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扩大对华和西藏边贸的态度变化及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的影响

印度对扩大对华和西藏边贸的态度变化及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的影响

一、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与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之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沈娜[1](2021)在《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文中认为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深化,各种合作平台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整体成就相比,该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并没有实现整体性推进。如何在已有进展的基础上,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开花结果,真正让东北亚区域内的国家实现多方参与、共同受益、战略对接,共同推动东北亚区域形成开放、共赢的合作网络,成为新时代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同时,研究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这既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又是实现中国东南、中、西、东北均衡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扩大对外开放格局的国内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为出发点,论文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问题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与参与,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实际进展,以及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所面临的阻碍因素及推进路径。论文旨在解决四个核心问题:第一,揭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第二,厘清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合理定位;第三,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在边境次区域层面和东北亚整体区域层面的推进进程与合作状况;第四,思考“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论文首先从内在动力、实现条件和层次性三个层面,阐述了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之于区域合作的意义和特点,强调“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它体现了平等性、开放性、创新性、非地缘战略性和目标非一致性等特点,凸显了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特色。论文重点阐述了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认为它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互联互通水平、巩固中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也有助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和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以此为出发点,论文明确了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定位,即东北亚区域是在欧亚大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东翼之轴,它并非“一带一路”建设的边缘区,更不应该游离于“一带一路”建设之外。论文分析了东北亚区域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差异,并具体分析了韩国和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过程以及蒙古国和俄罗斯是如何将各自的发展规划渐进地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的。而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具体推进问题,论文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重塑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形态,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呈现出边境地区相互开放、国家之间战略对接、区域层面互利合作的不同层面的关系互动形式,基于此种认识,论文主要阐述了两个层面的区域合作问题:一是分析中国与东北亚国家间在陆上边境层面的互联互通。指出在边境开放的形势下,边境功能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从“屏障功能”向“中介功能”转变,“一带一路”倡议首先突破了边界的屏障,而建立起跨境交流的平台,从而促进了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的发展。二是在东北亚区域层面将国家间的战略对接以及形成的中俄蒙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主要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际合作形式的灵活与创新,在对东北亚区域双边和多边合作状况的阐述中展现东北亚区域“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成就。同时,论文总结了中日韩自贸区的规划过程与推进情况,阐述了该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未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促进作用。论文还从合作理念、合作内容、合作路径三个层面,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之间能否实现包容性的问题。论文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过程中的阻碍因素。首先是区域外的美国通过强化与盟国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分化手段,可能对“一带一路”建设形成“扯断线”式的破坏或“分割片”式的阻断;其次是区域内“一带一路”发展的局部覆盖性问题,与冷战后东北亚区域所存在的“离散性”结构相关联,很难形成整体性的区域合作;第三是东北亚区域内的边境次区域合作也存在着困境,在推进中受到东北亚区域整体局势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论文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路径:发挥次国家政府在助力东北亚区域边境层面合作中的优势及作用;探索朝鲜加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路径;寻求协调区域内大国关系的具体方式;探寻稳定与发展中国与区域外美国之间关系的路径等。东北亚区域是大国比较集中的区域,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依托区域,在这一区域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对于区域合作和区域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未来,东北亚区域也可以继续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等方面的建设,为构建东北亚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创造条件。

徐婉钰[2](2021)在《Facebook平台上不丹政府、媒体与网民账号的涉华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明杰,孙勇[3](2020)在《西藏对南亚贸易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在对中国西藏与南亚贸易与经济技术相互关系的研究之中,定性之中加入一定的数量分析,是比较常见的,有利于增加佐证的份量;再经过较为深度的实证分析,可以更好地予以阐释外经贸与西藏经济内外发展的相关性,因而可揭示出两者之间存在Granger的双向因果关系。从较长时段看,西藏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因素作用很大,对西藏地方经济的贡献度,远高于西藏与南亚贸易额对西藏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由于政策与发展存在着相互拉动的作用,研究相关情况和政策制定中,应当着眼于利用西藏区位优势,注重培养经济内生性发展动力,对内对外都应处理并协调好诸多关系。从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取向上看,基于西藏地方经济自身发展,才能有对南亚贸易额贡献度较大的事实,制定发展西藏地区的特色产业相关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举措有着内在的合理性。西藏在"一带一路"愿景行动中,提高与内地联通的相关度,夯实硬软件基础,定会促进面向南亚的大通道建设与外经贸水平的提升。

