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基地

建设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基地

一、构筑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大基地(论文文献综述)

公丕宏[1](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韩笑妍[2](2012)在《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经济一体化继续推进,带动了商品与资本、技术、信息和服务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为显着的表现形式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而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促进了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大市场的形成,无论国际间还是国内区域合作,都是以分工利益和专业化利益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在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同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产业对接。产业对接其实是区域间产业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如何进行产业对接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对接”这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内呼声较高的有:泛珠三角其他地区与珠三角产业对接、京津唐产业对接等;闽台产业对接、粤港产业对接等;国际间比较热的对接有:中国沿边省份与东盟产业对接、山东半岛与日韩产业对接等。就现实情况看,相对落后的地区是产业对接的发动者和支持者,发达地区对产业对接有所呼应,但实际行动并不积极,也没有具体抓手。可以说,产业对接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理论预计的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及各种壁垒的存在都是产业对接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同处华北,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具有悠久的合作历史。随着内蒙古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与国内外经贸合作频繁,尤其是与环渤海五省市在对口支援、能源工业、商贸和社会事业方而的合作更加密切。但从繁体上看,这种产业合作主要停留在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层面上,还处于产业对接的初级阶段,缺少统一分工和协调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关系主要是选择合适的产业分工模式,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合力。如何优化区域内部的资源配置,使之形成区域竞争力,实现双方的共赢,是环渤海五省市和内蒙古而对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国家对京津冀、辽中南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内蒙古重点开发区做了明确规定。困家规划的出台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对接提供了巨大市场潜力和题材。内蒙古与环渤海五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多层次性使得两区域今后存在着广阔的产业合作空间。本文从产:业对接的视角,探讨如何发挥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实现要素合理组合的基础上,加强产业合作,沿着观察-实证-分析-判断的研究路线,借助于区位熵等计量方法,分析出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双方产业对接的对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本文注重提出产业对接既要符合自身利益,保障自身产业对接中利益最大化,也要建立符合对接方的利益的合作机制,保障对接方在产业对接中的利益,达到双赢的局面,降低合作的风险与交易费用,提高合作各方的投资回报率和合作项目的成功率。避免陷入围绕落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来论述。论文主要内容为:导论:本部分为全文的总括性章节。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特别是论述了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内蒙古如何与相对发达的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重要价值。接下来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进行了布局。第一章:产业对接的相关理论概述。主要对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等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并对产业对接概念进行界定,提炼出与本文具体研究对象有重叠和可运用的相关理论及规律,并探讨其在内蒙古与环渤海产业对接下应用的可行性。第二章:主要论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基础,通过对内蒙古经济和环渤海地区在历史上的经贸往来及合作基础进行深入的挖掘,并结合当前两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及各自的优势,探讨了产业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通过对内蒙古与环渤海地区产业对接的现状和问题的剖析,从供求层面、政策层面和企业成长层面,对双方产业对接的潜力进行挖掘和论证。第四章:重点阐述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通过修正后的区位熵方法确定产业对接的内容,其对接内容包括:工业对接、农牧业对接和第三产业对接。在确定了对接的内容后,就工业、农牧业和服务业对接的重点领域和方式进行详尽的剖析和阐述,提出可操作性的路径参考。第五章: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在前儿章研究基础上,结合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实践,提出加快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对策建议。

曾伟鹏[3](2012)在《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转移目的地,与此同时,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沿海地区临港产业发展迅速,临港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明显。在现实中,许多港口具备传统地理经济集聚的相似条件,但并非所有的临港工业区均成功地实现了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传统的影响工业空间集聚的因素之外,是何种其他因素影响了产业集聚的最终格局?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作者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结合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推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全文共由五章组成,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与评述,进而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总结世界临港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推动世界临港产业集聚格局发展的重要背景——即几轮重要的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模式、动因和趋势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总结,最后对结合最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重化工业的临港集聚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章将焦点汇集到天津临港经济区,对天津临港经济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基于钻石模型理论框架对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条件进行了系统剖析;接下来从天津滨海新区其他功能区、国内其他临港工业园区和国外典型临港工业区(带)三个层次,对天津临港经济区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总结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和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四章首先基于新地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区位优势导致的生产成本节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影响。接下来结合传统地理经济学强调的影响产业空间集聚的诸因素和体制制度因素,从多个层面探讨了区位优势、特别是制度因素对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的影响。在前述各章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从产业发展的视角,结合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与相关产业在当代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研究了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和推进产业集聚的政策建议。

