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稻田土壤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一、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薛淮文[1](2021)在《减氮配施菌剂对稻田活性氮损失的影响》文中提出氮肥施入土壤后,除了被作物吸收之外,还会通过活性氮的形式损失到环境当中去,农田活性氮的损失途径主要包括NH3挥发、N2O排放以及NO3--N淋溶,这不仅会使氮肥利用效率下降,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减少氮肥施用量是绿色农业的必然要求,但这同时会带来减产的风险。本研究利用在肥料上接种具有根际促生效应的N2O减排细菌,旨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同时,在减氮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肥料对于环境的负效应。N2O减排细菌能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N2O还原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及丰度,但是接种N2O减排细菌后对于NH3挥发和NO3--N淋溶的影响尚不清楚,并且在长三角下游地区的稻田中尚未进行过此类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长江滁河流域的稻田为研究对象,2019年和2020年共进行了两季的稻季观测试验。试验共设置了9个处理,分别是减氮20%+接种6种N2O减排细菌、100%N、80%N、0%N,利用密闭式间歇抽气法、静态暗箱法、PVC管测定法分别收集NH3、N2O和氮素淋溶液,从而探究了减氮配施菌剂对NH3挥发、N2O排放以及氮素淋溶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减氮20%后水稻产量下降,2019年和2020年分别减产了11%和22%,但在减氮20%的基础上接种具有促生效应的N2O减排细菌后,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促生效应,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产11%-16%、5%-26%,其中TSA2S和NRCB002处理两年的水稻产量均超过或者同100%N相当。(2)氮肥用量和NH3挥发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减氮20%后,2019年和2020的NH3挥发累积量分别下降了44%和17%;接种N2O减排细菌对稻田NH3挥发没有明显影响;稻田NH3挥发的峰值大多出现在施肥后的3天内,然后快速下降,一个星期后NH3挥发通量基本降低到较低水平;稻田NH3挥发和田面水NH4+-N浓度呈显着性强相关,而田面水p H、土壤温度同NH3挥发相关性较小。(3)氮肥用量和N2O排放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减氮20%后,2019年和2020年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59%和81%;接种N2O减排细菌通过直接或者间接途径促进了N2O的还原过程减少了N2O的排放,其中N2、NRCB008、NRCB010、NRCB026四个菌株有较好的减排效果,2019年和2020年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21%-55%、89%-216%;水分和肥料是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素,N2O排放峰值大多出现在施肥后和灌浆初期,在田面水落干的情况下更易出现N2O的排放。(4)由于土壤胶体的吸附,稻田氮素淋溶以NO3--N为主,NH4+-N淋溶量较少;氮肥用量和NO3--N淋溶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减氮20%后,不同深度下硝态氮淋溶量都明显下降,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下降17%-61%、39%-49%;接种部分N2O减排细菌促进了反硝化过程,从而降低了NO3--N的淋溶量,在60cm和90cm处趋势更为明显,其中NRCB002菌株效果最好;NO3--N淋溶受水分影响较大,因此在降雨或者灌溉的情况下会促进NO3--N淋溶过程。综上所述,减氮20%后同时减少了NH3挥发、N2O排放和NO3--N的淋溶,但水稻产量下降;在减氮20%基础上接种部分具有促生效应的N2O减排细菌后,不但进一步降低了N2O排放和NO3--N的淋溶,还保证了水稻产量。

陈子薇,应珊珊,刘银秀,叶波,董越勇,姜培坤[2](2021)在《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田间试验探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其中不同施肥包括对照(CK)、常规施肥(CT)、有机肥替代(BS)和炭基肥(CB)4个处理。结果表明:CB和BS组对降低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效果显着(p<0.05),其中稻田铵态氮的径流流失总量CT组(20.08 kg/hm2)>BS组(15.53 kg/hm2)>CB组(12.68 kg/hm2)>CK组(0.63 kg/hm2)。通过估算不同深度土壤的铵态氮与硝态氮淋溶流失量可知,BS和CB组对降低稻田氮素淋溶流失的效果有限。CT、BS和CB组中无机氮的表面径流流失总量占施氮量的5.30%~8.30%,淋溶流失总量占施氮量的0.21%~0.27%,说明氮素流失以径流为主。各施肥处理(CT、BS、CB)分别增产18.3%,28.4%,24.9%,达显着水平(p<0.05)。研究结果说明施用炭基肥和有机肥可显着减少稻田的氮素流失。

陈子薇[3](2021)在《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文中认为稻田是我国重要的耕地类型,水稻生产中所采用的传统施肥方式氮肥利用率较低,氮素极易随着径流水和淋溶水进入地表、地下水,从而导致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针对稻田氮素流失量大、水体污染风险高等问题,设置不施肥(CK)、常规化肥(CT)、有机肥替代50%化肥(BS)和炭基肥(CB)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通过1年的定位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BS和CB处理对降低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效果显着(p<0.05),其中铵态氮流失总量按如下次序递减:CT>BS>CB>CK;硝态氮流失总量按如下次序递减:CT>CB>BS>CK。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是铵态氮,炭基肥处理的氮素径流流失风险在前期更大,常规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处理在中期流失风险更大。(2)BS和CB处理对降低稻田氮素淋溶流失的效果有限。利用Hydrus-1D模型模拟得到稻田淋溶水量计算氮素淋溶流失量。铵态氮淋溶流失总量按如下次序递减:BS>CB>CT>CK,硝态氮淋溶流失量范围在0.14~0.17 kg·hm-2,且各处理之间铵态氮、硝态氮淋溶流失量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各处理不同深度淋溶水铵态氮浓度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硝态氮均呈现先下降再增长后下降趋势。(3)CT、BS和CB处理中无机氮的径流流失总量占施氮量的5.3%~8.3%,淋溶流失总量占施氮量的0.21%~0.27%,说明本研究中氮素流失以径流为主。各施氮处理(CT、BS和CB)的稻谷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处理(CK)提高了18.34%、28.40%和24.85%(p<0.05),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炭基肥3个处理之间稻谷产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

许云翔[4](2020)在《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生物炭广泛应用于农田生态系统中,以应对资源利用、土壤改良、环境污染等主要问题。生物炭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和理化性质,施入土壤中必定会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影响土壤氮素循环。在减氮增效的背景下,开展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循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氨挥发在土壤氮素损失中占有重要比例,其不仅会降低氮肥利用率,还会加速生态环境恶化。本研究采用田间原位-密闭连续抽气法,分析比较了多年水稻秸秆炭化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排放及田面水、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通过设置单因子对比试验,研究稻秆生物炭(秸秆炭)输入对不同含量水分土壤氨挥发及田面水、土壤理化性质和相关功能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旨在揭示生物炭输入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潜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连续密闭抽气法,观测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发现,稻麦两季施肥后土壤氨挥发速率呈现先逐渐增加,2-3 d达到峰值,后降低的趋势。