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陈寅恪《刘书雅汉语试题》探析

略论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陈寅恪《刘书雅汉语试题》探析

一、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波[1](2021)在《“塑造”与“适应” ——学人刘文典的大学栖居》文中提出

凌淑珍[2](2020)在《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叶公超经历了从比附西学到中西比较的转变。自任职清华以后,叶公超开启了他的比较文学实践。他丰硕的比较文学成果受艾略特(T.S.Eliot)和瑞恰慈(I.R.Richards)等欧美学者的影响,更是与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的比较传统、博雅教育体制密不可分。他大力推介20世纪30年代欧美盛行的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借鉴艾略特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来补充和丰富中国新诗,而且从中吸取平行比较的方法。他自觉地运用这种比较观念和外国知识弘扬唐宋诗词等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文学,彰显中国文字的优势,并对徐志摩和鲁迅等中国新文学作家进行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他一再强调中国新文学除了要借鉴西方文学技巧之外,更多地还需要借鉴中国文学和文字;只有通过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学这个媒介,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才能深入持久。比较文学是既保持民族文学特色又存在国际联络的文学批评。

仝广秀[3](2020)在《语言、历史与义理阐释——陈寅恪“合本子注”的方法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合本子注"本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经翻译与研究方法,陈寅恪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细讨论和反复强调,着重指出其对中古乃至宋代史学的影响,并赋予其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在陈寅恪的理论建构中,"合本子注"包含了纵横两个向度,通过横向的语言比较和纵向的历史考察,实现了哲学方法与思想史方法的相反相成。其最终目的乃是基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前后的中西古今之争的问题意识,实现经典文本的义理阐释和古典思想的现代转化。从通达义理的角度出发,陈寅恪反思了清代朴学对经与史、理与事的两分,凸显了训诂学的局限与弊端,"合本子注"对"达事"与"明理"的融通兼顾也由此得以彰显,为学术范式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指导意义。

於梅舫[4](2019)在《“艺术家”的约束——陈寅恪、张尔田释“万里风波”诗的争议及取法》文中认为1935年底,陈寅恪在《李德裕贬死年月及归葬传说辨证》一文内释李商隐"万里风波"诗,独出新解,破及旧说,引起治义山诗的专家张尔田在报章杂志公开驳论。陈氏虽未作公开的回应,然对争议背后自身所秉持的学理,"每于二十年来讲授时言及之",且于1950年代宣告"万里风波"诗终得"确诂","鄙说殆成定论",可谓用心长远专注。此争议显现为张氏一人的报刊反驳,后续交涉多受书信往来、课堂讲授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的私密性限制,故受关注并不多。疏通此事初始形态、后续演进、前后联系、背后义蕴,可见双方争议,缘于"万里风波"一诗的具体笺释,复入于治学方法的同异讨论,牵涉张氏汇通浙东、浙西学术博通、精专之长且去其疏、固之短以成己学的莫大努力与陈氏长达半生且最具匠心的笺诗治史之道微妙演进的治学心史,争议的核心结穴归宿于双方皆多蕴深意的治史艺术性及其约束这一近代学术大题。基于陈、张二先生的高手过招,从探究前贤治学取法的演进痕迹入手,辨析大体相通下不可掩盖的微妙异处,或不仅可借径观照各家面目直探至精神,更可对前贤治学途径及背后深层的学理加深理解与体会。

杨孟哲[5](2016)在《陈寅恪范式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启示》文中指出相较于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史其他方向的建树,学界对他在隋唐法律制度研究方面的关注甚少。这不仅是源于法律史研究有着法学与史学双重学科交叉的特性,也是因为很多学者判定陈寅恪的法律史研究未成体系,难以成为一种可供观照的范式。陈寅恪在隋唐刑律渊源的研究上以定律之人的仕宦出身和学术渊源为依托,追索隋唐刑律流变的空间运转和内在嬗递。从陈寅恪本身研究的史料运用、问题意识、思维理路、考实能力均可看到对当前法律史研究方法的有益推进,更能够蠡测陈寅恪本人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情结。

