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庭质证的会话结构与语用策略

论法庭质证的会话结构与语用策略

一、论法庭盘问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汤书杰[1](2021)在《网络吐槽语的语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苏燕[2](2017)在《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结构分析 ——以《锵锵三人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视谈话节目虽兴起于美国,在国内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如今已成为一种日益风靡的语言类电视节目,因为媒体语言在众多类型的语言表现形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增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受到了广大受众的青睐。然而,随着当下电视谈话节目竞争日益激烈,同样的节目形态怎么才能做到与众不同从而博得受众的喜爱值得研究和思考。当人们习惯了访谈节目中有访有谈,访与谈之间的分工明确,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从而使得节目的播出效果大打折扣。而《锵锵三人行》恰好完美地克服了这一点,它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它独特的访谈形式——座谈式,访与谈犹如鱼和水,相融相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针对这一语言现象,本文以《锵锵三人行》为例,从整体和局部两个大的方面对节目的会话结构进行分析,从话语结构分析这一较新的角度,分析电视谈话节目与日常会话结构以及一般电视谈话节目的异同之处。从整体结构看,《锵锵三人行》节目会话的开头和结尾与日常会话相比情况都更加简单,而局部结构则表现为更注重时效性,即话轮间的停延频率低,且时间非常短。本文的研究属于一种语言学与传播学交叉性研究,从话语分析这一较新的角度具体分析《锵锵三人行》节目成功的经验。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会话分析理论的内涵,还可以扩展这一理论的研究范围,从而研究出更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同时对于节目制作在话语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羊芙葳[3](2016)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的语用学理论引进》文中研究表明系统地引进语用学理论与语用原则,教给学生最本质、最基本的交流策略,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交际模式。引进语用学理论要有针对性地引进解释力最强、最有指导意义的理论;要结合汉语实际,不能削足适履;要有丰富的、典型的案例示范,能激发学生的实践欲。

殷蓉[4](2016)在《公诉人法庭问话中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法制节目《庭审现场》为例》文中提出公诉人法庭问话的目的是从回答方获取案件事实,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要达到有效获取信息的目的,公诉人需要借助语用策略。本文拟从语用理论的角度探究公诉人法庭问话中所使用的语用策略,旨在通过分析公诉人法庭问话的语言技巧,既对丰富语用学关于语用策略,语用理论的研究做出有益的深化和补充,又给公诉人法庭问话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价值。本文选取CCTV12法制节目《庭审现场》作为语料来源,总结归纳法庭问话中公诉人使用的语用策略并结合合作原则、预设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目的-意图原则,分析这些语用策略是如何实现的。本文对法制节目《庭审现场》的庭审过程进行转写,从中选取公诉人问话片段并根据不同问话对象,分成对被告问话和对证人问话2类文本进行详细分析。本研究旨在讨论下述问题:(i)公诉人法庭问话中常用什么语用策略?(ii)这些语用策略是如何在合作原则、预设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目的-意图原则的指引下实现的?(iii)当问话对象不同,公诉人使用的语用策略有什么不同?通过研究发现,首先,语篇层面,公诉人法庭问话使用了重复提问、打断、步步为营、开门见山、迂回和质疑6种策略;句子层面,公诉人法庭问话使用了模糊语和预设2种策略。第二、当答问者违反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质准则和关联准则时,公诉人分别对应实现重复提问、打断和质疑策略;而通过公诉人自己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公诉人实现模糊语策略:运用预设理论,使用具有特殊意味的词,实现了预设策略;通过实施直接言语行为,实现了开门见山策略;通过实施间接言语行为,实现了迂回策略;运用目的-意图原则实现了步步为营策略。第三,当问话被告时,公诉人使用最多的是迂回策略,使用最少的是开门见山策略:而当问话证人时使用最多的是开门见山策略,最少的是迂回策略。其余6种策略:重复提问、打断、步步为营、质疑、模糊语和预设的使用频率在公诉人分别问话被告和证人时也存在差异。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揭示公诉人法庭问话中使用的语用策略,为从语用理论角度研究法庭问话提供一些启示,并有助于提高公诉人在司法实践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刘晓月[5](2014)在《语法隐喻作为语用策略在中国法庭话语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韩礼德(2000:343)认为,我们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一致式来表现意义,同样可以采用非一致的表现形式使语言更好地实现其功能,这就是所谓的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不仅存在于韩礼德所说的科技文体中,在其他大量文体中也有广泛体现。法庭话语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类。法庭话语作为一种机构性、即席性语言类型,其目的性较强,会话参与者往往采用一系列语言手段和会话策略恰当地向对方传达自己的会话意图,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进行交际。这就为我们在实际语境中从言语策略的角度研究语法隐喻提供了契机。本文试图借助语法隐喻和目的原则作为理论框架,剖析中国法庭话语中语法隐喻的应用情况,从而进一步阐释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如何展现法庭中的权势关系和人际意义,达到说话人的会话意图。本文首先回顾了法律语言学和语用学学者对法庭话语所做的分析研究。总体而言,研究角度主要分为四类:修辞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话语分析及语用学研究。之后作者对语法隐喻和语用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有关本文的理论框架,作者采用了韩礼德最先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其中主要涉及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方面。对于韩礼德后来对该理论的扩展和重新分类,本文也有叙述,并以此作为分析中国法庭话语的理据,但并未涉及马丁等人在发展该理论过程中提出的篇章隐喻。同时,作者较为详细地叙述了廖美珍教授提出的目的原则,包括对目的的理解、涉及目的原则的话语意义和目的关系、以及目的原则的分析模式等等,欲借助此理论对法庭参与者的会话目的和话语意义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国法庭话语的过程中,作者首先对《庭审现场》和《现在开庭》栏目中十起较有代表性的刑事和民事案件进行了转述,得到约五万字的语料。之后采用描述与分析说明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两万多字的语料进行了分类阐释,解析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在中国法庭话语中的体现;进而以目的原则为基础,叙述了法庭中的权势和人际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会话参与者如何将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言语策略,达到自己的会话目的,顺利完成交际。