分23.34t/h,返回脱硫塔为补充水。此外烟气中水蒸气凝结时可以除去部分粉尘,起到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利用Ebsilon软件搭建出机组抽汽供暖方案(作为基准方案)、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一)和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方案(方案二)等三种系统模型。模拟计算了三种不同供暖方案在机组发电率为295MW、供热负荷为157.21MW时的热经济性指标。与基准方案相比,方案一和方案二可减少发电标煤量3.40kg/kW.h,减少供热标煤量2.12kg/Gj,整个供暖季机组可减少煤耗6.34kt,将供热机组的总燃料利用系数提高了 1.50%,回收电厂低质余热17.40MW。同时SO2、CO2、NOX、烟尘的排放量可分别减少104.13t、153.38kt、98.90t、60.86t。论文估算了方案一与方案二的系统投资与效益情况,并基于时间价值理论,利用动态评价方法从动态投资回收期、费用年值和NPV值三个角度对比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技术经济性。研究发现方案二的初期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均高于方案一,因而方案二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比方案一的动态投资回收期略长。但是方案二兼具回收余热、回收水分和深度净化烟气的作用,综合效益更好。在对排放要求更高的场合,优先考虑投入方案二供暖改造系统。

尤田[10](2020)在《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冷热电联产系统综合了热电联产技术和吸收式制冷技术,使热电厂在供电、供热的同时也能供应冷能,可以显着提高系统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应用中经常涉及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当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时应该选择何种制冷方式更优,二是热电厂不同温度的余热应当匹配何种吸收式制冷类型最佳,三是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和传质过程之间存在何种交叉作用的热力学机制。首先对热电联产系统中热量的传递及转换过程进行分析,给出了热电联产节能效益的具体表达式及科学的界定条件。再根据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之间距离不同的现实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和电压缩式制冷分别进行(火用)效率、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及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对比研究,为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判定依据。然后针对热电厂存在高、低两种品位热源的实际情况,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关于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热电厂余热回收的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最后运用广义Carnot定理对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传热过程、传质过程之间的热质交叉现象进行热力学耦合分析,揭示了制冷循环中蕴含的能量转换机制。结果表明,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制冷站与热电厂的距离小于5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和制冷(火用)效率更高,当距离在5km至9.2km时,选择吸收式制冷方式的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但制冷(火用)效率却低,吸收式制冷的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高于电压缩式制冷的最大距离受蒸汽热价和电价的影响。单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低温热水余热回收,双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单双效耦合的混效吸收式制冷适合于存在两种热源的余热回收;串联流程容易使混效吸收式制冷系统内产生正压,不利于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联流程则不存在正压运行的问题,更适合应用于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循环中吸收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各自的系统皆可看成由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构成的孤立系统,传热过程与传质过程之间的能量转换符合广义Carnot定理,即正耗散率的自发过程驱动负耗散率的非自发过程。本文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热力匹配及热质交叉的分析对冷热电联产系统中更优制冷方式的选择、最佳吸收式制冷类型的确定及吸收式制冷性能的提升进而提高冷热电联产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二、采用高压抽汽供热的综合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高压抽汽供热的综合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电联产机组热力系统建模研究
        1.2.2 热电联产机组热电分摊比方法研究
        1.2.3 供热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2章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力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2.1 热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2.1.1 计算机仿真
        2.1.2 系统建模
        2.1.3 模型求解
        2.1.4 热力系统
    2.2 热力系统模块化建模
        2.2.1 压气机模块
        2.2.2 燃烧室模块
        2.2.3 涡轮机模块
    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联产的热力系统项目模型搭建
        2.3.1 模型的热力平衡图
        2.3.2 模型搭建结果
        2.3.3 仿真模型计算结果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1 传统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1.1 热量法
        3.1.2 实际焓降法
