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

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

一、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曹献[1](2021)在《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肝宁方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对肝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肝宁方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联合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诱导建立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小鼠模型炎症微环境的影响,以期阐明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的防治作用机制。方法:60只周龄6-8周,重量为(18±22)g的KM雄性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15只):对照组、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除对照组,其余各组进行CCl4溶液灌胃和DEN腹腔注射联合造模,同时每天进行药物灌胃。于16周末(肝癌癌前病变期)将小鼠进行禁食取材,眼眶采血,摘取脾脏、肝脏。记录各组间肝的外观、癌前结节的数目及大小;称量肝脏、脾脏、体重;检测小鼠血清肝功能ALT、AST、GGT、TBIL水平;肝脏病理检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小鼠血清IL-6、IL-1β、AFP、TNF-α、GPC-3、TSGF和Ki67含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TLR4、NF-κB蛋白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在造模第4周开始出现进食量减少,精神萎靡,掉毛,急躁易怒等表现,第8周部分出现腹水,尾部出现皮下出血点,行动迟缓。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和护肝片组程度均好于模型组,一般状态好。2.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体重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护肝片组体重显着增加(P<0.05);肝脏指数、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显着下降(P<0.01),护肝片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下降(P<0.05)。3.病理:小鼠肝脏形态,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质地粗糙,色泽暗沉,表面密布大小不等白色增生结节(0.2-3cm)肉眼可见,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和护肝片组,结节分布密度低,直径小,肝脏色泽较好。肝组织HE染色,模型组小鼠肝细胞出现水肿、坏死,成巢状,细胞核出现核异型性(核大、双核、多核),细胞密度增高,汇管区间质增生,纤维组织增多;结节包膜明显,与周边肝脏组织界限清楚,肝小梁结构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轻,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较轻,细胞较少出现核异型,护肝片介于两者间。4.肝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显着升高(P<0.01),与模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显着降低(P<0.01),护肝片组肝功能ALT、AST、GGT、TBIL降低(P<0.05)。5.炎症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IL-6、IL-1β、TNF-α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IL-6、IL-1β、TNF-α水平显着降低(P<0.01),护肝片组IL-6、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6.肿瘤相关因子: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AFP、GPC-3、TSGF和Ki67显着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组、护肝片组AFP、GPC-3、TSGF和Ki67显着降低(P<0.05)。7.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肝宁方组、护肝片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肝宁方和护肝片组TLR4、NF-κB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结论:1.肝宁方对DEN诱导的小鼠肝癌癌前病变有抑制作用2.肝宁方可抑制TLR4、NF-κB的表达,改善肝癌癌前病变的炎症微环境,其可能通过TLR4/NF-KB信号通路发生作用。

展文哲[2](2020)在《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收集的172例中风后便秘(Constipation after stroke)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探索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相关致病因素及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病例共172例,获取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Excel软件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SPSS 21.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视情况分别采用频数分析、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分析:①性别:本研究纳入病例的男女比例约为1.82:1,且男性患者中风后便秘的发生率高于女性;②年龄: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③发病季节:以夏季最为多见;④病程:中风恢复期和后遗症的患者最易发生本病,按发生本病的人数由高到低排序,则中风后遗症期(91例,占52.9%)>中风恢复期(55例,占32.0%)>中风急性期(26例,占15.1%);⑤中风类型:中经络患者161例,占93.6%,而中脏腑患者较少,共11例,占6.4%。2.证型分析:①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肺脾气虚证(49例,占28.5%)、津亏血少证(40例,23.3%)、肠道气滞证(30例,17.4%)、肠道实热证(24例,13.9%)、脾肾阳虚证(13例,7.5%)、瘀血阻滞证(8例,4.7%)、痰湿壅盛证(8例,4.7%);②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段或发病季节之间无明显关联(P>0.05),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无显着差异(P>0.05);③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分期存在差异(P<0.05);④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其中风类型存在差异(P<0.05)。3.用药分析:从总体上看,治疗用药的性味上以辛、苦为主,配伍多和以甘药,寒温并用,归经多属肺肝、脾胃和心肾经。①本研究发现出现频次较高的40味常用中药依次为:甘草、白芍、川芎、半夏、茯苓、大黄、当归、白术、火麻仁、柴胡、天麻、陈皮、牛膝、黄芪、酸枣仁、郁金、生地、丹参、枳实、麦冬、石菖蒲、黄芩、厚朴、枳壳、远志、党参、知母、珍珠母、瓜蒌、太子参、夏枯草、肉苁蓉、桃仁、麦芽、玄参、龙骨、黄精、砂仁、红花、苦杏仁;②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类别为:补虚药(825次)>化痰药(424次)>活血化瘀药(391次);③通过分析各证型常用药物,每种证型的常用药基本与其病机相契合,符合该证型临床常用方剂组方用药规律。结论:1.本研究发现中风后便秘中医证型中,瘀血阻滞证和痰湿壅盛证是本病不同于便秘分型,独有的两种证型;组方用药以活血化痰贯穿始终,与本病特有证型和病机相对应。2.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复杂多样,其中肺脾气虚证、津亏血少证、肠道气滞证是最常见的三种证型。3.本病常与肝、肺、脾胃密切相关;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主要病机为津血不足、肺脾气虚,气滞化火、血瘀痰盛;治疗以通腑泄浊、润肠通便为主,视具体情况灵活佐以行气导滞、活血息风、化痰利湿等法,故其用药也须与证型相对应。小结:中风后便秘证型复杂,其证型分布与中风类别不同有关,例如中脏腑者往往痰湿壅盛证居多,而受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等因素影响较小。中风后便秘从病性来看是一种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的疾病,因此在治疗上始终应当注意活血化瘀及健脾化痰。