通过对中国法庭话语的分析,作者发现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亦广泛存在于汉语、特别是机构话语这类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体当中,并且可以作为说话人的一种语用策略协助其表达人际意义,达到会话目的。然而中国法庭的审问模式较之西方法庭的模式有一定差别,且法庭中不同参与者的话语也表明,中国法庭上权势关系不平衡的现象普遍寻在,话语多按既定模式进行了准备,缺少激烈辩论和即席发挥的特点。尽管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叙述,本文的研究成果仍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空间。学者们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更加着眼于英语和汉语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差异,进一步讨论英语语法隐喻理论是否可以完全应用于汉语分析,以及马丁等人在完善该理论框架过程中提出的篇章隐喻在汉语中是如何体现的。同时由于作者转写的语料多为刑事和民事案件,语料数量又相对较小,在分析中国法庭话语时缺乏代表性和完整性,在未来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完善。

何静[6](2014)在《基于俄汉语料的论辩性对话的语用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属于语用学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性对话。论辩性对话是论辩的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特殊的对话类型,属于阿鲁丘诺娃所划分的第三种对话类型(旨在做出决定或者辨明是非曲直的交换意见型对话)。论辩性对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国内语言学界对该对话类型的语用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本文将对论辩性对话进行语用分析,探讨其在言语行为、话轮结构、合情推理、语用评估标准和语用策略等多方面的语用特征。全文由绪论、五章主要内容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界定论文中的基本概念;第一章简述关于论辩和论辩性对话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第二章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运用最小论辩性对话的理论,分析论辩性对话中的话轮结构特征;第四章分析论辩性对话中的推理的语用特点,借用语用学理论,分析被传统形式逻辑视为“谬误”的推理形式——合情推理;第五章总结论辩性对话中经常使用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语用策略;最后一个部分是本文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俄罗斯语言学家巴兰诺夫(A.H.(?))创立的最小论辩性对话理论具有普适性和概括性。该理论中的最小论辩对话意向结构分析模式为研究汉语论辩性对话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2、论辩双方的话轮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复杂的意向互动关系。依据意向结构的不同,在俄汉论辩性对话中可划分出平行型、连续型、回指型和离散型四种最小论辩性对话,这些意向结构模型准确直观地刻画了论辩双方的意向互动关系及其论辩的动态发展过程。3、合情推理虽然被传统形式逻辑视为“谬误”,但其在论辩性对话中被广泛使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形式逻辑推理的评估标准,论辩性对话中推理的评估标准是一种特殊的标准,亦称为语用评估标准。它包括可接受性、相关性、充分性、义务性和明晰性五个方面的内容。4、依据语言表达手段的不同,最小论辩性对话中的宏观语用策略可分为步步为营策略、迂回策略和让步策略,微观语用策略分为预设策略、模糊策略、指代策略、称呼策略等类型。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语用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日常交际中的论辩性对话,首次全面地揭示了论辩性对话中的合情推理的重要作用和推理的语用评估标准,系统地总结出论辩性对话中的宏观语用策略和微观语用策略。本文是基于我国论辩方面的语用整合研究相对不足的现状而进行的一次尝试。本文的研究使论辩性对话这个日常交际中随时随处都在使用的语言现象从语用维度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在应用层面上,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论辩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刘娟[7](2013)在《律师法庭问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法律语言学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后,研究的侧重点主要在静态研究上,即多从语法、语义等层面出发研究立法语言,具体为研究立法语言的语体风格、修辞方法和法律语言中的不规范现象等等,但是对司法语言的研究相对较少,缺乏与实践相结合所进行的动态研究。虽然如今这种现象有所转变,作为司法语言之一的法庭话语已渐成研究热点,不过也是侧重在法官语言上。由于律师在我国的地位并不高,所以对律师法庭语言的研究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对在法庭语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律师法庭问话研究更少。本文对律师法庭问话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研究及探索,以求尽量全面的从理论层面分析法庭上的律师问话,并对律师问话策略做出较为透彻的解析,加深对律师法庭问话的认识,以达到既可以对律师法庭问话的理论研究做出深化和补充,又对司法实践具有参考价值的效果,从而为律师语言研究体系的建设做出些许贡献。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说明研究方法,对国内和国外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是律师法庭问话的本体介绍,界定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语料来源、功能和分类;第三部分是将可以应用于律师法庭问话研究的目的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进行了概括的理论介绍,并就实例为证进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律师法庭问话的认识;第四部分是关于律师问话的策略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律师问话中所经常用到的预设策略、打断策略、重复策略、迂回策略、对比策略和质疑策略,以求尽量直观地对实务操作具有参考价值;第五部分是结论,目的、合作和礼貌原则是指导律师问话的三项主要原则,预设、打断、重复、迂回、对比和质疑等策略是律师问话中常采用的且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策略,各项原则和各种策略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胡文芝[8](2013)在《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理治疗是“以言治病”(talking cure)的实践活动,是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通过交谈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心理治疗话语是各种心理治疗知识、治疗理论、治疗模式、治疗技术、治疗方面的专业术语以及治疗实践的总和。话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心理咨询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国外对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多元化特征。