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尽快发展牧草种子收获加工机械

我国尽快发展牧草种子收获加工机械

一、尽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收获和加工机具(论文文献综述)

于浩然[1](2020)在《河套盐碱地苜蓿干草收获技术及干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河套地区与土默特平原的交错带包头市哈林格尔镇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植基地为试验点,以耐盐碱的苜蓿品种“中苜3号”为材料,以非盐碱、轻度、中度和重度盐碱化的种植地为切入点,采用单因素、双因素试验设计,利用SPSS、Sigmaplot和Photoshop软件,结合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1)综合苜蓿鲜草产量、干草产量、鲜干比、茎叶比、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CP)和相对饲用价值(RFV)得出,河套地区盐碱地苜蓿最适留茬高度为4~6cm。(2)综合两茬翻晒试验得出:与翻晒0次(T0处理)相比,在非盐碱地,翻晒2次(T2处理)达目标含水量所需时间短,品质高;在轻度盐碱地,T2处理没有缩短干燥所需时间,但营养品质高;在中度盐碱地,T2处理减少了干燥所需时间,但降低了品质;在重度盐碱地,T2处理没有减少干燥所需时间,对品质无影响。(3)苜蓿超微结构图表明,与T0处理相比,T2处理茎部撕裂程度深,具体为,非盐碱地和轻度盐碱地T2处理撕裂态从髓组织延伸到木质部,中度和重度盐碱地T2处理髓组织撕裂,表皮相应脱落。(4)干燥前期(刈后第1天8:00~20:00),地表土壤温度与苜蓿水分含量具有负向线性关系(非盐碱地:r2=0.582,P<0.001;轻度盐碱地r2=0.834,P<0.001;中度盐碱地r2=0.558,P<0.001;重度盐碱地:r2=0.500,P<0.001):在非盐碱地和中度盐碱地,地表土壤湿度与苜蓿水分含量具有正向线性关系(非盐碱地:r2=0.697,P<0.001;中度盐碱地:r2=0.565,P<0.001);在轻度和重度盐碱地,晾晒草层湿度与苜蓿水分含量存在正向关系(轻度盐碱地:r2=0.860,P<0.01;重度盐碱地:r2=0.791,P<0.05)。(5)干燥前期,苜蓿水分散失与叶片水势和K+含量密切相关。植株水分随着叶片水势的增高而降低,呈负向线性关系(非盐碱地:r2=0.932,P<0.001;轻度盐碱地:r2=0.718,P<0.001;中度盐碱地:r2=0.853,P<0.001;重度盐碱地:r2=0.945,P<0.001),在夜间,叶片水势降低,吸潮能力增强,水分含量也相应增高;叶片K+含量与水分含量呈正向线性关系(非盐碱地:r2=0.844,P<0.001;轻度盐碱地:r2=0.773,P<0.001;中度盐碱地:r2=0.853,P<0.001;重度盐碱地:r2=0.858,P<0.01)。