赵锦弘[3](2020)在《补阳还五通便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使用补阳还五通便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患者,并与西药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对比,评价补阳还五通便汤对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候、便秘症状严重度、改良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程度,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及安全性,为临床上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二科诊断为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病例来源,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两组均建立合理的饮食、排便及生活起居规律,并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通便汤(黄芪30g、当归尾10g、桃仁6g、红花6g、赤芍10g、川芎6g、地龙6g、火麻仁30g、枳壳10g、全瓜蒌10g、甘草6g)治疗4周;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个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严重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前后的改变,并观察评估两组治疗药物的安全性。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将两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中风类型、病程、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严重度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P值均小于0.05(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资料具有良好可比性。2.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严重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前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Barthel指数较前相比,治疗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补阳还五通便汤及乳果糖口服溶液对缓解中风后便秘症状、中医证候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良效,而补阳还五通便汤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疗效可观。3.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4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上,两组相比P<0.01,有显着差异性;在便秘症状严重度评分上,两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生活质量评分上,两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补阳还五通便汤对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治疗效果优于乳果糖口服溶液,尤其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方面效果显着;而补阳还五通便汤和乳果糖口服溶液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相近。4.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腹胀,说明补阳还五通便汤及乳果糖口服液安全性较高。结论:补阳还五通便汤和乳果糖口服溶液对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均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高。其中补阳还五通便汤在改善中医证候和便秘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优于乳果糖口服溶液,在改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者疗效相仿。

付小忍[4](2019)在《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阴虚夹湿证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并对其现代临床运用进行总结。旨在将具有价值的内容按照方证对应的构架加以提炼,从而为临床辨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文以理论分析、归纳为主导,结合历史学、文献学、方剂理论框架等方法。通过收集历代与阴虚夹湿证相关的资料,来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基于整理的文献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将其进行分型探讨,并对其现代应用进行总结。最后,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其代表方剂的组方、配伍、主治、用法、功效、分类进行分析,并总结其临床运用。这样就可以初步构建起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框架,从而加深对阴虚夹湿证的认识。结果:1.先秦两汉时期对阴虚夹湿有散在的论述,魏晋隋唐时期重视对方剂的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对病机的认识有所突破,首载阴虚湿热,改变了有方无论的局面。明清时期蓬勃发展,众多医家对其病机、治法、组方、用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形成了颇多具有创见的观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近现代对于阴虚夹湿证的认识日趋完善与统一。2.通过对阴虚夹湿各个具体证型的辨治应用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现代医学疾病,特别是难治性的重大疾病如肝癌、肺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肾病综合征等都普遍存在阴虚夹湿证。3.历代医家对于代表方剂的组方、配伍、主治、用法、功效、分类等有过丰富而明确的论述,且其临床应用也比较广泛。结论:1.阴虚夹湿证的病机虚实夹杂,错综复杂。历代先贤多遵循攻补兼施治则,留下了滋阴清热利湿、滋阴利水渗湿、滋阴益气除湿、滋阴清热化痰、滋阴燥湿化痰等具体治法,临证可资借鉴。2.经研究分析,现代医学中的疑难杂病普遍存在着阴虚夹湿的证型。若从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思路进行辨治,能够取得肯定的疗效。3.运用方剂理论框架对代表方进行系统的示范分析,能够加深对历代医家制方思路的理解,从而提高临床选方用药水平。同时,也能丰富与完善方剂理论框架,如从顺序来看,应该将六大理论中的功效放在用法之后、分类之前。