孙可奇[4](2012)在《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包括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区域经济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即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想。其次,介绍了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最后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第三,从苏、沪、浙、粤、京、津几个较发达的省市入手,运用偏离份额分析等数量方法,选取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有关指标,对山东及以上省市的产业发展状况及竞争力作了详尽的对比研究,为后面山东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有关战略的提出作了铺垫。第四,从省内17个地市的对比出发,运用基尼系数、相对变异系数和泰尔系数等数量方法,选取山东17个地市30年的人均GDP统计数据作为指标,对山东30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后面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关战略的提出作了铺垫。第五,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进行对比,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内部功能出发,对各大城市群的特点做了归纳,为以城市群作为空间载体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做了铺垫。第六,依据前面详细的分析论证,构建了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即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以及适合各大区域发展特点的子战略,形成了一个比较详细的战略体系。最后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论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第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当前山东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城镇化加速期、信息化融合期、市场化完善期、国际化拓展期的崭新阶段,理应对以往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转型。所以对山东新的历史时期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其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本文基本上是根据山东3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目前比较综合的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跨度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是改革开放30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总结,可以为政府、企业家或者学者提供参考,其研究价值和分析过程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三,构建了四大战略和十几个子战略的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战略体系,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其他学者的一些新思路和新建议,既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又符合山东省情,其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5](2011)在《印发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2011]47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海洋渔业局、发展改革委反映。

黄小晶[6](201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文中研究指明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已经福建省人民政府研究通过,现提请审议。省长:黄小晶2011年1月1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前言"十二五"时期,是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是推进海峡西

韩恩泽[7](2010)在《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文中提出由于经济体制的改变、市场需求的变化、资源枯竭等原因,我国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市竞争力差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有的城市石油已经枯竭,面临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而这些城市多为区域的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如何避免矿竭城衰,使这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实现经济转型是亟需研究的重大问题。本论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多方面比较与借鉴,在此基础上重点对下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界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和特征、现状及特点。在对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并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进行必然性分析。其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进行评价,确定了我国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能力评价的内涵与思路,从石油城市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资源环境保护四个角度构建了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庆市等六个典型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水平进行横向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城市经济转型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而复杂的问题。再次,论文对我国石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和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石油企业退出机制三方面进行研究,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体系。论文研究了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和演进机制,确定了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时机选择,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结合石油资源城市特点对主导产业进行了选择,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提出了相关政策保障措施。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和石油企业改制的难题交织在一起,是造成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根源。论文分析了石油企业退出的特殊壁垒并提出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通过对企业内外部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选择适当的退出途径的依据。最后,论文对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进行研究,探讨了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提出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总体战略与对策建议,并从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作用、特征和途径等方面,探讨了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以东营市为例,对我国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东营市基本社会经济情况及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历程进行了回顾,提出了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对策建议,并对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卢宁[8](2009)在《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海陆一体化是近年来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议题,也是我国沿海地区广泛采用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提出的时间较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沿海地方政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都不深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停留在概念探讨阶段,着重于分析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内涵等问题,没有构建起海陆一体化的理论框架;许多沿海地方政府从自身海洋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的具体措施和海陆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但是主要局限于强调发展理念,缺乏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明确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明晰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从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构建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和实施对策。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绪论。从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和沿海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明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依据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2、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融合等多个视角分析海陆一体化问题,明晰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论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论等理论在海陆一体化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应用范围。