研究角度比较多样化,既有心理学视角的研究,也有社会学和语言学角度的研究。研究内容也十分广泛,既涉及对心理治疗话语技术和策略的研究,也涉及对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角色、权力等的研究,还涉及对心理治疗会谈的互动过程和互动规律的研究以及对会谈中的具体言语行为的研究。近年来,会话分析已成为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也从最初的定性分析转向一定程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大规模语料的定量分析较少,而且较少关注来访者的话语行为。相比较而言,国内对心理治疗话语的研究,尤其是语言学视角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内容以心理学角度的话语技术(尤其是提问技术)的研究为主,初步涉及语言学角度的对会话结构、言语行为、合作原则、话语权力、话语策略、话语体裁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重结果的研究,轻过程的研究;重策略(即会谈技术)的研究,轻客观描述和解释性的研究;重治疗师语言的研究,轻来访者语言的研究;重定性研究,轻定量分析。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人利用心理治疗的真实语料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心理治疗中的实际话语活动进行研究。因此,从整体上而言,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急需加强。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话语分析理论、目的与合作原则以及治疗关系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治疗会谈中的问答互动结构、对应结构、解述话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等方面。本研究旨在揭示心理治疗会话交际过程,展现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合作与权力关系,丰富并深化人们对心理治疗以及治疗关系的认识,弥补心理治疗话语研究方面的不足,最终为语言学研究和心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启示。本研究的语料来自华南地区几家医院的近20场心理治疗门诊会谈,我们对这些会谈进行了录音和详细的转写,形成了20多万字的语料。会谈类型主要涉及个人治疗(individual therapy),不涉及团体治疗(group therapy),其中包括一些个案的首次和后期治疗。此外,会谈中的治疗师在理论和技术上基本上采取的是以人本主义为主,其它治疗理论和方法为辅的综合疗法。研究方法上我们主要采取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在观察心理治疗话语以及会话交际的基础上,对会话的某个语用特征在语料库中出现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真实、客观的描述,然后提出研究的问题并从话语分析、目的和合作原则以及治疗关系理论的视角进行多方位、多视角的解释,最后根据这些描述和解释,我们提出该研究对语言学以及心理咨询业的启示。研究表明:第一,在心理治疗会话交际过程中,治疗双方的总目的关系是一致的。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属于来访者向心理治疗师求助时当场形成的目的一致关系,因此互动双方在最大程度上是合作的。基于治疗关系的帮助-被帮助特性以及总目的关系的一致,心理治疗中的子目的关系在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也基本表现出一致,因而总的说来,在治疗过程的各个阶段,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高。但是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也存在子目的冲突的现象。来访者通常以沉默、答非所问、或者转移话题的方式来回避治疗师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不愿意合作或者合作程度较低,其目的是进行自我防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辩护,挽救自身的面子等等。这些目的冲突关系是心理治疗中的阻力。第二,在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合作与干预是治疗关系中的一对统一体。合作是目的,干预是手段,治疗师的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合作。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合作程度决定了治疗关系好坏,从而影响治疗过程以及疗效。治疗关系表现为话语权力关系。第三,治疗双方在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构建了一种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这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由治疗师和来访者所固有的角色性权力、社会性权力和历史性权力以及交际互动中所拥有的动态的内在权力、合作权和控制权的不对称所造成的,但是这种不对称的话语权力关系不是静态的、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而且这种不对称会对治疗关系造成损害,从而影响治疗的过程和效果。第四,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研究应该置入一个包括目的关系、话语权力关系、治疗关系、合作与干预、会话交际以及语言学研究和心理咨询业实践在内的多视角、多维度、多功能的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进行。这就是本研究提出的心理治疗话语的整体分析框架。本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理论方面:第一,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语言学视角下对心理治疗会谈真实语料的实证分析,丰富了国内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尤其是对治疗双方的互动以及对来访者的话语行为的研究。第二,验证了话语的目的原则在心理治疗话语研究领域的适用性。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双方(尤其是治疗师)总是运用具体的话语策略和话语手段来实现心理治疗的总目的以及治疗各个阶段的子目的。第三,验证了话语的权力本质理论,揭示了心理治疗会话交际中治疗双方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实践方面的贡献:第一,有助于治疗双方了解自身在会话中的角色、地位和权力,更有助于治疗师认真审视治疗关系的现状,从而做到针对不同的治疗对象,在治疗过程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第二,有助于治疗师通过有效运用不同的问话类型、合理使用问话的数量、正确选择对应结构的模式和类型、增加对来访者话语的回应、适当运用解述以及巧妙运用问话预设等改变自身的话语实践,从而营造一个易于使来访者合作的环境,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以改善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对称。第三,有助于来访者改善自己的话语实践,即通过启动更多的问话和对应结构、给予更多回应以及参与治疗师的协作性解述等积极参与交际互动,从而提高自己的主体性,增强自己的内在权力,促使自身发生积极改变。总之,本研究通过对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心理治疗双方的合作性与不平等的话语权力关系,这对促进治疗双方的合作,消除权力的不对称,从而最终建立平等、互动、合作的治疗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江玲[9](2012)在《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文中研究说明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20世纪的法学研究也转向了语言,越来越多的法律职业人士和法学领域专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语言,试图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法律,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法律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法学交叉结合的新学科孕育而生。