齐智鑫[2](2019)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文中研究说明“粮改饲”是中国农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种植优质饲草料,发展草食畜牧业。我国实行“粮改饲”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推动了草产业供给侧改革,但牧草依赖进口的现状并未发生实质性的转变。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我国牧草供求关系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安全还担负着巨大的肉类需求压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在深化原有生产、加工环节供给侧改革的同时,还应该重视流通环节的供给侧改革。本文从我国粮食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我国草产品交易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结合现阶段农业保障因素及国际农产品通用交易手段,提出将“保险+期货”模式应用于草产品交易的构想。借鉴美、日等国农业海外投资经验,提出一种供求双方参与度高、互信共赢的“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设想。首先,这种交易模式利用期货工具、保险工具及供应链金融工具规避供求双方的风险;其次,该交易模式通过国际贸易通用的期货工具形成草产品国内外行情,进而促进现货生产,有利于草牧业实体经济发展;再次,该交易模式为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模式选择,可为人民币国际化实践增加“阵地”。本文通过介绍大宗农产品的交易手段,引申到大宗草产品的交易手段,尝试利用农产品交易的成熟经验解决草产品交易的问题;从美国农业保障出发对比我国农业保障,找出一种既符合WTO农业补贴要求,又可以保障农民收入的助农措施;从美国农产品交易模式与我国农产品交易模式的比较中总结美国的优势、提炼可供借鉴的长处,找出我国农产品交易的不足并总结经验;通过分析美国牧草的交易形式和生产、加工、流通方式,为未来中国草产业发展探究新的交易模式;通过总结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历史经验和不足,寻找优化解决的思路;通过介绍美国谷仓电梯交易模式,展现谷物交易中电梯交易模式在农民与期货市场间发挥的纽带作用,为解决我国农民与期货市场对接困难问题提供思路;通过归纳世界主要需草国的国际布局,为中国草牧业企业走出去积累经验;通过概括现阶段人民群众肉类需求特点,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的症结所在,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回顾国内外农业收入保险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2014年至今发展“保险+期货”模式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构想大宗牧草“保险+期货”交易模式,并提出“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设想;通过期货品种筛选和牧草期货可行性研究,发现我国苜蓿具备期货上市条件。结合国家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情况,最终提出建立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全球草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及交易中心的构想。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和“一带一路”合作的全面开展,国际化的交易模式有助于草牧业协同效率提高,合作共赢的草贸易也必然在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王晶[3](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指出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4](2018)在《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寒地区占我国国土面积近1/3,也是我国天然草地的主要分布区和传统的畜牧业基地,由于不合理利用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天然草地退化严重,草地的生产和生态功能低下,草畜矛盾突出.优质人工草地种植规模小和产业化水平低是我国草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优质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是破解我国目前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和抓手.本文结合国内外苜蓿生产和市场现状,探讨了我国苜蓿种植和产业发展的不足与解决办法.同时,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高寒地区调研等,明确高寒地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在促进当地环境友好型草牧业发展中的作用.针对我国优质抗寒苜蓿品种少、越冬技术不足等问题,归纳总结出高寒地区品种选择、选地与整地、播种技术、密度控制、根瘤菌(Rhizobium)接种、水肥管理和刈割等一整套技术与相应理论,为我国高寒地区优质苜蓿种植与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更好地推进我国草牧业又快又好的发展.

崔姹,王明利,胡向东[5](2018)在《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文中认为在对山西和青海草牧业发展典型试点区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草食畜牧业发展、"粮+经+饲"种植结构优化、牧草种植品种区域差异化及"粮改饲"比较效益等方面分析草牧业推进现状;对各试点区草牧业发展在科技推广、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融资平台建设、牧草青贮方式选择、牧草种植与精准扶贫融合、龙头企业带动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剖析草牧业发展中仍存在的传统种养观念盛行、牧草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保有量不足、发展技术制约明显、牧草生产高风险但没有建立政策性保险、金融扶持发展机制不到位等难点与突出问题。针对难点与突出问题提出切实做好宣传及科技推广培训工作、加快研发可以适应不同区域生产的牧草机械设备、全力促进草畜紧密结合、推进多样化牧草产业发展形式、推动牧草产业保险实施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师尚礼,曹致中[6](2018)在《论甘肃建成我国重要草类种子生产基地的可能与前景》文中提出通过分析国外草类种子生产概况、甘肃省草类种子的生产条件、生产现状、生产技术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及发展前景,提出将甘肃建成美国俄勒岗州式的中国草类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议,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应用的技术措施,对指导甘肃牧草种子产业化升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竹林[7](2016)在《机械作业对旱作苜蓿土壤及生产性状的影响》文中认为苜蓿产业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优势主导产业,它对改善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由于经济条件和需求的限制,宁夏南部山区种植苜蓿大多建植在机修坡地上,苜蓿种植管理粗放,种植技术水平低,特别是缺乏合适机修坡地苜蓿生产、收获加工机械及配套技术。苜蓿收获加工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依赖人工刈割,劳动强度大。为了改变宁夏南部山区苜蓿种植管理粗放、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的局面,保证苜蓿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机械的推广使用及配套技术研究工作。本试验主要研究适合宁夏南部地区的新研制的机械对土壤和苜蓿产量等性状的影响。选取了宁夏海原县贾塘乡人工种植的苜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包括平地镇压一体机、小型自走式刈割压扁机和小型捡拾打捆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开展了与以上机械配套的技术试验。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平地处理过的土壤表层0-20 cm处温度、湿度和呼吸速率均比未平地处理要高;20-40 cm深度土壤的温度高于未平地处理,但湿度低于未平地处理。(2)平地机平地处理后土壤容重均位于1.1-1.35合理范围,但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有下降趋势,平地处理不能太频繁。(3)平地处理可促进苜蓿的生长,苜蓿无论在株高、再生能力、产量方面均比未使用平地机处理的要好。(4)平地处理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防除效果明显,均优于未平地处理。(5)苜蓿适宜在初花期刈割,产量和品质都相对较高。(6)苜蓿的适宜留茬高度为4 cm。(7)压扁处理比未压处理可缩短干燥时间约8h;经过机械压扁处理的苜蓿叶片损失率小于未压扁处理的苜蓿;使用机械压扁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着,机械压扁处理保存了更多的营养物质。(8)机械收获效率是人工收割作业效率的8倍,每小时可达0.4-0.53hm2。