        3.1.3 做功能力法(?方法)
        3.1.4 热电联合法
    3.2 综合能量梯级利用与热电负荷关系的热电分摊比计算方法
        3.2.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能量品位分析
        3.2.2 能量品位量化系数
        3.2.3 权重比例系数
        3.2.4 热电分摊比
        3.2.5 梯级利用法的优势
    3.3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关于单股抽汽流量的变化图
    3.4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关于环境温度条件的变化图
    3.5 热电分摊比计算结果在三股抽汽的不同流量组合变化图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多工况热电成本分析
    4.1 负荷优化
    4.2 计算模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3.1 单位供热成本与单位供电成本关于抽汽量的关系图
        4.3.2 余热锅炉效率关于抽汽量的关系图
        4.3.3 机组性能参数随抽汽量、环境温度的变化图
        4.3.4 单位供热成本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图
        4.3.5 单位蒸汽成本与抽汽量的关系图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不足
    5.1 总结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2)大容量机组供热改造技术方案研究及安全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及市场需求
2 机组供热改造技术现状
    2.1 汽轮机本体改造供热
    2.2 抽汽供热
    2.3 压力匹配器改造供热
    2.4 减温减压装置
3 可行性方案研究
    3.1 限制性条件
    3.2 可行方案
    3.3 安全可靠性对比分析
        3.3.1 主、再热蒸汽流量偏差对锅炉的影响
        3.3.2 异常工况下对汽轮机安全性的影响
    3.4 主要热经济指标对比
    3.5 综合对比、推荐方案及预期效果
4 结语

(3)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与负荷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热电联产技术发展历程
        1.2.2 热电联产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1.2.3 热电联产机组调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单耗理论的热电联产机组性能分析方法
    2.1 高背压热电联产供热基本原理
    2.2 高背压供热机组热力学建模
        2.2.1 高背压供热机组计算模型
        2.2.2 高背压余热供热与抽汽耦合的梯级供热系统计算模型
    2.3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能耗评价方法
        2.3.1 能(?)关系
        2.3.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电联产(?)分析评价方法
    2.4 热电厂单元机组电热负荷优化分配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背压供热机组运行分析
    3.1 高背压梯级供热系统负荷特性
        3.1.1 高背压乏汽供热与抽汽耦合梯级供热系统
        3.1.2 热网边界条件
        3.1.3 热电联产机组负荷特性
    3.2 高背压供热机组低负荷运行安全特性分析
        3.2.1 低压缸最小安全流量
        3.2.2 高背压机组低负荷安全特性
    3.3 高背压机组低压缸排汽焓值修正
        3.3.1 低压缸排汽焓值计算方法
        3.3.2 高背压机组低压缸排汽焓值修正
        3.3.3 高背压机组热电负荷特性区间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背压供热机组电热负荷分配研究
    4.1 不同环境温度下系统热负荷分配研究
        4.1.1 供热季系统热负荷分配
        4.1.2 系统供热能耗分析
    4.2 梯级供热系统电负荷优化分配方法
        4.2.1 热电联产机组运行煤耗分析
        4.2.2 电负荷优化分配目标
        4.2.3 等微增率法进行电负荷优化分配
    4.3 系统电负荷分配
    4.4 高背压热电联产系统调峰运行策略
        4.4.1 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
        4.4.2 梯级供热系统调峰性能分析
        4.4.3 调峰需求下梯级供热系统运行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4)首阳山电厂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2 电厂基本情况
    2.1 机组主设备参数
    2.2 煤质资料
    2.3 锅炉性能及灰渣
    2.4 锅炉辅助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2.5 热力系统主要设备参数
    2.6 电厂存在问题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热再抽汽改造方案
    3.1 技术路线
    3.2 计算条件
    3.3 改造方案一
    3.4 改造方案二
    3.5 改造方案三
    3.6 方案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热再抽汽应用方式
    4.1 应用一
    4.2 应用二
    4.3 应用三
    4.4 本章小结
5 节能分析
    5.1 厂用电变化情况
    5.2 节能降耗效果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热电联产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供热改造依据及必要性
    2.1 蒙西发电公司概况及气象条件
    2.2 供热现状及改造必要性
        2.2.1 供热现状及问题
        2.2.2 供热改造必要性
    2.3 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
3 高背压改造方案
    3.1 高背压改造热负荷
    3.2 高背压凝汽器设计与改造
    3.3 供热首站的改造
        3.3.1 供热首站设计
        3.3.2 改造后热网系统工艺流程
        3.3.3 供热首站设备技术规范
    3.4 汽轮机本体改造与分析
4 热经济性分析
    4.1 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1.1 热量法
        4.1.2 实际焓降法
        4.1.3 净效益法
        4.1.4 做功能力法
    4.2 热电联产热经济性能指标