闫伟[5](2018)在《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全面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眩晕的随机对照文献(RCT),通过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并深入挖掘眩晕的证治规律,探讨“脉证治”关联性,为眩晕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决策证据和诊治经验。方法:1.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等,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的文献应用改良Jadad量表评分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的一般资料、研究设计类型、患者基本情况、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情况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对同类研究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不能合并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评价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选取中医药为主治疗眩晕的随机对照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名称、作者、出处、发表年代及中医脉象、证型、中药等资料,进行统一规范输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表格建立原始数据库,并转换为标准数据库,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性别、年龄、病程、证素、脉象、证型、中药等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聚类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频数、频率描述;应用SPSS Modeler18.0统计软件建立模型,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统计分析,通过反复设置相应的置信度和支持度寻找最佳置信度和支持度数值,挖掘脉象、中药自身的关联规则以及脉象、证型和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并做网络关联图。结果:1.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1)单纯中药治疗:在整体疗效、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平均血流速度、眩晕复发率、人体健康状况(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方面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组不良反应轻微,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临床使用安全性好。(2)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在整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TCD)平均血流速度、血浆粘度、眩晕障碍评分量表(DHI)、欧洲眩晕评价量表、血浆NO水平方面作用优于西药对照组;中药联合西药组不良反应轻微,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可安全使用。2.眩晕证治规律及“脉证治”关联性。(1)证治规律:(1)病因病机:男女性患眩晕的比例基本一致,主要发病年龄段为4565岁之间,病程自数分钟至数年不等,常见既往疾病有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后循环缺血、颈性眩晕、梅尼埃病等;眩晕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以痰、血瘀、气逆、阴虚、阳亢为主要证素,痰浊、瘀血为其主要致病因素;(2)证型分布:常见中医脉象有弦脉、滑脉、细脉、涩脉、弱脉等,常见脉象组合有数弦脉、濡滑脉、实弦脉、缓弱脉、弱细脉等;痰浊上蒙型、肝阳上亢型、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型、气血亏虚型等是现代文献中眩晕的常见中医证型;(3)用药规律:常用中药为黄芪、泽泻、葛根等;常用的药物种类有补虚药、平肝息风药、活血化瘀药等;通过聚类分析,药物聚为13类,分别为健脾益气化痰类、平肝潜阳类、活血化瘀通络类等;常见的中药配伍规律:杜仲与牛膝、杜仲与钩藤配牛膝,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致眩晕;钩藤与天麻、石决明与钩藤、桑寄生与天麻配牛膝等,可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之眩晕;生姜与白术、陈皮与茯苓,可用于脾失健运,痰浊上蒙之眩晕等。(2)眩晕“脉证治”关联性:(1)脉象与证型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实弦脉与肝阳上亢证、濡滑脉与痰浊上蒙证、弱涩脉与气虚血瘀证等。(2)证型与中药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痰浊上蒙证常用陈皮、半夏、白术、茯苓、天麻;肝阳上亢证常用钩藤、牛膝、天麻;痰瘀阻络证常用川芎、半夏、茯苓、天麻等。(3)脉象与中药的关联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弦脉常用天麻、钩藤、牛膝、杜仲、石决明;滑脉常用陈皮、白术、半夏、茯苓、天麻;弱脉常用黄芪、党参、白术、升麻、当归等。3.通过深入挖掘分析眩晕现代证治规律,发现眩晕病位在清窍,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六淫、情志内伤、饮食积滞、体虚久病、劳倦失血等因素引起的气运动失常,产生气虚或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包括气逆、气滞、气郁、气闭、气脱等气的运动变化,并进一步演化为化火、生痰、饮停、血瘀等,形成演化病机,产生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变化,使清窍被扰,清阳不升,或精血亏虚,脑窍失养而发为眩晕。提出气的运动失常是眩晕产生的基本病机。临床辨证分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进行论治。治眩以调气为先,调气包括补气和调节气机。临证应注重脉诊应用,发挥脉诊的客观诊断优势,采用“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结合其它三诊,辨治眩晕,提高疗效。结论:1.中医药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眩晕评分量表、临床生化指标等方面均优于西药组;其产生的不良反应较轻微,与西药组无明显差异,临床应用安全性好。2.眩晕证治规律及“脉证治”关联性:(1)证治规律: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女均可患病,无明显性别差异。眩晕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主要致病因素为痰、血瘀、气逆、阴虚、阳亢、气虚等。引起眩晕的主要病因病机为痰浊上蒙、肝阳上亢、痰瘀阻络、肝肾阴虚型及气血亏虚,其中痰浊上蒙是最常见病因病机,其次是肝阳上亢、痰瘀阻络,再次为肝肾阴虚、气血亏虚,认为眩晕产生与痰、风、瘀、虚密切相关。(2)“脉证治”关联性:对脉象、证型、中药进行脉-证、证-药、脉-药的相互关联,发现存在脉证相应、证药相应以及脉药相应,“脉-证-治”三者关系密切,具有一致性,有其内在的关联规则。3.系统总结并提出眩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疾病过程,气的运动失常为眩晕的基本病机,“痰瘀”为眩晕的基本致病因素,眩晕病性虚实夹杂,临证应从“气痰瘀”论治,治疗以调气为先,包括补气和调节气机。临证应注重发挥脉诊的客观诊断优势,通过“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结合其它三诊,辨治眩晕,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新思路。

郑丽[6](2016)在《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中风急性期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参芪承气汤治疗,方药组成:党参30 g,炙黄芪36 g,枳实15 g,炒厚朴20 g,大黄(后下)10 g。对照组20例给予酚酞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为(8.16±4.83)分,治疗组治疗后为(7.23±3.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2.5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能改善症状积分,且有临床疗效较好。

