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识别乳腺疾病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识别乳腺疾病

一、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杨萌,晋思琦,朱庆莉,刘赫,张璟,王红燕,李娜,张青,孝梦苏,张缙熙,李建初,姜玉新[1](2021)在《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协和经验》文中提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的常用影像学筛查及诊断手段.自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伴随超声成像领域的三次技术革命,多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乳腺癌超声筛查及诊断已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相关工作的单位之一,在该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部分成果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学术影响力.本文将结合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乳腺超声的相关工作成果,对我国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做一综述.

徐平[2](2021)在《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与多种已知的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相关[1]。近年来,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2],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创伤,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2019年版《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4]中推荐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作为乳腺癌筛查项目的参考标准,同时强调了超声检查(Ultrasound,US)对MG的补充作用。US和MG检查作为乳腺筛查及诊断的一线“黄金搭档”,为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了最重要的影像依据[5]。虽然BI-RADS系统的引入为病变诊断提供了标准化的分类,但是MG和常规US的应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G对致密乳房乳腺癌的的敏感度仅为30-48%[5],假阴性率相对较高[6],而在中国49.49%乳腺为致密型[7],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MG在中国的应用。US更适合对具有小而致密乳房的亚洲女性进行乳腺筛查,但是其诊断假阳性较高[8]。MG和US的联合诊断结果灵敏度高但特异度低,导致许多不必要的活检,并且二者诊断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使临床医生困惑,导致不正确的临床建议。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检查方法来进一步评价MG+US的诊断结果。近二十年来,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应用于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它是一种纯血池显像技术,不仅能显示乳腺病变的形态,还能显示其微血管构筑,已有许多研究表明CEUS可优化BI-RADS分类,提高诊断效能并减少不必要的活检[9-11]。CEUS越来越多地被选为用于对US+MG结果进一步评价的成像方式[11]。但CEUS不仅需要额外的时间和费用,并且有可能产生并发症。作为US和MG的辅助工具,其临床应用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探讨。首先,迄今为止,CEUS作为US和MG的辅助手段,其应用指征并不明确。在US+MG不同类别的诊断中补充CEUS的应用价值存在争议,在US和MG诊断不一致的情况下CEUS是否是有效的补充工具也有待探讨[12]。再者既往文献多关注CEUS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贡献,而对CEUS诊断局限性的研究极少[19]。明确可能导致CEUS错误诊断的病变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对其错误诊断结果的解释及CEUS的合理应用。最后乳腺高危病变在临床、形态学和生物学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13],无论从家族遗传、基因测序、生化测定、临床表现[14-16]还是影像学检查[17],早期诊断均有一定难度。研究表明,乳腺高危病变整体血管化程度比非高危病变更明显,血管的数量和密度与病变的大小和病理严重程度成正比[18]。由此推测,对良性病变血管化的评估可能有利于高危病变的识别。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CEUS在乳腺病变诊断中应用进行讨论。论文的第一部分拟探讨CEUS作为MG和US的辅助手段在不同情况的US和MG诊断结果中补充应用价值的区别。第二部分聚焦于CEUS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局限性,探索与CEUS假阳性及假阴性诊断相关的病变特征。第三部分初步探讨乳腺良性高危病变CEUS特征及CEUS对高危病变的诊断价值。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为CEUS的合理应用及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常规诊断的补充应用价值评估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乳腺病变X线摄影(Mammography,MG)和常规超声(Ultrasound,US)的补充应用价值,并对不同诊断情况下CEUS的补充价值进行比较,为CEUS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MG、US及CEUS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349个乳腺病变的各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首先通过ROC曲线评估US、MG、US+MG、US+CEUS及US+CEUS+MG对全体病变的诊断效能,并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假阳性(False Positive,FP)、假阴性(False Negative,FN)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然后根据 US+MG联合诊断的BI-RADS分类结果将349个病变分成可能良性组(1、2、3类)及可能恶性组(4、5类),并分别比较两组补充CEUS检查前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及AUC。最后根据US及MG的诊断是否一致将349个病变分成一致组和不一致组,分别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比较两组补充CEUS检查前后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及AUC。采用SPSS 22.0软件(SPSS,芝加哥,IL,美国)进行统计分析,定性指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定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Z检验比较各种方法的AUC。用与Leisenring等人提出的卡方统计量相同分布的分数统计量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PPV和NPV。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49个乳腺病变包含205个良性和144个恶性。在全部病变的诊断中,US+CEUS+MG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FP及FN分别为 97.92%、69.27%、81.95%、69.12%、98.12%、30.73%及 2.08%,AUC 为 0.836,相较于US+MG,特异度、准确度、AUC均提高,假阳性降低。349个乳腺病变中,US+MG诊断可能良性80个,可能恶性269个。在US+MG诊断可能良性组,US+CEUS+MG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及AUC为71.42%、98.63%、92.50%、83.33%、97.30%、0.850。相较于 US+MG,敏感度提高(P<0.05),但特异度、准确度、NPV及AUC无统计学差异。