艾乐[6](2016)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不仅是民国时期大学入学考试的缩影,同时也是现代语文高考制度建立的重要参考,其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语文学科地位的凸显,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的相关研究已受到较多地关注。但是,由于原始资料的不足、研究视角的差异,相关的研究观点仍值得商榷。因此,本文力图深入研究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及其相关问题。具体来说,本文在梳理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及其入学考试基本概况的前提下,聚焦于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的命题、试题类型、考察内容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与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密切相关的语文考试合理化、语文教育以及考生备考问题。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梳理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及其入学考试的基本概况。北洋政府时期,国立大学的数量相对较少,区域分布不均衡,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大学在区域均衡化、学校内部改革和培养人才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国立大学的发展特点以及大学招考权的变迁,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先后经历了自由入学考试时期、计划入学考试时期和多样化入学考试时期。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卷命题衍变。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的命题标准不仅是组织语文试卷的重要指导,也是考生复习应试的基本参考。由于民国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课程标准的不断变更,国立大学语文入学考试命题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据此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自主命题时期(1912-1937年)、统一命题时期(1938-1940年)、监管命题时期(1941-1949年)。第四部分:重点分析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的类型及内容。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的类型主要以作文、国学常识、文法测验、翻译及标点题为主,并逐步形成以作文题为主、多样化试题相结合的试题类型;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也呈现出三个特点,即试卷内容丰富,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既兼顾传统又凸显时代性以及作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五部分:讨论与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即大学入学语文试题的合理化、大学入学语文考试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大学入学语文考试与学生的备考。

陈怀宇[7](2015)在《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疏证》文中研究表明陈寅恪1931年发表的《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责任》一文,尽管常被学界引用,但此文言简意赅,实值得仔细研究。其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是国民政府北伐之后将清华从一所民国初年成立的留美预备学校改制为一所国立大学,学校的制度和学科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陈寅恪此文正反映了这一变革过程中对中国学术的反思和对清华发展的总结与期待。一方面,陈寅恪在到清华任教多年之后,其背负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使得他非常看重民族与学术的独立;另一方面,他又不忘以他在海外游学多年的观察来评判中国学术过去从旧学到新学的转变中所存在的得失,对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反思性看法。

王波[8](2015)在《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提出本论题主要以罗根泽文学批评史为研究对象,从学术理路、材料蒐罗、叙解方法、文学观念、批评史观、《文心雕龙》、唐古文运动、宋诗话、50年代的调整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察,并从“文学批评”的自觉、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整理国故”以及铃木虎雄《支那诗论史》对于批评史撰着之影响、早期课程与讲义等因素探讨作为一门学科和着作体例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发生问题。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相关问题:首先,回到历史现场,搜寻民国时期的原始文献资料,历史化地展现文学批评史发生的丰富过程以及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的真实面貌,透视陈钟凡、郭绍虞、朱东润、方孝岳、李长之等早期一代学者研治文学批评史的动机与历程,还原文学批评史这一学科在半个世纪里的存在样态;其次,反思以西方文学批评标准衡量传统诗文评这种“以西格中”的学术模式,以及以现代文学观念与史观整理古代文学批评,以书写系统化的文学批评史的史学研究范式,窥测现代学人在古今中西之间文化选择的曲折心路;再次,重申早期文学批评史撰着者“印证文学史”的研究目的以及批评史和文学史的因缘关系,特别是罗根泽“求历史之真”的学术追求,讨论文学批评史或者古代文论研究的目的、方法等话题。这些问题对于文学批评史的重新书写、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现代学术史的构建等都有参考意义。基于上述三点,通过认识和反思前辈学者研究文学批评史的面貌,论文认为,西方“文学批评”这面镜子和现代“文学”这一后置观念都难以真正认识清楚古代诗文评的“本来面目”。古代批评史研究应以历史主义原则为中心,把求真作为最高标准,而且其研究的目的应多元化,有助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只是其中任务之一,不应成为唯一甚至最高的追求。还原古代文论的本来面目本身就是研究目的,以助于认识研究文学史、思想史或者文化史也是其中应有之义。