关子赫[7](2015)在《《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方药运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相关条文及方剂组合的整理研究,并在搜集后世中医古籍文献材料基础上,借助运用药物的性味理论、君臣佐使配伍法则的手段,以求得出《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的代表方剂。继而进一步研究此方剂的配伍组方意义,探索其配伍规律所隐含的“酸焦苦甘法”的理论内涵,最终将其理论进行拓展与延伸探讨,为今后“酸焦苦甘法”的理论研究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酸焦苦甘法”所适应的临床病症范畴以及处方选药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将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进行具体结合,发挥经典理论的内涵优势。方法:运用文献信息方法学,以中医古籍文献和现代相关临床文献报道为基础,研究和探索四性五味条件下的“酸焦苦甘法”的理论内涵,总结出“酸焦苦甘法”在相关方剂中的性味配伍规律。具体如下:1.通过对“酸焦苦甘法”的条文分析,初步得出法则中药物应满足的条件,并结合汤液经法图对“酸焦苦甘法”进行直观分析。2.借助药物性味理论、君臣佐使配伍法则,对《金匮要略》中具备“酸”、“苦”、“甘”味的方剂进行辨证分析,经筛选最终得出“酸焦苦甘法”的代表方剂为酸枣仁汤。并由此建立“酸焦苦甘法”的理法方药体系,得出关于此法的主证、主治、疾病种类及症状。结合药物四性五味理论,得出其扩展法则为“酸焦苦甘寒(辛)法”。3.对酸枣仁汤的衍生方、食疗方及后世治疗失眠较具代表性的方剂分析。并对酸枣仁汤的现代医家医案分析,归纳总结出关于此方的加减用药规律以及治疗范围。4.对后世医家创立的较具代表性的“酸焦苦甘法”方剂进行方药分析,如逍遥散、滑氏补肝散、补肝汤、一贯煎、杞菊地黄丸、珍珠母丸、滋水清肝饮,并从中体会后世医家运用此法则的心得。结果:首先,本文梳理了中药性味理论的历史沿革以及“酸焦苦甘法”的源流。通过进行条文与方剂相对应的分析探讨,提炼出“酸焦苦甘法”的代表方剂为酸枣仁汤。其次,本文对后世医家使用酸枣仁汤的医案进行归纳整理,得出此方的加减配伍法则及所治疾病范畴,从而丰富了酸枣仁汤在临床中的应用方向。最后将酸、苦、甘味的功能以及“酸焦苦甘法”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讨论与拓展,对后世满足此法的其他方剂进行了归纳,结合现代研究,延伸了此法的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范围。结论:1.“酸焦苦甘法”中酸味药补益肝体,焦苦药入心清心除烦,焦为五臭之一,能引苦味药入心,甘味药缓急补虚。“酸入肝”以下十七句中“伤”应理解为“制”。“补”与“助”相对肝、心之体而言,用酸味药补益肝体以疗肝虚证;用苦味药补益心体,既能“补子救母”补心阴以救肝虚,又能清心除烦;“益”相对脾用而言,用甘味药助脾之运化,以助肝血生化。2.“酸焦苦甘法”的代表方剂为酸枣仁汤。结合药物四性五味理论,得出其扩展法则为“酸焦苦甘寒(辛)法”。归纳总结出关于酸枣仁汤的34个加减法则,如与滋阴养血药组方,与滋阴养血、清热除烦药组方,与滋阴养血、清热泻火、固表止汗药组方等。并由此拓展此方治疗疾病的范畴,酸枣仁汤能够治疗包括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风湿系统、五官科、皮肤科、妇科、儿科、男科及疑难杂症在内的10大类(39种)疾病。3.后世与本法联系最为密切的理论当属“肝病三法”理论以叶天士为代表。得出叶氏对此理论的药味作用诠释、药物选择及常用代表方剂。4.归纳整理出“酸焦苦甘法”的加减运用。减法运用即:酸甘补体法、甘滋苦寒法、辛散酸收法。加法运用即:酸甘咸寒法、酸苦甘咸法、酸苦甘辛温法。5.通过对后世除酸枣仁汤外,满足“酸焦苦甘法”的其他方剂医案的梳理,初步探究此法则治疗疾病的范畴得出此法则还能够治疗包括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儿科及疑难杂病在内的6大类(16种)疾病,这是对酸枣仁汤所治疾病范畴的补充。6.通过分析得出“酸焦苦甘法”中药物的选择标准。酸味药的选择:酸味药为君药,剂量最大或发挥主要治疗作用;所选择的酸味药物应具有补益作用;所选的酸味药的药性应为平或者寒凉;某些非酸味药物,具有同酸味药相同的作用,可以在本法则中使用。苦味药的选择:剂量上应小于滋阴补血的酸味药;症见虚烦或烦扰时,绝大多数苦寒清泄药都可以选用;具有滋补作用的苦味药可以选用;忌用苦温燥湿药;若无虚烦躁扰的症状,亦可去掉苦味药。甘味药的选择:剂量上应小于滋阴补血的酸味药;脾虚中焦不运时,宜甘滋、甘淡药并用;肝之阴血不足而脾充健运者,可加甘寒、甘温、甘平药;若无脾虚症状,可不用茯苓、甘草等味甘的药物。辛味药的选择:肝血虚日久或过于亏虚,阴损及阳而致肝用不足者,可在补养肝血的同时,加入与川芎性味相似的药物;兼见肠胃湿热者,取辛热温散与苦寒燥湿之剂合用,辛开苦降,清温化湿。

郜峦[8](2011)在《基于文献分析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证治规律及其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是中医学原创性命题,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直有效的指导着临床实践。但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内涵及其实践运用规律研究却相对滞后,从而限制了该理论指导临床的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对这一理论开展深入研究,本课题提出了“肺与大肠生理病理上存在相关性,证候表现上存在联系性,治疗效应上存在协同性”的科学假说。目的:系统整理古今中外“肺与大肠相表里”相关文献,揭示肺与大肠相关疾病证治规律,丰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内涵,阐明肺与大肠之间生理和病理的关系,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1通过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相关的中医古籍以及近30年现代国内外文献,运用传统文献整理方法,厘清其理论渊源,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文献基础;2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以近30年现代国内外文献资料为对象,分析肺肠相关疾病证候特征及治法方药分布规律;3利用数据挖掘关联分析方法,以近30年现代国内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为对象,分析肺肠相关疾病症状、证型、治法、方剂、药物、归经之间的关联关系;4利用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对上述研究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以期了解现有临床研究文献的科研方法学水平,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古代文献整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渊源为:秦汉时期,初现雏形;隋唐时期,渐近发展;宋金元时期,趋于完善;明清时期,日臻成熟。2现代文献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现状为:当前学术界多种观点并存;国外医学界,业已认识到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国内医学界,在临床内科疾病、皮肤病等治疗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实验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制作为结扎法和药物法,探讨肺病及肠和肠病及肺作用机制,肺与大肠相关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3证治规律分析(1)证候分布特点。①症状分布规律。肺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肺系症状(咳嗽,气喘,发热,短气,咳痰,喉中痰鸣)、肠系症状(大便秘结,腹满)、痰热症状(舌红、苔黄、苔黄腻)肠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肠系症状(大便秘结,大便艰难,食欲不振,腹满,腹泻,腹痛)、肺系症状(咳嗽)、气虚症状(舌淡白,疲乏)②证型分布规律。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指导时,肺系疾病最常见证型的是痰热壅肺,肠系疾病最多见的是肺气亏虚。在病性因素中,肺系疾病病性以实证为主,最常见的是痰和热。肠系疾病病性以虚证为主,最常见的因素是气虚。(2)治法方药分布规律。肺系疾病治法以通腑、清热、化痰、泻热为主;肠系疾病治法以通腑、补肺、润肠为主。自拟方占比重较大,其中,肺系疾病药物多以清热化痰通腑为主,肠系疾病药物多以补气通腑为主。肺系肠系疾病共同使用高频药物是瓜蒌、大黄、苦杏仁.甘草、厚朴、枳实。在肺系疾病中,最常见的药物归类是化痰止咳平喘药和清热药,药性以寒为主;而肠系药物中最多的是补虚药,药性以温为主。药物的五味归属上,都以苦味和甘味为多,归经都是肺、脾、胃、大肠经。4关联关系分析(1)肺系疾病关联分析:症状:咳嗽,气喘,发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滑数,舌红,短气。证型:痰热壅肺。治法:泻热,通腑、宣肺、化痰。药物:瓜蒌、大黄、苦杏仁。归经:肺与大肠经。以上具有较强关联度。(2)肠系疾病关联分析:症状:大便秘结,大便艰难,腹满,舌红。证型:肺气亏虚。治法:润肠,通腑,补气,宣肺,养阴;药物:瓜蒌、苦杏仁、黄芪、麦冬。归经:肺与大肠经。以上具有较强关联度。5循证医学评价符合随机对照要求的有25篇文献,19篇“肺病治肠法”及6篇“肠病治肺法”随机对照文献,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加强临床试验方案的科学设计及方法学的运用。6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肺与大肠的关系不仅仅是经脉的络属,而是存在多种关系,主要包括:经脉络属关系、气机升降关系、水液代谢关系、水谷传导关系、阴阳润燥关系、表里通应关系等方面。结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命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文献基础和临床基础。肺与大肠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证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之处,病位都在肺和肠,症状表现则肺系与肠系症状并见。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指导时,肺系疾病最常见的证型是痰热壅肺:肠系疾病最常见证型是肺气亏虚。在治疗效应上存在协同性,常用治法都是通腑,但肺系疾病更侧重清热、化痰;肠系疾病侧重补肺、润肠。共同高频药物是瓜蒌、大黄、苦杏仁、甘草、厚朴.枳实。关联规则分析表明症状、证型、治法、方剂、药物、归经之间存在关联关系。肺与大肠具有经脉络属关系、气机升降关系、水液代谢关系、水谷传导关系、阴阳润燥关系、表里通应关系。