在US+MG诊断可能恶性组,US+CEUS+MG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 及 AUC 为 98.54%、53.78%、76.58%、68.88%、97.26%、0.758。相较于US+MG,特异度、准确度、PPV及AUC提高(P<0.05),敏感度无统计学差异。349个乳腺病变中,US和MG诊断一致178个,诊断不一致171个。诊断不一致的原因在病理良性组主要是US检查的假阳性(75/108,69.44%),在恶性组主要是MG为假阴性(58/63,92.06%)。年轻女性、小病变、致密乳房和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在不一致组中更常见(P分别为0.008、0.013、0.023和0.000)。不同的病理分级在两组中没有统计学差异。在US和MG诊断一致组,US+CEUS+MG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及 AUC 为 97.53%、58.76%、76.40%、66.39%、96.61%、0.781,各项相应指标高于US+MG,但无统计学差异。在US和MG诊断不一致组,US+CEUS+MG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PPV、NPV 及 AUC 为 92.06%、85.19%、87.72%、69.05%、94.85%、0.886,其中特异度、准确度、PPV及AUC高于US+MG(P<0.05),敏感度、NPV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EUS的补充应用对US+MG的诊断结果的进一步评价有重要价值,可提高诊断效能并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在不同US和MG诊断类别中,CEUS的应用价值有所区别。在US+MG诊断可能恶性以及US和MG诊断不一致的病变中,CEUS是有效的补充手段,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并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在US+MG诊断可能良性组及US和MG诊断一致组,CEUS的补充应用对诊断效能无明显影响,但是可增强诊断信心,将良性病变排除在进一步诊断之外。这些发现可能为CEUS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第二部分: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与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相关的因素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病变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探讨与CEUS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结果相关的病变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CEUS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349个乳腺病变。所有病灶在活检或手术切除前均行乳腺X线、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将CEUS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将全部病变分为诊断正确组和诊断错误组:CEUS诊断为可能良性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的为真阴性;CEUS诊断为可能恶性病理证实的良性病变为假阳性;CEUS诊断为可能恶性病理证实为恶性的病变为真阳性,CEUS诊断为可能良性病理证实的恶性的病变为假阴性。诊断正确组和诊断错误组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述,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来评估与CEUS诊断错误(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相关的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CEUS诊断效能的比值比(OR)。结果:349个患者共有349个乳腺病灶,良性205个,恶性144个,平均年龄(45.2±11.1)岁。CEUS 诊断的敏感度 88.19%(127/144),特异度 73.17%(150/205),准确度 79.36%(277/349)。良性病变的假阳性率(55/205,26.83%)高于恶性病变的假阴性率(17/144,11.81%)。在良性病变中,高危病变(20/55,36.36%)和炎性病变(11/55,20.00%)是导致假阳性诊断的主要原因。在乳腺恶性病变中,原位病变假阴性率(7/47,14.89%)高于浸润病变(10/97,10.31%),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497,P=0.481),乳腺特殊类型癌囊内乳头状癌及粘液癌假阴性率均为50.00%。假阳性与真阴性病变相比,患者年龄更小(P=0.031),病变距乳头距离(Distance to the papilla,DtP)更短(P=0.048),合并高危病变比例更高(P=0.000)。分层分析显示,年龄≤45岁假阳性率高于年龄>45岁(OR=3.748,P=0.001)。距离乳头≤20mm的假阳性率高于距离乳头>20mm(OR=2.747,P=0.010)。高危病变假阳性率高于非高危病变(OR=7.857,P=0.000)。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DtP、病理分组与CEUS假阳性诊断结果显着相关(OR值分别为:2.284、1.285、1.895;P 值分别为:0.002、0.048、0.035)。假阴性与真阳性病变相比,患者年龄更小(P=0.046),病变最大径线(Lesion maximum diameter,LMD)更小(P=0.000)。分层分析显示,年龄≤45岁假阴性率高于年龄>45岁(OR=3.581,P=0.014)。病变最大直径≤10mm的假阴性率高于病变最大直径>10mm(OR=12.527,P=0.000)。多变量分析表明,年龄、LMD与CEUS假阴性诊断结果显着相关(OR值分别为:1.718、2.173;P值分别为0.047、0.031)。年龄、LMD及DtP对CEUS诊断效能有显着影响。CEUS对年龄>45岁、病灶LDM>10mm、DtP>20mm的病灶诊断效能分别高于年龄≤45岁、LDM≤10 mm以及DtP≤20 mm 的病灶(OR 分别为 2.620,2.391,2.309)。结论:CEUS在乳腺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存在局限性。病变的多种临床、病理及影像特征与错误诊断相关。年龄小与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均相关,较短的DtP,高危病变与假阳性诊断相关,较小的病变最大径线与假阴性诊断相关。年龄,LMD及DtP均可影响CEUS的诊断效能。明确与CEUS假阳性和假阴性诊断的相关因素,可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适当使用CEUS及选择可用的替代方案,提高诊断准确度。第三部分:乳腺良性高危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及诊断价值评估目的:探讨乳腺良性高危病变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特征,评估CEUS对高危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05个乳腺良性病变(其中高危病变34个,非高危病变171个)的常规超声(Ultrasound,US)、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MG)及CEUS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CEUS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并且根据罗葆明等提出的五分制系统进行评分(1-3分为非高危病变,4-5分为高危病变)。常规US及MG诊断均按照BI-RADS分类。根据CEUS评分调整初始US分类,调整后分类结果作为US+CEUS的联合诊断结果。US+MG及US+CEUS+MG联合诊断以US、MG及US+CEUS分类高者作为联合诊断结果。0、1、2、3类为非高危病变,4、5类为高危病变。定性指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定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通过 ROC 曲线评估 US、MG、US+MG、CEUS、US+CEUS 及 US+CEUS+MG 对高危病变的诊断效能,并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205个乳腺良性病变中,非高危171个,高危34个。高危病变与非高危病变的多项CEUS定性及定量指标存在差异。定性指标中,高危病变高增强比例(P=0.000)、快进比例(P=0.000)、向心性增强比例(P=0.000)、增强边缘不清晰比例(P=0.004)、增强形态不规则比例(P=0.000)、增强后范围增大比例(P=0.000)和放射状灌注出现比例(P=0.000)均高于非高危病变。二者的增强均匀性(P=0.269)、环状增强(P=0.317)和灌注缺损比例(P=0.436)没有统计学差异。