与常规施肥相比,稻秆生物炭显着降低稻麦轮作土壤氨累积挥发量,且以麦季降幅最为显着。其中稻季降低幅度为6.11%~28.28%,麦季降低幅度为20.41%~49.60%;秸秆直接还田显着降低土壤氨挥发量的50.68%~51.89%。综合稻麦两季氨累积损失量发现,中量生物炭(11.25t/hm2)施加对土壤氨挥发控制效果最佳。(2)分析长期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土壤、田面水等理化指标的影响,探究生物炭施入下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土壤p H、NO3--N浓度及脲酶活性显着升高,NH4+-N浓度显着下降,土壤温度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表明,生物炭施入后稻季土壤氨挥发主要与土壤及田面水NH4+-N浓度、土壤温度呈显着正相关线性关系,R2在0.470-0.675(p<0.05);麦季土壤氨挥发主要与土壤p H、温度、脲酶活性呈显着相关线性关系,R2在0.677-0.755(p<0.05)。因此,生物炭介入下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其中稻季主要受田面水NH4+-N浓度影响,麦季主要受土壤p H、温度及土壤脲酶影响。(3)通过室内模拟水旱转化实验,探究生物炭施加对不同水分土壤氨挥发、氨氧化功能基因和脲酶基因多样性及土壤、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秸秆炭输入显着增加30%WHC、60%WHC和90%WHC(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的30%、60%和90%)土壤氨排放量,增加幅度114%~70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 H及脲酶活性与氨挥发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748-0.931(P<0.01),其原因可能是生物炭具有较高的碱度,可以增加土壤p H,从而干扰土壤液相中NH4+向NH3转化的碱度平衡,进而促进土壤氨排放。然而秸秆炭输入显着降低淹水(水:土为2:1)土壤氨损失量,降低幅度为29.31%~39.69%。相关分析表明,田面水NH4+-N浓度、土壤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基因丰度与NH3挥发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8、0.567、0.722(P<0.05);其原因可能是生物炭显着提高土壤AOA和AOB基因丰度,促进氨氧化过程,从而降低土壤NH4+-N浓度,进而减少氨排放。

郭子元[5](2019)在《稻虾共作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肥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稻田生产存在投入成本大,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如何合理的利用稻田资源,提高水稻生产效率,是我国当今水稻生产面临的重大难题。稻虾共作生产方式是稻田种养方式的一种,该模式将种植水稻和养殖小龙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光、温、水、土等资源,提高稻田的综合效益。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秸秆还田、投食和施肥对水稻产量、土壤性质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了3个试验,分别是:(1)稻虾共作秸秆还田投食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投食(SF)、秸秆还田不投食(SNF)、秸秆不还田投食(NSF)、秸秆不还田不投食(NSNF),另设水稻单作秸秆不还田(CKNS)和水稻单作秸秆还田(CKS)两个对照,共计6个处理;(2)稻虾共作秸秆还田投食同位素示踪试验:在SNF、SF、NSN、NSF、CKS五个处理个选择一个小区建立微区,进行水稻氮肥15N同位素示踪,设置4个不同水稻氮肥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3)稻虾共作不同年限水稻氮肥裂区试验:主区为不同稻虾共作年限,分别为2年(RC 2),5年(RC 5),8年(RC 8)和水稻单作(CK),副区为水稻不同氮肥水平,分别为0 kg/hm2、75 kg/hm2、150 kg/hm2、225 kg/hm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处理产量的影响:投食可显着提高水稻和小龙虾产量,SF处理水稻产量最高,达到了9.51 t/hm2,比SNF处理增产8.7%,SF和NSF的小龙虾产量比SNF和NSNF处理高52%和50%;适量施氮处理(75 kg/hm2和150 kg/hm2)的水稻产量显着高于不施氮肥和过量施氮的施氮(225 kg/hm2),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2)不同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投食和不同年限可以影响土壤性质,SF处理在分蘖期铵态氮含量为30.53 mg/kg,比播种前高23.8%,各处理间硝态氮变化不明显。全氮NSF处理最高,SF处理次之,在成熟期分别达到1.82 g/kg和1.32 g/kg,分别比SNF和NSNF处理高17.9%和63.1%,投食可以明显增加土壤中的全氮;养虾年限可以显着增加土壤中的总氮含量和铵态氮含量,而降低硝态氮含量,与水稻单作相比,在稻虾共作9年稻田土壤中总氮和铵态氮分别增加39.0%和59.4%,而硝态氮降低了182.8%。(3)不同处理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植株中氮素积累量最高的两个处理为SF和SNF,分别是115.02 kg/hm2和126.35 kg/hm2;氮肥利用率方面,SF>SNF>NSF>NSNF>CKS>CKNS,SF处理最高,达到56.90 kg/kg,投食处理能够提高水稻植株的氮素累积量,并显着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在相同稻虾共作年限下,随着施氮肥量增加,水稻的氮素利用率和氮素吸收效率下降;随着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氮素收获指数上升,有助于氮素向籽粒转移,且氮盈余量增加,造成了大量的氮素浪费;随稻虾共作年限增加,氮素利用率、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上升,更利于水稻籽粒吸收氮肥及植株中氮素向籽粒的转化;氮素吸收效率下降,整体的水稻植株吸收氮素效率下降;因此在适量施氮水平下,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使得水稻的氮素吸收效率降低,但有助于水稻籽粒吸收氮素;(4)稻虾共作模式氮素的平衡及补偿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肥料中的氮素大量损失,流入环境中。籽粒的肥料氮吸收率很低,只有7.08%-16.60%;随着施氮肥量的增加,肥料中氮素的回收利用的比例明显降低,而流失到环境中的量明显增加;秸秆还田和投食处理都可以补偿一部分氮肥的作用,且投食处理的补偿作用更明显;NSNF处理比NSF处理的籽粒氮吸收率高出6.81%,比SNF处理高3.28%,随着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施氮水平越高氮盈余量越高,土壤中氮素的积累越多,氮素的补偿越明显,相同施氮水平会产生更多盈余的氮素,因此可以随稻虾共作年限的增加适量降低施氮的水平。

邢月[6](2019)在《基于测坑定位试验的稻田氮素去向研究》文中提出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加大稻田的化肥投入量,从而造成稻田氮素利用率下降,导致大量氮素损失。过量氮素会通过渗漏、径流、反硝化和氨挥发等方式损失,造成一系列负面环境问题,如地下水水体富营养化、硝酸盐污染以及温室效应等。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上海市郊稻田存在氮肥不合理施用现状,在上海市青浦区肥料测坑定位试验站,设置3种不同的施肥处理,分别为化肥处理(CT)、有机肥处理(OT)、有机肥与化肥混施处理(MT),同时设置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CK),以比较三种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生态系统的氮素径流流失量、氮素渗漏流失量、氨挥发损失量、氮素土壤储存量以及氮素植株吸收量的不同,明确稻田生态系统氮素的去向,在保障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基础上,寻求一种能够高效利用氮素肥料的施肥方式,从而降低施肥对于环境造成的危害。以青浦区测坑定位试验站为试验地开展了两年的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失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稻田生态系统的氮素流失总量最低,化肥处理氮素流失量最高,有机无机配施处理次之。有机肥处理(OT)的年均流失总量为14.05 kg N/hm2,混施肥处理(MT)的年均流失总量为15.94 kg N/hm2,化肥处理(CT)的年均流失总量为20.95 kg N/hm2,和CT处理相比较,MT和OT处理分别减少稻田氮素总流失量的23.91%和32.94%。而MT和OT处理之间,氮素的总流失量、渗漏流失总量和径流流失总量均无显着性差异。(2)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生态系统氨挥发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的挥发量低,化肥处理和混施肥处理的氨挥发量较高。