彭圆[9](2010)在《增液承气汤对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限水叠加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津亏便秘衰老模型,观察该模型动物相关的皮肤衰老指标,以评价便秘对皮肤衰老的影响,并通过增液承气汤作用于该复合模型,探讨其对皮肤作用的可能机制,从现代医学角度诠释中医学“肺外合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方法:将144只2月龄昆明清洁级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津亏便秘组(简称便秘组)、衰老组、津亏便秘衰老组(简称便秘衰老组)、增液承气汤(0.6g生药/ml)组、西沙必利组(西药组,2.5mg/kg)和增液汤组(0.51g生药/ml)。其中便秘组采用限水(1.5ml/d),叠加复方地芬诺酯(10mg/kg.d)灌胃建立津亏便秘模型,灌胃顺序依次为超纯水(20ml/kg.d)、复方地芬诺酯(10ml/kg.d)、超纯水(补充余量),间隔3小时;衰老组每天颈背部皮下注射等量D-半乳糖1000mg/kg造模;便秘衰老组及其治疗组两法同用建立便秘衰老复合证候模型;空白组以超纯水做对照;共6周。从第4周开始对增液承气汤组、增液组及西药组进行相应灌胃处理(将第一次的超纯水改为药液),持续3周。每周称量体重一次,实验结束后当天进行宏观体征观察并拍照,次日取材进行如下实验:皮肤的光电镜检测;小肠墨汁推进率观察;计算大肠和皮肤含水率;此外生化检测血清和皮、肺SOD、皮和血清HYP;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皮肤组织匀浆HA含量;用免疫印迹检测皮肤AQP3和肺AQP1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真皮TGFβRI/ⅡmRNA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便秘组、衰老组与便秘衰老组的各项指标显示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宏观体征观察中各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老表现如形体消瘦,精神倦怠,活动后活动量减少,蜷缩聚堆,眯眼,弓背,且皮毛枯槁无光泽;相比,便秘组还表现出易激惹的症状;便秘衰老组的皮毛最为枯槁,形体最为消瘦,更急躁易怒。对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P<0.01);大肠和皮肤含水率下降(P<0.01);皮肤明显变薄,胶原纤维数量减少;皮肤成纤维细胞存在明显线粒体水肿,异染色质发生边集,常染色质淡染或核染色致密成团的超微结构改变;血清、皮肤及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下降(P<0.01),血清和皮肤组织中HYP含量减少(P<0.01);皮肤组织匀浆中HA含量锐减;皮肤AQP3和肺AQP1表达明显减少(P<0.01);真皮TGFβRI/ⅡmRNA表达强度明显下降(P<0.01)。且便秘组、衰老组差别不大(P>0.05),相比便秘衰老组变化程度较大。2、与便秘衰老模型相比,增液承气汤和增液汤对该模型小鼠的宏观体征如爪的形态、活动度等有一定改善,进食量和体重也有所增长,表现为爪甲淡红;西沙必利组小鼠仍爪甲偏红。对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增液承气汤、增液汤治疗、西沙必利对便秘衰老复合证候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血清、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和HYP含量,皮肤AQP3和肺AQP1表达,真皮TGFβRI/ⅡmRNA表达,有显着改善(P<0.05,P<0.01)。在皮肤(大肠)含水实验中西沙必利的干预效果明显不及增液承气汤和增液汤(P<0.05)。表现为增液承气汤组小鼠大肠和皮肤含水率明显增加(P<0.01);小鼠皮肤明显增厚,真皮胶原纤维数量增加,皮下脂肪填充减少;成纤维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其核内染色质分布较均匀,核膜下异染色质聚集,胞浆内可见大量粗面内质网及线粒体;肺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增强(P<0.01);皮肤组织匀浆中HA含量明显增加(P<0.01);皮肤AQP3和肺AQP1表达明显增强(P<0.01);真皮TGFβRI/ⅡmRNA表达强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1、便秘可导致皮肤衰老、加促皮肤衰老进程。2、D-半乳糖皮下注射法复合“灌水+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灌水”的“三明治”法构建的小鼠模型是一种易于掌握、重复性高的津亏便秘衰老复合病证模型。3、增液承气汤具有明显的增水推舟、泄热通便功效,并能较好改善便秘衰老模型动物的宏观体征。4、机体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下降、SOD活力下降,HYP含量降低、TGF-βRI/Ⅱ信号转导通路受阻;皮肤组织HA含量减少、AQP3表达下调,可能是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菲薄、干燥的病理机制。肺组织AQP1表达下降与SOD活力低下可能是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老化的中间环节。5、增液承气汤可有效改善证候模型小鼠的皮肤老化与皮肤组织改变,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加强清除自由基,减少组织损伤;唤醒TGFβ信号转导通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改善微循环血供;上调皮肤AQP3的表达及增加HA含量;增强肺组织SOD活力,促进肺组织AQP1合成,提高肺抵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恢复肺行水布津之能,达到濡养润泽皮肤,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陈英晖[10](2005)在《复方猪苓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复方猪苓汤治疗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运用复方猪苓汤与单纯猪苓汤对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患者疗效优劣之比较,探索治疗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更为有效的治法及方药。 材料与方法: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复方猪苓汤治疗)、对照组(猪苓汤治疗),每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肌酐、血尿素氮、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总体疗效分析,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 结果:(1)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组间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2)在改善尿蛋白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也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3)在改善尿红细胞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也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组间比较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4)在改善血肌酐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5)在改善血尿素氮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 结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1)复方猪苓汤及单纯猪苓汤均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2)复方猪苓汤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与单纯猪苓汤相似,而对于改善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的作用优于单纯猪苓汤。(3)复方猪苓汤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单纯猪苓汤,似可提示脾肾气虚是慢性肾炎阴虚水热互结证存在的另