定量指标中,高危病变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相对峰值强度(△PI)高于非高危病变(P分别为0.026、0.018),相对开始增强时间(△AT)长于非高危病变(P=0.001)。US+CEUS+MG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1%,81.87%,83.90%,AUC 为 0.877,高于 US(AUC=0.411,P=000)、MG(AUC=0.665,P=0.030)、US+MG(AUC=0.437,P=0.000)及 CEUS(AUC=0.689,P=0.009),与 US+CEUS 无明显差异(AUC=0.871,P=0.780)。结论:CEUS可评价乳腺良性高危病变与非高危病变的血管化程度差异,二者多项CEUS定性及定量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相较于非高危病变,高危病变开始增强时间更早,速度更快,强度更高,增强后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出现异常灌注和范围增大的比例更大。在US和MG基础上补充CEUS检查,不仅可以提高高危病变的检出,避免因低估而引起的治疗延迟,还可减少良性非高危病变不必要的活检,为临床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黄康华[3](2021)在《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更好的认识弹性技术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关系,提供更多患者的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57例。分别收集所有患者在行乳腺癌手术前及在行新辅助治疗前的弹性超声成像结果,行乳腺癌手术前及在行新辅助治疗前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53、CA199)的结果和病理免疫组化结果。研究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与肿瘤标志物、分子标志物和超声征象的相关性,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57例病理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患者弹性超声成像评分为1分0例(0%),弹性超声评分2分共20例(7.7%),弹性超声评分3分共107例(41.6%),弹性超声评分4分共121例(47.2%),弹性超声评分5分共9例(3.5%),肿瘤标志物CA125阳性共15例,阴性共242例;肿瘤标志物CA153阳性共10例,阴性共247例;肿瘤标志物CA199阳性共7例,阴性共250例;肿瘤标志物CEA阳性共18例,阴性共239例。ER阳性共194例,阴性共63例;PR阳性共188例,阴性共69例;Her-2阳性共67例,阴性共190例。CA125、CA153、Her-2表达情况与弹性成像评分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评分高分组患者,CEA、CA199、ER、PR阳性表达情况高于评分低分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乳腺肿物形态、边缘、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恶性征象的弹性成像评分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弹性评分与CEA、CA199、ER、PR表达情况具有一定相关性,与肿物形态、边缘、后方回声、钙化、腋窝淋巴结恶性征象具有一定相关性。弹性超声成像可一定程度上为乳腺癌患者治疗、预后评估和评估乳腺肿物状态提供参考价值。

郑碧玉[4](2021)在《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优化乳腺BI-RADS分类的价值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篇、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BI-RADS4类结节级别调整的诊断价值背景与目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虽能明显提高常规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但是各家报道的弹性参数诊断界值差异较大,如何结合常规超声的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分类来提高超声鉴别诊断的效能亟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用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的ES(Elastography score,弹性评分)和SR(Strain Ratio,应变比值)两个参数,探讨这两个参数对乳腺良恶结节的诊断效能、确定其最佳临界值和对乳腺不具备典型良恶性特征的BI-RADS 4类结节级别调整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超声就诊的患者192例,共200个乳腺结节。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6岁~75岁,平均年龄为45±12.5岁。结节纳入标准:(1)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的实性结节;(2)结节均运用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获得ES及SR;(3)所有结节均有外科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本研究使用Philips EPIQ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应变弹性成像。记录结节的BI-RADS分类;参照Itoh等提出的5分法对结节进行弹性评分获取ES值,1-3分为良性,4-5分为恶性;选取病灶周围的正常脂肪组织作为对照,测得病灶的SR值,通过约登指数计算SR的最佳诊断界值。联合ES及SR这两项指标,对结节的BI-RADS分类进行重新调整。调整评级的标准:ES与SR均提示恶性,评级升一个亚级;ES与SR均提示良性,评级降一个亚级;否则维持不变。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ES、SR及三者联合对该组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1)ES:良性病变的ES为1~4分,平均2.68±1.34分,恶性病变ES为2~5分,平均4.14±1.01分。恶性病变ES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7.237,P<0.05)。以ES 3分作为临界值判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绘制ROC(Receiver 0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AUC(Area Under Curve,曲线下面积)为0.79,诊断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73%。(2)SR:良性病变SR为0.25~0.96,平均0.33±0.60。恶性病变SR为0.15~0.50,平均0.18±0.47。良性病变SR显着高于恶性病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7.152,P<0.05)。以SR 0.3作为临界值判别乳腺结节良恶性,绘制ROC曲线,计算AUC为0.80,诊断灵敏度为79.0%,特异度为78.0%。(3)常规超声BI-RADS分类、ES、SR及三者联合法诊断该组乳腺结节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83,0.79,0.80,0.90。三者联合法诊断该组乳腺结节良恶性的AUC分别与单独运用BI-RADS评分、ES、SR诊断该组乳腺结节的良恶性的AUC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1)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中的ES及SR能够有效地评价组织的相对硬度,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2)将ES、SR与常规BI-RADS分类联合使用能提高BI-RADS 4类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能,降低临床活检率。第二篇、超声应变弹性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背景与目的超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主要的肿瘤死因之一,防治形势尤其严峻。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乳腺癌是异质性较高的肿瘤,为了更精准的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在不同的组织病理类型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对临床指导意义重大。