OT处理、MT处理和CT处理氨挥发损失占施氮量的7.98%、13.15%和15.87%。与CT处理相比,MT处理可减少17.16%的氨挥发损失量,OT处理可减少49.72%的氨挥发损失量。(3)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除空白处理稻田氮素匮缺外,CT处理、MT处理和OT处理稻田土壤氮素均有所储存,氮素储存量达94.50127.87 kg/hm2。土壤氮素储存是多年积累的过程,虽然两年间土壤氮素储存量各施肥处理间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但是从收获后土壤氮素含量来看,OT处理的土壤含氮量与CT处理相比较提高了83.13%。这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有利于土壤氮素含量的积累。(4)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植株产量和含氮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混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两年试验MT处理的平均产量为7430 kg/hm2,CT处理的平均产量为7210 kg/hm2,OT处理的平均产量为6475 kg/hm2,CK处理的平均产量为3993 kg/hm2,与CK处理相比,MT处理、CT处理和OT处理分别增加了86.08%、80.57%和62.16%的产量。施肥可以显着提高水稻植株氮素吸收量,其中CK处理植株氮素吸收量为52.67 kg/hm2,OT处理植株氮素吸收量为95.40 kg/hm2,CT处理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61.40 kg/hm2,MT处理植株氮素吸收量为172.24 kg/hm2。(5)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生态系统的氮素去向分析表明:植株吸收的氮素所占比例MT处理最高为41.45%,其次为CT处理为38.84%,OT处理最小仅为22.96%,说明MT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更高。从氮素土壤储存量来看,OT处理为30.78%,CT处理为30.05%,均大于MT处理的22.74%,土壤储存氮素越多,下一季作物氮素流失风险就会提高,说明MT处理的氮素流失风险低。氨挥发损失角度来看,CT处理为11.46%,高于MT处理9.49%和OT处理5.76%。从径流渗漏流失角度来看,CT处理为5.04%,高于MT处理3.83%和OT处理3.38%。可见,MT产量最高且氮素利用率最高,氮素流失风险低,故推荐MT处理为最佳施肥方式。

孔亚丽[7](2018)在《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群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以达到作物高产的施肥方式不仅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还导致了耕地质量的下降。为了维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养分优化管理减少投入、提高效率和土壤的可持续性生产能力已成为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养分优化管理在使作物达到高产和高效的同时,也会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在驱动土壤养分循环、作物养分供应及土壤培肥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了解作物高产高效下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可以为土壤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培养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作物高产高效的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群体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田间试验于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试验共设三种主要不同的氮肥管理方式:不施氮(PK)、农民习惯施肥(Farmers’Fertilization Practice,FFP)和养分优化管理(Optimized Fertilization Treatment,OPT),其中 OPT 包括三种不同施肥方式:O-NPK(优化氮肥施用量和运筹模式,施用的氮肥为化肥)、O-NPKM(在O-NPK处理的基础上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和OR-NPKM(在O-NPK处理的基础进一步减去20%化肥氮,然后用有机肥替代20%化肥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养分优化管理对水稻和小麦产量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的方法研究了稻麦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最后,在室内土壤培养条件下,我们采用了DNA稳定性同位素探针(DNA stable isotope probing,DNA-SIP)与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养分优化管理下不同施肥方式对参与小分子有机物和作物凋落物利用的相关微生物及硝化相关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养分优化管理通过优化群体结构同时协调籽粒生长发育实现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同等的高产水平。与FFP处理相比,O-NPK处理水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分别提高了 5.82%和5.04%,小麦产量分别提高了 4.23%和6.9%;O-NPKM处理稻麦产量均与FFP处理无显着性差异,而OR-NPKM处理中稻麦产量则有降低趋势。O-NPK和O-NPKM处理显着提高了水稻第7-12枝梗的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以及小麦的千粒重,其中各优化施肥处理水稻千粒重的增加与强势粒库活性高、灌浆速率快有关。2、养分优化管理通过调控水稻和小麦各生育期氮素的吸收、各器官的氮素分配来影响氮素的利用效率。在稻麦孕穗前期,FFP处理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均高于各优化施肥处理,然而这种差异在后期逐渐缩小,至成熟期时O-NPK和O-NPKM均可以达到与FFP相同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水平。与FFP相比,各优化施肥不仅提高了水稻和小麦花前储存氮素的转运率和回收效率,还促进了植株茎叶中的氮素向穗中分配;与FFP处理相比,各优化处理均显着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氮素偏生产力(PFPN)、氮素农学效率(AEN)和氮素回收效率(REN)。3、不同的养分管理方式显着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且群落结构的变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紧密相关。土壤速效磷(Available phosphorus,AP)和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AK)含量是影响水稻季和小麦季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子。此外,小麦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还受到土壤中NO3--N含量的显着影响。养分优化管理通过改变微生物门水平的相对丰度进而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如在小麦季土壤中提高 Chloroflexi、Cyanobacteria、Acidobacteria 的相对丰度,降低 Proteobacteria、Gemmatimonadetes、Verrucomicrobia、Gemmatimonadetes 和 Chytridiomycota 的相对丰度。而在水稻季土壤中,降低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提高Nitrospirae和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则有利于水稻氮素利用率的提高。不同养分管理方式下,水稻季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会显着影响产量,而小麦产量则同时受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的影响。4、养分优化管理下不同施肥方式显着影响与葡萄糖利用相关的细菌和真菌的群落。DNA-SIP的结果显示,在NPK(单施化肥)处理的土壤中发现有129个与葡萄糖同化相关的细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在NPKM(有机无机配施)处理土壤中有59个细菌OTU;在NPK和NPKM处理土壤中分别发现了 10个和11个与葡萄糖同化相关的真菌OTU。在NPK和NPKM处理的土壤中,以13C-葡萄糖为主要碳源的细菌菌群均属于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主要的真菌类群为Ascomycota、Glomeromycota 和 Basidiomycota。