在法律语言学的诸多研究范畴中,法庭话语由于其语言使用所具有的独特性成为目前法律语言研究的热点。但是综观国内外法庭话语研究,我们发现目前的法庭话语话语研究由于受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影响,或者只关注法庭话语的词汇、句法特征和语体风格,忽视了法庭话语的即席性和动态性;或者互动话语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仅仅囿于律师与被告(证人)之间的互动交际,很少关注法庭话语实践中其他庭审参与者,尤其是法官的言语实践。法官在整个法庭审判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法庭审判中各种关系的核心,因此,对法官的言语实践及其角色、身份的考察对于理解法庭互动话语中的相互关系乃至整个庭审制度至关重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关法官在法庭审判实践中的言语活动或是身份研究在法庭话语研究的诸多文献中却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学的身份建构论(identity constructionism),以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为研究对象,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语用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以中国基层法院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刑事以及行政案件为语料,从语法、语篇及语用三个维度,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着重探讨法官在法庭审判中通过各种话语资源的选择构建身份的过程,具体的分析范畴包括语法层的语气和情态、语篇层的话轮转换以及语用层的(不)礼貌策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语法层,法官通过对小句数量的调控以及对陈述、祈使、疑问等语气类型的恰当选择,构建了法庭审判的“组织者”、“倾听者”、“调查者”以及权力“主导者”的身份;同时,法官通过多选用非隐喻式、道义型以及客观的中低量值的情态表达凸显了在庭审中的中立地位,使其在法庭审判中的断言、命令、提议等更加客观化,构建了庭审中保持中立的“裁判者”身份。在语篇层,我们发现庭审话语中的话轮转换机制具有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话轮转换机制表明了法庭审判中的层级关系以及权力不平衡,即法官控制了话题的启动、发展和结束,从而加强和再现了法官在庭审中的权势地位和身份。除此之外,法官还通过策略地调控话轮的长度构建和加强了其在庭审中“倾听者”的身份。在语用层,法官通过对(不)礼貌策略的实施表明了不偏不倚、超然于当事人之外的中立地位,进一步加强了其在法庭审判中的权势地位,构建了法官作为法庭审判的“裁判者”、“主导者”的身份。由此可见,目前中国法庭审判实践中的法官身份具有多重性,即法官除了作为法庭审判的主导者、组织者、调查者以及裁判者之外,法官还是法庭审判的主要“倾听者”。中国法官身份的多重性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当前中国法庭审判的诉讼模式是一种职权主义审问式与当事人主义对抗制相结合的混合式审判模式。其中,当事人主义的对抗制诉讼模式为主,职权主义的审问式为辅,即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调查只是辅助性的,整个法庭审判主要是在法官的主导下通过诉讼双方的举证、质证、辩论来推进,法官在整个庭审中是主要的“倾听者”,通过听取诉讼双方的论辩形成对案件事实的看法,从而做出裁决。从语法、语篇和语用三个层面对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过程进行考察,印证了我们对身份构建理论的初步认识,扩大了身份构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探求出了一种比较适合法庭话语类型的身份研究范式。同时,通过对中国庭审话语中法官身份构建过程的考察,我们得以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审视当前中国的庭审制度和庭审实践,发现当前审判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因此,对庭审话语中法官身份构建过程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静[10](2012)在《政治演说中的语用策略 ——以奥巴马2011年的国情咨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顺应论作为理论框架,研究奥巴马在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所使用的语用策略。国情咨文演说属于政治演说文体之一,政治演说归根到底是一种劝说言语行为,言外之的是劝服听话人接受说话人的政治观点及其要推行的政策。要达到有效劝说的目的,政治家们需要借助语用策略。如果演讲者不能根据适时语境做出恰当的调整,不当使用语用策略,那么劝说的效果就会差,不仅影响演说者有力的个人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影响以演说者为代表的执政党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进而影响政府各项策略的实施。相反,恰到好处的演说能够拉近说者与听者的社会距离,影响听话人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改变民众对于执政党的态度和行为。我们期望借助语用原则和理论,探讨政治语篇中演说者使用的语用策略,期望给其他的语用研究者提供一个分析文本的参考。目前,对于语用策略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但是应用于政治语篇中的分析不多。有鉴于此,本文选取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在2011年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作为语料,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国情咨文的演讲中奥巴马使用了什么样的语用策略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实施这些语用策略的。在反复阅读2011年国情咨文后,作者对全部语篇进行编码,并对使用相同语用策略的句子分类并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研究发现:首先,奥巴马总统通过违反合作原则的量准则实现冗余策略,违反质准则实现隐喻策略,违反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分别实现幽默策略和模糊策略。对于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谦逊准则,同情准则和一致准则的遵守实现了的礼貌原则的相关策略。对于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体现了顺应论的相关策略。第二,使用最多的语用策略是对于语言使用者的顺应,总数将近一半。这项策略的突出使用和劝说人们接受政治观点和政策的演讲目的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奥巴马使用疏远听者的策略,那么他不会达到这样的目的。使用最少的策略是幽默策略,原因在于国情咨文的使用场合是非常正式的,太多的幽默会被认为是不够严肃的。其余的策略,如冗余策略,与策略准则和慷慨准则,赞扬准则和慷慨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礼貌原则相关的策略,还有顺应社交世界,心理世界和物理世界的相关策略的使用在顺应语言使用者的策略和幽默策略之间,频率大于1%小于15%,这些策略的恰当使用都使交际更加的顺利和有说服力。语用策略的分析揭示了奥巴马在演讲中卓越的语言艺术,为分析和欣赏其他文体提供一些启示,也提示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者通过语用策略使用丰富的语言技巧。