3、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在总结海陆经济联系的一般规律和各地海陆一体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海陆一体化的发生机理、海陆产业关联机制、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标准及空间布局、近海环境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机理等理论问题,构建海陆一体化研究的理论框架。4、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论述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并对其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借鉴,以指导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制定。5、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通过广泛调研,了解山东省海洋资源分布情况、海洋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沿海地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山东省海陆经济的关联度和关联类型。6、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主导产业、陆域主导产业、海岸带区域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轴以及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策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7、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以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为例,分析沿海县(区)海陆一体化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并总结归纳出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为山东省沿海县(区)制定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实地调研法。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多次赴山东省沿海地市和江苏、河北等周边省份调研海陆产业发展情况,广泛地了解各地实施海陆联动发展的经验和做法。2、文献查阅法。查阅大量的海洋经济研究论文以及产业关联、区域发展等领域的论文和书籍,为论文的完成提供资料积累和知识积累。3、理论分析法。从系统论、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出发,结合沿海地区的建设实践构建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此外,论文研究过程中还用到投入产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等技术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1、明晰了海陆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即海陆一体化是海陆互动的沿海区域发展过程。从这个认识出发,从海陆产业关联、海岸带区域空间结构和近岸海域污染的一体化调控三个方面构建了海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2、在研究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主导产业、空间布局模式和一些具体保障措施。3、分析了东营市河口区、烟台市海阳市和威海市荣成市三个县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并总结三种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模式。

林超[9](2009)在《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政府都加快了海洋开发得步伐。作为东营市的海洋经济大县(区),河口区具有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资源及区位优势,因此,笔者选取河口区作为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生态学方法、实地调查以及理论和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进一步探讨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形成及演变规律,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海洋产业布局,构建特色海洋产业区域。鉴于海洋产业布局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关于海洋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区域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研究、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以及对策实施研究等都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另外,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多重分析方法,即历史与现状分析、产业结构-功能分析与评价、产业布局模式和效果分析等,也将为海洋经济研究方法论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海洋产业布局一经形成很难改变,一旦改变必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海洋产业布局是否合理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有关,它反映了对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开发利用程度。合理的海洋产业布局是发挥海洋功能价值和实现海域整体效益的最佳选择。不合理的海洋产业布局将影响海洋产业整体效益的发挥,不利于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对沿海区域进行整治规划,有效集聚物流、人流和信息流,充分利用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重组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新课题。河口区作为东营市的海洋经济大县(区),具有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资源及区位优势,选取河口区作为海洋产业布局的研究案例,对进一步探讨区域海洋产业布局的形成及演变规律,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转型,调整海洋产业布局,构建特色海洋产业区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应充分发挥其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方针,进一步扩大海洋经济总量,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以港口为龙头,以现代渔业、盐化工业、滨海旅游业、临港工业为主要支点,构筑“三带六区”的特色海洋经济区,形成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海洋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体系。努力把河口区建设成为产业布局合理、比较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海洋经济强区,将是河口区未来一段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徐江[10](2009)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结合方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它的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同时也影响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因此,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优化,提高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产业经济的竞争力,成为各个地区或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辽宁既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也是一个沿海省份,它面临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但是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及政策方面的问题,辽宁沿海城市群的能量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发展与东南沿海差距逐渐拉大。正因如此,2005年下半年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提出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形势下,以加快“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为载体,全方位、宽领域地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本文主要选取区域产业结构展开研究,力求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发展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构思,并为实现这种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调整和优化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的发展。