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常规超声的一种有意义的补充。但是肿块硬度水平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近年来不同的文章研究结果不同:本研究将通过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中诊断效能较好的半定量参数SR与乳腺癌的分子分型相结合,来探讨SR在不同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乳腺癌患者176例,共179个乳腺结节。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为47±11.5岁。结节纳入标准:(1)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为乳腺癌的患者,病理及免疫组化资料完整。(2)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及应变弹性超声检查;(3)超声检查前均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治疗。使用Philips EPIQ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应变弹性成像。常规超声记录肿块的最大径为5mm65mm,平均值为(17.96±10.90)mm,中位数为15 mm,以15mm作为界值,将肿块分为大肿块组(>15 mm,79个)与小肿块组(≤15 mm,100个)。并记录每组肿块的SR值及病灶的病理结果。分析179个乳腺癌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依据ER(Estrogen Receptor,雌激素受体)、PR(Progesterone Receptor,孕激素受体)、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Ki-67水平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NBC(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三阴性乳腺癌),探讨不同大小的乳腺癌各分子分型与超声应变弹性参数SR的关系。结果(1)179个乳腺癌肿块,肿块大小的平均值为(17.96±10.90)mm,中位数为15 mm,将15mm作为界值。将肿块分为大肿块组(>15 mm,79个)与小肿块组(≤15 mm,100个)。(2)大肿块组SR均值(0.17±0.06)小于小肿块组SR均值(0.22±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38,P<0.001)。(3)小肿块组中各分子分型的SR均值比较,由小到大依次为: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三阴性乳腺癌,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5.130,P<0.001)。(4)大肿块组中各分子分型的SR均值显示与小肿块组的相同情况,但是其中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的SR均值均明显低于其他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Luminal A型、Luminal B型、三阴性型中SR均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z=3.209,P=0.201)。结论(1)不同大小的乳腺癌肿块SR值不同,大肿块的SR值明显小于小肿块,说明肿块越大硬度越大。(2)用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的SR值来评估乳腺癌的不同分子分型的硬度,发现肿块硬度由硬到软依次为:Her-2过表达型、Luminal B型、Luminal A型、三阴性乳腺癌。除三阴性乳腺癌外,其余肿块的硬度水平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分布情况一致。(3)在小等于15mm的乳腺癌肿块中,不同的分子分型SR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小于15mm的乳腺癌,可以利用肿块的硬度水平对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做进一步的预测研究。

何培丽[5](2021)在《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评价乳腺病灶内部及周边组织硬度,探讨其联合BI-RADS分类在BI-RADS 4-5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诊断为BI-RADS 4-5类89位患者共96个病灶,对患者依次进行US、SWE、SE检查,获得BI-RADS分类诊断,获取剪切波弹性成像乳腺病灶内部(G)及病灶边界外扩0.5mm、1.0mm、1.5mm、2.0mm、2.5mm和3.0mm的“shell”(S)的弹性模量值,包括Emean、Emax、Emin及Esd等定量参数,获取应变式弹性成像乳腺正常组织与病灶内部弹性应变率比值及组织正常组织与病灶周边病灶边界外扩0.5mm、1.0mm、1.5mm、2.0mm、2.5mm和3.0mm的“shell”的应变率比值,包括B/A、B/shell、A/shell的半定量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弹性成像乳腺病灶内部及其周边组织硬度不同参数的诊断效能及应用最佳弹性参数的截断值对BI-RADS 4类病灶选择性升降级后BI-RADS的诊断效能,评价单一弹性成像技术联合BI-RADS分类(1mm Smax+BI-RADS、B/A+BI-RADS)、两种弹性成像技术联合BI-RADS分类(1mm Smax+B/A+BI-RADS)的诊断价值获得相应的ROC曲线,应用Z检验比较不同方法的AUC。结果:1、SWE各个参数中除了Emin在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ean、Emax、Esd在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上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其中SWE评价乳腺内部硬度的参数中Gmax的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790,敏感性为79.07%,特异性为69.81%。SWE评价病灶边界外扩0.5mm、1.0mm、1.5mm、2.0mm、2.5mm和3.0mm的参数中1mm Smax的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817,敏感性为81.40%,特异性为67.92%,准确性为73.96%,阳性预测值为81.40%,阴性预测值为67.92%,Gmax与1mm Smax相比,1mm Smax的诊断效能更好,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E中乳腺病灶正常组织与病灶弹性应变率比值B/A的AUC为0.741,敏感性为62.79%,特异性为83.02%,准确性为73.96%,阳性预测值为62.79%,阴性预测值为83.02%。病灶边界外扩0.5mm、1.0mm、1.5mm、2.0mm、2.5mm和3.0mm区域内正常组织与病灶周边不同厚度“shell”的应变率比参数包括B/shell、A/shell的半定量参数中,1mm B/shell的诊断效能最好,AUC为0.721,敏感性为67.44%,特异性为77.36%。B/A与1mm B/shell相比,B/A的诊断效能更好,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应用1mm Smax、B/A的最佳截断值(1mm Smax:86.37k Pa,B/A:4.50)对BI-RADS4类肿块选择性升降级后,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的AUC分别为0.916、0.900、0.936,按不同升降级方法BI-RADS分类4A类降级至3类乳腺病灶中,方法一的恶性率为0,方法二的恶性率为5.41%,方法三的恶性率为0。4、在1mm Smax+BI-RADS、B/A+BI-RADS、1mm Smax+B/A+BI-RADS的组合中AUC分别为0.935、0.907、0.931。1mm Smax+BI-RADS较单独使用BI-RADS分类诊断效能有一定的提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mm Smax+B/A+BI-RADS诊断效能比1mm Smax+BI-RADS相比诊断效能反而下降(0.931 vs 0.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上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中1mm Smax的诊断效能最好,应变式弹性成像中B/A诊断效能最好。2、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减少4A类乳腺病灶不必要的活检,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1mm shell Emax表现出更好的辅助应用价值。3、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类可以提高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1mm Smax+BI-RADS、B/A+BI-RADS、1mm Smax+B/A+BI-RADS三种联合方法中,比单独使用任意一种弹性成像诊断效能好,其中1mm Smax+BI-RADS可以在既不显着降低敏感性的情况下提高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病理一致性等。