二、论法庭盘问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法庭盘问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结构分析 ——以《锵锵三人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会话分析理论研究综述
        (二)电视谈话节目及《锵锵三人行》研究综述
    三、研究理论方法及语料处理
第二章 《锵锵三人行》的会话整体结构分析
    一、会话的开头
        (一)开头方式
        (二)会话开头的称呼方式
    二、会话本体
    三、会话结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锵锵三人行》对答结构及话轮转换分析
    一、对答结构
        (一)问候-问候
        (二)提问-回答
        (三)提问-不答
    二、话轮转换
        (一)话轮的概念
        (二)话轮的构成成分
        (三)话轮转换
    三、谈话话题的序列结构
        (一)话题的发起
        (二)话题的提出
        (三)话题的确立
    四、谈话话题的应答结构
        (一)应答词
        (二)评论性话语
        (三)应答词+评论性话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视谈话节目与日常会话比较的特点
    一、具有表演性
    二、注重时效性
    三、交际地位明确
    四、内容的选择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语料转写说明
后记

(3)“演讲与口才”教学中的语用学理论引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用学研究概述
二、为什么要引进语用学理论
三、如何引进语用学理论
    (一)语境。
    (二)指示语。
    (三)言语行为理论。
    (四)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五)会话结构理论。
    (六)语用原则。
    (七)会话含义。
结语

(4)公诉人法庭问话中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法制节目《庭审现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Transcription Convention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Key Terms and Basic Concepts
        2.1.1 Courtroom Questioning
        2.1.2 Pragmatic Strategy
    2.2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2.2.1 Cooperative Principle
        2.2.2 Presupposition Theory
        2.2.3 Speech Act Theory
        2.2.4 Purpose-Intention Principle
    2.3 Previous Studies Abroad and at Home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Materials
    3.3 Data Analysis
        3.3.1 Qualitative Analysis
        3.3.2 Quantiative Analysis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Pragmatic Strategies Used in Courtroom Questioning
        4.1.1 Pragmatic Strategies at the Level of Discourse
        4.1.1.1 Repetition Strategy
        4.1.1.2 Interruption Strategy
        4.1.1.3 Step by Step Strategy
        4.1.1.4 Candid Strategy
        4.1.1.5 Diversionary Strategy
        4.1.1.6 Doubt Strategy
        4.1.2 Pragmatic Strategies at the Level of Sentence
        4.1.2.1 Vagueness Strategy
        4.1.2.2 Presupposition Strategy
    4.2 Realization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Pragmatic Theories
        4.2.1 Cooperative Principle Related Strategies
        4.2.1.1 Violation of the Quantity Maxim-Repetition Strategy
        4.2.1.2 Violation of the Quality Maxim-Doubt Strategy
        4.2.1.3 Violation of the Relevance Maxim-Interruption Strategy
        4.2.1.4 Violation of the Manner Maxim-Vagueness Strategy
        4.2.2 Presupposition Theory Related Strategy
        4.2.3 Speech Act Theory Related Strategies
        4.2.3.1 Candid Strategy as Direct Speech Act
        4.2.3.2 Diversionary Strategy as Indirect Speech Act
        4.2.4 Purpose-Intention Principle Related Strategy
    4.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Used with Different Objects
        4.3.1 Differences in the Most and the Least Used Pragmatic Strategies
        4.3.2 Differences in Pragmatic Strategies Used in between
        4.3.2.1 Differences in Repetition Strategy
        4.3.2.2 Differences in Interruption Strategy
        4.3.2.3 Differences in Step by Step Strategy
        4.3.2.4 Differences in Doubt Strategy
        4.3.2.5 Differences in Vagueness Strategy
        4.3.2.6 Differences in Presupposition Strategy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5.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References

(5)语法隐喻作为语用策略在中国法庭话语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Objectiv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2.1 Objectives of the Research
        1.2.2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1.3 Research Methodology
        1.3.1 Data Collection and Transcription
        1.3.2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roduction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ourtroom Discourse Analysis
        2.2.1 The Rhetoric Approach
        2.2.2 Th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2.2.3 The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
        2.2.4 The Pragmatic Approach