王振华[8](2014)在《气流分配式牧草播种机关键部件优化与试验》文中认为牧草种子特殊的生长特性和物理特性,以及草地土壤状况有别于大田作物土壤状况,国内现有播种机对牧草种子播种适应性较差。针对这一问题,论文根据牧草种子播种工艺流程,对气流分配式牧草播种机的总体布局、功能结构、电子监测系统和关键部件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并进行了不同牧草种子的播种试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牧草种子主要物理特性的系统分析,设计了一种中央外槽轮装置集中向分配器供料的排种机构,可以根据不同种子类型,精确控制排种量,克服了传统独立式外槽轮排种器播牧草种子时,稳定性差、堵塞、架空等问题。2)设计了单体仿形多连杆开沟镇压机构,应用Adams分析软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以及仿真模拟,设计出与机架铰接的平行四连杆-拉簧结构,保证了开沟器在不平整地面保持最佳入土角,提升了开沟器作业质量;开沟深度由开沟器弹簧来精确控制,每组开沟器都有独立的安全拉簧,通过对开沟器弹簧的设计,得出选用材料为油淬火碳素弹簧钢丝B类,钢丝直径d=8mm,圈数n=241/4圈,中径D=41.7mm。3)为了保证均匀一致的破茬深度,设计了装有独立安全大压簧的波纹圆盘破茬器,通过对破茬器压力弹簧的设计,得出选用材料油淬火碳素弹簧钢丝B类,钢丝直径d=15mm,圈数n=14圈,中径D=60mm;通过磨损试验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对不同材料常用波纹圆盘破茬刀进行组织性能分析和耐磨性评价,结果显示,65Mn钢在磨损过程中发生形变诱导相变,而被加工硬化,提高其耐磨性。4)利用Ansys软件对整机机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进行了结构优化,提高了整机强度和刚度。5)完成了播种机测控系统的设计,对风机转速、工作速度、播种面积等参数的采集分析,实现对播种机工作状态的监控。6)完成了气流分配式牧草播种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开沟深度和宽度测定结果全部合格;浅松深度稳定性测定结果全部合格;浅松层膨松度为63%;滑移率为3.7%;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苜蓿3.41%,披碱草6.04%;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苜蓿1.6%,披碱草3.77%;苜蓿破碎率0.92%,披碱草破碎率1.61%,以上数据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霍长清,武聪颖[9](2009)在《用户关注的农机产品——《农业机械》杂志“产品世界”栏目2005年以来咨询记录统计》文中指出《农业机械》杂志"产品世界"栏目的热线电话,已成为杂志连接读者的重要渠道。在每一期发行后,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包括农机户、农机手、农机爱好者、农机生