细菌中的 Clostridium、Bacillus以及真菌中的Fusarium、Cylindrocarpon和Paralomus等是普遍存在于NPK和NPKM中的同化利用葡萄糖的主要属。此外,不同施肥处理还存在不同的可以利用葡萄糖的细菌和真菌类群,如NPK处理土壤中的Paenibacillus和Sporomusa以及NPKM处理土壤中的Azotobacter 和 Nectria。5、养分优化管理下不同施肥方式显着影响利用水稻秸秆碳相关微生物的群落组成。(1)在水稻秸秆分解和利用过程中,细菌中的Proteobacteria和Actinobacteria在整个培养时期均占据主导作用,约占被13C-标记总细菌群落的94%左右;而真菌群落则由Ascomycota主导了水稻秸秆碳的分解和利用。(2)不同施肥方式显着改变了同化利用水稻秸秆的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与NPK相比,NPKM提高了土壤中Lysobacter和降低了Strepomyces的相对丰度。对于真菌来说,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中Syncephalis的相对丰度,而降低Trichoderma的相对丰度。(3)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占主导作用的细菌属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相似,施用有机肥则提高了大部分真菌属对作物秸秆的响应速度。(4)施用有机肥可以使利用作物秸秆碳的微生物网络结构更加复杂,且与单施化肥相比,改变了模块内部(模块枢纽)和模块间(连接者)的关键物种。6、长期不同施肥方式显着影响土壤的硝化作用及其相关微生物的丰度。单施化肥(Chemical Fertilizer,CF)显着降低了 土壤硝化潜势(Potential Nitrification Rate,PNR)与土壤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的丰度,提高了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ng Bacteria,AOB)的丰度;而在施用有机肥的土壤(Organic Fertilizer,OF)中PNR、AOA和AOB的丰度均显着提高。利用DNA-SIP技术进一步分析并鉴定活跃的硝化微生物,结果表明在不施肥(CK)和OF的土壤中由AOA和AOB共同行使氨氧化作用,而在CF处理中仅由AOB行使氨氧化功能。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中均由硝化螺旋菌(Nitrospira-like Nitrite Oxiding Bacteria,Nitrospira-like NOB)执行亚硝酸盐的氧化。与CK相比,施肥显着改变了 Nitrospira-like NOB的组成,在CF和OF处理的土壤中97%-100%的被标记的NOB属于Nitrospira lineage Ⅱ。施肥对活跃氨氧化微生物的组成影响较小,如Nitrososphaera subcluster 1.1在CK和OF处理中分别约占被标记AOA的91.62%和90.62%;而Nitrosospira cluster 3a.1在CK、CF和OF处理中分别约占被标记AOB的97.51%、98.4%和99.44%。回归分析显示硝化潜势与活跃的 AOA(Nitrososphaera subcluster 1.1)和 AOB(Nitrosospiracluster 3a.1)种群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表明Nitrososphaera subcluster 1.1和Nitrosospira cluster 3a.1丰度的改变是引起土壤硝化活性改变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提高不仅与群体生长特征有关而且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也显着相关。此外,不同施肥方式改变了与作物同化产物利用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类群以及参与硝化过程的活跃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进而影响土壤生态功能。

刘晓永[8](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慕亚芹[9](2017)在《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文中认为肥料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施肥是增加农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在肥料使用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由习惯经验施肥转变为科学施肥,由只施氮肥转变为平衡施肥。这些转变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几十年工作的结果,是植物营养学发展的见证,更是中国肥料政策转变的佐证。朱兆良,1932年8月21日生于山东青岛。1949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艺系,1950年转入化学系,1953年毕业,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至今。1993年获得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术委员。朱兆良在植物营养研究领域硕果累累,多项研究成果或者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或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以朱兆良为线索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发展史进行研究,可以很好地认识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轨迹,这对于了解和掌握我国土壤化学肥料的科研、施肥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与成就,了解我国肥料政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朱兆良中小学接受的都是先进西式教育。1949年,他以同等学力资格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年大学生活让他养成了理性思考问题的习惯。1953年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工作到今天。期间,他经历专业与职业的磨合期,服从安排到古巴援建一年,还在泗阳做了几年农民。从1974年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研究土壤氮素,他用20多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成长为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花甲之年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在参政议政的道路上踏出别样的浪花。从懵懂少年成长为院士,离不开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名师的指导,领导的关心、支持和爱护,更离不开朱兆良本人所拥有的独特内在气质。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提高化学氮肥利用率,减少其损失”。他以“任务带学科”的研究模式和同事主要围绕着作物高产及环境友好的总要求,研究土壤氮素转化与迁移,着力于作物(以水稻为主)高产中氮肥合理施用的理论和技术的探索。提出并论证了以“区域平均适宜施氮量作为宏观控制的基础,结合田块具体情况进行微调”的推荐作物适宜施氮量的建议;为追求氮素的农学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他在太湖地区和黄淮海平原等地区系统研究农田作物系统化学氮肥的去向;他根据田间观测和文献数据总结得出:中国农田中氮肥的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较低、损失率较高,降低氮肥施入农田后的损失率是提高其当季作物表观利用率的潜力之所在,也是减轻面源污染的着力点和关键。朱兆良积极推动植物营养学发展。组织编写《中国土壤氮素》、《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等专着。他借鉴国内外已有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设计经验并结合国情,于1986年与钦绳武同志合作,在河南封丘试验站建立独具特色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他两次组织土壤氮素研究领域全国会议,朱兆良不仅自己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还推荐学生和同事参加中外合作项目,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发展的平台。朱兆良和国内外同行利用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在2003年启动“农业面源污染项目”的机会,对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经过调查,加之多年科研工作中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深刻认识,他指出,造成中国地表水氮、磷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集约化养殖场畜禽排泄物,其次才是农田中氮肥的不合理施用。作为一名植物营养专家,朱兆良深知肥料对提高我国粮食产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是伴随着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的同时,化肥施用量在逐年增加,氮肥的当季利用率只有约35%。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也为节约农业经营成本和保护环境,他从不同的层次、不同视角思考如何保障中国粮食数量充足、品质优良、结构合理,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朱兆良在几十年的研究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绩与他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注意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风格分不开。对研究对象的热爱和坚持、本人的个性特征和植物营养学研究范式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了朱兆良学术风格。坚持为农业生产服务,深入理论、简化技术,敢于挑战、创新,对象专一,广泛涉猎是朱兆良学术风格的主要内容。