        4.2.1 发电方面热经济指标
        4.2.2 供热方面的热经济指标
        4.2.3 热电联产总的热经济指标
    4.3 抽汽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4.4 高背压供热热经济性计算
    4.5 两种方案热经济性比较分析
5 高背压改造经济效益分析
    5.1 节煤方面分析
    5.2 节电方面分析
    5.3 减排方面分析
    5.4 社会效益分析
    5.5 高背压供热改造经济效益粗略估算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大型热电联产机组节能
        1.2.2 热电联产机组灵活调峰
        1.2.3 提升供热机组灵活性的储热技术
        1.2.4 热-电耦合过程的建模与联合运行特性
    1.3 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单耗分析
    2.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2.2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2.2.1 单耗分析方法
        2.2.2 理想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
        2.2.3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理论最低燃料单耗
        2.2.4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附加燃料单耗
        2.2.5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产品燃料单耗
    2.3 实际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2.3.1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产品燃料单耗
        2.3.2 设计工况下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布
        2.3.3 变工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品位余热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3.1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3.1.1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组成
        3.1.2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单耗计算
        3.1.3 实际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3.2 汽轮机排汽余热梯级供热系统特性分析
        3.2.1 电能生产单耗分析
        3.2.2 热能生产单耗分析
    3.3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单耗分析
        3.3.1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流程
        3.3.2 吸收式热泵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3.3.3 实际供热系统的单耗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能互补热电联产供热系统集成及优化
    4.1 多能互热电联产供热系统的提出
        4.1.1 电制热模式
        4.1.2 高背压供热模式
    4.2 多能互补供热系统优化模型
        4.2.1 优化目标
        4.2.2 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约束
        4.2.3 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
    4.3 案例分析
        4.3.1 系统构成与基础数据
        4.3.2 原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煤耗及弃风情况
    4.4 仿真结果分析
        4.4.1 三种供热模式的对比与分析
        4.4.2 推荐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成电动热泵的高背压梯级供热系统特性
    5.1 高背压机组耦合热泵的新型供热系统
        5.1.1 案例系统介绍
        5.1.2 电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
        5.1.3 耦合电动热泵新型梯级供热系统的提出
    5.2 新型供热热力学性能研究
    5.3 系统运行策略及灵活特性分析
    5.4 算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面向热电解耦的斜温层蓄放热特性
    6.1 物理数学模型
        6.1.1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6.1.2 数值方法及验证
    6.2 斜温层单罐蓄放热性能分析
        6.2.1 单一蓄/放热过程的热力特性
        6.2.2 同步蓄/放热过程热力性能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促进风电消纳的燃煤热电厂热电调峰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提升热电联产系统调峰能力参与弃风消纳的方法概述
    1.3 辅助热源协同机组供热参与风电消纳方案的研究现状
        1.3.1 在热电联产系统内设置热水蓄热器
        1.3.2 在热电联产系统内设置电锅炉
        1.3.3 在热电联产系统内设置热泵
        1.3.4 多种辅助热源协同机组供热
        1.3.5 研究现状简析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基于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热电厂调峰手段及其运行效果分析
    2.1 热电机组耦合热泵余热回收系统的运行原理
    2.2 热电联产机组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建立
        2.2.1 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模型建立
        2.2.2 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模型求解方法
    2.3 电动热泵余热回收系统变工况模型建立
        2.3.1 基于效率因子法的热泵变工况模型建立
        2.3.2 电动热泵实际COP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机组联合热泵供热时的热电解耦效果分析
        2.4.1 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范围的确定