文章结构安排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前言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的理论,明确了文中涉及的产业、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概念;第三章主要对1993—2006年之间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的演变过程及特点进行静态及动态的分析,揭示了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发展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并对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进行转变;第四章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并参照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当前的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通过使用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的偏离度进行分析,找出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第五章在前四章的研究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出适合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原则,并对包括需求、供给、国际投资和贸易在内的基本要素进行优化设计;第六章则是基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运用区位商、区域竞争优势等指标对经济带地区的主导产业进行选择,找到了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方向;第七章是在结合产业结构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参照前几章的分析结果,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状提出可行性措施;第八章是全文的总结以及研究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理论分析法、系统研究法、比较分析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法、合理借鉴等多种方法,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借鉴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内容,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这一课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证。

二、构筑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大基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筑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大基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一、经典区位理论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三、新经济地理学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体框架
    第二节 几何分析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一、乡村演化散点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四、区域演化域面
        五、海洋演化立体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一、经济空间势
        二、经济空间熵
        三、经济空间流
        四、经济空间集
        五、经济空间域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一、可能创新之域
    二、有待完善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六、论文研究思路 第一章 产业对接与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产业对接概念界定
    一、产业对接的内涵与外延
    二、产业对接的分类
    三、产业对接的策略
第二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产业转移的含义
    二、产业转移的分类
    三、产业转移的特点
第三节 产业承接理论
    一、产业承接的含义
    二、产业承接的类型
    三、产业承接点的选择
第四节 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发达与欠发达区域产业对接基础理论
    二、发达与欠发达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第五节 产业对接与区域间相互作用
    一、产业对接的区域间相互关系
    二、产业对接中区域间的决策博弈
    三、产业对接的区域效应 第二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及现实基础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自然环境与地理区位
    二、延续几千年的部族冲突与融合
    三、历史上的交流与互利
    四、同处新中国成立后的“华北区”及经济上密切联系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经济发展状况
    二、内蒙古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因素和优势产业
第三节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状况分析
    一、环渤海经济圈概况
    二、环渤海经济圈结构与比较优势
    三、“十一五”期间环渤海经济圈的特点
第四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必要性
    二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链的互补性和对接发展的可能性 第三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与区域合作现状
    一、总体现状
    二、主要领域和形式
第二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特征
    一、对接的自发性与低层次性
    二、重政府轻企业
    三、低效率
    四、各种壁垒因素的存在
    五、政策与法律体系的差异性
第三节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潜力分析
    一、供求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二、政策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三、企业成长层面的产业对接潜力 第四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原则和内容
第一节 产业对接的原则
    一、发挥比较优势与互利共赢
    二、实现内蒙古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企业为主、政府引导
第二节 产业对接的总体构想
    一、内蒙古的区位功能定位
    二、产业对接的阶段性
第三节 产业对接的内容确定
    一、区位熵模型与修正
    二、农业产业对接
    三、工业产业对接
    四、第三产业对接
第四节 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工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节 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
    二、环渤海经济圈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三、内蒙古农牧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六节 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
    一、内蒙古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二、环渤海服务业发展情况
    三、内蒙古服务业与环渤海经济圈对接的重点领域 第五章 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中东欧国家融入欧盟经济圈的经验借鉴
    一、欧盟成员国的产业对接经验
    二、对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的启示
第二节 培育区域共同市场
    一、要素市场对接
    二、消费市场对接
    三、市场管理体制对接
第三节 产业规划对接
    一、规划体系合理对接
    二、规划流程与制定方式对接
    三、规划协调机制保障
第四节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一、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二、总体上加快构建区域物流业发展格局
    三、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对接
第五节 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一、地方政府间的密切合作与有序引导
    二、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三、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四、推动企业优化重组与合理兼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后记

(3)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对相关文献的评述
        1.2.1 对临港产业和产业集聚的概念界定
        1.2.2 对产业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1.2.3 关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文章结构
    第五节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世界临港工业的发展:回顾与评述
    第一节 临港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2.1.1 临港工业产生的条件
        2.1.2 世界临港工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临港工业发展的背景:国际产业转移
        2.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与现状
        2.2.2 国际产业转移模式和动因
        2.2.3 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
        2.2.4 重化工业的国际转移与临港集聚趋势
第三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及国内外比较
    第一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概况
        3.1.1 天津临港经济区开发的历史沿革
        3.1.2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环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3.2.1 钻石模型的理论框架及其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应用思路
        3.2.2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环境
    第三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与国内外临港工业园区的比较