    2.3 Other Relevant Theories and Studies
        2.3.1 View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2.3.2 Views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Introduction
    3.2 Theoretical Framework: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3.2.1 View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Functional Grammar
        3.2.2 Comparison between Metaphorical Form and Congruent Form
        3.2.3 Subtyp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3.3 Theoretical Framework:the Goal-direction Principle
        3.3.1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3.2 Understanding of the Goal-direction Principle
        3.3.3 The Goal-direction Principle and Discourse Meanings
        3.3.4 Relations and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t Goals
        3.3.5 Discourse Analysis Model under the Goal-direction Principle
    3.4 Summary
Chapter Four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as a Pragmatic Strategyin Chinese Courtroom Discourse
    4.1 Introduction
    4.2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Chinese Courtroom discourse
        4.2.1 The Ideational Metaphor in Chinese Courtroom Discourse
        4.2.2 The Interpersonal Metaphor in Chinese Courtroom Discourse
    4.3 Grammatical Metaphor as a Strategy to Achieve Communicative Goals
        4.3.1 Interpersonal Meanings and Power in Chinese Court
        4.3.2 Functions of the Grammatical Metaphor
    4.4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Thesis
    5.2 Limitations of this Thesis
    5.3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基于俄汉语料的论辩性对话的语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俄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四节 基本概念
        一、论辩的概念和论辩的形式
        二、对话的界定和对话类型的划分
        三、论辩性对话的界定
第一章 论辩理论研究综述
    一、欧美论辩理论研究概况
    二、俄罗斯论辩理论研究概况
    三、国内论辩理论研究概况
    四、总体评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最小论辩性对话理论
        一、最小对话单位
        二、最小论辩性对话
    第二节 合情推理理论
    第三节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语用策略理论
        一、合作原则
        二、礼貌原则
        三、语用策略
第三章 论辩性对话中的话轮结构分析
    第一节 最小论辩性对话意向结构分析模式的普适性
        一、实例分析:汉语语料中最小论辩性对话的意向结构
        二、最小论辩性对话意向结构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 最小论辩性对话的主要类型
        一、平行型
        二、连续型
        三、回指型
        四、离散型
    第三节 最小论辩性对话中的特殊话轮
        一、初始话轮
        二、结束话轮
        三、重复话轮
        四、问答话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论辩性对话中推理的语用特点
    第一节 论辩性对话中推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论辩性对话中的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一、论辩性对话中的演绎推理
        二、论辩性对话中的归纳推理
    第三节 论辩性对话中的合情推理
        一、论辩性对话中合情推理的主要特征
        二、论辩性对话中合情推理的主要类型
        (一) 依据专家意见的推理
        (二) 依据个人品格的推理
        (三) 依据既定规则的推理
        (四) 其他合情推理类型
    第四节 论辩性对话中推理的语用评估标准
        一、可接受性
        二、相关性
        三、充分性
        四、明晰性
        五、义务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辩性对话中的语用策略
    第一节 论辩性对话中语用策略的指导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论辩性对话中的语用策略
        二、礼貌原则和论辩性对话中的语用策略
    第二节 论辩性对话中语用策略的类型
        一、宏观语用策略
        (一) 步步为营策略
        (二) 让步策略
        (三) 迂回策略
        二、微观语用策略
        (一) 预设策略
        (二) 模糊策略
        (三) 指代策略
        (四) 称呼策略
        (五) 其他策略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语料来源

(7)律师法庭问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二)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律师法庭问话本体研究
    一、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一) 研究范围
        (二) 语料来源
    二、律师法庭问话的作用
    三、律师法庭问话的分类
        (一) 开放式问话
        (二) 封闭式问话
        (三) 引导式问话
第二章 律师法庭问话的理论分析
    一、目的原则
        (一) 目的原则概念
        (二) 律师法庭问话中目的原则的体现及分析
        (三) 未遵循目的原则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
        (一) 合作原则概念
        (二) 律师法庭问话中合作原则的体现及分析
    三、礼貌原则
        (一) 礼貌原则的概念及分类
        (二) 律师法庭问话中礼貌原则的体现及分析
第三章 律师法庭问话的策略分析
    一、律师法庭问话的预设策略
        (一) 预设策略的概念和特点
        (二) 律师法庭问话预设策略的应用分析
    二、律师法庭问话的打断策略
        (一) 打断策略
        (二) 律师法庭问话打断策略的应用分析
    三、律师法庭问话的重复策略
        (一) 重复策略
        (二) 律师法庭问话重复策略的应用分析
    四、律师法庭问话的迂回策略
        (一) 迂回策略
        (二) 律师法庭问话迂回策略的应用分析
    五、律师法庭问话的对比策略
        (一) 对比策略
        (二) 律师法庭问话对比策略的应用分析