许仁豪[6](2021)在《基于弹性成像及多普勒超声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的应用目的探讨由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卡方自动交互检测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在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并且超声诊断BI-RADS分类4类的乳腺病变患者201例,当同一患者出现数个病变时,只有最大或者最可疑的病变被纳入研究,共201个乳腺病变。每一个病变均经过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及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检查,并测量出病变剪切波速度(SWV病变)、腺体剪切波速度(SWV腺体)及VTI面积比(病变VTI图像面积/病变二维图像面积)。以病理结果(其中良性91例,恶性110例)为金标准,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各项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的诊断性能,再使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进行分类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在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中,恶性病变的SWV病变明显高于良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856,特异性达90.1%,敏感性达80.9%;恶性病变的SWV病变/SWV腺体也高于良性病变,ROC曲线下面积为0.837,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83.5%。对于VTI面积比,在良性病变中更接近于1,所以良性病变的VTI面积相比于二维病变VTI面积变化不大,其最佳截断值为1.201,敏感性为71.8%,特异性为62.6%。利用卡方交互检测算法进行分类分析,预测模型包括了 SWV病变及VTI面积比,SWV病变/SWV腺体没有使分类树继续产生分歧而提高算法精度,被自动舍去。分类树深度为两个分支:首先,当SWV病变≤3.958m/s时,则需继续考虑VTI面积比,当VTI面积比>1.493,得到终端节点5,恶性概率为73.3%;当VTI面积比>1.304且≤1.493时,得到终端节点4,恶性概率为38.1%;当VTI面积比≤1.304时,得到终端节点3,恶性概率为3.1%;当SWV病变>3.958m/s时,得到终端节点2,恶性概率88.1%。分类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1、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68.1%。应用该分类算法,201例病变中62例良性病变(30.8%)可以避免穿刺活检。结论联合VTQ及VTI技术的分类算法有较高的诊断性能,减少30.8%的不必要穿刺活检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第二部分超声定量参数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目的利用不同的超声定量参数结合分类算法建立预测模型,探讨其在诊断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并且超声诊断BI-RADS分类4类的乳腺病变患者241例,当同一患者出现数个病灶时,只有最大或者最可疑的病灶被纳入研究,共241个乳腺病灶。每一个病灶均经过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出病变的血流阻力指数(RI)、肿块与腺体的剪切波速度(SWV病变、SWV腺体)及其比值(SWV病变/SWV腺体)。以病理结果(其中良性140例,恶性101例)为金标准,利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评价各项超声定量参数的诊断性能,再使用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进行分类分析,建立预测模型。结果预测模型包括SWV病变及RI两个定量参数,深度为两个分支,当SWV病变≤3.795m/s时,则需考虑RI,当RI≤0.620,得到终端节点3,恶性概率为3.3%;当RI>0.79,得到终端节点4,恶性概率为43.3%。当SWV病变>3.795 m/s时,此时再考虑RI,当RI≤0.71,得到终端节点5,恶性概率为83.3%;当RI>0.71,得到节点6,均为恶性病变。在终端节点3中,恶性概率仅为3.3%,可以考虑对病变进行随访。对于此分类树,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明显高于RI、SWV病变及SWV 病变/SWV 腺体的 0.781(Z=4.72,P<0.001)、0.858(Z=2.68,P=0.003)及0.856(Z=2.81,P=0.002),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57.4%。应用该预测模型,101例良性病灶中有58例被正确分类为良性,从而避免58例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手术。结论利用SWV病变联合RI两个定量资料的分类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有较高的诊断性能,较大程度上避免超声主观上的偏差,客观帮助临床决定是否进行穿刺活检,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

许导靖[7](2020)在《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ing,ABVS)和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136位病人共164个乳腺肿块,所有乳腺肿块均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证实。使用配备有ABVS成像系统及频率为4MHz~9MHz的9L4高频探头和声触诊量化技术软件的西门子公司ACOUSON S2000超声仪器;获得所有肿块的常规超声图像、ABVS冠状面图像以及VTQ剪切波速度值(shear wave velocity,SWV),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ABVS、VTQ技术及ABVS联合VTQ技术等检查方法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构建各检查方法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取VTQ技术SWV的最佳诊断界值,并获取各检查方法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以对比分析各检查方法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1.164个乳腺肿块,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有75个,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有89个。2.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89.89%,78.05%,84.21%,74.77%,AUC为0.769。3.ABVS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95.51%,85.37%,93.22%,80.95%,AUC为0.844。4.良恶性肿块VTQ技术SWV均值分别为2.55±1.31m/s、6.07±2.68 m/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肿块的SWV值构建ROC曲线,当约登指数达到最大0.6526时,对应的截断点为3.76 m/s,95%CI为0.784-0.900,即VTQ技术SWV诊断界值取3.76 m/s时,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最佳,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72%,93.26%,83.54%,90%,79.81%,AUC为0.826。5.ABVS与VTQ技术联合应用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89.89%,90.24%,88.31%,91.95%,AUC为0.903。6.不同检查方法诊断效能比较: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灵敏度与准确度显着高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灵敏度显着高于ABVS、VTQ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诊断特异性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VTQ技术联合诊断曲线下面积显着大于常规超声、ABVS、VTQ,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VS曲线下面积显着大于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ABVS与VTQ技术与常规超声相比对乳腺肿块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BVS冠状面高特异性表现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VTQ技术SWV值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间存在显着差异,当SWV诊断界值取3.76 m/s时,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效能最佳。2.ABVS与VTQ两者联合应用时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准确度,联合应用价值高于常规超声、ABVS、VTQ单独应用。