        3.3.1 天津临港经济区同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的比较分析
        3.3.2 天津临港经济区同国内其他临港工业园区的比较
        3.3.3 国外临港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借鉴
第四章 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分析
    第一节 区位优势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
        4.1.1 相关文献评述
        4.1.2 模型
        4.1.3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分析
        4.2.1 基础优势
        4.2.2 产业先发优势
        4.2.3 体制与政策
第五章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第一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导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5.2.1 天津临港经济区主要支柱产业本身的发展前景
        5.2.2 主导产业的集聚格局与在天津临港经济区的发展前景
    第三节 天津临港经济区产业集聚发展策略
        5.3.1 继续强化基础优势
        5.3.2 深入发挥产业先发优势
        5.3.3 优化管理体制,优质服务企业
        5.3.4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
        1.3.1 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
        1.3.2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践回顾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主要内容
        1.4.2 结构安排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与资料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综述
    2.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内容界定
        2.1.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
        2.1.2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2.1.3 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思想
    2.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流派
    2.3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2.3.1 均衡发展理论(Isostatic Development Theory)
        2.3.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3 动态均衡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与 SWOT 分析
    3.1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
        3.1.1 开发开放战略(1978 年—1984 年)
        3.1.2 “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5 年—1991 年)
        3.1.3 “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度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战略(1992 年 —2002 年)
        3.1.4 “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战略(2003 年—2007 年)
        3.1.5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2008 年—)
    3.2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态势
        3.2.1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2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3.2.3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3.2.4 市场化改革成效显着
        3.2.5 可持续发展取得可喜成绩
        3.2.6 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
        3.2.7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3.3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 SWOT 分析
        3.3.1 优势分析
        3.3.2 劣势分析
        3.3.3 机遇分析
        3.3.4 挑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内比较
    4.1 各区域经济总量比较分析
        4.1.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4.1.2 各区域比较的结果分析
    4.2 各区域产业经济比较分析
        4.2.1 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4.2.2 产业结构效应的一般分析
        4.2.3 主要产业比较分析
    4.3 各区域空间经济比较分析
        4.3.1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4.3.2 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
        4.3.3 广东省区域经济空间发展战略
        4.3.4 启示
    4.4 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国内比较
        4.4.1 苏南模式
        4.4.2 温州模式
        4.4.3 珠江模式
        4.4.4 山东“旗舰经济”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 30 年山东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
    5.1 区域差异的研究现状
    5.2 研究思路和资料来源
    5.3 山东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变动分析
    5.4 山东区域经济差异的地区分解
        5.4.1 泰尔系数计算公式
        5.4.2 衡量指标的选取
    5.5 近期山东省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经济总量差距的现状
        5.5.1 近期山东区域经济总量差距的现状
        5.5.2 近期山东区域经济质量差距的现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群发展分析
    6.1 城市群、都市圈、经济带概念辨析
    6.2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比较
        6.2.1 空间范围
        6.2.2 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特征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
    7.1 依托城市、创新半岛——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战略
        7.1.1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战略意义
        7.1.2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基础条件与制约因素
        7.1.3 山东半岛城市群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7.2 区域协调、科学跨越——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
        7.2.1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的战略意义
        7.2.2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7.2.3 鲁南经济带科学跨越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7.3 循环经济、生态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战略
        7.3.1 黄河三角洲发展回顾
        7.3.2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战略意义
        7.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7.3.4 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内容
    7.4 重视海洋、突出蓝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
        7.4.1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回顾
        7.4.2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意义
        7.4.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
        7.4.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特色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实践概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外石油资源城市转型模式及经验
    1.3 本论文有关基本理论综述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2 城市经济学理论
        1.3.3 产业经济学理论
        1.3.4 资源经济学理论
        1.3.5 经济转型理论
第2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发展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2.1 我国石油城市的概念及特征
        2.1.1 石油城市的概念
        2.1.2 我国石油城市的现状及特点