    六、律师法庭问话的质疑策略
        (一) 质疑策略
        (二) 质疑策略的分类及应用分析
    七、律师法庭问话策略的综合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概念的界定
        1.1.1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1.1.2 心理治疗话语
    1.2 研究的缘起
        1.2.1 现实需求
        1.2.2 理论需求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对象、语料和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综述
    2.1 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综述
        2.1.1 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2.1.2 社会学角度的研究
        2.1.3 语言学角度的研究
        2.1.4 国外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2 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综述
        2.2.1 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现状
        2.2.2 国内心理治疗话语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3.1 话语分析的理论
        3.1.1 话语分析的定义
        3.1.2 话语分析的发展
        3.1.3 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观点
    3.2 目的与合作原则
        3.2.1 目的原则
        3.2.2 合作原则
    3.3 治疗关系理论
        3.3.1 心理学视角下的治疗关系
        3.3.2 治疗关系的话语权力观
    3.4 分析框架
第四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问答互动结构
    4.1 心理治疗中的问话
        4.1.1 问话的类型
        4.1.2 问话的预设性
        4.1.3 问话的权力
        4.1.4 问话的目的性
    4.2 答话与答话类型
    4.3 问答相邻对结构
    4.4 语料统计和分析
        4.4.1 相邻对和问答相邻对的分布与分析
        4.4.2 治疗师的问话类型分布与分析
        4.4.3 来访者的答话类型分布与分析
        4.4.4 来访者的问话类型分布情况与分析
        4.4.5 治疗师的答话类型的分布与分析
    4.5 问答互动研究对语言学和心理咨询实践的启示
        4.5.1 问答在整个心理治疗会谈中的作用
        4.5.2 问答与合作
        4.5.3 问答与权力
        4.5.4 问答对心理治疗话语实践的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
    5.1 会话结构的描述框架
    5.2 对应的定义以及对应结构的切分标准
    5.3 心理治疗会谈中对应结构的类型
        5.3.1 诱发类对应
        5.3.2 告知对应
        5.3.3 指示对应
    5.4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对应结构模式
        5.4.1 光杆“I”结构
        5.4.2 “I-R"两步结构
        5.4.3 “I-R-F”三步结构
        5.4.4 “I-R-Fi-Fii”四步结构
        5.4.5 “I-R-Fi-Fii-Fiii”五步结构
        5.4.6 “I-R-Fi-Fii-Fiii-Fiv”六步结构
        5.4.7 “I-R-Ii-Ri”重复结构
        5.4.8 “I-Ii-Ri-R”包孕结构
    5.5 对应结构的模式与类型的分布统计和分析
        5.5.1 治疗师和来访者启动的对应结构总数及分布分析
        5.5.2 治疗师和来访者启动的对应结构类型及分布分析
        5.5.3 治疗师和来访者启动的各种对应结构模式及分布分析
    5.6 对应结构研究对语言学和心理咨询业的启示
        5.6.1 对应结构的目的导向性
        5.6.2 话语权力关系的不对称性
        5.6.3 对应结构对建立良好治疗关系的启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的‘解述’话语
    6.1 “解述”理论
    6.2 “解述”的界定
    6.3 解述的语用类型
        6.3.1 自我解述和他人解述
        6.3.2 来访者视角的解述和治疗师视角的解述
    6.4 解述的形式结构特征
        6.4.1 前导语
        6.4.2 后续言语行为
        6.4.3 前导语+主体+后续语
        6.4.4 零标记语的确认性问话
    6.5 解述的命题内容结构特征
        6.5.1 扩展或增添
        6.5.2 删减
        6.5.3 重组
        6.5.4 推衍
    6.6 解述的语用功能
        6.6.1 互动控制
        6.6.2 问题诊断
        6.6.3 做出解释
        6.6.4 核查理解
        6.6.5 促进共情
        6.6.6 衡量来访者的变化
        6.6.7 预测治疗危机
        6.6.8 实施问话
        6.6.9 维护面子
    6.7 解述互动结构的构成要件及其应用分析
        6.7.1 构成要件
        6.7.2 解述的回应类型
        6.7.3 解述互动结构的应用分析
    6.8 解述话语对语言学及心理咨询实践的启示
        6.8.1 解述反映话语权力
        6.8.2 解述是话语连贯性的手段
        6.8.3 解述是一种重要的合作性干预手段
        6.8.4 解述对治疗关系的启示
    6.9 本章小节
第七章 心理治疗会谈中问话的预设机制与语用功能
    7.1 问话与预设
    7.2 问话的预设机制
        7.2.1 是非问话
        7.2.2 特指问话
        7.2.3 正反问话
        7.2.4 附加问话
        7.2.5 选择问话
        7.2.6 元问话+其他问
    7.3 问话预设的语用功能
        7.3.1 互动功能
        7.3.2 评价功能
        7.3.3 引导功能
        7.3.4 指导功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8.1.1 心理治疗话语中的目的关系
        8.1.2 心理治疗话语中的合作与干预
        8.1.3 心理治疗话语中的权力关系
        8.1.4 心理治疗话语的整体分析框架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8.2.1 理论层面的贡献
        8.2.2 实践层面的贡献
    8.3 本研究的不足
    8.4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9)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转写惯例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语料和研究方法
        1.3.1 语料收集
        1.3.2 语料转写
        1.3.3 语料概要
        1.3.4 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安排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
    2.1 法律语言学研究概述
    2.2 法庭话语研究概述
        2.2.1 法庭话语的形式与结构研究
        2.2.2 法庭话语的互动研究
        2.2.3 法庭话语的权力研究
    2.3 话语中的身份构建研究
        2.3.1 身份构建研究的不同路向
        2.3.2 国内身份构建研究现状
        2.3.3 庭审话语中的身份构建研究
第三章 相关理论和分析框架
    3.1 本文对庭审话语的界定
    3.2 身份的界定
    3.3 话语与身份
    3.4 身份构建研究的三个维度