宋德梅[8](2020)在《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钼靶、超声及MRI三种检查方法单独与不同联合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9年10月均行乳腺钼靶、超声及MRI三种影像学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10例乳腺疾病患者,共252个病灶,参照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标准对病灶进行BI-RADS分类,统计分析钼靶、超声、MRI单独与钼靶+超声、钼靶+MRI、超声+MRI及钼靶+超声+MRI不同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钼靶、超声及MRI单独与不同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均较高,以钼靶+超声的敏感度最高;钼靶+超声与钼靶、超声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敏感度稍高于钼靶、超声,但三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特异度、准确度显着高于钼靶、超声及钼靶+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钼靶、超声及钼靶+超声各组间的特异度、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MRI、超声+MRI及钼靶+超声+MR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单独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钼靶、超声、MRI、钼靶+超声、钼靶+MRI、超声+MRI及钼靶+超声+MR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0、().811、0.952、0.887、0.954、0.952及0.958;AUCMR1显着高于AUC钼钯、AUC超声,及AUC钼钯+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钼钯、AUC钼钯+超声高于AUC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UC钼靶+超过。与AUC钼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C钼钯+MRI、AUC超声+MRI及AUC钼靶+超声+MRI与AUCMR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效能较高,钼靶及超声的诊断效能中等,三者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钼靶、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较高,但特异度不高。钼靶+超声较单独钼靶或超声提高了诊断的敏感度,但不能提高特异度。钼靶+超声的敏感度与MRI相仿,可以满足乳腺癌的筛查及临床诊断需要,而MRI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显着高于钼靶、超声及钼靶+超声,且MRI对乳腺病变有较好的良、恶性鉴别能力,因此对于钼靶或超声定性困难的病变可增加MRI检查提高特异度及准确度。

解欣欣[9](2020)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确定SWE弹性模量在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最佳参数与诊断界值,并比较SWE、US-BI-RADS分级标准及两者联合在乳腺可疑肿块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前瞻性纳入219例患者共248个肿块,纵、横两切面观察二维灰阶图像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依此对乳腺肿块进行分类,记为US-BI-RADS。测量SWE弹性模量参数:Emean、Emax、Emin、SD与Eratio,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良恶性肿块的组间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最佳弹性模量参数及其诊断界值。综合考虑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特征及SWE弹性模量参数进行再分类,记为UE-BI-RADS。比较SWE、US-BI-RADS与UE-BI-RADS的诊断效能。结果156例患者,共178个肿块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104个,恶性52个。恶性肿块Emean、Emax、SD、Eratio高于良性,Emin低于良性(P<0.05)。Emean、Emax、Emin、SD、Eratio的截断值分别为:46.2k Pa、114.3k Pa、0.2k Pa、25.55k Pa与3.5,其中Eratio、SD与Emax的诊断效能高于Emean与Emin,Eratio、SD与Emax三者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tio、SD、Emax、US-BI-RADS与UE-BI-RADS鉴别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838、0.837、0.832、0.882、0.870,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SWE,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较低,单独应用US-BI-RADS,敏感性尚可,特异性较低。两者联合应用较US-BI-RADS单独应用,特异性、准确性与NPV均有所提高,由79.66%、82.58%、84.68%升高到88.14%、87.08%、92.04%,敏感性由88.33%降低到85.00%。结合SWE后,BI-RADS 4A类肿块由76个减少到19个,恶性率由9%提高到36.8%。结论SWE有助于US-BI-RADS分类对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两者联合应用在未明显损失敏感性的情况下,特异性、准确性和NPV均有所提高,有效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目的探讨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SWE技术联合常规超声鉴别乳腺可疑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56例患者共178个肿块接受常规超声与SWE扫查,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超声特征与参数。绘制ROC曲线,得到Logistic回归模型的诊断界值,并在外部验证样本中进行测试。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肿块边缘、微钙化、血流、成角情况、Eratio及患者年龄为肿块良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787、5.766、4.608、3.579、1.177与1.058。构建回归模型Logit(P)=-7.138+1.756×边缘+1.752×微钙化+1.528×血流+1.275×成角+0.157×Eratio+0.057×年龄。该模型以P=0.427作为截断值,此时ROC曲线的AUC为0.948,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86.44%。验证样本中该模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42%。