二、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认识与研究
        1.1 肝癌癌前病变的病名
        1.2 肝癌癌前病变的病因病机
        1.3 肝癌癌前的辨证与分型
        1.4 中医药治疗肝癌癌前病变
    2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认识与研究
        2.1 肝癌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
        2.2 肝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2.3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诊断
        2.4 现代医学对肝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3 肝癌癌前病变的肿瘤微环境
        3.1 肿瘤微环境的定义
        3.2 肿瘤免疫微环境
        3.3 肿瘤炎症微环境
        3.4 中医药调节肿瘤微环境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验药物及试剂
        1.2.1 实验药物
        1.2.2 实验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造模方法
        2.2 标本采集
        2.3 观察指标
        2.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2.3.2 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
        2.3.3 肝脏病理HE染色
        2.3.4 血清肝功能和肿瘤相关因子检测
        2.3.5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组织中TLR4、NF-κB蛋白表达
        2.4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小鼠的一般情况
    3.2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
    3.3 体重、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变化情况
    3.4 肉眼可见结节大小、数量、分布情况
    3.5 肝脏病理学观察HE染色
    3.6 肝功能
    3.7 血清炎症相关因子与肿瘤相关指标
    3.8 肝脏TLR4、NF-κB表达情况
第四部分 讨论
    4.1 肝宁方的研究基础
    4.2 肝宁方的药物组成成分及研究现状
    4.3 肝宁方对DEN/CCl4诱发的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评价
        4.3.1 肝宁方对小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4.3.2 肝宁方对肝脏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4.3.3 肝宁方对肝功能的影响
        4.3.4 肝宁方对肝脏病理的影响
        4.3.5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4.3.6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相关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4.3.7 肝宁方对肝癌癌前病变TLR4、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4.4 中西结合防治肝癌及癌前病变的特色与优势
    4.5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调节肝癌及癌前微环境中的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2)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及样本含量
        1.2 诊断标准
        1.2.1 中风后便秘的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收集
        2.2 数据规范化处理
        2.3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性别
        3.1.2 年龄
        3.1.3 发病季节
        3.1.4 中风分期
        3.1.5 中风类型分布
        3.1.6 证型分布
        3.2 性别、年龄、病程、季节、中风分期、中风类型与证型的分布关系
        3.2.1 性别与年龄的分布情况
        3.2.2 年龄与病程的分布情况
        3.2.3 中医证型与性别的分布情况
        3.2.4 中医证型与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3.2.5 中医证型与季节的分布情况
        3.2.6 中医证型与病程分布情况
        3.2.7 中医证型与中风类型的分布情况
        3.3 药物使用统计
        3.3.1 药物频率统计
        3.3.2 药物类别统计
        3.3.3 药物性味归经统计
        3.3.4 各证型的高频药物使用统计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1.1 性别
        1.2 年龄
        1.3 季节
        1.4 中风分期
    2 中风类型与证型分布规律
        2.1 中风类型
        2.2 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2.2.1 文献资料分析
        2.2.2 临床资料分析
    3 基本病机特点分析
        3.1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3.2 津血不足,肺脾气虚
        3.3 气滞化火,血瘀痰盛
    4 治疗用药特点分析及中医辨证分型用药
        4.1 肠道气滞证
        4.2 肺脾气虚证
        4.3 津亏血少证
        4.4 脾肾阳虚证
        4.5 痰湿壅盛证
        4.6 瘀血阻滞证
        4.7 肠道实热证
    5 展望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的认识
    1 中医对中风后便秘的认识
        1.1 对中风后便秘中医病名的认识
        1.1.1 中医对于便秘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对于中风后便秘病名的认识
        1.2 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古代医家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现代医家对中风后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风后便秘的辨证论治
        1.3.1 中医内治法
        1.3.2 中医外治法
        1.3.3 内外兼治法
    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诊断标准
        1.1 中医诊断标准
        1.1.1 中风病的中医诊断标准
        1.1.2 便秘的中医诊断标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
        1.2.1 中风诊断标准
        1.2.2 便秘诊断标准
致谢
发表论文