杨明洪[4](2020)在《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是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一环,而面向南亚开放又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的重要一环,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从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到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转变反映西藏的角色定位拓展。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有两层含义:第一,作为关键节点的西藏怎样变成互联互通的区域,进而形成新的经济走廊;第二,迈出中国国境,怎样将其开发的通道向南亚深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中尼印经济走廊建设。在实践上,一方面,西藏推动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方面建设的实践探索,另一方面,国家推动构建"中尼印经济走廊"。作为内锁国的尼泊尔,其对构建中尼印经济走廊态度是积极的,而印度的态度却没有尼泊尔那么明朗和积极。展望未来,西藏在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方面将会有新的作为,但前进道路却是漫长的,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包括西藏自治区构建多形态经济发展,推动系列化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印度的信任"赤字"。

徐伍达[5](2017)在《将西藏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构想》文中认为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长约4000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1/6以上,是国家的安全屏障。南亚地区是我国周边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与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在沿边地区开放格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

徐伍达[6](2017)在《将西藏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构想》文中研究说明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和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国境线长约4000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1/6以上,是国家的安全屏障。南亚地区是我国周边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是通往南亚的重要门户,历史上与南亚国家和地区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在沿边地区开放格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期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

崔海亮[7](2017)在《民心相通基础上的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文中提出不丹是唯一没有同中国建交的邻国。但在历史上,不丹与中国西藏有着悠久的、密切的交往经历。不丹的宗教文化、政治制度、经济贸易、教育医疗、风俗习惯都深刻地受到西藏的影响。不丹民族与藏民族在种族血脉、文化基因方面的一致性,促使不丹民族与藏民族在心理情感方面的认同。民心相通基础上的中不两国得以保持和平稳定的双边关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改善中不关系提供了契机,在民心相通基础上加强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将会进一步增进中不两国的政治互信和边贸发展,为妥善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建立睦邻友好的伙伴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孙宏年[8](2016)在《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是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出现早期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术界在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52015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与此同时,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仍有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领域。本文在尽可能全面搜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有关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及其特点进行了评述,又分析了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狄方耀[9](2016)在《试论中国西藏与南亚相邻国家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原则与对策》文中认为2015年3月28日国家三部委对外公开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the Belt and Road简称"一带一路"战略)。该文件中对位处祖国西南边疆的西藏自治区的具体任务确定为"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当年8月下旬,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将西藏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这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中央对西藏在新形势下所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文章就西藏如何以发展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交流合作为抓手,着力推动"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与对策建议等进行了论述。