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在乳腺可疑肿块的超声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目的总结乳腺肿块型腺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型腺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于纵、横两切面观察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特征,于SWE成像模式获得弹性模量参数Eratio。依据BI-RADS分级标准,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84例乳腺肿块型腺病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2±9岁,肿块平均直径<20mm(95.2%)。肿块型腺病常表现为边缘清晰(82.1%)、平行位生长(81%)的不均质肿块(73.8%),后方回声多数无衰减(77.4%),彩色多普勒以乏血供为主(83.3%),RI较低(83.3%),弹性模量参数Eratio多<3.5(78.6%)。以BI-RADS 4A与4B作为良恶性的诊断界值,常规超声联合SWE诊断肿块型腺病的正确率为86.9%,误诊率为13.1%。结论常规超声联合SWE技术在腺病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实际工作中应结合临床资料、图像特征与弹性模量参数综合分析做出判断,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争取提高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曾芳[10](2020)在《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超声BI-RADS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02个肿块,年龄平均为48.65±10.53岁,并且乳腺肿块均获得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操作时先行乳腺常规超声检查,发现乳腺病变后观察并记录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边界、方位、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血供情况、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等,并进行超声BI-RADS分类。再用弹性成像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测量SWV值,测量7次后取平均值;用应变比(strain ratio,SR)值法测量SR值,测量3次后取平均值。选取超声BI-RADS分类、VTQ、SR三个指标,将诊断结果赋予分值,逐项分值相加得到超声综合评分。分为四种联合评分法,分别为:1.三种方法联合评分,2.超声BI-RADS分类与VTQ联合评分,3.超声BI-RADS分类与SR联合评分,4.VTQ与SR联合评分。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把病理结果作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金标准,通过绘制ROC曲线,获取分别单纯应用超声BI-RADS分类、VTQ、SR和联合使用的四种联合评分的最佳截点,并计算相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曲线下面积。分析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包括患者肿块的结节数目、形态、边缘、边界、方位、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钙化、粗钙化、血流信号、腋窝淋巴结,将其定为自变量,乳腺肿块的性质为因变量。先行单因素分析采用?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最终以乳腺病灶手术切除后或活检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总共96例患者,102个乳腺肿块。其中,恶性肿块63个,患者的年龄为52.11±8.72岁;良性肿块39个,肿瘤患者年龄为43.07±10.91岁,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恶性肿块的最大径为平均25.17±9.99mm,良性肿块最大径平均20.72±7.20mm,良恶性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VTQ技术判断乳腺良性病灶SWV值平均为(3.39±1.69)m/s;乳腺恶性病灶SWV值平均为(7.73±1.83)m/s,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SWV值的最佳截点值为5.37m/s,相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8.9%、92.3%,曲线下面积为0.931。(3)SR技术判断乳腺良性病灶SR值平均为2.16±0.96;乳腺恶性病灶SR值平均为4.52±1.76,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判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SR值的最佳截点为3.16,曲线下面积为0.947,相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7.3%、92.3%。(4)超声BI-RADS分类:本研究乳腺病灶分类范围为3-5类,曲线下面积为0.907,得出判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界值为介于4A与4B之间,相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2.5%、84.6%。(5)单纯应用超声BI-RADS分类、VTQ、S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931、0.947。超声BI-RADS分类与VTQ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BI-RADS分类与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TQ与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四种联合方法判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评分截点分别为2到3分之间、2到3分之间、1到2分之间、0到1分之间,相对应敏感性分别为87.3%、79.4%、92.1%、96.8%,特异性为92.3%、97.4%、84.6%、87.2%。(7)四种联合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8、0.942、0.936、0.960。第一种联合与第二种联合比较、第一种联合与第三种联合比较、第一种联合与第四种联合比较、第二种联合与第四种联合比较、第三种联合与第四种联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种联合与第三种联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病灶的形态、方位、边界、边缘、后方回声、肿块内微钙化、血流信号分级、腋窝淋巴结肿大共8个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边缘成角、边缘毛刺状、肿块内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为乳腺肿块的危险因素(OR值>1);方位为乳腺肿块的保护因素(OR值<1)。OR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边缘成角、边缘毛刺状、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块内微钙化、方位。结论:(1)单纯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应变率比值法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纯应用超声BI-RADS分类;单纯应用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与单纯应用应变率比值法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相似。三种方法均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2)超声BI-RADS分类与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应变比联合使用可以降低乳腺病灶的误诊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对病灶早期诊断、患者能早期治疗有一定的帮助。(3)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灶的边缘成角、边缘毛刺状、肿块内微钙化、腋窝淋巴结肿大是乳腺病灶的危险因素,方位是乳腺病灶的保护因素。与乳腺恶性病灶相关联的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边缘成角>边缘毛刺状>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块内微钙化>方位。这些因素对临床医生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有很大帮助。