(3)补阳还五通便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风后便秘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阴虚夹湿证的历史文献研究
    1.先秦两汉时期
    2.魏晋隋唐时期
    3.宋金元时期
    4.明代
    5.清代
    6.近现代
    7.小结
第二部分 阴虚夹湿证的临床分型及应用
    1.阴虚湿热证
    2.阴虚水停证
    3.阴虚湿困证
    4.阴虚痰热证
    5.阴虚痰阻证
    6.小结
第三部分 治疗阴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剂分析
    1.甘露饮
    2.六味地黄丸
    3.猪苓汤
    4.清暑益气汤
    5.清心莲子饮
    6.百合固金汤
    7.紫菀汤
    8.金水六君煎
    9.小结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资料提取方法
        (七)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八)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文献的质量评价
        (二)系统评价结果
第二部分 眩晕证治规律研究及“脉证治”关联性探讨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检索策略
        (三)诊断标准
        (四)纳入标准
        (五)排除标准
        (六)资料提取
        (七)统计学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文献检索结果
        (二)统计结果
讨论
    一、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
        (一)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现代文献质量评价
        (二)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四)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眩晕证治规律
        (一)中西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二)眩晕证治规律探讨
    三、眩晕“脉证治”规律探讨
        (一)脉象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二)“脉证治”历史来源
        (三)眩晕“脉证治”规律探析
        (四)眩晕“脉证治”一体化诊疗模式典型医案举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查新报告
致谢
发表论文

(6)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中风诊断标准
        1.2.2 便秘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6 疗效判定标准
        1.6.1 症状积分判定标准
        1.6.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7)《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方药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篇 文献综述
    1. 性味理论简述
        1.1 五味理论简考
        1.1.1 五味理论的萌芽
        1.1.2 五味理论的形成
        1.1.3 五味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1.1.4 五味理论相关
        1.2 四性理论简考
        1.2.1 四性的概念
        1.2.2 四性的分类
        1.2.3 四性的作用
        1.3 五味与四性的结合
        1.3.1 五味与四性结合的必要性
        1.3.2 五味与四性的具体结合
        1.3.3 五味与四性结合的理论发展
    2. “酸焦苦甘法”理论溯源
        2.1 《黄帝内经》的“酸焦苦甘法”理论溯源
        2.1.1 苦欲补泻理论
        2.1.2 六气运化理论
        2.1.3 司天、在泉理论
        2.2 《难经》的“酸焦苦甘法”理论溯源
        2.3 《神农本草经》的“酸焦苦甘法”四性五味溯源
        2.4 《辅行决五藏用药法要》的“酸焦苦甘法”理论溯源
        2.4.1 《黄帝内经》与《辅行决五藏用药法要》用药法则的比较
        2.4.2 汤液经法图阐释
中篇 “酸焦苦甘法”理论探究
    1. “酸焦苦甘法”原文分析
        1.1 “补用酸”的分析
        1.1.1 酸味辨
        1.1.2 “补”的意义
        1.1.3 “补用酸”与“补用辛”辨识
        1.2 “助用焦苦”的分析
        1.2.1 苦味辨
        1.2.2 “助”的意义
        1.2.3 “焦”的辨识
        1.2.4 焦苦“补心”与“泻心”辨识
        1.3 “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的分析
        1.3.1 甘味辨
        1.3.2 “益”的意义
        1.3.3 “调之”的意义
        1.4 “酸入肝”以下十七句辨识
        1.5 肝虚证的辨识
        1.5.1 肝的生理功能
        1.5.2 肝的病理变化
        1.5.3 肝病的证候分型
    2. “酸焦苦甘法”与汤液经法图
    3. 《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的方药研究
        3.1 《金匮要略》方剂及药物录入
        3.2 《金匮要略》药物性味录入
        3.3 方剂初步筛选
        3.4 方剂二次筛选
        3.4.1 酸枣仁汤
        3.4.2 乌梅丸
        3.4.3 肾气丸
        3.4.4 小青龙汤方
        3.4.5 小青龙加石膏汤
        3.4.6 厚朴麻黄汤
        3.4.7 射干麻黄汤
        3.4.8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方
        3.4.9 复杂方
        3.5 小结
        3.5.1 《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的对应方剂及药物性味配伍特点
        3.5.2 《金匮要略》所选其他方剂的法则及药物性味配伍特点
下篇 “酸焦苦甘法”的继承与发扬
    1. “酸焦苦甘法”代表方剂——酸枣仁汤的后世研究
        1.1 后世医家对酸枣仁汤的阐述
        1.2 酸枣仁汤的衍生方、食疗方、失眠类方及分析
        1.2.1 衍生方
        1.2.2 食疗方
        1.2.3 小结
        1.2.4 失眠类方
        1.3 酸枣仁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1.3.1 循环系统疾病
        1.3.2 消化系统疾病
        1.3.3 神经系统疾病
        1.3.4 妇科疾病
        1.3.5 儿科疾病
        1.3.6 五官科疾病
        1.3.7 皮肤科疾病
        1.3.8 男科疾病
        1.3.9 风湿系统疾病
        1.3.10 疑难杂症
        1.3.11 小结
        1.4 酸枣仁汤加减用药规律
        1.4.1 与滋阴养血为主的药物组方
        1.4.2 与补气为主的药物组方
        1.4.3 与化痰为主的药物组方
        1.4.4 与清热除烦为主的药物组方
        1.4.5 与平肝潜阳为主的药物组方
        1.4.6 与温阳散寒为主的药物组方
        1.4.7 小结
    2. “酸焦苦甘法”代表方剂——酸枣仁汤的现代研究
        2.1 酸枣仁汤内中药的药理研究与药理作用
        2.1.1 酸枣仁
        2.1.2 川芎
        2.1.3 茯苓
        2.1.4 知母
        2.1.5 甘草
        2.2 酸枣仁汤方的药理研究与药理作用
        2.2.1 酸枣仁汤方的药理研究
        2.2.2 酸枣仁汤方的药理作用
    3. “酸焦苦甘法”的新发展
        3.1 “酸焦苦甘法”的理论发挥——肝病三法理论
        3.1.1 叶氏对药味作用的理解
        3.1.2 叶氏对体用药物的选择
        3.1.3 叶氏常用“酸焦苦甘法”代表方剂
        3.1.4 小结
        3.2 “酸焦苦甘法”的临床新用
        3.2.1 “酸焦苦甘法”的加减运用
        3.2.2 “酸焦苦甘法”方剂的后世选择
        3.2.3 简述“酸焦苦甘法”其他方剂的后世运用
    4. 总结
        4.1 “酸焦苦甘法”中药物的选择
        4.1.1 酸味药的选择
        4.1.2 苦味药的选择
        4.1.3 甘味药的选择
        4.1.4 辛味药的选择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8)基于文献分析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证治规律及其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脏腑表里相合理论研究渊源与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正文
    前言
    1 肺与大肠相表里古代文献研究
        1.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溯源与演变
        1.2 小结
        参考文献
    2 现代国内外对"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研究
        2.1 当前"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研究现状
        2.2 国外医学界:业已认识到肺肠之间的相关性
        2.3 国内医学界:"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2.4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实验研究
        2.5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生物学基础
        2.6 小结
        参考文献
    3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文献的肺肠相关疾病证治规律分析
        3.1 数据准备和预处理
        3.2 肺肠表里相关疾病证候特征分析
        3.3 肺肠表里相关疾病治法规律
        3.4 肺肠表里相关疾病方剂应用规律
        3.5 肺肠表里相关疾病药物应用规律
        3.6 小结
        参考文献
    4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文献的肺肠相关疾病数据挖掘关联关系分析
        4.1 数据挖掘技术
        4.2 肺系疾病数据挖掘关联分析
        4.3 肠系疾病数据挖掘关联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5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5.1 循证医学
        5.2 研究资料与方法
        5.3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5.4 小结
        参考文献
    6 讨论与结论
        6.1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渊源
        6.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6.3 肺肠相关疾病证候特征
        6.4 肺肠相关疾病治法规律
        6.5 肺肠相关疾病方药规律
        6.6 肺肠相关疾病关联规律
        6.7 肺与大肠之间的关系
        6.8 小结
    7 创新之处与不足展望
        7.1 课题研究主要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
        7.3 今后展望
附录1 数据规范方法
附录2 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文献评价表
致谢
个人简介