徐珊珊[10](2017)在《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文中提出生活污水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即使经过处理达标排放,尾水中TN浓度依然高达15~20 mg·L-1,远高于地表水V类水的标准。其富含的氮磷等排入到水体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但对于农业生产系统是必须的养分资源。且其具有高效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回用到秸秆还田稻田必然会刺激土壤微生物并影响到秸秆的腐解及氮素转化过程,最终作用于水稻的产量形成及其环境排放。为了阐明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环境效应的影响机制,以期明确稻田能否在消纳净化污水的同时起到增产减排的效果,从2015~2016年进行了连续两年水稻季的原状模拟土柱试验,设置6个处理:(1)秸秆还田正常施肥+污水灌溉(SWN1)、(2)秸秆还田正常施肥+清水灌溉(STN1)、(3)秸秆还田不施肥+清水灌溉(STN0)、(4)正常施肥+污水灌溉(WN1)、(5)正常施肥+清水灌溉(TN1)、(6)不施肥+清水灌溉(TN0),重点观测秸秆腐解过程和养分释放动态、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状况、以及稻田气体环境排放,研究结果将为污水中养分的稻田回用及配套肥料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稻田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动态采用尼龙网袋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常规灌溉和污水灌溉下稻田还田麦秸的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灌溉方式下,小麦秸秆还田腐解和养分释放速率随时间延长呈增加趋势,且前期快后期慢;水稻收获时麦秸腐解率达74.1~80.7%,秸秆中氮、磷和钾释放率分别可达78.7~84.3%、29.5~44.8%和95.5~97.5%;污水灌溉促进了小麦秸秆的腐解和秸秆中氮、磷、钾的释放,腐解速度处理差异不显着,但初始期的全氮释放率、分蘖至抽穗期的磷释放率以及抽穗和成熟期的全钾释放率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两种不同灌溉方式下残留秸秆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型类似,残留秸秆的官能团组成无显着差异,但在1030、1630、2920、3330cm-1处的吸收峰强度不同。(2)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提高了稻谷产量,增产率为9.3~20.5%,不同施肥处理间无显着差异。与清水处理常规施肥相比,稻季污水灌溉能带入氮108.4 kg.hm-2,减少化肥氮用量45.2%,稻谷产量没有显着降低,各处理间氮素利用均无显着差异。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耦合的方法能减少化肥施用量,还能保证水稻高产,保证水稻的氮素吸收,是一种可行的农业管理方式。(3)稻田氨挥发排放采用间歇密闭式抽气法研究了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稻田田面水铵态氮浓度、田面水pH以及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麦秸还田显着增加了田面水NH4+-N浓度,生活污水灌溉则显着降低了田面水NH4+-N浓度。(2)正常灌溉施肥秸秆不还田稻田处理的总氨挥发量为58.3~60.3 kg·hm-2,占总施氮量的24.3~25.1%;麦秸还田显着增加了稻田的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损失量增加了近一倍,达总施氮量的42.2~45.7%;而生活污水灌溉显着降低了稻田氨挥发损失量,氨挥发损失量降至总施肥量的17.3~19.9%(秸秆不还田)和30.7~32.7%(秸秆还田)。秸秆还田与生活污水处理具有显着的正交互作用。在3个肥期中,分蘖肥期氦挥发损失率最高,2年中分别占总氮肥用量的7.4~24.4%、7.5~19.9%。(3)无论秸秆还田与否,氨挥发通量与田面水NH4+-N浓度之间均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田面水pH值则相关性不显着。麦秸还田增加了稻田氨挥发损失,而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耦合能降低稻田氨挥发损失,同时污水中的氮可替代45.2%的化肥氮,减少稻季化肥用量,具有显着的生态环境效益。(4)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稻田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0)排放通量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麦秸还田显着增加了稻田的CH4排放,CH4排放量分别增加了近7~9倍(污水灌溉)和13~14倍(清水灌溉);麦秸还田同时增加了两种水灌溉下的N2O排放,增幅达49.1~94.5%。麦秸还田条件下,污水灌溉较清水灌溉分别显着降低了 24.5~26.6%的CH4排放和37.0~39.0%的N20排放。麦秸还田显着增加了两种灌溉水下的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而生活污水灌溉有利于降低麦秸还田后的GWP和GHGI。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处理具有显着的正交互作用。在保证水稻高产的同时污水中的氮可替代45.2%的化肥氮,不仅达到化肥减量的效果,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种环保、低污的农业管理方式。

二、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减氮配施菌剂对稻田活性氮损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农田活性氮损失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1.2.1农田NH_3挥发概述
        1.2.2 农田N_2O排放概述
        1.2.3 农田氮素淋溶概述
    1.3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的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处理
        2.1.3 菌剂制备方法
        2.1.4 田间小区管理
    2.2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2.2.1 NH_3采集与测定
        2.2.2 N_2O的采集与测定
        2.2.3 淋溶液的采集与测定
        2.2.4 田面水的采集和测定
    2.3 数据分析
第三章 减氮配施菌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2 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减氮配施菌剂对稻田NH_3挥发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NH_3挥发通量
        4.1.2 累积NH_3挥发量
        4.1.3 NH_3挥发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
    4.2 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减氮配施菌剂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5.1 结果与分析
        5.1.1 N_2O排放通量
        5.1.2 累积N_2O排放量
        5.1.3 土壤温湿度
    5.2 讨论
        5.2.1 环境因素对N_2O排放的影响
        5.2.2 减氮配施菌剂对N_2O排放的影响
    5.3 小结
第六章 减氮配施菌剂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淋溶液硝态氮浓度变化
        6.1.2 硝态氮累积淋溶量
        6.1.3 淋溶液铵态氮浓度变化
        6.1.4 铵态氮累积淋溶量
    6.2 讨论