        2.4.2 机组联合热泵供热时的热电解耦效果
    2.5 机组联合热泵供热时的节煤效果分析
        2.5.1 机组联合热泵供热时的能耗特性
        2.5.2 机组联合热泵供热时的节煤效果
    2.6 电动热泵与吸收式热泵在参与电厂调峰时的运行效果对比
    2.7 本章小结
3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提出及调峰灵活性讨论
    3.1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方案
        3.1.1 系统设计方案的提出
        3.1.2 系统运行原理
    3.2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运行调节范围分析
        3.2.1 典型热电联产系统的运行范围
        3.2.2 单独配置热泵的热电联产系统运行范围
        3.2.3 单独配置热水蓄热器的热电联产系统运行范围
        3.2.4 同时配置两种辅助热源的热电联产系统运行范围
    3.3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在调峰灵活性上的优势
    3.4 本章小结
4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的风电消纳能力分析
    4.1 区域电网的弃风特性
    4.2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价方法
        4.2.1 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价指标
        4.2.2 系统风电消纳能力评估
    4.3 基于Energy PRO的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模拟运行方法
        4.3.1 Energy PRO简介
        4.3.2 生产单元动态运行模型建立
        4.3.3 生产单元运行策略设置
    4.4 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弃风消纳能力分析
        4.4.1 算例系统介绍
        4.4.2 辅助热源配置类型对系统弃风消纳能力的影响
        4.4.3 辅助热源选型配置对系统弃风消纳能力的影响
        4.4.4 系统参与风电消纳时的节能性分析
        4.4.5 系统参与风电消纳时的调峰灵活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采暖季综合收益最大化的热电调峰一体化系统优化设计方法
    5.1 区域电网发电利益共同体的综合收益分析
        5.1.1 区域电网发电利益集体的概念
        5.1.2 发电利益集体综合收益模型
    5.2 基于采暖季综合收益最大化的系统优化设计模型
        5.2.1 建模思路概述
        5.2.2 上层模型
        5.2.3 下层模型
        5.2.4 模型求解方法
    5.3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采暖季典型日场景获取
    5.4 案例分析
        5.4.1 算例系统简介
        5.4.2 系统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及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热力系统分析方法及存在问题
        1.2.2 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特性建模方式研究现状及问题
        1.2.3 负荷优化分配目标及模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4 负荷优化分配算法研究及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框架
        1.3.1 论文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1.3.2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抽背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研究及动力特性方程在热电分摊上的应用
    2.1 引言
    2.2 循环函数法基本原理
        2.2.1 加热单元的划分原则[3]
        2.2.2 单元进水系数与单元抽汽系数
        2.2.3 单元进水系数的通用计算式[3]
        2.2.4 供热机组的特性系数
        2.2.5 供热机组的动力特性建模
    2.3 循环函数法原理正确性验证
        2.3.1 凝汽采暖两用机动力特性建模及算例分析
        2.3.2 凝汽采暖两用机动力建模算例验证
        2.3.3 循环函数法原理正确性验证
    2.4 抽背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研究
        2.4.1 加热单元数的确定
        2.4.2 加热单元进水系数建模
        2.4.3 抽背机组机组不同热力循环的综合特性系数建模
        2.4.4 抽背机组动力特性方程与凝汽特性方程形式
        2.4.5 抽背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方法算例验证
    2.5 动力特性方程在热电分摊上的应用
        2.5.1 基于动力特性方程的热电分摊方法-动力特性分配法研究
        2.5.2 基于动力特性方程的热电分摊方法-动力特性分配法算例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运行数据的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流量软测量原则及应用
        3.2.1 基于热平衡原理的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流量软测量原则
        3.2.2 研究对象
        3.2.3 红豆热电厂缺失流量软测量建模
        3.2.4 红豆热电厂缺失测点软测量模型算例验证及运行数据校正
    3.3 共用除氧器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力系统重构及流量等效方法研究及应用
        3.3.1 热力系统重构及流量等效方法研究
        3.3.2 共用除氧器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力系统重构与流量等效应用
    3.4 基于运行数据的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步骤研究
        3.4.1 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流量软测量
        3.4.2 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力系统重构
        3.4.3 建模基准工况的选取
        3.4.4 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