(9)增液承气汤对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1 皮肤衰老的中医病机探讨
        1.1 虚实夹杂是皮肤衰老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
        1.1.1 脏腑虚衰是皮肤衰老的根本原因
        1.1.2 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是促进皮肤衰老发生的重要因素
        1.2 脏气虚衰,魄门失职,腑气不通加促皮肤衰老
        1.2.1 脏气虚衰,魄门失职互为因果,致皮肤衰老
        1.2.2 肺失宣降,腑气不通,致皮肤衰老
        2 滋养阴液,润肠通便、逐痰祛瘀是改善皮肤老化的有效途径
        3 增液承气汤的组方分析
        3.1 增液承气汤的出处与组方依据
        3.2 增液承气汤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3.3 增液承气汤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宏观体征的观察
        实验二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的检测
        实验三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大肠含水率的检测
        实验四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皮肤)SOD和HYP测定
        实验五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学的检测
        实验六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含水率与HA含量的检测
        实验七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真皮TGFβR Ⅰ/Ⅱ表达的检测
        实验八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AQP3表达的检测
        实验九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肺AQP1表达的检测
        实验十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肺SOD的检测
讨论
    1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的评价
    2 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老化的病理机制
        2.1 津液亏虚是皮肤老化的前提条件
        2.2 自由基是引起皮肤老化的原因或加剧皮肤老化的诱因
        2.3 阻抑TGF-βRⅠ/Ⅱ信号转导通路是真皮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增殖能力的下降又一重要病理机制
        2.4 肺组织日趋老化是长期便秘患者皮肤易于老化的关键环节
    3 增液承气汤对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的作用机理
    4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图
    发表论文
    获得奖励
    文献综述
致谢

(10)复方猪苓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综述1
    综述2
    已发表论文摘要

四、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肝宁方对小鼠肝癌癌前病变炎症微环境影响的实验研究[D]. 曹献.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中风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展文哲.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补阳还五通便汤治疗中风后便秘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D]. 赵锦弘.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4]阴虚夹湿方证对应的文献与临床运用研究[D]. 付小忍.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系统评价及“脉证治”规律研究[D]. 闫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6]参芪承气汤加味治疗中风急性期便秘临床研究[J]. 郑丽. 中医学报, 2016(07)
  • [7]《金匮要略》“酸焦苦甘法”方药运用研究[D]. 关子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5(11)
  • [8]基于文献分析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证治规律及其关系研究[D]. 郜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 [9]增液承气汤对津亏便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影响的实验研究[D]. 彭圆.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12)
  • [10]复方猪苓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D]. 陈英晖. 福建中医学院, 2005(03)

标签:;  ;  ;  ;  ;  

增液汤加味治疗脱水剂所致阴虚证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