戴超武[10](2016)在《中国处理印度驻西藏商务代理处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1961—1963)》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和印度在1954年4月签订的《1954年协定》中规定,两国在对方国家设立三个商务代理处,该协定1962年6月期满。从1961年开始,中印两国围绕着如何处理即将期满的《1954年协定》,特别是印度驻亚东、江孜和噶大克的商代处,展开了激烈的交涉和斗争。由于西藏平叛后中印关系的根本变化以及印度对西藏地区的全面禁运,中国判定印度这些商代处的作用不仅在于控制西藏地区的经济和边贸,而且还是印度的情报据点。西藏工委在中央的指示下,采取措施迫使印度完全撤销其驻藏商代处。印度商代处的撤销,标志着中印关系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通过迫使印度撤销其商代处,达到了清除印度在西藏地区的政治及经济影响的目的。与此同时,中国中央政府加快推进西藏地区的经济转型,以改变其依赖进口和边境贸易的模式,从而使西藏逐步走上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进程中,西藏工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与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之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与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之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目的与性质研究
        (二)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研究
        (三)“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四)“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研究
        (五)文献评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区域合作理论与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区域合作的一般理论
        (一)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力
        (二)区域合作的实现条件
        (三)区域合作的层次性
    二、区域合作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区域合作的平台
        (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区域合作的特点
        (三)“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以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
    三、东北亚区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
        (一)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动因
        (二)东北亚区域是“一带一路”推进的东翼支轴
        (三)在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多层次性
第二章 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参与
    一、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差异
        (一)蒙古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三)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四)日本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五)朝鲜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东北亚各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参与方式
        (一)韩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参与
        (二)中日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协议
        (三)蒙古国和俄罗斯与“一带一路”倡议实现战略对接
    三、国家的广泛参与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基础
        (一)国家边界的开放性
        (二)主权国家的政策选择是“一带一路”推进的关键
第三章 东北亚边境区域互联互通的发展
    一、边境区域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前沿
        (一)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
        (二)边境地区是互联互通的开拓场域
        (三)边境地区是“一带一路”的窗口
    二、东北亚边境区域开放与合作的进展
        (一)东北亚边境区域的总体建设状况
        (二)中国对蒙古国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中国对俄罗斯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四)中国对朝鲜边境区域的开放与合作
    三、次区域合作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促进
        (一)次区域合作是对边界效应的一种回应
        (二)中俄跨境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三)大图们江次区域合作的推进
第四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层面的整体推进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与发展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立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
        (三)中蒙俄经济走廊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作用
    二、中日韩自贸区建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规划与推进
        (二)中日韩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基础
        (三)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衔接
    三、“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机制建设的包容性
        (一)合作理念的包容性
        (二)合作内容的包容性
        (三)合作路径的包容性
第五章 东北亚区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区域外国家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阻碍
        (一)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
        (二)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阻碍
        (三)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推进的消极影响
    二、东北亚区域整体的区域合作尚未形成
        (一)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盲点
        (二)东北亚区域缺乏整体性区域合作对“一带一路”推进的制约
    三、边境地区的次区域合作还不成熟
        (一)东北亚边境次区域合作的困境
        (二)边境次区域合作困境对“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影响
第六章 “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未来推进路径
    一、发挥次国家政府在东北亚边境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
        (一)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优势
        (二)次国家政府助力东北亚边境地区合作的路径
    二、努力将朝鲜纳入到“一带一路”建设框架当中
        (一)将朝鲜纳入“一带一路”建设框架的重要意义
        (二)促进朝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路径
    三、有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协调好区域内的大国关系
        (一)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必要性
        (二)协调区域内大国间关系的方向与路径
    四、稳定中美关系,减弱区域外大国的阻碍作用
        (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有助于“一带一路”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
        (二)稳定与发展中美关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3)西藏对南亚贸易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西藏对南亚的贸易概况
三、相关数据选取与数理实证方法
    (一)数据选取
    (二)数理实证方法选择
        1.协整检验
        2. Var模型
        3. Granger(格兰杰相关性检验)的因果关系检验(2)
    (三)实证检验
        1. ADF检验
        2.协整检验
        3. Var模型
        4. Var模型检验
        5.格兰杰相关性检验
        6.脉冲响应函数
        7.方差分解分析
四、政策与西藏经济关系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相关建议

(4)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界定:从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到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
二、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基本内涵
三、西藏推动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共建“中尼印经济走廊”:尼泊尔与印度态度的对照
五、展望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走向与建议
    第一,建议西藏自治区构建多形态经济发展。
    第二,推动系列化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第三,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印度的“信任赤字”。

(5)将西藏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历史渊源
二、在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环境
     (一) 周边地缘对大通道建设的影响
     (二) 交通运输是大通道建设的载体
     (三) 边境贸易是大通道建设的核心
     (四) 旅游合作是大通道建设的支撑
三、西藏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建议
     (一) 探索边境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二) 加强与南亚周边旅游文化合作
     (三) 加大西藏的互联互通项目建设
     (四) 发挥优势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