陆扬[9](2015)在《陈寅恪的文史之学——从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谈起》文中研究指明1932年8月清华大学入学考试,陈寅恪以对对子作为国文考试题引发争议,他本人也在事后提出完整的"对对子"理论,指出对对子可以测试考生四种能力,尤其其中第四种能力?即思想能力,在陈寅恪看来是能否创造出最高境界的对子的关键所在,他用黑格尔逻辑中的"正反合"之说来说明。对于这一争议的意义,当代学界有诸多分析,但对于陈寅恪的对对子观中代表对对子最高境界的所谓"正反合"之说的涵义,以及具体试题如"孙行者"如何体现这种"正反合"之说,则缺乏讨论。对这一问题的考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把握陈寅恪文史之学的特点,也使我们认识到陈寅恪在清华国文考试前后的学术转型的意义。推动此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胡适的学术研究对陈寅恪的影响,尤其是胡适佛教史方面的研究,催生了陈寅恪的诸多学术篇章,并且在方法论的层次上也刺激陈寅恪更递进一步。陈氏对《西游记》和禅宗的研究与胡适的同类研究有密切关系?可能是促使他在国文对子试题中将"孙行者"与"胡适之"联系起来的内在因缘。"孙行者"和"胡适之"这一对子实际是带有敬意的游戏。相较于胡适着重做禅宗历史的史实层面的证伪工作,陈寅恪更注意禅宗等佛教思想概念演变的内在轨迹及其与中古思想社会的关联。在共同纠正"整理国故"实践以真伪评判价值的偏颇上,陈寅恪对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的理路颇为推许。陈寅恪对对子说和他的文史之学直接相关。他重视骈俪,主要并不在于其绮丽的语言表现形式,而在于骈偭文字能通过巧妙用典等手段呈现出沟通古今的历史意识,延展人的想象空间,以及特殊的感染力。但要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作者需要有独立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对对子是通往那些目标的一个步骤。独立的思想和通过用典等古典语言体现的叙事力和想象力,恰恰也是构筑不朽史学的三种必备条件,可以说它们就是陈寅恪文史之学的精髓。

木仕华[10](2014)在《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观》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陈寅恪着述中有关汉藏语比较研究的论述为根据,评析了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观及具体比较原则。研究表明陈寅恪的汉藏语比较研究观不因时过境迁而失去价值。相反,随着汉藏语比较研究凸显深入和发达,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历史比较研究观于现今的汉藏语历史比较研究而言,依旧为启迪借鉴意义的高论。

二、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2)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比较文学意识的觉醒
二、从比附西学到中西比较
三、叶公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四、结语:比较文学走向人类共同命运

(3)语言、历史与义理阐释——陈寅恪“合本子注”的方法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合本子注”与中西古今问题
二、语言与历史:从“格义”到“合本子注”
三、达事与明理:经史之间的义理阐释
四、结语:“示来者以轨则”

(5)陈寅恪范式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陈寅恪法律史研究史料运用方法的思考
二、从陈寅恪的思维方式观照法律史研究的理论与技艺
三、范式与主义:陈寅恪体系与法律史研究的境域
结语

(6)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一般教育考试史研究
        1.3.2 关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招生政策研究
        1.3.3 关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试题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的其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历史研究法
        1.4.3 比较分析法
2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及其入学考试概况
    2.1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概况
        2.1.1 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6年)
        2.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2.2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考试概况
        2.2.1 自由入学考试时期(1912-1932年)
        2.2.2 计划入学考试时期(1933-1940年)
        2.2.3 多样化入学考试时期(1941-1949年)
3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卷命题衍变
    3.1 自主命题时期(1912-1937年)
    3.2 统一命题时期(1938-1940年)
    3.3 监管命题时期(1941-1949年)
4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分析
    4.1 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的题型及内容
    4.2 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类型的基本特点
        4.2.1 试题类型逐渐统一
        4.2.2 多样化试题类型的初步形成
    4.3 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试题内容的基本特点
        4.3.1 试卷内容丰富,侧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4.3.2 考试内容既兼顾传统又凸显时代性
        4.3.3 作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5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相关问题的探讨
    5.1 大学入学语文试题的合理化
    5.2 大学入学语文考试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5.3 大学入学语文考试与学生备考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7)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疏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此文撰述之背景: 学者与大学之学术独立
三、陈寅恪对当时学术之观察
四、结语