二、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协和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三次超声技术革命推动乳腺超声成像发展
2 新型多模态超声成像技术提升乳腺癌诊断水平
    2.1 弹性成像技术
    2.2 自动乳腺容积成像
    2.3 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
    2.4 光声成像
    2.5 微小血管成像
3 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展望
4 结语

(2)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先进性与创新性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常规诊断的补充应用价值评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第二部分 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与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相关的因素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第三部分 乳腺良性高危病变的超声造影:特征分析及诊断价值评估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附表
综述 乳腺超声新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论文1
英文论文2

(3)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入选病例临床基本资料
    3.2 超声弹性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比较
    3.3 超声弹性成像与分子标志物的相关性比较
    3.4 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征象的相关性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
综述 超声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4)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优化乳腺BI-RADS分类的价值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BI-RADS4 类结节级别调整的诊断价值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仪器与方法
        2.1 仪器
        2.2 方法
        3.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篇:超声应变弹性参数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
    前言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仪器与方法
        3.诊断标准
        4.观察指标
        5.统计学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价值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仪器与方法
    2.3 图像处理与分析
    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与病理结果
    3.2 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3.3 应变式剪切波成像检查结果
    3.4 双模态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类检查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病灶内部及其周边组织硬度的诊断效能
    4.2 应变式成像在乳腺病灶内部及其周边组织硬度的诊断效能
    4.3 双模态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
    4.4 病例分析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弹性成像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弹性成像及多普勒超声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超声定量参数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4 讨论
5 局限性与展望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及参考文献 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的应用进展和现状
    参考文献

(7)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仪器和操作方法
        2.2 图像评价分析及良恶性判断标准
    3.统计学方法
结果
    1.病理检查结果
    2.超声检查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8)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仪器与方法
    3 诊断标准与图像分析
    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SWE联合US-BI-RADS分级标准在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1.引言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乳腺可疑肿块恶性风险超声预测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肿块型腺病诊断中的价值
    1.引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超声影像学方法评价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四、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鉴别乳腺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 [1]乳腺癌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协和经验[J]. 杨萌,晋思琦,朱庆莉,刘赫,张璟,王红燕,李娜,张青,孝梦苏,张缙熙,李建初,姜玉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8)
  • [2]超声造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探讨[D]. 徐平. 山东大学, 2021(12)
  • [3]乳腺癌患者弹性超声成像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D]. 黄康华. 汕头大学, 2021(02)
  • [4]超声应变弹性成像技术对优化乳腺BI-RADS分类的价值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D]. 郑碧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双模态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病灶良恶性诊断价值的研究[D]. 何培丽. 汕头大学, 2021(02)
  • [6]基于弹性成像及多普勒超声的预测模型在乳腺病变中的应用[D]. 许仁豪.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7]ABVS与VT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应用研究[D]. 许导靖. 皖南医学院, 2020(04)
  • [8]钼靶、超声及MRI对乳腺疾病诊断的比较影像学研究[D]. 宋德梅. 山东大学, 2020(09)
  • [9]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常规超声在乳腺可疑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D]. 解欣欣.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1)
  • [10]超声BI-RADS分类联合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D]. 曾芳. 皖南医学院, 2020(01)

标签:;  ;  ;  ;  ;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识别乳腺疾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