        2.1.3 我国石油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2.2 石油资源城市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2.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2.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社会、资源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2.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的聚类分析
        2.3.1 聚类分析的基本理论
        2.3.2 系统聚类法及数据处理
        2.3.3 聚类结果及特征分析
    2.4 我国各类型石油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2.5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
    2.6 我国石油城市经济转型的必然性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状况评价
    3.1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与评价思路
        3.1.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内涵
        3.1.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思路
    3.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3.2.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3.2.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评价模型
        3.3.1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方法选择
        3.3.2 因子分析评价方法的步骤
    3.4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评价的实证分析
        3.4.1 我国主要石油资源城市的数据获得
        3.4.2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因子分析过程
        3.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总体成效评估
    3.5 小结
第4章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及对策
    4.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及演进机制
        4.1.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4.1.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的演进机制
    4.2 我国石油资源城市经济转型的时机选择
    4.3 石油资源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分析
        4.3.1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4.3.2 石油资源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
    4.4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分析
        4.4.1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特征
        4.4.2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原则
        4.4.3 石油资源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的特点及基准
        4.4.4 石油资源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政策保障
    4.5 小结
第5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石油企业的退出机制
    5.1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概述
        5.1.1 石油企业退出的内涵
        5.1.2 石油企业退出机制的内涵
    5.2 石油企业的退出壁垒
        5.2.1 企业退出的一般性壁垒
        5.2.2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特殊性的原因
        5.2.3 石油企业退出壁垒的具体体现
    5.3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5.3.1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
        5.3.2 石油企业退出途径选择
    5.4 小结
第6章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及对策
    6.1 制定石油资源城市转型发展战略的意义
        6.1.1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石油资源城市的竞争力
        6.1.2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提升社会稳定和谐程度
        6.1.3 优化城市功能,提升石油资源城市发展承载力
        6.1.4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的环境品质
    6.2 石油资源城市转型的总体战略和对策建议
        6.2.1 总体战略
        6.2.2 对策建议
    6.3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的转型
        6.3.1 石油资源城市政府职能转型的目标
        6.3.2 政府在石油资源城市转型中的作用
        6.3.3 石油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政府职能转换的特征
        6.3.4 石油资源型城市政府职能转换的有效途径
    6.4 小结
第7章 典型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的实证研究
    7.1 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7.1.1 基本状况
        7.1.2 转型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7.2 东营市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7.2.1 发展优势
        7.2.2 制约因素
    7.3 东营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转型历程回顾
        7.3.1 从石油资源开发起步向综合功能型城市发展——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的初步探索
        7.3.2 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援助行动
        7.3.3 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机遇和重要举措
    7.4 东营市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7.4.1 高效生态经济的基本内涵
        7.4.2 战略定位与战略步骤
        7.4.3 产业布局与战略支撑
        7.4.4 战略意义
    7.5 东营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7.5.1 2009 年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7.5.2 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7.5.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规划及建设推进情况
    7.6 胜利油田促进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7.6.1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战略
        7.6.2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7.6.3 传承和创新胜利特色管理
        7.6.4 推动建设互利双赢和谐的油地关系
    7.7 东营市经济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
        7.7.1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提升东营市经济竞争力,是全部工作的总纲
        7.7.2 以黄河三角洲开发为品牌,树立东营市新形象,是长期遵循的一项重要工作策略
        7.7.3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确立生态高效经济战略定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
        7.7.4 以油地军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为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
    7.8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海陆一体化: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1.1.2 海陆一体化: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1.1.3 海陆一体化:新时期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述评
        1.3.1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
        1.3.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及其理论基础
    2.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和空间范围
        2.1.1 海陆一体化的概念
        2.1.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范围
        2.1.3 海岸带地域系统的特征
    2.2 海陆一体化的多视角分析
        2.2.1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2.2.2 生态环境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2.2.3 文化视角下的海陆一体化
    2.3 海陆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3.1 系统论
        2.3.2 产业关联理论
        2.3.3 产业布局理论
3 海陆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3.1 海陆产业关联与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3.1.1 基本概念