        3.4.5 红豆热电厂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研究
    4.1 引言
    4.2 母管制自备热电厂运行成本及机组发电成本计算方法研究
        4.2.1 母管制自备热电厂运行成本计算方法
        4.2.2 基于动力特性分配法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发电成本计算方法
        4.2.3 基于动力特性分配法的红豆热电厂汽机侧供热机组发电成本算例
    4.3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模型
        4.3.1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抽凝机组热电负荷优化模型
        4.3.2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抽背机组热电负荷优化模型
        4.3.3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混合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模型
    4.4 联合网电时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研究
        4.4.1 小微增原则
        4.4.2 购电成本高于发电成本时混合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研究
        4.4.3 购电成本高于发电成本时混合类型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算例
        4.4.4 购电成本低于发电成本时混合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研究
        4.4.5 购电成本低于发电成本时混合类型供热机组热电负荷优化策略算例
    4.5 小结
第五章 红豆热电厂汽机侧热电负荷优化分配软件开发
    5.1 引言
    5.2 界面构成
    5.3 优化步骤
    5.4 优化结果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等主要科研成果

(9)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煤炭资源消费情况与政策支持
        1.1.2 火电厂低温余热资源利用现状
    1.2 吸收式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1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2.2 吸收式热泵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 氟塑料换热器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1 氟塑料换热器与金属换热器的比较
        1.3.2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3.3 氟塑料换热器在国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1.4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的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2.1 有关热力学理论介绍
        2.1.1 热电联产的热经济性指标
        2.1.2 热力系统计算方法
    2.2 基于Ebsilon对某330MW机组热力系统构建与热力计算
        2.2.1 #1机组介绍
        2.2.2 基于Ebsilon的330MW凝汽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2.2.3 #1机组供热改造介绍
        2.2.4 基于Ebsilon的33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模型的构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供热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3.1 吸收式热泵简介
        3.1.1 吸收式热泵的工作原理
        3.1.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数理模型
    3.2 基于Ebsilon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建模与热力计算
        3.2.1 吸收式热泵设计工况的建模
        3.2.2 吸收式热泵机组主要设备的传热计算
    3.3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3.3.1 基于Ebsilon循环水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
        3.3.2 吸收式热泵机组的变工况分析
        3.3.2.1 驱动热源压力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3.3.2.2 低温热源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3.3.2.3 热网水温度对热泵COP值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构建与热力计算
    4.1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提出
    4.2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
        4.2.1 未考虑外来水分时烟气参数计算
        4.2.2 脱硫塔后烟气参数计算
        4.2.3 湿法烟气脱硫后烟气参数计算结果
    4.3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与分析
        4.3.1 换热器热负荷计算
        4.3.2 换热器总传热系数计算
        4.3.3 换热器管束排布
        4.3.4 换热器水侧和烟气侧阻力计算
        4.3.5 烟气-水氟塑料换热器设计结果
        4.3.6 烟气量对氟塑料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4.4 基于Ebsilon湿法脱硫烟气余热热泵提质利用系统的建立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低质余热提质利用工程方案的经济性对比
    5.1 系统方案经济性评价分析方法
    5.2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5.2.1 余热回收系统投资及运行费用估算
        5.2.2 余热回收系统效益估算
    5.3 不同余热利用系统的动态经济方法评价指标对比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我国的能源现状
        1.1.2 发电厂余热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3 热电联产系统的类型及存在的问题