(8)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发生研究
    2.1 诗文评与文学批评
        2.1.1 从诗文评到文学批评
        2.1.2 什么是文学批评
        2.1.3 中西文学批评之短长
        2.1.4 文学批评与文学批评史
    2.2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
        2.2.1 从文学史到文学批评史
        2.2.2 文学批评史是文学史之一支
        2.2.3 互助与互用
    2.3“整理国故”
        2.3.1 缘起
        2.3.2 科学方法
        2.3.3 历史的观念
    2.4《支那诗论史》
        2.4.1 翻译与传播
        2.4.2 编纂体例与批评结合创作的研究方法
        2.4.3“文学自觉”说与“格调、神韵、性灵三诗说”
    2.5 课程与讲义
        2.5.1 课程与讲义
        2.5.2 批评与回响
第3章 史学家的文学批评史
    3.1 从诸子学到文学批评史
        3.1.1 何以研究诸子学
        3.1.2“中国文学史类编”
        3.1.3 文学批评史成书考
        3.1.4 余论
    3.2 材料与着作
        3.2.1“开山采铜”
        3.2.2“蒐览务全”
        3.2.3 西学
    3.3 述要、述创与释义、释因、释果
        3.3.1 述要与述创
        3.3.2 释义、释因与释果
        3.3.3 现代性反思
第4章 文学观念与批评史观
    4.1“文学”与“文学批评”
        4.1.1“文学”的广义、狭义与折中义
        4.1.2“文学批评”的分类
    4.2“载道”与“缘情”
        4.2.1 在批评史中之线索
        4.2.2 与周作人载道、言志说之关系
        4.2.3 二分法的局限
    4.3 文学批评随时空、批评家、文类而异
        4.3.1 文学批评随时空而异
        4.3.2 文学批评随批评家、文体而异
第5章 专题研究
    5.1《文心雕龙》研究
        5.1.1 确立其批评史地位与原道文学观
        5.1.2 对文体论、创作论、文学史观、批评论的研究
    5.2 唐古文运动研究
        5.2.1 对早期古文论的研究
        5.2.2 对韩柳古文论的研究
        5.2.3 对韩柳以后古文论的研究
    5.3 宋诗话研究
        5.3.1 诗话理论
        5.3.2 整理与辑校
        5.3.3 对几种代表诗话的研究
第6章 1950年代学科“规训”与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6.1 政治话语下的“以论代史”
    6.2 学科调整与文学批评史的命运
    6.3 1957年版文学批评史的修改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罗根泽先生学术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陈寅恪的文史之学——从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子的正反合
二、从“孙行者”到“胡适之”
三、陈寅恪的文史之学

四、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管窥——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塑造”与“适应” ——学人刘文典的大学栖居[D]. 汪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叶公超的比较文学思想研究[J]. 凌淑珍.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3]语言、历史与义理阐释——陈寅恪“合本子注”的方法论意义[J]. 仝广秀.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艺术家”的约束——陈寅恪、张尔田释“万里风波”诗的争议及取法[J]. 於梅舫.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5]陈寅恪范式对法律史研究方法的启示[J]. 杨孟哲.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04)
  • [6]民国时期国立大学入学语文考试研究[D]. 艾乐.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7]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疏证[J]. 陈怀宇. 史学史研究, 2015(04)
  • [8]罗根泽文学批评史研究[D]. 王波. 清华大学, 2015(07)
  • [9]陈寅恪的文史之学——从1932年清华大学国文入学试题谈起[J]. 陆扬. 文史哲, 2015(03)
  • [10]陈寅恪的汉藏语系语言比较研究观[J]. 木仕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  

略论近代中外比较研究史——陈寅恪《刘书雅汉语试题》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