张洋,王德成,王光辉,刘德旺,王书茂[10](2007)在《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的现状及发展》文中研究指明牧草种子作为草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其加工水平将严重影响牧草产业乃至畜牧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生产的牧草种子存在产量低、质量差、市场竞争力低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促进牧草种子生产的标准化、商品化,就必须加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加工机械化的步伐。为此,从我国牧草种子的市场需求、加工工艺、加工装备水平等3方面初步分析了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二、尽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收获和加工机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尽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收获和加工机具(论文提纲范文)

(1)河套盐碱地苜蓿干草收获技术及干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苜蓿干草产业发展现状
    1.3 土壤盐碱化对苜蓿的影响
    1.4 苜蓿适时收获技术研究现状
    1.5 苜蓿干草调制技术研究现状
    1.6 苜蓿水分散失机理
        1.6.1 水分散失规律
        1.6.2 影响水分散失的外界因素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8 论文整体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图
        1.8.1 主体研究内容
        1.8.2 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河套地区盐碱地苜蓿最适留茬高度研究
        2.3.2 河套地区盐碱地苜蓿干燥过程中翻晒技术研究
        2.3.3 干燥前期苜蓿水分散失规律及影响水分散失的因素研究
        2.3.4 干燥前期苜蓿叶片水势和K~+的变化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1 水分含量测定
        2.4.2 干燥速率
        2.4.3 生产性能及常规营养指标
        2.4.4 茎部超微结构的制备与观察
        2.4.5 环境因子的测定
        2.4.6 植物水势的测定
        2.4.7 苜蓿叶片K~+的测定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留茬高度和土壤盐碱化程度对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3.1.1 留茬高度和土壤盐碱化程度对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3.1.2 留茬高度和土壤盐碱化程度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 干燥过程中翻晒次数对苜蓿水分散失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3.2.1 干燥过程中翻晒次数对苜蓿含水量的影响
        3.2.2 干燥过程中翻晒次数对苜蓿干燥速率的影响
        3.2.3 干燥过程中翻晒次数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1 非盐碱地翻晒次数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2 轻度盐碱地翻晒次数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3 中度和重度盐碱地翻晒次数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4 干燥过程中翻晒次数对苜蓿茎部超微结构的影响
    3.3 盐碱地苜蓿干燥前期水分散失规律
    3.4 盐碱地苜蓿干燥前期水分散失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4.1 水分散失与土壤湿度的关系
        3.4.2 水分散失与土壤温度的关系
        3.4.3 水分散失与土壤电导率的关系
        3.4.4 水分散失与晾晒草层湿度的关系
        3.4.5 水分散失与晾晒草层温度的关系
    3.5 盐碱地苜蓿干燥前期叶片水势和K+的变化
        3.5.1 苜蓿叶片水势变化
        3.5.2 苜蓿叶片水势与水分含量的关系
        3.5.3 苜蓿叶片K~+变化
        3.5.4 苜蓿叶片K~+与水分含量的关系
        3.5.5 叶片水势与K~+的关系
4 讨论
    4.1 留茬高度和土壤盐碱化程度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干草品质的影响
    4.2 翻晒对苜蓿水分含量变化及干草品质的影响
    4.3 干燥前期苜蓿水分散失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苜蓿刈后叶片水势和K~+的变化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数据来源
        1.2.5 技术路线
        1.2.6 主要研究内容
2 大宗商品、农产品及草产品流通概述
    2.1 大宗商品
        2.1.1 我国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2 国外大宗商品发展历史
        2.1.3 我国商品草交易历史
        2.1.4 国外大宗草产品交易
    2.2 大宗商品批发市场交易
    2.3 大宗商品电商交易
    2.4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现货交易
    2.5 期货交易
        2.5.1 国外期货交易发展
        2.5.2 国内期货交易发展
        2.5.3 期货市场的功能
    2.6 农业保险及农业保障
        2.6.1 美国农业保险
        2.6.2 我国农业保险
    2.7 拍卖交易
    2.8 保险+期货
3 美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交易及主要饲草进口国国际布局
    3.1 美国农产品交易
        3.1.1 合同农业销售
        3.1.2 合作社销售
        3.1.3 现货销售
        3.1.4 期货销售
        3.1.5 美国的农产品仓储及谷物电梯交易
    3.2 美国草产品交易
        3.2.1 美国草产品国内交易
        3.2.2 美国草产品国际贸易
    3.3 饲料饲草大型进口国全球布局
        3.3.1 阿联酋的饲料饲草布局
        3.3.2 日本的饲料饲草布局
        3.3.3 沙特阿拉伯的饲料饲草布局
4 我国农产品交易、草产品生产交易及我国饲草全球布局
    4.1 农产品现货交易
    4.2 农产品订单交易
    4.3 农产品合作社交易
    4.4 农产品期货交易
    4.5 草产品交易
        4.5.1 草交易现状
        4.5.2 以X牧草公司交易模式发展谈我国草产品交易
    4.6 拍卖交易
    4.7 中国饲草全球布局
5 我国肉类需求、粮食安全与饲草贸易的关系
    5.1 我国肉类需求
        5.1.1 我国肉类需求产生的原因
        5.1.2 我国肉类需求遇到的问题
    5.2 我国粮食安全到饲料安全
    5.3 依托草产品生产加工及草贸易发展食草型动物养殖
6 新型牧草交易模式——“保险+期货”
    6.1 保险+期货
        6.1.1 开展“保险+期货”交易的必要性
        6.1.2 “保险+期货”可行性
    6.2 “保险+期货”研究进展
    6.3 牧草“保险+期货”交易初探
        6.3.1 牧草“供应链金融+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构想
        6.3.2 牧草期货品种筛选及可行性实证研究
    6.4 牧草拍卖模式
7 基于“一带一路”的粮食安全布局
    7.1 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2 USDA视角下的中国农业海外投资
    7.3 中欧班列与我国粮食安全布局
    7.4 基于“一带一路”的共赢牧草贸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创新点
    8.4 研究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产业组织理论
    2.2 规模经济理论
    2.3 标准化理论
    2.4 农户行为理论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4)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苜蓿发展现状
    1.1 世界苜蓿发展
    1.2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
    1.3 我国苜蓿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 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种植
    2.1 高寒地区发展苜蓿人工草地的意义
    2.2 高寒地区种植苜蓿存在的问题
3 我国高寒地区苜蓿生产关键技术
    3.1 品种选择
    3.2 选地与整地
    3.3 播种技术
    3.4 密植技术
    3.5 根瘤菌接种技术
    3.6 水肥管理技术
    3.7 刈割技术
4 展望