        1.1.4 吸收式制冷应用于热电厂的优势
        1.1.5 课题研究意义
    1.2 冷热电联产系统发展概况
    1.3 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课题的创新点
第2章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量传递转换分析
    2.1 能量梯级利用原则
    2.2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
        2.2.1 热电分产热力系统
        2.2.2 热电联产热力系统
        2.2.3 能流趋势对比分析
    2.3 热电联产的循环特性
        2.3.1 理想循环的热耗率
        2.3.2 实际循环的热经济性
    2.4 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力学研究
        2.4.1 热效率
        2.4.2 (火用)效率
    2.5 热电联产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2.5.1 热电分产的能源消耗
        2.5.2 热电联产的能源消耗
        2.5.3 热电联产的节能效益
        2.5.4 热电联产的节能条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经济性
    3.1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性能评价指标
        3.1.1 (火用)分析的理论基础
        3.1.2 (火用)损失
        3.1.3 (火用)效率
        3.1.4 (火用)损失比率及(火用)损失系数
    3.2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火用)分析模型
        3.2.1 (火用)效率分析模型
        3.2.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分析模型
        3.2.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分析模型
    3.3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两种制冷方式的热经济性对比
        3.3.1 (火用)效率对比分析
        3.3.2 单位冷量(火用)经济成本对比分析
        3.3.3 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匹配
    4.1 余热深度回收的热力学过程
        4.1.1 烟气余热深度回收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4.1.2 夹点温差下的水温分析
    4.2 吸收式制冷的热力循环分析
        4.2.1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4.2.2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4.2.3 基于吉布斯相律的自由度分析
    4.3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热力学分析
        4.3.1 最低析出温度理论分析
        4.3.2 多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4.3.3 多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最低析出温度
        4.3.4 吸收式制冷最低析出温度的变化趋势
        4.3.5 吸收式制冷在余热回收中的综合分析
    4.4 吸收式制冷在冷热电联产系统中的热力匹配特性
        4.4.1 混效吸收式制冷串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4.4.2 混效吸收式制冷并联流程的热力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冷热电联产系统中吸收式制冷的热质交叉
    5.1 化学势
        5.1.1 气体化学势
        5.1.2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
        5.1.3 水蒸汽和溴化锂溶液中水的化学势差
    5.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
        5.2.1 孤立系统
        5.2.2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耦合体系
        5.2.3 广义卡诺定理
    5.3 吸收式制冷循环关键换热单元的热质交叉分析
        5.3.1 吸收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5.3.2 发生器的能量转换分析
        5.3.3 冷凝器的相变放热分析
        5.3.4 蒸发器的相变吸热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1 本文总结
    2 后期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采用高压抽汽供热的综合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能量品位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热电成本分析研究[D]. 虞熠鹏. 浙江大学, 2021(09)
  • [2]大容量机组供热改造技术方案研究及安全经济分析[J]. 许恒. 电力设备管理, 2021(06)
  • [3]高背压热电联产机组调峰性能与负荷分配研究[D]. 张倩.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首阳山电厂再热热段抽汽供热改造及应用[D]. 郭斌.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300MW抽凝机组高背压供热改造及经济性分析研究[D]. 吴清.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06)
  • [6]热电联产机组能量梯级利用及灵活调峰运行[D]. 张福祥.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7]促进风电消纳的燃煤热电厂热电调峰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其优化[D]. 张若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8]母管制系统汽机侧供热机组动力特性建模及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研究[D]. 车明仁. 东南大学, 2020(01)
  • [9]供热机组低温余热热泵回收系统建模及经济性分析[D]. 肖彤彤. 山东大学, 2020(10)
  • [10]冷热电联产系统吸收式制冷热力学分析[D]. 尤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高压抽汽加热综合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