        3.1.2 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3.1.3 海陆产业关联度测算方法
        3.1.4 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海洋主导产业选择
    3.2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空间结构
        3.2.1 海岸带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3.2.2 海陆一体化的空间组织模式
    3.3 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3.3.1 近岸海域污染调控的范围
        3.3.2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
        3.3.3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的构建
4 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4.1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提出的背景
    4.2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主要内容
    4.3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实施情况
    4.4 韩国西海岸开发计划的经验总结及借鉴
5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
    5.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海洋资源基础
        5.1.1 海洋生物资源
        5.1.2 海水资源
        5.1.3 海岸带矿产资源
        5.1.4 海洋油气资源
        5.1.5 海岸带土地与空间资源
        5.1.6 滨海旅游资源
        5.1.7 再生能源资源
        5.1.8 海洋科技资源
    5.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社会经济基础
        5.2.1 国民经济基础
        5.2.2 海洋经济基础
    5.3 山东省海陆经济联系分析
        5.3.1 山东省临海经济与海洋经济总体关系模式
        5.3.2 山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5.3.3 山东省海洋产业贡献率分析
        5.3.4 沿海7 市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关系模式
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6.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6.1.1 “海上山东”建设成果显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6.1.2 “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
    6.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原则
        6.2.1 总体思路
        6.2.2 目标原则
    6.3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主导产业选择
        6.3.1 海洋主导产业
        6.3.2 陆域主导产业
    6.4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中的空间结构
        6.4.1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增长点
        6.4.2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轴
    6.5 山东省近岸海域污染的海陆一体化调控
    6.6 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6.6.1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海陆一体意识
        6.6.2 建立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加强制度保障
        6.6.3 加强临海经济带建设,打造胶东半岛经济特区
        6.6.4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强临海七市经济实力
        6.6.5 大力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6.6.6 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能力
        6.6.7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7 县域区域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案例分析
    7.1 东营市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7.1.1 河口区概况
        7.1.2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7.1.3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7.1.4 河口区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7.2 烟台市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7.2.1 海阳市概况
        7.2.2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7.2.3 海阳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7.3 威海市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
        7.3.1 荣成市概况
        7.3.2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7.3.3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7.3.4 荣成市海陆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7.4 总结与分析
        7.4.1 县域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侧重点和主要内容
        7.4.2 河口、海阳与荣成海陆一体化战略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9)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的主要研究成果
        1.3.2 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海洋产业布局的相关理论
    2.1 海洋产业的涵义及分类
        2.1.1 海洋产业的涵义
        2.1.2 海洋产业的分类
    2.2 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性
        2.2.1 海陆产业相互联系的自然基础
        2.2.2 海陆空间的依存性
        2.2.3 海陆之间的产品联系
        2.2.4 海陆之间的技术联系
        2.2.5 海陆开发的资金联系
    2.3 海洋产业布局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2.3.1 海洋产业布局的涵义
        2.3.2 海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2.4 海洋产业布局的演变规律
        2.4.1 海洋产业布局演进的一般规律
        2.4.2 海洋产业布局演进规律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3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及优势条件
        3.1.1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
        3.1.2 东营市河口区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势条件
    3.2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3.2.1 海洋产业结构层次不高,组织化程度低
        3.2.2 海洋类骨干企业、拳头产品少,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
        3.2.3 海洋科技力量薄弱,产业和科研之间结合不够紧密
        3.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3.2.5 不同海洋产业之间出现海域使用冲突
        3.2.6 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较重
    3.3 东营市河口区各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现代渔业
        3.3.2 盐及盐化工业
        3.3.3 滨海旅游业
        3.3.4 港口物流业
        3.3.5 临港工业
        3.3.6 海上油气业
4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的目标和原则
    4.1 东营市河口区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的总体思路
    4.2 东营市河口区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的主要目标
        4.2.1 2008—2012 年:中短期发展目标
        4.2.2 2013—2020 年:长期发展目标
    4.3 东营市河口区优化海洋产业布局的指导原则
        4.3.1 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原则
        4.3.2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
        4.3.3 发展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4.3.4 突出重点的原则
        4.3.5 陆海一体发展原则
        4.3.6 统筹协调原则
5 构筑河口区独具特色的海洋经济布局
    5.1 “三带”布局
        5.1.1 蓝色产业带
        5.1.2 银色产业带
        5.1.3 绿色产业带
    5.2 “六区”分布
        5.2.1 浅海、滩涂养殖区
        5.2.2 港口物流及临港工业区
        5.2.3 渔盐结合及盐化工区
        5.2.4 黄河三角洲湿地旅游度假区
        5.2.5 淡水养殖及休闲渔业区
        5.2.6 海上油气工业区