(5)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草牧业推进概况及实施成效
    1. 消费需求强劲, 拉动草食畜牧业迅猛发展
    2. 以养带种,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逐步优化
    3. 牧草种植品种区域差异巨大, 多样化趋势明显
    4.“粮改饲”推广迅速, 比较效益明显
    5. 草畜紧密结合, 经济、生态效益初步显现
二、草牧业推进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
    1. 依靠科技推广提升草牧业发展水平
    2. 发展多种生产经营模式推动草牧业发展
    3. 启动融资平台缓解草牧业资金缺乏问题
    4. 牧草青贮方式因地制宜呈多样化形态
    5. 牧草种植助推当地精准扶贫顺利开展
    6. 龙头企业带动形成草业产销一体化链条
三、草牧业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
    1. 部分地区传统种养观念依旧存在
    2. 牧草作业机械及配套设施保有量不足
    3. 草牧业发展的技术制约明显
    4. 牧草生产风险大, 对牧草的保险还是空白
    5. 金融扶持发展机制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四、进一步推进草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切实做好宣传及科技推广培训工作
    2. 全力加快适合不同区域生产特点的牧草机械设备研制与开发
    3. 全力推进草畜紧密结合
    4. 推进多样化牧草产业发展形式
    5. 推动牧草产业保险的实施,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6)论甘肃建成我国重要草类种子生产基地的可能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草类种子生产简况
2 甘肃生产草类种子的条件
3 甘肃草类种子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4 甘肃牧草种子的生产技术及与国外的差距
5 今后工作重点和技术措施
    5.1 推进草种业发展的规划布局与工作重点
    5.2 技术措施