        6.2.1 水分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6.2.2 氮肥用量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6.2.3 接种N_2O减排细菌对氮素淋溶的影响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田氮素径流流失
    2.2 稻田氮素淋溶流失
    2.3 不同施肥类型的水稻产量
3 讨 论
    3.1 不同施肥类型处理下稻田氮素径流流失规律
    3.2 不同施肥类型处理下稻田氮素淋溶流失规律
    3.3 不同施肥类型处理下稻田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4 结 论

(3)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我国面源污染现状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1.2 稻田氮素流失研究进展
        1.2.1 氮素在稻田中的流失途径
        1.2.2 不同肥料种类与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1.2.3 模型在稻田氮素流失中的应用
2 研究背景与思路
    2.1 背景与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标
    2.4 技术路线
3 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径流水氮素动态变化
    3.3 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氮素径流流失量
    3.4 讨论
        3.4.1 不同施肥下稻田径流水氮素动态变化规律
        3.4.2 不同施肥下稻田氮素径流流失规律
    3.5 小结
4 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素淋溶流失的影响
    4.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施用不同肥料稻田淋溶水氮素动态变化
    4.3 不同施肥稻田氮素淋溶流失量
    4.4 讨论
        4.4.1 不同施肥稻田淋溶水氮素动态变化规律
        4.4.2 不同施肥稻田氮素淋溶流失规律
    4.5 小结
5 不同施肥处理稻谷产量及稻田氮素流失特征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不同施肥处理稻谷产量
    5.3 讨论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研究进展
        1.2.1 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状况
        1.2.2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机理
        1.2.3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主要影响因素
        1.2.4 农田土壤氨挥发的控制措施
    1.3 生物炭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3.1 生物炭对土壤pH的影响
        1.3.2 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及持水能力的影响
        1.3.3 生物炭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1.4 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1.4.1 物理吸附作用
        1.4.2 气液平衡扰动作用
        1.4.3 生物影响作用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田间试验概况
        2.2.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2.2.3 样品采集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5 数据分析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2.3.2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累积挥发量的影响
        2.3.3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田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2.3.4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2.3.5 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与稻田田面水、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2.4 讨论与结论
        2.4.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及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2.4.2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稻秆生物炭对农田氨挥发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实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2.5 数据分析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3.3.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3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田面水理化性质的影响
        3.3.4 生物炭对不同水分土壤AOA、AOB及 ure C基因丰度的影响
        3.3.5 不同水分土壤氨挥发与影响因子之间的Person相关性分析
    3.4 讨论与结论
        3.4.1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3.4.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多年稻秆生物炭还田对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4.1.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生物炭对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4.2 创新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稻虾共作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肥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稻田种养模式的研究
        1.2.2 稻田种养系统氮素循环及作用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稻虾共作秸秆还田投食试验
        2.1.1 试验地点
        2.1.2 试验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田间管理
    2.2 稻虾共作同位素示踪试验
        2.2.1 试验地点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田间管理
    2.3 稻虾共作不同年限水稻氮肥比较试验
        2.3.1 试验地点
        2.3.2 试验材料
        2.3.3 试验设计
        2.3.4 田间管理
    2.4 试验点环境因素变化
    2.5 测定项目及方法
        2.5.1 取样方法
        2.5.2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3 氮素利用率的计算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稻虾共作秸秆还田投食对氮素循环利用的影响
        3.1.1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产量的影响
        3.1.2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指标的影响
        3.1.3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1.4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肥流向的影响
        3.1.5 投食、秸秆还田和施氮水平对氮肥利用情况的影响
    3.2 稻虾共作不同年限不同施肥对氮素循环利用的
        3.2.1 不同年限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年限不同施肥对土壤中氮素营养的影响
        3.2.3 不同年限不同施肥氮素利用情况比较
4 讨论
    4.1 投食和秸秆还田处理对稻虾共作系统的影响
        4.1.1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和虾产量的影响
        4.1.2 投食和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素的影响
    4.2 不同年限和不同施肥对稻虾共作系统的影响