    5.3 河口区各海洋产业的发展目标及思路
        5.3.1 现代渔业
        5.3.2 盐及盐化工业
        5.3.3 滨海旅游业
        5.3.4 港口物流业
        5.3.5 临港工业
        3.3.6 海上油气业
6 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6.1.1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管和环境合作机制
        6.1.2 努力防治海洋油气污染
        6.1.3 限制污水及废弃物的入海排放
    6.2 完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
        6.2.1 交通设施
        6.2.2 能源设施
        6.2.3 水利设施
        6.2.4 信息网络
    6.3 促进海洋产业投资多元化
    6.4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平台
        6.4.1 金融保险平台
        6.4.2 人力资源支撑平台
        6.4.3 现代物流平台
        6.4.4 海洋科技支撑平台
    6.5 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管理机运行体制建设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1章 总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1.4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2章 区域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产业结构的内涵及特性
    2.2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2.2.2 刘易斯的二元结构转变理论
        2.2.3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
        2.2.4 比较优势理论
        2.2.5 雁行形态学说
    2.3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原因
        2.3.1 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2.3.2 工业结构高度化的规律
        2.3.3 产业结构规律性演变的原因
    2.4 经济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优化
第3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现实 格局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
    3.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实格局
        3.2.1 辽宁沿海经济带GDP总量在辽宁省的地位
        3.2.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结构与辽宁省比较
    3.3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区域合作中的重新定位
        3.3.1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3.3.2 辽宁沿海经济带是连接东北与华北乃至东北亚的纽带
        3.3.3 辽宁沿海经济带在环渤海经济区中的作用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评价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评价
        4.1.1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内涵
        4.1.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评价
        4.1.3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评价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结构效应的评价
        4.2.1 产业结构结构效应评价模型简介
        4.2.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效应评价体系的建立
        4.2.3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4.3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产业存在的问题
        4.3.1 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一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3.2 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二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3.3 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4 本章结论
第5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战略思路的设计
    5.1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5.1.1 找准突破口,全面推进
        5.1.2 自主创新,加快产业集聚
        5.1.3 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5.1.4 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5.2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要素
        5.2.1 供给结构的优化
        5.2.2 需求结构的优化
        5.2.3 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5.2.4 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
    5.3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5.3.1 指导思想
        5.3.2 目标取向
        5.3.3 优化重点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的 选择
    6.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6.1.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
        6.1.2 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6.1.3 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6.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6.2.1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选择的数据分析
        6.2.2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的选择
    6.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主导产业的发展途径
    6.4 本章结论
第7章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
    7.1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促进沿海产业集群
    7.2 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
    7.3 合理布局,大力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临港经济
    7.4 加快辽宁港口物流业的建设
    7.5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加速推动产业聚集
    7.6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7.7 正确认识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国内其他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差距
    7.8 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7.9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注重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发展
    7.10 本章结论
第8章 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构筑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大基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内蒙古与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发展研究[D]. 韩笑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3]区位优势与临港产业集聚 ——基于天津临港经济区的研究[D]. 曾伟鹏. 南开大学, 2012(07)
  • [4]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孙可奇. 天津大学, 2012(05)
  • [5]印发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通知[J].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州政报, 2011(23)
  • [6]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议案[J]. 黄小晶.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1(01)
  • [7]石油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与转型研究[D]. 韩恩泽.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8]山东省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 卢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0)
  • [9]东营市河口区海洋产业布局优化研究[D]. 林超.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10]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江. 武汉理工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建设现代生态海洋化工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