(7)民心相通基础上的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丹与中国西藏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 不丹之民与西藏
    (二) 不丹之政教与西藏
    (三) 不丹之风俗、文化艺术与西藏
二、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交流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西藏与不丹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基础
    (一) 中国西藏与不丹经济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二) 中国西藏与不丹经济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中国西藏与不丹经济文化交流的措施
    (一) 在民间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上促进双方的高层互访, 增强政治互信, 加强政策沟通
    (二) 在中不两国设施联通的基础上构建“中尼印不经济走廊”
    (三) 继续扩大双方的边境贸易
    (四) 积极开展同不丹的旅游文化合作
    (五) 以档案交流为突破口, 大力开展双方的学术文化交流
    (六) 加强不丹与西藏的宗教文化交流

(8)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概念
    (一) 关于“西藏”的概念及其范围问题
    (二) 关于“当代中国的西藏”及其起始时间问题
    (三) 关于“西藏治理”
二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的历程、进展
    (一) 1949~1979年:奠基阶段的初步成果
        1.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学者们的政策建议, 可以视为早期的治藏研究成果之一
        2.“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的系列成果
        3. 一些有关西藏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研究的文章、着作发表, 出版了相关资料, 还有一部分属于学术性的论文、着作和资料
    (二) 1980~2004年:学术研究渐趋繁荣、不断深化
        1. 西藏治理和西藏发展、建设的文献、资料陆续出版
        2. 中国共产党西藏工作及政策的综合性研究
        3. 专题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
    (三) 2005~2015年:新进展与新突破
        1. 当代中国西藏治理和西藏发展、建设的文献、资料继续出版
        2. 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3. 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的综合性研究进一步深化, 无论是成果的数量, 还是质量, 都在2004年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取得重大的突破
        4. 专题研究领域继续拓展

(9)试论中国西藏与南亚相邻国家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原则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藏在“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建设”应坚持的原则
    (一)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相结合
    (二)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三)地缘关系优先
    (四)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五)一切从实际出发
    (六)贸易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相结合
    (七)系统建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八)发展边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西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与南亚相邻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
    (二)继续巩固和扩展边民互市贸易,创造条件不断提升口岸的功能和作用
    (三)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扩大西藏自产产品出口比重
    (四)积极申报和建设新的口岸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拓展对外经贸合作新领域
    (五)发挥创造性思维,积极探索特殊途径,尽力帮助尼泊尔提升加工和出口能力
    (六)努力发展边境旅游服务贸易
    (七)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八)扎实做好边境口岸地带的各类设施建设工作

(10)中国处理印度驻西藏商务代理处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1961—1963)(论文提纲范文)

一、《1954 年协定》期满前中印在藏印贸易上的斗争与中国对待印度商代处的基本态度
二、西藏工委和驻印使馆的政策建议与外交部和中央的决策
三、西藏工委对中央政策的执行与印度的反应
四、印度商代处的撤销及其对印藏贸易的影响
五、结论

四、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变化与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之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合作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亚区域的推进研究[D]. 沈娜. 吉林大学, 2021(01)
  • [2]Facebook平台上不丹政府、媒体与网民账号的涉华议题研究[D]. 徐婉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3]西藏对南亚贸易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J]. 朱明杰,孙勇. 西藏研究, 2020(02)
  • [4]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理论与实践[J]. 杨明洪. 开发研究, 2020(01)
  • [5]将西藏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构想[J]. 徐伍达. 华西边疆评论, 2017(00)
  • [6]将西藏打造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构想[A]. 徐伍达. 华西边疆评论(第四辑), 2017
  • [7]民心相通基础上的不丹与中国西藏的经济文化交流[J]. 崔海亮.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8]当代中国西藏治理研究综述[J]. 孙宏年. 中国边疆学, 2016(01)
  • [9]试论中国西藏与南亚相邻国家经济文化合作交流的原则与对策[J]. 狄方耀.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0]中国处理印度驻西藏商务代理处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1961—1963)[J]. 戴超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标签:;  ;  ;  ;  ;  

印度对扩大对华和西藏边贸的态度变化及开放边贸促进合作对西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