    4.3 稻虾共作系统中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氮素的补偿作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测坑定位试验的稻田氮素去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去向研究进展
        1.2.1 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流失
        1.2.2 稻田生态系统氮素气态损失
        1.2.3 稻田生态系统耕层土壤氮储存
        1.2.4 水稻植株产量及氮肥利用率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稻田水渗漏及径流的排水特征
        2.3.2 施肥对稻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2.3.3 施肥对稻田氮素渗漏流失的影响
        2.3.4 稻田系统氮素的季节流失负荷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施肥处理水稻田间氨挥发动态
        3.3.2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氨挥发损失量
        3.3.3 稻田氨挥发影响因素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含氮量及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4.3.2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株高及产量的影响
        4.3.3 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植株氮素含量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氮素去向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群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水稻和小麦生产现状
    2. 稻麦施肥现状
        2.1 过量施用氮肥,氮素利用率低
        2.2 氮素供给与作物需求不同步
        2.3 施用有机肥意识薄弱
    3. 养分优化管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3.1 养分优化管理
        3.2 养分优化管理对作物群体的影响
        3.3 养分优化管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3.4 养分优化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 稳定性同位素探针技术
        4.1 磷脂脂肪酸稳定性同位素探针(PLFA-SIP)
        4.2 蛋白质稳定性同位素探针(Protein-SIP)
        4.3 核酸稳定性同位素探针(DNA-SIP)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技术路线
        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2 研究内容
        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案
        2.3 取样方法与测定项目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3.2 水稻和小麦产量构成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3.3 优化施肥对水稻穗部特征及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生物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案
        2.3 取样方法与测定项目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
        3.2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地上部氮累积量的影响
        3.3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氮素累积及转运的影响
        3.4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各部位氮素分配的影响
        3.5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优化施肥对水稻季和小麦季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2.2 试验方案
        2.3 取样方法与测定项目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化施肥对水稻和小麦收获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2 优化施肥对水稻季和小麦季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3.3 优化施肥对水稻季和小麦季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与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之间关系
    4. 讨论
        4.1 优化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2 优化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
        4.3 施肥方式对作物-土壤-微生物关系的影响
    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优化施肥方式对利用外源葡萄糖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样品
        2.2 室内培养实验
        2.3 土壤呼吸的测定
        2.4 土壤DNA的提取
        2.5 DNA等密度梯度离心
        2.6 荧光定量PCR
        2.7 高通量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加入葡萄糖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的CO_2释放变化动态和土壤微生物响应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同化~(13)C-葡萄糖相关的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3.3 同化利用~(13)C-葡萄糖相关的OTU的系统发育分析
    4. 讨论
        4.1 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
        4.2 不同施肥方式对参与葡萄糖同化的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方式对葡萄糖同化相关微生物物种的影响
    5. 小结
第六章 不同优化施肥方式对利用秸秆碳相关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土壤样品
        2.2 室内培养实验
        2.3 土壤呼吸的测定
        2.4 土壤DNA的提取
        2.5 等密度梯度离心
        2.6 荧光定量PCR
        2.7 高通量测序及测序分析
        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和CO_2释放对秸秆的响应
        3.2 不同施肥方式对以秸秆为主要碳源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3.3 不同施肥方式对在同化利用秸秆碳中占主导作用细菌和真菌类群的影响
        3.4 不同施肥方式对同化利用秸秆碳相关微生物的响应策略的影响
        3.5 不同施肥方式对同化利用秸秆碳中的关键细菌和真菌类群的影响
    4. 讨论
        4.1 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对秸秆加入的响应
        4.2 不同施肥方式对在同化利用秸秆碳中占主导作用的微生物的影响
        4.3 不同施肥方式对在同化利用秸秆碳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的影响
    5.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硝化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土壤样品的采集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短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硝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及硝化活性的影响
        3.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硝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及硝化活性的影响
        3.3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中参与硝化作用的活跃微生物的影响