(7)机械作业对旱作苜蓿土壤及生产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苜蓿产业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苜蓿机械发展现状
        1.2.3 平地技术的使用对土壤及苜蓿生产性状的影响
        1.2.4 收获加工机械的应用对苜蓿产量性状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及调查指标与方法
        2.3.1 平地镇压一体机平地处理试验
        2.3.2 苜蓿干草收获加工技术的研究
        2.3.3 机械与人工背负式牧草收割机的效率比较
    2.4 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平地机平地处理对土壤及苜蓿产量性状的影响
        3.1.1 平地机平地处理对土壤的温度、湿度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3.1.2 平地处理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平地机平地处理对苜蓿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3.2 苜蓿干草收获加工技术的研究
        3.2.1 不同刈割期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刈割时期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2.3 适宜留茬高度对苜蓿产量的影响
        3.2.4 刈割压扁处理技术对苜蓿加工贮藏的影响
        3.2.5 压扁处理对苜蓿的茎叶比和叶片损失率的影响
        3.2.6 压扁对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3.3 机械与人工作业效果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平地机平地处理
    4.2 苜蓿干草收获加工技术
        4.2.1 苜蓿适宜刈割时期、刈割高度
        4.2.2 压扁处理苜蓿茎叶比、营养物质含量
    4.3 机械与人工效果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气流分配式牧草播种机关键部件优化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正文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我国草地机械化应用现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工作基础、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排种装置关键部件设计
    2.1 常见牧草种子形态
    2.2 牧草种子物理特性
    2.3 排种装置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开沟装置的优化
    3.1 开沟机构设计及优化
    3.2 开沟器弹簧设计
    3.3 开沟装置结构改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破茬机构关键部件的设计和优化
    4.1 破茬机构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4.2 破茬器压力弹簧的分析与设计
    4.3 波纹圆盘破茬刀的耐磨性试验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整机参数分析与机架设计及优化
    5.1 整机基本参数分析
    5.2 机架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播种机测控系统设计及分析
    6.1 测控系统的分析
    6.2 测控系统在PIC单片机控制下的工作过程
    6.3 系统程序设计
    6.4 电路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牧草播种机试验
    7.1 试验内容
    7.2 性能试验
    7.3 监测系统的检测试验
    7.4 田间生产试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8.3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用户关注的农机产品——《农业机械》杂志“产品世界”栏目2005年以来咨询记录统计(论文提纲范文)

收获机具
种植机具
排灌机具
畜牧业机具
耕整管理机具
农作物加工处理机具
农业运输机械
大棚机械
配套件
农业动力

(10)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的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我国牧草种子市场需求分析
2 我国牧草种子加工工艺的现状分析
3 我国牧草种子加工装备的现状分析
4 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牧草种子加工的基础性研究
    4.2 加强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装备的创新性研究
5 结论

四、尽快发展我国牧草种子收获和加工机具(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套盐碱地苜蓿干草收获技术及干燥机制研究[D]. 于浩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背景下的“一带一路”共赢草贸易模式探究[D]. 齐智鑫.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3]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
  • [4]高寒地区苜蓿人工草地建植技术[J]. 张文浩,侯龙鱼,杨杰,宋世环,毛小涛,张强强,白文明,潘庆民,周青平. 科学通报, 2018(17)
  • [5]我国草牧业推进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基于山西、青海草牧业试点典型区域的调研[J]. 崔姹,王明利,胡向东.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6]论甘肃建成我国重要草类种子生产基地的可能与前景[J]. 师尚礼,曹致中. 草原与草坪, 2018(02)
  • [7]机械作业对旱作苜蓿土壤及生产性状的影响[D]. 刘竹林. 宁夏大学, 2016(02)
  • [8]气流分配式牧草播种机关键部件优化与试验[D]. 王振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9]用户关注的农机产品——《农业机械》杂志“产品世界”栏目2005年以来咨询记录统计[J]. 霍长清,武聪颖. 农业机械, 2009(16)
  • [10]我国牧草种子机械化加工的现状及发展[J]. 张洋,王德成,王光辉,刘德旺,王书茂. 农机化研究, 2007(01)

标签:;  ;  ;  ;  ;  

我国尽快发展牧草种子收获加工机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