        3.4.1 语法层
        3.4.2 语篇层
        3.4.3 语用层
第四章 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语法层
    4.1 语气与法官身份构建
        4.1.1 汉语的语气系统
        4.1.2 语料分析
        4.1.2.1 小句的数量
        4.1.2.2 陈述句的使用情况
        4.1.2.3 疑问句的数量分布情况
        4.1.2.4 祈使句的使用情况
        4.1.3 小结
    4.2 情态与法官身份构建
        4.2.1 汉语的情态系统
        4.2.2 语料分析
        4.2.2.1 情态表达的不同类型
        4.2.2.2 情态表达的主客观取向
        4.2.2.3 情态表达的三级量值
        4.2.3 小结
第五章 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语篇层
    5.1 话语与权力
    5.2 话轮转换与权力关系
    5.3 庭审话语中的话轮转换与法官身份构建
        5.3.1 语料分析
        5.3.1.1 话题的启动与控制
        5.3.1.2 话轮长度
        5.3.1.3 话轮类型
        5.3.1.4 话轮打断
        5.3.1.5 话轮控制策略
        5.3.2 小结
第六章 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语用层
    6.1 礼貌与“不礼貌”
    6.2 (不)礼貌策略与法官身份构建
        6.2.1 语料分析
        6.2.1.1 积极礼貌策略
        6.2.1.2 消极礼貌策略
        6.2.1.3 积极不礼貌策略
        6.2.1.4 消极不礼貌策略
        6.2.1.5 中性礼貌策略
        6.2.2 小结
第七章 法官身份构建研究的社会现实影响
    7.1 对中国庭审改革的启示
        7.1.1 当前中国法庭审判的现状及问题
        7.1.2 解决的方法及对策
    7.2 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发现
    8.2 研究创新与不足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Summary

(10)政治演说中的语用策略 ——以奥巴马2011年的国情咨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in English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 Source of the Paper
    1.2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1.3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Questions
    1.4 The Outline of the Paper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Literature Review
        2.1.1 Foreign Researches on Pragmatic Strategies
        2.1.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Pragmatic Strategies
        2.1.3 Summary
    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2.1 Cooperative Principle
        2.2.2 Politeness Principle
        2.2.3 Adaptation Theory
        2.2.3.1 Making Linguistic Choices
        2.2.3.2 Variability,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2.2.3.3 Four Angles of Investigation of Adaptation Theory
        2.2.3.4 Context in Adaptation Theory
Chapter 3 Research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Corpora and Research Procedure
    3.3 Summary
Chapter 4 Results and Analysis
    4.1 Pragmatic Strategies Used in the Address
    4.2 Realization of Pragmatic Strategies
        4.2.1 CP-related Pragmatic Strategies
        4.2.1.1 Redundancy Strategy
        4.2.1.2 Metaphor as a Pragmatic Strategy
        4.2.1.3 Humor as Pragmatic Strategy
        4.2.1.4 Vagueness as a Pragmatic Strategy
        4.2.2 PP-related Pragmatic Strategies
        4.2.2.1 Observing Tact and Generosity Maxim
        4.2.2.2 Observing Approbation and Modesty Maxim
        4.2.2.3 Observing Agreement Maxim
        4.2.2.4 Observing Sympathy Maxim
        4.2.3 AT-related Pragmatic Strategies
        4.2.3.1 Adaptation to the Language Users
        4.2.3.2 Adaptation to Mental World
        4.2.3.3 Adaptation to Social World
        4.2.3.4 Adaptation to Physical World
    4.3 Discussion
Chapter 5 Findings and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of the Paper
    5.2 Implic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The 2011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Publications during the Postgraduate Program
Acknowledgments

四、论法庭盘问的会话结构和语用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吐槽语的语用策略研究[D]. 汤书杰. 新疆师范大学, 2021
  • [2]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结构分析 ——以《锵锵三人行》为例[D]. 苏燕. 湖北师范大学, 2017(01)
  • [3]“演讲与口才”教学中的语用学理论引进[J]. 羊芙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4]公诉人法庭问话中的语用策略研究 ——以法制节目《庭审现场》为例[D]. 殷蓉. 扬州大学, 2016(02)
  • [5]语法隐喻作为语用策略在中国法庭话语中的研究[D]. 刘晓月.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5)
  • [6]基于俄汉语料的论辩性对话的语用分析[D]. 何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律师法庭问话研究[D]. 刘娟. 中国政法大学, 2013(S2)
  • [8]中国心理治疗话语的语用特征研究[D]. 胡文芝.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9]庭审话语中的法官身份构建[D]. 江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10]政治演说中的语用策略 ——以奥巴马2011年的国情咨文为例[D]. 马静.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标签:;  ;  ;  

论法庭质证的会话结构与语用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