        3.4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被标记的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3.5 参与硝化作用的活跃微生物的系统发育分析
        3.6 活跃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土壤硝化活性的关系
    4. 讨论
        4.1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活跃硝化微生物分异的影响
        4.2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参与硝化作用的活跃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4.3 土壤硝化活性与活跃氨氧化微生物的关系
    5. 小结
全文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拟)发表的论文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9)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二、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朱兆良求学及工作经历简介
    第一节 求学之路
        一、小学被迫学习日语
        二、中学打下坚实基础
        三、职业学校苦练技术
        四、大学时期专攻化学
    第二节 主要工作经历
        一、入职土壤研究所
        二、援建古巴科学院
        三、安家淮阴南园大队
        四、潜心科学研究
        五、积极参政议政
    小结
第二章 朱兆良对土壤氮素研究
    第一节 农民丰产施肥经验研究
        一、学习农民丰产施肥经验
        二、研究丰产施肥的科学规律
    第二节 熟制改革与适宜施氮量研究
        一、调查与研究熟制改革后土壤肥料问题
        二、测试水稻全生育期非共生固氮量
        三、研究推荐适宜施氮量方法
    第三节 农田系统化学氮肥迁移研究
        一、太湖地区稻田化学氮肥去向研究
        二、黄淮海平原潮土化肥经济施用研究
        三、农田化学氮肥损失途径的定量研究
    第四节 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一、科学研究与农业生产新矛盾
        二、农田氮肥行为与高效利用研究
    小结
第三章 朱兆良对治理农业污染研究
    第一节 考察与分析农业污染现状
        一、考察农业污染现状
        二、分析农业污染产生原因
    第二节 探寻与解决农业污染问题
        一、精准定位中国农业污染治理难点
        二、总结国际控制农业污染经验
        三、提出治理农业污染建议
        四、朱兆良的环保理念
    小结
第四章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第一节 发现与认识粮食安全危机问题
        一、粮食安全内涵演变
        二、朱兆良对粮食安全危机根源认识
        三、朱兆良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路径分析
    第二节 朱兆良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学术思考
        一、粮食生产中的肥料问题
        二、粮食的供给问题
        三、粮食的品质问题
    小结
第五章 朱兆良对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学科建设的贡献
    第一节 人才培养与机构建设
        一、培养学科发展后备人才
        二、筹建及带领学术课题组
        三、建立新型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第二节 编写学术专着
        一、主编《中国土壤氮素》
        二、主编《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中的肥料问题》
    第三节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一、国内学术交流
        二、国际学术交流
    小结
第六章 朱兆良科学贡献与学术风格
    第一节 朱兆良主要的科学贡献
        一、学术研究贡献
        二、经济及社会效益贡献
    第二节 学术风格研究
        一、学术风格形成原因
        二、学术风格构成内容
    第三节 朱兆良学术成功因素分析
        一、家庭的影响
        二、李庆逵的引领
        三、于天仁等重要他人的帮助
        四、个人才智品德与兴趣爱好
    小结
结语
附录一: 朱兆良的学习、工作简历及所获奖励
附录二: 《南京宣言》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10)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生活污水灌溉现状
        2.2 秸秆还田技术的进展
        2.3 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水稻生长及环境排放的可能影响
    3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3.1 研究目的意义
        3.2 研究目的意义
        3.3 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还田麦秸腐解特征和养分释放规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腐解特征
        2.2 还田麦秸养分释放规律
        2.3 残留秸秆的红外光谱特征
    3 讨论
        3.1 秸秆腐解
        3.2 养分释放规律
        3.3 秸秆腐解产物及其构成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麦秸还田下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1.4 有关参数计算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物量及物质分配
        2.2 产量分析
        2.3 水稻氮素吸收
        2.4 氮肥利用率
    3 讨论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氮素吸收
        3.3 氮素利用率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生活污水灌溉对麦秸还田稻田氨挥发排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面水中NH4+-N浓度变化动态
        2.2 田面水pH变化动态
        2.3 稻季氨挥发动态
        2.4 累积氨挥发损失量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温室气体采集与分析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CH_4排放通量特征
        2.2 N_2O排放通量特征
        2.3 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太湖地区水稻土上稻季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减氮配施菌剂对稻田活性氮损失的影响[D]. 薛淮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不同施肥类型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J]. 陈子薇,应珊珊,刘银秀,叶波,董越勇,姜培坤. 水土保持学报, 2021(01)
  • [3]不同施肥对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D]. 陈子薇.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4]稻秆生物炭施入对稻麦轮作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研究[D]. 许云翔.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5]稻虾共作投食和秸秆还田对水稻氮肥利用的影响[D]. 郭子元.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6]基于测坑定位试验的稻田氮素去向研究[D]. 邢月.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养分优化管理模式下作物群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研究[D]. 孔亚丽. 南京农业大学, 2018
  • [8]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9]朱兆良与中国现代植物营养学研究[D]. 慕亚芹.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麦秸还田与生活污水灌溉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D]. 徐珊珊.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氮循环及其环境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